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8 22:41:26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1、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南郊,镇驻地距市中心十七公里,辖19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1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耕地在积17338亩,全镇总人口23208人,其中少数民族22488人,占总人口数的96.9%。

2、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7056.11万元,财政收入189.9万元,人均收入1345.00元。

3、2002年全镇6-15周岁三残儿童17人,随班就读10人。

二、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搞好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逐步树立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份的意识。

2、在《残疾人保护法》和《关心青少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切实加强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

三、目标

1、保证三残生的入学率逐年上升。

2、消除三残生在学校受到排挤歧视的现象。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权益。

四、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新的特殊教育管理机制。

2、部门设领导分管特殊教育工作。

3、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积极筹措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师的培训等,不断推动我镇特殊教育的发展。

4、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帮助三残生。

5、教育辅导站设兼职特教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6、把特殊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多渠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我镇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如要求学校做到以下一些具体工作:

① 在座位上特殊照顾,让他们坐在符合自身特点的方便位置,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去考虑,同时要便于教师的辅导和观察。

② 抽时间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每周每人要受到半天时间的辅导。

③ 不准同学歧视和讽刺他们,一定给他们精神上的帮助,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启发和鼓励他们努力向上,决不恢心。

④ 与他们的家长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好这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们。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打算:

1、不足之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较差;

②师资培训不够,很多教师没有懂得特殊教育的方法。

③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2、今后的打算。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③加强特殊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胜任随班读的特殊教育工作。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取得的成绩离要求还很远,且新的形势对特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争取把我镇的特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舟溪镇教育辅导站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教育见习目的

1、通过教育见习了解见习学校、教师以及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2、通过教育见习观摩学习见习学校的课堂教学以及各项教学研讨活动。

3、通过教育见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断开阔视野,增进对各类小学的认识,丰富感性认识。

4、通过教育见习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小学教育工作的良好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和教育实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教育见习要求

1、通过邀请见习基地学校领导作介绍,了解见习学校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以及组织机构,以及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教学 工作计划 、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

2、通过观摩见习基地学校的教学工作,了解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研活动,参与新课改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情况。教学工作的见习主要以观摩课堂教学为主。

3、通过观察与个别访谈交流,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个性差异等。

三、教育见习活动的实施

1、教育见习之前事先安排好见习周的各项活动事宜。了解见习学校的相关教学进度,认真做好分组、备课与研讨的工作。

2、教育见习期间首先邀请基地学校领导作专题发言。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等基本情况。

3、教育见习活动结束以后,在教育见习工作指导组的领导下,由带队教师负责组织开展学生教育见习成绩的考评工作。

4、教育见习期间主要考察学生《教育实践手册(见习分册)》的填写情况以及见习期间的具体表现。

5、教育见习的具体活动,可以结合基地学校的集体工作,根据基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协商适当调整教育见习的活动内容。

四、教育见习时间、教育见习基地以及带队教师

200x级特殊教育(本科)班

见习时间:200x年4月2日~200x年4月6日

基地学校: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

带队教师:吴春玉

五、教育见习的组织机构

六:见习学生名单

0x级特殊教育(本科班)见习生名单(28人)

林琴花、蔡雅芬、刘丽芹、吴洁颖、陈丽清、魏晓红、郑琳琳、林 芝、谢雪新、李晓雪

林 平、张培辉、于敏清、徐少君、张小雨、翁林玲、黄秀红、刘 婷、方婷婷、陈聪莉

陈珊珊、魏 霞、黄丽萍、黄碧嫣、黄 沣、谢小辉、谢小琴、张智芬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特殊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在接到教育见习通知后,我给自己这个刚迈出校园不久的新教师一个详细的见习工作计划,了解完班级情况,具体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根据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本学期将组织级特殊教育专业班28人,到师范学院附属丰泽小学基地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

一、教育见习目的

1、通过教育见习了解见习学校、教师以及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2、通过教育见习观摩学习见习学校的课堂教学以及各项教学研讨活动。

3、通过教育见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断开阔视野,增进对各类小学的认识,丰富感性认识。

4、通过教育见习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小学教育工作的良好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和教育实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教育见习要求

1、通过邀请见习基地学校领导作介绍,了解见习学校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以及组织机构,以及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教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

2、通过观摩见习基地学校的教学工作,了解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研活动,参与新课改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情况。教学工作的见习主要以观摩课堂教学为主。

3、通过观察与个别访谈交流,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个性差异等。

三、教育见习活动的实施

1、教育见习之前事先安排好见习周的各项活动事宜。了解见习学校的相关教学进度,认真做好分组、备课与研讨的工作。

2、教育见习期间首先邀请基地学校领导作专题发言。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等基本情况。

3、教育见习活动结束以后,在教育见习工作指导组的领导下,由带队教师负责组织开展学生教育见习成绩的考评工作。

4、教育见习期间主要考察学生《教育实践手册(见习分册)》的填写情况以及见习期间的具体表现。

5、教育见习的具体活动,可以结合基地学校的集体工作,根据基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协商适当调整教育见习的活动内容。

(二则)

在毕业之后,我的第一件事要进行实习工作,为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制定好详细的毕业实习工作计划。我详细的实习工作计划是这样的:

我系级共有134人。其中旅管专业34人,招商管理专业35人,采购供应管理专业30人,酒店管理专业35人。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计划。

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一、专业实习工作的指导思想

遵循就业是民生之本原则,实行实习就业一体化,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实习工作的目的

使学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其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适应性和光荣感与责任感;使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专业实践;培养学生从事工作的初步实践能力;全面检验系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使学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三、专业实习工作的方式、时间和地点

学生根据自身的就业原景、专业特点和兴趣自行联系实习就业单位,进行分散实习就业。同时,对于少数企业需要一定人数的实习就业学生,则由系统一联系安排。实习时间为年月到月日,实习地点为区内外相关企业。

四、专业实习工作的措施

(一)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对学生加强专业教育。特别是加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从生产服务一线做起,从基层做起稳步发展的职业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2.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缩短其实习期间熟练上手操作的周期,树立我系和学院良好的办学形象。

3.加强就业指导,把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三)学生专业实习要求

学生必须根据实习安排,服从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岗位安排,在部门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完成实习单位交付的各项实习任务。在实习期间,要注意调查研究,积累有关资料,了解实习单位的基层工作方法及内部业务联系,及时予以总结,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高度,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愿意在实习单位工作,实习单位同意就业的,及时签订就业协书。

(四)加强对专业实习过程的跟踪监控和指导工作

专业实习带队老师为五位教师。

五、经费预算

学生实习补助:134人×120元/人=16080元

带队老师差费:路费4人×500元/人=2000元

住宿及差旅补助按5天计(4人)

六、建议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素质;专业化发展

在当前特殊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并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强化校本培训力度,不断丰富校本培训内容,让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前培训、职中培训中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奠定牢固基础。俗话说“教育乃立国之本,民族振兴之希望”,教育对于民族与国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特殊教育属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构成部分。因此,国家、学校、公众需要强化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大力提升,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职业修养都需要加以强化,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学校要全面了解特殊教育教师实际的工作困惑,强化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让特殊教育教师能够真正提升自我,从而能够更加用心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提高特殊教育的综合水平和质量。

一、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俗话说:“教育乃立国之本,民族振兴之希望。”国家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构成部分。特殊教育活动能够让更多特殊群体接受公平的教育服务,让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社会的综合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当前特殊教育的教育环境、教学力量较薄弱,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导致特殊教育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能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让特殊学生也能拥有自己的理想、生活。除此之外,要想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道德修养,让特殊教育教师掌握更多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思想层面不断完善、优化自我,逐渐由专业新手发展成专家型教师,从而能够更加努力、专注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社会认同感,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特殊教育氛围和环境,让更多特殊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一)教师专业水平、专业意识有待强化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劳动职业技术教育能力、康复教育能力、手语能力等。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特殊教育教师掌握的特殊教育知识较匮乏,专业水平、专业意识有待强化,在具体的特殊教育教学中更是缺乏教学激情,只关注是否可以高效传递教学内容,却忽视了教育效果,根本无法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发展。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职后培训,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教师的继续教育缺乏多元化、灵活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特殊教育培训,需要在后期学习中持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目标定位有待完善

在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仍旧存在目标定位有待完善的情况,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只关注教师的理论培训、学习,却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实践培训,无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想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知识和技能,强化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但是调查发现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存在重心偏颇的情况,只关注理论知识学习,却忽视了技能的掌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习惯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对待全部特殊学生,没有了解特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只关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融入真实案例、生活素材,这样不仅无法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发展与成长,也会降低特殊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三)特殊教师师资培训体系有待完善

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特殊教师师资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的情况,个别学校只是形式化地设定一些师资培训课程、内容,缺乏完整、科学的培训规划、方案,导致教师在培训活动中无法真正获得提升与成长。当前特殊教师师资培训通常都是形式化地讲解一些教育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并没有联系教师真实的工作困惑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设定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展示特殊教师师资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导致教师缺乏参与师资培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差,无法在培训中提升综合素质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师师资培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更加完善、优质的教师师资培训体系。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加快专业建设,强化政府主导

要想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加快专业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为教师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特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提升自我。政府需要积极转变特殊教育发展理念,要设立相应的措施与政策,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特殊教育事业。政府要加大资金、物力、人力的投入,设立专门的资金援助工作计划,提升特殊教育的综合质量,让特殊教育事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开展,保证特殊教育教师的质量与数量,让他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制度、健全规章,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供相应的支撑,以此明确特殊教育教师的义务与责任,保证其合法权益,着重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政府相关人员要和特殊教育从业者多互动与交流,从中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真实的工作困惑与生活困惑,要让教师把所有精力都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荣誉感,从而让其能够全身心投入自我成长与提升中,成为服务特殊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制度建设

教师属于特殊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主体,所以必须持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以此提升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当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缺乏对教师的综合考核,只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没有融入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教育模式等内容展开评价,导致考核机制有待完善,教师缺乏职业危机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只是被动参与特殊教育活动。因此,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一定要重视对于教师的引导、管理,激发他们工作的创造性、自主性、积极性,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让教师从中有所收获与发展。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基于特殊学生安全的角度考虑较合理,但是却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学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注重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管理与安全管理,着力为其营造健康、积极的工作氛围与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从行为与心理方面融入特殊教育环境中,激发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具备较强的工作成就感与使命感,能够真心热爱特殊教育事业。除此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聘用制度,对于教师的专业、工作经历、任职资格展开严格审查,以此保证特殊教育教师的质量。

(三)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

要想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需要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让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都是师范大学的学生,虽然这些教师在上岗前已经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践与教学参与。由此,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做好职前培训工作,对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技能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与工作适应能力。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和专业师范学院展开互动、合作,设立专业的培训教育机构,对教师强化职前培训、教育。学校需要持续优化教师的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的完整性、针对性、全面性,让教师从培训活动中真正掌握技能与知识。学校需要分专业、分层次、分年龄设定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内容,还要对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展开专门的培训,再让这些教师为其他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培训,这样既能提升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能节省更多培训经费,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持续完善、优化相关的培训制度,构建科学的培训、评估制度,对培训的质量展开更全面的评估,对于培训过程、培训内容、培训效率、培训结果展开管理与监督,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强化他们对于教育培训的重视,取得理想的师资培训效果。

(四)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考评体系

要想实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要持续完善教师的考评体系,结合教师的真实情况,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设立考评制度,并且要把优绩优酬、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作为教师的考评标准,让特殊教育教师能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爱岗敬业,自主、积极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对于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科研能力、教育评价、教育实践能力都要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中,要全面了解教师的道德修养、职业信念,明确师德的考评方向,让教师明确政治方向,展现教师为人师表、献身特殊教育的精神,能够积极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成为有责任心、有奉献、有爱心的优秀教师。在具体设立特殊教育教师考评体系的过程中,要借助调查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征求教师的意见,合理设定特殊教育教师考评制度的内容、形式,保证考评结果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不断完善考评制度的内容,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优化和改进。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展示相关考评体系的功能与优势,发挥考评体系的导向作用,让特殊教育教师围绕考评结果进行自我纠正、自我完善,了解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

(五)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过程中,要想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就一定要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为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特殊教育面对的学生都存在一些身心缺陷,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要性,把教育工作看成“良心活”。在这个过程中,特殊教育教师相较于普通教师,面临着更繁重的工作内容,并且工作时间也比较长,久而久之很容易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因此,只有做好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疏导、调整工作,才能让特殊教育教师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教育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要意识到对特殊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让社会人士能够意识到特殊教育工作的艰辛,以此让特殊教育教师得到更多关心、理解、支持,积极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及时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状态、工作状态,聘请教育专家、名师开展心理讲座活动,让特殊教育教师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营造温馨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客观、正确评价自我,从而在教育活动中宽容他人、欣赏学生,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要想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要定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性、实践性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感知生活的美好,从而能够更加努力、积极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全面化成长、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做好职前培训、职中培训工作,并且要把好入门关,全面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日常特殊教育工作中还要多和教师互动、交流,了解教师真实的困惑与想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他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为特殊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进而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关于特殊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

[2]余琨,李贞,王晓源.随班就读初中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以特教学校教师成为资源教师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3(11).

[3]张宏飞.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7(2).

[4]李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特殊教育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班级情况说明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如每周一次的班会,要抓住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具体班会主题由我和班委视具体情况而定。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1)坚决执行现有的班级公约、班规。

(2)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图书角”、“卫生角”等。

(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

第一,帮助班委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班委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班委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加强与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定期不定期召开学习委员和科代表会议,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拖、欠作业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

3、利用班会课不定期的开展学法交流,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4、在班级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开展多种学习竞赛活动,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5、加强对学困生和后进生的帮助,由班委会和科代表牵头,采取手拉手的形式,实行一帮一。

四、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学困生名单,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五、与家长保持正常、经常化的沟通,力争家长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班级情况说明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如每周一次的班会,要抓住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具体班会主题由我和班委视具体情况而定。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1)坚决执行现有的班级公约、班规。

(2)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图书角”、“卫生角”等。

(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

第一,帮助班委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班委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班委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加强与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定期不定期召开学习委员和科代表会议,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拖、欠作业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

3、利用班会课不定期的开展学法交流,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4、在班级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开展多种学习竞赛活动,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5、加强对学困生和后进生的帮助,由班委会和科代表牵头,采取手拉手的形式,实行一帮一。

四、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学困生名单,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3、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五、与家长保持正常、经常化的沟通,力争家长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

利用家校通网络平台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校外活动,使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实施残疾人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第三条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残疾人教育应当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普通教育机构在实施残疾人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领导,统筹规划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逐步增加残疾人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残疾人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残疾人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残疾人教育工作。

第六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应当积极促进和开展残疾人教育工作。

第七条幼儿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

第八条残疾人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育。

第九条社会各界应当关心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二章学前教育

第十条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

(一)残疾幼儿教育机构;

(二)普通幼儿教育机构;

(三)残疾儿童福利机构;

(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五)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

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1

第十一条残疾幼儿的教育应当与保育、康复结合实施。

第十二条卫生保健机构、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注重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

卫生保健机构、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就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提供咨询、指导。

第三章义务教育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应当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

第十四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使其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五条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必要时,其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以适当提高。

第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就学咨询,对其残疾状况进行鉴定,并对其接受教育的形式提出意见。

第十七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

(一)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二)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就读;

(三)在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对因身体条件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其他适当形式进行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对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和其他费用。

第十九条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班)的教育工作,应当坚持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与身心补偿相结合;并根据学生残疾状况和补偿程度,实施分类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实施个别教学。

第二十条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班)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当适合残疾儿童、少年的特点。

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班)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教材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第二十一条普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能适应普通班学习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并根据其学习、康复的特殊需要对其提供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辅导教室。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可以适用普通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是对其学习要求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二十二条实施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

第四章职业教育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实施。

第二十四条残疾人职业教育,应当重点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中期、短期培训。

第二十五条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由普通职业教育机构和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组成,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

第二十六条普通职业教育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人入学,普通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积极招收残疾人入学。

第二十七条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合理设置专业,并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发展校办企业,办好实习基地。

第二十八条对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减免学费和其他费用。

第五章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

第二十九条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第三十条设区的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举办残疾人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班),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广播、电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或者转播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课程。

第三十二条残疾人所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残疾人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第三十三条扫除文盲教育应当包括对年满15周岁以上的未丧失学习能力的文盲、半文盲残疾人实施的扫盲教育。

第三十四条国家、社会鼓励和帮助残疾人自学成才。

第六章教师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三十六条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应当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并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十七条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单位,应当依据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为学校配备承担教学、康复等工作的教师。

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九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举办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或者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师资班(部),培养残疾人教育教师。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残疾人教育师资的培训列入工作计划,并采取设立培训基地等形式,组织在职的残疾人教育教师的进修提高。

第四十一条普通师范院校应当有计划地设置残疾人特殊教育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

第四十二条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职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残疾人教育津贴及其他待遇。

第七章物质条件保障

第四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情况,依据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标准,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残疾人学校的建设标准、经费开支标准、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等。

第四十四条残疾人教育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并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加而逐步增加。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项补助款,用于发展残疾人教育。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和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第四十五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或者捐资助学。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教育机构的设置,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残疾人学校的设置,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第四十七条残疾人教育机构的建设,应当适应残疾学生学习、康复和生活的特点。

普通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残疾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和条件。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研究、生产残疾人教育专用仪器设备、教具、学具及其他辅助用品,扶持残疾人教育机构兴办和发展校办企业或者福利企业。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九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一)在残疾人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为残疾人就学提供帮助,表现突出的;

(三)研究、生产残疾人教育专用仪器、设备、教具和学具,在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

(四)在残疾人学校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五)为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绝招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招收的残疾人入学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残疾学生的;

(三)侵占、克扣、挪用残疾人教育款项的。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为目标,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抓手,促进我区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均衡发展,高质、高效完成年内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2.推动各校精细化管理,整体提升办学水平;3.求真务实服务学校,全力完成各级各类创建任务;4.促进各育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学校管理

1.各校要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用好教师“五五”普法读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教学行为。各校年内完成“五五”普法规划执行情况的阶段性小结。

2.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各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实验班的规定,按要求做好免费教科书的统计、发放、循环使用和管理工作,确保每个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本学期教育科将对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了解。

3.继续加强《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贯彻实施,各校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上半年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宣传落实,追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教育科将针对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

4.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保证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的教学时间,落实课时,组织实施。

5.继续加强学籍电子化管理,严格依据《江苏省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学生在籍、转学、休学、复学等规定手续,协助做好合格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

6.认真执行《**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抓好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

(二)力求求真务实,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1.为确保我区所属各校年内能100%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本学期将继续全力为山塘中心小学、虎丘第二中心小学、**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创建工作提供服务和指导,不断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

2.创建特殊教育现代化学校是市政府08年的实事工程,教育科将立足本职,与培智学校共同努力,力争首批创建,并高质高效完成市局的评估验收工作。

3.配合做好阊西实验幼儿园、彩香一村幼儿园迎接省示范幼儿园转评省优质幼儿园工作。

4.为各校完成年内制定的相关创建任务,提供服务和指导。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认真贯彻执行08年全区教学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与教研室联手做好全区质量监控工作,逐步建立起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和规范体系。本学期继续认真组织好省教育厅在年底组织的相关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2.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三项规定》,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以《**区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意见》为抓手,深入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继续推广“校园集体舞”和“大课间”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本学期将组织对学校兴趣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

3.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负的各项规定,关心学生学习,注重学生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各校要强化校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领导责任与管理责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科将深入学校,切实了解减负情况。

4.切实加强艺术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积极推进艺术课程改革,探索艺术教育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5.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区级科技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

6.重视学校体卫工作,继续抓好学校体卫两个条例的实施工作,继续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激励学生达标争优,强身健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搭建学习平台,提升管理效率

继续以校长队伍素质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学习、感知、体验、研讨为手段,组织好多种形式的校长培训学习工作。

1.举办“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之我见”**区第三届校长论坛,构筑一个积极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平台。

2.“管理案例大家谈”(二月举办一次),由各联合体分别组织谈论、研讨。着眼于提高校长的领导管理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开放式的讲堂让每个校长有谈论自己所思所想的时间和空间。

3.专家培训讲座,进一步帮助校长掌握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广大校长“依法管理学校”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4.与高校或专业机构联合举办校长高级研修班,组织校长在集中培训学习中不断提高水平,提升内涵,促进专业化发展。

5.提倡自学,促进自我提高。因为“校长应是首席学习者,校长的引领必须基于校长的学习”,建议校长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魏书生等名家教育著作以及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的一般原理和理论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不断充实和完善。

(五)加强各类教育,促进协调发展

1.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以深入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抓手,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详见德育工作计划)

2.重视学前教育,为基础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创建省、市优质园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园所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我区幼儿教育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3.扶持特殊教育,进一步提升我区特殊教育水平。依据“早期干预、关注人性、回归主流、两头延伸”的工作思路,本学期办好学前教育班和职业培训班;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健全随班生档案,做到底数清晰、管理规范、针对随班生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落到实处。

(六)全面兼顾,统筹安排,认真做好其他各项相关工作

1.认真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要进一步把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组织开展好“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各校要根据语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开展创建国家和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习惯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

2.继续做好公办学校吸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力。

3.按时完成各级各类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1.完成免费教科书的统计上报工作(9/5之前)

2.各校上交学期工作计划(9/8之前)

3.新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上传(9/10之前)

4.举办“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之我见”**区第三届校长论坛

5.教育现代化小学区级评估验收(9/11山塘;9/12金外;9/16虎二)

6.向市局提出教育现代化小学创建申报

7.特殊教育现代化化学校区级验收(9/18**培智)

8.向市局提出特殊教育现代化化学校创建申报

9.校长培训:学校安全工作现场交流会

10月:1.接受市局教育现代化小学评估验收(山塘、虎二、金外,时间待定)

2.接受市局特殊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培智,时间待定)

3.校长培训:“管理案例大家谈”

4.学校减负情况调研

11月:1.兴趣活动实效性调研

2.迎接省示范园转评省优质(阊幼、彩一幼,时间待定)

3.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和管理情况检查了解

4.校长培训:“一人一机”试点学校经验推广现场会

12月:1.公办校外来人员子女学习现状情况调查

2.省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3.校长培训:“管理案例大家谈”

4.各校上交“五五”普法规划执行情况阶段性小结

5.市局相关创建目标评估验收

1月:1.召开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联席会议

2.校长培训:专题讲座辅导(人事管理)

3.期末考试

4.结束工作安排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全纳教育;立法;法律;学术建议

一、我国特殊教育法之不足

(一)特殊教育法治环境不完善

我国现存的特殊教育制度与规则大多是对特殊教育的一些“办法”“通知”“意见”等,并且多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教委(教育部)等的名义对外,尚未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高度,这些规定因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不能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专门法律中也有涉及,但是缺乏可操作性,在执行过程中只能停留在设想、鼓励、倡导等阶段,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行政领导不到位,政策难贯彻

国家关于特殊教育的许多法律法规都已零星涉及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但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认识不清,加上在国家层面也没有相应系统的特殊教育法律进行监督和制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不作为,最终导致特殊教育经费不到位,教育师资短缺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三)传统教育体制与特殊教育规律存在着冲突

1 终结性评价占主导地位

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指标往往是学生的分数,开展特殊教育的学校由于受到这种评价思想的影响,教师会更加喜欢普通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相应冷漠地对待需要特殊教育学生,这种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易导致教师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这与特殊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相违背的。终结性评价占主导地位的评价方式容易造成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心理自卑,更与实现特殊教育的目标,诸如共同参与、反对歧视和孤立等,相差甚远。

2 课程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实施的二元制教育体制,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普通学校的教材主要是面向适龄正常儿童的,并没有兼顾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障碍差异,给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中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

二、我国特殊教育立法之学术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

(学术建议稿)

(年月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身心障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所有的受教育者,无论是否有身心方面的障碍,都有权利接受教育机构提供的合适教育。

第三条 实施特殊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性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受教育者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第四条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特殊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障碍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普通教育机构在实施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第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特殊教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特殊教育工作。

第六条 各级残疾人社会组织、教育社会团体应当积极促进和开展特殊教育工作。

第七条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身心障碍学生入学,不得因其身心障碍而拒绝招收。

第八条 身心障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特别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九条 为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力,教育机构有义务根据身心障碍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

第十条 社会各界应当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

第十一条 本法所称的身心障碍,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智力落后;

(二)视觉障碍;

(三)听觉障碍;

(四)语言障碍;

(五)肢体障碍;

(六)性格异常;

(七)行为异常;

(八)情绪异常;

(九)多重障碍;

(十)其他显著障碍。

第二章评估鉴定

第十二条 对身心障碍学生进行初次评估鉴定,评估鉴定内容包括被评估鉴定人身体上与身心障碍有关的所有方面。

第十三条 在初次评估鉴定之前,评估鉴定人员要以书面形式告知被评估鉴定人的监护人或其他近亲属,对被评估鉴定人要进行检验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

第十四条 在征得被评估鉴定人的监护人或其他亲属的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评估鉴定工作。

第十五条 对身心障碍学生的评估鉴定工作由特殊教育机构成立的评估鉴定专业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包括:

(一)被鉴定或测评学生的监护人或亲属;

(二)如果该学生在普通班就读,应至少有一名普通教育教师参加;

(三)至少有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或一位能够提供特殊教育知识的人员;

(四)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代表;

(五)一名能解释说明鉴定和测评结果,并提出相关教育建议的其他专业人员;

(六)由家长或校方指定的具备特殊专业知识的人员;

(七)根据需要,被鉴定或测评的学生也可为评估鉴定专业委员会成员。

第十六条 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评估鉴定过程要使用被评估鉴定人惯用的沟通方式实施。

第十七条 评估鉴定专业委员会要把评估鉴定结果及时告知被评估鉴定人及其监护人或亲属,并给予适当的解释。

第十八条 与评估鉴定有关的所有资料都属于个人隐私,特殊教育机构及评估鉴定专业委员会成员未征得被评估鉴定人及其监护人或亲属的同意,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对外公布。

第三章 学前教育

第十九条 学前教育阶段,身心障碍幼儿应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教育为原则。

第二十条 身心障碍幼儿的学前教育,通过下列机构实施:

(一)特殊幼儿教育机构;

(二)残疾儿童福利机构;

(三)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四)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

(五)普通小学的学前班或特殊教育班;

(六)特殊教育学校。

身心障碍儿童的家庭应当对身心障碍幼儿实施学前教育。

第二十一条 身心障碍幼儿的教育应当与保育、康复结合实施。

第二十二条 卫生保健机构、身心障碍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注重对身心障碍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

卫生保健机构、身心障碍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就身心障碍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提供咨询、指导。

第四章 义务教育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身心障碍

儿童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

第二十四条 适龄身心障碍少年儿童的监护人或者其他亲属,应当依法让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十五条 身心障碍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当地普通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必要时,其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适龄身心障碍少年儿童的就学咨询,对其身心障碍状况进行鉴定,并对其接受教育的形式提出意见。

第二十七条 适龄身心障碍少年儿童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

(一)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二)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就读;

(三)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对因身心障碍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少年儿童,采取其他适当形式进行义务教育。

第二十八条 特殊教育学校(班)的教育工作,应当坚持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与身心补偿相结合,并根据学生身心障碍状况和补偿程度,实施分类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实施个别教学。

第二十九条 有条件的普通学校招收能适应普通班学习的,可以设立专门辅导教室。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

随班就读学生的义务教育,可以适用普通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是对其学习要求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三十条 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根据需要,在适当阶段对身心障碍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

第五章 职业教育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身心障碍者的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身心障碍者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实施。

第三十二条 身心障碍者的职业教育,应当重点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中期、短期培训。

第三十三条 身心障碍者的职业教育体系由普通职业教育机构和各类身心障碍者职业教育机构组成,以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为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身心障碍者职业教育机构。

第三十四条 身心障碍者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身心障碍者的身心特性合理设置专业,并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办好实习基地。

第六章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

第三十五条 设区的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举办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班),提高身心障碍者的受教育水平。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广播、电视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或者转播适合身心障碍者学习的专业、课程。

第三十七条 身心障碍者所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身心障碍者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第三十八条 扫除文盲教育应当包括对年满15周岁以上的未丧失学习能力的文盲、半文盲身心障碍者实施的扫盲教育。

第三十九条 国家、社会鼓励和帮助身心障碍者自学成才。

第七章 教师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特殊教育事业。

第四十一条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应当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关心身心障碍学生,并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四十二条 国家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举办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或者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师资班(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

第四十四条 普通师范院校根据条件设置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需要。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列入工作计划,并采取设立培训基地等形式,组织在职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进修提高。

第四十六条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特殊教育教师有适时更新特殊教育知识的义务。

第四十七条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职工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及其他待遇。

第八章 条件保障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领导,统筹规划和发展特殊教育事业。逐步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身心障碍者的数量、分布状况和类别等因素,合理设置特殊教育机构。

第五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依据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标准,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殊教育学校(班)的建设标准、经费开支标准、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等。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和供应。

第五十二条 特殊教育学校(班)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教材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特殊教育学校(班)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应当适合身心障碍学生的特点。

第五十三条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特殊教育机构或者捐资助学,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对社会力量举办特殊教育的行为给与帮助与支持。

第五十四条 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置,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第五十五条 特殊教育经费的预算与实施要高于普通教育费用,且该经费要在各级人民政府年度经费中单列,不得与其他普通教育经费混合使用。

第五十六条 对经济困难的身心障碍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教育费用和其他费用。

第五十七条 提供特殊教育的机构应当具备适合身心障碍学生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第五十八条 特殊教育学校(班)应主动联系医疗及社会福利机构,为提供学生学业、生活、职业等方面的帮助。

第五十九条 身心障碍学生可以依照有关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按自身身心发展状况及学习需要,转入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班)或普通学校相当班级就读。

第六十条 人民政府或社会团体有义务向身心障碍受教育者或其家庭提供社会科学、教育技能、心理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以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困难。

第六十一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一)在特殊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为身心障碍者就学提供帮助,表现突出的;

(三)研究、生产身心障碍者教育专用仪器、设备、教具和学具,在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

(四)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五)为特殊教育事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未依照本法规定安排特殊教育经费的。

(二)未及时改进特殊教育学校(班)教育条件的。

(三)侵占、克扣、挪用特殊教育经费的。

(四)向身心障碍学生非法收取、摊派或者变相摊派费用的。

(五)拒绝招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招收身心障碍者入学的。

(六)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未采取积极措施组织身心障碍者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

(七)侮辱、体罚、殴打身心障碍学生的。

(八)学校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九)其他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情形。

第六十三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六十四条 适龄身心障碍少年儿童的监护人或者其他亲属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身心障碍少年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第六十五条 学校或者教师在特殊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六十六条 普通教育机构拒绝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身心障碍学生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社会团体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

第六十七条 在评估鉴定特殊教育对象的过程中出现严重错误的,按照行为人主观错误程度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身心障碍学生的监护人、其他亲属或者社会团体有权拒绝特殊教育机构、普通学校或者其他机构采取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的方式和行为,有权向上级管理部门申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身心障碍者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七十一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注释:

①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学术建议稿)是以我国现行《残疾人教育条例》为蓝本,在参考《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萨拉曼卡宣言》《台湾国民教育法》《台湾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和我国及其他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学术建议稿的起草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国内外同行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 农村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

第一,适龄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普查、鉴别、登记困难。我校共有20名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普查、鉴别、登记都是按学生的学习情况、智力表现等鉴定,没有专门的机构鉴定,这就造成了把一部分学困生当成“残疾儿童”。

第二,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宣传的不到位导致人们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家长和教师把学困生当成“残疾儿童”,导致学生家长不愿把真正的残疾儿童送到学校,教师把学困生当成随班就读的学生,放弃了对学困生的转化。

第三,学校管理方面的不足:(1)大多数普通学校不具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经费非常有限。由于经费的投入问题,导致在教学材料、用具、教学设施、资源教室、资源教师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很难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足够的支持。(2)有些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不能坦然地接纳特殊儿童。我国大多数普通学校的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在态度上是很消极的;很多教师不赞同特殊儿童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主要是觉得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差,会影响班上的总体教学水平。此外,普通学校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3)普通学生通常认为特殊儿童比较笨、学习成绩较差,什么都学不会;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喜欢干扰别人,无理取闹,情绪不稳定等,所以普通学生不喜欢和特殊儿童在一起学习生活。

第四,教育评价不当,影响一体化教育的开展。虽然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有不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仍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使得一体化教育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

第五,随班就读的支持系统不完善。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会在交流沟通、自我照顾、社会技能、学习方式、生活适应、健康与安全等方面需要一定的支持与援助。这种支持与援助可能是间歇的、有限的,也可能是广泛的、全面的。因此,需要有一个支持系统来保证这些支持和援助。这个支持系统应该包括家庭的教育和帮助,社区提供的设施和条件,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等等。但这些支持与援助更要与学校的教育训练有效配合,从而发挥它的整体功能。现阶段我县对随班就读学生各方面的支持援助力度还不够,更缺少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这就使随班就读学生面临很多困难。

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大多没有学过特殊教育,他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很难要求这些教师掌握许多特殊教育的理论和教育训练的各种技能,如语言训练技能、盲文读写技能等等。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应该得到巡回教师、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而现阶段我县巡回教师的制度并不健全,语言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也非常缺乏,随班就读遇到的实际困难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在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协作,校领导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不够。例如,随班就

读学生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由班主任一人制订,学校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都未参与,更没有家长、专业人员的参加,这是不合适的。学校应给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大力提倡师生、生生、师师间的合作以及学校和社区、家庭的合作,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配备资源教室,资源教室中不仅要有能满足特殊学生需要的资料、设备、训练器材,还要有能进行特殊教育和训练的教师和专业人员。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并不意味着他整天都应在普通教室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可以根据他的特殊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在资源教室学习专门的课程和内容,或接受特殊的帮助。

二 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进入新世纪,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继续面临着“教育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大力推行随班就读是尽快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走出“随班混读”的瓶颈,是巩固随班就读成果,推动随班就读纵深发展的有力保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家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基本认识,但是在农村学校,仍然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普通教育都抓不过来,哪有精力抓特殊教育”。不少地方的随班就读还主要停留在形式上,领导重视不够,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积极性不高,随班就读质量问题还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政府重视、主管领导重视仍然是当前随班就读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重要性。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两手都要硬。

第一,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特殊教育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发挥骨干指导作用,利用特殊教育学校人力、物力、办学经验的优势,可以给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指导、业务咨询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到随班就读学校听课,与任课教师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个别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随班就读学校的师生也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学习,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随班就读学校能够受益,也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抓好师资培训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核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面对生理上有残疾的孩子,要求教师必须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奋斗精神。同时,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较丰富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具备对残疾儿童施教的能力。目前,存在着普通学校负责随班就读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特别是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三,充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班就读的智力落后儿童是特殊儿童中的一部分,这类儿童的心理发育较差,智力低下,并伴有一定的适应障碍。由于这部分儿童的高级神经发生病变,大脑皮层功能减退,不易形成比较稳固、正常的条件反射,而使大脑的抑制受到一定损坏,致使神经反射缺少灵活性、机敏性,这些都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学习,并导致儿童心理上的缺陷和异常。因此,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基础素质,补偿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缺陷和不足,就要注意培养和形成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他们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四,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管理。(1)入学管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其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1~3岁。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且残疾类型应相同,以便于管理和教育。每个普通学校都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对有意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普通学校要帮助推荐其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无力接收的,普通学校应保证其在普通班随班就读。(2)教育教学管理。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丰富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随班就读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含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半小时的个别辅导和训练。

对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特殊情况允许有适度的弹性。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要求可以参考弱智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做出安排。对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的教学和训练也应做出适当安排。

建立个别化的多元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发展性评价原理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要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低起点原则、激励性原则、补偿性原则和满足性原则。

上一篇:大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拓展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