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范文

时间:2023-03-22 07:29:33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生态人

[作者简介]杨克涛,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敬佑,原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180-06

18世纪末叶,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从此,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兴旺。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愈来愈多地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困境与焦虑。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世人震惊。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构成了严重挑战。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是生态文明的理念与雏形,那么十七大报告中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说明我党已经意识到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次经历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已表现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特征。学者申曙光在《21世纪――生态文明的世纪》中提到:“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但生态文明已经出现萌芽,萌芽中的生态文明已经显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必将取代工业文明”。一般认为,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它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倡导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人类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思想就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种绝对化、单一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危机。

1、低碳经济:以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老路,人类必须走一条全员共享的、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那就是从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而生活方式就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而这也正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不但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达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2、生态文明: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应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停止现代化的脚步;也不应当把建设生态文明只是视为将来要做的事情;更不应当像发达工业国家那样,把现代化所造成的破坏自然环境等种种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让他人为我们承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能够实施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在理论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需要把关于新型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结提升,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新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新型现代化的建设应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华民族将以创造性的生态实践,以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世界的未来,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具有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总之,生态文明摈弃了以往文明形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社会发展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二、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向

1、生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而生态文明的兴起,既丰富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又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对于教育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如何使现代教育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IIEP)第一任所长菲利普・库姆斯

(Philip H,Coombs)在其代表作《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The World Crisis in Education:Systematic Analysis)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因此,对于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道德观及发展观。当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并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随之产生。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对待自然界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才能真正实施。所以,生态教育是人们对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

2、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各机构部门都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隐患。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城市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垃圾堆甚至“垃圾山”,占地约80多万亩。这还只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垃圾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问题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可能更令人担忧。所以,只有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激发其生态环境危机感,才能提高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也只有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深刻认识,才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提高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方面,还都显得十分薄弱,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比较模糊,发展层次较低。探究原因,这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各界对此不够真正重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生态学受教学体制、学科划分及指导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这对生态学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与其他人员无关;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专门人才才能接受并用之于实践。从而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状。

另外,当前生态教育之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贯穿于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团体单位负责人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比如,在考察政绩时,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生态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教育观

反观我国的生态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道德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价值观和文明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它包含以下几方面重要内容:自然界的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善待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新型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不易在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内化为人的品质。

一是人与自然的“两大和解”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尽管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里,并非像今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的如此突出与严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人类始终面对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并给后人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路径。在他们看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占有自然的过程中,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人类社会必然面临着“两大和解”的任务,那就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寄希望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人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实质上是人对人自己的人文生态的控制。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换言之,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问题纳入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之中。

马克思的生态观启迪我们,在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生态环境的长远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及见解凝结于“天人合一”的命题当中。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即指人与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家大多以此为人的最高觉悟与智慧,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道家提出了“天”与“人”合一的“万物一体”思想,天地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思想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

动本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是生态伦理的认识基础。儒家也借助“性天合一”思想论证了“天人和谐”的宇宙生命统一论。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观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有机的自然整体。因此,我们也应当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以宇宙生命统一论作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价值的起点,正确处理文明形态渐变中的失衡问题,促进生态文明的深化实践。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绿色消费要求:一方面,要树立资源有限意识,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反对挥霍奢侈、铺张浪费的无节制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绿色和环保,自觉选择对环境友好和对健康有利的绿色产品,抵制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防范生态安全隐患。由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所以一旦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必将引导和促进绿色生产的发展,增强产品生产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压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环境生态文明新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看出,绿色消费观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紧紧契合,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转变消费理念,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还要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宣传。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类行为带来的种种后果。不仅要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此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站在生态的角度和高度来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们也就是将来的“生态盲”。这与过去的“文盲”、“科盲”一样将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激烈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总之,通过生态教育改变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从而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现代教育应该树立和坚守的新理念。

2、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我们的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教育课程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一种对自然与生物、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现代社会文明观。

理想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在这个均衡系统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先导’的两元主体互动,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与创造,实现引导和自主的统一”。在这个体系下,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现代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凸显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时代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一方面是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为着匡正工业文明的局限与弊端。因此,它也深深蕴含着新时代对变革教育的需求。在顺应工业文明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局限的突出表征是:偏执于为工业发展服务,目标指向单向度的人――“经济人”。通过透视工业文明的局限而反思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生态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功能的调整也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服务的,因此,生态教育就具有了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生态功能。这也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二是整体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生态教育陆续开展,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生态意识只是生态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加强人们的生态教育,必须在全社会开展,做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生态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它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同时又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培养。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一种多角度、多形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教育。一方面可以尝试将生态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公共基础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建设。在自然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的同时,加强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社会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美学等人文社会属性的学科研究,并逐步渗透到生态教育的具体内容中来。这样,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与各相关专业课相互结合、相互呼应、相互渗透,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是实践性。从本质上讲,生态教育是一门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教育不但要表现在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上,由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公德风尚,更要强调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实践意义。可以说,只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我们的生态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起到教育的实际效果。生态问题直接涉及个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交织在一起并可能决定其命运,虽如此,但有些人还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置若罔闻,抱无谓态度。因此,不但要让被教育者积极行动,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强自身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浅显的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更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在课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讨论和辩论;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实地考察调研,使其有机会走进大自然,感受体验大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生态情感。

3、树立“生态人”培养目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本身遭到人类不合理的改造活动而导致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发生失衡,而深层意蕴表达的则是人在自然界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的异化是其深层原因。面对“人被疾病、洪水、干旱、风暴、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雷电、泥石流、物质盘剥与精神压迫、包括外在生存和内在心灵双重的‘环境污染’……铺天盖地的蝗虫般追逐、包围、覆盖与吞噬”等有悖人类现代文明追求的生存处境,人不仅仅是在污染

和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原生态,也是在亵渎和贬低自己。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环保”,更应重视内在心灵环境的保护,承传和重视先人的人文精神美德,关注人文意义上的“精神环保”。在倡导人们终止对自然的污染侵害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空间。正是对应这种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统一的要求,人的物质需求利益、社会需求利益、精神文化需求利益与生态需求利益之间协调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培养“生态人”作为当今生态教育的发展目标。它不但是生态文明进一步推进深化的一种潮流趋势,也预示着生态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人”的概念,是针对单向度的“经济人”而言的。“‘生态人’是指具备生态理性,顺应生态规律,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工业文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人”假设只具有相对的客观合理性,这一假设在高度强调人类经济自利行为的同时,极力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内在缺陷和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而“‘生态人’既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时想的人格模式,是一种更加符合现代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

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人”不仅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一个自觉理性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公平和生态正义的高尚的人。他已经从“经济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限扩张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以推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为范式和理想人格。这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特别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构成了绿色低碳经济理论的前提性假设,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当前,以“生态人”为支撑的、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展示了人类社会全新的广阔发展前景。生态文明的发展加快了“生态人”新型人格模式的确立,新型“生态人”人格模式的确立反过来又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以强大支撑。“生态人”假设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目标,也将凝聚并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体制乃至整个文明形态的绿色变革,加速全社会生态化改造进程。因此,塑造合格的生态文明主体――“生态人”,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5-01-16。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24。

[3]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7]如何取信于民?“垃圾图城”考验政府行政[EB/OL],新华网,2010-03-01。

[8]陈华兴,李明华,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及其超越[J],新华文摘,1998,(3)。

[9]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洪世梅,建设生态型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12]黄翔,人类生存中的“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ht-tp://blog.省略/s/blog-52e556150100gldu.ht-ml,2009-12-17。

[13]张海云,论生态文明与理性生态人的塑造[D],南京林业大学,2006。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生态人

18世纪末叶,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从此,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兴旺。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愈来愈多地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困境与焦虑。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世人震惊。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构成了严重挑战。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是生态文明的理念与雏形,那么十七大报告中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说明我党已经意识到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次经历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已表现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特征。学者申曙光在《21世纪——生态文明的世纪》中提到:“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但生态文明已经出现萌芽,萌芽中的生态文明已经显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必将取代工业文明”。一般认为,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它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倡导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人类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思想就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种绝对化、单一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危机。

1、低碳经济:以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老路,人类必须走一条全员共享的、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那就是从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而生活方式就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而这也正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不但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达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2、生态文明: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应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停止现代化的脚步;也不应当把建设生态文明只是视为将来要做的事情;更不应当像发达工业国家那样,把现代化所造成的破坏自然环境等种种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让他人为我们承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能够实施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在理论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需要把关于新型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结提升,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新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新型现代化的建设应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华民族将以创造性的生态实践,以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世界的未来,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具有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总之,生态文明摈弃了以往文明形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社会发展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二、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向

1、生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而生态文明的兴起,既丰富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又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对于教育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如何使现代教育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IIEP)第一任所长菲利普·库姆斯(PhilipH,Coombs)在其代表作《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TheWorldCrisisinEducation:SystematicAnalysis)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因此,对于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道德观及发展观。当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并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随之产生。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对待自然界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才能真正实施。所以,生态教育是人们对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

2、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各机构部门都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隐患。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城市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垃圾堆甚至“垃圾山”,占地约80多万亩。这还只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垃圾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问题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可能更令人担忧。所以,只有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激发其生态环境危机感,才能提高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也只有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深刻认识,才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提高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方面,还都显得十分薄弱,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比较模糊,发展层次较低。探究原因,这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各界对此不够真正重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生态学受教学体制、学科划分及指导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这对生态学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与其他人员无关;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专门人才才能接受并用之于实践。从而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状。

另外,当前生态教育之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贯穿于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团体单位负责人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比如,在考察政绩时,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生态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教育观

反观我国的生态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道德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价值观和文明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它包含以下几方面重要内容:自然界的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善待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新型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不易在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内化为人的品质。

一是人与自然的“两大和解”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尽管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里,并非像今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的如此突出与严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人类始终面对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并给后人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路径。在他们看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占有自然的过程中,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人类社会必然面临着“两大和解”的任务,那就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寄希望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人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实质上是人对人自己的人文生态的控制。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换言之,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问题纳入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之中。

马克思的生态观启迪我们,在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生态环境的长远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及见解凝结于“天人合一”的命题当中。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即指人与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家大多以此为人的最高觉悟与智慧,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道家提出了“天”与“人”合一的“万物一体”思想,天地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思想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是生态伦理的认识基础。儒家也借助“性天合一”思想论证了“天人和谐”的宇宙生命统一论。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观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有机的自然整体。因此,我们也应当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以宇宙生命统一论作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价值的起点,正确处理文明形态渐变中的失衡问题,促进生态文明的深化实践。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绿色消费要求:一方面,要树立资源有限意识,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反对挥霍奢侈、铺张浪费的无节制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绿色和环保,自觉选择对环境友好和对健康有利的绿色产品,抵制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防范生态安全隐患。由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所以一旦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必将引导和促进绿色生产的发展,增强产品生产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压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环境生态文明新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看出,绿色消费观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紧紧契合,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转变消费理念,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还要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宣传。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类行为带来的种种后果。不仅要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此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站在生态的角度和高度来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们也就是将来的“生态盲”。这与过去的“文盲”、“科盲”一样将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激烈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总之,通过生态教育改变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从而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现代教育应该树立和坚守的新理念。

2、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我们的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教育课程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一种对自然与生物、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现代社会文明观。

理想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在这个均衡系统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先导’的两元主体互动,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与创造,实现引导和自主的统一”。在这个体系下,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现代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凸显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时代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一方面是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为着匡正工业文明的局限与弊端。因此,它也深深蕴含着新时代对变革教育的需求。在顺应工业文明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局限的突出表征是:偏执于为工业发展服务,目标指向单向度的人——“经济人”。通过透视工业文明的局限而反思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生态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功能的调整也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服务的,因此,生态教育就具有了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生态功能。这也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二是整体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生态教育陆续开展,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生态意识只是生态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加强人们的生态教育,必须在全社会开展,做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生态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它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同时又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培养。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一种多角度、多形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教育。一方面可以尝试将生态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公共基础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建设。在自然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的同时,加强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社会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美学等人文社会属性的学科研究,并逐步渗透到生态教育的具体内容中来。这样,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与各相关专业课相互结合、相互呼应、相互渗透,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是实践性。从本质上讲,生态教育是一门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教育不但要表现在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上,由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公德风尚,更要强调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实践意义。可以说,只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我们的生态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起到教育的实际效果。生态问题直接涉及个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交织在一起并可能决定其命运,虽如此,但有些人还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置若罔闻,抱无谓态度。因此,不但要让被教育者积极行动,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强自身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浅显的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更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在课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讨论和辩论;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实地考察调研,使其有机会走进大自然,感受体验大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生态情感。

3、树立“生态人”培养目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本身遭到人类不合理的改造活动而导致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发生失衡,而深层意蕴表达的则是人在自然界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的异化是其深层原因。面对“人被疾病、洪水、干旱、风暴、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雷电、泥石流、物质盘剥与精神压迫、包括外在生存和内在心灵双重的‘环境污染’……铺天盖地的蝗虫般追逐、包围、覆盖与吞噬”等有悖人类现代文明追求的生存处境,人不仅仅是在污染和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原生态,也是在亵渎和贬低自己。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环保”,更应重视内在心灵环境的保护,承传和重视先人的人文精神美德,关注人文意义上的“精神环保”。在倡导人们终止对自然的污染侵害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空间。正是对应这种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统一的要求,人的物质需求利益、社会需求利益、精神文化需求利益与生态需求利益之间协调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培养“生态人”作为当今生态教育的发展目标。它不但是生态文明进一步推进深化的一种潮流趋势,也预示着生态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人”的概念,是针对单向度的“经济人”而言的。“‘生态人’是指具备生态理性,顺应生态规律,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工业文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人”假设只具有相对的客观合理性,这一假设在高度强调人类经济自利行为的同时,极力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内在缺陷和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而“‘生态人’既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时想的人格模式,是一种更加符合现代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

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人”不仅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一个自觉理性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公平和生态正义的高尚的人。他已经从“经济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限扩张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以推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为范式和理想人格。这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特别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构成了绿色低碳经济理论的前提性假设,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当前,以“生态人”为支撑的、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展示了人类社会全新的广阔发展前景。生态文明的发展加快了“生态人”新型人格模式的确立,新型“生态人”人格模式的确立反过来又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以强大支撑。“生态人”假设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目标,也将凝聚并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体制乃至整个文明形态的绿色变革,加速全(中国论文联盟整理)社会生态化改造进程。因此,塑造合格的生态文明主体——“生态人”,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5-01-16。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24。

[3]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7]如何取信于民?“垃圾图城”考验政府行政[EB/OL],新华网,2010-03-01。

[8]陈华兴,李明华,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及其超越[J],新华文摘,1998,(3)。

[9]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洪世梅,建设生态型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12]黄翔,人类生存中的“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ht-tp:///s/blog-52e556150100gldu.ht-ml,2009-12-17。

[13]张海云,论生态文明与理性生态人的塑造[D],南京林业大学,2006。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3篇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蕴涵丰富文化、道德、意识和价值等内容的观念体系,它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前提性、引导性和约束性等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思想指导。十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中不可分割的三种态度

自然是一切生物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古代有许多典籍都论述了尊重自然的理念。《周易·条辞传》中有“天地之大德日生”,意思就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万事万物皆有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自然就是符合生态文明的一种终极的道德态度,是一种基本的伦理原则。这种道德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相应的规范和准则表现出来。它起源于天赋权利,不因外在的法律、信仰、习俗、文化或政府的赋予而改变,是不证自明且有普遍性的。

顺应自然则体现了自然的地位和内在价值。老子说:“道法自然”。无论自然之道、社会之道,还是人为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则能与外界和谐相处,违背自然则产生矛盾。古希腊斯多亚学派认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当代的深层生态学者正是在吸收古代顺应自然的思想理念基础上,提出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如著名学者卡普拉强调:当代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价值观、道德观和文明范式朝着深绿化发展的变革。这种深绿化变革的实质就是要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从主宰和控制而改变为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如老子的“同于道”、顺应自然的原则。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在全人类范围内树立保护自然的理念。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环保思想,如夏朝曾颁布了著名的保护自然的法规“禹之禁”,提出:“春三日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日,川泽不施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孟子表达过相近的思想,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肘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人们按照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播种、捕鱼、砍柴,就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思想。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被认为是一部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他批评了仅为人类的利益而保护某些自然物的保护主义,提出了一种整体主义的保护主义。即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包括人类的长远利益)而保护整个地球。人类利用自然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保护自然的思想,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将无法得到真正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将流于空想。

生态文明理念中的三种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能厚此薄彼或者顾此失彼。建设生态文明应首先认识、理解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有了科学的理念,就有了行动的指南;思想问题解决了,行动才会水到渠成。

二、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促使全球生态意识的觉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理念应运而生。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决定了它必然想方设法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这种新的信仰、新的世界观,是需要人们在头脑中实现转换和重新建立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发展观,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提升,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新的行动纲领,因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

无论是从国家、地区,还是从企业、个人层面都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只有积极参与、深刻理解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可能取得成就。如果这一理念得不到公众认同,或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主动的参与,甚至遭到由于利益原因而导致的抵制,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出现障碍,甚至有夭折的危险。所以,生态文明理念不仅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而为公众所熟知,而且要通过制度、政策和措施等保障使之得以落实。

生态文明理念应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经济建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本身也承担着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要保证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不背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来引导。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依据制定的,因此,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政治建设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生态文明理念则是党的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它理应是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解放了干部群众的思想,破除了各种封闭、落后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公众文化素质要靠先进的理论来武装,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教育卫生等各项文化事业要靠先进的精神资源来充实,中国文化正是在不断地吸收和创新中才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才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吸收了世界生态文明的最新成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品质和内涵,它必能促进文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社会建设作为公共事业最能体现民生问题,每一次社会变革都牵涉到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根本指导思想的转变。它为公众筹划了一个愿景、提供了新的工作和生活前景,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利于个人发展的新机会。从而在思想方面保证了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向导。美丽中国既指环境之美,也指人文之美,是一种整体的共同体的美。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指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包括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宜居的环境和放心的食品等其他元素;不仅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良田,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开启了愿景,产生强烈而广泛的共鸣,从而将极大地鼓舞着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热情。

工业文明的生产过程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非循环过程,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也是资源消耗加大的阶段,两个阶段的重合势必加剧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能否妥善处理这个矛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这是实现代际公平的根本要求,是当代人必须承担的责任。生态文明理念既昭示了一个民族对后代人的道义和担当,也昭告了对地球和全人类的责任和态度。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天地。

三、如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传统工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人类社会实践过程。要把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的理念,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不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人类价值观上的一场革命。尊重自然规律、构建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需要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灌输、普及、引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重点也是难点就在于。生态文明理念是否能在全社会普及。我们要从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首先,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是基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扩大绿色学校的授牌、加大年度环保人物的宣传、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其次,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生态道德,是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道德规范。我国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相对缺失,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实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涉及人们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厉行节约、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消除物品一次性使用、变废为宝和爱护花草树木等。建立实施这些规范。能有效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再次,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机制和平台。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生态、改善环境的成功经验。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百姓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必要把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生态道德成为公众的自觉道德,让环保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唯有如此,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女性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爱丽丝•门罗是著名的加拿大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很简单,不加任何的修饰。在她的作品中,她描绘了人们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面貌,也表达了真挚而深刻的感觉。门罗的风格是独特的,她有着很强烈的生态意识,并且总是在不断追寻着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关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上世纪70年代非常流行的一种趋势,是由法国学者弗兰克斯在1974年提出的,通过在她的书中对女性的描述,结合女性主义思想和生态思想,指出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贯穿全书的主要思想是:女性在自然界的地位和在父权社会中的地位是相似的、人与女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是应该和谐共存的。生态女性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态理论,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持续的关注。根据生态女性主义的定义,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自然中的反映。生态女性主义者支持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女性特质如宁静、寂静、柔软、温柔、和平等。女性是原始的、被动的、情感的和神秘的。比如说榆树是安静的,枫树是友好的,橡树是霸道的。这一刻,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女性欣然的接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热爱大自然,并且享受它。所有自然的东西,包括地球都具有“女性化”的特点。此外,女性的性格和情感往往与地球一起发展。作为回报,地球作为生存的基础和最终的目的地。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解放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这是一个女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平台,如情感、野心、梦想等等。在这个空间里,女性能够代表自己的真实自我,它与父权社会中的形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人们称门罗是一个伟大的现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写作是简单的,不加修饰。她描绘了人们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面貌,也表达了真挚而深刻的感觉。门罗的风格是独特的,她有生态意识。她总是在寻找她心中最好的家,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她。有些评论家认为门罗的小说在阅读时会有恐怖感和压迫感,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由门罗创造的艺术风格,这种压抑很多时候是真实的恐怖关系的再现。在这种压抑和恐怖氛围下凸显出的人性的善恶、对错、欲望、牺牲,都深入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读者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思考和反思。国内学者由于缺乏相关的翻译以及爱国外对门罗研究的滞后的影响,对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纵向来看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作品,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是作为简单的分析研究材料。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互连。事实上,自然界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女性化的,与女性有着共同的命运。另一方面,在《荨麻》中,门罗对女主人公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详细的描述的性质和特点,生活的女主角充满了阳光。她刻画了女主人公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这些女性人物呈现出一系列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她们也有独特的外观和个性,她们可以深刻的理解以及在沟通中受益很多。女性在许多方面与自然结合,如风、花、水等。在这部小说中最吸引我们注意的是他们的房子,象征着空间。这些房子可以被视为一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独特的美丽风景。通过描绘的房子,很明显,女性将房子看作是一个和平和充满爱的家。作为回报,房子充当了一个女人的保护者和安慰者。

二、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女性与自然的分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的内在同一性关系不仅体现在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中,也表现在女性与自然中的“二元对立”。与迈克在一起的女主角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快乐的时间很短。迈克不辞而别,让女主人公的一切生活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对女主人公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造成了女主人公的空虚、无助、绝望和困惑。在她的心中,她有一个模糊的问题,即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被动地位。她在心里似乎遭受到泥石流般强烈的侵蚀,她的哭泣中充满了无助,而唯一缺少的是曾经和迈克在一起的生活。随着时间的发展,女主人公在传统女性身份问题上变得更加清晰有力。而且她的朋友最终作出了让步,并返回到帮助丈夫和孩子的家庭主妇生活教学。这似乎也注定了她们之间的友谊将会在未来逐渐消失。大自然给了女主角一个幸福的童年,并且她也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没有虚伪,没有失去自我,她充满了对传统女性身份的“叛逆”和“颠覆”。社会对古怪的女人充满了敌意:她住在多伦多的一个旧砖屋的街道上,所有的一切都使她感到孤立,她觉得很难适应,她的丈夫和女儿的责任使她更加痛苦和恐惧。社会不能容忍极端的女性主义者抛弃家庭的思想,有共同梦想的朋友和分享一切的朋友认为她是一个“特殊的圈子”里的社会,不容易被人接受。女主人公开车带着朋友在乡间的道路上,看到起伏的丘陵和清澈的小溪,自由自在的奶牛,对于这些熟悉的童年美丽的田园风光现在则成为了眼中单调的景色,等到了过去生活的农村,恰恰抓住她眼睛的是阳台上的丑陋的疤痕。可以看出在女主人公的眼睛里,自然是伤痕累累,都是没有生命的。女性与自然的重生。故事回到1979年夏天的开始,女主人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等待,当故事停留在这里,他们也期待在彼此的心埋在彼此的浪漫感情,可以在许多年后再次发芽。在这一时期,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在他们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女主人公意识到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对女性的歧视,坚决追求自由、平等的新生活,但她却不被当时的加拿大传统父权社会所接受。由于男主人公倒车不慎碾过自己的儿子,始终无法摆脱自责和内疚,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唯有紧紧的抓住彼此。两个人去了高尔夫球场,躲在体育场旁边的灌木丛里,她们的身体被荨麻这样的植物所刺到。在大自然肆虐的那一刻,传统的爱情,以及婚姻的背叛状态使她的生活迷失方向。小说的结尾,女主人公经历了对爱情、失望、拒绝、欲望的渴望,最后得到了女性与男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启示。她暂时的忘记了对家庭的责任并决定从激烈的冲突中解放出来,将这美丽的情感永远地封在心中,而不是一味追求简单、和谐、平等、自由的新生活。《荨麻》这部小说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确定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象征性的、经验性的。从象征意义来看,这部小说也是女性化的性质,包括女性化的土地、房屋和其他元素。在小说中,女性将自己的命运与男人联系起来,并被男人所支配。总有一天,她最终会做她想做的,并说她想说的话。即使别人不赞成,她也不会在乎。但面对女儿不理解丈夫的痛苦,女主人公也将坚决拒绝回到以前的生活。她相信选择另一条道路对她现在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这让她觉得生活真的改变了,并且这些经历培养了她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也是值得现代女性学习的。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在当今世界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又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就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遵循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强调这一客观规律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不断循环的一种社会状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来看,以及吸收十成果以后,生态文明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四个方面。如果加拿大作家有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使命感,那么门罗是最让人惊讶的一个。她不会在作品里哭,但它是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在她的作品中,她经常描写的是充满贪贪婪和欲望的人,同时也谈论到美丽的家园应该如何保护人类,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门罗艺术的强大缘自她的讽刺性极强的描写,它会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表现出人类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在陷入混乱之后的一系列反映。总之,在这部小说中,通过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突出女性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大自然在为女性不断提供着动力,揭示了父权制下的女性与自然相互存在状态。而且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自尊、自强以及自我独立的性格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突出反映了对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吴琳.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述评[J].世界文学评论,2011(1).

[2]纪艳彬.生态女性视阈下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葛悦华.关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8(4).

[4]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7(9).

[5]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5).

[7]余维海.生态女性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生态,2011(21).

[8]姜延博.柯亨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9]陈秋华.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表现、原因和出路[J].外国文学研究,2004(2).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一、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首先,农业是属于自然再生产跟经济再生产的交织产业,整个劳动过程是属于人与自然的一种物质交换。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资源等都属于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要提升农业的生产力和农村的竞争力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强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将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跟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借助群众的力量、信任和支持推动历史前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为党的执政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于那些片面追求政绩或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要坚决抵制,将绿色GDP的推行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三)生态文明理念是基恩这美丽乡村的核心

生态文明理念可以创造农村新风尚:生态文明理念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进而形成爱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里的新风尚。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提升农民素质: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要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始终坚持以环境资源的最大承载能力为前提,以自然的发展规律的准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转变农民生产:灌输农民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让他们自觉遵守实用节约和适度消费的准则,自觉追求绿色消费,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

(四)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保障

农村环境被破坏不单单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削弱农民的生产增收和农民的生活水准,还会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农民在医疗方面的负担。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没有健康就难以改善民生,就更别说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了。所以,要建设美丽乡村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将重点工作放在解决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影响科学发展的环境问题上。呼吁所有农民共同参与到妥善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创建一个良好的乡村环境,确保农民的身心健康,提升农民生活和生产质量,真正发挥生态文明理念的保障作用。

二、如何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一)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奠定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首先,将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主动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化,同时引进市场经济制度,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将泉州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实现农村生态资源的经济化。此外,还要积极主动推进农村经济生态化。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改造,打造出经济化、生态化、合理化的农村生态产业,并且积极倡导清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和最小化的环境污染率,真正实现泉州区域经济的生态化。

其次,落实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村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柱,能有效解决农村资源短缺、资金困难等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价格。此外,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这对农村生态环境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为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坚实的平台。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还能有效维护农业跟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民的经济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城乡规划,改进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首先,以品牌理念为基础制定城乡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有生态的主题,具备打造生态品牌的意识。以往农村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集山川、河水、田地、住宅为一体,具备着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在规划和设计美丽乡村的时候,要尊重已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还原农村的本来面貌,实现有山有水的生态、美丽乡村的建设。

其次,落实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科学制定农村的布局与建设规划,紧抓农村的布局点、建设点和改造点,并积极主动跟农村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综合治理规划以及住房改造建设规划全方位结合。紧密结合农村的功能布局,落实各个功能区的实际规划,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规划中必须要有明确的公共服务区域、新乡村建设区域、旧乡村保护区域的划分,有意识地打造农民的住宅区、商贸服务区、公共服务区、绿色景观区、特色产业区等多种区域结合的生态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培育;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79 -02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影响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受多方面的影响,毋容置疑的是学校会对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生态文明氛围、学校的宣传、开设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都会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产生影响。所以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培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主要包括学校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开设现状、生态文明的实践性活动、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等,从而知晓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哪些不足,以指导我们及时调整培育的方式和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本次调研选取的样本分别是: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大三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具体如下:本次共发放3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1份,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样本是164份,酒店管理专业的样本是137份;在总体数据中,本科学生占83人,专科学生占218人;为了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还到武汉的其他高校进行了调研,通过面谈访问的形式了解学校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现状,这也构成了调研结果的内容。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武汉商学院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现状,共设计6道题目。当问及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老师是否强化过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回答“否”和“不知道”的共占42.51%,回答“是”的占57.49%;当问及学校是否曾经开展过生态文明方面的讲座或宣传活动,回答 “否” 和“不知道” 的共占42.86%,回答“是”的占57.14%;当问及学校是否有生态文明的相关社团,比如绿色社团组织等,回答“是”的占37.54%,回答“否”的占31.89%,回答“不知道”的占30.56%;当问及学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了生态文明方面相关的选修课或必修课时,回答 “没有开设” 的占38.87%,“不知道”的占42.86%,认为开设了的占18.27%;当问及学校是否组织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时,认为组织过的占37.54%,认为没有组织的占28.24%,不知道的占34.22%;当问及是否期望开设生态文明方面的课程时,71.39%的同学认为可以开设选修课,16.04%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该部分内容,12.30%的同学认为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认为没必要开设的只占不到1%。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高校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建议

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产生影响,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学生对生态文明认知较差,因此在大学内应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

(一)开设全校的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共选修课

目前,在我校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有公共选修课,要求在学校期间完成2~4门选修课,可以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比如《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加学生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思想政治课及时事政治教育中对生态文明的知识进行强化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紧张,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尤其是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列并举,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时强调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问题,理解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所学专业课相结合

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应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意识。比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融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开发出绿色产品;在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中,引导学生在进行景区规划和开发时注意资源的保护,进行合理的开发;在导游进行讲解时,也时时不忘提醒游客爱护景区的环境。

(四) 在学校内成立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社团组织

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是否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社团并不是很清楚,在调查中回答“否”和“不知道是否有绿色社团组织”的共占62.45%。这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学校确实没有成立生态文明的相关社团;第二,如果有这样的组织,也说明这个组织影响力有限或者学校对这个组织的宣传不够。生态文明社团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生态文明社团来源于学校的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加入社团的成员依照自愿性的原则,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传递着生态文明,对全校的学生产生示范的作用;开展的社团活动,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

(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从调研的数据来看, 37.54%的同学认为学校组织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没有组织的占28.24%,不知道学校是否组织过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占34.22%。这说明学校组织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有限,需要广泛地开展社会性实践活动。在课堂传授生态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开展植树节、地球日、旅游节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亲身感触,增加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利用所学理论,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更能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

(六)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校园生态环境感化

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所在的环境对其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校园内要形成生态环境的示范,例如校园内不随地丢垃圾,爱护校园内的花草,灵活多样地采用宣传牌进行生态文明的提示与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逐步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习惯。充分利用高校的宣传渠道,多方面地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多举办生态文明知识的讲座。

(七)完善生态文明的管理制度

第一,学校应建立激励措施来鼓励和生态文明相一致的行为,建立惩罚制度来惩罚与生态文明相悖的行为,为生态文明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例如,为校内公益性的活动或社团组织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曾有学生到各办公室回收废旧报纸、纸张等,对变废为宝这样的活动应予以支持。第二,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可以在校园内开通多个投诉和惩戒通道,通过这种方式使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得到及时制止,使学生逐步抛弃不良习惯。

(八)将生态文明加入学生的素质测评

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以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中,将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入其中,以激励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生态文明理念。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加入应试范围。

(九)教职工应带头示范文明,引导和感染学生

第一,教师首先要具有生态文明的理念。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率先垂范,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生态文明。比如有的教师下课后没有及时关灯、电扇等,浪费了能源;有的老师在办公室、教室抽烟,污染了环境等,这些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将生态教育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学校可以考虑将生态教育作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均应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第三,教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课题研究。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积极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题研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第四,加强生态教育的师资培训。高校可以考虑建立专业的从事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各专业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在生态教育方面的知识,并寻找出生态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最佳结合点,在学科专业知识中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

(十)引导学生建立起生态的消费习惯

引导学生之间消费不要相互攀比,杜绝奢靡之风,养成节俭的习惯,当然这种节俭是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节俭。比如,当宿舍无人时,及时关灯以节约能源;当见到水龙头未关,能及时关上;打印时尽量节约纸张。改变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建立一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同时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田梅.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2]王淑英,孙克俭,郭岩.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

[3]郑耀星,刘国平,张菲菲.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3,(07).

[4]王包泉,陈云,何有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4).

[5]刘秀丽,刘亚玲.基于教育的视角谈旅游业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J].当代经济,2015,(32).

作者简介: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7篇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遇到了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列入党的行动纲领中,形成了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和国家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把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面对着如此重要的社会问题,科普场馆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上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必须紧迫跟进,有所创新。中国科技馆在新馆建设调研报告中指出:确定中国科技馆理念体系的最基本依据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即国家、社会和公众对于科技馆的需求是建设科技馆的先决条件。报告还认为科技馆应全面展示人类、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和作用,在全社会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

2广东科学中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

广东科学中心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以“自然、人类、科学、文明”为主题思想,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使展示主题和内容设计形成一个稳定的“四面体”结构。主题词“文明”的介入,使这个稳定的“四面体”结构能多角度展示科普场馆传播科学的内容定位,与时俱进地表达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很好地解决了科普场馆主题化设计中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广东科学中心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中始终坚持探索和实践,在一期建成的“实验与发现”、“儿童天地”“、交通世界”“、数码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八个展馆基础上,又推出了多个题材的展示。(1)“金色骑楼•绿色生活”———世博广东馆多年来广东省一直致力于“倡导绿色生活,发展绿色经济”,回迁的广东馆把握绿色发展主题,以“广东绿道”为主线,在家乡父老乡亲面前重现“绿色生活”“、绿色城市”“、绿色神话”,延伸世博会的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2)LED体验馆LED及其产业化是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课题之一。LED体验馆紧扣绿色照明的科普题材,从协同创新的产业化方向入手,进行主题设计与展示技术创新,使社会公众在“童年的萤火虫”、“绿色家居照明”、“LED畅想剧场”等特定的情境中,体验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LED绿色照明。(3)“岭南科技纵横”主题馆“岭南科技纵横”主题馆是广东科学中心展示广东科技发展历程的首次尝试,以上下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岭之南,海之滨”的空间定位,向公众展示一个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科技发展历程。此馆融合“海纳百川、敢为人先、进取创新”的岭南文化特色,从主题策划到展项设计,都渗入了敬畏自然、生态和谐、绿色发展的理念。科技推进历史,创新引领未来,人类文明始终与科技创新同行。一直以来,广东地区都对绿色“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绿色是岭南的代表色,更因为绿色发展是广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创新实践

3.1人类文明历程的主题设计

现在科普场馆的主题设计大多千馆一面,然而同是生态文明的主题,不同的视野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设计。同时,主题设计还应符合科普场馆的展教理念,切合公众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的正式教育成为互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和自然”展厅的概念设计以“物质—能量—信息”为主题线索,其中包括:(1)物质循环。以水循环和碳循环为代表,介绍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大体过程。(2)能量转换。太阳能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在它和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中,能量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而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能量的损耗。因此,在能量的转化利用中,要选择熵增加最小的途径。(3)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还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由图2可见“,人和自然”展厅的主题设计,有一定的新颖性,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知识点切入,并且大胆地知难而进,着重表现“生命系统是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开放系统”“,太阳能驱动着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进化是熵减少、信息量增加的过程”,“退化是熵增加、信息量减少的过程”这些十分重要的概念。不回避“熵增加”、“信息熵”、“开放系统”、“生命以负熵为生”一类难题,而这些正是传统科普场馆少有提及,而生态文明建设不又可回避的概念。

3.2绿色题材广角下的展示创新

由于“绿色题材”的综合性、理论性非常强,在科普场馆中的展示呈现难度相当大。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对象是全体公众,受众覆盖面广,文化水平差异度大。抛开展示内容不论,即便是展示技术风格,也往往众口难调。这种矛盾的状态告诉我们: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方式亟待突破,必须另寻出路。“人和自然”展厅在概念设计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第一,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模型,例如:第二类永动机。第二,将经典实验转化为互动体验,例如:热传递、焦耳热功当量实验、布朗运动。第三,将体验过程转化为快乐游戏,例如:低碳生活体验。第四,将场馆情景与真实景象结合,例如:展示模型与展馆周边自然环境的结合。第五,将故事叙述与动漫形象结合,例如:碳源与水珠、火娃的新媒体创新组合。第六,将绿色能源展示与高新技术结合,例如:氢燃料电池、零排放汽车。第七,将本土素材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例如:“广东绿道”、广东核电、广东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其中,熵与熵增加的抽象概念,让我们展示设计人员长期以来费尽心思。如果利用“一桶开水”“、制冷机”、“多级膨胀做功”、“第二类永动机”、“一潭死水的热寂”等一系列形象化的展项设计思路,就回避了熵以及熵增加的数学表达。再比如“碳循环火车旅行”方案,以碳循环为主线,制作成火车轨道,让参观者乘上“碳循环火车”,了解碳循环的路线与层次,了解不同文明进程的碳消耗与环境变化。而“生物圈2号”的游戏方案,让观众在虚拟环境中主宰仿真地球的生态系统,从而意识到地球环境是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风风雨雨后形成的,其生态结构异常稳定,绝不是简单的人工模仿再造能够完成的。

3.3与时俱进的公众对话

在生态文明传播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例如,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太阳活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哪个更直接?究竟谁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真正“凶手”?在这方面,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论,理论也在不断更新。面对这些争议,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将其引入公众对话中去。科普场馆在指出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亦应客观全面地介绍学术界的不同观点以及不同时间尺度的影响程度。现在,人们把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为空间天气,它不同于原来普通意义上的天气。区分传统意义上的气候变化与空间天气,向公众传播“空间天气”的新知识,成为科学传播的又一新课题。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环境 审计 生态文明

我国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水环境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被提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层次。水环境治理牵涉面广,涉及多方利益纠葛,对生产、生活影响深远。各级审计机构作为专职监督部门,对被审计对象的水环境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审计机构应按照一定标准,运用适当的程序和方法,对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等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分析、评价。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水环境审计是对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督的一个重要措施,开展水环境审计有助于维护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水环境审计的高度融合

(一)将水环境审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操作性更强。生态文明要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对水环境治理进行审计,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对水环境治理项目资金流向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检查,考察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更高层次上对各经济组织的水环境治理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察和监督,从而更有效地保障水环境治理资金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将水环境审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扩充了水环境审计的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审计相结合,丰富了水环境审计的内涵,迎合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为水环境审计实现“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的方式。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水环境审计,要求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生态制度与生态行为是否文明,是否有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环境管理系统及相关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与员工是否具有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水环境审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文明理念,延伸、扩充水环境审计的内容。

(三)落实国家政策实施的内在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严峻,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有效地解决资源审计问题,国家层面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就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等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并强调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我们意识到应当以“审计之眼”关注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加强对水资源的审计是落实资源审计政策的内在要求,也实现了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上的转变。

二、生态文明理念下水环境审计的重点

根据审计目的不同,水环境审计可分为水环境财务审计、水环境合规性审计、水环境绩效审计。通过水环境财务审计,旨在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水环境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通过水环境合规性审计,旨在判断水环境治理项目是否遵守了水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通过水环境绩效审计,旨在确保水环境项目的实施是经济、高效率和有效果的。具体包括:

(一)水环境法规制定、执行情况的审计。

1.水环境法规、政策制定情况的动态评价。为了有效地保护水环境资源,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数量庞大的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这些政策、法规是政府关于水环境、水质和水的使用建立标准、进行管理的基本工具。通常,政府会规划总体水环境政策,涉及水环境保护政策的总体目标、目的和策略。这为水环境保护行动指明了总体方向和进程,有助于向需要执行政策的参与者发出公共政策的明确信号。但梳理这些法律、法规,更多的是对水环境治理起到防御作用,禁止的多,引导的少。水环境污染治理不能光靠“堵”,更多的要靠“疏”,做到“疏堵结合”。作为水环境审计的主体,要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水环境政策的完整性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水流域政府部门制定、颁布的水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执行效果,促使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对这些政策进行评价时,需要运用动态的眼光,分析走向。在不同时段和不同流域对水环境进行评估时,需要结合流域环境变化和国内外经验对政策进行调整,使之逐步完善、趋于合理。

2.水环境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我国水环境政策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供水、生产用水、居民用水、农业灌溉、污染控制、渔业和航行等内容。由于牵涉部门众多,政府会给予这些部门授权分工,要求这些部门对于违规排放造成河湖污染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现实中,受懒政思维影响,某些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水环境保护职责,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已有的法规政策,评估这些职能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及其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具体的水环境审计审查对象有:用水项目的环评审批,监督污水排放者对法规的遵守情况,对水环境法律法规进行的解读与宣传,对公民投诉行为的落实、反馈和对环境违规行为予以制止情况的处理等。

(二)水环境治理资金的审计。

1.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属于环保专项资金,对各项环保专项资金的审计,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延伸。重点根据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对水污染防治资金设立、安排、拨付、管理使用情况及设施运营、治理效果、责任进行审计。评价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促进资金管理相关部门履行资金管理职责,实现规划目标。

2.水环境治理设施投入和经营情况审计。要做好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投入是第一步。投资主体会将大量的资金投放在诸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配套设施等水环境治理设施项目的建设中。各审计部门需要对这些水环境治理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筹集、投放、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在水环境治理设施项目开始运营后,需要对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效果进行评价,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确保上报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3.农村用水资金审计。随着农村工业化的进展,农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农村用水安全项目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如不加以有效的监督管理,很有可能会被贪污、挪用或浪费,造成巨大的损失。各审计主体应重点关注用水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专项审计,揭示农村用水安全工作和管理以及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价农村用水安全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三)水环境治理体系审计。水环境治理涉及面十分广泛,既包括环境方针政策制定的组织机构,也包括落实这些政策、职责的相关部门。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治理体系。相关部门从各自利益出发,很有可能会制定、选择有利于自身管理的政策。审计机关可以选择对单个政府部门的整个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计,也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共性问题跨部门审计。重点关注这些部门水环境管理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不同部门有无利益冲突,政策是否矛盾。评价管理体系是否具有有效性、应急性,以促进政府部门间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协调。

三、生态文明理念下水环境审计提升的有效措施

水环境审计是近几年刚兴起的环境审计的一部分。和传统审计相比,环境审计更多的是对环境相关指标的评价,需要用到大量的环境业务数据。为了迎合环境审计需要,达到审计效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现在较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审阅法、观察法、调查法、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更多的被用于财务资金审计中。而水环境审计除涉及到资金筹集和利用情况外,还包括水环境政策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的效益评价等内容。为有效解决水环境审计问题,审计方法的选择就有别于传统财务审计。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应更多的采用目标导向法、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风险分析法、综合模糊分析评价法等独有的水环境审计评价方法。

(二)积极开展跟踪审计。根据水环境审计的特点,可将水环境审计分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鉴证三个阶段。在水环境项目立项前,需要先对被审计项目进行风险预判,确定水环境项目风险点。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水环境保护相关内控制度的了解,结合水环境投融资预算,评估该项目的合理性、效益性。在水环境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实际发生的数据分析,监控重点风险领域,从而在源头上制止造假、在事中控制违规操作。事后鉴证是指审计部门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的水环境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管理层适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等问题作出公允的评价。水环境审计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水环境审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内容,能够为水环境审计工作打开新局面。

(三)利用外部专家,探索水环境合作审计。由于水环境管理牵涉到环保、财政、水利、建设等多个单位和部门,故水环境审计也会和这些部门发生联系。为了做好水环境审计,共同推动水环境目标的实现,审计机关应主动加强与这些单位、部门的沟通、联系,互通信息、查找案源,督促审计整改。各审计部门在水环境审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相关部门专家的智力支持,进行合作审计,来提升水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合作审计时,审计部门应该做好带头和协调工作,使审计目标统一、审计程序步调一致,审计信息成果共享。通过合作审计的方式开展审计调查,建立各部门的联动机制,进而共同研究与探讨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四)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水环境审计对投资者和社会大众的有用性,应当加强水环境审计信息化建设,统一审计报告模式。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审计信息化系统、网络系统与安全系统,把一系列的水环境信息纳入系统中,以便提高水环境审计信息的优化配置并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水环境审计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控和事后鉴证,从而提高水环境审计质量。利用庞大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将审计、环保、水利、城建、林业、农业等部门的水环境审计信息串联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机制与水环境审计运行体系。实施水环境审计信息的全程跟踪与关联,解决好水环境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水环境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可行性,进而降低水环境审计风险。

(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有很大不同,除了要求审计人员掌握通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外,还要清楚水环境的特殊性。在水环境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更多的关注水环境事项相关的计量与报告,考虑与水生态环境相关的专门分析指标,以及水环境审计实施中协同管理等问题。作为水环境审计人员,需要交叉具备审计知识和环境资源管理知识。为有效开展水环境审计,专业的环境审计人才必不可少。为此,一方面要求各审计机关、企业与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和高等院校合作,采用“订单班”模式,培养环境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审计队伍进行水环境政策法规、审计技术方法等岗前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环境审计专业技能。

将生态文明观引入水环境审计,丰富了水环境审计的内容;而开展水环境审计,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开展水环境审计时,将两者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治理的要求日益严苛,水环境审计的作用愈加重要,重要性日益突显;有关水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会愈加深入,水环境审计也会取得更大的成果。S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审计学会课题组.福建九龙江流域环境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3,(03).

[2]于书翠.我国水环境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J].绿色财会,2012,(04).

[3]黄绪全.水环境审计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1,(03).

[4]李璐,张龙平.关于我国开展水环境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6).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68-02

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是农业大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之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中国,从乡村起步。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广大农民的新期待,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坚实的载体。

一、美丽乡村厚德载物,是人生存发展的摇篮,须努力发展和壮大生态产业

“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彩篇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也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农村的生动铨释。[1]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3年,以同志为时任书记的浙江省委就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要求用5年时间,对全省1万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建设好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2]2013年10月,同志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2003年以来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湖南永州市委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恒久的动力,推动永州生态农业和绿色工业的发展。一是在“绿”字上做文章,发展规模农业。永州粮食、柑橘、蔬菜等在全省均占一定的位置,柑橘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三、产量居全省第五,蔬菜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进入全省四甲。还盛产香柚、香芋、香菇、红瓜子、红衣葱、道州灰鹅、江华苦茶、蓝山黑湖酒、永州薄荷、双牌竹根鼠、东安花猪、湘南黄牛、零陵麻鸭等农副土特产品,风格各异,弛名中外;二是在“土”字上费心思,发展特色养殖。养殖以“土”为主,杜绝激素养猪、化肥养鱼等现象,形成以富家桥、朝阳、石山脚、黄田铺、珠山等乡镇为主的生猪、水产养殖带;三是在“大”字上下功夫,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熙可罐头”“天龙米业”“银光粮油”“福田茶业”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四是在“休闲”上寻出路,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古迹众多,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众多。从江永谢沐河畔的千年古村上甘棠,到新田大观岭下的龙家大院;从零陵贤水河畔的周家大院,到祁阳象牙山下的李家大院。据统计,永州有古村落31个,古民居26栋,在我国古村落古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美丽乡村由生态文明塑形,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须饱含现代的文化气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3]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我们的祖先历来讲究“天人合一”,注重生态平衡,并逐步演变为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新的文明形态。新中国成立后,生态文明观首先见诸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出现了一些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提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等。这些关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一些新提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党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部署,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党的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深刻表明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五新”,即在总体布局中有新定位、在自然观上有新理念、在战略目标上有新部署、在历史责任上有新使命、在具体方法上有新举措。同时,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立了“四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像恩格斯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因此,当前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理念,重新为乡村塑性,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并贯穿于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乡村社会现代化提供自然和人文载体。

同时,还应为乡村注入现代文化元素,注重用现代文化来提升乡村品质,特别是重建文明健康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近年来,永州市不断打造舜文化、孝文化、儒文化和瑶文化品牌;大力推进“一县一品”工程,创建一大批“书画镇村”、“书香镇村”、“产业镇村”等文化特色村镇;进一步建设好红色教育基地等提升永州城市品位。不但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要积极培育农民之间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内聚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三、美丽乡村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须净化我们的环境和心灵

在我们的理想中,美丽乡村,应该天人合一,美奂美轮。但是,目前举目四望,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的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笔者下乡进村调研,总会被一个刺眼的反差触动:一方面,乡亲生活水平提高了,“农家别墅”越建越多越建越靓;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生活环境却变差了,房前屋后垃圾乱丢,池塘水沟污水横流,田间地头农药滥用。这些现象,都背离美丽乡村的内涵,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自然和人文要求背道而驰。建设美丽乡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注入了新的动力。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谐共处、互惠共存,才能推动建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丽乡村。“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美丽乡村,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因此,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5]2008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环保工作会议,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并设立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通过实行“以奖促治”政策,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财政部、环保部于2010年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8个省区列入第一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一大批“美丽乡村”,2014年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第九届村长论坛,隆重公布了“中国十大名村”。这些乡村不仅清洁了污染,美化了家园、水源和田园,更重要的是荡涤了农民落后的环保和生态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素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人文工程。因此,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尤其要趁势而上,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努力提升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要选派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当作生态建设的生力军,充实和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农村干部的生态意识和绿色GDP意识。各级政府率先做出榜样,切实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作为首要标志纳入干部的实际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实践行动中,以期真正达到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同志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强改革创新,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保留生态空间,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乡村:月光下的理想国[N].中国教育报,2012.

[2]幸福,从美丽乡村开始[N].浙江日报,201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生态文明理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绿地设计;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绿量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核心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生态文明的途径方式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使人的消费心理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理性状态转变,即符合生态要求、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1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美学是生态文明在当代城市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体现。20世纪末,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取得发展,并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后形成的。生态美学:一方面要对人类进行哲学美学的思考和考察,研究人与自然的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美学还要从人与现实审美关系这个角度,去审视研究人类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美学问题,去发现、研究、解决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建设的现实问题。

2 如何在城市绿地设计中运用生态文明理念

2.1 创建生态城市的整体格局,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化水平

在城市绿化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生态绿化过程中的整体设计原则,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案规划生态城市的整体格局,为城市的整体绿化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在整体的城市绿化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为城市整体绿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网络。同时,必须重视绿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老城区绿化水平差异性过大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通过实际行动促进城市公共绿地分布的平衡性,为城市整体的生态平衡提供政治上的引导和扶持。

2.2 提高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和谐植物群落

加强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首先,应保护城市自然植被和自然遗留地,建立保护地,同时应修建绿色廊道和生态栖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也要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作为一个不断发展而表现出有序性和系统性的整体工程,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为城市的物种多样性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城市绿地群落的构建工作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地理环境、土地类型以及具体的气候条件来进行选择和规划,通过绿色植被的选用,提升环境的整体自我调节能力。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创造多个类型的群落结构,提供多种优势环境为不同物种的生息繁衍提供必要的条件,构建一套完整而美观的城市自然风景。主要应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为基础进行规划和设计,并通过这一理论作为城市绿地空间格局构造的基本模式。

2.3 提高植物群落配置,体现生态文明特色

2.3.1 合理的植物配置。通过对树种的选取和搭配来为整体的城市绿化提供必要的外在支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部分外来植物,但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还是应该保证主体植物必须是当地的原生种类。也不能片面追求“四季常绿”、“短期成型”的效果,而是应该多使用一些适应强、表现好的乡土树种,通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快慢结合,逐步形成城市绿化的特色。同时对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给予一定的重视,利用多个季节的植物搭配,实现整体的美观。

2.3.2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基础。城市绿化不单纯是为了提高绿地率,更应该从根本上增加绿地内的叶面积数量。在城市绿化规划时应多选用叶表面积大、叶片相对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创造出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2.3.3 绿地设计还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任何游客对于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评价,都是通过对特色文化的欣赏而获得的,如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等地的景观绿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绿化过程中,重视发展城市传统文化,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的把握,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按照生态、协调、景观、游憩、共享的原则,进行绿地的功能细化设计。

3 结语

上一篇:建设生态文明范文 下一篇:生态家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