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8:19:49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演讲;生活空间;心里紧张系统;动力心理学

第一次上台演讲,人们都会有紧张的感觉。如何缓解或消除第一次上台紧张的状态,如何使他们在讲台上流畅自如、游刃有余成为许多想成为演讲者和需要登台讲话的人关注的问题。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建议。比如,在生理上建议深呼吸;提前准备充分;熟悉场地;进行自我激励;提前到场等方法。但将上台紧张与心理结合起来的分析内容很少,本文运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动力心理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来分析第一次上台这一行为中的紧张系统及其所具有的心理意义。

一、第一次登台者的生活空间

在勒温看来,“紧张”始终处于一种系统之中,要真正理解“紧张”,也就必须理解这种系统的意义。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标,目标的吸引力与排拒力,以 及各种力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动力场,被勒温称为“生活空间”[1]。第一次登台的人的生活空间也就是紧张所处的系统,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一个人所在的区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生活空间的每一个区域,都会产生一定的疆界,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称之为移动,而对生活空间中心理移动具有抗拒作用的疆界,便是一种阻碍”[2]。

上台演讲考验一个的人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性,它需要在很多人面前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在平时的聊天这种非正式场合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在演讲的整个动态过程中,紧张心理贯穿始终。在分析这种情况下的心里紧张系统之前,我们需要描述一下演讲者的生活空间。根据拓扑学描述,上台演讲者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一下几个区域:前期准备――走上台――正式演讲――结束下台。演讲者要完成演讲需要经历这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中都包含了影响演奏者当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一切因素,并且个区域中影响演讲者的内在需求、心里紧张和欲求水准也有所不同。其中,演讲是演讲前与演讲后的中间地带,若是演讲中出现差错,这个中间地带就成了阻碍。因此演讲者能否通过该区域,是演讲成功的关键。

勒温用一个公式表达了人的行为和生活空间的关系:B=f(PE)=f(LS)。B指人的行为,P指人,E指环境,LS指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包括人与环境,行为就发生在其中,它既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3]。该理论解释了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是受人与环境因素影响共同的。在正式演讲这个区域中,演讲者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观众、演讲内容、气氛、演讲者自身特点等。任何一方面出现异常,都会使演讲者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积极的,有可能是消极的。演讲者应尽可能预测出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减少在演讲过程中对自身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演讲中的心理紧张系统

心理紧张系统是勒温从概念的水平上对人的行为根源所进行的动力分析。勒温认为“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紧张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

勒温动力心理学中,心理紧张系统是一个基本的动力概念。他认为,紧张和需求,都是人们行为的动力来源。这种需求打破原来的内在心理平衡后,就会引起一定的心理紧张。紧张也有一定的目标,紧张释放的同时也就是达到所对应的目标,当达到了目的,这种紧张就会随之消除[3]。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分析上台演讲者在各个区域的需求、紧张和目标:为了完成即将到来的任务(内在需求),打破了演讲者原来的心理平衡,从而产生紧张,紧张又成为动力,促使他实现目标,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在整个过程中,紧张、需求以及目标同时存在并作用于演讲者。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行为或心理活动的目标也具有一种力,勒温称之为引拒值(ralence)。正的引拒值具有吸引力,负的引拒值具有排拒力,所以人的行为不单是由于内在需求和紧张的推动,而且还由于目标本身的吸引(或排拒)。需求的强度增加,与该需求有关的目标的引拒值也会增加,而引拒值的增加,又会反过来影响到需求的强度。因而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的心理紧张系统便包括了这种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了紧张与目标的相互作用。

三、演讲者心里紧张系统研究的意义

勒温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建立在平衡的动力系统基础上。他认为,紧张是由于需求打破了原来的心理平衡,并由此激发出一定的行为,从而获得新的心理平衡。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这一理论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该理论演讲者心里紧张系统的研究同样意义很大。

(1)丰富对演讲者的科学性理论研究

由于演讲者对演讲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同、面对的观众不同、自己演讲时的心理也不同,所以,演讲者在演讲中,涉及的技术、心理等问题以及需要住的方面是很广泛的。此文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系统的研究这个问题。其他文章很少从这一方面系统解释过这个问题。本文所作的努力,首要意义正是在于试图以勒温的动力心理学理论对上台演讲的紧张心理作科学地描述和分析,呈现这一内隐的心理因素的发展规律。

(2)有助于演讲者形成良好的演讲心理

演讲者要成功演讲一次,需要良好的演奏心理,可以自然的控制在演讲过程中的紧张系统,使内心可以保持平衡。从以上分析的区域来看,这种紧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找到规律的。

首先,演讲者应调整好自己的目标。目标越高,需求就越强,也就越紧张,演讲者会因打不到目标而紧张过度;目标过低,则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目标,使自己的演讲可以正常发挥。

其次,演讲者将目标集中在演讲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其他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在演讲过程中,应尽力量是自己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来。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听众身上。排除干扰,聚精会神,使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助于演讲者的生活空间。

最后,演讲结束后要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演讲中不断的修正自己、完善自己。勒温的动态平衡说明,平衡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的,适度的紧张可以使自己达到预定的目标。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要总结经验,全心投入下一个演讲中。

勒温动力心理学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原理中,对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标等的研究是值得探究的。本文以演讲者心里紧张体统为研究视角,从而系统探究演讲者的心理状态。使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心理学报,1991(8).

[2]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库尔特・勒温著高觉敷译.拓扑心理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6.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2篇

以《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素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心理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感悟和体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增强广大师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提升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品质,持续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活动主题

教师:我运动 我快乐

学生:我阳光 我快乐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5月21日—26日

六、活动内容

(一)准备阶段

1.召开教科室成员会议

活动目的:研究部署活动月有关事宜,研究活动内容,明确具体分工。

活动时间:5月16日第二节

活动对象:教科室小组成员

活动要求:要求教科室成员增强责任心,立足我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每一项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负责人:

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规划活动月活动安排,落实负责人和活动要求。

活动时间:5月16—17日

活动要求:全面、具体、科学规划。

负责人:

(二)实践活动阶段

1.教师心理瑜伽活动

活动时间:5月18日

活动对象:聘请瑜伽教练引领教师进行瑜伽活动。

活动目的:聘请瑜伽教练,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设置一些基本动作,舒展身躯,拉伸颈部、肩部,带领老师们进行瑜伽冥想,舒缓压力,放松身心,以此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幸福指数。

负责人:

2.观看电影

活动时间:5月16日

活动对象:全校教师

活动内容:观看心理电影《国王的演讲》

活动目的:通过影片观赏,活动心理感悟,增强心理认知。

负责人:

3.观看心理视频

活动时间:5月16—17日心理活动课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内容:心理励志视频《尼克胡哲》、《生命爬行》

活动目的: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学会感恩等心理品质。

负责人:班主任

(三)总结阶段

时间:5月18—23日

内容:写出活动总结,整理上报心理活动周资料。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3篇

以前我曾看过别人是怎样演讲的,觉得很简单,但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有多么难.上周五下午,老师宣布下周五的班队课班干部竞选.我回家告诉妈妈这件事,妈妈第二天就帮我找到了演讲稿.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总算等到了周五下无的最后一节课.当老师宣布"可以上去讲了以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上去,可我怎么也不敢.最后还是同桌硬把我推上去的.我跑上去后,打开演讲稿读了起来,在读的过程当中,我读错了好多字,都是妈妈把字写得太模糊了,我傻愣了好几秒才缓过神来.还有,当同学们在鼓掌的时候,我还没站稳,差点摔了一跤,幸亏我扶住了讲台,否则的话,我就要出大糗了.那时我的第一次演讲,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班干部竞选.

名师点评:作文写得不错,语言流畅、描写细致。小作者描写出了自己参加班干部竞选时的真实感受。作文开头设计得不错,把总结写到前面,再引出故事,作文的中心思想就很明确了。小作者对自己参加竞选时的紧张心理描写得不错,作者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动作的描写体现的,比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上去,可我怎么也不敢,最后还是同桌硬把我推上去的”;“我还没站稳,差点摔了一跤”。小作者如果能把竞选的经验教训写出来就更好了,比如妈妈写的演讲稿看不清楚,为什么不事先问妈妈呢?如果能和读者分享你的经验就更好了。“总算等到了周五下无的最后一节课”中的“无”改为“午”。最后一行“那时我的第一次演讲”中的“时”改为“是”。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是,许多年来,我们总在不经意间走着“重内涵挖掘,轻语言品赏”的老路,在思想内涵的挖掘上做足了文章,很少在“教什么语言”“如何教语言”等核心问题上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我对《剥豆》一文进行了这样的文本解读。

一、文字有特色

本文讲的是母子俩的一场家务比赛。这场比赛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因为母亲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使这场比赛的节奏有了快慢变化。其实,仔细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你会发现,作者的语言节奏也是有变化的。比赛前,母子对话十分干脆,惜字如金,每个句子读起来短促、简洁、明快。比赛中,母亲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两种矛盾想法交替出现,语句变长了,读起来节奏也就没那么轻快了。比赛后,两人的对话又恢复了明快的节奏。不同的语言节奏,把母子俩不同的形象鲜活地呈现出来。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感受作者的文字风格,体会语言文字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写法有亮点

本文中,写法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矛盾心理的描写,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文中四处心理活动描写前后矛盾,四处动作描写也是前后矛盾,但是每一次的心理活动与动作描写又是相匹配的。这种矛盾的写法,让我们读到了一位深爱儿子的慈母的内心活动,使读者不由动容。这种写法在日常写作中很常见,很值得学生学习和掌握。儿童认知心理学指出:学生对知识、技能、方法的认知、运用、迁移,这三个环节,没有一个环节可以省略。否则,就是没有掌握。因此我确定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发现矛盾心理的写法,迁移写话”。检测载体就是我设计的课堂写话纸。

基于以上的解读,我对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正确读写并积累“敛声息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大可不必”等词语。

2.感受作者的文字风格,体会语言文字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3.发现矛盾心理的写法特点,迁移写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采用直接揭题的方式,读题。

出示“剥”在字典中的义项: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根据这个义项,读一读课文中另外两个带“剥”的词。(剥完、眼动手剥)

【这里直接出示字典里的解释,简单、准确,便于学生举一反三。】

二、检查自学,了解主要内容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词语包括:

手起豆落 敛声息语 心生怜爱

瞻前顾后 小心翼翼 大可不必

2.默读课文,完成作业纸。

请你在刚才学过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母子俩人( ) 地进行剥豆比赛。儿子虽然输了,但没有沮丧。母亲想到自己比赛时的( ),( ),实在是( )。

【这一个环节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代替“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显得很简单,没有拿出来讨论的必要。第二个作用是初步运用了敛声息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大可不必四个词语,并且写了一遍,加深了印象。】

三、破解文字密码,感悟人物形象

这篇课文有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儿子,一个是母亲。

(一)解读儿子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到母亲和儿子的对话。然后安排三次朗读。

第一次,读有提示语的对话。

第二次,读去掉提示语的对话。

第三次,只读儿子的语言。

【采用这种剥皮式的读书方式,引导学生最后关注到儿子的语言上。在前两次朗读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在这里特别要注重教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

预设三个方面的点评:

(1)关注句子的长短,对话很简洁,不唆,能用一个字的就决不用两个字。

(2)对话基本上都是短句子,读起来节奏很快。

(3)关注句子的表达形式,很自然,没有文学修饰,一点都不文绉绉,语言都是大白话,很贴近生活,都是生活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板书:简洁明快

在读了儿子的语言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提炼学生的发言,形成板书:大气洒脱

看着板书,我设计的过渡语是:刚才我们通过简洁明快的语句读出了一个大气洒脱的儿子,母亲的形象又是怎样塑造的呢?

【这句过渡语的前半句很简洁,和儿子的形象也是吻合的。后半句“母亲的形象又是怎样塑造的呢”和“母亲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虽然只有两个字之差,但是引导学生关注的侧重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解读母亲

母亲形象通过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来塑造。

第一块是心理活动:

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四次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发现了什么?(很矛盾)

母亲一会儿觉得该让,一会儿觉得不该让,这样想也有顾虑,那样想还是不妥,很矛盾。用课文里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瞻前顾后。

【在这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瞻前顾后”的意思,是很切合时机且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块是动作描写:

母亲在动作上有哪些变化?(慢、快、缓、紧)

作者没有单一地用快、慢,还用上了――缓、紧,在这里体会用词要富有变化。

【这一点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确实很实用的,也是为后面的小练笔服务。】

第三块是心理活动与动作的一致性。

引导学生读一读原文,关注心理活动和动作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母亲心里想让的时候动作是慢的,不想让的时候动作是快的。

【-这个一致性的引导发现,也是为后面的小练笔服务。】

最后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让学生补充板书)

我预设的小结语是:透过简洁明快的词句,读出了大气洒脱的儿子;透过细腻、缓慢的语句,读出了母亲的慈爱。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不同的文字风格,可以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这个小结,阐释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感受作者的文字风格,体会语言文字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启发回忆,迁移写话

1.让学生回忆第六单元中这种矛盾心理的描写。

2.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矛盾心理。

3.自选梯度,课堂练笔。

明天要参加演讲比赛,好朋友邀请你去看最想看的电影《哈利・波特》。

【设计了两个梯度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第一梯度是给出让人矛盾的事件。】

“去吧,――――――。”这么想着,我的脚步不知不觉提了起来。

“不行,――――――――。”提起的脚又放下了。

“――――――――,要是不去,真是太可惜了!”我咬了咬牙,――――――――。

“哎呀,―――――。”想到这些,―――――――。

【前两句提示动作,让学生补充心理活动。后两句只提示情境性词语,让学生补充心理活动以及动作。】

自选一种生活情境,展开想象,写出当事人的矛盾心理。

五、交流评议

总结:片段的练习是为写整篇文章服务的。如果在你的作文中添加这样的精彩片段,一定能为你的文章锦上添花。然后,根据学生小练笔的内容,进行一篇文章的指导。比如给要不要去看《哈利・波特》的心理片段描写加上前因后果,也许你的作文就是《一次难忘的比赛》;如果给考卷签字的片段加上前因后果,也许你的作文就是《考试风波》等。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写的矛盾心理片段进行扩充,完成一篇文章。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5篇

心理主题班会是以解决学生心理发展成长性问题为主题的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外在形式。校园心理剧是一种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烦恼、困惑等,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以此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在如何有效地把校园心理剧运用于小学心理主题班会方面,我们作了初步的尝试,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操作经验。

一、两节主题班会简要介绍

我们在小学低段二年级和小学高段六年级进行了实践尝试。

(一)小学二年级心理主题班会

主题:其实我能行

基本过程:

1.暖身活动:“掌声响起来”

首先,学生预计,用最快的速度鼓掌,一分钟能鼓多少下。把预计的数字写在纸的左上角并把纸倒扣在桌面上。然后,教师计时一分钟,学生边鼓掌边默数鼓掌的次数,结束时把这个数字写在纸的正中央。最后,比较左上角和正中央的两个数字,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正中央的数字高于左上角的数字。

教师总结:其实我们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不能把自己最真实、最自信的一面展现出来。

2.心理剧《其实我能行》

场景一:主角芳芳是一个胆小、缺乏自信的女生。课堂上,她明明会的问题却不敢举手发言。

场景二:下课时,同学叫她出去玩,她总感觉自己样样不如人,犹豫着又坐回到自己的座位。

场景三:班级要竞选班委,她很想参加,可是因怕自己写不好、讲不好而放弃了竞选。

场景四:每人必须进行的课前一分钟小演讲就要轮到她了,她再也逃避不了了。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芳芳一遍遍地练习。

场景五:在演讲的那一天,芳芳自然大方地走上讲台,大声地进行演讲,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一次次的掌声鼓励中,芳芳演讲了五遍,一遍比一遍自信、自然……

3.讨论分享与现场训练

演员和学生观众分享校园心理剧所带来的感受,教师在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上前展示自己。

4.结束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我能行,我要 ”卡片,一个一个走上台,握紧拳头,大声念出卡片上的内容。

(二)小学六年级心理主题班会

主题:和虚荣心说拜拜

基本过程: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开宗明义引入主题

2.心理剧《虚荣能博得自尊吗》

场景一:主人公小臣家境不富裕,父亲又有病。军训马上就到了,同学们有的说要穿名牌运动鞋,有的说要带iPad,还有的说要带进口巧克力……虚荣心使小臣夸下海口——带iPhone4。

场景二:回到家里,看到妈妈下班后还要辛苦地做着小坐垫给爸爸攒药钱,小臣内心极度矛盾。但在强烈虚荣心的驱使下还是提出了买iPhone4的要求。

场景三:军训的寝室里,当同学们看到小睿的iPhone4s后,都纷纷抛下小臣的iPhone4,围着小睿玩。一旁认真看书的小龙的一句话,点醒了小臣。

场景四:回到家后,看到爸爸难受地躺在床上,得知父母用给爸爸治病的钱给他买了手机,小臣后悔不已。

3.讨论分享

演员分享演出的感受,观众学生联系自己,围绕虚荣与自尊进行讨论与分享。

4.故事提升

主持人呈现16亿美金的成功人士——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

5.诗朗诵结束班会

学生们分组走到前台,投入地大声朗诵有关自尊的诗句。

二、总结与思考

(一)校园心理剧的内容是学生真实经验的再现

校园心理剧所呈现的故事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现实存在、真实发生的。不论是场景的选择、人物的角色安排,还是语言的表述、动作的表现、内心的活动,都是现实真实的经验。越是真实的表演、现实的呈现,越能引发学生真切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自我觉察与反思。

《其实我能行》的心理剧选择了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景——课堂、课间、家里。主人公芳芳的表演者就是一个不自信的学生,她在演出中的一举一动都是不自信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她在演出中的内心顾虑与冲突就是不自信学生日常的心理体验。真实经验的再现一下子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尤其是当看到班级里最胆小的芳芳扮演者能够站在众人面前并大声地演讲,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震撼——我为什么就不行呢?于是很多学生分享时,没有了空话、大话,说出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一位学生说:“我跟芳芳一样不敢表达,其实很多题我都会,就是不敢举手,当别人的答案和我一样时,我很后悔。看了这个心理剧,我以后要大胆发言,就是错了也没关系,还可以得到老师帮助纠错的机会。”

还有一位学生说:“看了这个心理剧,我想起了今年元旦的事情。元旦联欢会前我在家里精心准备了歌曲《小燕子》,可是当老师说谁来演节目时,我却没有勇气上台。老师鼓励我说:‘张××来表演一个节目吧,我给你录像。’我还是没敢,看了这个剧我挺遗憾的,下次联欢会我一定自信地给大家表演。”当班主任邀请他立刻上前演唱时,他大方地为大家演唱了《小燕子》。

六年级的《虚荣能博得自尊吗》以刚刚结束的学军学农为故事背景,以班级一个经济条件较差但盲目地想以虚荣心换取自尊的小臣作为事件主人公,演绎其心理冲突。剧中所有的语言均来自生活中的原生态语言,真实而感人。观看之后学生们的分享更是有感而发。最后学生们的诗歌朗诵,不再是空洞无味的走形式,而是群情激昂的发自内心的表达。班主任在最后说课中提到,在前期不断排练的过程中,几个小演员的日常言行已经发生了变化。如饰演小臣的学生以前很愿意抢答问题,这以后抢答的行为消失了,而且在看到其他同学抢答时,竟说出:“就你会啊?不要炫耀,是不是虚荣?”

(二)校园心理剧要巧妙地整合到主题班会之中,体现出班会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校园心理剧是班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为了心理剧而心理剧,其故事的选择、组织与安排,都要从主题班会的整体框架出发,与班会的其他部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整个班会应衔接自然、一贯而下。

比如,“其实我能行”主题班会,其前期的心理剧编排和整个班会的流程设计同步进行。自信心的主题关键点在于自信心训练,训练的方法之一是主动尝试,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因此班会设计流程之一是学生自信大胆地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作为前面环节的心理剧要能够助推学生有勇气走上台去。于是在心理剧解决问题阶段的事件选择的三个方案中:交换优点卡活动、贴绿叶子活动、课前小演讲活动,教师选取了以实际行动训练自信心的课前小演讲活动。一方面,对于芳芳的扮演者,排练和演出本身就是很好的自信心训练;另一方面,女主角的行为表现会在学生中起到巨大的榜样作用,尤其是芳芳最后的内心独白,“原来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勇敢地锻炼自己,大胆地挑战困难,其实,我能行!”于是我们看到,当班主任在分享阶段适时邀请学生上前展示时,学生们都迈出了自信的一步。最后,每位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一个个走上台前,面对大家,握紧拳头,坚定而大声地说出了“我能行,我要 ”。整个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自然承接,让人回味无穷。

(三)教师是校园心理剧的指导者

一个好的校园心理剧应集辅导性、艺术性、戏剧性、教育性于一体。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价值观以及对心理剧这一辅导技术的运用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小学校园心理剧排演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剧排演过程就是一个心理辅导过程的这一本质内涵,决定了教师作为校园心理剧指导者的角色职责。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心理剧由班主任亲自创作。班主任根据日常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选取了不自信学生常见的事件展现心理问题。在解决心理问题阶段,运用心理冲击疗法原理,设计了让女主角芳芳暴露于众人面前进行演讲的情节。在每一次排演中,因为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且没有任何的表演经验,所以教师要从角色理解、角色动作、语言表演,以及舞台空间走位等各方面手把手指导。六年级的心理剧以学生创作为主,教师全程指导。如学生创作中,小臣醒悟只因父亲病重,这显然不符合人心理发展变化的逻辑过程,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真切的体验,反而会显得很假。教师根据班级同龄榜样的示范影响作用,启发创作团队搜集班级的榜样言行,在同学弃小臣奔向iPhone4s这一当头棒之后,安排了正向榜样小龙的一句话使小臣觉醒。同时班主任又指导学生适当加入小臣内心活动的独白与旁白。最终我们看到,随着剧情的推进和独白旁白的渲染,主角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逐步深入地展开,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学生观众,引发其强烈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有了教师的指导,心理剧更好地体现了其真实性与冲突性的特点,助推学生心理成长。

(四)教师是讨论分享的引领者

心理主题班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之后的讨论分享都是学生澄清认知、释放情感、获得正确行为方式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整个班会最终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讨论分享阶段,教师不能任之自由发展或只是在最后出来进行简要的评价与总结,而应承担起引领者的角色。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二年级的班会全程由教师主持。在讨论分享中,教师引领学生将观看心理剧所获得的体验感悟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生活中有关的经历和体验,并把自信训练与学生的实际感悟结合到一起。六年级的班会虽然全程由学生主持,但教师在讨论分享时站出来,运用提问、反馈、自我表露等团体辅导技术引领学生互动交流,并适时点拨提升。

(五)校园心理剧安排在主题班会的哪一环节视校园心理剧的剧情结构而定

心理主题班会的基本过程包括点明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主题三个环节。校园心理剧安排在哪一个环节要视校园心理剧的剧情而定。如果校园心理剧只演绎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安排在点明主题与展示主题环节比较恰当。随着剧情对心理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的呈现,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与情感体验,这为深化主题环节即对问题的本质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及探讨解决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如果校园心理剧只演绎问题的解决方法,安排在深化主题阶段比较恰当,以启发学生从另一角度探索问题,并能够以直观的感知与切身的体验强化学生正确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如果校园心理剧是完整地围绕着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戏剧发展过程呈现,放在点明主题与展示主题阶段比较合适,能使学生从心理剧完整的演绎中感悟问题的本质和促进自身的改变。

(六)不必过于追究心理主题班会与心理活动课的区别

不论是心理主题班会还是心理活动课,都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现实经验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困惑,心理主题班会与心理活动课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在两节班会课的尝试中,也刻意要体现两者的区别。如主持人的选用,一般来说,班会由班委来主持,所以二年级的班会曾考虑让学生来主持,但最终多方思考后,还是由班主任来承担。再如活动内容的准备,一般来说,班会的活动内容与流程大都由学生作好准备,因此二年级班会最后孩子们“我能行,我要 ”的卡片,六年级最后的诗朗诵都是学生们之前作好准备的。如果是心理活动课,则一般是学生当场写下卡片,诗歌则由教师准备,学生课堂诵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多是形式上的,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刻意地纠结于形式上的区别,只会给我们带来无形的束缚,最终影响教育的效果。只要我们抓住其内涵与本质,形式上的区别并不重要,没有必要把两者弄得泾渭分明。

参考文献:

[1]张鲁川.让中小学主题班会回归本原——兼与丁如许老师商榷[J].思想理论教育,2011(5下).

[2]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黄辛隐等.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6篇

心理描写,就是描写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如果能够把人物的内在精神活动和思想感情变化写好,就能让读者真实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共鸣。

心理描写也一直是同学们在作文中被忽略的方面,我们往往更注重动作、语言描写。对待心理描写,要么轻描淡写不痛不痒,要么就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比如“我的心里如同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的心砰砰地跳个不停”。这样的描写过于笼统、草率,让人不能感同身受。只有准确的把握、细腻的描摹,才能直抵人心,使作文更具真情实感。

刚巧,这学期第一次习作的主题是“难忘的第一次”。我不禁眼前一亮,这正是培养同学们注重心理描写的好时机。首先,我让大家在黑板上写下自己难忘的第一次,尽管五花八门,但不可避免会有内容上的雷同。于是,我特意点名题材相同的同学简单交代自己的经历,重点引导他们说说当时的心理感受;然后告诉他们,要想让作文感情真实,心理描写就得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其他特征。不同的人,哪怕经历同样的事,心理活动也会不一样,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冷漠,有的人犹豫,有的人果断……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细细揣测、体会。

经过这番引导,学生作文中相同的题材也有了截然不同的心理描写。在《第一次走夜路》中,有同学这样写道:“草丛中有轻微的响动,我感觉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正透过草丛狠狠地盯着我,可是我不敢转过身去看。”这是一位胆小的女同学。另一位男同学高佳龙则是这样写的:“忽然空中有个黑影向我飘过来,顿时我的心跳加速。我在心里默念:我是孙悟空!我是如来佛!不管你是什么东西,我都不怕,不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随即有学生向我提问:“当时我的心里有许多想法,那我是不是都要写出来呢?”同学们在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确实会有不少的心理活动,那该如何取舍呢?

我告诉他们,心理描写不是写作的目的,它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事情的发展和文章的主题,因此要自然而然。一般我们会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者内心斗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对心理进行细致的描摹,以体现人物的情感变化或情感斗争。其次是应该按顺序来写,根据事情的发展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等等。这样才不至于纠结成一团,让人理不清头绪。

接下来是学生集体互动环节,在分享难忘经历的同时,我让学生也互相交流当时的心理感受。利用这一方法,再次唤起他们的情感记忆。最后,我借鉴赏范文的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简单实用的心理描写方法,结果他们表现得特别好,写出了超乎我想象的好作文。

结合这次写作训练的指导,以及学生成功的作文范例,我总结出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一、写出心路历程的变化。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变化的,我们应该把人物在活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写出来,表现他的纠结与矛盾、欢乐与忧愁、希望与失望。比如熊帅在《第一次给陌生人开门》中这样写道:“我决定开门了,但我得找一样防身武器。我随手拿了一把水果刀,可转念一想:万一他是好人,不就使人误会了吗?再说,如果他是坏人,我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我拿把刀不就等于向他宣战吗……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拿一个羽毛球拍——这样可以避免误会。”这样的描写多么细腻,它记录了“我”给陌生人开门前的心理斗争,也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作者当时的紧张、不安。

二、借助修辞手法。这不同于前面直白式的心理描写,而是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心理活动更加具体生动、可感可触。如一位同学在《第一次演讲比赛》时写道:“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僵硬的机器人,只能笔直地站在台上。嘴巴仿佛不是自己的,它的张开合拢都不受我的控制了。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感觉许多的文字一个接一个地从嘴巴里往外蹦。”在她的生动描写下,我们仿佛感同身受,这与直接说“我紧张得不得了,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两者效果不言而喻。

三、结合其他描写。我们可以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时,用“我想”这样的方式穿插引出心理描写,也可通过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能使作文更富于变化。

我们平时说“喜怒形于色”,人的言行总是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因此心理变化也经常直接从动作、表情上表现出来。通过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样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的心就像被刀子一刀一刀削碎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却不想去擦,任由它一滴一滴掉下来。下课了,我依然没有动,像个木头人一样呆呆地看着试卷。”这是学生习作《第一次考试不及格》中的一段,从其动作、神态描写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那种“心碎”的感觉。

所谓“境由心生”,就是利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使文章血肉更丰满,一般有正面衬托(喜衬喜、悲衬悲)和反面衬托(喜衬悲、悲衬喜)两种方式。其实无论哪种方式,都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主宰了人对外界环境的观照。例如卞娟同学在写第一次走丢时,是这样描写周围环境的:“周围到处都是人,个个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可我面对着这热闹的大街、陌生的笑脸,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终于,我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四、写出独特的心理感悟。这次作文,我意外发现有几个同学能在心理活动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在看到他们真实细致的心理描写的同时,还看到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让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如一位同学在《第一次打针》中这样写自己的心理:“那尖尖的针头扎下去,痛得我大叫:‘啊……’我只觉得这种痛与平时撞到手脚截然不同,它的痛是从一点开始逐渐散开的。唉!我总算知道打针有多痛了。”在结尾他这样写道:“只有痛过的人,才有生活的经历。”还有高毅同学,写第一次遇到“鬼”,明白这个“鬼”其实是自己因为害怕而想象出来的,然后他这样感悟道:“我想,原来是自己心中有鬼,才会怕鬼!”看,多么真实的心理,多么真切的感受,甚至蕴含了些许人生的哲理。

当然,写心理活动还有很多方法,这只是我的一点体会。描写心理活动,只要找到方法和路子,寥寥几句,胜过平铺直叙的千言万语。不信,大家都去试一试。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英语命题演讲 首因效应 应用

1.引言

在素质教育日趋显示其重要性的21世纪,在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大环境下,英语演讲能力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英语演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训练其写及中英文思维转换能力,并且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其英语学习的热情与能力。

为了使广大英语演讲爱好者在英语演讲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使得他们能在演讲中脱颖而出,本文对英语命题演讲进行了探究。本文将把英语命题演讲与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理论相结合,通过活动和试验的途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不同方式的英语命题演讲开头对演讲所起的不同效果,从而整理并提出有效的适用英语命题演讲的方法。

2.首因效应理论概述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就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同时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试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社会心理学家艾根在1977年通过研究总结出了SOLER模式SOLER是由五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拼写起来的专业术语,其中S表示站姿或坐姿;O表示自然开放;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表示目光接触;R表示放松,并运用于实践,指导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近代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也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耐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们的普遍的主观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一系列行为。

3.英语命题演讲与首因效应理论

英语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演讲者经过准备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所发表的演讲。因其组织材料和准备时间充裕的特殊性,使得英语命题演讲在内容、语言和结构上都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开头表现得尤为明显。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英语演讲稿的构思与写作,从而使演讲达到更好的效果。

3.1英语命题演讲的主要特点

3.1.1内容上,主题鲜明,针对性强。

英语命题演讲题目已给定,演讲者只需在开头一段紧扣主题,根据听众去表述观点,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就能赢得好感,并在听众中树立“自己人”的亲切感。开头主题鲜明,在演讲时才能保证立场坚定,让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演讲者的立场,这样有利于在演讲一开始就能获得一部分听众的认同。

3.1.2语言上,流畅优美,简洁易懂。

由于英语命题演讲在准备时间上的充裕性,演讲者能对讲稿进行反复的修改润色,使得英语命题演讲稿能使用许多长短句、排比句与简短句,一张一弛,演讲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多运用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演讲更加生动活泼,明白晓畅。此外,英语命题演讲还注重英语习语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地道。演讲者能够在演讲中富有感染力地表达其演讲主旨,从而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3.1.3结构上,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英语命题演讲指根据预定的题目事先写好讲稿的演讲,是在有准备的基础上所作的内容系统、结构完整、要求全面的演讲。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尽量避免出现脱节或各环节间互不相关的情况,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环环相扣。

3.2 英语命题演讲的开头方式与首因效应

心理学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因此,英语演讲者能否表述好讲稿的前几句或第一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否。结合英语命题演讲总体上的主要特点,以首因效应理论为指导,可将这些特点迁移至演讲稿的开头。

在演讲主题上,由于首因效应是一种“第一印象”效应,因此演讲开头主题鲜明、立场坚定,让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演讲者的立场,这样有利于在演讲初就能获得一部分听众的认同,从而建立最佳第一印象。

在演讲语言上,印象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耐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因此,听众对头几句话的好坏印象特别深。各种句式、小故事、幽默语言等的使用,能够提起听众的极大兴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是演讲成功的第一步。

无论是经验丰富,还是初出茅庐的演讲者,要想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必须把握好开头的几分钟,给听众留下一个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良好,听众眼中的演讲者形象是高大的,这是首因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听众中产生一定的威信和可信度,并为后面的演讲打下良好的基础。

4.首因效应理论活动与试验结果分析

4.1 英语命题演讲开头方式

在各类演讲图书及相关研究中,关于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英语演讲方法探究,大多只是零星点缀,没有系统化。所以,我们试图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首因效应在英语命题演讲中的应用进行一次深入的探究。通过对几百篇名家和大中学生英语演讲词,以及本活动组开展的一次英语命题演讲比赛的归纳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若干方法:自我牺牲法、初设悬疑法、反复强调法、以彼为傲法、幽默风趣法、排比铺陈法等。

4.2 试验分析

此次试验目的在于进一步证实上节所述方法的在具体实践中的作用,是我们将心理学首因效应理论与英语命题演讲相结合的试验。试验主要从六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演讲开头方式来探讨与研究“首因效应”对英语命题演讲的影响,即“自我牺牲”法、初设悬疑法、反复强调法、以彼为傲法、幽默风趣法、排比铺陈法等。

试验以一位演讲者就单一演讲主题,在语调及着装等皆不变的情况下,依次对这六份不同开头方式的演讲稿进行演讲。演讲结束后,由2名外籍评委及24名大众评委对演讲者以不同开头方式所进行的演讲进行投票及评析。试验投票结果分析如下表:

(注:(1)自我牺牲法:通过在演讲开头讲述一些关于自己的小秘密或小故事,从而引起听众的兴趣;

(2)以彼为傲法:指在演讲开头赞美听众或以听众的骄傲作为自己的骄傲,继而赢得好感;

(3)受欢迎比率以前三名投票占总票数的百分比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综上表所述,在精选的六种开头方式中,能在听众中留下第一印象最深的是幽默风趣法,受欢迎程度比率为83.3%;第二是初设悬疑法,受欢迎程度比率为75%;排名第三的是自我牺牲法,受欢迎程度比率为58%;第四是排比铺陈法,受欢迎程度比率为48%;排名最后两位的是以彼为傲法和反复强调法,受欢迎程度比率分别为20.8%和12.5%。

根据受欢迎程度比率和首因效应理论,在英语命题演讲中,演讲者应首选幽默风趣法开头首先给听众一个风趣的印象,其次是使用排名其后的各种开头方法。虽然排名靠后的方法受欢迎程度低,但是同样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实用价值,每种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

5.结语

本文首次将心理学首因效应理论与英语命题演讲结合起来,通过对活动和试验结果及数据的分析,把英语命题演讲开头的受欢迎程度量化,增加了各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可对比性和可操作性。

但无论掌握和使用哪种开头方式,首先都需要演讲者以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基础,进行命题演讲以前进行大量的练习,其次演讲开篇有要始终体现开篇目的,即揭示演讲主题,抓住听众注意力和兴趣,建立与听众的良好关系。由于本实验小组水平有限,在研究中出现了不少不足之处,如试验组织不合理、研究方向比较狭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艾宾浩斯.Memory: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C],1885.

[2][美]吉布森.英语演讲实训指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9.03.28.

[3]陈玲.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M].新世界出版社,2009.04.16.

[4]英语演讲艺术[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陈宏新.论英语演讲的几个问题[C].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6]艾根.www.省略/data/25461/detail.php?thisid=7778[EB/OL].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107-03

我国的早期教育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尤其忽视对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全,甚至造成心理疾患。有关调查表明,仅北京、上海学前独生子女心理变态的比率就高达50%以上。[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以下几条途径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绪情感

(一)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它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因此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1.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实施因人而异的指导,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但身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每个幼儿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超出幼儿实际水平的运动项目不仅会使幼儿运动机能损伤,还使幼儿屡次遭受失败,产生否定的自我;过低的学习内容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平衡练习时,我们可以从平衡木的高度、宽度、距离,以及在平衡木上设置障碍来调节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游戏,鼓励小朋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2.认真做好课前的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让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圈》,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圈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3.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的动作,让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①客观。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耐力,有的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②具体。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证据,事实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比赛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③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转向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以及机体运动带来的,但体育活动中不乏大活动量带来机体的不适,动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轻易完成,摔倒、碰撞等都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退缩、畏惧、逃避等心理。所以,在评价幼儿动作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挖掘其优秀的内心品质,如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敢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能力。

4.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有意识地进行增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监督上。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完善、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例如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同伴的态度,扮演的角色的特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训练。模仿性游戏较适合小班幼儿,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夜里出来偷东西的老鼠时,会自觉地踮起脚尖轻轻地走路。竞赛性游戏时,教师不能只注意到速度和动作质量,还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使人精力充沛,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3]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做到:

1.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有些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欢到厌恶,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前滚翻的儿歌是:一立正,二弯腰,三低头,四蹬腿,翻过身来站站好。有些教师大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活动,这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玩球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不做示范,让幼儿自己想出玩球的方法,并交流,有些动作还可以拿出来集体练习。

2.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又怎能愉悦得起来?因此教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

3.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感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也很有艺术性,并能将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就有利于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教师乃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与监督者”,因此,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良好的、优美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利用心理活动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组织心理活动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在准备阶段,首先要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有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及程序;要主题鲜明、科学合理,依据教材、教参及《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要生动活泼,能激发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必须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注意创设情景,安排情趣盎然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欢声笑语中体验情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和强化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还应制作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准备好相应的文字材料、挂图、音像材料等。如活动中有短剧、小品表演,还应在课前物色“小演员”,向他们讲解“剧情”,并指导和协助他们排练等等。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具体,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实施阶段,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组织得当,学生踊跃参加,形式新颖别致,过程活跃可控。只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才能防止出现学生参与率低,气氛沉闷或活动过程中跑题等现象。在总结阶段,教师一定要升华主题,加深印象,充分肯定,正面教育,提出要求,巩固成果。防止总结片面肤浅,一味训斥,无巩固性措施。

心理活动课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现列举常见的几种:

故事会。将深奥的心理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将具体的行为要求寓于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中。教师可以让一名或多名幼儿上台主讲,但必须在主题范围内。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拓进取--可贵的品质》时,让学生讲述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诸葛亮谋划“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的故事来阐述开拓进取的五个特点:要强、求实、奉献、不满足和胆识。

课堂演讲和专题讨论。课堂演讲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准备材料,各组在课堂推荐一名幼儿上台演讲。专题讨论要让幼儿有话可说,容易形成两极或多极观点,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避免跑题。课堂演讲和专题讨论都要调动全体幼儿的热情;而不是让几名幼儿对讲对论。小品短剧表演。小品短剧表演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趣味性较强。一般事先要选好角色精心排练,充分准备道具。表演时教师要合理组织,注意把握时间,注重节目的衔接。

设置展示台。当堂展示幼儿的小制作,如折纸、航模等,劳动技术成果图片展如陶器、蜡染等,还有科学小论文会、新闻会、诗歌朗诵会,专题知识系列讲座。通过设置展示台,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和胆量,显示幼儿才能,体验成功喜悦。

心理活动课不是纯粹的幼儿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幼儿有心理体验和心理训练的机会,达到教师有的放矢的目的。因此,心理活动课要处理好幼儿活动与教师讲解点评的关系,幼儿活动是前提,教师讲解点评是手段。讲解是升华主题,画龙点晴,而非面面俱到。只有既注重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也注重教师科学引导活动,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心理卫生保健功能

(一)游戏是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的途径

随着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及与成人接触的日益频繁,幼儿渴望能像成人一样独立地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而这种心理需要与他们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及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促成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便是幼儿教育中值得关注的主题。殊不知,游戏在其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事实上许多游戏都为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警察”、“医生”,去“烧菜”、“煮饭”,去“开汽车”、“开飞机”、“开火车”……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地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从而获得巨大的快乐。

(二)游戏是帮助幼儿宣泄紧张和负性情绪的形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在生活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这难免会使幼儿的心理产生紧张或受到压抑,而游戏则是松弛幼儿紧张情绪的良好方式。男孩特别爱玩粘土,那一系列用劲的“挤”、“压”、“扭”、“捏”、“摔”等动作,就具有宣泄功能;有的幼儿喜欢反复地搭积木,然后又用力地把它推倒,这也具有宣泄意义;有的幼儿喜欢玩娃娃家游戏,他们把布娃娃的裤子拉下来,然后狠狠地打它的屁股,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还有的幼儿喜欢玩打针游戏,他们将自己在打针时受的痛苦发泄到“打针”的活动中去等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幼儿通过游戏把精力和情绪发泄之后,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一种满足和痛快的表情。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适当的宣泄。幼儿自发地表现出来的一些具有宣泄意义的行为,即使有一定的破坏性,我们也应多一分理解。当幼儿表现出这种自发的宣泄行为时,教师应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他们需要帮助。教师要努力找出引起幼儿处于这种心理紧张状态的原因,对症下药,消除造成幼儿心理紧张的种种因素,从而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心理诊断的手段

实践证明,从游戏中可以了解幼儿对周围现实的态度,既有他们生活经验的反映,也有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游戏好比是指示器,能够为我们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喜、怒、哀、乐等提供线索。如:一性格极端内向的幼儿用积木搭成一幢没有窗口而四周有很高围墙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防卫意识和抑郁性格。一害羞的女孩用积木为自己搭了一栅栏,在这栅栏中,她可以获得安全感。一女孩一直不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后来,了解到她的父母已离婚。还有一个女孩,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总是喜欢当“爸爸”而不愿当“妈妈”,她在其他角色游戏中担当的也都是男性角色,后来,才知道她父母一直希望她是个“男孩”…… 只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四)“游戏疗法”是矫治幼儿心理问题的妙方

在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叫做“游戏疗法”,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矫治。如孩子对黑暗产生恐惧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又如,当孩子有恐惧、害怕狗的典型症状时,可以和孩子做捉“狗”的游戏。开始时成人扮演“狗”,让孩子捉“狗”。多次游戏后,可以调换角色,由孩子扮演“狗”,这样,可以引起孩子对狗的兴趣,进而使孩子不怕狗。

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教师在运用游戏来矫治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例如,对行为稳定性差的幼儿,我们可以多安排他们在游戏中担任安静的角色(如交警、医生、门卫、木头人等);让患有孤僻症的幼儿多参加集体游戏,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逐渐改掉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要注意循序渐进,否则游戏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过家家游戏中,常常看到能力强的幼儿扮演的“儿子”或“女儿”指挥着能力弱的幼儿扮演的“爸爸”或“妈妈”做这做那,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在安排幼儿进行类似的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 刘道敏:《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幼教博览》(京),2001.11

[2]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污名;求助行为;责任推断;羞耻感

1.问题提出

人们往往对有心理问题乃至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在生理、心理、道德、行为上存在缺陷,视其为“精神病”“疯子”、“变态”,从而歧视、拒绝、回避这些人群。早在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offman就将“污名”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Vogel等人将“心理污名”定义为寻求心理帮助的个体感到自我和社会不可接受的受损身份,由于污名使人们对求助者持有负面印象,这就导致了个体不愿意暴露他们的心理困扰,并且逃避心理咨询或治疗。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普遍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中心,用来加强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会给个体的生活、学量消极的影响,并且心理咨询和治疗会有积极的疗效,但是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小,对专业性研究机构,如综合医院心理治疗科、校心理中心的使用率并不高,由宁波某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有的统计数据可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行为的大学生占心理关注对象比例很低,而相关研究均表明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只占1.46%,持模糊、矛盾态度的占40.6%,另有4.8%的学生明确表示“否”。为什么“潜在的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的求助者”,其主要阻力在于社会长期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混淆、歧视与偏见,使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的“心理污名”。因此探索“心理污名”如何影响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行为,以及如何减少“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中的责任推断,羞耻感的影响将对高校心理工作尤其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采用《心理求助污名量表》和《心理求助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心理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污名对心理求助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其次,根据实验得出的结构模型,引入角色扮演、情境w验、经验分享、演讲等多样化形式,改革固有的团体活动形式,建立团体干预方案,并利用专家访谈,最终确定团体干预方案;再次,使用RCT实验设计(随机对照组实验设计),对已有的方案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评估干预方案对求助行为改善的水平,进行总结归纳,完成干预实验;最后,查找相关资料,在已有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为降低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提供应对策略,改进目前状态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实验结果

通过对污名影响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可以得到污名影响求助机制的四条路径:一是污名直接对求助的影响,即污名心理求助;二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间接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责任推断心理求助;三是污名通过羞愧间接地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羞愧心理求助;四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的共同作用对求助产生影响。

对污名、责任推断、羞愧、求助倾向的效应分解上面分析,对求助倾向的直接负面影响效应是最大;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两因子对求助产生的间接负面效应大于污名分别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因子对求助倾向产生的负面间接效应;污名对责任推断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大于污名对羞愧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

在个体在求助源的选择倾向上,当问及被试自身的心理问题时,其选择求助倾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向朋友和同学求助,接下来依次为向心理老师求助、根本不求助、向班主任求助和尝试以别人的名义求助。

4.干预方案

参考樊富珉等人团体设计活动,引入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演讲等模式,设定多个内容,邀请在心理学专业研究和教学上具有10年以上、博士学位的心理学专家进行专家访谈,围绕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内容设置团体干预方案:

活动目的1: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

活动方案:活动之前两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准备1000字演讲稿,演讲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1)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2)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3)什么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A热身阶段:连环自我介绍,并进行分组

B讨论阶段:“奇葩议会”,各组对各自观点进行辩论会,分成正方和反方,对“去心理咨询就是有病”这个主题进行辩论。

C演讲阶段:“超级演说家”,每一个组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推选一位必须结合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超级演说家比赛,与全班分享观念,在此过程中,如果有遗漏,必须让第二个人补充,第二个补充的同学必须在第一个同学的基础上,说出第一个同学表达的所有观点,再补充剩下的。、

D总结阶段:老师对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认识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活动目的2:提高大学生人际开放性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小兔子跳

B自我表露阶段:用公开量尺让学生在永远保密――随时公开选择事件写在尺上,(1)最怕发生的事情(2)最不敢想的事(3)最不容易忘记的事(4)从未告诉过别人的事

C总结阶段:填写自我隐藏表,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小组进行讨论。

活动目的3:减少大学生对寻求心理援助的污名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OH卡片进行故事联想

B角色扮演阶段:对4个已经设定的关于心理求助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C讨论阶段:角色扮演结束,通过交流理清学生思路,讨论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活动目的4:提高对心理咨询的信任

A热身阶段:寻找你觉得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品质有哪些

B讨论阶段: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大家达成共识的10大优秀品质得出,然后选代表进行解释。

C总结阶段:小组做成小论文形式,将咨询师特质、咨询过程相联系。

通过RCT实验设计后,结果表明,此干预实验是有效的。事后比较发现,实验组被试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

5.建议

采用多种宣传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曾在咨询届流行一句话:中国社会不是民众不懂心理咨询,而是他们不懂心理学,所有在基本的心理问题的解读上要专业,同时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开设丰富有趣的心理活动内容,让大家啊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发展人,而不是治病。同时,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建立高度的信誉和正面形象,通过培训合格的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师进行专业培养等,推广优秀,善解人意的咨询师形象来为学校心理工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丽云,樊富氓,官锐园.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与应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心理活动演讲总结范文第10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凭着热情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如何提高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课题。

笔者认为自我督导是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最主要途径。

一、利用专题培训资料,自我督导构建并理清业务管道

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构建并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结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试用)证书》管理办法,笔者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分成三个层次:

一是面向学生层面。即承担和开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各种形式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绪调控、个性发展、青春期性健康、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进学生心理能力和心理水平的健康发展。建立相关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二是面向同事及家长层面。指导和协助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和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辅导、升学就业、家庭心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

三是面向学校层面。为提高学校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开展相关的工作。

以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将业务能力分类,参加相关的专题培训。在网络中搜寻更多的专题培训资料,如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的心理健康栏目下,就有许多省级培训的课件和讲座。通过专题学习,逐项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有效地构建并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可将这些学习材料分成活动课课件、咨询技巧、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介绍、家庭教育等不同类别的文件夹。对于相同的主题,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诠释,这对心理教师个人成长非常有好处。在笔者的个人电脑中,活动课课件近六十个,专家讲座九十多个。在仔细研读这些专题培训材料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管道就通畅了许多,在实际操作中,就能牢牢地抓住尊重、同理、真诚、合作、体验、助人自助等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提高工作实效。

同一个讲座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实践后,重新研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曾聆听台湾林家兴教授讲咨询技巧,他说心理辅导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对方说出来,学会说:“嗯,你说!”当时不解其意,心想学生总会向教师求助,该怎么办?来访者不说怎么办?几年心理辅导工作下来,当咨访关系建立起来,学生感受到辅导教师的真诚、接纳和关注后,“嗯,你说!”一句充满温情和关切的话语出口后,咨询也就成功了大半。每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有自己偏好的辅导理论和辅导模式,在构建起自己的业务管道后,隔一段时间应展开自我反思,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

二、结合专业杂志研读学术专著,自我督导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一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在自我督导过程中常常会想:“对于这个案例,我这样做对吗?”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可能经常有专家督导,也不可能常都有同伴支持,这是一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现状。对此,笔者收获最大的方法是,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杂志的研读,去学习专业论著,以此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为例,“一线快递”“咨询方略”“辅导个案”“活动设计”等栏目所刊登的内容,常常是我们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平时的工作内容,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是很自然的。这些栏目常会推出让我们可模仿的活动设计、辅导方式方法。“学术空间”“研究实践”“国际传真”等栏目,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把理论前沿或对理论的思考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能引导我们的阅读方向。就笔者个人来说,它引导我研读了《积极心理学》《团体咨询与实践》《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专著,进一步去学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空椅子技术、沙盘疗法等辅导技术。这些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心理学理论之外的专著,能明显地促进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出现迷茫是很正常的。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实践”“一线快递”等栏目的启发下,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举办心理讲座和印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等单向引导的活动方式,发展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自信历程的电视访谈、超级团队PK大赛、纸桥创新大赛等以学生为主体、双向互动、有着强烈内心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辅导教师个人行动,到开办班级心理互助员培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如2005年,在阅读了周红五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后,笔者拟定了《遂昌职业中专心理危机预警方案》,而后结合方案的运行撰写了《对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良性运行的几点思考》一文。2006年,在阅读了叶一舵、余香莲的《台湾学校“教训辅”三合一辅导体制及其实施建议》后,颇有感受,立项市级课题探索学校的教导、训导、辅导的整合,撰写了《台湾“教训辅”三合一辅导模式在农村职校本土化实践研究》《“教训辅”三合一辅导机制下对四例偷窃事件的处理反思》等论文,上述论文均已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录用。

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杂志,贴近学校工作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能引导我们一线教师研读学术专著,让我们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自我督导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提升活动课操作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能力,是一线心理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目前对于心理活动课也已经形成了众人相对认可的评价体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将平时的活动课与评价体系进行自我对比,察觉并改进活动课中的不足,不断积累心理课中出现的亮点,提高活动课的操作能力。

在浙江省中职校《心理健康》教师用书中,对于心理活动课的评价有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十九个观测点及评价标准,而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所限,不可能对自己的每节活动课按评估项目,逐条进行自我督导。笔者认为,一线心理教师的自我督导,可围绕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氛围营造、活动设计与展开、学生参与及体验、课堂意外与亮点等四个方面,紧紧抓住课前预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把握心理活动课的“活动、体验、成长”这个中心,展开心理活动课操作能力的自我督导。

结合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实践,本人常用如下表格(见下页表一)来引导自己活动课教学能力的提高。对表格中十二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次活动课的自我督导过程。在这张表中,笔者最关注的是课中调整、课堂意外与亮点这一纵一横。心理活动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现场生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体验,于是就会有许多的课中调整,对课中调整的思考,提升的是心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

在一次青春健康主题课中,故事推演到女生意外怀孕,这时出现了一张推演的纸条:“给女生钱,叫她去流产,然后换个女朋友!”全班女生群起而批判故事中的男生A不道德,现场有些混乱。笔者让她们宣泄了近两分钟,引导学生对此事发表看法,“早恋时根本不懂爱情,电视中常报道这种事,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于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笔者什么都不用做了,听着就行。这节课的效果,是很多班会课和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所达不到的。这就是课中调整。

有一次三分钟自我介绍的演讲,女生小亚因先天原因说话含混不清,笔者原计划在轮到她演讲时不作强求。然而实际操作中,这位女生满脸通红地站在讲台前,足有30秒没出声,笔者正准备示意她可以回到座位时,她开始演讲,内容自然听不清楚,教室里先是一阵掌声,而后一片寂静。这位女生回到座位后,我点评说:“你感动了我,我为你骄傲!”示意全班再次鼓掌。这就是意外的亮点。

四、自我督导个案咨询的过程,提升个案辅导能力

个别咨询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另一个重要的专业能力。要进行个案咨询的自我督导,应从两个方面切入。

1.咨询理论与咨询技术的自我疏理

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疏理一下自己对各大流派咨询理论的理解。如当事人中心疗法,以尊重、同感、真诚、接纳为基础,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精神分析疗法的童年创伤、意识层次论、人格的结构论、防御机制、投射等咨询理论;完型疗法的未完成事项理论、空椅子技术;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代币制、强化、惩罚、消退等理论,以及理性情绪ABC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等等。作为心理教师,应当精心研究其中的一两个理论体系,掌握该理论体系下的操作技术,了解其他咨询理论的基本内容。这能为专业咨询能力的扩展打下基础,有利于理解焦点短期治疗、意向对话、沙盘游戏、游戏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等派生疗法。

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下,一线教师应着手督导构建自己的基础咨询理论架构。建立咨访关系和了解情况必备的理念常用当事人中心疗法(尊重、共情、真诚、接纳)。寻找问题根源可以用需要层次论、精神分析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常涉及的几个方面: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调节情绪必备的理论是情绪ABC理论,贝克的认知疗法。

同时,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有一本常用的心理咨询技术用书,每个月定期翻看一下,了解诸如倾听技术、简述语意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共情技术、立即性技术、自我表露技术、面质技术、角色扮演技术、空椅子技术等学校心理咨询常用技术。

专业咨询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学习与巩固,是一线心理教师专业咨询能力自我督导的基石。

2.咨询过程的回顾与反思

学生前来咨询的绝大部分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青春烦恼、自我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可轻易下结论,要用积极的、发展的辅导导向给学生以支持,引导他们调节自我、改变情绪、健全心理。笔者认为,一线心理教师个案咨询的自我督导是一个初级层面的自我督导,是对咨询方向、常用技术、咨访关系、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自我反思。可结合如下问题,进行自我提问。

(1)学生从来到辅导室到离开辅导室,有什么变化,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2)尊重、共情、接纳、倾听等这些咨询的基本要素,是否得到了落实?

(3)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有哪些话,当时是如何处理的?现在想来,是否有新的理解?

(4)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哪些肢体语言,表达了什么含义?

(5)在咨询过程中是否指导过多,有没有落实“助人自助”原则?

(6)来访者究竟想咨询什么,辅导方向是否正确?

(7)是否要列入心理危机预警范围?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力

对于一线心理教师来说,开展以本校学生为对象的心理课题研究,对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情绪状态、成长背景、自我认识等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素得以理清,有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与同伴的专题研讨中,由于面对大家都熟悉的研究对象,最容易产生思维火花。所以,同课异构、个案探讨、活动设计、心理测量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研究,是一线心理教师最可能出研究成果的地方。

结合自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探索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过程,撰写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对个案辅导进行总结与反思,撰写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以浙江省为例,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优”论文评选及推广活动,不但有力地提升了一线心理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是一线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上一篇:工作心理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寝室心理活动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