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01 02:55:45

校园诗歌

校园诗歌范文第1篇

中国的新诗伴随着中国新文学走过了瀚海沉浮的历史征程,面对挣扎与思考,杀戮与重生,苦难与自省,它从来都高声吟唱,独舞云端。然而今天的中国校园诗歌却只能用疲惫的嘶哑喉咙靡靡低吟,喃喃自语,校园诗悄悄地寂寞了,校园诗人也寂寞了。它遭遇着的是从未有过的“落寞”。众多的诗歌文学期刊面临着“以销定产”和“多出多亏,少出少亏,不出不亏”的尴尬局面,甚至面临停刊和倒闭的危机!谁来关注校园诗歌?谁来拯救校园诗歌?我们该怎样捍卫自己的灵魂“乌托邦”?是盲目的呐喊?是迷离的诗歌改革?还是试图接近所谓的以青春为名义的纯洁?

一、八十年代,校园诗歌的“黄金时代”除了回味还有启示

请允许我用黑色字体闪回八十年代辉煌的校园诗歌,去怀念那些故去的文字,但更多的是想用过去了的辉煌来照亮今天校园诗歌的沉寂与灰色。

八十年代,中国高考恢复刚过几年,大批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年们凭借各自的实力纷纷考上大学,走进校园。这群经历过年轻的新中国苦难与反思的青年,急切地渴望着在大学校园――这个充满梦想和力量的地方,吼叫出时代最强的声音。他们高举着昂扬向上的理想主义、直面现实的英雄主义、洋溢真情的浪漫主义三面大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八十年代的校园诗坛,组成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八十年代的校园诗歌,像伊甸园的缩影,空气中弥漫着的全是诚挚的爱情、湿润的泥土、金色的麦田之类的混合体,集体发誓要把“红楼梦”继续做下去。汉字像算盘珠一样在那批校园诗人的手中扒拉着,一本陈年老账被清算出了无穷新意。校园诗歌复活了自由的古希腊时代:朗诵出现在校园的圆柱广场上,诗歌变成了对信仰的呼唤,做梦的学子们一律模仿预言家或雄辩家的面目呐喊校园、指点文字……

对大多数校园诗人来说,青春和爱情因为有了诗歌的存在而焕发出更为奇异和持久的光环,家乡也成了孱弱心灵永远的避风港,成了精神最好的补充,更成为部分来自乡村的校园诗人对抗城市文明的凭据。在咏叹传统题材的同时,他们更用他们敏锐的社会洞察力窥伺着这个社会的腐肉与鲜丽,不断地实验与创新。由此出发,构建起了校园诗歌复杂而相对简单的意向体系,并以此为基石支撑起了校园文学的大厦。

八十年代以来的叶延滨、徐敬亚、王小妮、吉狄马加、翟永明、韩冬、海子、西川、西渡等校园诗人已成为当代新诗的代表诗人。校园诗歌成就了他们,同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又承载了校园文化,宣传并发扬了校园诗歌的优秀品质,在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了社会大众文化的发展。

但校园诗歌的这个黄金时代迅速地跟我们擦肩而过了,如今屈指可数的几篇校园佳作更多的是渲染了一种对昔日诗歌辉煌成就的怀旧情绪。

当下的校园诗歌话题令人深思:爱情不再变得神圣,变成了空虚和寂寞的代名词;青春激情耗尽在虚拟的激战;故土成了放纵的羁绊;乡村已是城市的附属。

我无意判断这是一种迷失,还是我们背叛了诗歌,或者责备诗歌遗弃了我们。我只愿上帝能将校园诗歌曾经的“黄金时代”的变成现实的“他山之语”。

二、当下,校园诗人和读者的“星星点灯”

现在的校园文化早已经被优裕的物质文化、功利性的现实主义,消遣低俗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所充斥。校园里追星族此起彼伏,奢靡的小资情调渗透入生活和文学,校园诗歌被涂抹了一层层斑斑驳驳的胭脂味和奶油味。用这样鄙薄的扇情文字来概括“象牙塔”的众生,请不要责怪我的苛刻。

校园书店里无处寻觅《诗刊》的踪迹,《星星》躺在阴暗的角落没有光泽。偶尔有几篇尚且称作诗歌的符号点缀在小说散文杂志的屁股上,美其名曰“珠海拾贝”,随处泛滥的是时尚杂志和低俗小说。

1.社会价值把读者和校园诗人分化为文学星空的“孤星”。有读者说,是诗写得不好,没人读。这是资本写作时代最省事最振振有词的理由。看北岛、多多、西川、于坚、柏桦、臧棣、吉狄马加等人,从意蕴到技艺,现在的新诗不差于过去任何时代的诗歌。就数量而言,当下数得上的优秀诗人,比之过去八十年还要多得多。

资本写作时代的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早已改变,纯净的校园也过早泛起衰老的色彩,校园文化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单一化变为多元化。青春的躁动已经不再化为奋斗的动力和无限的诗情,取而代之的是伦理行为的混乱和百无聊奈的空虚。如今的大学生看问题更多的是直接考虑现实的价值,他们是利益型的阅读者。他们需要现时现报的读书结果,背诗歌不如背英语,“有用就是真理”。好的成绩可以拿高等级的奖学金,可以免试上研究生,毕业了可以进好单位。肥皂剧、娱乐新闻、流行歌曲,是他们本能选择,诗歌等文学与自己的前途无关,爱它没有理由。

因此,在诗歌圣地坚守着的校园诗人只能孤独地对抗流行文化带来的冲击,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们的力量也越来越弱,很多校园诗人最后不得不在现实的面前低下曾经高傲的头颅。如果有大学四年级仍然活跃在校园诗歌社团的学生,定被大多数人视为另类。

2.校园诗人的写作与读者的断裂。

“我钉在我的诗歌十字架上任合唱似的欢呼星雨一般落在我的身旁任天谴似的神鹰天天啄食我的五脏我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那篇寓言 那个理想(《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写这篇诗歌的时候,舒婷不是大学生。但她的诗歌代表了当年大学生们内在的心声,这不是豪言,是自觉体现了那代人的生命意识。怀着庄严的使命踏上并思考自己的诗歌之路,并且和诗歌的关系又那样的纯粹,纯粹到牺牲生命也再所不惜,这是那一代诗人共同的特点,他们把特定历史时期生活和内容很好的展现给诗歌,诗歌成了那一代人心声的载体不足为怪。

用八十年代的诗人榜样来要求今天的校园诗人是不现实的,当下的校园诗人很多是关起门来造车,他们既不用心灵去体悟生命所赐予的最微妙的情感和美丽,也不愿走出“象牙塔”,走到社会的角落和低层,反而喜欢坐在空调教室里用一种想当然的方法,来支离破碎地描绘烈日下劳作的农民。

同时,当下的校园诗人对“朦胧派诗歌”、“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先锋诗歌”等八、九十年代成熟诗歌的模仿出现了极其迷茫的状态。他们一方面希望从这些成熟的诗歌里寻找到一种提高自我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是我个人认为非常可笑的一方面。当下很多的校园诗人甚至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朦胧派诗歌”、“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先锋诗歌”,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的诗歌理论知识,就开始大放厥词,我的诗歌是什么主义、什么风格。而这样缺乏思考的校园诗人写出的缺乏真情实感的“云里雾里”的诗歌当然也得不到同龄人的认同,自然读者也就少了。

3.传统的诗歌价值体系已经解构,诗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和象征;新的价值体系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直以来,情愁和乡愁是校园诗歌坚固的主题,经济大潮的变革和诗歌所谓的一些 “颠覆”、“解构”,使这些坚固的主题在校园文化急需重建的今天已经逐渐脆弱。日渐枯竭的艺术浪漫的和日益膨胀的功利社会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在二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同样,要生存的校园诗人也要选择,越来越多的诗人和读者离开这片神圣的土地,而外面人也懒得进来。曾经的“校园诗人”是多么大的光环,现在的校园诗人更多的是揶揄的称呼。“大风正把世界的灯拿走”,一位校园诗人看着日益陌生的诗歌,或许无奈,或许痛惜,亦或是麻木。

三、校园诗歌,虽是“星星火”,但“可以燎原”

新世纪的校园诗歌不能沉寂,它应重新焕发魅力,重新找回它的社会责任感。校园诗歌不是早晨的快餐更不是午夜的流星,它需要所有诗歌爱好者用真诚的目光和温暖的双手给予呵护和。“温暖来自内心的关注”,只有关注校园诗歌才会拥有更多的文学新作家新诗人。

1.当下的校园诗歌,经历了许多阵痛和风雨,就像襁褓中脆弱的婴儿,他需要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无条件的呵护,由此产生的意义无法预测。

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种校园诗歌活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呈现给爱好诗歌的莘莘学子,给校园诗歌与大学生搭起了最佳的平台。如:中华校园诗歌节,北京大学的未名诗歌节,浙江大学的艾青诗歌节,西南大学的五月诗歌节,海南大学的天涯国际诗歌节……这些诗歌活动的举办,让校园学子更好的审读现代诗歌的现状和未来,挖掘了潜在的诗歌写作者和爱好者,同时让优秀的诗歌进入校园,让优秀的校园诗人走出校园。其中,四川绵阳市政府主办的“中华校园诗歌节”最值得赞扬。因为,这种以全球华人大中学校老师和学生为对象,以诗歌为内容举办的诗歌节在全国为首例。我相信,有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的扶持校园诗歌的火种将可与艳阳争辉。

2.在诗歌艺术形式方面,校园诗人应当用当代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创作作。在诗歌题材方面,除了传统题材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发扬风雅典范和汉魏风骨,将更为深刻广阔的视野纳入诗歌的怀抱,必将与当代大学生共鸣。

在诗歌价值取向方面,既然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变化,诗歌的价值也应该顺应潮流。当然不只是追求潮流,而是根据校园诗歌本身找到一个切入点,放下自己固有的矜持,步下神坛,走向大学生,采用平等对话的姿态,张扬平民化意识,从大学生群体中吸取营养,为大学生所想所需;并联系社会各阶层,以期辐射整个社会,有所感悟,有所影响。台湾的校园民歌曾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陆的校园诗歌为何不可呢?!我甚至认为,先锋诗人黑大春提出的将诗歌与音乐结合的方式,非常适合在大学校园运用,这能与大学生得到很好的契合,同时,有利于推动诗歌在校园的再次繁荣。这其实本身也就是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

3.校园诗人应该“以笔为旗以心为镜”,在校园的沃土上捍卫青春不该丢失的精神家园。在冲刺、探索和超越的同时更需要走近每一颗心灵,如同走近每一个空灵、朴素、激情纯美的世界,它能成为我们生命必要成长中正确飞翔的导向。也能让我们全新的认识到诗歌不是呐喊和鼓吹,而是一种冷静而又成熟的大超越和新突破。

校园诗歌需要文学冲浪者,需要能经历比十年寒窗过之的文学煎熬者,而这些冲浪者、文学煎熬者则需要坦荡无私的心境,需要懂得远离急功近利,远视盲目邀功的情操,而且还要懂得该怎样关注时代现实,如何完善自身的写作水平,需要让自己情感细胞“放肆”成文学的无限记忆。

于此,校园诗歌的复苏不是千百字能概括的,我只能简单概述我心中想到的,也感谢为此付出和正在付出努力的人。只有是把我们广大的在校校园诗人、在校学生和社会的各个因素和谐发展,校园诗歌才能获得肥沃的土壤,才能争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重整雄风,傲然独立。

校园诗歌范文第2篇

有人会说:

“过节会使大家快乐。”

有人会说:

“看书会使大家快乐。”

有人会说:

“游泳会使大家快乐。”

有人会说:

“比赛得奖会使大家快乐”

有人会说:

“得到表扬会使大家快乐”

每个人的快乐都不同。

我的快乐就是;

在校园与大家在一起,

这就是我的快乐,

因为大家有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

因为大家可以互相学习,

因为大家可以共同享受快乐,

因为这些我才觉得与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在中午的时间里,有同学的欢笑声、嬉戏声。

其中的我,很快乐,在这时,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因为在这时候,

我可以让那疲劳的眼睛看看蓝天,

让那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

让那握笔的的手指摸摸皮球,

让那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

让那疲惫的四肢活动起来,

可以做我想做的游戏,

可以说我想说的话,

这多好啊!

让我们和谐校园吧!

让我们爱护校园吧!

校园诗歌范文第3篇

2010年4月18―19日,一场诗歌盛宴走进江南名校――南京师范大学。诗歌这个美丽的名字,伴着江南四月的和风,吹开了一片片年轻的心田。诗歌节不仅使80后、90后们最直接地发现了诗歌的美丽,受到艺术与美的熏染与洗礼,也让经历过80年代诗歌黄金时代的人们,又重温了久违的诗歌激情。

本届诗歌节包含了“诗与大学”主题诗歌朗诵会、第四届“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论坛”、第十八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仪式暨《顾城诗全集》首发式、著名诗人与大学生见面交流会等多项活动内容,活动邀请到了林莽、唐晓渡、何锐、宗仁发、陈仲义、宋琳、潘洗尘、树才、莫非、敬文东、森子、李少君、李德武、长岛、泉子、东荡子、王小王、杨春生等外地诗人学者,以及孙尔台、王彬彬、汪政、晓华、何言宏、黄梵、马铃薯兄弟、育邦、何同彬、马永波、子川、古筝、张尔客、路辉、海马、陈祖君、梁雪波等本地诗人和嘉宾,与会人数近六十位,堪称一次诗人和诗歌研究学者的一次大集结。

本次随园诗歌节由“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计划”和青春杂志策划,并得到南京市文联、南京师范大学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诞生于2005年,近年曾开展了一系列诗歌研究和诗歌推广工作。曾于2008年成功举办香泉湖诗歌节(安徽),2009年举办凤凰台诗歌节(南京)。2007、2008年曾经在诗坛乃至广大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中国诗歌排行榜”也出自该“研究计划”。生活在南京的这六位诗人和学者,自感对当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承担着使命,对在消费文化占据主导的时代保存诗歌的尊严负有责任,同时对诗歌走进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抱有坚定的信心。使命、责任和信念,使他们的努力渐次呈现出积土成山、积小流成江河的前景。

作为“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论坛”是近年来研讨诗歌的最重要的民间论坛之一。此前成功举办的三届论坛,主题分别为:“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中国新诗的基本经验”和“中国语言诗派暨壹周作品研讨会”,都在诗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诗歌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届“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论坛”的主题是“一九八年代的诗歌精神”。

本届论坛在黄梵、何言宏、唐晓渡共同主持下,就“一九八年代的诗歌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的诗人、批评家们各自表达了深思熟虑的观点,甚至不同观点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比如,何言宏为了概括80年代的民刊运动和新世纪以来越来越蓬勃的民间诗歌活动,提出了亚体制的观念;宗仁发则借助80年代的个案,提示了诗人之间的影响关系所具有的文学史价值;赵思运对比80年代和新世纪,提出了诗人形象的问题,一时引发唐晓渡、黄梵等人的不同看法;最后,80后批评新秀何同彬的发言尤为精彩,他用反证的方式提出,面对新世纪的精神废墟,我们何以有颜面认为80年代留下了什么值得夸耀的精神遗产,因为正是那些所谓受过80年代诗歌精神洗礼的50年代和60年代人,才把国家建设成了目前的模样……在论坛现场,各种观点的交锋,成为本届诗歌节中的一个精彩亮点。在诗歌处境显得寂寥的今天,“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重提八十年代的诗歌精神,显得意味深长,他们似乎表达了这样一种洞见:我们虽然不能回到八十年代,但八十年代的诗歌精神并没有远离我们,人类的文明生活中,不能缺失诗歌的身影,哪怕它再受到大众文化、商业文明的挤压,它仍将骄傲地高居文学王冠的醒目位置,这个地位从没也永远不会被撼动。

作为本次诗歌节的开幕式活动,第十八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仪式于18号下午隆重举行。何锐、宗仁发、汪政、陈仲义、唐晓渡、王彬彬受评委会之托,分别给获奖诗人颁了奖。本届“柔刚诗歌奖”由诗人潘洗尘摘得主奖(奖金9999元),获奖作品为组诗《大地累了》,诗人东荡子、周瑟瑟分别获得提名奖(奖金各2000元),获奖作品分别为《异类》、《水波》、《相信你终会行将就木》等和组诗《芭蕉》。评委会在授奖辞中这样概括主奖获奖者潘洗尘的写作:“他的书写由天空回归了大地,他用富有质感的文字,表达着当下诗歌现场正在流失却值得挽留的美德――善良、真诚和爱意”。“柔刚诗歌奖”由诗人柔刚于1992年出资设立,面向海内外征集优秀诗作,每年由评委会评出主奖一名和提名奖两名。经过十七届的评选,“柔刚诗歌奖”的影响力正日益扩大,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评判创新。在开幕式现场,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和部分诗人,一一朗诵了与会诗人的作品,深深感染了现场的观众们。

在本届诗歌节的另一项活动――《顾城诗全集》首发式上,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黄小初、总编辑汪修荣分别向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获奖诗人赠送了厚重的《顾城诗全集》,该书上下两卷,共近2000页,是近年来中国诗歌出版的巨献之作,也是迄今顾城诗歌的最完备的呈现。

校园诗歌范文第4篇

培育了如此浪漫的爱情,

大山怀抱中的白帝城,

见证了一对贴心的知音!

革命圣地远安麻城的英雄儿女,

今朝在奉节喜结良缘。

上课啦!上课啦!

数学课堂交织了爱情。

课堂上举止优雅,

你产生的圆弧,

怎么用量角器量出姑娘的心灵?

校园里端庄娴熟,

你发出的射线,

怎么用直尺画出小伙子的心田感应图?

一个周角型的语言倾吐心曲,

一条射线式的秋波传送心声。

打开红绸布包,

献上荆楚朋友知己的礼品。

讲台上共同劳动结下的爱,

像不像粉笔勾画出幸福的憧憬。

一对为奉节教育而献身的夫妻,

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终不悔。

多么高尚多么透明的境界,

校园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诗歌 有效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39-02

诗歌在语文课中,属于精致、纯粹、优美的文体,其中现代诗部分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等特点。但本应该引起感情共鸣的现代诗为什么会落寞至此,值得我们思索。为什么现代诗歌在课堂上由老师上课时的沉默呆板到课后学生的活跃跳脱?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策略出了问题,没有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现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计169课。其中现代诗(含散文诗)共22课,约占整套教材百分之十三。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初中现代诗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情感体验和积淀诗意语言的教学目标。课标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改变现代诗低效的教育方式,就要通过探究有效教学的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充分发挥诗歌教学的创新功能和实践功能。现将我的教学实验情况梳理如下:

一、强化诵读

(一)从现代诗强烈的节奏感、和谐的音乐性为切入点

1.为现代诗找个好朋友

音乐是诗歌最好的朋友,在合适的时机把音乐和诗歌结合起来,这样容易使学生入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发动学生寻找配乐,开展为现代诗找个好朋友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语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持人,学生变成课堂的绝对主角。七年级共计327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共为12首现代诗找到配乐31首,经甄选有12首被列入实验年级现代诗配乐素材库,对选择这些乐曲的同学89人进行了表扬。活动通过寻找配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自主欣赏、情感共生的状态。

2.从流行歌词出发,引导学生赏析现代诗,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针对现在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点,以流行歌曲的歌词为切入点,寻找流行歌词和诗歌的相似之处,不是有句话吗“诗歌是古代的流行歌曲。”把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和现代诗歌的学习结合起来,寻找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赏析现代诗,挖掘现代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二)开展活动式学习,通过活动引领师生入情入境

利用资源,举行了24场班级吟诵会,3场年级吟诵赏析会,4场校级诗歌赏析和吟诵活动,参加市级诗歌朗诵比赛1次,区级表演2次。通过精心的筹划,在活动中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教师充分领略诗歌的魅力,丰富诗歌的相关知识。掀起学习诗歌的风潮,感受到诗歌迷人魅力的教师把这种美内化,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再以美读的形式感染学生。活动不仅培养了同学家们的诗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校园掀起了吟咏的热潮。

二、开展仿写、改写活动,选择适宜的现代诗做为仿写的框架,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一)仿写

仿写是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范本,根据一定的要求重写一个类似范本的语句或语段。仿写引导大多数没有尝试过诗歌创作的学生,以敏感的心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用笔细致地描绘自己的感悟,走进诗歌神秘而奇妙的境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不用老师去嘶声竭力地讲,只需引导着孩子们欣赏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一女生以《我的乡愁》为名写了一篇短文记录她的所感所悟。

我的乡愁(节选)

――夏子棋

妈妈,我想你温暖的手,想你睡前浅浅的吻,更想你投射在门口长长的身影,在那身影里我睡得特别的香甜。我这样一个小孩在这世上全托了你的荫庇,在你的爱里我撒娇耍赖、调皮捣蛋甚至“无恶不作”!你却给我满满的笑意。你就是我永远的故乡,是我风筝的线头。就是这样不算太远的距离,你一动思念的线,我也会伤心不已,惆怅满怀。

(二)改写

改写是以原作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

乡愁

――杨芸波

回首那时年少的岁月,我在他乡求学,寻找事业腾飞的起点,终日忙碌。只有在夜深人静,每个家都隐入暗暗的夜幕,零落的灯火才开始诉说起我的孤独。我把这不该出现的离愁别绪悄悄地藏进薄薄的信封,用一张小小的邮票隐在异乡为异客的脆弱。唉!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当初那样的眼大心空,何至于现如今这样的望断归来路!

南来北去,春去秋来的风啊!我还能等几个寒暑?请带我这把枯骨,飞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带我回家乡去,带我到家人的身旁,用团聚安慰我这样孤独的异乡客吧!

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有的文章来写,不像其他作文形式那样富有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巩固了“读”,又促进了“写”,一举多得。

(三)厚积薄发,在学生中开展现代诗创作活动,体验创造诗歌的快乐

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行到诗内去感受诗的魅力,在学生中开展现代诗的创作活动,达到审美的最高层次――创造美。如这篇学生习作:

《听,春姑娘在哭泣》

――陈媛媛

春姑娘来了,但春天却没有来。

春姑娘捂着疼痛的心,留着悲伤的眼泪。

――走了

世界陷入了一片荒芜。

学生的写诗训练不能等同于诗人的诗歌创作,只是让学生在诗歌写作中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情绪,以一种饱满的生命激情去讴歌他对社会、对自然的热爱,即使笔调稚嫩也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学生能在创作中聆听自己的美好情感,并为此而感动而自豪。“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在历时一年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现代诗歌伴随着课题组行走在校园。把音乐的节奏、丰富的情感、鲜明的形象和隽雅的意蕴如同溪流、如同和风、如同甘露缓缓注入师生的心灵花园,美学的耳濡目染营造了灵魂的高地,精神的家园和思维的天堂。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在诗歌的引领下丰润了情感,促进了家庭沟通,缓和了亲子关系。这是意外之喜也是达到现代诗教学目标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5年版。

[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中学新课标准资源库》――语文卷。

[4]吴开晋著.《现代诗歌艺术与欣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5。

[5] 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凉山州心理健康网。

校园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诗歌 武汉 《摇篮》

一.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与“大武汉”

文学创作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以上无疑是创作的重要资源;同时,创作者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加工亦能使其身处的社会与时代在文本中得到“另类”的“还原”或呈现,创造新鲜的审美经验。

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与“大武汉”正是处于这样的互动关系之中,彰显出诗歌创作的地域性特色。一方面,武汉作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外部环境为大学生创作活动提供了丰厚的地理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诗歌总于洒脱行文间呈现出一个诗意化的“大武汉”,充实并塑造着武汉的城市形象与城市品位。

1.文化

武汉城由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近代中国的国际性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三地合并组建而成,是楚辞烂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辛亥首义胜地,亦是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化都市。

武汉城“雄霸”之气无出其右,诗词如“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是其最佳注脚。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更以其汇聚五湖四海之势,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武汉”城市文化品格。孔庆东先生在《六到武汉》一文中就有如下观点:“楚文化是一种融会性很强的文化,武汉又恰好处在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因此武汉兼有东西南北的文化特色,这是武汉可以称‘大’的原因”,“远听满街在吵架,近看却是秋波频送,满面娇羞。汉正街玲琅满目都是水货,而江汉路的每块石头都在展示着精美。粗放中蕴蓄着精明,远看是秃鹫,近看是凤凰,这也许就是‘九头鸟’的神韵吧”。

2.地理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其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雄壮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佳句,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长江、东湖等代表性自然景观早已成为武汉的城市地标,并深深内化到武汉学子的意识之中,形成“一江一城,城中有湖”的大地理观念。

在自然气候方面,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夏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稍凉湿润,中有漫长宜人的过渡性季节秋季。武汉市人爱秋天,武汉学子亦最爱秋天。

3.诗化的“大武汉”

武汉地区的大学生诗人在诗歌所塑造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亦不时提到“第二故乡”武汉的特色风土与物候,在心灵的深层经验参与下用诗意化的叙述再现“大武汉”气派。

例如,刘成亮《慈氏塔下的矮屋》(《摇篮》第16期,P59,1987年):“东湖、南湖的月影”,其中东湖、南湖都是武汉的著名湖区;张秀峰《江城早晨印象》(《摇篮》第16期,P74,1987年):“香辣辣的热干面和甜丝丝的欢喜坨/诱醒了黄鹤的梦”“渡轮一声长长的呵欠/决意要替晨曦冲开屏幕/电车公共车的轮子放着磁带/让三镇对昨晚的会议先甜蜜一阵”“大概是多喝了两碗桂花糊酒/黄鹤的脸颊渐渐浮起一轮完整的红晕”“《汉江早报》急匆匆奔向街头巷尾”“珞珈山关山桂子山/一班年轻人鸟瞰世界的琅读”“汉正街的鼎沸向路呀雾呀作了交接”,其中不仅提到了“黄鹤”、“三镇”、“汉正街”等武汉“地标性”的意象,还涉及到武汉市民“过早”(意即吃早饭)的传统食品热干面、欢喜坨,独特的交通工具渡轮,以及高校麇集的三个“山头”,摹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万琼兰《夏天的印记》(《摇篮》第46期,P52,2007年6月):“晃晃扭扭的走过街/咀嚼一碗黑色粘稠的热干面”,再次地道地刻画了武汉人“不羁”的过早场面。可见,“大武汉”的风土人情已在无意识中植入了大学生诗人的生活经验,并在其心灵的内视中渗诸笔端,流露出诗人对“大武汉”人洒脱的生活方式与多元包容的生活态度的认同与欣赏。

正如上文曾提到的,武汉“苦夏”,唯夏冬之间漫长的秋季凉爽宜人,因此,作为收获与凋敝时期的“秋”成为大学生诗歌中“长盛不衰”的经典意象。不仅有“桂花”“雾”等含蓄意象,诸多诗篇甚至直以“秋”为诗题,如《秋夜别友》《写在秋天的校园》《深秋风景》《秋歌》《秋游》等。在大学生诗歌中,武汉之秋是一片绝佳的抒情场地,可明丽、可阴柔,可有白日的赞歌,承载希冀,亦可有清夜的赠别,徘徊魂萦。这可以说是武汉大学生诗歌集体无意识的一种“症候式”创作了。

总之,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大武汉”灵犀相通的,千变万化的文本掩抑不住武汉学子对“求学之乡”的认同与归依感。江城的浪漫厚重最易催发诗兴,在此谨借用孔星华《问》(《摇篮》第46期,P52,2007年6月)中的一段结束此章节:“一条江与一个人/一座城与一段故事/不去触摸/是因为不敢面对/而或/早该丢弃”。

二.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与武汉高校教育环境

武汉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高校众多,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因此,大学生诗歌创作不能不受到“大学城”教育环境的影响与干预。

1.高校文学课程教学设置

就代表性院校来说,位于武昌区的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都是华中地区的文科强校,其文学专业任课教师中都有诗歌研究家,在课程设置上亦都较重视诗歌研究与写作。在大学生诗教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文学院设有专业选修课“古代诗歌研究”,而且在专业必修课“文本解读”中,将诗歌文本分析列为重要课时;2012年,2010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子在“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的实践中,还实现了一次集体性的诗歌创作活动,并举行“桂子山大学生诗歌朗诵会”,将活动成果集结为诗集《与缪斯同行》付梓。此外,华师文学院教授邹建军撰文呼吁重视大学生诗教,并对大学生诗歌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以及校园诗歌创作提出建议。

2.校园文学社团的活跃

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创作的活跃与校园文学社团的成长、成熟、乃至形成群体效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武汉高校主要的文学社团有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华中科技大学夏雨诗社、华中师范大学摇篮文学社、中南民族大学玫瑰园诗社、武汉理工大学路过文学社、华中农业大学南湖风文学社、武汉经济学院浅水文学社、湖北大学海路文学社、纺织大学经纬文学社、江汉大学涅槃文学社、湖北中医药大学杏林文学社、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银帆文学社、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石兰文学社、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晨星文学社等。多数文学社创建于八十年代诗歌勃兴时期,从其社团命名即可看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热情、希冀。各文学社都有其出版刊物、固定的稿源和受众,不少社团还获得了著名诗人、作家或学者的长期创作指导,并持续举办诗赛活动。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武汉大学的浪淘石文学社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摇篮文学社:原浪淘石文学社社长王家新于1983年发起的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目前已发展为全国高校学子、诗歌爱好者的盛会,每届樱花诗赛后出版作品集,至2013年已延续30年;摇篮文学社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华师校团委举办的每年一届代表湖北高校诗歌创作最高水准的“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负责组稿审稿工作,并结集出版,该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8届,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诗坛新人。

武汉地区校园文学社团的活跃催化与推动着武汉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活动,除却对轰动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诗潮的贡献,武汉地区的校园文学社团一直以来都为大学学子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磨砺诗艺的良好平台。

三.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特色分析

本文认为,大学生诗歌研究不应等同于大学生优秀诗选研究。高水平的诗选因其对作品的筛选力度和标准过高而难以代表诗歌创作的一般水平、无法全面展示多元化的创作追求。故本文选取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文学期刊《摇篮》为研究对象,因其发行具有持续性,基本涵盖新时期以来的大学生创作,且征稿多面向具有普通诗歌创作基础的在校学生,此外,《摇篮》诗歌的遴选、出版过程多出自文学社同人之手,因此,其诗作比较符合校园诗歌的阅读爱好者及校园诗人自身的审美趣味,更贴近大学生诗歌创作的一般状况。

1.与主流诗潮的互动

从《摇篮》诗歌来看,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精神文化资源可谓遍及古今中外。其中有对唐宋之音惟妙惟肖的描摹,亦有对一代伟人革命诗词豪迈之魂的热忱,有朦胧诗人式的迷惘,亦有“第三代”口语诗人的调侃,有东方禅意的灵思,亦有波德莱尔式黑色的忧郁。以下,本文从历时性发展的角度,把《摇篮》诗歌置于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坛诗潮的互动框架中,探讨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

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中的意象与主题在特定时段内总是与其所处的诗坛环境有着不同程度的呼应,通过对诗歌主要意象和思想主题变迁的归纳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互动关系的两种常态:同步与错位。

同步态表现:

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的同步主要出现在以下四个阶段:八十年代初期的朦胧诗潮、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寻根诗、口语诗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新乡土诗。

错位态表现:

错位态主要有以下四中表现形态:朦胧诗潮中掺杂的“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痕迹、朦胧诗后的大学生诗歌对朦胧诗的“回归”、九十年代以来文坛争论在大学生中的“失语”和古典诗词在夹缝中的生存。

总的说来,同步或错位在于大学生诗人的自主选择,而对诗歌外部形式的选择都与其内部深刻的心理机制变迁有关。在八十年代那个全民经受空前精神思想解放洗礼的激情时代,大学生诗人选择站在朦胧诗人的队伍中,选择再次站在历史的潮头,抒发理想,因承担起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感而深沉成熟,这无疑是新时期以来大学生诗歌的骄傲与亮色。紧接着,经历九十年代的市场化商品经济大潮与新世纪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社会上弥漫着浓重的商业气息与浮躁心态。同时,文坛也因失去八十年代的“轰动效应”而刻意地制造“话题”,但值得庆幸的是,“校园诗歌平台不大会沾染诸如主流诗坛‘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争’‘下半身写作’‘神性写作与宗教写作之争’等一些恶习。校园诗歌写作力量的薄弱注定了校园诗歌无法拉帮结派”。疏离了政治、经济的大学生诗歌,也选择了对喧嚣的主流诗潮的“无视”,于出离的姿态中继续着对青春理想的纯净坚守、对大众日益忽视的精神世界的承担。

从诗歌文体自身发展来看,“同步态”是正常的,毕竟,主流诗坛可以为学院中的大学生提供诗学理念、创作范本的指导,比如朦胧诗对大学生诗歌创作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不仅更新了诗歌创作的美学观念,拓展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亦对大学生自身进行了人格力量的灌输。但当大学生诗人对诗坛“明星”一味“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以效仿时,也就离1990-1992年间昙花一现的“麦地诗”的尴尬不远了,正如“80后”先锋诗人丁成的“残酷”评论:“中国诗歌历来都存在严重的后工业时代统一的缺陷,那就是机械复制,从词语的复制到话语方式的复制,再到写作题材的复制,一个优秀的诗人身后往往都有模仿者的累累白骨”。相比之下,“错位态”却是可贵的,在大学生诗潮与主流诗潮的“脱节”、“错动”中更能体现新时期以来大学生对创作自主性的坚持以及对诗美的独立思考。尤其是随着高校文学课程的改革深入,古今中外各种文学资源的碰撞为新时期以来的大学生提供了多元视野,支持了大学生诗人创作道路的个人化选择和创作个性的突出。

此外,不容置否的是,新时期以来的武汉大学生诗歌中也会存在另一种“潜在写作”的现象:学生在无意间进行诗的写作以遣幽怀或飨知音(以纸质书信形式或贴于社交网站),而无意公开发表,或因种种原因不愿将自己的习作示于众人。这一部分诗作所蕴含的艺术灵感火花与文学史能量都将是不容小觑的,可以想象,在校园诗歌中看似“门前车马稀”的口语诗写作与“势单力薄”的古典诗词写作在大学生的私人创作空间里或许反倒是“大有作为”的。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从多种途径进一步挖掘大学生诗歌文本。

2.与流行文化的互动

九十年展起来的大众流行文化有力地参与了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写作格局的改写。“削减意义深度、崇尚娱乐的大众文化,一方面对传统的启蒙情怀和人文理想构成了全面的挑战,不断侵蚀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它也发挥着对主流话语的消解功能,使人们不再集体趋从于‘一体化’价值观和政治理想,而是在重估世俗欲望的诉求下,倾向于个性化、多元化的生存体验和情感表达”。为更好地阐释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与当下流行文化的关系与发展的新趋势,本章节着重参考了前文所提到的《与缪斯同行:桂子山大学生诗选》文本。

大学生诗歌与流行文化的互动首先就表现在一种“追星”“追新”意识上。从对八九十年代之交席慕容、汪国真式“青春寄语”诗文的热捧,到对三毛、张爱玲一类灵气、优雅女子的倾心欣赏,再到对“后来居上”的仓央嘉措、纳兰性德、安意如的古典情韵的仿拟,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学生诗歌俨然成为流行文化的“精英”接受者与传播者。

从最新的武汉地区大学生集体性创作的成果来看,大学生诗歌与当下流行的“青春文化”与“网络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青春文化”有其生活观念支撑:其一曰“小资文化”,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生活品味的青年文化;其二曰“文青文化”,“文艺青年”是继“小资”之后又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摇滚、文艺色彩浓重的小众电影与书籍、“豆瓣兴趣小组”等是其关键词。在此熏陶下,大学生诗歌中萦绕着细腻、情绪化的生活体验与写作思维。

作为“青春文化”亚文化现象之一的“80后青春文学”,有郭敬明、明晓溪、饶雪漫等青年作家为大学生诗歌提供“残酷唯美青春”的关照视野。另一亚文化“中国风文化”,则以“中国元素”(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为主打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经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经典模式演绎迅速风靡了“90后”的一代青少年,呼应了并诱发了文坛上对古典诗词情韵的创作追求以及对古典诗词体裁的“重拾”,直接促发了大学生诗歌对古典诗词及其情致的青睐、追随。传统文化中的道禅诗意与天涯浪子情怀、闺阁幽女情调由此得以重现光芒,并在现代性语境的解构下,以时尚文艺的形式“复活”在“众声喧哗”的当下诗坛。

“网络文化”在当下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中则是一股最具活力与建设性的力量。网络文化的两大“主力军”——“网游”与“网络文学”都正在悄悄渗入大学生诗歌中。大型线上网络游戏的奇幻史诗性故事背景为身为“玩家”的大学生诗人提供了场景、人物及情节的诗意设置,促使大学生诗歌发生向“戏剧化”“情节化”“叙事化”发展的趋势,也使得这样的诗歌写作成为网游同人文的一种形式。网络文学在当下的“进化”与“分化”也为大学生诗歌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各大网络文学网站都有奇幻小说、穿越小说、武侠仙侠小说、网游小说、魔幻传奇小说、古代言情小说等分类,其中情节乃至典型语汇在大学生诗歌中不少得以“复现”。

对流行文化自觉追捧与接受,可以说流露出了大学生诗歌精神内核中先锋意识的折损,但新一代的大学生若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向生活纵深挖掘,充实审美经验,焕发实验精神,那么流行文化的介入反可以成为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的一个创新增长点。

本文立足于对历史材料的搜集归纳和当前大学生诗歌发展状况的调研,运用文本细读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主要从大学生诗歌与“大武汉”、主流诗坛及流行文化的互动关系三个向度对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一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发展呈现同步与错位两种状态的研究是本文的重要收获,对大学生诗歌创作中流行文化因素渗入的研究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然而,本文的不足之处亦是明显的,仅以桂子山《摇篮》诗歌和《与缪斯同行》诗集为文本分析对象来涵盖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创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着论据片面、论点短视的风险,论证方法亦局限于传统。因此,全面充实论据,加强对心理批评、文化批评、性别批评等视野的引入,拓展对创新点的论述,将是本研究继续完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聂珍钊 刘渊主编.与缪斯同行:桂子山大学生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刘华强.校园诗歌九问[J].摇篮,第44期:P55、P47

[3]刘春 丁成编.70后80后诗歌档案[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P225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P67-68

[5]张健主编.新中国文学史(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P183

[6]洪子诚 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7]王庆生 王又平主编.中国当代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

[8]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9]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10](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 郭东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11]邹建军.大学生诗歌与高校诗歌教育[J].江汉论坛,2003年7月:P92-93

[12]何奎.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J].文艺评论,2003年5月:P69-70

[13]刘学明.喧哗与骚动:80 年代大学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5月,第3期:P74-78

[14]陈卫 陈茜.当代口语诗的选择与走向——中国当代诗歌系列研究之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1期:P97-102

[15]李清芳.消费时代的伪个性——“私语式”古典文学赏析类图书畅销现象分析[J].消费导刊,2010年3月:P6-7

校园诗歌范文第7篇

1.创设富有诗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诗歌教育的文化氛围对校园诗歌文化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渲染和促进作用。我们将加大对诗歌教育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采用多种渠道构建、营造诗歌教育的人文环境。

(1)打造诗化的校园环境。我们要让校园的每一处花坛、每一片草地、每一条走廊、通道,每一间教学、办公室要具有诗词教学的特色。大处着手,小处落笔,以景取诗,以诗写景,诗化校园。校园诗化布置,我们将选用学生的优秀诗作制成诗文碑牌,树立在校园各处;教室前墙壁上悬挂诗文诗画;班级、办公室要提供师生学习和创作诗词的园地……

(2)拓宽诗教的宣传渠道。我们将通过学校广播、橱窗加强诗歌学习的宣传;通过晨星文学社组织诗歌培训、写作活动,在文学社社刊上开辟诗歌园地交流诗歌习作,及时将学生优秀习作推荐到相关作品发表。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教育活动

活动是诗歌教育的良好载体,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诗歌学习与创作的热情,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1)强化积累。坚持让学生背诵经典诗歌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

(2)校内活动。在校园中通过不定期举办诵诗会、诗歌接龙、诗文表演、诗歌主题活动、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名人会、诗词典故趣闻、诗词创作大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为形成良好的诗歌教育校园氛围及开展诗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校外实践。诗歌源于生活,因此,校园诗教工作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此学校可以经常开展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和投入现实生活,走出校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走访古镇老街,感受古镇历史的悠久和沧桑;踏访林果实践基地,感受林果文化的内涵。

(4)专题教育。为加深和扩大诗歌教育的深度和领域,可以结合语文课程中的专题教育,通过开展诗歌教育专题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活动,使得学校的教育烙上诗歌文化的印记。

3.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学组织——文学社

文学社团工作历史悠久。文学社为提高诗教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校可以继续以文学社为阵地,吸收学生中的诗歌爱好者,定期进行诗教辅导,进一步健全社团组织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校级社团,班级兴趣小组的诗教系统。

4.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讲学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活动,联系市内外,省内外的知名诗人,为诗歌爱好者进行定期讲座,引发师生学习、欣赏和创作传统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带领他们定期活动,交流诗作,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中采风,体验生活,开拓视野,为诗歌创作获取素材。

5.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科教学中结合或渗透诗歌教育

校园诗歌范文第8篇

第二十三届(2014年度)柔刚诗歌奖评选工作即将展开。为扶持校园诗歌,奖掖校园诗人,本届柔刚诗歌奖将首设“校园诗歌奖”,奖金额度同其他奖项,旨在鼓励在校学生的诗歌创作。

为使该奖朝着更健康、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本届将继续执行第二十一届率先在国内建立的双向匿名评奖制度,即获奖名单产生前,不对外公布评委名单,评委各自独立完成匿名评审。

本届诗歌奖继续由全国知名学者诗人组成“柔刚诗歌奖组委会”,负责组织评奖工作。初审评委会为5人,负责完成初审。他们将按双向匿名评奖程序,在指定的保密邮箱投票,从而遴选出主奖、新人奖、校园诗歌特别奖各10位入围者的作品,交给终审评委会。终审评委会为5人(其中含国外汉学家或学者1人,港台2人),按双向匿名评奖程序,在指定的保密邮箱就初审评委会提交的候选作品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获奖者。

获奖名单公布之前,初审和终审评委名单一律对外保密。获奖名单和评委名单最终将择时同时对外公布。

现将第二十三届柔刚诗歌奖评选的具体方案公布如下:

1.本届“柔刚诗歌奖”设荣誉奖1名,奖金9999元;主奖1名,奖金9999元;新人奖1名,奖金为9999元;校园诗歌奖1名,奖金9999元。

2.评奖重心:奖励诗人创作的没有在网络(含博客、微博)和纸媒报刊发表过的新诗。

3.参选人条件:全球以汉语写诗的男性女性均可参加,主奖参选者出生年月需在1975年1月1日之前,新人奖参选者出生年月需在1975年1月1日及其以后,校园诗歌奖参选者需是海内外在校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

4.参选方式:接受诗人自荐作品和他人推荐作品;所有参选作品一律发往指定收稿电子信箱,也可以在“柔刚诗歌奖”微信平台上投稿,发往其它电子信箱视为无效;概不接受纸稿参选作品,即纸稿视为无效。

5.参选稿件要求:提交同一诗人的2首没有在纸媒报刊和网络(含博客、微博)发表过的诗作(非组诗),每首不超过50行;超过2首视为无效稿件。一经发现参选稿件发表过,将视为无效稿件,若已入围,将取消入围资格,若已获奖,将取消获奖资格。收稿信箱将接受公众的举报信。

6.参赛稿件格式:不得在作品页署名或标注任何记号或符号,需另页附录作者邮编地址、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笔名和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参加校园诗歌奖,除上述信息,还需注明在校相关信息(如投稿人所在地、学校、系别、班级、学号等)。如果是他人推荐,需提供推荐人姓名及电话等联系方式。以上资料请用WORD文档以附件方式发到指定电子信箱,“主题”为“第二十三届柔刚奖参选:主奖/新人奖/校园诗歌奖(三选一,不可兼报)”。

7.参选作品务必注明参选奖项:主奖、新人奖、校园诗歌奖。每名参选者只能选择参选一种奖项,不可同时参选主奖、新人奖、校园诗歌奖。每一资料仅能提供一次,同一参选作品多次发往指定电子信箱,将视为无效。

校园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诗教 学校环境德育 道德教化

“诗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歌教学”,二是指“诗歌教化”,其中关于诗歌道德教化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重点。我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既重视诗歌的教学,又重视诗歌的道德教化,以诗歌教化人心,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在,许多学校纷纷开展校园诗教,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环境,以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诗教及其德育功能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富有灵气和美感的一种形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的诗歌已经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知识的增长与融汇、智慧的砥砺与顿悟、道德的指引和陶冶。这便是诗教。

诗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承数千年的宝贵传统。诗教一词最早专指孔子的诗教。《周礼》有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①其内涵主要指诗歌的道德教化,后则发展为儒家的诗歌政教观。《毛诗序》总结了前代人的诗教,发展了诗的政治教化和伦理道德作用,认为王道、礼义、政教、国政、家规等都可以通过诗来指导实现,所以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②在今天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诗教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常借助诗歌来完成道德、知识、智慧、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本文主要探讨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诗教来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所要做的就是让诗歌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中读出爱国忠诚;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中读出坚贞执著;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读出悲悯;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中读出恬淡;从“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中读出自信,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道德影响。诗教以人的伦理道德和立身处世原则为关键,可以使人们具有高尚的品格,所以在学校开展诗教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校环境德育

环境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它是客观存在的,有着无形的巨大力量。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环境的德育影响。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环境如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从而肯定了环境的巨大作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很容易被外界物质所引诱,丧天性为恶性。他举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孟子・告子上》)的例子,说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性的影响。荀子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为喻说明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为形成高尚品德而应“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荀子・劝学》)。今天,环境德育也引起了无数教育者的思考,尤其是詹万生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设有专门的子课题对学校环境德育进行研究。李晓菊在《环境道德教育研究》一书提出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并系统阐述了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原则等各种相关问题。环境德育对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德育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环境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包括思想品德发展的客观世界、外部条件。它由多种因素构成,一般可分为学校物质环境和学校精神环境两大类别。学校物质环境是由校园内的物质因素构成的环境。它以校园的基本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学校精神环境是由校园内的精神因素构成的环境,主要指校园制度、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我们要自觉建设好学校环境,发挥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实现学校环境德育的目标。诗歌有着很强大的德育功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诗教来加强学校环境德育,即通过诗化包括校园环境、课堂环境、教师队伍、学生心灵和课外活动在内的学校环境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诗教”是学校环境德育的一条创新途径。

三、开展校园诗教是加强学校环境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诗化校园环境,营造诗意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橱窗、标语、教室外墙、教室布置、黑板报等各方面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走到哪里都能感觉诗词的存在,时时处在浓浓的诗意校园中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环境,扩大诗化教学的成果,让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的“诗”。要做到诗名处处、诗歌处处。诗名处处是指校园的每条路、每栋楼都有一个诗名,如从宿舍通往教室的路取名为“朝夕路”,学生会联想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诗句,自然而然会产生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动力;诗歌处处是指要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设置诗歌,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餐厅、宿舍、操场,只要是学生活动的地方就要有诗歌。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报、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的影响,经常刊登、播出诗歌的相关栏目,多方位营造诗意校园。日日行走在这样的诗意校园,学生们感受着诗的优美情趣,自然受到濡染,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环境德育自然得以施行。

(二)诗化课堂环境,打造诗意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洋溢着诗香的课堂是最佳的育人课堂。语文课本里大量的诗歌都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诗教的绝佳材料,不论是揭露奴隶主残酷剥削的《硕鼠》,忧国忧民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片赤诚之心的《出师表》,或者是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沁园春・雪》,还是现代诗人对祖国的深情赞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及对美好未来有坚定信仰的《相信未来》。每一首诗歌都是一首高尚情操的颂歌,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对师生精神的洗礼。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把诗歌诵读放到第一位,在反复吟诵中打造诗意的课堂,在反复吟诵中颂扬诗人道德品质的高尚。诚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调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③诵读既能表现古典诗歌铿锵的音调、和谐的节奏,又能展现古典诗歌动人的场面、深邃的意境,让精彩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让沸腾的激情流淌在胸间,让高尚的情操永存在心间。诗意课堂需要大声诵读、反复涵泳。师生应随着抑扬的声调,共同感受作品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意志、高尚的审美趣味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所以,从经典诗歌诵读入手,可以诗化课堂环境,打造诗意课堂。诗意课堂,以情引路、以德服人,在润物无声中有效实现诗歌的德育功能。

(三)诗化教师队伍,培养诗意源泉。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因而,诗教需要有一支诗化的教师队伍。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诗意气质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气质和文化底蕴都可以显示出教师的诗歌修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受到感染与陶冶,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诗歌素养和审美情趣,并最终成为诗教的源泉。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诗歌修养,亲近诗歌、诵读诗歌、品鉴诗歌、写作诗歌。

(四)诗化学生心灵,构建诗意人生。

优秀的古诗文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强烈的道德意识。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趣高洁、忧愤深广;“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的决绝官场、人格尊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时伤乱、心忧苍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诚执著、心无旁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心报国、勇往直前。经过教师的教学与反复的吟诵,这些诗歌将会诗化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诗教是以人为本,养心种德,使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强中固本之举。诗教对于国人,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其功效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即启智、立德、育美、燃情、创新。在其成年后,这些诗歌仍会发挥作用,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影响一生。诗教既是传统学堂的根基,更是当前全面培育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浸润在诗教的氛围中,能够丰富人文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感,成为一名具有中国特色、民族视野、世界情怀的有人文素养的青年学子,为未来发展打造精神底色,为终身幸福、诗意的生活奠定基础。

(五)诗化课外活动,展示诗意生活。

诗教不仅要体现在教材和书本知识的教学中,还要体现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包括课外阅读和各种实践活动。首先,要选好诗歌读本。学生正处于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读本的内容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内诗歌教学的内容,有目的地推荐有关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应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兴趣差异和文学修养情况,适当推荐一些经典的诗论、诗评,如叶嘉莹、朱光潜等名家对诗歌的鉴赏。其次,开展诗歌诵读比赛。诗歌是一定要读才能品味其内涵的,开展诵读比赛可以使学诗与诵诗形成良性互动。最后,指导诗歌写作。教学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诗歌写作指导基本空白。教师们自己不写诗,也无从指导学生写诗。其实学生有着最蓬勃的诗情,有着最本能的诗歌创作欲望。教师可以由指导仿写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讲座、竞赛等形式积极引导,以诗社、诗刊等形式提供舞台。

开展诗教是实现学校环境德育的一种创新途径。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展诗教,将诗教与学校环境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诗歌为媒介开展德育教育,更有助于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格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注释:

①孔子.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6:478.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70-272.

③朱光潜.诗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4:257-25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良品.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4]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5]曹顺庆,王南.雄浑与沉郁[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119.

[6]吴明京.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N].光明日报,2001-8-9.

[7]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

[8]陈钟梁,钱梦龙.呼唤“诗教”回归[J].语文学习,2002,(3).

校园诗歌范文第10篇

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是由福州一中五所高中校长共同发起的活动,旨在促进高中校园里的师生快乐幸福地成长。在每一届诗会活动里,全国各地师生带着情怀,带着诗意,带着原创作品相聚一堂,共同在舞台上演绎全国各地师生们亲手创作的诗篇。办诗会,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有灵魂的教育”,实现海德格尔说的“诗意的栖居”。教育,要让生命充满阳光,让生命健康地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让诗情画意回归校园。这是诗会发起者们的共同理念。

“诗歌让双眼如此明亮,让生命如此饱满,让灵魂如此轻盈”。《中国教育报》理论文化中心《环球周刊》主编杨桂青先生曾如此评价诗歌。他觉得,高考即将改变,孩子们的人生即将改变。在高考方向越来越倾向于综合素质评价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愿诗的灵性,诗人的灵性与我们相伴一生。

这是一个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一个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天地。在福州一中举行的“海峡听潮”第三届诗会和“黄河诗韵”第四届诗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海霞老师曾到场指导过孩子们。在第四届诗会上,海霞老师和老一辈播音艺术家虹云老师,在学生朗诵的间隙联袂献上了一首《春江花月夜》。现场的老师和学生深深陶醉于两位艺术家为我们展示的诗歌艺术魅力之中。这时候,虚怀若谷的两位老师带着对学子们的关爱之情和对诗歌艺术薪火相传的心愿,耐心地现场传授朗诵诗歌的技巧。

虹云老师告诉大家,朗诵是体会文章的好办法。言为心声,无论是自己的作品还是别人的作品,语言一定要奏出心声。要细细品味,声情并茂,还要练好语言的基本功。虹云老师还饶有兴致地带着全场观众做起了朗读基本功练习。而海霞老师则谆谆教诲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感受生活,用自己的笔触表达,这是最好的个性化表达,是最好的创新精神。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用心体会诵读的那个瞬间,心灵经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撞击的过程。她希望孩子不仅能创作诗还能朗诵诗,还要会朗诵自己创作的诗。在她看来,用朗诵的艺术方式,把自己的情感更具象地表达出来,可以让自己的诗更动人。她亲自教孩子们体会语词内涵的方法,教孩子们用内涵带动朗诵,细心感受诗歌的画面,把一幅幅画面呈现在观众和听众的眼前和耳边。“诗歌传承中华文化历史的责任和担当”。

“黄河是永远的母题,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很多的诗词歌赋都与黄河有密切的关联”。河南诗人杨炳麟,为孩子们展示出了一个诗人应有的情怀,家国之思,民族之情。他忧虑诗歌在教育中的边缘化,他充满感情地期望我们能做有情怀的教育,因为这是诗歌血脉传承延续的根本。“写青春的诗歌要有梦想、有激情、有温度。要真实,要至善至美至纯,不要无病。”“真实是唯一的创作出路。把真实和经验放在想象中,让它自由起来。不要因为自己将来不做诗人就不再写诗。”

这是一位诗人给孩子们的指引,要让孩子们灵魂中的诗性渐渐苏醒。

要想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呼唤孩子们灵魂中的诗性,课堂诗歌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教师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

教材中的诗歌是现成的材料,必修5册教材及《唐诗宋词》选读课本如能得到有效利用,以名诗品鉴引领整个诗歌教学,便可收到不错的成效。无论是古诗与新诗,都具有情感的典范性,有共同的价值、情感与实践。现在诗歌鉴赏教学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考试使学生诗歌情怀丧失了。鉴赏为课文服务,课文为功能服务,这是现在诗歌鉴赏教学的弊端,却也是不得已。如果在应试的诗歌鉴赏教学之外,能为诗意的灵魂多留一些位置――如让学生早读、摹写,让学生多一些课堂上的品位,善莫大焉。我觉得诵读不必非要受到当时所学课文的局限。有的学校老师介绍,他们专门编辑了给学生早读用的诗歌选集,这个做法的可取之处在于:诗歌在中国文化学习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诵读价值,诵读亦是学习诗歌的最佳方法之一,学生读诗歌比读文章更感兴趣些。诗歌诵读学习对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并非是某一篇作品直接进入考题,而是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既然如此,跳出课文组织早读,有何不可?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利用学生社团和刊物,以及学校组织的诗歌文化活动是最常见的形式。很多学校都会组建学生的诗社,出版学生的诗刊,也会举办原创诗会、原创诗歌展览、朗诵比赛等活动。“让急功近利远离洁白的象牙塔,让诗歌在学子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这是许多老师的心声,怀有诗意理想的老师都愿意投身其中,这是可以充分运用的有利条件。有的学校老师介绍,他们会组织学生给校园建筑命名,会在校庆的时候征集“校赋”,我以为这是可以借鉴的做法。但我觉得,诗性岂能只存在于诗歌中?既然学校的社团活动很丰富,何不让学生给社团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样做是否比用几个英文字母命名来得更好?能用美丽的语言介绍宣传我们的社团,除了能给外人留下深刻印象外,这些社团自身成员是否会为之自豪进而细细体会到其中的诗意之处?诗意,不应只停留在和诗歌直接相关的活动中,更应当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润物细无声”,方是真正的诗性。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社团成员都会作诗,而是要所有社团的成员都能体会到汉语文字的美。不一定要会写,会“悟”也可以;体会到的不一定都是诗,哪怕是字词也可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接近真正的诗歌艺术,很多学校都会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例如,据西安高新一中国际部语文组的陈晨老师介绍,当地文化人士凤凰卫视中文台著名配音演员张妙阳先生、著名作家商子雍先生、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等人都曾经到现场指导学生座谈或给予点评。让学生走出学校,让诗人走进校园,这是一种良好的互动,给予学生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有了学校的支持,让这些活动常态化,可以说就是校园诗歌文化环境的一道亮色。

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梦之彼岸”第二届校园诗会上,清华附中的老师曾经介绍过他们学校的诗歌教学状况,特别提到了一点,他们一直坚持在学校各年级开展诗歌原创及朗诵大赛并把优秀诗歌结集成册,结果逐渐在校园里形成写诗、读诗、评诗、朗诵诗的热潮,老师――包括其他理科组的老师也投入其中。原先语文组的每位老师都创作诗歌,后来数学、物理等其他组的老师也参与进来。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老师创作的诗歌时,诗歌创作热情被进一步激发。老师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往往比我们看到的更大。据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周和平老师介绍,他们学校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他们学校的诗歌刊物《晨曦》中的经典栏目“教师手记”最受学生欢迎,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周老师认为,要进行诗歌教学,教师首先要亲近诗歌,要有孩子般的率真热情,经历了风雨之后还要有诗性,才能带领学生诗意地栖居。实事求是地说,功利的社会,功利的教育,导致学生沉浸题海,没有了诗情,也使一些语文老师既不写文章又不写诗。如果语文老师没有了对诗的热爱,那么怎能期望学生爱好诗歌呢?而且,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网络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们,损失的并不只是理性逻辑能力,他们的感性与情商也在疯狂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退化。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这话虽是不错,但万不可放任自流。学生的诗性的确需要在感悟体会中慢慢地被激发,但如何感悟体会绝对是需要教师引导的。而且,学生的感性能力越是不足,对教师的要求必然越高。

诗意的教育,必须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浸润到校园生活每个角落中的教育。其实,仔细地想,生活中有太多地方给我们留下诗情飞扬的空间。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校园生活,但每一种校园生活都必然存在激发学生诗性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擦亮自己的眼睛,找到能让自己力量爆发的途径。

上一篇:小学生诗歌朗诵范文 下一篇:基督教赞美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