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07:51:48

物流教学论文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思路局限导致课程设置不完善

我国的物流教学起步较晚,教学的体系和理论还不是很完善,在课程设置上,理论教学与实际检验比重失衡,在如何做好已有知识与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上配平不够。

2.客观实际导致师资力量匮乏

在我国,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受到办学规模以及影响力等条件的制约,从事物流的教育者对于物流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缺乏物流实践经验。

3.传统观念导致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上,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们往往更重视课堂理论的灌输,单纯地强调学生记忆公式与概念,甚至考试也都是以笔试背记成绩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改进中职物流教学的措施

1.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

要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和学校自身情况来确定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顺序,并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

2.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

物流专业是一个全方位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真正到企业中学习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从而具备把科学的、大量的专业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能力。

3.进一步灵活教学方法

在这里,结合工作经历,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换位教学法。在每堂课后留出少部分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到讲台上来当一次“小教员”,就今天所讲的,最让他感兴趣的观点给大家讲一讲。

(2)案例教学法。结合物流本身的知识特点,大量收集正反面的案例,让学生自主思考,再由教师进行进一步总结。

(3)现场教学法。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公司等地方去上课和参观,可由教师或技术员、工人等有实践经验者讲授,学生可以边学边做,获得一些实际本领。

(4)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设定某一具体场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企业运作中的实际状况,掌握各个角色岗位的岗位职责、运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视角。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物流教学需要应用型特色

物流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能够适应具体操作并兼顾高层管理的高级工程或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应用型的物流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现实中,由于物流类专业在我国开办比较晚,不像其他传统专业有多年积累的课堂和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错位竞争”战略定位必然要求其人才培养方案要有应用型特色。国内对物流游戏内容的设计研究不能够很好地和现有的本科教学体系相配合,远落后于实际课堂教学需求,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况,急待进一步的开发设计出一些成本低,规则简单、操作实施性强的游戏以丰富物流教学手段。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总结出了与课程配套的游戏,来丰富课堂的内容。

1.2以《运作管理》课程为例,介绍物流教学游戏的设计

《运作管理》是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全球视野讲述企业运作管理的各方面内容。笔者根据章节结构,引入了大量的游戏。以第一章为例,在第一章物流运作的本质介绍中,引入了“签名游戏”、“无敌风火轮游戏”、“共搭新桥游戏”、“物资飞机公司游戏”以及“楚河汉界公司的竞争游戏”等五个游戏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以“签名游戏”为例介绍如下:

(1)游戏目的。①了解《物流运作管理》知识的基本框架和需要决策的关键问题;②培养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运作管理的能力;③了解影响一个流程运作的基本要素(流程时间、流程能力、参与者效率)。

(2)游戏道具。①32开纸张若干(白色、彩色);②签字笔若干;

(3)游戏目标。①每个人不断重复地在若干张纸张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直至在规定时间内在场所有人的签名均已完成;②计算签名单的合格完成率、记录完成时间、分析原因(人数、字体、动作、位置、传递、秩序、心理等)。

(4)游戏程序。①教师向在场学院分发32开纸张(白色),人手一张;②宣布时间的开始点并计时;③教师间或制造一些干扰写字的声音;④教师宣布停止时间,让学员自行检验自己面前合格的签名单;⑤以能辨认字体的名字为合格品,统计签名单上合格名字的份数;⑥要求学生对签名单进行分析;⑦重复进行多次(根据课堂时间而定),直到接近或者完成预期目标。

(5)游戏规则。①给定时间段(通常每次需要3~5分钟),每个学员找好在自己的座位;②所有学员在给定的纸张上面用正楷写下自己的名字;③每个学员不能代替别的学员写他人的名字;④计时开始方可开始写自己的名字;⑤听到教师宣布停止,即刻停笔;⑥每次结束后,允许学员相互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后,再次限时执行。

(6)游戏思考。①在给定时间目标下,能否完成“所有在场签名者的合格签名单”;②有什么好的流程(程序)能达到目标;③是什么因素“限制”了签字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④参与者总人数规模是否有影响?如何改进;⑤签字者之间是否认识?“关系”是否能提升签字效率;⑥能否用有效的合理的在场参与者都能接受的签名流程完成目标;⑦每种流程完成后的流程能力、流程效率是多少;⑧签字流程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准确寻找到“限制因素”;⑨重新做的设计方案,是否明确?目标:(组织的目标—客户的要求);输入:资源(产能、时间、工具);转换:场地、流程、监督;输出“:产品”(标准化—个性化)。

1.3营造课堂氛围的建议

游戏在物流教学过程中的渲染气氛、感悟理念、掌握技巧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游戏中引导和把握学员与学员的互动,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游戏实施的效果。

(1)提问。提问在游戏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宣布游戏规则后,一定要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度向学员进行提问,对疑问处逐一解释清楚。其次,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发现偏离游戏规则之处,应通过提问,确认情况,给与及时辅导。最后,在游戏结束分享时,提问的方法最关键。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在游戏中应用较多的互动方式。一般游戏方案的制定,游戏阶段性小结,游戏结果的分享,都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加以实施。小组讨论的时间把握很重要,通常在10-20min左右。在小组讨论互动中,应要求组长引导,把控时间。另要求专人用大白报纸或投影片进行要点记录,以便大组分享。

(3)大组分享。大组分享与小组讨论经常是合并使用的一种互动方式,一般是安排在小组讨论后面。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讲小组讨论结果,每人时间一般把握在3min左右,对演讲精彩之处,应给予掌声鼓励,对演讲的闪光点,应加以发挥和总结。大组分享交流需注意的是:要点提炼和时间把控两方面的问题。

(4)角色扮演。多数管理游戏具有角色扮演的安排。通常情况下,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角色说明书。角色的产生一般用主动报名方式,不宜采用教师点名的方式,以避免出现尴尬场面。角色产生后,教师应酌情给予必要的辅导。随后,给角色扮演者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角色表演过程中,教师应安排若干观察员,并要求观察员记录观察结果。在表演结束后,先由表演者自己谈感想,然后由观察员给予赞赏性和建设性两方面反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辅导。在有条件的场所,还可以把角色扮演的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并让扮演者自己观看总结。

2结束语

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物流学历教育中的实践难得问题。通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操作难度很大,由于大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众多的学生到企业实践,存在着企业接收难,安排指导难,教学管理难等一系列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尝试在物流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加以改进。通过将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提炼和抽象,通过简单的游戏场景设定和规则界定进行模拟。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快速体验知识的操作技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主体在游戏中自我教育。同时,在物流教学中有些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对学生而言,大多数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不足,并由此造成理解深度有限,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使教育的效果打折扣。游戏不仅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同时,游戏中的分组和对抗性也可以磨练学生的管理沟通技巧和商业社会的生存能力。网络化时代的学习中,教师不在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动方。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职物流教学影响我国物流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职物流教学的现状是每个人关注的问题。

1.1教师资源贫乏

物流是一个新兴行业,相关教育工作开展缓慢,造成我国相关人才缺失的状况。在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在标准的教学规模下,物流教学老师与学生的比率应该是1:18,然而在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物流相关专业的师生比率是1:50,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在物流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多存在实践经验不足和缺乏系统理论基础的情况,影响了中职物流教学的水平。

1.2学生积极性不高

中职教育的学生主体,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失败者,他们大部分都存在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接受抽象系统理论知识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习效率,这是中职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如何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是中职物流老师头疼的问题。

1.3校企合作不完善

中职学校开展教学的目的,就是缓解目前人才市场中人才紧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双方的信息交流,保证学校能及时正对企业的状况,及时调节教学方针,满足企业要求。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国家为校企合作制订了相关的指导措施,但缺乏可实施的具体规则,没有明确校企双方责任,影响了相关法律的执行。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缺乏具体的经验,企业也不愿成为学校的物流实验场所,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接触到可实践的具体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2.教育方式的改革措施

针对我国中职物流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低的情况,对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2.1直观教学

在物流教学中,涉及很多相关的专业术语与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速度慢。在相关抽象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贴近生活,用事例、影片、图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现代物流基础》中,物流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是物流的产生与发展,老师在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可以通播放物流的基本发展历史、展示物流近几年的数据等,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2.2案例教学法

在中职物流教学中,学生通常喜欢阅读物流知识中的具体案例,事例远比理论更有吸引力,老师在物流教学中,要多采用案例,提高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SWOT”分析是管理学科中必备的科目,它在分析当前市场、策划营销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讲解“SWOT”理论知识中,可以讲解“SWOT”成功营销案例,像崂山啤酒、雀巢咖啡等,讲解它们在案例中如何开展相应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并且,它们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企业营销方案中。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分析案例公司在当时特定的情况下面临的困局,讲解营销方案实施之后企业获得的效益,这些知识都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习效率。

3.社会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的作用

中职物流教学,学校在承担相应的教学责任外,社会也同样要承担起中职物流教学的责任。企业要提高与中职学校的交流程度,物流公司在支持中职物流教学中,要果断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物流知识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国家要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大量掌握专业物流知识的人才能投入到相关中职学校的物流教学中,保证物流教师队伍的年轻性,拉近相关老师与中职学生之间的距离。社会也要开展必要的鼓励政策,通过制定奖学金、举办物流知识辩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物流知识的重视程度。总之,中职物流教学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结束语

中职物流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生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加深对相关物流知识的理解程度,为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案例设计应具有启发性

“学问”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问”,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讨论,才能发挥探究精神。因此,教师设计的案例应具有启发性,针对学生的疑问之处,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性案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例如在讲到贸易术语特别是FOB、CFR、CIF三个贸易术语选择时,会问学生如果你是进口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呢?根据提出的案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思考:1990年,孟加拉遭受水灾,该国通过港商与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上海公司签订了一份8千吨大米的买卖合同,C.I.F价约为170万美元。信用证开出后,港商将全套制作精美的单证在日本一家银行顺利结汇,提单由巴西一家班轮公司签发,承运船名为“罗里达”号。然而,“罗里达”号却一直末往孟加拉卸货。后经调查发现,其实在签单日该船尚在欧洲营运。结果,孟加拉政府自认倒霉――付出170万美元加上一大笔律师费。此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转化成问题提出来。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手段。

(二)案例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层次性就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设计案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当然每个学生由于性格、基础不同,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分层设问,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案例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国际贸易“班轮运费的计收标准”的教学中,上海运往利物浦港口“电子狗”(玩具)一批计100箱。每箱体积为20厘米x30厘米x40厘米,每箱毛重为25公斤。

①若计费标准为M则其计费重量是多少?

②若计费标准为W则其计费重量是多少?

③若计费标准为M/W则其计费重量是多少?

④当时燃油附加费为40%,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试计算该货物的运费。从四步讲清楚计收标准及计费重量,并完成运费计算。这四个步骤层层进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三)案例设计应有科学性、准确性

教师所设计的案例应意图明确指向明确课堂,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同时案例范围也在大小适中,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大了会过于宽泛,小了又不能很好的表述知识点。如在讲解“凭样品成交”时利用圣诞来临之际美国经销商向中国BB熊制造有限公司发盘,要求采购一批BB熊作为圣诞礼物共计1000件,交货期为12月初,中方表示感兴趣,双方进行贸易磋商。11月初,美方寄来一BB熊样品编号为BB001,要求凭其样品生产,中方认为美方提供样品以目前的制作工艺无法达到,遂对来样进行复制,制作两份相同样品,一份编号BB002寄于美方,另一份编号BB003厂家留底,所寄样品中均标明该样品仅供参考。一星期后美方表示同意样品B002作为生产依据,双方签订合同。根据上述案例请学生判断来样、回样、对等样、参考样、标准样,以此来判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状况。

(四)案例设计的数量应适当,避免出现“满堂问”

教师设计“案例”的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苏格拉底说,优秀教学的本质在于那些组织得当的问题。目前由于新课改的实施,教师通常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案例来吸引学生,但课堂教学花哨有余,效果却不太好,学生上完一趟课不知道学了什么。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组织案例上出了偏差。巧妙而精制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互动,但课堂上一味追求“多问多答”,问题太多,数量太大,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课堂效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课堂的案例设计要讲究“巧”与“精”,做到数量适中,松驰有度,节奏明快。例如,教师在讲到配送模式或者配送流程时,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麦当劳、肯德基原材料配送的案例,也可以选择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配送案例,选择其中一例即可,不可面面具到。加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案例,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多、滥。

(五)案例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拓展性

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提高学生探究案例的能力。开放性案例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提出种种推测和假想,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得到多种结论。当然在设计案例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注意向课外及社会拓展和延伸,这种延伸可以用案例型作业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学完课堂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尝试作出自己的推论,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例如在讲助理物流师国际贸易部分“保险不可抗力”时,先讲述相关不可抗力的案例,然后针对2013年10月5日余姚机械厂由于受台风水淹,原定10月中旬向印度经销商提交一批模具,但水淹后导致该批模具部分生锈无法按时交货,若你是余姚机械厂如何应对该项突出事件。学生大致会提出三种想法:

①台风水淹属于不可抗力,厂商无需承担责任,并可取消合同。

②台风水淹虽属于不可抗力,厂商无需承担责任,但也不能取消合同,可要求延期交货。

③台风虽然水淹,但不影响其他地区,可向其他地区购买,并如期交货。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三类问题进行讨论,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六)案例的设计应具有实践性

目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求教师设计的案例应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教师的案例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讲授《国际货物运输》时,以苏州某货运企业因年末较忙,想要在我们学校招2—4名实习生。并提出一定的招聘条件及面试题:这样的提问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课程,实实在在体会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有组织地开展对应案例讨论

选择了恰当的案例之后,还需要将案例内容恰当的运用到教学当中。一般来说,一堂完整的案例教学课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展现案例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书面、幻灯等形式将物流案例的主要内容向学生展示,并在事先准备好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阅读案例。第二、分析案例,引发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之前,要先对学生分组,分组时每组的学生人数一般以5~8人为宜,每小组指定或是推举一名组长。讨论时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论依据供其他组员讨论和补充,最后各小组由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阐述本组就案例问题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存在的争议。第三、评价学生、归纳总结。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都急切想知道自己关于案例的分析是否正确和全面。因此,教师要及时对每小组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促使学生查缺补漏,自我改进。对于某些简单的案例,教师可以在最后安排部分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案例情景重现,加深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

三、布置作业,作好教学总结

在完成对整个案例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针对案例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使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思想是教学的灵魂,思考是课堂的核心,是思维发展的起点,也是思维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案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引导的功效。课堂案例的设计虽然有点烦琐,但只要我们用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个个精彩的适合学生思考和发展的案例,从而驾驭好课堂,上出高质量的课来。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的法律监管严格,药品物流离不开信息平台的共享。药品物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信息系统,第三方医药物流核心企业拥有独特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通过与Internet连接,实现医药电子商务、信息、物流作业和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网络结构。以上软件平台需要达到学生学习、教师授课之目的。

2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构建

2.1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构建逻辑模型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构建按照医药物流管理专业面向职业标准所对应的医药物流管理岗位群,确定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明确医药物流管理典型工作任务,并依据职业能力需求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通过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等项目得以完成;借助项目构建学习情境,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涵盖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培养学生的未来岗位升迁、职业迁移的能力。

2.2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参照的职业标准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医药物流行业从事医药物流基本的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按照第三方医药物流通常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需要对接的职业类别包括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客服人员、理货人员、搬运工、保管员、养护员、分拣员、验收员、复核员、流通加工员、包装员、运输调度人员共十一种岗位。2.3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岗位素能第三方医药物流岗位素能是从事特定岗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药品保管、养护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根据仓储与保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要求熟练掌握药品运输与配送的作业流程,能运用物流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线路运输及优化;要求掌握医药物流基础管理知识,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2.4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工作任务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从药品订单的接收开始,以药品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核心是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通过对药品订单处理、入库验收、仓储保管、在库养护、运输配送等,帮助医药物流企业实现货物跟踪、库存优化、在线交易等功能,通过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的在线学习与操作,帮助学生掌握GSP等药品专属的学习;掌握供应链管理等物流通识的学习。

2.5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的项目设计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项目设计包含人、财、物和质量文件系统等4个方面。药品GSP相关法律对人员要求重点是人员的职业资格和培训,牵涉到药品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质量管理员、检验员、药品检验员、验收员、养护员、保管员、营业员等。药品物流硬件包括药品冷库、常温库、阴凉库、特殊药品的分区管理。不合格药品、待验药品、合格药品、发货药品等以红、黄、绿三种颜色标识的“色标”管理。药品与墙、顶、灯、散热器或供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需对药品的温湿度进行日常记录,对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进行管理。医药物流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则、标准和程序,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对药品物流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记录,做到有证可查。上述管理类的项目与药品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银行等进行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双向沟通,并通过药品物流操作类项目完成基础资源管理。如首营药品的审核,牵涉到营销人员的职业资格、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的凭证保持,药品入库验收后的分区管理、色标管理、药品的养护等。

3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数据分析构架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数据构架可以根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管理,使分析得来的数据成为决策支持对象,并最终满足平台用户数据分析需求。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数据包括第三方医药物流历年数据库、师生共享信息数据库、行业融合数据库,通过平台的数据库存储,可以准确真实需求,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制定科学政策提供依据;数据库的支持除了能够满足正常教学之外,还可以实现深入的数据挖掘功能。

4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国高职医药物流管理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课程的现状,发现迫切要求高职学校需要开发“嵌入医药元素”的第三方物流教学软件。软件的开发需要面向职业标准所对应的岗位群,分析岗位素质、能力和知识,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以具体项目构建学习情境,完成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核心内容的构建。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物流专业起步较晚,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在新形势下,网络的发展给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营销下物流安全更加重要。

(一)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有几千万家,物流人才的缺口很大,物流人才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尤其是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加。而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尚未形成。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由于刚刚起步,所以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

(三)重理论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适应工作的有一个原因。

二、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学改革的思路

为了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动手能力为目的的思路,对物流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方案有以下几个:

(一)职业技术院校要以物流专业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构建为主线,推行以“理论与实训”并重和以“双证”为核心的系统化、模块化建设。依据国内和国际对物流人才的核心能力的要求,职业院校要对物流教学实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改革。对学生实行双证教学:学校的毕业证,再加上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海关总署证书等技术证书。职业技术院校要依据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资格考试为主要依据对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物流专业的课程建设。职业院校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根本,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对课程进行系统化开发,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合理搭配的做法。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加大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大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按照综合化思路进行重组和整合。

(二)实行“任务导入,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主要模式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并重。在授课过程中,将现场教学、模拟操作和理论课程相结合对物流内容进行大幅调整以应对现实需要。基于此,要鼓励教师自编适合物流市场需求的教材。

(三)在学校的师资方面。应当注意教师的年龄梯队培养和教师双师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上升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保持教师队伍中的初、中、高级人才的比例。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的双师能力培养,让教师更多的参与企业实践,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四)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要坚持校企互动,构造仿真的教学环境,有效延伸课堂教学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学建设和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开发校内实圳。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给学生提供实战性操作的专业平台,既可以检验职业技术院校课堂的教学成果,使学生学到在课本上缺乏的实践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

三、高职院校物流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要与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结合起来,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为重心,运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职业技术院校的物流教学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隔离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互动性的模式转变。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要体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及潜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怎样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以引导他们走自学之路成为物流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核心。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授之以渔,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案例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过程中学到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和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针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源多样化的趋势,要实行订单培养,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要使用因材施教、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科学性和创新意识;学校要实行考核与评价相结合,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到企业去调研,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实行订单式培养,为物流的健康发展输入合格的人才,促进中国物流早日走向世界。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高校在引进人才时比较重视学历、毕业院校、教育素养等因素,对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有时会因达不到相关要求而被挡之门外。同时,高校也比较重视与认可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配套有相关的待遇。而对于如物流师等这样的认证,有些高校并不给与相应的待遇政策。鉴于物流人才紧缺,很多企业对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求贤若渴,甚至可以开出年薪数十万或上百万。这在高校,是不可能有的待遇。对比之下,一些比较有能力的高职称或高技能教师更容易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其它院校或是企业去,从而造成专业教师的流失。如何改变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现状,在保证良好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科学改善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技能,培养出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

2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和内容因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有别于高校的一些传统专业。对本专业教师来说,为地方培养有特色的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必须走既掌握物流理论知识、能进行理论教学,又熟悉地方特色,掌握技术的应用、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模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接受物流管理新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2.1利于物流管理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

物流教师既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企业物流生产和管理过程,关注物流市场的需求状况,找准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一套相对完整的物流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技能的提升利于教师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基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专业的建设符合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2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培养服务于地方物流业的高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在知识、操作、实践上的能力培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实训教学,通过自己的参与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和顶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动手、会动手、展身手,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

2.3利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升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助教)、中级(讲师)、高级(副教授、教授)。作为初级的物流教师,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配合讲师指导实训,通过实训和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和提高实践技能。讲师级的物流教师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物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物流的高级教师则已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能引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在一步步提升技能的成长中,也提升了自我相应的职业素质。经常开展教研室活动,专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取长补短,进行有益的传帮带,能共同提高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措施

传统专业的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属于理论型教学。而物流的教育不仅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上主要有几种:讲课(常规授课)、实训(模拟仿真)、实习与见习(参观企业、物流设施);另外还会增设如学术讲座(企业物流人士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与企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训练(课题研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学分析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设计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上良好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专业规划与建设上不断更新的社会实践经验、与企业合作上创新科技的能力等。

3.1树立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物流管理这个专业,能耐心细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现代物流环节众多,包括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这也要求专业教师间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把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并把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3.2加强教育理论培养,不断学习新技术

鼓励与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让教师懂理论、有技能、会教书、会动手,从理论专业型向技能双师型转变。

(1)走出去,请进来。为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或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内容涉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解、演示及新兴的微课教学等;也可以参加专业类的如全国高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组织高层次教师进行国外访学、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举办校内外的物流经验交流活动、专题学术讲座等,把高校同行请进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切磋与探讨专业建设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能力;把企业实践领域专家请进来,共同探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可以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间接实践经验。通过开展兄弟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新技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层出不穷,教师时间精力与机会有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培训。但如果将培训的内容放到专门的网络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让更多的教师有针对的享受到远程教育。利用网站平台,教师们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优秀的微课或课件共享,让其它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青年教师是新生力军与未来的主力军,能更容易融合到现代物流人才建设中去。为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一个是本校教学一线多年的高级教师,从教学技能方面传授与培养;一个是地方企业一线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骨干业务人士,从实践实战方面分享经验,实现教学工作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聘请的个别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教育相关理论和执教水平上达不到高校教师要求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岗前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兼职教师了解本科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学会运用高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3.3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多岗位见习锻炼

(1)建立校内实训中心,促进高校间学习交流。各高校重点建设的物流实训中心,是提供给师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可以学习并掌握商品出入库的整个物流流程和信息流程;在国际贸易全仿真操作实训中,可以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出口商品成本核算等。模拟实训以及物流应用软件的操作,以实践代替理论学习,提高师生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高校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和建设项目的不足。

(2)深入企业,加强实践。如果说教师的理论提升在科研进修上,那么他们需要的实践经验,则应是在企业这个大课堂里。在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企业大课堂里去寻找解决,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

(3)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地方区域资源,高校可开展到物流企业作业现场如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配送中心、图书物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线等参观最现代、最科学的企业物流流程。一些专业方向如港口物流,由于其涉及的设备价值昂贵、地方本科高校不可能具备这样高成本的的实训中心,到企业现场去观摩真实的大型设备和工作环境就是最好的选择。教师把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最新物流科技发展动向,转化成最新的教学内容,反馈回专业的建设,反馈回人才的培养。

(4)挂职锻炼。专业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到企业里去锻炼,将有机会接触与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可分为两种:一是到企业进行物流管理方面对口与专项的短期实践。例如仓储作业实务培训可选择仓储公司,练习收发货、验收、填单、装车、盘点等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往往在书本上并未涉及,而是直接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得,培训效果明显。二是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挂职锻炼。在企业里,教师以一名新企业员工姿态去虚心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向企业专家学习,观察企业的微观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可以找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学过程的许多不足之处。高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地方企业达成协议,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能分批分方向进入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在实践操作中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经验。教师在外训中掌握物流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前沿的物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日后回归的教学中能完整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4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改

学院应积极拓展思路,依托区域物流行业,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学校与物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已的研究方向,把专业理论的知识教育与企业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供物流技术支持服务,共同解决地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既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自我的专业发展,为将来成为高素质员工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3.5练就双师型技能

在经历一系列高校为教师创造的培训、实习,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工作单位挂职,在产学研相互合作的成长锻炼中,教师逐渐获得丰富工作经历,同时具备获得各种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层次可分为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注册采购师职业资格认证(按资质相应认定为采购师、高级采购师、注册采购师)等。国家权威的资格认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物流专业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真正做到“双师合一”。

3.6建立物流教师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高校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指标还是倚重课堂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情况,考评制度里对实践能力方面涉及较少,教师的大多时间在被繁重的课堂教学与科研任务占用之下,也就不会主动去争取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为此,学校或二级学院的绩效考评里,要增加如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或次数要求,考评其上报的实践活动计划方案、实践业务进展与总结,并以此作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并体现到职称的评定上。这样的导向作用,能积极鼓励和推动专业教师走出高校走进企业,获得相应实践工作经历,提高物流实践操作技能。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为了弄清当前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所在的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向物流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校生进行了无记名调研。此次调查对象涉及了已经毕业的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08和09级2届学生,在校就读的10级学生。面向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共发出50份,收回46份,回收率为92%,其中6份的受访者工作与物流行业无关,故舍弃。汇总问卷答案后形成下表,即《面向毕业生的问卷问题答案汇总表》。根据上表可以看出,40名受访从事物流工作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是认可高职物流教育的,认为在校期间学到了有用的物流知识和技能,2/3以上的学生对学校物流专业理论教学是满意的。95%的毕业生认为高职物流教学非常需要改革,73%的受访者对学校的实践实训教学不满意,60%的受访者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满意。面向在校生的调查问卷,共发出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受访的在校生为2011级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1年多,有充分的发言权。汇总问卷答案后形成下表,即《面向毕业生的问卷问题答案汇总表》。根据上表可以看出,50名在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物流教育是非常有用的,也表示高职物流教学应该改革。半数以上学生对学校的实践实训教学条件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不满意。面向专业教师的调查问卷,共发出10份,收回8份,回收率为80%。这8位教师中有3位为兼职教师,其中1位是企业技师。汇总问卷答案后形成下表,即《面向专业教师的问卷问题答案汇总表》。综上可见,尽管笔者只选择了一个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作为样本,但是也发现了当前众多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的人财物等要素来看,高职物流教学的可动用资源严重不足。就学校层面而言,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物流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实训条件有待提高。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很多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突出,但是专业技能欠缺,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学生层面看,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来源复杂,基础较差,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教学方法来看,由于受到教学资源不足的限制,当前物流专业教学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黑板+粉笔,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记记笔记,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2“三分法”教学模式的提出

“三分法”是哲学新用语,也称三元论,“一分为三”,由庞朴先生提出。“三分法”其实广泛存在于中西方文化典籍中,体现着睿智、务实和平等的理念。孔子的“和而不同”和“中庸思想”都是与一分为三相吻合的。有人指出,观察和思考问题时引入“一分为三”的思维,眼界会更加开阔,思考会更加深入和客观。“三分法”是符合科学的,当然要提醒读者的是这里“三”不一定仅仅指3个要素。今天人们所倡导的“双赢”,“多元”,“并行不悖”都是基于这一思维。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及环境等多个要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内容本身就有难中易之分,教学方法则有讲解、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等手段。由此可见,教学活动完全可以用“三分法”思想来统筹,所以笔者提出了“三分法”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基于“一分为三”思想而构建起来的教学模式就是“三分法”教学模式,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范式。狭义的“三分法”教学模式实质就是一种分层教学理念,即将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为不同类型,确定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教学手段,运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实施教育教学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而本文所倡导的“三分法”教学模式是在狭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拓展,是广义的“三分法”。所谓广义的“三分法”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思想的三分、教学内容的三分、教学队伍的三分、教学手段的三分和受教育学生的三分。可以说,广义的“三分法”教学模式是对当前教学模式的一种从内向外,从个别到总体的彻底颠覆。在高职物流教学改革中引入“三分法”模式是因为该模式完全适合高职物流教育。这是因为“三分法”教学模式能满足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要求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还强调学生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物流更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科,离开了实践是搞不好教学的。但是要搞好物流职业教学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统筹多种资源的思维来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采用“三分法”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三种资源,采取学校课堂,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三种教学场景。为学生配备一支稳定有效的由专业课教师,校内实验老师和企业实践导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将教学与实践内容划分为三大块,使得教学更精心。“三分法”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该方法也适合高职物流学生的学情。教师教学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差异的众多个体,尊重每个个体是教育的前提。采用“三分法”是应对个体差异最简便的分类方法,通过“三分法”将学生分类、将目标(要求)分类、将教学内容分类等,甚至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

3基于“三分法”教学模式的高职物流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将此项工作做好,必须精心筹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推进。笔者认为,将“三分法”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物流教学当中,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对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目标的“三分”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个培养目标应当说是明确的,但是具体应用到学生身上,具有操作的复杂性。因为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这个目标不一定都认同,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尤其是对学校和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经过3年高职阶段的学习,毕业后就到物流行业的第一线去工作。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有至少1/3的学生有读本科的愿望,希望借助专升本考试或国外留学获取自己满意的学历证书。这样一来,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文化课学习。与这部分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对学习文化课毫无兴趣的1/3的学生,他们希望能有一些物流专业技能和专科学历证书,尽早去上班。就这要求,我们必须对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三分”设计,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3.2对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分”

由于对培养目标进行了细分,那就必然引发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的“三分”。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基础课、专业课两种类型。本人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稳定,总存在着一个厚此薄彼的问题。我们采用“三分法”后,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三类,分别是通识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我们将后者作为选修课程,前两类作为必修课程。并且通识基础课不由专业来控制,而应当按照专业大类由学院来确定课程门数和教学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主要负责好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的设置、教学和考核。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体现重基础、强技能的理念。

3.3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三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一切教学的效果最终只能通过学生展示出来。因此,高职物流教学的开展首先就应当熟悉和掌握学情,明白学生的诉求。从这个角度说,了解学生、分析学情是十分必要的。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构成比较复杂,来源多样。比如我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既有高中应届毕业生、也有三校生。半数学生来源于上海地区,还有半数学生来源于全国各地。再加上,物流类专业又是文理兼收的管理类专业。学生来源的差异,个体学习基础的差异都要求我们不能在教学生搞“一刀切”模式。所以,必须对学生分类,这是“三分法”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当然,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三分”,可以从学习能力上分,也可以从学习动机上分,也可以从学生个性特征上分。通过分类,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可以更好的做到应材施教,从而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3.4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三分”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家也都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难度。纯粹的理论教学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轻实践的结果就是导致职业人才技能水平不高、技术创新成果有限。所以,严谨的公式推导、长篇的理论讲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都是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然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有可能会成为蛮干。因此,采用“三分法”教学模式就应当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理论够用、实践突出”是个总方针,具体就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相互促进。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应该采用“三分法”模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比如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体验和拓展三部分,对于理论采取精而少的原则讲授。体验即为实践实训,既包括校内实训室的感知、模拟和演练,也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的实操和实习。拓展部分则是在学生掌握了物流基本理论和具备物流基本技能基础上进行的再提高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之一,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

3.5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评价的“三分”

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进行评价是对物流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既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处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但是,现有的教学评价还是比较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量,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特别是对实训实践教学如何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实训实践课程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有部分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不擅长,但是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强,兴致比较高。如果仅仅用一张试卷来考理论,对其学习水平评价,那就是有失公允的。所以说,要采用“三分法”教学模式,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

4结束语

“三分法”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理念。鉴于高职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引入该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细分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毋庸置疑,只要本着科学统筹,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职物流教学改革中贯彻“三分法”思想,实施“三分法”教学模式,就一定能提高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1.1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1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物流经济地理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这里主要分析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中的现状。讨论教学法是广大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得到较好的答案,最后教师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评价。案例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之一,也是目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认为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固定所学知识点,学会思考,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从而达到在既掌握知识要求也掌握技能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的老师也会使用小案例或者小故事进行本章节教学的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排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老师教学水平的要求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都更高。物流经济地理对于案例的选择和应用相对于其他物流类专业课程来说难度更大一些。该课程案例的特点是对学生来说比较“空”,不像采购实务课程,案例很实际,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使用设计本身内容都很丰富。让刚接触该课程的高职学生分析一个地区物流布局的成败,难度相当大。此情况下,这些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在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出现课堂上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讨论问题或者案例不能积极响应,最后学生讨论沦为教师自问自答或者完全是教师一个人把案例分析讲解一遍的尴尬局面。

1.1.2形成原因分析

(1)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学生对该课程存在错误理解。很多学生心里对学习这门课程有疑问,他们觉得学物流,就是学习仓储与配送、学习采购、学习供应链、学习运输管理等等,学经济地理,以后出去干什么工作都用不到。而且作者所教授的该课程实际课程教学只有2学分,在学生看来就是来混混日子,混混学分的。其次,学生学习基础的缺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有部分学生在高中后期的学习中根本就不接触到地理课程,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也早就记忆不清。相对应的,我们的物流经济地理专业理论的体系还为完全形成,前置的课程几乎没有,使得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讨论问题不知道怎么讨论,也没有任何想法和见解,于是不如不讨论,听老师讲。第三,是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本身的特点与教师教法不当造成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该课程教材乍一看觉得绝大部分只是识记性的知识点,因此学生拿到书翻翻,觉得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还有的学生看到农产品产地,各种公路路线这么复杂一张地图,就觉得这课程没法学习,再加上教师念经式教学,学生当然没兴趣。当然,还有少部分学生出于众心理,看别人不发言,虽然自己有想法也不好意思站出来表达,这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

(2)所学知识陈旧,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

现有的专业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的现象。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有新生的事物出现,供应链金融(电商供应链金融)、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等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有的学校没有很好地把握课程开设的时机,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与教师的教学难度进一步加大。就教材本身而言,许多知识和方法是已经淘汰了的,有的区域划分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教材中还在继续使用,学生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都是过时的知识,使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加大,对学生培养极为不利。

1.2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很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该课程本身的校内实践性不像其他物流专业课程那么强,校外实践教学难度极大。例如,现代物流基础课程,该课程为我系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学习人数多,学分大,投入实训设施设备利用率也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好。再如,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不管是3D仿真还是仓储设备实训室,基本都是高职院校必备的实训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效果。在后续的毕业实践环节,许多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都要在仓储或配送部门进行轮岗,进一步加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反观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仅仅是物流专业开设,并且是小学分课程,有限的课时中实践环节的安排就更少,投入后的设备使用率很低,因此,有的学校并不愿意进行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再者,就算学校愿意投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实验实训设备极少也是存在的问题。在毕业实践的环节中同样面临该问题,给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模式改革实例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条件下上好物流经济地理课,作者在多年教学摸索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先总结如下:

2.1课堂教学的改革

鉴于物流经理地理课程的如上特点,作者最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中来,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要想做到这一点,作者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举例说明如下:

2.1.1上好第一节课

有的老师认为第一节课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概述部分,一些简单的理论与知识点,照本宣科就可以,作者认为不然。如上文所述,学生对于本课程存在错误的认识,因此,上好第一节课对于后续的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第一节课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学生心里的疑惑,所以第一节课应该安排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认知内容,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本课程,可以做什么,将来有什么用处,本课程应该怎么学,考核要注意的要点等。

2.1.2教师“教中学”,学生“学中教”教学实例

与传统的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不同,在考虑物流经济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很重要。因此,不要在上新课的时候提出案例让学生现场讨论,一是可能出现上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二是学生从看案例到思考再到得出结论所花的时间不短。一般作者是采取在上节课结束之前,按照第一次课进行的分组发放讨论计划或者下次课要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请各小组代表给出本组的结论,然后小组互评,有不同意见的当然也可以辩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引导和控制作用,并且做最后的点评,这样可大大节约课时,比当堂现场出题现场讨论达成的最终效果要好得多,当然一些引导小案例不在此列。充分备课,做好教材的整合工作对于上好这门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做到上好第一节课后,作者将所用教材一共12章节打碎融合成8个模块进行授课,除去第一次课和一些最最基础的识记性知识外,前置课程学过的知识点,不要浪费时间多次重复,例如:运输的公、铁、水、航空、管道五种方式的优缺点之类的知识点,都可以直接点出请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把有限的课时放到课程的重点上来。在这8个模块的学习中,安排一次“课堂小老师”,不要认为只有小学生才喜欢当“小老师”,事实证明大学生也是一样的。近三年来,作者都是在讲到国际物流经济地理模块的时候,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参考教材与老师平时讲课的内容,自己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国家,向同学们传授该国的物流经济地理知识,这也是作为一个课程项目布置给学生的形成性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证明,该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自己的同学站在讲台上讲课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听课的同学要给演讲的同学评分因此注意力集中程度大大提高,台上讲的同学不但准备的时候要参阅教材,回忆老师授课内容,还要对自己选取国家做非常详细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在讲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是从知识点到综合能力的一大提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平时没有发现的闪光点,学习从学生的角度看同一事物,是一个“多赢”的教学过程,老师教得高兴,学生评得认真。因为课时有限,没有能够上台讲的同学,课后把PPT和讲稿交上来,也作为考核依据。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正在摸索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总之,本课程要想教好,老师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动力。

2.2课程考核的改革

在课程考核方面同样也是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考量。我首先把学生粗略地划分为“会学习”和“不会学习”两种。“会学习”指的是背书功夫一流的学生,这种学生其实很认真,但是他们认为到期末把书背背就可以得高分,平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另一种是“不会学习”的,这类学生,一背书就头疼,但实际动手能力非常强,在其他操作课程上表现非常好,他们认为即便再认真也记不住,反正考不好,所以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于是,在课程考核方面我采取了课堂讨论发言、课程小论文、课堂小老师以及课后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每种占据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最后形成该同学的课程成绩。这样一来,“会学习”的同学知道,不是死读书就可以得高分,“不会学习”的同学也认识到背书不是强项不一定得低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3课程实践的改革

在课程实践的改革上,其实笔者还有很多困惑。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究竟该如何进行课内和课外的课程实践是我们一直在学习摸索的问题。笔者也学习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文章,一些专家提到建立一体化教室引进相关软件,这一点目前我们暂时不具备条件。因此,在课程内部我采取的是课程大作业与课堂小老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既进行了理论教学,又提高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外实践方面,该课程我们是安排在每年下半年,目前只能采用在国庆放假期间,布置学生用物流经济地理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并写成体会,促进他们把课堂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当然,现在正在与企业进行对接,争取在毕业实践和课内企业实践的环节能插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实践内容,以后还将继续探索其他的途径,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3结束语

物流经济地理实际上是一门对教师来说“难上”,对学生来说“难学”的课程。当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以应付卷面考试,那该课程是相当容易教,也相当容易学。要想真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切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师、生、校、企四方面配合才能真正走出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上完容易,上好难”的困境。本文就作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享,希望能对教授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物流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物流管理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互动教学法不是传统意义上流于形式的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真正的互动式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老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引导、鼓励的作用,并且在课堂上控制教学节奏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等等,通过互动式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锻炼专业知识以外的协调、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参与进来,这样枯燥的课堂氛围才能够变得活跃。互动式教学法基本可以应用在任何物流管理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现主要列举三种模式。第一,主题探究法。在授课前就确定好本节课程的教学中心和主题,由老师提出问题,供在场的所有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个过程按照问题提出——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老师归纳总结的套路进行。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导,老师的发言时间一定不能高于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第二,问题归纳分析法。其教学模式主要为问题提出——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此种方式适合在讲解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时候来使用。这样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因为教学目的性较强,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较少,知识面的涉猎也较窄,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之后形成思维定势。第三,案例分析法。其流程主要为典型案例分析——分析并提出问题——实际案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方案剖析。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能够将理论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也是高职教学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式,其本意是模拟现实环境的情景来展示教学过程中所要展示的内容,争取让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情景模拟教学又可以衍生出一种模拟仿真的培训方法,如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布置逼真的环境、任务以及情节。甚至可以在模拟的过程中制造管理冲突、突发事件等等。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选择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并在扮演角色之后提出自己对于物流管理相关问题的看法以及观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对于时间以及资源的消耗比较大,但是教学环境逼真,基本与实际环境一致,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仓储物流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就十分适合使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首先,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的角色进行筛选和编排,比如,物流司机、库管、信息录入员、卫生清洁人员、仓库经理助理等等,学生按照对应的角色,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现场情景的模拟并展示,最好提前设计好台词以及对白,列好出入库的清单等。让学生在完全接近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三、任务驱动型物流管理教学方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老师指定既定的目标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切活动围绕目标而展开,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在盲目,学生因为有目标的存在而为了目标而努力和探索,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又获得强烈的认同感以及成就感,这样的管理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学习的开拓精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主要步骤为:任务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结果评估——课后思考与拓展,四个步骤为和新的,老师通过科学合理的任务布置来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难度不能太高,使学生遥不可及而失去兴趣,又不能太低,使学生简简单单就完成任务,这样又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只有难度适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以及创造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组,每组成员最好少于5人,然后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不同组之间的教学任务也要进行一定的区分。比如,5人小组可以给予5个小任务,或者是2两个大任务,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务必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并且讨论的过程也要制定适当的规则,防止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的讨论,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质量,但是规则的制定也不能够太死板,使得学生的讨论内容毫无新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制定,避免教学进程过于死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型物流管理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独特的教学特点以及对应的适用范围,物流管理专业内容涉猎范围广,因此每一节的课程内容的讲解,都需要高职老师根据需求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并在课后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不断改进,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