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13

渔业发展

渔业发展范文第1篇

所谓生态渔业是以生物学、生态学、水化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和鱼类及特种水生动物养殖学为基础,应用渔业现代科学技术,吸取传统渔业精华,通过调整优化鱼类养殖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挖掘渔业资源利用潜力,实现水域生态系统能量物质的良性循环,从而使渔业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生态渔业仍是属于单纯的物质生产体系。

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则是融合现代高新技术、信息、经济、休闲娱乐、环保、城建城管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渔业活动。它通过对渔业生态资源、渔业生产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把渔业

生产与休闲、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与渔业生产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它既是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又是为旅游服务的物质产品,是一种充分展示渔业自身魅力的复合式渔业,是旅游家庭中的“新贵”,是当今世界旅游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能让旅游者在充满浪漫色彩的旅游观赏过程中,增长见识,陶冶心性,获得灵感,沉醉于大自然美妙的旋律中,从而焕发出崇尚科学、热爱自然、赞叹自然的情感。因此,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旅游经济的主动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旅游业和国内旅游热门城市,主要是在“美、险、奇、特”四个字上下功夫。而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则是在“水”字上做文章,在“鱼”字上寻情趣,在“吃”字上图口福。因此,在发展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中,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科技渔业和庭院渔业,便是这“三字曲”的乐谱。

2.1游钓、休闲渔业

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近年来,休闲、观赏渔业的兴起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还拉动了餐饮、住宿、娱乐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显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专家和生产者看好。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和新加坡是游钓渔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大多数旅游城市兴建了人工湖或水上乐园,繁殖增殖优质经济鱼类,专供旅游者和城市市民垂钓。美国每年游钓渔业收入占其渔业总收入17%以上,游钓者每年消费300多亿美元。

在我国,钓鱼业有悠久历史,其中“姜太公钓鱼”这个典故尽人皆知。近几年来,伴随着“农家乐”(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旅游的发展,“渔家乐”(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干渔家活)旅游也开始发展起来,“休闲渔业”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据统计,我国垂钓爱好者共有9000万人。就北京而言,全市拥有大规模垂钓园143个,垂钓大棚212亩,经营垂钓单位439家,每年接待垂钓者300万人次,垂钓收入亿元以上。2004年4月28日,广西北海爱浪休闲渔业旅游有限公司在北海银滩隆重举行了首航庆典仪式,100多名游客参与了此次“休闲渔业”旅游项目的首航体验之旅。“休闲渔业”作为北海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为北海旅游和沿海渔民托起了新的希望。它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增强了趣味性和参与性[4]。游客乘上渔船,与渔民一同出海捕鱼,体验渔家生活的乐趣。活动内容包括出海前的祈祷仪式、下海撒网拖鱼、停船垂钓、收网拣鱼、品尝鲜鱼等,让游客完完全全下海当“渔民”,享受海上渔家风情。对于这种旅游方式,感触最多的还是咸田镇的居民,由于北部湾渔业资源已日渐萎缩,沿海渔民在近海已较难捕到鱼,“休闲渔业”旅游,为渔民解决了转产转业问题,同时也为北海增加了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正如一位渔家大姐所说,这个项目给渔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而北海碧雅度假村也正努力向客人推荐这个新颖的旅游项目,以赢得更多更广的客户群体。洞庭湖畔,湘江之滨,也兴起游钓渔业。但在发展旅游业中,将游钓渔业纳入旅游范畴,供游人垂钓、野炊,以享口福;供市民垂钓,消除工作后的劳累,在绝大多数旅游城市,尚未进行有效开发。今后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它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创新,可以增加一些更富渔家风情的节目来吸引游客的眼球。随着国内外旅游者与日俱增,垂钓、野炊爱好者兴起,游钓渔业将会日益兴旺发达,成为旅游业的热门项目。

2.2观赏渔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每年仅是出口金鱼一项就获利上亿美元;英国有14%的家庭饲养观赏鱼,每年需要1.4亿尾以上。我国观赏鱼类品种繁多,资源丰富,既有适宜家庭养殖的品种,又有适宜池养的品种。在我国历代宫殿式、园林式建筑群中,都建有观赏鱼饲养池,饲养着各种观赏鱼类,以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我国也是观赏鱼出口大国,传统的创汇渔业,是世界各国观赏金鱼的“娘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迈入小康之门,不少家庭利用水族箱养殖了观赏鱼,以美化家庭生活,陶冶情操。据了解,我国部分城市家庭养殖观赏鱼类,已形成一种时尚。因此,当前是发展观赏渔业的有利时机,必将获得丰厚利润。

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兴建的海底世界多姿多彩,游客趋之若鹜。我国大连、成都、长沙等地兴建的海底世界,也是门庭若市。游客置身其中,与鱼同乐,其乐无穷。每到黄金假日,总是赚得盆满钵满。我国拥有水族馆38个,年销售金鱼5亿尾。北京市去年共生产观赏鱼1.85亿尾,产值达1亿元,出口创汇483万美元。江苏南京、苏州、扬州、徐州较早地发展观赏鱼,品种有锦鲤、热带鱼、金鱼,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出口、外销。江苏铜山县2005年观赏渔业创产值6500万元,户均盈利2500多元。

2.3科技渔业

发展科技渔业的目的,一是满足国内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抑制对野生资源的滥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二是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渔业养殖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发展创汇渔业,赚洋人的钱,肥中国人的腰包[3]。发展科技渔业主要是养殖名、优、特、珍、稀有的鱼类品种和水生动物。据有关资料报道:泥鳅、鳝鱼、鳜鱼、河蟹、南方鲶、乌鳢、龟、鳖、虾等品种,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出口一吨泥鳅或黄鳝、河蟹等鲜活产品,可赚取外汇2—8万美元以上,或换取优质钢材20—100吨以上。江苏盱眙县依靠本地旅游资源,兴建大型龙虾城,每天消费龙虾1000多公斤,全县年消费龙虾5000吨以上;阳澄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阳澄湖盛产七十种淡水产品,桂鱼、甲鱼、白鱼、鳗鱼、清水虾、大闸蟹为“湖中六宝”,其中素有“蟹中之王”美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更是驰名中外。当地就有着“不是阳澄湖蟹好,今生何必住苏州”的感叹[7]。

“鱼米之乡”焕发新活力,洞庭蟹不逊阳澄湖。面积9000余亩的鹤龙湖(洞庭湖流域)是湘阴县最大的内陆天然湖泊,通过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大湖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在湖中心圈定河蟹养殖面积1500亩,其余面积进行芡食种植,预计今年芡食产值可达400万元,河蟹产值100万元以上。鹤龙湖大湖养殖基地的河蟹产品品质可与阳澄湖大闸蟹媲美,目前远销上海、武汉、长沙等地,打响了“洞庭湖螃蟹”或“鹤龙湖螃蟹”的名号,夯实了湘菜产业链下游产业的基础。湖南浏阳是重要的渔业基地,全市拥有各类渔业水域近10,000平方公顷,其中适宜开发成休闲渔业基地的水而有3000平方公顷,休闲渔业利润率是传统养殖渔业的3倍以上[2]。

我们再以福建东山岛为例来欣赏科技渔业的无穷魅力。东海、南海交汇的独特海流,温和的亚热带气候,孕育着一座美丽富饶的东山岛:曲折的海岸线、漫长的金沙滩、星罗棋布的岛礁、多姿多彩的珊瑚、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网箱养殖基地和现代化鲍养殖基地……这些独特的“素材”使观光型渔业成为东山岛旅游的新亮点。碧波万倾,碧光普照,在鱼跃人欢的“海上田园”上,若你有幸乘水上“的士”,灵巧地穿梭于连绵数十里的“大街小巷”,或看海鸥飞翔,观碧波荡漾,听涛声阵阵;或登上小巧玲珑、色彩各异的浮筑木屋,体验“耕海牧渔”生活;或品尝“闽南功夫茶”,聆听优美渔歌,那份轻松与惬意,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留给如织的游人去遐想。绵延在银滩外、掩映在绿林中,万亩虾池实行“蟹、虾、鱼、藻”生态混养模式后,重现无限生机与活力。亲驾扁舟,划行于生态虾池上,采收龙须菜,网起鱼蟹虾,劳动的伟大尽在不言中。现代化的陆上鲍鱼养殖场环境优雅、设施先进、亦园亦场两相宜。游人在尽享养鲍、赏鲍、抓鲍的乐趣之后,再品尝一道道鲍鱼佳肴,那番情趣自然引人入胜,回味无穷。时间与空间的巧妙配合,造就了东山岛奇特的海底世界,锯齿刺星、盾形陀螺、澄黄滨等8种珊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东山岛人立足于此开设了潜水观光游,让你在欣赏多姿多彩的珊瑚的同时,与海草共舞,与鱼虾同乐,实现海底揭秘、龙宫探宝的梦想。此外,利用岛礁众多、鱼虾繁多、海岸曲折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海钓大赛,让你迎海风,伴涛声,尽享悠然垂钓之乐……十足的海韵,独特的风光,无穷的乐趣,每年都有10多万五湖四海嘉宾来到东山岛与“鱼”同游。

可见,发展科技渔业是大有作为的。但是,由于科技渔业知识含量高,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才能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应。

2.4庭院渔业

庭院渔业是一项立足千家万户、分散型的生态渔业工程。主要是利用农户庭院的空坪隙地、河溪边荒间地和低产稻田,建标准化小鱼池,发展养鱼生产。它既可养殖观赏鱼类,又可养殖经济鱼类,供家庭食用或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若每户家庭兴建面积100M2的水池,以饲养泥鳅或鳝鱼为例,按每M2产鱼1公斤,则每户可产鱼100公斤。若每个村发展庭院养鱼50户,则年产鱼5吨。通过外贸部门建立长期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市场,每年可赚取外汇10万美元以上[3]。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庭院渔业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

3.发展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是一项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发展旅游业的新课题。如何将生态渔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美雅共赏,独领的文化艺术品牌,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的规划布局问题

要根据各地旅游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不同特点,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优化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旅游经济和渔业经济效益为核心,做好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建设的规划布局,建立旅游渔业景观、休闲娱乐、鱼肴美味品尝服务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机制与格局,充分展示“渔文化”的精华[1]。

以休闲、观赏渔业为例,它们是作为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专家建议,发展休闲渔业在规划布局上应与旅游景点的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化渔业、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相结合,与三产等服务业的建设相结合[1]。游钓休闲渔业应在风景旅游区和大中城市近郊展开。在各大中城市周边旅游风景区利用现有水面资源建成集游览、垂钓、休闲于一体的休闲景区;在水库、湖泊地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滑艇、渔家乐等项目;在近郊水产养殖基地,可发展垂钓、捕捉体验等休闲渔业。在经营上应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以渔业吸引客源,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的方式,发展初期以养为主;近郊以钓为主,以养为辅;远郊以钓为辅,以养为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

观赏渔业应以观赏鱼传统养殖区为重点,以温室余热水养殖和市郊庭院养殖为基础,发展金鱼、热带鱼、锦鲤等观赏性鱼类。提高观赏鱼养殖的科技含量,不断引进、培育新品种。在城市中现有花鸟虫鱼市场基础上建设观赏鱼批发交易市场,同时带动与观赏鱼相关的产业,如水族器皿、饲料、药品、水草等。

3.2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问题

水是一切生命物质的源泉,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核心。鱼儿离不开水,发展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水是命根子。其解决水源途径:一是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完善现有设施的维修配套;二是从大型湖库引水,修建引水渠道;三是选择水源充足场地,兴建蓄水工程。做好渔业用水无污染,排灌自如。

3.3科技渔业基地开发建设问题

科技渔业知识含量高,技术难度大,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才能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应。根本问题是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渔业基地。突出重点,一地一品。可采取“股份”制,“民办公助”制和引进外贸等多种形式建设开发科技渔业基地[5]。

3.4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苗种繁育体系建设问题

鱼苗鱼种是发展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的物质基础。要根据渔业生产规模,抓好苗种繁育体系建设。要以繁育中档优质鱼类鳜、鲶、青、鳅、鳝、蟹、虾等品种为主,同时加速繁育观赏鱼和特种水生动物龟、鳖、蛙、鲵等品种,满足科技渔业基地及庭院渔业养殖的需要。

3.5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景区景点建设问题

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的景区景点,一是观赏鱼类与游钓渔业公园,其建筑风格为古风古色、以园林式、宫殿式建筑艺术来表现“美、静、舒、雅”的情趣。配套建设工程水土乐园、水下龙宫,则应采取现代建筑艺术与古代建筑艺术相结合,使旅游渔业景区,成为人们怡神养性,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3.6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品牌建设问题

打好信息牌,强化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效益。提高生态休闲型渔业知名度应着手建立休闲渔业协会,让这个社团组织成为休闲渔业的中介力量和信息中心,通过建设相应的网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推介生态休闲型旅游渔业独到、特有的产品与服务,传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休闲型渔业文化信息,形成定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平瑛.休闲渔业的规划设计[J].渔业现代化,2004,2.

[2]刘宗庆.浏阳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陆水产,2004,10.

[3]平瑛.休闲渔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用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07,9.

[4]蔡学廉.我国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前景[J].渔业现代化,2005,1.

[5]江明芳.当前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5,1.

[6]顾树信.浅析科技创新在推进沿江特色渔业产业带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水产,2007,5.

[7]薛菁.休闲渔业: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中的新兴产业[J].福州党校学报,2007,3.

【论文关键词】休闲旅游渔业类型及特点问题与对策

渔业发展范文第2篇

一、惊喜的变化----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的实施,开创了**生态渔业发展新阶段

通过对乡镇渔村广泛地调研,亲身感受到由于“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地实施,我县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开创了生态渔业建设新阶段。主要表现在实现了以下几个重要转变。

(一)、由“以海养人”向“以人养海”转变

这是开创生态渔业新阶段的重要基础。受传统“向自然宣战”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习惯于“以海养人”而不善于“以人养海”。科学发展观使**人提高了认识,有了新的追求:只有养育海才不会被自己的“衣食父母”抛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使广大渔民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自觉护海的必要性。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在实施中将“惠民”思想融入在生态渔业发展中,县乡两级政府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鼓励渔民对海域实行多品种、立体化、生态型养殖。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实践告诉人们欲取必先予,现在**正自觉地向大海存放“准备金”,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营造海底森林;弃船退捕;减耕护海、清理海边圈养池等。如大钦岛乡每年向海底投石在600-1000方,有的村还将船和报废车沉到海里。每年向海底投放海胆苗100多万头,海参苗300-500万头,鲍鱼苗100多万头。

(二)、由“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重要保障。一是抓规划。在开发上做到全县一盘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彻底改变过去无序开发现象。在摸清海域地形地貌,水流水文等情况基础上,县乡村都制定出了生态渔业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充分体现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哪个海区适宜养殖或底播什么,在规划图上标得一清二楚。二是抓审定。为了保证开发有序性、合理性,凡新开发养殖海区必须向村委提出书面申请,由县有关部门确权后方能使用。三是抓监管。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千方百计杜绝乱捕滥养现象。积极实施海边和海岸修复工程。

(三)、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关键。实现生态渔业新跨越的目标,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改变了**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方式。一是依靠科技化。积极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海带一绳双挂”新技术,每亩产量提高了25%以上,带动了全国海带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抓种治本,积极打造海参、鲍鱼、贝鱼类三处良种繁育中心,加大新品种更新力度,养殖品种从单一的、附加值低的品种向多品种、附加值高的海珍品转变,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依靠品牌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和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4处、9个品种,无公害产地规模达到10万多亩。前不久大小钦岛、南北隍城6600公顷海域被农业部化为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隍城还被农业部列为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区。**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享誉海内外,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海带出口量占全国的50%,**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珍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三是依靠管理现代化。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推动**渔业经济由外延型发展方式转为内涵型发展方式,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只占**8700平方公里海域的1/10就是最好的诠释。

(四)、由“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显著标志。着眼于养殖捕捞规模和海洋资源承受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发展。一是限捕转产。为减轻捕捞强度,严格禁渔区、和休渔期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渔民“弃船上岸”、“弃耕转产”。过去北五岛大马力和80-120马力船分别有63对和200多对,现在分别剩下17对和22对,其余的都“弃船上岸”;南五岛还有大量渔民“弃耕转产”。二是大力发展立体化科学养殖模式。按照食物链和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在海水上中下层分别实行藻类、贝类、海珍品等品种养殖,上层藻类释放氧气供给中层贝类,并为底层海珍品提供饵料,中层贝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又可供养上层的藻类,各养殖品种的代谢物在生长过程中相互利用,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这样有利于提高复养指数,净化海水水质。三是发展循环经济。过去海带根作为垃

圾堆放在山上,烧死了树污染了环境,令人头疼。大钦岛东村渔民经过探索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将其投在海里底播区,受到海胆、鲍鱼的“青睐”,既适宜它们生长,又能为它们提供新的营养源,变废为宝,在全乡得到了推广,每年投放500多吨。

(五)、由“短期行为”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潜心研究,真抓实干的结果。一是决策科学化。为保证决策科学,平均每月县委县政府都要邀请全国著名专家进岛为全县干部作有关如何推动海岛科学发展方面的报告,提高认识,开阔眼界。重大决策征求民意,请教专家。如为避免短期行为,在反复论证基础上对海区进行确权,并确定了合理的承包期。二是行为自觉化。干部群众不仅能自觉遵守各级关于海洋环境与渔业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能象爱护眼睛一样呵护着大海。如对海区合理确权和实行合理的承包期后,渔民将“公海”当“私海”,思虑长远。海当田耕,海珍品当菜种,形成了自家“海上菜园”。所以,无论是集体、私营还是股份经营者都能自觉地向大海投苗、投石、建人工礁。三是科技体系化。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建立完善了三个体系。即标准化生产体系、渔业科技培训体系、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普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基地和带头人作用,县乡村统筹安排协调新项目的试验和推广,既减轻了渔民负担又保证了实验的推进速度。积极实施“新型渔民科技培训”工程,用现代科技生态养殖知识培训渔民,提高他们素质,为实现渔业科技化、生态化、产业化奠定基础。四是环境优质化。通过实施生态渔业、休养生息和严格保护,全县海域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五是结构合理化。产品从“单打一”转变为多样化,形成了以虾夷扇贝、刺参、鲍鱼、海胆、海带、鱼类和栉孔扇贝等重点品种为主的海水生态养殖新格局,渔业生产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大钦岛乡和南隍城乡就是典型的代表。养殖海带活苦又不能赚大钱,但大钦岛乡一直没放弃,今年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高者收入达到70万元,全乡海带劳均纯收入达到20万元。网箱养鱼高者收入达到60万元,劳均纯收入在20万元。干部群众由此感悟到:科学发展观指方向,生态渔业“生银行”。六是管理规范化。对全县的育苗、养殖用药、用料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苗种放养密度管理。成立渔业协会,积极为养殖户提供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渔药、饲料、销售等系列化服务。为了杜绝陆上污染源,全县不允许存在一个化工厂。海蛰几乎连年盛产,加工效益很高,但一律不许加工,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少收入5000多万元。建立部级海洋环境监控站,搞好海域环境、重点养殖区监测和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工作,每天在县电视台各海域水温、水质情况,有力地维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二、崭新的境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渔业发展新理念

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发展生态渔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为思想、观念决定境界,境界提升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他们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思维方式,更新发展理念,不断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此,树立了以下先进理念:

(一)、树立讲大局和负责任的理念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讲的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大局观念,要善于从大局出发,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只顾地方利益,不仅无助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而且会最终损害地方利益。

**位于胶辽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京津门户,其海上交通、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突出。是**省和环渤海地区唯一的海岛县,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陆地小县,海洋大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生态优势,稀缺物种十分丰富。黄渤两海在**交汇,促成了**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我国海洋环境的“晴雨表”和海上物种的“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先后被确定为部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部级海岛资源综合开发实验区、全国十大科技兴海养殖示范基地。获得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中国十佳避暑胜地、**省十大最美地方等美誉。因此,有的专家从应对全球海上安全挑战的角度,提出应在**构建海上安全战略平台,充分说明**的建设在烟台市、**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岛小却地位重、作用大、价值大、责任大。这就要求**干部群众要跳出**看**,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树立起大局观和责任观,充分认识**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二)、树立生态第一,环境至上理念

渤海是全球11个封闭海之一,近几年不断遭受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渔业资源衰退。对于地处渤海中的**来说必须毫不动摇地树立“视生态如生命”的理念,要将生态保护始终贯穿到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三)、树立好字优先的发展理念。

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破除只要增长、牺牲环境,只重当前、不顾长远的观念,树立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观念。渔业是**发展的基础,做好渔业、渔村、渔民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必须将解决"三渔"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生态渔业项目就是又好又快发展渔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四)、树立勇于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省唯一的海岛县,如何发展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着力点就是开拓创新,不创新就会回到渔村,回到传统的捕捞养殖。所以,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科学的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相对照,开辟生态渔业发展新路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夺取长远优势的新领域。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各地抢占21世纪经济“制高点”的主攻方向。作为**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更高的境界审视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好的发展发挥自己,又好又快地发展海洋经济,是摆在面前新的历史机遇。

过去,**同全国一样由于缺乏科学发展理论指导,以至于对资源、环境、社会三者关系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曾栽过跟头。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栉孔扇贝养殖由于海域环境退化、苗种单一老化、养殖密度规模过大造成几乎“全军覆没”,一个养殖户生产投资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血本无归”打水漂,渔民只能望洋兴叹,**由此每年至少减收7亿多元,欲速则不达,教训十分深刻。**渔业的路到底应怎样走?他们一直在艰辛地探索。科学发展观给**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了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切实转变,理念变,境界高,思路宽,就发展。**人在困难条件下“敢立潮头唱大风”,并以崇高的境界,科学的态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求发展。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省和烟台市支持**科学发展的机遇,锐意进取,扬长避短,提出了建设“**海上明珠”及“富裕**、魅力**、和谐**”的总目标。为了实现上述总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大产业的具体目标和思路。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的新目标和新思路是:

(一)、超越自我,打造“两大中心”

他们立足在区域位置、海域面积、海洋资源等方面优势果断地提出了要把**打造成为国家海域科研基地、国家海上管理枢纽“两大中心”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因地制宜,规划“两大渔业板块”。

根据全县有人口居住的10个岛屿各自情况,分为南五岛和北五岛两大渔业板块,统筹发展。南五岛着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在大力压缩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加快渔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对接融合,使养殖基地同时成为旅游景区。北五岛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建设与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和谐渔业,打造特色生态养殖基地。

(三)、科学耕海,实施“生态渔业两个百万工程”

所谓生态渔业是以渔为主,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相生相养的原理,保证渔业水域环境的洁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建立起的各种各样的良性循环圈。随着海洋渔业经济不断发展,生态渔业的类型和模式变得百花齐放。**“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其中的典型,就是在**海域打造100万亩生态渔业养殖基地、100万亩“海底森林”。在垂直面:上层养殖海带等藻类,中层挂养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等贝类,底层投放人工渔礁、移植大型藻类、营造“海底森林”、配套播养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在水平面:采取区间养、绳间养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贝藻鱼兼养。目前已规划建设了海带、虾夷扇贝、网箱养鱼等7个品种的6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8万亩的休闲渔业基地,并进行了36万亩渔业立体化综合开发;采取海底投石、人工造礁、半人工采苗、移植大型藻类、附着海带孢子及封死海区等措施,在各岛屿周围潮间带、潮下带生成了30万亩“海底森林”。

“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生态渔业战略的具体实施,它与“两大中心”、“两大渔业板块”紧密相联,没有渔业“两个百万工程”,打造**“两大中心”和“两大渔业板块”就失去了基石。

四、科学的精神---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创立生态渔业发展新典范

一般来说,海岛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交通、淡水、人才、资本又受很大制约,发展的困难必然要多。要战胜困难,实现大发展,必须认真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成功实施“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鲜明个性的展示,是指导**生态渔业发展的方向,是海岛资源环境有效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平衡的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民心工程,是实现渔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抉择,是渔业变强,渔村变兴,渔民变富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立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

(一)、“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历史上,**经济几经风雨,曾遭受挫折。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将**发展逼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因此,对于**而言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新的县领导班子站得高,看得远,善于把握海洋经济发展规律、勇于创新发展理念、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大胆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舍得下苦功。“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在广泛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产生的,必将为**生态渔业发展夯实坚实基础,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县决策者从充分发挥全县渔村干部群众在实现新跨越中主体作用,从提高渔民的福祉角度谋划兴渔方略,制定富民政策。去年,北部岛渔民靠生态立体养殖人均同比增收5000多元。目前,全县渔民新增海参、鲍鱼底播面积8万亩,虾夷扇贝、杂交栉孔扇贝筏养面积10万亩,2008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在渔村你会感觉到处是渔歌唱晚的美妙渔乡景象。

(三)、“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其中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个世界性难题。“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上,就是要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破解这一难题。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充分考虑渔业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确定渔业发展速度、规模和目标。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还关注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增加生产投入,还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在加快县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渔业和渔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贯彻了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最主要的方法论意义,就是坚持了统筹兼顾。“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在加快新的跨越征程中,树立全局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抓住了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渔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并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

一个区域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生命力,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其重要标志;优良的工程项目建设是其强劲的推力,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就是具体体现。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理念寓于科学的实践中,“**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蕴含着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

渔业发展范文第3篇

楠溪江位于浙江温州永嘉县境内,水域面积3733公顷,可利用渔业水域面积2333公顷,长度250余千米,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从1999开始,楠溪江渔业资源又迎来了整体承包阶段。通过公开招标,4人以518万元获得12年渔业经营权,成立了楠溪江渔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但保护已获得的产权非常困难,公司根本无法阻止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村民继续捕捞楠溪江里的鱼,由此和当地居民引发的冲突已经不可计数,村民出于报复导致的毒鱼电鱼等恶性捕鱼事件更是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生态损失。2001年渔业公司以永嘉县农业局没有积极保护其产权为由,拒绝支付应交的渔业资源费,双方关系陷入僵局。整体承包至此基本上宣告失败。

二、楠溪江渔业资源管理30年来的变迁分析

(一)第一阶段:1984年以前的自由捕捞阶段

这是一种对进入没有限制的极端开放状况。由于没有明晰产权,人们在使用渔业资源时不会考虑其行为的全部成本,以致个人生产决策的私人净收益和社会净收益发生了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公地的悲剧”极易发生。资源的使用者只有掠夺资源的激励,而没有保护资源的动力。于是,总产出超出了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出,捕鱼手段也日益恶劣化,这严重破坏了鱼类自身的繁衍。

从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公共资源,完全的开放状态必然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从而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我们可以做的有两种选择:(1)依靠政府严格地限制私人对公共资源的开发,唯一合法的开发者只能是政府;(2)通过政府出面将产权明晰化,把个人的收益和社会收益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解决“公地悲剧”问题。在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选择通过让获得产权的私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结合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无疑是更优的选择。

(二)第二阶段:1984-1998年的分段承包(按自然水域划分,通过招标承包给当地村民)

据统计,实行分段承包使得楠溪江水域面积的一半左右有了明确的“产权主人”。这种方法也许对于森林、草原等一类的可再生公共资源而言是一个优良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楠溪江渔业资源流动性强的特点,这种方法最终也以“竭泽而渔”的后果宣告失败。原因何在?其一,渔业资源流动性所带来的难以隔离各家各户承包区的问题无法解决。渔民如果为了涵养资源,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对自己承包段的鱼暂不捕捞的话,由此增加的鱼也不一定会留在自己的承包段里。一场大水、一次异常的天气变化,都会使非定居的鱼流到他人的承包水域。对各承包者来讲,理性的选择就是尽可能地把自己承包水域的鱼捕光,以免“便宜”了他人。这样甚至导致了对亲鱼、幼鱼也进行掠夺性捕捞,严重影响了楠溪江渔业的繁殖。其二,在楠溪江里,有一些地段因为资源条件较差而无人承包;还有一些地段由于牵涉多个乡镇而难以承包。这些约占楠溪江一半流域的尚未承包的水域就成为管理的薄弱地段,村民们纷纷强占掠夺,资源破坏严重。在这种资源利用方式下,尽管比自由进入状态稍有改善,但楠溪江的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并没有得到阻止。

(三)第三阶段:1999开始:整体承包阶段

这一阶段中,产权完全归单一主体所有,预期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但是现实状况却远远出乎公司领导者的意料之外。虽然公司拥有法律上的产权,拥有事实产权的却是世世代代在楠溪江边生活的村民们。而公司在没有获得任何执法权利的基础上,为捍卫自己的产权权利付出了极度高昂的成本。即便如此,成效依然甚微。因为公司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个人,而是团结起来的村民集体。集体对抗中,公司的两位高层领导因此获罪,大大打击了公司主要股东对于公司前景的信心。而村民也在这样的集体对抗中萌生出报复的心态,恶性捕鱼便是最佳证明。

整体承包行动的失败,不仅在于投资者没有对产权保护难度和成本做出正确的估计,以致投标时的理性化程度不够,也在于当地的政府、村委会没有为保护楠溪江的生态资源做出应有的配合工作。当地村民的捕鱼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侵权,但这是一个无法控制的因素,毕竟祖祖辈辈都在楠溪江自由捕鱼的经历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想当然的事情。因此,楠溪江三十年来的渔业资源管理变迁总体上都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仍然是产权问题。

三、楠溪江渔业资源的出路

(一)整体承包依然是最优选择;

基于渔业资源特有的流动性特点决定了只有整体承包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楠溪江渔业资源三个阶段的管理变迁证实了放任自由的方式和分段承包方式是没有质的区别的,而整体承包尽管失败,根源不在于整体承包的缺陷,而在于政府、企业和村民没有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采用整体承包的方式,可以考虑通过重新投标确定产权分配;

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采取村民入股的方式筹集新企业运作所需资金。在村民成为股东后,楠溪江就成为企业和全体村民的共同财产。在股金分红的激励下,楠溪江渔业资源会得到更好的保护。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要规定村民的持股上限。最好按照人人均等的方式入股,这样才能避免部分持股量较少的村民依旧存在的私自捕鱼行为。还有一种可以纳入考虑的方法是由企业同意在每年的捕鱼盈利中固定拿出一定比例补偿给沿江村民,这样的话村民也会为了获得更高的补偿金额而减少恶性捕鱼行为。但后一种方法应该没有前一种好。

(三)政府所应该做的:和企业团结起来;

渔业发展范文第4篇

为加快我县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现就发展现代渔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现代渔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我县地处黄河滩区和东平湖二级湖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近年来,我县淡水渔业发展稳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呈现出以养殖为主、养护与结合并重的发展格局,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县渔业发展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渔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水产品质量不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仍需加大,加快发展现代渔业任务艰巨。

发展现代渔业有利于提升渔业经济运行质量,有利于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渔业实际,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以建设东平湖二级湖区、黄河滩区、高速路取土区、京九铁路取土区和废旧河道渔业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努力把我县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地方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渔业经济强县。力争到2010年,全县渔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年均增长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万吨,年均增长6%。

二、着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

培植优势主导产业,是形成水产品产业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必须以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为突破口,在培植优势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在打造知名品牌上求突破。

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各乡镇(开发区)要加快制定渔业养殖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依法保护养殖水域、滩涂,引导渔业养殖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建立主导特色品种健康养殖示范区,推进健康养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区建设工程,以小安山、馆驿、小路口、拳铺、徐集、韩岗、马营等乡镇为重点,努力构建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产业区。确保每年有不少于20﹪的养殖水域达到健康养殖标准。

深入挖掘渔业发展潜力。大力实施万亩规模化生态型养殖池塘整理工程。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和优势品种带”的原则,努力整理改造老旧池塘,积极开发利用宜渔水面。突出抓好二级湖区以小安山镇为中心的武昌鱼生产基地,以徐集镇、拳铺镇为中心的建鲤、鲫鱼高产高效养殖示范区,以黑虎庙乡、小路口镇为代表的滩区莲池超稀留空植藕培育鱼种、稻田留空养殖泥鳅养殖基地。大力推广黄河野生甲鱼、泥鳅、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努力增加武昌鱼、鲫鱼的养殖面积,在名优特养殖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抓好以*镇、开发区、马营乡、拳铺镇、徐集镇、韩岗镇为主的休闲渔业,尽快把拳铺镇的“绿色嘉园”休闲渔业培育成达到省级标准的休闲渔业,做好渔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文章,拓展渔业的多元化新功能。继续推进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充分发挥好县淡水养殖试验场的最大效益,全面实施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培育引进一批水产良种,开发一批新型水产品,推进渔业快速发展。实施20个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生态鱼塘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水平,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确保渔业设施化建设投入逐年加大。

努力打造知名渔业品牌。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变。要立足优势育品牌,在已形成规模优势的建鲤、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品种上作文章,制定品牌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彰显地方特色。要整合市场育品牌,充分发挥渔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形成地方合力,统一标准,统一运作,增强市场开拓能力。要依靠龙头育品牌,实行企业运作,政府助推,选准一批企业或中介组织作为培育品牌的龙头,通过展览、展销等形势,扩大品牌影响力。有关乡镇(开发区)要率先在形成规模优势的品种上做好做足品牌文章,重点在湖区求突破,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主导优势产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努力在全县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诚信体系完善、可以叫响做大做强的渔业品牌。力争到2010年全县品牌化水产品的比率达到50%以上。

三、努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水产品质量,关系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关键环节。必须从建立健全渔业标准体系入手,逐步形成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把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建立健全渔业标准体系。根据我县实际,逐步健全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渔业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养殖全过程标准化,制定完善品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检测、药物残留、饲料及添加剂等地方标准或操作规程,实现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配套统一。推行水产品加工、营销过程标准化,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水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标准体系,为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基础。实施渔业标准化五年推进工程,加快建设渔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基地、标准化加工厂、标准化水产品营销市场,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提高科技入户率和应用水平,逐步扩大渔业标准化生产、加工、营销规模。利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渔业养殖基地、加工厂、水产品营销市场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5年内完成县水产品检测手段建设,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加强对产地环境、投入品市场的监管。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活动,实行渔业投入品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建立水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队伍,确保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

搞好水产品质量认证。积极开展养殖GAP认证、加工HACCP认证和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建立鼓励质量认证和强制性水产品质量认证机制。逐步实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强制性认证制度,不断加强对“三品”认证工作监管力度,提高认证产品合格率。

四、大力提高渔业整体效益

产业化经营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产业化作为渔业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促进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有机连接,形成高效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加快培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培育产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渔业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优化政策和发展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渔业,采取招商引资、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培育新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深入挖掘渔产品及渔文化内涵,发展新型特色渔业,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大力支持外向型渔业企业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一般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促进创汇经营。落实扶持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逐年增加对渔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积极支持渔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渔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渔业龙头的指导和服务,搞好对水产品出口的信贷和保险服务。

加快建设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以标准化基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为基础,优化优势品种规划布局,聚集现代渔业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区域化优势水产品基地。要坚持市场引导与战略规划相协调,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和规模化生产区域,科学合理地推进优势水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建设。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实行政策引导,率先在已形成规模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的湖区、高速路取土区建立20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管理的优势水产品基地。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优势水产品出口基地。

加快发展运营能力强的渔业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法》,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领办、养殖户联办渔业合作社;支持各类水产品专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协会在渔业生产经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解决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机制问题,建立能人带头、富有活力、利益分配公平、激励与约束制度合理的运作机制,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与开拓力,切实发挥各级渔业协会和渔民合作社的集聚能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解决千家万户生产与市场对接问题。

加快实施渔业技术创新。大力培育良种,保护原种,开展县级地方性原良种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列入省级、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规划的项目重点扶持。开展对渔业投入品的开发与研究,推行高效、安全新型环保饲料、疫苗和渔药。不断改进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和技术服务方式,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开发新技术,推广新知识,培育新型渔民,有计划地培育现代渔业建设的带头人,为科技兴渔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五、积极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把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对渔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将发展现代渔业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不同水域要求,尽快制定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完善现代渔业发展考核机制。养殖面积比较大的乡镇政府要出台现代渔业发展政策,整合项目资金,搞好综合开发利用。

不断加大对渔业的投入。各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随着渔业发展比重的增加,在产业化发展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更多地向现代渔业发展倾斜,逐年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投入。要把健康养殖、新水域开发、公益性渔业项目建设、现代化技术创新和设施改造等作为重点投资方向,集中扶持渔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资源修复、产业化龙头、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切实抓好中央、省市级下达的项目建设,足额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出台加强平安渔业建设和规模化生态池塘改造的扶持政策。

积极推进渔业执法管理创新。加强渔业法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维护渔业秩序、加强质量管理、建设平安渔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依法落实有关部门、单位对水域特别是新出现水域的管理责任,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实施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渔业环境监测制度,促进渔业水域生态安全和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平安渔业建设,实施淡水水域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把好水上工程、项目准入评估关,确保生态安全;加大对渔业生产秩序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渔业违法活动,确保生产稳定;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渔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渔业发展范文第5篇

日本国土面积十分狭小,仅仅相当于我国的1/25,并且日本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土壤贫瘠,资源比较匮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雪上加霜,国内粮食严重不足,因此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国内基本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1953年4月1日,由日本政府全额出资设立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其经营目标是依据国家政策向经营农林渔业的个人和法人贷放期限长、利率低的资金,以促进日本农林渔业的发展。日本农林渔业公库设总店1个,支店22个,员工924人,资本金3116亿日元。2004年3月末(财政年度)贷款余额32669亿日元,贷款构成主要是农业贷款、林业贷款,其中农业贷款16869亿日元,占比51.6%。

(一)纵观日本农林渔业公库的发展史,其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到1960年的战后恢复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粮食极度短缺,日本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中,国民处于饥饿的边缘。公库的政策目标是支持粮食增产,信贷基金主要投向农地改造、开拓耕地、改进灌溉设施,用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1960年到1975年的支援改善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收入增长很快,农业与工商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缩小工农业收入差距和适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畜牧业和果业比重的需要,日本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并且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政策目标是要满足不断增加的果树、畜产、蔬菜等经营实施建设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1975年到1990年的生产过剩期。由于农业基本法的切实落实,大大促进了大米、畜产品和水果的生产,大米的产量开始出现过剩的倾向。因此,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了加工、流通领域。在水产业方面,农林公库又创设了支援水产品加工业的贷款资金项目。

第四阶段为1990年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本国农产品直接与海外竞争的情形。因此,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能与海外农产品进行竞争的农业,成为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周末农业”、“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成为阻碍日本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1994年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创设了“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农户的发展。这种资金制度规定,只要经市、町、村认定是新一代的农业生产者,公库除提供设施资金贷款外,还可以同时向其贷放当地低利息的长期流动资金。

(二)公库资金的筹集与应用

长期以来,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和邮政简易保险。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管部门——大藏省专门设立一个融资管理机构“邮政投资特别会计窗口”,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贷放到每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库的贷款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农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60.3%;林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24.7%;渔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4.9%;加工和流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10.1%。贷款资金的特征是长期、低息,平均贷款年限为20年,最长可达55年,平均贷款利率为3.89%,其中1998年度为1.77%。在贷款期限内,贷款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贷款户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减息,由此造成的利息损失,公库可获得“农林渔业振兴基金会”的补偿。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总行设在北京。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目前暂未在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多种的政策性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若干农业比重大的省、自治区设摆出机构(分行和办事处)和县级营业机构,资金来源除财政核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来源较为单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实拨资本金较少,仅为lO亿元,其余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划转的资产和财政退税转增的资本金。资金不足,然而其来源除资本金少和吸收少部分企业存款外,主要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资金来源与所承担的任务之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2、从1998年开始,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业务从农业发展银行划出,其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收购银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粮棉市场全面开放,农业发展银行在2003年、2004年粮棉油贷款分别为6809.77亿元和7104.26亿元,占当年农发行贷款总额的99%。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单一导致其难以扩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对其他涉农产业如农产品科技研发、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政策性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经营困难重重

3、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的扶持,也离不开资金的回流。但是由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性、地方企业对资金的挤占挪用以及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落后等原因,农发行的贷款难以回收,信贷资金流失严重。再加上农发行办公费用的快速增长及机构规模的日益臃肿,高成本与低经营利润的矛盾使农发行的发展步履维艰。

渔业发展范文第6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意义

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发展远洋渔业作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远洋渔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我省远洋渔业的发展,缓解了近海渔场过度拥挤的局面,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维护了渔民生活安定和渔区社会稳定。但我省远洋渔业整体发展质量不高,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远洋渔船设施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后勤补给、产品销售运输等综合配套能力不强,基地建设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远洋渔业的发展。

发展远洋渔业,不仅是争取海洋渔业权益、参与国际资源分配的需要,而且也是优化我省渔业结构,加速现代渔业进程的必然选择。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拓宽我省渔业发展空间,才能适应渔业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带动加工、贸易、运输、渔需物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省渔业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沿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性,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决策部署,把推进渔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远洋渔业竞争力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断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远洋渔业的发展。

二、明确远洋渔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期间,是我省远洋渔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质量、安全、生态并重,重点发展大洋性公海渔业,拉长产业链,走稳步发展、多种经营、龙头带动、完善配套的路子,确保我省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努力提高渔船质量,增加远洋渔业科技含量,建设和改造一批符合国际标准、设施先进的远洋渔船和生产辅助船。完善与捕捞业相关的加工、补给、运输业。着力培植远洋渔业龙头企业,推动远洋渔业产业的升级。在战略布局上,要在巩固已有作业渔场的同时,重点开发中西太平洋、西北印度洋、东中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西南大西洋等“四大版块”。

到“*”末,全省远洋渔船发展到350艘,远洋渔业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达到40亿元。

三、整合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远洋渔业

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合作,增强远洋渔业发展的整体优势。鼓励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大并小”、“大带小”,以股份联营等多种形式组建经营紧密型的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改变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状况,提高我省渔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通过整合资金、人才、技术实力和市场销售网络等资源,逐步建立起若干家规模化生产、集团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化远洋渔业企业,建立技术服务、渔需物资供应、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配套完善、分工协作、互利互惠的产供销一体化和渔工贸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规模效益,推进我省远洋渔业产业化进程。

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在我省远洋渔船相对集中、渔业资源相对稳定的海域或临近国家和地区,建立产、运、销配套的远洋渔业基地。

四、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本着扶大扶强的原则,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远洋渔业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要将远洋渔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继续对符合条件的远洋渔业企业的远洋渔船建造、购置和改造等方面的贷款给予贴息。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对远洋渔业的投入,加快远洋渔船技术改造,推动我省远洋渔业产业升级,增强我省远洋渔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安排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时,统筹考虑远洋渔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我省远洋渔船的更新改造步伐。

积极争取国家对远洋渔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远洋渔业发展。鼓励渔民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的基础上,联合投资远洋渔业。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吸引外商投资我省远洋渔业相关产业。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鼓励远洋渔业企业积极承担我国政府的援外项目。

积极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在境外发展。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我省渔业企业在境外从事渔业捕捞、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发展。对渔业资源探捕费、资源回运费给予补助。对渔业合作项目建设及运营的境内中长期贷款给予适当贴息。

建立对远洋渔业开发的信贷投入机制,增加银行信贷投入,积极争取增加远洋渔业相关固定资产贷款规模,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落实担保措施。金融部门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远洋渔业项目优先安排贷款。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积极推荐发展潜力大、生产效益好的远洋渔业项目。沿海各市、县(市、区)在开展阳光培训工程补贴工作时,要将远洋渔业从业人员培训纳入补贴范围,予以统筹考虑。

进一步完善远洋渔业应急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远洋渔业应急风险管理,将远洋渔业应急风险管理统一纳入省应急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规避风险能力和应急救助能力。

五、切实加强对远洋渔业的领导

沿海各市、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远洋渔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各级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交通、海洋与渔业、外经贸及海关、检验检疫、金融、公安边防等部门要积极支持远洋渔业发展,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做好指导、服务和管理工作,共同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

渔业发展范文第7篇

今后五年是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海洋与渔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平安、和谐”工作主线,按照市委“争领先、打头阵、创特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渔业基地和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的战略重点,优化渔业结构,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创新渔业体制和机制,构建和谐渔区,加强海洋与渔业的综合管理,努力推进我市海洋与渔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海洋综合管理不断规范,海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渔民收入持续增长,渔区社会和谐发展,小康社区基本实现,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渔业基地架构基本形成。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继续调整优化捕捞结构,积极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海洋捕捞是我市渔业的主体,调整捕捞结构、实现渔民转产转业仍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海洋与渔业工作的重要任务。继续做好木质渔船的报废拆解,积极推动老旧小钢质渔船报废拆解。要坚持有保有弃的原则,优化渔业生产力布局,对全市现有渔村,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扶持一部分,过渡一部分,整体“双转”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做精做强海洋捕捞业,使全市保持5000艘左右185马力以上渔船和4万名捕捞渔民的规模,建成一支装备精良、队伍精干、素质优良和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捕捞力量,进一步发挥我市海洋捕捞的竞争优势。继续组织开展远洋渔业、海水养殖、休闲渔业、“渔转港”等方面的渔民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渔民整体素质,并引导渔民跳出渔业从事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展就业门路。(二)全面提升渔业的产业素质,着力构建现代化渔业体系。国内捕捞业方面,在减船减人的同时,大力引导渔民发展资源节约型渔业,限制资源破坏性生产工具,改革传统渔具、渔法,推进资源环保型作业,大力开展渔船节能降耗行动,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远洋渔业方面,要着力巩固北太鱿钓业

,继续搞好印度洋鱿鱼探捕项目,积极开拓中南太平洋的智利公海项目,探索南太平洋冰鲜金枪鱼项目开发,五年末远洋渔船总规模保持在300艘以上。海水养殖方面,继续推进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标准化示范养殖模式,不断扩大无公害养殖面积,海水养殖总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休闲渔业方面,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扶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五年末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达到60个,认真搞好具有鲜明渔文化内涵的特色渔村建设,切实抓好休闲渔船和海钓资源管理。水产加工方面,进一步发展精深加工,搞活流通,扩大出口贸易,使我市水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在全省和全国的领先地位。(三)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进一步重视渔港和渔港经济区建设,继续抓住各级政府对渔港和渔港经济区建设高度重视的难得机遇,努力奋斗,真抓实干,争取五年末,初步形成以两港一带(舟山中心渔港、沈家门中心渔港及沿港水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带)为基础的舟山中心渔港经济区、以高亭中心渔港为轴心的岱山渔港经济区、以菜园渔港为轴心的嵊泗渔港经济区和以西码头为轴心的定海北部渔港经济区的架构。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不断改善渔业生产装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渔业发展环境和渔区生活条件。(四)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渔业体制和机制。积极鼓励引导渔民群众对现行渔业经营体制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渔民群众在经营体制方面的创新性实践,要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完善提高。积极探索捕捞渔船实施企业法人制度建设,根据渔业生产的实际和渔民意愿,适应市场化、法制化取向,本着因地制宜,尊重群众,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捕捞渔船进行法人化改制,突破渔业发展体制性、机制。支持和促进新型社区建设,研究制定新型社区建立后渔业管理和服务措施。继续加大渔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实施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和宣法教育,不断增强渔民自觉参与和社会保障的舆论氛围。(五)进一步强化渔业管理,着力加强“平安渔业”建设。一是要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抓好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落实,完善渔业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继续抓好渔船安全值班制度和渔船动态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渔船编制生产、通讯联络制度。深化渔船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渔业船舶的安全监督检查。继续完善乡镇(街道)船舶管理站的建设,完善制度和建立渔船动态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努力,使渔业事故发生率严格控制在省控指标内。二是要强化渔业的涉外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渔民的知法、守法意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渔业企业、渔船所有人和渔业船员的监督管理工作,重点监管敏感海域的作业渔船,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查处违规违法案件。三是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维护渔场治安秩序。针对船多海小矛盾日益突出的局面,组织力量,建立快速灵敏的反应机制,加强渔场秩序的综合治理,尤其是加强浙中、浙北渔场的协调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四是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管理制度,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对水产品生产、流通、粗加工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大力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继续组织无公害养殖产地、产品认定、认证,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养殖产地面积和无公害产品的数量,不断提高舟山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舟山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六)继续强化海洋管理,切实提高海域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市、县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和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完成海域勘界的各项任务;不断完善海洋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海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抓好交通运输码头等公用设施、养殖用海项目的纳规管理;强化围填海项目的依法监管,将围垦项目纳入《海域使用管理法》管理范畴;积极参与908专项调查工作,摸清海域使用的家底,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海域使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抓好全国县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市级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强化无居民海岛的管理工作。(七)认真抓好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继续加强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逐步完善我市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体系,全面开展全市海岸带、海岛资源、海洋环境质量、渔业生态、自然灾害以及污损事件的动态监测、监视和科学研究。结合生态市的建设,积极推进我市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继续加强对定海*

列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岛鸟类的保护和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管理,积极推进*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继续深化海洋环保法规的实施,抓好涉海工程的海洋环境评估,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继续抓好渔业资源的保护,搞好伏季休渔管理,努力实现零违规的目标。大力开展人工鱼礁建设,继续扩大投礁规模,加强对人工鱼礁的管理和跟踪调查,提高人工鱼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程,加大放流力度,增加放流品种,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八)不断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与渔业管理水平。一是积极推进渔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继续做好渔业信息服务的数字平台建设,不断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积极启动海洋与渔业数据库,以及陆上海洋与渔业执法和渔港管理的视频对话交流网络建设,继续抓好渔业船舶监控系统建设。二是继续加强海洋与渔业执法船艇建设,完善陆上海洋与渔业执法设施,不断提高海洋与渔业执法能力。三是抓紧做好重点渔港渔船签证站建设,完善渔船安全监管系统。四是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测和养殖病害防治体系,以及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规划论证和评估等能力建设,为海洋与渔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渔业发展范文第8篇

今年是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一年,尤其是14号“云娜”台风和“11.9”特大暴雨洪灾均对我市的渔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抓紧抓好各项应对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和灾后复产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全年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村发展。今年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值10.80亿元,渔民人均年纯收入6241元,同比增长20%。其中,水产品全年总产量86474吨,产值9.61亿元;海水养殖63347吨,产值7.63亿元;淡水产品5307吨,产值9796万元;海洋捕捞17820吨,产值9990万元;水产苗种产值1.19亿元。

一年来,我局职能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渔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效益渔业。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向区域化布局要效益。

从各乡镇资源优势出发,按照“一镇一品”的发展思路,以形成区域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强区域渔业特色产业的规划和引导,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渔业结构调整,现已形成七大各具地方特色、优势明显的优势产业区。一是*、翁垟海水人工育苗产业区,其中由市东港水产育苗有限公司牵头筹建的金蚶工程泥蚶人工育苗基地正在顺利建设中;二是湖雾、雁荡高位池对虾精养产业区;三是清江牡蛎养殖产业区;四是沿海环*湾西岸涉及11个乡镇的泥蚶养殖产业区;五是蒲岐鲨鱼加工产业区;六是内陆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区;七是山区水库淡水鱼养殖产业区。

其中,泥蚶产业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我市现拥有泥蚶育苗厂家94家,养殖面积达4.3万亩,年产量达2.0万吨,养殖及苗种产业总产值达6.1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我省第一,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是国内最大的泥蚶苗种生产基地和商品蚶集散地,泥蚶养殖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市现已成为全国的泥蚶产业中心;我市蒲岐镇有100多年的鲨鱼加工历史,国内鲨鱼90%流经蒲岐镇,形成了全国鲨鱼加工与综合利用中心。全镇共有鲨鱼加工企业21家,从事鲨鱼加工行业的达1000多人,年加工能力达7000吨,鲨鱼加工量在4000吨左右,加工产值达2.5亿元,加工品种涉及9大类100多个品种。在传统的鱼翅加工基础上,现已逐步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品转化,开发了鲨鱼软骨胶囊、鲨鱼软骨口服液、鲨鱼脑饮料、鱼肝油等海洋保健或药物产品,产品远销到缅甸、泰国、美国、日本等地,一个全新的鲨鱼产业正在*湾兴起;牡蛎为*湾三大贝类之一,近10年来,我市的牡蛎养殖技术突飞猛进,以延绳垂下式养殖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棚架、筏架式养殖,成功开发并推广了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等新品种的养殖、三倍体育苗技术以及冷藏加工技术,建立了牡蛎自然产卵场和附苗保种基地,并开发了太平洋牡蛎的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清江镇年养殖规模从2500亩发展到5000余亩,其中延绳垂下式养殖亩产量可达到1800公斤,总产量1095万吨,总产值3505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净收入2.42万元。延绳式养殖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牡蛎肉冷藏加工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牡蛎产业化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为了充分发挥我市的海洋与渔业资源优势,打造海洋渔业品牌,提高产业知名度,在市委市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年初由我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开展了“中国泥蚶之乡”、“中国鲨鱼加工基地”和“中国牡蛎之乡”的申报工作,经过精心筹备和共同努力,已于11月15日通过了国家地区开发促进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和现场验收,胜利夺得了这三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我市农业产业部级金名片零的突破。

(二)大力扶持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要效益。

为了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升级,以更好地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我局积极开展渔业区域结构调整,按照“渔业设施化、布局区域化、技术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生产高效化”的示范园区及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已创建了雁荡扑头大弹涂鱼围网养殖、邺岙黄鳝网箱养殖等5个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一是加快建设国字号海水苗种基地。今年我局充分发挥*湾“贝类摇篮”的苗种自然资源优势,加强规划和保护,缢蛏、泥螺等贝类自然苗种又获丰收,其中,蛏苗产量达3000吨,泥螺苗种产量达2500吨,苗种北上销往江苏、山东、辽宁,南下福建;同时,我们以*省级泥蚶良种场为龙头,合理优化、有效整合*、翁垟现有苗种生产资源,加快建设国字号泥蚶及其他海水贝类苗种基地。今年全市主导育苗品种泥蚶苗种的价格比去年同比增长30%,全市从事泥蚶育苗生产的厂家达75家,同比增长21%,苗种产量达15000公斤,泥蚶苗种产值达3500万元;从事青蛤人工育苗生产20家,苗种产量达8000公斤,苗种市场从去年的大部分销往江苏等外省转为本地消化,青蛤苗种产业对本地青蛤养殖业的拉动作用日臻凸显。

二是稳步建设围塘精养殖基地。近年来,全市围塘改造力度明显加大,全市20*年改造围塘4500亩,占全市围塘养殖总面积的11.5%,其中按对虾出口基地标准改造1200亩。如*市龙的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对虾原料出口基地改造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已有300亩投入生产运作,作为对虾加工出口企业的原料基地,这将大大缓解我市加工出口企业对虾原料的紧缺问题。另外,南美白对虾高位池精养塘改造工作也在稳步开展,今年因受“云娜”台风和“11.9”洪灾袭击,高位池养殖损失惨重,但广大养民仍从前期的养殖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这种养殖新技术模式的推广前景,改造投入和养殖的热情依然不减。随着围塘改造工作的全面铺开,同时通过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围塘养殖模式从原先的粗放混养型逐步向精养型转变,养殖效益逐年递增,养殖产品质量也逐年提高,同时,围塘养殖引种试验也明显增多,望潮(真蛸)、鲎、河豚鱼等品种也已跻身围塘养殖品种行列,养殖前景较为广阔。

三是夯实滩涂贝类养殖基地的产业基础。滩涂贝类养殖产业历来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养殖面积达8.8万亩,产值近3.5亿元,近年来在狠抓标准塘内围塘养殖产业的同时,我局按照*市委关于建设*湾滩涂贝类养殖产业带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滩涂开发力度,泥蚶苗、青蛤苗、缢蛏苗等中苗暂养效益稳中有升,彩虹明樱蛤、革囊星虫养成等项目效益突出,并已全面推广,滩涂养殖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四是积极稳妥地发展浅海深水网箱养殖。继2003年*市盛丰水产养殖场率先在*东山东港海区开发浮绳式深水网箱15口(计40000m3)之后,20*年*市宏宇农渔开发有限公司开发65口浮绳式深水网箱投入生产,*市繁荣深水网箱养殖有限公司共开发规格13×13×18m浮绳式深水网箱280口,整个深水网箱养殖呈平稳发展态势,但由于受14号“云娜”台风正面袭击,深水网箱及养殖物近80%遭受损失。台风过后,我局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灾后生产自救指导工作,并积极配合财政局研究落实补助资金,现*市盛丰水产养殖场15口深水网箱已完成恢复生产,养殖的美国红鱼长势良好,平均规格已达500克,最大达750克,市场前景较为乐观。有了台风损失的前车之鉴,我局科技人员指导盛丰水产养殖场和宏宇农渔开发公司开展深水网箱抗风浪设施的研究和规划工作,这将对提高全市深水网箱养殖业的自我保障能力起到重要示范作用。另外,传统养殖品种牡蛎延绳式和筏架式养殖,紫菜等海藻类养殖规模基本与上年持平,梭子蟹笼养规模略有下调,养殖总量为30.5万只。

五是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大户“走出去”,通过资金、人才、技术、产品向沿海各地的辐射,在域外建立了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性渔业产业基地,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我市渔业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渔业“走出去”2037户,域外养殖面积达18.3万亩,产值12.4亿元,全市的渔业经济总量得到有效放大。另外,在近年来压缩近海捕捞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和开发远洋捕捞业。全市现有木质渔船34条,钢质渔轮8对,鉴于渔业资源衰退,近海捕捞业效益低下的现状,我局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做好渔船拆解报废补助申报工作,今年已拆解木质渔船10条并落实了补助资金。在压缩近海捕捞的同时,引导和扶持渔民发展外向型大洋性渔业,市天祥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赴印尼拉弗拉海域开展远洋捕捞,已发展渔轮4对,经济效益良好。

(三)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一是“科技兴海”战略稳步实施。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局公益职能,加强水产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我局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①加强技术培训。今年举办或协办各类渔业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班16期,受训人数达1130人次,其中获得农业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110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资格或者晋升的达47人。②科技下乡为渔民排忧解难。积极配合科技局、科协部门做好科技下乡工作,共到7个乡镇举办培训班,开展专题授课和现场咨询,得到了渔民的热烈欢迎,提供技术咨询和下乡现场技术指导138人次,参与水产事故调查13次,提供检测部门检验样品40多份,为养民挽回损失近40万元。③加强水产科技推广网络建设。今年开展了全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普查工作,对各乡镇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登记在册,为乡镇基层推广站的机构改革打下了基础。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召开了全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座谈交流会,集思广益,讨论研究今后水产技术推广的工作计划和网络建设思路。④编辑发行《*水产》。今年发行2期,发行量达450份,使之成为全省渔业系统内部较有影响力的交流刊物。同时向省、市各级专业网站的科技动态和技术信息等栏目送稿15篇,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知名度。⑤做好病害测报工作。设立了3个省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并完成月测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向*市、推广站和省推广总站上传。⑥完成了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海蛰围塘养殖技术研究”、“南美白对虾高位池精养技术研究”、“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及“大弹涂鱼围网养殖技术开发”等项目,获得市人民政府年度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

二是加大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改项目扶持和精深加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力度。为了树立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水产加工龙头,以拉动全市水产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今年我局重点对以下几个项目进行补助扶持:市金龙水产有限公司的“*市泥蚶净化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年底可投入生产;*海美鲜集团的鲨鱼脑饮料、鲨鱼软骨胶囊已开发成功,现正处于试销阶段,该产品系列的开发成功将进一步提高鲨鱼加工的产品附加值,并已成为我市水产加工业的一个新亮点;*市海中宝水产有限公司完成了500平方米鲨鱼加工车间改建工程,现已投入生产;*市*有限公司3000平方米厂房扩建工程正加紧进行,预计翌年年初可投入使用;*市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的500平方米标准化加工生产车间改造工程也已完成;*市佐佩水产加工厂的养殖大黄鱼脱脂加工技术开发成功,并完成了年生产能力达50吨的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工作;清江水产冷冻有限公司与杭州商学院合作的牡蛎低温保鲜技术也取得较大进展。

(四)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向市场营销要效益。一是以申报“中国泥蚶之乡”国字号金名片为契机,积极打造*泥蚶品牌,注册了“*牌”水产品地方商标,以实现全市泥蚶产品质量的统一管理。二是积极建设“中国泥蚶网”,接轨国际网络,开设网上交易对接平台,引入泥蚶电子商务,加强泥蚶产业相关企业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共享,增强其时效性。三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形式鼓励和支持外向拓销活动。今年认真组织我市水产企业参加了*·中国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农博会(杭州)等展览活动,做大做强做精做响我市的水产品品牌。

(五)强化引导和服务,向行业组织化要效益。大力培育渔业行业中介组织,积极扶持和完善各类渔业专业合作社,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提高渔业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如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召开了两次理事会,对鱼鲞加工业的整治作了专题研究,并加强了行业自律工作;为了加强泥蚶等产业内部的沟通协作,由我局牵头成立了全市泥蚶产业协会,于本年度11月29日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该协会的成立有助于整合区域优势,构建泥蚶产业对话平台,提供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服务,极大地提高泥蚶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市大弹涂鱼合作社还因业绩突出被评为*市先进专业合作组织。

(六)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向海洋第三产业要效益。滨海旅游业和休闲渔业作为我市新兴渔业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市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湾海上休闲渔业平均日接待游客50人次,今年已发展至6条休闲渔船,经济效益突出。今年全市计划投入海上休闲渔业项目建设4家,已上报待批1家。休闲渔业从原来单一的垂钓型、餐饮型逐渐向综合休闲型发展,规模档次逐步提高,如翁垟地盐村地中海休闲渔业中心已成为全市休闲渔业项目的发展样板。

(七)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向优质安全要效益。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推行实施省级《无公害泥蚶》标准,积极制订和完善鲨鱼系列加工产品的企业标准,并积极组织有关企业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基地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定工作,其中,5家企业已获得省无公害养殖基地认证证书,3个水产品已通过质量指标检测。

二是建立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继续加强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水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和职能,规范泥蚶、对虾、青蟹、梭子蟹等主导水产品的市场质量安全认证程序,注册了*牌水产品产地标识,积极筹备开展放心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试点工作,以健全水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测网络,为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三是建立质量跟踪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泥蚶等主导水产品的苗种、养殖、加工、运输、包装、储存、销售等环节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质量跟踪管理体系,防止餐桌污染,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食用健康。

二、以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1、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海洋国土、海洋经济和海洋环保意识。今年,我们抓住《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和下乡执法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到各相关单位、沿海乡镇200多个沿海村庄,采取电视流动式标语、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广播流动宣传车、分发资料、自行车环城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30天次,人员160多人次,悬挂骑街横幅200条,标语150张,通告300张,分发法律书籍、宣传图画600余套,受宣传人数在100万人次以上。此外,还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海洋文化作品,扩大了影响。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海洋国土、环保、经济、法制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海域综合管理氛围,为海洋行政执法打下了坚实基础,减轻了海洋行政执法的难度。

2、敢于碰硬,海洋执法工作出成效。今年,我局下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以海洋行政执法为工作重点,尤其针对当前违法填海造船行为,执法大队排除阻挠,顶住压力,取于碰硬,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使我市的违法使用海域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进一步促进了海洋综合管理,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一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在执法调研、摸清实际的基础上,我局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海洋经济开发工作情况、反映违法填海问题严重性,无证用海造船危害性,提出依法打击违法填海,进行专项整治意见,得到了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于9月9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组建了*市打击整治违法填海造船指挥部,由市长挂帅,我局倪孟乐局长具体操作,下设联合整治违法填海造船办公室,并抽调了有关部门(海洋、水利、公安、国土资源、港口、航管、经贸、环保、规划)和乡镇的23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镇,我局全局动员,参与指挥部开展了5次大行动,共有670人次干部下乡执法。同时配合整治办分4个调查组,分头对违法填海造船情况进行摸底,现已摸清20*年4月22日联合通告后进行违法填海的26家单位、村和个人,查清分布在*、*、*、*、*、*、*等7个镇的违法填海单位、村和个人共68家,违法填海面积73.5万㎡(不包括20*年以前的60万㎡),并建立档案,移交有关部门或整治办共同处理(现已移交公安部门立案6件),严厉打击了违法填海顶风作案者,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填海势头。二是顶住压力严格执法。由于我市造船业规划滞后,导致造船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个别群众从个人利益出发,曲解政府的行业政策,故意断章取义,制造舆论,混淆视听,认为打击违法填海行为就是打击造船业,沿海部分群众一度对海洋执法抱有对立情绪。执法大队于8月20日和8月25日在*镇岐头白马嘴依法制止违法填海行为时,两次遭到长林西村和岐头四村村民围攻,后一次执法人员被殴打,执法证件被撕烂,执法现场取证的摄像机(价值1.2万元)被抢夺,同时局机关于8月30日受到岐头四村上访村民70余人的冲击,持续时间达3小时,严重干扰了正常办公秩序。对此,我局执法大队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共立案68件,罚款人民币410万余元。执法中还暂扣运输车辆37辆,钻岩机2台,推土机1台,拆除违章建筑简易房23间,拆除打桩机3台,拆除已浇好的船坦1处2700平方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纪律,规范操作,使每个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使用法律准确,经得起复议和诉讼,同时,也提高了海监人员的执法水平。

3、严格执行海域使用“三项基本制度”,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一是完成了33本《海域使用权证书》的年检工作,使《海域使用权证书》的核发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二是抓住我市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以市政府发通告的形式,了《关于收回*镇盐城闭合区海域使用权的通告》,扭转了村民认为滩涂属集体所有的错误观念,明确了滩涂属国家所有,为依法维护海域国家所有权,实行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奠定了基础。三是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为浙能*电厂临时堆场用海、稳压层试验用海两次核发了临时用海海域使用权证。四是对*年批准实施的《*市海洋功能区划报告》进行修编,已完成前期现场踏勘、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工作,现正在具体修编之中。同时严格依据《*市海洋功能区划报告》,今年对1家新建涉海项目进行了功能区划许可审查,并参与涉海项目的论证工作,同时还完成了4家涉海工程项目的前期审查工作。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浙江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积极组织力量依法向用海单位征收海域使用金,今年共上缴财政海域使用金314.9多万元。

4、加强渔业管理。积极开展滩涂水域养殖规划建设及养殖证发放工作。做好养殖水域规划前期摸底、调研工作,和养殖证发放前期调研工作。同时,继续开展苗种许可证的年检和执法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没有发现无证生产现象,持证率达100%。

5、加强渔政管理和伏季休渔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渔政执法力度,扩大渔政管理范围,从海洋到内陆,从捕捞到养殖,从水生资源保护到渔业环境保护,不断促进和完善管理办法。据统计,今年渔政管理下乡检查60次,海上渔政管理检查13次,参检人员320人次,年审渔船69艘,收取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74572元,无线电管理费3500元。二是切实抓好伏季休渔工作。为确保我市伏季休渔和年审收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印发了伏季休渔资料在各大小渔港张贴,使所有渔船在6月16日前真正做到“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证集中”。在整个伏休期间,还组织全体渔政检查员到各港口、码头巡查,并对市场、冷库进行不定期检查,使所有渔船坚持到9月16日伏休结束的最后一刻才开船,确保了伏休工作的万无一失。三是认真做好20*年渔船年审收费工作。渔船年审、收费工作历来是一项硬任务,今年,我们根据渔船生产普遍不景气,船只数量少的特点,结合我市渔船生产的实际情况,认真及时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按时完成了省局下达的征收任务。

6、理顺挂靠渔船的关系。由于前几年我市大部分渔民均完成了转产转业,因而留下许多捕捞许可证,为了解决兄弟县市捕捞单位马力指标的不足,我市共借调给苍南许可证13本,瑞安11本,洞头4本,玉环3本。由于挂靠渔船锚地远,人员复杂,给渔政管理特别是安全生产和伏季休渔管理带来许多困难。今年经局领导同意,已将上述所有挂靠渔船转办当地证书,消除了我市渔业生产安全隐患。

7、加强渔监船检管理。一是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增强渔民安全生产意识。今年我们多次召开了沿海乡镇水产员、渔村干部会议和渔民座谈会,并印发了200多份宣传资料,在沿海各港口张贴标语,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基层。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清理整顿的宣传力度,坚持开展港口检查,确保渔业生产安全。今年共进行了12次港口检查,出动人员45多人次,被查渔船65艘次,查处违章渔船13艘,并都及时或限期予以纠正,确保渔业生产的安全。三是认真做好渔船的登记、发证和检验工作,今年共登记或变更登记渔船12艘,注销登记12艘,检验渔船42艘。四是严格把好渔船进出港签证,共签证渔船2*艘次。五是认真做好海事调查处理工作。今年我市渔船海损事故三起,其中触礁一起,14号台风打散渔船一艘,碰撞事故一起,合计经济损失17.2万元,在我们的努力下现已基本结案。六是继续做好船东互保工作,投保人数181人,理赔金额2000元。七是认真做好职务船员培训工作。今年我们利用休渔期举办了四等职务船员审证和四小证培训各1期,经*渔监处考试合格,培训人员都已取得了相关的证书。八是做好渔船抗台防台工作。今年台风对我市影响频繁,一有台风消息,我们就密切注意台风的动向,一旦向温台靠近,立即起动抗台防台预案,在台风靠近我市时,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全体人员下到基层,做好渔船避风抗台工作,在今年的14号台风中,由于我们通知及时,措施有力,全市没有造成渔民伤亡。

8、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加强海洋环保工作。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海洋生态环境的修补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市雁荡镇西门岛海域设立了海洋特别保护区,在去年《科学考察报告》的基础上,又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编制《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并于7月6日在省海洋与渔业局主持下,邀请了国家海洋局、浙江省发改委、省环保局、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二十五个单位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评审,并获得高度评价。同时,还编制了《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已以*市政府的名义上报到了省政府,拟对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立项,以进一步加强对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力度。通过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使海洋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保护。

9、做好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工作,为渔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环境依据。一是完成了2003年*市海洋环境质量报告。二是对我市近岸的大荆、西门岛、清江、*、翁垟、*六个点分别于8月、11月进行了海水取样工作,并编写了海水水质监测报告。三是做好了*市海洋环境质量报告前期准备工作。

10、积极开展海域勘界工作。随着海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海域边界矛盾日趋严重,不仅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我市与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为此,我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浙江省海域行政区域勘界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开展了全市海域勘界工作。今年,我们积极开展了县际间的现场踏勘和调查等资料收集,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为目标,积极推进效能革命和机关作风建设。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①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以文明机关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局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凝聚力量,增强干劲。局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主要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府的有关工作布置,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②加强机关学习夜学习。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充分利用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一晚上学习夜的时间,将文明机关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了宗旨意识、党员先进性、党性党纪、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并通过典型宣传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向全局干部职工宣传相关理论和中央精神,真正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③不断充实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给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本年度共有8人参加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0人参加大专以上函授教育,4人参加省海洋执法总队举办的执法证培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并提高了业务水平。

④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多样。党组书记、局长倪孟乐同志亲自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讲授反腐倡廉的专题党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加强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另外还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机关中层干部到*看守所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并向看守所赠送了3000多元的书籍。通过这些活动,给广大干部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取得了很好的廉政警示效果。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①规范政务公开内容。我局紧紧围绕文明机关创建的有关要求,对各项规章制度及政务公开内容进行规范,并沿系统向下延伸,直到行政窗口及各职能科室。一是规范审批内容。为接受监督,方便群众,局机关及各下属单位全部设立了投诉电话和投诉箱,公开科室领导的联系电话,局机关设立了局长为民解难电话,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规范财务收支公开,明确财务管理是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局政务公开栏上定期公开接待费开支、车辆用油、考勤、报销等费用情况,杜绝公务腐败。三是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提高局机关工作透明度,做到政策公开、结果公开、处理公开,群众对这些事项的满意程度普遍提高。四是规范收费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收费依据、标准。

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局办事服务窗口,将审批、审核的事项全部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办理,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办事窗口直接面对群众、面向基层服务,倾听群众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使我们的服务水平不断上新水平。截止目前止,共收件311件,办结311件,从根源上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现象。

③严格执行机关考勤制度。实行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分工上墙,不断强化考勤制度。我局对考勤工作确定了专人负责,并制作了工作人员去向表,做到上班有签到、请假有手续、公差明去向。局领导对考勤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并通报,局办公室按月对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并公布,年终将考勤与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紧密结合,有效地控制了个别机关工作人员存在的迟到、早退现象。

④抓好机关各项制度建设。制度规范是效能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为建立办事效能、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从我局基本工作职能和具体业务事项出发,建立健全了岗位目标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错案追究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公示制等,同时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修订、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这样,使岗位职责划分更加合理、岗位权限更加明确具体、履行职责程序更具有可操作性,不断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

⑤积极争取,为渔民解决资金难题。今年我市遭受了14号“云娜”台风和“11.9”洪灾的双重袭击,渔业生产损失惨重,在我局的极力争取下,今年省、市财政下达水产救灾资金320万元、第一期农村水产补助费64.5万元、第二期农村水产补助费113.7万元、渔船报废转产专项资金29.75万元,为渔民解决资金困难,同时还为渔民提供信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

(三)推进机关廉政建设。

为了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我局从监督各中层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权力运作入手,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把中层干部入口关、教育关、管理关,确保中层干部的执政素质;同时通过民主测评、征求意见、公布监督电话等形式对执法部门的权力运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消除了因权力不受监督的自由主义,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存在问题

1、海洋经济规划滞后,海洋功能区划亟待调整完善。

我市早在*年制订了海洋开发规划,随着近年来海洋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沿海产业布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相对滞后,必须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进行修编完善;另外,海洋功能区划也暴露出一些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适时地调整海洋功能区划的部分功能定位,以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

2、海洋无序开发现象严重,违法填海现象屡禁不止,全市船舶制造业规划亟待出台。

近年来,造船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受高额利益的驱使,加上群众对造船业政策的认识偏差,我市违法填造船现象形势逼人,全市违法填海执法管理形势十分严峻。违法填海造船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市深水岸线及港口资源,干扰了船舶制造基地规划建设,并严重危及标准海堤安全。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市至今仍未实施船舶制造业全局规划,海洋执法和海洋岸线开发面临严峻挑战。

3、《海域使用法》处罚力度偏小,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法律威慑力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虽已颁布实施,但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对违法行为的确认特别是违法量的确认还不明确,在具体行政处罚案件上可操作性还不够强。

4、渔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化组织程度低。我市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虽起步较早,但产业结构和产业链与市场需求还不相适应。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向型渔业比较薄弱,支撑性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经营规模小,积累和投入能力低,社会化组织程度、自我保护、防范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能力不高,直接影响渔业发展后劲。

5、渔业比较利益下降,渔民增收难度增大。近年来,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水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一直处于低价位,水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低,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流通环节手段落后,加上渔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渔业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渔民增收难度加大。

6、资金短缺,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渔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产业。目前,渔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形成,大量资金都依靠生产者自我积累,自我投入,极大地制约了渔业发展的后劲。同时,科技投入、人才投入也严重不足。

7、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资源和生态环境出现失衡。经济主体、经济行为之间仍然存在着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还未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我市近岸海域已基本无二类海水,我市乃是全国海水中氮磷含量最高海域之一,呈高度富营养化状况,水域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8、水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面临“绿色壁垒”的威胁。现行的水产品标准、规定还不全面、不完善,与国际标准及惯例有相当距离;部分企业未能按标准组织产品生产与加工;监督检测机制也不健全。

渔业发展范文第9篇

1、发展成就。我县地处湘资尾闾,南洞庭湖滨,水域广阔,资源丰富。垸内有鹤龙湖、酬塘湖、泊湖、黄土湖、洋沙湖等十余个1000亩以上的湖泊。洞庭湖有70万亩水面在**境内,自然水产资源种类繁多,达112种,盛产四大家鱼和虾、鳜鱼、中华鳖、乌龟等名特优品种。

我县养鱼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全国商品鱼基地县,全国渔业百强县,湖南省高效渔业先进县,湖南省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县。河蟹人工放流、甲鱼人工繁育、珍珠养殖、鳜鱼繁育等开省内先河。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大市场、大产业、大效益理念谋划渔业,把渔业放在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高度加以扶持,推动渔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3.2万亩,2006年水产品总产量11.8万吨,连续九年保持全省第一,实现渔业总产值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渔民人平纯收入6400元。预计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可达13万吨,渔业总产值可达13亿元以上。全县建有4个国有渔场,162个乡村基地渔场,建有1000吨级水产冷冻加工厂1个,1000吨级水产品加工厂1个,水产供销企业1个,渔业饲料厂2个,国有苗种繁育场1个,并建有三井头、建新、桥头三个水产品交易市场,全县已形成以国有渔场、基地渔场为龙头,以养殖大户为主体,以青鱼、河蟹、甲鱼、珍珠、湘云鲫(鲤)、斑点叉尾鮰等优质品种为主导产品,从苗种繁育到技术推广,从规模养殖到加工销售,从鱼网加工到鱼饲料生产一条龙的现代渔业新格局。渔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2、基本经验

(1)创新工作责任机制。县委、县政府对渔业的发展建立了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乡镇负责人联基地、联大户、联协会的“三联”责任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责任制要求,明确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管副职牵头,农办、水产局主管副职专抓,“两办”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全县上下形成了县级领导带头抓,部门领导配合抓,乡镇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

(2)创新政策激励机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水产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县水域滩涂养殖发展规划》、《**县青鱼产业化发展五年规划》、《**县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实施办法》和《关于开展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通告》等专门文件,对渔业特别是名特优水产的发展,在水面转让开发、税收、招商引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助措施,县政府在农业切块资金中安排了2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青鱼产业化,各级党政领导共帮助水产养殖大户在农村信用社解决贷款资金500多万元。

(3)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技术服务方面,县、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60多名水产技术人员,长期进村入户,为渔农提供全方位服务。苗种服务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高效苗种。美国斑点叉尾鮰、三峡红鮰、南美白对虾、七彩龟、丁鱼岁等优质品种先后游入**。今年上半年,县水产工作站组织技术力量,引进培育青鱼苗种6000万尾,斑点叉尾鮰苗种850万尾,以优惠价供应给全县养殖户。技术培训方面,由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朱桂华带队,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渔农提供高新高效实用养殖技术。元至6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发放技术资料2600份,实实在在地帮助养殖户增加收入。

3、存在问题

我县渔业无论是养殖规模、养殖产量还是渔业总产值在全省都名列前茅,渔业可以说是**县的一张十分重要的“名片”,但与上级对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相比,确确实实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缺少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上规模的名特优品种。我县虽然是全省甲鱼、河蟹、珍珠养殖的发源地,但发展到今天,甲鱼养殖名气比不上汉寿、河蟹养殖名气比不上云溪,珍珠、湘云鲫(鲤)养殖名气比不上常德,缺少有影响力、上规模的拳头产品。

二是渔业招商引资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是省会长沙的后花园,近几年,我县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渔业招商引资进展不大。

三是苗种问题。我县现有的13个苗种场普遍存在亲本老化、品种单一、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苗种生产质量和数量逐年下降,青鱼、草鱼等常规品种已经开始从外调进。如今年青鱼全县需要量约1.5亿尾,县内生产不足1亿尾,从华容、浏阳等地引进6000万尾。

二、**渔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水产食品作为优质蛋白源具有独特优势:一是高蛋白、低脂肪。鱼类蛋白含量一般在15~20%,远高于猪、牛等陆养动物,而且蛋白质转化率远好于畜禽。二是高度的安全性。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较大相异性,使得鱼体病毒与人类不会交叉传染,食物安全性好。三是丰富的“脑黄金”,鱼体中含有陆生物所没有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DHA对人类智力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渔业发展方兴未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要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水产养殖要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新的发展形势,使我们面临新的发展课题。

1、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渔业问题

从长远看,我县的养殖水面是有限的,每亩水面的单产量也是有限的,如何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如何确保养殖户增加收入,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用现代产业体系去提升,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改造,用现展理念去引领。

2、如何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与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水产品”成为当今消费者的消费潮流和生产单位面临的新课题。从国际市场看,我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在国际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6%左右,占农产品出口首位。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国外市场对我国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订了系统的防治水产品危害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必须提地的环境质量报告和产品质量报告,整个水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必须符合HACCP规则等。从国内市场看,由于近年国内相继发生了“非典”和禽流感等高危传染病,人们的环保意识、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目前,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已相继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要想抢占市场必须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我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与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滞后,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产病害越来越多且呈暴发趋势。据不完成统计,全县每年因病害而造成的损失超过500万元。因此,如何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将是我们水产职能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3、如何加强外江外湖水产资源保护问题

近几年来,**外江外湖电鱼、炸鱼特别是私禁湖场现象十分严重,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同时,因私禁湖场引发的群体性斗殴、伤人流血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是水产资源保护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治安隐患,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整顿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维护好捕捞生产秩序。

三、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措施

1、大力推进渔业区域化。

推进渔业区域化,是建设现代渔业、提高水产品竞争力和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必须大力推进,抓出实效。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湖南省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县建设,优势水产产业带建设进展明显。从今年起,要进一步加大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的实施力度。以河蟹、甲鱼、鳝鱼、珍珠等名特水产养殖和青鱼、黄颡、斑点叉尾鮰等优质鱼养殖为重点,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建设为手段,大力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条鱼一个产业”工程,培育并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养殖小区。着力构建6个主要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即以柳潭、南湖为龙头的珍珠养殖带,以岭北新泉为龙头的青鱼养殖带,以南阳为龙头的网箱鳝鱼养殖带,以鹤龙湖为龙头的河蟹、甲鱼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带,以白泥湖为龙头的财鱼养殖带,以鹅公湖为龙头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带。重点扶持城西镇名特优水产养殖、垂钓休闲渔业基地和界头铺湘长公路沿线休闲渔业建设,以及南阳白乌、白泥湖许家台等23个水产养殖小区建设。培育名牌产品,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尽快形成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2、大力推进渔业标准化。

从总体上看,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畜禽产品要高。但是,养殖和加工过程中的药残、重金属污染以及水域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渔业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严格按照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要求,全面推进渔业标准化养殖,水产工作站要从重点环节入手抓标准化的实施。产前抓投入品、产地环境的标准化,产中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的标准化,产后抓储运、加工、贸易的标准化。国有渔场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快推进渔业标准化。同时,力争在上半年建好**县水生动物防疫监督站,尽快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测制度、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市场检验检测,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化。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县渔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力增强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改造传统渔业,加快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渔业增长的贡献率。一是要健全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我县名特优水产发展不快,其主要原因是苗种缺乏。扭转这一局面,必须要加强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名特优水产苗种供给能力。二是要组织推广关键渔业技术。要围绕优势产业带建设和青鱼产业化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和重大养殖技术推广行动,切实加强对优新种苗、高效养殖模式、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促进规模化养殖、无公害养殖、集约化养殖、标准化健康养殖、水产品加工等现代渔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三是要加强对养殖渔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渔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

4、大力推进渔业法制化。

要高度重视渔业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一是要大力加强对《渔业法》等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渔业从业人员的遵法守法意识。二是要严格渔政执法监督。切实加强春禁期间的渔政执法,确保禁渔期制度的顺利实施,要采取综合措施,严厉打击电鱼、炸鱼和私禁湖场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坚持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加强对节假日及禁渔期等渔船密集期的渔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渔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要加强渔政队伍建设,强化渔政队伍素质教育,开展文明执法,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素质优良、渔民群众信得过的渔政执法队伍。

5、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

渔业发展范文第10篇

1.休闲垂钓型这是从养殖渔业发展而来的类型。利用池塘、城湖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为主,放养斤两鱼种和部分成品鱼,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养殖垂钓型休闲渔业基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较散。经营者多为鱼塘养殖承包者,并且多为家庭经营,他们通过在养殖水体上增加垂钓活动的鱼塘、水库,并提供简单的餐饮服务吸引休闲者,为前来游玩的人提供渔家生产和生活的体验。养殖垂钓型休闲渔业见效快,效益高,郑州市郊区开展一般垂钓业务的渔场,鱼池利润达7000元/亩左右,是传统养殖的3~4倍。

2.休闲娱乐型利用水资源的优势,以湖为景、傍湖而建,加以人工整修,以休闲娱乐为主,有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具有生态旅游、度假娱乐、垂钓、保健、水上运动等多种功能。一般由小型水库或渔场改造而成,通常是全家周末游玩,举办小型会议、同学或同事聚会的最佳场所。中牟县雁鸣湖乡通过每年一届的“中牟之秋雁鸣湖大闸蟹”美食节,带动了品蟹、垂钓、划船、野炊、逛森林公园等休闲娱乐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南阳市西峡石门水库,建成“灌河漂流、游石门湖、食野生鱼”的旅游景观,在景区建设上突出了绿色渔业的概念,休闲渔业成为旅游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

3.观赏渔业型饲养观赏鱼可以点缀居室、庭院、游览场所和公众环境,已成为民众的一种爱好和享受。近年来,水族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观赏渔业已经成为渔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出口创汇亮点。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养殖技术先进,发展观赏渔业条件得天独厚。南阳市镇平县金鱼养殖基地带动当地渔民脱贫致富,在全国享有盛誉。2006年6月郑州市成立观赏鱼协会,协会成立标志着郑州市观赏渔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使全市数百家观赏鱼养殖基地和个人依托协会组织,扩大生产规模,培养、扩大观赏鱼消费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4.科普教育型科普教育型休闲渔业主要以科普教育为主,兼有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功能,如各地的水族公园、海洋博物馆等。这种类型的休闲渔业参观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对水生动植物生长史、鱼类标本及渔业发展历史文化的展示和介绍,达到科普宣传的目的。

二、我省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休闲渔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得到发展,取得了较可喜的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我省渔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但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1.规划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差。我省各地休闲渔业大多数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从业人员参差不齐,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宣传不到位,大众认识程度较低。新闻媒体对休闲渔业缺乏宣传力度,行业本身对休闲渔业文化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缺乏整体形象,社会对休闲渔业文化认识程度低。

3.没有形成整体综合优势。休闲渔业没有与旅游、休闲等服务产业形成合力,整个休闲渔业产业经济没有得到明显的大提升和纵深大发展。

4.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休闲渔业的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渔业生产没有推行高产、高效的绿色无公害养殖。主要体现在养殖放养品种是草鱼、鲤鱼、鲫鱼、鮰鱼等常规鱼类,名优新品种不多。

5.产业规模效益不够。由于投入较少、配套设施不完善、法律和标准尚不健全,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

6.管理不够规模,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三、发展休闲渔业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宣传渔文化。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宣传我省发展休闲渔业的独特优势和美好前景,吸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发展休闲渔业。要把休闲渔业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扩大休闲渔业的内涵。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借外力开发我省休闲渔业资源,提高休闲渔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2.扶持重点,扩大规模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促进和规范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休闲渔业是新兴产业,政府应加强扶持力度,在培训、资金、税收等方面推出优惠措施。全省应设立发展休闲渔业专项扶持资金,对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好市场前景的休闲渔业项目,尤其是对能大量吸纳转产转业渔民的项目要重点扶持。对开发这些项目的企业,应在税收、用地及其他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增强其竞争实力,向实现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培养休闲渔业的龙头企业,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3.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渔业主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依托当地渔业资源优势,准确定位休闲渔业发展方向。要制定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休闲渔业发展总体规划、中长期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提出一些有前瞻和可操作性的休闲渔业项目,作为指导全省休闲渔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保证休闲渔业稳步、健康、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我省休闲渔业管理的法规、规章和质量标准,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同时,运用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投资,引导休闲渔业发展。

4.加强管理,提高整体水平对从事休闲渔业的企业、单位和人员,要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休闲渔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完善养殖设施、游钓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餐饮娱乐设施、旅馆设施,优化环境,建设一批城郊休闲渔业基地,打造一批硬件和软件都过硬的独具魅力的特色休闲渔业品牌。

5.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选择合适水域,高品味、高标准、上规模地建设,对目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淘汰。项目建设要以水域环境为蓝本,体现浓郁的当地渔文化氛围,渗透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鱼趣,如表演富有渔民特色文化的节目、开发特色鱼宴、悬挂鱼灯、百鱼图、鱼具展览等装饰物,不断打造休闲渔业新亮点、新优势。

6.加强资源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渔政执法管理,坚决防止一哄而上,以免造成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发展休闲渔业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例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渔业资源枯竭和保护,禁渔期等,做好水域环境的保洁保护。加强对引进的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检疫和管理,严格监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疫病传播。大力推行科学养殖和无公害养殖,走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渔业之路。

上一篇:中医学临床医学范文 下一篇:家长情绪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