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09-27 15:20:1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1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规则; 解读

2012年2月7日,谢旭人部长签署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下称《规则》),公布修订后的《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这对适应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有裨益。

一、制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背景及意义

2012年1月20日,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九着重强调“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2012年开春之际,财政部会计司研究制定了2012年会计工作要点(共11个方面),其中也提出了“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促进公共财政建设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可见《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将是这次重大改革的前奏,与之相配套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有望于2012年修订。

原《规则》是1996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15年间未进行任何修订,已成为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中最滞后的一环。随着财政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适应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修订《规则》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框架及创新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分12章、68条,从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等方面,简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准确财务管理内容,强化财务管理措施,严格财务管理权限,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规则》有以下创新:

1.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则》第六十六条规定“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打破了原《规则》收支计量与确认的局限性,原《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在其经营性业务的会计核算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对非营利性业务采取收付实现制。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事业单位既要接受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也要对自身预算资金的价值与实物双重管理,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性,采取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造成会计事项的不配比。另外,随着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方面日益注重绩效考核,因此,《规则》在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用,则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有助于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如实反映单位的业务收支及结余情况,有助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考核业务成果、制订收费标准、筹划资金来源、进行经营决策,反映单位的资金运行全貌,有利于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比。

2.固定资产确认与后续计量有了历史性突破。《规则》第四十条将固定资产的确认从原来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提高到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普遍提高,原《规则》对固定资产价值的规定标准明显偏低,使得一些具有明显的低值易耗品特征的物品由于单位价值达到了规定金额而要求必须在固定资产中核算,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提高固定资产价值的规定标准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价值要求。

原《规则》规定“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存在对等关系,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状况;同时也虚增成本虚减结余,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时,借记“事业支出——××购置费”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或“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显然此处理虚增了成本和虚减了结余。

《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规则》虽只在此处提到了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关的字眼,在固定资产管理条款中并未提及折旧事宜,但无论如何,这较原《规则》有了历史性的转折,应该说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及折旧确认与计量问题上,相关部门开始考虑和引用企业会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本做法,使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不再背离,并使其向市场化的方向更进一步。

3.投资管理更加严格。为规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则》明确规定,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

4.加强了财务监督。目前,事业单位监督审核程序不完善,监督力度薄弱,事业单位内、外部财务监督部门执法不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特别松散无力,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的低效能和国有资产的侵蚀流失。《规则》新设“财务监督”一章,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5.财务分析多元化。新颁布的《规则》打破了原《规则》财务分析的片面性,新增了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分析,用于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还新增了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新增的财务分析指标丰富了财务分析内容,较全面、完整地披露了事业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如科研、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等绩效目标、效果、影响和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共财政重大投入(支出)管理目标不明、责任不清、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甚至等后果。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1996-10-0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2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改革

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农业科研单位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只有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迸发出工作积极性,保证生产效率,提升整个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价值,才能够保证农业科研单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了有效地保证农业科研单位可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市场氛围,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截至目前为止,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可以代替许多人进行相关的工作,但是一个农业科研单位的最基本组成单位还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想把握住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在新的信息时代里面的发展时机,就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制定一系列的人事管理制度机制,满足工作人员的具体需要,组织一系列的人事管理方法,提升整个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农业科研单位进行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要集中在提升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技术。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才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往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才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虽然建立一套良好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机制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拥有着巨大的好处,但是截至目前,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机制对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没有设立出一套完善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机制。

目前,为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各个农业科研单位和相关的专家学者都付出了很多艰苦的努力工作。在这个过程之中,也诞生了很多适合某一个农业科研单位或者是适合某一种行业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方案,促进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发挥了很有效的作用。但是,这些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方案并不能形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行业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准则,这就需要对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寻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进行对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的研究,切实有效地提升整个农业科研单位的竞争能力。

二、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思路

1.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为了保证整个农业科研单位的正常秩序,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原则,并在整个过程之中,受到这些基本原则的约束。因此,在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原则。

第一个要考虑的原则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物质性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在基本职位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基本工资数目也是相差无几的,那么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所能够提供给的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的额外金钱就成为了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追逐的方向,是可以极大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因此,要进行考虑的首要原则是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物质性人事管理原则。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地位性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在获得职位的晋升之后,不仅仅可以获得更加多的物质性收益,还可以收获来自各方的尊敬,这也是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工作的源动力之一。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职位毕竟有限,没有物质性的人事管理的使用广泛。因此,其次考虑的是原则是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地位性人事管理原则。

第三个要考虑的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公平性的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在农业科研单位之中,因为种种原因,总是难以得到自己应有的人事管理。除此之外,在竞争之中,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也难以避免拉客等恶意竞争行为的出现。例如在家族性农业科研单位之中,就很少有工作人员能够真正地晋升到管理层之中去,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的运行,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机制也难以激发出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公平性的人事管理原则。

2.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思路

进入新世纪,在信息化的时代下,传统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才的切实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农业科研单位推行人事管理机制的时候,一定不能够仅仅考虑到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经济方面的人事管理,还要注重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全方位人事管理。例如,可以在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做出了对农业科研单位巨大的经济贡献的时候,可以考虑为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设立相应的职位,满足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未来发展。也可以为工作人员去报一些专业技能知识培训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以后的发展提供保证。

在进行整个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评判过程之中,可以随时进行变化,并使用相关的档案管理手段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并根据这些变化改变变量(例如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性别情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年龄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学历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婚姻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状况等变量),就可以得出最合理的模型。通过对这些基本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变量的研究,可以得出各个变量改变之后,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所接收到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回报,以及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具体的满意程度,制定出符合农业科研单位长远利益、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制度,等等,这样就可以拉近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促进农业科研单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具体地分析了一个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制作过程,以及这种人事管理制度的检测过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独立存在的个体,农业科研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运用和发展,必须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足。为了有效地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齐心合力,共同做好工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进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里纳阿里,米沙基勒艾哈迈德.人事管理和认可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和满意度影响的研究.201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化;会计

    随着我国财会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会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更利于事业单位竞争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根据新的仕业财务通则》规定,改制后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会计一核算。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过程中,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理念需要重新认识,有些财务、会计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1、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是构成现代会计的两大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不断地变化和加强,非盈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体系,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减少,二者有着逐渐趋同的发展方向。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的相同点.首先是两种制度的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业务活动、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二者也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两者在会计要素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例如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项。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各要素的界定、内容及特征相同。另外,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

    3、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事业单位从单纯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向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转变,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发展,逐渐强调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告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各项核算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权益、利润、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  折旧,只核算账面原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核算的规定却不明确。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存在很多问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虚增资产总量,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由于成本不包括折日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澎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或“专款支出”等科目,这样核算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会计核算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些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导致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如,事业单位在一些非经常性的费用支出方面,在发生费用的时期,支出增大,造成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尤其是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使得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如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3、成本核算方面.目前,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而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不易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进措施

    1、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从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来看,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向两边分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事业型的单位其会计核算规范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而具有施工性质、需要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部门将向企业会计靠拢。在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可以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采用新会计制度中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科目,则可以统一另行设置。根据拨付资金的性质,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如,“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科目,则可以根据其资金来源的特点,设置一个科目“实收资金”,以反映一个事业单位实际收到的各种资金。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事业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翎于反映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用来发展本单位建设的自有资金。以及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还可以加一个“事业费用”科目,以核算某些事业单位在发展本单位的事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讨一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根据不同情况,在转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可只提折旧不列支出。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财务年度末填报决算表时,要认真填列一份详细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表,并根据年末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总额,填报第一年度的预算报表,申列折旧基金计划,申报预算拨款中取得折旧基金,并列入专款专用的科目,以备后用。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同样需报请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经审查核实确需要更新时,方可从折旧基金中支付使用.

    3、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针对如何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一些业务出于管理要求和成本核算的考虑,比较适应权责发生制的,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适度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体现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运营效果,实现计划、预算、控制和报告的一体化。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兼顾国家拨付事业费的管理仍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建立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区分经营性收入和财政收入。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初期的会计核算中,采用以企业财务准则为主,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为辅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即在总账和报表中采用企业财务准则反映,事业经费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以附表和辅助说明的方式进行反映。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4

论文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是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背景下,如何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财会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会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更利于事业单位竞争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根据新的仕业财务通则》规定,改制后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会计一核算。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过程中,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理念需要重新认识,有些财务、会计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1、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是构成现代会计的两大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不断地变化和加强,非盈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体系,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减少,二者有着逐渐趋同的发展方向。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的相同点.首先是两种制度的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业务活动、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二者也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两者在会计要素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例如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项。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各要素的界定、内容及特征相同。另外,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

3、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事业单位从单纯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向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转变,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发展,逐渐强调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告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各项核算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权益、利润、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 折旧,只核算账面原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核算的规定却不明确。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存在很多问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虚增资产总量,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由于成本不包括折日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澎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或“专款支出”等科目,这样核算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会计核算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些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导致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如,事业单位在一些非经常性的费用支出方面,在发生费用的时期,支出增大,造成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尤其是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使得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如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3、成本核算方面.目前,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而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不易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进措施

1、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从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来看,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向两边分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事业型的单位其会计核算规范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而具有施工性质、需要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部门将向企业会计靠拢。在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可以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采用新会计制度中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科目,则可以统一另行设置。根据拨付资金的性质,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如,“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科目,则可以根据其资金来源的特点,设置一个科目“实收资金”,以反映一个事业单位实际收到的各种资金。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事业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翎于反映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用来发展本单位建设的自有资金。以及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还可以加一个“事业费用”科目,以核算某些事业单位在发展本单位的事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讨一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根据不同情况,在转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可只提折旧不列支出。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财务年度末填报决算表时,要认真填列一份详细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表,并根据年末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总额,填报第一年度的预算报表,申列折旧基金计划,申报预算拨款中取得折旧基金,并列入专款专用的科目,以备后用。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同样需报请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经审查核实确需要更新时,方可从折旧基金中支付使用.

3、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针对如何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一些业务出于管理要求和成本核算的考虑,比较适应权责发生制的,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适度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体现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运营效果,实现计划、预算、控制和报告的一体化。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兼顾国家拨付事业费的管理仍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建立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区分经营性收入和财政收入。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初期的会计核算中,采用以企业财务准则为主,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为辅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即在总账和报表中采用企业财务准则反映,事业经费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以附表和辅助说明的方式进行反映。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化;会计

    随着我国财会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会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更利于事业单位竞争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根据新的仕业财务通则》规定,改制后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会计一核算。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过程中,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理念需要重新认识,有些财务、会计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1、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是构成现代会计的两大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不断地变化和加强,非盈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体系,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减少,二者有着逐渐趋同的发展方向。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的相同点.首先是两种制度的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业务活动、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二者也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两者在会计要素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例如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项。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各要素的界定、内容及特征相同。另外,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

    3、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事业单位从单纯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向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转变,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发展,逐渐强调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告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各项核算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权益、利润、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  折旧,只核算账面原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核算的规定却不明确。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存在很多问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虚增资产总量,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由于成本不包括折日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澎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或“专款支出”等科目,这样核算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会计核算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些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导致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如,事业单位在一些非经常性的费用支出方面,在发生费用的时期,支出增大,造成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

计算的结

[1] [2] 

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尤其是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使得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如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成本核算方面.目前,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而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不易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进措施

    、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从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来看,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向两边分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事业型的单位其会计核算规范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而具有施工性质、需要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部门将向企业会计靠拢。在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可以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采用新会计制度中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科目,则可以统一另行设置。根据拨付资金的性质,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如,“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科目,则可以根据其资金来源的特点,设置一个科目“实收资金”,以反映一个事业单位实际收到的各种资金。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事业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翎于反映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用来发展本单位建设的自有资金。以及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还可以加一个“事业费用”科目,以核算某些事业单位在发展本单位的事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讨一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根据不同情况,在转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可只提折旧不列支出。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财务年度末填报决算表时,要认真填列一份详细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表,并根据年末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总额,填报第一年度的预算报表,申列折旧基金计划,申报预算拨款中取得折旧基金,并列入专款专用的科目,以备后用。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同样需报请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经审查核实确需要更新时,方可从折旧基金中支付使用.

    、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针对如何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一些业务出于管理要求和成本核算的考虑,比较适应权责发生制的,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适度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体现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运营效果,实现计划、预算、控制和报告的一体化。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兼顾国家拨付事业费的管理仍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建立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区分经营性收入和财政收入。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初期的会计核算中,采用以企业财务准则为主,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为辅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即在总账和报表中采用企业财务准则反映,事业经费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以附表和辅助说明的方式进行反映。

    另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后,许多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识一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普遍存在财务意识不到位,一味注重资金管理、增量管理和财务合规性管理,而轻视资产管理、存量管理和资产绩效管理,会计核算混乱,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突出。因此,实行企业化管理后的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更新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逐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尽快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的企业化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6

 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事业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岗位设置的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实行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等系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提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006年,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发展。国家人事部制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文件。根据国家政策,省、市、县分别印发了鄂办发[2008]1号、十办发[2009]14号和溪办发〔2010〕50号文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部署。

目前,在教育事业单位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入岗位竞争转换用人机制),有利于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实行开招聘的选人用人制度)。

二、实行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与职称评聘分开、工资改革绩效工资改革有什么联系?

2002年以后,教育事业单位依据国办发[2002]35号文件《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精神,推行了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职称制度改革(职称改革),目的是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营造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择优聘任、鼓励创新的用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06年实施的工资改革、2009年实施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等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把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待遇随人走)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待遇随岗定),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进行了配套,并明确规定在没有按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前,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只能按所聘职务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套改岗位工资。

目前,推行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相结合,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相结合,组织引导教育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包含其中,是2006年岗位工资改革和2009年的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内容、目的、原则、范围是什么?

1、基本内容。推行“两项制度”即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实现“两个转变”,即管理上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用人上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

2、基本目标。以建立岗位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着力建立起有别于机关和企业,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和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3、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坚持公开平等、以人为本、依法办事原则;坚持责权明确、能上能下、岗变薪变原则。

4、实施范围。经县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全县教育事业单位(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校)和局属二级单位)。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公办教育事业在职在册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含特岗教师)。

四、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岗位如何设置?

1、岗位类别设置。教育系统岗位类别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其中,管理岗位指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2、岗位等级设置。管理岗位设七级至十级4个等级,分别对应现行的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和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9个等级,其中,高级设置五级、六级、七级3个等级;中级设置八级、九级、十级3个等级;初级设置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对应一至五级技术工岗位。

3、岗位控制。依据全县教育事业单位教职工编制总量和在册正式人员数量等因素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超岗单位按编制数核定,不超岗单位按现有人数核定),其中,小学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高中、中职、初中和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

全县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比例总量控制在0.5:4:5.5以内,其中,县一中、县二中、县应用科技学校、县实验中学、教育局属二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2:4.5:3.5;其它初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1:4:5;小学及幼儿园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5:5。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高级岗位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助理级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4、岗位条件设置。岗位任职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其中,基本条件是任何人员上岗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取得相应等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在下一级岗位聘任三年以上),具体条件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制定。

五、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是什么?

1、职责划分。政策规定:县委组织部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县教育局是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各单位(学校)是岗位设置管理的主体,具体负责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按需设岗,严格程序,自主组织岗位聘任。

2、工作程序。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程序:①单位(学校)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含岗位设置控制数及工作实施办法);②报县教育局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初审;③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修订单位(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含考评细则);④广泛听取职工对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提请单位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审议通过;⑤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集体讨论和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县教育局审核,报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⑥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学校岗位设置的具体实施工作。

六、如何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中的岗位聘任问题?

1、聘期与管理问题。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原则上以单位(学校)自主组织聘任。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的学校(或教学点),乡镇中心学校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专业技术人员聘期统一定为三年。按照核准的结构比例,岗位有空缺的,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在岗位控制数内),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逐步到位。

实行岗位设置后的单位必须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聘任缺岗人员,没有空岗不得聘任和调入人员。聘任期内新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待本届聘期结束后参加下一届竞聘上岗,不得直接聘任。

聘用合同期满后,学校应按有关政策规定,对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解聘、竞聘和岗位调整等决定。

岗位聘用原则上采取逐级晋升的方式,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并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2、首次岗位聘任问题。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根据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按照“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使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通过竞聘,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能竞聘到高等级岗位的人员,过渡到相应职级最低等级);在单位未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超编超岗没有空岗),不得新聘人员;以后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解聘等办法过渡,使人员结构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在过渡期内,现有人员结构超过核定的岗位总量20%的单位,一般不开展新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

3、关于岗位设置待遇落实问题。对符合政策规定,按照工作程序,经过县教育局审核审核和县人社局认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单位,按照工作人员的新聘岗位等级,从认定的次月起对调整、晋升岗位等级的聘用人员按程序审批兑现相应的岗位工资。单位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按新聘任岗位的工资标准执行工资待遇;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学校,人事、教育、财政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

4、关于岗位聘任“一票否决”问题。对基本条件不合格、聘期内师德考核或年度考核有一年及以上不合格者,聘期内累计病假超过6个月或事假超过45天者,实行岗位职务聘任“一票否决”,只能在同职级最低等次,或者低于原职务岗位聘任。对在党纪、政纪处分期间或正在接受立案审查或停职审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暂不参加竞聘上岗。

七、如何抓好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项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制度创新,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注意处理好与现行制度和政策的衔接,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平稳过渡、顺利实施。

要准确把握政策,广泛动员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

要按照“先入轨、再完善”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首先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度先建立起来,先入轨运行起来,保持队伍稳定;

要科学制定设置方案和实施细则,严格工作程序,阳光操作,民主决策,公平竞争上岗;

要坚持基本原则,严格工作纪律,认真落实政策;

要搞好工作总结,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形成推动工作的重大动力。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结合模式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理论模式的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理论模式的原则

1.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应坚持民主预算的原则,划清公共财政与市场的界限。预算资金的安排应符合经济社会对社会管理及公益性事业发展的需要,国有资产的配置规模也需与事业发展规模和公共服务(管理)的工作量相适应。坚持民主预算原则,有助于划清市场与公共财政的界限,形成公众直接参与预算编审、执行、监督的有效机制,让公众在决定公共财政资源投向范围、力度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2.公共财政资源配置须坚持效率原则。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具有效率,公共服务(产品)能通过市场购买的尽量通过市场进行竞争购买,不能通过市场竞争购买的公共服务,也须坚持效率原则。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机构)进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的效率,努力做到一定质、量的服务成本最低。一般来说,同质、量的公共服务成本越低,则资源利用效率越高。通过预算管理降低公共服务中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通过资产管理来降低资产使用成本,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做到公共服务综合成本最低。

3.公共服务成本要量化和标准化。单位公共服务量需要有确定的资产使用和资金预算标准,也就是单位公共服务的工作成本(预算资金成本和资产使用成本)要量化和标准化。同一类型的公共服务的成本要统一,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成本可以有所不同。

(二)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理论模式的总体思路

在目前财政管理制度下,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思路主要有:完善和建立有关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流程,以及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设立机构等。

1.需要完善和建立的制度基础。第一,预算管理标准(与单位性质及工作量相关的人员经费标准、公用经费标准)。第二,资产管理标准(与公共服务工作量相关的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实物费用定额标准或资产运行维护费用标准、资产折旧标准、资产使用效率标准)。第三,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制度。与收付实现制会计相比,权责发生制会计的主要特点有:资产计提折旧纳入公共服务成本,人力成本分摊纳入公共服务成本,管理成本分摊纳入公共服务成本,以及服务(产品)与成本配比等。第四,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激励约束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资产超标配置的单位,不安排新的资产购置预算;超标配置的资产不安排运行维护费用、资产折旧费用预算;超标配置的资产,单位又不愿意上缴和调剂的,按标准扣减基本支出经费预算;资产折旧上缴国家预算;资产不达标配置的单位,优先安排新的资产配置预算;单位资产配制不达标,又不想购置和调剂的,优先安排资产租赁费用预算,未使用租赁费用但完成工作任务的,将租赁费用一定比例作为人员奖励费用;单位节约的资产维护费用、资产消耗费用,一定比例作为人员奖励费用;按资产效率标准对国有资产用于经营的部分计算收益纳入单位收入管理预算。

2.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论模式。理想化模式应是标准化、无差别模式,具有能根据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的类别不同、各个具体单位之间的工作内容不同进行调整的特点。例如,行政单位特点是行使国家公权利,基本属于公共财政领域;事业单位的特点是类型众多,有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有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中,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类型众多,财政补助比例不同,公益的内容和比重不同。该理论模式能应用于行政单位也能应用于事业单位。

3.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工作流程。 设计工作流程时,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预算管理机构,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做,怎样与资产管理机构相配合;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怎样设置,怎样与预算管理机构相配合;审计监督机构,审计机构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过程中怎样发挥作用等。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论模式构建分析

本文主要以事业单位为标准设计资产及预算管理理论模式,行政单位可作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理论模式包含设计标准化的事业单位、计算标准事业单位基本工作总量(基本支出总额度)、测算财政补助基本支出经费比例、测算具体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财政补助金额、测算具体事业单位的年度资产预算等五个环节。

(一)设计标准化的事业单位

标准化的事业单位应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职能纯粹,仅提供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二是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工作可以数量化,可以用类似于反映商品价值属性的一般人类劳动那样的计量单位衡量,消除不同单位在行业、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实现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工作量的可比性。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点决定其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经费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其所需资产的购置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其运行费用也纳入预算由财政拨付,其资产处置收益也纳入预算,作为财政收入。

(二)计算标准事业单位工作量(基本支出)经费支持额度(Q×S1×QF×SF)

标准化工作量(基本支出)经费定额(S1,Standard1)。即标准化事业单位的基本工作量(标准化工作量)需要的基本支出经费(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由于标准化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质量是无差别的(不考虑业务的不同,不考虑内容的不同),因而可根据标准化的工作量,测算完成某单位工作所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数额。如100单位的标准化工作需要基本支出经费15万元。基本工作量的经费定额标准S1,理论上可用完成该工作量的人力物力消耗来测算,现实选择可以采用人均经费定额标准来代替,并根据物价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单位职能所包含的标准化工作量的数量Q(Quantity)。某一事业单位的工作量折算成的标准化工作量。理论上应根据该单位工作的内容和规模进行测算,现实选择可以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来代替,假定人员编制是与工作量基本相匹配的,人员编制多,则工作量大,人员编制少,则基本工作量小。在现实工作中,可根据编制部门确定的工作职能、机构编制人员数额和人均经费定额来测算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数额。

未来预算年度标准化工作量调整系数(QF,Quantity Factor),主要用来处理人员编制数量与现实工作量的差异。如现有的编制是50人,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量需要的工作量需80人才能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那么该系数就是1.6;也可以用单位机构编制确定时的工作量与当前预算年度的工作量来计算;表示财政经费的增减比例、综合人员变化来确定。

未来预算年度标准化工作量(基本支出)经费定额调整系数(SF,Standard Factor)。主要考虑单位编制比较稳定,标准化工作量增加容易,减少难,通过系数来反映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变化。根据实际设定一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动系数SF(系数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公共服务职能需要逐步弱化的小于1,需要加强和强化的大于1,如基础教育需加强,则系数大于1)。

(三)测算具体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事业经费基本比例(P)

财政补助事业经费基本比例(P,Percent)。即现有公共服务业务占该单位全部业务的比例=公共服务或公共管理工作量/该单位现有全部工作量×100%。这是该模型下,新型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确定了该比例就可以准确定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现实工作中,可以用财政补助收入/全部事业收入的比重来测算P,并根据职能的变化、工作量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该比例可以准确定位准公共事业单位的性质,做到量化,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四)测算具体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财政补助金额

明确现有人员编制数Q;明确人员编制基本支出定额S1;确定具体事业单位综合调整系数P×QF×SF;基本支出财政补助金额BG(Basic Grant)=人员和日常公用经费补助=Q×S1×P×QF×SF。

(五)测算具体事业单位的年度资产预算额

包含如下项目:

人员编制数Q;人均资产配置定额S2;具体事业单位综合调整系数P×QF×SF;标准的资产配置额1AL(Asset Limit)= Q×S2×P×QF×SF;资产运行维护费用定额S3;标准资产运行维护费用补助AOE(Asset Operation Expenditure)=S3×AL,如果单位的资产实际配置情况高于限额内的资产配置值,鼓励单位上交超配资产,统一调剂使用,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率;对于不上缴超配资产或者无法分割上交的。从预算资金上给予扣减处罚;新增资产购置费用(A),资产配置不达标,需要配置资产增加基本支出预算的;新增资产购置费用(B),资产配置不到标,需要配置资产从项目支出购置的;新增资产租赁费用(C),资产配置不到标,不采取购置和调配的,需增加基本支出市场租赁费用的单位经费补助;资产配置超标费用(D),对超标配置资产按效率标准计算的抵减预算部分;资产对外投资费用(E),对单位对外投资配置资产按效率标准计算的抵减预算经费部分;资产的折旧费用净额(F),资产配置标准所应计提折旧金额与单位实际资产配置所应计提折旧金额的差值。单位实际资产配置与标准一致,F为零;超标,F为负数,需要上缴折旧资金;低于配置标准,F为正数,作为对单位少配资产的行为鼓励。对于超年限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年度资产预算,资产配置预算(AG,Asset Grant)=标准资产运行维护费用补助(AOE)+新增资产购置费用(A)+新增资产租赁费用(C)-资产配置超标费用(D)-资产对外投资费用(E)+ 资产的折旧费用净额(F)。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流程分析

具体事业单位的全部财政补助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经费=行政事业类项目+基建项目+其他财政项目;单位财政补助金额=基本支出经费+项目支出经费+资产配置预算。

部门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基本支出主要包括人员、公用经费支出和资产配置支出、资产运维支出。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流程。本文中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流程是一个较理想化流程,涉及的方面非常复杂,现实中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选准突破口,分步实施。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流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吴红卫.国内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借鉴.青海社会科学,2008(1)

2.财政部教科文司赴法国公共管理考案团.法国政府公共资产管理考察报告.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8(2)

3.郑通汉,穆范椭,江桦.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水利发展报告,200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原则篇8

一、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事业单位的性质、财务管理和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1996年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原来由财政补贴经费的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政策,依法组织收入,逐步形成了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发展事业的格局。但政府包办社会、包揽非公益事务、财政支出越位、按行政模式管理事业单位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财政负担沉重。一是事业编制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和法制约束,形成了“不封口”的状况,多次机构改革,行政编制虽然减少了,改为或压到事业编制中,但财政照常拨付经费,财政供养人员继续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吃饭财政”的困难状况。二是一些事业单位行使部分行政事务管理职能,虽然不是行政编制,但是能参照公务员办法管理,实行机关工资待遇,这就是所谓政事合一。三是政府主管部门掌握事业单位人、财、物等内部事务管理权,直接管理事业单位,组织事业服务。政事职责不分,社会化程度不高,财政补助居高不下。

2.资金效率低下。目前事业单位经费是根据实有人数计算的,有多少人头拨多少经费。这种财政补助拨款形式使事业单位在自身发展上缺乏有力的经济约束,在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干部和机关富余人员安置困难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作为就业安置的主渠道,不管事业服务需要与否,每年仍有几十万大学生、干部和机关富余人员进入,事业单位人员恶性膨胀,财政不堪重负,人员经费比例逐年提高,真正用于发展事业方面的支出不断减少。人员增长超过实际需求,绘事业单位带来了严重的冗员问题,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是不言而喻的。

3.财政补助效益差。我国的事业单位由各级地方政府分层主办,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管理。由于涉及产权、经费渠道、人事权和干部管理,事业单位被行政主管部门视为自有,事业单位之间不存在目的为扩大规模效益的合并转移,规模不足已成为困扰事业单位发展的普遍问题。一是布局分散,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二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投资、学校重复建设、专业重复设置。三是事业单位盲目发展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反过来,财政负担过重又造成事业单位经费不足。

二、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公益性程度,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事、事企分开,对原有事业单位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剔除过时性职能,剥离政府性职能,强化服务性职能,紧紧围绕“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改革思路,将所有应该自立能够由市场调节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使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只占事业单位总数的极少数。

(二)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原则

1.社会共同需要的原则。社会共同需要是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公共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过程与手段有:一是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二是只有社会出面组织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三是私人和企业一般不愿意从事或无能力从事,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需的非盈利性事务。按照社会共同需要的原则,财政补助范围仅限定在具有社会公益型和准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对社会公益型和准公益型事业单位,要重新进行合理的分类,按非盈利性和公益程度确定财政补助范围。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是完全由政府介入的领域或事务,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可能由市场机制配置和调节,为维护其政党发展的需要,列入财政基本保证经费供给的范围,但并不等于财政完全包下来。准公益型事业单位,是部分由政府介入的领域或事务,属于市场和政府共同配置资源的范围,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消费的需要,有可能引进市场机制,财政对其实行定额或者走向补助。经营性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事业服务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属于财政资金补助范围。

2.政事和事企分开的原则。目前地方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依照公务员系列管理的事业单位、行使部分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准公益型事业单位和经营型事业单位。要本着政府与市场职能分开的原则,做到政事。事企分开。一是政事分开。要合理划分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依照公务员系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符合事业单位的特征,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事分开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化的要求,应将行政管理职能原则上交归行政机关,一时难以划分开的,可以作为过渡,通过行政机关授权方式,由事业单位承担。二是事企分开。经营性事业单位,不属于财政补助范围,应进入市场。按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方式,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比较大的,政府为其创造一定的外部环境,在规定时间内转体改制,不再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三是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逐步打破事业单位的条块分割。从增强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减轻财政负担大局出发,改变事业单位设置和服务对象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

3.综合财政预算原则。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确定财政补助程度,划分为财政基本保证经费、定额或者定项补助的形式。要在认真分析各类型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业务特点,以及研究其收入来源构成和稳定程度的基础上,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和决算审计制度。

4.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的原则。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从整体上对事业单位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保留职能独立、业务不能兼容的单位;撤销和归并职能或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转体改制不适宜事业单位管理的经营项目和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所属单位。

5.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原则。对每类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予以定性和定位。按照凡是应该由政府举办的事业,要重点保证;凡是不体现政府职能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业,都应推向市场;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介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可划分若干种情况区别对待:一是对由国家兴办的完全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单位,在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定岗、定员、定编的基础上,财政按维持其正常发展的需要给予补助,以促进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对国家兴办的收入比较稳定,又具有较大公益性和福利性的事业单位,财政可根据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和单位收支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并制定经费自给规划,逐步缩小财政补助份额。三是对同一事业性质不同类型单位,要区别对待,制定明确的分门别类政策,便于规范运作。

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目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应与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结合起来,一是要改变条块分隔的现状,实行卫生、教育。文化、科研体制等的改革,减员增效,职能重复的事业单位以合并为主。二是具备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要从财政补助范围中分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提高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能力。

2.深化改革,使事业公共支出体现公平原则。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议中央财政适当提高公共事业发展转移支付的比例,以使各地区的公共事业服务的范围、质量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体现公平原则。二要重新界定法定增长支出的范围。在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基础上划定法定增长的范围,财政只保证教育、科技、农业等社会公益性支出法定增长。三要考虑确定标准、划分财政补助范围时,综合分析各地财力水平,要在突出一般性的同时兼顾特殊性。

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全社会的安全保护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加受益人群。

4.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的不合理膨胀,是因为有其存在的资金渠道。一是财政资金供给;二是各种收费渠道筹资。加强对事业单位编制的宏观管理,切断所有超编机构人员的资金来源,其存在就难以成为现实。要在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约束机制,研究制定对财政供养人员实施总量控制以及人员编制与可用财力挂钩的办法,把补助事业单位的编制控制在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范围内,由财力来决定编制。一是人员编制由财政、人事、编制部门三家一起研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不可随意突破;二是财政对事业单位实行编制、经费双向控制办法,协同有关部门,认真核定编制和经费,对超编人员坚决停止财政补助,辅之于节编有奖、超编受罚的激励措施。

5.建立事业单位运行新机制,优化和提高资金配置效益。一是建立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二是优化事业发展结构布局,提高资金配置效益。

上一篇:关于工厂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草莓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