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现状范文

时间:2023-03-06 21:07:31

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利用;保护

1. 中国水资源的数量

水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我国的水资源的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的淡水资源的总量有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人占有量的1/6,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国家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那么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其实现实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的水资源数量一直在不断的减少,但水资源的需求量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 中国水资源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化的进程的加快,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废水日益增加,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在水资源日益严峻的今天,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令人痛心。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辽河、海河、松花江已检验出数百种有机物或已经受到严重的污染,在被检验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的污染物含量超过地面水质标准,有些是致癌和致突变的有机污染物,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2005年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放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约有100吨进入松花江水体,造成松花江水环境的污染,直接导致松花江哈尔滨区段水体受到上游水的污染,因主要饮用水源松花江遭到严重的污染,哈尔滨市于11月23日停止供水,引起全市居民的恐慌,400万市民抢购饮用水和食品,故松花江污染事故不仅造成松花江严重的水污染,还引起一系列的生态恶化问题,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3.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由于我国的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导致水资源丰枯在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总体是南多北少,从空间分布来说,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仅为全国的36%,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水资源的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不仅表现在地域分布上,还表现在是时间分布上。由于我国所处区域的气候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明显,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雨大部分集中在5-9月,占全国雨量的70% 以上,且多暴雨。水资源这种时间的上的不均匀,一方面给正常的用水带来困难,比如用水的季节反而少雨,而在用水量相对较少的季节有时大量的降水导致降水与用水时间上的不协调;另一方面由于集中地降水或过分干旱易形成洪涝灾害或干旱灾害,都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4. 中国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灌溉面积扩大,使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长期以来,为了获得足够的水资源以支撑发展,盲目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不仅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加剧了水危机,同时使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今一步恶化,比如河流缩短、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土壤盐碱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的陈旧、老化等问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约80亿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其次是农业用水浪费比较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左右,发达国家早在40-50年代就开始采用节水灌溉,现在,很多国家实现了输水渠道防渗化、管道化,大田喷灌、滴灌化,灌溉科学化、自动化,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7~0.8。第三是生活用水的浪费较严重。

水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力发电、水产养殖、航运等都离不开水,因此水资源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至关

重要。

5. 中国水资源的保护

水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随着飞速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意识在逐步的增强,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由此对自然的破坏规模和程度也越来越深,水资源遭到人们的过度的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高,地区分布不均匀,而年际变化大,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更加紧缺的状况。为了解决缺水的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供水工程如山西万家寨的引黄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试想:黄河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水污染时到哪里“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树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养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结语:从全文我们可知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对于国家,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健全水资源方面的法律,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对于公民,要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窦明,马军霞.水资源学教程[M].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2]金传良等.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概述.中国水文.1996(第五期)

[3]黄国勤.论中国水资源问题.百度文库

作者简介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2篇

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六、七十眼。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

水质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响着我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畜饮水。

二、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

我市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使用后的废水;地下水可分为“浅、中、深”三种类型。

浅层地下水,是孔隙裂隙、砂姜盘砂层中的水,水质较好,水量较集中,埋深度距地表面一般10米左右,容易得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分布较为普遍,水量较为丰富。但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易污染。

中层地下水,也是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且与地表水有着紧密联系,埋深度一般跟地表面30米左右,水质优良,水位较稳定。

深层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水位稳定,一般埋深度距地表面300米左右,水质优良。它是封闭的承压水,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不易补给。

在开发利用上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

地表水补给容易,取之方便,沿河沟、坑塘均可建固定站,也可建流动站或不建站既可取之。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1、沟河塘的水温与作物需要灌溉温度相适应,灌后不会因温差影响作物生长。

2、沟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径流,无形中把地表一些肥料冲入水中,因此沟河水的含肥量要比一般井水含肥量高。

3、沟河灌溉进水池来水面大,要比用机井灌溉水位下降缓慢或稳定,对提取单位水量来说,要省工、省时,省钱。抽水扬程低,能耗小,抽水成本低。

4、在正常年份沟河水位距地面仅有2米左右,一般离心泵均能适用,在机泵的选择上,不受水泵的扬程和机电种类的限制。

5、对于砂姜黑土地和红淤土质的土地来说,久旱不雨时裂缝纵横交错。在同等条件下,同时用沟河灌要比用井灌浇灌的透,浇灌的快,保墒时间长,省事、省力,工效高。

6、若经常大量取用,又可通过向沟河内渗透来缓解沟河中的污染,以达到良性循环。

所以说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反之,只有蒸发渗透和跑漏,久而久之到大旱时期仅存一点污水,即无法养殖,又不能饮用,臭气难闻,一污染环境,二把花了大批经费建设的涵闸白白浪费。

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要想解决好我市农业发展和人畜饮水的需求,就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开发地下水要实行“浅、中、深”相结合,分层取水、互相隔离、各为一体。这将是必然趋势。要优先开发浅层地下水,积极开采中层水,慎重提取深层水。要以开采浅、中层水为主。挖掘深层水为辅,井深要科学,井距要合理,严禁集中取水和井距过小。不能说是井越深越好,越密越好,以免地下水形成漏斗或地面下沉。

三、管好、用好我市水资源的对策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牵扯着千家万户、方方面面,水是决定人们生存的关键物质,因此要千方百计为水所想,为水所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新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强化水法制意识,不断开展对水法和水利法规及我市制定的有关发展利用、保护水资源条例的教育和宣传活动,要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采取各种形式,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广大干群提高对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分层和分散取水,以保持水资源的正常供给。

3、要加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管理。采用行政的、工程的、经费的及法律等手段,鼓励、强制性节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因地适宜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要达到建设规划化、级别系列化、模式多样化、配套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供水商品化的格局,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要尽快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定科学的乡镇供水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

5、要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

6、狠抓水质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污染源,限量限制污水排放量。增设污水处理工程,提高污水再生能力。

7、严格监控地下水变化情况,限量取水适时合理提高水价,定期采取地下水回灌(以上补下),使之漏斗区逐渐缩小,防止地壳下沉。

8、进一步完善拦蓄水系统,搞好现有工程的维护,增建拦蓄水设施,扩大库容量,抬高地下水,补给浅层水,扩大社会效益。

9、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尊重人才,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10、平衡灌溉用水率。对集中取水地区加一限制,对灌溉死角,提高用水、开源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灌溉农业。使之达到即有临时应对策略,又有一劳永逸的水利工程,即有浅表层水的利用,又有中深层水的补给,以达到水资源的补用平衡。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 水源 农业用水工程 高效节水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61-0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地球为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在水环境的作用下,又为人类及自然界提供生存繁衍的生物链,维持着人类及自然界的生存与发展。在若干年前,水资源水环境是处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类及自然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若干年后,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地破坏,由于工业用水量的大量增长,农业用水量的大量增加,城市人口的增多,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致使江、河、湖、泊的水质发生了改变,乃至造成水质污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一)水资源目前质与量的现状

从水文学角度而言,在水资源水环境的评估中,存在着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是指水质变化程度,也就是水体污染后水环境发生改变的状况;“量”是指水量多少,也就是水体总量的多少。对同一水质污染事件,在水量多少不同的情况下,水环境改变乃至发生恶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近十几年来因天然降水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达到严重超采的程度,各江河湖泊已频频告急,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枯,水环境到了严重破坏的“红色警戒”程度。在水体总量较少的情况下,当具有一定污染物的污水排入后,常常造成受污水体的水质急剧变化和严重的损失;如果有充足的水量则受污染的水体的水质变化就会减轻,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持江、河、湖、泊一定的水量,待水污染突发事件爆发后,可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现代社会在关注水环境恶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在全流域内科学地分配和调度水资源,增加各江、河、湖、泊的有效水体,尽量保证各大江大河不断流,不干涸,对中小河流也应保持一定的水量。黄河保持多年不断流就是很好的C明。同时,应增加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坚持节约与保护水资源并重、维护和治理水环境并重的基本理念,科学有效地保证有限水资源状况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走水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路。

(二)目前河流水的现状

河流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流中下游一般是城镇比较聚集且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比较高,水环境破坏也是相对比较严重,如海河流域下游,因大量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水质恶化;黄河中下游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导致郑州、开封等城市饮用水紧张。由此可见,河流的中下游水资源水环境的受害程度要大于上游地区。

河流源头一般为山脉的主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因人烟稀少,其水质极为良好。源头来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下游河道流量的变化,源头水质的变化同样会影响下游水质的变化。目前,大江大河的源头保护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如三江源保护区水源保护较好。但是一些小的河流源头保护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小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小,源头生态一旦遭到破坏,会使水质受到污染,对中下游河道的影响极大。所以,在关注河流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河流源头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状况下,多种利益矛盾相对突出,往往为了获取利益,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要严防个别企业或个人在“源头”附近进行影响水源健康的开发或作业。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中,除了关注河流的水环境现状,河流源头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应列入各级政府的监管之列。笔者认为,源头的保护重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在一些小河流源头设立保护区,或者建设森林公园等,在保护区内严禁各种对保护水源不利的活动,以达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这样保护了“源头”,也就保护了一条河。

要正确处理好河流与源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全盘考虑和分析这个有机的整体。大河流的保护机构(河务机构)目前建立的比较完善,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乡(镇)为了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可以专门成立小的河流保护机构或建立河源保护区。

(三)农村生活和生产用水现状

理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形成州、县、乡、村4级管理体制。以农村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逐步将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移交到水利管理单位,对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逐步扩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试点面,为今后实行乡镇水务一体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对全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轮训,确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建立管理责任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应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乡镇供水工程应由乡镇水利管理站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农民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

(四)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李华同,计算机专业,助理工程师,单位:沈丘县沙河槐店灌区沙北管理所。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库井灌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灌区配套

中图分类号 S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2-0090-01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上中游,清水河上游的六盘山东北部,属清水河、葫芦河和泾河三大河系的发源地。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325 km。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山区,土地总面积2760 km2。本区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430 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57.7%,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1361 mm,多年径流深25 mm,水库水质矿化度0.75-1.2g/L,灌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总人口43.1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3.06万人,回族人口18.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纯收入1727.3元。全区实有耕地153.93万亩,其中水浇地30.17万亩。由于原州区地域偏僻,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不足,造成全区工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是部级贫困县之一。

1 灌区现状及规模

1.1 水库灌区灌溉规模及工程状况

原州区现有中小型水库3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11座,总设计库容2.576亿m3,因多年运行淤积,有效库容1.373亿m3,目前已完成除险加固水库9座: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6座,其它水库预计在2015年完成,水库将改善灌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在已建的以水库为水源的灌区中,大多数水利工程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地形条件影响和当时条件,设计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有的工程配套率不到30%),加之长期以来管理体制陈旧,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目前,工程完好率占50%左右,各级渠道大多以土渠输水,缺乏末级农渠;斗渠则全部以土渠输水,渠道淤积、滑塌现象十分严重,渠系配套设施简陋,输水、控水、调水能力较差,造成输水不畅。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2009年末全区实有耕地153.93万亩,其中水浇地30.17万亩(可灌面积15.2万亩,实灌面积4.53万亩)。灌区内干渠总长205.8 km,砌护123.19 km;支渠总长238.5 km,砌护95.8 km;渠道损坏116.32 km。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和葫芦河流域。

1.2 机井灌区灌溉规模及工程状况

原州区现有机井550眼,井深一般在50 m-170 m之间,单井出水量10 m3/h-80 m3/h,可灌面积20.07万亩,实灌面积9.41万亩。灌区内配套低压管道总长117.12 km。主要分布在清水河流域。

1.3 大口井灌区

原州区现有大口井3897眼,井深一般在8 m-30 m之间,单井出水量7 m3/h-30 m3/h,可灌面积3.56万亩,实灌面积0.53万亩。主要分布葫芦河和清水河流域。

2 灌区水源及引用水情况

2.1 水资源概况

原州区地处六盘山分水岭地带,水资源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来源,多年平均降水量430 mm,年降水总量69.97亿m3。降水量因地形和纬度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相差较大,且年际分布不均,7~9月为明显的雨季,其它为旱季。

原州区地表水资源1.156亿m3,地下水资源量0.6599亿m3。以现状利用地表水总量7754.1万m3计,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67.1%,由此可见,地表水开发利用的潜力还较大。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325万m3,以现状开采量3273万m3计,开采率达75.7%,接近于地下水可开采量。按水资源总量1.156亿m3计,现状用当地水5104万m3(地表、地下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率43.6%。因此,就原州区而言,加大地表拦蓄工程建设,合理增加地表水的开发利用,限制并调整地下水的开采,对原州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许可的前提下,最大可能被人们控制利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

地表水可利用量:采用“最大可能利用的淡水资源量计算”,原州区河流较多,跨三个流域,西南部为葫芦河流域,流域面积204 km2;东南部为茹河,流域面积507 km2;清水河流域面积最大为入2049 km2。原州区地表水资源量1.156亿m3,葫芦河、泾河流域水质矿化度小于2.0 g/l,扣除泥沙10%后,地表水可利用量分别为0.1367亿m3,0.1186亿m3;清水河地表水资源量0.7608亿m3,

矿化度大于2.0 g/l升及氟严重超标的地表水0.10亿m3,扣除泥沙0.066万m3,同时加以水质淡化处理后可利用量为0.5948亿m3。则原州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0.8511亿m3。

地下水可利用量:原州区地下水资源量0.6599亿m3,扣除矿化度大于2.5 g/l的苦咸水0.05亿m3,同时加以水质淡化处理后可利用的水资源仅为0.6099亿m3。按开采系数0.80计,地下水可利用量为0.4325亿m3。

2.3 水资源利用现状

2.3.1 库区水源工程及灌区配套工程现状

固原市原州区库灌区建设于六、七十年代,集中连片的灌区有10处,均分布在清水河上游的两台地上。清水河流域主要供水水库有沈家河、冬至河、寺口子、上店子、大马庄、郭庙、曹河、青石峡、二营、毛家沟等10座水库;茹河流域有康沟水库;葫芦河有张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5.28万亩,现有有效灌溉面积4.52万亩。总库容25761.2万m3,已淤积11733万m3,有效库容13732万m3,建设干渠总长205.8 km,已砌护123.19 km,完好率26.1%;建设支渠238.5 km,已砌护95.8 km,完好率36.5%。水库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渠道衬砌少而且标准低,冻胀破坏严重。灌区现有干支渠440.2 km,已砌护218.75 km,衬砌率不足50%;衬砌后的渠道也都因冻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完好率15%-90%;建筑物配套较差,缺少必要的测水量水设施,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先天不足,加之运行时间长,维修资金缺乏,老化损失严重,工程带病运行,渠道供水极不安全。同时,由于畦灌面积大,土地不够平整,渠道及田间渗漏严重,大量水资源消耗于无效蒸发;造成灌区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6-0.48,单方水的粮食生产率不足1.0 kg,处于较低水平。

2.3.2 机井水源工程及灌区配套工程现状

井灌区主要分布在清水河流域,有开城镇、清河镇、中河乡、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井灌区。位于清水河东岸的河谷平原地带,项目区可灌面积20.01万亩,实灌面积9.41。目前项目区有机井550眼,除2007年配套40眼外,其余均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率为50%-60%,水资源浪费严重。

2.3.3 大口井水源工程及灌区配套工程现状

以大口井为水源灌溉的灌区主要集中在葫芦河流域的张易镇的川台地带和清河镇的沙窝、郑磨等地。大口井主要在葫芦河和清水河河道两侧的台地中,截引浅层地下水源出水量一般在20m3/h左右。大口井3897眼,可灌面积35650亩,实际灌溉5342亩。大口井的配套主要由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在大口井内按装两项潜水泵并配套电力设施,将水抽到地面利用重力进行灌溉。其进入田间的配套工程由于资金有限,至今沿用土渠进行灌溉,渗漏严重,灌溉效率低下。

参考文献

[1]王法智,张伟,蔡久伟.关于黄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张本赫,刘显智.我国中水回用存在问题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作者简介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203

1 我国水资源基本现状

1.1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比较可观,但人均占有量少,整体来看,仍然是严重的干旱缺水国家。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900m3,相对于总量约为2.8x1012m3,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淡水总量来说,的确是非常少的,与其他大国相比,我们仍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工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及基础单位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本就不多的水资源更蒙上一层阴影,而且,随着我国水利建设和水能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加大,开发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已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

1.2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我国虽然是加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对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在很多方面却远远不如一些比我国落后的国家,比如尼泊尔等国家。这一问题与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水平、调水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配套设施研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这都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

1.3 水体污染严重

我国现在的水质情况仍容乐观,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仍不断的排入河流,有些甚至已经危及到地下水源,例如利用深水井将工业废水灌入地下,给我们最后一点纯净度呃水源以沉重的打击,而且,水体污染有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内陆向海域延伸的趋势,这些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4 洪涝灾害及水土流失仍十分频繁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我国基本已形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洪涝灾害虽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严重,破坏之大仍是人们对水控制过程的一大难题,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也十分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退化、沙漠化和生态恶化,引发河道淤积堵塞,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使其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2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提高保护意识

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证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制度基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水资源数量、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因此要想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就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社会各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机构管理的效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并提高制度的灵活应用水平,强化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2.2 积极采用科学措施

针对我国出现的各类水资源短缺现象,我们可以从2方面出发,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用外水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例如,对于农业生产,我们可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工业生产,我们可以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废污水的技术研究,而且,可以协调各用水部门关系,增强有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调水工程进行水资源的相互补给和最优调配,例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调水工程。

2.3 加强水资源保护

这是一项长久,而且需要全民参加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要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和重要生产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合理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严格管理。并加强流域机构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河道排污口管理,对各个生产部门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抓起,从过程抓起。要加强面上的生态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

2.4 加强管理水平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变水资源管理的无序状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与制度,提高用水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加大法律力度、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建立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水务稽查队伍。通过水务稽查,进一步规范城市用水市场,完善监管环节,提升监管水平。

3 结 语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具备的重要资源,随着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水资源保护已经上升了新台阶,但是仍面临严竣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根据人口、经济和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采取措施鼓励节约用水,惩处浪费水的行为,做到更好的利用淡水资源;使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节约用水的重大意义

节水不仅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可减少供水处理费用。此外,节水还可同时减少排水量和污、废水处理费用。据测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会不断增加,相应的排水量也会不断增加,为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城市供排水所需费用将增大到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程度。只有节水,显著减少城市供、排水量。才能将费用降下来。所以不仅水资源贫乏地区要节水,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也要节水。从战略角度,节水应受到高度重视。水资源系统是由参与水文循环过程的各种状态的水与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承威力是有限的。由系统中所能承受的抵御洪水、抵御污染以及供水等能力形成的就是水资源系统的承哉力,其水资源系统越大承戴力就越大。同生态系统一样,人类或自然活动超出了系统的承羲力,将导致系统平衡破坏,表现为供水不足、防洪能力破坏,水质污染等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将大幅度增长,我国城市需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会同步增长而这是目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所不能承受的。但无论是牺牲生态环境用水还是影响社会经济用水都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节水。

二、水资源现状

1、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制约着各国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全球的水资源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淡水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其中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分别占据25%和70%,全球水资源人均可利用量水资源利用的浪费,水污染的加剧以及人口基数的增加正在逐年减少。我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2%,然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仅为世界总量的8%,人均占有量仅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平均可利用水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排名紧靠后的国家,是全世界范围内13个贫水国之一[1]。我国部分地区仍处在用水十分困难的情况,需要“靠天吃水”,我国的母亲河—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断流的情况出现,并且断流区域在逐年扩大,给我国工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黄河沿岸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水资源对我国来说十分珍贵。

2、旱涝灾害严重

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气候形成了东南部多雨水、西北干旱的自然分布局面,使得我国成为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1998年的洪水灾害仍然历历在目,洪涝的频繁发生对造成也了巨大的损失,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给相关工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洪水造成百万人民丧失家园,经济损失惨重,也对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土地干旱、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的肆意破坏、大江大河水流干涸、土地沙漠化迅速蔓延都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3、水资源污染严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建设蓬勃发展,各类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在不断增加,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使得淡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同样也受到各类污染的不断侵蚀,这对于我国水资源紧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导致水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的保护,造成水污染问题肆意扩大。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各类建筑施工水污染,和居民生活水污染排放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严重的水污染,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水资源综合治理措施

1、水资源优化配置

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中水的需求量超过了淡水的正常供水量,那么就意味着水资源的配置上缺乏了合理性。水资源分配的对象,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分,包括降水性水资源、径流性水资源都可以被划归到可利用的水资源范围内。但是,比较稳定的水资源还是来自于地表的淡水流域。另外,要统筹分配一次性水资源和再生性水资源。政府在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上,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以流域为基础,对于分配后的水资源使用权进行进行监测管理,用经济杠杆来水资源的利用进行调整,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程,其重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解决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政府实施的一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策略。重点强调,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的优化,不但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还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2、水资源循环利用

很长时期以来,中国在水资源的利用上,都是采用了粗放性的模式,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浪费。虽然在短时期内获得了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会遭致了严重的后果。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节约用水、节约资源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面对自然水资源逐渐匮乏的态势,基于水的可再利用的特点,对水进行循环利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措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水的利用量也不断增多。运用现在的科学技术,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利用过的水进行二次处理,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如,工业污水以及生活用水进行再加工利用到农业灌溉当中,既起到了节水的作用,也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功能。关于农业用水,根据更地总面积来计算,用水量可以超过总用水量的70%左右,其中灌溉用水就已经超过了80%。如果将污水经过处理后,灌溉到农业耕地当中,既可以节约自然水资源,还能够提高水资源再利用。

3、水资源生态防治

江、河、湖都属于是淡水资源,也是利用率最高的水资源之一。特别是农业用水,自古以来都离不开这些水资源范畴。而一旦出现水质污染的状况,那么农业用水将面临资源衰竭的危险。保证江河湖水的营养化,成为了淡水生态防治的关键。以防为主,通过提高居民的节水、爱水意识,控制工业用水的排放量,以实现环境用水承载能力提高的目标。

4、加强水污染的监督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要有效地遏制其恶性蔓延,就首先要从水污染的监督做起。建立合理的水污染监督机制,可以使水污染在防止和治理的时候,更为具有科学性。1)监督农业用水污染。鉴于农业用水所占有的比例较大,那么,开展水资源防治,就从农业入手。严格禁止向河流、河岸中倾倒固体或者液体废弃物。特别是水产养殖的水域,要定期清理,以避免污染。2)监督工业用水污染和城市用水污染。工业和城市排污,一直以来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其所排放的污水,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污水,其中往往会带有一些化学污染物,不但容易污染水资源,其中的一些重金属还能够沉入到水底淤泥中,将其中的土质污染,而且不易分解。那么除了利用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外,还要对水资源利用进行监督,以控制超标排污量。

结束语

我国水资源问题严峻,水资源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治理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能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是我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全民节水的风潮,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管理力度,建立环境监察网,杜绝一切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真正建立一个和谐水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

[2]李冬梅,王颖,涂永彤.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浅析[J].地下水,2011.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村镇;水资源;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人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是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在环境保护这个大课题之中,最受瞩目的是水资源的利用,水对于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被各国所重视,在水资源的利用之中,以前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城市,但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农村水资源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1、农村水资源现状分析

1.1、当前我国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显著

据资料显示在2010年我国水资源供给缺口约为l000亿m3,而到了2030年这个缺口则会达到的2300亿m3。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之下,大部分有限水资源的开发以及使用则就将会转移到工业等等非农产业之上,这样的话就可以进一步加速农业用水的短缺现象。

1.2、水污染严重

因为当前在农业生产之中对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进而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特别是对于饮用水安全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产生了一定范围之内水污染;同时也包括有牲畜和人的粪便没有经过相关的处理则就排放到水中,使水体存在遭受寄生虫污染的危险;并且绝大多数地区的乡镇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时,也把大量没有经过处理或者是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入江、河之中,这样的话就使得地下水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并且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污染。我国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之中面临着十分多的困难,水体污染也会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水污染加剧则是导致地下水超采的重要原因。

1.3、农业用水效率偏低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水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加之农村的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生活供水同生产灌溉所使用管道跑、冒、滴、漏现象经常可以可见。我国农田灌溉的输水方式则是使用传统的土渠为主,塑料、混凝土等等较为有效的输水渠道还没有在全国的农村之中普及。单签,在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使用率统计之中,渠道灌溉只有30%~50%,而机井灌溉也只有60%,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不仅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1.4、地下水开采过度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地表水资源没有办法满足在生产、生活之中的使用,大部分地区集中大量资源开采地下水,使得一部分地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诸多地方的之前的水利设施因为地下水位下降或者有地面下沉的产生而被迫报废,提高了农业成本,也对农村用水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仅仅加速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也加速了水质的恶化,产生水量枯竭、耕地渍化等等环境问题。

2、农村水资源利用对策

2.1、优化配置水资源

通过工程措施和强化科学管理,调整供水结构,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时空布局与水量、水质的使用中都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农田灌溉优先考虑沟道河水,要结合降水的时空分布,合理安排农业灌溉的时间和用水量。

2.2、加快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一是要结合实际制订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大水法规的宣传力度,使水法规深入人心;二是加强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法规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使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程序化,促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三是不断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工艺设备、新型的仪器设备;四是加快水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及时准确地提供水资源信息,如供排水信息、水量水质信息、汛情信息、工程建设信息和水环境信息等重要信息。

2.3、大力推进城乡节水工程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断推进城乡节水工程的建设。工业节水应该结合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农业应该将节水灌溉问题当做一个革命性的措施,重点做好当前灌区的续建配套以及节水改造、节水增效示范园区建设、集雨灌溉工程以及末级渠系改造工作,重点推广滴灌、喷灌、管灌等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并且也要不断推广使用先进的用水计量控制技术设施,提高村民的节水意识。

2.4、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

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应该不断提高的认识、明确思路、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切实的将水资源当做宝贵的经济资源以及战略资源,将水资源的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制定政策、编制法规、发展经济或者是开发项目,都要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当做发展的条件,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保证经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

2.5、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做好执法工作重要的是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于违法的责任人不仅仅应该实行警告、经济制裁之外,在必要之时还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影响较大的违法案件应该公开处理、对其进行严厉的打击;并且展开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工作。

2.6、完善水资源的价格机制

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应按规律来办事,国家应切实把“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当做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原则,尽快实现完全成本化。

2.7、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纳入污水处理的范畴,保护农村的池塘湖泊等资源,研究新型处理工艺,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提高再利用率,形成再生水农业合理利用系统。保护地下水环境,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对废井进行回填封井。必须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引污灌溉,合理喷撒农药和适量施用化肥,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

2.8、实行地下水及水源地保护

在对经济结构预计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过程之中,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考虑到当地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实行“量水而行”,并且不断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有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之间协调,如此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应该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不断实现采补平衡。做好水资源以及水源地保护工作,执行国家以及省相关的法律以及法规,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3、结语

为适应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当地水环境形成机制和具体问题,提出系统化水管理手段,进行水环境建设的空间规划,包括数据共享、技术遴选、各方协调、政策规划与投资评估和水质监测。建立水环境GIS数据库。为相关决策人员建立数据库,此数据库同时也向非政府组织、企业主、研究机构等公众开放。制定水环境关键技术遴选方法。选择最适宜当地的废水循环利用和清洁水多级利用的技术手段。加深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圆桌会议由居民、政策制定者、科学人员、潜在投资商和企业主等所组成的利益各方共同达成水环境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水环境政策规划与投资评估。政府针对本地水环境问题制定相应政策规划,同时对本地企业家和潜在投资商进行水环境潜在风险与环境投资收益对比评估。加强水环境监测,定期水环境全信息监测报告,供公众、潜在投资商和政府决策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明秀.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4,01:104-108.

[2]邸志强,苗英,贾伟光,金洪涛,赵海卿.东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地质与资源,2004,02:112-115.

[3]郭国余.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水资源现状及利用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09:61-62.

[4]梁金光.山东省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资源与城市供水

中图分类号:TV6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资源对昌邑市发展的意义

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昌邑市建设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市区建设面积的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滨海下营开发区的快速建设,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增加;然而,由于近几年来,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实际供水能力逐年减少,造成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不足,水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本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昌邑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一)自然地理状况

昌邑市北临渤海,南临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东临胶莱河与高密、平度毗邻,西以虞河和潍河与寒亭、坊子、安丘接壤。潍河纵贯南北,引黄济青输水渠横跨东西。

市境内地势南高北低,除南部少许丘陵,北部部分滨海、低洼盐碱地外,中部均系平原,依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自南向北可分为剥蚀残丘区,冲洪积平原区,海积平原区。

(二)气象与水文

我市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热周期,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

据气象局资料: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2.1mm,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2%,而冬季11月至来年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

(三)河流状况

我市地处莱州湾南畔,河流密度大,有大小河流27条,分属三个水系。以潍河水系为主,潍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把全市分为东西两部分,潍河以西为虞河水系,潍河以东为胶莱河水系。潍河属长年性河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潍河的治理,在河道内修建拦河闸坝,层层拦蓄雨洪径流和上游水利工程弃水,使潍河又恢复了常年流水不断的景观。

(四)水资源概况

根据《潍坊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我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3768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187亿m3,扣除二者重复计算量0.3979亿m3,全市多年平均淡水资源量为2.4976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99.9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六分之一。

(五)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昌邑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82年,现有水厂两座,其中一水厂设计供水3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1.4万立方米/日。主要服务于昌邑城区。二水厂设计供水5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1.4万立方米/日。主要服务于北部四乡镇及滨海经济开发区。水源地两处,其中一水源地位于辛置村地域范围内,建有取水井11眼,二水源地位于围子街办金家口村地域范围内,建有取水井14眼。两个水源地的深水井大部分在农田内,近年来,由于种植业药物残留以及养殖业污染的影响,已经对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大量自备井的存在,取水量大于补给量,使地下水得不到涵养,出现水质恶化的现象。

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策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区及北部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多年来,城区及北部灌区地下水超采量较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形成以昌邑城区为中心的漏斗区,并引发咸水南侵。

2、水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排入河道、加之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得河流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

3、节水水平较低,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存在浪费现象,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较低,工业和市政公共用水管理不善,节水工艺和技术落后,浪费严重。

(二)目前在水资源管理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

1、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红线,坚决遏制浪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2、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取用水资源的,必须进行项目水资源论证,凡未通过论证的取水项目和取水工程一律不能审批,不办理取水许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自来水覆盖范围内一律不再审批取水项目和取水工程。

3、依法封闭城区自备井。自2009年开始,市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联合执法队伍,依法对城区范围内未办理取水许可私自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的自备井进行封闭,分两批共封闭了51个单位的60眼自备井,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无序开采的现象。严格凿井队伍管理,实行资格审查和市场准入制度。凡是没有凿井资质,未进行工商注册的钻井队一律不准其打井施工,特别是进入城区打井,严格禁止私自打井行为。通过一系列措施,较好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根据潍坊水文局的监测,2010年12月份城区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2m。

4、采取工程措施补充地下水。近几年来,在潍河上修建了金口、城东、城北、柳疃四座橡胶坝,拦蓄汛期的潍河弃水。共拦蓄潍河水6000万m3,有效地补充了地下水源,提供了灌溉水,改善了水环境。同时在建的南一横工程,堤河改造工程等形成了一个纵贯全市的水网体系,工程建成以后,将有效地补充地下水源。

5、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市自来水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昌邑市自来水公司地下水源管理保护办法》和《昌邑市自来水公司供水事故应急预案》,对水源地划分了保护区,以水源地单井为中心,半径30米范围内为一级保护区,半径300米以内为二级保护区,并根据两个水源地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保护措施和实施计划,已通过市环保局报到了省环保局审批。

四、下一步措施及打算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源,杜绝浪费和无序开采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进一步做好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尽快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的状况。

(一)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联合调蓄,综合利用。按照这一思路聘请有关专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前提,坚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配统筹兼顾。

(二)严格控制引用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对现有的用水企业采取政策激励等措施,监督其实行节水改造,鼓励企业改进节水工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循环利用率,降低万元GDP耗水量。

(三)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对第一、第二水源地进行拦网保护,将水井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田退耕改为种树、种草,优化水源地周边环境。同时对水源井设定防护标志牌、界标、宣传牌、警示标志。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本着由近到远的原则,依次搬迁。

(四)进一步加强自备井管理,对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自备井进行依次详细的调查摸底,规范地温空调自备井、建筑工地临时用井,严格审批程序,纳入正常管理,对未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私自开凿的自备井,依法进行封闭,并对非法拥有自备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着能源水源短缺的现状,如何节能节水意识且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特征;水环境改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

1.水资源定义与水资源特征

1.1水资源定义

水资源是指由当地降水产生的,可以用于人们生产与生活各类用途,存在于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层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动态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1.2水资源特征

⑴持续性

水资源系统是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维护水资源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适应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代际因素必须纳入这个系统之中,这不仅仅是伦理问题,也是人类延续的需要。

⑵自然属性

水资源系统的自然属性是由水的自然属性决定的。降水,径流,地下水,土壤水,蒸发等,都是一个自然过程,无论人类是否干预,干预强度如何,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⑶社会属性

水资源系统不仅涉及生产力方面,而且也与生产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涉及到各个方面,如"三生"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关系,流域间水资源调配关系等,由此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水资源系统具有社会属性。

⑷经济属性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长期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给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分析

⑴自然原因:水资源人均量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⑵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这种不均衡分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⑶人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节水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

3.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成就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水利事业取得了跨越性进展。

⑴有效地减轻了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损失。近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北方地区连续干旱。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洪涝灾害损失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干旱问题得到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基本上得到保障。

⑵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发展大局的水利基础设施,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⑶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黄河、黑河等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17个省实施了用水定额管理,10多个省实施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国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万元工业增加值年均用水量下降了40%。

⑷是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比"九五"多31万平方公里。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水域进行了水功能区划。依法加强取水许可、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4.我国将采取五大措施改善水环境

⑴把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起来。统筹考虑城市防洪、排涝、供水、节水,通过污水深处理和回收利用,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的用水需求。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⑵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现代城市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建立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成立城市水务统一管理部门,是现代城市统管水事的最佳模式。今后城市新建和改扩建的工程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用水、节水评估的内容。同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⑶改造传统铺设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在城市建设中,为了美化环境,在人行道、停车场、林荫道、广场等地进行了地面硬化,铺装了大量传统的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由于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均为不透水材料,使得降雨产生的径流白白流失。所以对传统的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进行改造,改用透水构件,达到蓄渗雨水、回补地下水、涵养本地水源目的。

⑷完善污水处理。城市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城市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用水的健康循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工程。重新梳理老城区污水管网,实施"市区污水支管直接到户"工程。最终实现"雨污分流"--即污水入管、雨水入河;排污分类管理--"眉毛"、"胡子"分开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可能发生污染河流、污染水环境事件。

⑸节约用水减少

污水排放量一般讲城市用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就多。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要注入水循环概念;加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对水的忧患意识,使广大群众懂得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五勤.水权制度与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03.

[2]王宝贞,王琳.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新近展,污水回收与再用,哈尔滨建筑大学研究生教材,1999.

水资源现状范文第10篇

X市水资源现状调查

一、我市水资源现状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六、七十眼。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水质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响着我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畜饮水。二、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我市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使用后的废水;地下水可分为“浅、中、深”三种类型。浅层地下水,是孔隙裂隙、砂姜盘砂层中的水,水质较好,水量较集中,埋深度距地表面一般10米左右,容易得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分布较为普遍,水量较为丰富。但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易污染。中层地下水,也是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且与地表水有着紧密联系,埋深度一般跟地表面30米左右,水质优良,水位较稳定。深层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水位稳定,一般埋深度距地表面300米左右,水质优良。它是封闭的承压水,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不易补给。在开发利用上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地表水补给容易,取之方便,沿河沟、坑塘均可建固定站,也可建流动站或不建站既可取之。其优点有以下几点:1、沟河塘的水温与作物需要灌溉温度相适应,灌后不会因温差影响作物生长。2、沟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径流,无形中把地表一些肥料冲入水中,因此沟河水的含肥量要比一般井水含肥量高。3、沟河灌溉进水池来水面大,要比用机井灌溉水位下降缓慢或稳定,对提取单位水量来说,要省工、省时,省钱。抽水扬程低,能耗小,抽水成本低。4、在正常年份沟河水位距地面仅有2米左右,一般离心泵均能适用,在机泵的选择上,不受水泵的扬程和机电种类的限制。5、对于砂姜黑土地和红淤土质的土地来说,久旱不雨时裂缝纵横交错。在同等条件下,同时用沟河灌要比用井灌浇灌的透,浇灌的快,保墒时间长,省事、省力,工效高。6、若经常大量取用,又可通过向沟河内渗透来缓解沟河中的污染,以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反之,只有蒸发渗透和跑漏,久而久之到大旱时期仅存一点污水,即无法养殖,又不能饮用,臭气难闻,一污染环境,二把花了大批经费建设的涵闸白白浪费。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要想解决好我市农业发展和人畜饮水的需求,就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开发地下水要实行“浅、中、深”相结合,分层取水、互相隔离、各为一体。这将是必然趋势。要优先开发浅层地下水,积极开采中层水,慎重提取深层水。要以开采浅、中层水为主。挖掘深层水为辅,井深要科学,井距要合理,严禁集中取水和井距过小。不能说是井越深越好,越密越好,以免地下水形成漏斗或地面下沉。三、管好、用好我市水资源的对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牵扯着千家万户、方方面面,水是决定人们生存的关键物质,因此要千方百计为水所想,为水所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新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强化水法制意识,不断开展对水法和水利法规及我市制定的有关发展利用、保护水资源条例的教育和宣传活动,要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采取各种

X市水资源现状调查第2页

形式,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广大干群提高对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分层和分散取水,以保持水资源的正常供给。3、要加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管理。采用行政的、工程的、经费的及法律等手段,鼓励、强制性节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因地适宜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要达到建设规划化、级别系列化、模式多样化、配套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供水商品化的格局,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4、要尽快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定科学的乡镇供水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5、要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6、狠抓水质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污染源,限量限制污水排放量。增设污水处理工程,提高污水再生能力。7、严格监控地下水变化情况,限量取水适时合理提高水价,定期采取地下水回灌(以上补下),使之漏斗区逐渐缩小,防止地壳下沉。8、进一步完善拦蓄水系统,搞好现有工程的维护,增建拦蓄水设施,扩大库容量,抬高地下水,补给浅层水,扩大社会效益。9、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尊重人才,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10、平衡灌溉用水率。对集中取水地区加一限制,对灌溉死角,提高用水、开源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灌溉农业。使之达到即有临时应对策略,又有一劳永逸的水利工程,即有浅表层水的利用,又有中深层水的补给,以达到水资源的补用平衡。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大市,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尤其重要,刻不容缓。各级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贯彻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四个统筹”,一要统筹城乡发展,对全市的水利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二要统筹区域发展,争取省对我市水利建设给予更大的支持;三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全市水利设施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益;四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遵循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水争地的矛盾,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实现我市的经济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水资源费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保护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