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词汇范文

时间:2023-03-10 13:52:26

四级词汇

四级词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词汇衔接 语篇 四级写作

为了实现语篇连贯,必须使用各种衔接机制。其中,词汇衔接是最重要的手段。韩礼德和哈桑(1976年)把词汇衔接关系分为两种:复现(reiteration)和共现(collocation)。所谓复现,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指表达相同意思的词汇(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等)在文章的不同地方出现,从而实现语篇的完整统一。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写作中的词汇共现现象。共现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共现关系指在某一语篇中,词汇的使用与篇章主题密切相关。狭义地说,共现关系指词语之间搭配使用的可能性,主要有反义关系、互补关系、顺序关系等。近年来,一些语言学家们(如Sinclair)将(组合)搭配视为词汇共现。这里所指的词汇组合(词组)既要和构成具体意义的语法搭配,如动词、形容词与介词、副词之间的搭配区别开来,又要和套语习语的固定搭配区别开来。具有共现关系的词汇组合指的是词汇上由于某种语义上的联系,以搭配的形式共同出现在语篇中。这种搭配关系可以存在于句子中,也可以跨句。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特定的语篇必然要围绕某个特定的话题展开,此时,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词汇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比较集中,从而保证整篇文章在主题和语义场之间的统一。比如谈论“house”话题时,像“garage”,“window”,“couch”,“porch”,“kitchen”等相关词汇就可能共同出现,与这个话题无关的词,如“sofa”,“office”等被使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以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的统一,从而增强语篇的衔接力,促进语篇的连贯性。据相关统计报告,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中,全国平均分还达不到作文及格分数线。这一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学生对语法、词汇及句法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多关注具体语言文字的表达,却忽略了对作文的篇章设计,不会或不知用各种衔接手段,特别是不会用词汇手段连接文章中的句子、段落和全文。

笔者以最近的2011年12月的四级考试作文为例,具体分析如何正确使用词汇共现手段连贯全文。考试题目为以一句幽默的话“Quitting smoking is the easies thing in the world.I’ve done it hundred times.”为例,论证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

根据新东方提供的参考范文如下:

①No great work can be performed without will.②We envy famous men and imagine that fame was due to some trick of luck.③But when we know their histories,we find that it is long years of will and constant effort that have brought about their success.④Just as we can’t reach the top of a mountain without climbing,we can’t achieve success without will.

①The modern society provides people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han before,and there are stories which tell us the possibility of becoming successful overnight.②Actually that is not the case.③Before these people become successful,a lot of hard work has been done,unnoticed mostly.④What we usually see is the result,but what we ignore is a long process of struggling forward and wrestling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obstacles.⑤Taking"quitting smoking"for example,which is,to most people,a difficult task,so people always give up the idea for they don’t have the strong will.

①In a nutshell,strong will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or role of the success the individual should desire to maintain forever.②There is no instant success in the world.③Strong will is the best policy to make your life distinct and your dreams come true.

四级词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型理论;范畴化;英语专业四级词汇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47―02

词汇是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的一个重点。“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1],达不到大纲要求的词汇量,专四成绩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复习时极为关注如何提高词汇量。本文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分析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词汇的各个方面,以便为学生复习专四考试找到高效途径。

一、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又称为“类典型”理论,该理论基于亚里士多德古典范畴理论。古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要满足必要充分条件,范畴边界清晰。但后来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范畴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进行切割,它们之间也许会有模糊地带。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基本颜色范畴和焦点色。罗施(Rosch)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证明焦点色是源于前语言认知(Pre-linguistic cognition),焦点色在感知-认知上的突显源于人类视觉器官对颜色的感知,同时也证明焦点色在感知和记忆中是突显的,比其他颜色辨认得更准确,学习和回忆得最快,因而更有利于识别和分类。罗施从对焦点色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物体,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并率先使用了“prototype”,提出了原型理论的几个特点: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具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是中心成员,边缘成员则相反[2]。

二、英语专业四级词汇概述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规定:基础阶段认知词汇5500~6000个,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搭配[3]。传统的“网状扩散激活法”、“逆向学习法”等并没有使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考试成绩也会大打折扣。实际上,词汇学习并非简单的单词或短语堆砌,而是通过理解它们的内核来记住它们不同的用法。

三、原型理论在英语专业四级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如果把英语词汇看成一个原型范畴的话,其中的基本词汇就是这一范畴的原型。一般而言,人们对范畴的习得都是从对范畴的中心成员开始的。因此专四词汇教学应当从教授学生基本词汇和其基本义项入手。

1.词汇教学中的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被人们首先学习,具有突显性,运用频率高的词汇。专四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绝大部分都是常用词汇,从原型理论角度来讲是极易为学生所掌握的。如《综合教程(三)》教学时,可以对词汇进行归类,优先讲解shackle、overshadow、lavish[4]等。Chaser是第七单元的核心词,是从动词chase演变过来的,表示“……的追求者”。但此词在这里却意非如此,据上下文,chaser意为“(饮淡酒后又喝的)烈性酒”。利用原型理论来理解:中心范畴意思为“追求者”,引申为“饮一种酒之后追加喝的另外一种酒”。可见,掌握了基本词汇,然后利用原型理论来记忆相关的词汇就会容易许多。

具有中心意义的范畴化词语一般都是高频词汇,而TEM-4主要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记忆具有中心范畴意义的基础词汇对专四考试非常重要。

2.原型理论与多义词的记忆

上文强调记忆基本词汇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多义词的学习提供方便。多义词是通过语义引申机制(隐喻、转喻)从原型意义或者基本意义发展而来的。研究表明:学会英语常用的1000个单词,就能理解一篇规范文章的80.5%的内容;学会常用2000个单词,就能理解一篇文章89%左右的内容;学会常用的3000个单词,就能理解93%左右的内容;学会了5000个单词,就能掌握97%左右的内容。由此可见,基本层次范畴是词义引申的基础。范畴化认知充分体现在语言符号中,词语所代表的范畴分为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从而构成基本范畴词、上位词和下属词。在词汇学习中,基本范畴词占有主要地位。范畴词具有快速识别的特点。基本范畴词多为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拆的本族词汇,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最多的共同特性。词汇习得过程与人们对基本范畴事物认识的心理过程一致,因而基本词汇最早、最容易被人们所习得;人们在指称事物时使用基本范畴词语的频率最高,是较为有效的中性词语;基本范畴词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有较大的任意性,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有限的基本范畴词能够组合无限的非等级词;在基本词语从基本意义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基本范畴词发展了更多的隐喻和转喻的意义。由此可见学习基本词汇的重要性。因此,在词汇学习中要侧重于基本范畴词汇的掌握,加强基本词汇的多义搭配、辨析及语用等方面的解析训练,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如果把多义词看成一个范畴,多义词的核心意义就是这个范畴的原型。在一个词义范畴里,所有成员相互联系,但有些处于中心,有些处于边缘[5],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心意义出发记忆边缘意义。《综合教程(三)》中的单词stream[4],原型义为“小溪”,但原文中stream远离原型意思一步,意为“像溪流一样的东西”,如I have already had a steady stream of visitors。Stream根据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不同,还可以变为动词,意为“如溪流或河水般涌入”,正是由于范畴化理论才使得此词的记忆能够举一反三。

原型理论还是词根词缀构词法的理论基础之一。Relent核心义为“答应、减缓”,加常用后缀变为relentless,或加否定前缀变为unrelenting,意思变为“不懈地、不放松地”,尽管意思变为和relent的核心意思及边缘意思相反,但学生还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使用原型范畴来记忆词汇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已经记忆的词语可能成为另外某个范畴的中心成员,学生以后碰到相关词汇时能够更快、更牢地进行记忆。

3.原型理论与语境的结合

英语多义词间的差别一般要放在情景语境下才会体现出其不同的意思[1],如immediate的原型义为“立刻、马上”,但它的不同义项只有通过下面不同的实例才容易理解和记忆:

(1)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immediate action. (立刻、马上)

(2)Our immediate concern is to save animals. (当前的)

(3)The director is standing on her immediate right. (紧邻的)

(4)The immediate cause of the fire is unknown. (直接的:指作用)

在这四种语境里,immediate分别有四个不同的义项:立刻;当前的;紧邻的;(作用)直接的。由此可见,如果语境不足,无论教师怎么讲解,学生也可能一知半解,对此词的理解也会云山雾罩。所以说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某个单词的涵义,实现原型意义到边缘意义的扩展。

四、结论

原型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利用人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个范畴一定有它的中心成员,其他成员都和中心成员共享某些相似之处。这一理论为处理专四考纲词汇打开了方便之门:教师从图式理论出发,首先激活学生图式中的旧信息,然后找到旧信息中的原型,进而顺应和同化新信息[6];如果旧信息中实在找不到原型也可以当即给学生创建新的原型,再进行其他步骤。在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Wilkins, Davi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MIT Press,1972.

[2]F.Ungerer & H.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制定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2004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何兆熊.综合教程(1-4)[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Taylor, 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四级词汇范文第3篇

关键词:CET-4;CET-6;词汇难度

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中,深度阅读理解分值占到总分数的20%,这对考生的最终得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阅读理解可定量分析的一个指标是词汇难度[1],由此,本研究通过对2012―2014年的CET-4和CET-6深度阅读真题词汇难度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为考生备考及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4年共20套CET-4和CET-6深度阅读真题篇章作为研究语料。

本研究利用词汇分布分析软件Range对CET-4和CET-6深度阅读真题篇章词汇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本研究的具体要求,使用了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所提供的《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按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重新编制的基础词表,代替了Range软件中原有的基础词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考察历年阅读真题中的词汇分布情况。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1)如表1所示,CET-4深度阅读篇章形符(Token)为7100,CET-6深度阅读篇章形符为8959。由于在语料库词汇统计中,形符(Token)指任何词汇形式,在词频统计时,一个单词计算为一个形符,即文本中有多少单词就有多少形符。因此,CET-6深度阅读所考核的词汇量多于CET-4,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词汇量方面要有不断的扩充,才能更好的适应不同水平的考试的要求。

同时,由于类符(Type)指词形相同的形符,在词频统计时,类符的数量是文本中不同词形的数量。因此,由表1可以发现,CET-6深度阅读篇章类符为2646,多于CET-4深度阅读篇章类符2161,这说明CET-6深度阅所考察的词汇更为丰富,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词汇要求。

此外,从表1中还发现CET-4和CET-6深度阅读篇章词汇的类符/形符比(TTR)相同,均为30%。由于在语料库语言学中,类符形符比通常被用来衡量文本中的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词汇密度反映的是句中实词所占的比例。由于在句中通常由实词来传递大部分信息,因此,如果一句话的词汇密度越大,则句中的实词越多,句子所负荷的信息量也越大。反之,信息量就越少。这也通用于语篇中的词汇密度,即语篇中的词汇密度越大,其承载的信息量就越大。由此可以推断,CET-4和CET-6深度阅读在文章信息理解方面的考察要求是一致的,这对通过四级要备考六级的学生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2)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CET-4和CET-6深度阅读篇章在词汇难度方面的特征,本研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给出的《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中的三级词汇,即一般要求词汇、较高要求词汇和更高要求词汇对CET-4和CET-6深度阅读篇章词汇进行逐项对比和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词汇难度要求增加,即从一般要求词汇到更高要求词汇,CET-4和CET-6深度阅读篇章词汇的类符百分比基本呈现递减趋势,其中CET-4和CET-6深度阅读篇章的一般要求词汇类符百分比均接近50%,这说明CET-4和CET-6考察的是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并不是单一强调学生的词汇量的大小。

在一般要求词表中,CET-4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百分比为47.48%,而CET-6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百分比为44.33%,说明CET-4深度阅读篇章更注重基础词汇的考察。

在较高要求词表中,CET-4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百分比12.86%,高于CET-6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百分比11.33%,但是CET-4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形符比62.33%低于CET-6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形符比65.50%,由此可以推断出,CET-6深度阅读篇章的词汇密度更高,篇章信息更丰富,这说明CET-6深度阅读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更高。

在更高要求词汇中,CET-6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百分比15.68%和类符/形符比61.4%均明显高于CET-4深度阅读篇章的类符百分比13.47%和再次类符/形符比55.63%,这再次证明CET-6深度阅读篇章在词汇运用和篇章理解能力对学生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

本研究借助词汇分析工具Range,对比分析了CET-4和CET-6阅读篇章真题的词汇难度,为考生提供了客观的词汇测评数据。研究发现,CET-4和CET-6深度阅读的考察重视学员基础词汇的掌握,强调词汇的灵活运用和篇章信息的理解,因此,学生在备考CET-4和CET-6深度阅读部分的考察时,应从篇章整体角度出发,在篇章理解过程中通过理解和运用词汇达到真正增加并掌握词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伶燕、罗建平.基于语料库的 CET4阅读理解的相关性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7):307-311.

[2] 王华、甄凤超.透过主题词和关键主题词管窥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中的词语知识[J].外语界,2007(1):29-38.

四级词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语四级考试 词汇分析 规律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展已有20余年,其出题精良、试卷测试精准和稳定受到全社会普遍的认同,已成为大学英语水平认证的权威平台。研究该考试历年试卷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有意义的内容,以期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有所帮助。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历年考卷的词汇分析可以了解四级水平测试词汇分布特征及未来演化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试卷质量及提高考前训练效率。

二、原始数据的获取

英语四级考试开展至今已有20余年,累计试卷多达60余份,若全部试卷都做测试,则数据数量庞大,也无必要。我们采用分层简单抽样的方法,收集从1990年起每隔5年取该年度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卷进行词汇分析,考虑到2007年前后推出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及随后可能出现的变化,特别增加抽取了2008年度的数据。词汇分级采用新的词汇表,用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方法对共计12份试卷逐一导入试卷文本,对其自动完成单词的分割、原型转换、滤除重复词、词汇分级、数据统计。统计数据如下:

单词量:试卷滤除了重复词后的单词数量,单词量(尤其是高级别的单词数量)增加是测试考生掌握词汇量的尺度。

总词量:指试卷中词汇的简单计数,同一单词可以被多次计数,总词量是衡量试卷篇幅的参数,试卷篇幅增加要求考生有更快的阅读速度。

容词率:单词量与总词量之比值乘以100%,该值越高表示相同篇幅试卷测试的词汇越多,测词效率越高。

词汇分级统计:本文按5个类统计,即中学词汇、一般要求词汇、较高要求词汇、更高要求词汇、其他词汇(指超纲词汇、复合词、人名、地名及缩写词),各级别词汇分布比例影响试卷难度。

三、词汇难度分析

依据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将试卷中出现的词汇转换成原型后做分级统计,12份试卷统计数据见表1。

分析方法及结果:采用统计学R╳C卡方表(X2)检验,工具软件用SPSS V10,数据见表2。

结果分析:

1.不同时期的试卷词汇难度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但在相近的一段时期内其分布特征比较一致,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如1990—1995时段,1995—2000时段,2000—2005时段及2008—2010时段。由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变化是中学词汇占比不断下降,而高等级词汇占比则不断增加。

2.1990—2005时段词汇分布的变化呈渐进式,但2005—2008时段的3年中变化较大(见表2, 序6),正好与新大纲使用后的影响在时间段上相吻合,由此认为随着新大纲的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对词汇量的要求明显提高。

3.表1数据显示中学词汇和一般要求词汇的占比是逐年减小的,而后三项词汇占比则趋于逐年增加。这种词汇分布结构的变化趋势预计将是持续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持续地进行调整。

四、用词效率分析

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容词率在缓慢上升,即容词率呈上升的趋势,数据分析采用前6份试卷(1990—2000)组成A组,后6份(2005—2010)为B组,对两组容词率的均数作t检验,比较A、B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方差齐性检验(F=1.5732),方差齐性。 t=2.782,P

五、试卷篇幅分析

随着试卷篇幅的增加,要求考生在阅卷、解题速度上相应提高。因此,在试卷词汇的等级分布不变的条件下,试卷篇幅的增长应视为难度的增加。试卷的总词量是衡量试卷篇幅长短的统计量,表3显示20年来该值也是增加的,我们将前6组试卷数据(1990—2000年间)作为一组(A组),将后6组试卷数据(2005—2010年间)作为另一组(B组),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验证。

结果:方差齐性检验(F=3.3311),方差齐性。t=3.0013,A、B两组有显著差异(0.01

六、结语

英语考试的核心知识点构成包括考生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规律,而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作为基础,即使完成简单的语法测试题也是困难的,因此,词汇分析在研究各类英语考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四级词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选词填空题型 词汇教学 正面导向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如何正确处理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2004年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出台。2005年四、六级考试开始采用新的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项目组和考试委员会公布了改革后四级考试的样题。2006年6月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的修订。2007年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四、六级考试加大了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比例。词汇和语法知识不再单独列为考项,而融入了其他各部分试题中进行考核,例如仔细阅读部分的选词填空。该题型是为了考查学生词汇掌握情况,也是学生公认的“难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该题型特点、解题技巧等深入了解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从而尝试解决问题。

我任教班级为10级,所用教材为上外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学期时,曾选择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一个班做了2009年12月四级考试的阅读理解选词填空题。结果发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阅读理解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该班一共36名学生,10道选项以一题1分计算,得到5分以上的学生只有6人(20%),4分以下6人(20%),其余24人得4或5分(60%)。最高分7分,仅有1人,最低分2分。为什么该题型耗时多,得分低?我认为有必要追根求源。

一、选词填空题型的特点及要求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仔细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阅读三篇短文(用时25分钟)。第一篇为选词填空,篇章长度为200―250词。题目为10道选词填空题,要求从给出的15个词中选择10个填入合适的空档中。选词填空测试考生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选词填空题在仔细阅读部分占整个考试的分值比例为5%(35分/710分)。一般选自英文原版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词汇范围不超出《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的词汇,如果出现超出范围的词汇影响理解,则给出中文解释。篇章词汇理解题考查的对象都是实义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在每个单词旁边标注词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标注词义,然后略读整篇文章,确定文章的中心或主要说明的问题,这大约用时1分钟。第三步根据原文中空格的前后单词或者前后语句确定所要填的词性,然后从分类好的单词中选择出词性、词义、语法都符合要求的最佳选项。最后检查全文上下确定答案。

二、学生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的学生第一步就无法顺利完成,即不知道词性或词义。他们说在中学阶段默写单词时老师不要求写词性,这导致部分新生平时从不注意词性。另外,很多单词常用词性不只一个,有的学生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routine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alternate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阅读的第二步是用1分钟左右时间略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学生普遍反映时间不够,他们的实际答题时间至少在十分钟以上,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更多的学生在第三步出现问题,有几种常见情况:

词汇固定搭配未能掌握,如“It’s well ?摇?摇?摇?摇 that the mother’s language does not have an impact,...”应该填established,36人中只有1人选择了正确答案。

缺少基本语法知识,特别体现在得分很低的学生中,如“the total number”,有学生选择quoted,quality,aspects,这些学生不知道空格处需要的是一个形容词。

单词不认识:选项中有学生不认识的单词这必然影响答题。如:“Researchers ?摇?摇?摇?摇 families from 11 care centers before their children were a year old,...”此处填recruited,学生反映他们不认识所以不敢选,36人中仅仅6人正确。

三、选词填空题型对词汇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

选词填空题型作为测试学生掌握词汇的情况的有效手段,充分反映出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体现在句子翻译、写作等方面,影响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应该引起任课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在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逐渐减少了生词讲解的时间,有的老师几乎不讲解词汇。新生刚刚进入大学还未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往往习惯依赖教师,种种因素导致有的学生几乎不读课文不记单词,有的学生认为能读会写就是学会了一个单词。我并不赞成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逐一讲解单词,但是一定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提高其词汇的应用能力。词汇教学的技巧和原则不胜枚举,这里只是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1.在语法方面,一要有选择地、系统地讲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怎样才是学会了一个单词。读写是基本要求,单词的常用搭配、词形转换都要在平时学习中加以辅导,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Unit 4 “Music”,第二部分听力材料中的单词indigestion,先熟记动词digest,然后记名词digestion,最后记反义词indigestion。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归纳、联系或对比的方法扩大词汇量。其次要引导学生重视词性。不同词性之间的修饰关系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重复加深印象,如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形容词、介词后面跟名词或动名词形式等。

2.平时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默写单词时要求学生写词性,能够进行词形转换。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Unit 5 “Overcoming Obstacles”第一篇课单词听写时,我要求学生写出emotion的形容词、intense的名词、numerous的反义词、interpret的名词形式等,原本简单的听写练习增加了难度,目的就是要学生自主学习时知道学习的重点。我一般把词汇学习编成PPT在网络平台上给学生自学,然后对其中难点选择讲解,最后辅以测试以考查自主学习效果。

3.有一本合适的双解字典。我发现学生大多没有合适的工具书。他们一般用手机充当字典,其弊端不言而喻。因此给学生介绍一本合适的双解字典是有必要的。

四、结语

大学新生刚入校时需要一段适应期,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任课老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词汇学习,实际上它也是外语学习中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部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选词填空题的答题情况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所以任课老师可以通过该题型了解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并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调整词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束定芳.略论外语词汇教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原则.外语研究,1995.

四级词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视野大学英语 教材 大学英语四级 词汇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及变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其考试成绩已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用人单位视其为选择优秀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必须承认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多年来对我们国家英语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部分,随着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不断涌现,四六级考试的方案每隔一段时间就做出一些调整和改革。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宣布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自改考试,为17年以来的首次改革,这次改革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考试大纲,开发新题型,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测试。2013年8月,CET考委会再次对四六级进行题型改革。较之前的考试,为追求高信度,试题中客观性试题的覆盖面大,便于保证评分的客观性。这样,学生即使考了高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十分低下。要追求高效度,试题就要尽可能地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可以增加复合式听写、造句和翻译等题型。

几次改革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词汇部分虽然不再单独以完形填空、词汇语法等题型出现,但是其在改头换面之后,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在其他题型中。传统考试时,我们尚能与之光明正大地对决,改革后则有点暗箭难防的意味,但也逐步体现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快速阅读要求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总体逻辑走向(logic structure)、信息要点(key points);段落翻译要求更全面的词汇知识和句法应用能力。新题型能反映考生的英语真实能力,并逐步与国际标准化考试接轨,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更加具有权威性。

二、《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使用现状

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教材作为信息输入的主渠道,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戴波,2008)。同时,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指导,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规定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决定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决定课堂的取向(卢春燕,2004)。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的本科生使用的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NewHorizon College English)是一套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该套教材拥有课本、光盘与网络课程三种不同的载体,共分六级,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郑树棠,2008)。该系列教材自面市以来,便在很多院校得到了广泛采用。主教材的每一级分别有《读写教程》、《听说教程》、《综合训练》,以及《教师用书》。经笔者调查,多数使用该教材的学校都采取了课堂教学以《读写教材》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以《听说教程》和《综合训练》为主的模式。除却本校艺术生外,其他文理工科全用《新视野大学英语》1-4的教材,艺术生则先进行等级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班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B班使用《新视野预备2》和《新视野大学英语》1-3册,C班使用《新视野预备》1、2册和《新视野大学英语》1、2册。本套教材词汇丰富,词汇量大,复现率高。1-4级的教材中覆盖全部的四级核心词汇,5-6级教材中覆盖全部的六级词汇。与此同时,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关的词汇练习,帮助学生加强对单词和词组的理解与记忆。

虽然《新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理念的缺陷,教材编写体现了以应用为本,听、说、读、写多位一体的教材设计理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放在了首位。但是有些编排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的使用体会中逐渐被诟病。比如其虽然包括新世纪出版的新作,但文章主要来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题材和内容略显陈旧。此外,《新视野》词汇课文难度虽然都符合四级考试大纲,但是词汇的应用并没有讲解和发散用法的归纳。扩大词汇量是备考四六级的首要任务,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教材为他们准备四六级提供的作用有限,经常有英语课上看别的四级辅导书,或者不上英语课却格外关心课外强化班的现象,轻教材、重课外司空见惯。

三、《新视野大学英语3》词汇在四级考试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满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双重需要,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为实验分析的主要材料,以词汇应用分析为切入点。虽然新视野词汇涵盖了所有四级大纲词汇,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备考四级的时候都不以《新视野》为复习材料,影响课堂学习,加大重复学习带来的负担。希望学生利用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发展各项语言技能,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顾及四级考试的需要。

《新视野大学英语》词汇丰富,词汇量大,复现率高,如account在前四册书的出现频率为254次。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词的印象,理解含义,掌握用法,克服词汇贫乏这一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最大障碍(卢春燕,2004)。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四级词汇的重要性,《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日常教材,将生词按照难度进行了划分,分别为一般要求词汇、较高要求词汇、更高要求词汇、超纲词汇。但是它在四级考试中出现的单词比例是多少,我们还不清楚。笔者对《新视野大学英语3》作为日常教材其词汇在四级考试中的应用及词频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问题是: (1)《新视野大学英语3》每课出现在近八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词汇占全书的比例?是否存在较大幅度的差异?(2)《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是否有较多的共核词汇?是否有些词汇出现频率相对较高?(3)《新视野大学英语3》在四级考试各题型中的分布比例及特点。

笔者选择了2006年6月到2013年6月共14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包括试题文本,听力文本,翻译答案文本),将其输入电脑,建立文档总库。文本库当中包含某些单词的多种形式(如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名词的单复数,专有名词及缩略词,等等)。经过手工整理后,将同词类还原为单词本身的无变化形式。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1-Unit10包括SectionA和SectionB的单词为内容,建立了词汇表。基于Visual FoxPro1710环境下,编写出一单词统计对比软件。将14次考试的文本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中的单词表进行比较。以下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各单元的生词在四级考试中出现的单词数及频率。

表1

统计结果:从电脑统计的数据看,平均每单元出现在四级考试中的单词占该单元总词汇量40%以上。由此可见,作为教材的新视野大学词汇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实际考查的词汇一脉相承,并不冲突。

为了探究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是否存在较多的四级共核词汇,即多次考试中都出现的词汇,进而把14次考试出现的单词表合并在一起,经过整理,生成带有频次显示的单词统计表。其统计结果显示:

表2

以柱型图示意:

以上结果表明,大学英语考试中有共核词汇,但是数量不是很多,出现1~3次的词汇较多。由此可见,四级考试在词汇上的覆盖面较广,没有过度侧重哪些词汇而忽视另一些词汇。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四级成绩,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中曾经出现在考试中的词汇,而应该全面掌握教材中的词汇,它们均有出现在四级考题中的可能。

四级考试中的单词分布特点表现为:单词出现频率最多的题型是Reading Comprehension,占56.9%,包括Skimming Scanning占25.3%, Reading in Depth占31.6%,其次是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8.2%,Translation和Writing中出现的单词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约4.9%。单词出现覆盖面最少的是主观题,主观题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运用和语言输出能力。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四级词汇覆盖面大主要跟该题型题量大、题型用词多有关,表明英语四六级考试越来越重视单词在篇章中的理解,光死记硬背单词是不够的,但是记忆单词是奠定各项综合能力的基础。

四、启示

语言学家Harmer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那么在教材编写中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戴曼纯,2000)值得肯定的是,《新视野》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语言输入,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注意输入和输入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郑树棠,2008)。在单词选取、课后练习、阅读技巧介绍方面,都是按照四级考试要求进行设计的,但是也存在不足。鉴于以上分析结果,笔者对现行的新视野大学教材提出建议:1.课后的生词只提供了简单的中英文释义,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代表性地选取几个进行用法讲解。虽然单词讲解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是学生在准备四六级考试时,词汇学习却是第一步。学生只记忆教材中简单的中英文释义及其在课文篇章中的应用,无法满足四六级考试要求,在考试准备期间,原来在教材中学的单词还需要从头依靠一些词汇书学习一遍,可谓耗时耗力。因此,新视野教材每课应当提供单词深入、发散的讲解,这样教师可以免去课上单词的讲解,集中精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也可兼顾学生备战四六级考试的需要。2.《新视野》可将与单元内容、词汇相关的真题考试内容附加在课后练习中或者听说练习中,既不违背在课堂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生活知识和语言知识,将文化素质教育寓于外语教学之中的指导思想,又兼顾了教材对接考试的实际需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教材应得到充分利用,既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又为四级考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戴波.《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评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0129.

[2]卢春艳.《新视野大学英语》剖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02):63.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i.

四级词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四级 翻译 词汇 错误

基金项目:2014年西安航空学院科研项目(2014KY2118),项目名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引言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了翻译题型改革,段落翻译取代了之前的句子翻译,内容涉及中国饮食、教育、经济、历史、科技等方面,分值从5%提高到15%。这种题型改革旨在突出翻译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学者们也从多个角度对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进行了探讨。例如张艳琼在分析四级翻译题型,解读评分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词汇、理解原文、重视语法的翻译备考策略[1];付瑶提出了四级翻译题型的解题技巧,建议灵活使用多种翻译方法。[2]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翻译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翻译能力,但这些研究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缺少对学生翻译文本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学生的翻译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词汇问题与不足,然后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学生常见词汇错误分析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由Corder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反映了学习者当前所掌握的语言体系,对我们了解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为了了解学生的段落翻译水平以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大学英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采用了四级段落翻译材料,这段文本来自于2013年12月四级考试真题。

翻译材料:很多人喜欢中餐,在中国,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精心准备的中餐既可口又好看。烹饪技术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但好的烹饪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要考虑到颜色、味道、口感和营养(nutrition)。由于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中餐美味又健康。我们搜集了3个班级总计110名学生的翻译文本,分析了翻译中出现的词汇错误,发现词汇错误主要表现在拼写错误、词性误用、词义混淆与搭配错误方面。

1.拼写错误

正确的词汇拼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学生的翻译文本中的拼写错误比比皆是,大部分都是英语中的基础词汇,例如delicious(美味的)被拼写为delious, decilious, deliscious, dilicious, declious, delicous, delious, delicsious等8种错误形式。其他拼写错误的单词包括alway, therefor, concider, thinked, commen, differents, consided, concider,,vegtables, blance(balance), ditinguish, regrad, noly, importand, repared, cookor等。这些拼写错误可归结为多种原因,例如考试时的紧张心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英语词汇基础比较薄弱,忽视词汇记忆与学习造成的。

2.词性误用

学生在翻译中,往往主要考虑词义表达,寻找与汉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却忽略了词性因素,导致在翻译文本中出现许多词性误用的现象,例如将形容词做名词使用,将形容词做副词使用,将形容词用做动词、介词用做连词等情况。

例1:There are mo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skill of cooking in the different places. (将different做名词使用)

例2:The Chinese food which is prepared careful is very delicious and well. (将careful做副词使用)

例3:Chinese food not only delicious but healthy. (将delicious与healthy做动词使用)

例4:Due to the food is important to our health, the good cookers always keep balance between crop, meat and vegetables. (将介词短语due to做连词使用)

例5: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to health, the good cookers always try their best to make good balance of meet and vegetables. (将介词短语because of 做连词使用)

3.词义混淆

英语中存在许多近义词,它们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给学生们使用词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许多同学不能区分well与good。在例2中,well做形容词使用表示“健康的”的含义,与句意不符,而且不能修饰物。

除了近义词,英语中也存在大量的拼写接近或读音接近,但含义大相径庭的词汇,学生在使用时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异,造成误用。本段翻译中,许多学生都将“厨师”翻译为 “cooker”,而不是 “cook”或“chef”,这主要源于学生固化的思维,以为所有动词以“er”结尾的表示“人”。例5中,由于meat与meet为同音词,造成词义误用。

例6:In China, cooking is not only recognized a skill, but also a artist.

例7:Due to food is title to heath.

例6中, “artist”(艺术家)被用来表达 “art”(艺术)的概念;例7中, “title”(标题)被用来表达 “vital” (至关重要的)的含义。

4.搭配错误

英语词汇具有各自的搭配习惯与用法,若使用不当容易造成错误。

例8:The food play a very important part on our health.

例9:Many people prefer to Chinese food.

例10:They are always thinking the color, feel, the sense of mouth, and nutrition.

例8中,on应该改为 “in”, 是 “play a part/role in”的搭配;例9中,to应删除,因为prefer是及物动词,后直接接宾语;例10中,thinking后应加about。

除了以上出现的词汇错误外,也存在学生词汇量匮乏的现象,一些学生使用crop(庄稼),rice(米)表达“谷物”,使用汉语拼写或者汉字来表达“配料”,或者直接将其忽视,不进行翻译。

大学英语教学建议

1.强调词汇记忆

词汇拼写与读音是词汇学习的基础,是使用词汇的前提,但学生们的词汇拼写错误却比较严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们未给予词汇记忆足够的重视,缺少记忆词汇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拼写与读音。首先,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意识。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期、不断努力学习,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缺少记忆词汇的积极性,课堂内外都很少记忆词汇,不仅未能记忆大学学习的词汇,也遗忘了大量初高中掌握的词汇。其次,进行听写练习。听写练习是促进学生词汇学习的重要措施,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合适的听写练习,听写的词汇可以是近期学习的词汇,也可以是以前学习的词汇,这样可以达到记忆新词汇、巩固已经掌握词汇的目的。最后,随着移动学习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手机上学习词汇,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APP词汇学习软件,提高词汇记忆效果。

2.讲解英汉词汇差异

“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4]英语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现在词性、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而汉语缺少这些形态变化。学生在进行翻译时,未考虑英汉词汇的差异,只追求意义的对应,造成词性、时态等方面的误用。汉英词汇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含义的差异,最为明显的是汉英词汇之间大量“假朋友”(False Friends)的存在。Mona Baker 认为“假朋友指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具有相同形式,但却表达不同意义的词汇或表达方式。”[5]例如“白酒”被一些同学想当然地翻译为“white wine”(白葡萄酒),其正确表达是“Chinese spirits”。因此,教师应该讲解汉英词汇的形态差异与含义差异,帮助学生有效区分“假朋友”,提高学生对差异的认知能力。

3.重视英语词汇辨析

英语中的词义相近或拼写相近的词汇是词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词汇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区分词汇的含义,尤其是给学生带来较大困难的相近词汇,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本段翻译中,cooker的错误使用就源于学生未能区分其与cook词义的区别。教学中,imagine与image, electric与electronic, especially与specially, every day与everyday 等之间的差异,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词汇往往有不同的搭配,掌握这些搭配,有助于正确使用词汇与辨别词汇差异。例如steal与rob都含有“偷窃”的含义,但前者的搭配是 “steal sth. from sb.”,后者为 “rob sb. of sth.” 。

4.扩大学生词汇量

学生词汇量匮乏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段翻译中,大部分学生未能将“谷物”(grain)与“配料”(ingredient)进行合适的翻译,而采用了不恰当的替换策略与回避策略。因而,必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翻译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在词汇教学中,讲解词汇的构词法,包括词根法、合成法、转换法等,尤其是一些核心词根,例如pos, spec, vis等,可以提高词汇的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学习与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历史等方面相关的词汇。四级翻译的文本主要与中国因素有关,教师可以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料,例如中国文化英文读本、《21世纪英文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以及相关词汇表达,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与词汇量。

结语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改革,凸显了翻译技能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词汇是翻译技能的基础,是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学生翻译文本中的词汇错误,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然而,翻译文本中的错误不仅表现在词汇层面,还表现在语法、写作格式等方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从而为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琼:《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解读与备战》,《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第140-141页。

[2]付瑶:《新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答题技巧之我见》,《考试周刊》2014年第48期,第8版。

[3]Corder, S.P.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5(5): 167.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5]Mona Baker. In other Words: A Coursework on Transl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78.

[6]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7]罗立胜:《学习者过渡语中的英语名词错误分析研究》,《外语教学》2007年第1期,第56-59页。

[8]温冬梅:《四级翻译改革后课堂翻译训练实验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第116-118页。

四级词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态度 听力障碍 策略

1.0 新四级听力的题型

2007年1月,教育部高教司改革了四级题型,听力所占分值的比重达到了35%,听力考试的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上升为35分钟。 听力考试题型也有了变化。增加了长对话和复合听力这两种新题型。新四级听力题型为:短对话(8个,每题1%),长对话(7个,每题1%),短文听力(10个,每题1%),复合听力(10%,八个单词,每个单词0.5%,句子3个,每个句子2%)。题量有了增加,由20题增加到了35题。 新四级听力素材选材广泛,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素材多次在四级听力中出现。在考试时间的设计来看,短对话结束后,一般会有一个问题。每个短对话的时间间隔约为15至25秒不等。长对话有两个,一般会针对这段长对话提出3-4个问题,每个问题之间都留有20秒的时间给学生答题和阅读下一题的选项(杨茜,2008)。

2.0 二本工科院校学生对待听力的态度

听力理解对英语学习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理解一篇英语听力短文,学习者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英语语法句法知识、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说英语的语音语调规则,并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二本工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底子不好,他们对于英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抗拒情绪。而他们更把听力看作是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在笔者任教的南昌工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对英语听力的为难情绪,觉得听力难,听不懂。这造成他们平时不愿去听,除了上课的听力练习和平时的自主听力学习,极少会再投入时间到听力训练上去。正是这钟为难情绪让学生不愿投入精力去寻找自己在听力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更别谈如何解决自己在听力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根据hughes(1993)的反拨效应理论,考试的性质会影响一个参与者(学生)对于自身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这种态度又会进一步地影响参与者(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及其学习结果(王伟力,2010)。

3.0 从态度论看二本工科院校学生的主要听力障碍

二本工科院校学生就四级的听力理解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听力障碍。

首先,学生词汇量不足(吴静,2011)。二本工科院校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前就没能很好地掌握高考所需掌握的词汇。这种先天不足,让他们进入大学后学学英语(上外版,笔者所属大学使用的是这套教材来进行英语分级教学)感到吃力。新课本每单元的词汇量都大大超过了他们在高中阶段每单元所需要掌握的词汇量,面对这种挑战,很多学生没能掌握好书本上的四级重点词汇。这让他们在应试时,无法理解对所听到的听力材料。而由于二本工科院校强调实践,学生没能把英语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他们不愿意背诵单词,积累单词。这就造成了他们词汇量不足,从而不能应对四级的听力考试。

第二,学生语法知识匮乏。在笔者任教的二本工科学校,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一个完全的英语语法。语法是理解英语的基础所在,没有掌握好正确的语法,学生无法理解听力素材。在四级复习的听力策略中,“抓关键词,进行同义替换”是经常使用的听力策略。要理解关键词,语法就变得极其重要。以虚拟语气这个听力的常考点为例。在2011年6月份的短文听力中,第18题考了虚拟,对话内容是这样的“suppose you lost your money while taking a vocation overseas”, “i guess i’d sell my watch or computer, or do some odd jobs “第一人的说话中“suppose”以及第二人的”guess”都是虚拟,学生要回答问题“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就要弄清这个虚拟。

第三,发音不准。二本工科院校中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发音不准。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发音习惯,他们不认识音标,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读出一个单词。而英语有着其不同于汉语的发音体系,学生在听到英语时,就无法理解听力素材。

这些问题是二本工科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在听新四级听力材料时存在的主要听力障碍。这些障碍与他们对待英语学习以及英语听力的态度,也与四级听力对他们的态度的影响有关系。这个群体把英语看作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这就好比外语系在工科院校的弱势地位一样,英语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这种忽视,学生未能养成一个好的英语听力的学习习惯和做练习的习惯。学生在进行四级的模拟以及做真题听力的过程中均反映出四级听力难,并且不愿意做听力练习,一是听不懂,二是怕受打击。怕做听力和不愿做听力的态度,以及轻视英语学习的态度就造成学生词汇量缺乏,语法知识匮乏以及发音不准等问题。学生也因此未能正确看待英语四级考试,不了解四级听力考试的各项内容,其分值,听力素材内容等各方面。

4.0 从态度角度论解决二本工科院校学生的主要听力障碍

从态度角度来看,要解决这些主要听力障碍,就要从改变应试学生的态度入手。

应试者应正确认识四级考试。应试者要认识到四级考试的必要性。目前四级考试在全社会得到了很高的认同,是否通过四级考试是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标准之一。认识到这点考生会有动力去认真学习英语。应试者也应认识到四级听力测试的设计是科学性,四级考试的听力题型短对话,长对话,短文以及复合听力的设计测试了应试者的词汇量、其对英语语法以及发音规律的掌握以及其短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四级短对话涉及了考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四级考过生活场景如吃饭,运动,娱乐等,学习场景如图书馆、课堂、考试等,以及工作场景如面试、辞职等,学生要掌握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的词汇。长对话的内容往往也涉及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与短对话相比,长对话要求学生更高的注意力和较强的短期记忆能力短文听力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在历年听力中,考过美国的教育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消防系统等方面。应试者如能认识到四级听力考试对于各领域词汇的要求以及对于其他能力如短期记忆能力的,才能从这些角度入手来准备四级听力考试。

5.0 小 结

以上对于二本工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四级听力障碍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学生未能对四级听力考试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有个正确的认识。四级听力考试难度大的特点让其对英语学习、四级考试的持质疑或者害怕的态度,导致其未能针对性地对四级听力考核的各项内容进行充分准备,从而在四级听力中未能取得理想成绩。从态度角度来看,学生应正认识到四级考试的权威性,认识到四级听力考试的科学性,并针对四级听力考试对词汇、语法、以及一定背景知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应试准备。

参考文献:

[1]huges, a.1993: backwash and toefl 2000. unpublished manuscript.university of reading.

[2]候新民、王伟力.大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的态度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3).91-94.

[3]杨 茜.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提醒分析及应试策略.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0):79-81.

四级词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四级翻译 高职学生 公共英语教学 启示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而考试的通过率却普遍较低。高职学生在英语四级考试各个考查项目中的得分均不理想,这其中四级翻译的低得分率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通过分析上述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四级翻译题型的特点,可以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高职学生热衷于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出现了报考四级考试的热潮。大学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之所以会受到广大高职学生的追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一张PRETCO(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者B级证书,他们在制定下一个英语学习目标时,往往都会把目光投向具有更高含金量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二,尽管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手中都握有一张A级或者B级证书,但是该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却不高。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一些用人单位开始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入职门槛,作为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了录用高职生的优先条件。因此通过了四级考试的学生手中无疑将增加了一块重量级的砝码。其三,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往往不满足于基层岗位,而是想要在职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英语综合能力就是其中之一。那些通过了四级考试的毕业生将拥有更高的起点,具备明显的优势。其四,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只对在校大学生开放,这就使得广大高职学生更加珍惜在校期间的每一次机会,出现多次报考四级考试的情况。

二、高职学生四级考试通过率低的主客观因素

与高职学生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热情呈现鲜明对比的是持续低迷的高职院校四级考试通过率。这一鲜明的反差主要来自于高职学生自身和高职英语教学两方面的不足。

(一)学生自身主观方面存在的短板。

1.英语语言基础薄弱

这种语言基础的薄弱集中体现在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在语法方面,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忽视了英语语法的学习,因此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就词汇方面而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考生掌握4000多个词汇,而绝大多数高职考生的平均词汇量只有2000个左右。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反映出高职考生词汇量的匮乏。语法知识的不到位加之词汇量的匮乏,使得大部分考生根本达不到四级考试的要求。

2.缺乏端正的态度

大部分报考英语四级考试的高职学生尽管有着通过四级考试的强烈意愿,却大多没有付出与之相匹配的实际行动。部分人只是报着碰运气的心态参加考试,没有为考试做过任何努力。有些考生甚至到了考试时对题型都还不了解,成为所谓的“裸考”一族。部分考生在初期确实为了考试自觉地进行了一番准备,但是当他们意识到自身水平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后,就逐渐失去了信心,从而放弃了后续的努力和行动。

3.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巧

一些考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备考期间没有制订系统的复习计划;复习缺乏持续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等。此外,部分高职考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应试技巧,只是盲目做题,而不善于归纳总结,其结果自然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客观不足。

1.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

在大部分学生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之后,广大高职院校在后续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缺乏明确性,往往没有考虑到用人单位把通过英语四级作为录用条件的事实和高职生报考四级考试的趋势,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把使部分学生通过四级考试纳入其中。

2.教材缺少合理的衔接

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脱节严重,教材内容和难度都远低于四级考试的要求。因此,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的教学对于学生通过四级考试的帮助并不大。

3.教学内容中忽略方法和技巧的传授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传授,未能很好地承担起引路人的责任,导致广大学生在备考时陷入茫然状态。

正是在学生自身短板和当前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不足的共同作用之下,高职院校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才一直在低水平线徘徊不前。在四级考试中许多考生对于段落翻译尤其感觉无从下手,甚至直接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考试的失败。

三、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介绍及分析

(一)英语四级翻译的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对一段总长为140-160字的段落进行汉译英,分值比重为15%,考试时间是30分钟,段落内容主要涉及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段落篇幅通常为5-8个句子。段落翻译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3-15分,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贴切,行文流畅,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10-12分,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通顺、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7-9分,译文勉强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欠准确,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些是严重语言错误。4-6分,译文仅表达了一小部分原文的意思。用词不够准确,有相当多的语言错误。1-3分,译文支离破碎。除个别词语或句子外,绝大部分文字没有表达原文的意思。0分,未作答,或只有几个孤立的词,或译文与原文毫不相关。上述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可以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考生能运用合适的词汇无误地表达原文、意义连贯,另一方面要求考生的译文能语法结构正确、无重大语言错误。

(二)英语四级翻译真题剖析。

1.题材剖析

在对2013年12月到2016年6月的四级段落翻译真题梳理后,发现被考查的段落逐一涉及了以下题材:烹饪,中国结,茶(2013年12月真题);阅读,核能,农村教育(2014年6月真题);互联网,大熊猫,旅游(2014年12月真题);快递业,经济发展,主食(2015年6月真题);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丽江古镇,教育模式(2015年12月真题);功夫,风筝,乌镇(2016年6月真题)。尽管涉及的题材看似丰富,毫无规律可循,但其实它们都围绕同一个核心,即“中国”。这也体现出了英语四级考试委员会的出题意图:鼓励引导学生关注国情和本土文化,以促进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

2.语言点剖析

通过对每个翻译段落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些所考查语言点的共同特征。第一,段落的篇章结构并不复杂。在翻译时,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把一句中文翻译成一句对应的英文即可,涉及对句子进行断句和合并的情况比较少。第二,段落中的句子结构以简单句居多,通常可以直译。即使每个段落含有1-2个长难句,但翻译时所涉及的语法比较常见,通常为从句、倒装等。第三,段落中的词汇考查,既有常见的固定搭配,又涉及一些特殊数字和专有名词的翻译。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把四级翻译的考查原则总结为“少量考查翻译技巧,重点考查词汇、常用语法和句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法功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从而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和篇章组织。同时对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英语四级翻译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这一原则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编排等各个方面体现。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增加教学目标,使其明确化。

在制定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调研,综合考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把使部分学生具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要求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项新的目标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体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时俱进的务实性。

(三)引入英语四级真题作为教材。

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翻译教学时,可以直接引用英语四级真题作教材。因为四级真题无论是题材、难度还是考点都能够最直接、最真实地体现四级考试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这样做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也会更强。

(四)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基于高职学生语言基础较差的事实,以及四级翻译的考查原则,对英语翻译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主要从常用语法结构、词汇、应试技巧和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应该重视常用语法结构和句型的讲解,淡化翻译技巧的传授。因为强化四级翻译常用语法的讲解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又能提高针对性。对不具备扎实语言基础的高职学生一味讲解高深的翻译技巧其效果可想而知,无法体现“实用为主”的原则。第二,在词汇方面既要强调常用词汇和固定搭配,又要适当补充“中国特色”词汇,帮助学生积累扩充词汇量。第三,要重视诸如解题步骤、句子结构分析、句子逻辑关系分析等翻译解题技巧的传授,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技巧之后,翻译时就不会再因为觉得无从下手而直接放弃。第四,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应用讲解、练习、总结、背诵的方法。一方面要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典型译文进行背诵。因为段落翻译中经常会有重复考查的词汇和句型,学生在背诵记忆后,应考时就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提高翻译的准确率。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变革,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重视,从而真正体现高职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丽莎.高职学生备考英语四级考试的方法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四级词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篇 衔接手段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听力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目前国内检测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考试,在四级考试中占35%的听力测试,成为困扰考生的最大难题之一。许多考生抱怨做听力时的最大问题就是会走神,以致跟不上节奏,抓不到关键信息,而四级考试听力只放一遍,并且问题在对话和短文结束后才出现,使得考生经常顾此失彼,最后的结果就是认真听下去的信心遭到打击,干脆放弃。胡壮麟教授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到:“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约束的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可见,它既包括书面语又包括口语,在形式上可表现为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作品。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在四级听力中,无论是短对话、长对话,还是短文理解,都可以称其为语篇。任何语篇都是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联系在一起的,把握篇章的衔接手段,会对四级考试中的听力理解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语篇衔接理论

Halliday和Hasan在1976年合著发表了Cohesion in English,系统研究了英语语言系统中可用来建构衔接关系的语料,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语篇语义的一种关系,是语篇表层结构成分之间的联系。它指“语段中不同成分之间的语法或词汇关系”。他们把衔接分为五类,依次是: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1.指称(reference)

指称是指一个项目的意义要靠另一个项目来解释的现象,共有三种指称: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例如:Core six cooking apples.Put them into a fireproof dish.These are red ones,but they are not so delicious.其中,“them”为人称指称,表示前面的“apples”,“these”为指示指称,指前面的“them”和“apples”,而“so”为比较指称,把这些苹果与其他的相比较。

2.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是指当一个成分重新出现时被其他项目所代替的现象。如:(1)My axe is too blunt.I must get a sharper one.其中,“one”代替了“my axe”。(2)You know John already knows.I think everyone does.其中“does”代替了“already knows”。

3.省略(ellipsis)

省略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有时也可看成是一种零替代形式。省略和替代都是遵照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为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衔接手段。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us?

—I’m glad to,but 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

为避免重复,在“I’m glad to”后面省略了“go with us”,要想理解整个对话的意思,需要从上文中寻找线索。

4.连接(conjunction)

连接指的是由连接成分把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者段落连接起来的现象。英语中用also,further,moreover等表示递进关系;用but,yet,however,nevertheless 等表示转折关系;用for,why,because,as a result等表示因果关系;用at first,secondly,then,after,at last,just then等表示时间关系;用to the left/right,in front/behind等表示空间关系。通过连接词这种衔接手段,能够更好地搭起语篇的骨架,使逻辑关系更清晰。

5.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是由词汇的重复及其之间的语义关系建立起来的衔接关系,包括重现、同义、反义、上下义、整体部分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词汇搭配建立起来的衔接关系。如:

(1)The young man does not like bears,so yesterday in the park he gave the bear some poisonous food to eat.此句中的bear和bears就是重现关系。

(2)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 divine.此句中的to err和to forgive是反义关系。

(3)And sings a solitary song;That whistles in the wind.此句中的sing,song和whistle就是同一语义场的词汇搭配。

三、衔接理论在四级听力中的作用

从语篇的衔接手段入手,可以掌握词语间有意义的联系或逻辑关系,利用衔接手段在语篇中形成相互联系的语义线,顺着对话或短文的脉络,可以捕捉到文章的总体架构。将整个语篇紧密联系的衔接之处,常是关键信息所藏之处,以下我们以历年真题为例,分别分析五种衔接手段在四级考试听力中的体现。

1.照应

照应指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这些参照点常指向关键问题所在,例如2006年12月四级考试听力中的第21题,原文提到:

It’s a beautiful city,very old.Many old buildings have been nicely restored. Some of them were built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在这段听力材料中,“them”指代前面的“many old buildings”,只要注意到这一点,问题“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Quebec City?”就迎刃而解了,答案即为“It has many historical buildings”。

2.替代

替代就是用替代词来取代某一部分,替代词只是形式,真正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寻找。例如2010年6月四级考试听力中的第15题:

W:I was so angry yesterday. My biology teacher did not even let me explain why I missed the field trip.He just didn’t let me pass.

M:That doesn’t seem fair. I’d feel that way too if I were you.

Q: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在完成这个考题时,考生必须清楚“that way”实际上是代替了前面的“I was so angry”, 否则就很难理解对话并得出正确答案:He understands the woman’s feelings.

3.省略

省略的使用通常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在听力考试中,被省略的成分往往是理解和出题的关键之处。例如2006年12月四级考试的第13题:

W:Having visited so many countries,you must be able to speak several different languages.

M:I wish I could.But Japanese and,of course English are the only languages I can speak.

Q: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在这段听力材料中,“I wish I could”后面的成分被省略了,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省略掉的成分是前面重复的“be able to speak several languages”。 再结合“I wish”后接的是虚拟语气,就可以得出“The man can not speak several languages”,结合后文,就可以得出答案为:The man can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4.连接

使用连接词使对话或段落变得连贯是四级听力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这些连接词所引导的成分往往是理解材料的关键所在。例如2009年6月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第32题:

For Hollywood kids,life can be difficult,because they grow up in such an unreal atmosphere.

Q:Why is life said to be difficult for Hollywood kids?

在这段材料中,“because”后面引导了原因,而对应题目恰巧就是“Why is life said to be difficult for Hollywood kids?”,只要关注到了连接词“because”及其后面的成分,题目就非常简单了,答案为“The atmosphere they live in is rather unreal.”。

5.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与上面四种衔接手段的区别在于:其他手段都是语法衔接,而词汇衔接是通过词义因素起作用的。某一语义场下,有些相关词汇相联系地出现,考生可以利用材料中的词汇的某种复现关系和同现倾向等规律推断某一词汇意义、某一场景地点或说话者关系。例如2008年6月四级考试听力中的第12题:

W:May I see your ticket,please?I think you’re sitting in my seat.

M:Oh,you are right.My seat is in the balcony.I am terribly sorry.

Q:What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在这个对话中,根据“ticket”,“seat”和“balcony(包厢)”三个词汇的搭配,考生很容易得出关于剧场和演出的语义场,所以答案为“In a theater.”。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解语篇的照应、替代和省略等衔接手段,可以帮助考生构建全局意识,从整体上理解听力材料,避免由于断章取义,听到什么选什么而带来的损失。懂得连接词的关键作用,考生则可以在听力中更好地有目的地搜寻信息要点。语篇中词汇的复现关系或同现规律可以帮助考生联系、推断某一词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推断出会话的地点、相关主题等。鉴于语篇衔接手段在应对四级听力考试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语篇的各个衔接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而考生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也要多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任晓涛,许家金.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2.

[5]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姜静.语篇分析法对英语习得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

[7]张丽娜.语篇衔接理论与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

上一篇: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范文 下一篇:词汇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