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范文

时间:2023-02-26 13:38:18

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1篇

1、发起机构不同

公务员考试发起机构是国家:中组部和人事部,地方:省、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厅,各用人单位上报岗位需求 ;事业单位考试发起机构是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

2、笔试组织实施机构不同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组织实施机构是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各省、市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属于公共服务机构);事业单位考试的笔试组织实施机构多数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

3、举办的统一性不同

公务员考试国家每年一次,各省、市一般每年一招考1次,有的2次,个别单位如警察招考可能单独举办;事业单位考试目前尚无全国招考,多为全省市和县级统一招考,一般是各个单位单独发公告招考 。

4、报名方式不同

公务员考试是网络报名,事业单位考试一般规模大的采取网络报名,人数少则现场报名 。

5、笔试考试科目不同

公务员考试笔试北京市和国家均只考行测、申论,个别省有公共基础和专业课,警察加心理测验和体能测试 ;事业单位考试一般考行测(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申论,或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测试 。

6、分数计算方法不同

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46开,少数37开。一般设置总分最低线,个别设单科最低线;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有的46开,一般无最低分数线。

7、人事编制不同

公务员考试录用后有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考试录用后是事业单位编制,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被录用后,方可转为公务员编制。

8、面试考试组织方式不同

公务员考试由国家:人事部会通用人单位,北京考: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命题并组织实施(非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由事业单位在人事机构指导下自己组织。

9、招考公告网站不同

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在国家人事部网站:网站是北京市人事考试网 ;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公告在各级地方人事、人才网站,网站是各用人单位官方网站。

10、试题难度不同

公务员考试较难(试题难不意味着难以考取,难度仅是因为报考人数多而必须增加考试的区分度);事业单位考试较容易(试题简单不意味着容易考取,因针对具体每次考试的报考人数少,试题简单即可区分优劣。

11、上报职位需求不同

公务员考试由各用人单位将职位需求数量和描述报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国家)、人事考试中心(省);事业单位考试由本单位人事部门自己决定,报上级主观部门批准。

12、报名审核不同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2篇

面试本质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性质的考试。所以,面试的考官更看重的是应试者的言谈举止也就是内在的素养和外在的表现。江西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准备:

第一,外在形式上的转变。作为一名准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言谈举止一定要大方得体。这是短时间很难改变的生活习惯,除非是高强度练习。当然,最好的就是让我们的气质由内到外的符合公务员的形象,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装出来的一本正经。因为如果考试的时候才记得这些,那么在你走进考场的一刻,你的脑子一定是一片空白的,因为你只记得怎么坐,怎么站,怎么问好。这时候有同学就纠结了,走路手臂放在哪,摆多大幅度,鞠躬鞠多少角度,该怎么问好,都说什么。实际上,这些都是多虑了,我们说的行为举止得体,是指大方自然,坐就端正笔挺坐在那,站就抬头挺胸的站,说话的时候要有目光眼神交流,声音平稳,不过分高昂也不过分弱小。

第二,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这不仅仅要求同学们去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报道。还要求大家把他们说出来,要习惯站在政府的角度想问题,以公务员的身份讨论政事。否则,就会出现平时明明是个小愤青,坐在那答题却要说一些政策、方针,总是羞于启齿的尴尬景象。平时可以尝试以社会热点、时政要闻做一个即兴演讲,或和几个小伙伴聊天的时候试试场景扮演,模拟考试。

第三,练胆量。很多同学都说,尤其女同学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一个是因为你平时不习惯说,所以要多说。另一个是,突然站在一大群人面前一本正经的说话,胆怯、害怕,倒是无话可说。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去锻炼自己的胆子。比如,你在地铁上就大胆地说,让他们听你即兴演讲3分钟,或者给他们一首歌;或者站在电梯口和陌生人搭讪等等,反正别人也不认识你。这样就能锻炼胆量,这就我们常说的胆商。

成功要有三商:智商,情商和胆商。在笔试中已经能看出你的智商了,在面试环节中就要看出你的胆商。大家可以看看往年的面试真题,先是熟悉各种题型的本质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复习的着重点,才能在面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3篇

《通用知识》考试大纲

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制度的意见》(吉人社字[2014]35号),为进一步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规范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方便考生进行《通用知识》考试的复习,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查应聘者对政治、经济、法律以及近一年来的时事等方面最基本知识的应知应会和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考查应聘者对公民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能力;考查应聘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综合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时限

闭卷,笔试。客观化试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主观化试题的答案必须答在指定答题纸上。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写作等主客观相结合试题。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理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2.思想

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精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二)经济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运行机制和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体制框架、主体、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融、收入分配、保障体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等。

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法律

1.法理学

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2.宪法

宪法的基本理论、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3.行政法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赔偿。

4.刑法

刑法基本理论、犯罪、刑罚、常见的犯罪与刑罚。

5.民法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诉讼时效。

6.经济法

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的作用。

(四)时事政治

近一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重大会议及政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文件等。

(五)职业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作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六)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的特点与功能、公文的种类、公文的文体与结构、公文的格式、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及行文规则。

2.规范性公文写作

通告、通报、报告、会议纪要等。

3.事务性公文写作

简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讲话稿等。

4.公文处理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4篇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今年,江苏省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先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科学区分和界定单位性质。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通知要求江苏各事业单位逐步推行“职员制”,并取消国家干部称号,消除国家干部、聘用人员区别。(《新京报》7月6日)

所谓的身份,是指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身份划分标准不一样,但无论怎么划分,身份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与不平等,以及所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不同。虽然建国以来,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从理论上讲,工作只是劳动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工作实践中,每个人却又被赋予了干部、工人,正式工与临时工等不同的身份。身份的不同,使人在提干、工资发放、交纳养老统筹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比如,笔者有个朋友在某杂志社当记者、编辑,他组稿、编写能力很强,是杂志社的绝对骨干,但遗憾的是他每天累死累活地干,每个月才领取不到2014元的工资,而其他几个同事,工作能力一般,整天悠闲地喝水抽烟,无所事事,每月却能领取4000多元的工资,并且单位里还为其交纳养老保险。为什么?只因为我的朋友只是一个被聘用的编辑,而其他人是杂志社的正式工,是干部身份。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企业率先取消了行政级别,打破了国家干部与工人之间的界限,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但是在事业单位,国家干部与聘用人员的壁垒仍然坚不可摧。今天,江苏各事业单位逐步推行“职员制”,并取消国家干部称号,消除国家干部、聘用人员区别,笔者认为是追求社会平等、体现社会进步之举。

首先,取消国家干部称号,实行“职员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同一个事业单位,应该因事择人,按照职位与所从事的工作差别,确定给人以不同的待遇与报酬。以往,干部与聘用人员的界限是无法跨越的,因人给予不同的待遇与报酬。而现在,江苏省通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的是因事给予不同的待遇与报酬,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人,后者对事;前者体现的是身份差别,后者则追求平等的分配原则。

其次,江苏省实行的“职员制”,打破了事业单位的身份界限。这样,原有事业单位上到局长,下到办事员,根据他们的职务和职级,都将成为职员,在身份上人人平等,不仅打破了职务级别终身制,而且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平等竞争机制,从而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

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实施背景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几乎完全参照行政机关的管理方式,人事管理制度呈现出以身份为特征的固化式管理。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在选录人才方面随意性大、无章可循,暗箱操作,领导批条、关系进人等现象频发。这不仅使得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且有失公平,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引进真正需要的人才,形成冗员加剧的局面,限制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尽快在事业单位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把住人员入口,促进就业公平,显得势在必行,公开招聘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原国家人事部于2006年初正式颁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首次就事业单位进人问题作出专门规定。按照暂行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的人员之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201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28号)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坚持规范程序、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

今年5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共十章 44条),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明确岗位类别、等级。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探索和推动下,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开招聘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中央机关各部门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各自工作实际的公开招聘制度。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分类招聘的方式方法和组织模式,出现了多种招聘模式并存的局面。如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对公开招聘统一部署,但对具体组织方式不作统一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和干部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组织。单位规模较大、招聘岗位较多的,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专业性强、招聘任务集中的,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组织。事业单位规模较小且分散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北京、上海等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提供公开招聘服务,每年定期组织分类的公开招聘,搭建考试平台,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自愿选择。云南、新疆统一组织地(市)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辽宁、山东统一组织省属事业单位特定岗位的公开招聘,重庆、四川统一组织省(市)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基本情况

(一)公开招聘组织实施模式的情况

从各行业和各地、各部门近些年的探索实践看,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

1. 在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的用人单位自主招聘模式。一般用于岗位专业要求高、且确需面向高端专业人才的招聘、国务院部委局所属事业单位科研人才和高校专业教师的公开招聘、特殊技能型人才招聘等等。

2. 在政府人事部门监督指导下,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分级)主导下统一招聘组织模式。一般用于招聘规模大,岗位相近性高的教育和卫生行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和医护职业人员。

3. 由省地人事部门主导下的统一招聘组织模式。各地人事部门主要委托人事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考试工作,其主要组织实施形式有以下几中:

(1)统一考试。即所有用人单位都要参加由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山东、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四川等省在省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中,对一些通用性岗位或初级岗位,采用了这种方式。青海等省还采取了四级联考的方式。

(2)联合招考。即人事考试部门定时定期提供集中地考试报名、考务组织、命题阅卷等服务平台,各有关部门或单位自行决定是否参加。如北京、上海等地,通过搭建这样的服务平台,定时定期提供考试命题和考务组织一条龙服务。这些省市一般每年举办2-3次联合招聘考试,年初将年度考试计划在平台上公开向社会,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参加公开招聘考试。

(3)个别招考。即随时接受用人单位委托考试的方式。如宁波、广州、深圳、长沙等地,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考试命题、考务组织等服务。

(4)其他形式。除上述三种公开招聘考试形式之外,绝大多数地区和部门还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服务形式,结合实际,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招考相结合的混合型考试服务方式,随时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这种方式较好地满足了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需求。

综上所述,个别招考的模式理论上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随时根据用人需求组织招聘活动的需求,也能够结合招聘岗位的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内容,提高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实际上,这种分散招聘的模式缺少有效监督,其公平公正和择优结果的科学性特别容易受到质疑,事实上,深受社会诟病的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大多出现在这类招聘模式上。另一方面,分散招聘规模效益低,成本相对较高,总体的招聘效率低下,现有的考试测评服务机构在时间、精力、财力、技术的投入上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的需求。

统一招聘和联合招聘模式,重点“突出公开”,力求公开公平招聘的全覆盖方面,但是在招聘的科学性方面,尤其是测试内容与具体岗位胜任力特征的匹配性方面有待提高。但这种模式集中命题、考务、监督等有关公共资源,利于形成合力,实现公平考试、安全考试、规范考试等关键目标。实际情况表明,这种招聘模式受到社会的质疑相对较少。

(二)统一或联合组织公开招聘考试的科目分类设置情况

分类实施招聘的主要有两种模式,按岗位分类和按行业分类。实施分类招聘考试的地方中,60%采用按岗位分类的方式,如:北京、江苏、江西等省市按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三类进行划分,安徽、福建等地分为管理和专业技术岗、工勤岗两类;40%采用了按行业分类的方式,如:山东分为综合、卫生、教育三大类,其中卫生类又分为医疗、药学、检验、中医、护理五小类。进行分类招聘考试的副省级城市中,除长春、哈尔滨、广州采用按岗位分类实施招聘外,其余都采用按行业分类招聘的方式,如深圳分为一般类、医疗类、护理类、教育类,济南分为综合类、建筑类、医学类,等等。

按岗位分类的省市,其具体考试情况差异很大。有的只考公共科目,如北京、安徽等;有的则细分专业技术岗,设很多专业科目,如北京、安徽等;有的则细分专业技术岗,设很多专业科目,例如,江苏省的专业技术岗细分为财会、审计、统计、法律、经济、计算机、英语七小类,青海省的专业技术岗则细分为100多个岗位。

三、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的构想

(一)分类实施公开招聘

与机关工作不同,专业种类繁多,工作范围广,行业专业性突出的事业单位也导致了对其岗位需求的多样性和对人员需求的多层次性,而类似机关公务员招考时实行的“一刀切”在事业单位的招聘中就显得有些单薄了。因此,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要运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来突出招聘岗位分类和组织模式分类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具体招聘方式。

首先是招聘岗位分类。从人才选用评价角度看,专技岗、管理岗和工勤岗得招聘需求的基本特征是显著不同的。专技岗对专技知识技能占据突出位置。管理岗位招聘需要突出基本素质,且基本素质要求基本相同。工勤岗属于辅助岗,在满足基本素质要求的条件下,要求具备必要专门操作技能。要实现科学合理的要求,必须首先从招聘规程的制度设计、考评方法的技术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操作设计三个方面加以系统的区分和规范。

其次是组织模式分类。由于招聘岗位是分散在各级、各地、各行业的事业单位中的,因此,单纯的岗位分类或单纯的组织模式分类均不能较好的解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科学合理性问题。从发展角度看,合理的公开招聘分类实施必然是组织模式分类与岗位分类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就推进工作发展而言,自主招聘模式应逐步明确限定在少数部门、行业和岗位类,行业主导模式应在相近岗位的规模较大、行业特征凸现的行业系统岗位类,人社部门主导模式可以作为其他各类岗位普遍纳入的重点推行模式。

(二)引进人事测评的技术方法

建立科学的公开招聘方式,引入先进的人才测评技术是保证事业单位选拔到优秀人才的催化剂。所以,完善公开招聘方式方法,开发人才测评技术已成为我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能够进一步发展急需攻克的堡垒。另外,国外一些国家会采用一套成熟的辅助测评方法来对人才进行选拔,比如说字迹分析、情景模拟以及心理测验等,我国要积极地去借鉴其先进的经验,为整个公开招聘工作能健康持久的发展下去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三)设计事业单位人员的素质框架

事业单位类别需要设计适合不同类别岗位要求的素质框架,来全面考察应聘者的素质状况。素质模型将组织战略、目标、工作与个人素质有机联系起来,可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甄选的质量。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尤其是大型企业倾向于使用素质模型理论来研究和界定岗位任职者的素质要求,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也需要逐渐引入这种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事业单位可以借鉴素质模型理论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框架。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收集事业单位人员备选素质的核心方法和工具,通过一元或多元统计法则可以对收集到备选素质进行筛选和提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所确定的素质要素,便可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素质框架的基本结构。因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责等各有差异,事业单位不同类型岗位任职者的素质框架也有所区别。通过对事业单位人员素质框架的设计,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甄别出符合事业单位岗位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

[2] 王晓初.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在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人才,2010(9).

[3] 陈鑫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现状及改革建议[J].理论探索,2012(5).

[4] 刘霞.浅谈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考核工作[J].事业单位专栏,2011,2(155).

[5] [美]唐纳德・克林格勒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美]琼・E派恩斯.公共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 陆学艺.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 赵立波.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9] 李明,吴薇莉.国内外人才测评的发展与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10,4.

[10] 朱志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先期探索[J].中国人才,2006(09).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 招聘问题 措施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形态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旧事业单位选拔人事制度操作不严谨、靠关系走后门、暗箱操作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选拔体系早已落后、弊病尽显,根本不能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对于所需人才的选拔,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社会服务系统不仅要跟随着民族政经的发展而完善,同时也为更加的N近人民生活,以求达到更加精益求精、服务更好、质量更高的服务。而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系统的直接存在形式,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也就肩负了更加巨大的责任与目标,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而且该工作能力必须是优秀、翘楚的,所以于2005年我国人事部为事业单位颁发了新的选拔规定制度,那便是公开招聘制度。它在某一程度上有点相似于我国过古代的科举制度“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因此它增强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更大力度的展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择优、提高群众公信力的同时也由于其发展年限较短而尚未成熟,选拔系统也未完善,所以出现了一些新的弊端。而对这些弊病的清除与改善对于我国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配置是极其重要的。

1事业单位与公开招聘

1.1事业单位

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受命于政府与党委的领导,设置党组或者党委会,在我国事业单位中隶属与一级国家机关编制,党的事业单位就是协会和社区,及其下属机构。以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的表现形式,以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实质就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相较于企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有下面几点特质:首先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次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是以国家财政及其它社会企业及个人投入为主是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的。所以普通事业单位从拨款角度可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从性质来说可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招考。通常所谓的事业单位通常是以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

1.2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

事业单位的最大功能就是它的整个工作体系的运作,为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及百姓日常的运作提供了保障,所以它有别于其它性质的工作单位就是因为具有以下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事业产品其基本功能与存在的最大意义。通常为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运行及百姓生活起居的工作系统,如: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内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有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1.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公开招聘是指单位向单位内外的人员公开宣布招聘计划,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择优录用合格的人员担任企业内部岗位的过程。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较于其它工作性质的单位而言,他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实施的主要环节也是“入门资格”。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它的主要工作工作人员都为专业人才而组构的,以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发达文化知识尽力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的服务为目的,具其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性等功能特点。虽然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域并不是从事物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但它具有政经的重要指导方向以及是上层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其在科技文化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2目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1问题现状

虽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是面向全社会的,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也正因为它的公开选拔而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1)就业严峻:这主要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首先当今国家经济体系的改革、企业单位、非事业性单位的改革,导致就业压力不断移向事业单位,其次由于我国受高等教育呈现出普遍大众化,而且高等教育结构有违于社会岗位的需求,从而导致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而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相较而言是稳定、且受传统观念,认为有面子等心理,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成为即公务员考试的又一竞争热点,据相关统计报告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报名者高达两千多万万,而聘用者只有一百多万,比例高达9:1。而且竞争力巨大的条件下,导致很多人铤而走险找关系,托人脉等现象依然产生。

(2)考试设置存在不合理:因为事业单位工作类型复杂多样、且工作人员分配工作较为繁杂,因此在公开招聘考试就面临复杂的考试设置情况。首先是报考资格设置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报考标准而且不全面,考试科目设置不完善,不能够全面的考察到所选的应试者是否真的最适合该岗位;而且在考试题目的设置上,由于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制度尚未成熟,所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设置试题规范与要求,有一些单位甚至是自行人员去设置,这就导致笔试选拔的题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严谨的问题,而且由于岗位的偏重点并不一样,所以导致有一部分的试题其实并不能够发挥其选拔功能。

(3)性别、地区歧视:虽然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但却没有严格条件与规范框架,所以在某些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中对于性别的选择是不公平的,而且对于某些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而言,没有报考者,而发达地区却出现前拥后挤的局面,竞争者与就业岗位需求甚至达到120:1的现象。

(4)考试种类单一,体现不出综合实力: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主要是由笔试与面试而组成。虽然可在相应程度上反映出应试者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素质,但这不能真正的体现应试者的综合实力,因为有些科目与面试问题的设置极有可能是为一些“关系户”开了后门的。另一方面就是单位性质的不同,它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知识肯定也有所不同,所以用一概而论的招聘方式来对待,是极其不合理的,例如实际操作的工作岗位,他更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而非“纸上谈兵”者。

(5)面试模式单一,考官水平不一:如果说笔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面试就是“真枪实弹”的实战,面试作为笔试选拔后的连接环节,也是选拔者极其重视的第二道难关。面试作为选拔最为关键的一步,对于它研究探讨也是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的。目前面试问题只有情境下、行为上、思想斗争等类型,面试形式就较为单一,而且它的测评要素是固定的,所以有些考生及相关考试专家通过反复研究后甚至可得到标准的回答模式与规律,这也是面试辅导班为何存在的意义;而且面试者并非全是该岗位的资深工作者与专家通过严谨合理的探讨而得,相当一部分是工作单位自己随意应付的,所以这极大的降低了面试的效度与信度。

3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的回应措施

3.1考试制度的完善

对于考试制度所造成的相关弊病我们已经进行了探讨,所以对于完善的措施,首先要对症下药,根据往年考试实践做出相应的考试标准与规范制度,严格把握出题者的奖惩制度,以杜绝的现象;其次除了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外,不同的工作岗位更要依据单位的工作偏重点为出题中心,增强专业性。而且同时由于社会形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也要对试题的创新与合理设计做出相应的研究,根据本地区、该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最为合适自己本单位的招聘考试试题,以适应事业单位对于人才选拔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要。

3.2面试考官能力的提高以及模式的多样

由于面试主考官对于整个面试起着一两拨千金的波澜作用,因此对于考官的资格与能力也要有栏竦墓娑ū曜迹不能存在临时组队,短暂培训就拔人上岗的现象。而且对于考官的培训也是要一套科学、系统的完整体系,以使面试考官真正的达到可以选拔优秀工作者的能力与素质;其次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不同事物,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其选拔功能的,因此不同的事业单位面试也要根据其工作重点设计出合理有力的面试考试,强调操作能力的,得考察实际操作;强调思维运作的,得考察情景反应。

3.3问责机制的完善

监督与运作是相辅相成的,运作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运作的保障,因此对于整个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环节,要想真正杜绝相关问题的产生,必须要完善问责机制。从开始的招聘计划到最后的录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置相应的监督体系,对于有违制度规范者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惩罚,以做到追根究底,问责到底为工作宗旨。

3.4单位招聘的设计

由于地区的不同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从而造成的“粥多僧少”与“廖无人烟”的局面,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聘也应该灵活设计招聘计划,如参加偏远地区事业单位的考试选拔可以设计相应的鼓励、奖励的福利;对于发达地区的选拔可以提高合理的选拔条件,以达到部分参加的考试者由于其能力限制而望而却步,从而呆呆促进偏远贫困事业单位人才的招揽。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人员素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适用本规定。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和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除外。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第三条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公开招聘要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第五条公开招聘由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第六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事业单位可以成立由本单位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招聘工作组织,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招聘范围、条件及程序

第八条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第九条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

第十一条公开招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招聘信息;

(三)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四)考试、考核;

(五)身体检查;

(六)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员;

(七)公示招聘结果

(八)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三章招聘计划、信息与资格审查

第十二条招聘计划由用人单位负责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聘的岗位及条件、招聘的时间、招聘人员的数量、采用的招聘方式等。

第十三条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年度招聘计划须报人事部备案;国务院各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并报人事部备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省(区、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并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地(市)、县(市)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公开招聘信息,招聘信息应当载明用人单位情况简介、招聘的岗位、招聘人员数量及待遇;应聘人员条件;招聘办法;考试、考核的时间(时限)、内容、范围;报名方法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或组织招聘的部门应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四章考试与考核

第十六条考试内容应为招聘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

第十七条考试科目与方式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

第十八条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对于应聘工勤岗位的人员,可根据需要重点进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第十九条考试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考试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可受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委托,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提供服务。

第二十条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第二十一条对通过考试的应聘人员,用人单位应组织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第五章聘用

第二十二条经用人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按照考试和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第二十三条对拟聘人员应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至15日。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规定报批或备案。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也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违反干部人事纪律及本规定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纠正,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三十条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的,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二)应聘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三)招聘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参与作弊的;

(四)招聘工作人员故意泄露考试题目的;

(五)事业单位负责人员违反规定私自聘用人员的;

(六)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影响招聘

公平、公正进行的;

(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视情节轻重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对违反本规定招聘的受聘人员,一经查实,应当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人员素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适用本规定。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和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除外。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第三条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公开招聘要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第五条公开招聘由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第六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政府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事业单位可以成立由本单位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招聘工作组织,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招聘范围、条件及程序

第八条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第九条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要求。

第十一条公开招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招聘信息;

(三)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四)考试、考核;

(五)身体检查;

(六)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员;

(七)公示招聘结果

(八)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三章招聘计划、信息与资格审查

第十二条招聘计划由用人单位负责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聘的岗位及条件、招聘的时间、招聘人员的数量、采用的招聘方式等。

第十三条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年度招聘计划须报人事部备案;国务院各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并报人事部备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省(区、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并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地(市)、县(市)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公开招聘信息,招聘信息应当载明用人单位情况简介、招聘的岗位、招聘人员数量及待遇;应聘人员条件;招聘办法;考试、考核的时间(时限)、内容、范围;报名方法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或组织招聘的部门应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四章考试与考核

第十六条考试内容应为招聘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

第十七条考试科目与方式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

第十八条考试可采取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对于应聘工勤岗位的人员,可根据需要重点进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第十九条考试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考试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可受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委托,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提供服务。

第二十条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第二十一条对通过考试的应聘人员,用人单位应组织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第五章聘用

第二十二条经用人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按照考试和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第二十三条对拟聘人员应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至15日。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规定报批或备案。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第六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也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违反干部人事纪律及本规定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纠正,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三十条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的,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二)应聘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三)招聘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参与作弊的;

(四)招聘工作人员故意泄露考试题目的;

(五)事业单位负责人员违反规定私自聘用人员的;

(六)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影响招聘公平、公正进行的;

(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视情节轻重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对违反本规定招聘的受聘人员,一经查实,应当解除聘用合同,予以清退。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9篇

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三条:“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或者备案。”第十条:“事业单位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第十三条:“事业单位被撤销、解散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条例和本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或者备案(以下统称登记)。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登记申请应当核准登记。”

行政处罚(共8项)

四方区人事局

一、应试人员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一般违纪违规的

处罚种类:警告

法律依据: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六条:“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经警告仍不改正的,责令离开考场,并给予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未按规定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经提醒仍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的;

(三)在试卷规定以外位置书写本人信息,或以其他方式标注信息的;

(四)未在规定座位参加考试,或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考场的;

(五)未用规定的纸、笔作答的;

(六)以旁窥、交头接耳、打手势等方式传接信息的;

(七)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卷,或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卷的;

(八)在试卷、答题纸、答题卡上填写不符合本人情况信息的;

(九)故意损坏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或将试卷、答题纸、答题卡及其他考试用纸张带出考场的;

(十)在考场及禁止的范围内,扰乱考场秩序,影响他人考试的;

(十一)其他一般违纪违规行为。”

四方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二、事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

处罚种类:警告、暂扣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经审批机关同意,予以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一)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并责令限期改正、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

(二)不按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申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

三、事业单位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

处罚种类:警告、暂扣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经审批机关同意,予以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并责令限期改正、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

(五)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单位印章的;”

四、事业单位违反规定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处罚种类:警告、暂扣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九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经审批机关同意,予以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三)违反规定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并责令限期改正、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

(六)违反规定接受或者违反规定使用捐赠、资助的。”

五、事业单位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的

处罚种类:警告、暂扣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并责令限期改正、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

(一)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的;”

六、事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

处罚种类:警告、暂扣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并责令限期改正、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

(三)不按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

七、事业单位抽逃开办资金的

处罚种类:警告、暂扣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分别给予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并责令限期改正、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

(四)抽逃开办资金的;”

八、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事业单位登记的

处罚种类:警告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一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登记,并给予警告;”

行政征收(共1项)

一、事业单位初始登记与变更登记收费

法律依据:

《关于事业单位登记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实施事业单位登记时,向申请登记(备案)的事业单位收取的登记费标准为:

(一)初始登记(备案)费每件300元。

(二)变更登记费每件150元。

以上收费包括申请登记、表格、资料、登记证书、撤销登记公告和年度注册(年检)等费用。

二、登记公告费用按实际支出由申请登记(备案)的单位负担。”

行政确认(共2项)

四方区人事局

一、专业技术人员须完成继续教育学分任务的确定

法律依据:

1.《**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继续教育证书中记载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内容、学分等基本情况,作为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内容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的依据之一。”

2.《**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十条:“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实行学分制考核。

专业技术人员在其任职年限内,平均每年应当完成不低于20学分的继续教育,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晋升、评聘和续聘的依据之一。”

二、对调入本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确认

法律依据:

《**市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调入本市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区(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市直主管部门确认;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经省授权的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确认;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确认,报省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行政裁决(共1项)

四方区人事局

一、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

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第一百条:“国家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人事争议仲裁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以及法律专家组成。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共27项)

四方区人事局

一、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法律依据:

《**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十八条:“政府人事部门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组织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考试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三、申报行政奖励计划

法律依据:

1.《**省行政奖励表彰规定》第十七条:“行政系统开展奖励表彰活动,均须提前向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申报表彰计划。申报时间为每年3月底以前。未按规定时限申报的,当年一律不得进行系统奖励表彰活动。因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表彰的,可采取一事一报的办法进行。

申报程序为:申报以政府名义开展系统奖励表彰活动的,主办部门向政府写出请示,由政府批交同级人事部门审核提出意见,提交政府有关会议研究决定。申报以政府工作部门名义开展系统奖励表彰活动的,主办部门向政府人事部门写出申请,由政府人事部门审核批准。”

2.《**市行政奖励表彰试行规定》第十八条:“对行政奖励表彰项目实行年度申报、审批制度。

因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行政奖励表彰的,可以采取一事一报的办法进行。”

四、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的备案

法律依据: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考试主管部门和考试机构,对本地区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的,应报上一级考试主管部门和考试机构备案。

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及其考试机构,对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作出的处理决定,应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和审验

法律依据:

1.《**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第十二条:“继续教育实行学分考核和证书登记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后,可以凭有关证书、证明文件,到所在单位办理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用人单位可以委托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的人才交流机构办理继续教育学分考核和证书登记。用人单位或者人才交流机构应当加强管理,如实考核和登记。”

2.《**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继续教育证书实行审验制度。市人事部门负责申报晋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证书的审验;市政府各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申报晋升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证书的审验;各区(市)人事部门负责本地区申报晋升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证书的审验。”

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备案

法律依据:

《**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十一条:“继续教育计划实行备案制度。企业、事业单位每年应当将本单位下年度继续教育计划,报其主管部门备案;有关主管部门每年应当将本行业、本系统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报送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七、不按规定录用、管理公务员的,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

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一条:“对有下列违反本法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

(二)不按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惩、回避和办理退休的;

(三)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的;

(四)违反国家规定,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五)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

(六)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

(七)违反本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八、应试人员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严重违纪违规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处理

法律依据:

1.《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七条:“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离开考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或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资格的;

(二)违反规定翻阅参考资料,或使用手机等规定以外工具的;

(三)互相交换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等的;

(四)抄袭、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

(五)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

(六)本人离开考场后,在该考试未结束前,出卖试卷答案的;

(七)与考试工作人员串通作弊或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八)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2.《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第十五条:“对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参加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的,由发证机关宣布证书无效,收回证书,并依照本规定第七条处理。对其中涉及职业准入资格的人员,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该项考试。”

九、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仲裁过程中干扰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或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或提供虚假情况的,或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责令改正

法律依据:

《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仲裁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

(三)提供虚假情况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十、用人单位或者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的人才交流机构,不登记或者不如实登记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基本情况的,责令限期改正

法律依据:

《**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或者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的人才交流机构,不登记或者不如实登记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基本情况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十一、专业技术人员弄虚作假骗取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的,由此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的,责令限期改正、资格证书

法律依据:

《**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第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弄虚作假骗取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专业技术人员由此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由发证机关予以撤销;”

十二、撤销奖励

法律依据:

1.《**省行政奖励表彰规定》第二十九条:“获奖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获得的奖励:

(一)伪造事迹,骗取奖励表彰的;

(二)申报奖励表彰时隐瞒错误或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三)获得荣誉称号后,受到开除处分、劳动教养或刑事处罚的。”

第三十条:“撤销奖励,由原申报机关报请审批机关批准。特殊情况下,原审批机关可以直接撤销其奖励。”

2.《**市行政奖励表彰暂行规定》第三十七条“对获奖集体及个人有伪造事迹骗取奖励表彰、申报奖励表彰时隐瞒问题或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等情况的,撤销其获得的奖励表彰。”

十三、对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核

法律依据:

《**市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办法》第九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按照下列规定进行:(一)受理申报材料的单位,应当按照统一规定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对申报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由所在单位向初级评委会推荐。对申报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或者省授权本市组建的高级评委会评审的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由区(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市直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委托的评审机构受理并组织评审。对申报其他高级职务任职资格,须报省高级评委会评审的,经系列主管部门资格审查,由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核推荐;(二)评委会按照各系列或者专业的评审条件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评议,经评委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有效;(三)评审的结果由批准组建评委会的部门进行审核、认定、公布,发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十四、给予集体和个人行政奖励

法律依据:

《**市行政奖励表彰试行规定》第十条“市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二等功以下的奖励表彰;各区(市)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三等功以下的奖励表彰;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可以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三等功以下的奖励表彰。其中,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给予集体和个人记三等功奖励表彰,须经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后实施。”

四方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十五、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

法律依据:

《**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第七条:“设立事业单位,由其举办主体按照管理权限向机构编制部门提交立项申请。

第十二条:“变更、撤销事业单位,由其举办主体或拟变更、撤销单位向批准设立的机关提交变更、撤销方案。

第十三条“应当撤销的事业单位,逾期未申请的,由批准设立机关直接行文予以撤销。”

十六、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核定、调整

法律依据:

《**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第十五条:“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包括编制数额、人员结构比例、领导职位设置及职数等。人员编制依据编制标准核定;无编制标准的,根据发展规模、职责任务等,参照同类事业单位的同等情况核定;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可分期核定编制。”

十七、政府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举办主体在申报事业机构编制过程中违规操作的,责令其限期纠正或给予有关领导和主管人员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机构编制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逾期不纠正或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人员和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在申报事业机构编制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二)擅自调整经批准设立的内部机构的;”

(三)擅自变更职责范围的;”

(四)擅自变更机构名称或增挂牌子的;”

(五)超编制使用工作人员或超职数配备领导人员的;”

(六)擅自拨付超编人员经费、挤占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经费、转移事业单位职责任务的;”

(七)干预下级业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

(八)应当撤销的事业单位,逾期不申请的;”

十八、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进行年度检验评估

法律依据:

《**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政府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举办主体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能和服务水平。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应当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编制统计和年度考核工作,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进行年度检验评估。检验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其机构编制和经费来源的依据。”

四方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十九、事业单位印章的印迹、基本账户号,以及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印章的印迹备案

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九条:“经登记的事业单位,凭《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刻制印章,申请开立银行帐户。事业单位应当将印章式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自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将本单位印章的印迹、基本账户号,以及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印章的印迹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四十九条:事业单位变更名称和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后的单位印章的印迹和新任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及印章的印迹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二十、不再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手续的事业单位的备案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法律规定具备法人条件、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或者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书的事业单位,不再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登记管理的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直属事业单位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二十一、核实事业单位申请材料实质内容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第三款:“审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规定的登记条件。

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二十二、对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在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上作出合格标记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九条:“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和有关情况审查后,作出年检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决定。

对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在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上作出合格标记,其证书有效期延续至下一年度年检的截止日期。”

二十三、事业单位被撤销、解散的,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及公告手续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三条:“事业单位被撤销、解散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

事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审批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事业单位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事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撤销或者解散该事业单位的文件和清算报告;登记管理机关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印章。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的登记、备案或者变更名称、住所以及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二十四、对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事业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行政机关依法规定的条件,向社会提供安全、方便、稳定和价格合理的服务,并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的,责令限期改正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四条:“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行政机关依法规定的条件,向社会提供安全、方便、稳定和价格合理的服务,并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未经核准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停业、歇业。

事业单位不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

二十五、限期补办事业单位登记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八条:“事业单位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办理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限期补办登记手续;逾期不补办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建议对该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二十六、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分别向登记管理机关和审批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本条例情况的报告。”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依照条例和本细则,实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接受并配合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第六十四条:“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依法实施下列监督管理:

(一)监督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办理登记和提交年度报告;

(二)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从事活动;

(三)制止和查处事业单位违反条例和本细则的行为。”

二十七、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事业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被核准登记的监督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考试范文第10篇

一、本规定适用于市本级事业单位(不含依照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

二、考录、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须在当年度市编制部门核定的增人计划内进行。

三、推行公开招考录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凡不具备直接聘用或选调条件的,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四、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每半年统一组织一次。由市人事局会同用人单位确定招考职位、招考范围、报考条件等事宜。

(一)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精神;

3、身体健康;

4、符合招考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要求,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5、符合招考组织单位公告的其他条件。

(二)招考程序

1、制定招考简章。内容包括招考单位、职位、人数、范围、资格条件、考试内容及方法、报名及考试时间与地点、所需证件等。简章须报市人事局审定。

2、公告。报名前半个月,在市级新闻媒体招考简章。

3、报名与资格审查。报名工作由用人单位组织,市人事局负责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人数未达到招考职位人数3倍的,不得开考。

4、组织考试。考试一般分笔试和面试,特殊岗位可只设面试。考试由市人事局会同用人单位组织实施。

5、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特殊职位须根据职位性质设定补充要求。体检须在县(市、区)级以上医院进行,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6、考核。参照公务员录用考核实施细则执行。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考核结果报市人事局审核。

7、录取和聘用。经考试、体检、考核合格,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聘用对象,由用人单位报市人事局办理相关手续。录取对象属新进入事业单位的,实行聘用合同制和人事,双方聘用合同经市人事局鉴证后生效。

(三)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除特殊岗位外,不得规定男女比例,不得划定男女录取分数线。

(四)考录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五、下列人员可以通过调动或直接录聘的方式,到事业单位工作:

1、硕士研究生年龄35周岁以下,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且专业对口年龄在40周岁以下;

2、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且专业对口或相近,年龄在30周岁以下;

3、干部及符合条件的随军随调家属;

4、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年龄30周岁以下,可调到或录聘到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含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

5、因岗位或专业特殊,经组织招考两次以上未达到开考人数,可从相应人员中调动或录聘。

六、下列人员可以调到事业单位工作,或在事业单位之间选调:

1、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人员;

2、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调到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人员;

3、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调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含行政执法职能)的人员;

4、同类经费预算性质事业单位间的人员互相调动(但非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不得调到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

5、在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担任正科(或副科主持工作)满两年的人员,且到调入单位任领导职务的可调至全额拨款或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

七、从县(市、区)或市外选调工作人员,除符合以上选调规定外,还要符合工作需要、照顾父母、解决夫妻分居等实际情况。

八、提倡运用公开竞争的方式选调人员。参加公开竞争选调的人员应符合本规定第六条的要求,公开竞争选调人员应事先制定方案,经市人事局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九、省部属在台机构的下属事业单位,按本规定执行。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范文 下一篇:在线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