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农业范文

时间:2023-06-26 10:52:16

生态化农业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1篇

我国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都还没有能够完善,都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我们要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和生态了解进行一个全面的理解,明白它们的真正内涵,知道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为建设我国现代农业提供良好的启发。

1生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1.1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农业指的就是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农业生产不会影响到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不会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前提。在农业生产中,对环境不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环境和农业生产处于一个和平相处的状态,同时农业还可能对环境提供改善,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良好循环利用。生态农业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作为主体的人和环境构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人既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同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也是对生态系统支配最积极的因素,人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一个合理的干预,也可以对自然资源等进行一个合理地利用,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这一重大职责,通过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最终来促使经济的发展。

1.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手段、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方法来对农业进行武装,把更多的机械、能源、科技投入到农业中来,把更多的资本、技术、知识应用到农业中,使高投入的农业实现高产出。在农业中大量的应用机械操作,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以石油为原料的机械设备取代耕畜,从作物的种、管、收到农产品的运输和贮存都实现机械化,从而整体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农业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农业技术的科学化,把农作物杂交技术和现代遗传学运用到现代农业中,把各种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农业中,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能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使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越高,进一步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也进一步实现的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利用价值。

2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影响

我国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都还没有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生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也有相互的制约。

2.1农业现代化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中来,使得农业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态更加的合理,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也使得农业和环境更加协调,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也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使得农业生产的价值得到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拥有先进的文化知识,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避免了各种自然资源的浪费。

2.2农业现代化影响到生态农业的建设。农业现代化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而这些机械设备的大量应用就会应用到石油资源,而石油的应用对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追求农业现代化的高产量,把更多的农药和化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于土壤、水源造成巨大的影响,也破坏了原本自然环境的生物链,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农业是对农业现代化的规范。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就是实现农业的高质高产,而生态农业主要就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要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这一前提下,实现农业的高质高产。要把农业现代化应用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去,通过合理的应用和开发,保障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生态农业可以弥补农业现代化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损害。农业现代化生产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通过生态农业的建设,来对土壤以及水源进行改善,改善被破坏的自然环境,通过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来弥补农业现代化给环境带来的灾难。依靠生态农业可以改变农业现代化的不良因素,从而实现环境的保护。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2篇

南涧是一个彝簇自治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3%,人均耕地不到1亩,农民人均水田仅0.08亩,曾是全国特困县之一。早期因乱砍滥伐,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恶化。每到雨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而在旱季河水断流,河床干裂。山区农民生活十分困难。近些年来县领导班子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带领群众坚持生态农业建设,如今南涧县已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变。 1早期生态农业试点成果,为南涧县全面较快发展打下了基础 早在1988年,由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全国生态农业协作网成员单位)、南涧县科委牵头,以科研课题的形式,与县里有关单位分工合作,对南涧县安定乡进行了生态农业试点研究。该工作得到了当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领导还抽出时间参加了部分项目听课与培训。县长、副县长亲自带队到云南省当时养鸡业发展较好的富民县参观学习。在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南涧县始终用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工作,并重点抓了生态户、生态村建设。通过3年多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安定乡不仅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效益上了一个台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得到实惠,县委领导班子也通过这次生态农业的试点研究(该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找到了方向。 2南涧县非常可喜的发展现状 如今,虽然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已过去了20a,县委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领导班子在紧抓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上没有丝毫放松。南涧人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弱势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牢牢地把握住了“高山、净土、生态”这一特征。这些年来全县深入实施“绿色家园”行动计划,推广沼气池、太阳能、节柴灶,开展种植杨善洲纪念林、万棵树苗入农家等一系列植树造林活动,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过去光秃秃的山变绿了,浑浊的河水变清了。 南涧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变,引起了一些企业、商家的关注,并前往调研、考察。2010年10月16日,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与南涧县达成意向性意见,立足无量山、大殿山片区,开发中药材种植基地,准备用5~8a时间投资21亿元建设“无量药谷”,并注册成立了云南维和无量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在“无量药谷”投资已达2.17亿元,2012年计划再投入3.1亿元,首批三七种植面积6500亩,今后规划种植面积将达1.8万亩。要将“无量药谷”建设成中国最大的三七连片示范园,中药材种类种植最多的种植基地和国际性养生休闲度假区。 201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意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巩固提升烤烟、泡核桃、茶叶和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培植无量山鸡、生猪、名贵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现在正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导向的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 烤烟示范基地正努力打造清香型南涧红花大金元品牌,走“绿色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生产“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红大优质烟叶。规划到2015年建设基本烟田15万亩,年轮作面积7.5万亩。 泡核桃示范基地是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县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基地标准化建设,提升泡核桃生产管理水平。到2015年全县将发展泡核桃75万亩。 茶叶示范基地是依托云南土林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到2015年全县将建成生态茶园12万亩。 牛示范基地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依托无量牧业有限公司,建立相对集中的标准化小区,配套沼气池建设,实现牛—沼—果—粮—茶—蔬菜良性循环发展。到2015年,肉牛存栏可达12万头,出栏8.8万头。 无量山鸡示范基地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现初具规模的乌骨鸡养殖场已有87个,要设立原始种群保护区,打造无量山鸡品牌,到2015年饲养山鸡将超过2800万羽,出栏超过600万羽。 生猪示范基地实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实现猪—沼—果—粮—茶—蔬菜的良性生态循环。到2015年,生猪将存栏20万头,出栏19.4万头。 药材示范基地依托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建设无量山多种生态药物种植研究国际示范园,打造“无量药谷”。到2015年,全县将培植名贵中药材2万亩。 蔬菜示范基地以南涧镇为重点,以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为规范,推广轮作,平衡施肥技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到2015年将发展无公害蔬菜3.5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以南涧镇、公郎镇为重点,生产无公害脱毒马铃薯,到2015年将发展无公害冬春马铃薯2万亩。 2011年,南涧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4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3211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738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3391元,比上年增长35.5%。可以看到,南涧县已显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一个正在崛起的“彝簇文化生态园林山城”展现在我们面前。 3启示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在连续9年讲到推动“三农”工作的同时,首次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农业要稳定发展有赖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我国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按人均计算,各种资源的占有水平很低。以土地为例,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只相当于美国的1/8,俄罗斯的1/7。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显得十分重要。生态农业是合理利用资源的农业,也是节能、节水、低碳、无公害农业。#p#分页标题#e# 有些地区虽也有过早期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尝试,但出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就只顾眼前利益。有些则是“换一个领导变一个样”,个别领导目光短浅,在处理问题、研究决策时缺乏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在遇到困难挫折后没有将生态农业的方向坚持下去。弥渡县是南涧的邻县,因有一片较大的坝区,曾是省里重点培育的蔬菜基地,过去不少蔬菜直销昆明,现在南涧山区的无公害蔬菜已销往弥渡。这一现象耐人寻味。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年在南涧进行生态农业试点研究,课题经费只有3千元,3a多时间平均每年1千元。南涧人知难而进,坚持走生态农业的路子不动摇。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仅“无量药谷”项目就引进投资20多亿元。这让我们感悟到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南涧这个昔日的贫困小县,用今天的成绩给我们做出了诠释,也为云南省占国土面积80%以上的山区、半山区建设做出了榜样。 当前云南省干旱还在持续,抗旱形势十分严峻,连续3a干旱已使有些地区出现了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生产损失更不是一个小数目。2011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达13.37亿元。如何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使有限的水资源循环再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有较强的抗御能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无疑是一条根本途径。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3篇

生态农业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到20世纪60年代末,生态农业逐渐取代石油农业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的具体概念并无统一说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或标准。如美国把生态农业定义为:“一种在养分来源上,尽量依靠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等有机肥料作为农作物生长养分的主要来源,基本不用化肥和饲料添加剂;在生产技术上,主要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基本不用农药;在耕作方式上,尽量采用作物轮作、深耕等生态耕作方式。”再如,德国也提出了类似于美国的标准,主要强调不依赖化学合成的除草剂、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除虫剂等进行农业生产。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95%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称作生态产品。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对农业的内在要求就是: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管理手段、系统工程方法以及传统农业有效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时遵循生态学、农业种植学原理,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根本要求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性,即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生产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向自然生产回归。

2、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情况概述

农业产业化提法在中国最早出自于2005年《人民日报》一篇报道中,报道提出的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某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从此以后,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开始流行,并作为一个重要术语进入政府文件中。有学者总结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旨就是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是我国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探索。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探索模式,主流观点是从农户、专业组织(包括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之间关系以及上述主体之间在不同模式中起的作用来归类。有学者从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整个阶段投资决策者的角度把农业产业化模式分为:农户支配型(“合作社+农户”模式、“专业协会+农户”模式)、加工者(公司)支配型(公司办农业模式)和各自支配型(“公司+农户”模式)。还有学者从不同模式中带动主体的角度将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归纳为:公司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协会带动型(“专业协会+农户”)。还有学者虽然也是从带动主体角度来认识,但总结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近年来,学者提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基础上我国应培植农业产业区,农业产业区是在农业地理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在特定区域内围绕该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融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于一体的生产、加工、销售模式的综合产业区。区内集中大量有密切产业联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服务机构,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或特色企业群。农业产业区的主要特点就是立足资源优势,高度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农业产业区应该说是从国家经营整个农业的层面来规划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有益探讨,国内外的实践也证实农业产业区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总结而言,传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在专业分工的前提下规模经营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的农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加、销和贸、农、工一体化经营。

3、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关系再认识

3.1生态农业对传统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天然排斥

我国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一系列生态耕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例如,山东用地窖、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利用窑洞储藏蔬菜和水果,就很好地利用自然力进行农产品储存。这种农产品的保鲜方法具有投资少、管理简单、就地贮藏和能耗少的优点,属于生态保鲜。再如,我国草原少数民族保护草场的技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南方地区农作物套种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壮族栽培三七技术、天山南麓少数民族开凿“坎儿井”等,都体现和代表了部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具备的生态合理性的事实。从传统经验和国际标准来讲,尽可能借助自然力,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是生态农业的必然要求,这就对传统产业化模式有天然的排斥性。(1)生态农业对规模农业的排斥性产业化要求的规模化只有依赖大型机械,大量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化肥等现代农业手段才能降低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人工成本、原料投入成本,同时也只有依靠这些现代化手段才能完成规模农业的生产任务。因为,单纯依靠人力、自然力等生态农业手段根本不可能完成大规模的种植或养殖任务。(2)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要求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体系存在破坏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要求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资源造成了一系列浪费。例如,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中形成的“家畜饲养—有机肥—粮食生产—家畜饲养”这一生态循环模式的破坏。具体而言,比如专门种粮的大户,因为缺少家畜饲养的环节,其农业生产需要的有机肥十分缺乏,如果在片区化专业生产的情况下就根本不可能有有机肥料的使用。(3)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农产品需求提出严峻挑战借助自然力的生产往往需要更多人力和资源的投入,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往往不依靠化肥、药物等,其生产周期自然比使用激素生产时间长,投入的原材料更多,成本也自然更高,这也是现在许多农民不愿意用传统生态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原因。例如,现在农户家庭饲养生猪都多用化学饲料,很少使用青饲料。同时生产周期也决定了其一定时间段内的产能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4)农业产业形势下农民收入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产业化农业因为更强调农业的商业性用途,强调农业也应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影响。其次,成片大面积种植一种农作物使农户与某单一市场紧密结合,而与其他市场隔离,形成了高度依赖某一市场的农业生产模式。只要市场稍有波动就会影响大片农户,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5)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我国人均耕地少,分布不均衡,由于人口众多,可利用土地少,耕地资源相对贫乏。根据全国土地详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仅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37%。同时,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以及不科学耕作对耕地造成极大破坏。耕地分布状态由集中连片逐步向破碎、零星转变,分布质量也由优质向劣质转变,累积起来的破坏效应十分严重。在这样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可能发展高度机械化、专业化的农业。

3.2以生态农业思维反思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产业化存在天然对抗性,限制了我国农业像传统能源农业那样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因此,要深刻反思和总结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以探寻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模式。

(1)农业产业化没有脱离能源农业的路径

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忽视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产业化存在的天然对抗性,偏离了生态农业导向,没有脱离能源农业的发展路径,片面追求农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在当下实践中无论是家庭农场还是企业化农场,都是把分散的土地或者资源集中利用,形成一些所谓的种粮大户、养殖大户;基本农田改造中的“小改大”也只是为了方便机械化作业,没有重视改善农田肥力等生态问题。而这些大户在实现规模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近年来的田间定位实验与调查显示:我国各主要农产区广泛存在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不重视施用和科学使用有机肥料,不重视物理、机械方法除虫、除害;长期使用浅耕机械、不合理灌溉、过度种植、不合理耕作;农田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我国生产条件最好的耕地土壤结构破坏、酸化、盐碱化、农药残留、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十分突出,土壤生物性状、健康功能严重衰退,生产性能大幅下降。

(2)没有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现阶段的产业化探索没有从根本上增加农民增收的来源和动力,单纯依靠规模的集中,把多数人的资源集中到少数一些人手中,这些人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显然这不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增收,只会造成更进一步的贫富分化。其次,就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我国目前劳动力整体处于过剩阶段。农业规模化经营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农村劳动力短时间内剩出,如何解决这部分劳动力就业成了严峻的问题。如何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就地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也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考虑的。我们不能搞“羊吃人”的运动,而现在的模式更多的是把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对农业劳动力就业的消化作用。

(3)农业产业化发展不重视基本农产品的生产

各地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噱头中盲目上马各种所谓的特色农业,各种农业示范片、示范县层次不一,良莠不齐。这些示范片并没有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多的是对农业资源浪费。例如笔者实地考察了解到在四川简阳地区,大面积良田种植景观树苗,而种植出来的树苗长期积压,许多长成了大树都还在田里。基本农田的破坏除来自工业生产、房地产发展的破坏以外,农业内部不同生产部门对土地等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学者戴景瑞表示,随着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率的提高,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可能达到16亿,粮食需求将增长20%以上,肉、蛋、奶等农产品需求将分别增长24%、28%、205%。我国农业资源“人多地少”的现实要求保证粮油等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应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

4、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应考量的几个问题

4.1多功能农业是解决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产业化天然对抗性的有效方式生态农业本质上要求各农业部门间相互配合,循环利用资源,也就对一地农业发展提出了多功能要求。只有同时建立多种农业生产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产出或废料才能相互利用。因此,建立多功能农业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天然对抗性的有效方式。根据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现状,确立农业发展的多功能目标,准确界定多功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多功能农业的结构,确立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建立由提供实物产品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供服务产品的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提供实物和服务两类综合产品的都市农业等六大类具体类型构成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当然,现代多功能生态农业的前提应当是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前提下的多功能农业。这种产业化又是建立在某一地区多功能农业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就是在尊重农户经营主体资格的前提下,各种农业部门在生态耕作的方法上相互协调,在单一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内形成有机循环的生态体系,但某一农产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又能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效应。也即是农业多样化发展,充分利用我国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发展立体农业。在专业化乃至产业区化的基础上实现多种农业的集成。举例而言就是,粮食产区可以是水果产区,生猪产区也可以是渔业产区,提供实物的农业也可以是观光农业。这样的多功能农业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不同农业生产部门间形成循环利用。同时可以成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另一方面,在建立多功能农业时应坚持农户在农业经营中基础地位,在法律层面应当确保农户对农业资源的所有、利用的专有权利。生态农业因耕作方式对劳动力投入和自然资源的投入要求较高,只有坚持农户在农业经营中的基础地位才能保证这一要求,同时发挥生态农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能在产业化过程中单纯的把农民从土地中剥离出来而再一次伤害农民的权益。

4.2重视农业产业化阶段性与生态农业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特征,产业化的阶段性特征对应着相应的生产方式。理论上以农业经营组织演进历程为标准将农业产业化分为初始、成长、成熟、完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农户与市场是单对多的关系,农户处于分散、无序的竞争状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结构和层次都很单一。在成长阶段,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开始直接介入龙头企业,农户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或订单的方式按照企业的要求生产农产品。在成熟阶段,各类中介组织把龙头企业和农户联系成利益更为紧密的利益联合体,中介组织成为企业和农户一体化经营的桥梁。同时,约束企业和农户的违约行为。在完善阶段,农户、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一体化趋势强化,农工商综合体模式的合作社一体化组织出现。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在农业产业化的初始阶段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单个农户个体,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在农户个人所有的资源之上,也因此在个体农户之间形成了循环利用的生态生产模式,也即是传统生态农业。在成长、成熟阶段,农户的个体封闭的生态生产体系逐渐被某一产品生产所代替,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和环境问题。在完善阶段,农业生产在农工商综合体内形成一个新的循环体系。其实质是把传统生态生产方式在更大的组织范围内实现。因此我国发展产业化农业适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模式应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高起点的农工商综合体加农业产业区的模式。

4.3强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

农业生产作为人类其他生产活动的基础,不可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也不应该存在太大的利润空间。尤其在我国面临如此大的人口压力时,我国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回应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另外生态农业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投入,往往无利可图,导致现在的农民不愿采用生态生产方式。因此要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农业生产者合理收入,保障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就必须国家干预。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在国际上已成惯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OECD国家为其农业部门提供了巨额的支持和补贴。数据显示,农业支持水平相当于OECD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2%,农业支持对OECD国家的农民影响非常大,农业总收入中约1/3是来自于政府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支持。如果将农业总收入中的生产成本扣除,农业支持则占农业净收入的比例至少在50%以上。另外OECD国家的支持不仅是直接给予农民支持和补贴,同时还强化对基本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产业化条件下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和生态农业生产的补贴等。

(2)在粮油等基本农产品领域进一步削弱市场对农业的影响

粮油等基本农产品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直接影响国民生存问题,鉴于我国基本农产品供应偏紧和农业资源缺乏的现实,我们没有必要参与国际竞争也没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十几亿人口的口粮问题绝对不容儿戏,我们的基本农产品生产根本没有调整的余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市场对粮油等基本农产品的影响,保障粮油生产和供应,监督食品安全。一则,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特别是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二则,防止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和质量波动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5、结语

生态农业建设的成败关系着我国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更直接关系着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化的关系,将有力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更好地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生态农业时我们要有产业农业的经营思路,发展产业农业时更要以生态农业为导向,着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强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在粮油等基本农产品生产领域强化政府干预,努力协调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4篇

西簧乡的做法只是淅川县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实施生态农业发展、践行十精神的一个缩影。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水源地,60万亩的丹江水库镶嵌其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优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示范县已经成为淅川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强化农业产业化的引领作用,淅川县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做强特色农业。在稳定粮油面积、提高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培育特色、强壮龙头、搞活流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培育特色:以福森药业为龙头,在库区及浅山区新建1万亩金银花示范基地和3000亩育苗基地,争取3年达到5万亩,5年达到10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以林普实业公司为依托,打造万亩经济林基地;以丹水源公司为依托,做好柑桔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在适宜发展的乡镇培育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巩固发展小辣椒和湖桑等传统产业。强壮龙头:实施农业大招商,新引进南阳市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等数家大中型农产品开发加工企业。引导福森药业、新合作、林普实业、石臼辣椒制品、丹江湖乳业、三宝绿色食品等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增强竞争力,全年新创建省以上名牌农产品3个。搞活流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以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西簧乡杂果市场、香花辣椒城、扬帆农贸市场、水产品市场服务功能,增强辐射能力。

搞好生态建设。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保护湿地面积300平方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万亩农综开发高标准良田项目建设。二是开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万人。三是搞好林业生态布局。紧紧抓住国家投入2159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重大机遇,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做实做细规划,争取上级最大扶持。四是搞好林业绿化。推广大石桥库周生态造林示范点经验,在每个库区乡镇建成1~2个示范点。全年完成造林18.4万亩,力争营造林面积继续位居全省第一。五是抓紧农村沼气配套工程。全县新建沼气示范村30个,新增农村户用沼气6000座。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

一、背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技术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消费时尚的今天,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能使农业得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进程、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传统旅游者已经厌倦了旅途劳顿的传统旅游产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态旅游产品。其中农业生态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广泛青睐。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和喜爱。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较有名的有北京的绵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农林双世界、扬州高冥寺观光农园、无锡马山观光农园、山东的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潭人工林场、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傻瓜农业园等等。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静谧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村情趣并结合丰硕的生态农业成果为向往大自然回归的旅游者提供一个安详的世外桃源。

二、基础: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全县辖6乡3镇11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3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981年恭城县被列为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

恭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环抱,恭城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来,沼气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节省,使县内的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恭城县的生态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4大水果生产基地,并着力优化生态农业产品结构,在生猪品种改良及发展草食动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恭城被人们誉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恭城实现“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虽然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但是其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名优产品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制约因素,恭城生态农业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理顺销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具特色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恭城县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而且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恭城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并结合生态农业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人民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着“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部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柑之乡”、“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金字招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生态农业成果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县得以蓬勃发展。这种与传统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其静谧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据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统计,1999年以前,旅游者人数非常有限,每年到该县旅游的人数不足4万人次,自2000年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来,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2002年达27.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207万元;2003年游客人数进一步上升到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800万元。2004年该县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和“月柿节”。据统计,2004年仅桃花节、月柿节、关公文化节等3个节庆接待区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该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成就斐然。西岭乡大岭山桃花园、红岩新村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2、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恭城县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首先是资金短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时常是捉襟见肘,开发过程中的后续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其次是在旅游人才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使旅游服务水平总在低水平状态徘徊。再次,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目前恭城的生态旅游产品多停留在观赏层次上,反映生态农业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见,旅游产品的类型的单一性已经制约了恭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

为了使生态旅游产业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使上述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在资金问题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入股,参与旅游产业的投资,给农民看得见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地致力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人才方面,关键是加大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努力引进一部分知识型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旅游与桂林的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使恭城的生态农业旅游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三、路径:恭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互为资源。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的自然基础和现实保证,生态旅游为生态农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契机。因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二者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的区域品牌战略

在现代贸易中,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会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是推动恭城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对“三高”农业的影响重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农业品牌,是抢占市场,提高农业经营收益,获得高额市场回报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领跑整个恭城的经济。如何利用恭城的生态农业资源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成为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将“三高”农业融入旅游体系中,形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一条可“循环”及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产业链。与此同时,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作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不能只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成果来支撑,必须开发出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体系。

(三)加快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寻求农业、旅游业的合作伙伴

农业品牌的竞争,绝非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的销售市场上,更多地体现于农业产品加工的角逐中。同时,在对恭城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把农产品加工列入其中。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为农业产品打响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四)努力培育地方农民经纪人,生态农业协会等组织

农业经济人和生态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协作分工、信息互通、联合经营、信息互补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架设市场和农民之间的经济桥梁,通过降低农民各自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恭城县瑶族人口众多,民俗风情与众不同。恭城在开发民族生态旅游时,应注意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边品尝油茶百年,边欣赏歌舞,在乡土的气氛中感受瑶族的古韵今情。瑶族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瑶族同胞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传情达意。18种舞蹈精彩纷呈,其中以长鼓舞和师公舞最为盛行,浓墨重彩的推出瑶族风情,突出展现恭城县的真实感、原始感和淳朴感。

四、结束语

在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今天,恭城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是必然的。随着二者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必定会相互促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2、粟维斌,李肇荣.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1).

3、何秋婵,刘桂高,杨月兰.恭城生态农业建设与效益[J].广西农学报,2002(5).

4、谢雨萍.“恭城模式”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5(4).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示范”(桂科攻0632008-3),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lzx2006-2)。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农业产业化扶贫;耦合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6-0070-05

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是最早实现联合国扶贫目标的国家。但扶贫至今,贫困人口边缘化问题,返贫问题与“顽固贫困”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的民族贫困地区更为突出。反观这些年的反贫困工作,国家投入不可谓不大,力度不可谓不强,关键在于扶贫政策欠缺针对性。对于各地有异的贫困根源,我们的政策探索的太少,政策的供给比较盲目,导致许多扶贫资金漏出;同时对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的需求调查得太少,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导致大量贫困人口的漏出。正是由于各地的贫困根源呈现出太强的地域性,政策供给上难以有一个普而广之的统一模式,所以在政策实施上,要有效地区分,有针对性地建立供给制度,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我国部级贫困地区中有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它们不同于大西北的环境贫困型贫困。这些地区的扶贫完全可以依靠本地生态资源再结合农业产业化扶贫政策进行扶贫,只要两者能有效耦合,定然能取得理想的扶贫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对生态扶贫研究源于类似于大西北的典型的环境贫困型地区扶贫而开展的。诚然,如大西北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壤沙化、石化极为严重,农业缺少根本的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和贫困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陷入“环境脆弱一贫困一掠夺资源一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贫困陷阱”而难以自拔。针对此状况,不少学者提出反贫困应从生态环境的改善入手才是最佳途径。

现实中,有些地区实施了生态扶贫,且政府大力倡导效果却并不佳。原因在于这些贫困主体不属于环境贫困型贫困,生态扶贫不能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的参与积极性。生态建设要取得效果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这并不符合贫困人口迫切解决温饱的需求,他们先一步想的问题还是怎么解决生存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对其要求太高。这些贫困人口对制度的需求是那些能够快速带动他们脱离贫困,能够有效解决温饱问题的制度模式。

对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缺乏积极性是可以理解的,它符合需求层次理论的一般规律,不能怪农民没见识,目光短。就如经济林栽种,因其长周期不能受益性,使得尚未脱贫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民难以承受,农民积极性不高,对林地投入不足,呈现出造林的成活率不高,苗木成长慢的现象。正是由于生态环境改变的长期性与贫困主体迫切脱贫的愿望不相符,使得有些地区依靠生态扶贫效果不太理想。最终出现不顾生态的长期持续而掠夺性开发的现象,致使脱困人口陷入“顽固贫困”的困境。

那么对于生态资源富足地区,该以一种什么方式扶贫才理想呢?按照当前开发式扶贫的理论,农业产化应该是理想途径。但根据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地区实践却发现,农业产业化扶贫并不能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返贫”问题。当前的返贫问题面临新的情况:一是绝对的返贫;二是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滞后出现的相对返贫。要有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不仅要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要使贫困人口有足够的发展能力,向奔小康方向发展,赶上其他地区的发展步伐,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返贫问题。

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政府扶贫资源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增效增收、农户脱贫致富的一种开发式扶贫模式。这种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主体脱贫的能力,依靠政府的扶贫投入和合理的市场管制可以有效避免“贫困恶性循环”,减少“扶贫资金及人口漏出”问题。且由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相对短周期,很适合贫困人口快速脱贫,所以较受温饱线上挣扎的贫困人口欢迎。

可由于我国的贫困地区普遍面临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地多,平地少,集中成片可供规模生产的土地有限,充分利用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但要想过上小康生活,还必须充分利用所有的山地、林地。同时实施产业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于资源富足区的贫困人口而言,他们在利用林地资源的同时,也会砍伐变卖以增加农业产业化的资本积累。可一旦山地、林地被过度利用,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产品的产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富足区会变成环境贫困区,土壤沙化、石化、水土流失必然随之而来,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础受到深程度的破坏,农业产业化非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使原有成果越变越小,农民会再次沦为“贫民”。

所以对于资源富足地区的扶贫有必要找到一条生态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之路,才能保证扶贫的绩效持续,才能保证扶贫资金撤出后的农民实现自我发展。

二、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与农业

产业化扶贫耦合构想

对于生态资源富足地区的贫困人口而言,生态资源本身就是保证其脱贫的有效资本。所以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之前,人们的过渡砍伐等利用现有资源脱贫的现象就不曾停止。这种现象在沈从文的《边城》里描述相当具体,那时有成千上万的伐木工人以此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这些行业已不能让这人们解决温饱,反而增加了环境的负担,部分地区从原来的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演变到环境不可逆的阀值水平以下的环境型贫困状态。此时,以规模经营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化得以实行。可要实现脱贫需要有一定量的投入,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所论述的贫困人口要走出恶性循环怪圈必须有一定量的资本积累。所以产业化的初期,对环境破坏是难免的。到产业化的中后期,由于产业化资源的有限性,单讲产业化发展已无法使人们走出相对贫困,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提高农业产出质量,达到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效果,提高产业化产出;二是合理地开发生态经济产品获取收益,如生态林木的有规划砍伐,才能使贫困人口依靠生态资源、环境摆脱相对贫困状态。这时人们的生态建设积极性才会提高,生态环境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形态所说明的: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即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但由于环境的不可逆性的存在,过渡损害的生态环境再难恢复,这就存在一个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有机耦合。耦合一词源于物理学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正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系统概念。只有两者有机耦合才能找出一条生态资源富足区的有效扶贫路径。

1.农业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的反向耦合阶段。农业产业化扶贫因其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会较先于生态扶贫被贫困人口接受。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初期阶段,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避免,并且随着产业化的深入生态破坏活动会更多,更频繁。此时,如设定产业化扶贫效果为S,再定义生态扶贫效果用E来表示,两者的效果体现都可以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体现,统计单位用货币单位“元”来表示。则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E=F(S),在此一阶段必然是一个凸函数关系式(如图1所示),它存在一个转折点G,在G点上方部分表示在产业化初期的开始阶段,人们还只是利用现有耕地或荒地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生态破坏不大,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效果显著,所以曲线较平缓,此时的产业化效果的增加比生态破坏的速度慢,因此曲线表现为凸函数曲线。在G点下方部分表示在产业化初期的后续阶段,此时人们不再是垦荒了,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已见实效,人们会开始利用山地林地实施产业化,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极速增加,同时由于环境破坏的增加影响产品的产出质量及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大大降低,曲线变得陡峭。

2.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正向耦合阶段。到农业产业化的中后期,由于产业化资源的有限性,单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无法使人们走出相对贫困,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辅助,一是提高农业产出质量,达到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效果,提高产业化产出;二是有效地开发生态经济产品获取收益,如生态林木的有规划砍伐,这时人们的生态建设积极性才会提高,生态环境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图2所示,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E=F(S)在此一阶段依然然是一个凸函数关系式,且存在一个转折点F,在F点左方部分表示在此一阶段的开始阶段,人们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改善环境,环境的改善变化很快,但产业化扶贫的效果被改善环境的投入削弱,生态扶贫的效果理想,所以曲线较陡峭;在F点右方部分表示在此阶段的后续阶段,生态经济效益明显,农产品质量提高,档次价格上升,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齐头并进,互相促进,达到较好的耦合效果,曲线平稳上升。

3.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耦合模型及模型分析。在整个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耦合过程中,会出现函数两个不同阶段,定义域区间以人们感觉到产业化的资源简单开发的瓶颈出现,要求更好的生态环境予以突破为转折点。假定此点的资源量为q1,则产业化效果受到资源(Q)约束的函数关系式为S=F(Q)。从而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耦合的两阶段函数为E1=F(F(Q),Qq1。曲线图见图3。

从实践来看,模型较符合资源富足区的实际。但如果放任贫困主体按此模式自由发展必然会出现环境不可逆的问题。这里借鉴潘家华(1997)的方法,在曲线中引入环境不可逆的阀值水平,对研究会更有意义。任何政府都不会也不应该让环境不可逆的情况发生,于是政府的干预成为必然。它会使得曲线E点至F点的曲线EF形态发生改变,变得较为平缓。但政府的干预会牺牲社会福利,会出现一个类似于增长阻尼的效率损失(见图4)。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两者有机耦合单靠贫困主体无法自我实现,此时要发挥政府扶贫资金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达到贫困人口脱贫的资本积累。政府在这一阶段上也只能在这个方面发挥作用,才会符合贫困人口需要的有效的政策取向。我们现在的生态补偿一是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二是补偿的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偏移,这是造成贫困人口边缘化的一个主因。

三、模型实践检验

本文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做为实例来验证构想模型。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扶贫实践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共经历了两个扶贫效果的瓶颈段,即1990年以前的资源富足低级开发阶段和1997—2004年的过渡开发资源限制阶段。尤其是后一个瓶颈段,是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国家政策鼓励大规模利用当地资源搞扶贫开发,正式由求助式扶贫迈入开发式扶贫,资源的瓶颈立刻显现,当时没有顾及到生态扶贫与产业化扶贫的耦合,过渡的产业化使得扶贫的整体效果变差(见图5)。

如果不是湘西政府在1998年开始采取有效对策恢复生态,实施生态扶贫,则整个曲线会在2000年发生分叉,成为灾变,农民会再次返贫(见图6)。

四、基本结论及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生态资源富足区贫困人口反贫困,应该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脱贫,解决温饱;另一个层次是致富,防止返贫或相对贫困。在扶贫的操作上也要针对两个层次分两个阶段区别对待。第一个阶段应以实施农业产业化为主,第二个阶段的扶贫应以生态建设为主实施生态扶贫。且两个层次的转换单纯依靠贫困主体自我实现的风险较大,很可能堕入“环境不可逆”的陷阱,从而过渡不到第二个阶段,因此需要政府参与,严防生态环境堕入环境不可逆阀值水平之下。至于政府在何时干预,何时退出,干预力度多大,笔者认为政府在G点进行干预,F点退出,且干预力度以保证干预后的曲线EF的底谷,刚好在环境不可逆阀值水平上方,为最佳干预时点及最佳干预力度。过F点之后,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进入有效耦合阶段,能够实现自我发展。但至于如何量化介入点和介入力度的问题还有待再研究。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7篇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农业知识,增加人们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明确生态农产品较高的市场定位。同时积极建立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在库区产地逐步建立生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保证生态农产品就地交易;发展库区生态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直销形式;通过建立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积极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新乡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42-02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一、生态农业的特点

1.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2.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的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3.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水、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

4.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了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的实现种养+产+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新乡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如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既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又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地膜的大量使用,其残留物严重污染土壤;农作物秸秆的废弃和焚烧既浪费资源,又破坏农村生态环境[2]。

2.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科学”,越来越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3.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能够控制农业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而使整个农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实施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3]。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5.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1.宣传生态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应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此外,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2.进一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乡农业总体来说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少,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主要是为省内外提供原料或者中间品。以蔬菜为例,新乡市郊区牧野乡及新乡县七里营镇等六个乡镇建立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位居全省首位[4],但生产的蔬菜一般不进行加工,如若加工也只是停留在净菜加工和礼品菜包装方面,进一步做成蔬菜汁或从中提取营养素目前还做不到。想要改变农产品价格低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一条重要途径。

3.强化科技进步,促进农业走上自我发展道路。依靠科技兴农,从生态农业涉及学科多、领域广的实际出发,培养和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科技队伍,长期跟踪研究制约发展的技术难题。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编写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知识和合理使用的方法,强化生产指导和服务。

4.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资本市场体系,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关键,要保证龙头企业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境外投资银行。政府通过专业化的风险投资公司,借助专家群的专业优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实行专家监控、公司控股,降低目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盲目经营的风险,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周颖,尹昌斌.中国农业清洁生产补贴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148-151.

[3]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省略.

[4]新乡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xinxiang.省略.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Speed up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Xinxiang

ZHOU Rui-jina,FANG Qiang b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the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into modernization stage,and it is a new agriculture which can propels and maintain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Under current position,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Xinxiang,we must greatly develop ecological agriculture,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change agricultural system,improvement and improving people’ s living quality,implementati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speeding up increase peasant income,improve agriculture benefit and countryside prosperity,promote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Therefore,starting with system construction,agricultural deep processing construction,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leading enterprise construction,vigorously advanc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Xinxiang.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效益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8

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融现代化科技成果于传统农业发展中,两者结合而建立的独立发展体系。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协调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土地增值的基本原则下,以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为基础,进而发挥当地生态、区域优势和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对安全、绿色、优质产品的开发,从而发展环境效益高、经济利益大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就是据此发展起来的,简而言之,此种模式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把生态化作为发展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品为中心开展起来的生产、销售一条龙,贸易化、加工化、农业化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产业体系。这一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聚集了农业生产、贸易加工、市场化、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发展等过程为一体,对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提升作用,也进一步实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

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2.1 中国化模式

中国化模式是指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指导方针,将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纳入生态系统循环链中,科学安排相关物质因素在系统内部的循环与多次重复利用,以最小的物质投入(包括化肥、尿素、燃料和其他原材料等等),来获得最大量的输出(农、林、牧副渔产品或其他加工产品),进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循环重复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农业生产4者相统一的综合性发展效果。这种模式适合在我国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产和生态环境矛盾突出的地区投入运用。

2.2 高科技模式

高科技模式是指以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改善为基础,以高新科技技术为手段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这种模式选用的是本身带有抗病虫害特点的农作物品种,然后利用生物电子自动化控制综合科技设施系统,自动控制光照、大气、温度、水分等自然环境条件,进而调控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获取高额的农作物产量。这种模式还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化发展。

2.3 集约型模式

集约型模式是指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运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来丰富农业,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进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改进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增加农业的投入,持续性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的产出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农业。这种模式适合在人口众多,土地面积较少的人均资源相对稀缺、经济、技术水平不高的传统农业区域投入运用。此模式可分为3种形式,即资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以及资金和劳动结合集约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3 生态农业效益研究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加强生物技术,来减少传统农业发展中农作物生长发育所要投入的化肥等能源,保护土壤,保持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还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资源的可重复循环利用,加强对农业生产活动等的科学化管理,进而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资源与劳动节约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而且这种产业化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化综合性的一体化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全面调整,扩大了农业产品的输出渠道,使农民增产增收,增加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我国环境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效益。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短时间不能完全显现的,需要对此种模式长期的利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则成为生态农业产业化转型的有效途径。必须认识到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发展实践中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促进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春燕.论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J].大众科技,2006(06).

生态化农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效益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市场竞争模式的主要基础,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就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增加对生态效益的关注。所以,利用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来衡量农业生产效益,不仅能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还能为发展农业可持续实现提供动力。

1生态农业特点分析

1.1综合性

生态农业的整体特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根据大农业发展特点,创建整体的、协调的、循环性的规划结构[1]。它是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各个行业之间不仅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还能实现生产力以及经济的综合效益。

1.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自然因素、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变化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发展的效率化,就要根据现代技术创建多样的、丰富的、技术革新的农业生产,并实现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促进社会经济与当地发展的协调。

1.3高效性

高效性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农业物质的循环性、能量的综合利用以及系统化的加工。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下,不仅要降低农业成本,实现资源化的循环利用,还要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并提升农业发展的积极性[2]。

1.4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势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农业生态生产的平衡性,不仅要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模式,并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效益分析

2.1概述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形成具有工业因素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大面积机械运营,在化学原料以及农药投入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生产活动主要以实现高产为经济目标。但该活动的实施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仅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抑制农业活动的正常实施,还影响了生态安全系统的建立[3]。例如:根据1999年发生的“二恶英”事件,病虫害、农药中毒以及食物污染等现象影响了生态安全的实施。由于高污染、高消耗现象,要实现高产量的农业经济,就要保障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并实现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运作形式。

2.2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

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不仅仅是初级的生产,也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在各个体系之间,形成相关循环、相互利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产业体系。在各个体系之间,不仅是整体性的相互制约,也是各个生态链之间的组成形式。例如:在种植业中,玉米、大豆、小麦构成产业链模式;在畜牧业中,马、牛、羊等构成链条模式。各个链条之间不仅紧密联系,又能形成统一的产品模式。每个产品的循环模式、循环活动都建立在一个生态链上,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同,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也存在多种模式。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系统,它将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作为农业生产的子系统,并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形成条件和生产模式控制整个系统的完整运作。

3生态足迹测算方法

3.1生态效益指数以及模型

根据生态盈余的变化,只能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之间的差值变化进行计算,能表现出生态区域变化的足迹范围,但该生态系统并没有完全处于安全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整体开放性以及系统生产的安全性,在某个发展领域下,相关的生态容量能增大对自身生态足迹的影响,根据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的基础条件,产生了相关的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主要包括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例如:化石能源的气体排放具有扩散性,要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足迹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该地区消费方式能够独立决定的,更是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条件。所以,要根据该地区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形成的比率关系计算出该区域承受的生态环境,就要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ETI=EF,/EC其中,ETI为生态压力指数,EF,为能够更新的资源生态足迹,它的计算单位为全球公顷,而EC为生态容量,它的计算单位也为全球公顷。根据生态效益指数利用的计算模型,创建一个新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能实现区域性优势条件,保障开放性的系统,还能保障物质资源、能源以及信息的密度最大化,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的最大化。对于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来说,它具有扩散性特点,它形成的生态问题不能由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决定,而要全球经济发展所要承担的。所以说,要反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就要计算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并根据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来决定。

3.2生态效益的等级划分标准

为了保障农业生态效益指标以及等级划分的标准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中,针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将这种标准化范围定为0.04-4.00之间。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指数与等级划分标准[4]。例如:某国家的生态压力指数在0.50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该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为2.0以上,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极为不好。生态农业属于一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能够承受的生态压力小于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效益指数。如:生态效益指数在0.05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生态效益指数在1.0以上,说明形成的状态极为不好。

4结束语

生态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变化中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化理论体系,还要利用相关的测算方法,掌握生态效益的相关标准,并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襄阳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98-100.

[2]薛丽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3]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5-409.

上一篇:工程制度管理范文 下一篇:学前班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