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00:55:38

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范文第1篇

《口腔生物医学》(CN:32-181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口腔生物医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口腔生物医学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侧重于报道国内外口腔基础医学研究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生物医学范文第2篇

工业激光和生物医学光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99年10月25~2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H.wcber教授和干福熹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21位代表(境外代表4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得到美国SPIE的支持,正式出版了会议论文集SPIE(工业激光论文集卜3862和SPIE(生物医学光学论文集关3863.前者共收录论文121篇,其中,国外作者论文13篇;后者共收录论文95篇,其中国外作者论文31篇。大会特邀了世界激光和生物医学光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作主题报告,全体大会4个特邀报告,工业激光分会8个邀请报告,生物医学光学分会4个邀请报告,这些特邀报告和邀请报告学术水平高,均反映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

2工业激光研究的最新热点

在工业激光器领域,由于半导体激光器迅速发展,准连续器件已达到4kw.因此,在许多应用领域均有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代替传统的气体激光器及固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目前光束质量较差,作为过渡的发展阶段是大量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其激光输出功率也已达到4kw级,光束质量获得明显改善。因此,在世界市场上,1998年固体激光器的销售金额,首次超过了CO:激光器。据估计,近期激光技术的应用在高功率激光器方面仍然会以COZ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为主。在激光应用领域,除了高功率激光应用以外,国外已经在激光精密加工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如法国利用准分子激光超精密打孔、划线,精度非常高,孔径圆整、光滑,在陶瓷如S13N;,A12O3等方面的精密处理方面已有深人的研究。本次会议涉及到准分子激光应用的文章有15篇,涉及领域有激光淀积超导薄膜,金刚石薄膜、非晶金刚石薄膜等,激光制备光栅,激光制备纳米颗粒。我国大陆学者主要把准分子激光用于制备薄膜,台湾大学是用准分子激光制备光栅,法国学者用激光制备纳米颗粒。可见国外用准分子激光加工开展面比我国广泛。从本次会议看,国外今后重点发展研究领域和前沿课题包括: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近五年内千瓦级器件将会实现实用化;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特别是盘片固体激光器近五年内也将会突破千瓦级;半导体激光泵浦全固体化紫外激光器已突破3W,如果能提高一个量级,将会逐步取代紫外气体激光器;利用准分子激光对电子元器件处理作了很深入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已成为激光超精密加工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外在激光制备薄膜方面的研究始终是一大热点。我国半导体工业基础差,不仅在集成电路发展方面吃了大亏,现在看来在光电子工业的发展方面又要重复以前的错误。国内有几个单位发展半导体激光器,主要侧重在通讯应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差距很大,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发展高功率激光器件,包括气体和固体与国际水平差距更大。从会上两个非常有代表的报告可知,其一是英国He:i。t一watt大学的D.R.Hall教授报告的平板波导高功率激光器件.代表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从基本原理到结构特性,均报告得比较详细,内容也很丰富。其二是德国柏林技术大学H.Webe:教授报告的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特别是针对激光二极管泵浦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腔体结构,很有特色与创新,在他的论文中有比较精辟的论述。此外,德国斯图加特宇航技术物理研究所主任Willyl,.Bohn博士,介绍了他们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圆盘型固体激光器,在一片直径5mm,厚度不足1mm的激光介质上,可取得500W的激光输出。部分代表与他讨论了与此有关的问题:①增益长度短为何能获得这么高的激光输出?②高掺杂晶体将产生晶格缺陷,直径5mm,厚度不足1mm的激光介质是如何制备出来的?③泵浦光如何进人激光介质,怎样实现均匀的泵浦?④是否可用更多的圆盘串在谐振腔光路上获得更大的输出?目前德国已解决了前三个问题。对于大于5kw输出的固体激光器介质热畸度仍不可忽略,输出光束质量大大下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法。在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方面,我们的研究大多注意在诸如激光的光斑直径、功率、照射时间、速度等参数和工艺的研究上。而对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尚不够,如激光照射到材料表面后,激光是如何烧蚀材料表面的,材料对激光的吸收与反射,材料表面吸热后如何进行传热?对材料表面组织结构改变及其形成机制,缺乏深人的研究。在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应加强研究力度。对这些基础研究有一定深度后,在激光加工应用中的工艺就有了理论依据。

3生物医学光学研究的最新热点

本次会议还涉及到光学层析成像及光谱学的理论与模型、生物监测的光学成像与光谱学、适用于生物医学和临床的相干域光学方法、生物光谱学和显微学、激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激光医疗等方面。以下就生物医学光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作一概述。(l)光学层析成像及光谱学技术的理论与模型。关于生物组织光学层析成像和光谱学技术的理论与建模研究一直是国际生物医学光学的研究重点。由BrittionChanee博士主持的“Optiealtomographyandspeetroseopy:theoryandmode1s”专题会议吸引了众多听众。来自各国的科学家报道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俄罗斯valeryv.Tuchin教授报道了活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控制的有关成果,其离体和在体的实验均证明了通过使用葡萄糖、trazograph等渗透活性助剂可改变人眼巩膜、皮肤等纤维组织的光散射特性。美国StevenIJ.Jacques教授做了《生物组织科学和工程中的光学技术》的特邀报告,J.R.M。盯ant教授介绍了生物组织中光散射的基本机理研究的进展。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兴德博士报道了衍射层析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一种用于高散射介质中扩散光子密度波快速、近场衍射层析成像的角谱算法,该算法可用于有限大小介质,并能同时重建吸收和散射系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张思豪博士报告了基于混浊介质中,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深层组织中血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深层组织中的血流动力学图像的重建。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智报道了用分形理论进行人眼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分析的初步结果。(2)生物组织的光学成像和用于生物监测的光谱学技术。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都在该领域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本次会议共有26篇论文涉及此项专题。其内容包括组织光学成像和组织光学参数测量、光学脑功能成像、近红外光谱术的血流动力学测量、组织超微弱发光检测、扩散光子密度波和X射线层析成像等。

StevenL.Jacques教授报道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摄像机的组织成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浅表皮肤的成像,其优点是可避免较深层组织扩散光子对成像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有效消除表层皮肤镜面反射及黑色素积淀的影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刘乱副教授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X射线照相术的新型光学祸合电子成像技术,该技术的独到之处在于使用新颖的CCD扫描和防辐射设计.可用小尺寸CCD成像器进行大范围视场的成像,且不损失空间分辨率.解决了现有电子成像器在成像所需分辨率下,面积不足以覆盖整个的问题。哈佛医学院DavidA.BoaS博士等人比较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术和扩散光学层析成像技术,定量测量组织整体和局部血氧变化的异同。如何定量测量组织中血氧的变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当前有几种技术可实现定量监测,但使用不方便,因而需要研制简便易用的检测装置,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美国得克萨斯农机大学汪立宏博士•报道了声致发光层析成像和扫频超声调制光学层析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声致发光成像技术利用聚焦超声波激发组织内部发光,实现在生物组织内部的选择性光激发,从而实现对较深层组织毫米量级分辨率的光学层析成像。会议中,利用无损伤的光学成像技术研究大脑功能和脑血液动力学变化成为与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报道了用大脑功能近红外光学成像器研究视觉刺激、手指运动时大脑视觉、运动皮层的活动以及前额叶在工作记忆和情绪活动中作用的成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杨炯炯博士用大脑功能近红外光学成像器研究了左前额叶在非相关词对编码中的作用;日本Kagoshima大学王钢博士报道了用基于大脑活动内源信号检测的光学成像系统.研究不同颜色形状的物体对猴子进行视觉刺激时其大脑皮层的活动;清华大学WemaraIicllty报道了用近红外光谱术研究大脑活动时氧合作用变化的结果。

(3)生物医学和临床的相干域光学方法。在该专题中,弱相干光学层析成像(OC丁)成为会议关注的热点。近年活跃在相干域光学方法及其医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平博士报告了目前OCT.ODT(光学多普勒层析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的刘纪元博士也就OCT技术的进展做了特邀报告。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清华大学的代表都报道了各自在()CT方面的研究结果。(4)生物光谱学和显微术。为获得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信息,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诸多生命现象的微观机理,近儿十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各种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研究。会上,代表们报道了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成像、荧光与光谱成像以及散射介质中光信息的获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如:加拿大英哥仑比亚癌症研究中心曾海山博士报道了一种利用荧光成像.可检测呼吸道与胃肠道早期癌症的系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顾敏教授报道了在混沌介质中,他们用角度门法代替时间门法,以提高成像的效率。(5)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和组织光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在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断研究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代表们就激光与组织相互作用时的光散射、干涉、光机械、光热、光化学效应,生物组织中光子的迁移规律,以及低功率激光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讨论。在光热效应方面,美国得克萨斯大学R.D.Glickman教授提出钦YAG激光器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碎石治疗的主要机理是光热烧蚀作用。俄勒冈医疗激光中心解哗博士报道了半导体激光器用于尿道焊接的研究成果。日本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所的K.Awazu报道了用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动脉硬化区组织光热效应的进展。昆明理工大学周凌云教授报道了生物组织激光光热效应微观机理的量子理论分析。另外,华南师范大学刘颂豪院士、加拿大J.R.North和匈牙利Dezso.Gal教授等还报道了光动力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4建议

生物医学范文第3篇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使用的材料为第一代生物医学材料。代表材料有石膏、金属、橡胶以及棉花等物品。这一代的材料大都已被现代医学所淘汰。第二代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是建立在医学、材料科学(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化学、物理学以及大型物理测试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研究人员也多由材料学家和医生来担任。代表材料有经基磷灰石、磷酸三钙、聚经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轻乙基醋、胶原、多肤、纤维蛋白等。这类材料与第一代生物医学材料一样,其研究思路仍旧是从改善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和生化性能,使其在生理环境下能够长期地替代生物组织。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川是一类具有促进人体自身修复和再生作用的生物医学复合材料。它是在生物体内各种细胞组织、生长因子、生长抑素及生长机制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建立的叫,由具有生理“活性”的组元及控制载体的“非活性”组元构成,有较理想的修复再生效果。它通过材料之间的复合、材料与活细胞的融合、活体组织和人工材料的杂交等手段,赋予材料特异的靶向修复、治疗和促进作用,从而使病变组织大部分甚至全部由健康的再生组织取代。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eprotein,BMP)材料是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中的代表。表1列出了近年来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发展情况〕。

2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

2.1生物医学金属材料(biomedicalmetallicmeterials)

生物医用金属材咪斗通常采用合金或钦金,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抗疲劳特性,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承力植人材料川,主要有钻合金(C。一Cr一Ni)、钦合金(Ti一6AI一4V)和不锈钢的人工关节和人工骨〔7口。镍钦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和智能性,可用于矫形外科、心血管外科等。

2.2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biomediealpolymer)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有天然和合成两种,其中合成高分子材料发展较快。合成的软性材料常用作人体软组织(如血管、食道和指关节等)的代用品;合成的硬性材料则用作人工硬脑膜、人工心脏瓣膜的球形阀等;液态的合成材料(如室温硫化硅橡胶)可作为注人式组织修补材料阁。

2.3生物医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或生物陶瓷(biomediealeeramies)

生物陶瓷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陶瓷主要包括两类:①惰性生物陶瓷(如氧化铝、医用碳素材料等),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能良好,分子中化学键的作用力较强;②生物活性陶瓷(如轻基磷灰石和生物活性玻璃等),此类材料能在生理环境中逐步降解、吸收,或与生物机体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因而具有极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2.4生物医学复合材料(biomediealeomposlites)

生物医学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主要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也可用作人工器官的制造。其中钻钦合金和聚乙烯组织假体常用作人工关节;被钦合成材料作为人工股骨头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高分子材料与生物高分子(如酶、抗原、抗体和激素等)结合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

2.5生物医学衍生材料(biOI.刃iadded目叮.妞dais)

生物医学衍生材料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生物组织衍生而成的。经过处理的生物衍生材料是无生物活性的材料,但其具有类似天然组织的构型和功能,在维持人体动态的修复和替换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皮肤掩膜、血液透析膜、人工心脏瓣膜等〔9]。

3生物医学材料的市场现状

生物医学材料产业是一种发展迅猛的高新技术产业。1992一1995年,其销量的全国增长率为7%一12%,超过全球经济的一般发展水平,在亚洲地区发展最快,增长率达到22%。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ganizationofeeonomiceorporationanddevelopment,OECD)预算[5〕,到2010年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市场销售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药物市场的销售额)。随着材料产业的发展和人体器官的广泛应用,生物医学材料这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已经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工业体系,其生产厂家由过去的商品材料工厂转为专业的生产工厂。生物医学材料的产品数目众多,仅高分子材料在全球医学上的应用已达到90多个品种,1800多种制品[‘o。1990~1995年,世界生物医学材料市场以每年大于20%的速度增长,中国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起点低,其市场份额只占全球市场的1.6%。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其经济地位同信息、汽车产业相当。现将世界各地区生物医学材料的市场状况。当代生物医学材料产业仍以常规材料占主导地位。200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额己达1650亿美元,其中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约占40%一50%[ll〕。20世纪90年代,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的平均年增长率为n%左右,1999~2004年有所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例如,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其销售额从200。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280亿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25%,其中矫形外科修复材料和制品的销售额在全球市场的年增长率可达26%(1999~2005年)。预计工程化组织和器官上市后,可开拓800亿美元的新市场;人造皮肤、组织粘合剂及术后防粘连制品的年增长率可达45%;心血管系统修复材料、血液净化材料、药物缓释材料等领域也呈高速增长的趋势〔‘2〕。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生物医学材料包括:①用于人工器官及代用品制造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低温各向同性碳、表面修饰与交联的血红蛋白、碳化硅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②用于人工关节及骨骼替代的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氧化铝陶瓷,甲基丙烯酸甲酷和苯乙烯的共聚物等;③用于人工膜替换的甲基烯酸醋类共聚水凝胶、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酷等;④用于应用粘合剂的亚甲基丙二酸酷、明胶、蛋白胶等。

4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前景

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和开发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生物活性骨、关节系统替换材料、人工心脏瓣膜以及眼科手术类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国家科技部资料表明〔’3〕,1996一200。年间,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市场需求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7%,比全球的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的市场增长更加迅猛,例如2000年我国人工关节市场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0%,远高于美国同期的4%;“九五”期间国家的“复明计划’,[1叼规定,每年生产5万套人工晶体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国内每年消耗接人人体内的导管1亿多条,而且需求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国内生物医学材料的生产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产值还不到全球份额的千分之一,且增长缓慢,1996一2001年,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左右。国内生物医学材料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4个突出的问题:①仿制品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②销售价格低,但档次和质量也低;③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④研发投入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与此同时,外商的大批涌人,不仅带来了大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还展开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2000年底国内公司在我国注册生产的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只有53种、,而国际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在我国注册生产、销售的品种多达300多种睡〕。因此,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4.1确立重点开发产品

复合材料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的主体,有效地解决了材料的强度、韧性及生物相容性的问题,是生物医学材料新品种开发的重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哪〕。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合金、碳纤维、无机材料(生物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以及血液净化剂的开发。这些生物医学材料应该作为我国今后重点开发的产品。

4.2构建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新技术体系

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新技术体系必须以生物医学材料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带头作用,实行产、学、研结合,成立学科齐全、队伍精干、人才结构合理的生物医学材料科研队伍,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学高新技术产品。

4.3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必须积极参加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及时掌握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强化“产品国际化”的意识,在新产品开发上要紧紧跟随甚至超越国际潮流,增强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品的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4.4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生物医学范文第4篇

一.生物医学企业的伦理道德问题与立法的客观必然性

目前,我国大陆尚未制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法律条文。但是,《婚姻法》中却规定了“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其它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患者禁止结婚。同时,卫生部于1986年对婚姻保健常规的《异常情况的分类指导标准(试行)》文件中也具体规定了以下疾病患者不得生育:(1)婚配双方均患有重症智力低下者。(2)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严重的常染色显性遗传病者。(3)婚配双方均患有相同的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婚配的任何一方属于多基因病的高发家系患者。(5)其他罕见的严重遗传病等。然而,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无论在人工授精还是在试管婴儿方面都已达到世界水平。我国的法律、法规对结婚、生育条件做了硬性规定,但那些不符合、不具备结婚、生育条件而又渴望能够结婚生育的人们,生殖技术的革命又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这种希望的诱惑在很大程度上又势必与现行的法律相冲突。因此,我国的法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应作相应的修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生物医学企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伦理道德基本原则问题

我们认为,生物医学企业为了确保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正确合法的运用到医学上,保障和监督供、受者的合法权益及医院和医师合法履行其职责,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生物医学企业、卵子无偿捐赠原则

继我国湖南医学院建立了第一个人类冷冻库后,目前,广州、上海、郑州等都相继出现了采集和提供卵子的生物医学企业机构。这些机构的、卵子的来源,供给者都是以无偿自愿的形式捐赠,我们认为,在无偿自愿的原则基础上,捐赠者有权了解提供和捐赠和卵子的社会意义和对其自身有无不良后果。尤其是女性,有权了解捐赠卵子的过程,以及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和预后情况,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捐赠。医院和医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真实的答复。对提供和捐赠者来说,有权随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撤销提供和捐赠。接受者或第三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执行。提供和捐赠者,应当以无偿的方式进行,捐赠卵子的妇女除享受医疗和对身体的补助费用外,不得附带有任何有偿性质的商品化条件。

(二).生物医学企业禁止、卵子以商品形式交易的原则

禁止商品交易的原则,首先是出于对受赠者负责的目的,也是出于医学人道的目的。禁止对精(卵)子商品交易,是提高提供和卵子质量的前提,也是保障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它对未来生物人工生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缺乏生育条件的人们对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需求不断增多,供捐者相对短缺已成定局,这种供需矛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变相的商品交易。有鉴于此,为了遏止这种商品交易的行为,在制定法律时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禁止的原则:1.严格规定受赠者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以有偿方式获得捐赠者的和卵子,严格杜绝捐赠者与受赠者的接触。2.医院应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捐赠者的身体、身心健康,不能因此而损害捐赠者的利益。3.实行回避原则,对捐赠和受赠双方当事人来说,医生不能是双方当事人的亲戚、朋友或有厉害关系的人,应该采取回避的原则。4.制定有效的打击措施,对任何形式商品化交易的行为应给予严惩,严厉打击那种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利以谋取利益的行为,以及把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凌驾于他人生命健康权利之上的不法行为。

(三).健康原则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生命健康等权利,公民的身体、生命应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在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过程中,必须坚持健康原则,不得以任何非法形式和强迫手段收集和采集不健康或不健全的和卵子,而损害受赠者的生命、健康及人格尊严。

三.生物医学企业供精(卵)者,受精(卵)者伦理道德与法律合同问题

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涉及的权利义务在我国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对这类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议,而且也时有法律纠纷案件的发生。目前,我国这种情况还不多见,但随着新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涉及亲生与非亲生的事件势必会逐渐增多。为防止和解决这类纠纷,应从法律上确定此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并对所有有关人员讲明权利和义务,并签定法律上的合同,以此来约束和制约生物医学企业违法违纪现象和有悖社会道德的事情发生。

四.生物医学企业设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法律体系问题

虽然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这一生物医学技术,使千百万由于各种缺陷而不能自然生育的父母获得了繁育子嗣的能力,但这一技术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危险与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防患与未然,用法律形式给这一技术定格,使它在法律的约束下正常健康的发展。

对于生物医学企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定:

(一).对生物医学企业进行规定立法,划定适用范围,制定基本原则,设定组织实施的机构。

(二).对生物医学企业的医师资格和技术条件的核准。

(三).规范生物医学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职责、义务及权利,建立资料数据库,同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四).尊重捐赠者的自(有权捐赠也有权撤销),人身权和保障其健康权。

(五).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任何生物医学企业违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医学生命科学专家委员会设置与职能

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规定和设置。随着生命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生物医学企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涉及到复杂的医法律、道德和伦理问题,对此问题仅凭现在的行政和行业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所以,为规范生物医学企业的医学生命科学的顺利发展,使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更科学化、更法制化,国家应尽快成立医学生命科学专家委员会,专门承担生物医学企业的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实施的资格评审,及卵子的健康评议,对所涉及有关医法律、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咨询和服务等。

六.生物医学企业应注意和杜绝发生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随着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新生殖技术的全面实施,难免在全国范围内,使供精者或供卵者的后代彼此再结合并生育子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血缘关系上的近亲结婚。,目前的措施有以下几条:1.严格规定生物医学企业的供捐者的、卵子只准使用一次,限制多次使用。在实施这项技术的企业或机构应作出限制性的法律条文加以约束。2.供捐者的、卵子被受赠者使用应有资料存档,最大限度的把供捐者的地域距离拉大,有条件的可东西、南北异地交换。3.对生物医学企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人,在婚前检查时,必须作血液方面的检查(亲子鉴定、DNA指纹分析等)。

(二)生物医学企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的开发,使得独身大令妇女和有生理缺陷不能结婚的男士,通过这项技术,达到单亲的目的。这种无父无母的法律关系及社会关系,在我们的国度里是不提倡的,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新生殖技术是作为医学手段来帮助那些有不育症、生育缺陷等疾病的人,达到生育的目的。而有生育能力的人绝不能用库、卵子库来充当后代的父、母,更不能以此来充当商品运作,把它当成“造人的工厂”或“造人的种子库”。

生物医学范文第5篇

生物医学信号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它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从信号本身特征、检测方式到处理技术,都不同于一般的信号。

1 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

生物医学信号由于受到人体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有着一般信号所没有的特点。①信号弱,例如从母体腹部取到的胎儿心电信号10~50μV。脑干听觉诱发响应信号小于1μV。②噪声强,由于人体自身信号弱,加之人体又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因此信号易受噪声的干扰。如胎儿心电混有很强噪声,它一方面来自肌电、工频等干扰,另一方面,在胎儿心电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母亲心电,母亲心电相对我们要提取的胎儿心电则变成了噪声。③频率范围一般较低,除心音信号频谱成份稍高外,其他电生理信号频谱一般较低。④随机性强,生物医学信号不但是随机的,而且是非平稳的。正是因为生物医学信号的这些特点,使得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成为当代信号处理技术最可发挥其威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2 生物医学信号的分类

生物信号如从电的性质来讲,可以分成电信号和非电信号,如心电、肌电、脑电等属于电信号;其它如体温、血压、呼吸、血流量、脉博、心音等属于非电信号,非电信号又可分为:①机械量,如振动(心音、脉搏、心冲击、Korotkov音等)、压力(血压、气血和消化道内压等)、力(心肌张力等);②热学量,如体温;③光学量,如光透射性(光电脉波、血氧饱和度等);④化学量,如血液的pH值、血气、呼吸气体等。如从处理的维数来看,可以分成一维信号和二维信号,如体温、血压、呼吸、血流量、脉博、心音等属于一维信号;而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X光片、超声图片、CT图片、核磁共振(MRI)图像等则属于二维信号。

3 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方法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生命现象、状态、性质、变量和成份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和量化的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研究,是根据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对所采集到的生物医学信号进行分析、解释、分类、显示、存贮和传输,其研究目的一是对生物体系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二是协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中的一个先导技术,由于研究者所站的立场、目的以及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使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技术的分类呈现多样化,具体介绍如下:①无创检测、微创检测、有创检测;②在体检测、离体检测;③直接检测、间接检测;④非接触检测、体表检测、体内检测;⑤生物电检测、生物非电量检测;⑥形态检测、功能检测;⑦处于拘束状态下的生物体检测、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生物体检测;⑧透射法检测、反射法检测;⑨一维信号检测、多维信号检测;⑩遥感法检测、多维信号检测;一次量检测、二次量分析检测;分子级检测、细胞级检测、系统级检测。

4 生物医学信号的处理

技术自然界中广泛的生物医学信号是连续的,人们处理生物医学信号的程序一般是先经A/D转换,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本文对一维信号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4.1 时域方法——AEV方法AEV方法原是通信研究中用于提高信噪比的一种叠加平均法,在医学研究中也叫平均诱发反应法,简称AEV(averaged evoked response)方法。所谓诱发反应就是肌体对某个外加刺激所产生的反应,AEV方法常用来检测那些微弱的生物医学信号,如希氏束电图、脑电图、耳蜗电图等。希氏束电图的信号幅度仅1~10μV,它们在用AEV方法检测之前,几乎或完全淹没在很强的噪声中,这些噪声包括自发反应、外界干扰、仪器噪声。AEV方法要求噪声是随机的,并且其协方差为零,信号是周期或重复产生的,这样经过N平方次叠加,信噪比可提高N倍,使用AEV方法的关键是寻找叠加的时间基准点。

4.2 频域滤波方法频域滤波是数字滤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消除生物医学信号中噪声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当信号频谱与噪声频谱很小时,可用频域滤波的方法来消除干扰,频域滤波器可分为两类: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IIR滤波器的主要设计方法有:冲激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

4.3 自适应滤波方法自适应滤波器能够跟踪和适应系统或环境的动态变化,它不需要事先知道信号或噪声的特性,通过采用期望值和负反馈值进行综合判断的方法来改变滤波器的参数。自适应滤波器的设计有两种最优准则,一种准则是使滤波器的输出达到最大的信噪比,称为匹配滤波器;另一种准则是使滤波器的输出均方估计误差为最小,这就是维纳(Wiener)滤波器。维纳滤波器是从噪声中提取信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根据全部过去和当前的观测数据来估计信号的当前值,维纳滤波器要求解著名的Wiener?Hopf方程,它是期望存在情况下的线性最优滤波器。卡尔曼(Kalman)从状态空间模型出发,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线性最优滤波器即卡尔曼滤波器。 Kalman滤波理论是Wiener滤波理论的发展,它最早用于随机过程的参数估计,后来很快在各最优滤波和最优控制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值得提出的Kalman滤波器提供了推导称作递推最小二乘滤波器的一大类自适应滤波器的统一框架,实际上广泛使用的最小二乘算法即是Kalman算法的一个特例。

4.4 混沌(Chaos)和分形(Fractal)方法混沌和分形理论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课题,混沌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初值敏感性和参数敏感性,即所谓的蝴蝶效应。混沌学研究的是无序中的有序,许多现象即使遵循严格的确定性规则,但大体上仍是无法预测的,比如大气中的湍流、人心脏的跳动等。混沌事件在不同的时间标度下表现出相似的变化模式,与分形在空间标度下表现十分相象,但混沌主要讨论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不稳、发散的过程。混沌与分形在脑电信号处理的应用中尤为引人注目。自本世纪二十年现脑电信号以来,人们对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由于脑电信号的随机性很强,始终难以找到其规律性,无法使脑电信号成为认识大脑思维以及某些属性的有用信息。究其原因是脑电信号是神经元动作电位的无规则的脑电活动,实际上只由少数独立的动力学变量控制着,因此可以用研究混沌动力学的方法来研究人脑的功能。

4.5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方法小波分析是传统傅里叶变换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小波的多分辨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具有良好的空间域和频率域局部化特性,对高频采用逐渐精细的时域或空域取样步长,可以聚焦到分析对象的任意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已被人们誉为数学显微镜。目前,在心电数据的压缩、生物医学信号的信噪分离、QRS波的综合检测、脑电图EEG的时频分析、信号的提取与奇异性检测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医学范文第6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CN:23-154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旬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生物医学范文第7篇

1.1学分、学时改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计170学分,理论教学16学时折合1学分,实验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总课时控制在2500-2700学时范围以内。

1.2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根据教学环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括若干模块,模块下包括若干课程。课程按性质分必修和选修两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高于20%。另外还加大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超过了总学分的25%。

1.2.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取消了原培养方案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了部分通识必修课的开课学期,增加了程序设计语言的实验学时。

1.2.2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学院经过多次研讨,在原有2009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落实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部分基础必修课的课程名称、涉及的课程内容、开课学期及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并将原基础选修课中的医用化学和临床生物化学与检测分析合并为一门课程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

1.2.3专业教育课程平台该平台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科学性、前沿性。经过多次论证,将原2009版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生物医学工程概论改为生物医学工程导论;专业选修平台的电子线路设计(电赛课程)由原2009版培养方案中第4学期调整为第3学期开设。

1.2.4实践教育平台该平台由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社会实践、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实践活动等模块组成。

2改进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教学

2.1改革专业选修课的自由选学方式教师根据其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的要求,指导学生选修课程系列,辅导学生自学,并带领其在相关领域进行科研实践。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充分自主地设计将来的学习工作方向,又可以发挥教师在某领域的特长,同时也给教师的思维和研究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2.2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在每个学期的第7-11周,组织听课小组集中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听课检查,发现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很好的指导;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观摩或参加教务处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2.3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2.3.1科学管理,稳定教师队伍深化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形成独特的管理机制,对有效促进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意义重大。采取一些倾斜政策,如特殊岗位和基础科研等级别、待遇岗位津贴制度,吸引和稳定优秀拔尖的学术人才与技术人才。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

2.3.2加强多方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素质,促进科技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是以理、工、医为基础的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学科,只有在理、工、医三者结合的前提下才能解决,其间涉及的学科广人员多,必须密切合作。另外,学校组织应生医专业骨干力量,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研讨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3加强实践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医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必须在实践中操作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找到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方向。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原有的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1实验课改革改革原来的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实验时数,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的钥匙,也是后续实习及工作的基础。为此需要把实验从原来是理论课的附属地位,提高到和理论课一样重要的地位。

3.2形成较成熟的电子设计竞赛、创新课题指导小组吸收青年教师到培训队伍中来,增加指导教师数量,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学生中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竞赛学员的数量与质量,争取为学院增加荣誉。

3.3创新实习与就业结合模式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利用实习基地资源,提高实习质量与效果,为选人用人和实习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针对想毕业直接工作的学生,学校利用建立的企业实习基地,提前推荐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目前,学院已与蓝韵网络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合作基地,部分优秀的学生可被实习基地单位留用就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结语

实行培养方案修订、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同时涉及招生、毕业和后勤服务等多项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完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根本的问题在于更新思路,使专业培养与市场接轨。建立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更好地培养人才。进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应根据学院自身条件,不断探索教学模式。

生物医学范文第8篇

2月1日晚,维多利亚州总督戴维・克莱特舍尔(David de Kretser)教授在州督府为参加研讨大会的代表举行了欢迎酒会,高度赞扬在墨尔本举行的首届“澳中生物医学研讨大会”,感谢中方组织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前来墨尔本参加这次学术大会。他希望双方高层次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讨能长久延续下去,并在可能合作的领域里建立合作关系,在双方共同研究的领域里为人类作出重要贡献。

2日上午,澳中生物医学研讨大会在世界著名的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举行了开幕式,维多利亚州总督克莱特舍尔教授和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梁梳根先生分别致辞祝贺,欢迎来自中澳两国的生物医学专家和中国优秀博士生。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理事会首席执行官瓦维克・安德森(Warwick Anderson)教授、蒙纳士大学校长理查德・拉尔金斯(Richard Larkins)教授和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所长苏赞纳・考瑞(Suzanne Cory)教授也先后致辞祝贺。

随后,中澳两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量级科学家先后进行了10场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报告,大会特邀的世界级顶尖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道何提(Peter Doherty)教授,为与会代表作了题为“瘟疫与流感”的精彩演讲,使与会代表受益匪浅。来自国内的专家感慨地说,这真是难得一听的世界级大师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饶子和校长围绕“SARS冠状病毒”的复制机理作了报告。饶校长独到的见解、通俗的比喻和诙谐的语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热烈的掌声,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澳中生物医学领域的陆德威(Ludwig)癌症研究所所长托尼-伯杰斯(Tony Burgess)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陈慰峰教授、墨尔本大学杰出华裔学者林延龄教授、墨尔本大学终身荣誉教授考林・马斯特斯(Colin Masters)教授、纽卡索大学校长N・桑德斯(N Saunders)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科学院院长裴钢院士、亨利王子医学研究所伊凡・辛普森(Evan Simpson)教授、墨尔本大学Bi021分子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迪克・威滕豪尔(Dick Wettenhall)教授、昆士兰医学研究所马丁。莱文(Martin Lavin)教授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列文・喀什甘(Levon Khachigian)教授等十余位著名科学家,从不同的视角为大会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大会学术报告后,与会代表围绕“干细胞生物、癌症分子基础、细胞信号与功能、免疫与疾病、细胞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肿瘤、病毒性传染病与免疫、中医与新药开发、衰老机制与肿瘤形成”等主题,进行了11场专题学术报告研讨会。分组研讨为会议代表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机会,并使代表获悉了生物医学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情况和创新成果。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两国大学和医学研究机构的93位著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作了报告。中国科学家、研究人员的学术报告,不断赢得澳洲同行专家的赞许,独到的见解引起了澳方专家的关注。

2月2日晚,墨尔本市政府与大会组委会在墨尔本市政厅联合举办了“建立与中国的商业联系”特别论坛,邀请中澳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科学家及澳洲产业界的领袖人物,分别作了中澳两国生物技术发展与合作的演讲,吸引了120多名从事生物科技研发和商业应用方面的专业人士。论坛结束后,墨尔本市政厅为与会代表举行了鸡尾酒会。

出席本次研讨大会的双方与会代表对首届澳中生物医学研讨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多年以来中澳双方科学家通过多种不同形式交流的成果体现,也是双方科学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必然结果。有的专家甚至认为,这次学术大会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术研讨的价值本身,它将使双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入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在许多方面有新的创举,有四大特点。

规模大:出席研讨大会的中澳科学家、专家学者正式注册188人,实际参加开幕式的人员达200人之多,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博士生82人。

层次高: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道何提教授,中国科学院饶子和、裴钢、陈慰峰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弘扬院士,中科院北京微生物所、武汉病毒所高福、胡志红所长,墨尔本大学终身荣誉教授考林・马斯特斯教授,墨尔本大学杰出华裔学者林延龄教授,纽卡索大学校长N・桑德斯教授和墨尔本大学Bio21分子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迪克・威滕豪尔教授及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所长苏赞纳・考瑞教授等出席了大会。

规格高:维多利亚州总督戴维・克莱特舍尔教授,维多利亚州财长约翰・布拉比(John Brumby)先生,墨尔本代市长州议员凯利・辛杰斯(Gary Singers)先生,蒙纳士大学校长理查德・拉尔金斯教授等出席了大会。

水平高: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道何提(Peter Doherty)教授等十余位著名科学家为大会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为鼓励中国青年学生努力探索生物医学科学前沿问题,勇攀科学高峰。这次研讨大会有一个特别创意,即把学术交流与培养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年轻一代高端人才相结合,这为大会增添了崭新的色彩。在澳洲华人生物医学协会大会组委会的努力下,蒙纳士大学、悉尼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出资,给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六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共14名优秀博士生每人3000澳元的经费支持,使这些优秀博士生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研讨盛会。这些优秀博士生也都珍视参加这次高层次学术会议的机会,他们为能与生物医学领域世界级的专家们交流讨论而感到荣幸,为能被世界级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邀请参观实验室并受赠专业书籍而感到高兴。澳方专家对来自中国大学攻读生命科学的博士生发生了浓厚兴趣,希望不久能看到他们当中的优秀博士生师从自己门下。这一创意也是中国在澳优秀学人配合教育部提出的实施“三个一流”的目标,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际行动。

首届澳中生物医学研讨大会由墨尔本“澳洲华人生物医学协会”主办。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对本次大会从创意到筹备,从组织到实施,给予充分重视,中国教育部国际司、财务司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总督、墨尔本市政府及多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给予经费上超常规的支持力度,使本次学术大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并取得了两项直接成果:一是大会筹委会为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等六所大学和中科院研究院所的共14名优秀博士生提供每人3000澳元的旅行学术资助;二是四川大学副校长李虹教授宣布,第二届中澳生物医学研讨大会将于2009年在四川大学举行。

生物医学范文第9篇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CN:37-141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主要报道人工器官、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测量、心脏起博与电生理、医学超声工程、血液净化、人工智能、医学图像与成像、核医学装备、介入医疗工程技术、康复工程、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及传感器、医学物理、生物效应等领域的文章等。

生物医学范文第10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CN:11-2261/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主要刊登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与控制、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测量、中医工程、数字化医学中心、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医疗设备和器械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最新科技成果。设有论著、综述、研究简讯、临床应用、仪器维修等栏目,适合中高级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的科研人员、工程人员、临床医生及学生等阅读。

上一篇:医学影像学范文 下一篇:生物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