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01 00:39:35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66-0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水平的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支持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金融机制已初步建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长效机制建设仍显滞后,同时金融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既具有一般性,同时也更为突显出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简单地来讲,金融生态环境是利用生态学里的有关概念和知识对金融外部环境所进行的形象描述,是指金融业为实现正常和有效运作所需的包括国民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性条件。从各国金融运作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运行成本,激发各金融市场中主体活性,是实现、维持和保障金融业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的关键。针对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要认识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周期性长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集多方之合力,包括政府、企业、公众、金融机构及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支持;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金融生态环境理念在我国的提出时间较短,从实践来看不可否认一个地区或国家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和内在要求。尤其是针对我国来讲,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能较为准确与高效地从外部优化金融业运行的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所遭遇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要自觉和积极地更新理念,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高度与视角,正确理解和看待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本质,并充分认识到加强与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相应措施,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最终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金融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1]。

一方面,要加强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工作,研究、制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具体安排。尤其是当前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要积极发挥其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形成管理合力,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而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积极牵头,加强政府、银行及企业间的协调、沟通与交流,充分调动与发挥各主体在各自领域中的应有作用,并更好地达成共识,共谋发展,为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规范化的金融运行基础[2]。另外,要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传栏、网络、报纸、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使全社会对金融的意义、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有更为深刻和充分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中,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是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起重要的角色,努力创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形式,提升宣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

2.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一方面,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杠杆,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能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更为充实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经济决定金融,一个稳定运行有序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业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或大起大落,必然会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因此,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其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相关重大决策与项目的征询制度,加大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确保其效益性与科学性。其次,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主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要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长远利益出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积极的鼓励、支持与引导,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另外,各地区在制定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应因地制宜,从客观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合理利用当地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实现对于当地特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真正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整体经济运行效益。

3.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金融法治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2篇

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策略

一、金融生态环境

(一)定义

简单的说,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深层次的又可以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去理解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是与金融业发展有关系的政府、社会因素的综合,其实就是与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关,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等。从微观角度上来说,包括法律制度,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等等。

(二)建设的意义

1.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商业银行的发展除了和自己的经营实力有关系之外,外界环境对它的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区域的经济发展又会影响当地商业银行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良好则会吸引大量企业进行投资,在银行进行存贷款行为,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各环节相互脱节,社会信用信息分布广泛,并没有统一的可以集中处理大量信息以及查询信息的系统,社会资源不集中。有些不法分子正是通过这个漏洞谋取私利,出具假审计报告,使得整个社会信用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以及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提高信用水平,就必须要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严格打击不讲信用的行为,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改善金融法治环境。当前金融法治环境并不良好,存在很多问题,民事纠纷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纠纷案件诉讼和执行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导致金融吸引力下降。近几年,不少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支持金融业发展,对金融资源的流入有很大吸引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金融发展所获得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法律环境的支持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农村金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它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便利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促进农村城市一体化。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直接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农村经济大量外流。根据报道,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农户“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现象,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大于贷款,形成资金净流出。

2.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应该与时俱进,很多法律已经不适用于农村的金融发展。现行的法律规章中并没有针对农村金融的专项法律,不能够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实事求是,自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也没有严格的严惩制度,针对企业所做的不法行为无法采取合理的惩治措施,不仅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还影响了信用水平。

3.农村经济基础差。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可是农业发展却并不被看好,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极低,使得很多人都不愿意从农,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从农是羞耻的。农村金融机构想要一展宏图,奈何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苟延残喘。

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金融业的发展依赖于该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强地方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力度不足,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案,改善了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但是在各种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更多只是集中在政府和金融企业的管理层面,而其他企业管理者、居民,甚至金融业的普通员工了解的并不多。根据调查,很多人并不了解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占多数的平民百姓来说更不懂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这使得我们的政策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政府有时会干预金融企业

有些时候地方政府还会通过行政干预强迫银行对自己重点扶持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迫于政府各个部门的压力,银行只得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办事。

四、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方案

(一)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广泛开展金融业务、金融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多向人们普及金融知识,通过媒体等有力途径大力宣传金融理念,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全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需要金融行业与媒体行业的共同配合,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舆论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一项艰苦又复杂的项目,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体的共同努力,真正实现全国人民都能知通知晓金融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健全完善法制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在金融法制建设上逐渐完善,但是仍难以适应当今金融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融业的法制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维权力度,加大严惩制度,提高企业与个人的法律意识,此外还应该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方案,提高法律方案审批和执行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法律案件中金融案件的立案率、结案率和执行率。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不法企业与个人,全力加强完善法律制度,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切实保障金融机构、企业与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信用秩序。

(三)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行业,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要加强各级政府对金融生态的推动与引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应该做好金融工作的领导协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政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要把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方案,要纳入对各级政府的业绩考核范围,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政府还应该密切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让客户更多的了解金融,同时也让客户有更多的防卫能力。但是政府又不应该过分的干预金融企业,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要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主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的好坏严重影响金融生态环境,所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是促进金融生态优化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诚信意识非常淡薄,失信行为经常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天平的稳定。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也曾部署制定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应该将诚信建设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应该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加大司法执法力度,加强对金融C构、企业以及个人失信行为的监督,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五)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政府应该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业,这样可以形成各个部门相互制衡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相互合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同时要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地方政府应在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竞争范围,让商业银行通过良性竞争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同时政府也应该重视商业银行对自己的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对自己的资金支持。

五、总结

在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国都非常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政府实施力度有多大,最重要的还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与个人协调好关系,共同努力,才能促进中国的金融发展,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

[2]梁磊.浅析甘肃金融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陕西教育理论,2004(6).

[3]赵国永.关于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热.2008.

[4]宋延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2009.

[5]吴治民,韩杨.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6).

[6]张祖新.多渠道参与农村金融改革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J].中国合作经济,2014(9).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3篇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

(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农田平均每亩实灌定额617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40;万元GDP用水1736立方米,比全国平均高1.85倍。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比)。目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各河、新疆的塔里木河和天山北坡各河都超过70,有的甚至超过100。

(四)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出现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研究认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界定。《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本项目研究范围的约218.3万平方公里。

研究认为,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应着重研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在西北地区,应主要研究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条件下,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两种原因引起而又有条件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据此粗略估计,本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60万平方公里左右。

2.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2)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3)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3.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1)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2)在农牧交错区,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大面积土地退化甚至沙化。(3)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造成一些地方的土地退化甚至沙化。(4)在有些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的退化。(5)在黄土高原区,由于边治理、边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仍有所增加。

4.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加重的重要原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盖,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

沙尘暴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沙尘暴高发区的下垫面除地质历史形成的因素外,都属于土地荒漠化的范围。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立足于全面保护沙尘暴源地的生态环境,大力防治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不能寄希望于一些局部性的应急措施。

(五)城镇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危机——水环境污染。

据2002年资料,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相加,其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内陆河流域没有排污入海的出路,黄河流域的排污不但危害当地,而且威胁黄河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

(一)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占用了过多的自然资源。20世纪以来,人口从大约1400万增至接近1亿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依靠破坏性地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污染自然资源),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现实可行性。

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是相对的。在生产力提高、资源消耗逐步减少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扩大环境的人口容量。西北地区的问题在于,在人口增加和经济规模增长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没有相应提高,生产方式仍限于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特别是没有抓住水资源这个制约因素,相应地提高用水效率。只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在西北地区是现实可行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主要内容。

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二要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三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还需实施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三、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和地理环境的格局,是在2000多万年前,由于青藏高原的逐步隆起而形成的。

在西北地区,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始于2000多年前。经过秦汉、隋唐和清代3个鼎盛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在“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力推进农耕文化,使贺兰山以东自然条件适宜于牧业的草原、草地,发展成为今天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的格局。在气候自然波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农垦破坏了草原、草地的植被。黄土高原在变牧区为农区的过程中,天然植被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严峻。在贺兰山以西的内陆河流域,一些地区在河流中游修建平原水库,基本控制了河流的径流,虽然发展了灌溉,但平原水库建成之日,往往就是下游断流之时。在牧区生产发展中,片面追求牧畜头数的增长,使草原超载退化。在传统的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进一步大规模地开荒种地,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很广泛,可理解为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大系统,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不能持久延续,系统将最终崩溃。当然,对于一个人工绿洲、一个城镇、或一个小地区来说,可以建设一个有别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新的子系统,但是这些人工子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天然生态大系统的整体性为原则。当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其中较普遍的误解是,简单地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调查中看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或多年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造林而超采地下水,“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这种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都应予以改正和防止。

2.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下大力气治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以及不属于荒漠化范围内的退化土地,同时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建设的分区。根据生态类型组合特点与治理目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区。(1)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区。(2)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区。(3)长城沿线—阴山山麓生态环境建设区。即农牧交错带。(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区。(5)黄河沿岸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6)渭河平原生态环境建设区。(7)青藏高原黄河河源区。(8)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三)合理的植被建设布局。

西北地区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天然植被类型由温带半湿润向极干旱地区推移,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本区内森林分布不多,主要在黄土高原的土石山区、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以及河流两侧的冲积地带上,具有巨大的水源涵养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非常珍贵,天然林保护工程非常必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干旱区以灌为主,半干旱区以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应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天然河湖的保护与恢复。

内陆河流的下游,延伸到沙漠的腹地。河流两岸由地下水支持的天然绿洲,以及河流终端的湖泊、湿地和周边植被,都起着分隔和限制沙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现实的水资源情况,在坚决保持现有河湖格局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增加入湖水量,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失和萎缩的湖泊,加以不同程度地恢复,从而恢复河流的原有长度,并恢复河湖水质。具体建议:

(1)准噶尔盆地:使西端的艾比湖水面恢复到接近原有水面,中部的玛纳斯河延伸到玛纳斯湖,要坚决制止地下水的超采。(2)塔里木盆地:适当恢复塔里木河终端台特玛湖的水面。(3)河西走廊:适当恢复黑河终端东居延海的水面;使疏勒河目前的终端西大湖不再萎缩,下游的地下水位不再下降;争取适当恢复石羊河终端的青土湖。(4)柴达木盆地:保持目前的河湖格局不再萎缩。(5)青海湖:争取湖水位逐渐稳定。(6)渭河:逐步解决中、下游河道的严重污染和淤积问题。(7)黄河干流:尽快解决两岸城市、工矿和农牧业的污染问题。(8)保护绿洲、草原和沙漠(地)内尚存的湿地。

(五)防污减灾对策。

1.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工业排污量大。(2)城市污水处理率低。(3)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高。

2.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经济政策。(1)加强节约用水。(2)推行清洁生产。(3)实施污水处理后回用。(4)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5)制定适合各地特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6)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等经济政策。(7)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的开发和成套设备的制造供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

(一)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根据提高总体用水效率的需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建设现代农业、控制并逐步压缩农业用水的目标下,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及科学技术水平,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和乡村。

(二)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现代农业体系。

1.西北地区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西北地区占有全国18的耕地,19的水资源,仅生产了全国8.8的粮食,6.7的肉类。全区拥有草地26.3亿亩,占全国的64,而牧业产值仅占全国的7.5。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农牧业与水土资源之间结构性错位:全区农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比重仅为28.5左右。这种产业结构与本地区水资源贫乏而草地资源丰富的资源结构严重错位。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粮食作物结构中,夏粮面积偏大。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牧业的低投入:灌区老化,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水资源粮食生产效率0.58公斤/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草地年均亩投入只有2~3分钱,目前草地生产力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

2.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近期目标。转变增长方式,高效、节约、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在农业用水不增加并逐步减少、耕地和灌溉面积总体上不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改善的条件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加工业比重,使农牧业总产值逐步增长,农牧民生活逐步提高,贫困地区逐步脱贫致富。

3.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基本途径。建立面向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单一性的生产结构为农牧加(工)复合结构;改变农区与牧区分隔为农区与牧区协作;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退耕休牧,变广种薄收为少种精种多收,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未来30年内,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0.2,旱作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1~0.2公斤/毫米·亩,草地干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到180公斤/亩。

(三)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工矿业。

应坚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区工业的主要基础是能源、矿产和农牧产品加工,应避免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

1.能源工业的水预测和今后对策。石油、天然气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其2000年产值占本区工业总产值的23.78,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有较大发展。预测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至2015年的用水量为9.3亿立方米,应确保其需要。

石油石化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水源建设,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应协调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回用。

2.矿产开发的用水预测和对策。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产资源中,西北有37种超过全国储量的一半。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西北开发而且对全国都有重要战略价值,应使矿产开发成为本区的又一支柱产业。2010年的矿业用水量将增至12.5亿立方米,数量相对不大,但需加强污染防治。

钢铁工业是本区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也需加强污染防治,很多小金矿和小黄金生产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不能改造者,应坚决关闭取缔。

(四)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城镇化发展及用水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如不加以控制,2030年可能达到1.3亿人;如果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望控制在1.2亿人之内。预测城镇化率2010年将接近40,2030年将超过50,仍低于全国水平。城市用水的总需求量到2030年将增长近一倍,约需70亿立方米。

2.城镇水务设施建设。当前的问题是城市水务基础设施不足,供水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严重滞后。2010年和2030年的城市污水排放量估计将分别达到40亿立方米和50亿立方米左右。

3.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发展要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条件的可能;要顺自然、依水源、靠全局、有重点、重质量,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建设,西北地区已形成“四带一环”的城镇格局。“四带”是指4条主要以省会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带,包括西宁—兰州—渭河流域城市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武威—张掖—酒泉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一环”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城市环带。这种基本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也不应有大的改变。城市和城市带的发展规模不能超过当地水资源供应的可能。今后在开发工矿资源时,可考虑将生产基地与生活基地分开进行布局,或预先考虑替代产业。对已建的少数条件十分窘迫的工矿城镇,应及时加以调整。

五、合理配置水资源

(一)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展望。

1.近年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趋于变暖,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波动性。降水量变化有更大的区域性差异,共变化趋势不如温度明显。近50年来西北各地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东降西升的趋势,其分界线大致在河西走廊东部。黄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比降水量大。内陆河流域径流量有所增加,估计是由于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2.对未来气候与水资源的展望。对未来50年西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各方面专家都估计为变暖。对降水量的预测,各方面意见有很大不同。对于90年代以来,新疆等地降水量增多的现象,是属于西北全区由暖干型气候向暖湿转型,还是属于西北西部局部地区的转型;是属于长期的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仅属于年际的、10年的波动;有各种不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即使转为“暖湿型”气候,也不可能根本改变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状况。

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立足于“向最好方向争取,从最坏可能准备”,尽可能使今后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在目前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新疆地区,应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修复生态环境的力度,同时防止盲目加大社会经济的用水规模;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黑河和石羊河流域以及广大的黄河流域,是目前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必须立足于可能的不利情况,加强工作,决不可存侥幸心理。

在宣传报道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时,要注意到增加降水的数量有限,原来的自然面貌并未根本改变,防止给人以盲目乐观的错觉。

(二)水资源配置的要求。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要求是: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合理用水时,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留有适当余地。为此,不但要统筹兼顾河流的上中下游,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杂转化,以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本区3大片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方面的关系上,有各自不同特点,需要分别加以分析并规定水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

1.内陆干旱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保证河流下游生态环境的耗水,使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上中游的社会经济系统合理分享水资源。研究后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耗水以各占50为宜。

按社会经济平均耗水率为用水量的70折算,今后内陆河流按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根据2000年的实际资料,除新疆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伊犁河,以及柴达木盆地的无人区河流外,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已接近或超过70。因此,贺兰山以西内陆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应基本控制在现有规模,不再增加。超过规定限额所挤占的生态环境耗水,或通过从外流域调水补足,或坚决加以压缩,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社会经济用水的内部配置:农田灌溉用水应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城镇和工矿发展必须增加的用水量除少数地区由外流域适当调水外,大部地区原则上由农业用水有偿转移,并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

2.半干旱草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因地下水超采而影响草原的天然植被。

本区绝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天然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地下水,可以维持草原的天然植被,但不能形成可集中开发的地表或地下径流。因此,只可在一些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及个别有引水条件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适当建设人工饲料基地,少量用于发展社会经济。

如果没有可靠的地质勘探资料,证明确有可以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盲目大规模抽取地下水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或植树造林。

3.黄河流域区。水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缓解干旱年份的水资源危机。

近年来黄河流域特别是兰州以下一些支流的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不仅影响到这些支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也影响到黄河的出境水量。20世纪90年代,黄河出境的平均年水量(以三门峡入库水量表示),已从50~70年代的413亿立方米降至225亿立方米,其中1997年以来直到2002年,黄河出境的年水量都小于200亿立方米,严重威胁到黄河下游的社会经济用水和河道的冲沙用水。分析减少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的幅度远超过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上中游社会经济用水量增加。

因此,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要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要合理安排,主要应依靠天然降水恢复植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建设也应强调高效节水防污。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危机,从长远看,还需要通过西线南水北调,适当补充水量。西线南水北调可能的调水量约为150~170亿立方米/年。

(三)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布局。

1.对现有水利工程的评价。经过50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基本建成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工程系统,支持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局限,没有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致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粗放;二是水资源开发的过度。

2.近期的水利工程布局原则。近期的水利工程应以对现有和在建工程进行调整、更新、改造和配套为主,新建工程也应以地方的中小型工程为主,辅以少数的大型工程。对现有和拟建的调蓄水库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成效显著的要巩固,有安全问题的要除险加固;一些不利于下游生态和蒸发损耗很大的平原水库,要调整功能,有的应予报废或以山区水库替代;三门峡水库在小浪底建成后应调整功能,尽可能降低渭河入黄河口的潼关水位,为渭河整治创造条件;对拟建的大型水库,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在慎重考虑生态影响和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兴建,何时兴建。

3.近期有条件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1)陕西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2)新疆的北坡水资源开发工程和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3)青海的引大济湟工程。(4)甘肃的河西走廊综合治理工程和陇中引洮工程,其中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应尽早立项。(5)宁夏的扬黄扶贫工程和青铜峡灌区更新改造工程。(6)内蒙古草原区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和河套灌区更新改造工程。(7)陕蒙地区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工程。

4.在中、远期考虑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2)新疆从天山北坡调水工程。(3)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和大柳树灌区工程。(4)黄河中游水利枢纽和两岸灌区工程。

六、10项战略对策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水资源最为紧张的新疆天山北坡、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以及陕西的渭河,目前都还没有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综合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量、质并重,城、乡兼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单纯地开发和修建水利工程。为此,需要调整现有的水利投资机制,满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所需的资金,改正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以封育为主,退耕休牧还草。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明确规定以灌、草为主的植被建设方向,并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修订和完善有关地方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一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

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的成败关键是:在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后,能否真正建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应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规划,让一些条件不好的退耕地恢复天然植被;与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集中使用农、林、水等各方面的资金,综合建设基本农田、饲料基地或经济林果基地。

退耕休牧还草必须与围栏、轮牧、小水利、人工草场等措施相结合。还必须加大投入,发展畜牧业,才能巩固退耕休牧的成果。

如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考虑适当外迁人口,实行生态移民,使人口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三)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相当多的地方,总结多年来防沙治沙的正反面实践经验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

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

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牧业所消耗,过度的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将低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传统农业转换到高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消耗的现代农业的轨道,从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建设。

(五)因地制宜地保证粮食供需平衡。

就西北地区来说,要求各地粮食自给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粮食在某种意义上是水资源的载体,在西北地区,按较先进的用水定额,1公斤粮食一般需水1吨(目前的平均水平是1吨水产粮0.58公斤)。另一方面,西北一些产粮区由于区位劣势,在全国卖粮难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卖粮更难。

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强求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粮食自给和西北地区粮食自给。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剂解决问题。只要保持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包括饲料)供应不致有很大风险。

为确保安全,可考虑将黄河规划中的宁夏大柳树灌区,作为未来的粮食战略储备区,如有需要,可在南水北调西线建成的基础上建设。

(六)发展工矿业,推进城镇化。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意义,是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西北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工矿业中,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要防止脱离当地情况,盲目攀比城市化率的倾向。

(七)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防治污染。

防治污染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真正地提高认识,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管理,杜绝对污染项目的保护,并加大对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

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环境,应坚决及时地进行治理,以免将来付出更高的代价。

(八)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消除贫困。

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调整人口布局,最终消除贫困现象。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少生快富”的有关政策,在少数民族中推行计划生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贫困地区尽快普及九年制教育。鼓励和支持西北地区以各种方式,输出劳力、引进人才。将宁夏西海固等一些全国最贫困的地区列为“十五”扶贫攻坚项目,加大综合措施的力度。在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实施生态移民。培育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

(九)抓紧前期工作,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警惕黄河水资源的危机,抓紧准备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建议在2010年前完成包括生态环境评估的工程前期工作和开工准备,2015年争取第一期工程通水,2030年前后完成二、三期工程。

(十)建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农、林、水和城建、环保、扶贫等部门,要统一规划,通力合作,使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有关省和自治区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协调机制。

结束语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主要就是指能够影响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称,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水资源、土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这些都是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现象,林业资源作为我们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大肆破坏,出现了过度消费的现象,造成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一、林业生态与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其中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其气候资源,是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体系中所有成分之间相互联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也就是说当人类过多的砍伐树木之后,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地表,植物死亡,无法耕种。在我国过度砍伐现象仍然严重,在福建低山丘陵区,山区树木资源被无节制开发,水土流失严重。虽然生态文化的提出符合时代的主题,但是生态文化作为抽象的物质很难通过文字进行解释,因此通过林业生产将生态文化物质化,让人们了解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当今社会,能源的消耗日益严重,林业作为可再生资源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当下合理规划林业生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态的关键。在我国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问题仍然很严峻。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砍伐严重,而且质量不高。尽管加强了人工种植但是经营水平不高且树种过于单一。所以,在林业生产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进行不合理砍伐,要充分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林业的生产发展是以林业的生态为基础,只有实现了林业生态有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的林业生产推进林业生态体系的完善,可促进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共同发展。

二、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发展的观念不符合时代要求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落后,依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林业经济采取的管理措施全部以增加利润为前提。对于当前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没有考虑到林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割裂,没有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结构缺乏多样性

林业经济以森林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需要充足的森林资源作为支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并且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经济缺乏管理,经济结构单一,初级产品所占经济发展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林业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林业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与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科研成果缺失,导致林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的制约,缺乏科学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市场运作混乱,管理制度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植树造林扩大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大肆砍伐树木,使大面积地表失去了防固能力,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说要想减少水土流失就要积极的植树造林,只有地表覆盖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变林业生态环境。所以说,在进行植树造林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地制宜,栽种适合当地物候的植物,尽快增加植物覆盖,使更多的地表被覆盖。

(二)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种植方式来实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植物成长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采用科学规划是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科学技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遭受自然破坏,其主要是由于天气干旱以及一些病虫侵蚀导致的,由于植被本身稳定性就较差再加上受到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大面积植被死亡,所以说在进行植物栽种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另外还要注意栽种空间的设计,要注意将不同品种的树木混合栽种,要栽种一些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这样就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扩大林业产业的整体实力

林业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及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产业实力的壮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开展,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建设新要求的提出,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实力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的核心。各林业企业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作业,开展多形式加工工作,对野生动植物加以利用,并带动旅游业和种植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逐步转变林业发展经营方法,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扩大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工作。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生态网络工程

由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这是最基本的保障。还要结合时展,引进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依靠政府、各社会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建立林业生态网络工程。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轻养护重建设的理念,还要根据当地的情况,种植与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树种,经济发展能为林业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合理的林业建设也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另外,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资金管理。白城洮北区林业局应该与本地的政府密切配合,坚持集体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有效地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已经逐渐提上了国家工作重点日程中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环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更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走一条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对当今社会也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做好宣传工作,帮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并做好人与社会、森林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为我国林业建设水平的发展作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工程科学,2000,08:1-17.

[2]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5,03:89-102.

[3].生态与环境[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5,01:85-101.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江西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一、江西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江西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生态对经济持续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显示,江西有2.64万km2面积存在轻度以上水土流失;江西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总面积 26496.87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87%;按侵蚀强度分,轻度侵蚀面积14895.82 km2,中度侵蚀面积7557.66 km2,强烈侵蚀面积3158.15 km2,极强烈侵蚀面积776.42 km2,剧烈侵蚀面积108.82 km2,其中强度为中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95%。在南方红壤丘陵区8个省份中(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安徽、湖北、海南),江西水土流失面积占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7.08%,水土流失面积占比位列第二。

(二)森林植被质量差

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江西乔木层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1.7m3/hO,仅占全国平均水平(89.8m3/hO)的57.58%,约为福建省(100.02m3/hO)的一半。优势林分结构和林龄结构不合理。江西森林结构不合理,呈现出“五多五少”现象,即纯林少、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小径材多、大径材少,一般用材树种多、珍贵树种少。其中,优势林分结构与龄组结构最为突出。按树种分:江西省乔木林大概有18种类型的林分,其中针叶林6种、阔叶林12种,而福建有大约28种,其中针叶林11种,阔叶林17种,其林分类型丰富度要比江西高;江西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林的面积较多,分别占乔木林面积的比23.3%、14.6%、6.5%,与第七次调查结果(25.67%、20.75%、5.92%)差异不大。按龄组分:中幼龄林比例超过87%,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别为46..1%和41.2%;近熟林占6.6%;成熟林和过熟林分别占5.4%和0.6%。按蓄积量算,中幼龄林比例超过75%,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别为23.1%和52.6%;近熟林占12.1%;成熟林和过熟林 分别10.9%和1.5%。由于森林质量不高,森林生态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农业面源污染扩大

农业面源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的废水及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方面。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用量大,流失或残留多,环境风险增加,农业化肥和农药用量年均分别以 2.4%和 4.8 %递增。化肥施用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13年江西耕地面积282.7万公顷,化肥年施用量141.6万吨,在全国排名位18,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为500.8公斤/公顷,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94.5公斤/公顷,利用率极低,,化肥利用率约30%~40%,其余60%~70%随地表径流流入受纳水体;畜禽养殖规模扩大,肉类以每年5.4%左右的速率递增,水产品以每年5.5%左右的速率递增。据资料显示,江西农业面源污染中总氮产生量约为10~12万t/a,总磷约为5~6万t/a。其中畜牧养殖业约占65%左右,畜禽粪便污染逐年加重,目前,江西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很低、80%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沼气处理工程运行效果差,加上种植业与养殖业脱节, 规模化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大量粪尿及污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了一些主要江河、湖库的COD、总磷、总氮超标,引起水环境质量恶化;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增大,排放分散,难以集中处理,用水环境恶劣。

(四)矿产开采导致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矿产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采空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矿区土地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开采产生的“三废”,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损害,部分矿区还出现了重金属、砷、氟等有害成分的积累及外泄,导致严重污染环境。

二、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先后实施了“山江湖”、“生态立省、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生态实践经验丰富

2009年, 江西率先颁布了《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白皮书》,同年12月,国家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纳入了国家战略,提出将重点打造并构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的“三区一平台”,为江西生态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江西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两区一带”详细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为扎实推进“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生态产业基础良好

生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显示,2013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十大战略性新兴工业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66.13亿元,同比增长17%,拉动全省工业收入增长6.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7.5%。其中,新材料产业实现收入5818.31亿元,同比增长11%;绿色食品制造业实现收入2115.06亿元,增长20%;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实现收入1022.01亿元,增长16.4%;文化及创意制造业实现收入913.45亿元,增长19.9%。规模以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77.2亿元,增长12.2%;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23.5亿元,增长11.3%,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生态农业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 江西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数为182 家,产品数为500 个。农业龙头企业个数为94家,其中部级农业龙头企业13 家,省级农业农业龙头企业81家,占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比例为5.89%;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数为 339 个,其中部级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个数为42,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个数为 297,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比例为 6.79%。

(三)生态优势明显

江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3.1%,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居全国第二,据《2014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显示,江西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生态文明指数排名从2013年的第18位上升至了第6位。2014年中国城市“绿色肺活量排行榜”50强 江西9个入选。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江西湿地面积达91.0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5%,其中湖泊湿地37.41万公顷、河流湿地31.08万公顷、沼泽湿地2.58万公顷、人工湿地19.94万公顷,江西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2014年南昌、九江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0.5%、84.4%,其他设区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Ⅱ级,空气质量优良;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9%,设区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良好。可见,江西具有独特生态优势。

(四)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8.2%。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68吨标准煤,较2010年下降33.8%,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任务8.8个百分点,实现节能量2051.9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二五”节能量目标的205.2%。化学工业、黑色金属工业、非金属制品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9.8%。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也大幅降低,分别下降53.8%、49.1%和42.7%。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66.8%。其中,火力发电、炼油、原煤入洗效率分别较2010年提高了1.4、4.7和7.8个百分点。工业回收利用能源呈现较快增长。

三、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目前加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优”、“节”、“保”、“建”、“转”。其具体内容和措施包括: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调整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重点打造以“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以“四区二十四基地”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一湖一江五河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绿色食品制造、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推进有色金属、钢铁、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科技含量,积极推动其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绿色低碳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重点推进“百县百园”工程,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绿色生态品牌。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体制机制,建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体系和监测预警评估、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生态补偿机制。

强化政府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政府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和生态修复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2013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News.shtml p5=5841066

[2] 普发明,陶跃宏等.玉溪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6

[3]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J].陕西行 政学院学报,2014,2

[4]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2014年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 2013年江西省水土保持公报[EB/OL]http://

[6] 2013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EB/OL]http://

[7] 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EB/OL]http://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6篇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增强信用意识,优化金融秩序,规范金融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从我县实际情况看,近几年来,我县开展的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得到各部门、各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收到一定效果。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认为,金融安全区是营造金融生态的初级形态,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则是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理论依据和更高境界。一个好的金融生态,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区,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金融生态环境比金融安全区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下面,我就*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讲以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展愈来愈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济决定金融。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以及扩大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信贷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可以说,离开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就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而离开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就失去了支撑。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需要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各方联动,从而为我县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

二、增强诚信意识,维护金融债权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平安*”、“诚信*”、“和谐*”的主题,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改善行政执法环境,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勿庸讳言,由于固有的观念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和影响,加之,银企政信息交流不畅,那种银行就是“唐僧肉”的错误观点尚未根本消除,拖欠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在一些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部门由于受自身利益驱动,目光短浅,存在不合理收费等现象;有*的金融机构以防风险为由,“惜贷”、“畏贷”思想尚未克服。同时,由于受法治环境的局限,金融资产追偿率不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金融部门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有所作为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而金融部门既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惠及部门,道理很简单。金融部门在搞好自身业务经营的同时,也有一个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否则,金融支持经济便无从体现。诚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地处我县的金融部门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助推作用是大的,这一点,已成公认的事实。但是,要使金融部门有一个动态和谐、稳定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人民银行在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通过信贷政策支持金融生态环境中薄弱环节的改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及时防范和疏导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货币资金流动,防止损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风险发生和蔓延。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制度建设和开发信贷产品,引导和促进金融创新,要深入了解我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能够直接给予信贷支持的要及时发放,对由于受贷款权限影响的,要积极协助上级行做好调查评估工作,力争上级行的理解和资金支持。二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三农”支持力度。要以农村信用社竞争意识提升为突破口,营造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要抓住正在开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真正还经营权于民,促使农村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积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公务员贷款等工作,重点支持农村种养殖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户联保贷款路子,力争在支持“三农”方面有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三是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经营监督;金融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金融风险监测工作,查处违规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来自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以此净化我县金融生态环境。

四、齐抓共管,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涉及行政、司法、银行、企业等众多单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健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机制,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对干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各类宣传媒体、各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要大力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增强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三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报表,依法进行信息披露,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四是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信用环境。积极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防止无序竞争。

五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维护金融债权。在涉及金融法律诉讼、债务清偿等方面强化公平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金融犯罪和逃废银债务行为,依法保护金融资产。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7篇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我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互促共荣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和功能。而农村金融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又取决于农村的金融生态状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2005年10月19日上海证券报独家首发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随后,有关金融生态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王松奇等人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邢勃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着金融主体生存状态及变化趋势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仅源于金融业自身,而且更广泛地源于金融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对2008年~2009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傅江、江发元认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集体资产完整的权能,增加农村金融主体贷款的保障性要求等是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周妮笛以湖南省为例,采用14个地级市的调查数据与截面数据,运用AHP-DEA模型分析了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律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这一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安强身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柳成、张翠宁运用系统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杨福明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存在问题、对策、评价体系以及非正规金融等其他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很大意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基本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问题,本文则力图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城乡关系经历了四种形态: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必经过程和环节。从本质看,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发展,即城带乡、乡促城,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衡量,即:城乡二元制度的消除与农村平等发展权利的获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效互动;社会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共享。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虽然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经济始终是金融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对金融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状况也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有效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会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不但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度歧视,如城乡在教育、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存在不对等的发展政策和环境。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城乡不平等的发展制度、环境和政策,以快速推进农村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乡一体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需求、新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获得更好的制度平台和市场空间,在金融市场中更具竞争性和发展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大量的金融资金流转在农村领域,这无疑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的支持和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体制环境、社会信用和法律环境、金融市场主体环境。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既要有静态视角,也要有动态视角,即既要考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平衡,也要考虑金融生态的动态发展平衡。

农村金融是由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构成的,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空间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供给的改革。这种改革也就成为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1.金融产品的缺乏制约了农村金融生态。

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也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金融格局。随着农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所限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邮政储蓄银行又因规模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支撑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力量就只剩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成为农村唯一的“常驻”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一方面受其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不能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如保险、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单一化。这种状况既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的多样化要求。而比较活跃的民间信贷,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渠道,处于灰色状态,不能合理合法地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

2.目前的金融监管未能使农村金融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的重要因素。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于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更多的是一种比较传统、较为粗糙的监管方式。通常表现为金融监管当局不仅直接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监管,而且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存贷款利率确定等具体的业务经营进行限定,忽视了监管的技术合理性或内在规定性。就金融机构的进入、退出的管理来说也不科学:过高的准入门槛,既加剧了金融供给不足,又导致非正规金融的地下运行,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的强化和创新推动效应;退出机制的缺失与政府救助措施催化了金融机构的冒险性投资。

3.金融产权模糊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内在基础。

产权清晰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产权关系明晰是构建权利与责任对等、收益与成本相符的科学有效治理结构的前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在明晰产权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产权模糊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必然导致金融机构权责利的失衡,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了内在基础。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导致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

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给虽然影响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需求,但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使农村金融供给失去了根基,从而也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根基。

1.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天生的弱势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作为乡村场域中的利益共同体,是农村金融的基本需求主体。然而,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还是从“三农”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受自然因素的约束来看,“三农”对农村金融的需求都处于比较明显的弱势状态。首先,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弱质行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约束较大、缺乏有效竞争力等,客观上存在难以吸引金融资金的弱势。虽然,近些年来,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其次,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还处于分散、传统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产品商品化率低,产业链条短,客观上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资金。再次,农民由于受农业生产性质、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信贷需求具有额度小而分散、有效抵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导致了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都相对较高,增加了贷款的违约概率和道德风险,抑制了金融供给者的放款意愿,导致部分金融机构惜贷。农业、农村、农民的天生的弱势使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甚至处于无根基状态。

2.农村信用不完善或缺失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灵魂”。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金融生态的灵魂。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既要有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有金融伦理道德这只“看不见的手”。因此,金融生态不仅是市场经济角度的生态,也是金融伦理道德角度的生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信用意识和观念都比较淡薄,加之金融需求主体个人信用数据不完整、失信成本较低等情况的存在,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有些乡村企业利用不实会计信息骗取贷款,一旦取得贷款又想方设法悬空金融债权。如此种种都恶化了信用环境,使良好的金融生态受到极大的侵蚀。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制度和措施、缺乏健全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增加了农村金融交易费用和制度实施成本,也使农村金融生态状况不甚理想。

3.法治环境不健全加大了农村金融生态的规范成本。

如果说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那么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法制环境建设刚刚起步,现行的法律体系中针对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较少,对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企业等因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同时,司法环境也不容乐观,农村一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行政干预执法时有发生,而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维权意识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这一现象。另外,农村金融案件执行时间长、费用高、抵押担保物品处置难等导致农村金融债权案件执行率低,严重损害了金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的形成。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基本对策

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既要立足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的“旧”生态,也要着眼于构建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的“新”生态。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金融环境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

对于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政府起主导作用。第一,政府应该在财政资金和货币资金上给予保证。从财政政策来说,政府不仅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拨付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基础项目建设,弥补“三农”资金的不足,而且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投放,激励社会资金流向农村,以增强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力。从货币政策来说,中央银行应该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信贷资金流向,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贴现的条件,使货币资金顺畅地渗透到农村实体经济。第二,面对“三农”资金的巨大需求,政府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总是有限的,因此,政府需要在构建适合农村情况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上作出更大的努力。根据日益多元化的“三农”资金需求,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建立一个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社会保障机构等在内多层次的、分工明确的资金供给体系,并在条件成熟时,放松民间资金的市场准入限制,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2.发挥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的市场基础

包括农村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金融市场,不仅是资金的融通场所,也是实体经济信息和金融经济信息传递的场所,更是优胜劣汰、实现新陈代谢的场所。为了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把这三种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资金余缺调剂功能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现在的问题是,农村本来既急需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所需的资金,也急需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等的资金,但由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因此,各种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民的资金大量外流,流向大中城市和非“三农”行业。第二,农村资金余缺的调剂实质上就是经济、金融信息向“三农”的传递。农村金融市场不仅与“三农”联系密切,而且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其他各种金融市场和国内实体经济联系密切。为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具有坚实经济基础,农村金融市场应该向“三农”提供经济、金融信息,包括实物商品和金融商品的数量信息与价格信息。因此,应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功能,发挥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和新陈代谢作用。第三,农村资金余缺调剂好坏和信息传递快慢应该成为衡量农村金融供给者(金融机构和工作人员)工作业绩优劣的标准。对于不能为“三农”调节资金,反而把农村稀缺的资金“调剂”到城市、非“三农”行业的金融机构和工作人员,应该发挥残酷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法则,使其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也没有立足之地。

3.实现市场与政府互补、市场经济与金融伦理协调,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提供优良的法律与信用基础。

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这一建设不应该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然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就在于,在经济领域,应该充分考虑“人”这个要素。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应该强调法律约束和金融伦理两方面。第一,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和政府互补的经济。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解决经济生活一切问题。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这是因为,在市场上竞争是不充分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市场的失灵为政府在市场上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农村金融来说,一些大的、国有的金融机构仅仅出于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而不顾它们是国家的金融机构的“身份”纷纷从农村撤退,致使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愈拉愈大;不是金融资金向农村流动,而是本来就十分稀少的农村资金向城市、向非“三农”产业流动,致使年年国家都出台“一号文件”强调支持中国经济最薄弱的“三农”,而年年都得不到落实,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对于这些金融机构,国家应该有相关法律的“硬”约束,而不能仅仅靠道义劝说,或文件要求。第二,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经济”,应该受两只“看不见的手”的约束:一只是市场经济之手,一只是社会道德之手。按照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观点,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既应该是“经济人”,也应该是“道德人”。如果说,法律约束是“硬”约束,那么,金融伦理约束则是“软”约束。在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伦理道德约束既包括对金融供给者的约束,也包括对金融需求者的约束。前者指金融供给者应该竭力避免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过度涉险、欺诈、贷款冲动、贷款寻租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后者指金融需求者应该具有诚实守信意识,尽力避免逃废金融机构债务,自觉维护债权人利益。

五、结束语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公民;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25-02

一、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是一个阶段性与动态性的概念,新农村作为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因而其衡量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1]。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建设新生态环境。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农村得到可持续发展和使村民幸福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为目标,以村民为主力军的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新农村核心在于环境友好型公民与新农村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努力实现十提出的美丽新农村目标。

二、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阻碍因素

(一)环境保护知识欠缺,村民环保意识低

村民对于新农村的模糊认知在于国内环境教育的缺失。村民在感性与理性上都未对美丽农村形成正确认知,故而难以形成一套支配自己环保态度与环保习惯,无法内化为农村环保情感。村民对美丽新农村在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不能从行动上真正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而这种认知上的进步、行动上的落实则需要通过系统教育,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2]。

(二)环境保护动力不足

在“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调查中,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一项中,对其了解的只占3%,听说的55%,不了解的47%。我国社会团体组织规模小,力量弱,数量少。目前村民的环境保护动力不足。根据中华环境联合会发表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情况蓝皮书》统计,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有2 764家。主要类型有: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民间自发组织、学生环保社团、港澳台及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等。政府部门组织的虽占了49、9%,却难以制定出可行性的政策;其中民间自发组成的只有7.2%,并且这些组织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经国家法律认可的制度[2]。农村中鲜有形成强大感召力与支配力的村民自发环保组织来给予村民更多激励以落实环境保护行为,加之村民委员会对其支持力度低,这使村民难以在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有自己的发言权,更没有在自身的环境权受到损害时主动争取幸福存在的行动。

(三)环境保护情感薄弱

“生活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的生活的一定方式。”[3]这种观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意味着生活方式是有一定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条件下活动着的每个人所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每个人的活动不断被修正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与膨胀的消费欲望促进了大量生产浪费,这源于人们对于村庄环境的淡薄情感,只是单方面认为个人与环境是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没有内化与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双向保护的情感意识。薄弱的环保情怀难以激励村民主动积极地加入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去。

三、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措施

我们对自然敬畏的缺乏只是表象,更内里的还是我们缺少一种对自己传承生态文明的态度,是缺少一种崇敬自然的信仰。环境友好型公民的含义:环境友好型公民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环境友好型主体,第一,要与环境友好相处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第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习惯(行为模式)需要一个过程;第三,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情感和社会氛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2]。这三个过程可将环境教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过程对应的是由环境教育者向学习者传授环保知识,使学习者初步形成环保意识;第二个过程对应的是通过环境教育实践,学习者逐渐形成环保行为习惯;第三个过程对应的是通过对学习者“绿色情商”的培养,使其内化为一种环保情怀,最终成为一种无意识保护环境的新型村民。通过环境教育的三个方面使村民在新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不自觉成为环境友好型公民。

(一)传播环境保护知识

建设新农村的经验告诉我们美丽农村的建设其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的意识,只有村民在思想上对新农村有正确认识,才能主动加入建设美丽村庄的队伍中。而这种认知上的进步与行动上的落实则需要村民通过环境教育掌握环境基本知识进而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瑞典政府非常注重对全民族的环境教育,自小学三年级学生便开始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使民众从小就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儿童环境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也是最容易实施环境教育的时期[4]。因此环境教育需要首先从中小学学习者抓起,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对象,教育他们充分认识环境保护重要性并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主动向成年人传播环境知识,不断扩大环境知识宣传范围。人们在环保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环保意识。这可有效促进村民的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环境教育实践

习惯是一个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行为自觉。这种自觉的形成需要靠多次实践来完成。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环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需要将所学知识及时实践于生活中,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环保习惯并一直保持下去。环境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主张“在环境中学习”,强调参与,将教育引向与生活、社会相结合。未来的中国环境教育的内容,必然更加重视知识、方法和目的的统一,重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决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道德伦理知识”[5]。

(三)培养村民的绿色情商

克里斯汀・韦尔丁在《情商》一书中将情商定义为“情商是一种了解和控制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方式”[6]。大卫・卡鲁与彼得・沙洛维在《情商管理者》中提出与情商有关的四大技能:辨认情感识,运用情感,理解情感,管理情感。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提出与情商有关的四大技能:辨认情感,运用情感,理解情感和管理情感,他还将“绿色情商”定义为“生态商”,是我们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生态”指对于生物体及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理解;“商”指适应环境的能力。“绿色情商”可让我们了解环境知识,并将知识加以合理运用减少环境破坏的能力[7]。

我们认为绿色情商是一种将环保思想与行动统一于学习生活中的能力,我们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对其产生积极情感,逐渐适应环境并通过控制自身对环境的消极行为,自主合理减少破坏环境并适当改善环境以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绿色情商培养的重要作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先祖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心”、“物”、“德”、“循环”等范畴诠释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在其中寻求一种平衡,对自然的宽容是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基本精神[5]。在今天人们仍然需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生态情操,汲取先哲朴素环保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并内化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一种积极情感。这对培养新村民及建立美丽农村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九十年代绍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浙江社会科学,1993(4).

[2]陈彩锦,康燕雪.环境友好型公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山东大学学报,2007,(4)

[5]张晓光,赵宝新,王永利.刍议绿色情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6]克里斯汀・韦尔丁.尧俊芳译.情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9篇

谭淦标

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和人口增加,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呈加重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一、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

2、把流域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将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治理与开发结合。

3、水质和水量并重,开源和节水并举。把水资源的严格保护、管理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水质污染。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开始,实行全过程控制,加强水污染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5、多方集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动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我市水环境和水土保持现状

1、我市的水环境现状

东江河段水质总体状况基本保持良好,但水质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水质监测成果,东江上游桥头、石龙河段保持类标准,水质一直良好。东江南支流从石龙到樟村水厂河段保持类标准。东江南支流各水道出口河段水质稳定较差且不稳定,有的已达到类水体。

从资料分析统计,桥头河段、石龙河段水质基本可达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樟村水厂河段、麻涌河段、漳澎河段水质符合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40.0;大盛河段、泗盛河段水质属于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由此可见,整个东莞河段水质上游较好,中游次之,出海口水质较差。

石马河、寒溪河水质较差,已无法达到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东引河水质最差,已超过类水质,个别指标超标严重。

我市的水库由于集水区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密度较大,生活、工业、养殖废水排放,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有15左右的水库已经达到和超过类水体。

2、我市水土保持现状

我市曾经是典型的农业经营地区,农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整体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境内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剧烈的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用地比重逐渐降低,建设用地比重逐渐升高,特别是1992年~1996年期间,各种建设用地开发速度和规模达到峰值。1996年以后,由于执行了比较严格的土地开发控制政策,加上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土地开发的速度逐渐减缓,大量建设用地开发活动由于建设周期长或部分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缘故,使全市每年均保持相当数量的裸地比率,山区百余处采石场经营活动也造成局部地区坡面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植被覆盖减少,引发了人为的水土流失问题,根据遥感调查统计,1999年底,东莞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47.13km2,占全市面积的5.97,其中自然侵蚀面积36.17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10.96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占75以上,近年经过复耕、绿化、强化土地开发管理等有效措施,全市裸地比率已逐年降低,但自然侵蚀面积未得到治理。

从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看,我市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从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分区看,我市属沿海及珠江三角洲丘陵台地侵蚀区。

三、水环境保护

1、应根据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社会需求,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以作为水资源管理的依据。目前我市已基本上划分了水功能区,应加大检查控制的力度,以确保各水域能满足该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1、水土流失的治理,又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及自然水土流失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危害严重的特点,治理的重点是做好弃土弃渣的拦蓄、边坡的维护、土地的植被恢复等。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业主或责任人限期进行治理,治理经费由责任人负担。我市的自然水土流失属于丘陵台地侵蚀类型,特点是平原面积大,山坡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多在60米到80米以内。治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是乔灌草结合,以草先行。先种生长快且茂密的草木,覆盖地面,防止径流、雨滴冲刷,种植耐瘦、生长速度快的树木,并尽可能种上阔叶林和混交林,在此基础上,种植本地生的灌木和藤本木,形成多层次的亚热带林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0引言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一方面还有助于改善农民收入。然而由于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仅关注经济效益,疏忽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城镇建设也存在整体规划不足的弊端[1]。由此可见,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小城镇参与到建设与改造行列中。小城镇得到了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于一些小城镇还未有开展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定位、功能、性质等缺乏有效认识。具体而言:

(1)过于求大求全,片面朝外扩张。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应阶段的产物,在小城镇发展初期,一些地方对小城镇定位、功能、性质等缺乏有效认识,过于求大求全,片面朝外扩张,不科学地对过去形成的旧集镇予以抛弃,转而选择开展新一轮的征地建设,同时存在极为普遍郊区农田土地弃耕现象,由此使得小城镇超负荷占用土地面积,引发严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导致农村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大部分城镇下水道建设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备等严重缺乏。另外,城镇防灾、减灾设施还十分短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的隐患。

(3)环境破坏。小城镇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十分严重的环境破坏现象,对沙、石等建筑原材料的大肆开采,导致农田、河道、森林等受到极大的破坏。

2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措施

全面小城镇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在先进发展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各项措施着手:

2.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

依托对生态知识的宣传、普及,强调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推进人们特别是决策层人员的观念更新,形成科学的生态保护价值观。唯有拥有科学的生态保护价值观,方可使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还应当配备充足的资金及排污设备,培养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并不可一蹴而就,务必要借助政府有力的支撑、国家法治的协助、全民意识的提高,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有序进行[2]。

2.2以乡村景观为核心,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疏忽了农村周边自然景观在建设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乡土景观多种多样,包括有地方的风土民情、文化历史古迹、天然的山水等等,然而,一些人片面的认识乡村景观即意味着落后,唯有花园洋房、高楼大厦方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志。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一味对大城市进行模仿,肆意乱砍乱伐、夷平山地,使得绿色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建设面貌大同小异。鉴于此,应当强化对乡土景观环境的有效保护利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不当认识予以清除,在对小城镇绿地进行规划过程中,切忌仅关注绿地率指标,而疏忽对绿色植被的保护利用。即便一些小城镇依旧是农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没有绿地率,然而,种植于房屋建筑周边的茂密树木绿茵,同样为良好绿化覆盖率提供了可靠保障[3]。规划过程中应当对绿地率指标开展科学调节,一方面要开展好公共绿地布局,一方面要强化对村落植被的保护利用。

2.3加快开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是开展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小城镇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推进建设、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自来水、卫生厕所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

2.4开展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有序发展

开展好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起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达成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相互间的协调利用,推进农业用地的优化整合。实行村庄合并,依托村庄规划、行政规划调整、土地入股等形式,使农村人口逐步朝中心村、城镇聚集,并依托村镇居民点用地指标,实现对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科学调节,改善土地利用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生态环境规划是重中之重,必须要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整体生态环境规划,实现经济循环化、社会文明化、自然持续化。在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环境问题会不断凸显,为了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全面分析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生态保护价值观的重要性”、“以乡村景观为核心,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加快开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土地利用与资源利用规划,推进小城镇生态环境有序发展”等,积极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磊.探讨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J].江西建材,2015(06):32-33.

[2]杨意志,赵兵.生态约束下的小城镇规划研究——以芦花镇为例[J].城市建筑,2015(20):44.

[3]徐丽哲,张定青.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策略与方法——以西安市户县秦渡镇概念性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07):162-163.

上一篇:市场监督论文范文 下一篇:声乐训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