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5:54:04

生态学论文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外仍然没有一本专业的《葡萄生态学》教材。虽然2009年以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主要参考了张光伦教授主编的《园艺生态学》教材,并结合葡萄生态学自身的特点制作了课件和讲义。但是,生态学的研究日新月异,分支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葡萄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理论视野,密切关注葡萄生态学领域科学研究前沿和动态,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过去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发现,《园艺生态学》教材能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组则结合最新的葡萄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补充和优化。如在葡萄气候区划方面,授课老师根据研究结果补充了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葡萄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再如我国优质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区域,保护生态环境一直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坚守的重要目标。在葡萄生态学的讲授中不断更新了沙漠产区、戈壁滩产区、盐碱地较为严重的产区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生态需求。另外,根据不同生态因子对葡萄与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不同,课程组采用了区别于园艺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课程的授课架构和顺序,对涉及重要生态因子的章节加强了学时和内容。例如目前水分缺乏和低温冻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两章的讲授则更为详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只有深刻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对葡萄原料质量、葡萄酒质量和风格等方面的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和深入。

1.2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1.2.1提高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过去由于没有参考教材,并受“注入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上课时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忙于记笔记,强调讲授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提问、增加小测验,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温习和思考。另外,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由授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思考,在下课前5~10分钟进行解答和评论。既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相互学习。改革实践中另一种互动的方式是提前定向生态学热点主题,如气候变化对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影响、环境污染与葡萄生产等,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同学们经过准备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过去以教为主变为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1.2.2增加学生主导的课程讨论课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一直安排4个学时进行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具体做法为首先按照我国行政区划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每个年级全体同学分为31个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并结合生态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对每个区域进行生态评价,并结合当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进行论述。所有讨论内容需制作成幻灯片,并上台讲解5分钟。同时,随机挑选5名学生作为评委,授课老师辅助点评,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质疑。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授课老师主要进行引导和辅助点评,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讨论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锻炼了材料收集与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另外,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上台讲解,对该产区的生态条件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有小组通过集体交流,使得全年级的每一个同学对全国的生态条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为以后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学习,以及进入产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手段已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概念较多,所以仅依靠幻灯片进行讲解有时仍显得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授课老师在尽量制作更为优美的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章节内容,收集整理大量实地照片、视频进行讲解。授课老师利用科研活动、考察等机会,分别在新疆、辽宁、山东、吉林、四川等产区从生态学的角度拍摄了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如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园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而直观的例子。另外,课程组还积极下载和制作各种视频,补充说明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课程组在新疆北疆地区拍摄了戈壁滩产区从原地选择、葡萄园管理到酒厂生产全过程的视频,以生态学知识为切入点,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北疆产区的生态条件及其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我国干旱地区葡萄与葡萄酒的特点及其生态学基础。

2改革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用考试、课堂讨论以及小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可以综合评定教学效果。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从以前的成绩构成仅为期末试卷考试加上平时考勤改为讨论课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4大块,而且期末试卷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80%降为65%,更加注重了对平时讨论、实验、实践能力的考核,导向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3展望与建议

经过5年的改革与实践,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得到了优化,教学手段和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学生对“三基”知识点掌握得更加透彻,基本能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我国不同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就教学本身而言,还需要从多方面进一步进行改革。第一、实行小班上课,尽量让每一个同学得到动手、动口、动脑锻炼的机会。第二、增加课时数,特别是增加实践教学量。葡萄生态学是研究葡萄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学生应多走出教室,深入葡萄产区和基地,进行试验、实践。第三、针对专业特点改革培养方案。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虽然是工科,但农科的知识点也非常密集和重要,建议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使学生前期先修完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等基础课程,为葡萄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技术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在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时,技术总是被一些学者认为与生态危机的产生密切相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技术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的想法,实际上是脱离了经济规律及社会生产方式抽象的谈论技术,这无益于探究生态危机与技术的关系,探究技术与生态危机关系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将技术及其背后操控技术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将技术置于其存在发展的经济活动之中进行考察,这样才能真正的厘清技术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依据上述的分析路径,福斯特指出,“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的技术进步就能解决生态危机,技术落后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的观点,用“杰文斯悖论”就能轻而易举的进行反驳。福斯特依据经济学家杰文斯通过统计学得出的结论,即当某种自然资源利用率提高时,非但不能减少对这种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反而会激发市场对这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从而揭示了技术进步背后的经济学规律,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进而对某种资源的需求与使用量也会增大,这样技术的进步不但不会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反而会加速资源的枯竭。结合“杰文斯悖论”及福斯特自身研究所得出的惊人数据,福斯特不免发问,“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研发的技术就能够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吗”[1]福斯特的回答是“相信技术奇迹能够解决生态危机的想法在本质上等于忽视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里技术的发展是从属于市场需求的[1]。”既然技术的发展不能解决生态危机,反而刺激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资源枯竭的速度,那么是不是“技术悲观主义”提出的通过抑制技术的发展就可以解决生态危机的观点更有道理了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样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本身无所谓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因为技术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也就不能利用技术根除生态危机,技术本身不具有独立性,它的生态作用是由其背后的生产方式以及这种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种追逐利润的经济理性所导致的,技术只不过是其控制自然、攫取利润的工具,“与资本在工厂中对技术的那种配置和运用方式———目的是为了控制劳动和生产剩余价值及利润———相比,也许技术本身不应受到更多的指责[2]。”至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完成了对“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双重批判,将技术从纷繁复杂的生态危机之中摘出,进而开始关注掌握技术的资本之手,逐步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定位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不是技术。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批判的矛头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时,他们便获得了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技术问题的机会,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资本主义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以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生态效益基本不在其考虑的范围内,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断定,那些有利于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技术,即“好的技术”、“替代技术”、“软技术”、“小规模技术”也从来不会被以经济理性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所选择,由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正式开启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

1.2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根除生态危机

在对“经济简化论”、“技术乐观主义”以及“技术悲观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之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终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批判的理论准备,亮出了自己的理论底牌,即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并且拿出了自己根除生态危机的终极方案,即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根源的理论依据。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二类矛盾”,“第二类矛盾”与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的顽疾和本质缺陷。“第二类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扩大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而以生产条件为其表现形式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则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就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福斯特则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经济运行规律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可持续性。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运行规律可以概括为,想尽一切办法地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地加快资本周转、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要求遵循生态原则,从整体的视角通盘考虑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显然是不相符的”[1],而这一切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本质进行揭示之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拿出了自己破解生态危机的终极方案,即以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进而实现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生态社会主义是按照生态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倡导和坚持一种能够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的人类中心主义[3],它坚持自然资源公有制,通过以自由人联合体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来解决生态问题,政府拥有强有力的生态管制权,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生态的监管,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问题上的自由化缺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视为建立生态文明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具备生态理性萌发的条件,社会主义与生态理性相互需要,并天然的结合在一起。对此,奥康纳指出:“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它还赋予了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2]。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态危机所引发的争议及其评析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破解引出了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三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即市场经济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技术的发展是保护了还是破坏了资源环境;资本主义制度到底是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如果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生态危机。对这些有争议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为客观的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并从中找寻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1市场经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利弊之争

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简化论”的批判而引发的市场经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利弊之争,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对于稀缺性自然资源使用规模的影响问题,即市场经济是有利于降低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还是刺激了其使用量的增长?笔者认为,在微观经济运行层面上,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高效作用,为自然资源制定反应其稀缺程度的,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市场价格体系,使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所承载的自然法则转化成引导、调节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源消耗量的价格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调节自然资源使用量的目的。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完全否定市场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未免有失偏颇。同时,“经济简化论”所主张的,完全依赖市场自发地调节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而不考虑生态规律,仅凭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所形成的价格体系来配置自然资源也是十分危险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受政府生态监管的企业往往就会掠夺性开发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经济简化论”将生态危机完全归结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是片面的。因此,无论是“经济简化论”,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都各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又各有其局限性。应该积极汲取两者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建立起在生态理性原则指导下的有政府进行生态监管的市场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在稀缺性资源配置方面的高效作用,又为市场划定生态规制,消除其生态负面作用,这才是通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生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正向效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技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利弊之争

技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利弊之争实质上是后现代思潮中“技术双刃剑”问题在生态领域的延伸,而“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在生态危机问题上的双峰对峙,正是传承了后现代思潮那种抽象的、符号化的理解技术的衣钵。笔者认为,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技术悲观主义”都只是抽象、片面的理解技术,并各自抓住技术生态作用的一端不放,片面地夸大了技术在治理或者破坏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只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技术应用的生态后果与其背后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以及经济规律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观点才是正确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单纯的技术进步可以解决生态问题的观点,也不赞成完全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而是主张通过转变掌握技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使技术获得生态学意义上的解放,主张转变拥有技术选择权力的经济理性为生态理性,使技术沿着绿色的方向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理解技术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其理论的唯物史观依据,为分析解决生态危机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笔者也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论述技术的生态作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在酣畅淋漓的完成了对“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双重批判之后,并没有给出如何发展技术、选择技术、发挥技术积极作用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的可行的方案,其所提出的“小规模技术”、“中间技术”等概念,尽管有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但又有在“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之间寻求妥协之嫌,有在发展技术或抑制技术之间折中处理的味道,没有体现出其所推崇的按照生态理性原则选择技术的设想。

2.3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为生态危机根源的争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特点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将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生态危机的根源。而关于这一问题,学界有着一定的质疑,质疑产生的缘由就在于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为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反而成效显著呢?笔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其只有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地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底线,才能满足其对剩余价值无限贪婪的内在要求,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进,资本不断地渗透到世界各地,必然使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化[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论断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性质的揭示是一致的。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都那么成效显著,事实上除了少数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外,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仍然十分普遍,这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最后,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根源”一词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是无法克服的,这是由其社会基本矛盾———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但这不妨碍那些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暂时性的延缓生态危机。实际上这少数的本主义发达国家只是通过环境立法、环境行政监管、大众环境意识的培育以及生态殖民入侵等方式暂时性地解决了本国的生态危机问题而已[5]。其中其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利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生态殖民入侵。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解决本国人民生活问题之际,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来保障本国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有毒垃圾废料,用贸易利益诱使发展中国家吃下污染的苦果;利用贸易剪刀差效应,从发展中国家大肆掠夺自然资源、能源来维持本国高消费、奢侈的生活。由此看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福利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生态贫苦基础之上的。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很严重的生态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社会主义作为解决生态问题最理想社会形态的观点应该坚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到了共产主义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而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则是在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完成的,它们二者都是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的社会形态,拥有着相同的性质,只是发展程度上有所差别,正如列宁在解释社会主义制度时所说的,“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公有财产,那末‘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7]。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具备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它的充分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其次,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但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用邓小平的话说“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把本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为直接、紧迫的任务列为头等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被忽视,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反而许多导致生态危机出现的诱导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广泛存在,这就回答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生态危机的疑问。以我国为例,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首要任务,生态建设往往被排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后,加之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协调机制也尚未建立起来,传统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尚在逐渐转型的过程之中,现代化的绿色技术体系远没有形成,体现生态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绿色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很淡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生态殖民入侵不断上演,这些都是导致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存在的现实因素,这也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瓶颈。

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破解及其所引发的争议,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又要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不能坐等资本主义的灭亡来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而是要立足于当下,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首先,发展体现生态理性的市场经济。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生态学的意义上深刻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8]”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积极作用,让市场价格客观地体现生态规律、生态原则,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生态理性的角度重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将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用效率纳入到效率体系之中,通过市场的效率优先原则引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自然资源消耗量;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将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挤出市场;政府要以公平为原则使各种经济主体可以平等的利用、享有自然资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付费的公平原则。同时,政府要依据我国的资源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为市场制定生态准则,为市场限定合理发展规模、划定生态边界,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重新恢复市场机制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活力,政府应帮助市场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责任,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生态监管,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严格管控那些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生态效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经济主体,进一步消除市场经济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市场经济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运行。其次,研发、选择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技术。应该将技术的生态作用置于具体的经济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探究掌握技术发展方向的经济规律,将技术的生态作用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我国政府应充分来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来引导技术的研发与选择融入更多的生态理性,为技术的绿色化转向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具体而言,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政府应积极地动用国家财政进行绿色采购,完善绿色市场准进标准,使运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此来鼓励企业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使企业的技术研发更加侧重以生态理性为原则,使企业努力将生态理性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技术中去,并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最能反映人与自然本真关系的客观规律注入到技术研发当中。在技术选择方面,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对使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奖励,激励其进一步选择绿色技术、使用绿色技术;通过颁布有导向性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引导技术的绿色化转向,逐步挤压黑色技术的生存空间,抬高企业使用有害技术的成本,将其排斥于选择之外。同时,我国应该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契机,加强绿色技术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协作,通过合理的选择技术来转变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先发展生态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效率、低排放的高新技术,通过结构性调整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化方向升级,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入侵,突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告诉我们,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超出国家、民族的狭隘界限,演变为一个关涉利益分配、政治博弈、价值选择的世界性课题,因此必须加强国际生态合作。为此,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的吸取国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我国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的建设之中,联合各方国际力量共同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进行的生态剥削与压迫;充分利用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有利时机,通过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国际环境会议来抵制生态殖民主义的入侵,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另外,还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在生态学意义上凸显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以公有制为保障的生态公平,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现城乡、区域生态建设的均衡发展,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占有和分配自然资源,消除弱势群体的生态贫困,消灭富人对穷人进行的生态剥削;实现以人民民主为原则的生态参与,保障人民对资源环境治理规划的知情权,使人民切实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决策之中,依靠人民的参与来建设人民自己的美丽家园;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幸福,通过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来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通过倡导绿色休闲、绿色生活来丰富发展人的交往形式、生活形式以及休闲形式,进而丰富人性、完善人格,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3篇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支点,所有设计的问题都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包括课程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目标。专业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专业课教学的目的。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的学习是要学生掌握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影响,在这个总目标下,不同的章节内容又有各自的分目标,如,“群落生态学”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的性质、结构、动态以及群落分类等,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生态管理实际。老师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目标,不得偏离。综合素质目标是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专业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一般包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与利用资源的能力,培养自我驱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技能等。老师只有准确把握了教学目标,才算占据了PBL模式的制高点,才有可能做好问题设计和发挥PBL模式教学的效果。

2.生态学问题设计

根据PBL模式问题的特点,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反复斟酌和在2012级生态学教学中试用后再修改,凝练了9个问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问题的特点

中9个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1)紧扣生态学课程内容,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和其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推理问题或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解决问题,能够获得专业水平和其他综合素质的提升。

(2)问题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或是来源于身边,或是社会热点,能激发起学生探索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3)有理论性问题也有只能通过实验才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直接的和唯一的答案,一些问题会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多而不断改变和逐渐深入,如问题1、5、6。

(4)问题分布到了生态学各部分内容之中,避免了重复;

(5)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产品,如图表、录像、论文等。在PBL模式生态学教学中应用证明,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一方面可以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二、结语

源自于西方医学教育的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演讲相比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值得我们借鉴,但这种方法如何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关于PBL模式生态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尝试。虽然确定的9个问题是按照PBL模式问题的要求经过反复推敲而形成的,但这些问题还是存在缺陷,如,9个问题虽然分布在生态学的不同章节,但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包含每一个章节的全部知识点;不是每一个问题都符合“ill-structured”的要求;问题之间也缺乏连贯性,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石油污染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油污土壤的含水率均高于对照样品,证实油污土壤中含有油分进而对水分进行包裹,阻止了水分的蒸发。有机质的测定结果显示,油污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和油污样品的土壤粒度、总氮、有效磷、速效钾测定结果没有明显规律性,说明能很快被植物吸收的钾和磷与土壤的污染程度无明显关联。所有的土壤样品的pH值无明显差异,并且均偏碱性。

1.2DGGE分析样品中的菌群结构差异

3个样品共检测到32个处于不同迁移位置的条带(见图1a),其中1-1,1-2和1-C样品中分别检测到19个、16个和19个条带,显示该类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组成非常丰富,细菌菌群结构比较复杂。但是,3个样品间条带数差异不明显,显示其中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复杂度没有因石油污染产生明显的差异。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出,石油污染土壤样品1-1,1-2的菌群结构图谱相对较为近似,并且与它们的对照组1-C差异较大,这显示同一区域的样品与对照样之间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PCA分析后,确定3个样品中对于菌群结构差异贡献较大的条带6条,包括B8,B12,B16,B24,B26,B27号带(条带位置参见。这些条带除B12失败未能获得条带序列外,其余条带均成功测序。通过对序列比对分析获得其所代表的物种信息。除B16能够比对上已知物种,条带B8,B24,B26,B27均不能以较高相似性比对到已知的物种(<96%),显示它们所代表的是未被分离培养的微生物类群,而与之最近似的均为NCBIgenebank数据库中未培养的物种序列。B12,B16和B26为1-1和1-2共有的区别于1-C的特殊条带。B16和B26分别以100%的相似性比对上嗜血杆菌Haemophilussp.HGH0209和98.5%的相似性比对上未培养的Rubrobacter(放线菌红色杆菌属)。这2条条带以及条带B12只存在于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或者是在其中的丰度要明显高于对照样品,显示这些微生物是造成石油污染和未污染土壤中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类群。对照样品1-C有或比例较高的条带为B8,B24和B27,分别属于拟杆菌门、放线菌的红色杆菌属。B8在NCBIgenebank数据库中最近似的序列也只有96%的相似性,显示其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未知物种,其在RDP数据库的物种分类地位中以83%的可信度被归类于拟杆菌门鞘脂杆菌目的Gracil-imonas属。

1.316SrDNA克隆文库组成分析

DGGE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检测片段的长度较短(约200bp),且群落中比较稀少的成员(<1%)难以被检测到。需通过构建16SrDNA全长克隆文库对微生物组成进行更精细的分析。1-1,1-2和1-C样品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分别获得可用序列70条、139条和37条。这246条16SrDNA序列总共被分成149个OTU。经与RDP数据库比对分析。其中主要的细菌类群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其中最占优势的是变形菌门,分别占1-1,1-2和1-C样品细菌克隆文库的58.6%,46.8%和43.2%。显示在石油污染土壤中,变形菌门细菌的比例升高,而在对照样品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的比例则相对于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较高。常见的石油降解菌假单胞菌属属于变形菌门,而在两个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假单胞菌属分别占了该样品变形菌门细菌的16.7%和10%,而在对照样品中则没有找到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因此变形菌门细菌在样品中比例的升高很可能是与石油降解有关的微生物受到底物刺激后大量增殖所导致的。DGGE检测到的部分差异条带能够在16SrDNA克隆文库中找到相似的克隆,如B8条带序列与OTU29有96%的相似性。但是,其余DGGE条带与文库中已有的OTU相似性较低(<92%),可能是由于该条带所代表的细菌比例

2结论

石油污染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其余理化指标无显著变化。DGGE结果显示油井周围污染和未污染土壤中细菌多样性丰富,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16SrDNA克隆文库结果显示,石油污染土壤中存在明显的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且变形菌门细菌的比例较未污染土壤升高。这可能与石油污染土壤后刺激其降解微生物的增殖有关。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对设计的指导作用。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对于设计的这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也是如此。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对当今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此理论的指导,今后的设计才能少走弯路。

(2)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对设计的检验作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生态学渐渐被人们所重视,生态学已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生态学的研究也广泛起来,生态学知识也丰富起来。这些生态学的知识成为检测设计是否优良的重要法宝。例如,美国军队的工程师在佛罗里达州的湿地国家动物保护区的北部建造的一系列小型水坝,其目的是为了这个区的灌溉,并提供一块适合放牛的湿地,以满足养牛者们的需求。结果:湿地被放干了,动物灭绝了,土地盐碱化,还出现了沙漠化的特征。此结果与生态学的世界观背道而驰,实为不良设计。

(3)优良设计证明后现代生态世界观的正确性。为特殊的需要设计不能让人感觉特别,相反,要尽可能地和更多的东西协调一致,这一点很重要,一件把一个人(或一个群体)隔离开或边缘化的设计物品一般是不能被接受的。[1]对于一个活动不方便的群体,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推着婴儿车或购物车,有的正在矫正视力,有的走路需要拐杖。为了使这个群体感到舒服与关爱,设计不应该显得特别,而应该尽可能地具有包容性。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优良设计,再一次证明了后现代生态世界观的重要性。

2为什么要让后现代生态学的世界观改变设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渐渐有了与自然抗争的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也渐渐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从而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我们生存的地球成为受伤的地球。酸雨问题、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热带雨林退化、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每个地球人的生活,我们的地球因为这些问题而伤痕累累。从历史的角度我们能够明确,在近百年来,地球生态变化是多么惊人。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中国的物种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灭亡。海南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减少,稀有植物如望天树、龙脑香等也处于濒于灭绝的境地。时间不等人,想改变我们生活的地球就要从现在做起,每天做一点,每人做一点。

3后现代生态世界观下的设计方法

(1)坚持绿色设计。设计师参与改善环境阻止进一步恶化的方式非常多,如拆解设计。为拆解设计是绿色设计的一大进展,可拆解的技术有助于循环利用,是在设计的源头即考虑到并解决好废物处理的问题。设计师还可以参与到新能源的发现使用中,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力等。如何将这些能源真正地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正是设计师所应对的巨大挑战。

(2)众多人参与设计。真正的设计团队是一个跨学科的科研队伍。这样的一个团队基本成员往往包括一位人类学家、一位心理学家、一位强烈爱好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环境科学家、一位医生、一位电力和机械工程师、一位律师、一位平面设计师等。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当有设计需要时,一群人共同分享同一个梦想,他们拥有不同的洞察力,用一双双慧眼寻找各种可能性。当今,全球存在大量设计顾问公司,以青蛙设计公司为例,我们是由于其产品设计而知其名,然而产品设计只能作为公司设计中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还包括企业形象设计与辅助交流设计。“今天产品的视觉外观,常常折中于代表客户的利益、使用者的体验、产品的开发以及生产成本、审美、原材料、市场调研等领域中,表现为不同观念之间一种冗长对话的过程。”2009年青蛙公司推出“全球创意公司”主题,无论是顾问、新科技,还是回应环境,回应社会,更多地体现为集体合作的关系,表现为多学科的交流以及多元化的重要性。

(3)重视设计师意图。帕帕奈克说过“设计师的意图和对设计物品的有意使用会产生精神价值。”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设计会有效地帮助环境的可持续吗?设计能够帮助那些边缘化的人更好地生活吗?设计能帮助节约能源吗?设计能有助于获得可再生能源吗?它能节省不可替代资源吗?设计师的提问将在精神上激励我们,滋养我们的心灵。

(4)真正关注设计伦理。真正在关注设计伦理,首先必须把注意力从“职业道德”上移开,这些所谓的职业道德,常常成为其自我保护的工具。真正关注设计伦理,是冷静地思考我们在设计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这样设计的后果可能是什么从而使设计实践更加的从容。

(5)设计师的适度介入。社会、环境与生态问题是大量的,现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设计师,他们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必须改变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然而这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以莱索托的妇女为例。莱索托的妇女的社会生活围绕着碾玉米展开的,电动玉米磨碎机的引进,是为了简化其工作,但这种介入打破了当地妇女的社会组织,当属不良设计。

(6)改革设计教育,明确人类状态。今天的设计教育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设计技巧教得太多了,与设计紧密相关的生态、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关的学问又教得太少了。设计教育中还应加入大量人类状况的研究,如对于地球上的人类社会来说,什么是理想的状态?什么是全球生态和行为系统的参数?我们的资源限度是什么?人类的局限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只有明确了真正的人类状况,设计师才能具有全局性的思维与眼光,才能做出真正的优良设计。

4后现代生态世界观将如何改变21世纪的设计

(1)人们将更加强调设计产品的质量、耐久和制作工艺。当今天的生活被垃圾包围,废弃的轮胎堆成一座座山时,有没有想过这种结果与设计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作为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的一大创造,创新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有计划地废弃车辆部件并有计划地推出新产品,造成消费者心理的老化,从而促进汽车销售。这种制度是违背生态学世界观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2)设计师和制造商将会对一种新产品的引进所造成的最终后果进行提问。这属于设计伦理的范畴,帕帕耐克认为,“冷静地思考我们在设计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我们的设计干预最终的后果可能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伦理思考的基础。”设计师有了这种意识,设计会变得更加胸有成竹,设计实践也会更加从容。

(3)将出现一系列新产品。尤其在这样一些领域,如工厂中的催化转化器、补燃器、洗涤器,以及空气、水和土壤的监控器。这些新产品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态设计观在全人类之间传播。

(4)没有一个设计师是独立存在的。人们终将会明白,没有一个设计师是独立存在的,所有的设计都会产生社会的、生态的和环境的后果。这就需要设计师树立生态世界观,从自身做起,在设计之前就考虑到设计可能会产生的后果,避免由于不良设计而产生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恶果。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6篇

1998年秋季,从云南腾冲引种产自缅甸境内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ChengetL.K种子15kg,在昌宁县大田坝乡新寨村芭蕉河进行育苗,开展南方红豆杉引种育苗种植试验示范工作。引进种子后,于秋季在苗床上播种,2009年3月初(惊蛰节令),种子发芽出土,6月,苗高达6~7cm时,将苗床小苗移植到营养袋上继续培育,2000年在昌宁县大田坝乡新寨村芭蕉河造林13.3hm2,在文沧村后山造林6.67hm2,在田园镇九甲村造林5hm2。引种种植的南方红豆杉结果后,用引种种植结果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做为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2.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观察

开展不同海拔,坡向种植红豆杉,连续观察红豆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生长情况研究。

2.2红豆杉育苗造林试验

2.2.1两段式种子育苗

(1)采种、制种在昌宁县,红豆杉育苗种植6a后开花结果。种子在9~10月成熟,成熟时种子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分批次采种。此时采下种子,用竹篮,筲箕等通透性好的容器盛装,在水中混细沙搓揉,出去外种皮,搓揉至大部分种壳出现毛面,后用清水漂洗,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或将采下的种子放入浆果脱浆皮中,冲水搅动脱去外种皮,再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

(2)种子储存方法一:种子采集后于秋季末冬季初种子潮湿时播种,随采随播,不储存。方法二:在通风阴凉处或室内滤去种子外皮的水分,用湿细河沙作为保湿材料,以4︰1的比例,将种子与河沙拌匀,底部和周围垫1层4cm厚河沙,混沙储存13个月后播种。储存容器需既透水又保温、保湿,最好为泡沫箱,在低部和周围间隔5cm打1个直径0.3cm的通气孔,每间隔30d检查1次,浇水置换箱中水分;每60d翻动1次。方法三:将种子阴干后,在阴凉处保存,春季播种。

(3)整地作床选择平整、有浇水条件的沙壤地块为小苗培育地。于旱季清除苗圃地上的杂草杂物,将地挖起,挖地深度15~20cm,在阳光下暴晒30d以上,然后在上面铺1层厚30cm以上的干草、干树枝等易燃物,燃烧高温消毒,捡出未烧尽的树根,在圃地中撒西维英粉进行杀虫,30~45kg/hm2。后翻挖敲细土块,做1m宽低床。在播种前,先将发酵过的厩肥捣碎与沙土、复合肥混合在一起,搅拌后均匀洒在苗床上,作为种子的基肥,厚度约为1cm左右。

(4)播种在床面上铺1层2cm厚的无菌红心土,在红心土覆盖层上进行播种。播种采用条播,行距10cm,株距控制在3~5cm。方法1:第1批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行距5cm,株距2cm,每m2播种0.2kg,播种后用筛子筛细火烧土覆盖,厚度为种子的2~3倍,墒面用青松针覆盖,松针上面再用遮阳网覆盖,浇透水,每20d检查1次,保持湿润,并严防鼠害。至翌年1月,将覆盖揭除,进行墒面松土,然后再用青松针覆盖,上面再次用遮阳网覆盖,经常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3月底4月初,苗木发芽出土。方法2:第2、3批成熟种植成熟后,随采随播,播种方法同一,播种两年后的1月份,将覆盖揭除,进行墒面松土,然后再用青松针覆盖,上面再次用遮阳网覆盖,经常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3月底4月初,苗木发芽出土。方法3:先将采下的种子沙藏13个月,催芽后播种。3月初,雨水至惊蛰节令间沙藏种子萌芽见白时播种。株行距同方法一,播种后墒面用青松针覆盖,浇透水,后每天傍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60d后(清明节令)小苗出土。方法4:干藏播种。翌年3月初,雨水至惊蛰节令间将干藏种子播种,方法同上。方法5:第1批种子成熟后采集,沙藏3个月后播种。

(5)小苗管理5月底6月初,胚根顶着被种壳包着的子叶出土,种子出土60%后在傍晚分2~3次揭去墒面覆盖物。用遮阳网搭高架凉棚,此后认真浇水,除草。

(6)培育营养袋苗6~7月,苗高达5cm以上时,将小苗移植至营养袋中培育,营养带选用20cm×15cm最佳。首先配制营养土:配方为肥土85%,草皮火烧土15%,复合肥0.1%,充分混合消毒后使用。营养土要求有粘性、肥沃,才能既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又做到造林时营养土不会散。小苗移栽在下午16:00太阳光线减弱后进行,移苗时用水将营养袋内的土壤喷湿,用尖木桩打洞栽入苗木,根系太长可以进行适当切根,移苗时用手轻压土壤并保持根系舒展。移苗后及时浇水,并用3层遮阳网将苗床盖住,视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并及时除草。裸根地苗转移后20d,每10d揭1层遮阳网。此后认真管理,至第3年6~7月,苗高达15cm以上,可出圃造林。

2.2.2营养袋直播种子育苗于冬季末春季初,直接将经过13个月湿沙储藏催芽的种子点播在营养袋中,每袋点播2粒种子,6~7月小苗长至5~6cm时,用竹签撬起每袋双株中的1株,移入空袋,补齐苗木。管理方法与两段式育苗相同。3.2.3扦插育苗秋季,选择1~2年生的木质化实生红豆杉侧枝,将插条剪为10cm长的小段,在剪枝时要求切口平滑、下切口马耳形,2/3以下去叶,以行距8cm、株距3cm在苗床上进行扦插,苗床土为砂土与腐植土混合基质。用遮阳网搭建凉棚,圃地四周用遮阳网围严,翌年春季,80%的扦插苗萌芽,但未发根,5~6月,70%的扦插苗木从马耳形切口发出新根,苗木成活,此时将成活小苗移植至营养袋中培育,第3年6~7月,苗高达15cm以上时,可出圃造林。

3结果与分析

3.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

3.1.1生长特性和鲜叶产量植株开花后于春季发叶生长,每年春季、夏季、秋季生长3次。种植10a内,平均年高生长35cm。种植第10年修枝,平均株产鲜枝叶43kg,平均年产4.3kg;第11年株产鲜枝叶17kg,第12、13年平均每株20kg/a。

3.1.2生理习性2005年,种植的红豆杉开花结果。2006年,采集成熟的红豆杉种子,在水中搓去外种皮后,将0.5kg湿种子于秋季播于苗床上,2007年出苗195株,2008年出苗4200株。因有未经沙藏催芽的红豆杉种子随采随播后第2年即发芽出苗,2012年将第1批成熟种子和第2、3批成熟种子分开,做随采随播试验,各播种1万粒,结果第1批成熟种子随采随播后于2013年出苗7800株;第2、3批成熟种子播种2013年出苗320株,2014年出苗7600株。红豆杉雌雄异株,在文沧点。调查215株,有雌株200株,有雄株15株;在新寨公路下试验点,有雌株710株,有雄株95株;在新寨罗家试验点,调查30株,有雌株26株,雄株4株。种植后第5年出现雌花和雄花,均为12月开放,花期50d。雄花先开20d,雄花开放中后期雌花亦开放。农历8月下旬果子外种皮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时种子成熟,同株树果子先后成熟,延续60~70d,不同坡向阳坡先熟,阴坡后熟。果期270d。

3.1.3枝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化不同季节红豆杉枝叶干物质含量。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F0.05,即不同季节红豆杉枝叶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4.2在不同海拔坡向生长情况在海拔1400、1900、2200、2500m的不同坡向,分别造林,造林6a后测量高生长情况。

3.3不同储藏方式种子育苗情况

根据对3种不同育苗情况的观察,红豆杉种子干藏5个月后播种育苗,苗木发芽率仅5%。随采随播和湿沙藏种子播种育苗苗木发芽率均在75%以上。随采随播秋季有极少种子发芽,在观察中在芭蕉河,观察到4m2的苗床上有出苗6株,但主体出苗要到初夏。所以,秋季随采随播,实质是利用含沙量较高的土壤为介质进行种子湿藏。

3.4种子育苗与扦插育苗情况比较

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时间相同,从育苗到出圃造林均需3a时间,红豆杉扦插9个月后有70%的苗木发新根成活。扦插育苗解决了红豆杉种子稀少的问题,对在种源稀少情况下发展红豆杉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育苗和育苗后的造林中观察到,所有的扦插苗木均出现侧向生长的现象,无明显主干,顶端优势不明显。为尽一步研究扦插苗的顶端优势,对200株扦插苗造林后仅行截干,截口下196株苗木所萌发新梢侧向生长,仅有4株截口下萌发新梢直立生长。

4结论与讨论

(1)从发芽至开花,南方红豆杉的生理成熟期为7a。红豆杉雌雄比例约7∶1。

(2)根据不同海拔、坡向的造林试验结果,红豆杉在1400m海拔以上均能较好地生长,但在干旱的阳坡,生长较差,说明红豆杉对湿度的要求高。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必须有较高的土壤湿度条件。

(3)鲜枝叶含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3月2.25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7月(雨季)3.6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10月(雨季)3.41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12月(旱季)2.21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

(4)红豆杉扦插育苗操作简单,但红豆杉播种育苗与扦插繁殖育苗造林后生物量差异较大,生产种植应选择播种育苗造林。在育苗造林中,种子的采集批次和保存方法比较关键,红豆杉混采种子在常温下必须进行湿藏保存13个月后再播种,第1批次采集的种子采集后沙藏3个月,即可播种,可缩短1年的育苗周期;营养袋直播育苗,和先在苗床培育小苗,再将小苗移植到营养袋中的两段式育苗出苗率相近,但营养袋直播育苗苗木质量较好。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环境,媒介生态学

Abstract:Thispaperemphasizesontheoriginationanddevelopmentofmediaecology,anddeeplystudiesanddefinestheconceptsofmediaecosystem,andthenadvancesthe“six-boundary”theoryonmediaecosystemstructure.Thispaperalsoputsforwardseveralenlighteningandforecastingthoughtson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mediaecology.

Keywords:MediaEcology;MediaEcosystem;MediaEnvironment;MediaEcology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逍遥游》

一、为什么“媒介是条鱼”

媒介是什么?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杂志;是通讯、网络、计算机;是手机、是信纸、是工具、是机器、是CCTV、是新闻集团、是时代-华纳……是信息传播的中介。不!媒介是条鱼。

当我们把媒介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观察的时候,媒介更像是条鱼。这条鱼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小可以小得置于掌上,甚至让你肉眼看不见。我在给学生讲解传播学时,常常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信息的传播就好比鱼把水和养分从嘴里吸入,经过传播者的选择加工成为信息内容产品,再经过不同的传输渠道传给受众,最终形成的反馈和影响还又回到水里。

按照孔德划分社会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信息传播的研究划分为传播静学和传播动学。传播静学是指对传播现象的结构性分析,一个传播现象的静态分析就象剖析一条鱼的解剖图;传播动学则是把传播现象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动态地观察,就象一条静态的鱼又突然动起来,活蹦乱跳地游弋在江河湖海中。社会中有无数的媒介,象无数条鱼,每天在吸进呼出,循环往复地做着信息处理与信息传播的工作,在维持社会信息系统的大环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大鱼,有小鱼,有大鱼吃小鱼,也有小鱼吃大鱼。

媒介和自然环境一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由媒介系统每天提供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成为像水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媒介这条鱼也与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死相关。生态环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媒介生态学是借助于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延伸和发展。

以往的传播学理论说到底还是对传播现象的一个静态分析,至于对传播的动态研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是一块尚待开掘的研究领域。正如邵培仁教授所指出的“当代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微观的传播过程及其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工作关系﹐而不太注重大众传播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之间和它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更没有积极探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1]。”媒介生态学这个概念的提出,给了我们研究当代传播现象和动态传播的规律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这似乎给面对瞬息万变的媒介陷入困惑的大众传播研究投来一道曙光。

为什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条鱼,这里面有几层意义:

首先,我们要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

其次,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

最重要的是,我们既然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那么,就要以生态的观念来看媒介,就要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和研究,要保护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媒介的大量死亡,就像漂在水面的死鱼。实际上,很多媒介已经死掉了,只不过是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死而不僵而已。

那么,既然我们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下进行考察,媒介生态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我们展开媒介生态研究的时候,对媒介生态研究的渊源和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确认。比如:最早开展研究的学者有哪些?有什么观点?用什么研究方法?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媒介生态研究,还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媒介生态研究;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媒介生态系统是怎样的构造?什么是媒介生态平衡?什么是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研究有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下面我们着重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媒介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1、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

应该说,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展开,来自于我国传播学者的自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那样是从海外引进。尽管美国学者开展媒介生态研究和日本学者开展媒介环境研究要比我们早很多年,但似乎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最初的展开与他们并没有什么渊源。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从一开始学者的关心就侧重在媒介的发展生存环境研究方面。国内传播学界的有识之士似乎有不谋而合的共识,邵培仁教授最早发表了媒介生态研究的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论文开了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先河;张国良教授也开展了媒介生态方面的课题研究;童兵教授在论及中国传媒市场格局的文章中也使用了媒介生态的概念[2],张立伟等的“入世一年的四川传媒生存环境变化”[3],表现出媒介实物研究方面的专家也对媒介生态问题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媒介生态颇有见地的观点和研究。这种研究意向和研究意识,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似乎有一种默契。但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很模糊,需要深入探讨。

2、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

从全球来看,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在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中,又分为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提起媒介生态学,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多伦多学派和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当然,不可否认由一群多伦多大学的媒介学者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多伦多学派在媒介生态学理论的早期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哈罗德.英尼斯(HaroldInnis)和著名的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是这个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也应该被认为是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物,当然其代表人物还包括EricHavelock以及EdmundCarpenter等人。但是,美国的媒介生态学者却把芒福德看作是比英尼斯等更早的先驱者。美国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有关“媒介生态”理论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国学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4]。在这本书中,尼斯卓姆将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的“技术与文明”的论述作为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同样地,另一位美国学者昆斯(Kuhns)也将芒福德(Mumford)作为他编篡的“主要媒介生态学者名录”的第一位。因此,他们倾向于将芒福德看作是整个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芒福德也被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和哈罗德.英尼斯(HaroldInnis)这两位学者提到,被称为是最早介绍媒介生态的概念和研究传播技术对人类影响的人。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被看作是纽约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纽约学派并不象多伦多学派那样所指的是一所单独的学校,而指的是纽约这个城市中的媒介生态学者的群体。纽约学派早期的成员包括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NeilPostman)和尼斯卓姆(C.Nystrom)、哥伦比亚大学的LouisForsdale、福德哈姆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的约翰.库克(JohnCulkin)、皇后学院的GaryGumpert和CharlesWeingartner、曼哈顿的TonySchwartz等等。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NeilPostman)是最早正式提出“媒介生态”概念并将其建设成纽约大学一门课程的学者[5]。虽然芒福德的确将媒介与传播学、文化、科技和城市放在一起研究,但实际上,他无论是在媒介研究领域还是在传播学领域都没有被视为一个伟大的先驱者。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大众传播和城市化是大众社会研究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谈到技术,芒福德的技术理论对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理论是有影响和关系的。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生态学”一词是德国媒介学家E.海克尔1869年提出的;eco-源自希腊文,意思是“家”或“生活场所”,-logy意思是“学问”。海克尔在其动物学著作中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后来,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6]。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芒福德将媒介与生态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很多其他的媒介生态学家仅仅只是将生态学作为了一种隐喻,但芒福德却将人类生物学和科技学上的一些习惯转化为了研究过程中具体的、可行的方式。而在芒福德之前把生态与人类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学者是戈德斯(Geddes)。戈德斯的思想对于芒福德和英尼斯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戈德斯(Geddes)是一位苏格兰的生物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到了植物学、生态学以及古生物学、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人类学、宗教研究、城市学等等诸多领域。戈德斯的“人类生态”的观念在芒福德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他的兴趣范围的确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人类生态学”是戈德斯(Geddes)思想中被人们常常提及的一个。

多伦多学派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同样也受到了戈德斯的影响,戈德斯对那些芝加哥学派的著名人物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戈德斯(Geddes)也通常被看作是纽约学派和多伦多学派之间联系的桥梁。戈德斯的“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论题在芒福德早期的作品中反复出现[8],并且成为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的中心主题[9]。甚至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是戈德斯而不是芒福德或英尼斯[10]。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英尼斯和芒福德的思想里,媒介环境的概念都已经产生并且明确了。

不少学者往往对媒介生态学的一些论点有所误解,草率地以科技决定论一词来作否定。例如,传媒生态学创始人之一的麦克卢汉的理论,从六十年代起,就一直受到西方马克斯主义学派学者的抨击,不断的攻击其理论没有考虑到传媒的政治经济背景,缺乏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的认识媒介。当然,这些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之批评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批评者提出的问题,是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不是传播的问题。

3、国际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研究各种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以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解析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媒介生态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例如﹕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之前,他们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对当时的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信息?基于什么理由他们会如此定义?当时的人是如何去建立其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认同?什么是他们的历史观和知识论?文字的产生、新媒介的产生对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认同有什么样的冲击?

兰斯.斯瑞特(LanceStrate)与凯萨.曼孔卢姆(CaseyManKongLum中文名:林文刚)是现在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兰斯(Lance)的研究着重在媒介生态思想的研究;凯萨(Casey)的研究着重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解析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并且他的研究以中华传媒与文化研究为中心,以各种传媒的发展和其符号、信息特性为依据,来分析历史、政治、社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们在2002年4月在《新泽西传播学杂志》上主编了一本有关「媒介生态学的学术渊源的专辑,该专辑中的七位学者主要围绕媒介生态学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11]。

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在日本也很早就受到关注,六十年代,最早提出“信息产业”的梅倬忠夫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展开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的。不过,日本学者倒是一直没有准确地使用“媒介生态”这个概念,而更多地用的是“媒介环境”,由于信息科学和社会信息学在日本比较盛行,使得日本的媒介研究也多少带有信息科学的色彩。在媒介环境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东京大学的社会情报研究所和在九十年代末成立的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中,2001年出版的由月尾嘉男和滨野保树、武邑光裕合编的《媒介环境原典1851-2000》[12]一书是比较有价值和份量的媒介环境研究著作。

三、媒介生态系统的“六界”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媒介生态系统(mediaecosystem)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一词是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的[13]。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样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14]。

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和区域也在变化,变得移动化和虚拟化。媒介变了,环境变了,媒介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也将发生变化。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媒介的工作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媒介生态系统变化也会导致社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如一滴湖水、培养着细菌的瓶皿、小沟、小池、花丛、草地,大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以至包罗地球上一切生态系统的生物圈。媒介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按照人类活动范围可分为村落、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等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以城市或区域来划分。应该是基于某个区域或城市范围内的媒介个体、媒介种群以及媒介与个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我们经常把“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的概念混淆在一起,难以分辨。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媒介环境则是一个相对中观的概念,有时这两个概念又是交叉的,我们采用“媒介生态环境”这个概念也许更恰当。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媒介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活环境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生存发展来说则是媒介的生态环境。它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媒介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媒介环境中的媒介变迁、转化和传播规律,探索它们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等。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两个概念的区别是:前者着眼于媒介环境的整体,而后者侧重于媒介彼此之间以及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两个概念很相近,但前者突出人类在媒介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

媒介是多样化的和大量的,媒介生态系统的划分方法也是多样的。地球上的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通讯、网络、计算机等;每天运行在邮电系统中的邮件有数以千亿计;每天发行的报纸也数以亿计;人类拥有的电话有数十亿部;更有数十亿台电视供人们收拾节目;数亿台电脑连着因特网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媒介的种类则更多,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传播方式也变化多端。

由于媒介变化太快,媒介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按照媒介的发展分为早期的“新闻媒介”到“大众媒介”,到“传播媒介”,再到“信息媒介”的概念,还可以按内容分为新闻媒介、娱乐媒介、通讯媒介和网络媒介;也可以简单地分为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报社是媒介,报纸也是媒介;电视台是媒介,电视机也是媒介;到底哪个是媒介呢?看来,每种媒介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周全之处。

在媒介生态学中,我们可以参照生物学家的办法来划分媒介系统。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5界系统。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6界系统[15]。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媒介系统划分法是: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在社会信息系统的传播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把媒介生态系统划分为六界:媒介符号系统、媒介资源系统、信息处理媒介系统、信息储存媒介系统、信息传播媒介系统和信息接收媒介系统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时会使这六界媒介系统之间相互转变和融合。

[page_break]

媒介生态系统的“六界”一界二界三界四界五界六界

媒介系统媒介符号系统媒介资源系统媒介管理与规范系统信息处理媒介系统信息传输媒介系统信息接收和储存媒介系统

科技数字化网络化宣传部硬件、软件光纤、卫星芯片、纳米

文字、图片广告、读者新闻出版署报社发行网新闻纸

语音广告、听者广电局广播电台电波收音机、磁带

图、声、文广告、收视广电局电视台微波电视机

图、声、文广告、收视广电局有线电视台光纤电缆电视机

图、声广告、观众广电局制片机构发行网录像机、VCD

图、声、文、数字广告、使用者、消费者电讯局计算机因特网计算机、芯片

图、声、文广告、收视广电局、电讯局卫星电视台卫星折射器电视机、芯片

图、声、文广告、观众文化部制片厂电影院胶片、VCD

图、文购者、读者新闻出版署出版社书店书

3、媒介生态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探索全球范围内媒介生态变化的规律。媒介生态环境总是不断演化的,媒介形态变异也随时随地发生。为使媒介生态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了解媒介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基本特性、结构形式和演化规律等。

第二,揭示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同媒介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媒介系统为这个巨大的信息系统的运转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的子系统,其中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内容资源的生产等。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信息的活动,不断影响社会环境也不断影响媒介系统。环境既是媒介的产品的消费者,又是媒介的资源。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L.DeFleurandBall─Rokeach)指出的:媒介生态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在于目标﹐另一方面在于资源。生活在一个社会的部分意义就在于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其它的人﹑群体或系统控制的资源,反之亦然。”[16]人类生产和消费信息资源的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必须使社会的信息资源足够丰富和信息传输渠道保证畅通,整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持相对平衡。因此,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列入媒介环境发展的内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必须考虑传播规律和媒介生态环境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探索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媒介生态环境变化是由媒介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研究信息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进媒介形态的各种变化。同时,还必须研究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同社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控制信息污染和信息生态危机。

第四,研究媒介生态危机和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发达国家对应信息危机和媒介生态问题的研究包括几个方面:60-70年代主要是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的治理;80年代侧重研究信息安全和信息犯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媒介产业的数字化和全球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媒介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媒介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和管理手段,从区域媒介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利用信息系统分析和媒介生态的规律寻找解决媒介生态问题的最优方案。

任何媒介的生存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同类媒介之间有互助有竞争,不同媒介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媒介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资源与社会环境。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对周围环境和条件的各种需要,如受众资源、传播技术、广告资源和传播制度等。各种媒介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表现为媒介的特性。因此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媒介系统与媒介种类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成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四、关于媒介生态学发展的思考

2002年11月,笔者去美国参加全美传播学大会,并应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会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的学术活动,与几位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学者兰斯(LanceStrate)和凯萨(CaseyManKongLum)等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我发现我们与美国学者之间对媒介生态研究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立足点是从人出发,研究方法上以文化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但丰富多彩且多元化,研究的面也很广很杂;而我们国家的媒介生态学研究目前的切入点,主要立足于媒介,方法上接近政治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以下是笔者关于媒介生态学研究地发展和趋势的一些思考。

1、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如果我们需要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进行确认的话,是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媒介生态学(mediaecologystudies)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研究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媒介生态学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类:一个部类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另一个部类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可能把这类研究称为媒介环境学更恰当。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生态学体系。人与媒介环境的研究是把媒介环境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运作规律以及人与它的相互关系;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的研究则是把对媒介的生存发展影响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等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研究媒介与此之间的互动问题。美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接近于前一种研究,日本的媒介环境学研究也侧重于这种研究;而我国学者对媒介生态学关注和研究则更倾向于后一种研究。

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分支学科的展开有多种架构。比如,按所研究的媒介类别分,有报业生态学、电视生态学、网络生态学等。也可以按媒介所处的环境类别分,有国内媒介生态学和国际媒介生态学,美国媒介生态学、欧洲媒介生态学、亚洲媒介生态等。还可以按媒介生态发展的历史分,有古代媒介生态研究和当代媒介生态研究等。还有一些应用性分支学科:如媒介经营生态、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环境管理、农村媒介生态、城市媒介生态等。

2、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媒介生态学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媒介研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等是在媒介研究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媒介研究的发展史上,这些方法成为一定时期的主要研究手段。

现在,这些研究方法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综合而成现代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呈现出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统计调查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媒介生态学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媒介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对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规律。

3、媒介生态学的创新与拓展

媒介生态学研究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一方面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在进入微观领域,涉及个体媒介的传播、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系统又越来越全球化,研究也在走向宏观;微观和宏观各层次之间又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具有综合性。

研究深度在不断加深。我们对西方媒介生态学理论的了解也不断深入。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观点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了,而芒福德的“技术就是容器(container)”的观点对于我们则比较陌生[17]。容器技术是经常被忽视的一种技术形式,与工具和武器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不同,技术即容器的观点与媒介环境和技术系统这些观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工具、武器和机器是男性文化的符号,“容器”则显示出女性文化符号的特征,有机体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繁殖是女性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容器”的特征,从而扩展为建筑和城市的特征。这种理论在芒福德对女性器官延伸的论述中得到体现。芒福德将城市看作是“母性的拥抱”、“容器的容器”[18]。

4、关于学科的交叉

媒介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日益显著。例如,由媒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媒介生态学是传播学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交汇点;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媒介生态学又是心理学与统计学的交汇点;在方法论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离不开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更离不开数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是借鉴生物学,而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研究角度则可说是社会学、经济学等共同交叉的研究。

在《艺术与技术》[19]这本书中,芒福德提到了科技和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人类的技术发明与其他生物的有组织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蜜蜂按照工程学的原理来筑巢,电鳗能够产生电压很高的电击,蝙蝠早在人类之前就懂得使用它们的雷达在夜间飞行”。在《技术和人类发展》这本书中,他表达了一种更深层的观点,认为科技是生物器官的一个部分。芒福德认为科技和生物学的融合在后现代文化中既是作为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作为一个美学问题提出来的,科技和生物之间的分离是人为的,是机械化和工业化的结果。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不是工具、工业或劳动,而是语言、艺术和游戏[20]。

5、媒介生态系统的保护

世界上的媒介生态系统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媒介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它在大众传播中的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护媒介生态,否则我们将会受到惩罚。

媒介生态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保持媒介生态平衡的方法和规律。综合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整体概念,就像系统论所提到的那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现象是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控制论却是将其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通过传播和反馈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加强对社会信息系统的认识,搞清媒介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生态整体出发,对媒介生态系统“人为地施加有益的影响,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系统最优结构和最高功能,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最大的生态效益。[21]”

6、确立我们的媒介生态观那么,我们怎样对待媒介生态呢?确立怎样的媒介生态观呢。媒介生态的基本观念有一些是人类共通的,比如生态系统的理念,互动的理念,生态平衡的理念等。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化解媒介生态危机,正确而科学地管理媒介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邵培仁教授曾提倡要树立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媒介生态的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循环观、资源观。他认为,不这样就会破坏媒介的生态资源,进而危害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也使媒介失去了自身的奋斗目标和用来与社会进行交换的资源。[22]

芒福德在他的颇有争议的“庞大机器”理论也提到媒介生态的观念问题。“现代的权力国家实际上仅仅只是古代“庞大机器”政权——军队系统的升级和放大而已,只是一部完全由人组成的劳动机器而已,只是组织人力去修筑金字塔的埃及法老而已”。芒福德指出古代与现代庞大机器最为重要共同特征是“隐藏在古代和现代庞大机器之下的意识形态是为了加强权力的规模与扩大控制范围,而毫不顾及生命的需要与意义”[23]。芒福德在他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反抗着这种意识形态。

在我国,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很模糊。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已经积累了一批成果,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但是,我们未必一定要走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路子,北美的研究思路与理念和我们之间有不小的差距,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媒介生态学研究正在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媒介市场正企盼着文明的媒介生态。童兵教授对我国媒介生态状况的改变充满了乐观:“随着入世后保护期的缩短,政府角色的逐步转换,中国新闻法制同国际法的接轨,受众对传媒需求的变化,一个文明的媒介生态和更为开放的传媒市场的新格局必将在人们的期盼中呈现。目前这种前景已端倪初现”[24]。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要有保护媒介生态的意识。要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要以生态的观念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和研究。总之,媒介是条鱼,是有生命的东西,很神奇,也很脆弱。不是木头,不是石头,不是机器,不是工具,你记住了:媒介是条鱼!

注释:

[1]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2]童兵:“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新格局”,2003-1-6

[3]张立伟李之侠杨飚邓斌:“入世一年的四川传媒生存环境变化”,

[4]Nystrom,C.(1973).Towardsascienceofmediaecology:Theformulationofintegratedconceptualparadigmsforthestudyofhumancommunicationsystems.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NewYorkUnviersity.

[5]LanceStrateandCaseyManKongLum,LewisMumfordandEcologyofTechnics,TheNewJerseyJournalofcommunication,Volume8,Number1,Spring2000.

[6]R.达若著,张绅等译:《生态学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81。

[7]Novak,F.G.,Jr.(Ed)(1995).LewisMumfordandPatrickGeddes:Thecorrespondence.London,EnglandLRoutledge.

[8]Mumford,L.(1934).Technicsandcivilization.NewYork,NY:Harcourt,Brace.

[9]McLuhan,M.(1964).Understandingmedia:Theextensionsofman.NewYork,NY:Mcgraw-Hill.

[10]Kierk,G.S.(1983).ThenatureofGreekmyths.NewYork,NY:PenguinBooks.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生态学报 高被引论文 被引频次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92-03

《应用生态学报》(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主办,其创刊于1990年,韩兴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PTCD)的《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显示,《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影响因子为1.719,被引频次为9844,分别居生态学类期刊第1名和第2名,位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共计1994种)第19名和第7名。目前,《应用生态学报》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生态学刊物,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十多家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由于我国现行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过分强调和重视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情况,受此影响,国内诸多机构和读者都密切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因为这往往与毕业、考核、晋升等密切相关。如何使期刊发表的论文长期持续地被读者关注、认可、引用,是每一位科技期刊编辑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如果期刊能持续产出一定数量的高被引论文,那么对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乃至影响因子将可能是正面的“马太效应”。文章的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被引论文是期刊高质量的主要贡献者[2]。为此,本文通过检索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应用生态学报》创刊22年(1993―2014年)来10大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应用生态学报》期刊影响力和文章质量提供科学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应用生态学报》创刊22年(1993―2014年)来所刊载文章的被引情况,检索日期为2014年2月26日。按照被引频次进行排序,选取被引频次位于前10位的文章进行高被引论文分析。

2 高被引论文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创刊22年(1993―2014年)来10大高被引论文见表1。从年份分布角度可以看出,10大高被引用年份主要集中在1998―2003年,共9篇;1991年1篇。从第一作者学历/职称来看,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3人;从文献类型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以综述(7篇)为主,研究论文只有3篇;从研究内容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安全、生态足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景观指数与景观分类、节水农业等学科热点领域。

3 讨论

对每篇高被引论文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10大高被引论文有以下三大特征。

3.1 综述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而“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可以通过综述论文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综述可以帮助他们梳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找到研究创新点,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因此,综述在科技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往往很多,这成了定律[3]。在1993―2014年《应用生态学报》10大高被引论文中,除了N4、N6、N9以外,其他7篇文章都是综述。

3.2 名人

在1993―2014年《应用生态学报》10大高被引论文中,N1、N2、N7、N10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欧阳志云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系统生态学、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评价与生态规划研究,发文时已经发表过50多篇论文;肖笃宁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副主席,主要从事景观和区域生态学、土地资源与景观生态建设、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发文时已经发表过论文120余篇,论著合著8部;山仑是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1995被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现任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9篇

既然社会生态学是协同发展论的科学基础,那么,为了创立和实施协同发展战略,首先就应当建立起有关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态观念,亦即社会生态观的优先确立。

(一)人类社会的生态观念

人类群体(社会)与其生态环境组成的生态关系或生态系统,构成了社会生态关系或社会生态系统,它是既有生态的自然属性,也有生态的社会属性,还有生态的经济属性这样三重性质的客观现实存在。生态的自然性或自然生态,是生态关系(系统)的自然存在状态,如与人类群体相依共存的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微生物生态系统等等。生态的社会性或社会生态,它是生态关系(系统)的社会存在状态,如人类社会创建起来的实业生态系统、运载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民居生态系统、军兵生态系统、管控生态系统等等。生态的经济性或经济生态,它是生态关系(系统)的经济存在状态(是社会生态的又一重要形态),如生态经济领域的生态生产力系统、生态生产关系系统、生态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经济基础系统、生态经济效率系统、生态经济价值系统、生态经济流通系统等等。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全人类参与的全球生态(地球生物圈或生态圈层次),还是部分人群参与的区域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城乡复合生态层次),都被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通称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者被归纳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之中了。

(二)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

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自然是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三大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同步发展即协同发展了。显然,这里的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就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其中包括社会生态的系统协同发展、社会生态的时间协同发展和社会生态的空间协同发展等诸方面的协调同步与统一运作。

二、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平衡论

社会生态研究阐明,社会生态系统只有达到并维持其平衡状态即进入社会生态平衡时,该系统才能有效地实现协同发展。否则,协同发展就无异于纸上谈兵了。

(一)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平衡态

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大体保持均衡,从而维持着该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这个社会生态系统便达到了生态平衡的状态,亦即进入了社会生态平衡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旦由于物资、能源和信息的供给,所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根本满足不了全社会的需求时,该社会生态系统就进入到了供小于求这类社会生态的失衡状态;反之,当物能信息的供给所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远远超出了全社会的需求时,该社会生态系统便进入到了供过于求的另一类社会生态的失衡状态。德国功勋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将一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获得新结构的系统”,统称为“自组织着的系统”。那么,何以并无外力作用,系统却能自我组织起来呢?这显然是因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即各子系统之间“通力协作的结果”。社会生态系统就是这种“自组织着的系统”,它的各组成要素即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等,无需外力的作用,而是靠自身的“互相协作”或“协同工作”,就能够不断地自行产生即“自组织”起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的“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不言而喻,这种人类社会生态平衡的系统状态,就是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平衡态。

(二)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平衡论

1.系统协同发展与社会生态平衡。为了达致社会生态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等,在一定的时期内,它们的物资、能源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就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系统均衡状态,亦即社会生态平衡态。只有当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统统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而不是生态失衡状态时,各个子系统之间才能够实现协调同步地均衡发展即协同发展。否则,任一生态失衡的子系统是断然不可能也无法与生态平衡的其他子系统一道协同发展的,从而也就没有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了。

2.时间协同发展与社会生态平衡。为了达致社会生态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在一定的时期内,其物资、能源和信息输入与输出,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亦即社会生态平衡态。当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达到了生态平衡态而不是生态失衡态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以至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方才能够实现协调同步地均衡发展即协同发展。否则,生态失衡的某历史发展阶段,是断然不可能也无法与生态平衡的其他历史发展阶段一起协同发展的,从而也就没有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了。

3.空间协同发展与社会生态平衡。为了达致社会生态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各种空间拓展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其物资、能源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亦即社会生态平衡态。当社会生态系统的各种空间拓展状态,都达到了生态平衡态而不是生态失衡态时,各空间拓展状态以至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方才能够实现协调同步地均衡发展即协同发展。否则,生态失衡的某空间拓展状态是断然不可能也无法与生态平衡的其他空间拓展状态一起协同发展的,从而自然也就没有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了。

三、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哲学

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和人类社会的生态观念及自组织平衡态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与社会生态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经过升华,将会不断地丰富与深化社会生态哲学,而社会生态哲学对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则将发挥指导作用。

(一)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认识论

生态系人即身处生态系统中的人,它们和社会生态系统,分别成为社会生态研究的认识主体(研究者)和认识客体(研究对象),并且构成了社会生态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正是这对认识论范畴在认识过程中的协同运作或协同发展,才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态认识,能够沿着社会生态实践社会生态认识再社会生态实践再社会生态认识的正确路线和方向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下去。不言而喻,社会生态认识论正是生态系人对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必然结果,亦即生态系人与社会生态系统这对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不断协同运作即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显然,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在向唯物主义认识论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生态认识论的指导。

(二)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辩证法

社会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并成为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社会生态系统还存在着各子系统之间协同运作的自组织矛盾运动,它成为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动力源泉。

1.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社会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这样两种基本的辩证关系:前者是人天关系,后者是社会关系。然而,无论是人天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它们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达到并维持其和谐共存的相关性或相关度时,才是良性循环的最佳相关性或度,由此方能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辩证相关性或度,便是其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否则,社会生态系统就根本不可能协同发展。

2.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动力源泉。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互相协作,进而产生出新结构和新功能的系统,不就是哈肯所发现的“那些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获得新结构的系统,即组织着的系统”吗?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协作即自我组织,也就是该系统“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正是这种内在“协作”即“自组织”的矛盾运动,成为了社会生态系统“一切运动和生命力根源”,自然也就成为该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这一“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亦即动力源泉了。

(三)协同发展论与生态生产力论

社会生态哲学的生态生产力论深化与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论,主张生产力系统必须纳入新的“自然生态力”或“生态生产力”,才能确保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完整和功能齐全,亦即“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如果不能把“生态生产力”纳入到生产力系统中的话,那么我们就还停留在“半边生产力”的传统认识和实践的水平上,或者说我们依然还是深陷在旧生产力的理论泥潭中而不能自拔。为了切实全面实施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在致力于该系统的系统协同发展、时间协同发展和空间协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致力于生态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同等重视和协同发展,以便“把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有机协调地结合成为完整的生产力”,由此方能完成“自然力与社会力的统一和有机协调的结合”,从而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宏伟蓝图的最优化目标。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从学校教育系统来说,电子媒介在教育上的运用,不仅可以弥补与矫正片面文字教育与口头说教的缺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教育过程”的复制成为可能。复制的教育过程因提供了教育者、教育场所的替身,使教育过程不再受时间与空间条件限制,为教育过程的革新及新的教育途径的探索开辟了开阔的前景。[2]然而,这一革新也向教育参与者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教师欠缺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及时更新。在有的教育者看来,只要在课堂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是所谓的现代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却忽略了学科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客观需要,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媒体技术的应用。其次,教育者应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欠缺,对于新设备、新技术未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多媒体计算机在课堂上的作用仅限于展示课本上的内容,没有把握好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要低得多。

(二)师生的教学关系受到的消极影响

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科课程本身的内容和要求,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忽略了“人本”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传统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机械地操纵机器,由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媒体的演示,颠倒主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学习让本来压力就大的学生更加困扰,他们只顾埋头学习知识,而缺乏和老师、同学互动的机会,也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术的使用,依赖技术,片面以技术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学校管理者对媒体技术建设和应用存在认知局限

学校的教育不单单涉及教师和学生,还有领导者和管理者。目前,面对教育课程的改革,学校的组织结构、人事资源的调整都会影响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众多研究都不约而同强调校长的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学校管理者对媒体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投资不足,不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人事、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和改革上。另外,虽然部分领导者对于媒体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怎样与课程教学相互整合,并且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二、生态系统理论对媒体技术应用的启示

(一)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态性应用

1.教学中媒体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布朗芬布伦纳强调的是生物和整个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任何一种新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媒体技术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一种新技术需要适应社会,并且得到人们的接纳、为人服务。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样也要遵循生态系统理论中的“适者生存”原则,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的利用都应该有一个“适应期”,每种媒体都有其特色和优越性,不存在超级媒体。媒体种类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价值。在使用媒体技术时,应该尊重每一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考虑课程本身的逻辑性,与学科课程相互融合,看是否能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滥用媒体,起到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是否运用先进技术、决定运用哪种媒体,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媒体技术的运用“适应”学生的发展。再者,媒体技术要“适应”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速度极快,将其应用于教学后,总有其滞后的一面,教育者要在能够了解、掌握、充分发挥媒体技术价值的基础上,审时利用。科技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但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媒体技术还需要物力条件,没有一定资金的注入、相关政策的扶持,教学技术的应用得不到普及。

2.教学中媒体技术应用的“平衡性”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应该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由于技术的发展,实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是必然的。但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有其固有的优势,那么,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下,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认识到传统媒体自身所固有的特点和优势。其次,要使传统媒体吸收新媒体技术强大互动的优点,新旧技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合理分工,把握各类媒体在教学运用中的平衡。学习的实践目前正受到各种传递知识的工具的影响,这些传递知识的工具是紊乱的。而且有时甚至是互相竞争的,所以我们就需要有多种媒体的装备系统来协调这些工具的使用。比如,教师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哪些内容适合多媒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使用讲授法教学,并结合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发挥出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效果,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教学主体在生态教育系统各层级中所扮演的角色

1.教师与学生———微系统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将生态系统理论与教育系统相结合,微系统可以延伸为应用媒体技术于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为直接参与者,教师又在媒体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富兰(Fullan)曾指出“教育改革取决于教师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堂的内容和如何进行创新”。库班(Cuban)也认为“教师最终决定着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教育”。一方面,教师要实现其角色的转换。教师的作用目前正在发生变化,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方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的知识等办法加以补充。另一方面,实现对媒体技术在学科或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现今,对教师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一种所谓的“分离模式”,即注重的是技术本身的培训,认为教师只要掌握了计算机技术,自然就能将其用在教学中。其实这种假设是不合理的,经过培训的教师的知识技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更新,但这些教师在回到学校后在教学行为表现上却没有持久的、明显的改进。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革新更注重“学的培养”。关注学生,旨在实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因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作为微系统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的许多特征也会影响媒体学习的效果。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方式、学习的兴趣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媒体技术。现代科学技术与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将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应用软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内容有趣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媒体,逐渐掌握现代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面对舒适的学习环境,智能化的教学资源,学生应该合理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的学习计划。[7]另外,面对如此多彩的信息资源,信息量的与日俱增让学生应接不暇,更有一些不良信息,让学生走入学习的误区,扭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习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身收集信息、判断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理性应用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免疫力。

2.学校———中系统中的缔造者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协调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既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又要发挥整体的合力效应,创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学校是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但是其领导者和管理者又不直接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学校作为中系统的缔造者,该系统要求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应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构建和谐统一的中介系统,创造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条件,实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价值的最大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共同努力。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实现目标: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实现校园网的建设,通过建立电子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等方式实现校内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行信息的有效管理,比如教师与学生的档案管理,教学反馈与评价和学校的后勤服务等方面;建立网上学校,通过网站来了解学校的情况。教师在网上管理自己的课程,与学生交流、答疑、布置作业等;对媒体技术的教学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媒体教学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学校建设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媒体技术的应用,规范媒体课程设置、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将每一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要认清学校在一定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应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有所体现。最后,要明确自身内部生态系统中各构成要素的生态位,根据在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的定位,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学科布局、服务面向、管理模式等。

3.社会———宏系统的推动者社会是个大家庭,犹如一把无形的手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一样,无时不刻都在受着环境的影响,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媒体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要实现新媒体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应当加快教育软件的开发,建立部级教育软件开发基地。社会重视技术的发展,学生适应技术的发展,掌握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技术为支撑,实现终身教育,为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学习提供保障。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而使用媒体技术同样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地区性差异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落后地区连基本的教学设施都配置不齐,更别提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了。这需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改善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缓解差异。政府、社会和学校处理好关系,确立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公益性等基本价值。通过各地区公民共同参与制定合理的制度来达到相对公正的教育目的,做到教育公平,保护多数人的利益,遵循教育、学术自身的规律,为教育的发展做有力的铺垫。此外,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反馈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此政府财政拨款政策应该向教育资源倾斜,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媒体技术的需要。同时要意识到,教育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一部份人的责任,我们要鼓励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广泛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

三、结语

社会是个大系统,包罗万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个小系统。从其微观角度来看,从横向来说,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对象是整个社会里的一切人;从纵向来说,教育内容关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教育对象贯穿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着教育资源的竞争逐渐扩大,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要定准各自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地位,认清自己在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更好地适应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需求。现在,在我国很多地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媒体技术投资费用还不够,当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专业人员和设置必要的设备。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整个社会成员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号召每个人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发挥特有的创造能力,促进大众媒体技术的发展。综上可知,师生、学校、社会在促进媒体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理性应用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配合的“三位一体”,我们要构建技术应用一体化体系,实现微系统(教师和学生)、中系统(学校)、宏系统(社会)三种力量协调发展,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出全面性发展的人才。

上一篇:林业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