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范文

时间:2023-03-13 12:03:51

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范文第1篇

除了物质上的财富,健康是这个世界上人们更加依赖的保证。

人的健康,包含的层面也往往具有多重属性,除了肉体上的健康,精神、态度都决定了我们目前的健康状态。而人类的生老病死过程又会因为人的出生条件、生活经历、生活水平而改变,人类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逐渐发现一些物质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等效果,这些物质就是医药。

八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医药知识和科学逐渐积累的历史。目前,医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备的用品,而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则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

进入到20世纪50年代,细胞、基因、染色体等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始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生物技术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萌芽,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球生物经济总量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为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医药则得到了各国的重视。

从全球视角来看,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传统医药领域,都因为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成熟和更新。

如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也正在酝酿一场蓄势待发的大变革。

战略新兴产业之局

作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产业之所以具有“战略性”,主要是由于其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

生物产业的核心是生物医药。为了扶持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从2010年开始,中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划来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指导。

2011年7月15日,《“十二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划》。该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蛋白质的修饰、识别与调控,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组织器官发育的调控,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生物多样性及维持机制等16个研究方向作为生命科学部的重点,将获得优先发展。

2011年10月28日,科技部、卫生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中国医药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

2011年11月14日,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规划》表示将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发展。

2012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化学新药、现代中药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新药开发平台,制药技术和装备研制水平大幅提升。30个以上自主知识产权新药投放市场,200个以上药品制剂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同时在2012年6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首次得到公布。根据这次规划,未来国内生物产业将围绕七大产业发展方向展开,呈现出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医学、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行业及服务的多元化业态。《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在2013年初颁布。

专家表示,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这七大领域中的重中之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预计,到2020年,中国广义的生物产业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元,其中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4万亿元、生物制造1万亿元、生物农业5000亿元、生物能源3000亿元、生物环保1000亿元左右。

但是业内专家也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提醒。目前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在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发展等很多方面都面临着不少的压力。

全球生物技术专利当中,美、欧、日分别占了59%、19%、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了5%。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要求难度大、研发时间长,因此需要较长的资金链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专家李志能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虽然目前发展迅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中国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生物产业的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但根据目前的数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总体上运转良好,行业年均增长23.9%;生物技术药物的产值在2010年达到1380亿美元,工信部估计生物医药2015年产值将突破3万亿。

目前,生物医药在医药总产值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9.2%升至16.1%;现有900多个生物制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治疗领域与产品类别大大拓展;而且生物医药产业已引起众多投资方兴趣,中兴通讯投资公司、招商银行、联想集团等都纷纷对生物医药项目进行投资。

中国疾病谱之变

药品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同样生物医药产业也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中国人口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而这正在引导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急性传染病是影响国人健康和致死的重要因素,当时中国重点防治的对象是霍乱、鼠疫、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黑热病等急性传染性疾病。

而随着人口逐渐向城市进行转移,中国产业生态环境中就业竞争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生态破坏引起的环境污染加重,目前中国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肺结核、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疾病患病人群快速增加。其中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而传染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的发/患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高树军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就显示,退休干部的死因疾病谱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慢阻肺。

2011年烟台市监测数据显示,烟台市常住人口死亡排名前10位的“杀手榜”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疾病。

宁波市2011年常住人口前五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08.60/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09.15/10万)、呼吸系疾病(死亡率为98.63/10万)、损伤中毒(也称伤害,死亡率为55.59/10万)、心脏病(死亡率为53.09/10万),共占总死亡的85.30%。

2011年,湖北省统计显示10年来,湖北省居民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是导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的前三大疾病。

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2011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87.06%。

即使在中国的农村和城镇地区,近些年疾病谱的变化也非常明显。2012年第5期《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刊登了谢秀峰等人的文章《2008~2010年宜黄县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文章显示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比例在农村不断增加。

2012年第9期《大众健康:理论版》发表的浙江省武义县桐琴镇卫生院王思恩等人的文章《2009年~2011年武义县桐琴镇居民主要疾病死因分析》显示,桐琴镇居民前5位主要疾病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害与中毒。

综合来看,目前中国的疾病谱正在快速变化。针对目前所呈现出来的趋势,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集中力量进行相关技术和药物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生物药物都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研发和生产。

比如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目前惟一一家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肿瘤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通过介入热化疗灌注系统、免疫治疗系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方法等来进行肿瘤的治疗,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珠海丽珠集团针对最近几年中国脑血管病特别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亟需要神经损伤修复类药物的市场特点,正在强力临床推广新产品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目前该产品已经上市。

天津红日药业则重点推广其治疗脑血管病用药的西药注射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血液系统药物中的抗血栓药-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该公司的血必净注射液和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均是国内独家品种。

此外,从1982年第一个基因重组胰岛素上市至今,基因工程药物在整个生物医药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针对目前发病率逐步升高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基因工程药物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anti-CD20抗体Rituxan,治疗乳腺癌的anti-EGFRII抗体Herceptin,以及抗肿瘤血管形成的anti-VEGF抗体Avastin。

中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了“要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创新药物”。其中的”重大疾病”指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10类疾病。

生物医药崛起之势

得益于技术的涌现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新世纪发展迅速。在本世纪过去的12年中,医药产业年增长率约10%,而其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年增长率则超过20%,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也正在成为美国、德国、丹麦、法国、印度等国家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生物医药产业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相比发达国家晚了约20年。一直以来产品多集中在低端,行业内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企业占比偏低。近几年来,经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日渐合理,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国内制药企业已逐渐有能力生产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到2012年末中国涉及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110家。

而在利润率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在钢铁、港口航运、零售、饮料、房地产、银行等各行业中,生物医药行业的毛利率仅次于饮料和房地产,其中有半数以上销售毛利率超过50%,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而且最近四年平均利润率基本稳定在30%左右。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线已经涵盖从基因工程诊断试剂、治疗疫苗、单克隆抗体到长效蛋白、干细胞治疗产业化的全系列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重要产品如重组人干扰素(α-1b、α-2a和α-2b、γ四种类型)、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链激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某些领域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一系列“世界第一”的技术和产品。

比如,凯美纳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为靶标的新一代靶向抗癌药,其研发经历了10年时间,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研究全部在国内完成,得到国际临床肿瘤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华神集团的药品利卡汀,既是国内惟一有知识产权的全新靶点抗体药物,也是全球首只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抗药物。

生物医药范文第2篇

全国各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物医药,这一“朝阳工业”,正日益受到重视,蓄势待发。

政策利好

2010年,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七大产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自此步入快车道。

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将在今年5月份。该规划重点将放在产业布局和产业链上,主要涉及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七大领域,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是重点。

天津药物研究院院长汤立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市场增速高于小分子药物。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的产值达到1380亿美元,在医药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的9.2%上升至16.1%,新批准的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发达国家年均增长为6%,新兴市场年均增长16%以上,而中国年增长率为23.9%。

财富中文网近日刊文称,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中国政府做出提高全民医疗保障的承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并有望在2015年,超出欧洲最大五个药品市场的销量总和。10年后,中国药品市场的规模将与美国药品市场规模相当。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不仅承诺彻底改革中国的医疗体制,在过去3年内已拨款1,600亿美元用于新建医院和诊所,而且还在生命科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园和孵化中心建设上大量投资,希望能够将中国从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大国转变为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强国。预计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至少会拨款15亿美元用于促进尖端的生物技术研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出台激励措施,促进全国范围内现已落成的十多个生命产业园的发展。

“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表明中国对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投资的政策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该文称,“事实上,通过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一系列务实合作以及在生命科学和医疗领域的大量新投资,中国很可能有一天会形成其特有的药品发明和开发途径,与西方模式同台竞争。”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受新医改扩容以及国家在政策和经济方面的倾斜影响,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看好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已经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差距犹存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已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我国已经有近30个生物技术药进入临床应用,190多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世界上最主要的10种生物医药我国能够生产其中的8种。同时,我国也是疫苗的主要生产国和使用国。

虽然前景广阔,但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很多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太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等扶持政策,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介体系不完备,高素质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题的创新体系亟待建立。”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器械研究中心主任魏启明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

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林舜杰则认为,生物医药产业还存在着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创新研发人才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单薄、产业链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据悉,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排名前十位的生物技术产品中尚无我国的产品,而同时我国每年约三万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平均转化率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到5%。在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率更低,只有8%。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布局,重复建设、小规模运营、恶性竞争这些问题非常突出。有些地方纷纷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产业,一拥而上,某种程度上成为响应中央号召的形式和运动,不切实际,且浪费严重。

据报道,全国各地相继涌现大批生物医药产业园,地级市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超过100家,号称未来几年生物医药产业园要超过亿元的已经超过8家,同时还有很多跟药品有关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实验室。

内外兼修

生物医药的发展之势不可阻挡,但发展之路的铺就并非一朝之功。企业发展需内练筋骨,并适时借助外力。

“对于国内药企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研发不够,多是生产仿制药,竞争激烈,利润低下。没有利润,就没有资金做研发。外国大型药企的利润是国内企业的10倍以上,自然研发资金投入多。”魏启明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药企提高自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投入精力做高端的药,加强研发,适当投入研发经费。并且发挥中国的优势,如临床试验费用低的优势。

此外,国际化也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势所趋。生物医药企业有必要走出去,进行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成为大型跨国集团。

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走出去仍面临一些瓶颈。林舜杰认为,首先,国内大部分企业达不到国外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我国医药企业通过欧盟和日本GMP认证的有20多家,而其中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国外订单,生产能力不足,其通过国外的GMP认证也仅仅是为了国内招标的需要。其次,企业国外营销网络很难打开。另外,企业法律准备不足,对于竞争态势的认识和把握不足,且目前高端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匮乏,难以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对此,林舜杰表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要想成功走出去,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除了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外,也可以利用杠杆优势买到技术,企业还要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另外,企业要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储备,组建一支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经营团队。

“企业并购时,要了解当地法律,业务方面要有清晰的蓝图和设想以及专业团队,要耐心不要急躁,因为生物医药的周期不是那么快。”美国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中国药品及医疗器械法律团队执行总监陈少羽告诉本刊记者。

“企业走出去并购的风险不可避免。并购失败的原因无非是忽视当地的政治风险、法律法规,缺乏专业团队,对当地药业监管机构了解不够等。并购重在扬长避短,要防止盲目并购,为了并购而并购。”魏启明对记者说。

相关链接

生物医药范文第3篇

2009年1月,凯鹏华盈(KPCB China)等几家投资机构对凯瑞生化公司进行了总额为1300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随后,泰格医药与启明创投则联合对专业从事临床研究数据统计的美斯达进行了投资(资金未披露)。2009年5月,凯鹏华盈再次发力,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南京金思特公司(已改名金斯瑞)投资了1500万美元。接连的投资事件, 足以体现生物医药行业潜在的成长性,其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基因药物的高科技公司更是获得了风险投资家们的青睐。

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包括医疗服务)获得各类投资机构总额超过1.3亿美元的投资,约

占同期中国所有投资总额中的20%。

历史回顾与发展

从国际医药市场的发展来看,每一次医药技术的进步都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历史上,他汀类药物(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抗病毒类药物(90年代初)、以及21世纪初的生物技术类药物的大量上市都强有力地拉动了国际药物市场的需求。

从国际医药市场的总规模与年度增长率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医药市场增速略有下降,而据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 Health的预测,2009年市场仍能超过8200亿美元。

据统计,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30日,国内共有18家涉及生物技术(不包括生产原料药、中药或者综合性厂商等)的企业获得了投资机构的投资。其中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高科技领域或者在某个细分领域做的比较出色的公司更容易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例如凯晟科技是专注在核酸与蛋白类药物的研发,北科生物则是专注于干细胞药物的研究。

研究与投资方向

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在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之后,体细胞克隆、干细胞、基因治疗、生物芯片、转基因动植物等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新兴生物产业群蓬勃发展。其中综合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抗体工程等多种生物技术开发新药,代表了我国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其中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纳米医学、干细胞工程、生物芯片与生物信息技术、微小基因技术(如MicroRNA, RNAi)等都是目前学术与产业界的热点。

一般来说,平均每5000-10000个候选药物最终能上市的只有1个,而目前随着大规模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发展和多种基因技术的改善,药物研发进程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其中离不开靶点定位、高通量分析等一系列支持。

到2010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万亿元,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生物医药范文第4篇

生物医药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具有五大行业特征:一是高技术,主要体现在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例如基因工程药物,上游技术(即工程菌的构建)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测序;基因的克隆、导入;工程菌的培养及筛选;下游技术涉及到目标蛋白的纯化及工艺放大,产品质量的检测及保证等。二是高投入,主要体现在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医药厂房的建造和设备仪器的配置等方面的投入相当大。目前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的生物医药的平均费用在1亿~3亿美元左右,一些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超过了40%。三是周期长,主要体现在生物药品从研发到产品转化周期长(国内最快需3~5年,欧美约8~10年)。四是高风险,通常新药的投资从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实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将前功尽弃,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五是高收益,通常一种新生物药品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美国Amgen公司1989年推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1991年推出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1997年的销售额已分别超过和接近20亿美元。因此,创新生物药品一旦开发成功投放市场,将获暴利。 2004年世界药品市场约为5060亿美元,其中70%左右的制药工业市场为传统化学药物,生物制药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加快,规模迅速扩张。据全球权威医药市场咨询调研公司IMSHealth最新统计表明,2004年基因重组生物技术药物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00亿美元。从1998年至2003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年销售额的增长率为15%~33%,远高于年增长率为7%~10%的传统制药工业。2004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收入为450亿美元,到2011年,有望达到982亿美元。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又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新型药物的第一个国家。多数基因工程药物都首创于美国。

欧洲在发展生物药品方面也进展较快,英、法、德、俄罗斯等国在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也成绩斐然,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甚至赶上并超过美国。

亚洲在生命科学领域亦有一定建树,日本目前已有65%的生物技术公司从事于生物医药研究,日本麒麟公司生物医药方面的实践亦列世界前列,新加坡政府最近宣布划出一块科技园区并耗巨资建设用于吸引世界几家大的生物医药公司落户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在该方面也雄心勃勃。

我国生物制药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1989年我国批准了第一个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销售额占整个医药产业比率已经达到6%左右,产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的前期阶段,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在未来的5年内,我国生物制药产值将以不低于15%的速度蓬勃发展。

“十五”实施以来,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引导扶持,出台鼓励新药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孵化器、生物医药园区、增大关键性医药基础技术研究的投资和产业化配套支持等对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医药行业的多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扩大规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药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度分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生产集中度。从而使我国医药产业在生物药研发、原料药、中药、仿制药领域、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显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使价值链彰显出众多新亮点。

我国在生物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上游(研发阶段)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我国人工成本低,又有大批生物与医药人才,因而研发成本低,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物与医药工业产业链的中下游DD实验/试验、临床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因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而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生物医药范文第5篇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研究员汪炬博士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探索多年,从初入生物医学大门的青涩到一步步的学习与成长,汪炬博士感到研究氛围正在从冷清变得热情,也迎来了生物医学最好的时代。

潜心生物医药

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经历是充实人生的必修课,汪炬也在自己的必修旅程中找到了科研的方向、生活的目的。从小就勤奋好学的汪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高中时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她有机会被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容错失的机遇,可汪炬因为父亲的一句“以你的成绩可以考得更好”而受到深深地鼓舞,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选择参加高考。最终,汪炬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系,并不如意的结果让她陷入了短暂的低沉,但后来她发现华农一批著名老科学家如李明启教授、肖敬平教授等在光呼吸方面研究H有成就,学识渊博,使她终生受益,收获良多。大学毕业后,汪炬选择到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继续深造。

“我对生物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自己看书琢磨,这种学习方式拓宽了科研的维度与思考的深度”,汪炬谈及自己的经历时说道。她从暨南大学毕业后到大型医药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有限公司研究所任研究所生化室主任多年,在蛋白质纯化和包涵体复性及放大工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重组表达技术上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初到公司质检部时,团队成员的成熟与优秀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责任感是我最大的动力,也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汪炬说道。认真负责的检测过程令大家都很信服,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随后便调到研发部进行凯力康、乌司他丁等新药研发,但汪炬并没有得到满足,永远都前进在路上是汪炬一直在践行的人生格言。她曾这样描述当初的心路历程:“从学生到步入社会工作后,给我很大的感触。责任心是任何时刻都不能放下的,像我在检测治疗心梗等疾病的药物安全性及活性时,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不能有一丝马虎。”这份责任心也一直伴随汪炬度过一次又一次检测与实验。

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一直以做FGF信号在业内闻名,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政策支持、社会关注让相关研究变得炙手可热。汪炬也加入了FGF信号研究的大浪潮中,但是十多年一直在这一领域耕耘的次数并不多。“后来很多人劝我放弃对FGF信号的研究,但实际上,我内心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践,我只想跟着自己的心走,所以并不太在意其他说法。”回首过往,汪炬认为当初的坚持与积累是必须也是必要的一步。

FGF信号是由细胞因子、受体以及下游的一部分信号分子组成,在生物学领域里是个庞大的家族。仅仅细胞因子就多达23种,除受体外还存在一种辅受体。每种细胞因子可能和2到3种受体进行结合,而且有多种形式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如激活膜上受体,通过内吞进入细胞核进行转录调控。“FGF信号整体复杂多变,在各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汪炬说道。

重要成果的新应用

汪炬长期钻研于FGF、EGF、BMP等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并通过挖掘其复杂的表达调控以及在疾病中的功能,来研究开发创新药物。

目前,汪炬及其团队已经研发出全新基因克隆重组蛋白ED-1、Ep-Ⅱ、生长因子EGF和多种小分子多肽,并拥有多项国际及国内专利。纯度高、活性高、无毒副作用等新一代生物制剂的特色也让这些因子成为科研工作者和制药的研究热点。其中,重组蛋白ED-1和小分子多肽通过作用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显著的修复皮肤疤痕、祛斑、美白的效果;重组蛋白EP-Ⅱ针对皮脂腺细胞进行调控,是目前最领先的治疗痤疮成分,且有突出疗效;除此之外,细胞生长因子EGF可以有效改善肤质,修复皮肤缺陷和美白;同时,用于治疗肺癌、肺纤维化以及银屑病的重组蛋白原创药物也正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汪炬带领团队通过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新药创制重点项目“广谱抗肿瘤新药――tsFGFR2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研究显示,ED-1具有明显的成药性,并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同时抑制肿瘤增殖、转移以及纤维化。众所周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纤维细胞的有效生长,和肿瘤也有着密切联系,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转移等各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汪炬介绍其作用形式分有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自分泌可理解为成纤维细胞分泌出FGF因子,反之又会结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和受体再次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而旁分泌则指FGF因子可能仅作用于表皮细胞从而促进表皮的生长。

“FGF信号与血管钙化、糖尿病、骨质疏松、抑郁症、神经退行以及损伤修复等均有密切关系,但如何通过FGF信号的激活或抑制,在分子水平上阻断过度激活的信号对机体的损伤,或者加强其中的有利信号促进机体的健康,还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基础研究和艰苦的药物研发过程。”汪炬表示。

来到暨南大学以来,除了繁重的科研工作,汪炬还在培养学生上下了一番功夫,她格外注重提高学生科研的责任心,在研究生期间,她首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严格要求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结果的质量。汪炬还提到由于学生大部分在本科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在做研究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和改进后就不会再惧怕实验结果的不尽如人意,反而实验的成功则会激发对科研的兴趣。“我一直倡导学生不仅要学会最前沿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独立的科研思维,同时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个人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汪炬说道。

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家庭对于汪炬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她往往能够抽出大部分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坚持,是科研路上一个不可缺少的代名词,枯燥的实验、繁琐的数据都要靠坚持才能焕发新生”,汪炬提到在科研路上“坚持”二字对她意义非凡。

生物医药范文第6篇

整合4116台设备

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平台已依据生物医药领域服务链上下游特点,依据市场需求,按功能整合京区领域优势资源,以及众多研发外包服务企业。该平台以全球创新活动为服务对象,为国内科研院所、国内外制药企业以及国际重大科研项目等提供从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临床前评价、生产,到共性支撑的一系列服务。

2009年,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共提供了3696项研发实验服务,签订合同总金额达到2.07亿元。其中服务企业(包括转制院所)699家,与企业签订合同金额达1.57亿元;服务高校院所721家,与高校院所签订的合同金额为0.5亿元。

目前,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汇聚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等9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和36家领域研发服务机构,整合了领域开放、共享仪器设备资源4116台(套),总价值超过29亿元,促进近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社会服务。

协调五类资源

根据新药研发产业链特点,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整合了基础研究、临床前评价、中试放大、生产和共性支撑五大类科技条件资源,同时拥有诊断试剂、中试、项目孵化等三大孵化基地。

第一类,基础研究类

它主要包括基因组研究、抗体与蛋白纯化等几类科技条件服务。

基因组研究提供的科技条件服务主要包括DNA 测序、SNP筛查和鉴定、STR 分析、实时定量PCR 技术、腺病毒载体构建、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基因治疗等,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腺病毒(AdV)载体、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慢病毒(LV)载体、质粒DNA 载体的生产和纯化工艺,为研究人员提供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出毒、扩增、纯化和检定服务,配备了高端实验设备及实验室自动工作站等。

抗体与蛋白类主要提供的科技条件服务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定制服务,以及全基因合成等服务,从事病毒性疫苗、细菌性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的研发,研究领域涉及世界最先进的多肽药物、蛋白质、疫苗和核酸等新生物技术产品,包括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人体新基因的分离、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重要致病病原体基因组分离和结构分析,细胞受体和细胞信号传导系统,基因转录和激活蛋白,新型表达系统,蛋白质分离、纯化和分析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以及分子免疫机理等。

第二类,中试放大

该平台拥有包括生物制品、化学药和中药的符合GMP 标准的众多中试生产设备、车间和基地,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中试规模细胞培养、疫苗研究中试、菌苗研究中试、原核发酵产品中试、化学药中试、中药中试、制剂中试和产业化放大研究等一系列服务。

第三类,临床前评价类

药物临床前评价提供的科技条件服务主要包括临床前药理、毒理、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和病理学的试验,以及非临床药理、毒理评价。该类服务还包括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饲料的生产和营销、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创制及品种保存,以及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和药物临床前评价等,此外,还有蛋白因子、活性多肽、单克隆抗体、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等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以及天然产物、中药复方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第四类,生产类

这其中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制剂研发等服务,为制药公司及新药研发机构提供专业、高品质的化学技术相关的服务,包括药用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设计合成、工艺研究和开发等,构建了国内最先进的药物速释、缓释、控释等制剂技术创新体系。

第五类,共性支撑类

这其中包括实验动物、数据和文献资源库、实验室软件管理系统等共性支撑。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生物医药领域平台信息系统与门户网站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信息系统与门户网站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医药领域平台资源宣传展示与服务的信息化工具和窗口。该系统根据需要构建了仪器申报和系统、预约流程系统、需求流程系统、合同申报系统、综合统计系统、后台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和一个门户网站。随着这一网站的建成,生物医药领域平台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首都科技资源开放服务体系。

该系统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将涵盖信息录入与、仪器资源查询、服务预约、需求、合同登记、统计分析等六大功能,纳入生物医药领域平台36家成员单位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军事医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9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科技资源信息,实现领域科技资源供需双方的信息化对接,提升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

引盟机制

生物医药领域平台运用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简称ABO联盟)为市场化运营的手段,通过创新开放共享机制,释放北京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需求与资源的有效对接,为领域科技创新提供高效研发实验服务。

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生物医药领域平台以ABO联盟为载体,依据生物医药领域服务链上下游特点,按照市场需求,将新药研发产业链条划分为基础性研究、临床前研究、药物中试、生产服务、共性支撑等五大功能模块和二十几个二级细分模块,根据功能模块分类整合京区领域科技资源,构建领域科技条件平台,应对市场需求,提高产业研发效率。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对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撑,下一步生物医药领域平台将继续拓展市场,推广宣传,并深入挖掘企业需求,深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专业园区调研中小企业对科技资源的需求情况等,实现科技资源供需的有效对接。

生物医药领域平台还将依托自身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支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为北京新药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提供基础科技条件支撑。

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期望铸造成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支撑北京生物产业跨越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

生物医药领域平台承担着整合生物医药领域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数据库等优势科技资源,促进需求与资源对接,打造品牌,提高资源开放共享率的重任,是首都科技条件总平台的重要支撑。

生物医药范文第7篇

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布局于巴南区的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已见雏形。预计到2020年,这里将建成全市最大的生物医药聚集区、国内领先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区,实现产值约300亿元。

顶层推动

2013年1月16日,全市医改暨卫生工作会议召开。

“我们的目标是加快重庆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市政府相关领导在会上表示。

截至2011年,重庆医药产业产值尚未突破300亿元,甚至落后于西部的四川、云南、陕西等省。然而,两年之后,重庆即提出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其底气何在?

“我们的信心来源于重庆多年的产业基础和积淀,而医药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市政府相关领导说。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医药发展提出了更多需求,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此外,国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际大品种专利到期等行业背景,为我市重点抓好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2013年1月底,重庆市政府审议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千亿级医药支柱产业的指导意见》,并配套一系列的培育政策,吹响了重庆医药产业振兴发展的冲锋号。

按照规划,全市将兴建一批有规模的医药产业园。

巴南区适时抓住了这一契机。

这一年,巴南区将医药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提出打造一个产值300亿元以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及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并规划了约2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

政策既定,巴南区开始全力布局医药产业。

引进龙头

2015年3月的一天,上海智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仁生的办公室。

“我们想邀请智睿生物到巴南发展。”短暂交流后,巴南区常务副区长宋葵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蒋仁生还是不免愕然。

智睿生物是国内顶尖的高端生物制药企业,而此时落户巴南的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规模不大。

在常人看来,巴南区此举未免太过冒失。然而,对于巴南区来说,引进智睿生物是其发展医药产业的关键一环。

智睿生物对巴南区、对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究竟有何关键作用?

原来,虽然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已落户巴南区,且巴南区也将医药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并制订了相关规划,但和全市其他区县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在招商引资方面时常感到难以下手。

“只有突破了顶尖企业,才能引来其他企业。”在进行了细致调研后,巴南区锁定了智睿生物。

引进智睿生物还有另外一层意义――生物医药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掌握了高端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2015年11月9日,总投资100亿元、达产产值180亿元的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落户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

随后,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重庆植恩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北大医药产业园等20个重点项目先后落户园区。

各大生物医药企业的引进落户,让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开始焕发活力。

服务企业

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肿瘤疫苗、长效胰岛素等高端生物制剂,填补了我市无高端生物制药产品的空白。

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项目,可将全球50多个最畅销的难溶性药物由注射剂变成口服制剂。

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落户。

“近期,又有日本参天、万全医药等9个项目成功落户。”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些医药企业在这里落户,成为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快速发展的关键。

而这正是巴南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带来的连锁效应。

同时,巴南区委、区政府在积极营造环境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孵化、生产制造周期长,充足的资金保障至关重要。但很多医药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常常因缺乏合适的抵押物而被银行拒绝。

为破解这一难题,巴南区搭建了金融资本服务平台,依托重庆市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共同筹资50亿元,成立了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此外,巴南区还和重庆医药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建立了10亿元的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平台,专门为那些尚处于创业期的入驻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这一措施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也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目前,已有5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园区。

完善配套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不仅仅是医药企业药品生产“流水线”的简单聚集,更是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为一体的集群高地。通过创新发展,在全市率先构建起“孵化+基金+生产制造”的产业发展环境。

据了解,落户园区的智睿生物、香港理工大W转化医学中心等一批高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重点用于研发,植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杏融基金等重点用于支持新药研发,涵盖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的生产制造平台则加速了产品的产业化。

“十三五”期间,重庆麻柳生物医药园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加快建设医药研发孵化器、加速器,打造完整的研发技术链。通过建设临床医学转化中心、园区医药科技创新中心等,完善医药创新服务体系。同时,还将依托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植恩高端仿制药制造平台等产业化平台,实现70%以上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全市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生物医药范文第8篇

好业绩 高增长

生物医药行业业绩的稳定增长是其排名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2011年1-11月,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收入同比增长26.50%,较1-8月份略有提高;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84%,增速较1-8月份同比放缓,符合预期。各子行业收入增速方面,从绝对值来看,中药饮片的收入增速仍然是最快的,1-11月同比增长达到40.44%,比1-8月上升3.69%。其次是生物、生化制品收入增速达到30.55%;各子行业利润增速方面,从绝对值来看,中药饮片、生物生化制品增速突出,分别为56.5%、41.50%。

生物医药板块12月份走势较弱,主要由于市场风格转化所致。药品降价的预期也在12 月中旬影响了板块走势。但从行业发展指标来看,明年行业的利润和收入增速有望出现各季度逐步升高的趋势;从行业政策来看,2011年是医改规划的收官之年,从中央到地方明年定会加速推动改革进程,其中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公立医院改革会成为重中之重。

兴业证券表示,国家对医药产业总体仍然是扶持的态度,药品降价虽然是常态,但并不会阻碍优秀企业的持续成长,也不会改变医药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明年降价政策出台前后可能会对医药板块的估值构成一定的压力,但调整过后将是低吸优质医药股的良机。

行业整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生物医药领域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市场需求,增加生产保障供应,推动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基药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基药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加速企业兼并重组和行业洗牌,将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政策越来越倾向于鼓励行业内的整合。新版GMP标准起点高,将导致一批小而弱的制剂企业退出竞争;医药流通行业规划也鼓励大企业去兼并重组;国药、华润等大型集团的竞争,也加速对行业内企业的整合。

医药流通领域和大型医药集团的重组并购迎来投资机会。我国医药行业集中度低,1.3万家分销企业中超过50亿的只有11个,前三家市场份额仅20%,而美国市场前三家总份额在90%以上,日本为73%。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显著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十年磨一剑 开启新篇章

在“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新医改”等四大基石的支撑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稳步迈入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作为为数不多的兼备消费和新技术两大特征的行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物医药板块仍将被投资者所广泛关注,中长期超配生物医药板块将成为战胜市场的重要选择。

生物医药范文第9篇

*生物药园区原名*工业园,位于319国道浏永高等级公路两旁,距长沙市中心35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18公里,距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25公里,临近*市北大门,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年开园,*年确定走医药专业园区之路,系省唯一的医药专业开发区,中国医药企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园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控制区域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东园、西园、南园,入园企业65家,其中医药生产企业42家,国家重点医药实验室8家,部级新药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9个。目前它是全国面积最大、医药企业最多、科技新药最集中,最具医药专业服务管理水平的生态智能型园区。

在*年编制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产业旅游是其五大特色专项旅游产品之一,当时,其产业资源主要是花炮、花卉苗木,而数年后,生物医药园的迅速崛起,生物医药在省内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生物医药资源成为继花炮资源之后产业旅游的又一补充部分。中外开展工业旅游的历史证明,工业旅游必将成为生物医药园的一张名片,开展工业旅游,对园区的整体形象乃至企业、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将会是一次很大的提升,同时对*整体旅游形象也是一次凸现其形象的绝佳手段。工业旅游的开发将使*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使*旅游更好地融入长株潭,服务于长株潭,互补于长株潭。

二、生物医药园区的资源评价与现状分析

(一)人文资源历史价值生物医药园区设立的原因之一是:医药产业转化水平不高,尤其是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产业转化的平台,使我省即使有排在全国第二位的中药材料,有排有全国第五位的医药科研力量,但医药经济总量却长期徘徊在全国二十位左右。所以,刚一开始,生物医药园区就被定位为医药专业开发区,为湖南医药搭建产业化平台,准确的定位,使园区发展速度加快,短短数年,其占地面积和企业总量甚至超过了张江“药谷”,生物医药园的成功运作,现已成为湖南医药科研产业化的加速器,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中国医药企业集群发展示范区,也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中国唯一进行医药产业促进项目的地方。生物医药园的先进管理模式,高效独特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园区开发建设向定向、特色、多元化的转变,其发展速度之快,效果之明显被誉为湖南园区经济的一匹黑马。这匹黑马让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纷至沓来,数年时间,为园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加上65家企业和园区的管理模式形成多姿多彩的企业管理文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园区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独特的人文资源。

(二)自然资源价值园区芳草凄凄,绿树成茵,鲤鱼塘水质清冽,秀丽的捞刀河绕园而过,其空气质量、水源条件、植被情况都达到一级标准,园内建筑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水榭街、山地街透露出欧陆风情;即将建成的水域面积153亩的千鹭湖和曲径通幽的民俗文化街,营造出“崇尚高科技,亲近大自然”的怡人环境。自然风光秀美,环境清新怡人的园区,为打造健康新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三、生物医药园区旅游功能及设施现状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生物医药园的发展环境日益优越,已成为投资者的首选之地。园内实现“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做到了雨污分流、管线地埋、厂舍分离、通透式围墙的现代化建园理念的实施,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了园区的城市化进程。水榭街、山地街等商贸步行街和紫星广场、健康广场、入园口广场和幸福泉等别具特色的市政工程的建设,基本上做到了吃、住、玩、购不出园,已成为投资者的“创业乐园、居家乐园、休闲公园”,全新、齐全的基础设施为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四、未来规划

初期阶段(1—3年),在园区开展工业旅游,首先要让企业认识到发展工业旅游不是为了赢利而是借旅游搭建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舞台,通过自身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去影响游客,让其认可并为此去推广宣传,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工业旅游是企业整合营销的重要手段。其次,要为游客提供一些基础条件,如游览线路的安排,最好开辟一个游人专用参观通道,并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安全标志,美化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尊重游客的需要,游览线路内要避免出现“闲人免入”、“谢绝入内”等禁止字样,对不适宜游客进入参观的,最好不要安排进线路内。

生物医药范文第10篇

生物医药项目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项目,其产品关系国民健康,一旦研发成功且被市场所认可,将会带来高额的经济回报。虽然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较多,但是成功的项目,尤其是获得专利权保护的项目,在其产品投入市场以后,很快会形成垄断优势,获取暴利。

二、生物医药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特性

实物期权方法是投资者基于未来实物资产变动的一种选择权,以某一个具体的实物资产或项目为标的物,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资产,不仅包含项目的实物资产,而且涉及到项目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不同的是,实物期权方法并非单纯的对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出预测,而是把未来新金流量的变动范围作为重点,即把项目的预测分析集中在项目的不确定性上,把不确定性带来的价值作为项目整体价值的来源。实物期权方法虽然在研究及运用上比较繁琐,但其在决策及管理上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缺陷。分阶段进行投资、前后阶段的关联性等特性保证了实物期权方法投资的柔性,保证了投资项目的上升趋势,可以在解决了项目的不确定性以后在进行投资,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生物医药项目是一项大型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且其投资具有高风险性、长期性、高投入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投资者在投过程中分不同的阶段注入资金。首先,对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可以分为研发阶段、投产阶段、市场开发与维护阶段,投资者在每一阶段开始时注入资金;其次,投资者可以根据现实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自由的选择是否继续进行投资;最后,当前一阶段任务完成以后,投资者需要对此阶段进行评估,对下一阶段的不确定性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将其降到最低,前一阶段的投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下一阶段与否。鉴于生物医药项目的高风险性,投资者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投资风险,对于所投资风险项目的评价并非一次性的静态决策,而是多阶段的、具有灵活性的动态决策过程。投资者根据生物医药项目的发展周期,把项目分为不同的阶段,分阶段的进行投资,在每一期结束后都要对项目进行评估,根据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拟定下一阶段的投资决策。所以说,在生物医药项目投资的决策中存在扩张期权、收缩期权、增长期权及放弃期权等多重实物期权。

三、实物期权与生物医药项目的适应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实物期权适用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充分发挥管理灵活性、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较大的投资项目。而对于生物医药项目来说,首先,项目的投资符合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新世纪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其次,生物医药项目是知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在项目投资的各阶段都有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参与其中,根据项目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变化,且在获得充分合理的信息基础上,做出最合理的投资决策,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灵活性;最后,由于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投资的各阶段都存在不确定因素,且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波动性较大,很难准确地进行预测,这就增加了投资项目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实物期权方法在生物医药项目价值评估过程中,具有传统价值评估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风险投资者在投资生物医药项目时,必须把高风险性作为重中之重,以分阶段资金注入的方式进行投资。由于实物期权的管理灵活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投资,确定正确处理风险的方法,从而合理的规避风险,保证投资的稳定性与增值性。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并非全是损失,依然能够为项目创造价值。实物期权方法没有否定这种不确定性的价值,而是将其归入到项目的总体价值之中,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价值评估。第二,在运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生物医药项目投资过程中,项目投资者可以根据变化灵活的选择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诸如研发成本、相关药品市场价格及市场总体状况等方面的新信息,然后根据新信息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项目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物期权方法的出现,把投资机会作为投资者的一项权利,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项目的总体价值,从而丰富了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决策理论。另外,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到不确定性较高但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生物医药项目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实物期权方法弥补了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了生物医药项目价值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实物期权方法在价值评估过程中更加科学,能够满足投资者科学全面评估项目价值的要求,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信息技术管理范文 下一篇:现代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