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9:16:51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Java;高职高专;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678-01

College Teaching Java Program Design Study

WANG Zhong-ping,PANG Shan-shan

(Peking Founder College,Langfang,Langfang 065001, China)

Abstract: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now more popular programming language, how to teach students to the College of this language,is the main issues to study . Firstly, Colleg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then featur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n teaching. Including basic courses of study and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s guidance, and how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Finally, the arguments were concluded.

Key words: Java; college; practice

1 引言

Java语言以其跨平台的特点而流行,许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如何能教授好这门课程,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2 高职高专的教学背景

高职高专的学生分为两类,大部分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对知识有一种厌倦心理,尤其是难学的东西,有时候会很轻易的放弃,这和他们的自信心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有一些学生,他们是因为省内分数线高而考到高职,而他们本身的分数并不低。这部分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学习东西往往要比其他同学快很多。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分而治之。

高职高专的教学和本科不一样,本科比较注重理论的学习,而高职高专更重视实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很快的适应社会,这样才能有竞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大量的实践环节,这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

再有,高职高专的学习气氛一般不大好,学习的学生不多,即使有学习的也会因为缺乏毅力而放弃。因此,如何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辅导员的配合,也需要教师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高职高专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施办法

3.1 关于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习Java面向对象语言之前,是否需要学习一门基础编程语言,比如C。我个人认为必要性不大。因为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函数和过程的定义和使用,而这部分内容在Java中也要学习。如果Java的课时足够长,这部分内容也是可以学明白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门课程受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疲劳感的限制,一个学期不可能给很多课时,所以很多学校还是先学习编程基础,然后再学Java。我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尝试着学两个学期的Java语言,如果第一个学期没有学明白,第二个学期可以接着巩固,并加入一些Java语言的高级技术来学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第二个学期再学Java的时候才能真正学会一些东西。而如果学习两种语言,有时会给学生一种不连贯的感觉,让学生觉得C语言还没学到什么,怎么又换其他的了。

3.2 教学教法的引导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教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3.2.1 理论学习配合实例讲解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做好项目实践的第一步。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稍差,如何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而又觉得程序设计不是那么难学,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把知识讲的过份理论化,因为只要掌握这门语言的语法规范和结构就可以编程了,很多非常深奥的理论,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他们也没有深刻的理解,甚至觉得很枯燥,所以讲了也是白讲。在他们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也就理解了。因此让学生学语言就像学数学公式一样,编程的过程就是套用公式的过程,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再去深入理解。

除此之外,实例也是很重要的。一开始讲课的时候不要把例子搞得太复杂,因为学生主要是在学习语法。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比如讲双重for循环,一开始可以讲阶乘和的例子,而且可以把循环次数设置的小一点,比如1到3的阶乘和,这样学生自己手算也可以,有利于对循环的理解,以后再讲冒泡排序这样稍复杂的循环结构。

3.2.2 项目实践的引导

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项目实践了。项目实践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让理论知识比较强的学生当组长。如果是单纯学习Java语言,我们可以做一个C/S架构的程序,比如聊天室。让学生分模块来做,每个学生做一个模块。为了避免学生偷懒,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行全程监控,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作品坚决不让通过,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项目的实施过程要模仿公司环境进行,除了编代码,也要定时开会对情况进行总结。

3.3 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教学,就是有教有学。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教,而学生不去学,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就是要严格要求。很多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教师如果要求松一些,他们就无所谓。如果要求严格一些,让他们觉得这么课程不是那么容易就过关,心里有一些压力,效果上要好很多。

同时,要让学生清楚Java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上网搜索一些关于Java求职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给他们讲一些以前的学生毕业之后的去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对教师的要求

因为高职高专更重视实践,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要高一些。当前高职高专院校都需要“双师型”的教师,即,具有教师和工程师两方面的素质。但是因为资金的原因,所引入的教师大多没有项目经验,或者项目经验缺乏,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没有项目体会,没有办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其实,与其去高薪聘请有项目经验的教师,不如着手培养自己的教师。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开发自己学校需要的项目,比如信息管理系统。然后让教师加入到这个项目中,然后由教师再去引导学生。再有,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将教师派到企业去实习,这样比在学校做项目要正规,收获也要更大一些。

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高。Java语言是基础语言,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能只懂得这一种语言,而要对整个J2EE的体系结构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应该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也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

4 总结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如何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一技之长,又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简单的专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地围绕这个中心目标,针对问题,对现行的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深入地探索。

一、问卷调查分析

对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新生,包括护理、医学口腔、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临床(乡村医生)、针灸推拿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422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02份。问卷主要针对“学生英语基础水平”,“英语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及“专业英语学习需求”等内容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我校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包括春季和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此外,随着我校中高职衔接招生形式改革的推进,中职学生将会被纳入生源。一般来说,高中毕业生学习习惯较好,但学生个人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如被调查学生中英语入学最高分为108分(英语高考总分为150分),最低分26分,平均分为73分。而春季和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弱,主要表现为词汇量不足,表达能力欠缺,学习自觉性不高,少数学生还有厌学情绪。因此,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水平呈现明显差异。

2.学生英语实用能力有待提高。对学生学习中的最大障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选择“听力、口语不好”,此项与“阅读、语法、写作”相比,成为英语学习中的第一大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反映在入学就读高职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此种状况与初中、高中的英语教学是分不开的。目前,虽然初高中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为了提高升学率,部分学校依旧运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词汇和语法传授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书面习题来提高英语成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一种想听听不懂、想说说不出的感觉,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了。

3.医护专业英语教学需要强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医护专业英语;86%的学生选择“凭现有英语水平,不能在职场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57%的学生选择“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时间相当”;只有21%的学生认为“基础英语教学时间大于专业英语”。以上数据表明,适度强化行业英语教学是多数学生的共同愿望。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此所做的努力明显不足,存在着专业特色性课程资源匮乏及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合理过渡与衔接问题。

二、对策探究

以《基本要求》中提出的“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依据,针对我校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行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服务专业”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实行“模块化”英语教学模式,强化英语基础教学。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悬殊这一问题,贯彻《基本要求》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实行“模块化”英语教学。首先,将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常态化,分模块建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听力试题库,各模块按照难易程度细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测试题目。根据当届新生英语高考成绩,选取不同模块编写难易适度的入学水平摸底测试,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新生的真实英语水平。并以此作为依据,确定教学的起点。其次,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分模块建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听力教学资源库,各模块按照学生英语水平细分为基础类、强化类、冲刺(高分)类三个梯度的教学内容。根据各系和各班的平均入学英语水平及薄弱环节,分别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取相应模块灵活制定教学内容,期末试题分别命题,有针对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此外,分模块开设了听力、语法、阅读及写作A级辅导班和四级辅导班,个性化地攻破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同时解决同一授课班内英语水平个体差异问题。通过实行“模块化”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教学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第一障碍得以突破。

2.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突出英语实践教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环境下,学生最有可能用到英语的机会主要是交际性沟通。对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首先要提升英语的听说能力。因此,重视听说能力培养,突出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已成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而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依靠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

(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实践教学。首先,加大课堂教学听说比例。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少用中文,逐步实现全英教学。我校英语教学共三个学期,即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课堂讲授50%用英文;第二学期,70%用英文讲授;第三学期实现90%英文授课。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强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发言的比重也应逐学期增加,即第一学期,学生发言时间占课堂时间30%;第二学期,占50%;第三学期,课堂上70%的时间由学生发言。其次,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倾向于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的考查,考核内容除语言知识、阅读、写作外,加强听说能力的考查力度。除笔试外,增加口试考核方式,主要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听力、口语、口译等方面进行测试,内容形式可丰富多样,如情景对话、口头作文、小组角色表演、看图说话、短剧表演、文章归纳总结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依托第二课堂,开展各项英语实践活动。为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我们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创立医专无线英语广播电台,每天分四个时段为学生播放,内容包括英语A、B级考试、英文剧集、英文歌曲、趣味英语知识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与校团委、学生会合作,共同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大赛、短剧歌曲模仿秀等英语主题竞赛活动,使整个校园充满学习英语的气氛,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3.服务专业,强化医护专业英语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所学专业的业务需要服务的。因此,医学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应突出医学院校的特色,服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要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强化医护专业英语教学。

(1)专业英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紧密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二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中补充讲授医护用语的常用词汇,为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第三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中增添护理英语口语与医疗英语口语实训内容,依据工作流程,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讲授有关询问病史、记录病情、查体、诊断、治疗等通用医学英语知识;在第四学期安排专业英语选修课,按专业讲授专科医学英语知识。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侧重“听、说”或者“读、写”能力的培养,实施分类指导。比如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岗位需要学生更多的口头交流,教学就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看懂药品使用英文说明,因而应该侧重“读、写”,提高阅读说明书等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此外,任课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医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进度,与当前的医学专业内容结合,科学组织教学,实现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的有效对照与衔接。

(2)校内实践指导与医院实习指导相结合。为了使医学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与实习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相结合,解决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与英语相关的实际问题,专业英语校内实践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医学知识园地、医护英语知识竞赛、英文诊病大赛、医护英语对话诵读大赛、临床模拟演练大赛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活动。外语教师则要精心准备,负责组织筹划并协助完成各项英语活动的实施,实践活动要有完整活动计划、实施方案、活动总结等,指导教师对具体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同时外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英语能力培训指导,并发给学生一些职业情景训练材料,以供学生学习参考。这些校内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英语语言输入的信息和多种应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教师在进行校内实践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学专业英语指导。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和英语有关的突发问题,如有的学生对先进仪器、进口药品英文说明书看不懂,或遇到外籍患者不知如何交流等情况,外语教研室要为实习生特别设立绿色通道。学校为实习生设立咨询室,并由外语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实习生可以回校当面咨询,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沟通、QQ在线交流、发送微信、Email等多种形式与外语教研室教师进行沟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将学生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在今后的校内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及时指导。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通过“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以及对医护专业英语教学实用性的加强,实行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服务专业”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改革,既保证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又体现出医学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 李鸿雁.突显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特色之对策[J].中国科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多语

【中图分类号】G42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出国门,开阔眼界,体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由于我国名胜古迹和世界遗产众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世界各地游客。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是主要的桥梁和纽带,而导游是一个旅行社乃至一个地区的人文综合素质及文化的代表。如果一个旅游服务人员除了会讲英语外,还会讲对方国家的语言(如:德语、法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即刻赢得对方的好感,更好地为对方服务。快速发展的旅游服务业需要大量复合应用型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外,还掌握了第二外语甚至多门外语,自然就能很轻松找到工作。多掌握一门外语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为以后工作提升提供了可能条件。

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已有3届毕业生,高素质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知名企业纷纷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我校毕业生的优势在于除具备旅游职业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外,非常注重多种外语的学习。每学期开设英语基础和口语课,特别是从第二学期开始学习第二外语,学习三个学期。一、二学期是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学期模拟旅游的场景设置的口语练习。实践证明: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学会、掌握第二外语,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毕业时已经能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会话、导游以及酒店服务等工作。通过多语学习,毕业生的优势突显,从而拓宽了就业渠道,并为以后的工作提升提供了平台。例:09级的王秋雨同学应聘沈阳张氏帅府的讲解员,面对主考官有何特长的提问,她回答说: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会讲日语,结果她成功找到了工作。08级曲红婉同学在酒店实习时,因为既懂英语又懂日语被安排在酒店的前台工作,而且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职位和薪金还有上升的空间。欣喜之余,我想如果学校有条件再开设德语、韩语、法语等语种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种,到学生毕业时至少掌握了两门外语,具有绝对的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多个途径。

在多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并能实际应用一门外语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尝试。

1)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施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通过了解企业用工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在企业工作中外语应用情况,使教师掌握多外语教学的"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多外语交际能力。

2)增设各个语种的公选课,在全校范围内为学生搭建实际应用外语口语交流的平台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除掌握基本的语音、基本的句型之外,还应掌握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日语知识。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语种,激发了学习兴趣,对个人职业结构的有效扩充。

3)模拟岗位的课堂教学

模拟岗位的课堂教学是接近实际需要的情景教学,是学生走向生产一线前最接近实际应用的环节。

4)突出外语教学与企业结合的特点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与企业鉴定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教会学生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了解行业或者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实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多语学习的实践,建立"专业+1+1-"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高职人才培养途径和内容,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竞争力,达到受雇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多外语学习的语言习得原理、认知规律及学习方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顾伟勤等著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 求职心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作者简介]陈晶(1970-),女,陕西礼泉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陕西 咸阳 712000)侯雪萍(1985-),女,陕西乾县人,延安市实验中学,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与学生职业规划。(陕西 延安 716000)王蕊(1984-),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陕西 咸阳71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与职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ZK09-004)和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与职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JK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9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这种局面无疑给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同时也使这些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一、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

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状况与特征的总和。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心理千姿百态,就其求职过程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可以总结为“良性求职心理”和“异常求职心理”两种求职心态。

(一)良性求职心理

“良性求职心理”常见于那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的求职者中。如有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以大局为重,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经济落后地区工作锻炼,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一种职业品德。而多数毕业生则结合自身情况,求职过程针对外部就业环境,积极主动选择适合自身职业发展与组织发展相适宜的岗位,谋求组织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双赢。

(二)异常求职心理

“异常求职心理”指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持有的不客观、非理性的求职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求闲心理。部分学生因害怕职业风险,本着以满足个人基本生存需要和生活便利为前提,从职业的稳定、舒适、清闲而非个人发展出发来选择职业岗位。就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情况而言,追求安稳舒适、生活便利、离家近仍是多数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在这种心理影响下,许多毕业生把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收入待遇稳定的单位作为首选。

2.从众依赖心理。指以“多数人选择”为导向,缺乏对个人兴趣和特长的认真分析,定位不当、盲目随大流。很多学生临近毕业,把求得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有良好工作环境的岗位的重任寄托在亲戚、父母、学校和老师身上。这种不结合自身情况盲目从众,必然导致个人求职定位错误,延误择业时机,也会影响未来工作的适应与胜任。

3.焦虑矛盾心理。主要表现为急躁,拿不定主意,择业过程反复掂量利弊得失,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毕业前夕或就业岗位没有最终确定之前,这种心理尤为明显。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有生理缺陷、成绩欠佳、不善“包装”的学生,在规定期限内未落实单位、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更是如此。有些毕业生甚至脚踏两只船,迟迟不与用人单位签约,认为一旦签约就会不自由,签协议后却又后悔没有后来的单位好。

以上求职心理较为明显地展示了当下高职高专学生与时俱进的求职心态,也反映了其价值观、劳动观与职业观的微妙变化。这些求职心态以现实为基础,与当下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状况紧密相关。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缺乏规划意识,盲目乐观

不少在校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未来只有模糊的打算,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作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国家近年来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必然使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二)求职与就业急功近利

近年来许多学生为了顺利就业,都在努力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在校参加各种专业课程学习、课后大部分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真正规划如何努力选择适合个人兴趣、能力发展相匹配的工作事宜却没有时间考虑。部分院校评估考核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绩效也多数从学生就业率人手,忽视学生能够就业的质量。这种局面导致许多就业指导部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非真正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三)忽视专业系统建设,指导教师匮乏

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剧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院校没有把职业规划教育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没有规范的教材,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体制。一些院校为应对上级主管部门检查,临时加开一些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零散、学生接受效果很差。同时,从业指导教师不具备相关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规划指导等基础理论,也不具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部分院校现有从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职业追求、认知偏差、职位限制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客观、理性、成熟地选择职业。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一)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盲目、错位的求职心理与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密不可分,但个体社会化与自我生存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学生社会化和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成功就业为目的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使学生自觉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定位,确立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学校方面可从以下几条途径着手:

1.重视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通过入学教育,促进学生对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行业前沿技术、职业道德等的初步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尽早明确个人未来职业走向,确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平衡在校学习各阶段资源的投入,注意训练职业发展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培养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为将来毕业求职、步入岗位、增强竞争能力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有效开展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工作,并引导帮助其从事与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为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打好基础。

2.改革课程教学。近10年来,高职高专教育不断丰富、完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的教学实践尝试等。尽管每个高职高专院校都有自己的就业指导部门,但大多注重政策层面的指导,多关注“就业本身”,对就业质量的管理常常顾此失彼。虽然很多院校也陆续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学生职业生涯培训。但师资配备多为兼职,培训偏理论轻实践,且真正既懂专业而又通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很少,学生认可度差,培训效果走过程。

因此,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丰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从该课程有所启示、有所收获。有效整合自身人力资源,理性规划人生,为走向社会、步入岗位,开始职业生涯做好硬件准备。

3.转变就业观念。就业是找到一份工作,获得物质上的报酬,从而解决个体生活经济来源问题。择业是主动、自主、有远见的审慎选择,不仅是寻找工作,更是要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里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未来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功的职业,非被动地就业。但“先就业,再择业”仍是目前很多就业机构对大学生就业所持有的一种观点。尽管“就业”意味着一份生活经济来源,使学生很快融入社会、安稳下来,但这种缺乏理性思考与规划的行为,会导致盲目地为了找一份工作而找工作,很可能导致工作不开心、业绩平平,甚至职业倦怠,最终频繁换工作,耽误了职业发展的宝贵时间。

因此,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在多方引导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的基础上,应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综合因素,客观理性地对求职择业进行合理定位,正确认知职业岗位的技能与素质要求,为自己确立职业起步与发展的合理目标。

4.建立完善机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单凭个人努力与经验很难实现目标。而借助专业职业咨询的经验优势,为学生个体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专门职业咨询服务机构,应配备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与经验,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工作开展中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从实际出发,科学、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开展职业咨询、择业指导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把个人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要建立以专业职业咨询机构、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全程生涯指导机构,建立全过程渗透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及时、到位、有效的服务。

(二)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强大的外部环境教育一定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信息与机遇,但这一切还需学生自我认知客观、定位清晰、明标明确的个人素质的成熟与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参与自我评估。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个学生都应及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适当自我定位,以良好的心态认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体系,使学生对个人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进行测评。达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诊断出个人问题所在,自我分析,并通过每学期这样的评估,提高综合能力,为毕业成功融入社会打好个人基础。

2.客观认识社会。对所处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涉及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只有明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外部职业环境与就业形势,学生才能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并使之更切合实际,才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获得理想工作。

如何迈好这第一步,要求在校学生首先对环境进行分析,主要是外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分析。环境分析的核心是职业分析,是对自己向往或对口的行业进行了解,了解该职业的发展前景、职业性质、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含金量、任职资格等具体从业要求。通过一系列对特定环境条件与变化情况、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的分析,特别是职业分析环节的进行,明晰在校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为确立今后人生目标,合理的职业定位做好铺垫。

3.设定职业目标。在前期自我评估、了解自我优势和劣势、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在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帮助下,学生可在比较客观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职业目标设定,合理分解职业目标为学生的特定学期职业生涯目标,即将学生的职业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培训兴趣与才能、培养性格、适应外部环境等),制定阶段性的努力目标即学生的学期目标或事件目标。学生在特定学期职业目标的驱动下,根据个人资源条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收获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子目标,进而为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完成奠定大学阶段的准备。这样就使难度艰巨的个人职业目标分解为难度适中,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期目标或事件。促进学生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有序提高个体能力,推进个人条件与职业要求的不断吻合。

4.生涯规划调整。影响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些可以把握,有些则难以预测。早期制定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可能由于学生自身经验缺乏、对自我资源及外部环境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确立的职业目标可能模糊抽象,甚至严重脱离个人实际。随着不断学习与经验累计,特别是通过检验自己学期特定职业生涯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有必要在外界环境和自身情况变化后,有意识地整理自己的资源与行动计划,重新进行自我剖析与评估,自觉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理性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修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及学期目标,及时纠正两者偏差。主要包括职业目标的修正、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路径的选择、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确立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四、小结

面对国家政策调整、经济形势及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方向与学生自身特点,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准确把握学生求职心理将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客观、理性地认知自我,准确定位,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确立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增进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为今后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做好基础工作。

[注释]

①赵婵娟.谈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理[J].高校教育研究,2009(7):85.

②杨海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83.

③叶小小.浅议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2.

④杜林致,张旭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拓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1):23.

⑤郁顺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49.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我从事职高班主任生涯有十五载,我发现我们学生都很聪明,都有闪光点,其实一个人的天赋潜能不一样,它受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因而他们发展的可能性和结果就不一样,我们教育者要承认这种差异,并使这种差异得到合理的演变。美国心理学教授瓦德.葛德曾提出人的多重智力即“MI理论”,他认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语言符号,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等7种基本智力,只是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一个正常的人,根本不存在着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哪些方面聪明,我接手一个班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尽早发现我们学生哪些方面聪明,让学生真正了解“自我”。

操行评语是学校、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结论性的总结,它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学生的真正的自我风貌,它是一块路标,指点着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职高生操行评语这块栏地,把我们的发现写上去,学生看起来充满信心,发挥内在潜能,重燃做人的自尊。家长读起来,激起希望,因为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挤上读大学的独木桥,一旦掉队,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完了,他们也是以无奈的心情把子女送进职高,谁知无心插柳柳成,怎不燃起希望之花呢?可见撰写一份成功的操行评语,其教育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写好一份成功的职高生的操行评语呢?

一、用心去了解学生。

近几年来,职校招的学生素质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综合素质上,我们老师很容易产生厌弃心理,有的老师把责任归咎于学生本人,其实,这些学生是应试教育和不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虽然现在大谈素质教育,大部分中小学生仍埋在题海里,老师也想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教育体制依然是治表不治本,我们职高的学生是无辜的。《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只要我们端正教育思想,真正去爱,去了解学生,尽可能去减少应试教育和不良家庭教育带给学生的伤害。当我面对一个新班时,我以我的爱心和他们学生生活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各种不同的神态、行为及鲜活的个性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用心去注意、观察、积累,你就会惊异看到他们每个人身上一处处独到的“风景”。

二、用爱去写学生。

常言道: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那些受伤害较重的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97级微机班的曹玮其父母给他的评语是“狗改不了吃屎”,这个学生很顽皮,常常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结交校外坏青年,向同学证明他的交际能力,在教室里滑冰,以显示他溜冰身姿,悬吊在蓝球架上以展示他的肌肉,上课时爱讲话以表示他存在等等诸如此类事件,在某些人眼里确实是无可救药,但我发现在这个学生骨子里很想上进。高一上学年期末的评语,我这样写道:“你挺聪明,对老师很有礼貌,能积极完成一些实质性任务,其实你很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但由于学习上举步艰难,出现了自卑,甚至自弃,你应该明白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就要具有一技之长,要有良好的人品,光靠出风头,那只是昙花一现。教师真诚希望你去掉油滑一层,趁现在实实在在学点东西。”曹玮同学看完,令他难忘的是自己“挺聪明”,让他觉得自己还行,高一下学期一开始,变化较大,他的父亲看完后,觉得儿子有望学好。此则评语如和煦春风,沁人心脾,如“知时节”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三、重在表现学生内在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他们心里都有着许多美好的愿望,真正自暴自弃的学生是没有的,只要我们――老师不抛弃他们,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他们是不会自我抛弃,。我班有位叫蔡明海的学生,进职高时,表面上自暴自弃,他的表现并不惹事生非,而是毫无生气,做任何事情都是敷衍了事,平时总爱低头弯背,不敢用眼光去正视他人,一个男孩子,如果这样生活一辈子,真是窝囊。我找他聊天,他总低头不语,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曾沉迷于游戏机,学习成绩急速下降,并且一蹶不起,父母更是恨铁不成钢,但我发现他手指在计算机键盘上弹奏的速度特快,我想通过这点激发他做人的信心,在他的评语中,我写道“如今的你懂事多了,能够开发自己的特长――电脑操作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计算机课代表,其他方面也相对有所进步,要坚信自己,只要认真去做,世上无难事。虽然你以前学习基础差,但你现在必竟还很年轻,有足够的精力去学,望你勇敢地抬起头,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则评语对蔡明海一生起了转折作用,第二学期他像换了个人,积极向上,奋发努力,不起眼的他,在计算机五笔字型竞赛中名列前茅,平均每分钟打了80个字,人也似乎长高了,看见他人总是笑眯眯,他的父母也来劲了,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硬是给他买了一台电脑,逢人便说:“没想到,评语有这么大的作用。”

四、要体现学生个性

评语不能雷同,一则要避免一个学生几个学期以来的评语纵向雷同,二则要避免学生与学生之间评语的横向雷同,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细致观察,同中求异,用不同的口吻写出细微的差别,要达到听其评语,猜测其人的效果。例如有这样一则评语:“你是一位爱好文艺的男孩,计算机操作能力不错,衣着整洁,学习上缺乏场志气和勇气,尤其是文化专业理论的学习,要相信自己,只要吃得苦中苦,你是一定能学好的,你很聪明,也很年轻,趁着大好年华,学有一技之长,你将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此评语在班上公开宣读后,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张志辉”。一则这个同学的歌唱得特捧;二则计算机操作能力排在全班第五;三则文化基础差;四则名字“志辉”。这样的评语,着实令学生耳目一新,写出了鲜活个性,激励学生奋进。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就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17-02

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而由于就业形势紧张,最后一学期也是学生寻找工作的最好时机。因此,对毕业设计怎样开展有不同的意见。有的教师认为:毕业设计安排时间与学生工作实习时间是冲突的,相比之下学生的就业更为重要,因此,建议取消毕业设计;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待毕业设计态度不认真,有严重的抄袭现象,质量日益下降,还不如不做毕业设计。但是,国家教育部与各部委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评估仍将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规范性、论文的科学性、实践的有效性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每年的毕业设计抽查和毕业设计评奖也说明省教育厅非常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因此,各高职高专院校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抓得很紧。笔者和一些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认为,毕业设计环节对一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把握得好,还是会收到很好效果的。经过多年带毕业设计,笔者不断寻找毕业设计的教学规律,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旨在克服毕业设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开设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总结和检验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达到专业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毕业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查阅文献和计算机文档处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于文档处理,课程设计报告是一个培养方式,但是课程设计在查阅文献、长文档处理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而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置能够完成这样一种能力的培养。

其次,毕业设计的综合性很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彻底地复习一遍。同时,毕业设计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之一。

再次,从省教育厅对毕业设计的一些要求来看,近年来不但没有降低毕业设计的要求,反而通过毕业设计抽查和评优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环节的监控,而且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在评职称时也受到重视。

最后,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开设毕业设计也是对就业工作的促进。指导教师是专业教师,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强,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有的指导教师发现了很优秀的学生,还会主动为学生介绍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就业。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现状和问题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时间上的矛盾。一般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而这一学期也要求学生进行工作实习,因为近年来就业率成为高校的一个生存指标。毕业设计的进行与参加实习工作是一对矛盾,哪个都不能少,因此二者必须兼顾。

二是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尽管到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布置毕业设计任务的时候学生也是摩拳擦掌,信心百倍,拿到课题后开始查资料、问教师等等,可是一旦参加了就业招聘会,找到了工作,就改变了角色,往往会更注重工作,而忽视毕业设计,精力投入的减少,导致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下滑。

三是毕业设计管理措施无力。毕业设计是最后一学期的最后一门课,学校的监控措施受到限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要求将导致大量的学生无法毕业,这也会影响下一届的招生。所以,尽管大家发现了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加强规范力度。

四是基于上面的原因,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也产生了心结。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率和学校的生存,另一方面,要顾及毕业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学生忙,没有时间完成毕业设计,有的教师实际上成了论文的参与者,由此导致教师害怕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五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毕业设计工作。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毕业设计几个字,马上会有2000万条结果出来,给一些学生提供了便利,也导致毕业设计环节名不副实。指导教师拿到写得像样点的论文第一件事就是到网上查是否抄袭,给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烦恼,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还会传播这种不良风气。

如此林林总总的情况,导致每个人都对毕业设计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把毕业设计环节变成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的环节呢?

对毕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凡事有利必有弊。毕业设计和就业的冲突问题有时候也会化为好事。只要调节得当,毕业设计可以为就业提供一种保障,也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很大的收获。

解决毕业设计与工作实践冲突的第一个方法是提前安排毕业设计。一般可以在第五学期的第15周左右开始起动毕业设计,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基本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工作,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第六学期毕业设计的工作量。

第二个方法是确实已经就业的学生拿来工作证明或就业协议后,可允许这部分学生离校进行毕业设计。具体方法是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通过电子邮件、QQ、MSN等工具进行异地指导,采取定点见面制度,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程进行跟踪指导。而尚未就业的学生只能在学校完成毕业设计,每天要与指导教师联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学生在这最后一学期很少有愿意呆在学校里的,因此,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

第三个方法是在第六学期开学初,对于已经有就业去向的学生,如果在企业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可以给他们一次提出更换毕业设计课题的机会,由于学生所选课题紧贴工作岗位,有些可能是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性较强,课题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会大幅度提高。加之指导教师就在身边,得天时、地利、人和,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与实习融为一体,因此,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毕业答辩时对答如流者肯定不乏其人。此法可使学生迅速掌握成熟、新颖的技术规范,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与工作实践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自然也会相应提高。采取这个方法常常会产生很优秀的毕业设计,值得大力推广。

最后,可以有选择地取消部分已经就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对一些在实习期间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有法律效力的用人合同的学生,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盖章同意,可考虑取消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环节。学校不但要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为其终身学习能力、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打好基础,更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做好准备。既然用人单位已正式聘用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已经过市场与社会的考核,符合社会的需要,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说明学生不仅具有专业应用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只要该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成绩符合毕业条件,学校又何必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上过多地要求学生呢?

无论有多少客观理由存在,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仍是这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指导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注重自身指导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有一桶水,可倒给学生一碗水”;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满腔热情,认真监控参与设计的全员与全过程;教师应积极探索本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方法与途径,拓宽设计内容,尽量与实际工作接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学到适用性强、上手较快的设计方法;指导教师在选题上也可以多动心思,使学生无漏洞可钻。

在国家教育部对毕业设计仍非常重视的情况下,在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更好的方案替代毕业设计环节的情况下,做好毕业设计各方面的工作仍然是势在必行的,取消毕业设计的想法在近期是行不通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是决定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浒.跨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1999(1).

[2]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王津.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2).

[4]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5).

作者简介: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 特点 教学 管理 科技发展 网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40-02

不同时期大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新时期的大学生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探讨大学生在校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在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高专学生是一群有积极性、有热情又与社会接轨的学生,有很多方面特点的特殊群体,分别为目的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不足、适应能力受到考验、自我认识出现偏差、情绪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需待加强[1]。学生往往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表现。比如从进入学校便考虑将来去哪些地区哪类单位找工作,并已经确定自己的意向,甚至有些学生原先便已经学习过基础与专业课,早已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总想表现出聪明、睿智,希望有与重点大学本科生同样的高能力,模仿有能力的人的表现,以期能被其他人所认知和认可。

就高职学生教学管理而言,永远抓住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不放松。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工作;难点是一个好的班风的建设和文明卫生公寓的建设。

1 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并受到一定程度群体性影响。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组织不同学生回答问题和畅谈,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带动性,开展热烈的班级授课氛围。

对高职高专教育来说,可采用以下方式。

(1)实践教学应该是教学重点,学生对实践动手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单纯枯燥的理论课程学习,教师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模式,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1]。针对不同的情况,可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展现不同学生的性格魅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1]。因为入校考分较低,很多人低估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其实,如果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分清主次,明辨是非,高职高专学生同样能够认真学习枯燥细致的知识,并较好地回答问题,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2 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导人的行为和表现的重要原因。高职高专学生一般不考虑将来有多大发展,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实现多少社会价值,部分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生涯没有一定的设想或规划。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而且也随着家庭条件、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发展变化。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尊心和进取心。不仅仅在认识的人周围考上大学,还想能争取当上优秀学生或者干部,争取到更多的奖学金,既补贴家庭和生活,也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另一方面将来去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找到一份人人称羡的好工作,不止多挣点钱保证父母和自己的生活,更能得到别人的体贴和帮助。而一些学习困难的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在教W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关注学习动机不明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强烈的学习动机。

3 学习方式

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随着科技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与人联络更为紧密,高职高专学生也开始通过网络途径增进课堂学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案例分析、专业实训等)提供给学生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

4 学习方法

高职高专学习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学习,入学后,学生对高职高专的学习活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刚入学的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高专的学习生活,这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也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只有少部分学生有听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教师应当适当支持鼓励少数同学,并提高后进同学的积极性。

5 动手能力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高职高专学生更注重实践,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都较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这样的体会,即“并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上高职高专院校;单位选择的应是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2]。

6 心理特点

2010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卢迪对天津市某高职院校的2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从躯体化(F1)、强迫症状(F2)、人际关系敏感(F3)、抑郁(F4)、焦虑(F5)、敌对(F6)、恐怖(F7)、偏执(F8)、精神病性(F9)及其他(F10)10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查工具,收回的211份有效问卷中,发现强迫症状(F2)、人际关系敏感(F3)、抑郁(F4)、焦虑(F5)、偏执(F8)人数较高[2]。

很多用人单位会瞧不起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因此容易出现自卑感,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采取鼓励式教学方法[1]。

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应树立起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特定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不可盲目地照本宣科和带有主观意识地判断学生的行为。教学内容的传授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讲课速度应当适应学生的反应速度。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会招致学生的反感。

7 就各学期而言,高职高专学生的发展和变化

7.1 第一学期特点和工作

(1)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

(2)新鲜感与恋旧感交织。

(3)轻松感与被动感交织。

(4)疲劳感与适应感交织。

安排紧凑的校园生活,与原先想象的轻松自在的日子有所出入,便会时常在课堂活动中打盹,不时地走神,答非所问。随着学习和了解的深入,突然感觉失去学习的方向与目标。

参考管理方法:(1)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校园文化宣传和社团活动。采取各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比如在所有学生中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活动中,要求每位新生写一封家信。(2)不畏难点,齐抓共管,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3)教育要认真,管理要严格。(4)培养和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工作中注意引导和保护他们,学生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队伍的中流砥柱。学生往往更能理解学生,让更多的精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体系中,提高学生管理的自律性。

7.2 第二学期特点和工作

学生已基本了解和适应学校生活,同学之间已基本熟悉,开始认识和了解其他班级的同学、学校的风云人物,开始听说个别上进学生的事迹,并开始学习和模仿。通过榜样学习,树立坚定的信念。

参考管理方法:(1)开展大量的群众性活动。(2)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相结合。(3)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和图书馆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4)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和注重横向联系,适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学生恋爱、暗恋及失恋的引导工作,使学生正确对待。

7.3 第三学期特点和工作

随着各种组织的建立和工作的开展,学生之间的来往增多,关系复杂起来。各种苗头和问题也发生并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各方面都比较活跃。所以,学生进入了矛盾的暴露和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种兴奋的特点。参考管理方法如下。

(1)启发学生思想上、政治上进步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努力纠正人生观的偏差。

(2)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N问题。

(3)调整好各种冲突的关系,及时妥善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做好团结工作。

(4)充分发挥班干部、积极分子、党员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工作要有层次。

(6)塑造教育和改造教育相结合。

(7)对待变化中的学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

第四、五、六学期,注重对学生校园实训实习、就业的指导,并进入企业指导学生的选择、工作和发展。

(1)如何选择就业方向。现在学生对社会信息了解和掌握增多,选择更多,不一定从事本专业工作,教师应帮助和指导学生做出更适合和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2)如何更高质量地实习。当学生进入医院和企业实习时,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更好地与同学、同事相处,并争取能够在实习单位留下。

(3)选择就业方向。学生往往会有不止一个的工作机会,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的工作单位。

总之,在网络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丰富化的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具有了新的特点,教师应当紧随时代潮流,把握新时期的新特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和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玲利.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相应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51.

[2] 卢迪.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3(7):31.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汽车英语 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64-02

一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选用教材多适用于基础的公共英语教学,这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目前高职高专基础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但其内容多偏向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仍然是高中英语的延续或照搬本科阶段英语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高职高专这个层次英语的特色。其次,英语课时设置减少。本校英语课程为两学期,每学年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上下两学期的课时量差别很大,在每学年的上学期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第二学期教师课时量又明显不够,由于教学时数不足,课堂教学也需要变得有针对性。再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生源复杂,大部分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小部分为职中、中专、技校毕业生(简称“三校生”)。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悬殊,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是困难重重,教师要从中找到平衡点,让各方学有所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树立了英语课程教学要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的思想,确立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特别是实用能力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作为一名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精神,推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结合本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着重从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方面出发,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二 教材的初步想法与设计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语+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激增,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办学方针。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所教授内容长期以来未能与学生的未来职业相结合,不能满足岗位实际需要。这一情况对新时期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及教材改革势在必行。以此为契机,外语教学改革方向也逐渐开始以外语课程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设置课程的探索,将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外语学习中,主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鉴于以上的职业教育方针及社会需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以汽车职业英语教材改革为出发点和切入点,考虑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既要满足基础英语的学习巩固作用,又需要与职业英语相衔接,实现基础阶段与行业接轨。我院英语教研组与汽车系教师联合,尝试结合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编写一套教材,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基础上,结合市场与岗位要求,以项目为导向,车系为载体,以提高基本能力为目标,对汽车英语进行了汽车职业英语教材的改革探索。

具体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大纲,能够巩固高中英语所学内容,使学生掌握1500~2000个英语词汇,贴近高职学生英语基础。(2)重视语言学习,以交际为目的。每个单元包含口语练习、课文阅读等,这些都涉及汽车相关内容,体现基础与专业的衔接。(3)选材多样,难度适宜,通过师生交际活动温习与单元话题相关词汇内容。(4)每个单元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拓展项目,包括商业信函、保单、合同等16项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量,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材的实际编写与使用

汽车职业英语教材分为8个项目,项目一是汽车的产生及影响,项目二汽车品牌,项目三4S店的介绍及服务,项目四汽车美容,项目五汽车保险,项目六汽车的使用手册,项目七汽车租赁,项目八车展介绍。在每个项目中又分成2~3个单元具体说明其中的内容。以第四个项目为例,其中包含了3个单元,分别是外部美容、内饰及车身装饰。

在每一个单元开始进入正式的学习之前,列出了本单元的目标、任务以及相关的活动和作业,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如掌握哪些词汇和与专业相关的表达方式等。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部分也是第一个活动是1~2组对话,对话是关于汽车方面的,如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在这组对话中使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对话的练习过程中开口说英语,尽可能多开口对学生的口语、听力都是有帮助的,也能够复习巩固基础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将公共英语的教学引导进来,并且在对话练习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教学中,让学生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第二个部分是阅读理解。给学生一篇有关汽车方面的文章,但不是专业性的,只是会涉及汽车行业某一方面较简单或容易操作的基础性知识。如在第一个单元汽车美容的话题中,简单介绍了汽车美容的概念,基本的操作程序,清洗车身内外、清理地垫、打蜡的注意事项等较简单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助,帮助理解不懂的词汇短语及句子,作为精讲的课文内容。紧跟课文之后是与课文紧密相关的联系,有填空、回答问题等形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之后是第三个部分即综合练习部分,形式有翻译句子、单词短语,填空、选择等。在练习的末尾,给学生再次提供一组对话,这组对话是在第一个练习活动基础上给学生一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一组简单的有关本单元汽车内容的对话练习。在全部课堂内容结束后进行评价,结合所列的任务目标等要求,评价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在检查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用归纳性的精炼语言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重视实践的各个过程。

以上是教材编写的具体内容,以第四个项目的第一单元为例,说明了整个单元的课程结构。在编写以后进入到了试用阶段。本学期我们抽取了汽车系的汽车营销和工程机械五个班对本教材使用。在教学过程的使用中,学生对口语练习部分的热情较高,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对话的复述都没有太大问题,也可以采用两人对话、个人复述、小组对比等方式。在课文阅读这一部分,由于学生的个人水平所限,以及课文内容的难易,学生对汽车行业某一领域不熟悉,造成课文讲解进度较慢;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很好的备课,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教师。其中涉及的一些表格如订单表格、反馈意见表等具体内容,采用选择性的讲解或部分讲解,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会做相应的调整。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于落实练习中最后一个对话。因为它不同于第一个对话,需要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专业内容做一些调整,完成一个新的对话。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求英语有一定的基本功,又要稍作创新。因此这部分有的被教师删除,要么就是对第一部分的重复。对这个练习我的处理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即通过在对话练习中习得的经验,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完成同类或相似的工作。先将基本的对话进行全面彻底的练习,甚至可以是背诵或复述,之后强调汽车专业的基本表达或术语,最后将它们贯穿于一个对话中。在项目的实施阶段,由以教师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中心。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来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感到既有难度又能够通过努力完成,使此练习体现出的特点得以发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四 总结及改进

在本次教材编写的改革尝试中,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要为企业输送高技能的人才,其课程与教学应与企业工作过程紧密联系,体现企业工作岗位的特点与内涵要求。同时要注重学生表达运用技能的训练,不仅要懂,更要会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都不能偏废。

本人更深刻感觉到目前大部分公共英语课教师缺少相关专业学科,如汽车方面的基本知识,影响高职高专职业英语教学的深入发展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些使教师的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促进专业教学与工作实践的有机融合的同时,我们还需增强师资培训,使专业教师成为具有行业背景并拥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高专职业英语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月.新理念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J].柳州师专学报,2004(3)

[2]吕兆芳.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8(7)

[3]彭田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4]刘志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7(49)

[5]任慧君.全方位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用英语语言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6(33)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EB/OL].http:///law/law_view.

asp?id=69684

[7]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8]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政 税收 课程 教学

导言

财税,即财政、税收的简称,主要包括财政、税收、纳税筹划、涉外税收等内容。目前,随着市场经济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与信誉度,开始注重各自企业内部的财税管理工作,因为它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内容,通过财税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在其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财政与税收相关法律降低自身的生产经营成本,因此财税管理能力也日趋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1.高职高专财税课程设置

财税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财政学、税法、税务会计、税收征收管理、纳税筹划、国际税收等课程。会计专业学生在开设财税课程时需要注意开设的顺序,保证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的时候有前沿知识作铺垫。如第一学期可以开设财政学,学习基本财政理论与税收理论;第二学期开设税法课程,系统学习税收法律制度,了解我国税制建设与各个税种的计算缴纳方法;第三学期开设税务会计,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与税法课程的基础上,将税收课程与财务课程相结合,学习如何在计税的基础上进行会计核算;第四学期开设纳税筹划,在学习了如何计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为企业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税务筹划,帮助企业降低税收成本,得到更多的经营利益;其余学期开设涉外税收等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财税体系中的其他基本理论。

2.高职高专财税课程师资建设及教材选择

财税课程是高职高专财务专业中较为综合且较为具有连贯性的一系列课程,因此在师资的建设上就要注意培养全方面的教师、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素养及实践能力的教师。例如税务会计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全面,这门课中不仅包含税法的基本理论,还包含会计核算的方法,因此就需要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同时掌握税法与会计的双重知识。

财税课程中有很多课程是具有实效性的,很多理论依托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在教材选择上必须注意更新换代,已经脱离时代的教材不能用,已经不符合现状的教材不能用。除此之外,在教材选择上还要注意必须符合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不应选用纯理论化的研究性教材,应选择实践性较强、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教材。

3.高职高专财税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训方法

(1)高职高专财税课程教学

在高职高专财税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课程导入。在《税法》的第一节课上,我就向学生提过一个问题:“你觉得‘税”离你有多远?”以这个问题为导入,举出生活实例如购物会有增值税、旅游会有营业税、中奖会有个人所得税、买房买车会有契税和车辆购置税等,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离不开税收,之后再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看到我国的税收制度中都有哪些内容。通过这样的课程导入,让学生觉得税收并不遥远。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在《税法》中消费税一章的讲解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何有些消费品需征消费税,我用女生购买的化妆品、过年会购买的鞭炮焰火、高端消费的高档手表、游艇、平时小餐馆会见到的木制一次性筷子为例,让学生自己总结为什么这些消费品需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加征一次消费税。经过学生讨论,得出了结论:有些属于奢侈品、有些属于不可再生品、有些属于对社会和人身造成危害的产品等等。这样经过学生自己的总结,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了解得更加清晰。

注意展开讨论。在《纳税筹划》一课中,针对任何一种需要筹划的情况,都可能产生好几种纳税筹划的方案,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一个既定情境,让学生分组为其策划筹划方案,例如我给学生设定了一个情境是: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每年发生的运输费用都非常多,那么该企业该如何对运输进行筹划来减少税收负担?在筹划结束之后,每个小组向大家展示为何要这样作筹划、这样筹划的目的是什么、筹划的方法是什么,全班同学发现不同的小组给出了不同的筹划方案,有的认为应该确保每次支出的运输费用都能取得运费结算单据来抵扣进项税,有的认为应该自设一只运输队来减少额外的运费支出,有的认为应自设一个独立的运输公司,于是全班针对不同的方案一起讨论这些筹划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可行、是否有弊端、是否游走在法律边缘或者是否违背法律意愿,是否减少了税法负担但是增加了企业整体支出,是否减少了一个税种的负担但是反而增加了另外一个税种的负担。通过这样的分组讨论,每一小组都能对自己的筹划方案进行反思进行修正,从而进一步掌握税法基本理论和纳税筹划基本方法。

注意引入实物。在《税收征收管理》课程中发票管理一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到发票的票面构成、发票的种类及发票的开具方法,我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发票,如在超市购物要求开具发票、外出用餐要求开具发票等,并且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将自己拿到的发票带来向大家展示,说明自己这张发票是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行为取得的发票,那么这张发票的发票印制章上刻印的是“国家税务局”还是“地方税务局”,学生所取得的发票是如何填写的,手上拿的这样发票是发票的第几联,和之前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中作为原始凭证的发票有什么区别。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依靠发票实物学习到什么样的发票属于增值税发票、什么样的发票属于营业税发票、国税和地税分别负责哪些税种、发票的开具方和取得方的发票是否是同一联次、开具方的发票对其有何意义、取得方的发票对其又有何意义等等问题。

注意引入情境。在《税收征收管理》一课中涉及到税务检查及税收法律责任相关内容,如果只是单纯依靠课本讲授,对学生而言有些枯燥而且非常难记。在这一章节的讲授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案例,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为什么这个案例中的纳税人违背了税收法律法规,为什么另一个案例中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需要接受违纪处理。在系统讲授过相关内容后,我让学生分组自创情境,通过自创情境展示给全班一个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实际情况,由其他学生讨论在这个自创情境中谁违背了法律又该接受怎样的处理或者情境中给予的处理是否恰当是否合适。

注意更新知识。财税课程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与政策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国家税务总局所颁布的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有何变化、如何变化的。例如我在2009年讲授《税收征收管理》一课中,所用的教材中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纳管理仍然按照4%和6%的征收率进行税款征收,但是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因此所用教材中相应内容必须对学生进行修正。我在今年讲授《税法》和《税务会计》课程中的个人所得税时,在课程导入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个人所得税已经进行过修改,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时候改革的?改革之后和改革之前有何区别?学生在自行查阅资料之后得出结论,于是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我们就一起进行了知识更新,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替换,将税率等内容进行了修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清楚一些地方税的逐步改革,例如资源税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从量征收的,但是以新疆地区为试点,我国已经逐步对原油及天然气的资源税进行了从量至从价的变更。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之外应该经常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税收改革的方向,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灌输,让学生清楚将来我国的税制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我国目前将以上海为试点进行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变,这些税制的更新是教师在教学之中及教学之外都必须清楚掌握的。

(2)高职高专财税课程实训方法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训活动。财税课程的实训活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通过学生手动计算进行实训活动。这类型实训活动主要应用在《税法》及《纳税筹划》课程的讲授中,因为税法的侧重点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税法基本内容、计算各个税种应纳税额,而纳税筹划的侧重点主要在于让学生通过计算帮助企业合理减轻税收负担,因此学生在本门课程中的实训重点会放在如何进行计算应纳税额,如何设计不同方案进行纳税筹划。

通过税务教学软件进行实训活动。这类型实训活动可以应用在税务会计、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等课程中,常用软件包括税务会计实训软件和电子报税模拟软件等。税务会计实训软件可以针对不同税种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企业案例资料,学生通过不同的案例进行模拟训练,包括计算税额、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填制纳税申报表,这也刚好构成了一个税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电子报税模拟软件是针对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通过电子申报的形式进行纳税申报,系统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申报的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税种设计不同案例,要求学生进行纳税申报,另外系统还针对可能发生的个人申报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如何进行个人纳税申报及企业纳税申报。

不同类型的实训活动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讲授课程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实训活动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将所讲授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课程,因此实训活动是在财税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财税课程的讲授中,笔者发现很多课程的方法基本类似,因此在讲授中必须注意到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么多门不同的财税方面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如将税法与税务会计可以整合为一门课程,系统讲授如何计税如何核算。作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财税课程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之一,因此讲授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是每一个财税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孟洲.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艾华.税务会计[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职高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健美操课程 教学模式 考核模式 改革实践

分类号:G807.4

《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并对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明确了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也明确了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为现代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应根据《纲要》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明确的课程任务,来对我们的体育课程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大多模仿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培养人才目标和方向上的区别,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求,导致了工学割裂、教不适才的种种现状。近些年,高职院校认识到了体育教学上的不足,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措施,诸如体育选项课、体育选修课、学生体育俱乐部等新的模式,但在教学上还保留了部分传统体育教学的特点,还在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是停留在表面。

笔者在多年高职高专健美操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西安高等电力专科学校2010级、2011级不同专业和班级健美操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的组织与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均做了的尝试性改革。经过了三个学期21个班级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以赛带教”和“以赛代考”的新健美操教学与考核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对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教学及其它专项课的教学改革具有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1.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分析

1.1校情与学情特点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的特殊性、授课班级人数较多及男女生人数比例悬殊等特点,给体育教学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健美操这种时尚、流行、表现力较强的项目接触的机会不多,渠道有限,对该项目认知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如,2011-2012第二学期,在对我校南区不同专业的7个班,共276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见表1),有75.4%的学生表示以前没有健美操的学习经历,其中41.7%的学生表示通过网络、电视、书本等渠道对健美操略有认识和了解,33.7%学生则表示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这样,导致了学生健美操知识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许多学生对健美操运动项目的认识不足、片面、存在误区,性格上又较为内敛、思想上较为保守、动作上放不开,甚至排斥,给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1.2传统健美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2.1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虽然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进行了健美操课程的改革,但实际上仍未摆脱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没有体现出健美操不断更新的时代特征【1】。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大都是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学习、《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的套路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毕业以后用不上,而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技能和品质在课堂上又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因此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造成学校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

2.3.2教学方法较为局限

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带领法、重复法等,基本上属于满堂灌现象,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过分强调了教师传授的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缺乏个性化教学。

2.3.3教学组织形式单调枯燥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过于强调教学组织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常使用的是三段式教学,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部分在实施时,大多采用教师在前领做,学生后面跟做的单一组织形式,从而导致了健美操课堂上常会出现教师停,则学生停;教师动,则学生动,教师在前面汗流浃背,学生在后面一味模仿或无动于衷的现象。这种课堂组织形式限制了体育课结构的发展,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3.4教学评价模式过于片面

传统的健美操评价内容重技能,评价标准重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成套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动作感觉,按照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得分,只片面地考查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情绪、学习态度和习惯等特殊状况。这种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略学习过程的评价模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因此影响了许多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2】。

2.教学模式的新设计

2.1课程目标

根据《纲要》对体育课程提出的要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与我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总目标,利用体育的手段,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的,设计了本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熟悉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运动规则和裁判法;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和技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能力性目标: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导向,树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竞争的意识,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团队精神,培养团队合作、协作创的能力;

3 思想性目标:发挥课程优势,加强对学生思想修养、体育道德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2课程设计

2.2.1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满足需求

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在原有课程内容——健美操基本动作、基本步伐、大众等级健美操组合动作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健美操不断更新的时代特征、高职高专院校的校情、学情,将简单、实用性较强、不同风格的舞种,如民族舞、时下流行的排舞、广场舞等基本舞步组合融入健美操课堂教学,把贴近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内容, 如搏击操、拉丁、形体等基本动作创新编排成各种时尚有趣的小组合来吸引学生对参与健美操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满足学生需求,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新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动作及队形的创编,并通过学生的表演、展示、比赛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内容的创新,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健美操动作队形和音乐的创编,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创编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选择和音乐欣赏的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

2.2.2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多种教法的结合与优化

单一的教学方法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健美操教学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使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系统地选择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并合理运用。

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如示范与讲解、分解与完整、纠正错误等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创新和借鉴地使用了“小团队”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教学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优化,根据课的任务需要,灵活、多变的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小团队内部,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法,对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自学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合作学习法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教学比赛法和表演法的运用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耐挫能力及欣赏与追求美的能力,也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增强【3】。

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用,体现了“教为引导,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去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不仅解决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系统的培养和明显的提高,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的,为学生将来面临的职场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2.2.3课程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先进教学设备与技术的引入

在健美操教学中,除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利用现代先进教学设备与技术,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练习的细节、学生的展示和表演、组间竞赛、教学比赛等录制下来,将这些影像资料制作成课件,放在学校的教学资源网上,便于学生课后进行网络学习;课外,通过鼓励学生查阅健美操相关期刊、杂志以及相近学科的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了解学科的最新资讯,学习最新的健身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健美操教学及比赛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观摩和课外自学,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音乐风格、以表演者情绪表现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动作素材,依托网络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及时地纠正和帮助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觉、自愿、有兴趣地参与到健美操学习当中来,实现了课堂与网络、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

2.2.4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赛带教

以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水平,提升职业素养,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健美操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两年多的健美操教学改革尝试,构建了“以赛带教”健美操教学新模式。

在进行健美操套路组合的学习过程中,把一套动作按组合分成4个或若干个教学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不光注重知识技术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教学完成之后,各队都要进行学习效果的展示和表演,通过团队之间的观摩和探讨,帮助每个团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两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各队进行教学比赛,直至学期结束时大型的教学比赛。利用平时课堂上各种形式的展示到课程中班级内各团队之间的教学比赛再到期末班级间大型的教学比赛和表演串接起来,用小分段式的教学方式,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来带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搭建起“以赛带教”的新教学模式,如下图:

图1 小分段式教学模式

针对新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分成以下五个部分来进行:

(1)引情激趣:上课开始阶段,通过各种小游戏、不同风格舞种创编的各种简单有趣的小组合,在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热身,活动身体,启迪心智,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兴奋性。

(2)集中学练:教师对健美操授课内容中关键技术、基本动作、组合动作等,集中进行动作示范、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统一的纠正和帮助。对各队队长和学习能力强,掌握技术动作快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和关注。

(3)合作学练:教师根据每次课的授课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安排任务布置给每队,并提出要求,各队在队长的带领组织下,在规定时间内,以小团队的形式,按要求共同学习,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教师在通过引导各队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针对各队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给予指导和帮助,对各队学习掌握技术动作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帮助。

(4)团队展示:是给各队提供的展示交流和表演的环节。各队把队员们共同学习的效果及努力合作完成任务的结果,通过团队的共同合作表演,向大家进行汇报和展示。各队在展示中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共同努力表现出团队整齐、熟练、规范的动作,体现出健美操的动作美或练习队形的变换美,实现队与队之间互动与展示的学习目的。

(5)评价总结:各队展示表演完成后,给学生提供相互评价、学习和交流的阶段。针对课堂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效果,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团队间的自评、互评肯定他人成绩,总结发现本队的不足,以待日后的完善和改进。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点评和分析,肯定各队的优势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指出各队存在的不足之处,强调须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以鼓励,提供给学生改进的建议及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2.5本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创新——以赛代考

1、考核评价模式的设计思路:打破传统健美操考核中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的陈旧评价体系。新的考核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体现;学生个体在团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幅度;更加注重学生判断节奏、鉴别剪辑音乐,创新动作、创新队形等综合能力的评价,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多年的尝试和总结,笔者在“以赛带教”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赛代考”的健美操考评模式。

2、课程考核评定方法:学生学期成绩由团队考评成绩和个体考评成绩组成。团队评价成绩是学生所在团队在学期的平时、阶段、期末教学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对团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合作创新、共同完成各项比赛任务等综合能力的考评;个人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在学期各阶段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取得的理论成绩及个人在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表现及对团队做出的贡献等的综合考评。

课程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平时、阶段与期末三结合的方式,以考核评价团队综合表现为平台,来评价个体的成绩。课程融表演、展示、考核等各种形式的比赛为一体,用“以赛代考”的新型考核形式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教学效果分析

本课程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学期、两个年级,不同专业 21个班级的实践教学应用、通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及时有效的沟通、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反馈,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改进完善,构建了“以赛带教”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和“以赛代考”的考核评价模式。

新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明显,从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性、学习主动性、课外练习情况、任务完成的效果、取得的成绩到对课程的各种评价反馈都表明,学生在多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和提高,并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其教学效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1学生观念的转变

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对健美操课程的态度,从开始的排斥-接受-喜欢;从开始的不了解-认识-投入,加深了对本课程的认知,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态度有了改变,行动有了体现,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掌握健身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了的理想学习成绩。

在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对所带4个热动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13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在所带7个班级中,下发问卷240份,回收211份,有效率为88%,参加调研的学生均对健美操课程进行了反馈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接受和喜欢本课程的设计,认为课程设计新颖有创意,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好,给予了肯定和好评。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学生对本课程满意度调查表(n1=113,n2=211)

在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共下发问卷276份,276人均对课程做出了反馈和评价,其中男生73人,女生203人,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

(1)其中274人表示支持新的教学理念,接受和喜欢这种“以赛带教”的教学模式,占总人数的99.3%;1人表示不能接受,1人表示无所谓。其中199人表示教学效果非常好,占72.1%,71人表示效果较好,占25.7%,6人认为效果一般,占2%。调查结果见表5、表6

表5 学生对课程教学模式接受度调查表(n=276)

表6 学生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反馈调查表(n=276)

(2)其中有272人表示这种“以赛代考”的考评模式,替代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表示能接受的占98.6%;3人表示不能接受,1人表示无所谓。其中249人对这种考评模式表示非常满意,占90.2%;27人表示可以,占9.8%。调查结果见表8、表9

表8 学生对课程考核模式接受度调查表(n=276)

表9 学生对课程考核模式满意度调查表(n=276)

(3)其中260人表示通过新模式的教学和课后练习,能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和内容,占总人数的94.2%;其中16人因为个别原因和特殊情况没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占5.8%。

(4)其中254人对课程的授课内容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98.2%,17人表示可以,2人表示不能接受,3人表示无所谓;其中179人,表示课堂上引入的团队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增进和团队精神的打造,有很好的效果,占64.9%;92人认为效果良好,占33.3%;5人认为一般,占1.8%。调查结果见表10、11

表10 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度调查表(n=276)

表11 学生对贯穿课程始终的团队建设效果调查表(n=276)

3.2学生素质的提高

通过新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对动作的掌控能力、动作的节奏感和乐感上,以及心理素质、身体的协调、柔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均得到了锻炼和改善,学生完成健美操动作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不仅改善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技能,掌握了一项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参与这项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身体素质的储备条件,更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3.3学生能力的提升

本文研究的模式创新了健美操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新模式教学的实施,在团队内部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团队合作学习和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新的考核模式,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编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耐挫能力和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4学生潜力的挖掘

本文研究构建的考评模式,学生集编、导、演于一身,共同完成比赛的策划、组织、评判,方式新颖、富有创意;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创作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和表演的热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风采的平台;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增进了不同专业、年级、班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加强了彼此的理解、信任和友谊。

4.课程新模式的特点

本文的研究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取、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和改革,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改革在实践性和开放性上的应用。与传统健美操课程模式相比,本课程模式充分发挥健美操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的特殊功效,充分体现了“教为引导,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新模式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课的组织与实施更加合理,考评方式更加开放、公平、客观、全面。

1、本课程以体育教学新理念,教育思想为指导,打破原有课程结构,淡化竞技,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突出该项目的健身性、趣味性、欣赏性、参与性、实用性等特点。通过实践,实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基本能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本项目的普及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2、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在提升高职高专学生身心素质方面开拓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合作平台”和“展示平台”的建设,超越了体育项目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充分挖掘了健美操运动的内在潜力,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感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增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本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结合,充分体现了“互动教”,“主动学”的互动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以“动”为主线,运用各种形式的比赛带动教学,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考试,用“以赛带教”的教学模式和“以赛代考”的考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课堂的教与学、课外训练、竞赛组织和管理及裁判工作的全过程,以此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做到身动、心动、脑动直至最终的行动,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形成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动为主线,法为主领、合为主要,评为过程”的原则【4】,使学生在“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和完成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4、本课程的考核使用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并且把过程评价贯穿始终。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教考”同步的教学过程,搭建起了更加开放、公正、合理、全面的评价体系,以评价团队的表现和进步为基础,较为客观地评价团队中个人的表现和进步。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的塑造贯穿到了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5、本课程除了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之外,创新地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感激励式教学法”、“小团队”教学法、诱导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教学比赛法,多种生动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健美操教学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6、本课程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打造团队精神,使学生更具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首次尝试性地把团队建设部分内容引入到健美操的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受到显著的效果。如,在第一次实践课中,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按要求以自由组队的形式分成若干个团队并推选出本队的队长,设计本队队名、队呼和肢体动作来展示各队的风采及信心。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并参加最终考核和教学比赛。通过小游戏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愉快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的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而一堂好的体育课,往往需要多种教学模式的共同作用,作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步和表现等因素,综合地评价考核学生成绩。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给高职高专院校同类课程、不同科目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和实践指导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辉.高职体育院校健美操课程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0,(3)

[2] 欧鹏飞.高校健美操教学创新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08-110.

[3]刘淑芬.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选修课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小学个人学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专学期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