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1 16:57:52

特殊儿教育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儿向语言 交流 语言习得 特殊群体

一、引言

在儿童语言习得理论中,以布鲁纳(J.Brunner)、贝茨(E.Bates)等为代表的社会交往说学者认为,语言习得除了需要先天能力和认知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该学说特别重视儿童与成人的交往,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活动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习得语言的整个过程都是处在一定语言环境(language environment)下。父母的儿向语言(baby talk)在儿童语言习得初期是最重要的言语输入形式,是儿童母语习得所处的语言环境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探讨儿向语言对儿童母语习得的影响出发,尝试为其它特殊群体(如弱智儿童、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教育寻求好方法。

二、儿向语言的特点

成人对儿童说的话与成人之间的对话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我们把这种特定的语言命名为儿向语言。一提到儿向语言,我们想到的是父母对儿童化言语以及特殊词汇的模仿,如“is ooo my tweetie-pie?”和“pottie”(Jean Berko Gleason,2005)。我们同婴儿和幼童说话时,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和改变,使自己的语言与儿童的语言趋同,以利于和儿童进行交流。笔者认为,儿向语言正是对“言语适应理论”的一种体现。

儿向语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在音韵上特征,如音调多变、音调相对较高、重音显得很夸张等等。有学者发现,在很多不同的儿向语言中,特殊的音韵模式是儿向语言的普遍性特征(Fernald,1992)。除了音韵上的特点,儿向语还具有句子较简短,出现词汇较少,总体信息量较小等特点。成人用儿向语和婴儿交流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由于婴儿的感知能力有限,他们并不会对所有周围的事物给予积极的反应,而是有选择地关注特征比较明显的事物,儿向语中的高音调、重音等特点对婴儿较有吸引力。不少学者对此做过一些心理实验,结果证明与普通的成人之间的语言相比,儿童偏向于倾听儿向语言。

三、儿向语言的作用和具体案例

儿向语言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儿童语言习得的重大影响。下文将对儿向语言的具体作用做一个探讨,并辅以CHILDES(国际儿童语料库数据储存和分析系统)中的相关语料进行佐证。

(一)鼓励、激发儿童参与“对话”

儿向语言在父母与儿童交际过程中起着鼓励儿童语言行为的作用。Snow发现母亲在与婴儿进行互动时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他们与自己“对话”(Snow,1977)。在儿童前语言阶段,虽然他们大多还不能理解语言,也不能产出言语,但他们在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却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神和其他的行为参与到“对话”中。来自于父母的言语刺激和交流,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激发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儿童感知运动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语言习得也颇为有益。相关案例如下所示:

Case1(选自Soderstrom语料库).

Target child 0;6.29 (6个月29天)

Mother:you wanna have some foodies?

Child:ubuh(babbling)

Mother:nguh(babbling)

Mother:let’s see

Mother:how (a) bout

Mother:oh, that looks yum

在该案例中,目标婴儿年龄为6个月29天,还处于前语言阶段。对话中,母亲用儿向语言跟孩子进行交流,像“foodies”、“yum”就是儿向语言的典型词汇。母亲通过询问、评价等方式鼓励孩子进入对话,期待它的反应。对于母亲的询问,目标婴儿做出“ubuh”发声上的反应,母亲进而同样用非语言的发声给予回应。可见,母亲的儿向语对于激发婴儿参与“对话”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Case 2(选自Higginson语料库)

Target child 1;6(1岁6个月)

Mother:what‘s this?

Child: duck

Act:the child takes the duck from her mother.

Mother:duck.That's good.

Act:the child reaches for the rabbit

Child: the bunny.

Mother:bunny and duck.Huh!

该案例中,目标婴儿在具体的语境下已经能够独立地、有意义地说出一个词,比如它自觉而准确地说出“duck”、“bunny”。这要归功于父母的儿向语的刺激,如果没有特定的交际情景,没有母亲对孩子言语的鼓励,以及像“duck. that's good.”这样的正面的评价,儿童对语言的某种心理假设就得不到验证,他们语言发展的进程也会大大减缓。

(二)加速儿童语言习得进程

儿向语言一些特质为儿童语言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然、便捷、高效的实践学说语言的环境。一些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会不断纠正孩子一些发音上的错误,启发、鼓励孩子运用语言知识和语法机制。以下为相关案例:

Case 3(选自Warren语料库)

Target child 3;1(3岁1个月)

Mother:what are these?

Child: ah!

Child: choo-choo twains (trains)

Mother:choo-choo trains

Father:below

Child: what bebo (below)

Father:below

Father:say below

该案例中,目标婴儿和父母都有互动,无论母亲还是父亲都努力纠正孩子的读音,如对以上“trains”和“below”读音的纠正,这也是帮助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方面。

在儿向语言的交际情景中,很多父母积极地对孩子已经习得的单词进行扩充,如扩充成词组或者句子。这样一来,儿童的语言输入更加丰富,他们能接触到的语法结构和形式也就更多,有助于加快儿童语言习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及社会关系学教授Roger Brown提供的语料库中,有个叫Eve的幼童,在1岁10个月的时候就已经习得“give sb. sth.”的双宾结构。她自主地说出了“go give dolly bottle”这样的表达,把“dolly”当成了“人”的角色,是对该双宾结构用法的创新。Eve在语言上的进步与来自父母儿向语的信息输入密不可分。

四、儿向语对特殊群体语言教育的启示

儿向语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种种益处不禁让笔者思考,是否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群体的语言教育,提供符合他们心智基础的语言环境,以达到提高这些群体语言运用能力的效果。失语症患者和弱智儿童作为语言能力欠缺(受损)的群体,其感知系统上的障碍如同婴儿在该机制上的不成熟,他们在语言输入上也需要对应的、合适的语言信息,以帮助他们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恢复。儿向语言的特点正好符合这两类人群。在失语症治疗方案中,有一种以交流能力为导向的方法。笔者认为如果用儿向语跟失语症患者交流,应对他们言语理解和生成上的困难,会比较适应他们的语言能力现状,不至于加重他们语言理解和产出上的负担。弱智儿童比一般正常儿童在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要弱些,记忆上也有缺陷,如何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能顺畅地和外界交流是全社会应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用儿向语和他们交流以适应他们认知、心智方面的滞后状态,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五、结语

父母与婴儿的互动交际有助于婴儿的语言发展,在这过程中,大多父母往往采用儿向语言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儿向语言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恰好适应幼童的认知能力与心智状态,有助于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生成。可以说,儿向语言在激发儿童语言行为,加速儿童语言习得进程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在儿童语言习得初期,我们要尽可能用儿向语与儿童交流,以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同时,笔者认为,儿向语在提高特殊群体的语言水平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该假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Jean Berko Gleason.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2]Fernald,A.(1992).Human maternal vocalizations to infants as biologically relevant signals.In J.Barkow,L. Cosmides,& J.Tooby (Eds.),The adapted mind: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pp.391428).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Snow,C.(1977).The development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babies.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4,1-22.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2篇

这是一个母亲的诉说,一个边缘智力儿母亲的绝望之语。

有那么一群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他们的智商,用国际通用的韦氏智力测验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在70~85之间。

他们外表与常人无异,但在学习中,纵使花费最大的精力,他们在试卷上的分数,却永远只有那可怜的20、30分,

有人会把这群孩子称作智障,但实际上,他们仅属于边缘智力儿童,或者低智儿童,即介乎正常智力与智力障碍之间。

他们在普通学校里,备受歧视,甚或被边缘化,被劝退。而入读特殊学校,也并非一件易事,或是“进不了”,或是因家长认为“不适合”。

边缘智力儿,犹如社会的一个灰色地带,被社会所忽视。 现 实

10岁的兰兰,皮肤白皙,圆圆的脸蛋,和一般的小朋友并无二样,她,是一个边缘智力儿。今年,兰兰在广东省东莞大朗一家小学读二年级,身高将近1.5米,已几乎是全班最高的。

2014年6月下旬,《南风窗》特约记者见到兰兰时,兰兰正在溜冰,直行、转弯、加速,每个动作都十分熟练。

兰兰家本在农村,自小,她说话、走路的时间都比同龄孩子要晚,当时,兰兰的母亲高霖并没在意,认为孩子迟点学会这些也没什么关系。

真正让高霖在意起来,是兰兰4岁上幼儿园时。那天,班里的小朋友一起到操场照合照,站好了位置后,高霖却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再细看,原来女儿在离照相位置很远的地方,孤独地一个人玩耍。

从那时起,高霖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担忧,感觉到女儿的不合群。

而后,她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血液等各项身体指标均正常,最后医生关起门独自对小孩进行诊疗,没多久,医生出来告诉她,“你的孩子有智力障碍。”

“怎么得了这种病?”高霖一下子懵了,追问医生,怎么治。但医生告诉她,完全治愈很难,只能慢慢引导。“都不知道是不是我怀孕时吃错药了还是怎么的,女儿怎么会得这种病。”

自此,高霖几乎独自承担起了对女儿的治疗及教育,她不再打工,专心照顾女儿。多年间,高霖带着孩子不知道跑了多少家医院,看了多少关于智力障碍的书籍,孩子也吃了不知多少治疗药物。

而在此期间,高霖夫妻也闹起了矛盾,丈夫说,不管了。

2012年,兰兰8岁,高霖再次带女儿到医院诊断,诊断结果显示,智商是70,恰恰属于边缘智力范畴,这也是兰兰最近一次的诊断结果。

直至如今,100以内的加减法,兰兰做题仍是错了一半。即使是拼音,单个会读,连起来却不会。成绩便更是不用说了,数学成绩10多20分的居多,最多时,兰兰得过50多分,但语文成绩会稍好一些。

兰兰下午4点半放学,回到家,高霖辅导她做作业都要到将近晚上10点。“她累,我也累。”高霖说,每次做作业,女儿还要拖拖拉拉,没做完就想去看电视,“这不是找打吗”。

从前年开始,高霖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再加上丈夫的不理解,丈夫对女儿的放弃的态度,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有时用脚踹女儿,扯女儿的头发,甚至扯出了一块皮,“我叫她去死,去跳楼,骂她这样活下去也只能是个废物”。

在她粗暴地对待女儿的同时,她的心“在滴血”,“每打一次,我都哭一次,但我做的一切,所希望的,都是她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她对女儿,始终还抱着希望,希望女儿未来能找个人家嫁了,不会被人嫌弃,而她也时常安慰自己,爱迪生小时也被人认为是弱智。

在兰兰家中,《南风窗》特约记者拿出笔纸,给兰兰出了几道100以内的加减法,10、20、30等整数相加的题目,兰兰很快便能做出,但涉及稍显复杂的数字,例如13加17,兰兰便需要思索几秒。做完题,兰兰便一溜烟跑去开电视,熟练按到她喜欢的电视节目,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这一次,高霖没有再打她。 困 境

即便对女儿仍留存着希望,高霖也苦恼于这一点:希望之火一次次被现实泼灭。

3年前,经朋友介绍,高霖让孩子进了一家幼儿学校,每天费用300元,这时的高霖,已经完全是“豁出去了”。

可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学校老师直接把兰兰的行李收拾好,让高霖把孩子接回去。“仅仅因为我小孩在学校玩球的时候被车碰到,老师就说怕了我小孩,不愿意让她在那儿呆了。”

这是兰兰的第二次被放弃,前一次是家人,至亲,这一次,是学校。 “如果有老师能够耐心教导我小孩的话,他的成绩不至于这么差。”小军母亲已然受够了学校给她的孩子所施加的冷暴力,“他又不是弱智,只不过是笨了点而已。”

前年,孩子8岁,高霖再次让孩子入读了一对一的学校,可听人说,孩子离不开群体,于是在那个学校呆了一年后,高霖毅然决定,让孩子进入普通的学校入读,“课堂上跟不上,最多晚上回来再补习”。

可是一切,都没有高霖想象的那么顺利。

今年2月份,兰兰的班主任向高霖下了最后通牒,让兰兰退学。原因是兰兰成绩太差,且时常动手“打”班里的同学,学校已经多次接到家长投诉。这是老师的最后通牒。

再一次,高霖担忧,女儿又要被放弃了。

幸运的是,经过高霖和老师校长解释,学校对兰兰的情况表示理解,最终,兰兰没被赶出学校,而学校,也不再将兰兰的成绩计算入班级成绩。“就让女儿在里面混吧,能混多久是多久。”她本想,买点水果零食到兰兰所在班里,向同学们表示歉意,但没有成行。

高霖也曾考虑将兰兰送到民办教育机构,但面对高昂的费用,她望而却步。

兰兰在学校被同学取笑,被学校所嫌弃,但不止是她,家住东莞望牛墩镇的边缘智力儿小军,在学校里,也同样如此。

小军今年7岁,念二年级。《南风窗》特约记者在今年6月下旬见到他时,他正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在给哥哥炫耀,那是一只黄色的蝴蝶。小军个子不高,长得白白净净,见到家里有客人上门,还会主动倒茶待客。

平日在家,小军也会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但在学校里,他成绩一般在10分左右,且不爱和同学交流,有老师甚至和小军母亲说,“你孩子是‘线’。”

小军家人曾带他到东莞市人民医院检查,与兰兰相似,小军的检查结果显示各项身体指标正常,仅是智力发育相较正常小孩慢一些,但并非智障。

小军母亲认为,学校老师已经彻底放弃了他儿子。“老师跟我说,他们已经尽力了,孩子不听话,成绩也提不上去,他们也没办法。”小军母亲在家务农,文化水平不高,“他们让我在家用心教自己的孩子,我想教也教不了。”

可让小军母亲难以理解的是,学校老师在学习上不管,可为何在学校生活里也几乎把小军忽略了。一次,她发现小军的语文课本少了两页纸,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儿子在学校里受了欺负,被同学撕掉了。她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班主任,可班主任的态度极其冷淡,最后事件不了了之。

还有一次,小军的算盘在学校里不见了,因为有前车之鉴,小军母亲直接把情况反映给了校长,“可没想到校长也帮着老师,说老师也管不了这事”。 挣 扎

无论是高霖还是小军母亲,在《南风窗》特约记者和她们接触时,她们询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有没有适合我小孩情况的学校?”每个低智儿的母亲,都想要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适合他们的学校。

“如果有老师能够耐心教导我小孩的话,他的成绩不至于这么差。”小军母亲已然受够了学校给她的孩子所施加的冷暴力,“他又不是弱智,只不过是笨了点而已。”

高霖也期望,她女儿能够入读一所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学校。

可现实却往往与愿望相悖。

在东莞,目前针对适龄入学残疾儿童的公办教育机构,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启智学校及今年9月正式办学的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4所学校里,仅有后两者是以特殊儿童为教育对象的12年制特殊教育公立学校。

高霖曾到启智学校咨询。甚至连学校的扫地阿姨都对她说,“你的孩子那么正常,放到这样的学校浪费了。”高霖一想也是,当她看到启智学校的孩子单从外表上便已能看出是智障时,她打了退堂鼓。

一如高霖,小军母亲一听到启智等特殊学校,连连摆手。

事实上,高霖及小军母亲并不知晓,启智学校不招收如兰兰、小军等边缘智力儿童。

今年5月份,东莞市教育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各镇街,能适应普通学校义务教育的本市户籍学生,应按就近原则安排其进入公办学校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听障的,应建议和推荐其到东莞启智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建议联系市康复实验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启智学校校长徐淑兰对《南风窗》特约记者说,该学校招收听障和智障适龄儿童入学,但因为学位已难以满足患中、重度智障的儿童学位,没有学位接收轻度智障儿童。这意味着,边缘智力儿童更是“求学无门”了。

徐淑兰说,此前也曾有轻度智障儿童的家长来电咨询,又或是到校看一下情况,“但往往他们看了,最终都不会选择把小孩放到我们学校,担心学生整体素质太差,对小孩的未来不好。”

目前,启智学校有9个年级,22个班,学生298人,在今年的一年级招生中,仅招2个班,每班12人。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9个年级招生名额共200人,首期招生优先户籍儿童,对于非莞籍儿童则根据轮候排序、学生能力评估、面试等综合情况评定。

这对于数百万人口的东莞,一座拥有很多特殊儿童群体的城市而言,无疑远未能满足。据公开资料显示,仅在去年东莞市残联的一次摸底调查中,有需求入读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的残疾儿童就有800人。 未 来?

一方面是庞大的需求,一方面是相对被忽视的群体,即便边缘智力儿童的数量难以统计,但如今,作为边缘智力儿,兰兰等人均陷入了困境。

入读普通学校,却备受歧视,甚而因成绩差而被学校边缘化,遭受“冷暴力”。正如兰兰先是被学校劝退,再是成绩已经被学校剔除在外,“在里面混日子”;而小军,学校也已对他不闻不问,把他当空气。

这一情形,源自于学校绩效考核方式以及“唯分数论”。学校将老师的绩效与学生成绩挂钩,一旦班里出现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会对老师的薪金、学校的升学率、办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如此,学生的成绩与各方利益相关联,在对利益产生负面效果时,学生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进入普通学校入读,不可避免地会给学校造成各种“难题”。

社会对边缘智力儿群体的忽视、特殊教育机构的缺失、低智儿童家长的意识不足等原因,使得这部分群体的求学陷入了多难境地。

要解决上述难题,目前在国内,普遍采取的是一种称为“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理念。这指的是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生活的一种教育模式。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陈惠英表示,“随班就读”模式的推广,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特殊教育体系。特殊教育体系应囊括专门的分管部门、专业的师资配置、专门的经费投入,以及完善的数据库等等。在师资配备方面,普通教师首先要读懂孩子,才能进行针对性教育,且应对这部分孩子有正确的期望值,如此,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才会减小,而施加于孩子身上的压力也相应更小。同时,也应有特教教师与普通学生沟通,组织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交流、游戏活动,以消除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的误解,不要把这部分孩子看作“另类”。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3篇

蕲春特校全称是湖北省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聋哑学校”,全县仅此一家。

那时特校还没有搬迁,坐落在全城最为拥挤的豁口路菜市场,一天到晚尘土飞扬。笔者曾去过那里,聋哑学生叽哩呱啦,相互打着莫名其妙的手势。还有一些盲童,坐在教室里摸索着老师提供的学具。对聋人而言,这里是个无声的世界;而对盲人来说,这里是个没有色彩的地方。说实话,笔者一走进这里,就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跟母亲没说几句话,就逃也似的离开了。

后来笔者听父亲说,母亲从进特校的第一天起,几乎天天都自学手语。开始两个月,每天放学回家要学到深夜。一本手语教材,她都翻烂了。在父亲的帮助下,母亲还开始了多媒体电化教学新尝试,并主持公开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2008年,特校首开培智班,开始招收智障儿童,母亲受命担任培智班的班主任和包班老师,成了全县第一个从事培智教育的老师。父亲担心地问母亲:“聋哑儿你刚刚带上了路,现在又带智障儿,能行吗?”母亲说:“试试吧,路是走出来的!”

母亲班里的学生,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四五岁,有的常常尿湿裤子,有的解大便会把衣服弄脏……至于学习,就更难了。他们有的连数都不会数,有的连自己的姓都不会写,有的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笔者曾好奇地问母亲,这样的学生怎么教?母亲乐呵呵地说:“学生怎么能学会,我就怎么教。要会顺着引导,及时鼓励,关键是要有爱心。”母亲的话听似简单,其实蕴含极深的哲理。

智障儿童接受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大都比较执拗和任性。母亲从接手智障班起,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走进教室,她总是面带微笑,用肯定的眼神鼓励学生。事实上,老师的表情最容易感染学生,没过多长时间,班里的智障儿童就爱学习了。

在母亲的班里,有个名叫“晕儿”的智障儿,今年15岁。母亲说,晕儿属于自闭型智力障碍儿童。这类儿童的共同特点是反应迟钝。因为知觉麻木,不知冷暖寒热,自制力差,上课注意力难集中,但对老师的态度较为敏感,有好奇心。

说实话,对这样的学生,一般人真的很难找到教育的方法。但是母亲却胸有成竹,她采取了“冷静处置,因势利导,适时提醒”三步矫正法,使晕儿的不良习惯一步步得到了矫正。

刚进班时,晕儿一天到晚流着鼻涕,手和脸弄得很脏。而他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随地大小便,动不动就在教室里拉屎撒尿。一次,他在教堂里拉下一泡屎后,还用一双小手将屎糊在地板上,弄得整个教室臭气熏天,班里教学无法进行。因为这个缘故,晕儿得了个不雅的绰号――“花脸猫”。那天上午,在班里上课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课上一半时,她就跑来找母亲说:“不得了了,田老师,晕儿在教室玩屎!”母亲连忙放下手中的备课本,跟着她跑进教室。

见有人来,晕儿脸上出现了焦躁和不安的表情。他垂着一双糊满屎的小手,满面通红地望着老师。

(母亲后来告诉笔者说,这种时候,老师的态度对解决孩子的过错十分重要。)母亲像根本没有闻到臭气一样,先让晕儿站到一旁,招呼学生打开教室两边的窗户,让空气流通起来;接着拿来铲子和拖把,将地面清理干净。之后,她便把晕儿带到洗手间,帮晕儿洗净双手,再带他到宿舍换上干净的衣服。在此过程中,母亲始终保持着一种亲和力,没说一句责备的话。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晕儿渐渐改变了随地大小便的坏毛病,并且回到家里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穿着干净,人也长得白白胖胖的,成了邻里夸奖的“佳洁士”。

还有一件事对笔者触动也很大。2015年9月24日上午,邻班一位智障学生在教室里突然发病,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手脚抽搐,似乎生命危在旦夕。当班女老师从未见过,急忙跑来喊母亲……母亲迅速俯下身来,轻轻将学生托起,然后掐住学生的人中。大概三分钟后,这位学生停止了抽搐,微微睁开眼睛,吁了一口气。又过一会儿,居然开口说话,站起来了。

母亲在这起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的镇静让我十分意外。事实上,母亲的身体十分虚弱,患有低血压、心房纤颤、失眠等多种疾病。

来到特校实习后,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秘密,这就是母亲如此敬业的外部成因。

走进特殊教育的童话世界,虽然触手可及残缺的人生,但笔者却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小草、每一棵树木、每一朵小花,都洒满了爱的阳光。一个个聋儿、盲童、弱智学生,虽然生命之母没有给他们带来人间的声音和色彩,但在这里,他们共同拥有慈母、爱心、欢乐和笑声。母亲所在的蕲春特校里,有―个心灵美丽的教师群体。

特校校长名叫曹云香,比笔者母亲小几岁,她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爱心校长”。听母亲说,有年“助残日”,一位学生要表演节目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躲在宿舍里哭泣。曹校长知道后,连忙上街买了一件新衬衣和一条新裤子,并把她儿子刚买的新鞋也带到学校捐给了这位学生。

曹校长还非常关心学校的教师。去年母亲住院,她和校领导几次去医院探望。曹校长满含深情地慰问病人的情景,给笔者留下了难忘印象。听母亲说,有位老师腿痛,行走困难,曹校长就带着这位老教师去县医院治疗。县医院没治好,又带到省城医院诊治。可是一检查,这位老师患的竟然是肺癌,并且到了晚期,必须动手术。曹校长得知诊断结果后,当场就哭了。在这位老师手术前后,曹校长搀上扶下,医生都以为她是患者的女儿。老教师住院期间,曹校长先后六次到医院探望,筹措医疗费近5万元。后来这位老师不幸去世,曹校长还帮着料理后事……

曹校长以她美好的心灵,在特校里传递着爱的正能量。教师们受其感染,互助互爱形成风尚。女教师程美霞遭遇车祸,一度半身不遂,教师们纷纷去医院或是家中看望。曹校长还多方求助,为程老师争取后续治疗经费。如今,程老师的病情有了好转,能够坐在轮椅上活动了。

友好互助的工作氛围,对于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至关重要,学校有10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学校多次受国家和省、市、县各级表彰。2014年5月16日,蕲春特校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校长曹云香作为获奖代表,光荣出席了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婴儿;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美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2-0049-05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各地建立起许多为残疾儿童服务的早期诊断、早期训练中心。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还有待加强。本文详细论述美国“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情况,旨在为发展我国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服务提供借鉴。

一、早期干预计划的出台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仍有一半以上的残疾儿童没有享受到适当的教育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了《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要求各州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并确立了零拒绝、非歧视性评估、适当教育、最少限制环境、适当核查程序和家长参与等六条原则。核法案的实施,促进了美国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服务的完善。1976年美国有371万名残疾儿童接受了公费特殊教育,到1980年接受公费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人数上升到418万,1990年为481万,1998年增加到630万。

但是,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的全体残疾儿童只是指3~21岁的残疾儿童,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特殊教育服务仍然没有得到法律保障。直到1986年,美国国会对1975年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进行修正,通过了《99-457公法》,要求各州逐步建立全州范围的、综合的、多学科和多部门合作的早期干预计划,即“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the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Disabilities),以满足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该法案颁布后,美国各州先后申请实施这一“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至1994年9月底。美国所有州都开始全面实施这一干预计划。

1990年,美国国会修订了《99-457公法》,颁布了《残疾个体教育法》,后来又对《残疾个体教育法》进行多次修正。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04年的《残疾个体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hties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需要强调的是,所有修正案都保留了早期干预计划的条款,而且愈来愈重视加强这一条款。

二、早期干预计划的目的

《残疾个体教育法》清楚地阐述了早期干预计划的目的。早期干预计划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通过早期干预来促进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发展滞后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2)努力改善早期干预的康复效果,把残疾婴幼儿进入学校后的特殊教育需要降到最低程度,从而降低社会和学校为学龄儿童支付的特殊教育开支。(3)尽可能提高残疾婴幼儿成年后独立生活的能力,把他们进入收容所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4)提高家庭满足残疾婴幼儿特殊需要的能力。

三、早期干预计划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者

《残疾个体教育法》规定,早期干预计划的服务对象包括以下三类0~3岁的婴幼儿(即月龄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1)通过适当的诊断程序和工具确诊的具有以下五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婴幼儿及其家庭:(a)认知发展滞后;(b)生理发展滞后;(c)交流能力发展滞后;(d)社会发展或情绪发展滞后;(e)适应能力发展滞后。(2)通过适当的诊断程序和工具确诊的具有可能导致发展滞后的生理或心理症状的婴幼儿及其家庭。(3)高危(at risk)儿童,即那些被诊断为具有可能导致发展滞后的生理或心理问题的婴幼儿,如出生时体重过低等。各州有权自行决定是否为高危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残疾个体教育法》还规定,一旦确定某个3岁以下婴幼儿需要接受早期干预,专家小组就要在家长的参与下为该婴幼儿制订一份书面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然后根据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提供相应的服务。

早期干预服务主要包括家长培训、家长咨询、婴幼儿特殊教学、婴幼儿言语和语言训练以及各种婴幼儿生理、心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从已有资料来看,最常见的早期干预服务是婴幼儿特殊教学和言语训练,听觉矫治则比较少见。

早期干预服务必须由包括特殊教育教师、言语训练师、生理治疗师、心理学家、护士、营养师、动作训练师等在内的专业人员提供。

四、早期干预计划的经费

“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免费性,因此该计划必须有相应的政府拨款作为经费支持。近20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加大对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计划的财政支持力度。2005年联邦政府拨款已增至4.4亿多美元,与1987年的5000万美元相比,增长了8倍(见表1)。但是,相对于全国20多万名需要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来说,联邦政府的拨款还是有限的,平均每个婴幼儿每年只能获得不足2000美元的财政支持,难以满足早期干预计划的实际开支需要。例如,美国教育部最近组织了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在早期干预计划中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平均花费为每人每月916美元。也就是说,在早期干预计划中每个婴幼儿每年平均需要花费约11000美元。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只能承担30%左右的早期干预计划费用,各州和地方政府才是早期干预计划费用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70%左右的实际开支。

五、接受早期干预的人数

早期干预计划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普及性,这主要反映在参与人数上。从表2可见,1987年以来,美国接受早期干预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人数持续上升,1987年时还不足3万名,1994年猛增到16万多名,1999年突破了20万名,2003年已有近27万名,占3岁以下婴幼儿总数的2.2%。根据美国教育部有关专家的分析,接受早期干预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人数不断上升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和家长对早期干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其次是各州早期鉴别的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

另外,由于许多残疾是在婴幼儿的生长过程中逐步表现出来的,如言语发展滞后要到1~2岁时才能被鉴别出来,因此,年龄越小,被鉴别为患

有残疾的比率就越低。美国也不例外。例如,2003年美国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人数分别是:小于12个月龄的为37122名,大于等于12个月龄但小于24个月龄的为83666名,大于等于24个月龄但小于36个月龄的为145840名,分别占相应年龄段全国总人口数的1.0%、2.1%和3.6%。1987年,我国对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在3岁以下婴幼儿被调查群体中,残疾婴幼儿占1.41%。2001年,我国又对0~6岁婴幼儿群体的残疾儿童状况进行了全国性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小于12个月龄、大于等于12个月龄但小于24个月龄、大于等于24个月龄但小于36个月龄的婴幼儿群体中,残疾婴幼儿分别占0.75%、1.04%和1.27%。虽然美国和我国对残疾和发展滞后的定义存在一些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双方对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情绪障碍等类残疾的定义都比较接近。所以,参照我国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断言,美国绝大多数被确认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都接受了完全免费的早期干预服务。换言之,美国已经普及了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免费早期干预服务。

六、实施早期干预的环境

早期干预计划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日益重视和强调全纳教育。根据美国教育部的分类,实施早期干预服务的环境有七类:(1)残疾婴幼儿家里。(2)专为残疾婴幼儿设计的项目环境。(3)残疾婴幼儿服务机构。(4)为正常婴幼儿设计的项目环境。(5)医院住院部。(6)婴幼儿住宿机构。(7)其他环境。其中前三类是最主要的实施早期干预服务的环境。目前90%以上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是在前三类环境中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见图1)。

从全纳教育的理念出发,《残疾个体教育法》特别强调应当尽最大可能在自然环境下,尤其是在残疾婴幼儿家里为其提供早期干预服务。如图1所示,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在家里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人数比率1990年是41%,1997年上升到59%,2002年已达80%。与此相对应。在残疾婴幼儿服务机构等环境中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残疾婴幼儿人数则逐年大幅度下降。

七、早期干预的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干预的效果是积极的。例如,研究人员对参加早期干预项目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交流能力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开始接受早期干预时,只有19%的残疾婴幼儿与人交流情况良好,26%的残疾婴幼儿与人交流情况基本良好;在经过大约两年的早期干预之后。能与人良好交流的残疾婴幼儿的比率提高到了42%,基本良好的比率也提高到了36%。另外,59%的残疾婴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再如,美国教育部最近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请家长评价早期干预对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及其家庭的影响。结果表明,76%的家长认为早期干预对他们的孩子帮助很大,另有20%的家长认为对孩子有帮助,只有4%的家长认为没有什么效果。早期千预对残疾婴幼儿家庭的影响也是十分积极的:59%的家长表示早期干预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另有23%的家长表示早期干预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同时,85%的家长报告说他们学会了如何关注孩子的基本需要,64%的家长报告说他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和发展。总之,早期干预的效果是积极的,不仅有益于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发展,也有益于残疾婴幼儿家庭的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颇有助益。

八、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1986年以来,美国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为所有0~3岁残疾婴幼儿提供早期干预服务,并且由政府承担全部费用。我们知道,美国正常儿童的学前保育和教育主要是父母的职责,由家庭负担约60%的保育和教育费用。相比之下,可见美国政府对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出于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为了减轻社会的长远负担,具有社会投资的性质。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美国“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迅速普及,几乎所有被确诊的残疾婴幼儿都得到了早期干预服务,早期干预效果显著。

和美国类似,我国也有一个数量很大的残疾婴幼儿群体。由于特殊教育(或康复服务)费用比正常儿童的教育费用高很多,因此目前我国6~14岁学龄阶段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只有63.19%,大大低于此年龄段全国儿童的平均入学率97%残疾婴幼儿接受的特殊教育服务就更少了。因此,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早期特殊教育不能只依靠残疾婴幼儿家庭,它需要全社会的扶持和帮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可能使残疾婴幼儿群体得到尽可能恰当的康复服务和发展机会。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5篇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儿童是发展的个体,每个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速度、行为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家庭的影响;每个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亦不同。他们作用于环境的方式不同,因而,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在原有经验上的个体差异。

一、“一点儿”的差别――有着特殊需要的幼儿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特殊需要的儿童”,如多动式的、自闭式的、隔代教育的娇惯式等,或者说在一般人看来是“差那么一点儿的”和“多那么一点儿的”,他们在同龄的幼儿群体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在保教工作中让老师费尽了心思却收效甚微。

1.“差那么一点儿”的幼儿

清清长得白白净净清丽可人的,乍一看绝对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两年前进了幼儿园,通过近距离的接触,老师才发现她的真实表现:不说话、不吃饭、不会玩,只有在吃点心的时候偶尔会吃点,但总是像做贼似的在老师和小朋友没看见的时候快速地塞到嘴里。为此老师去家长取得了沟通与交流,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一样,基本上不吃饭,也不怎么说话,四岁的孩子个长得比一般人高,但是体重却不及别人的三分之二,走路也蹒跚地像只小鹅,也曾去一些医院问诊,都没有什么结果。父母亲基本上认定孩子是属于缺那么一点儿的智障儿童了。自闭是一种较持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真正的自闭症在儿童期并不多见,只是在有其他的躯体或精神问题时才伴有自闭的情绪。

上述孩子是典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差那么一点儿的”,所谓差的那么一点儿包括常人眼中智力能力发展与一般孩子比慢了一拍,也包括家长对孩子少了那么一点自信,家长除了“恨铁不成钢”的感慨之后只有放弃的无奈了。

2.“多那么一点儿”的幼儿

添添是个聪明的男孩,父母亲都是医务工作者,由于工作关系添添从一出生便是奶奶带的,面对宝贝孙子爷爷奶奶可真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于是添添五岁了,在家里从不自己吃饭,遇见不爱吃的菜更是紧闭嘴巴,真正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了幼儿园里后,每次吃饭前总是和老师讨价还价“老师,我这菜不要吃”“老师,我饭少一点吧”,碰到手工课或美术课需要动手的时候,先大声叫“老师,我不会”。

这位幼儿我们暂时称他们为“多一点儿的”,主要指孩子身上多了一点娇气、任性,孩子身上多了那么一份依赖性;同时也多了家长(特别是祖父辈)的一份娇惯。

二、“一点儿”的引导――给每个孩子一片阳光

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里,给每朵小花同样施以爱的雨露,让每朵小化都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1.对待不同的幼儿要对症下药

面对有着那么“一点儿”的差别,更需要我们“对症下药”,达到精雕细琢的层次。

“凯凯是小弟弟”因为凯凯的接受能力和自制力都很差,由于老师不可能对凯凯和别的孩子一样的要求,甚至在很多时候对他的教育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老师们一直都为凯凯的事感到头疼,更为怕出现更多的“凯凯”而感到担忧。偶然的机会大班的小朋友到班级里来,大班的老师说“这是中班的弟弟妹妹”。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专门为此开展了一次晨间谈话,你们知道为什么凯凯小弟弟总是会做错事情吗?原来凯凯比我们都要小,所以会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还不懂,怎么办呢?这时马上就有小朋友说了:“弟弟还小我们要帮助小弟弟!”拇舜蠹叶源凯凯的态度变了,吃饭的时候有小朋友会去不提醒他要珍惜粮食,有的小朋友会拿毛巾给他擦,玩的时候如果凯凯又溜到外面去了,有的小朋友会把他拉回来,并告诉他不可以一个人在外面玩。一段时间下来凯凯变得干净了,有时候能帮助老师做点简单的事情了,凯凯的进步还真不小呢!

对于常人眼中“少那么一点”的幼儿,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去衡量孩子的变化与发展,我们应该允许其用更慢的步伐来走自己的路。孩子的玩伴更是最直接也最纯真的前进途中的伴侣,童言无忌然而童心无邪。

2.及时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

在过程中需要老师有更大的耐心和毅力,为每个孩子建立更清楚的“现金日记帐”,把每天的点滴变化都记录在案,听其言观其行,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让孩子也能感受到“我的变化”。

3.家园合作,齐心合力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6篇

她在四岁多的时候由于发烧持久不退而抽筋,后来引发癫痫病,从而引起中枢神经受到破坏,就连一些行为都比以前差了很多,这意味着女儿已成为智障儿童,这意味着女儿就要进入了长久的看病治病之中。当时我很难接受这事实,如晴天霹雳。但是,我从不放弃医治她的病,更不放弃对女儿进行教育。(真是苍天有眼,可能是我的举动感动了上帝吧!在2006年4月,我带女儿去广州儿童医院复诊的时候,医生说:“她的癫痫这个病可以不吃药了,如果以后再没发作就可以说是康复了,至于智力方面你就尽力帮助她吧。” 医生的话使我很开心,一直到现在,她都没发作,我真的很满足了。)对她的教育,我没有特殊的教学模式,只是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注意发现和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教育资源来引导她、教育她。由于后天的失调,在生活和学习上,我充分发挥她的健全部分;对于缺陷部分,就需施以补救教育。

那么作为既是老师又是母亲的我,怎样才能在学习上教育好女儿呢?她智商那么差,又有间歇性失忆,所以记忆力十分差。在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学数学很艰难。数学老师也拿她没办法,就连认识10以内的数字也学不会。而我当时还是不接受她是个智障的孩子,“不信教不会你”――我曾经逼着她来认识字;“笨死了”――我逼着她要做一个正常人而学习;我曾经用很严格的标准要求她来学习,学不会就对着她发火,骂过她,打过她,而她就越学越糊涂。我心里很难过、很伤心、更心疼……毫无进展――更无奈。

后来,我终于想通了:如何把数学的种子撒播到她心中呢?她的数学知识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棍棒”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我想起了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有效途径,能够保障儿童的心理卫生的健康。首先,游戏是儿童自己自愿性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它既能为特殊儿童提供逃避紧张、愤怒、厌烦等不愉快情绪体验的条件,又能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她对数学没有产生兴趣,我想激发她对数学愉悦的情感尤为重要。所以我用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她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常常在她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边玩游戏的时候一边教她学数学。她很喜欢“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就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让她感受“1”和“许多”。她做老鹰,她和她的表弟表姐做小鸡,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她捉到1只小鸡,我就在地上写一个“1”,让她知道那个数字是“1”,她认识后我就表扬她――“你真行!”接着又抓到2只小鸡,我又在地上画一个“2”字等等。每当她认识一个字我都鼓励她、表扬她 。这样,她从游戏中让她知道数字的概念,而她在游戏过程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自然而然地认识数字了。

平时在带她上市场的时候,逛街的时候,每买一样东西就告诉她这样东西的数量是多少,尽量让她接触与数字有关的物件,让数字走进她的心理,这样使她对数感兴趣,从而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字,但是对于计算方面还是在进行辅导之中。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的内容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有语文的地方就有汉字。我承担她所在的班的语文的教学工作。对于识字是她的最大弱点。她要认识一个字?就得花很多的时间,所以我不在乎她一天能认识到多少个汉字,我认为对于她来说也无须规定数量。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7篇

曾兰是民进会员、南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副主任、南宁市智培学校副校长,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近20年来,她执着于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教育事业,在广西特殊教育系统第一个倡导并尝试对特殊孩子实行“一对一”训练模式,开辟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新途径。

担起家长和孩子的希望

1995年9月,曾兰到南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当特教老师,她是康复中心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特殊教育的对象基本是聋哑痴瘫儿童,对这个特殊的职业,许多大学毕业生敬而远之,甚至连曾兰的父母也不愿在街坊邻居面前提及女儿的工作。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有自己的价值。”从到康复中心工作的那天起,曾兰就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对每一个前来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引导训练他们。孤独症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存在语言障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训练就异常艰难,一个字、一个简单动作往往要重复训练数百次。

大部分孤独症孩子的家庭都是支离破碎,许多单亲妈妈白天陪护孩子一起上课,晚上还要去兼职谋生,担子很沉重,可她们看到孩子在曾兰的爱护下一点点发生改变,都欣喜不已。“在孩子父母的眼里,我的形象是高大的,是他们眼中那殷切期望支撑着我,再苦再累都没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曾兰耐心艰苦的训练,曾经“金口难开”的孤独症孩子们渐渐都会开口说话了。

无私奉献收获满满感动

2005年,曾兰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中心孤独症康复训练科科长,从此她既要抓好教学又要抓好科室管理。为此,她很少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小家庭,即便周末也经常加班到很晚。

每天早出晚归,下班到家后也不轻松,家长们有事打电话找到家里来,她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她年幼的女儿生病需要去医院打针或住院,在旁边陪护女儿的基本是姨妈或舅妈,女儿学校开家长会或开展活动,则由孩子爸爸出面……每每提及家庭,曾兰总觉得有愧于丈夫和女儿,但为了让孤独症孩子早日康复,她把对丈夫和孩子的愧疚埋在心里,一如既往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一名学生的父亲早逝,母亲精神失常,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已下岗的姨妈资助。曾兰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这名学生申请到“两免一补”和“资助公益金”两项资助,随后又为其减免一定的训练费,同时发动科室员工给他捐钱捐物,曾兰自己也时常给他赠送衣物等生活日用品。

在曾兰悉心的关爱和照顾下,孩子进步很快,孩子姨妈在孩子出院时激动地给曾兰送来了3双自己亲手用毛线钩织的拖鞋,表示感激。

一位从外地来陪孩子训练的老人,初到南宁时因水土不服,经常生病。曾兰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老人,亲自带老人去看病,天气转凉时还抽空带老人上街买衣服。老人家喜欢找她叙家常,逢人都称赞她。曾兰就是这样对待学生和家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虚心钻研硕果累累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曾兰还结合教学实践编写教材,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其中《浅谈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和《浅谈孤独症儿童的口语诱发》等2篇论文,参加2008年南宁特殊教育论文评比,均获一等奖;《坚持家长与老师“互动”是训练孤独症孩子的最佳途径》论文,被摘要入选《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四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并受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邀请赴北京参加学术理论研讨会。

无论工作有多忙,曾兰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看书或上网,了解区内外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教育的最新动态。在她的影响带动下,科室里形成了一股积极钻研业务的风气,孤独症康复训练科业务水平也很快走在了区内孤独症康复训练教学发展的前列。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曾兰还积极参加民进活动,并当选南宁市西乡塘区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呼吁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8篇

[摘 要]意大利女医生、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学前特殊教育思想有其非凡的见解和思考,对于今天还处在“幼儿期”的学前特殊教育具有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本文从学前特殊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教育治疗”进行分析与解读,探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蒙台梭利;学前特殊教育;教育治疗

目前,世界学前特殊教育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起步阶段,各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体制与模式、教学与管理等也不尽相同,但学前特殊儿童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成长是学前特殊教育产生与发展的本质原因,教育赋予他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权、教育权时,同时更要满足他们发展的潜力。正如蒙台梭利所说:“人类通过科学进一步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人类也必将通过一种新教育学来培养和发展自身。”

一、蒙台梭利“教育治疗”理论的含义

蒙台梭利对普通精神病院的儿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教育治疗” 理论。1898年,她在都灵会议上说:“我和我的同事们看法也不尽相同。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这是她把医学和教育学相结合,扮演医生和教师双重角色,她的原创就是“医疗教育学”。另外,蒙台梭利还注册了罗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以便她所从事的研究更加透彻而深刻。

回顾学前特殊儿童产生的原因,本身就是遗传、环境与教育问题的综合影响,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是:DNA影响个体的形态、智力、人格和行为,学前特殊儿童是差异极大的独特个体,受自然法则的制约;神经系统决定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异常受遗传的影响,环境与教育作用不大,教育能否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学前特殊儿童是多元生态下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从宏观角度探讨他们迟缓或障碍的原因,并提出比较全面的早期干预措施。各种心理学又从不同学派提出学前特殊儿童是“行为不当”(行为主义)、“认知缺陷”(认知主义)、“迷失自我”(人本主义)、“多元智力”(多元智能)产生的结果。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学的二大规律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为之服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为之服务。为此要考虑学前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观即身心发展、全程发展观即整个生命、动态发展观即量变质变、潜能发展观即发现挖掘、主动发展观即可控因素等。教育的五种发展观强调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挖掘人的潜能,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在治疗、训练、教育时重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早期预防、治疗和教育的干预效果。

二、蒙台梭利“教育治疗”理论的实质

(一)学前特殊儿童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内心快乐还是外部奖赏

尽管目前学前特殊儿童教师的工资少、待遇低,但其工作性质是生存还是乐趣,教师活动本身的奖赏是内在的兴趣和奖赏,并不是外在的表扬和奖励,而所谓外在的奖励破坏了内在的兴趣和快乐,外在的奖励歪曲了教师内在的爱心、恒心、耐心,导致教师去追求外在的奖赏。正如蒙台梭利所说:“人的一切胜利,人的一切进步,都靠人的内心力量。所以,一个年轻学生,如果以终生从事医学事业为志趣而致力于学习,他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但是,如果他是以企图获得一笔遗产,或者是为了如意的婚姻,或纯粹是为了其他物质利益而学习,他永远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或一名伟大的医生……我们的快乐是触及心灵和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才是能给我们带来真正补偿的一种奖赏。”

目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体制是公办与民办共存。公立学前特殊教育由教育、民政、残联、卫生医疗四部门统一管理,它的优势在于经费有保障,管理较规范,师资较稳定;不足方面体现为经费投入有限,发达地区办得好,制度较僵化。民办学前特殊教育由集体、个人承包或完全由个人独立出资办学,它的优势在于机制较灵活,有市场意识,自较大;不足方面在于收费较昂贵,师资流动性较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模式有家庭教育模式、训练中心模式、学校教育模式、综合训练模式、医疗康复模式。

分析上述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体制和模式,如果把教育市场化、商业化、盈利化,这非常可怕,而学前特殊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内心快乐而非外部奖赏的事业。据统计,甘肃全省共有智障人员20万,仅兰州市就有1.56万余人,而目前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机构只有6家,其中2家为政府设立的,4家为民间组织,能帮助到的智障人员还不足1000人。从事这些职业的教师每月工资不足600元。一位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说:“如果我们的处境无法改善,我可能只能在坚持两三年,我是真的爱这份工作,可生活毕竟是生活,是柴米油盐,是家人的担忧和劝阻。” “我不想放弃这份事业,也不想离开这些孩子,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家长也非常信任我,我也知道他们真的需要我。”

(二)学前特殊儿童的缺陷是被忽视而造成的

在幼儿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关键期,选前特殊儿童一旦过了这个关键期是很难补救的。新生儿脑重量是350克,1岁是900克,3岁是1000克,6岁是1280克,成人是1450克。从脑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早期教育有其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是可行的;又如幼儿大脑四叶成熟的顺序为枕叶(管理视觉)―颞叶(管理听觉)―顶叶(管理感觉、运动)―额叶(管理语言、思维、意识),额叶在7岁时相当成熟,这就是为什么小孩7岁上学比较科学的道理了;再如幼儿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5~6岁,错过关键期是很难补救的,父母、教育工作者万万不可忽视。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的许多缺陷,如语言缺陷,后来之所以不能治愈,是由于在形成一个人的主要功能的最主要时期,即3~6岁的幼儿时期被忽视而造成的。”

曾经获得61届过奥斯卡最佳的影片《雨人》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和创造的,一个自闭症儿童在他童年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的忽视而得了此病,病人在社交方面,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模仿力极弱,缺乏合作精神,想象力非常弱;在沟通方面,语言发育迟缓,欠缺口语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口吃;在行为方面,经常重复动作,极度专注过去的习惯;在感知方面,经常焦躁不安,反应强烈,缺乏警觉意识,沉迷于自我习惯;在发展方面,30%智力正常,70%迟缓或智商在70或以下;在情绪方面,表现极易冲动,不能适应现实生活,易受刺激并反应强烈;在生活习惯方面,严重偏食,常吃自己已经习惯的食品,难以入睡,刻板行为非常固定;在强项兴趣方面,记忆异常突出,可能是记忆的天才,兴趣非常专注,目不转睛,记忆技能超卓。影片结尾的经典镜头是雨人始终没有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弟弟,雨人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医院进行治疗,但最终还是效果不大。

(三)教育如何挖掘学前特殊儿童的“内在生命力”

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能”,这种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潜能的人,只有潜能没有充分发展和发挥的人。根据潜能发展观的基本思想,特殊幼儿也是具有潜能的人,只是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已。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特殊幼儿的“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自己的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特殊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兴趣和需要,他们是能动、积极地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不应把他们看作是可以任意填充的容器,而应热爱儿童,积极观察、研究和教育特殊儿童,发现特殊儿童的内心秘密,尊重特殊幼儿的个性,在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特殊幼儿在智力、身体、个性等方面自然而有序地发展。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的教育就是在他的心灵的敏感期和秘密时期完成的。” “在特殊儿童学校工作而得到的实践经验等于使我得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学的学位。”我国当代聋人博士,被认为中国的海伦周婷婷,在她1岁半时,因为高烧,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导致失聪,成为重度听力残疾儿童。然而,她的父亲周弘决心用自己的教育彻底改变女儿的命运。尽管困难重重,周弘从不放弃,他帮助女儿进行语言训练和智力开发,能挖掘出一点潜力,就用不懈的努力,使女儿恢复了一点听力。周婷婷3岁半时就能开口说话了,并且认识了许多汉字,而且能和同龄人同步前进。由于父母和家人的不断训练和永不放弃,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6岁时她已经博览群书了。

蒙台梭利的“教育治疗’理论,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意义深远。她认为,“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医药去治疗”,一改传统仅以药物治疗低能儿的偏执做法。特殊儿童的成长受其内部潜能驱使,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有其创造的本能和源泉,通过环境来建构自己的心理和心灵世界。教育者的教育快乐是触及心灵和发自内心的快乐,而不是依靠外部奖赏获得快乐。父母和教师不能忽视特殊儿童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应在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发现儿童的生命法则,深刻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内心需要,揣测儿童的内心思想,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空间,并给予适当帮助,体现特殊儿童的生命价值。据此,特殊儿童的各种疾病都不能用医学中已知的普通疗法加以治愈,教育干预比单纯的医学治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意・马利娅・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意・马利娅・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意・马利娅・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原著[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5]雷江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罗若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与教育观[J].《学前教育研究》,1995,(6).

[7]邱琼慧.“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精神与启示” [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4).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9篇

一、健全服务保证体系。

一是建立生活保证机制。将孤残儿生活保证所需资金纳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基金预算。机构供养的孤残儿按每人每月1000元,社会散居孤残儿按每人每月600元的规范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并纳入预算,建立孤残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规范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按时发放。

二是健全孤残儿医疗救助制度。将孤残儿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安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覆盖范围。

三是完善孤残儿教育保证政策。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孤残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大(中)院校就读的孤儿。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平安等政策,保证孤残儿受教育的权利。

四是实施孤残儿成年就业计划。免费为成年后有劳动能力的孤残儿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优先安排就业;积极出台对孤残儿成年后就业扶持的优惠政策,为其提供针对和就业援助。

二、增加财政公共事业投入。

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上无人监护的孤残儿。然而,儿童福利机构是孤残儿保障的专业机构。州仅1所儿童福利院还在建设当中,从数量、规模和福利设施上看与现实需求差别很大。因此,州要抢抓“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孤残儿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一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依托“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着力夯实基础。一是加快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充分考虑儿童福利事业发展需要,配齐配强儿童福利机构人员、编制。二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儿童福利机构条件。三是配备抚育、康复、特殊教育必需的设备器材和救护用品等。四是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养护、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功能。五是拓宽资金渠道,将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维修改造及有关设备购置等所需经费,由财政预算、福彩公益金和社会捐助中解决。

三、加强工作队伍素质建设。

要以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和使用效能为核心,提高儿童福利机构从业人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以健全用人机制和环境为抓手,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孤残儿童服务水平、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孤残儿童护理员、医护人员、特教教师、社工、康复师等专业人员专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采取在岗学习、脱产轮训等多种方法,提高他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直接实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整合现有儿童福利机构从业人员队伍的基础上,引进补充一批专业素质高、实际工作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专业工作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对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进一步壮大儿童社会工作者队伍。三是将儿童福利机构中教师、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纳入教育、卫生系统职称评聘体系,结构比例、评价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四是积极推进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支持开发孤残儿童护理员教材,设置孤残儿童护理员专业,建立孤残儿童护理员定期培训制度。

推动孤残儿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四、整合社会资源。

一是政府主导。加强领导,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孤残儿保证工作机制,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方式,把孤残儿福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财政、编委、发改、民政、国土、教育、公安、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证、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人口计生、平安等部门要将孤残儿保证有关工作列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资金、项目、人员编制、土地划拨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二是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孤残儿的氛围。大力发展孤残儿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自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奉献爱心,让孤残儿生活得更加幸福、尊严。

特殊儿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能训练 特殊体质 儿 童 游戏活动 器械

一、幼儿园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及必要性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这一要求的物质基础。体能训练又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和教师存在重智轻体现象,忽视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肥胖儿、瘦小儿、豆牙儿的数量逐年增加,幼儿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我国儿童肥胖率呈飙升趋势。有资料报道,我国18岁以下儿童超重的发生率达17.6%,肥胖发生率为5.6%;而在一些大城市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已突破20%,肥胖症严重影响到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可见肥胖症已成为当今儿童健康的一大问题。

幼儿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发展成熟,组织比较娇嫩,其物质基础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时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此时正是建立物质基础的关键和有效时期。科学、适宜的体能训练,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生长发育,运动不仅能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更加集中,而且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综合调节能力,使身体运动更协调、更准确、更灵活,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由此看来,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幼儿园体能训练的目标与要求

体能训练是为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提高对训练与比赛的适应力。良好的体能训练,能够使特殊体质儿童的速度、力量、弹跳力、耐久力、柔韧性、灵敏性等得到有效改善。

1.积极参与运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中,多处强调要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要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样,才能实现幼儿体育的总目标,并为其终生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2.促进身体健康。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3.促进生理健康。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复杂多变的体育活动中,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准确,以便随时改变自己的行动,这就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创新,勇敢、自信,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4.培养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之在集体生活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学会交往与合作。

三、幼儿园体能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一)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以及特殊体质儿童在班里的比例情况,我们设定了中一、大一班个别肥胖儿、瘦小儿为实验对象,共四名幼儿。并对幼儿的体质进行基础测查把握他们身体素质现状。

1.幼儿体育活动兴趣较好,但运动习惯和能力差。2.肥胖儿、瘦小儿存在一定比例。3.部分幼儿情绪情感不够稳定,自我保护意识和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差。4.幼儿在活动中缺乏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针对幼儿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科学安排幼儿体能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1.每周两次专项体能活动和两次感统训练。2.有效安排早操和户外活动,使之目标化。3.单位时间内,适当增加实验幼儿运动量,提高其有氧代谢能力。4.充分利用室内活动区和生活活动时间,对幼儿进行小肌肉的灵活性训练。

(三)探索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多种有效途径

1.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1)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转变育儿观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家长朋友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是有求必应;因为怕他们在活动时受到人身伤害,限制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导致目前肥胖儿童日益增加,减肥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肥胖儿矫治在学前教育保教结合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除了饮食控制以外,运动是肥胖儿矫治公认的最有效的措施。所以目前家园应团结协作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养成其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根本目的,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2)营造安全的活动环境

安全的活动环境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物质前提,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的活动场地,我园将塑胶场地由原来的32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60平方米,两年来增加了5件大型玩具并每天派专人负责排查安全隐患,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通过家园宣传栏和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为幼儿参加体能训练起到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

一些能消耗热量的常用单项运动项目如:上下爬楼梯、跑步、跳绳等在操作过程中一般只注意其运动功能而忽略了兴趣对幼儿来说则显得枯燥、单调,有接受训练的痕迹,在实践当中肥胖儿常表现出兴趣不高、情绪不积极、不主动、易感觉乏味,难以坚持下来。为了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一年来我园组织全体保教人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五十余件户外活动器具,如:抬花轿、中国龙、乾坤圈、百变蛇、摩天轮、大豆沙、飞盘、高跷、神奇布辫等。

2.遵循体育活动原则和幼儿生理特点,循序渐进,适当加大运动量和活动难度

3~6岁的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大量的、不停顿的各种活动。幼儿园每天上、下午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又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

在活动设计中,增加设想的情景,由老师的创设最后演变成小朋友自己的创设,易引发兴趣,有了兴趣后就不存在活动量达不到,而是需要控制活动量并引发明天的兴趣。

3.发挥亲子活动教育作用,拓宽体能实施途径

上一篇:合同综合管理范文 下一篇:财政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