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3:48:11

外商投资法论文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在综合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外商投资方和基于政府层面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分担,同时提出了PPP项目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措施。

论文关键词:公共利益城市水务PPP模式风险

近年来国外水务巨头纷纷抢滩登陆,把我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来开拓,外国投资者主要通过BOT、TOT、并购等PPP模式进入我国城市水务业。截至2008年底,我国境内11家主要外资水务企业在我国城市水务市场中共签约94个项目。所谓PPP模式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简写,中文一般直译为“公私合伙制”,是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

然而基于公共利益的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具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经济分析和技术风险较大等特点,在项目进行的全生命周期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分担方式及风险规避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分析过程简介

为了系统分析PPP模式的运作风险,笔者召集了国内水务行业有关专家就风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根据三亚水务外商投资PPP项目经验及相关案例材料,水务行业外商与政府等代表分别探讨了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视角下的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问题。参与PPP模式风险研讨的专家代表共有17名,其中10人为政府和国企代表,7人为外商代表。

会前准备:将三亚水务外商投资PPP项目和相关国内案例材料分发于专家代表,请各位专家仔细阅读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重点思考。各专家代表为国内水务行业内互不统属的企业代表,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

风险因素开发:由主持人介绍三亚PPP投资项目历程及国内案例背景,让各位专家提出风险建议;主持人对各位专家强调要突破思维惯性,大胆进行联想;该阶段历时1小时。

风险因素分类与整理:根据文献资料和风险属性,将风险因素按照风险源分为7大类。

初步罗列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分类和专家提出的风险因素构建初步的PPP模式风险因素,供进一步专家探讨。

风险因素质疑性开发:该阶段历时1小时,主要是对已构建的风险因素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质疑,主持人引导专家进入风险因素质疑环节,删除质疑较大的风险因素。

风险应对措施开发:对于罗列的风险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各位专家提出相应风险规避措施,该阶段历时1小时。

二、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一)系统风险

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变动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家政策稳定性风险包括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劳资关系等与项目有关的敏感性问题方面的政策是否健全、稳定。

2.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包括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及税收风险。

3.不可抗距风险。不可抗距风险是由于自然与环境因素引发的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灾、台风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恶劣气候等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二)非系统风险

1.项目建设期风险。项目建设期风险包括资金不到位、工期延误、投资超标和质量不达标风险等。

2.项目营运期风险。项目营运期风险包括市场竞争、社会服务质量不佳及运行效率低下、经营管理、财务风险和更新改造及拓展投入风险。

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包括设计失误、生产工艺不达标及技术人员素质等风险。

三、城市水务业PPP模式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外国投资者和地方政府所面临的风险不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风险因素,其权重也有差别。根据城市水务业特征、PPP模式风险特性等,本文将基于公共利益的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的风险因素从外商投资者和政府两个层面分别识别并构建不同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2:基于政府风险的PPP模式项目风险因素(见图1),基于外商投资的PPP模式项目风险因素(见图2)。

四、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的风险分担

由于基于公共利益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项目风险较大,涉及的风险很多且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不相同,因此,在制定风险分配方案时应充分发挥政府丰富的政策资源、强大支持系统和外国投资者的资金、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等优势,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既要节约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又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结合项目的风险特点、可控程度、项目各主体风险的承受能力及风险态度,确定各方的合理承担比例,将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把风险分担给最适合承担它的一方,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最大限度的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基于公共利益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的风险分配见表1。

五、城市水务业PPP项目风险规避与防范

(一)政治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的政治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可抗力风险,一般由政府来承担。其风险防范一般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通过投保的方式降低政治风险。外国投资者向国际商业保险机构投保东道国政治保险;政府向PPP项目公司提供政府履约保证,以确定当发生某些政治波动、法律变更等事件,政府承诺在某种约定情形发生而可能造成投资者损失时,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赔偿或补偿;利用国家间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使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法律上的保障。如果发生了政治风险,投资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投资保护协定规避风险。

(二)法律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是在我国政府的法律、法规等框架下通过合同和协议的形式达成的,如果一旦我国政府的法律、法规等有变,这无疑会从根本上影响PPP项目。因此,PPP项目谈判初期,项目各参与方应及时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使项目运作符合我国政府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另外,外商投资PPP项目需要获得政府的特许经营权,外商可以与政府签署一系列的互相保障协议,彼此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做出承诺,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三)信用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各方协议搭建而成的,组成信用保证结构的各参与方是否有能力履行其职责就构成了项目的信用风险。项目主办者在寻求各方合作者时,除了考核对方的业绩水平、资金实力、管理技术水平等指标之外,还应重点考虑其信用的可靠性。在项目各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也要明确列明违约责任。

(四)利率风险的防范

利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融资成本的高低,还关系到PPP项目的能否最终成功。PPP项目公司应该首先考虑跟政府和银行签订融资贷款协议,尽量把利率固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另外,在进行贷款融资时,项目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多种货币方式借款。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采用衍生金融工具来对冲。

六、结论

由于本文所分析材料的局限性,对于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的风险因素和规避措施仍可能存在一定不足,有待水务业相关学者和业界人士进一步探讨。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了风险因素识别与风险归类,分别构建了基于外商投资方和基于政府层面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了风险分担方案,并对各类风险提出了相应规避与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鲁庆成.公私合伙(PPP)模式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王瑾.公共项目建设PFI模式的风险识别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在综合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外商投资方和基于政府层面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分担,同时提出了PPP项目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措施。

关键词:公共利益 城市水务 PPP模式 风险

所谓PPP模式是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的简写,中文一般直译为“公私合伙制”,是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国外水务巨头纷纷抢滩登陆,把我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来开拓,外国投资者主要通过BOT、TOT、并购等PPP模式进入我国城市水务业。截至2008年底,我国境内11家主要外资水务企业在我国城市水务市场中共签约94个项目。

然而基于公共利益的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具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经济分析和技术风险较大等特点,在项目进行的全生命周期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分担方式及风险规避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分析过程简介

为了系统分析PPP模式的运作风险,笔者召集了国内水务行业有关专家就风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根据三亚水务外商投资PPP项目经验及相关案例材料,水务行业外商与政府等代表分别探讨了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视角下的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问题。参与PPP模式风险研讨的专家代表共有17名,其中10人为政府和国企代表,7人为外商代表。

会前准备:将三亚水务外商投资PPP项目和相关国内案例材料分发于专家代表,请各位专家仔细阅读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重点思考。各专家代表为国内水务行业内互不统属的企业代表,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

风险因素开发:由主持人介绍三亚PPP投资项目历程及国内案例背景,让各位专家提出风险建议;主持人对各位专家强调要突破思维惯性,大胆进行联想;该阶段历时1小时。

风险因素分类与整理:根据文献资料和风险属性,将风险因素按照风险源分为7大类。

初步罗列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分类和专家提出的风险因素构建初步的PPP模式风险因素,供进一步专家探讨。

风险因素质疑性开发:该阶段历时1小时,主要是对已构建的风险因素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质疑,主持人引导专家进入风险因素质疑环节,删除质疑较大的风险因素。

风险应对措施开发:对于罗列的风险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各位专家提出相应风险规避措施,该阶段历时1小时。

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一)系统风险

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变动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家政策稳定性风险包括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劳资关系等与项目有关的敏感性问题方面的政策是否健全、稳定。

2.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包括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及税收风险。

3.不可抗距风险。不可抗距风险是由于自然与环境因素引发的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灾、台风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恶劣气候等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二)非系统风险

1.项目建设期风险。项目建设期风险包括资金不到位、工期延误、投资超标和质量不达标风险等。

2.项目营运期风险。项目营运期风险包括市场竞争、社会服务质量不佳及运行效率低下、经营管理、财务风险和更新改造及拓展投入风险。

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包括设计失误、生产工艺不达标及技术人员素质等风险。

4.公共利益风险。公共利益风险包括公共安全、社会服务质量、水质不达标、收费价格上涨过快及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达不到国家要求等风险。具体表现为:

公共安全风险。城市水务业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事故,社会影响巨大。城市水务业不仅关系公用事业市场化政策潜在的公共风险及其控制,也关系到“民生”和“国计”,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节点;社会服务质量不佳和运行效率低下风险是由于城市水务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和规模经济性的特点,必须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垄断性经营才能使效率最大化。在没有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必然使垄断企业缺少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导致社会服务质量不佳和生产营运的低效率,最终的消极后果只能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即公共利益受损;供水普及率不达标的风险主要是指违反普遍服务原则的公平风险。对消费者来说,城市水务业属于他们的必需品,具有消费的“不可拒绝性”,价格再高也必须消费。城市水务业生产和提供主体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其公共属性的改变。显然,普遍服务作为“国民待遇”对消费者来说,是享有各种生活必需品的权利;对政府来说,也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污水处理率不达标风险是外商投资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不足而造成的潜在环境污染等风险;收费价上涨过快风险是当地政府与外商在签订投资协议时约定或潜在的供水或污水处理收费价上涨超过市民的承受能力而形成的风险。

城市水务业PPP模式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外国投资者和地方政府所面临的风险不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风险因素,其权重也有差别。根据城市水务业特征、PPP模式风险特性等,本文将基于公共利益的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的风险因素从外商投资者和政府两个层面分别识别并构建不同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2:基于政府风险的PPP模式项目风险因素(见图1),基于外商投资的PPP模式项目风险因素(见图2)。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的风险分担

由于基于公共利益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项目风险较大,涉及的风险很多且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不相同,因此,在制定风险分配方案时应充分发挥政府丰富的政策资源、强大支持系统和外国投资者的资金、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等优势,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既要节约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又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结合项目的风险特点、可控程度、项目各主体风险的承受能力及风险态度,确定各方的合理承担比例,将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把风险分担给最适合承担它的一方,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最大限度的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基于公共利益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的风险分配见表1。

城市水务业PPP项目风险规避与防范

(一)政治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的政治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可抗力风险,一般由政府来承担。其风险防范一般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通过投保的方式降低政治风险。外国投资者向国际商业保险机构投保东道国政治保险;政府向PPP项目公司提供政府履约保证,以确定当发生某些政治波动、法律变更等事件,政府承诺在某种约定情形发生而可能造成投资者损失时,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赔偿或补偿;利用国家间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使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法律上的保障。如果发生了政治风险,投资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投资保护协定规避风险。

(二)法律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是在我国政府的法律、法规等框架下通过合同和协议的形式达成的,如果一旦我国政府的法律、法规等有变,这无疑会从根本上影响PPP项目。因此,PPP项目谈判初期,项目各参与方应及时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使项目运作符合我国政府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另外,外商投资PPP项目需要获得政府的特许经营权,外商可以与政府签署一系列的互相保障协议,彼此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做出承诺,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三)信用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各方协议搭建而成的,组成信用保证结构的各参与方是否有能力履行其职责就构成了项目的信用风险。项目主办者在寻求各方合作者时,除了考核对方的业绩水平、资金实力、管理技术水平等指标之外,还应重点考虑其信用的可靠性。在项目各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也要明确列明违约责任。

(四)利率风险的防范

利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融资成本的高低,还关系到PPP项目的能否最终成功。PPP项目公司应该首先考虑跟政府和银行签订融资贷款协议,尽量把利率固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另外,在进行贷款融资时,项目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多种货币方式借款。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采用衍生金融工具来对冲。

(五)外汇风险的管理

我国法律、法规对外商投资项目的货币兑换及收益汇出有明确的规定,这种风险只能通过日常经营管理加以化解;预测汇率的变化,调整资产和负债的货币结构;PPP项目公司和政府通过协议就汇率变化与产品价格进行关联,从而以浮动价格来消除汇率风险。

(六) 通货膨胀风险和税收风险的管理

在特许权协议中规定相应条款,作为以后对价格进行核查的依据,再按公认的通货膨胀率进行调价,还可在产品购买协议中约定可逐步提高价格条款。

税收风险管理一般是通过项目公司与政府签订协议来管理风险,在协议中约定税收政策变动时政府应给予的补偿。

(七)技术风险的防范

我国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项目技术风险主要由PPP项目公司和承包商、供应商承担,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在水务项目招商引资时一定要选择技术实力强的外国投资者和承包商,并用外国投资者和承包商的履约保证来限制和转移技术风险。在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PPP项目公司及时使用运营应急费和备用贷款的形式防范项目技术维修和更新的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应该根据水务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既不能盲目追求先进技术,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不能选用已经过时淘汰的技术。

(八) 经营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范

PPP项目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因公司管理不善而导致经营亏损,或因社会服务水平不佳而造成公共利益受损等,所以应该选择有资质、管理经验较丰富和信誉好的专业运营商负责项目公司的运营。

与政府签订防止竞争风险的协议也可降低其市场风险,即政府向PPP项目公司做出担保,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不再兴建与本项目有竞争的项目,不再引进其他投资者,以保证项目的垄断性经营。

(九)环境保护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的防范

环保风险的管理分为项目前期阶段和项目运行阶段,前期阶段主要依赖于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并进行相应的保险。项目运行阶段污水处理率不达标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的管理,可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监管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提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水平等措施来防范。

不可抗力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损失额的不确定性(主要针对自然风险及重大事故),主要的管理方法有:支付保险费把风险转移给有承担能力的保险公司或出口信贷机构;对不能保险或不能以合理成本保险的不可抗力风险,可以要求延长合同期限以补偿投融资中尚未回报、偿还的部分。

(十)涉及具体水务方面的风险

1.水价上涨过快风险的防范。政府应制定水价阶段性调整政策,水价要根据市场规律综合考虑供水成本、公众承受能力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由政府物价管理部门组织或授权资信良好的会计事务所、审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对水务企业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与审计,为合理定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建立具有公开性和公正性的水价听证制度。

2.供水安全风险的防范。建立供水安全监督机构,督促城市供水的不间断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秩序的稳定;政府和供水企业都要制定供水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和建立健全供水安全预警机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安全责任。

3.水质不达标风险的防范。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制,完善制水工艺,严格消毒制度,落实制水及水质化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水质检测报告定期报送、审核及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制度,保证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4.供水普及率不达标的防范。政府在和PPP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中,应明确普遍服务和强制服务的要求,对项目公司运行阶段水务设施维护、更新改造等的投入应有硬性规定,要求项目公司履行承担公共利益的责任。同时建立起政府、司法机构、公众消费者、媒体等的联合监督机制。

结论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了风险因素识别与风险归类,分别构建了基于外商投资方和基于政府层面的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了风险分担方案,并对各类风险提出了相应规避与防范措施。但由于本文所分析材料的局限性,对于城市水务业外商投资PPP模式的风险因素和规避措施仍可能存在一定不足,有待水务业相关学者和业界人士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鲁庆成.公私合伙(PPP)模式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王瑾.公共项目建设PFI模式的风险识别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

伴随着纷至沓来的外商投资,一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自1997年以来出现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独资化浪潮,加入WTO以后,这一浪潮更为猛烈。199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额452.57亿美元,其中独资项目共计161.87亿美元,约占外商直接投资数额的35.7%。而近几年的情况是这样的: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额630.30亿美元,其中独资项目共计462.81亿美元,约占外商直接投资数额的73.4%。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额158.93亿美元,其中独资项目共计123.38亿美元,约占外商直接投资数额的77.6%。从上面具体客观的数据来看,外商独资正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流方式。这篇论文

商务部的一项调查表明,2005年~2007年,82%的跨国公司继续扩大对华投资,57%的跨国公司在生产方面的投资倾向于独资新建。可见,外商投资独资化的情形在未来更是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的原因分析

1.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领域扩大

外商在华投资初期,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合资、合作是外商进入中国的最佳选择。随着我国加入WTO,在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进一步放宽了外商投资的股权限制,对银行、保险、电信、运输、旅游、法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外商独资经营限制进一步放宽,更多的产业领域允许合资企业中外商持有51%以上的控股权。这项政策的改变起到了鼓励外商独资化的作用,不仅新建的外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比例上升,原先无奈采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也纷纷转变为独资化企业。

2.合资企业双方在管理和文化的冲突

合资企业在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尽管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管理理念不合或因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内耗大幅度增加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一项国际性的合资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合资企业的成功率一般只有三分之一。很多跨国合资企业在管理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合资双方在企业管理和文化上的冲突。有了合资关系,就要花很大气力来协调管理制度和风格,协调成本很高。

3.保持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

依照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其中,所有权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企业规模、组织管理等方面,尤其以先进技术最为重要,这些是他们相对于东道国竞争者的比较优势,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以契约投资的方式与东道国合伙人共同建立合资企业,将会导致专有性的无形资产迅速扩散。当合资所取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企业为防范其“技术外溢”所花费的成本时,跨国公司宁愿选择具有较高控制程度的形式,也就是独资。

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1.减弱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溢出效应

FDI技术外溢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在跨国直接投资中,由于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的国际化生产,使技术自愿的或非自愿的向东道国扩散,从而带动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促进东道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对本土企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独资化趋势的加强和自有知识产权的保,这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散的渠道也被封死了,减弱了正的溢出效应,使得本土企业的学习模仿变得更加困难,阻碍了本土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获取。这篇论文

2.阻碍本土优势企业的发展,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通过以往多年的竞争,我国已经形成一批有较强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有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场占有率的本土企业。不过,由于诸多制约,这些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实力还有明显差距。独资跨国公司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国内产品与其产品的差距,在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挤占了本土企业的产品市场,甚至在某些领域中居垄断地位,从而控制国内市场。目前,国内一些行业的本土企业已被外商控股,特别是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中,不少商品已被外资占有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3.导致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本土企业更难留住人才

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逐一角逐之后,以知识为标志的人力资本正在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也是企业间争夺的焦点资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凭借良好的知名度、优越的软硬工作环境以及优厚的薪水待遇,能吸纳到国内许多优秀人才为其工作。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往往由于用人机制不活、待遇不高,在吸纳人才方面,本土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四、结论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投资领域;投资环境;投资贡献

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0年兴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9153个,总投资371.6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l1.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9.6亿美元。外商投资成为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投资规模:外商实际投资稳步增长,尤其是2000年开始,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态势。大项目投资又有新突破,2004年l—9月份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7项。(2)投资方式:已由中外合资经营为主转向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合资项目520个,合作项目14个,外商独资项目达到674个。(3)资金投向:外商投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高,但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二产业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实际外资。200年宁波外商投资项目共1209个,其中第一、第二产业为1154个,第三产业为45个。与此同时,外商投资可持续发展理念日趋显现。(4)资金来源: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近两年,日本和韩国对华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增幅明显。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德国、英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增长较快。(5)地区分布:南北差距比较明显。鄞州、余姚、慈溪、北仑、镇海等县(市)、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要大于南区的奉化、宁海、象山。(6)引资方式:重新整合、利用民企的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正成为宁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快、竞争力强,借助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可以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民企的不断壮大,产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稳固,也可以吸引境外企业与民企合资合作,这是“双赢”。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苏州的比较

(一)总量比较

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上与苏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3年宁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3亿美元,虽然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排名第五,但与排名第一的苏州的68.05亿美元相比,差距达近51亿美元之大。1998年到2003年6年苏州累计合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616.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232.22亿美元,而宁波这两项指标则分别只有96.5亿美元和53.55亿美元,不及苏州2003年一年的合同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可以看出与苏州相比,不管是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宁波总量偏低。

(二)外商直接投资构成、投向比较

无论是苏州还是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国家为辅。以2003年为例,在两地投资处于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有七个国家或地区相同,说明两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单一,外商直接投资来源过度集中。同时宁波和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投向也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幅射影响、带动力比较

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缓解两地建设资金短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经济的参与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宁波与苏州相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市经济的贡献度还不高,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大。一在涉外税收占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上,1997年以前,两地比重差不多,但1997年以后,无论是在绝对值上还是在比重上,苏州都高于宁波。二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宁波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5%左右,2003年也只是17.17%,而苏州这几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45%左右,说明宁波投资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明显不如苏州。三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比莺上,宁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比重偏低,长期徘徊在30%左右,而苏州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比重从1996年开始就达到60%以上,2003年更是达到86.3%。这说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外贸的拉动作用也明显不如苏州。四在三资企业从业人数上,从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在城镇从业人数中的比重来看,宁波和苏州两地的比重差不多,近几年都在40%左右,这说明两地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就业的作用都差不多。

三、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

宁波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落后,这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高

对利用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全局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政策措施不力。长期以来,宁波对利用外资的作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解决建设资金不足这一点上,而对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出口创汇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认识不足。不仅领导重视程度明显偏弱,而且支持、鼓励利用外资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少,与周边省市相比,往往落后一个节拍。

(二)配套条件不够强

宁波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生产要素积聚程度较低。外资项目,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进入,一般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当地有没有大量的可用人才,信息是否灵通,企业配套资金能否保证,相关行业是否发达,市场潜力和辐射能力有多大等等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问题。而宁波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工业布局呈现“低、小、散”的状况,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地区布局分散。1988年财政体制改革后,浙江实行了“省管县”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虽可调动各县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加剧了生产力布局的分散局面,各县(市)产业结构雷同、低层次竞争,不利十生产要素集聚。加上全省城市化进程慢,小城镇数量过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如2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广东有31个,山东有27个,江苏有22个,浙江仅有8个。这样,必然造成浙江工业企业布局重复雷同、生产配套半径过大、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质量的控制和要素的集聚,一些大型外商投资项目难以落户。

(三)工作体制不够顺

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包含在上海经济圈范围内,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做好接轨上海的文章。全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机构不够稳定,专业招商队伍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不够统一,项目管理、招商工作、外企管理都比较分散;招商水平还不高,招商引资的成本较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招商网络不够健全,招商方法不够灵活,大项目批准难,公关手段少,变通方法少。

(四)投资环境不够优

有关政策的科学性不够,透明度、稳定性不高,可操作性不强,政策编纂不及时,优惠政策承诺随意性过大;法律制度还难以满足外商对投资保障的心理要求,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监督不力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商的税外乱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涉及外商的经济纠纷发生频繁,外商投诉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多。

在服务机构建设上,除宁波开发区、保税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各级开发区都没有建立完整的投资服务机构,市里虽然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但服务、协调的制约很大。各地重招商、轻服务,不能为外商提供咨询、注册、建设、经营全过程、全方位专家式服务。服务工作不够深,服务效率不够高。

(五)舆论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与沿海其它省市相比,广东的招商重点为港澳,福建为台湾,上海为欧美大公司,江苏为新加坡,山东为日本、韩国,目标均比较明确。而宁波始终没有在招商的重点国别上有明确的定位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部分招商队伍走马观花,打一枪换个地方,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寥寥。在招商项目准备方面,宣传资料十分简单,引不起外商的注意;项目资料也难以集中。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部门协调等方面的原因,符合浙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导向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喊了多年始终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部级新闻媒体对宁波的宣传力度与大连、青岛、苏州等城市比相去甚远,宁波主要媒体很少有外语节目或宣传国外先进技术信息的专门栏目。

四、宁波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宽领域有重点地利用国际资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向传统农业改造、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养殖加工等特色农业领域;重点吸引外商资金投向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五大标志性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先进装备制造、新型金属材料及制品、造纸业及纸制品、家用电器及设备、食品arms0造等六大成长性产业;抓住我国开放服务业的契机,加大科研服务、管理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金融租赁、教育培训、文化传媒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房地产、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产业领域的引资力度。

(二)做好跨国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目前宁波的企业建设中,港澳台中小企业存量投资已经很大,今后引进国际资本的重点应放在跨国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上,争取更多国家的大公司、大集团来投资设厂,并促进已投资跨国公司积极增资扩股。要制定更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政策,促进国外高技术企业来投资,以提升宁波的工业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三)加快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能够提供关键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减税和利息补贴支持,加速折旧,优先提供政府采购项目合同等,来鼓励国外大公司、大集团转让先进技术。通过实施企业R&D退税补贴,提高财政科技投资支出比重,优先提供土地、建筑、运输、电力等政策措施,鼓励国外大公司、大集团在宁波设立R&D机构或基地。

(四)加速建设“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双百工程以存量带增量,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要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和现有部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自身的土地、市场、技术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动员他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增资扩股;全市要精心包装和推出100个“以民引外”项目和100个“以外引外”项目,特别要通过项目、技术、管理等全方位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合作,来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要结合实际制定“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的具体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更多的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放下包袱,主动开展全方位利投资活动。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法律制度是投资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商评估一国或地区投资环境的首要因素。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陕西引进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因此,完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环境,对于陕西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外商投资 投资软环境 法律制度

作者简介:靳晓龙,西北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闫茹冰,西北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8-092-02

一、陕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各种形式的外资进入我国。陕西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依托资源、科教、产业、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开放,加强吸引外资力度。从1983年陕西省第一个吸引外资项目——中美合资金花饭店起始,截至2012年底,外商在陕西设立的投资企业数达到5660家,实际利用外资175.1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陕西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陕西省利用外资的特点:

1.外商投资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明显,单个项目平均规模进一步增大。2012年我省外商投资企业单个项目平均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38万美元,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主要有三星半导体、西安环普科技、空气化工等。

2.外资来源地较为集中,以亚太国家和地区为主,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外资较少。在对陕投资的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商中,香港、韩国、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为22.46亿美元,占到陕西全部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6.5%。

3.外商投资地域不均衡,主要投资集中在关中地区。2012年,西安市新批项目80个,实际利用外资24.78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外资比重的84.4%。其他市(区)仅商洛、咸阳、宝鸡利用外资规模态势较好,陕南、陕北招商引资处于劣势。

4.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投资逐渐上升。2012年,外商投资第一产业项目数8个,实际利用外资0.17亿美元,占比0.57%。投资第二产业项目数61个,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占比66.55%,目前第二产业仍然是外商投资重点。投资第三产业项目数75个,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其中房地产行业增幅较大。

5.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外商投资总体规模偏小。2012年,陕西实际利用外资29.36亿美元,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2.63%。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产业集聚与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二、陕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现状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外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三部基本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及各部委针对企业登记、劳动人事、税收、外汇、贷款、出口、优惠待遇等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论文网]

陕西省根据国家立法和自身发展情况对吸引外商投资也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外商投资专门性立法。1995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制定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办法》、《陕西省利用外资实施办法》、《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陕西省推动新一轮横向联合与经济协作的若干规定》、《陕西省鼓励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若干规定》。

二是省政府分管外商投资的相关部门颁布的规定。省商务厅颁布《陕西省商务厅关于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有关事宜的通知》;省发改委颁布《陕西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办理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确认有关事项的通知》等。

三是各地市根据地方情况制定的法律法规。如《西安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实施细则(2007年版)》、《渭南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汉中市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

三、陕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法律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资法规体系不完善,层次众多,缺乏统一性

目前我国外资立法呈现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法律体系构架。在中央层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部委制定了大量外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部门规章、规定、通知等。在地方层面,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外资法律法规。目前,陕西现行有效的外商投资相关法规、规章多达几十部。这种立法体制给陕西外资法规体系带来了一些问题,地方与中央立法权限不明确,出现重复性规定,立法缺乏前瞻性,个别地方性外资立法与国家外资立法在内容和原则上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由于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法律体系缺乏了解,无法分清法律位阶,难以把握具体投资环境,出于谨慎考虑,投资者往往选择有着清晰、明确的投资法律制度的地区进行投资。

(二)法规内容上出口导向性明显,内外资企业待遇上具有差别

陕西外资立法关注重点集中于出口导向型的外商投资企业,偏重对外向型企业的优惠与扶持。wto—trims禁止出口实绩要求,然而在地方性法规中普遍存在鼓励出口的规定,这是出口导向型外资政策作用的结果。出口贸易比重增大,经济发展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受阻,企业停产、失业人数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西经济发展。同时,地方性立法对外资过分鼓励与扶持,对与内资企业形成了事实上的低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贷款利率等方面。

(三)法规政策透明度低,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透明度是法治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外资考虑的重要因素,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对法规政策透明度有明确规定。目前仍存在以内部文件、行政指示、内部通知、批文等形式对外资领域事项进行规定,一些法规、规章公开程度低,投资者难以查找到全部法规,不符合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审批制度方面,陕西省已将外商投资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商务主管部门,审批额提高至3亿美元。但是,审批权限下放可能带来审批机构之间协调问题,难以保证审批结果的权威性。外资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结构复杂、层次不一,例如不同投资形式的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的审批期限。同时,审批项目繁多,审批效率低下。

(四)外资进入的限制和局限多,国民待遇有待落实

国民待遇是指wto成员在经济贸易活动和民事权利方面给予其境内的外国国民的待遇不得低于其本国国民。但是,从国际法或国内法上来讲,外资国民待遇,是指内外资相

对意义上的平等,东道国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对外资提供优惠和便利或者施加限制与阻碍。目前,在外资准入阶段,陕西设定的外资准入领域限制和准入条件仍然较多,落后于当前经济发展实际需要。

四、陕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现代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发展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的缺陷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省市已经将吸引外商的思路由依靠优惠政策转向通过优化法制为核心的投资软环境来吸引外商。因此,法律制度的调整对改善陕西省的外商投资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外资法律体系

对国家已有的法律,要结合陕西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国家目前尚未出台的法律,陕西也需要根据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条例。对于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法规要及时进行清理、废止。要密切注意和研究国家涉外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发展变化情况,同时学习经济特区与沿海省市立法经验,为陕西省外资法律环境的改善明确方向并奠定基础。在制定地方性外资法规时应遵循wto—trims相关规定,在许可的范围内实施优惠与鼓励政策。通过立法使得招商引资政策法规化并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贯彻落实外资国民待遇

消除外资进入某些行业、领域的限制,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省应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外资准入领域与条件,只要符合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就可以适当放宽进入条件,并利用《中西部目录》修改的机会,将急需引进的外资项目加入目录之中,使其享受相应优惠待遇。此外,从东部沿海引资优势明显的省份经验看,制定专门的实施外商投资国民待遇的地方规章对吸引外资有重要作用。陕西省可以借鉴这一方法,结合本省情况,将国民待遇通过政府规章统一规定。

(三)提高政策法规透明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公开、透明的投资环境有助于提高投资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陕西应及时公布国家及地方外资政策与法律法规,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出台地方性政策与法规前应充分听取公众及外国投资者意见,以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规则并对外公开所有负责发放许可证或其他授权、批准或管理活动的机构名单。制定具体措施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制定全省统一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与收费细则,列明审批的具体程序、标准与收费项目、依据。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与信息交流,通过联合办公、集中办公形式简化审批程序;集中部门职能,减少主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同级间横向协调与上下级间总相协调,将工作程序透明化。

(四)适时制定一部独立、完善的陕西省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

目前陕西与外商投资相关的规定散布在各种规定、办法、条例中,制定一部独立、完善的陕西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有利于克服现有外资法律政策过于庞杂的问题,便于外国投资者全面掌握陕西省外商投资的法律规定。科学、完善具有可预见性的法律制度是外商评估投资软环境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其它省份尚未正式颁布独立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陕西省如能率先颁行一部独立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将对完善陕西投资法律制度产生重要作用,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投资指南网.2012年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简报.http://www.shaanxiinvest. /tztja/show.asp?id=7639,2013-03-11.

[2]刘秀红.“trims”对我国地方性外资立法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5).

[3]杨风雷.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之法律研究.经济师.2011(2).

[4]卫红春,庞建信.陕西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唐都学刊.2007(3).

[5]单文华.外资国民待遇与陕西的外资政策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2).

[6]周红锵.论杭州市投资法律环境的完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FDI 私人资本 挤出效应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也给东道国带来了稀缺的无形资产,所以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甚至发达国际也加入了争夺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的竞争行列。但是要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这样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会发生递减。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给一国的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出效应是评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资本相对匮乏。因此,吸引外资以增加中国资本存量,促进中国资本形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电力煤气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二产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由于影响国有资本的非市场因素较多讨论不易,我们主要关注FDI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对外商投资的研究利用“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小于投资及外汇不足两个缺口,但中国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缺口。另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溢出效应”。E.Borensztein等(1998)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取决于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最低限之上后,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形成充分吸收,促进本国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竞争性行业中,只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这里关注的是外资对本国投资的影响。陆建军(2003)利用各省份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得出外资对东部省份有挤出效应,对西部省份有挤入效应的结论。

三、 分析

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利率,而是回报率。设第二产业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则其利润

可得

在行业间人力资源无法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设,在大量失业人口存在的情况下,设,可得,即,dR/dK

可见,资本回报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外商投资的引入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已经提及,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回报率

故此,外商投资引入降低国内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减少了国内投资Id。

外商投资本应增大总需求从而引致更多的投资。但在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及工资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本量的增大只会导致回报率的下降,从而挤出国内投资。这是因为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导致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力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产量的增长小于资本量的增长;而货币工资率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产品需求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这两者导致了资本量的增长高于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高于利润的增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利润率太低导致了国内投资,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不足。

实际上,由以上分析可见,任何资本存量的增长都会在本文既定前提下降低资本回报率,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投资。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这使得本地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从而被挤出的总是本地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外国人的收入,属于GDP但不属于GNP。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获胜,其利润以外国投资收益的形式汇出,实际上是减少了本国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工资增长率,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消费需求,减少企业利润,更进一步挤出了本地民营企业的投资。

四、计量检验

此处简化罗长远等(2004)的计量模型,采用1991―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i表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的比重,fdi表示GDP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则应为负值。线性回归结果为:i=0.244-18.441fdi, sig=0.000 通过检验,说明外资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

在目前中国储蓄显著高于投资的情况下,不应再认为中国资本匮乏而盲目引进外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流动受到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只会夺走国内民营企业宝贵的投资机会,进而减少中国的居民的投资收益和总收入,减少国内的总需求,并由此而减少国内企业的总利润,再反过来减少中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此外,提高利用直接投资的质量,鼓励随外资的进入而输入国内稀缺资源,对竞争性的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9)

[2]罗长远,赵红军.外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投资者甄别机制[J].经济研究,2003(9)

[3]罗长远,陆铭,陈钊.FDI与国内私人资本:挤入还是挤出?[J].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参选论文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也给东道国带来了稀缺的无形资产,所以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甚至发达国际也加入了争夺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的竞争行列。但是要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这样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会发生递减。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给一国的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出效应是评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资本相对匮乏。因此,吸引外资以增加中国资本存量,促进中国资本形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电力煤气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二产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由于影响国有资本的非市场因素较多讨论不易,我们主要关注FDI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对外商投资的研究利用“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小于投资及外汇不足两个缺口,但中国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缺口。另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溢出效应”。E.Borensztein等(1998)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取决于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最低限之上后,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形成充分吸收,促进本国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竞争性行业中,只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这里关注的是外资对本国投资的影响。陆建军(2003)利用各省份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得出外资对东部省份有挤出效应,对西部省份有挤入效应的结论。

三、 分析

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利率,而是回报率。设第二产业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则其利润

可得

在行业间人力资源无法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设,在大量失业人口存在的情况下,设,可得,即,dR/dK

可见,资本回报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外商投资的引入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已经提及,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回报率

故此,外商投资引入降低国内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减少了国内投资Id。

外商投资本应增大总需求从而引致更多的投资。但在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及工资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本量的增大只会导致回报率的下降,从而挤出国内投资。这是因为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导致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力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产量的增长小于资本量的增长;而货币工资率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产品需求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这两者导致了资本量的增长高于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高于利润的增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利润率太低导致了国内投资,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不足。

实际上,由以上分析可见,任何资本存量的增长都会在本文既定前提下降低资本回报率,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投资。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这使得本地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从而被挤出的总是本地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外国人的收入,属于GDP但不属于GNP。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获胜,其利润以外国投资收益的形式汇出,实际上是减少了本国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工资增长率,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消费需求,减少企业利润,更进一步挤出了本地民营企业的投资。

四、计量检验

此处简化罗长远等(2004)的计量模型,采用1991―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i表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的比重,fdi表示GDP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则应为负值。线性回归结果为:i=0.244-18.441fdi, sig=0.000 通过检验,说明外资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

在目前中国储蓄显著高于投资的情况下,不应再认为中国资本匮乏而盲目引进外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流动受到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只会夺走国内民营企业宝贵的投资机会,进而减少中国的居民的投资收益和总收入,减少国内的总需求,并由此而减少国内企业的总利润,再反过来减少中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此外,提高利用直接投资的质量,鼓励随外资的进入而输入国内稀缺资源,对竞争性的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9)

[2]罗长远,赵红军.外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投资者甄别机制[J].经济研究,2003(9)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随着世界 经济 形势的发展变化,

近几年来,湖北省积极改善经济环境,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成效显著。但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沪、粤、苏、浙等省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研究湖北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产生的利弊,对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湖北企业同世界著名公司的合作,提高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 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截止2006年,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来湖北省投资,来湖北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8多家, 跨国公司 在湖北省设立地区性、区域性机构累计达到300多家。2006年湖北实际利用外资30.82亿美元,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湖北实际利用外资只有15.61亿美元。?

(1)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近年来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外资来源仍以亚洲国家(地区)为主。亚洲国家(地区)来投资项目数、 合同 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8.67%、76.83%和67.34%。实际使用外资来源前五位国家(地区)为香港、日本、美国、法国和维尔京群岛。?

(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

按实际平均项目投资额来衡量投资规模,2002年,来源于亚洲的一般为几百美元,而来自欧盟跨国公司的则高达上千万美元。由于湖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项目数虽多,但投资的规模较小。跨国公司来湖北的投资总额只占全国的1/100,数量只占1.6%,可见外商投资的规模非常的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各市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

湖北省15个市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和其周边城市黄石市、宜昌市、孝感市构成的大城市圈内,两者分别占全省总投资的65.1%和81.41%,而其他地区利用外资额与距武汉的距离呈现反向变化趋势。?

(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不平衡。?

近年来制造业是外商投资重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为外商所看好。2005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中,投资制造业的项目多达353个,占新批项目数的67.9%。在制造业中,外商主要投资在机电、纺织服装、 交通 运输 设备制造、 医 药 、化学原料生产等方面。在外商重点投资制造业的同时,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也为外商所看好。?

(5)外商投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武汉、襄樊的汽车产业,黄石、鄂州、仙桃的纺织产业,宜昌的化工,武汉、宜昌的 电子 产业都出现了产业聚集现象。外商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也有明显提高。世界柴油发动机巨头-美国康明斯公司与东风公司合资设立柴油机研发中心已落户武汉沌口开发区,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主要从事柴油发动机及压缩天然气发动机、发电机设备及元件的技术研发。?

2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能对湖北的经济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2.1 积极作用?

(1)改善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湖北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了湖北出口产品的结构。目前湖北形成了武汉、宜昌、襄樊、孝感四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船舶、显示器、汽车及零部件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产品比重上升, 扭转了过去出口单纯依靠农产品、纺织品的局面, 改变了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状况。?

(2)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要素禀赋结构理论,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将改变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势必会对一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影响。2006年

?

2.2 消极作用?

(1)影响产业格局,引发地方的发展不平衡。?

外商直接 投资 的投向以盈利为目的,可能会与我省地区发展政策不符。外商过来办企业,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这样他们就不会考虑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同时,他们尽可能往最能赚钱的地区去投资,这会使得湖北省不同地区的 经济 发展更加不平衡。?

(2)带来的技术并非核心技术,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用不大。?

以汽车产业发展为例,现在的汽车合资企业虽然股份方面我们占多数,但是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合资带来的好处就是给外国汽车企业提供了销售自己生产的汽车的渠道,而对自己的 民族 汽车产业发展并没有多大贡献。?

(3)给民族 工业 带来的冲击。?

由于外商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政府的优惠政策,采取“先占 市场 再寻求最大利润”的策略,集中力量于流通领域,强力挤占市场,甚至导致对某些产品市场的垄断,严重影响了本地企业的健康发展。?

(4)对就业产生溢出效应。?

外资企业依靠自身的雄厚实力, 通过占领湖北市场,在饮料、纺织、家化等行业挤垮湖北本地企业, 进而也会使这些企业中的员工失业。与此同时,在现行的 社会 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落聘的职工的安置和分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外资的进程,而且给社会稳定也埋下了隐患。?

3 湖北利用外商投资的主要对策建议?

3.1 着力改善投资软 环境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继续加强全省重点对外开放口岸基础设施和部级、省级开发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体系,增强吸收外商投资的竞争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提高通关效率,及时缓解外资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原 材料 价格上涨, 电力 、资金供应紧张等问题,努力为外资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此外,按照国家投 融资 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外资项目核准制度改革,尽快出台湖北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 管理 办法》、《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国际 金融 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暂行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规范,并抓好新办法在全省范围的实施。 ?

3.2 认真贯彻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对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项目的 税收 优惠政策,认真贯彻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 指导 目录》,鼓励并引导外商投资改造 机械 制造和纺织服装等传统工业,发展现代 农业 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大力吸引外资发展 电子 信息、生物 医 药 、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汽车、钢铁、石化、机械等行业的骨干企业招商,引进 跨国公司 来湖北进行战略性投资;积极推进商贸、物流、科教以及金融、 保险 、 旅游 、中介机构等服务业吸引利用外资。?

3.3 加大引导县市招商力度?

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吸引外商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具有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的加工型项目,以此带动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县域“一主三化”的进程。注重关联招商和配套引进,逐步推进武汉城市圈城镇群内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促进产业板块和密切配套的产业链的形成,为整个圈域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

3.4 调整利用外商投资的战略导向?

应将利用外资,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作为新形势下湖北省利用外资的战略导向,一是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重视外资来源的技术档次、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构成。二是提高湖北利用外资的水平,充分利用外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和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技术结构、出口产品结构等。?

3.5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探索项目融资、境外上市和股权融资等新的利用外资方式,积极筹措融资 成本 较低、条件比较合理的国外资金,重点支持能源、 交通 、城建、港口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引导外资参与国有 企业战略 性改组,认真研究盘活国有资产的有效形式。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外商进行协议购并、产权交易市场购并、股票市场购并以及股权转让购并,推动现有存量资产与国际资金、技术的融合,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凌丹,段凌燕.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经济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6,(8).?

[2]张小,郑家喜.湖北省外商企业发展状况与引资路径[j], 统计 与决策2005,(7).?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贸易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以往大部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常常停留在出口贸易模式方面,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也只是流量而非存量。本文引进了贸易模式演进的概念,使用流量与存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条件三个方面较为完整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贸易模式演进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直接投资指数和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成正比。(2)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模式有长期均衡显著影响,会引起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重的上升,有利于我国贸易模式的正向演进。(3)外商直接投资指数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总指数的改善起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全球化的浪潮发展得如火如茶,国际投资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更为迅猛,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写作硕士论文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作用发挥得更为自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538万亿美元,超过2000年创下的前历史纪录1.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吸引的FDI总量居世界第五位。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按照uNcTAD①统计,为670亿美元,下降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FDI从最初的每年几亿美元到后来的每年十几亿、几十亿美元再到现在每年几百亿美元,可以说FDI在量上的发展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大,国际游资等大规模FDI流入中国,2007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较上年增长13.8%,创下了中国FDI的最高纪录。FDI对我国经济的各方面影响甚广,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贡献。从以往的数据及前任研究成果看来,FDI与一国的贸易额有极大的关联性,并且相关系数还不小。从我国的情况看来,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扩大自身优势产品进出口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而且对我国进出口结构也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出口大于进口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与此同时,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②。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FDI对我国贸易模式转型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FDI和贸易进出口额虽然增长迅速,但我国目前进口的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制成品却大多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③,或者是粗加工或初加工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仍然很少。具体表现在纺织品出口比重过高,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贸易利益与贸易总量相比十分之少。但是仅仅从总量上分析FDI与我国贸易结构的关系显然是不妥的,这也正是之前的学者研究时容易忽略的地方。本文将通过FDI如何影响贸易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对FDI和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贸易结构、贸易条件三个角度的实证分析来研究其与贸易模式转型的关系写作硕士论文及其从何种机制、渠道来影响贸易模式,并据此探索应当如何对FDI在各个层面加以引导,为今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自2010年12月1日起,税务部门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取消超国民待遇,开始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这标志着中国将在税收制度上彻底结束对外资企业“优待”,内外资企业的税制实现全面统一。这一政策的取消,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国内的内资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

一、什么是“超国民待遇”

所谓“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外资企业在中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政策,比如“三免两减半”,即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从获利年度起2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这些优惠政策在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资的确起了重要作用。2010年12月1日,我国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据了解,城市维护建设税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县城(镇)和其他地区,分别按照其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7%、5%、1%三档税率征收;教育费附加目前统一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3%的比率征收。至此,内外资企业税制实现了全面统一,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被彻底终结。

二、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产生的原因

1.国际引资政策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依旧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根据WTO相关协议的规定,在国内规章中,东道国应给予外国企业和外国产品不低于本国企业和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外资的流入,的确对东道国可以产生许多积极效应,如弥补投资缺口、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吸引外资的重要性。

2.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大量流入中国

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便成为了我国吸引外资的一张重要王牌。

我国“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有如下两类:

(1)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退税优惠、产品出口和先进技术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办理投资额内生产设备减免税证明、地方优惠政策。

(2)财政优惠政策:如河北省规定,外商购并该省企业,凡出资额达到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25%以上并办理法定手续的,该企业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承包、租赁国有企业的,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伴随着这样的优惠,许多跨国公司已纷纷开始在华设立地区总部。据统计,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进口和出口已分别占我国的57.8%,58.66%和57.31%,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1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额7200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0年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76.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6%,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吸收外资连续第15个月保持增长。

三、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正当其时

“内外有别”的税费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对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种税费制度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

1.重数量不重质量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计成本盲目招商引资,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区域环境也在外资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在环保、资源等方面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和牺牲。

2.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情况增加,可能对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产业安全形成威胁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各行业的前五位企业几乎全被外资控股或合资。由于内外资企业待遇迥异,内资企业也有动机与外资合资,这极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例如,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就对厦门工程机械、广西柳工机械、徐州工程机械、潍柴动力、三一重工等一大批大型国内主要企业垂涎三尺。

3.外商投资企业带来的技术外溢作用不够突出,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外商在华投资的动机之一就是控制技术的扩散,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仅仅依靠外资企业来发展我国科技显然是不够的。

在为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拍手称快的同时,作为内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实现新的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本质上说,是中国经济环境趋向理性、创新发展的征兆,是中国企业与外资同台竞技的新开始。

参考资料:

[1]2006-10-11 中国新闻网

[2]黄汉民、钱学锋《中国对外贸易》,武汉大学出版社

[3]2010年第五期《杭州商贸》

[4]至诚财经网,2010-3-23,《中投顾问:超国民待遇”影响我国民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黄汉民、钱学锋《中国对外贸易》,武汉大学出版社

[6]2010年12月1日,重庆晨报,《今起内外资税费统一,竞争环境更公平》

外商投资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准入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28-03

一、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现状分析

(一)武汉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的现状

目前,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是由各市级工商局管理,同时又下放给各区级工商分局部分的受理及审批决定的权利。这一权力的下放,多少给予了外商投资活动的空间,而且,在审批数量上,现行的市场投资准入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只是列出了行政审批条件,如果符合条件许可的外商投资,都可以完成审批。

在行政审批条件中一共列举了11条,包括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工作单位证明或企业《营业执照》 );董事长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书;审批机关对合同、章程的批准文件 ;审批机关签发的《批准证书》副本1号原件;有关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 投资者的合法开业证明 ;外方投资方的合法开业证明 ;董事会名单以及董事会成员的姓名、住址的文件及任职文件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经营场所证明 ;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及名称登记全套资料;律法规定的其他文件、证件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仔细看来,这些条件大多是手续上要求,几乎不会给外商在武汉城市圈内投资限定多少门槛。

(二)现行的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的不足

1.投资主体资格登记制度不健全

中国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在注册资本上实行的是法定资本制或授权资本制,在主体资格上实行的是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合二为一的登记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注册资本在合同或章程中载明出资者认缴出资的金额和期限,在出资额未全部实缴前,并不是公司真正的注册资本,只是公司预计发展的规模和政府允许其发行资本的限额;在主体资格上,外商投资企业同内资、私营企业一样,实行的仍然是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合一的登记制度,即公司一经设立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同时获得。

投资主体资格登记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隐患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企业在设立时已获得经营资格,在未出资或出资不落实的情况下,企业仍然可以签订经济合同,申请贷款,对外融资,而企业在实际上无法用注册资本承担债务,将大大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安全经营;企业未出资或资金缺口很大就不具备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也会减缓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步伐,甚至产生阻碍;现行的资格登记制度造就了大量虚假企业,它们利用外商投资企业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获利,造成了城市圈内虚假的数字繁荣,最终的结果还是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秩序产生不良的后果。

2.与促进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目标不匹配

从国外城市圈的成功经验表明,城市圈规划在本质就是想要实现其协调发展,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同时要重视生态绿带与游憩系统建设和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武汉城市圈,武汉市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产业基础、交通区位、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呈现武汉的“一市独大”的局面,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增长必需要素的吸引能力远远强于周边城市。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制度在吸纳外商投资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1)影响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大多数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都会把资金投向投资回收期短、效益高、风险小的项目和地区。这也就呈现出外商投资在工业的投入和武汉地区的投入远比其他产业和地区高的现象。根据表1数据显示,外商企业投资在工业的项目数有2 520个,占总投资的59.64%。资金数为1 642 513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4.57%。第一产业的项目数只占2.06%,资金数占1.37%。这种不平衡的投资是不符合我省地区发展政策的。

由表2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外商企业投资的地区重点偏向于武汉,投资的项目数占外商企业在全省投资数的45.77%,投资额占54.36%。这种极不平衡的投资偏向不符合湖北省地区发展政策,有悖于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

(2)没有带来核心技术,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用不大。以汽车产业为例,现在的汽车制造商多数以合资的形式存在,例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就是由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成立的公司。这些汽车合资企业虽然中国的公司占多数股份,但是核心技术却是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合资只是给外国汽车企业提供了销售他们自己生产的汽车的渠道。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这对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毫无帮助的。

(3)冲击民族工业,并对就业产生溢出效应。外商投资者都有着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条件,加上中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外商投资者相对于湖北民族工业企业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先占取市场份额,打击民族企业,再寻求最大化利润。这严重的影响了湖北省民族企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外商企业的对湖北省民族企业的冲击,使得一些本土企业倒闭,从而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失业。由于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如果对落聘的职工的安置和分流问题处理不当,会给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

3.市场准入流程不透明,审批执行过程扭曲

在外商投资领域,采取的是依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外资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审批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在特定行业内进行投资,还涉及经营许可问题。在这些行业内,无法可依,只能以文件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审批的条件和标准方面或者规定得不够。虽然在行政审批条件中,也成文列举了投资者的合法开业证明(中方投资方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由企业盖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字样);外方投资方的合法开业证明(公证文件及大使馆认证文件)、有关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等等共十一条要求,可是仔细看这些准入要求,都是一些形式上的要求,本质上,根本没有对投资准入起到门槛作用。

另外,行业之间也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有的行业审批条件和标准根据国家要求规定的非常的具体,如药品方面,而音像制品的审批条件就非常笼统和不全面。除此之外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审批程序的非透明化,暗箱操作情况多见。而且也不仅仅存在于外商投资,是一个较严重,却又比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

(一)完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立法体系

目前,中国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其中涉及投资市场准入的部分概念也相当模糊。加上立法权限划分不明确让立法缺乏系统协调性。而且中国外商投资实行的是立法上的双轨制,内资企业的投资关系由国内相关法率进行约束,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关系则根据相关涉外法进行调整,正是这种双轨制,让中国外商投资准入形成由两套不同的法律予以调整的格局。因此,中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法律体系的方向应在完善和充实《外商投资法》的基础上,以国家管理外资的法律制度为主体,以资本作为外资立法的基础,而不再根据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分别立法,避免政出多门,令人难以适从。同时,也可以让武汉城市圈内外商投资项目准入有法可依,减少主观空间范围。

(二)健全项目投资审批、许可监管制度

1.规范武汉城市圈市场准入的政府监管

实现投资准入的法治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既有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一直以来,中国法律对准入程序都是实行的是核准主义原则,从而使“权力”大于“权利”,给了监管者很大的人为活动空间。同时,在法律条款上也明确给予监管人依据行业经验的判定范围。这更加加大了对监管权限制与约束的难度,从而滋长了绝对的权力而导致绝对的腐败。随着寻租活动的加剧,投资市场准入的腐败现象在武汉城市圈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屡见不鲜。因此,在武汉城市圈内加大对监管权的限制与约束,建立监管权约束机制,进而提高政府监管机构的效率对于武汉城市圈带动国家中部崛起计划的成功十分关键。首先应当加大反腐力度,避免在投资准入监管时集审核权、执行权、自由裁量权于一身,从而减少权力寻租行为;其次,武汉城市圈内的各级领导政府应当极力配合相关司法部门加强立法建设,把对监管者的权利约束也纳入市场准入行政法治范围,使得投资准入问题,包括许可证制度,市场准人制度、特许经营制度、年审(检)等制度有法可依,形成一个健全的投资环境。同时,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对监管者形成有效监督。

2.完善武汉城市圈审批、许可制度

审批、许可制度在中国投资制度里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外商投资采取的是依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审批制度。许多特定行业内进行投资,还涉及经营许可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可依,只能采取文件代法。更为重要的是审批程序的非透明化,暗箱操作情况多见。因此,在审批、许可制度方面,至少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尽快完形成程序审批制,让审批机关主要是从程序上审查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符合条件的即予以核准登记,减少审批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利力,也更加实现审批上的透明化。其次,可以适当弱化经营范围的限制。在中国投资领域,无论外资内资,甚至是个体工商户都有相关经营范围的限制。这种限制让投资者根据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节奏、领域,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相悖。因此,在构建武汉城市圈项目投资准入制度时,建议可以在审批制度中树立一种新的观念:只要有助于区域内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民族工业,有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的一切合法的活动都是许可的。这种观念弱化了经营范围的限制,也是从实质上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使武汉城市圈改革与发展更加有创造力。最后,要确保审批程序的透明化。要彻底改变武汉城市圈现行投资审批过程中的混乱现象,就需从统一审批条件和标准入手,实现审批程序的简化和透明。在相关部门设计审批的条件和标准时应当秉着简单、具体、易操作的原则,尽可能地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低效甚至无效。另外,对审批程序,不仅要进行时间上严格限制,也要对不予审批的情况对投资者给予公正、合理的解释。同时在程序上给投资者改正的机会,并保证改正程序透明化。

(三)在准入制度中鼓励承接服务外包业务

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的特点。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大部分已经转移,但是因为国家政策、地理环境等因素,许多有能力的制造企业把外包业务选择在深圳经济特区,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地区。随着制造业外移热潮渐趋平缓,服务业转移却开始逐渐形成。武汉城市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行业也较为发达,科技教育实力更是优势明显。在武汉城市圈项目投资建设时,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同时,配合进一步服务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为招商引资培植起越来越完善的环境。扶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使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完成中部崛起的又一重要手段。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准入制度的现状,总结出现行的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准入制度的不足,包括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冲击了民族工业等。提出了完善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准入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的科学构建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霞.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经济法博士学位论文,2006:14-25.

[2]肖海军.营业准入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9.

[3]李昌麒.经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49.

[4]戴霞.市场准入的法学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6,(3):12.

上一篇:市场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资产证券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