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20 15:40:54

学校音乐教学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 音乐教学 教学改革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生活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的艺术学科,也是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呆板、单一。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内在的音乐艺术潜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部分职业学校往往将音乐教育简化为一种乐器教学和唱歌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单科技能的训练,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间的融会贯通,忽视了音乐教学活动方面素质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不完善。音乐课程结构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现阶段,中职音乐教学课程结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合理:一方面,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学生实践的时间较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乏良好的对接;另一方面,将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过于狭窄,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

二、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中职音乐教学体系与音乐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提出改革的策略如下: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1)充分认识中职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广大中职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培养学生性格品质、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强音乐课程的开设力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意愿和兴趣,并将教学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制”走向“民主”,使音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2)加强音乐教学投入。学校应多方筹措、努力争取教育经费,改善音乐教学设备,构建现代化教育平台。同时,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网络,重组教学资源,更新学校网站,上传教学共享资源,构建交流平台等,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这样,既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益,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新教学内容,激发音乐课堂活力。(1)以音乐为本,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通过作品的节奏、旋律、力度、和声、音色、音程、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拓宽音乐教学范围,抓住音乐要素,深化音乐审美教学。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目标上,要从单纯的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转变为对“以美育人”内容价值的突出强调,实现音乐教学内容材料的选取及教学活动设计能围绕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鉴赏美进行。(2)以现代化技术为平台,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展现视、听、唱的教学内容。除了中外的著名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及作品之外,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融入时尚的元素,如全国性的青歌赛、舞蹈比赛和大型晚会中优秀的节目等。

3.丰富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1)在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上,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创造、欣赏等过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在体验中产生感情的共鸣,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都得到升华,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在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学生实际,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的音乐技能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音乐技能训练指导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倡导并推行开放性、实践性、模拟性、参与性的教学模式,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关注音乐方式的衔接,关注激发兴趣的衔接,关注学科专业相互融合的衔接。(3)在音乐欣赏教学上,要积极推行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教学方式。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充实“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将唱歌、乐器演奏和识谱视唱内容整合为“欣赏”与“表现”的教学领域,同时拓展出“创造”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自由欣赏、思考,去感受、体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去创造音乐情感。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2篇

詹姆斯・L.默塞尔(James L. Mursell),1893年6月1日生于英格兰的德比(Derby),先后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学校、英格兰的汤顿中学、澳大利亚南部阿德莱德的凯尔(Kyre)学院接受教育;1915年来到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与哈佛大学学习,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1至1923年在俄亥俄州佩恩斯维尔的伊利湖学院任教,讲授心理学与教育课程;1923至1935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学院任教,讲授教育课程;1935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任教,教育方向副教授,同年升任教授;194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音乐与音乐教育系主任;1959年退休;1963年1月去世。

詹姆斯・L.默塞尔作为美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是一位多产的学者,曾出版专著25部,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其研究成果涉及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专著有《笛卡尔科学哲学中直觉的功能》(Function of Intuition in Descartes' Philosophy of Science,1919)、《意义概念的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Meaning, 1920)、《战争时代的个人哲学》 (A Personal Philosophy for War Time,1923)、《中学教学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1932)、《教育基本原理》(Principles of Education,1934)、《净化你的心灵》(Streamline Your Mind,1936)、《为美国民主的教育》(Education for American democracy,1943)、《心理学测量》(Psychological Testing,1947)、《如何形成习惯和改变习惯》(How to Make and Break Habits,1953)、《成功教学及其心理学原则》(Successful Teaching, its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1954、1946)、《民主教育的原则》(Principles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1955)等。

默塞尔对20世纪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有着重要影响,他出版的音乐、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方面的专著主要有《音乐教育基本原理》(Principles of Musical Education,1927)、《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chool Music Teaching,与玛贝尔・格伦合著,1931)、《音乐教育中的人类价值观》(Human Values and Music Education ,与玛贝尔・格伦合著, 1934)、《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 of Music, 1937)、《美国学校中的音乐》(Music in American Schools,1943)、《音乐与课堂教师》(Music and the Classroom Teacher, 1951)、《音乐教育基本原理与项目》(Music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grams,1956)、《我们城镇的音乐(2册)》(Music in Our Town I& II,1956)、《我们国家的音乐》(Music in Our Country,1958)等。

导 读

默塞尔是一位跨学科且极为多产的作者,其典型的跨国(英、奥、美等)成长、求学经历,以及神学教育背景等,使其兴趣广泛,研究成果涉及多个学术(哲学、心理学、教育、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等)领域。他对20世纪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有着重要影响,著有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原理、音乐心理学、音乐教学心理学和课堂音乐等著述。早在1927年默塞尔就已经出版专著《音乐教育基本原理》,1929年默塞尔参加美国音乐教师协会年会,发表题为“理想的音乐课”的演讲,受到音乐教育界一致好评。因为当时音乐教育者急需“一位哲学家”和“一位发言人”为自己的专业做理论辩护,默塞尔作为一位拥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研究背景的跨学科知名学者,对于当时音乐教育界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

《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是与玛贝尔・格伦合著,出版于1931年,当时正值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高涨时期,默塞尔的音乐教育思想深受约翰・杜威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烙上了鲜明的印记。首先,受杜威和进步主义教育 “儿童中心论”思想的影响,默塞尔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强调音乐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学生音乐成长的关键。其次,受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思想的影响,默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即经验的再建构”观点,认为音乐学习中学生的音乐经验尤为重要,鼓励学生作为聆听者、歌唱者、器乐演奏者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远比讲授音乐知识、技巧训练与分析音乐作品更有意义。再次,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等思想的影响,默塞尔提出音乐教育不应该过分关注识谱、乐理、技巧,而是应该通过音乐活动丰富儿童当下生活,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战胜音乐挑战体验到愉悦,进而丰富生活。他指出,“音乐教育要帮助儿童自己发现音乐的真谛,并且在音乐中发现自我”“一个教育过程,除了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成长、更多的生活之外,没有其他的目的或者结果。当我看到小学生唱歌时,我们要说,每一首歌应该立刻成为一个目标,并且成为一个‘垫脚石’……帮助儿童经历音乐,并且教育其成为音乐性的人。” 最后,默塞尔还深受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杜威将教育视为实现民主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一种公开讨论和自由交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默塞尔认为,民主思想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力量,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人们应分享这些思想的力量。当音乐作为贵族艺术仅被少数人所享用时,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民主社会,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们获得对音乐的热爱,使生活更人性化、更高雅。

默塞尔与格伦合著的《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chool Music Teaching,1931)与《音乐教育中的人类价值观》(Human Values in Music Education,1934),是当时美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标准教材。虽然首版于1931年的《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距今已有八十四年的历史,但就像杜威的经典著作一样,作为世界教育的宝贵遗产,并不因时代的久远而失色,而是常读常新,现代教育者仍能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与思考的启迪。今天,我们重温默塞尔等人的音乐教育观,仍会有新的收获与发现,仍能不断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的专业思考。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3篇

约翰・杜威(John Dewey)把所有的教育都定义为经验的重新建构(reconstruction)。据此,他认为这既非信息的存储,也非固有习惯的反应。更确切地说,对那些有着更新、更多经验和行为的个体而言,是一次崛起或开始。根据其所基于的基础哲学,课程中的每一门学科,既可能是具有教育性的,也可能是不具备教育性的。只有当该学科能够为更广泛、更典型的人类经验提供机会时,它才具有可教育性。例如,如果数学、历史和文学仅基于信息或技术来教授的话,它们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它们是人类实践和尝试的伟大领域,是一个广泛的领域,人们在其中发现经验与行动的可能性。确切地说,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音乐也作为一门训练课程或是信息课程来教授,那么音乐在学校课程中就没有真正的地位。音乐的辩护理由,以及音乐的教育价值,完全基于它被视为一个富有活力和激励人心的经验领域……

“音乐教育即经验的再建构”这一观念,直接引领我们回归到一个一再重申的观点,即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鉴赏。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出鉴赏,那么我们将仅仅成为训练者、单纯的技师,而不再是教育者。鉴赏正是意味着具有音乐的美和力量的经验,并且我们已经看到(学校音乐)项目的所有组成部分必须正好生成这种结果。

二、 音乐教育作为学科

因为我们坚持认为音乐教育完全不同于单纯的训练,于是它的主要目标不是训练,而是鉴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想要使每件事情简单,想要消除所有的挑战、压力和束缚。要消除任何学科内的根本问题,重要的是要削弱它的难度;但是错误地理解学科的困难时,就以为是要消除它。我们坚信的是,使音乐的娱乐和创造变得吸引人、诱惑人,以至于将困难变成挑战,并为之努力工作,进而使之变得有乐趣。这就是音乐的学科价值,就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

三、 音乐作为充实生活中一项事业

约翰・杜威所坚持的另一个观点是,教育不是为生活而准备的过程,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为学校音乐所做的终极讨论的观念,并不是因为儿童在未来某一时期会用到音乐,而是教授音乐为他们的将来做准备,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正确地教授音乐,可以对儿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给儿童“此时此地”的充实生活提供一个更广泛的机会,这个机会应该属于儿童。注意,我们所说的是音乐被正确地教授。如果它被作为一门训练学科来对待,它将没有这个价值。这种方法一般包括两个困难:其一,它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一些物质奖励来创造艺术方面的兴趣和动机,如高度强调社会动机。但是,当音乐教授鉴赏时,它更倾向于自身的内在动因。其二,我们必须创造机会来我们所做事情的理由。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为音乐本身辩护,音乐的价值是显而易见和不可否认的。但是,知道音符名称、理解音乐理论或者发展音乐技巧的价值,就像其自身的目标一样,并非不言而喻的。因此当教师的教学指向这些事情时,他们必须编造各种理由。最通常的情况―宣称这些学习训练大脑―已经被讨论过,并被摒弃了。但我们总是努力证明,学生们将在某时某地用到这种技巧或技能―这种努力是被质疑和值得商榷的。教育过程不能在此时此地为自己辩护,就儿童的一个更快乐、更充实的人生方面来说,这个过程总是成为最受诟病的问题。我们希望得到的一个音乐项目应不指向训练,同时也不逃避困难,而是依据儿童自身的水平,试图提供一个使他们变成儿童音乐家的机会―在音乐中寻找一个快乐而充实生活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问,学校音乐是否强调专业与业余之分呢?难道我们的学校音乐旨在帮助少数人进入(音乐)专业生涯,而不为许多人成为业余爱好者开放吗?我们的回答是,学校音乐像其他任何教育学科一样,与为使儿童进入专业生涯做准备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但是,它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帮助儿童自己发现音乐的真谛,并且在音乐中发现自我。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那么在后期运用于学校音乐中的时候,将极大地观照他们本身。职业指导者的真正问题是他们没有发现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塑造自己的生活。发现自我是寻找工作和闲暇时间追求的基础。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一个教育过程除了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成长及更多的生活之外,没有其他的目的或者结果。无论在何处,每一首歌应该立刻成为一个目标,并且成为一个“垫脚石”。在这里,我有一个像人性一样宽泛的原则,并且应该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帮助儿童经历音乐,并且教育他们成为音乐性的人。训练学生“一口袋”的绝招,不仅浪费了他的时间,也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因而,在此我们第三次把所进行的目的讨论引入到欣赏的主要概念中。音乐教育计划是要真正成为充实生活中的一次冒险,必须注重理解对音乐的热爱,必须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音乐鉴赏精神。

四、音乐教育作为创造民主的一个媒介

约翰・杜威坚信民主的真正本质并不是它的政治结构,民主的重要特征就是广泛和亲密的经验共享。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可以面对生活,并互相激励、指导、启发和鼓励。这在所有民主社会中都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比如在古代雅典,一个城邦(state)聚集了不同性格和不同思想的人,而这些人邂逅并共同生活在一个富裕的社会。还是在同一个城邦,我们看到民主思想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力量,它体现在无与伦比的艺术作品中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从他们的共同灵感经验中获取意义和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分享丰富的经验,那么这种创造性的贡献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是古代雅典人民伟大的文学、戏剧和艺术作品的真正社会意义,它们为人类思想的凝聚提供了途径,意愿、事业与爱国情操成为社区的焦点。古代雅典是一个民主社会,这一点可以在音乐方面找到些许踪迹,因此与其说艺术既意味着一种古典文明,还对现代文明有着指导意义。今天,音乐成为了现代社会生活更人性化、更高雅的媒介。因为当代生活有着所有的压力和束缚,以及虚伪的所有反人性和反民主的部分。

我们看到了音乐的社会力量和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必须考虑捕捉这个力量,不能忽略音乐及其内在价值,仅仅强调一种“团结”(get-together)精神。戴维森(Davison)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音乐的“团结”精神而忽略音乐自身的阵营,与那些勤勉培养音乐价值的阵营相比,前者在社团合唱中获得的价值更少。我们必须对音乐有信心,必须使音乐成为主要的事情,让音乐做自己的事情,我们看到了音乐这种神奇的团结力量在业余合唱(奏)团队中最完美的体现―在团队中个体发现自己的工作被其他队员所丰富,并且他自己能为集体事业做贡献。这并非偶然,哲学家将天堂的和谐比作一首天体音乐,神学家将救赎者的主要快乐画为一幅唱国歌的图,历久弥新。因为音乐有一种丰富和创造的民主使命,使人们面对面的关系更紧密。

此时,我们再次见证了学校音乐的终极使命。曾几何时,当音乐作为一种贵族艺术,仅被少数人所拥有时,也正是音乐式微的时期。随着民间音乐浪潮的兴起,艺术被不断更新,艺术最伟大的仆人总是趋向于普及自己的魅力。当它们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曾多次显现出对全人类使命的亲切感。因此,我们有贝多芬(Beethoven)的惊人诳语―所有人都意识到却不敢说,他却以庄严的力量说出:“我是为人类生活提供美酒的巴克斯(Bacchus)。”

美国的学校音乐正在进行一场艺术运动,该运动由于真实、民主的天性和冲动而意义重大。这场运动遭到“技术论者”的反对,并被空谈家和“技术论者”带入歧途,终成一场悲剧,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应该超越这种不成熟和机械的训练。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授美国人明智地获取音乐之爱,学校音乐教师应该致力于将音乐的力量和荣耀传递给所有学生,以著名的信条作为概括:

可爱的艺术,我的喜悦和安慰,

它奇妙的力量驱散我们所有的忧虑,

你拥有我的心灵,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整个世界,为它祛除忧虑的魔法而欢欣鼓舞,

我曾经听过人类所有形式的欢乐,

但是,对我而言,艺术无可比拟,

一个预言说,上天赋予你最富有的宝藏,

你拥有艺术,我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你。

注 释: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4篇

音乐德育化的实行初期,可能很多教育人士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可行性表示怀疑。事实证明,音乐德育化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使得音乐德育化教育成为可能。音乐教学和德育教学都是为学生来服务,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两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音乐德育化贯穿于我国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过去的教学中,音乐教师也无意中将音乐体现出的美感和审美观灌输给学生。通常认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别。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特点,在和谐的气氛中实现互通互联。

2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点

2.1亲和性强

首先,音乐本身比较快乐亲和,它能够使人沉浸在愉快的气氛当中。欢乐的韵律、美妙的音符、动感的艺术,给学生提供充足丰富的精神养分,放松他们的心情,音乐深受学生的欢迎。其次,音乐教师本身就有亲和性,他们平易近人,能够容易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也很容易的就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2.2感染性强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它与情感水融,音乐的特征就是由情至意、因情导行、意行互动。音乐是最具情感色彩的艺术,它能诱发人的内在情感,使学生与音乐表达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接受并感染作品丰富的感彩。对于初在青春期的学生,优美的音乐、丰富的演唱活动可以吸引他们的目光,调节他们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就在于情绪的感染与控制上。

2.3功效性强

音乐是音响符号组成的,作用于听觉的刺激物。不同的音乐教育可以激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可以将音乐本身蕴含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从而使道德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音乐虽作用于人的听觉,实际上是作用于人的内心。学生在长期接受音乐教育后,就能达到心之谐和,而心之谐和又能导致行之谐和。这种教育方式的功效不是暂时性的,而是长久的。

3学校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实现方略

3.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理念

以塑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核心。学校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让学校音乐教育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渗透德育,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的音乐理念,在学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应把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让教育方式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而促使德育功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要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先进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

3.2完善高校音乐教育体制

完善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的音乐素质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学校的音乐课由选修课调为必修课,这样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就改变了音乐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使更多的学生重视这门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学校要塑造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是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学校创新型音乐教师应该对音乐有热情;应该掌握音乐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等。

3.3创新学校音乐教育内容和方法

应该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顾及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生活经验等,选择一些具有强烈的现实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学校的音乐教育内容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音乐理论、精神、历史、常识、法律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观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将音乐疗法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教育中,音乐疗法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点为突破口,向德育渗透,促使德、智、体、美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宽容心理、协作心理等有这种大的意义。

4结论

学校音乐教育和大学生的德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两者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学校方面来说,要更加重视音乐教育和德育结合的研究,结合当前的教育制度,,客观评定学校音乐教学德育化的因素,尽力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对音乐和德育都能理解和认同。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Abstract: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usic teaching, therefore, to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 use all sorts of method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level, so as to cultivate th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音乐是通过歌唱、演奏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反映生活与大自然的方式和手段。它是一种通过鲜明的节奏、欢快的乐曲、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启迪人的特殊艺术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它通过特殊的表现形式赋予教学独特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和功能。

一、音乐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学习不仅仅是“唱歌”那么简单,还包括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兴趣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音乐教学特点,运用音乐的魅力,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其在音乐学习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同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音乐学习中。近年来音乐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现象,音乐课堂生机盎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互动,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乐趣,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2、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音乐家的奋斗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如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可以通过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让学生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 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让学生们了解贝多芬的人格品质,学习音乐家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和拼搏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介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时,可以出示其名言:“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从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透视其人格品质,对于当今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会有很好的作用。相信受到这样教导的孩子,在学习的路程上,他们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更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从而更加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3、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只有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促进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和谐与健康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感受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中美的境界,这样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提高文化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二、怎样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1、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每一位中职学生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最终目的都是把每一位受教育者的音乐潜能挖掘出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普遍提高,最终喜欢音乐,终身受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及课本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们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中职学校音乐老师要明确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音乐中享受快乐,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运用各种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是音乐教师教学的前提,同时还是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基本保障,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活跃课堂氛围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爱好,课前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然后对所播放的音乐进行解说。如此,不仅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音乐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王力宏风靡一时的《花田错》,并在播放后,将古典戏剧《花田错》与王力宏的《花田错》相结合进行讲解,在使学生理解《花田错》的同时,同时可以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综合面

3、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加深认识,调动情绪,渲染气氛。例如教师在教唱《歌唱祖国》时,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能够体现国家发展、强大的影像资料,资料内容可以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的阅兵式,也可以是宇宙飞船升入太空、航空母舰入海航行等,影像资料应尽量体现出国家繁荣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要具备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爱国之情。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学生们在感受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气氛中,必然会以昂首挺胸的气势和乐观自豪的心态放声高歌,从而在音乐教育中实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学生的全面成才与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海丹.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欣赏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1,(5):172-173.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音乐教学 改革 措施

一、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当前,不少职业学校的领导缺乏较高的教育素养,再加上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没有形成较强的音乐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比较落后,尤其是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致使很多职业学校未能对音乐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更有甚者不少职业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音乐这门课程,这对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情感、思想、观念、修养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音乐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在很多职业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依然还有一些音乐教师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由于这种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一,因此教师通常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教材之外知识的需求,仅仅教授学生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事实上,有很多学生对音乐有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他们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音乐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音乐师资水平对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不少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相对较低,对学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同时,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室相对缺乏,音乐器材也不能适应音乐教学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音乐教学的安排,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阻碍了职业学习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措施

1.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教育应具有一定的愉悦性,应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同时还要让学生从精神上得到美好的音乐感受。学校也要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学习内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可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比较高雅的音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和动机,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以及欣赏音乐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操、思想、观念、认识、性格以及修养等在音乐的学习中逐渐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水平的目的。

2.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以及高能力的音乐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需要职业学校和教师自身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职业学校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接受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的机会,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学校也可以让年轻的音乐教师多听资历较深、音乐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的音乐课,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其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音乐教学水平的目的。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社团活动。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音乐社团活动当中,如话剧团、舞蹈队、合唱团以及铜管乐队等艺术团体,使学生通过参与这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创新能力、音乐意识以及审美能力;教师还需要多鼓励学生能够踊跃参与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和文艺汇演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艺术表演活动中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欢乐、愉悦以及情感体验。通过参与这类音乐活动,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心理,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真谛。

总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音乐社团活动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广阔的音乐学习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音乐修养,还可以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水平,从而实现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歆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

[2]张靖.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03).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音乐欣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11-02

原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曾在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会”上强调:“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没有音乐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启迪健康人生、抵御各种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学校的学生更需要加强美育,更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来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音乐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中职学生最喜爱的教育形式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相关文件精神开设的。音乐欣赏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属必修课范畴。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是为非音乐专业开设的普及性音乐课程,主要使学生通过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增强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和提升自身修养。

1 中职学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修养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内心情感亦日益丰富。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具有审美意义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具有旋律美、歌词美、和声美、意境美、情感美等审美特征,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

1.2 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能力

人类的创造力源于想象。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音乐形象,并在情感上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作曲家的作曲是一度创作,演唱(奏)家的演唱(奏)是二度创作,音乐欣赏者的欣赏是三度创作。音乐欣赏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能丰富想象力,从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1.3 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健全的人格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的综合艺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得多。”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欣赏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作品,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振奋。音乐作品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都能起到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使人觉醒、催人奋进、升华情感的作用。在分析作品艺术美的同时还要揭示作品的思想性,这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形成。音乐欣赏还能够帮助学生调整自我,控制情绪,唤醒和有效整合人格力量,帮助他们自我得到充分表现,情绪得到合理释放。

1.4 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贝多芬也说过:“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音乐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音乐形象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意识。它以生动的音乐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追求真、善、美,激励着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音乐教育能够将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道德伦理内涵,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提高道德情操。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5 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的知识面

音乐艺术与文学、绘画、戏剧、历史、地理、舞蹈等多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遵循互通原则,把各种艺术形式或学科的各个方面充分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并通过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集成多媒体素材,在教师指导下,基于多维视角、展开多元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音乐欣赏过程是学生知识体系充实与完善的过程。

2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中职学校以专业课为教学重心,相对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中职学校中,音乐课的比重较少,有一些学校将音乐欣赏设置为选修课,更甚者有的学校根本不设音乐课,学校重视的是其他专业课及文化课的学习,忽视音乐教育和美学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2.2 师资力量匮乏

音乐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和音乐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便引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音乐师资力量薄弱、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甚至个别学校没有聘任专职音乐教师。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立音乐学科教研室(组),音乐教师的进修、培训、教研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学科考核、教研和评价体系。

2.3 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音乐教学设备配置不足的现状,很多中职学校没有专业的多功能音乐教室,缺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必备的教学乐器(如,钢琴等),难以使学生从听觉、视觉,多方位多渠道获得信息。即便是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也存在设备老化、使用不便的现象,不能满足音乐教学对硬件的需求。

2.4 教材选用不合理

中职学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借用高等教育教材,参考音乐专业方面的教材,使用若干中职教师共同编著的教材,沿用高中音乐教材等。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弊端和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中职学校教学特点。如高等教育教材理论程度过深,音乐专业的教材专业性质太强、要求过高,若干中职教师编著的教材范围受限、权威性较低,高中音乐教材侧重点不一样等等。从目前中职学校教材使用情况来看,不仅是书本教材使用方面存在问题,同时还缺乏配套的音像制品、多媒体软件、视频资料以及实物展示等等。

2.5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多数中职学校音乐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音乐欣赏教学以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对音乐作品的标题、内容、作者等进行介绍,再让学生去“听”音乐,忽视了学生是欣赏的主体。教师经常会将定论灌输给学生,或者把自己认为对音乐最好的理解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不能将真情实感投入到音乐当中,这是对学生想象力的限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充分认识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美的生活,同样,没有音乐的中职教育也是不健全的教育。”新时期的中职教育在完善学生的心智、品格、体魄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通识教育、人文关怀及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教育特别是音乐欣赏教学则体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功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职学校领导应该更加关注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

3.2 合理选用教材

音乐欣赏教材的选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着眼于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和特长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能展示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文学、绘画、历史、地理等多学科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同时,还需要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将基本教材与辅助教材相配套,文本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符合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要求并具有特色的教材。

3.3 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只有少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要提高全体学生音乐基础水平,就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开设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迈进音乐殿堂,了解音乐创作背景和音乐语汇,掌握音乐基本规律,初步解决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困惑,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

3.4 加大音乐教育经费投入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程内容不同于音乐专科学校,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艺术课程,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根据其特点,音乐欣赏教学一般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中职学校应单独划拨专门的音乐教学经费,建设专业的音乐教室,并配备相应的乐器和多媒体设备,从而为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保证,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3.5 丰富课外音乐实践

为了更好地保证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加校内外的各类音乐活动。如参加学校合唱队、乐队、歌唱比赛、综合性的文艺演出,或走出校门去观摩各类综合演出。在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音乐实践热情的同时,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学生通过在音乐活动中的实践,体验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美的感知,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活跃思维,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中职学校应给予音乐欣赏教学足够的空间和地位,重视它并开展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真正实现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达.音乐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 尹红.音乐教学论(修订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秦德祥,杜磊.音乐课堂教学的经典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8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素质教育在逐渐地提高,我国对教育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更多地重视了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然而要更多地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的适用型人才,就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发展,适应时代的进步,本文就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

职业学校 音乐教学 改革

音乐将一些乐音进行有规律的组合释放,通过一定的旋律和有效的节奏,起到表现内心感情和现实生活状态的作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指的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和有效的教学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1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在逐渐增大,对于精神文明的提高也在不断加强,进而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在逐渐增大。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人们不再仅仅追逐在耳朵的享受,更多的是在追逐一些视觉震撼和感官上的表现悦目,这样就能够将音乐更好地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融合艺术,给人们更好的艺术感。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就是要有效地、更好地培养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每个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都要设定相对科学合理的目标,根据目标的中心思想进行有效的具体化的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才能促进职业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向着与时俱进、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得对音乐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与时俱进,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要。

2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然而就目前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做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在教学的中心思想上不能够做到以人为中心,缺少了针对人自身的研究,不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的需要进行教学和培养,往往职业学校的思想在于为了培养而培养,不能做到根据人的发展来创造出有效的培养方式,进而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主要是进行谋出路手段的培养,导致学生仅是对音乐专业有个简单的了解,缺少针对性和全能性的培养,使得整个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个人能力有限,缺乏专项技能的操作,而不能胜任实际工作任务,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职业学校缺少硬件设施和活动。

就我国目前的职业学校建设现状看,除了思想上不够重视之外,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职业学校中音乐教学的相应硬件设施不全,甚至有的到匮乏的地步,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存在着这种缺少音乐教学硬件设施的现象,没有音乐教室,缺少能够高效进行音乐教学的环境、缺少音乐器材。此外,还存在教师的专业性能力不足的现状,甚至是专业为语文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可想而知其效果如何。另外,整个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缺少音乐活动,教学模式枯燥,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导致了学生综合性能力不足,全面发展能力有限,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时展的需要。

(3)管理体制不足。

前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不足,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知识,过于传统,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系统,教学模式落后,没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征,缺少了信息化的管理,使得整个职业学校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培养和发展相应的综合性人才。

3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音乐课程中的现实情况,对目前我国职业学校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职业学校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将思想转变,传统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这就需要职业学校进行思想转变,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作为中心思想,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时,不仅仅需要针对课程,更多的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全面培养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改革。改革的重点还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方面,只有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动态更新音乐课程设置。

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各级学校将培养优秀的教师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责无旁贷。但是,通过和相关人士了解,学校负责人普遍反映近几年中职毕业生音乐素质不高,追其源头还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不能准确定位,造成了音乐教师上课无标准可依,随意性很强。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教育专业长期以来没有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进一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新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准确,对素质、知识与能力培养规格要求更具体。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按照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注重音乐技能在实习实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让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工作,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接受音乐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在毕业后达到高素质的就业标准。

(3)职业资格证书与教材应不断更新发展。

教育行业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为是否具有与应聘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师资培养却存在滞后状态,突出问题就体现在教材上,教材多年一贯制的沿用高教社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在使用中也并没有跟上当前教育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进行及时的更新、修订、再版和补充。因此,政府应根据现状,结合中职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用人需求,将这些内容融入音乐技能课程和教材中,并能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变化动态更新教材内容,使音乐技能教材与教育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体现教育的职业特色。

4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当前职业学校的存在问题、现实状况分析,得出职业学校音乐改革的措施在于:第一,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动态更新音乐课程设置。第三,职业资格证书与教材应不断更新发展。应以此三项为重点,进行有效改革,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结合目前社会的就业需求实践学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喜平 单位: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0.

[2]杨宗武,谭邵华,姜伯成,邱孝述.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推进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国教育报[N].2013-4-14(1).

[4]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焦点 趋势 规律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学法研究的动向及改革的趋势,进而在音乐教学艺术规律的研究中,试图从美学角度揭示音乐教学与艺术美学的关系及其所表现的美学特征,阐述音乐教学法既是教学艺术美的体现又是教学艺术美的创造的观点。

一、音乐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其焦点

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其研究也必然要置于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去审视。去其他学科研究一样,普通学校音乐教学的研究要在确定其范围、过程、内容的同时重视起教学方法论的研究。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音乐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指导这项研究的最基本的原则,而教学原则和方法则是教学方法论的两个重要部分。在教学原则的研究上,可概要的简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原则;二是研究音乐教学系统整体功能,解释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三是研究音乐教学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及教学艺术规律发展性的原则;四是为提高教学效率、节省师生时间、选择最佳的方案是最优化的原则。在音乐教学研究的方法上,则往往采用历史的、理论的、经验的、实验的方法。

在普通学校音乐教学研究中,不管采用的何种方法研究,无论教学研究音乐教学,首要的问题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方法论去理解、阐述、解释音乐教学活动的现象和规律,这种特殊实践的方法就是音乐教学法。

二、音乐教学法研究的动向及改革的趋势

现代教学法则更强调和综合性、整体性,具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音乐教育观念的讨论

重视人的自由发展,从宏观上进行音乐教育目标的研究,认为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的的,而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

(二)主张以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

根据儿童年龄、接受音乐教育的心理,综合其他学科,如美学、哲学、历史学进行研究。从结构心理学观点出发,提出的教育应考虑儿童自身思维结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教育,在各学科教学研究中都已普遍重视“自然发展观”的教育理论。

(三)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由以教为重心转向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转向培养审美能力为重心。

(四)重视选用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教育

三、音乐教学艺术规律的研究

音乐教学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音乐教学艺术境界。它是建立在科学教学规律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所谓科学性是指音乐教学艺术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原理,反映音乐教学艺术的内在发展的动态的客观规律;艺术性是指教学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创造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一)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是音乐教学的客观依据

音乐教学同其他教学科目一样,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客观依据的,尤其是发展阶段性的心理学理论。音乐教育应当根据青少年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根据来进行,这是音乐教学艺术的客观规律之一。

(二)音乐教育原则是音乐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

音乐教育原则是音乐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述,是音乐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音乐教育,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音乐审美教育准则,体现了他在哲学上的中庸之道,艺术上的中和之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学原则的形成不无影响。不同时期的中外至今音乐家总结了诸多音乐教学原则经验,对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音乐教学法是音乐教学艺术规律的反映

音乐教学艺术规律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反映的,各项教学原则也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自然成为教学艺术规律研究的焦点。音乐教学艺术以艺术作品为媒介,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方法必然体现美学特征,给人以审美感受;又因教师通过音乐作品的形象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气氛,创造最佳效果,所以,从美学的角度讲,艺术美通过音乐教学的体现,又是艺术美的创造,其主要美学特征表现在驾驭、整体与和谐、简单与深刻、节奏、情感、风格等几个方面。

1.驾驭

音乐教学艺术的美学价值首先是对教育教学的驾驭。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就是研究方法正如智足谋多的企业家对经济规律了然于胸并能驾驭自如、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时感到无比欣慰一样,由于音乐教学内容本身就是艺术作品,熟练的驾驭音乐教学规律,术多法广,其艺术价值更高。

2.整体与和谐

从整体上把握现实是审美的过程,教师和艺术家一样,总是从整体上观察分析对象,化整为零,化整为零,集零为整。音乐作品包括人类社会生活及个学科内容,音乐教师是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中共同沉浸于艺术海洋里,是这种师生间与音乐作品间的整体关系和谐默契,比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更为突出。

3.简单与深刻

简单是美的,简单包含深刻。有的科学家不仅认为简单是美的,而且把简单性与伟大相提并论。音乐教学艺术体现出的简单,其要素是教学思想的集中、明确和教学方法的简明、自然。尽可能用简明扼要的形式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会给人简洁的美感。

4.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音乐教学的节奏主要体现在有张有弛、有展有收、有密有疏的教学过程中。

5.情感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的情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以心换心。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被音乐作品激发的情感表现。

6.风格

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不用方法的运用。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会在吸取别人长处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自己的风格。当然,音乐教学艺术规律的研究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

学校音乐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国分类法】:G71

引言:音乐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能够治愈人内心的恐惧,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中职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还不尽人意,下面,笔者就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满足着人类精神的需求。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越发强烈。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能够通过音乐这个媒介,通过积极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在中职学生的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许多学校的校方领导人员还没有看到其重要性。其实,高效的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其积极的人生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除了艺术专业的中职院校外,其余院校的音乐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具体总结如下:

由于某些利益原因,大部分中职院校更重视的是本专业的技术性的教学培养,而忽视音乐美术这类艺术类素质的培养。除了部分艺术专业的中职院校外,有些非艺术类院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开设音乐课程的学校其音乐课也极为不正规。由于校方没有理解音乐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知道音乐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还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绝佳媒介,因此大部分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 缺乏合理科学的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与其他学科一样,涉及到教学,就要有教学大纲。但是在大部分中职院校,音乐课无大纲可依。与普通中学不同,教育部对其已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有一定指引。然而中职院校的教育建设属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科)的职教教研室的范畴,因此,当前的现状是,没有单位能组织中职学校的音乐教研人员来进行教研活动。另外,在许多中职院校中,音乐是选修课,学校对其课堂教学更加无明确要求。

(三) 学生差异大,积极性低

中职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不同,自信心普遍偏低,而且注意力、学习积极性等都相对薄弱。另外,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差异也较大。有些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系统学习过音乐知识,而有一些学生对音乐从未接触过,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这样参差不齐的状况本身就给教学增加了难度。而另外,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音乐的学生,很可能对音乐就不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也会出现怠慢懒惰,不参与教学活动的现象。这也更加影响教学的效果。

(四) 缺乏专职音乐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音乐处于边缘学科。学校对音乐课的投入也就很少。直接的体现就是,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需要开设音乐课,就随便拉一个艺术老师去上,又没有教学大纲可依,甚至考核也是随随便便糊弄过去。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先进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更无从谈起。然而,对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由于学校很少派这些老师出去进修学习,使得老师在学校的教师队伍里也处于弱势。争取不到更多的教学资源,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也无心去学习开发先进的教学模式。使得这些开设音乐课的少数学校的音乐教学也很落后,无法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无法提升其音乐素质。

三、 改善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 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凸显中职特色和专业特色

校方领导应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把音乐课当作与一般专业课同样重要的课程来对待。加大力度建设音乐教师队伍,公平对待音乐老师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增加培训机会、考核机制、上岗考察等规章。提高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让音乐课变得有实质性的内容,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有所得。另外,还可以将音乐与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专业,可以让学生用计算机的软件去搜索音乐资源,或编辑、剪辑、制作音频文件等;旅游专业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某地当地特色的传统音乐以及现代流行音乐特色等等。

(二) 及时更新教材,丰富教学模式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既能清晰巧妙得尽量多得传递音乐知识,又能有较大的趣味性,足矣吸引那些对音乐没有太多兴趣的同学们的注意。可以说,选好教材,教育就成功了三分之一。其次,老师还要针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造,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兴趣。教材的内容还可以适当与日常生活相连接,老师甚至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把音乐课本上的死板的音乐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发展一些技能,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改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要将教与学变成两张皮。

(三) 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让音乐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要尤其重视音乐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可以将课本上的抽象的知识切实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现实,让学生在短期内就看到学习效果,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行为。老师可以将某些课堂改造成“达人秀”,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出自己的才艺;在学校举办艺术节,让同学们自己排练一些合唱或者舞蹈节目。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将音乐知识渗透给学生。另外,这样的活动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能够增加自信,同时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结论: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付出一定能力才能使其得到明显改善。在教学的改革中,校方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中职学生情操、意志力、审美能力、思想品德的锻炼和培养,从而加大音乐教师的队伍建设;让老师在教学中多发挥专业技能,改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科书;重视课余拓展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改善校园环境,造福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德吉央拉.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成功(教育).2013(09)

[2]陈宏.浅谈中职学校音乐美育现状及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10(05)

上一篇:高效养殖技术范文 下一篇:中学女生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