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结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1 16:16:06

数学结课总结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多元整合。

从课堂中我们发现,三维目标的落实体现在每一节课中,许多教师把过程教学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比如,丁宏艳老师上的《比例尺》这节课,充分利用各类地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还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素材贴近生活。

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倾向。比如,刘继英老师在新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导入时,呈现出同学们去存瑞纪念馆的照片;董淑霞老师从三(3)班学生的身高引入平均数;李艳老师利用上课的时间2011年4月9日8时00分05秒引入课题《年月日》;刘继英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放大或缩小的实例;刘安华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聂自春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接近一立方米、一立方分米和一立方厘米的实物;李剑平老师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生活中来学习人民币的交换。

三.教学方式注重实效。

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向了多样性,把预习汇报、自学反馈、操作探索、猜想验证、实验分析、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引进课堂,充满了在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课堂效果。比如杨淑英老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祁春英老师让学生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猜想验证;聂自春老师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刘安华老师通过让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动手操作,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封淑君老师练习课中的知识点步步深入,体现了学生在思考中学习;田长芝老师设计的闯关练习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学生解放了、教材开放了、“过程”开放了、“时空”开放了。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开放的问题情境,开放的操作探索过程,开放的互动交流。

五、课堂氛围平等和谐。

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们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评价语言的多元化。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来辅助教学。

比如李艳、侯燕飞、孔令芳三位老师的课件做得形象直观,侯燕飞老师的flash课件演示使学生们对物体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很容易理解;孔令芳老师用课件演示钟表一天的转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24时计时法的含义。

同时课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个别教师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二、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不清楚,找不准知识点,训练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式变革了,但部分环节收不到实效。

四、个别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差,还是严格按照自己预想的思路进行教学,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资源处理不当。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导入课 小学数学 重要性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越来越重视情境的创设,一时间,各种情境遍地开花,大有没有情境就没有好课之势。但细细看来,其中也不乏一些为了迎合新课标精神而创设的情境,这样的导入不仅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没有好处,甚至适得其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理性思考,重新审视,给于课堂导入合理的定位,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课堂导入策略,让其更有效的为新知学习服务。

一、新课的导人要有趣味性

导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力的集中、参与的调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导入巧妙,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导入枯燥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会直接表现在学习行为上。而没有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便无法充分发挥,整个教学也会如一潭死。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新课的导人应有针对性。新课导人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开门见山。教师在授新课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第一,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第二,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第三,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第四,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五,类比迁移。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第六,实物演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

三、小学数学课末小结

课末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有目标性。好的课末小结,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末小结的意义。课末小结要有引导性。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课末小结要有针对性。课末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课末小结就要通过揭示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在课末小结中要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的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最后要预防错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通过小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2、前呼后应式。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3、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图表式的小结。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4、悬念式课末小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充满情趣的课末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5、图表式的小结。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导入技能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口才、智慧的综合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导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还有如漫画导入,诗歌导入、电影导入,录音、录像导入等等。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究与摸索,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和辅助教学工具,精心组织,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

【课题项目基金】 2014年江西省课题《小学数学练习课高效教学方式的研究》(编号:JB2014-213)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的应用》在教材中,并没有单独一块练习课的内容安排,这一块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练习课与授课是有区别的,练习课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具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老师起到协调与指导的作用,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们广泛的运用已知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发散思维,使得数学学习更加的生活化话和具体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见到这个内容,我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堂课让学生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就够了吗?二是本堂课练习的生长点在哪里?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 学生们想要进一步的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需要进行多次的练习,需要练习读比例尺以及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并且需要多次练习通过地图比例尺来计算实际的距离.

2. 会通过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后要带领学生们实际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操作,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更深一层次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网络地图,如google地图或者百度都可以来举例,也可以用学校的平面地图来更实际的让学生们来亲身感受一下,力求在一组的练习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们对比例尺的认知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比例尺是有大小的,有时会根据图纸的大小设计比例尺,有时会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这也是本堂课力求体现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二、教学流程

本堂我按照“情景导入,归纳知识――讨论难点问题,群体互补――展示交流,查漏补缺――变式练习,强化认知――综合应用,总结提升”这样的五个步骤开展教学.

1. 情景导入,归纳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哥练得不是习题,是兴趣. ”对于情境创设的问题,高段课堂中情境创设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练习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介绍实验小学的情境,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通过创设自然亲切的对话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自然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了所以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具体目标.

2. 讨论难点问题,群体互补

练习课的难点是纵横知识交错中的一个关节点.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论上的困难. 所以老师采用直观现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认识目标. 如果在此同时,能阻止课堂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 练习课解题策略的应用,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思考的起点,思考的方法,不一定有统一的模式.

3. 展示交流,查漏补缺

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可以构建更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内部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就可以升华学生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练习能力予以更好的培养,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路径.

4. 变式练习,强化认知

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些容易错的填空题和判断题,这些题目要做到具体分析让学生明确新知的本质,增强辨析能力:通过师生的交流对话,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微课;教学方法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校近十年的生源数量急剧增加,每年修高等数学课的学生数在4500人左右,而数学系承担高等数学课教学任务的老师不足20人,每个教学班学生数平均在140人左右,这种大班教学的现状在近几年内很难得到改变.大班教学很容易造成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学生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了解很少,甚至老师很少能叫出班上学生的名字,更不要说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自古道:亲其师,信其道!可相对淡漠的师生关系很难在这里发挥积极作用.学生对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感兴趣,而在这几年兴起的微课由于其自身具有的较大优势而很受学生的喜爱.我校在把微课引入高等数学课中做了较好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此总结如下:

一、目前高等数学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侧重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基础课.现行教材是经过逻辑加工的、完成了的数学形式,是一个严格的演绎体系,大多呈现出一种由“概念一公式(定理)一例题”所组成的数学体系.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地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谨性,而很少涉及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呈现给学生的是完整的结论和滴水不漏的严格证明.至于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对学生来说基本上是拿来主义,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师生共同探索的环节,看似完美的课堂实际上少有新意和创新.正如有人说数学家们曾经火热的思考只剩下了冰冷的美丽.

(二)注重学生共性而轻视学生个体能力差异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于很多不同省份,学生入学成绩也有很大不同,不同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而现在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对授课学时、授课内容都做出统一规定.不论学生禀赋如何,所有学生统一齐步走,统一的要求造成老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视而不见.统一的要求对基础很好的学生来说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这种情况的延续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教材已沿用近四十年(同济大学第一版编写于一九七八年),现在使用的是同济第六版(编于二六年).虽然经历五次改版,但更多的是概念表述的严谨化和部分知识点的删减,很少增加实际应用的题.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在讲理论推导和定理证明,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很少涉及.学生在学习中也很少有人问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有什么作用等问题,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脱节很大.

二、认真学习微课制作方法,提高微课制作水平

针对我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我系高等数学课任课教师在系主任的组织下,积极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进行了如何利用微课进行高等数学辅助教学的研讨,并组织十余名高数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微课制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集体学习,理解什么是微课,以及微课有哪些特点

微课又称微课程微课(Miro-Course Online Video),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其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时间短,“小”是指教学主题小和资源容量小,“精”是指教学设计精巧、教学活动精彩,“悍”是指交互性强,应用面广。

对微课的实质和特点的了解对后面微课的制作前提.

(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微课类型

高数课教学内容多,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十二章内容,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制作的微课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微课提出了各自的侧重点,具体总结如下:

1.新授类微课,着重于讲解新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主要用于翻转课堂.老师针对新课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难点知识点做成微课,提前传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实现了课内外的反转;

2.习题类微课,着重于讲解典型习题或较难的题,主要用于弥补习题课的不足.老师精选例题,针对一个例题制作一个微课,学生通过观看例题教学的微课,对于例题解法的理解会有更大的提高,而且可以随时反复观看,避免了下课后没有了板书,没有了老师的讲解而没法及时把问题搞明白;

3.问题解决式微课,着重于针对难点、疑点来讲解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作用是答疑解惑.老师针对章节中的难点知识和学生容易搞混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对难点知识进行逐步剖析,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反复观看,同时对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复习类微课,着重于重要概念、重点难点、知识脉络,主要用于章节复习.老师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再通过微课的形式制作成视频,把每章的知识体系、知识脉络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复习时更容易抓住重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5.思想方法类微课,着重于介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领悟数学精神.老师通过归纳整理高等数学课程中所包含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极限思想、微积分思想、化归、类比以及数学建模思想,针对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制作一个微课,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三)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微课制作水平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聚焦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围绕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取舍,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同时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授课类型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步骤清晰,一般要包括引入一主题讲解一小结或反思.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微课与普通课程教学设计的区别,微课并不是传统课堂的一个部分或一个环节.决不能重复于传统的知识讲解,否则微课就变成短课时的课堂,和传统课堂比起来只是时间短了.此外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特别注意要合理使用教具以及应用多媒体视听技术.不要为了震撼的视听效果而有意地加入各种多媒体视听技术,还是要根据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视听技术。

三、结语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5篇

一、归纳结课方法

归纳结课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整堂课内容进行概况,让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总体印象.归纳结课法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认识到课末归纳的重要性,他们觉得课末归纳是对教学内容的再重复,枯燥无趣,听不听无所谓,即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他们也认为是教学中对于数学知识没有充分吸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认真复习就可以了.为了发挥出课末总结的重要性,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末归纳形成足够的重视.如何展现归纳法在课末总结的重要性呢?现以“平面图形的认识”为例.本章教学重点是了解线段、射线、直线、角、余角、补角、对顶角、平行以及垂直的概念,且可以利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一个RTABC中,已知∠B=90°,∠C的补角是140°,求∠A和∠C的度数.在这个题中需要引入的概念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于∠C的补角是140°,所以∠C=180°-140°=40°,在RTABC中,∠A=180°-90°-40°=50°.以此类推,通过例题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对于重要定理进行总结,在教师提到角的时候,学生脑海中会迅速作出反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对于课末归纳的参与度不高,就无法在脑海中再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增强学生在课末总结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参与到课末总结中,引导学生对课末总结形成足够的重视.良好的课末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脑海中的知识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对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谈话结课方法

谈话结课法就是教师将课末总结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这种数学结课,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内容,在梳理本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印象.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谈话结课时,需要展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以“平面图形的认识”为例.师:根据教材内容“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和“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平行就是相交”两个定理,判断“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命题的对错.生:根据定义可以知道,证明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的前缀条件是“同一平面内”,所以命题是错误的.师:为什么要强调“同一个平面内”?生:因为如果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有可能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师:在同一平面内,除了平行,相交两种情况外,直线还存在什么位置关系?生:两条直线也可能存在重合的位置关系.由此可见,以谈话法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层次剖析教学重难点知识,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层层递进分析时,发现知识点存在的漏洞,再用所学内容弥补漏洞,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三、过渡结课方法

过渡结课方法,重在能够对教学内容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在一节课教学结束时为下一节课开始作铺垫.初中数学教学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初中生学习数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了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忘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知识的联系性和逻辑性不强.如何增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过渡法进行课末总结.现以“分式”为例.在讲“分式的加减”后,学生发现分式加减需要将分母化为相同数值,即同分母相加减.下一课的教学内容为“分式的乘除”,教师可以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分式进行加减时,需要将分母化为相同的数值,那么对于分式的乘除是否需要同分母?总之,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增强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掌握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结课.结课作为数学教学的灵魂,必须将结课环节做到位.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6篇

一、归纳总结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归纳总结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课方法. 利用归纳总结法进行结课,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主要讲授内容进行总结,对重点与难点进行强调. 在归纳总结法引导的结课环节当中,学生会再次建立一个数学知识体系,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明确. 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内容的完整印象往往来自于归纳总结式的结课,同时,这对于学生总结能力与概括能力的提高较为有利.

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讲解之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对象是平行四边形,在课上我们由生活实例引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在课下进行复习,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运用方法. 这样的归纳,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明确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 但是,归纳总结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是一种较为中规中矩的结课方式. 因此,在运用归纳总结法进行结课之时,教师要加强对结课语言的重视,利用轻松的语气与平等的语言使课堂氛围得以缓解.

二、练习巩固法

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讲授,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在教师讲解的引导之下,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都是间接知识.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知识,更可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掌握不足之处. 练习巩固法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一种结课方法. 教师在课堂的末尾,利用学生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习题,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其运用刚刚学会的知识.

拿“三视图”的讲解来说,教师在课上要为学生讲解三视图的原理与三视图的画法. 而三视图只有在学生亲身应用之后,才能更加明白. 因此,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或者五分钟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练习,让学生自己进行三视图的绘制. 教师可以将三个粉笔盒摆成任意形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学生进行练习之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间走动,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从而进行教学反馈. 对于那些完成较好的作品,教师可以进行成果展示. 在结课阶段,帮助学生明确三视图知识,规范学生不正确的三视图绘制行为.

三、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法是最受推崇的结课方法,利用悬念的设置结束一节初中数学课,可以为学生留下最大的悬念. 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学习的不完整性或者漏洞. 在进行回顾的时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到疑惑之处,这对于下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进行“长方形”的讲解之时,教师需要在课上与学生共同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发现长方形的性质.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四个内角都为直角,教师可以以这些性质作为两节课的分离点. 在结课时间段内,教师重复此条性质,引导学生将正方形引入到长方形当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正方形与长方形有着同样的性质,那么正方形与长方形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在教师的疑问下,学生也会就此进行思考,对于下节课充满好奇.

四、情感激励法

情感激励法是极具有创新意义的初中数学结课方法,教师利用饱满的热情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表达,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重视. 在情感激励之下,学生会与教师产生共鸣,共同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活动当中去. 在应用情感激励方法进行结课时,教师一定要关注自身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入境.

对于“统计”教学来讲,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利用国家与社会发展衡量数据GDP为学生做统计作用的介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 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GDP增长率体现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也肯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而GDP增长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这节课上你们学到的数学知识. 所以,同学们,学好统计知识,可以使你成为一个社会分析小专家,洞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样的结课,可以使学生热血沸腾,找到学习成就感.

结 语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结课;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75-1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课改和课程实施的追求方向。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由多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的统一体,而结课就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教师了解整个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手段。而且,教师只有做好教学中结课这一部分,课堂教学部分才算真正地圆满完成。精彩的结课方式不仅可以展示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常见的结课方式有:归纳总结,突出重点;设置悬念,引人深思;情感激励,产生共鸣等等。然而,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结课教学中却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在结课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结课意识淡薄。一些数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形成自己固有的看法和见解,正因为此,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教学行为方式,而在这些固定的教学方式中,表现出教师结课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些教师是由于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不能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不能促使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而有些数学教师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太过于简单,不屑于做结课的环节;其次,结课方法单一。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结课时往往习惯于采用单一、乏味的结课方式,通常在结课时宣读板书的标题内容或者是复述一遍所讲的课堂内容,这种结课方式可以说只是形式,它既不重视学生的参与,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深化知识;最后,结课把握度不够。有些数学教师在进行结课时,会出现用时过长的现象,有些教师甚至在下课铃声响了还在进行总结,大量事实证明,拖堂进行结课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此时,再强行给学生进行灌输,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等情绪,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有些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前有设疑伏笔,而结课却无释疑照应的问题。教学课堂通常表现为导入情景很精彩,而在结课时却不能与导入时设置的问题相照应,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有头无尾,留有缺憾,当然,这一现象通常出现在新的授课过程中。

二、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好数学教学中的结课问题,首先,数学教师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改变自身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思维,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挖掘实践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其次,认真并正确对待结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每名优秀教师所需具备的教学态度,越是临近课程结束,学生的注意力越容易并教师所吸引,因此,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课能够起到承上启下、发人深思等作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激起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程教学的兴趣和期盼;再次,建立良好的教师教学机制。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很多时候都影响并严重束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思考;最后,数学教师还应采用形式多样的结课方式,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方式主要有归纳总结法、问题回顾法、设置悬念法、对比法、情感激励法及实践活动法等,本文主要介绍如下几种方法:

1.归纳总结法

归纳总结法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程结束时,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把整个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串讲并加以总结,从而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的思路。这种结课方式较为简单,数学教师可以直接按照板书来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手段来进行总结,如:小黑板和多媒体等手段。例如:在学习完正余弦和正余切的诱导公式后,可以对知识进行如下总结:首先,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到360°的三角函数;然后,再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再次,强调诱导公式的口诀记忆方法:“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最后,运用公式进行求解练习。当然,教师在进行归纳时,要精心准备并突出重点内容,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必须注意结课的内容与整个课堂上所讲内容应保持一致。

2.设置悬念法

数学教师在进行结课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有吸引力的问题给学生,以此设置悬念,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时,在结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单项式和一个多项式相乘,应该如何进行运算呢?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乘法的分配率,大家想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与乘法的分配率是不是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为下节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课埋下伏笔,做好辅垫。

3.实践活动法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概括总结;设疑伏笔;延伸扩展;列表比较

结课环节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学生了解课堂要点,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遐想,为下节课铺桥搭路。教师通过在结课过程中,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结课环节的忽略,有时课堂内容设置过多,45分钟的课堂根本完成不了教学内容,不仅不能进行课堂小结,而且压堂以后学生的听课效果几乎为零。即使有的老师课堂时间比较充足也只是简单对整堂内容一带而过,在等待下课铃声中结束了课程。整体来讲,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结课环节的忽视或省略。

二、数学教学结课方式方法研究

1.概括总结式

结课方式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概括总结,其中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通过精短简练的语言对整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对整节课堂内容形成清晰明了的思路。另一种方式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自己进行总结,不仅能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总结的能力。不管是学生进行总结还是由教师进行总结,总结的语言不应只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有所创新,突出重点,并且不能脱离课堂所讲内容。例如,学习“平行线的证明”一节时,结课时可以按照“线―角”顺序求角的关系,由“角―线”顺序证明线的平行,通过两个字排序的不同简明扼要概括角与线之间性质的互逆关系。

2.设疑伏笔式

做课堂小结时,如果下节课的内容与这节课的内容有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设疑伏笔的方法进行结课。在总结这节课的基础上提出与下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并让学生有所期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例如:这节课讲的内容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下节课要讲“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结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之前学过的乘法分配率的运用,设想一下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运算的时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不仅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而且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3.延伸扩展式

数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在设计结课方式的时候不妨试试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纯粹学习数学知识显得过于抽象,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学习的有效结合,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更能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并且提高在生活中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相似图形”一节时,通过对相似三角形应用的学习,让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哪些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东西是根据相似原理做成的?并找出相似点。通过课堂知识延展到课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探索更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

4.列表比较式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数学概念都是比较接近但又完全不同的。为防止学生对概念混淆,课堂小结时可以采取列表比较法,使学生清楚明了地区分各个概念的特征,从而正确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线段”时,为防止与之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等概念混淆,通过列表比较异同点的方式,将三者的区别和共同点加以区分比较,使学生明白这三者之间有关端点和延长性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加深对三者的理解。

总之,结课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只有教师充分重视结课环节,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学;结课;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处理好结课问题,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策略和方法,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言尽意远、课停思涌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教师在结课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无结课或结课意识淡薄;结课方法单一,结课时用时过,拖泥带水;只关注数学知识的总结,忽视了数学方法和思想的归纳等。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推动数学结课的良好发展。

一、概括总结式

如果课堂讲授的新知识密度较大,结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把整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概括梳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同时,要注意总结语言的运用,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所学的内容,而应该有所创新。以“平行线的证明”为例,结课时可依照由角到线的顺序证明线的平行,按照由线到角的顺序求角的关系,简明扼要地总结了相关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判定性质和互逆关系。

二、提炼升华式

在课堂结课时,不仅要注重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总结。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一个概念的建立,一个公式的形成,一条规律的建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在结课时,应引导学生回忆、分析教学内容、总结、提炼、概括数学知识点,使学生领悟并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从学习知识到掌握方法的升华,

达到知识的理性飞跃。

三、延伸扩展式

数学作为一门与实际生产、生活、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学科,其课堂结课不能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结束的标志,而应把结课看作是联系课内外知识的桥梁,把数学知识延伸至课外,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样的结课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加,学生开始把眼光从课堂转向了生活实际、探索生产、生活中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收尾照应式

“设疑立障法”是数学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新课引入环节运用了此种方法,在课堂结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课题导入时所提的问题,做到前后呼应,使课堂教学浑然一体。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享受消除悬念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确保课堂结课的有效性,教师在处理结课问题时,

应注意以下三点:

1.利用预设推进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开展教学,很容易陷入“教学目标化”“教学内容过度宽泛化”的误区。为了避免上述误区,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教案中要设定能力、价值、情感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为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创设精彩的数学教学条件。然后,按照预设好的各项内容开展教学,使课堂结课做到有的放矢。

2.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卓越的教学智慧,才能及时洞悉、捕捉、重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数学教学过程在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形成新的教育生长点,为优化课堂结课提供契机。

3.初中数学课堂结课的参考原则

及时性原则。课堂结课应在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时候,及时作出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概括性原则。结课时对知识的总结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强化性原则。课堂结课要达到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目的,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多维性原则。结课时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启迪学生思维,活化知识,使知识得到升华。

学生主体性原则。在结课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性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分析、概括、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课堂结课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它具有反思、评价等教学功能,有利于洞悉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思维活动,进而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和方式优化课堂结课,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俊红.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及其结课方法评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0).

数学结课总结范文第10篇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结课环节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淡薄的结课意识教师对结课重要性方面意识比较淡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自我固定的见解和思维,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而这些固定教学方式中,教师并没有将结课视为十分重要的环节,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教学能力有限,不能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中介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融入新的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教师认为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太过于简单,不屑于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

2.单一化的结课方式教师的结课方式单一化,单一化的结课方式会使得学生对老师结课失去兴趣,这就无法起到结课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场景1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紧促,很顺利完成了公式推导,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师:同学们,下边总结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首先,请大家掌握公式(a+b)2=a2+2ab+b2,并且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次,对于所学公式达到灵活运用,能够利用公式进行运算;第三,需要明白公式中a和b在实际运算中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数字或者是一个代数式整体.掌握三点,这节课大家就算是学得很好了.师:下边布置作业……教室里安安静静,学生大都面无表情地忙碌着翻看着书上的课后作业,或者扭头看看教室里钟表等待下课;或者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做着小动作,大家都不会关心老师在结课时所说的内容.针对这种结课方式,老师不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不懂得通过学习,实验以及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深化,只有老师在不停的讲解,这样仅仅是教师代劳的枯燥小结.

二、如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问题

1.教师是授课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需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改变自我传统固有的教学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深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我和学生的结课方式,不断挖掘实践知识,使得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场景2在讲完“不等式组的解法”一节后,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取值规律编织成为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小大大小取交叉,大大小小为空集.

2.转变思想观念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结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认真对待结课,这是每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有的教学态度.越是临近课程结束,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容易被教师所吸引,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好的结课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以及发人深思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好的结课环节,会激发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程的期盼和兴趣.场景3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课时,需要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这样的“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时候就学过乘法分配律,如果给你一个单项式和一个多项式相乘,应该如何进行运算呢?”从而埋下伏笔,使学生在急切期待中研究演示实验,积极预习,为上好下节课“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做好铺垫.

3.建立良好教学机制然后,在结课环节,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教学机制,教师的课堂发挥程度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候会严重地使得教师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束缚,与此同时,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思考.

4.多样的结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尝试不同结课方式,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采用总结归纳法、问题回顾法、设置悬念等方法,这些都是比较优秀的结课方式,值得教师采纳实施.

三、常用结课方法

总结归纳法是目前课堂最常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程结束前,使用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加以总结,从而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路.设置悬念法主要是在结课时教师提出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实践活动法需要教师进行事先的精心设计,挑选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有意义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会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且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四、总结

总之,结课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目的,采用丰富多彩的结课方式是一条有效途径.

上一篇:校长期末讲话稿范文 下一篇:上化学课演讲稿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