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费范文

时间:2023-03-19 18:03:30

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直接从地下、河流、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本办法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第三条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按照“谁发放取水许可证,谁征收水资源费”的原则,实行分级征收。

第四条农村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免征的其他情形,免征水资源费。

第五条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由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

第六条核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一)缺水地区的水资源费标准高于丰水地区的水资源费标准;

(二)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高于地表水水资源费标准,超采区水资源费标准高于非超采区水资源费标准;

(三)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高于公共供水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

第七条水资源费实行计量收费。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取水点安装符合标准的量水设施。水资源费列入生产成本。

第八条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定额标准核定取水单位和个人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核定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

自备水源单位和个人超计划取用水的,其超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超计划20%以内的,按征收标准的2倍收取水资源费,超计划20—50%的,按征收标准的3倍收取水资源费;超计划50%以上的,按征收标准的5倍收取水资源费。

第九条取水单位和个人按月或者按季度缴纳水资源费,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资源费每半年或者1年缴纳一次。

第十条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征收水资源费,应当向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自治区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第十一条征收的水资源费上交财政。水资源费的收缴、使用办法,由自治区财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水资源费的主要使用范围:

(一)水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监测;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

(三)综合节水措施推广以及地下水补源回灌;

(四)水资源管理经费;

(五)奖励在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和科研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水资源费作为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三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不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水资源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资源费;水资源管理;互利互进

水,是生命的源头,社会中所存在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含量不断的减少,有科学家预言,“如果不及时开展对于水资源的管控工作,我国的水资源终将枯竭,人类文明也终将随之消亡”,至此,针对水资源的管控刻不容缓。自一九九二年我省颁布[1992]11号文件起,“水资源费”这一名词正式走进人们的视线之中,“水资源费”即水资源使用费,即指对于我省城镇范围内水源内取水、用水的单位针对其所取用水源进行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随着征收工作的逐步深入,我省水资源管理逐渐规范,水资源费征收与水资源管理之间初现“双赢”趋势。

一、 由地税代扣水资源费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 地税代扣水资源费的优势分析

我国现阶段企业的水资源费大都由政府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交由该地区地税部门代扣代缴。其最为明显的优势便是地方税务部门大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税款、费用征收经验,便于征收环节相关工作具体、妥善实施。与此同时,将水资源费的征收依托于原有的地税征收系统,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水利部门针对水资源费征收的研究、管理投入,大大降低了水资源费征收的成本支出。其次,由地税部门以收缴税款的方式成熟、强制、系统的征收能够保障水资源费按时、按额足量征收,从而保障了水资源费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妥善落实。

(二) 地税代扣水资源费存在的问题

由地税征收水资源费较大程度的阻隔了水资源管理部门与其取水用户间的联系,为管理部门后续针对水源节约及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用户与管理部门间的脱节,使得“取水许可”的管理、计量设施的安装等问题更加严峻,使得水资源管理部门无法切实监督用水用户的水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 如何进一步实现水资源费征收与水资源管理双赢

如何实现水资源费征收与水资源管理间的“双赢”程度,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拉近其两者间的关系,进而使其互进互促,从而使得我国水资源管理达到双赢。

(一) 处理好征收主体、征收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间的关系

第一,便是要处理好水资源费其收费主体及征收机部门间的关系,明确我国法律赋予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水资源管理处仍旧是水资源费的主体征收部门,水资源管理部门不能“放任”水资源费的征收,仍需对其征收情况附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如果水资源费用没有得到及时、足额的征缴,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其负责并进行后续的征缴工作。第二,便是需要处理好水资源费征收和水资源管理间的关系。首先来说,向水资源使用的企业征收水资源费是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收费使用的方式能够限制很多不必要的水资源使用支出,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其次,水资源费的征收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其日常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从而保障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行。

(二) 各方协同努力,确保征收工作落实到位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规定,水资源费的征收需要遵循“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基本原则。所以,无论从上述任何一方来看,各部门都有职责将水资源费的收取工作切实、有效的落实下去。首先,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宣传、讲座等工作,向需要缴纳水资源费的企业、个人进行相关法律、法及地方规范性文件、的阐述、讲解工作,也要对新颁布的资源费征收政策等实际应用项目进行解读,使其明确缴纳的水资源费的意义,使其能够自动自觉的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从而保障地区的水资源费征缴。其次,可以实施部门间的联合动作,搞好地税与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工作,由地税部门及时反馈水资源费的实际征缴情况,对于未按时缴纳费用的企业及个人有水资源部门进行其相关责任人的追讨等工作,从而保障水资源费的征收。

(三) 将水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化

在水资源费实施地税部门征缴后,避免由于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时效问题而产生的信息脱节、滞后等问题,应由该地区水资源管理部门和地税征缴部门协同进行针对如何缓解该问题的沟通,并将结果书面化、规范化,进而形成较为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条例。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费与水资源管理之间绝不是单一发展的项目,两者之间应呈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共赢”趋势,从而使得我国水资源管控能够有计划地长期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季庆,崔瑞瑞.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计算机审计研究[J].理财:经论,2016(11).

水资源费范文第3篇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或者水工程拦蓄的水域内取水以及利用水资源发电(含抽水蓄能发电,下同)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统称取水者),应当缴纳水资源费。

第五条下列取水不需要缴纳水资源费: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取用少量地表水;

(三)在城乡供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取用地下水;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需要办理许可的取水。

第六条利用水资源发电按照发电量计征水资源费。其他取水按照取水口实际取水量计征水资源费。

第七条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与本省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

(四)充分考虑不同产业、行业的差别及经济核算。

第九条从江河、湖泊、地下或者供水工程中取水从事农业生产,取水量在农业生产用水限额内的,不缴纳水资源费;取水量超过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超过部分的取水由取水者缴纳水资源费。

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业节约用水相结合的要求制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其他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粮食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经济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第十一条取水者必须在取水口安装符合国家规定的取水计量设施,并确保计量设施的正常运行。

未安装计量设施或者损坏、失效的计量设施未在规定期限内更换、修复的,按照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设计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施铭牌功率满负荷连续运行时的取水量计征水资源费。

第十二条取水由县(含市、区,下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其水资源费由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取水由设区的市(简称市,下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其水资源费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也可以委托取水口所在地的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

第十三条下列取水的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一)年取水量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不含城市公共制水企业)的取水;

(二)装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上的水力发电取水;

(三)省人民政府确定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的。

除前款规定外,其他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取水的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取水口所在地的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

取水由国家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审批的,其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

对取水情况复杂、有关各方存在争议的地区,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或者决定征收部门。

第十四条水资源费按月或者季征收。年取水量较少或者零星、分散的取水,可以按半年或者1年征收。

第十五条除城市公共制水企业外,取水者超过批准取水量取水的部分,其水资源费按照超额累进加价征收:

(一)超过批准取水量不满20%的,对超过部分加收1倍的水资源费;

(二)超过批准取水量20%至40%的,对超过部分加收2倍的水资源费;

(三)超过批准取水量40%以上的,对超过部分加收3倍的水资源费。

第十六条取水者缴纳的水资源费,企业可计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从行政事业经费中列支。

第十七条取水者应当自收到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向负责征收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水资源费。

第十八条取水者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水资源费的,可以自收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向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缓缴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期满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水资源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十九条征收的水资源费按照下列规定解缴分成:

(一)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20%解缴省级财政专户,20%解缴市级财政专户;

(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20%解缴省级财政专户;

(三)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其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成比例由省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市、县依照前款规定解缴的水资源费,应当按季解缴省级或者市级财政专户。

第二十条征收水资源费必须统一使用由省财政部门监制的财政票据。票据的领取、管理和结报核销等按照省财政票据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水资源费缴入同级国库。

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水资源费收支计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入年度部门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水资源费主要用于下列支出:

(一)江河源头、水源地的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

(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水功能区管理,水质、水量监测及网络建设;

(三)水资源评价、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

(四)节约用水规划、定额编制,节约用水技术、工艺的研究和推广等。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水资源费。除按照国家规定应当解缴中央财政的外,因特殊困难对归属地方财政的水资源费确需减免的,取水者可以向负责征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收到申请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并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水资源费减免期限为1年,连续减免不得超过3年。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或者挪用水资源费。

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中存在违法情形的,有权投诉举报;接受投诉举报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第二十五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征收水资源费,或者对不符合缓缴条件而批准缓缴水资源费的;

(二)违反规定,对不征收或者暂不征收水资源费的取水实施征收的;

(三)未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水资源费的;

(四)违反规定擅自减免水资源费的;

(五)侵占、截留、挪用水资源费的;

(六)其他、、的行为。

前款第(五)项规定的被侵占、截留、挪用的水资源费,应当依法予以追缴。

第二十六条取水者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水资源费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取水,是指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

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情形外,都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本条例所称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是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管理权限,负责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

(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四)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

(五)为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少量取水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取水,应当及时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备案;第(五)项规定的取水,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第五条取水许可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与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权限,在同一流域或者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对前款各项用水规定具体的先后顺序。

第六条实施取水许可必须符合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水功能区划,遵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尚未制定水量分配方案的,应当遵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间签订的协议。

第七条实施取水许可应当坚持地表水与地下水统筹考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流域内批准取水的总耗水量不得超过本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

行政区域内批准取水的总水量,不得超过流域管理机构或者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可供本行政区域取用的水量;其中,批准取用地下水的总水量,不得超过本行政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应当符合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的要求。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八条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制度的实施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对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取水的申请和受理

第十条申请取水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具有审批权限的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申请利用多种水源,且各种水源的取水许可审批机关不同的,应当向其中最高一级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取水许可权限属于流域管理机构的,应当向取水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并连同全部申请材料转报流域管理机构;流域管理机构收到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作出处理。

第十一条申请取水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

(三)属于备案项目的,提供有关备案材料;

(四)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由具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论证报告书应当包括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以及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第十二条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名称(姓名)、地址;

(二)申请理由;

(三)取水的起始时间及期限;

(四)取水目的、取水量、年内各月的用水量等;

(五)水源及取水地点;

(六)取水方式、计量方式和节水措施;

(七)退水地点和退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水处理措施;

(八)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取水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予以受理;

(二)提交的材料不完备或者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通知申请人补正;

(三)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告知申请人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第三章取水许可的审查和决定

第十四条取水许可实行分级审批。

下列取水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

(一)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金沙江、汉江的干流和太湖以及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河流、湖泊的指定河段限额以上的取水;

(二)国际跨界河流的指定河段和国际边界河流限额以上的取水;

(三)省际边界河流、湖泊限额以上的取水;

(四)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取水;

(五)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取水;

(六)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内的取水。

前款所称的指定河段和限额以及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河段)、湖泊,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其他取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

第十五条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签订的协议是确定流域与行政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依据。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尚未制定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尚未签订协议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由流域管理机构根据流域水资源条件,依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取水现状及供需情况,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区的市、县(市)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结合各地取水现状及供需情况制定,并报流域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按照行业用水定额核定的用水量是取水量审批的主要依据。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行业用水定额的制定负责指导并组织实施。

尚未制定本行政区域行业用水定额的,可以参照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用水定额执行。

第十七条审批机关受理取水申请后,应当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综合考虑取水可能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批准取水申请。

第十八条审批机关认为取水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听证的,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取水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害关系的,审批机关在作出是否批准取水申请的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因取水申请引起争议或者诉讼的,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中止审批程序;争议解决或者诉讼终止后,恢复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取水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决定批准的,应当同时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对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取水申请,审批机关应当征求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并转送取水审批机关。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批期限,不包括举行听证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所需的时间。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并在作出不批准的决定时,书面告知申请人不批准的理由和依据:

(一)在地下水禁采区取用地下水的;

(二)在取水许可总量已经达到取水许可控制总量的地区增加取水量的;

(三)可能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取水、退水布局不合理的;

(五)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时,建设项目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

(六)可能对第三者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产生重大损害的;

(七)属于备案项目,未报送备案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审批的取水量不得超过取水工程或者设施设计的取水量。

第二十一条取水申请经审批机关批准,申请人方可兴建取水工程或者设施。需由国家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该建设项目。

第二十二条取水申请批准后3年内,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未开工建设,或者需由国家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未取得国家审批、核准的,取水申请批准文件自行失效。

建设项目中取水事项有较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并重新申请取水。

第二十三条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竣工后,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取水审批机关报送取水工程或者设施试运行情况等相关材料;经验收合格的,由审批机关核发取水许可证。

直接利用已有的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取水的,经审批机关审查合格,发给取水许可证。

审批机关应当将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情况及时通知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并定期对取水许可证的发放情况予以公告。

第二十四条取水许可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名称(姓名);

(二)取水期限;

(三)取水量和取水用途;

(四)水源类型;

(五)取水、退水地点及退水方式、退水量。

前款第(三)项规定的取水量是在江河、湖泊、地下水多年平均水量情况下允许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最大取水量。

取水许可证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审批机关核发取水许可证只能收取工本费。

第二十五条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10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45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延续的决定。

第二十六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变更取水许可证载明的事项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原审批机关申请,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第二十七条依法获得取水权的单位或者个人,通过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改革工艺、节水等措施节约水资源的,在取水许可的有效期和取水限额内,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可以依法有偿转让其节约的水资源,并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取水权变更手续。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水资源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第二十八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缴纳水资源费。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部分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中,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取水的中央直属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工程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二)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

(四)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差别。

第三十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促进农业节约用水需要制定。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其他用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粮食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低于经济作物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的步骤和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一条水资源费由取水审批机关负责征收;其中,流域管理机构审批的,水资源费由取水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

第三十二条水资源费缴纳数额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确定。

水力发电用水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用水可以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发电量确定缴纳数额。

第三十三条取水审批机关确定水资源费缴纳数额后,应当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收到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办理缴纳手续。

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从事农业生产的,对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农业生产用水限额部分的水资源,由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缴纳水资源费;符合规定的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取水,不缴纳水资源费。取用供水工程的水从事农业生产的,由用水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实际用水量向供水工程单位缴纳水费,由供水工程单位统一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费计入供水成本。

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按照国家批准的跨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实施的临时应急调水,由调入区域的取用水的单位或者个人,根据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缴纳水资源费。

第三十四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水资源费的,可以自收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向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缓缴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期满未作决定的,视为同意。水资源费的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三十五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分别解缴中央和地方国库。因筹集水利工程基金,国务院对水资源费的提取、解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或者挪用水资源费。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加强对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是年度取水总量控制的依据,应当根据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签订的协议,结合实际用水状况、行业用水定额、下一年度预测来水量等制定。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由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县级以上各地方行政区域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下达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制定。

第四十条取水审批机关依照本地区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提出的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建议,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下达下一年度取水计划。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年度取水计划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同意。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可以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年度取水量予以限制:

(一)因自然原因,水资源不能满足本地区正常供水的;

(二)取水、退水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生态与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

(三)地下水严重超采或者因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

(四)出现需要限制取水量的其他特殊情况的。

发生重大旱情时,审批机关可以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取水量予以紧急限制。

第四十二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审批机关报送本年度的取水情况和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建议。

审批机关应当按年度将取用地下水的情况抄送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情况抄送同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

审批机关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需要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年度取水量予以限制的,应当在采取限制措施前及时书面通知取水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十三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技术标准安装计量设施,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填报取水统计报表。

第四十四条连续停止取水满2年的,由原审批机关注销取水许可证。由于不可抗力或者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造成停止取水满2年的,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可以保留取水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执行本条例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的生产场所进行调查;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所在流域的流域管理机构报送本行政区域上一年度取水许可证发放情况。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其上一年度取水许可证发放情况,并同时抄送取水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发现越权审批、取水许可证核准的总取水量超过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规定的数量、年度实际取水总量超过下达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的,应当及时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纠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取水申请不予受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批准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发放取水许可证的;

(三)违反审批权限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发放取水许可证的;

(四)对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建设项目,擅自审批、核准的;

(五)不按照规定征收水资源费,或者对不符合缓缴条件而批准缓缴水资源费的;

(六)侵占、截留、挪用水资源费的;

(七)不履行监督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八)其他、、的行为。

前款第(六)项规定的被侵占、截留、挪用的水资源费,应当依法予以追缴。

第四十八条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罚;给他人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四十九条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逾期不拆除或者不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拆除或者封闭,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取水许可证的,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取水许可证无效,对申请人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补缴应当缴纳的水资源费,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拒不执行审批机关作出的取水量限制决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取水权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一)不按照规定报送年度取水情况的;

(二)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

(三)退水水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第五十三条未安装计量设施的,责令限期安装,并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责令限期更换或者修复;逾期不更换或者不修复的,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五十四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条规定处罚。

第五十五条对违反规定征收水资源费、取水许可证照费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五十六条伪造、涂改、冒用取水申请批准文件、取水许可证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决定。

第七章附则

水资源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 水资源费

1、问题的提出

2002年4月1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调整水价要与改革水价计价方式相结合。全国各省辖市以上城市应当创造条件在2003年底以前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其他城市也要争取在2005年底之前实行;取消部分地区实行的用户用水最低消费(月用水流量底数)的规定;各地要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管理,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办法,拓展水价上调空间,增强企业、居民的节水意识。

随着“阶梯式”水价逐步实施,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阶梯式”水价中额外收益应该归谁所有?是归供水企业还是国家?目前,不同的行业供水价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特殊行业的水价远高于供水企业成本,也有额外的收益,这部分高出的收益究竟应该归谁所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利益是否受损,而且与供水企业改革密切相关。

2、水价中水资源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水价多次调整,长期以来倍受关注的水价过低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甚至个别地区的水价已经高到一定水平,引起用水户的特别关注。在现在的水价体系中,水资源费是水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分析水价中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是改革水资源费的基础和依据。目前,自来水水价体系中关于水资源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各用水户的水资源费缺乏差异性

目前,在供水企业中供给各用水户的水价虽然存在差异,但其中的水资源费部分是一样的,没有差异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旅游饭店娱乐用水、特殊行业(洗车、洗浴)用水、工商业以及其它用水,水资源费都是0.60元/立方米(城镇地下水资源费除外)。水资源费的一致性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政府将水资源无差异地配置给各用水户。实际上,各用水户对水资源利用存在差距,从整体上来看,水资源为生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效益是不一样的,采取同样的水资源费,体现了政府对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另外,对于一些耗水大户,是缺水地区应该限制的产业,政府也象生活用水那样收取相同的水资源费,不利于这些企业的调整,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没有体现出来。

(2)恒定的水资源费导致部分国家利益受损

水资源费是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其最终归政府(代表国家)所有,维护政府的利益不受侵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自来水水价体系中,各用水户水资源费相同,但自来水水价却存在很大差异,如北京市旅游饭店娱乐用水、特殊行业中的洗浴用水价格达到4.2元/立方米和10-60元/立方米,其远高于自来水成本实际水价,自来水公司在某些行业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实际上,这种额外的收益应该属于国家所有,但实际上这部分收益没有划入政府的帐户,使得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利益受到伤害。

(3)捆绑的水价方式难以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不利于政企分离

目前,自来水水价是捆绑式的综合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水资源费)和企业收费两部分,其中的企业收费又分为自来水公司和污水治理企业两部分。由于收费都是供水企业进行统一征收,所以用水户面对的只是供水企业,众多人们认为供水企业代表政府,或者供水企业代表政府行使政府职能,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企分离是一种必然,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从实践上来考察,水资源费和企业性收费的分离会造成用水户交费的麻烦,用水户难以接受。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政府应该加大水资源费宣传力度,让用户清楚地知道水资源费和企业收费所代表的不同的性质,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企业的职能,在理念上实现两者的分离。

3、阶梯式水资源费

3.1 阶梯式水资源费依据之一

尽管目前水资源费的性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实际上我国的水资源费承担了水资源所有权实现的功能,是水资源所有者因水资源付出而得到的收益,是水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影响水资源费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水资源供求关系

水资源供求关系对水资源费具有重要影响。在水资源供需不存在矛盾的时候,是不收取水资源费。水资源费出现与水资源不能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现短缺紧密相关。水资源供需缺口越大,水资源越紧张,水资源费就越高,反之,则低,符合市场规律。当然,影响水资源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如水资源数量、人口的增长变化、收入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很尖锐,为水资源费上涨提供了空间。

(2)政策影响

水资源费是政府行为下的行政性收费,其受政策性影响较大,国家可以根据其需要,可以提高或者减免水资源费,或者通过水资源费的差额调配水资源在各行业的分配。水资源费是国家水资源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根据水资源供需状况通过水资源费经济调节作用进行调配水资源,是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的一种形式。

(3)水资源商品的特殊性

水资源商品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是一种准商品,同时具有作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性质,其价格与其使用者的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既要保证使用者基本权益,同时又要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水资源费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商品的特殊性。

上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了水资源费。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其成本和效益虽然也手上述因素的影响,但对于特定的时段、特定的供水水源和水厂而言,其成本受水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大,起供水用户所用的成本一致,因此,供水企业不能享受阶梯水价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享受者只能是政府,为政府实施阶梯式水资源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3.2 阶梯式水资源费依据之二

作为自来水水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水厂进水时的费用,该部分包括水资源费;其二是自来水公司成本(含税金)和利润等;其三是污水处理费。构成自来水水价的基本公式为:

水价=(水资源费)+(成本+正常利润)+污水处理费

污水处理费是污水处理企业的收费,是一种企业行为,现在有关法规规定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微利。

(成本+正常利润)是供水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生产而收取的费用,也是一种企业行为。

对于供水企业来说,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或者特殊行业的用水,其供水成本是一样的。实际上,由于不同用水户之间的水价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在一些特殊行业可以用悬殊来描述,多出的那一部分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水资源费部分。

因此,在实行阶梯式水价后,多出来的收益应该是水资源费部分,所以,实际上阶梯式水价就是水资源费的阶梯。当然,阶梯式水价实施后额外收益应该归国家所有,不是供水企业的收入。

4、阶梯式水资源费条件下水价调整

4.1 水价政策改革目标

水价政策改革目标是:水价体系有利于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水资源的经济杠杆功能,导引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国家的权益不受损失,确保水资源费上缴国库;建立节水型水价体系,为节水型社会建立奠定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水价调整的基本原则

水价的调整,除了遵循一般商品调价原则之外,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政企分开的原则

通过水价调整,划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能,有利于政企分开,减轻供水企业的包袱,轻装上阵;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利,到位而不越位,不干预供水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各司其职。

(2)阶梯式原则

阶梯式水价,并不是全部水价,而是供水企业的成本利润部分是统一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用水户,他们的成本和利润是一样的,即在不同的行业中,拉开水资源费差距,体现政府对水资源调节的行为和意图,在同一用户中,采用阶梯式水资源费,就是在一定的范围水资源量内采用基本价,超过定额采取更高的价格,既保证其基本的用水量,同时有利于促进用水户节约用水。

(3)承受力原则

水资源商品是准商品,其价格应该受使用者承受能力的制约,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水价的调整,一定限制在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4)水资源费差异性原则

根据用户的承受能力,结合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对不同的用水户采取不同的水资源费,对于生活用水,根据其公益性,可以进行重点倾斜,对于其它用水户,水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其水资源费依照市场进行调整,拉开档次,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立。

4.3 水资源费征收

水资源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杠杆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水资源逐渐成为制约菏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征收水资源费体现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现形式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抓手,受限于水资源费标准较低和征收标准行业区别不大,现行水资源征收标准没有充分发挥其在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征收水资源费的经济调节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发挥,无法起到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作用,亟待制定适应菏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征收标准体系。

一、菏泽市水资源与水资源费征收现状

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国家立法层面,为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将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有机融合起来,确立超计划和超定额累进征收水资源费制度。

(一)菏泽市水资源现状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北部与聊城市相望,东部与济宁市接壤,总面积12228平方公里。菏泽市除黄河滩区379km2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均为淮河流域,内河主要有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太行堤河、黄河故道5个水系,均流入南四湖。东北部郓城新河下段出境后流入梁济运河。菏泽市流域面积大于30km2的内河河沟共199条,长3157km,平均河网密度0.26km/km2。这些河道除承担着防洪除涝的任务以外,还是引黄抗旱调水的渠道。黄河流经菏泽市西北边境,自王夹堤进入菏泽市,经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四县区,至高堂进入梁山境内。菏泽市境内黄河堤防长度157km。据高村水文站观测,黄河多年平均流经菏泽市水量349.1亿立方米(1956-2006年),引黄客水是菏泽市的重要客水资源。

菏泽市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20.61亿立方米,人均当地水资源量243立方米,根据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人均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区。由于缺乏蓄水条件,菏泽当地地表径流利用率较低;占当地水资源量83%的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某些区域已经非常突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菏泽市用水总量已达23.39亿立方米,逼近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随着巨野煤田的逐步开发和 “五大基地一大产业”战略实施,与煤炭相关的下游化工、能源、建材等产业相继落地投产,今后一段时期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社会经济用水需求必然大幅增长,要用有限的水资源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费征收,发挥水资源费的经济调节作用。

(二)水资源费征收现状

1、菏泽水资源费征收按照行政区划和取水量实行市县分级征收,使用票款分离系统,水资源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菏泽市水资源费征收实行市县分级管理和征收,日取地下水2000立方米以上、地表水20000立方米以上的取水户、市直企事业单位以及直接从市管河道取水的,由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取水许可证并征收水资源费,其他取水户按照行政区划,由所在县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权限,依法发放取水许可证并征收水资源费。目前征收水资源费全部使用票款分离系统,统一开具山东省非税收入水资源费统一发票,由取水户将水资源费缴入系统账户。对水资源费的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水资源费专款专用,用于调水、补源、水源工程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综合考察、调查评价、监测、规划,水资源保护、管理及奖励等。

2、现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近年来水资源费征收额变化趋势。菏泽现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执行2002年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省十七市水资源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标准,具体征收标准为地表水自备水源0.30元/立方米,公共供水0.20元/立方米;地下水自备水源0.55元/立方米,公共供水0.45元/立方米,地下水微咸水(劣质水)0.15元/立方米,疏干、排水0.10元/立方米。自2003年以来,全市水资源费年度征收额稳步上升,平均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幅,2012年全市水资源费征收额达到2346万元。菏泽的水资源费标准已执行10多年,与现今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管理要求及水资源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亟需对现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调整。

二、现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存在的问题

受长期以来的传统水资源管理模式影响,菏泽水资源费存在征收标准偏低、征收标准的结构设计不科学和征收范围不全、区别化不大等问题。

1.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菏泽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在山东省内处于较低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基本属于全省最低的地市,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水资源费的经济杠杆作用没有发挥,水资源费作为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看不见的手”,长期以来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造成水资源浪费,节水工作乏力,难以达到促进节约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2.征收标准的结构设计不科学。菏泽现行征收标准基本上都是单一的、静态的,只对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等按水源类型区分为地表水、地下水按不同标准收取,即每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执行不同标准。现行征收标准的结构设计存在不科学之处,一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费价格差异不明显,使用地表水资源经济性不明显,甚至出现地表水的处理成本超过地下水开采成本的现象,无法实现先地表后地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二是未充分考虑同一地区行业间的差异,无法体现征收水资源费的政策性导向。对于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没有采取区别化水资源费标准,无法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和水资源管理要求。三是地下水征收标准中未体现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价格差别。现行标准将地下水中的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统归为地下水并执行同一收费标准,没有体现出深层承压水作为战略储备资源不鼓励大规模开采的思想,深层承压水补给困难且长期大量开采易引发地质灾害,应对其征收较高的水资源费以鼓励开采浅层地下水,减少开采深层地下水。

3.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不全面。现行标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暂不征收水资源费,造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效益低下,大水漫灌等浪费水资源行为时有发生,不利用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现行标准未对洗车、洗浴、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特种行业用水制定标准,未涵盖取水式地温空调和水源热泵用水等新兴用水类型,应对取水式地温空调和水源热泵取用地下水征收较高的水资源费,因其取水量大、用水效益低、回水难度大,易对地下水文地质造成不利影响,在节省电能的同时浪费了珍贵的地下水资源,且不科学的回灌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水质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这种新型用水已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的趋势,必须要未雨绸缪,作为特种用水强化监管。

4.征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菏泽市目前执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为2002年制定,已施行10多年,现行标准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跟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管理要求不匹配,致使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步伐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水资源费价格无法体现水资源的管理政策导向,其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未充分发挥。

三、水资源费价格调整原则和指导思想

1. 水资源费价格调整原则。水资源费价格调整要充分反映地区水资源禀赋状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合理确定地表和地下水资源费差价,鼓励优先使用地表水,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支持低消耗用水,鼓励回收利用水,限制超量取用水,促进水资源的节约;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取用水的差别特点,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调整后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切实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分类别分行业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根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等情况,进行细化分类,规范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区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分类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地表水分为农业、城镇公共供水、工商业、水力发电、火力发电贯流式、特种行业及其他取用水;地下水分为农业、城镇公共供水、工商业、特种行业及其他取用水。特种行业取用水包括洗车、洗浴、高尔夫球场、滑雪场、抽取地下水式水源热泵等取用水。

3.严格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同一用途取水,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高于地表水,水资源紧缺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大幅高于地表水;超采地区的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高于非超采地区,严重超采地区的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大幅高于非超采地区。区分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作为战略储备资源严格限定其用途,其水资源标准要高于浅层地下水,饮水困难地区可以将深层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避免大规模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工农业生产。

4.鼓励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采矿排水(疏干排水)应当依法征收水资源费。采矿排水(疏干排水)由本企业回收利用的,其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可执行较低的征收标准。对取用污水处理回用水的免征水资源费。对取用其他取水户的退水的,要从低征收水资源费。

四、水资源费价格调整方案

菏泽市人均当地水资源量远低于山东省人均水平,建议调整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分两步调整到位:第一步,2013年年底前完成第一步调整,地表水水资源费调整至0.4元/立方米(公共供水企业0.3元/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调整至0.8元/立方米(公共供水企业0.7元/立方米);深层地下水调整至1.3元/立方米(公共供水企业1.2元/立方米)。第二步,2014年年底前,完成第二步调整,生活用水浅层地下水仍按0.8元/立方米(公共供水0.7元/立方米),深层地下水仍按1.3元/立方米(公共供水1.2元/立方米)。工业用水浅层地下水标准调整为0.9元/立方米,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水资源费调整为1.1元/立方米,特种用水水资源费1.3元/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标准达到或超过1.5元/立方米,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水资源费调整为1.7元/立方米,特种用水水资源费1.9元/立方米。农业生产用水、农村人口生活用水执行山东省政府,暂不征收水资源费。

实行差异化的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建立层次合理的水资源费征收价格体系和动态的水资源调整机制,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用水方式转变,促进水资源由用水效率低的行业向用水效率高的行业转移,由用水效益低的领域向用水效益高的领域转移,不断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缓解用水矛盾,促进全社会节水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明,王敏,张振卿,等.中国水资源费政策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0(12):37-44,

[2]姬鹏程,孙长学.对我国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8):18-19.

[3]林洪孝,管恩宏,王国新,等.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52-157.

水资源费范文第7篇

费未调,先闻“涨”

“水资源费要涨了!”11月18日,在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社区,市民张仪丰拿着当天出版的《河南日报》对记者说,在他的印象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上调水价了,“每隔几年就会‘涨’一次,似乎成了一种惯例。”

记者注意到,当天的《河南日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河南调整水资源费标准 1立方多收两毛》。文中说,“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经省政府批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三部门决定,自今年12月1日起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届时,城镇居民每立方米用水将增加缴费0.2元,每人每年预计平均增加支出6.9元。”

根据官方公布的实施方案,河南省水资源费调整的具体措施为:全省城镇公共供水用户水资源费标准统一调整为:居民用水每立方米0.35元,每立方米上调0.2元。非居民用水每立方米0.4元,特种行业用水每立方米0.8元。对于市区公共供水用户,水资源费仍然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采用价外附加的方式征收。

其实,调整水资源费不是河南省的“首创”。在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印发的《通知》下发之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挂起了倒计时牌,确保在《通知》敲定的大限之内“啃”下这块硬骨头,呈现出“冬雪雪步步步湍,春潮潮声声声急”的态势:

――从2015年9月15日起,江苏省正式执行新调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后,地表水水资源费为每立方米0.20~0.40元不等,地下水水资源费每立方米0.40~10元不等。同时,不再征收南水北调工程基金。而2004年出台的原水资源费标准则分别为:地表水水资源费标准为每立方米0.13元,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为每立方米0.2~3.2元,并征收每立方米0.07元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

――11月20日下午,安徽省安庆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物价局举行新闻会,宣布自2015年12月31日起执行新的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其中水资源费调整后,征收标准为:地表水每立方米0.08元;浅层地下水每立方米0.15元。而此前的征收标准自2004年4月1日起执行。其中,地表水由供水集团向自来水用户征收,征收标准为居民用水每立方米0.02元,非居民用水每立方米0.04元。浅层地下水由市水利局向使用的市区企业直接征收,征收标准为每立方米0.10元。

记者查阅部分省市出台的水资源费调整方案,从中发现一个“主色调”,那就是“涨”。尽管幅度有大有小,步子有慢有快,不约而同的是,征收的水资源费数字都“涨”高了。

《通知》显示,北京和天津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最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平均征收标准分别为每立方米1.6元和每立方米4元;上海、安徽和福建等13个地区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最低,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为每立方米0.1元和每立方米0.2元。地区之间,最高标准是最低标准的20倍。

另据水利部在其官网的测算,水资源费标准调整到目标后,总体将平均上调36%左右。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我国自2006年开始征收水资源费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

涨价折射水资源短缺之“痛”

“上调水资源费,是不得已而为之!”常年关注水资源价格改革的许昌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张新铭说,这是利用价格政策,引导全社会节约用水、构建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水资源稀缺压力、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被极度水资源短缺现实问题倒逼而产生的。”

张新铭所在的河南省近年来一直饱受水资源短缺的困扰。这种状况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之后,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喝’上南水的河南仍喊‘渴’。” 张新铭苦笑着说。

河南省水利厅日前的河南省水资源灌溉和节约用水情况表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现状缺水64亿立方米,主要在安阳、濮阳、济源、开封、平顶山、商丘、驻马店等地。而随着近年来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和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河南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以及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新型农村的加快推进,全省用水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

放眼国内,喊“渴”的又岂止河南省呢?资料显示,全国年平均缺水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达到73%,淮河达到53%,海河超过100%,已接近或超过其承载能力。再加上水体污染严重,2012年,33%的河流水质劣于三类,三分之二的湖泊富营养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7.4%。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当下,中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不可谓不突出,形势不可谓不严峻!有专家疾呼:“中国的水资源现在已经到了要么就为每一滴水而战,要么就灭亡的时刻!”

作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遏制用水浪费的价格杠杆,水资源费便成了一种“首选”。2006年,我国颁布《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对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和问题。

国家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标准偏低外,还存在征收标准不统一、计量设施跟不上、监管粗放等问题。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中,产业和行业差别未能充分体现,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累进收取水资源费制度未能普遍落实,水源类型划分还做不到统一,同时也没有建立起水资源费标准与水资源价值、水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联动机制。这种水资源收费标准起到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在谈及《通知》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许光建认为,《通知》从我国各地水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实际出发,在多方面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他同时坦承,《通知》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了时间表和最低征收标准。

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任建明认为,从表面上看,调整水资源费似乎与民生追求相背离。尽管政府可能存在调还是不调的纠结,但对当下而言,人口、资源、环境、民生四者如何协调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此次调整也是被极度水资源短缺现实问题倒逼而产生,其背后是我国水资源极度短缺之痛。

寻求改革“最大利益公约数”

今年63岁的范其亮家住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七里店社区,是一名低保户。谈到即将推行的水资源费调整,他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影响。因为当地在制定水资源费调整政策时,已出台了配套措施,确保城镇低保贫困家庭的生活不受影响。

许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东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水资源费调整对市民影响不大:“对城镇低保贫困家庭,我们会采取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措施,原则上不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实际上,确保城镇低保对象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也是国家相关部门在安排部署水资源费调整工作时制定的一条“金科玉律”。记者注意到,在河南省三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我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表述:“因此次水资源费标准调整而造成城镇低保对象增加的生活用水支出,要求低保对象所在地相关主管部门在调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时统筹考虑。”

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看来,水资源费调整同其他改革一样,也是一种权利再分配,利益再调整,必须学会找到最大公约数:公平与正义。根据他的表述,这个最大公约数应当是人民群众最广泛利益的“平衡点”,是最能激发社会内生动力的“关键点”。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推进水资源费调整的“步调”并不一致,广东、安徽等地都是“一步到位”,而江西等地则采取了“小步快跑”。据赣发改收费[2013]175号通知要求,从2013年9月1日开始,江西省分三年将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费平均征收标准调整到国家规定的每立方米0.1元、每立方米0.2元。

业内人士分析说,不管是“一步到位”,还是“小步快跑”,都是从各地的“最大”实际出发,充分考量了社会各界对此次水资源费改革的承受能力。

那么,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对城镇居民用水价格的影响几何呢?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水资源费在城市水价中的占比不高,此次调整对于居民生活用水影响不大。江苏等地更是规定,此次水资源费标准调整对居民生活用水执行最低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到户水价不变,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而其他一些省市也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力争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大的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许光建表示,此次调整水资源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钱,而是在于惩罚商业和企业等非居民超计划超定额用水。比如《通知》就明确要求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鼓励水资源回收和低消耗利用,限额内的农业生产取水,不征收水资源费;超过限额部分尚未征收水资源费的经济落后地区,妥善把握开征时机;超过限额部分已经征收水资源费的地区,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低制定;主要供农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饮水工程,暂按农业生产水资源费政策执行。对于采矿排水(疏干排水)由本企业回收利用的,可从低征收;取用污水处理回用水,免征水资源费等。

水资源费范文第8篇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前款所称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是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水电站等。

第三条下列情形不需要申领取水许可证和免征水资源费:

(一)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年取用地表水水量在3000m3以下、地下水水量在1000m3以下取水的;

(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四)为农业抗旱、维护生态与环境、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

(五)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第四条根据取水许可管理权限的规定,按照“谁发证、谁收费”的原则,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征收。水利部授权流域管理机构发放的取水许可证的取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水资源费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

第五条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二)与全省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

(四)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差别。

第七条根据我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将全省划分为两个类区,并按不同行业对水资源费的不同用途制定不同的水资源征收标准(见下表)。

农业生产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的标准另行制定。

福建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水源

标准

取用水类别

地表水

地下水

除城乡自来水企业外

取用地下水

城乡自来水企业取用地下水

自来水公共管网

覆盖区域

自来水公共管网没有覆盖的区域

超采区

限采区

一般区域

水力发电取用水

0.008

火力发电贯流式

冷却取用水

0.006

城乡生活取用水

一类区

0.06

按其取用水用途,比照当地自来水公司分类到户价格水平

0.50

0.25

0.15

二类区

0.05

工业

取用水

一类区

0.08

二类区

0.07

除工业取水之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取用水

一类区

0.12

1.20

0.60

二类区

0.10

备注:

1、工业取用水包括火力发电闭式冷却等取用水;

2、表中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的计征单位为元/千瓦时,其它的计征单位均为元/立方米;

3、一类区为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市;二类区为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市;

4、对处于海水与淡水交界处的火力发电企业,按用水量的实际淡水消耗量征收水资源费,其中淡水比例的界定,由省水利厅组织论证确定。

地热水、矿泉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单位:元/m3

取用水类别

标准

公共澡堂、温泉水厂

0.50

居民等非经营性用户

0.90

桑拿、宾馆等经营性用户

2.00

温泉保护区内低温水(<40℃)

0.30

矿泉水

生产、经营性用户

1.50

居民等非经营性用户

0.60

第八条凡是由水利工程供水的,水资源费在水利工程环节征收,由水利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缴纳水资源费,价格主管部门在核定水利工程水利价格时应当将水资源费纳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中。

第九条水资源费按省级有权机关制定的收费标准和实际取用水量计征。

水力发电取用水和火力发电贯流式冷却取用水按实际发电量计征。

第十条严格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装置符合计量要求的量水计量设施,未按规定装置量水计量设施或者未及时更换已损坏量水计量设施的,按工程设计最大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铭牌额定流量全时程运行计征缴纳水资源费。

第十一条水资源费征收单位确定水资源费缴纳数额后,应当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送达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应缴纳水资源费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在接到缴费通知书之日起的7日内,按照缴纳通知书要求和收入级次填写一般缴款书就地缴库。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对应当征收而不征收或者未足额征收、擅自减免水资源费等违反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规定的,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征收并全额缴同级财政。

第十二条水资源费征收单位应向同级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实行亮证收费、并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征收的水资源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建立健全票据的领、用、存、销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水资源费实行分级征收、总额分成。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省级财政分成80%,征收所在地市、县级财政各分成10%;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设区市级财政分成80%,征收所在地县级财政分成20%;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全额留归同级财政。

第十四条征收的水资源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水资源费的使用范围: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二)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功能区管理,水资源质量监测;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

(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水源涵养工程建设及生态公益林补偿。

第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按不高于征收总额5%的幅度内,安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费征管业务费。

第十七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报送年度水资源费征用情况。各级价格、财政、审计、监察、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定期检查和监督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违法和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查处。

第十八条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资源费标准按本办法规定的征收标准执行;地热水、矿泉水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暂时授权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利于分清职责、统一管理的原则确定相关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水资源费范文第9篇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从地下、江河、湖泊、水工程取水(不含取用矿泉水、地热水、天然卤水)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取水户),必须依照本办法交纳水资源费。

第三条下列取水暂不征收水资源费:

(一)城乡居民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自行取水的;

(二)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取水,且未经综合利用的;

(三)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必须临时取水的;

(四)农田灌溉取水的;

(五)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其他取水。

第四条困难企业经批准可以按月免交水资源费,其中地方企业须经同级水行政、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中央驻赣企业须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省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困难企业的认定,由省水行政、财政、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五条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按附表规定执行。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调整,由省水行政、财政、物价主管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省、地(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权限征收水资源费。

未设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市辖区,其水资源费由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

界河取水或者跨行政区域取水,其水资源费的征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七条在本办法施行前城镇地下水资源费已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的,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本办法的规定代为征收。

具体委托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定。

第八条水资源费按实际取水量计收,但火电厂循环冷却取水、水电厂发电取水按发电量计收。

取水户应当在取水设施上安装合格的量水设备。无量水设备的,按工程设计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铭牌量大日取水量计收。

第九条水资源费按月征收。取水户应当在每月10日前向指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交纳上月的水资源费。

第十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取水资源费时应当持有同级物价主管部门发放的《收费许可证》,并使用省财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水资源费专用收费票据。

水资源费专用收费票据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向省财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并发放。

第十一条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资源费,10%上交省水行政主管部门,10%上交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80%自留;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的水资源费,20%上交省水行政主管部门,80%自留。

第十二条水资源费纳入同级财政专户,专款专用,并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十三条水资源费使用范围:

(一)水资源的综合调查、评价、供需平衡、规划;

(二)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

(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四)水政监察和执法;

(五)奖励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科研、节约用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六)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提取5%作为业务管理经费。

第十四条水资源费的使用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款计划,报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安排使用,并接受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十五条取水户逾期不交纳水资源费的,每逾期1日按2‰加收滞纳金。

第十六条取水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交纳或者不足额交纳水资源费的;

(二)拒不安装或者安装不合格的量水设备的。

第十七条当事人对依据本办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和征收水资源费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提讼。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也不、期满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决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对坐支、截留、挪用或者不按本办法规定上交和使用水资源费的,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查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征收水资源费工作中贪污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水资源费范文第10篇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实现我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各县区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及完成今年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的措施。市局对2012年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与各征收机构签订了征费目标责任书。今年是执行水资源费征收新标准的第一年,就做好今年的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我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征收水资源费是贯彻国家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征收水资源费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水作为全球性的战略资源,在维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我市水资源比较紧缺。全市水资源总量37.09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时空分布极其不均。我市水资源状况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都需要依靠生产供水保障。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年可供水量9.23亿立方米,预计今年,全市工业、生活、农业和生态年需水量将达到10.47亿立方米,净缺水1.24亿立方米,缺口达11.8%;到2020年,全年需水量将达到11.41亿立方米,缺水将达到2.18亿立方米,缺水率19.1%,缺水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充分发挥水价对水资源的配置作用,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使取用水单位和社会群众成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坚决拥护者和自觉行动者,走出一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征收水资源费是建设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确保饮水安全是维系民生的一项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全市上下把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摆在突出位置,成功解决了大部分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但目前,饮水难、饮水存在不安全因素仍然是影响一些地方群众生活的现实问题,凸显出水利在保障民生方面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

农业用水严重浪费与用水短缺并存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排灌泵站等水利设施配套不全,严重老化和失修,以及塘堰、沟渠淤塞,影响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此外,加强水资源费征管,就是筹措建设资金的有效渠道之一,征收水资源费,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就是建设民生水利。

第三,征收水资源费是水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职责。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按照新《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凡是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向国家缴纳水资源费。取水许可和征收水资源费,是国家作为公共管理者和资源所有人,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调节的一种行政管理措施。水行政部门征收水资源费是法律赋予的职责,我们必须履行职责,不辱使命。

二、目前我市征费工作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各县区水利部门和水资源费征费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法行政、依法征收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克服了种种困难,采取了有效措施,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与全年计划进度要求相比,与贯彻执行新标准的需要相比,全市水资源费征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对新标准的精神实质理解不够。部分县区对新标准的学习不够、理解不全面,没有把新标准当做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而是片面的认为增加了收费额度。对标准和条款理解上有偏差。如自来水公司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新的标准和老标准的区别在于,新标准是把自来水公司当做一个取水户对待,其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是0.3元每立方米,而老标准是自来水价格构成中水资源费是多少就征收多少;再如对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内自备水源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理解也存在不准确的问题。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标准的学习理解,全面、准确、完整的掌握新标准的内涵。

(二)对新标准的宣传还不够深入。部分县区对新标准仅仅只是发了文件,只做了公文处理程序,政策精神还停留在表面,用水户还没有真正了解国家新政策,甚至有些工作人员也对新标准理解不深,成为执行政策的制约因素和障碍。部分县区还没有按照新标准在物价部门重新办理新的收费许可证,目前属于无证征费。

(三)一季度征收任务完成较差。今年1-2月按新标准运行以来,全市共征收水资源费150.699万元,占应征额的34.8%,占全年任务2600万元的5.8%。个别县区到目前征费额仍为零。征费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等待观望。对国家政策的执行缺乏令行禁止的态度。留恋老标准、老办法,没有很好的按省上文件要求执行。好多县区想看看周围,想看看其他县,工作上消极怠工,缺乏自觉性。二是标准执行不到位。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应收尽收没有到位。在应该开征的项目中,小水电站、一些工业园区没有涉足,造成征收上的空白,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征收了,但执行的标准没有到位,有些几乎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三是执行双重标准。除陈仓、扶风、千阳三县区对自来水征收水资源费外,其他七个县区未涉足这个问题,我在几次会上都讲了,今天再强调一下。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涉及严肃执法执纪的问题。我们是水行政执法单位,我们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上,实行双重标准,对别人按标准,对自己管辖的自来水不收水资源费。在政策、法规面前不能人人平等。作为局领导,你要考虑你是否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为自己的小团体谋利益。对自来水不收水资源费,制度不容。如果此类事情让媒体知晓,社会舆论将哗然,水利部门的形象将被涂黑。县局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你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省上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要求在征费统计中将各县区自来水征费情况单列,将自来水征费情况和农村饮水投资挂钩。市局将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一些措施。谁家今年不完成所属自来水的收费任务,在执法上搞双重标准,局长不能做市上的优秀局长,单位不能做市上的先进单位。如果还不改,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部分县区征费基础工作不到位。有些县区取用水计量设施不到位,个别地方还存在协议收费现象。还有一些县区对征费统计不及时、不准确、不能按省市的要求填报,个别县区还没有上报征费统计报表,给全市汇总造成困难。

(五)今年春节前后放假时间长、一些企业停工等也是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的一个原因。

以上存在的问题要引起各级水利部门重视,我们一定要从大局出发,迎接挑战,扎实做好新标准的贯彻实施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

三、努力贯彻新《标准》,确保完成今年征费任务

我省新的水资源费标准已经开始执行,这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件大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攻坚克难,加大力度,努力开创我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涉及面广,内容具体,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安排组织实施,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管机构全力抓的分级负责制。各级要集中力量抓好新标准的宣传贯彻,打好新标准执行“第一仗”。要做好向辖区所有取水户宣传,解释新标准规定内容,重点做好自来水、煤炭、自来水管网覆盖区自备水源井、营业性景观、水域旅游取用水和地温空调取用水水资源费标准的宣传。要增加征费力量,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抓收费,要加强一线征费人员的学习培训,统一思想,规范程序,确保新标准执行到位,确保今年2600万元征费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今年我市水资源费征收任务较重,较去年增长幅度较大,为确保年度水资源费全面完成,我市已经按照省厅下达的征费任务,把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区并与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省厅继续将水资源费征收任务同各项水利资金和建设项目挂钩,对水资源费征收任务完成较好的市、县,将在水利建设项目立项及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并用省级水资源费征收劳务费给予补助和奖励。对完不成征收任务的,在“水利振兴杯”、“十佳局长”等考核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相应减少中、省水利投资比例。我市也将采取相应措施,将征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三挂钩”:即和水利振兴杯评比挂钩、和优秀水利局长评选挂钩、和年终综合考核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将对完成任务好的县区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查找漏洞,挖掘费源。由于种种原因,全市水资源费征收的范围没有执行到位,存在着部分费源流失的现象。今年一定要在贯彻执行政策,积极挖掘费源上下功夫。要抓好以下几个领域征费工作:一是要抓好县区自来水公司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各县区一定要按照新的征收标准即每立方米0.3元征收自来水水资源费,在今年的征费责任书中已经把自来水征费单列,市局将在年终考核工作中把自来水缴纳水资源费作为一项内容加以考核。县水利部门要在执法上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治外法权。模范执行国家办法和标准。动员自来水公司积极缴费,为其他用水户做出表率,树立样板。二是加大水电站的征费。我市水电站总装机74956千瓦,年发电量21256万千瓦时,但从征费统计资料看,征费额不到应征额的一半。各县区和水资源费征收单位要准确把握政策,从大局出发,公正公平执法,确保水电站征费足额到位。三是做好煤炭矿山等行业的征费。我市目前煤炭开采能力和其他地市相比,虽然量很小,但水资源费征收很不到位。今年我市的开采能力将达到一千万吨,如果按新标准足额征收,将达到一千万元,这是一个很大的费源,有关县林游、陇县要重视这项工作,从现在开始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克服一切阻力,力争足额征收。四是在征费空白上求突破。据调查了解,我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缴纳水资源费或者象征性的缴纳一点,这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这不能成为相关企业、单位不履行缴费法定义务的理由,要以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力争使这部分企业在征费上有所突破,维护法律政策的严肃性。五是要善于用运法律武器,维护水法规尊严,对一些严重影响收费的单位,必要时要启动执法程序,依法维护法律尊严。

(四)规范征费程序,严格收费纪律。要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征收程序,做到按月征收,按量计费,银行划转,直缴国库。要严格落实地下水超采区和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政策,坚决杜绝协议收费、突击收费,不得擅自降低标准、缩小征费范围,不得随意减收、免收水资源费。要加强零星票据管理,严格执行收款后24小时内到银行集中汇缴,确保资金安全、人员安全。要加大水资源费核查力度,确保及时入省国库账户。征收水资源费统一就地入省国库账号,严禁设立过渡账户、小金库滞留、截留、挪用、坐支水资源费,一经发现将依法查处。要建立征费台帐和报表制度,及时报送有关征费报表。

(五)切实加强领导。一是县区党政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二是做好汇报。要向县政府汇报,求得支持,实现财政、物价、水利联合发文,宣传新标准。三是下决心解决征费工作中的问题。重点放在解决车辆、人员、经费等问题。去年我们曾想解决车辆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到。县上人员不足的,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有什么问题,市水利局可以给你们协调。四是建立水资源费征收月报制度。五是组织人员到征费工作搞的好的省区考察学习,看看人家是怎样征费的。通过学习可以解放思想、树立信心。

上一篇:水资源论证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