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范文

时间:2023-03-16 01:57:24

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1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是指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以下统称投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侵害,提请投诉受理机构进行协调解决,或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请求,由投诉受理机构依法进行协调处理的行为。

第三条投诉人投诉应遵循诚实、自愿、合法的原则,应如实反映投诉事实,提供相应证据,并对投诉受理机构进行调查工作提供积极协助。

第四条投诉受理机构应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处理投诉。

第五条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和地方各级政府具有受理职能的部门(以下统称地方投诉受理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受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

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负责受理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投诉至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的事项,受理跨省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和影响重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负责与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相关的培训、调研及管理、协调工作。

地方投诉受理机构负责受理本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受理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转交或督办的投诉事项。

投诉被受理后,原则上由投诉事项发生地的当地机构处理解决。投诉受理机构在受理投诉后,应该调查情况,反馈信息,予以协调。

第六条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负责处理由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提交的涉及部门和行业过多、需要召开部际协调会议加以解决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订解决争议的政策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七条投诉人提出投诉时,应向投诉受理机构提交书面投诉材料,其中应列明投诉事项基本情况、相关证据材料、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

投诉材料应当用中文书写。

第八条投诉受理条件:

(一)有明确的投诉对象和投诉请求;

(二)符合投诉主体资格;

(三)有具体的投诉事实、理由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四)属于本办法规定的投诉事项范围。

第九条以下投诉事项不予受理:

(一)已经进入或者完成司法程序、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的;

(二)已由纪检、监察、等部门受理的;

(三)已经或正在由投诉受理机构受理的;

(四)匿名投诉;

(五)其他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

第十条投诉处理程序:

(一)审查投诉材料。投诉受理机构接到投诉人的投诉后,在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投诉受理机构审查,认为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应予以受理并向投诉人发出投诉受理通知书;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投诉受理机构应于5日内向投诉人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注明不予受理的理由),退回投诉材料;对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投诉材料的,投诉受理机构应于5日内通知投诉人予以补充完善。

(二)投诉受理登记。投诉受理机构对受理的投诉应及时办理受理登记,建立卷宗,并标明受理日期。

(三)通知被投诉人。

(四)处理投诉。投诉受理机构应在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受理的投诉事项,因争议或纠纷事实复杂、当事人不配合投诉受理机构工作或其他原因,导致投诉事项处理工作无法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应及时通知投诉人。

(五)投诉处理完结后,将投诉处理结果通知投诉人。

(六)进行结案登记。

第十一条投诉处理应采取以下方式:

(一)出具意见书。投诉受理机构依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投诉人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促使投诉事项得以解决。

(二)同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协调。

(三)移交当地投诉受理机构或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其他适当的处理方式。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诉处理终结:

(一)按照第十一条规定处理完毕的;

(二)经协调、调解,投诉事项由当地投诉受理机构或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的;

(三)当事人就投诉事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讼或申请行政复议的;

(四)经核实,投诉事项与事实不符的;

(五)投诉人申请撤回投诉的;

(六)投诉人不予配合,并拒绝提供真实情况的;

第十三条投诉受理机构应保守投诉人的商业秘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第十四条投诉受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及时妥善协调处理投诉事项。

第十五条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办公室设在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设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解释。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2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是指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以下统称投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侵害,提请投诉受理机构进行协调解决,或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请求,由投诉受理机构依法进行协调处理的行为。

第三条投诉人投诉应遵循诚实、自愿、合法的原则,应如实反映投诉事实,提供相应证据,并对投诉受理机构进行调查工作提供积极协助。

第四条投诉受理机构应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处理投诉。

第五条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和地方各级政府具有受理职能的部门(以下统称地方投诉受理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受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

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负责受理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投诉至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的事项,受理跨省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和影响重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负责与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相关的培训、调研及管理、协调工作。

地方投诉受理机构负责受理本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事项,受理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转交或督办的投诉事项。

投诉被受理后,原则上由投诉事项发生地的当地机构处理解决。投诉受理机构在受理投诉后,应该调查情况,反馈信息,予以协调。

第六条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负责处理由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提交的涉及部门和行业过多、需要召开部际协调会议加以解决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订解决争议的政策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七条投诉人提出投诉时,应向投诉受理机构提交书面投诉材料,其中应列明投诉事项基本情况、相关证据材料、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

投诉材料应当用中文书写。

第八条投诉受理条件:

(一)有明确的投诉对象和投诉请求;

(二)符合投诉主体资格;

(三)有具体的投诉事实、理由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四)属于本办法规定的投诉事项范围。

第九条以下投诉事项不予受理:

(一)已经进入或者完成司法程序、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的;

(二)已由纪检、监察、等部门受理的;

(三)已经或正在由投诉受理机构受理的;

(四)匿名投诉;

(五)其他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

第十条投诉处理程序:

(一)审查投诉材料。投诉受理机构接到投诉人的投诉后,在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投诉受理机构审查,认为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应予以受理并向投诉人发出投诉受理通知书;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投诉受理机构应于5日内向投诉人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注明不予受理的理由),退回投诉材料;对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投诉材料的,投诉受理机构应于5日内通知投诉人予以补充完善。

(二)投诉受理登记。投诉受理机构对受理的投诉应及时办理受理登记,建立卷宗,并标明受理日期。

(三)通知被投诉人。

(四)处理投诉。投诉受理机构应在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受理的投诉事项,因争议或纠纷事实复杂、当事人不配合投诉受理机构工作或其他原因,导致投诉事项处理工作无法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应及时通知投诉人。

(五)投诉处理完结后,将投诉处理结果通知投诉人。

(六)进行结案登记。

第十一条投诉处理应采取以下方式:

(一)出具意见书。投诉受理机构依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投诉人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促使投诉事项得以解决。

(二)同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协调。

(三)移交当地投诉受理机构或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其他适当的处理方式。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投诉处理终结:

(一)按照第十一条规定处理完毕的;

(二)经协调、调解,投诉事项由当地投诉受理机构或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的;

(三)当事人就投诉事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讼或申请行政复议的;

(四)经核实,投诉事项与事实不符的;

(五)投诉人申请撤回投诉的;

(六)投诉人不予配合,并拒绝提供真实情况的;

第十三条投诉受理机构应保守投诉人的商业秘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第十四条投诉受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及时妥善协调处理投诉事项。

第十五条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办公室设在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设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解释。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商投资企业;避税;对策

针对外商投资中避税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反避税对策,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避税手段

(一)通过转移定价逃避税收。一些外商利用我国沿海的优惠政策将部分生产活动转移到沿海地区,设立“两头在外”的制造加工型企业。这些企业没有独立的购销网络,其购销活动须依赖于境外关联企业,而其与境外关联企业的交易多采用内部定价策略,此办法主要表现为人为提高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劳务费用、无形资产的价格等,从而压低产(商)品的出口价等。

1.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抬高定价转移收入。实现避税。有些实行高税率增值税的企业。在向其低税负的关联企业购进产品时,有意抬高进货价格,将利润转移给关联企业,降低出口价格,造成虚假亏损以逃避税收。这样,既可增加本企业增值税扣税额,减轻增值税负,又可减轻所得税负。然后,从低税负的关联企业多留的企业留利中多获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各类避税手法都有表现,其中尤以利用中方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采取“高进低出”的形式最为突出。表现为:通过境外关联企业高价进口原辅材料;压低企业销往境外关联企业产品的价格。

2.提高设备价格,虚增投资成本。我国税法规定,作为投资的进口设备可不纳税。外商常利用我们不了解设备和技术真实价格的情况,从中抬高设备价格,压低技术价格,把技术转让款隐藏在设备价款里。也有些外商利用其掌握国际市场信息的有利条件,将投资设备的报价提高。超出国际市场价格的几倍,甚至把淘汰的设备当作新设备报价。通过提高设备价格,不但使外商增加了在合资企业中占的股份,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多的股息和红利,而且通过扩大设备折旧数额,增加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从而逃避我国税收。

3.企业通过与境外关联公司间相互服务时多付劳务费及支付巨额的技术指导费和服务费等办法转移利润。外商投资企业的关联企业间劳务采取不计报酬或不合常规计算报酬的方式,转移收入避税。如,外商投资企业在向其境外关联企业提供销售、管理或其他劳务时,不按常规计收报酬,采取要么不收、要么多收、要么少收的策略,相互转移收入进行避税。

(二)通过缩小股份融资,扩大贷款融资来避税。跨国企业内部贷款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避税好处。为达到在东道国少缴税的目的,跨国公司可按较高的利率向子公司收取利息,子公司偿还给母公司的贷款利息不仅可作为子公司的费用而在税金中扣除,而且可免缴汇兑税。而如果跨国公司注入的是股本金,则向境外关联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就无法使应纳税所得额得到冲减。从东道国角度看,资本弱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高比例的借贷资本导致投资公司出资不到位,以贷款方式注入资本金,在今后的还贷付息时,减少在我国的应缴税款,轻而易举地将利润转移出境;二是利益与责任不相称。投资公司在获取高比例债权收益和股权收益的同时,却以低比例的股本承担着所有的经济及社会责任;三是税收权益流失。高比例的境外利息扣除,减少了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损害了东道国应有的税收权益。从投资国角度看,由于各国对境外投资所得的征税及抵免规定有所不同,监管力度有限,且投资公司通过设在避税港的关联公司进行投资或融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资本弱化不仅易导致投资国的资金外流,而且会对其税收权益产生较大冲击。

(三)利用我国税制的差别进行避税。税法不完善是纳税人可避税的先决条件,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税务部门对外商管理不力,客观上对外商的避税行为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我国涉外税务人员力量薄弱,征管手段落后,缺乏信息交流,而且涉外税收征、管、查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征管工作存在漏洞,也是容易被外商避税的原因之一。

1.滥用税收减免优惠。一是利用“两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避税。我国税法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并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连续五年向后结转亏损的税收优惠。一些外商便人为的调整利润来逃避税收。如,在开业当年获利的企业尽可能的推迟获利年度,将利润的实现安排在“两免”的年度里;从获利第三年开始后的“两免三减”的五年内,尽可能将利润提前在“两免”的年度内实现;从开业之日起两年未获利,后五年享受“两免三减”,从第八年开始停止,又开始新的合资企业生涯,实际上又可以享受“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为追求更多的利益,有的外商在享受“两免三减”的优惠政策后,或是更换厂名,或是搬迁厂址,或是将其主要车间划出,把一个旧厂变成几个新厂,而产品品种及销售渠道等均未改变,却要求再次获得“两免三减”的税收优惠。二是利用再投资优惠政策避税。将从企业获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来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大于五年,经投资者申请和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即便在投资退税后,经税务机关发现再投资不满五年撤出的,缴回40%的退税,对投资者来说仍是一种利益,因为它利用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三是利用保税区优惠政策避税。我国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商将企业的经营地点设在保税区,将生产场地设在原材料、人力相对集中的高税区,依法可享受低税区的税收优惠。2.利用国际税收协定的一些条款进行避税。一是利用常设机构避税。由于我国对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常设机构,从我国取得的与上述机构没有联系的收入,不计入常设机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一些在我国设立常设机构的外资企业,或绕过常设机构直接采购原材料、销售商品;或虽通过代表处代购原材料,但期间发生的费用不进行分摊,全部由代表处负担,以冲减其营业利润,从而逃避税收。二是机构设在避税地。总机构是否在境内,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两种判定准则,看注册地或是看决策地。在中国境内主要是看注册地,因此,很多外商投资企业避免在中国境内注册总机构,进而享有避税的好处。三是中断其他所得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联系。其他所得指发生在中国境内外与外商投资企业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如果以上各项其他所得与外商投资企业不发生实际联系,那么至少境外部分的其他所得就不必申报纳税。另外,作为预提所得税的税率也比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低13个百分点。

二、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危害性(一)税收流失。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降低整体税负,将严重侵蚀中国政府应得的税收收入,并直接影响税收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在现实中,“操纵性”转移定价与关联交易密不可分。利用中方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使得转移定价避税非常容易实现。此外,避税活动所采取的转移定价、资本弱化等手段,对正常的经济秩序也造成影响,而避税中转移出去的利润对我国保持外汇收支平衡也很不利。

(二)滥用税收优惠。我国通过“两免三减”等优惠税率和其它减免税措施,给予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这本身就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外商投资企业为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通过避税手段,将利润转移出中国,又使我国税收收入进一步遭受损失,使同地区、同行业的企业税负不均现象更加严重,不利于公平竞争。

(三)不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存在许多税收优惠。如,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享有诸多优惠政策,东部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利润通过转移定价方式转移到东部纳低税。中西部耗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却没得到应有的纳税补偿,而东部地区没有付出成本却坐享其成,严重破坏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失衡。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国家对西部地区也给予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中部地区竞争环境更加恶化,形势更为不利。

(四)不利于鼓励外商积极来华投资。由于避税行为造成外资企业亏损面大,甚至有的地区高达70%以上,从而错误地产生中国投资环境差的负效应,这会影响不明真相的外商来华投资的积极性,客观上给其他潜在的外国投资者造成投资环境不良的印象,打击了这些投资者进入中国投资的决心。

三、我国反避税的对策

(一)完善转移定价法规。目前,我国转移定价法规过于简单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1998年制定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完整、最全面的转移定价税制,但它仅是一个试行规定,其严肃性和权威性都不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又过于简单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此外,由于转移定价调整是一件实践性强的工作,在许多国家的转移定价税制立法中往往还会列举许多转移定价调整的法定范例,而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立法中缺乏一些转移定价调整的法定范例,也使法规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针对我国在转移定价税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法规的完善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

1.完善转移定价的调整方法。一是增加国际上新出现的利润分割法、交易净利润率法等作为现有方法的补充。二是借鉴OECD等国家的做法,细化可比性的规定与说明,引入“正常交易值域”的概念,以适应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三是对各种调整方法作进一步细化,详细说明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并列举如何使用的实例。

2.推行预约定价税制。从1998年开始,厦门市、深圳市开始尝试与外企签订预约定价协议。引入预约定价协议,以征纳双方事先签订的预约定价协议作为以后征纳税的会计核算依据。这种方式与原来的事后调整方法相比,可给纳税人安排自己的事务以更大的确定性,只要纳税人按协议约定的方式定价就可避免税务部门对其进行调整,也省去复杂的事后审计。

3.综合运用关联关系判定标准,拓宽关联关系适用范围。目前,我国对关联关系的判定标准体现在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第四条,从中可看出,我国对关联关系的判定标准采用的是股权测定法和实际控制法。建议考虑国际发展趋势,将与避税地进行交易的企业纳入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方范围中,以进行规制。

4.细化劳务费用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劳务费用的纳税扣除条件和非纳税扣除条件,并规定劳务费用的正常收费标准,对集团内部转让劳务成本应包括的因素和正常收费何时可以包括利润因素等一系列操作性问题做出规定。对于劳务费用的非纳税扣除项目,即企业不得列支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借鉴OECD准则,应作出规定。

5.完善无形资产转让规定特别条款。无形资产的转让具有与商品交易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和专有性的特点,往往很难找到对应的参照标准来确定正常交易价格,调整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对无形资产的转移定价单独进行税法规制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转移定价的确定方面,首先要将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区分开来。其次,由于无形资产的转移定价包含的开发成本费用及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两方面因素,而后者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估计,无形资产转让时估计的价格与实际价格很可能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建立事后调整制度,可以使对无形资产转移定价的调整尽量准确。

(二)制定资本弱化税法。针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弱化”的避税行为,税法应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债务与资本金的比率。债务股本比率越低,说明资本弱化法规越严格。严格的资本弱化法规虽有利于抑制税前的利息扣除从而增加税收收入,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资本弱化虽然是企业融资自的体现,但过分的资本弱化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所以必须加以限制。美国、英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资本弱化进行法律约束,其中一般规定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率,美国为1.5:1,英国为3:1。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在制定资本弱化法规时应采取从宽政策,债务股本比率应较发达国家略高,定为3:1到4:1之间较为合适,允许跨国公司在一定比率内对债务利息进行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抵扣。

(三)修改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修改减免起始时间,建议修改减免起始时间为“生产之日”或“开业之日”。同时,缩短外商投资企业亏损结转年限。修订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程序,法律应该规定对那些申请新办企业与原企业的股东,经营方式、经营地点没有较大改变的均只能办理变更登记,而不视为新办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4篇

公司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国其他有关法规,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古田县共同投资举办合资经营企业,特订立本合同。

第二章合营双方

第一条本合同的签约方为:

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地址:********

法定代表:****职务:****国籍:****

法定代表:********国籍:****

法定地址:********

第三章成立合资经营公司

第二条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国的其他有关法规,同意在中国福建省古田县建立合资经营企业。

第三条合营公司的名称为:******(以下简称合营公司)

合营公司的法定地址为:********

第四条合营公司是中国法人,其一切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合营公司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五条合营公司的组织形式为有限公司。甲、乙双方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各方按其出资额在注册资本中的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第六条经董事会同意和中国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合营公司可在境内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章生产经营目的、范围和规模

第七条甲、乙双方合资经营的目的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古田县的资源优势,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使投资各方获得满意的经济利益。

第八条合营公司的生产经营范围是:************

第九条合营公司的建成后生产规模如下:************

第五章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第十条合营公司的投资总额为***万元。

第十一条甲、乙双方出资额为****万元,以此为公司的注册资本。

其中:甲方出资****,占**%;乙方出资****,占**%。

第十二条甲、乙双方均以现金出资,甲方以***出资,乙方以外汇折人民币出资,按资金到位当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间汇率折算。

第十三条合营公司注册资本由甲、乙双方按其比例分期缴付,具体如下:

第一期:自合营公司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个月到位15%,其余资金2年内全部到足。

认缴出资额应遵循同时缴纳的原则,任一方不得以他方同期资金不到位为由,不缴或迟缴其应缴金额。

第十四条任一方缴付出资额,均由合营公司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合营公司在收到验资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出资方出具说明书。

第十五条合营公司注册资本、投资总额的调整应报审批机关批准。

甲、乙任何一方如向第三者转让全部或部分出资额,须经另一方书面同意。

一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出资额,在同等条件下,另一方享有优先权。转让协议经审批部门批准生效。

第十六条合营公司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部分可以从国内外取得贷款解决。

任何一方事先未经另一方书面同意,不得对其在合营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设立抵押、质押等任何形式的债权。

第六章合营双方的责任

第十七条甲、乙双方各自负责完成以下各项事宜:

甲方责任:

为办理申领合营公司向中国有关主管部门申请批准、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等事宜;

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申请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手续;

组织合营公司厂房和其他工程的设计;

按第十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出资;

协助办理机械设备的进口报关手续和在中国境内的运输;

协助合营公司在中国境内购置火葬率设备、材料、原料、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

协助合营公司联系落实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

协助合营公司招聘当地的中国籍的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和所需的其他人员;

协助外籍工作人员所需的入境签证、工作许可证和旅行手续等;

负责办理合营公司委托的其他事宜。

乙方责任:

协助办理合营公司在中国境外选购机械设备、材料等有关事宜;

协助合营公司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负责办理合营公司委托的其他事宜。

第七章产品的销售

第十八条合营公司的产品可在中国境内外销售。

第十九条产品可由合营公司直接向中国境外销售,也可由合营公司与中国外贸公司订立销售合同,委托其代销,或由中国外贸公司收购外销,也可由外方包销。价格由董事会根据成本和市场行情确定。

第八章董事会

第二十条合营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为董事会成立之日。

第二十一条董事会由第***名董事组成,其中甲方委派***名,乙方委派**名,董事长1名,由**方担任,副董事长1名,由**方担任。董事,董事长和副董事长每届任期三年,经委派方继续委派可以连任。不论委派还是撤换董事,均应书面通知另一方,并向审批和登记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董事会是合营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下列事项需由出席董事会会议一致通过决定;

合营公司章程的修改;

合营公司的终止解散;

合营公司注册资本的调整;

合营公司与其它经济组织的合并或分立;

一方或数方转让其在合营公司的股权;

一方或数方将其在合营公司的股权质押;

抵押合营公司资产;

董事会认为需由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项。

对其他事宜,可采取多数通过或简单多数通过决定。

第二十三条董事长是合营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因故不能履行其职责时可临时授权副董事长或其它董事为代表。董事长未明确授权且不履行其职责时,由副董事长履行职责。

第二十四条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会议。经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提议董事长可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会议记录应归档保存。召开董事会会议的通知应包括会议时间和地点、议事日程等,且应当在会议召开的30日前以书面形式发给全体董事。

第二十五条董事会会议(包括临时会议)应当有3名以上的董事出席方能举行。每名董事享有一票表决权。

第二十六条各方有义务确保其委派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董事因故不能参加董事会会议的,应出具委托书,委托他人代表其出席会议。

第二十七条如果一方或数方所委派的董事不出席董事会会议也不委托他人代表其出席会议,致使董事会30日内不能就法律法规和本合同及章程所列合营公司重大问题或事项作出决议,则其他方可以向不出席会议的董事及委派他们的一方或数方,按照该方法定地址再次发出书面通知,敦促其在规定日期内出席董事会会议。

第二十八条前条所述之敦促通知应至少在确定召开会议日期的60日前,以挂号函方式发出,并应当注明在本通知发出的至少45日内被通知人应书面答复是否出席董事会会议。如果被通知人通知发出后45日仍未将答复送达通知人,或签复不出席董事会会议,则应视为被通知人弃权。在通知人收到对方挂号函回执后,其委派的董事和其他董事达不到法定人数,经出席会议的全体董事一致通过,仍可就合营公司之重大问题或事项做出有效决议。

第二十九条不在合营公司经营机构任职的董事,不在公司领取薪金,与举行董事会会议的全部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九章经营管理机构

第三十条合营公司设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机构设总经理一人,由****方推荐;副总经理一人,总经理、副总经理经董事会聘任,任期4年。总经理、副总经理经董事会聘请,可以连任。

第三十一条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会议的决议,组织领导合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并在总经理不在时行使总经理日常经营正常范围内的必要职权。重要事项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共同做出决定。

经营管理机构可设若干部门经理,分别负责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办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交办的事项,并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负责。

第三十二条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其他所有经理均应认真履行其职责,不得兼任其他公司的经理或其它的雇员。

第十章场地、设备购买

第三十三条合营公司的场地由合营公司向当地古田县****租用解决。

第三十四条合营公司所需原材料、燃料、配套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可在国内购买。

第三十五条合营公司委托外方在国外市场选购设备、服务及其他物资时,应充分与其他方协商。

第十一章劳动管理

第三十六条合营公司职工的招收、招聘、辞退、工资、劳动保险、生活福利和奖惩等事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有关规定,经董事会研究制定方案,由合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工会组织家庭或个别地订立劳动合同加以规定。

劳动合同订立后,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甲、乙方推荐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聘请和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福利、差旅费标准等,由董事会会议依照有关法规讨论决定。

第三十八条合营公司应按中国有关法规规定,组织职工成立工会,并及时依法向工会支付经费、支持、保障工会工作的开展。

第十二章税务、财务、审计

第三十九条合营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的科会计制度和工作程序。

第四十条合营公司职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四十一条合营公司职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及职工福利和奖励基金,每年提取的比例由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讨论决定。

第四十二条合营公司的会计年度从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一切记账凭证、单据、报表、账簿、用中文书写。

第四十三条合营公司的财务审计聘请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审查,稽核,并将结果报告董事会和总经理。

如一方认为需要聘请其他设审计师对年度财务进行审查,另一方应予以同意,其所需一切费用由要求重新审查的一方负担。

第四十四条每一营业年度的头三个月,由总经理组织编制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书和利润分配方案,提交董事会会议审查通过。

第四十五条合营公司应在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开立外汇帐户。

第四十六条合营公司的外汇往来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七条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董事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缴纳各项税费及提取各项基金后的利润决定是否分红,红利应按投资方实际投入注册资本的比例分配。以往年年度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红。

第四十八条合营公司应向当地税务部门及时申报纳税收入,依法纳税。

第四十九条合营公司应向当地政府财政部门办理登记备案。

第十三章合营期限

第五十条合营公司的经营期限为**年。合营公司的成立日期为合营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

经一方提议,董事会会议一致同意,可在合营期满前六个月向原审批机构申请延长经营期限。

第十四章合营期间财产处理

第五十一条合营期满或提前终止合营、合营公司应依法照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清算,双方对清算及有关事项由有争议且无法进行正常清算的,可以申请进行特别清算。清算后的财产,根据各方实际投资比例进行分配。非现金资产原则上折价处理给中方,或拍卖后再行分配。

第十五章保险

第五十二条合营公司的各项保险原则上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投保险别、保险价值、保期等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规定由合营公司董事会会议决定。

第十六章合同的修改、变更与解除

第五十三条对本合同及其附件的修改,必须经甲、乙双方签署书面协议,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才能生效。

第五十四条因下列原因,可以终止合同提前解散合营公司;

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由于合营公司连年亏损,无法继续经营;

一方或数方实质性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使本合同没有必要继续履行的;

双方一致认为合营公司未达到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

本合同合营公司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其他终止合同的原因。

合营公司的解散需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但由于一方或数方董事二年以上不出席或不召开集董事会会议的,致使董事会无法做出有效企业的决议,经其他股东至少三次书面催告,仍无任何音讯的经中国公证机关或律师见证的,其他股东可向企业原审批机构申请解散企业。

第五十五条由于一方不履行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或严重违反合同章程规定,造成合营公司无法经营或无法达到合同规定的经营目的,视作违约方片面终止合同,对方除有权按合同规定报原审批机构批准终止合营合同。如甲、乙双方同意继续经营,违约方应赔偿合营公司的经济损失。

第十七章违约责任

第五十六条甲、乙任何一方未按照本合同第五章规定依法依期按数提交完出资额和合营条件时,从逾期第一个月起,每逾期一个月,违约方应缴费应交出资额的千分之一的违约金给守约的其他方。如逾期一个月仍未提交,除累计缴付应交出资额的违约金外,视为其自动放弃在合营公司的一切权力义务,退出合营公司。对此,守约一方有权终止合同,向审批机关申请提前解散合营公司或另寻合作伙伴承担违约方在合营公司中的一切权力义务。违约方已缴付的出资由合营公司依法清理。

第五十七条由于一方的过失,造成本合同及附件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由过失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几方的过失,根据实际情况,由各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

第十八章不可抗力

第五十八条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已经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事故,致使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遇有上述不可抗力事故一方,应立即将事故情况电报通知对方,并应在十五天内,提供事故详情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材料,此项证明文件应由事故发生地区的公证机构出具。按照事故对履行合同的影响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解除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第十九章适应法律

第五十九条本合同及其附件的订立、效力、解释和争议的解决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

第二十章争议的解决

第六十条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各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应提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的现行仲裁规则和程序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都有约束力。

第六十一条在仲裁中,除各方有争议正在进行仲裁的部分外,本合同应继续履行。

第二十一章合同生效及其他

第六十二条本合同用中文写成,以中文本为准。

第六十三条按照本合同规定的各项原则订立如下的附属协议文件,包括:工程协议、销售协议等,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六十四条本合同及其附件,在各方签字后,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审批机构)批准,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六十五条甲、乙双方发送通知如用电报、电传时,凡涉及各方权力、义务的,应随之以书面信件通知。书面通知应以双挂号信形式发出,发出方在收到回执后即视为送达。合同中所列各方的法定地址即为各方的收信地址。

第六十六条本合同于*年*月*日由各方的法定代表在中国福建古田县签字。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法定代表: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5篇

甲方(用工单位)名称:____

性质:____

地址:____

电话:____

法定代表人:____

乙方(工人)姓名: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籍贯:____

现住址:____21秘书世纪网

乙方属性:(在打上√号)

原固定工

合同制工

临时工

身份证号码:____

×劳合号单位劳同书号

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按照用工有关规定考核后,同意招、聘、雇为本公司员工。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同意签订本合同,并达成协议条款如下:

一、工作任务及工种:

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工作)需要在岗位,承担工作任务,为工种,因生产情况变化,甲方有权调整乙方岗位工种,如乙方认为难于适应调整的岗位、工种、可申请离职。

二、合同期和试用(熟练)期:

合同期从一九年月日起至年月日,试用(熟练)期满,甲方应及时对乙方进行考核,合格者定级定薪,不合格可延期或辞退(延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过期不考核,视为合格,履行合同。合同期届满,经双方同意,可以续订合同。

三、劳动时间、报酬、保险、福利和政治待遇:

1.劳动时间:每周实行日工作制,每日为小时制,每月预计加班小时,月加班时间不超过36小时。

2.劳动报酬:

(1)按规定甲方结汇后的职工工资部分,由甲方依照政府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实行,根据乙方的岗位、责任、技术水平、工作(业务)性质,暂定为每日工资元×25.5=月工资元。晋级加薪每年的月工资增元至元不等。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月工资按计件单价结算,具体办法可在本合同双方约订栏中约定,甲方因故停工连续天以上,或月累计天以上,每天发给乙方元作为基本生活费。甲方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每月日为发薪日,超过规定日期的从第六日起生意安拖欠工资的%赔偿乙方损失。

(2)奖金:应按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乙方的劳动贡献定,一般每月元至元;年终奖金每年视效益另定。

(3)加班工资:法定节日为%。公休假日和平时为%。从事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工作的,每班发给元作为夜餐津贴。

3.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①甲方必须按规定为乙方办理退休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按规定缴纳保险金(临时工的社会保险每月自付元,先由甲方支付,后在其当月工资中扣除;临时工不享受待业保险待遇,在未实行工伤保险前及甲方没有为乙方办理工伤保险时,乙方在合同期间因工伤、残、亡的,按现行规定、办法执行);②乙方在合同期患疾病或合同期满但在治疗期内的,甲方应根据其工龄或累计投保工龄发给一定比例的工资:根据其工龄或累计投保工龄发给一定比例的工资:年以下的%,年至年为%,年至年为%;年的以上为%,其医药费报销%,或每月发给乙方元包干使用。需住院治疗的应经公司批准,其住院的医药费应实报实销。③乙方为已婚女工的,产假期间甲方发给100%的月工资及生活补贴和全勤奖。④在合同期内,乙方服务每满一年,甲方应根据有关规定每年为其安排探亲假一次,共天,夫妻生活在一地,与父母异地的,每满四年为其安排探亲假一次,共天。临时工在甲方工作满一年以上再续签合同的可安排探亲假,其探亲假为天;满一年以上的,每年探亲假为天,在批准探亲期间,均发给月工资及各种补贴(不影响年终奖);路费按规定报销或实行包干制。⑤法定节日及遇乙方婚、丧假期,甲方必须将乙方按规定所休假天数视为有薪假期;如超过几天数经批准可作事假处理,否则,按旷工处理。

4.政治待遇:乙方在合同期间,有权参加员工大会和经选举的员工代表大会,参加政治活动、技术文化学习、评选先进、晋级提拔及申请参加工会、党、团组织。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情况下,甲方应允许乙方参加上述组织的活动。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1.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生产厂地和生产工具,乙方个人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丢失应按使用年限折旧赔偿。2.甲方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乙方岗位工作需要发给劳动保护用品:____丢失不补;保健食品(费):____。3.甲方应为乙方提供住房,房租、水、电费由乙方自付。如房租按商品化标准收取的,甲方应给乙方住房补贴。每月为元;如乙方自行解决住房的,甲方应给乙方住房补贴。每月为元;4.膳食:甲方自办食堂的,按饭菜成本收费;不办食堂,在外搭膳的,所需管理费由甲方支付。甲方给乙方膳食补贴每月元。

五、劳动纪律:

乙方在合同期必须遵守如下纪律;1.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3.爱护单位财产,不得无故损坏,不得贪污、盗窃单位财物;4.上班工作时间,不得做私事,不得看无关书报;5.保质保量(合理的)完成当班、当月任务,不得投机取巧;6.听从指挥,服从调配,不得打、骂、吵闹,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7.有事要请示报告,不得擅自主张。

六、合同的解除及其责任: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双方一致同意的;②符合本合同本条下述第3项和第5项规定的;③乙方试用期满,不符合录用条件或本人不愿意供职的;④乙方患病(不含职业病)或非因工负伤,经治疗不能复工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从事正常工作的;⑤甲方濒临破产处于法定重整(整顿)期间需要裁减人员的;⑥甲方因生产、经营、技术条件发生变化,经劳动主管部门确认无法调剂的富余人员;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自行解除:①甲方宣告破产;②乙方被除名、开除、劳动教养或判处徒刑的。

3.乙方在合同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辞退:①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②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③服务态度恶劣,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甲方声誉的;④有贪污、、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尚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⑤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4.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得解除合同:①合同期限未满,又不符合本合同第六条第3项所列情形的;②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未能治愈恢复健康的;③患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④女工在孕期、产假或哺乳期内的;⑤前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国外探亲在规定假期内的。

5.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辞职:①调整工种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不能发挥技术特长的;②人格受到甲方负责人侮辱的;③甲方连续两个月不支付工资的;④甲方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分割工人合法权益的;⑤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无有效的保护措施,严重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的;⑥经甲方同意,自费考入中等专业以上学校学习的;⑦经有关部门批准,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国外定居的。

6.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或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并按有关程序解除或续订合同手续。

7.任何一方违反合同规定,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对方有权根据其责任和造成的后果,追究对方直接经济责任;如赔偿培训费或补偿给对方个月工资。

8.乙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应发给补偿金:①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②依本合同第六条第一款第一、四、五、六项和第五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拖欠工资的还应补发所欠工资及利息)。补助费标准按乙方在甲方服务的工龄计算:每满一年的,计发解除劳动合同当年本人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满半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工龄计发;不满半年的,计发半个月的平均工资。

9.按照本合同第六条第1款第④项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发给乙方个月平均实发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七、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1.____

2.____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或合同条款与劳动法规、政策规定有出入的,按现行劳动法规和政策执行。

九、本合同从签订日起,经劳动部门鉴证后生效,涂改或冒签无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委托代表人签字:

合同签订时间:年月日

鉴证人员签名:

注:(1)常年性生产的岗位,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不得少于三年,试用期为三至六个月。

(2)本合同期满,经双方同意续订合同的,要重新办理合同签订、鉴证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外商投资企业 隐名投资者 确权 法律救济途径

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反映出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企业股权转让、隐名投资等方面。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在隐名投资问题上,外商投资企业寻求司法救济途径之变化。

一、案例简介

1992年,台湾人李某拟与甲公司(内资公司)在上海共同设立一家公司。为了规避当时台湾对居民到大陆投资的诸多限制,李某在香港收购了乙公司,随后以乙公司的名义与甲公司设立丙公司(中外合资企业)。丙公司的外商批准证书和工商登记资料显示,甲公司持有丙公司45%的股权,乙公司持有丙公司55%的股权,乙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是由实际投资人李某实际投资。李某与甲公司共同管理经营丙公司,乙公司从未实际参与。李某认为其为丙公司实际投资人,应当享有丙公司55%股权相对应的权利。

2006年,李某以其作为实际投资人的权利受到名义股东乙公司的侵害为由,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 (1) 确认李某为丙公司的股东;(2) 确认乙公司不具有丙公司股东身份。本案的一审法院裁定驳回原告李某,法院认为:(1) 丙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其股权确权诉讼涉及丙公司的股权变更,因此,其实质性要件是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未经批准的变更行为属无效行为;(2) 李某主李其为丙公司股东,实质上是否定行政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3) 李某的主张应当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途径予以解决,而不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李某不服一审裁定,遂提起上诉。本案的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2009年,李某再次以相同理由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请求法院依法判决:(1) 确认李某是持有丙公司55%股权的股东;(2) 丙公司应办理将李某变更为丙公司股东的报批手续。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支持李某的诉请。乙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乙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案例分析

虽然,2006年的裁决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但其裁决实际是基于最高院2005年12月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第87条第1款。该款阐明:“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及其股权份额应当根据有关审查批准机关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名称及股权份额确定。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其在该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地位和股权份额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解决;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受理后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而李某在2009年再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已经在2008年3月24日通过《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的解答》(以下简称“高院解答”),该解答规定:“对于隐名投资人外商投资企业请求确认投资事实的,并同时请求确认股东地位、股权份额并要求办理变更股东审批手续的,法院可以受理。”在本案第二次诉讼的一审过程中,最高院通过了《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规定(一)》),一审法院最终依据该最高院司法解释第十四条之规定判决支持李某的诉请。

最高院2005年会议纪要之理由在于,隐名出资所涉及的当事人都是明知存在外资企业审批制度而希望通过隐名方式予以规避的,行政审批机关审批准机关基于维护外资管理秩序的考量,不应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将其合法化,因此,不应同意隐名投资者的确权请求,否则,所形成的的司法导向将危及外资审批制度,影响外资管理秩序。但实践中,并非所有的隐名投资都是为了规避我国法律法规的限制,并非为了规避外资企业的审批制度。比如,对于台商来说,台湾当局对台商在大陆从事投资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台商为了绕开这些限制,实现投资目的,往往也是采取隐名投资的方式。本文的案例就属于这种情况。在此种情况下,法院采取一刀切,不区分具体情况,显然不利于维护此类隐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有鉴于此,最高院出台了《规定(一)》,该规定显示出司法机关对外商投资企业隐名投资者确权之诉态度上的重大转变,有条件的支持隐名投资者确认其股东身份的请求,即如果具备一定条件,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中直接确定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记载的股东以外的人在该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东身份和股权份额。据此,当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证书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不一致时,在满足最高院《规定(一)》的四个条件时,批准证书不再是确权的唯一依据,这一重要变化对目前外商投资企业中大量存在的隐名股东问题,起到一定指引作用,亦为外商投资企业的隐名股东即实际投资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一条新的法律救济途径。

笔者在此不得不说明的是,虽然,最高院《规定(一)》的出台为广大外商投资企业的实际投资人提供了一条新的法律救济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鼓励隐名投资,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来讲,隐名投资存在较大法律风险,若选择此种投资方式,一定要慎重考虑,笔者认为,在非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显明投资进行规范运作为宜。

参考文献:

[1]刘贵祥.《隐名股东确权之诉》.《人民法院报》,2009;11月26日

[2]毛海波.《外商隐名投资所涉疑难法律问题解析》.《法制研究》,2011;第三期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7篇

1.物流的概念

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作Logistics的多于称作PhysicalDistribution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物流可以定义为“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企业物流

物流的分类方法包括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及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等。

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可以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

(1)企业生产物流: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产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2)企业供应物流

企业为保证本身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进行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顾客的物流活动。

(4)企业废弃物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3.物流是“第三利润泉”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个项目,计划把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阿拉斯加冰川水通过30万吨散装货轮运到中国,通过管道分装,再通过装瓶灌装送至市场。这个项目是否可行的关键就是物流,可以说,物流成本对这个项目具有“一票否决权”。许多投资项目能否在中国成功落户与这个例子一样,关键取决于物流效率。在今天的国际工商业界,降低物流供应链的成本已经成为经营管理的首选重点。物流领域已成为继降低资源(人工和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通过扩大市场销售获取更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北仑区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许多企业也对物流管理有了一些认识,但通过对北仑区内的内、外资企业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导入准时制生产方式,物流效率较高,对物流理念的理解比较深入,在仓库设置、物品存放、运输等各环节,都有具体设计规划、标识,实施也比较到位。而一些民营企业与这些外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面在下面几个方面:

1.物流理念认识不足

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物流,对现代物流对新经济时代中企业生产营销的巨大支撑作用和“第三利润源泉”的潜在能力缺乏应有的认识,墨守成规,缺乏物流革新精神。

2.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

企业的计划、采购、供应、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分属于各职能部门,各部门和各物流环节因没有统一管理,只对上级负责、容易强调部门利益而没有全局观念。

3.物料储放、运输混乱

企业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物料流混乱,物料流转时间长,交货周期长,空间浪费大。

4.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效率低

采购信息、供货信息、供货质量信息、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础数据没进行很好的归纳整理;没有利用看板管理、颜色管理等目视管理方法进行信息共享,信息网络没建立。

5.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技术装备落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6.物流成本方面管理滞后

相关物流系统一般没有采取总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模糊,分部门核算时总成本不清,各种物资、人员、设备设施和时间效率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没有采用先进的物流比较成本。

三、如何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可以说我国的企业现在都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为即使在国内,也有众多外资企业同我们竞争。如果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1.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2.物流系统化

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可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系统组成。

(1)作业系统就是在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等作业中,引入各种技术,以求自动化和效率化,同时,使各功能之间能完满地联接起来的系统。

(2)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活动中和其他的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活动更完满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3.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建立企业物流成本构成模式与物流管理会计制度

在很多企业中,物流成本在企业销售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企业物流总成本是企业产品在实物运作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企业要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全面、正确的把握包括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在内的企业整体物流成本,以企业整体成本为对象削减物流成本,建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模式,从原来财务成本费用中剥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能准确判断和计算企业现有物流成本及其构成情况。分析和比较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费用与其他费用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分领域全面清理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建立物流成本科学的比较依据。

(2)在企业内部,充分利用7S、看板管理、颜色管理等手法,加快企业物流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物流速度越快,所需流动资金越少,同时,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和节约物流时间,尽可能直运输、减少物资集中和分散运输的次数,实现效率化的配送,从而加快企业物流速度,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

(3)在企业外部,与上、下游企业配合,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

企业要努力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实现由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供应链成本。

(4)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或成立物流子公司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欧美国家采用较多的是物流的外包,或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储运公司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者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

除了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削减物流成本外,建立企业物流子公司也是货主企业控制物流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物流业务仍然处于货主企业的总体控制之下,与此同时,通过子公司的独立经营,来实现物流成本的下降。成立物流子公司后,一方面由于物流子公司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实体,因而在内部费用管理上会更有效,可以更好地消除设施、设备的重复投资、人员费用过大等现象,遏制物流成本上升的一些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从各经营公司来说,物流作业全部外包给物流子公司,物流费用支出将能在财务报表上明确地表示出来,进而有利于促进各经营公司销售上的成本效益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在北仑区的一些大型石化、钢铁企业,已经采取第三方物流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如何更好地通过招商工作提高北仑区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1.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引进高水平的物流企业,促进北仑区物流企业发展

宁波市北仑区“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奋斗目标:把北仑区域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的国际航运中心和服务全省、辐射华东的区域性港口物流中心;2006年2月,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再次确定,北仑临港产业区是宁波市临港大工业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石化、能源、钢铁等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拥有天然深水良港的北仑区,区位优越,港口集疏运网络正在逐步建成,发展港口物流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世界港口发展的经验证明,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首先要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因此,在今后招商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的宣传,吸引这些高水平物流公司来北仑区投资。由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集团投资的宁波龙星物流有限公司,去年上半年落户北仑,该项目现已投产年可处理25万TEU。

引进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北仑区企业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选择。初步调查预测,2007年区域内大中企业物流业外包达30多亿元,按照规划,北仑区2020年1000亿元的GDP,相应所产生的企业配送物流服务增加值将至少达100亿元,地方将增收至少5亿元。

2.建立运作物流园区。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区域大型物流园区,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照国际通行办法,建设、管理、运营物流园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提升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提升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吸引区内外物流企业以及货代、船代企业进驻园区。并通过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整体或部分嫁接,尽快建设起适合市场需求的现代港口大物流运作平台。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开展“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以“解难创优,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县(市)、区作用为核心,以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外资项目落户、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抓手,通过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上下互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和谐发展和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二、主要内容

服务月活动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主体,面向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开展一次法律、政策进企业活动。服务月期间,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调整的情况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编印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动态,及时下发各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同时通过集中宣讲、巡回辅导等形式,开展法律、政策进企业活动,让外商投资企业更多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动态。尤其要针对“两税”合并、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组织主题宣讲,帮助企业释疑解难,敦促企业依法经营,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启动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合法权益相关条例的调研、制定工作。服务月期间,各县(市)、区也要组织一次政策法规集中宣讲活动。(责任部门:综合部)

(二)协调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服务月期间,各地和各部门要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继续开展干部下企业活动,各县(市)、区也要派遣干部到外商投资企业了解实情,倾听外商投资企业呼声,排摸一批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要认真处理投诉案件,不断提高投诉结案率。市台办要对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台经贸合作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52号)进行一次“回头看”,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真诚服务、热情关心、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努力为企业“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不断增强外商的投资信心。通过实际行动,继续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责任部门:综合部、督办部)

(三)促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服务月期间,要认真排摸一批已批和在谈重点外资项目,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协调,落实责任,重点跟踪服务。要抓好在谈、在批项目进度,重点是做好对缺地项目的协调推进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和各级领导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的协调作用。服务月期间,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听取一次当地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安排一次重大项目推进会,通过上下联动、条块互动,加大重大外资项目促进力度,促使在谈项目早落户,已批项目早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利用外资目标任务。(责任部门:项目部)

(四)评比一批优质服务单位、投资环境优秀区域和外商投资“社会责任先进企业”。服务月期间,要按照“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的要求,开展“千家外商投资企业评议机关”、“千家外商投资企业测评各县(市)、区投资环境”和“各县(市)、区政府评议市级有关部门”活动,同时,根据《20*年*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责任书》,服务月活动办公室将在各地、各有关部门自查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部门贯彻落实责任书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通过自查、检查和评议,评选一批优质服务单位和投资环境优秀区域。同时,为宣传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市经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弘扬和表彰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服务月期间将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在纳税、安排就业、环境保护、创建和谐企业、参与或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等情况,评选一批外商投资“社会责任先进企业”。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开发区还可开展优秀外籍员工的评比活动。(责任部门:评议部、督办部)

(五)宣传一批优秀典型。服务月期间,组织市和各县(市)、区两级新闻媒体记者对外商投资企业和政府服务部门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宣传一批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和优质服务部门。尤其要通过《*外商投资报告(2006)》,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劳资关系融洽,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和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使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和谐发展。(责任部门:宣传部、综合部)

三、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下设服务月活动办公室,负责服务月活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督促和检查、总结和表彰。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和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各县(市)、区政府作为当地投资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务求取得实效。市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积极支持各县(市)、区克服障碍,解决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服务月活动报道工作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市和各县(市)、区两级新闻媒体要围绕服务月活动主要内容和任务,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开辟专栏、专题报道、现场直播、人物专访等形式,积极报道先进典型、介绍成功经验并进行舆论监督,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深入企业调研,掌握急难实情。各地和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征询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市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深入分析我市投资环境现状,提出进一步改善我市投资环境的建议。

(四)加强督查推动,务求工作实效。各级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安排1—2次督查和抽查,督查情况予以通报。督查结果作为年终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各部门配合利用外资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机构

服务月活动办公室由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委、市纪委(监察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外经贸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法制办、市信息产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口岸打私办、市外管局、市台办、市侨办等部门组成。办公室内设综合部、项目部、宣传部、督办部和评议部,具体负责实施服务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具体职责:

综合部:负责起草文件,组织落实相关会议,检查协助各工作部和各县(市)、区开展服务月各项工作,组织干部下企业活动,组织“法律、政策进企业”活动,《*外商投资报告(2006)》,组织外商投资“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的评选。

项目部:负责排摸、整理已批和在谈外资大项目,组织重大项目推进会,深入各县(市)、区帮助各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外资项目用地机制,促进已批和在谈项目及时落户。

宣传部:推动市和各县(市)、区两级媒体对服务月活动进行全过程跟踪报道,重点宣传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和评议活动中荣获优质服务称号的单位、荣获投资环境优秀区域的县(市)、区,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评议部:负责“千家外商投资企业评议机关”、“千家外商投资企业测评各县(市)、区投资环境”和“各县(市)、区政府评议市级有关部门”活动的组织、实施。

督办部:负责对外商反映问题的整理分解和落实整改工作,调处外商投诉案件,检查《20*年*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责任书》落实情况,协助评议部做好外商对机关和各县(市)、区投资环境的评议、测评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8月下旬至9月下旬)

服务月活动方案的拟定、发文;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需求进行调研,梳理问题;组建内部工作机构;召开服务月工作会议,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加强宣传,形成舆论氛围;排摸已批和在谈外资大项目及项目推进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实施阶段(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全面实施服务月活动各项工作,围绕重点工作,针对外商反映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各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

(三)总结阶段(11月上旬)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9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的规定,我局将于201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对辖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年度年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范围

年12月31日前,在市辖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各类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均属本年度年检范围。

二、年检时间

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三、年检程序

(一)企业持“CA”证书,直接登录“省工商红盾网网上工商业务平台或网上年检系统”申报年检,网址为:。

(二)市区的企业持年检材料到市工商局外资分局年检窗口(福新东路16号市工商局二楼203室),由窗口经办人员审查签字后通过年检,并加盖市工商局年度年检章。

(三)经济区、保税区内企业,在属地县、区工商局办理年检,加盖市工商局年度年检章。

(四)开发区、县辖区内企业,直接到属地县(市)、区工商局办理年检,加盖属地县(市)、区工商局年度年检章。

(五)年检资料录入必须及时,年检数据务必做到不漏输、且录入的数据准确。年检资料录入、年检档案移交入库、年检工作总结、年检统计分析等,应在2012年7月15日之前完成,并上报市工商局外资分局。

(六)对“T”类外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实行T类外商投资企业属地工商所初审。年检审查时,应参考《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中工商所监管人员提出的年检初审意见,从严审查。

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印发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工商综〔〕346号)文的规定,以下类型企业列入“T类企业”范围:(1)流通环节的食品经营户;(2)以筹建方式登记的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3)没有具体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

四、参加年检企业应提交的证件材料

(一)《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报告书》;

(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其中:年7月1日后设立的企业,采取优惠措施,免于提交审计报告);

(三)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规定必须办理文化、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环保等前置审批文件证件的,应在年检时提交齐全、合法、有效的批准文件证件;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五)其他有关材料。《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应归入企业年检档案;

(六)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的年检应提交《年检报告书》、母公司通过年度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母公司公章)、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副本、有关的前置审批批准文件、证件。

五、年检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认真落实总局支持海西建设50条意见、省局提高工商服务水平七项措施、市局促进企业发展18条意见等优惠政策措施和《省工商局关于做好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工商外企〔2012〕105号)的有关要求,提高年检工作的服务水平,扶持各类市场主体的存续发展。

(二)开发区、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侯县、罗源县、清县、永泰县、平潭县、琅岐经济区、保税区的T类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不必上交市工商局外资分局,由年检单位将《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归入企业年检档案。

晋安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的T类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由属地工商所填写后,交由企业提交至市工商局外资年检窗口,归入企业年检档案。《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应加盖工商所公章。

(三)审查前应先进入综合业务软件,审查企业的到资情况、许可文件的提交情况和巡查记录。

(四)严格审查企业注册资本到位情况。对按规定应一次性缴清注册资本出资的(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六个月内缴清)但超过出资期限未到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注册资本分期出资但第一期注册资本已超过出资期限(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必须缴清各自认缴出资额15%)未到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不予受理年检,并发出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催缴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到资,若不能到资则通知企业办理注销登记。

(五)严格审查企业前置审批文件证件,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前置审批文件、证件是否齐全;有效期是否过期;营业执照核定的经营范围是否与批准文件证件批准许可的项目相一致。发现有不一致的要责令其变更经营范围后方可年检,企业如拒绝变更,不得受理年检。

(六)严格审查工商所巡查记录。工商所应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在“信用监督管理系统”中做好巡查信息录入。发现企业不在原登记地址经营等擅自变更登记事项行为的,应对该企业年检实施警示(不必报上级登记机关批准)。

对于巡查记录反映企业不在原地址经营等擅自变更登记事项行为的,应责令其办理相应变更登记后方可年检。企业如拒绝变更,不予受理年检。

(七)根据《市工商局关于结合年检加强食品流通许可监管工作的通知》(工商市〔2012〕48号)的要求,食品经营单位除依法提交年检验照材料外,还要提交辖区工商所出具的《食品流通许可日常监督检查量化评估表》。

(八)根据省工商局有关规定,暂停征收企业年度检验费,严禁搭车收费。

(九)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期申报年检的,企业应在6月30日前提交延期参加年检的申请,经批准可以延期30日。凡逾期未申报年检的,将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十)各单位应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基层工商所,各基层工商所应认真、负责地为“T”类外商投资企业填写《外商投资企业巡查记录表》,做好对辖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年检的行政指导。

外商投资企业范文第10篇

现行的外汇管理法规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的年度、汇出金额、汇出的时间都没有给予限制,均由外商投资企业自行决定。

由于对滞留境内的外方利润缺少监管,企业完全根据市场利率、汇率、相关政策及经营需求的变动来自主决定,加大了汇出利润的不确定性。对于外汇管理而言,一旦国际收支发生逆转或者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波动,这部分留置境内的存量利润随时都有可能集中购汇汇出,具体时间和金额又难以预测,这会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一定冲击。利润的汇出和留存成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根据现行法规,外商投资企业汇出利润仅需提供董事会的利润分配决议、完税证明、验资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即可到各外汇指定银行办理。银行只能审核上述资料表面上的真实性,而不能对资料实质上的质量和真实性予以审核。

外资企业外方利润的汇出,实行事后管理模式。一是银行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提交的资料办理利润汇出业务后,登录直投系统进行登记,纳入资本项目管理范畴;二是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在银行凭相关资料汇出后事后核查,纳入经常项目管理范畴。目前两种具体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只是对利润汇出情况进行“表面真实性”的管理,无法真实掌握企业的利润水平,也无从真实掌握企业资金流的变化。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分别依托直投系统和服务贸易监管系统,事后了解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规模、银行审核的资料,事前难以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规模和时点进行有效控制。由于多头管理,加之对企业利润数据的监测目前也没有统一有效的系统,信息和数据采集不全使得监测分析不到位,导致利润汇出事后监管模式监管乏力。

上一篇:投资收益率范文 下一篇:投资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