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普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2 11:11:02

幼儿科普教育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幼儿科普 教育游戏 游戏开发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1 引言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技能,游戏是其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技术的发展,使儿童教育游戏以数字媒体为载体呈现出形式多样、生机盎然的趋势,并且成为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R)幼儿教育游戏的新玩法,是一款以恐龙为主题形象,面向3-6岁幼儿,促进其智力、认知和动手能力发展的AR教育游戏。

2 游戏概念及规则设定

本课题设计了一种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物玩具和数字媒体内容的游戏新玩法,大大提升了现有增强现实科普游戏的交互性及娱乐性。游戏方案是:将增强现实技术与游戏角色玩具卡片、独创的游戏地图相结合。以恐龙角色玩具卡片作为玩家角色,并设计相应的主题场景作为游戏地图,以或对战的形式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通过AR技术可获得更加生动形象的游戏动画效果和科普内容。游戏可由最多四个玩家同时进行,每个玩家拥有一张恐龙角色卡片,不同玩家对应不同的起点和终点。游戏规则类似飞行棋玩法,并结合幼儿认知特点加以简化和改良。

安装并打开游戏APP后,用摄像头扫描游戏地图和角色卡片,屏幕将出现3D角色和场景,当移动角色卡片触发地图中的关卡或障碍时,可在屏幕上观看相应的恐龙角色动画,伴有恐龙习性等科普内容。地图中的关卡障碍会随机变换,需扫描恐龙卡片答题闯关。游戏过程中涵盖了恐龙时期的动植物特点、历史知识、考古挖掘等科普内容,寓教于乐。

3 游戏开发过程

为符合3-6岁幼儿的视觉认知特点,游戏UI的美术风格选用颜色饱满、线条流畅的卡通风格,游戏场景和内容采用二维形象与三维角色动画相结合。抽象具象并现,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绪。

3.1游戏2D美术设计

本游戏涉及的UI和恐龙卡通形象,均使用矢量卡通风格,夸张了恐龙的造型特征,简化了恐龙四肢及躯干上的细节刻画,以符合儿童审美认知特点。以 “三角龙”为例,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头上的三只角、巨大的头盾、尖尖的嘴,在设计时笔者保留了这些特征。为了使线条更加流畅优美,用粗线条完成造型轮廓,然后进行填色以及阴影刻画。

3.2三维模型及动画制作

三维模型是游戏场景及角色动画的主要构成元素,三维模型和动画的质量及文件大小对游戏至关重要,此外模型动画的资源包在下游平台的通用性也需要考虑。建模和动画是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建模师对设计对象的各角度有全局把控能力,是技术性操作与艺术化处理的集中体现。关于三维模型制作、贴图以及骨骼绑定、动画的制作,笔者在此不多赘述。

3.3 Unity游戏资源整合及游戏编程

本课题游戏架构和程序均在开源游戏引擎Unity中进行搭建和开发,是目前主流的通用性游戏引擎之一,可以整合2D和3D游戏资源,可以后期成多平台游戏安装包,也是非常适合儿童教育游戏开发的游戏平台。本游戏选择Android编译平台进行游戏的开发。此外,还要提前将游戏窗口的分辨率大小进行设置,以方便后期的界面交互设计。在此,笔者将游戏窗口分辨率设为2560*1440,Unity可以自动适配不同设备的屏幕,以保证市场上大部分移动设备屏幕的显示效果。

4总结

本课题游戏的主要创新点如下:首先是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入到幼儿教育游戏中,提升了教育游戏的趣味性;其次是创新了一种整合玩具与数字游戏互动的游戏玩法,增强了AR教育游戏的交互性;最后是游戏巧妙地将恐龙百科知识融入游戏关卡中,儿童玩家只有了解相关知识才能通关,增强了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实践证明,技术的每个进步都会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希望此次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儿童教育游戏的尝试,更能够从多感官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够切实应用到儿童互动教育的环节之中。

5 感谢

本课题由常州市科技支撑项目提供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幼儿多元智能教育游戏平台的研发与应用(编号:CE20155059)》;且为河海大学2015-2016年度《江苏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项目(编号:201510294043X)》。

参考文献

[1]陈向东,蒋中望.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2.10

[2]李和森.探议与幼儿行为特征关联的玩具造型设计要素[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3]谭磊.幼儿益智游戏设计方法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4]胡智标.论现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远程教育变革[J].成人教育,2013.7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2篇

“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汽车可以在公路上跑?为什么我要去上学……”做为家长,你一定被自己的孩子问过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孩子从幼童时代起,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常常会不断地对身边那些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大人不会因势利导回答他们的提问,就会扼杀孩子宝贵的天性,影响他们知识的形成,甚至葬送天才。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奇思妙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让孩子的异想天开持续发酵,打开孩子们的新奇世界,让孩子们脑洞大开。

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对儿童科普教育的重视普遍不够,许多学校和家长更多地看重孩子的艺术教育。幼儿科普教育没有形成好的氛围,与幼儿科普教育相关的书籍和教材也非常匮乏。一些家长和老师受限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没有在关键成长期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方面的引导。面对这个问题,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创造性地推出了“科普幼儿园”的概念,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科普教育,从小就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从娃娃抓起

2013年,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走访,朝阳区科协首开北京市之先河,创建了“朝阳区科普幼儿园”。其优先选中了朝阳区机关幼儿园和雨禾幼儿园两家幼儿园作为第一批科普幼儿园试点单位。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朝阳区科协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是摸索着前进。

“科普幼儿园的建是朝阳区科协经过大量实际调研确定的,在这其中需要尊重科学规律。”朝阳区科协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幼儿科普教育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儿童的安全,在这其中科普教具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社会上针对幼儿教育的科普教具几乎为零。

为此,朝阳区科协一边同科普教具公司进行沟通,对适合幼儿科普教育的教具逐一审核,同时积极调研幼儿园的需求,不断地调整各方的意见,在做了大量的调研后,为两家试点幼儿园选定了20多套科普教具,包括适合幼儿特点的无皮鼓、焚天塔等科普教具,并根据各园不同情况统一进行了调配,搬进了幼儿园的活动室。通过科普教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各种神奇的科学常识,学会“玩科学”,幼儿的科学思维就这样从娃娃抓起来了。随着几年来科普幼儿园的持续建立,朝阳区科协根据幼儿园的多元需求,不断考察新教具。截至目前,已经与三家资质合格的科普教具生产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制作了教具菜单,供各家幼儿园按照实际需求挑选购置。

引导孩子“玩科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将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与孩子们玩的天性有效结合,是幼儿科普教育的重中之重。朝阳区科协在工作开展中发现,要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首先应该从兴趣上培养。如何有兴趣,就是在玩中让他们发现问题,而老师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兴趣。从老师做起,才能形成幼儿园良好的科普教育的氛围。科技活动是科技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朝阳科协指导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朝阳区科协要求已建成的社区科普幼儿园要定期对科普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老师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开会研讨,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就这样,在朝阳区科协的引导下,科普幼儿园的试点单位通过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长开展了大量科技教育活动,不断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雨禾幼儿园通过科技教育活动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开展了科技绘画环保比赛,让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幼儿园、家庭周边环境,结合自己的灵感和希望,用画笔畅想心中的美好家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保护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引导他们对科普知识的关注与传播,激发他们对科普探索的热情,进而帮助孩子们养成一种实事求是、无私奉献、批判与怀疑、团队合作的科学精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朝阳区科协科普部的工作人员指导幼儿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细心点拨引导,并给予正确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被无限放大。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科学不再是难懂的名词、枯燥的数字和干巴巴的定理。

“五个一工程”为科普幼儿园保驾护航

到目前为止,朝阳区科协已正式建成并授牌7所“朝阳区科普幼儿园”,越来越多的街道幼儿园在向区科协积极申报建立科普幼儿园。为了给入选科普幼儿园提供系统的支持,朝阳区科协正在逐步推广实施“五个一”工程:一套教材,开发一套适合幼儿教育的科普教材;一场科普剧,通过一场生动的适合儿童兴趣的科普表演来引导孩子的兴趣;一场培训,通过对一线教师的培训,来更好地指导教师解决幼儿科普教育中的问题;一套展板,通过科普画廊,耳濡目染地强化儿童的创新思维;一套设备,结合各园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科普教具。为了使科普教具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朝阳区科协对各个幼儿园的科普教具配备实施了科学化的调配,为后期实行各个园区的轮换机制做好相关准备。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科普;科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74-01

幼儿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科学教育创新,发现幼儿的科学潜能,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创新科普主题,培养幼儿科学认知能力

随着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知识积累逐渐向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不断转变和发展。教师在科学教育中通过科普主题的创新,将幼儿作为主题设定的主体,结合幼儿发展的心理和特性,设定紧贴幼儿生活的主题活动。在一次“分豆豆”主题活动中,老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带入活动主题,讲述做饭阿姨不小心将黄豆和大米混在了一起,请求小朋友帮助将它们区分开,幼儿助人为乐的情绪和精神被激发,纷纷提出自己的办法。这时,老师拿出一把漏勺,让大家猜测这漏勺是如何帮助阿姨将黄豆和大米分开的。通过老师的演示及部分幼儿的实践操作,让幼儿分析为什么大米会从漏勺的洞里漏出去,而黄豆为什么不会。最后,举行分豆豆比赛,将幼儿分为2~3组,看哪组分出来的黄豆最多、最干净,使幼儿由传统的知识接受变成主动思考和探索。整个活动的开展按照引出、演示、操作、分析、巩固的流程,突出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反应、动手操作及行为认知等多方面的培养,有效地针对该阶段幼儿以行动思维为主导的年龄发展特征,用直接行动思维取代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帮助他们最快、最好地获得科学知识。

二、改善科普环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改善科普环境指通过为幼儿创设多样性的科普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幼儿园的每个空间、每个角落、每块墙壁都能发现无所不在的科普知识。在走廊、楼梯、过道等地,和幼儿一起利用图片、文字、绘画、小制作、照片等,进行科普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如自然角中琳琅满目的果实和种子;动物角中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科学角中有趣的放大镜、显微镜、磁铁、弹簧等;植物角中各式各样的盆栽、蔬菜等。我们曾在植物角摆放了几个空花盆,然后和幼儿一起种上白菜、黄瓜的种子,让幼儿亲自浇水、打理,观察种子渐渐发芽、逐渐长大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探究乐趣。在图书角,放置了许多科技图书,如《科学小超人》《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科学教育中兼具知识化,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的熏陶,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三、优化科普资源,培养幼儿科学观察能力

科普资源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充足、富有探索性的材料资源,能有效促进幼儿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让幼儿通过丰富的科普资源载体进行观察、感知、质疑、探索、操作和创新。例如,让幼儿认知酸、甜、苦、辣味道的时候,将四个玻璃杯中分别装满柠檬汁、糖水、苦瓜汁和辣椒水,作为科学教育的资源,让幼儿通过品尝直接体验。在学习不同动物的叫声时,将各种动物的叫声进行录音,在课堂中播放,让幼儿通过听来辨别小动物。在学习动物的角时,以卡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小鹿、羚羊、牛、山羊等不同的角,通过观察对比,说出动物们头上的角有哪些形状、功能。这一训练还延伸培养了幼儿对周边事物外观特征的观察。科普资源丰富多样,只有通过做好科普资源的充分运用和开发,才能为科普活动的展开提供丰富多彩的道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观察能力、体验能力及科学认知能力。

四、丰富科普形式,提高幼儿科学动手能力

科普资源的丰富多样使得科普形式逐渐趣味性、多样性。动手做、游戏乐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方式体现了幼儿的爱游戏、爱活动的天性,完全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育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拓宽幼儿对于科学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在“小小艺术家”活动中,让孩子收集形状、颜色各异的树叶,然后观察叶子的形状,通过简单的拼贴、裁剪做成一幅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拓印的方式,将树叶涂上颜色,然后在白纸上根据树叶的形状和纹理印出不同的花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和纹理,让数学中枯燥的图形认知,与科学教育紧密联系,使图形直观化、形象化。再如“快乐千足虫”活动中,让孩子模仿虫子在草地上爬行,有的向前蠕动,有的匍匐前行,有的纵向爬行。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不仅形成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意识,还锻炼了身体反应和活动能力。

因此,应该继续重视科普教育,为幼儿创造多层面、全方位的科普环境,不断创新科普主题、科普形式,使幼儿在体验科学研究乐趣的同时,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通过创新科普主题,改善科普环境,优化科普资源,丰富科普形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指导幼儿主动探索客观世界,培养幼儿科学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科学动手能力,进而初步理解科学,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雪灵,卢清,刘尧.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生活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2]李雅萍.创设多元化科普资源环境,引发幼儿主动探究[J].考试周刊,2013(72).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科普活动;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99-02

伴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教育不同层面逐步、深入地开展与之相关的科普活动。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为最基础、最启蒙的阶段,其科普活动对于启发幼儿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在幼儿阶段开展的科普活动,日益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层面和幼儿家长层面的重视和关心,深入探讨以幼儿教师而教育主体的科普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幼教科普活动与幼儿教师之间联系的理解。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科普活动对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分析

第一,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科普洞察力。受其特殊年龄阶段影响,幼儿有着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好奇心。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表现出来的这一特征要求幼儿教师在开展科普活动中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捕捉和洞察发现不同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征。

第二,必须具备较强的科普分析综合能力。在科普活动中,教师的洞察能力极为关键,但幼儿教师的综合分析能力也同样重要。科普活动中幼儿教师的科普分析综合能力是在前期对幼儿开展科普活动行为、语言等外在具体表征方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更高一层次的总结和升华,分析出幼儿参与科普活动的各种规律和内在特征。

第三,创境能力。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情景。开展幼儿科普教育活动中,外在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科普环境,能够为幼儿更深入参与科普活动营造一种舒适、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

第四,幼儿教师要善于协调好自身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为顺利开展科普活动奠定和谐的幼儿相处的关系。在科普活动中,建立一种良好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能够为孩子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科普活动创设友好、和谐的情境,对于科普活动中新鲜事物、不明白的问题愿意向教师请教,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解决科普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二、教育学、心理学对幼儿科普教育的影响

第一,立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有效开展幼儿科普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幼儿科普活动必须以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为基础和前提,幼儿教育学科学回答了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科普活动的内容、极其重要性以及开展科普活动的内容是如何让幼儿接受的等相关问题。在回答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帮助教师在开展幼儿开展科普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得科普活动更加有效。

第二,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为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提供正确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导。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对开展幼儿科普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观点是科学、规范、有效开展幼儿科普活动的重要指南。例如,学前教育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为开展幼儿科普活动中从不同角度把握幼儿心理规律和生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第三,幼儿科普活动是在遵循幼儿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幼儿科普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内集中进行的,有一定主题思想或提出明确的口号,并要达到一定思想教育目的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要求的科普教育活动。从这点上讲,幼儿科普活动是完全建立在符合幼儿教育规律、遵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培养幼儿科学兴趣爱好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

三、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效开展科普活动的具体措施

第一,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开展科普活动必须要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努力构建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开展科普活动的关键点和根本保障点在于教师。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科普活动,必须要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建设,重点引进和加快培养一批既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和幼儿教育学专业理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教师,又能够熟练运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能够将自身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身体力行行为的教师。幼儿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从长远着手构建一支创新型的幼儿师资队伍。在师资引进过程中要重点对拟引进的师资在科学素养、科学创新能力、科学普及活动策划与组织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衡量,并将其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科学普及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作为是否录用的主要标准之一;同时,幼儿园要从学校层面加强对已有师资力量在教育学及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方面、科学活动普及组织实施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从很大程度上讲,幼儿科普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影响如何,都依赖于幼儿教师队伍。只有建立起了一支既能够熟练掌握和具体运用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将培养幼儿科学创新能力和科学普及活动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自觉行为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科学普及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为今后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科普活动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幼儿阶段就培养孩子的创新型科学思维,就必须要从幼儿现有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殊阶段出发,在开展幼儿科普活动、培养幼儿科学兴趣的同时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幼儿教育中开展科普新活动需要重点依托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及相应的科技比赛等形式。幼儿园在开展科普活动地方过程中,必须要从幼儿现有的心理规律出发,即幼儿正处在任何事物都非常好奇的特殊年龄阶段,尤其是表面感性事物、多姿多彩事物表现出强烈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因此,幼儿园开展科普活动中,要善于创新载体和活动形式,例如,可以通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及各种各样的科技比赛形式进行。“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在学校中烘托一种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科技活动、人人关心科技活动的良好气氛。”[1]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不仅孩子们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得以有效的调动,而且还能为对科学技术表现出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并在比赛中扩大自己的科技创作视野,为今后更高层次的科技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幼儿教育中开展科普活动需要传授给幼儿更多的科学意识,加强对幼儿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在幼儿阶段开展科普活动中,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的活动方式,幼儿园以及指导师都要从具体的科普活动项目出发,针对幼儿的特殊心理特点和规律,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项培训,让孩子们能够对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相关原理以及内在规律等基础知识进行传授,让学生掌握起参加科学创新活动的基本功,以实现科普活动的最终目的。一般来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培训幼儿基本的科学观察能力。在举办科普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具体的参与环节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观察事物,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主动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记录的良好习惯。科学观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基本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离开了观察这一环节,那么在以后深入的分析环节、总结升华环节将会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开展科普活动中,成立专门的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教师在课上为学生传授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教给孩子们具体的观察问题的方法,然后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具体的科技事物面前,让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相关科技知识去观察科技实物作品,发现其表面特征以及与该项科技实物相关的具体应用。

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并重点培养幼儿在科普活动中善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具体的科普活动,要重点培养孩子们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能力,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在科普活动中能够找到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培养幼儿善于思考的能力,要让学生在科普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做到学与练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思考模式,能够形成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三是在科普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开展科普活动,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锻炼提升孩子善于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原理,在相关工具和设备设施的帮助下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要鼓励幼儿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灵感,运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些新产品。在科普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极为关键,如果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强,即使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再高,那也必将无用武之地。

四、结语

幼儿科普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幼儿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以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为重要依据,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科普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科普洞察力、较强的科普分析综合能力、创设良好的科普教育环境能力以及善于协调好幼儿之间关系的能力。要想保障幼儿科普活动开展的效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兴趣入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依托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及相应的科技比赛等形式,加强对幼儿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琰.以儿童为主体――幼儿科普节目“大龙实验室”的创作[J].当代电视,1999,(12).

[2]龙海云,田力,姚奕婷.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教育初探――幼儿园科普教育纪实[J].科普研究,2009,(01).

[3]郭玉洁.从娃娃抓起――浅谈重视幼儿科普读物的出版[J].中国出版,2000,(06).

[4]李康耀.幼儿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举隅――幼儿心理学与幼儿教育学课程教学例谈[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06).

[5]李康耀.幼儿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举隅――《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教学例谈[J].淄博师专学报,2011,(02).

[6]胡箭,关成林.早期教育理论问题与早期教育研究方向的思考――兼谈《幼儿教育学》教材内容的处理[J].教育导刊,1998,(S1).

[7]蔡惠莲.学会学习与幼儿教师的培养之我见――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体验[J].成功(教育),2011,(14).

[8]孙承毅,杨占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以鲁东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

[9]胡雪赞.谈幼儿教育学课中“活动教学”的设计与运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6,(20).

[10]文颐,唐大章,杨春华,王青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及成都中职学校幼教专业骨干教师的调研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11]张威.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育心理学辅助教学[J].成功(教育),2011,(03).

[12]李幼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为案例[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基金项目:2013年度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2013KPYJD105)。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5篇

一、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我们对各班提出明确的要求,选择一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指导他们用心观察。小班主要培养观察兴趣,进行一般性观察;中班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比较性观察,并作简单的观察记录;大班通过种植、饲养进行长期系统性的观察,并较详细地作观察记录。

老师们除了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变化外,各班都设立了自然角,摆放着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各种花卉、孩子们自己做的小实验。自然角的丰富内容给孩子们带来无求的乐趣,清晨来园,他们先要去照顾自然角,看看有什么变化,对于有“新发现”的孩子,老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这就使他们观察更细心、更认真了。平常,孩子们爱看金鱼睡觉,有的孩子看得出了神,他们边看边想,脑子里会出现许多小问号:“金鱼睡觉为什么不闭上眼睛?”观察使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二、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简易小实验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一些浅显的、幼儿容易理解的内容,按照科学方法,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做。

2012年8月,大班的孩子们做了一次“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取两盆一样大小的凤仙花,一盆不加罩子,让幼儿给一盆加上纸做的不透光的罩子,然后将两盆花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了10天,让孩子们拿掉罩子,结果发现,用纸罩的那盆花死了。不加罩子的那盆花长得很好。我们还让每个孩子用小罐头盒装上湿润的泥土,种入一颗黄豆,待黄豆发芽后,将罐头盒放入一个纸盒里,并在纸盒的一侧挖一小洞,洞口向着阳光,过了几天,豆芽便从盒子的小洞口钻出来了。这两次实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懂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道理。

我们还指导幼儿做了“摩擦生电”、“会变的颜色”、“两色花”等一些操作简单的实验,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使他们懂得粗浅的科学道理。

三、做有趣的科普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寓科学知识于游戏之中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的科普游戏主要有两种形式:

1. 做做玩玩。我们给幼儿提供材料或半成品,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成一样玩具。如老师用塑料片剪成一条条小鱼,让幼儿用小螺丝装在鱼头上当鱼眼睛,然后再给幼儿每人一根装有磁铁的钓鱼竿,让他们玩钓鱼的游戏。通过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到愉快,而且也了解了磁铁的性质。我们还把旧扫帚柄洗净后锯成一截截的大小圆圈,让孩子用白胶粘制成小鸭、花篮、坦克等小玩具,这些小玩意儿需要幼儿手脑并用,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2. “幼儿科学宫”角色游戏。2013年上半年,大班老师在“做做玩玩”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做“幼儿科学宫”角色游戏,这个游戏深受小朋友的欢迎。科学宫设“小实验室”、“观察室”、“幻灯室”、“图书室”,各室活动内容都由小管理员自己布置。游戏开始了,小朋友拿着“活动卡”先到“小实验室”向管理员领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器具和材料”。实验室内有七种可供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实验内容。小朋友最喜欢玩“摩擦生电”、制作“小电话”、“小电扇”等,在制作小电扇这一组真热闹。小朋友将塑料片剪成的风扇翼安装在小马达上,然后将小马达上的两根电线按在电池的两极,电一通,小电扇就转动了,孩子们边说边跳可高兴啦!在“观察室”里,孩子们可以看显微镜,从显微镜里他们观察到苍蝇脚上有许多肮脏的毛,蚊子嘴巴很尖等。图书室里放着许多幼儿科普读物,幻灯室由小管理员给小观众放映《保护牙齿》、《保护眼睛》等幻灯片。科学宫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每玩过一次,孩子们总要求“下次再玩”。大班的严册小朋友,在做水仙花观察记录时,能持之以恒,寒假也不间断,终于画完了水仙花生长的全过程。孩子们的成长使老师、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为了增强幼儿园科普教育的气氛,我们教师特别重视环境布置,在走廊和教室都有老师精心绘制的大幅反映科学幻想和儿童科技活动的图画,激发幼儿对未来的向往。近年来,我们还购置和请中学支援了一些简易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还增订了《我们爱科学》、《科学画报》、《动手做》等科普刊物供教师阅读参考。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6篇

最近,“科普新干线·社区健康站”来到了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甚至是洋观众们前来观展。

“科普新干线”是2012年上海市科协为实施科普“四项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创作支撑计划”、“科普产业跃升计划”)推出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科普产品e联盟”公益平台所推出的一项社区益民工程。“社区健康站”是“科普新干线”首批推出的展项,以贴近百姓的健康生活为主题,采用先进的数字仪器和多媒体技术,以巡回互动的方式走进社区、走进居民。

“科普新干线”采用0.9吨货车装载22个统一尺寸巡展箱实现流动展览,巡展箱既是集装展品的工具,又可变化成活动桌面,成为每一个独立主题的科普展具,具有轻巧、便捷、丰富、新颖、有趣和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更适合深入基层进行巡回交流展示。“社区健康站”展项分“环保检测角”、“数字保健台”、“虚拟实验室”、“模拟体育馆”、“头脑竞技场”和“谚语小视窗”六个活动板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集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市民可在互动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从2012年11月起,“科普新干线”已在全市17个区县进行巡展,获得社区居民好评。

康健街道举办“康乐·樱花”杯爱鸟护鸟系列活动

康健街道社区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每年街道与学校都要组织合作项目近20项,并给予经费支持。2012年11月18日上午,康健街道与樱花园小学联合在学校操场举办了“康乐·樱花”杯上海市第二届爱鸟护鸟系列活动。康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维韻、社发科科长刘顺平、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张伟丽,以及上海市动物保护协会、徐汇区科协、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仪式。

李维韻副主任的讲话热情洋溢。她指出:党的十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康乐·樱花”杯上海市第二届爱鸟识鸟系列活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意义非同寻常。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督促学生把爱鸟护鸟的认知转化为爱鸟护鸟的文明行为,为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贡献力量!

各区爱鸟护鸟特色学校的师生、家长参加了知识竞赛、标本参观、展板观摩、服饰展示等系列活动。大家形成共识,将为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文明献计献策,努力工作,积极奉献。

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讲座

2012年第七届学习节期间,龙华街道龙南七村结合学习节活动又一次以环保为主题,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愿为大地添绿色,总见长天驻蓝颜”。这次讲座共有35位居民参加。

活动特别邀请了小区里的科普大使沈天润老师来主讲,还邀请了龙南五村书记、主任、文教和龙南幼儿园老师来听课。

沈老师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讲座的内容。沈老师提出,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大家必须手拉手团结起来。沈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还例举了2002年的北京沙尘暴和世博后滩公园,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之后分别邀请了龙南幼儿园的老师、龙南五村的书记和文教干部上台用形体展示环保的理念。

在环保知识有奖互动环节,居民们都踊跃参与答题,气氛热烈。龙南七村环保志愿者还利用走秀的形式展示了用利乐包制作的各种环保作品。居民们看了走秀的环保作品后都不禁翘起大拇指,纷纷说:“低碳环保人人有责,低碳环保要靠平时大家的积累,一点一滴地去做。”

徐汇区备战第六届上海科普多媒体大赛

徐汇区科委、科协日前召开第六届上海科普多媒体作品大赛工作部署会议。区科协副主席叶惠良要求各街道镇高度重视,紧密围绕“公共安全”主题,积极发动相关企业、学校、多媒体制好者,深入挖掘科普品牌,突出特色,在11月底前完成工作任务布置,在2013年3月底完成作品征集上报工作,力争第六届上海科普多媒体大赛再创辉煌。

徐汇区在第五届上海科普多媒体作品大赛中提交作品数量为122部,上交作品数量为全市第二位;共有20部作品分获各类奖项,占获奖作品总数的54%,居全市第一。

松江区三新学校代表队在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2012年12月7~9日,经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中文译为“目的地、想象力”,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少年实际创新能力的国际性教育项目,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美国总部批准,由DI中国总部授权、共青团山东省委、共青团枣庄市委、山东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12~2013年度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在山东滕州隆重举行。

松江区三新学校代表队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和超乎寻常的精彩表演一路走来,从市级竞赛到全国总决赛,始终延续了辉煌。同时,松江区三新学校代表队还将代表中国参加2013年五月在美国田纳西州举办的DI创新思维全球总决赛。

嘉定区农村幼儿科普教育活动在华亭镇成功举办

2012年12月19日下午,由嘉定区科委、科协联合嘉定区教育局主办,华亭幼儿园承办的嘉定区农村幼儿科普教育活动在华亭镇文广中心举办。

本次活动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和嘉宾的大力支持。市科委科普处处长王志俊,市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孙利明,嘉定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科委主任、科协主席陈蕴珠,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华亭镇党委书记沈培新,镇长万平等领导以及嘉定区科委、区教育局、华亭镇领导班子成员,还有嘉定区督导室、区进修学院、区姐妹园和华亭幼儿园全体家委会成员莅临了活动现场。

嘉定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科委主任、科协主席陈蕴珠,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为《娃娃田园》系列丛书首发揭幕,市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孙利明及华亭镇党委书记沈培新向青年教师赠送《娃娃田园》系列丛书。专家代表向世清博士对本次科技节活动做了点评。

期间老师、孩子们还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老师们的诗朗诵,向大家介绍了课题一路走来的历程;孩子们富有特色的情景剧表演《大蒜宝宝》、《骄傲的小青菜》赢得了到场领导和嘉宾的阵阵掌声。汇报展示活动在大家欢乐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青浦区北菁公园注入科普元素 寓教于乐市民好去处

日前,青浦区科委、科协和青浦区绿化管理署联合对北菁公园进行科普氛围营造,以清新愉悦的科普氛围美化园林环境,产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同时,科普设施与各区域的园林风景相映成趣、交相辉映,发挥生动展示、寓教于乐的作用。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7篇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

一、创设园内科技教育大环境。在全园内营造幼儿科普教育浓厚的环境氛围,使幼儿置身在科技教育的氛围内。

(一)创建科技宫

科技宫作为一种专用活动室,不同于科学角,它是一种扩大了的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科学活动场所,是一种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发现、科学探索并获得科学经验和科学能力、养成科学精神的环境。材料丰富,能充分满足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欲望。

(二)幼儿园建立科技画廊,张贴科学家简介和科学趣味小常识板块。

(三)班级科学区角

各班开辟科学活动区域,设有“自然角、科学桌、认知区”等,每个区域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科学探索区域的创设,以日常生活中能收集到的各种废旧材料为主,各种实验材料上完课后投放到区角中,引发孩子进一步去观察、发现、操作、探索。全园各班设家园互动的主题墙,栏目有“猜一猜、想一想”,“互动之窗”,“科学活动案例展示”,“动手试一试”,“科学天地”等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知识,激发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教育责任感。

(四)科技游园

利用社会大环境,充分发挥我园科学活动的社会效应,使我们的家长和社会都来支持我们科学活动的开展。每学期对家长进行教学情况汇报,开展科技游园活动和孩子一起体验科技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创设幼儿科技资源库,编制幼儿科技活动的内容,形成系统的幼儿科技活动框架

依据各年龄段的科技活动目标,确定活动内容,编制适合本园的园本科技活动课程,全园各班每周组织一节科技活动。

园本课程深受幼儿的喜爱。科技活动园本课程引发了幼儿的科技兴趣,不少幼儿课后提出许多问题,主动回家去翻阅《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等,主动购买订阅科技类图书、杂志阅读,主动收看电视中有关动植物、地球环保等科技内容的节目,还主动动手进行各类实验及小制作。

幼儿普遍感到“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我园毕业进入小学的幼儿,教师的普遍反应是幼儿“聪明、活泼、自信、大方”,认为他们“知识面较广、学习以外的东西能谈上许多,思维很活跃……”。

同时我们还构建了系统的幼儿科技活动框架,创设了幼儿科技资源库。教师们的辛勤和努力纷纷获奖,科技活动《泡泡瓶》参加总参幼教郑州合作区优秀教育活动评比获得二等奖;科技活动《水上风车》、《跳舞的乒乓球》参加金水区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学观摩交流,教学效果良好。分别获得荣誉证书。科技活动《小鸭飞天》在金水区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8篇

科普,亦即科学普及的简称,主要是利用各种媒介,将科学知识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以促进民众对科学的认知、提升社会的科学素养。为了达到全民普及的目的,科普文章必须将艰涩的科学知识适度的简化,让大多数非专业的读者也能够消化、接收。

科普的用法在中国大陆通用已久,但早期台湾地区并不惯用科普一词,直到1983年以后才逐渐广泛使用(张之杰,1983)。原本台湾地区的科学性文章通称为“通俗科学”,用来区别专业的学术论文,而在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科学文章则称为“儿童科学读物”。

由于儿童时期是人类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每天除了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外,也应该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养成阅读的习惯。根据台湾南投地区小学4、5、6年级的调查统计,有45.5%的儿童平日以阅读为主要的休闲活动,而其中又有72.8%喜欢阅读儿童科学读物,且61.9%的父母也注意到儿童有主动阅读儿童科学读物的习惯(萧名均,2009)。由以上的调查可知,少儿科普是少儿课外教育极受重视的一环。

市售刊物以阅读对象来区分,成年人阅读的为一般杂志,而成人以下的刊物即为教育类。适合学龄前儿童(3~6岁)阅读的刊物,称为幼儿杂志;适合小学生(6~12岁)阅读的刊物,为儿童杂志,而适合中学生(12~18岁)阅读者,则称青少年杂志。

由于笔者从事儿童月刊出版工作多年,对相关刊物较有涉略,因此以儿童科普期刊为主,并将年龄层扩展到青少年阶段,对台湾现有的少儿刊物进行统整,再从中了解少儿科普教育的现况。

1研究方法

由于少儿刊物具有分龄的特色,受众局限在特定的年龄层,多半为家中有适龄人口的家长订阅,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店销为辅,在一般书店无法取得完整的出版讯息,因此本次考察的少儿刊物主要取自台北市立图书馆的儿童馆收藏,另外也由台湾图书馆调阅部分刊物。

在台北市立图书馆的期刊架上,至2012年持续出刊的儿童杂志共有20种,其中有4种以学龄前的儿童为阅读对象,另外有7种主要内容为英语、作文和艺术等,完全未涉及科学性文章,因此不在本次调查范围,最后计有9种少儿杂志为本次考察目标,此外在台湾图书馆则补充1种少儿杂志。

杂志内容描述取2012年出版的期数,除了概括性地介绍之外,还针对各杂志科学篇章选择,各篇章的格式和文图配置情况进行简述。

2少儿杂志简述

在本次考察的10种少儿杂志中,《新小牛顿》是唯一的少儿科普杂志。《新小牛顿》于2004年由《小牛顿》转换而来,至2012年3月共出版90期。杂志主要的阅读对象是5~10岁的儿童,亦即小学中低年级,因此杂志内容标有注音符号,字级较大,文图比为图像多于文字。杂志页数共82页,杂志的主题与科学相关,但也包含部分社会、人文、地理等篇章。综观2012年1~3月号的《新小牛顿》,杂志在每期都有特定主题,该期杂志所有篇章皆围绕主题而成。就笔者规纳,2012年1月号(88期)主题为“企鹅”,2012年2月号(89期)主题为“热”,2012年3月号(90期)的主题则为“树”。以90期内容为例,相关篇章便有《山上的台湾二叶松》、《妙手回春的树医生》、《树木家族点点名》、《大树小杀手进攻了!》、《树木家族点点名》、《守护行道树的好朋友》、《啄木鸟敲敲敲》、《爬树小精灵──树蛙》、《在雨林的顶端散步》、《树啊!我想认识你》、《帮老园丁种树》、《大树的回忆》。

除了《新小牛顿》之外,其他9种杂志都是综合性杂志,但有部分篇章属科普范围。

《新生族教学月刊》创刊于1991年,至2012年3月共出刊252期。虽规为综合性杂志,但属性与杂志不同,由封面上印有“国语”、 “社会”、 “数学”、 “自然”与“生活科技”字样可知,其主要功能为教学的补充教材。全本杂志并无主文,而是由各学科的题库组成,其中科普相关内容占的比例颇高,单期123页中有12单元、51页属科学性题库。

《地球公民365》创刊于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共出刊81期,每期页数120页,该杂志内文并无注音符号,图文各占版面的一半,读者年龄层应为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阶段。杂志内容包含8大领域,其中生态记事、科学常识两个领域属科普范围。在81期中,共有6单元、32页为科普文章,内文大多为论说文,中间穿插漫画和插图。

《小学生巧连智》是日商巧连智多媒体学习月刊,包含知识阅读本、DVD和网络。知识阅读本每期56页,阅读对象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杂志内文均标有注音符号,版面以图为主,文字量较少。杂志内容配合小学学科,其中科普相关的内容主要为自然与生活科技,隔期出现数学篇章。

《大嘴鸟亲子教育杂志》原名《大嘴鸟亲子数学》,1996年10月创刊,于2008年5月更改为现名,原为介绍幼儿园和小学数学为主的数学杂志,改名后为综合性月刊,阅读对象为5~12岁儿童,文字部分有注音、部分没有注音。杂志每期54页,其中科普文章占2012年3月号(186期)的5单元、24页,除了自然与生活科技相关篇章之外,还固定有数学资优生介绍和《数学评量》,是该杂志的特色。

《国语青少年月刊──少年飞讯》于1995年10月创刊,至2012年4月出版196期,为国语周刊杂志社出版的月刊,适读年龄是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文章皆无注音,版面文多于图。全书112页,在196期中有22页为科普文章。

笔者任职的《小达文西》杂志于2006年1月创刊,至今出刊76期。每期96页,适读年龄为小学生,除少数篇章外,杂志内文都含注音,图文各占版面的一半。在2012年4月号(76期)中,共有5单元、17页为科普文章,表现方式大多为图文各半,每期有固定数学漫画单元。

《未来少年月刊》为天下远见集团在2011年1月才创刊的新杂志,至2012年4月出刊16期。由于《天下远见》为台湾知名杂志,旗下的少儿杂志有许多名人参与撰稿,内容也比其他少儿杂志具杂志感。每期126页,在16期中有5单元、17页为科普文章,除文图篇章之外,还有动手做实验单元。

《TOP945》为市面上少见的双周刊,由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康轩文教集图于2003年1月创刊,至2012年4月出刊210期,分为初阶版和进阶版,初阶版适读年龄为幼儿及小学低年级,进阶版适读年龄为小学中高年级,内文皆有注音标示。在进阶版每期有72页,科普文章在210期有1单元、8页,209期则有4单元、17页。

《幼狮少年》为台湾最老牌的青少年综合月刊,由1976年创刊至今已出版426期,每期110页,科普文章所占比例较少,426期只有1单元、4页,425期则有2单元、7页。由于适读年龄为初中生,文字无注音,版面文多于图。

3结论与讨论

台湾地区由于少子化,少儿刊物的生存不易,科学专门性的杂志更是少数,1978年4月创刊的《少年科学》、1984年3月推出的《小牛顿》、1986年10月创刊的《小小科学眼》和1985年2月日本授权的《哥白尼21》等杂志皆已陆续停刊。至今仍持续出刊的少儿科普杂志只有《新小牛顿》和《少年牛顿》,这两种杂志是在2004年由《小牛顿》杂志一分为二而来。

科学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学科,这些基础学科在学校已有相关课程教授,但家长订阅科学刊物的目的仍是补充课本的知识,并使自然科学成绩进步,因此杂志内容与一般少儿科普书籍内容差异不大。在成人科普刊物中常见的科学新知,由于内容较艰涩难懂,不易转化,在少儿科普刊物中极少见。

不论是少儿科普杂志,或综合性杂志的科普文章,内容都以生物和生态为主,理化较少,数学更是少见。大量的生物相关单元,可能是因为简单易读,且较受少儿喜爱之故。然而科普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若仅传达单一学科的讯息,无助于科学向下扎根。

科普刊物除了以文字传达知识,还常利用插画与照片解说。尤其在少儿科普刊物中,图片占版面很大,且当读者群年龄层愈低,图片愈多、文字愈少,可见图片对少儿科普文章的重要性,因此科普杂志必须注意的图片的选用和解说。

参考文献:

[1] 张之杰. 科普与科学艺文[J]. 科学月刊,1983(6).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9篇

作为专注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课程研发及配套教学具设计、生产,开展课程理念推广及教学教研服务指导的北京师恩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师恩教育成立于2007 年,凭其多年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懈研究、执着与坚持,依托北师大教学资源和人才优势,师恩教育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至今仍然坚持独立自主原创研发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玩教具材料的知名品牌。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师恩教育坚持秉承“播种教育、不忘师恩”的理念,用锲而不舍和专注、专业的匠人精神做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事业。

为此,以原始联合创始人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坚持结合本土实际需求,坚持注重教学实践的研发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创研发核心,坚持以孩子主导为本,坚持以传输核心教学思想为中心的五大理念去进行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DIY:dou it youself,做你自己想做的’,这是‘趣味科学DIY’课程教学具材料研发、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我们经常会被园长、老师、家长问到你们材料为啥这样设计呢?为啥不把导线直接接好或者导线预留接口或卡口呢?我们通常回答科学启蒙教育本质是‘动手’、‘动脑’、‘引导’、‘探究’,如果是那样不如买个拼插玩具或积木玩具,也根本不用在园里学习,我们所有教学具材料研发、设计必须遵循‘动手’、‘探究’的原则,能动手一定让孩子动手,尽可能创造让孩子多动手的机会,我们不能帮也不要帮,否则就失去了科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于是,师恩教育课程实验在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前提下,甄别、选取坚持来源于生活、相对安全、简单有趣的三个原则。来源于生活主要是师恩教育教学具材料包都来源于孩子周边的事物,这样就能满足孩子们“做中学、做中玩”心理;简便不是指玩教具材料材质的简单如纸片,或操作的便捷如拼插等,而是把复杂的实验变成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让孩子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大大增强了孩子对科学的认识能力;相对安全是基于没有绝对安全基础上,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体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安全教育的理念。

师恩教育三大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制定的,十年的幼嚎蒲启蒙教育经历,让以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们认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就是着眼于生活和周围的事物,启蒙幼儿的初步认知和探究的能力。

例如师恩教育玩教具材料中的圆形基座设计,这个设计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充分体现了玩教具材料设计者极大的智慧,研发、设计电池盒必然涉及导电系统的正负极,从工业设计角度来分析单纯塑料模具工艺不算复杂,甚至很简单,但如果镶好用于导电的正负极金属片工艺立即变得复杂且成本大大提升。设计者在解决这个设计时可谓是呕心沥血,这个灵感的获得是个偶然也是必然,设计者在一次穿衣时纽扣(学名:子母扣)脱落掉下,捡起那刻惊奇发现纽扣掰开正好类似电池盒导电的正负极,只需在设计塑料模具时预留合适的插孔就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孩子重新认识了生活中逐步淡出服装领域的纽扣,而且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拼插能力,符合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本质精神。

“课程教学具设计必须分清与玩具或积木的本质区别,保证绝大部分孩子能够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同时兼顾制造一定的麻烦,真正实现动手、动脑的教育宗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以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还致力于教学指导手册的编写,进而根据教学指导手册对课程所需的玩教具材料采买样品或进行工业设计、绘图,根据工业绘图开模、试模、修模、定型,进入工业化生产,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推广不断更新、优化、升级实验玩教具材料,让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之路越走越长。

于是,不管是从课程体系科学、系统的设计到教学具的研发再到教学教研服务,师恩教育当仁不让地走在行业的前列。师恩教育“趣味科学DIY”课程教学具是率先获得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检测认证,并首次根据师恩教育教学具设计理念制定了行业标准,即Q/HDSEJ 001-2011《儿童趣味科学教学具》。这既是贯彻国家鼓励原创的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层面对师恩教育的肯定与认可。至于其教学教研服务,由于师范院校没有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师资培养体系,师恩教育推广课程的同时还要承担师资的培养,除了常规的教学培训,也协助地方社团组织或指导教学机构举办针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科学嘉年华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2015―2016年师恩教育连续两年承接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科普进社区活动两百多场次,由于课程朴实易懂,教学具的趣味性得到了家长、孩子及相关专家领导高度认可与赞扬。

在与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的交谈中,他们一直强调创新。“创新贯穿着师恩教育整个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师恩教育综合实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创新他们异常看重。于是,从成立之初起,师恩教育就坚持创新不放松,把创新做到极致。他们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儿童是未来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师恩教育致力于儿童创新能力教育,是为了造就一个时代的发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正确科学探索习惯、培养兴趣,为未来一代的儿童注入创新的基因。

“师恩教育产品和服务包括三类: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创新的核心就是创造需求!我们要提供第三类的产品和服务,即创造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实施几年来,整个社会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有了初步的意识和观念的变化,但还没有到达重视的地步。幼儿园教育依然没有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学、教材、教具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定。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虽有统一的指导纲要,但缺乏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严重缺乏师资而又没有统一的师资培养体系,亟待建立并实施,逐步完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人才、师资培养、储备体系,幼儿园极其缺乏用于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教学具或实验材料。正因为如此,师恩教育改变了国内科学启蒙教育的市场空白创新研发了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同时承担了最基础师资培养体系工作。从此创新就成为了师恩教育的特质。

众所周知,教学教研的常规包括课程说明会、理念讲解会、教学培训会等,可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最大热点的科学启蒙教育行业,如何做到行业引领,师恩教育团队明白必须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对于科学启蒙教育课程,除了扩大教学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外,还得向全社会展示科学启蒙教育课程重要性。于是,师恩教育创造性策划了科学嘉年华互动体验展示活动,让所有人能够参与,可以参与,在其中体验科学教育趣味性、而不是深奥的原理、枯燥的公式,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目前,科学嘉年华互动体验展示活动已经成为了师恩教育的特色活动,每年都在北京城市科技嘉年A上展示并更新,同时深入校园和社区,如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育社区、东北里社区等等。

“老实说,我们虽然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但是这时候师恩教育注定是被模仿的,我们只能继续创新。”于是,师恩教育又创造性地策划了针对儿童的科普剧,节日里通过科普剧向公众展示科普教育趣味性和重要性。“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仅体现师恩教育的课程研发能力,而且能整体展示师恩教育综合策划、规划能力及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的前瞻性,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综合实力及持续发展能力重要指标。独立的课程体系研发理论基础、原创的教学具设计能力、强大的师资培训服务、完备的科普配套活动如科学嘉年华、科普剧等策划、实施,构成了师恩教育不断创新的最佳注释。”这时候的唐安兴等人脸上洋溢的自信的笑容。

幼儿科普教育范文第10篇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坐落在苏州市“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创新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拥有相应的设施、环境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使翰林幼儿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了独特的优势,为幼儿园打造“科学启蒙教育”办园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初步意识,从而迈出科学素质发展的第一步,幼儿园设计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家长调查问卷》,在家长中开展调查,广征信息。从而初步梳理筛查出具丰富性、趣味性、安全性、教育性、可操作性、可参考性与于一体的翰林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库。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进行

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由幼儿园设计,试图调查科教创新区的科学教育资源现状,了解园内幼儿家庭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中可利用的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基本信息调查、选择题和简答题和问答题,对家长进行实名调查。

2.调查范围以及收卷情况

调查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新入园幼儿的家庭进行。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结论

1.广大家长对幼儿园实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具有正确的认识。

问卷首先了解家长是否对幼儿园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感兴趣。据统计, 100%家长对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感兴趣,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普遍较强,他们知道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科学教育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家振兴和民族强盛的重要和深远意义。

2.家长能充分认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问卷让家长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展开选择。据统计,93%的家长认为从观察幼儿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入手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87%的家长认为从开展科学小实验入手;75 %的家长选择了“进行亲子科技小制作”;68%的家长选择“阅读科普图书”;67%择观看科普动画片的。数据显示,家长注更重培养幼儿对日常科学现象的感知和激发幼儿动手探究的兴趣。

3.对科教创新区内有无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家长有足够的了解。

问卷调查了家庭成员所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有无可供幼儿分享,以丰富幼儿知识面的科学常识,科技知识的资源。调查表明,家长们普遍认为科教创新区的科普教育基地丰富,如科技园、创意产业园、欧瑞动漫基地展厅、中科院纳米所、西交大利物浦大学、苏大物理学院等高校的实验室等均有适合幼儿了解或学习的科学常识和科技知识。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的可利用挖掘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地,为幼儿园深入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家长的家庭和工作单位承载着丰富又可利用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

调查显示,家长所在的家庭和工作单位承载着丰富可利用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可供幼儿园挖掘使用。如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工作环境为机械类型,可告知幼儿各种机械、工具、手工艺品的来源;有的单位有化学仪器和实验用具;有的所在的单位可以提供参观,实验室各光学显微镜供小朋友们学习了解微观事物放大之后的形态等。从问卷中,我们感受到了翰林家长地处科教创新区所拥有的独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今后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5.全体家长均愿意担任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志愿工作。

调查反映100%的家长都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担任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志愿者,同时愿意介绍、联系具有相关学识优势的朋友及同事对幼儿园提供帮助。众多家长自我推荐,服务内容涉及了众多高端科技项目,如:医疗、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动能纳米与软物质、激光光谱、建筑设计、化学化工、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的家长已具有高级职称或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人才资源需要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加以研究和利用,从而构建具有科教创新区特点、适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际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6.家长对我园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有效建议,其中包含了科学态度、兴趣、方法等方面,为幼儿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拓宽了思路。家长们建议:幼儿园可发挥本园的独特优势,大力与区内相关研究机构携手,建立科学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应以常识教育为主要任务,从日常生活和幼儿身边的简单现象入手,培养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主动性;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以游戏为主将科学教育理念渗透于日常活动中;多进行实践活动、科技制作、增加亲子互动公开课等。

四、问卷分析后产生的教育实践指导建议

根据收集的调查问卷,幼儿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汇总分析,最终形成了翰林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库,库内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体系,随着家长资源的不断更新扩大,资源库的资源也随之更丰富完善,为科学启蒙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总结归纳了幼儿园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教育实践建议:

1.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应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能力。

2.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遵循科学启蒙教育自身的特点,注重科学性、启蒙性、可接受性和趣味性,以游戏为主将科学教育理念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科学探索活动,营造亲子科学探究的氛围,家园共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以及好奇探究等科学品质。

4.科学、合理、积极利用家长、社区和科教创新区的科技人才及相关设施等科学教育资源,整理、建立符合我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实际的具有科教创新区特点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上一篇:校园智慧管理范文 下一篇:行政综合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