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2-27 07:30:50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信用风险是授信人因未能履约对交易中的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何规避信用风险、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是有效使用“信用”的精髓。本文主要在分析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指出信用风险管理如何给企业的财务活动带来盈余,并提出了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以规避信用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信用;信用风险;财务管理

从金融史上已经出现过的金融危机可以知道,金融危机下,无论是曾经多么风光无限的企业,即使拥有上千亿美元的资产,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也不堪一击。这些企业最终的风险都集中在财务层面,突出表现为信用危机,从而使得企业的信用风险集中爆发。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利用财务杠杠,是企业从危机中存活的出路。

一、信用风险与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银行信用风险和商业信用风险两种。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就是到期无法偿还金融机构借款的风险,商业信用风险最主要的表现为客户在债务到期后不具备还款能力。总体来看,信用风险主要跟以下因素相关:一是经济周期性。往往在经济下行阶段,企业赢利情况总体恶化,信用风险增加;二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从其表现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二是从个体信用判断整体信用紊乱的传递性;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控制的可控性;四是具有经济周期性。信用风险管理是针对信用风险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对授信和收回应收账款等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信用风险管理,一般包括事前调查、事中监督和事后调整三个阶段。在事前调查阶段,一般通过企业征信和信用等级评价等手段对客户进行分类,建立客户档案信息,明确客户类型,在交易之前规避与高风险客户发生交易往来;事中监督是指企业建立客户信用的跟踪机制,防范客户因经营状况变化导致的风险异动,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还款能力;事后调整是指企业定期对客户进行再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客户分类,使其与客户的风险能力相匹配。信用风险既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很隐蔽,它是隐性和间接的财务风险,既不同于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会产生直观的交易损失,也不同于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困难,信用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链条的每一环节,关注的重点是交易双方的履约行为,从而表现为隐性和间接性。因此,信作者简介:张琛,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用风险与传统的财务风险互为一体,难以完全区分,如不加以妥善管理,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不乏典型的例子。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战略发展过程中应时刻高度重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建立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备和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但能够减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减少由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损失,还将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规范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利于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健康发展。

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企业的财务盈余

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得财务盈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企业持续增长持续稳定的销售增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信用销售的好处在于,企业通过让渡客户部分的货币时间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客户群体。当然,信用销售本身存在一定风险,盲目的信用销售可能短期内给企业会带来一定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企业无法保持稳定的收入。如果企业引入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就能够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从而使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呈萎靡态势,需求不旺导致订单减少,企业热切希望能通过信用销售政策维持销售。客户付款能力减弱后,信用风险直线上升,大大超出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选择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借助其专业的风险评估和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客户在保持企业持续增长的同时,得到相应的风险补偿,从容应对经济周期带来的危机。

(二)保障企业顺利回款,降低企业坏账信用销售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主流的销售方式之一。信用销售的劣势在于:一旦出现逾期或者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情况,企业的呆坏账将直线上升。根据银监会披露的年报公开信息,我国银行业2015年的不良率接近2%。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增大,回收速度放缓,资产流动性降低,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无疑将受到限制。而企业通过信用风险管理控制并降低呆坏账率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管理和良好催收,将呆坏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当企业生产扩大、应收账款余额增加时,可能凭一己之力难以对大量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这时可以选择引入专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咨询机构,通过共担风险的方式,将部分信用风险转移到第三方,进而将公司回收应收账款的概率控制在理想的区间,保障企业收支安全。

(三)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量企业通过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够多渠道的获取现金流,从而为企业经营和筹资服务。一方面,通过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管理,能大大提升公司业绩、扩大业务规模、获得市场和稳定增长的业务收入,带来经营性现金流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应收账款权益转让给第三方进行融资,提前获得货款资金,给公司增加筹资性现金流入。

(四)优化财务报表根据以上论述,企业优秀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够从销售、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给自身带来效益,同时,也必将有效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优化报表信息。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类账户的主要科目,该科目的质量高低即资产的变现能力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企业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好坏。保证应收账款正常及时的回款,并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提前获得资金,可以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提升企业的资产质量。另外,销售收入是企业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直接体现着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之一。企业保持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不但能够带来资产的积累,同时,也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扩大企业规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通过财务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一)规范会计核算,强化监督审计职能信用风险计量建立在可靠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因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在量化信用风险方面就体现得尤为重要。这要求企业务必重视财务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工作,重视专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建设和培养一支专业素养强、职业道德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控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再造企业财务流程,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聘请具有良好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年度审计,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对外公开的财务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可信性。

(二)有效利用大数据,拓宽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正在成为当下社会的趋势,这也为风险监控电子化和信息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客户交易行为的日积月累形成了海量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从数据库中识别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关键信息,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广泛存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媒介,整合数据信息,打破数据边界,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能够使企业对客户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评估,从而深度的挖掘客户,实时更新客户信息,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此外,为了规避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还有多种金融工具可供选择。如专业的评估服务能使企业快速获得客户的财务及经营类信息,避免个别高风险可能性的交易;专业的追收机构有一定的催收专业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信用销售资金的及时回笼,防范由应收账款逾期导致的现金流断裂风险;保理等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防范因信用销售导致的现金短缺,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树立诚信观念,堵塞票据管理漏洞税务的信用风险也是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这部分信用的缺失除了与市场主体自身的法律知识匮乏和信用意识薄弱密切相关外,票据的管理手段不严,也为此种信用缺失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环境。所以,治理税务失信现象的根本,不仅需要加强税务法制的建设和宣传,还要加大依法惩处失信行为的力度,同时,加快票据的电子化管理,在全面实行财务电算化核算的基础上,实现电子网络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银行数据、经营数据和票据行为的实时监控和对接,完善对票据市场的全面升级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进而服务于信用风险管理。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财务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现代企业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制度履行进行监督,将会大大降低财务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保证信用风险计量和分析完全以透明和对称的财务信息为基础,达到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目标。信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信用关系在各交易主体之间不断发展和壮大。一方面,信用能提供交易便利,带给交易各方双赢的局面,甚至是高额的回报,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的扩大甚至失控也会给社会带来损失,甚至导致公司破产或更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降低了帕累托效率。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对于如何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工具,相对于西方社会,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信用市场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金融工具运用都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但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取信用收益,合理管理好信用风险,使其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仍将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罗斯等著,吴世农等译.《公司理财》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9.

[2]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8.

[3]安贺新.《信用管理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06.

[4]李敏,张美灵,韩家平《企业信用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07.

[5]林钧跃.《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05.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信用衍生工具

1引言

信用风险(Credit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第一部分总结了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及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第三部分对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相应的风险的和其监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信用风险的测量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方法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如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作了总结。

2.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举一具体事例来说:当人们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使Johns-Manville公司,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

国际上,测量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中最为常用的是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这个指标简单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即被广为公认。该公司利用被评级公司的财务和历史情况分析,对公司信用进行从aaa到ccc信用等级的划分。aaa为信用等级最高,最不可能违约。ccc为信用等级最低,很可能违约。另外一个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更为定量的指标是信用风险的贴水。信用风险的贴水不同于公司偿债的利率和无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如美国长期国债)。信用风险的贴水为债权人(或投资的金融机构)因为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对放出的贷款(或对投资的债券)要求的额外补偿。对于一个需要利用发行债券筹资的公司来说,随着该公司信用风险的增加,投资者或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信用风险贴水也就更高。某种级别债券的风险贴水是该类债券的平均利率减去十年期长期国债利率(无风险利率)。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贴水有很强的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越高,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风险贴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评级的降低,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高,则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风险贴水越高,则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级别的债券,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筹资所要求的风险贴水也不同。是依据无风险利率和该类债券平均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

2.2信用风险的影响

信用风险对形成债务双方都有影响,主要对债券的发行者、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作用。

2.2.1对债券发行者的影响

因为债券发行者的借款成本与信用风险直接相联系,债券发行者受信用风险影响极大。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会因为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资成本。例如,平均违约率的升高的消息会使银行增加对违约的担心,从而提高了对贷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即使没有什么对公司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经济萎缩也可能增加债券的发行成本。

2.2.2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某种证券来说,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者,随着债券信用等级的降低,则应增加相应的风险贴水,即意味着债券价值的降低。同样,共同基金持有的债券组合会受到风险贴水波动的影响。风险贴水的增加将减少基金的价值并影响到平均收益率。

2.2.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风险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大多数商业贷款都设计成是是浮动利率的。这样,无违约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当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险贴水则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

2.3信用风险的传统管理方法

管理信用风险有多种方法。传统的方法是贷款保险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上。近年来,较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是出售有信用风险的资产。银行可以将贷款直接出售或将其证券化。银行还可以把有信用风险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将其全部或部分出售给其它投资者。当然,使用各种方法的目的都是转移信用风险而使自己本身所承受的风险降低。不过,这类方法并不完全满足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

2.3.1贷款审查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用风险已成为参与电子商务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应通过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建设一个高效、规范的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构筑全方位、全过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防范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机制。

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但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不稳定性,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卖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并维持顾客的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所在,欲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一、信用机制建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网民新增200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4.04亿人。伴随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逐渐被我国公众所接受,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电子商务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关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诚信缺失行为盛行,“三角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和信用危机现象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仅在少数行业开始建立,不少企业尚未建设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人们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不重视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时常错误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导致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二、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

信用风险是指商品交易主体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会使商品交易主体因未能获得预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取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的措施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目前,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理论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基于此,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企业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

借助贯彻执行国资委颁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大东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电子商务风险监控和管控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预防并降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并目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加强电子商务客户档案管理,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交易品种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为了防止坏账,当账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由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进行追收;对于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应寻求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协助追收;对于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处理,应采取法律行动追讨逾期账款。对于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不能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而应将这部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这一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电子商务业务,建立一支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建设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各相关电子商务的网站都应发挥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起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信用风险的定量化工具、技术及模型等研究。采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实行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与控制,从而降低电子商务参与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重点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建立电子商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系统。

3、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风险因素评估的“6c”法和信用评级法等。“6c”法是指根据商品交易主体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nater-a1)、经营环境(condition)和经营连续性(continuity)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评级法主要采用z值模型对体现参与商品交易企业的赢利、营运等能力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营业资产周转率等)进行加权计算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分。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已成为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子商务特点研发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计算电子商务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识别和量化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了强大武器。在构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采用通用信用语言,注意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信用许可范围。

三、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等特点。因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研究尚不成熟,运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目前,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和网站普遍缺乏—套完善的电子商务客户信用风险等级评分标准与量化评级方法。况且,信用风险受国家经济状况改变、 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影响很大。因此,仅依靠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和网站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控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是不够的。

电子商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在相关电子商务网站和电子商务参与企业积极配合下,借用中国人民银行等其他政府部门的社会信用体系资源,尽快建立包含实名制信用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合同履约备案和信用违法行为惩戒记录等内容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

1、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数据库

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让个人和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已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电子商务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在构建电子商务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应做到:规范信息采集程序、信用资源共享、完善信息管理。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必须在法律规范下,界定信用信息的合法公开与合理使用范围,注意解决信用信息的披露与保密之间的矛盾,为公众共享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2、积极培育信用服务机构

由信用关系的当事人分别对与信用管理相关授信人的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分析、评级等活动交易成本往往太高,而由社会化的机构,如以征信公司为例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类信用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保险以及商账追收等,它构成了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成为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执行效率,促进其长远发展。

3、失信严惩机制

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失信者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失信者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遵守信用者应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惩罚,是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失信者进行行政或司法处罚,并将受到行政或司法处罚的企业和个人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打击社会经济生活中失信违法现象来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等级,这样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才会不断提高,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才将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无论人们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要围绕着依据相关法律签订协议和按照信用管理制度履行协议而进行,并受到相关法律保障与信用机制约束。所以,经济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不仅可以圆满实现经济行为的目的,而且会促进经济行为的科学化,提高行为的效率与效果,极大地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电子商务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机制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提升经济竞争力,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陈富扬: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6(4)

[2]彭柳:b2c中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车纯:基于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4]黄潇: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报,2006(9)

[5]马俊缸:试论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6]陈素敏、赵悦品: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信用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8)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恶化所可能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权人遭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违约风险,指交易一方无力支付或不愿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叫信用价差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外,还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但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主要、最大的风险,信用风险自然也就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

截至2010年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稳定增长,资产总额突破80万亿元,达8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5%;负债总额7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0%;所有者权益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4%。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仍占主体,占比达51%,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分别为15.1%和7.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垄断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种高集中度的市场环境下,将会使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到其贷款户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兴衰的支配,缺乏灵活调整的余地,这就使得风险分散转移性差,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2、不良贷款数额巨大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截止2009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良贷款双降,但目前各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 亿元,较年初减少629.8 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84 个百分点至1.58%。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 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314.1 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013.3 亿元。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27.3 亿元,比年初减少581.0 亿元,不良贷款率1.80%,比年初下降1 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37.2 亿元,比年初减少19.9 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下降0.4 个百分点。此外,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6.9 亿元,比年初增加108.8 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1.03 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0.1 亿元,比年初增加78.7 亿元,不良贷款率2.76%,比年初下降1.19 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1.8 亿元,比年初增加0.9 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无论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国有商业银行都要比同期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高,尤其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其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3、信贷资产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表现出贷款总量增长过快、贷款的结构发生改变的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大部分流向许多大型工程和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在2009 年3 月份的新增贷款中,企业新增中长期近8000 亿,同比多增6000 亿。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巨额多增表明4 万亿政府投资项目已经密集开工。而3 月份的居民新增的大多由住房贷款构成的中长期贷款为1100 亿,接近07 年的峰值水平,同比多增近800 亿。分行业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948 亿元和2207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06亿元和1414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 个和4.3 个百分点。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风险将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从而会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

4、资本充足率偏低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因此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是我国银行能够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经过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8%的要求,核心资本率也超过了4%, 2009年一季度末,工行、中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11%、12.77%、10.95%,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7%、8.88%、6.54%,但是都比去年一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给银行整体的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资本充足率比较高,但是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口径来计算,即从资本中剔出专项拨备、其它拨备以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对尚未提交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国内外风险资产发生的变动情况,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远达不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架,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体系内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

2、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3、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建立较晚,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制约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多样化组合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强,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1、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体系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监管机构应该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来确定最低风险资本,要求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 KMA、信用矩阵等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建立自己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2、构建良好信用风险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信用文化的构建,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培育形成关于信用价值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首先银行要树立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要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形成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思想,风险意识必须要观测到全员,而且风险体系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银监会要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也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办法,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要引导市场加强对于银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4、加快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主动分散风险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了风险度量能否很好的进行,因此一个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我过资本市场的建设中,要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的协调发展,使过度聚集于银行业的风险能够通过证券保险市场向外分散转移,银行业应实现多样化经营,通过金融创新,资产组合管理分散转移风险,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瞿卫东.银行市场结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薛峰.银行信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唧.金融研究,2001

[5]徐芳、汪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及政策选择[J].南方经济,2002,(06):68-71.

[6]周素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机理及政策建议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7]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闭.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09):24.32.

[9]杨保安、朱明.基于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结合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嗍.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9,(01):70-74.

[10]潘蔚琳.以VaR方法计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J].经济导刊,2002,(06):42-45.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7篇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根宝.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外贸客户信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等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进而从新的视角为我国外贸企业防范客户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8篇

>> 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衍生产品 我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金融互换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信用风险管理视角的信用衍生产品创新 浅析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信用衍生产品与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 金融租赁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一般分析 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与制度设计的法律问题 浅析金融经济周期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探析金融经济周期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信用风险与金融经济周期管理研究 金融经济周期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供应链金融及其信用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 互联网汽车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探析 区域金融信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浅析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寇向涛.小微贷款机构难以控制小微企业信用风险[EB/OL]..

[4] 新华网.工行创新网络融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EB/OL]..

[5] 人民网. 建行“扶小助农”创新服务实体经济[EB/OL]. .

[6] 搜狐. 农业银行: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12亿元[EB/OL].http:///20140805/n403145570.shtml.

[7] 张兰.“保险+信贷”助广东小微企业摆脱困境[N].金融时报,2014-8-2.

[8] 吴玲玉,夏斌.商业银行小微业务创新面临的风险[J].银行家,2013(6).

[9] 中国金融网.潘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应关注的风险[EB/OL].http:///News/20141022/2013cfn/

112040525200.shtml.

[10] 姜欣欣.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的战略意义及风险防范[N].金融时报,2011-10-17(12).

[11] 易建华.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管理与创新探究[J].金融经济,2014(6).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国际经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1-0117-04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风险经济,处于市场经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肩负着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换取收益的基本使命。正如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所言:“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本文试从全球视角,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尤其是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进行积极的探讨。

一、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信用风险内涵范围较广

传统观点中,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这一概念是银行业务以借贷为主时期的信用风险认识。现代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指由于贷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现代观点诞生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金融创新,这一时期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观念上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

传统与现代观点的差别体现了信用风险管理在范围与深度上的发展,体现了由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带来的信用风险管理尺度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了银行信用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信用风险的相关性与分散化

传统的风险分析以个案为基础进行评估,相关性风险常被忽略。实际上贷款项目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银行业开始重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性,这源自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事件。当LTCM认识到其收入与流动性风险成负相关时,为时已晚。银行业正在考虑如何将流动性风险、杠杆融资风险以及市场和信用风险的关系纳入风险度量和压力测试模型中。

活跃银行已处于“分散风险为先”的理念阶段。自1972年外汇期货产生以来,市场创新层出不穷。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为银行分散风险提供了判断标准和转移手段,使得银行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与既定的风险限额进行风险管理。

(三)外部监管要求具体化、标准化

1988年,度量银行信用风险正式统一的方法,在巴塞尔协议中被确定下来。其后,银行开始被要求持有额外的监管资本,以应付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2004年6月26日新资本协议最终定稿,并于2006年12月正式实施。新资本协议提出:“更全面地反映风险、更敏感地反映银行头寸及其业务的风险程度”两个新目标,对信用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建立在银行自身内部评级体系基础上,其基本思想是:银行必须根据已经掌握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损失进行评估,并将这种评估与资本充足率挂钩。尽管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体系不尽完美,但是,其强制银行去量化风险、评估风险、对风险进行估价并监控风险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有价值的。除巴塞尔协议外,各国的其他监管要求也越来越细化。

(四)“三大风险”并重

这一点在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变化上得到了很好体现。1988年的协议中,还仅是对信用风险的资本管理作了要求。随着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频繁出现,以及衍生工具创新的加速,市场风险越来越受到银行重视。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新资本协议中已经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大风险”及管理作了规定。

在风险量化方面,银行也开始将度量市场风险的方法移植到度量信用风险。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两种风险度量中都得以应用,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显然正在借鉴信用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

(五)风险度量模型复杂性

西方银行侧重于风险的量化管理。利用数据模式来进行损失估价和风险测量,是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从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转化或二者结合;

(2)由定性分析为主转化为定量分析为主;

(3)从对单个资产的分析转化为从组合角度进行分析;

(4)从盯住账面价值的方法转向盯住市场的方法;

(5)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转向连续形式;

(6)既考虑单个贷款人的微观特征,也考虑行业、地区以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7)多种风险度量模式并举;

(8)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相关领域精华,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当然,再精巧的模型也不能完全替代复杂的现实,银行业开始重视另一种衍生的风险,即“建模风险”。

(六)强大的IT支持

活跃银行在将全球业务集中处理的同时,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固定在管理模块中,实时全面反映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结果,并根据评估状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其中,连续的历史数据记录与分析是形成风险管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基础。

(七)管理体系与制度完善化

西方活跃银行已经实现从“利润导向型”管理向“风险收益匹配型”管理转变。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西方银行逐渐实行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RAROC-风险调整后收益,根据业务的“剩余收入”(经济利润)来评估业绩。计算RAROC不仅可以度量一项业务提供的附加价值,对业务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它可以有效避免每个业务单元管理人员的寻租行为。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基本围绕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三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衡的层面展开。

在风险管理模式与量化风险模型上,活跃银行基本完成了制度设计与参数确定,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管理制度趋于完善。

二、信用风险度量与转移方法的发展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中,风险度量与转移方法的发展与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交织在一起,新的业务催生了新的方法,而新的风险转移方法甚至本身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业务。影响相关方法发展的当然还有观念的变化。方法的发展不仅使得

风险量化更加精确,而且使得不同客户、不同业务、不同风险品种之间实现了相互关联,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手段。

(一)以指标为主的传统客户评级方法

在银行业务以借贷、担保为主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观念以既有情况为主要依据,取静态指标进行评价,产生了一些评级方法。毋庸置疑,在产品和市场发展之后,这些方法得到了优化,加入了即时的、预期的信息。

一般考虑因素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关联企业与交易;资产变现性;管理水平;国别风险;特殊事件的影响;被评级交易的结构。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信贷决策的“6c”法。

第二,财务指标法。具体有:z值模型;ZETA评分模型。

第三,打分卡。将客户所有相关信息分类纳入预先设计的打分卡,根据经验设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后得分,按分值区分档次。

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第一,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用分析人员;

第二,实施的效果不稳定;

第三,较为僵化,缺乏应变能力;

第四,参数或权重的设定大量依靠主观判断;

第五,可能导致贷款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分布函数、转移矩阵的方法,新的度量模型得以产生并改进。其背景是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观念转变,也是重视宏观经济分析、将各方面信息普遍联系的体现。

1、信用风险矩阵

是由J.P.摩根公司等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少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2、麦肯锡模型

在信用风险矩阵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它克服了信用风险矩阵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3、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

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信用风险矩阵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和未预期损失,而不像在信用风险矩阵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

此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4、KMV模型

这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

首先,它利用Bla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款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其次,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时点,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

最后根据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间的对应关系,求出预期违约率。

(三)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当风险管理观念从准确评价风险向主动转移风险发展时,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出现了。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区分开来。而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又常常被独立出来,成为银行新的交易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第一,分散信用风险;

第二,具有保密性;

第三,提高资本回报率(通过降低资产的风险比例)。

1、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银行发放贷款时,其风险等价于出售该贷款企业资产看跌期权的风险。

这里共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银行买入该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对冲这一风险。

另一种更直接的对冲是违约期权及其变体。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补偿的期权。

此外,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债券的发行者可以利用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

2、利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

一是总收益互换。投资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的贷款或证券的全部风险和现金流,同时支付给银行一个确定的收益。与一般本质不同的是,银行和投资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不过,总收益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又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

二是违约互换。银行在每一互换时期向作为交易对手的某一金融机构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依据贷款是否违约,决定其是否从交易对手取得违约损失。违约损失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3、信用链接票据

信用链接票据的标的资产出现违约问题,购买者就要承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发行者向票据的购买者支付一定的利率保护自己。如果违约情况未发生,则只需支付信用资产的残留价值。

银行可以以此对冲公司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为发行银行带来现金收入。从某种意义说,信用链接票据是对银行资产的一种重组。但是,同其他信用衍生产品一样,贷款本身还保留在银行的账户上。

与违约互换相比较,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交易对手风险。

(四)资产组合管理与资产证券化

当银行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资产整体风险时,资产组合管理产生了,这也是把证券组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向整体资产扩大的结果。而主动调整整体资产风险时,资产证券化使风险转移更易实现。

资产组合管理主要通过主动调整不同类型资产的占比,规避信用风险。除针对行业、企业的风险分析进行行业、企业的授信调整外,还可以将贷款及其他风险资产直接出售或重组,也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调整资产占比或调整资产风险权重。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产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能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也使其具有贷款信用

风险的证券,从而有利于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分散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充足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常用的资产证券化形式有ABS、MBS、CDO含CLO、CBO、CMO。

三、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更新观念,进入新的管理阶段

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即:只做优质贷款、必须对贷款分级、ROE为先、贷款定价须度量风险、像管理证券组合一样管理信贷组合、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分散风险为先。

在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七个阶段中,国内银行实际上处于第三与第四阶段,即ROE为先、贷款定价须度量风险。要努力进入“信贷组合管理、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分散风险为先”这三个阶段。

(二)改进风险度量方法

国内银行通用的方法是打分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评级标准。对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仅上市银行才在着手建立。建立的最大障碍是历史数据的缺失,数据与信息的归集不能标准化、全面化。过去20年间大量的呆坏账,并没有换得信用分析的成功经验。

(三)细化贷款风险分类

信用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贷款风险分类的形式都有很大差别。进入第六阶段后,进行了15-20级更细致的划分,而且每一级都能最好地估算出该等级水平上贷款违约概率和亏损程度,并根据亏损量化幅度来确定不同资本金引进。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正在推行贷款的分级分类,个别领先银行仅开始进行10级分类。

(四)推进金融创新,主动分散风险

国内市场的金融工具仍然匮乏,可以进行风险转移的手段十分有限,即使是简单的贷款转让也缺乏活跃的市场。在资产组合管理上,各行开始尝试行业、期限和授信品种的组合比例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投资主体少、发行体缺乏积极性的障碍。

(五)尽快执行新资本协议要求

外部监管的要求对于推动银行改进管理具有最直接的压力。以监管要求为动力,提前在内部实现初级法甚至高级法的要求,是国内银行的中期目标。

(六)综合应用各种工具,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工具的局限性,如何将不同方法有效结合、扬长避短,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仍是目前各银行努力的目标。

(七)可持续性的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范文第10篇

中小型外贸企业在产品出口过程中由于企业本身认知与能力不足、出口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及收汇方式等内因,加之缺乏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和相应法律保障、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外因,导致其面临诸多信用风险问题。应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事前预警与客户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预警,从而对出口信用风险进行判别、评价和控制。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征信体系,建立并完善出口信用中介机构,并出台相应政策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

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征信体系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概念及意义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1.信用风险。众所周知,“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体现的是一种“借”和“贷”的关系,来源于贸易双方交付的延迟性,即时间差。[1]而信用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即不遵守诺言的可能性,是买卖双方由于一方违约而可能带来的相关损失。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信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商业信用的缺失。很多情况下贸易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仅凭彼此的信誉与信任进行交付,诸如赊账、延期付款、预付定金等形式,时而会出现严重的失信问题。中小型外贸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得不承受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后果。2.外贸信用风险。外贸信用风险是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基于信用而提供商品或货币而债务人不能按期足额地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国际贸易具有特殊性,中小型外贸企业与外商发生贸易关系时,因国内外诸多条件的限制,比如信息不对称、资源利用的能力有限、新制度的安排等,使其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而这一过程中风险却是始终伴随的。外贸信用风险严重威胁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外贸信用风险管理,指外贸企业对因信用关系而产生的对外贸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整套业务方案、政策措施以及为此而建立的一整套组织制度。[2]主要是对客户基本信息的搜集、债权的保障、信用的评估、应收账款的回收、信用额度的授予等等。采用相应的手段来预测进而管理风险,是外贸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职能。4.政府信用风险管理。政府信用风险管理一般包括政府如何建立信用风险的监控机制、如何提高政府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等。笔者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签约前。旨在通过对风险的类别进行辨识,并建立对外商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从而对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尽可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使交易过程向良性方向发展。第二阶段:签约中。政府通过建立债权保障机制,帮助外贸企业增强信用能力、控制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在交易中期转移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第三阶段:签约后。政府对由于意外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货币信用危机采取补救措施和保险手段,力促交易有序进行,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和利益不受损害。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外延1.合同风险管理。合同,是交易主体之间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供货方不按照合同发货,甚至规格、数量、品质与合同及样品不符;不按规定的结算方式支付货款,甚至拖欠货款;产品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等现象。由于外贸合同中涉及的租船订舱、报关报检、货物采购、样品商定、支付方式、往来信函表述的准确性等事项十分繁琐,加上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外贸合同变得异常复杂。由于合同对于交易主体具有法定的强制约束力,因此就成为外贸企业应对国际市场信用风险的重要保护手段,是其规避国际市场各种不测的信用风险的有力工具。合同风险管理是外贸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政策风险管理。对外贸易政策是进出口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的总称。对外贸易在遵循基本经济社会道德和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符合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实施的贸易政策通常是动态的、易变的,而这些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对于另外一国来说就是政策风险,包括贸易壁垒、出口鼓励政策、出口管制政策、歧视性贸易政策等等。因此,中小型外贸企业有必要加强对贸易对象国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信息的搜集和研究,对其政策走向进行预判和评估,综合研判因政策因素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并制定稳健而周全的应对预案。3.政治风险管理。政治风险即宏观环境风险,指由于、暴动、骚乱等所引起的国际贸易风险。这种风险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抗力”,比如发生政权变更、时局不稳、战争冲突、宗教争端、罢工、政府与企业对抗等政治、军事、社会事件。稳定的政局和政治环境是贸易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外贸企业必须密切关注贸易对象国政局和时局的变化,尽可能规避因引发信用风险而对贸易活动产生不利影响。4.汇率风险管理。汇率变动风险,即由于货币实际升值或贬值幅度偏离了升值或贬值预期,某些资产或负债因汇率变动导致其货币价值发生较大变化。因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支付过程中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其应付汇率风险的能力较弱。汇率风险是因汇率变动引起的外汇收益或者成本的不确定性风险,不仅会对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因此,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应成为外贸企业日常必修的功课。5.市场风险管理。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市场结构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风险是由于经济形势不景气、国际市场供给需求变动、市场的激烈竞争所引起的企业进出口贸易风险。由于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中的缺陷,当前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把握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的走势,将市场变化所引发的信用风险降至最低,是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6.不同收汇方式的风险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即以信用为基础的商品交易活动。这种基于信用的交易行为的最大优点是节约交易成本,然而其缺点也十分突出,即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且交易主体难以预判和自行控制风险。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交易款项结算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因此,中小型外贸企业应加强结算风险管理,根据不同的收汇方式的风险类型及其特点,结合市场形势及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从节约性、便利性、风险可控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何种收汇方式,而不能仅仅为了节省费用而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

(三)加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有关数据显示,中小型外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0%左右,随着中小型外贸企业业务量的不断扩大,信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和重要。[3]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出口业务上竞争力差,且技术和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其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着更多的威胁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是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应针对不同类型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不同信用风险,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加强对外商的信用信息搜集和反馈,进而对其信用状况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据此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这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增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现状据统计,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率高达6%,这一数据远高于西方国家的0.4%左右的水平;从期限结构上看,拖欠一年以上的逾期账款高达40%。实际业务中,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经常受到货款拖延、合同违约、逾期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账等问题的困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应收账款和呆帐坏账的问题,坏账率高于发达国家15%左右。而大部分中小型外贸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可见,加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成因分析1.内因。一是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作为弱势群体,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人数少、资信程度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它们经常忽视客户的资信调查;而在国际贸易中,为了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这个环节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事先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很多损失是可以提前预见并加以控制的。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贸易交易条件逐渐放宽,但由于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客户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很多不确定风险因素。二是出口产品的特点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主要以纺织、木材加工、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少,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获取利润,企业间常常进行恶性竞争,在出口贸易中往往选择比较宽松的付款方式,从而降低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收汇方式本身的风险。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结算方式,由于结算方式不同,面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2.外因。一是缺乏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中国仍然是“非征信体系国家”,具有权威性、为社会高度信赖和广泛认可的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像标准普尔、穆迪和菲奇公司那样的专业性的信用评级机构,无法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信用环境支持。二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从政府层面看,我国缺少严格而规范的信用管理政策以及既能发挥市场机制又能体现政府职能的法律法规。中小型外贸企业所遭遇的信用风险是个中间地带,《保险法》中没有规定,《外贸法》中更没有具体规定如何为其提供信用保障。法律的缺位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消极因素,甚至是一种打击。三是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中小型外贸企业在风险管理体制上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清、观念陈旧等问题,成为困扰中小型外贸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1.事前预警。为了准确反映进出口商的风险现状,须做好事前预警工作。政府在选取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应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既要考虑政府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的预警指标应体现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对交易情况和贸易前景进行风险预估和评价,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交易方案和有利的支付方式。2.客户信用风险预警。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信用风险监控和综合处理的相关机构,建立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建立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选择的指标应尽可能客观反映客户风险的大小。如今商务部已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及相关技术,但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却存在欠缺,而且理论上尚未建立起对客户风险进行有效判断的模型,今后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3.外汇风险预警。在研究外汇风险预警机制时,首先要构建反映本币卖出压力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EMP,也称外汇风险预警指数;然后构建相应模型进行风险预警。通过外汇风险预警机制预测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企业对外贸易活动和收益的影响,制定预案,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加以应对。

(二)风险决策机制的构建1.风险的辨识。风险的辨识,即通过对进出口信用风险的分辨、认识和甄别,找出有关风险的特征和因素,包括风险的类型和特点、范围和程度、发展和走向等等。出口信用风险种类繁多,为了消除风险,政府和企业就需要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对信用风险展开调查,争取将损失控制在可消减、可弥补的范围内。这是辨识风险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分析原因,辨识风险的存在性和破坏性,为其后的风险评价打下基础。2.风险的评价。通常,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信用调查时,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认为银行的资料和数据相对权威,可靠性较强。其实真正的主导者应该是政府,在风险评价体系上,应由政府组织和协调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外商的有关信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对风险进行定位,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3.风险的控制。一是内部机制的控制。政府和企业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要考察外商的资产负债情况、财务运行情况及企业盈亏状况;在签署合同以后,要重点考核客户是否有能力支付以及是否能够履约。采用国际贸易支付手段时,要检查单证是否相符、是否齐全,同时考察交易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及管理层的能力和信誉状况等相关信息。二是外部机制的控制。做好外部机制的控制,首先要加快推进信用风险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政府要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对不道德的违约及失信行为进行制止、谴责,以至惩罚。其次是要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出口信用保险是指外贸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中向保险公司或政府有关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保障得到大部分货款的一种信用担保形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经济环境变化莫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政治风险、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和合同风险等,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预防收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当然国际保理业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支付选择。但目前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这项业务尚属新鲜事物,需要一个逐渐适应和广泛接受的过程。

(三)风险沟通机制的构建良好的风险沟通机制有利于将风险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相关企业和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因此,必须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并及时公开信息。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的力量,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网络杂志和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准确地真实的信用信息。要加强政府与银行及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把外商最新的资料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急需了解交易对方情况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政府还应与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和资源,指导中小型外贸企业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四)风险责任机制的构建面对瞬息万变的信用风险,需要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建立严格的风险责任机制,及时处理各种风险信息和风险事件,并对风险应对不利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和问责;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决策监督和反馈机制,通过决策、监督、反馈、建言的有机结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四、完善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节约和减少交易成本而建立的一种反映交易主体信用状况的社会保障机制,它可以改变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后果。近期,商务部实施了商务诚信建设重点推进计划。为了贯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选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5省市的87家企事业团体作为全国首批商务诚信建设重点推进单位。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工程浩大,因此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为中小型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二)建立并完善出口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属于稀缺性资源,信用缺失将影响中小型外贸企业和外商之间的经济往来,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的信用中介机构,能够为信用体系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因而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服务的准确性、公平性、及时性等方面常受到公众的质疑;可以说它的运行还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对信用中介行业进行总体规划,增加中介机构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如若引进国外大型征信机构,则要控制好数量,并严格控制其市场准入。对于征信机构的服务人员也应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长期以来,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快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投融资平台。同时,要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合理引导资金的走向,尽量提高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信贷权重。[4]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应创新思维,除了开发适合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金融产品外,还应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区域性债券市场,给予为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金融机构以适当的优惠政策,使其更好地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士华.国际结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6-47.

[2]布赖恩•科伊尔.信用风险管理[M].周道许,关伟主,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67-69.

[3]刘仓.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4):45-46.

[4]史春欣,孙晓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破解[J].税务与经济,2015,(3):52-54.

上一篇:信用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医学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