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惩罚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04 15:01:09

游戏惩罚措施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惩罚教育;温情激励教育;教育上的“营养不良”

惩罚教育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惩罚教育都是或应当是教育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惩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这是职业学校的现状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由于教育体制和历史的原因,当前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学习成绩三等或三等以下层次。造成他们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绝不仅仅只有一个方面,里面不但有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方面的缺陷,还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性、性格、意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原因。也就是说,职业学校面对的教育对象年龄上已经接近成年,和社会的接触已经很多,他们身心上的问题和缺陷多并且积累多年,有的甚至根深蒂固,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力和教育效应已经大为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强调单一的激励、温情教育,就如同一个人生重病了,不给下猛药,而只是给其补充营养,进行心理辅导一样,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害人性命。另外,一部分职业学校学生长期接受批评教育,对言语上的批评已经具有一定的心理适应现象,简单的批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甚微。

因此,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运用惩罚教育,纠正学生身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警示,但是又不违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惩罚教育和体罚区分开来

体罚和伤害性体罚是以被惩罚对象身体或心理感到痛苦、不适为目的,是用触及身体皮肉等有损身体健康和侮辱人格性质的方式来惩罚学生的方法,如罚站、罚跪、打手心、揪耳朵、打耳光等,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强权政治、专制统治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惩罚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同时,会对学生形成心理阴影,造成生理或心理伤害,影响学生一生的行为和意识。惩罚教育是教育措施中的一种,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给予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让学生对其所做所为可单独进行过错反思,这是精神层面上的;对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要求学生进行过失补偿,如扫地没扫干净要求重扫等,这是行为层面。惩罚教育和体罚及伤害性体罚之间的区别在于,惩罚相对于体罚比较轻微,不会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不会侮辱学生人格,但是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曾处理过一起学生之间吵架纠纷,当时两位女学生吵得很凶,甚至要动手打架。我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谁对谁错,也没有大声责怪、喝斥她们,而是责令她们做一个小游戏后就免于处罚,让她们并排站,用两张毛巾连接,把她们邻近的脚踝拴在一起,让她们在400米跑道上走5圈共2公里,时间不得超出30分钟。一开始,她们互相牵扯,不但无法走路,还差点摔跤。后来,为了完成这个游戏,她们不得不把手挽在一起,齐心协力,一起喊口号来提高协调性,速度自然越来越快,终于提前两分钟完成了游戏。游戏完成后,从她们脸上,我读到的除了相互理解、团结协作之外,还有彼此之间的那一份愧疚。

二、要以激励本人和警示其他人为目的进行惩罚教育

因为其自身的性质,惩罚教育或多或少会让学生感到身体或心理不舒服,这是必然现象,如果让他们感到舒服,那就不是惩罚,而是温情式的激励。在经典教育案例中,比较为人熟知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三个糖果的故事,在这个案例中,陶老先生巧妙地用三个糖果,唤起学生的良知,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案例固然很精采,但也只能是个案,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事实上,广大一线教师,能达到教育家水平的人少之又少。在各式各样的学生面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能适用所有的教育对象了。惩罚教育作为教育措施中比较严厉的、补充性质的教育手段,一定要对学生形成心理威胁,让学生有所畏惧而不是肆无忌惮,要对其本人有惩诫作用,对他人有警示、激励作用。例如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太多,屡教不改,可以给予其处分、家长带回教育、留校查看等方式处理,对和社会闲杂人员勾结,打架斗殴,严重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甚至可以开除或者送派出所。这些既是对其本人的惩罚教育,也是对其他学生的警示。

三、惩罚一定要和教育相结合

在惩罚教育中,惩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只有惩罚而没有教育是简单而粗暴的。绝大多数人在接受惩罚后心理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变化,沮丧、抑郁、愤愤不平、觉得冤枉,也有人根本不当一回事,还有的人会逆反,这些负面的应激反应如果长期累积,会造成心理瘀积,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教师把惩罚与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教育为目的,不以惩罚为目的,惩罚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教育学生,教育本人,教育他人,不能单纯地进行惩罚,更不能以体罚的方式对学生造成永久的、不可逆转的伤害性后果,要把惩罚把握在一个让学生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内。第二,惩罚前教师都要和学生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指出错误所在,让其明白惩罚是其违纪行为应当承担的后果;惩罚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把负面的惩罚变成侧面的激励。

综上所述,惩罚教育并非体罚,更不是伤害性体罚,应当是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只要把握好一个合理的尺度,把它和正面的批评教育、温情激励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会发挥出独特的功用,帮助我们搞好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html om/view/584adb19ff00bed5b9f31d91

[2]http://.cn/Article/Show Article.aspArticleID=18722《惩罚教育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2篇

一、向孩子说明惩罚他的原因

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做错了事也不自知。这时家长不要只知道惩罚他,而不告诉他错在何处。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莫名其妙,脾气暴躁,而且下回再有类似的情形出现,孩子很有可能会再犯。这样的惩罚不但无效,还影响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自主能力。所以,向孩子说明惩罚他的理由,使其心悦诚服,是很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步。若经过说明,孩子知错,并能深刻反省,家长可以考虑减轻或免去处罚,具体措施可以视情况而定。毕竟,惩罚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能不用最好不用。执意揪住孩子不放只会剌伤孩子,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做家长的,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就责备孩子。有时,孩子可能只是出于好心,结果办了坏事。家长也不听孩子辩解,冲上来就气势汹汹地惩罚孩子。不但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觉得倍受委屈,还损坏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并且,长期如此不问缘由地惩罚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三、惩罚要及时,延迟的惩罚可能是无效的

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惩罚他。有的家长当时有事,或者忘记了。几天以后想起来了,也不管当时正在吃饭,就把孩子痛斥一顿。好好的孩子给弄得莫名其妙,饭也吃不下了。心中暗想父母真是小气,这么久了的事还念念不忘。对父母的不满压过了悔过的心情,自然惩罚也就无效了。

四、实施的惩罚要有效

惩罚中有一种是剥夺孩子做他喜欢的事的权利。比如孩子爱吃冰淇淋。现在他做错事了。罚他三天不许吃冰淇淋,这是一种有效的惩罚。若在受惩罚的同时,他可以在爷爷家吃到冰淇淋,或者用零花钱买到冰淇淋,则此惩罚无效。再如,罚孩子不许玩游戏。如果这个游戏孩子早就玩过,则此惩罚也无效。我们必须确定,作为惩罚而禁止孩子做的事是他确实想做的事,而且这种禁止是绝对的,不是名存实亡的。这样的惩罚才有可能奏效。

五、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合适的行为

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惩罚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孩子进一步犯错,还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一味的惩罚只达到一半的目的。也就是说,仅仅让孩子知道什么不能做是不够的,还要让他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家长应结合惩罚,和孩子谈心,给孩子一些启示。告诉孩子一些道理,让他觉悟到怎样做才能不重犯错误,从而建立良好的行为。这是惩罚的最佳效要。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3篇

* 参与团体: 06级 电商班 全体学生,共52人。

* 活动时间:根据我们班的课程表,以及同学们自身情况安排,我们班会在未来三周内可以举行活动的时间如下:5月5日下午,5月12日下午,5月19日下午(注:基本都是每周周二下午)。

* 暂定活动地点:西区体育场草坪上。

* 活动类别:我们暂定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游戏。

* 游戏道具:绳子数根,九个阄儿。

* 活动流程:

一、告知游戏名称:“两人三步走接力”,接力棒为绳子。

二、事先找同学专门负责我们游戏场地的准备:确定行动距离30至40米,用红色标志物做标记。

三、分组:我们排除负责人,有事同学人数暂定为7人,余下的45名同学排队站成一排,数数,从一至九,然后分成九个小团队,每团队五个成员,每组要选一小队长,负责组织管理。最后平均分成三个队,进行三轮比赛。

四、游戏规则:

(1)、分别给团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怎么进行组合到目的地。

(2)每个团队五个人,要两两组合绑腿,其中有一名成员需要有两次配合,只有当第一小组返回时,将绳子解开,递给第二小组,第二小组同样行动,最后前面四个人要再选出一位与最后一位配合,帮其完成一个来回,最后看那一组最先完成整个行程,为赢。

(3)活动过程有全体同学和主持者监督,如果绳子散开,一定要重新绑好,才能行进。在秩序上,原则上不能打扰到另外一组的行进。奖励:每队的每个成员,男生(女生)可以要求全班的任何女生(男生)做一件事,做的事不可以和其他的同学雷同,不可以通过金钱获得,不可以违背常理。(举例:男生可以让女生说他帅或者印象缺点什么,女生可以让男生说他漂亮或者提水等等。)时候要有人监督直至下一次游戏时来宣布完成情况。

惩罚:我们每队输的队员惩罚的措施不一样:

第一队中:学鸵鸟跑。要跑够刚才的比赛距离。

第二队中:学卡通跳。分为男式和女式,相同的都是跳起时大腿和膝盖要并拢,小腿要分开,就像漫画中的姿势。不同在于:男式的向上跳起时左右脚前后分开,双手自然前后摆,同时嘴里要发出“呦吼”的声音;女式的向上跳起时左右小腿要向两旁分开,双手食指和中指在胸前做“V"的姿势,同时嘴里要发出”耶”的声音。

第三队中:屁股写字。双手放在腰上,然后扭动臀部,就像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样把字写出来,一边扭,一边要把写的笔画说出来,就像跳屁股舞一样,哈哈,很好玩的。* 注 :整个游戏中希望那个有更多的创意。

* 总结: 本次游戏我们本着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娱乐精神而进行的,活动的每个环节我们都有需要训练的项目,比如:

分组方面,我们是打散了分的,有利于全班的同学的交流,也不同于我们之前活动的以宿舍为单位;团队5人,首先形成团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选择出比较注重团队荣誉的人做队长,选出合作较强者可以参加两次的比赛。

奖惩措施,我们也特意模仿了社会企业中的一些规则,如果将来你的领导在对你进行奖励时,征求你的意见,那么你一定要学会合理的说出你的要求,此时我们正在锻炼向别人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要求;社会上各种好的企业都会实行末位淘汰制,那么也就是没有任何的选择权利只有接受惩罚,我们每对的第三名将会接受安排好的惩罚;而第二名,也就像社会中处于中游的人群一样,没有选择权,也不用接受惩罚,每天都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也不会 有很多繁杂的事情。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4篇

摘 要 为了提高中学铅球教学成绩,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有关学校体育的运动训练书籍的查阅,构思了3套游戏方法,同时选用了2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游戏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并找出了游戏法在实践应用的不足之处,为游戏法在铅球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游戏法 体育教学 铅球 游戏设计

一、前言

游戏法是从游戏中不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简到难的掌握专项运动技术,有鲜明的教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游戏法同时融合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学校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研究对象

初中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游戏设计结果与分析(结合铅球项目特点的游戏设计)

(一)关于基本速度训练“鸭兔赛跑”游戏的设计

速度包括位移速度、反映速度和动作速度。而铅球运动项目对下肢的力量和上肢的爆发力要求较高,因此对游戏“鸭兔赛跑”的基本设计围绕着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和上肢爆发力的同时提高其位移速度。更深一个层次分析,铅球运动对下肢的绝对力量要求很高的同时还要注重下肢爆发力的培养。而上肢的爆发力同时也需要上肢乃至整个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要快。所以该游戏的设计表面上看来是训练学生的位移速度,实际上游戏的设计应该围绕着锻炼学生的上下肢的爆发力、下肢的绝对力量以及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为目的。提出以下游戏构思:游戏场地在篮球场进行,一个教学班平均分成4个小组,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鸭兔赛跑”。其中半数小组的第一名队员扮演“鸭”的角色,鸭在赛跑的时候采用“鸭子步”方式行进。另半数小组的第一名队员扮演“兔”的角色,兔在比赛中只可以采用跳跃的形式。所有小组进行“鸭兔”的迎面接力比赛,每个小组的下一名队员要采用和上一名队员不同的方式参加接力比赛,也就是说第一名队员如果是“鸭”,第2名队员就得是“兔”,这样依次循环直到所有队员比赛完成,第一个完成接力的队伍获得比赛的胜利,同时要求接力的方式是两名队员相互快速击掌5次。这样的接力中,队员扮演“鸭”的时候由于只能蹲着行进,因此对队员的下肢力量的增长有所帮助,而在扮演“兔”的过程中练习了队员的下肢爆发力,接力的过程要求两名队员快速击掌5次才可完成接力,对队员的动作速度和上肢的发暴力上有所帮助。而且这些训练是在游戏性质的比赛中不知不觉的体现在了学生身上,对学生学习和提高铅球成绩有所帮助。

(二)关于基本力量训练“铅球式保龄球”游戏的设计

由于铅球项目对学生的绝对力量,相对力量和爆发力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三者的提高对学生的铅球成绩均有帮助。对于“铅球式保龄球”的游戏设计为:同样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采用组间对抗的形式。游戏场地使用足球场。游戏基本规则是队员轮流采用原地推铅球的姿势(在学生有错误动作的时候予以纠正)和双手后抛铅球的姿势,使用实心球向10-15米开外的目标“球瓶”投掷。“球瓶”采用10个灌满了水的纯净水瓶子。每炸到一个瓶子得一分,最后以整个小组的总得分的多少来记各组的成绩,同时可以评出个人“炸球瓶冠军”。该游戏设计中的两种投掷方式,一种是原地投掷铅球的方式,这样最直接的练习和提高的学生的铅球技术,以及铅球项目要求的各种素质,这个时候可以把目标“球瓶”放置的稍远一些,让学生发挥最大的力量潜力。采用双手后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后抛的时候双臂发力快一些,同时也可以把“球瓶”放置的远一些,以便在游戏的同时加强学生上下肢的力量练习,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关于基本协调性训练的“过独木桥”游戏训练设计

平衡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本质上要求体内最细小的肌肉的一个协同工作的能力,能够很全面的锻炼学生的肌肉发力。关于协调性训练的“过独木桥”游戏的设计如下:使用矮跳箱和一根相对较窄的木板组成一个“过独木桥”,两侧使用跳高垫作为保护,“过独木桥”的长度尽量长些。学生双手各持一个实心球,手心向上,双臂展开。如果在走“过独木桥”的过程中掉了下来,则要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措施采用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的方式进行。以这种形式通过“过独木桥”,本游戏采用个人计时的方式进行对比及成绩的评定。本游戏的设计,除了对学生的协调性有所帮助以外,其游戏失败的惩罚措施实际上是一种力量训练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惩罚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尽最大努力来完成“过独木桥”的游戏,锻炼其协调性,同时保证了即使学生出现失误,也可以从力量的角度进行练习,一举两得。

四、结论

(一)设计的游戏“鸭兔赛跑”“铅球式保龄球”“过独木桥”三种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的强度,提高学生铅球成绩有较大帮助。

(二)在铅球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铅球成绩,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三)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具能否满足游戏的要求,尽量能够保证简单的教具满足游戏的要求。

(四)在使用游戏法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对比或者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五)游戏法教学一定要注意规范课堂秩序,同时注意加强游戏法教学中的铅球专项技术训练。

参考文献:

[1] 肖玲.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07).

[2] 寇燎原.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具体应用.考试周刊.2009(23).

[3] 杜尚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03).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5篇

最悲催的罚蓝手

14兄在半场斗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可在罚篮这项基本功的细活上却显得悲情无比。乐于挑战的14兄是罚篮游戏最悲催的存在,因为在他之前的选手都是高命中高准度的家伙,这也就使得14兄要时常面对积累几十个球以上的巨大压力,进球是偶然的,不进球是必然的,几乎每一轮14兄的俯卧撑都是在众人的惋惜声中完成的,长此以往14兄可荣登《扣篮》编辑部健美达人……

最费钱的罚蓝手

由于受到腰伤的困扰,大震将自己的惩罚措施由俯卧撑折算到两升的可乐,也就是说累计十五个俯卧撑他就要购买一瓶可乐来犒劳大伙。尽管大震的罚篮命中率颇高,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命中率也不错,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虽然大震每次都絮絮叨叨说自己面对压力如何如何,可还是会时常奉献一瓶可乐给大伙,不得不说这罚篮游戏越来越有趣了。

最有压力的罚蓝手

如果让黑熊阿亮投开,连续十几中是小菜一碟,但有个前提,就是在他前面的兄台千万不要将累计球的压力施加给他,否则……黑熊的抗压能力极差,他也就成为了继宏大君与14兄之后受到俯卧撑惩罚最多的人,在众人看来,黑熊的准有神马用,对付你仅需要施加一点压力而已。

最低调的罚蓝手

三井兽同学往往是这个游戏中最沉默的家伙,不过也是一个时准时不准的存在,但是在你最需要他准的时刻,三井兽同学还是非常给力的,几乎大震输的可乐都是出自他手。杀人不见血一词形容三井兽同学的确不为过。

最不靠谱的罚蓝手

足球悍将宏大君对罚篮实在没有天赋,投的力度够了准度却不知哪去了,投的准度够了力度却忽大忽小,这俯卧撑你不做谁做。照理说,以宏大的身手一般不会参与这种游戏,可宏大却秉着大无畏的精神随叫随到。大家曾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来健身的,整个中午宏大要是不做个五六十个俯卧撑绝不会善罢甘休。

最无语的罚蓝手

胖磊那圆润的身躯无疑是这个游戏中最大的亮点,从篮球出手的一刻,肚皮到脸蛋儿的肥肉就开始有规律地颤动,直至出手后三秒方才停止。如果非要用词语来形容的话,用“波涛汹涌”则再恰当不过了,胖磊的罚篮准不准实在不足关注了,那一身波涛汹涌的肥肉就是最大的亮点。

最狡诈的罚蓝手

凉雨这厮往往不会参加前两轮的罚篮,这个时候他都是在观察,观察哪位仁兄状态不佳,他则适时地加入。尽管凉雨罚篮如同宏大般没谱,但是由于其狡诈,往往被惩罚的俯卧撑并不多,不过阴沟翻船还是时常有的,一口气做个几十个俯卧撑也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候运气比什么都重要。

最带劲儿的罚蓝手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6篇

一愚惊人:

你没看错,是愚弄的愚!从广义上来讲,这款游戏类似于《幸运52》里的“你来比划我来猜”。只不过,这款游戏里的花样可远比《幸运52》丰富得多了,有动作、语言、唇语、绘画、抢答和抽奖等多达六种模式!而且词库多达五百多条,古今中外无所不有,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绝对满足你的表演欲!

本游戏是分组进行的,正好来个情侣之间的大PK,看看谁们的默契程度更高、更加心心相映!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单纯的表演比赛?那就错了!比赛过程中,是可以“使坏”的哦~只要你扔骰子扔到“抽奖”一项,就有机会获得各种锦囊妙计~比如对方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时候,你可以让他使用外语;又或者用“绘画”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求对方蒙着眼画,简直要多“木乱”有多“木乱”啊!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与你的另外一半征鼎“最佳情侣”?那就来试一试“一愚惊人”吧!

PS:情人节期间济南市泉乐坊猫熊桌游将与本刊合作,使用该游戏进行“最佳情侣”挑战赛,获胜情侣将获得精美礼品。有没有信心成为最有默契的那一对?那就赶快报名参加,来拿走属于你的奖品吧!

小编QQ:241839153

恋爱层层叠:

恋爱层层叠发源于日本,这是桌游界最推崇的情侣游戏。新版本增加了新奇有趣的爱情题目,让你的整个情人节都充满欢声笑语。

在这款游戏中,你可以体会一下“釜底抽薪”的感觉,要在本已岌岌可危的“大厦”底下抽取木料,还得放在建筑之巅。不仅有笔直的“帝国大厦”,而且有神秘的“比萨斜塔”,一不留神就会发生地震,房倒屋塌,真正“玩的就是心跳”。不过,这游戏的特色在于,游戏本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失败之后的小惩罚:每一根木条上都有对应的惩罚措施,中英文对照,比如“选择在场的一位异性,对他/她唱一分钟情歌”、“背着一个异性绕场一周”等等。小惩罚引发的欢声笑语完全盖过抽木料时带来的紧张感,是不是很有趣?

角斗士:

一提到这个名词,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斯巴达”了。其实这款游戏并没有那么野蛮和血腥啦,只是游戏的设计者讨巧地利用了同音字而已。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7篇

班杜拉在1965年做过一项关于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目的是了解两个主要问题:

(1)儿童是否不管榜样(即作为实验对象的被观察者)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总是会从榜样那里习得攻击?

(2)儿童看到榜样受到奖励是否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会更多地自发模仿所看到的攻击?这项实验将4~6岁的儿童分为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接着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结果发现,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所导致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364-365)这一实验结果,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儿童习得更多攻击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班杜拉又做了一项延伸实验,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的顺序。因此可以说,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是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班杜拉的上述实验研究表明,惩罚对降低有些问题行为比较有用。“尤其是当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动力去改变行为时,惩罚就较为有效”。(328)当惩罚看起来是减轻危险反应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时,惩罚的害处可能要比让儿童自身发展下去产生的后果要小些。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认可适度惩罚的观点,主张尽可能采用移除式惩罚而少用施予式惩罚,以此来减少惩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应将惩罚和对适当行为的奖励强化结合起来,通过惩罚的负强化效应而发挥其教育价值。(186)

二、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一)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具有积极目的(因此而不失其教育性价值)的惩罚应当具有相对明确的使用范围,因为并非所有的不良(非期望)行为都可以通过惩罚而收其效果。作为教育手段的惩罚应当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就其消极层面而言在于禁止某种不良行为,就积极层面来看是在于诱导良好行为。两者不可或缺,否则就失却其实施的本义和价值,变成单纯的管理甚至惩治。经验告诉我们,惩罚似乎是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简单有效的措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很多教师就是抱着这样的错误观念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大量无法达到有效抑制、消除不良行为预期目标的惩罚方式,也就是说无效的或者不当的惩罚。从所施惩罚物划分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种:身体惩罚(体罚)、心理惩罚、布置额外作业、拖延下课或课后留校等。从惩罚过程的行为分析角度,主要有滥用教师权威的惩罚(包括对由于教师失职行为而引起的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和出于报复目的的惩罚)、违反逻辑结果的惩罚、情绪化惩罚、惩罚尺寸失度(包括过轻惩罚和过重惩罚)以及惩罚对象错误和选错惩罚物(心理学上是指能够减弱不良行为的操作结果)等。这是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和避免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学校基于其特定的法律地位,在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置时,其拥有的权责是不等同于监护人的。那么,对于什么样的不良行为,教师应当给予惩罚,而对于哪些不良行为,又不必给予惩罚呢?下面只是一些不完全的列举分析。

1.对于那些属于违反校规班纪和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如撒谎、偷拿东西、考试作弊等行为,如果学生明显知道这样做是违反规则和错误的,自己又能够遵守,却不顾后果而为之,就表明他具有明知故犯的过错,对于这种行为可以给予惩罚。

2.对于属于学习方面的不良表现和个人生活中的非期望行为,应以引导和强化为主,一般不要采取惩罚的方式。每个学生基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体差异,后天努力及客观条件悬殊,导致彼此差异,不可能都像学校要求和教师期望的那样作出反应。因为某些不良行为是早先就已形成了的,难以期望其在短时间内作出改变,而某些正确行为的习得是需要必要准备的。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行为问题学生,应当充分考虑其实际并在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学校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或者校外心理学家进行干预、矫正。

3.对于属于学生情绪反应上的不良行为,一般不宜采取惩罚性教育,因为这样做非但不能消除问题行为,反而可能引发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对这类不良行为,应当先杜绝引起该学生此不良行为的强化物,再以正强化为基本干预方法。

4.对于初次出现的意在引起教师或同学关注、危害轻微的学生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忽视或者强化期望行为的做法加以应对,最好不要采取使其目的得逞的惩罚措施。

(二)实施惩罚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否给予惩罚、何时给予惩罚以及如何给予惩罚,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在行为心理学家内部也存在很多争议。那么,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些什么,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1.惩罚保留原则

也就是说,教师应以正向强化为基本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惩罚来矫正行为,而是通过奖励等方法增强与目标一致的期望行为。那些赞同使用惩罚的行为理论家们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只有当强化不奏效时才考虑使用惩罚。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首先向他建议能引起其兴趣的替代行为。除非不得已,一般保留采取惩罚的措施。(525)例如学生甲嘲笑同学是笨蛋。班主任老师本来可以罚他站在角落处反省自己为什么嘲笑别人,可是这位教师并没有这么做,她知道甲生这么做,只是为了满足他在同学面前的表现欲,而甲生在科技能力方面又很强。下课后她把甲生单独叫到一边,和他共同设计了一个科技项目。当他完成这个任务后,老师就让他在班里展示其成果。这种做法,既纠正了学生的不当行为,避免因为惩罚而带来的不良后果,还可将学生从消极榜样转变为积极榜样。

2.及时性原则

即在不良行为出现或者非期望事件发生后尽快地施以惩罚物,这时收到的效果最佳。如果延迟惩罚,则在惩罚之前发生的理想行为会受到惩罚物的影响而减弱。一旦教师认识到有必须加以惩罚的不良行为出现,就应该立即给予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惩罚对该不良行为的抑制效果。

3.正当性原则

首先,教师应当出于教育的目的,根据既定而明确的规则处罚有过错的学生。任何将惩罚作为报复手段的做法都是应当被绝对禁止的。在实施惩罚时要确保被惩罚的学生知道他的哪种行为受到处罚以及为什么受惩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明白他为什么受惩罚,学生自己也就明白为什么受惩罚。其次,教师应当确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是合适的。即确保采取的惩罚措施是针对其不当行为并且是适当有效的,不会有副作用,除非其副作用相对于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要根据错误行为的严重程度决定应当施以怎样的惩罚,惩罚实施的强度要与受处罚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成比例,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久。过分宽容或者过分严厉的方法都不会有效地消除错误行为。可以采取分级处理、渐次惩罚的方法,并考虑给将要受处罚的学生提供选择不同行为的机会。例如,LeeCanter就主张对待错误行为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惩罚水平,而且课堂管理中惩罚的等级不应该超过5个。(357)在进行惩罚时,应当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别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灵伤害,严禁体罚和侮辱学生。

4.最低伤害原则

在教育中实施惩罚往往会导致一些消极的后果甚至是危害。如激起受惩罚学生的情绪行为,造成学生逃课、掩饰行为和对教师的疏离,导致攻击行为增加,失去自尊和心灵伤害等;过度惩罚或者经常性地实施惩罚有可能引发制约现象,容易使得与惩罚有关任何刺激变成制约惩罚物。因此,当教师必须抑制一个不良行为时,应选择一个比较温和的又能阻止将来的不良行为的惩罚方式。比如当教师通过忽略、说理、给予脸色的方法能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就不要采取警告、批评、叱责的方式;对于某些不良行为,可采取私下实施惩罚的方式,既可以消除引起班级同学的注意的可能性,还能避免学生在大家面前感到尴尬或羞辱。

(三)关于教师实施有效惩罚的几点建议

鉴于惩罚的种种弊病以及由其可能带来的许多副作用,教师对于惩罚应当采取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谨慎态度。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一项技巧,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并让受惩罚学生认识到

惩罚针对的只是不良行为而非学生本人。因此,任何会导致伤害学生自尊心、降低其自我价值感从而造成学生心灵伤害的惩罚措施,都应当不用或尽量避免使用。

2.教师必须结合具体个体和情景

深入分析造成学生某种不良或违规行为的原因和动机,然后考虑是否有必要施以惩罚;如果需要,再考虑选择适当而有效的惩罚方式。

3.对惩罚的解释与说明

对于某种不良行为,一旦确定有必要加以惩罚时,教师就必须明确告知学生实施了哪项被禁止的行为,违反了哪一项规则,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后果(比如干扰了同学的学习,威胁到其他同学的安全和自尊、或者是损害了学校的财产等),从而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之所以对这一行为实施惩罚,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可接受行为的界限。对惩罚的解释和说明,既使被惩罚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而容易接受这一惩罚,也让其他同学明白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4.教师在应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时

应尽量保持平静、克制和理性,以避免受其个人主观成见和消极情绪的干扰而出现过激反应,进而引发不当惩罚。

5.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必须与对良好行为的奖励强化相结合

方能收其教育之功效。相关研究和大量的事实都表明,当可接受行为同时被强化时,对不良行为的惩罚会更有效。(331)而且,通过强化期望反应、惩罚非期望反应,可以向学生传递“行为是能够改正的”的积极信息。例如张三在校表现不佳,常出言不逊地顶撞老师,为此几乎成了教导处的常客。这时教育他最好的办法不是如何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强化他表现良好的一面。

6.对受惩罚学生保持关注

以监控和评估惩罚的有效性,必要时调整或改变教育措施。如果一个给定结果(惩罚)不能降低它所要惩罚的反应(即不良行为),那么这个结果对于被“惩罚”的学生来说就不是让其厌恶的。事实上,这种惩罚有可能是一种强化。这时,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判断并改变其教育策略。

7.在必要时

教师应当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以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并要求其在校外给予配合,做到家校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单纯的“请家长”的惩罚方式,往往无助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变。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正强化 消退 惩罚

一、背景

大专口语课堂中,怎样让学生开口锻炼口语,且持续开口锻炼口语一直是本门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国学生害羞,怕丢脸,因此在口语课上不喜欢或者不敢开口。但是中国人的集体荣誉感在世界上都是出名的,利用这项心理,在课堂中引入竞赛游戏,可以很好的加强学生开口的自觉性以及自发性,使说英语从外部的要求转化为内部的主观愿望,从而使知识的内化过程加快,对口语的实践也更有利。竞赛游戏中的规则对游戏的执行效果至关重要。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式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正强化”、“消退”以及“惩罚”等,利用这些手段来制定口语课堂竞赛游戏规则中,可以令口语学习更加有效,且更易引导学生自觉开口。

二、利用“正强化”提高学生开口的自觉性

1.正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为操作,其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出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阳性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运用这样的规律,在口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活动。

2.建立小组竞赛以及分数累计制

在口语课程开始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告诉学生除了半期考以及期末考,其余的50%的分数都来自课堂表现,课堂上的分数满分为40分,将以小组形式取得,全组得到的分数即为本周组内成员至少可以拿到的最低分值,还有10分来自老师课后根据个人表现酌情给分。每堂课上的分数就将口语课堂得分将周周累计,直到期末时,总分除以上课周数,即为其最后得分。得分方式即为主动用英语回答问题,以及在课堂上还有另外的加分项目,例如自愿回答问题者可得更多分数,回答之后加上例子或者原因,继续加分。再次利用分数作为强化物,每次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就给予一分奖励,做得更好的给的更多,为了小组以及个人分数,自愿参加口语训练的人会更多。使学生了解到,开口的越多,回答的越多,得到的分数越高。且实行分数累加,使强化作用持续生效。但应注意,强化物的使用必须得当,即分数给予的力度不应太大,也不应轻易给出。这样会让学生认为,分数来之太易,也就失去了其难能可贵的意义,失去了分数制的刺激作用。且教师应仔细记录每次的分数,并每月公布,让学生知道虽然是游戏,但是创造的价值是真实有效的。将提高课堂表现作为其创造以及实现其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更加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欲望。

三、利用消退手段调整学生回答频率

1.消退手段

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2.调整学生回答频率

在每个班都有十分积极的学生,有时过于积极导致其他同学回答机会较少,由于口语课堂人多,时间紧,更多的令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有益于课堂气氛的培养以及团队精神的形成。

因此教师口语利用消退作用,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第一次得分为两分,之后回答则为一分,也即减少强化物――分数的给予,这样就可以鼓励组中其他成员回答问题,同时在每人都回答过第一次之后,所有人的鼓励机制仍然存在。通过消退方法调整了学生回答频率,可以令每个人都得到课堂锻炼的机会。

四、利用惩罚手段与强化手段结合调整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

1.惩罚手段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一直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但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调整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

大专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有一些不良行为,例如迟到、旷课或者没带课本等,教师可以利用惩罚手段,使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后果产生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例如小组中有一人迟到,本组所有人扣2分,一人旷课,本组所有人扣3分等。对于课堂上不肯开口说英语的同学或喜欢说中文的同学,教师将从本组扣取3分给其余各组。由于不愿意失分,全组同学都会对该同学施压,在全组的压力下,可以使旷课或迟到的同学改进此种行为。当然也必须结合正强化手段,如果全组在一个月之内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酌情加分,并进行表扬。

在小组展示其讨论成果时,其他小组往往会因失去关注而减少了自制力,有时喧哗或者影响他人表演,对课堂气氛有所影响。此时教师也同样可以给予惩罚措施,但是不能只是粗暴剥夺分数,可在小组展示结束后要求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回答,则喧哗者如果没有仔细听取别组的表演,自然无法回答,教师可因此减分,学生也可以明白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要求。同样对于可以完整回答的小组,教师给与加分,正强化学生的良。

除了减少分数作为惩罚,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制作“truth or dare”惩罚纸条,让每个学生写下一个自己想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一件事,或者要求对发做一件事(必须事先声明不可太过分以及违法),开始上课前放到袋子里,在课堂上如有人回答错误或有任何不良行为就必须从中抽签一个纸条,按照纸条的要求或回答问题或做一件事。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让他抽取一个纸条,要求下一个回答错误的同学来做。这个过程充满乐趣,创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即减轻了惩罚的严肃性,也加大了正强化的正面性,对形成学生良好习惯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斯金纳的行为心理学分析,利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的“正强化”“消退”“惩罚”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口语课堂形成良好的竞赛环境,同时在制定规则时,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不仅仅提高口语积极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充分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英语,享受口语,享受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9篇

关键词:益智游戏;幼儿教育;运用

幼儿教育阶段大致包括从幼儿入幼儿园到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课程教育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的萌芽阶段,幼儿爱看、爱听、爱思考,身心的可塑性极强,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成长乃至以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加强幼儿阶段的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而在教育过程中借助益智游戏必将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一、益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提升儿童注意力。科学研究表明,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组成了幼儿的注意力。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在时间上是相对固定的,而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智力开发的程度。千方百计地开发和塑造前者,对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力有决定作用。而在幼儿教育中益智游戏的运用,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前者的时长,增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进而加强幼儿的思维开发和智力开发。

二是有助于培养幼儿规矩意识。益智游戏作为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游戏。任何一种游戏都应该有,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游戏规则。规则是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一旦违反必须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益智游戏的运用能够让幼儿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明规则、讲规矩的良好习惯。

三是有助于增强幼儿协作意识。当今社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时代。任何一项繁杂的工作都不能由某个人单方面完成,必须借助整体和团队的力量。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实施集体开展、分组协作的益智游戏,让参与活动的几个群体形成非常态的团队,努力在游戏中形成“团队竞争,内部协作”的良好氛围。这一氛围一旦营造出来,团队中每个幼儿的竞争拼搏意识被唤起,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团队每一份子都努力协作,寻求配合,提升整体,幼儿的协作意识就会得到培养。

二、益智游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口语的练习上,笔者运用了“说话接龙”这一游戏。活动中,全体幼儿参加。第一位幼儿随便说一句话,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即为下一位幼儿说话开始必须用的第一个字或者谐音,依次开展。如果到某一位同学字没听清或是用错了,必须接受惩罚。具体惩罚措施就是将儿歌朗诵三遍。游戏开始后,有的幼儿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准前一位同学说话的最后一个字,导致无法接上去;有的幼儿虽然听准了前一位同学的最后一个字,但由于紧张或疏忽,导致接错。而且,“犯错误”后,大家主动接受朗诵儿歌的惩罚措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养成了幼儿专心、细心的良好习惯,提升了有意注意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

在阿拉伯数字学习活动中,运用了“火柴拼数字”的游戏,即让幼儿两人一组,每人发20支火柴,在一定时间内,用火柴分别拼出1到10之间的数字,最后以拼得对、拼得快、拼得多为胜。幼儿对“火柴拼数字”游戏很感兴趣,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两人一组,开始时幼儿们往往手忙脚乱,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已经拼写好的数字打乱了,然后又重新开始拼接,导致浪费时间。渐渐地,他们体会到了要提升效率,必须分工协作,相互帮忙不添乱,相互协作不乱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幼儿对1到10的阿拉伯数字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认识,锻炼了他们的认字、写字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益智游戏如何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运用

一方面,笔者认为幼儿教学中益智游戏的运用必须要用得“巧”,就是游戏内容应当与准备或计划教育幼儿的主题内容相一致、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益智游戏的作用。比如,上文提到的,笔者在幼儿口语练习中用到的“说话接龙”游戏,目的就是更好地让幼儿更好、更清楚地说,这样的益智游戏所起到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益智游戏的运用必须用得“正”,就是运用的益智游戏应当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个倡导、24字价值观”就是要从婴幼儿教育开始,深入骨髓、引领思维,润物无声、入耳入脑入心。在幼儿教育中,笔者非常重视这一点,尤其在“爱国”“诚信”“友善”等方面的教育上,注重运用主题鲜明、价值观积极向上的益智游戏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让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在心灵深处明辨是非、认识美丑、鉴别善恶,潜移默化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蔚.益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学教育,2016(8).

游戏惩罚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超自然惩罚;进化;宗教认知科学;加强合作说;逃避惩罚说

但凡研究过宗教的学者都会惊叹于它的神奇力量,它几乎贯穿于人类文化中,它使相同信仰的群体更有凝聚力,并对不同信仰群体产生排斥感。许多权威者认为宗教有个体适应性,因为它能使群体面对威胁时维持其内部团结协作,对个体及整个群体的适应性都很有利。从机体中的细胞工作到社会个人之间的合作,合作都会产生增加规模和专业化功能的双效益,它使得群体以一种得以获取更大利益的方式与环境保持一致性。人类社会群体就类似于多细胞组织--在合作依存的情况下从功能专业化中受益。

虽然团体生活确实有潜在好处,但这些好处在面临变节威胁时便很难获得和维持。变节中的利益零耗损促使成员剥夺别人成果,这就产生了一个关键问题,即生物组织的存活水平从亚细胞组织,多细胞生物到社会化生活的动物群体各有不同。如果组织要实现群体的适应功能,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

这些合作中的两难情境,正如共享游戏模型中所表现的那样,在群体中被明显放大(Hardin, G.,1968)。如果组中的所有成员一同合作,贡献自己资源来为公共利益服务,对整个组织而言将收获最大效益。然而,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存在损害他人来获取更多个人利益的动机。在此情况下,脆弱的经济合作可能被迅速侵蚀,之前的合作伙伴会变成变节投机主义者,最终导致放弃合作的优势。故群体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变节的诱惑下维持合作?

一个策略是使人类社会普遍否定和惩罚变节者。惩罚的威胁能对变节产生一个修正的支付矩阵,从而减少或消除变节的动力。

然而,惩罚并非万能,它只是维护合作元稳定的手段,这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它往往代价很高。为了维持惩罚系统,群体成员可能要贡献资源来检测和惩罚那些不合作的人。第二,惩罚的机制容易腐败。第三,任何惩罚系统仅是变节的检测机制。如果存在惩罚系统,变节者就会通过愈加复杂的方式来避免被检测。这导致效率降低抑或成本提高,作为惩罚执行者被迫进入与变节者的进化军备竞赛,来找到新方法捉住越来越狡猾的变节者。最后,任何刑罚体系都易导致变本加厉的变节行为(Johnson et al.,2003)。因此,惩罚系统面临着更大挑战,即如何阻止更高明的变节行为产生。

且不说惩罚难以实施,即使实施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也可能不会产生重要的合作效益。尽管实证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惩罚会增加系统运作中合作投资的数量(Fehr& Gachter,2002),但后续实验结果发现惩罚实际上减少了平均净收益(Milinski&Rockenbach,2008)。在总回报和个体回报的考察中,惩罚执行者表现不如非惩罚执行者。考虑到表面上的惩罚净成本,人们对它能否构成维护合作的适应体的观点上存在有分歧。

一、两种对超自然惩罚的适应价值的解释

如果除去成本仍有净效益,则惩罚能对稳定合作产生作用,(Ohtsuki et al.,2009)。事实上,由于不可能出现腐败和检测变节失败,理想的系统成本会很低甚至没有。还有一种系统也能避免上述问题:如果惩罚无需成本,更高程度的变节就不可能发生,因为群组成员不需立即对惩罚系统做出贡献。然而,这样一个理想的惩罚系统怎么实施?最可取的办法就是信仰神的教化或其它形式的超自然制裁。的特点就是有无私的上帝或神灵,他们执着于人类群体成员的道德行为。这些超自然力量可以通过假定自然或超自然对制裁和奖励的控制来一定程度上担负起对群体成员的惩罚。此外,人们认为这些超自然力量能够发现我们的罪行,且它们始终公正。

尽管这样的说法看起来有一定合理性,然而,对于超自然惩罚机制带来适应性优势的方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最直接的解释(我们称为“加强合作说”或“CE”),认为“超自然惩罚”(SP)可能适用于群体,因为它增强了合作,并在其他合作机制不稳定时减少变节。第二个解释(我们称为“惩罚回避说”或“PA”),认为SP不是通过加强合作,而是通过抑制惩罚变节行为所导致的高成本来赋予个人适应性优势的。这两种说法有本质区别。尽管这两个说法运用相同的适应性表型(信仰减少变节),但它们对表型解决的适应性问题和它的获益机制说法截然不同。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两种观点。

二、加强合作说

根据CE的说法,那些相信超自然惩罚存在的人和团体在形成有稳定适应性、低成本的联盟中做得比不相信的人更好,因为他们更相信变节无意义,从而避免了变节。这个学说认为,超自然制裁的效果是惩罚效果的4倍.

然而,CE似乎面对以下障碍。即使我们可以使人短时间害怕SP,可一旦变节者没有遭到超自然报复,他们(或其他人)就会意识到神也可以被愚弄,他并不在乎变节行为,或更可能根本不存在(Murray,2009)。因此,如果的成功取决于惩罚的控制权,这种成功将是暂时的。

对此有两点可以证明。第一,尽管宗教可以促进合作,它的存在和传承却并不需要惩罚在背后支持。很可能宗教作为一种认知的传承产生并自然地延续下去,最终促进了合作。因此,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功能变异,而非适应。第二,对超自然制裁的信仰可以通过对宗教的附带功能的认识来维持。例如,宗教系统告诉人们一旦有变节行为即使今生能逃脱惩罚来世也会得到报应。并且,人类天生比较重视人生的大幸与大不幸(Swanson,1960),自然会倾向于相信好事发生时,上帝和神灵都在看着,而不好的事情发生是由于SP的诅咒。

事实上,这些特点或多或少会在中被发现。宗教常常借助于炼狱这种来世或未来生活中的SP负担机制,认为这些世俗的幸与不幸的趋势确实存在。默多克分析的186个社会群体中(1980),每个群体都存在着把疾病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的现象;在一个50人团体的样本中,Swanson(1960)发现多数人把幸与不幸归功于超自然对善恶行为的制裁上。此外,最近的发现说明了一个普遍的认知倾向,即把未来的好坏看得尤为重要(Bering,2005)。因此,宗教结合了多种方法,能够在出现破坏性的证据时维持信仰,对超自然制裁的认识中存在明显问题,但它并非毫无用处。

三、逃避惩罚说

第二个学说则认为信仰SP的适应性优势并不在于加强合作,而在于免去了惩罚变节的成本,它导致人的变节行为一旦被发现,会感到来自外部的压力,从而强烈促使认知威胁的内化。因为对变节者惩罚的成本是惩罚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函数,所以人们认为有两种改变增加了被惩罚者付出的代价,可能也促使了对SP的信仰。

首先是检测变节方式的改变。评估意向性的思维递归理论(Dunbar, 1998),和处理变节或犯规行为的认知系统(Cosmides et al.,2005),以及传达解释面部和其他自主信号的能力(Palameta et al.,2003)都能提高检测效率。此外,让变节者付出真正代价的意愿对于惩罚者来说,不仅是对经历的伤害的回应,也是对第三方所受伤害或对违反规则行为的回应(Fehr& Gachter,2002)。神经结构和情绪促进了对惩罚的情感回馈,结合型惩罚的出现增加了变节行为真正受到惩罚的可能性。第二是增加对变节行为的惩罚形式。与其他生物不同,人类不仅有通过直接观察他人行为,判断他们合作或变节趋势的能力,也有承受对他们行为的赞扬或毁谤的能力。那些声名狼藉的人可能会被其他个人或集体排斥,从而减少未来的合作机会。

四、超自然惩罚作用的实证支持

虽然这两个理论模型有投机性,但很多实证数据似乎都论证了SP对产生重要行为倾向的确有效。首先,民族志的资料表明,相信教化和神灵惩罚的群体具有更高的合作水平且信仰本身巩固了合作(Boehm,2008)。第二,有证据表明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即使他们被暗示在中性角度的观察下,他们也会遵循社会规范。在一项研究中,一个收纳盒被放置在一个大学休息室中。这项研究有两个情景。第一个情境中,收纳盒是一个未经使用的木盒子;而第二个情境中,则是一个被使用过的相同盒子,上面有两个眼睛样子的图片。尽管“警惕的眼睛”并不真实,启动效应仍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诚实度(Bateson et al.,2006)。

这些研究强调一个趋势,即当证据显示人们的行为被观察时,他们更倾向于合作,但究竟相信或起动对超自然观察者的尊重会不会增加这些培养合作倾向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不一。

Bering(2005)研究表明,即使在很小的时候,当孩子们相信有超自然力量在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更按规矩办事。一个实验中,孩子们被带进一个房间,并给他们一个盒子,告知里面有个关于奖品的提示。如果他们能不看就找到奖品就归他们。给出指令后,实验者告诉孩子他需要走出房间一段时间。并创设一个情景,暗示孩子们一个看不见的公主(“爱丽丝”)在房间里观察实验。收到关于爱丽丝提示的孩子中被骗去看盒子的人数明显少于那些未经提示的;甚至在作弊者中,受暗示的被试也要比不受暗示的更晚出现作弊行为。成人被试者出现了类似的倾向。

不过,有人可能会问,实验中启动的威慑作用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概念的超自然角色。这些实验表明,亲社会性也许仅仅当“检测机制”启动时才会增加。这正是人对自身的期望,因为间接互惠和声誉管理对于合作和生存很重要(Alexander,1987),但超自然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行为倾向?

Shariff和Norenzayan发现,在独裁者游戏中,启动了宗教概念的被试相对于那些没启动的,增加了自愿捐赠行为(Shariff & Norenzayan,2007)。在游戏中,一个被试会得到一笔钱,可以与参加游戏的搭档共享(接受者)。这个游戏只玩一次,且给予者可以选择给接受者所有资金,或给其中部分,或不给,这由给予者权衡。玩这个游戏之前,要求学生读包含超自然起动词语的句子(如:神灵,神圣的,上帝,宗教和先知)或不读。捐赠者被提供了10美元用来分配。结果表明,在游戏开始前,受宗教词汇启动的被试相较未启动的平均多给接受者两美元。

因此,超自然惩罚是否有道德威慑作用尚不可知,没有证据明确表示它提高了监控机制存在时的威慑作用。但这并不影响超自然制裁说法的可信度,因为这种信仰增加了监控机制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超自然机制--特殊的知识,实体,或知觉存在的假设,原则上仍可以做一些自然机制做不到的事:使人更相信在监控之下,从而使潜在变节者降低隐藏变节行为的信心,并使其无法充分控制监控系统,惩罚,及被惩罚的实际代价。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R. (1987).The biology of moral systems. Piscataway, NJ: Aldine Transaction.

[2]Bateson, M., Nettle, D., & Roberts, G. (2006). Cues of being watched enhance cooperation in real-world setting. Biology Letters, 22, 412-414.

[3]Bering, J.M. (2005).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n illusion: Religious causal beliefs in children and adults.In B. Ellis & D.F. Bjorklund (Eds.), Origins of the social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child development(pp. 411-437).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4]Brown, M., Palameta, B., & Moore, C. (2003). Are there nonverbal cues to commit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using the zero-acquaintance video presentation paradig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42-69.

[5]Cosmides, L., Tooby, J., Fiddick, L., & Bryant, G. (2005). Detecting cheater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 505-506.

[6]Dunbar, R.I. (1998). The social brain hypothesis.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6, 178-190.

[7]Fehr, E., & Gachter, S. (2002). Egalitarian motive and altruistic punishment. Nature , 415 , 137-140.

[8]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 1243-1248.

[9]Johnson, D., Stopka, P., & Knight, S. (2003). The puzzle of human cooperation. Nature , 421, 911-912.

[10]Murray, M.J. (2009). The evolution of religion: Adaptationist accounts. In S. Melville (Ed.),Science and religion in dialogue (pp. 439-457). Malden, MA: Wiley Blackwell.

[11]Ohtsuki, H., Iwasa, Y., & Nowak, M.A. (2009). Indirect reciprocity provides only a narrow margin of efficiency for costly punishment. Nature , 457 ,79-82.

[12]Rappaport, R.A. (1999). 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Shariff, A., & Norenzayan, A. (2007). God is watching you: Supernatural agent concepts increase prosocial behavior in an anonymous economic gam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 803-809.

上一篇:安全防范措施范文 下一篇:节能减排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