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2 14:13:40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立足我镇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切实加大对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保护修复家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协调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生态扶贫工作全过程。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地方特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扶贫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脱贫攻圣与绿色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持市县抓落实、镇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精确瞄准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我镇1个贫困村重点扶持,确保生态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生态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索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劳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通过多种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一)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推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政府投资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二程建设,支付贫困人口合理的劳务报酬,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二)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文持设立护林员等工作岗位,让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贫困人口参加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家门口脱贫,在贫困区域万的自然保护区等,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服务和管理。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同时,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三)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月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现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生态产业,通过二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招宽贫困人口

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四)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补助资金,优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获得补助收入。

四、各项任务措施

(一)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各类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因地区倾斜。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程度。

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整本镇25度以上陡坡耕地基本农田保有指标,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优先扶持有需求的村,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团人口。在树种、草种选择上,指导贫困户发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林种、草种,促使贫困户得到长期稳定收益,巩固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底前,贫困村符合现行退耕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耕地全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镇林业站、镇国土所)

2.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大黑土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因村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通过修筑谷坊、沟头防护、载排水沟及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初步遏制侵蚀沟道下切扩张,防治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入河泥沙,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使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趋向改善。(镇水利所)

(二)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收益程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动森林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攻策,推动补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镇林业站、镇财政所)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票成优势,在相关规划的引领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争项部级特优区评定时,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吴突出的村适当倾斜。拓宽我镇投融资渠道,落实资金整合政策,强化金融保险服务,着力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帮扶、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三体与贫困人口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1.发展生态旅游业。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

下,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园、生态公园、休闲度假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耕体验、采摘园等,扩大与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镇林业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镇扶贫办)

2.发展特色林产业、林下养殖业。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积极培育草食养殖业和特色水户养殖业,推进种养结合、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生态循环发展。全县林业生态产业重点推进优质水果、林下资源与山珍食品三大产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镇林业站、镇畜牧站、镇扶贫办)

(四)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方式

1.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经济林太所有权、林地经管权等新型权权抵甲贷款改革,拓宽贫因人口增收渠道。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将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体所有森林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转变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贫因村资户股份化、土地使用权反双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镇林业站、镇扶贫办、镇农经站)

2.推广生态脱贫成功样板。积吸探索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带动贫因人口精准脱贫增收的模式,研究生态脱贫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多业增收等措施和政策,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模式,打造生态脱贫样板,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镇扶贫办、镇林业站、镇农科站)

3.规范管理生态管护岗位。研究制定生态管护员制度,规范生态管护员的选聘程序、管护范围、工作职责、权利义务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生态资源管护能力。加强生态管护员选聘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生态管护员申报材料、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审核评定,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生态管护员管护能力和专业水平。优先招聘贫困人员为生态资源管护员,使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回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镇林业局、镇农经站)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层层落实责任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各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统筹做好推进生态扶贫各项工作。(各村、各站办所)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站办所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向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切实把生态扶贫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资金投向贫困衬倾斜。加强扶贫项目组织申报实施的指导和服务,严格选,及时报送或审批。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谟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规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投向生态扶贫。要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任务,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惠民项目、涉农资金整合、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投入、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镇财政所、镇国土所、镇林业站、镇水利所、镇扶贫办)

(三)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加大对生态产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活跃在贫困人口身边的“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加大对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和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的能耐,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市场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镇扶贫办、镇林业局)

(四)强化监督管理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对象范围

生态养殖业扶贫对象为:全区适宜于生态养殖业发展乡镇的贫困村,重点是山脉、山脉的贫困村和丘陵地带的插花贫困村中扶持有养殖基础和意愿的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位于中心城区规划区,饮用水源保护地,主流域两岸500米范围内的贫困村不列入生态养殖业扶贫对象。生态养殖业减贫2488人。按产业划分为:生态肉羊养殖业减贫988人;生态林地鸡减贫300人;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减贫1200人。

二、目标与进度

按照“三年奋战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确保2015至2017年三年扶贫2488人。

2015年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羊生态养殖场77个,生态林地鸡养殖户75户,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户340户,实现生态养殖业减贫1138人。

2016年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羊生态养殖场50个,生态林地鸡养殖户75户,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户260户,实现生态养殖业减贫870人。

2017年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羊生态养殖场120个,实现生态养殖业减贫480人。

三、工作措施

(一)扶持对象精准

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选择的扶贫对象为天然牧草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副产物丰富的,有肉羊养殖基础的长丘山的盘鳌乡、秦家、万胜、多悦、广济5个乡镇实施。

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选择生态林地鸡养殖基础好、林地资源丰富、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强的乡镇实施。

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选择生猪养殖基础好的长丘山、丘陵地带的乡镇实施。

各扶贫项目实施乡镇应按本规划下达的目标任务聚焦贫困户,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识别,动态化管理,做到任务清、责任清。

(二)扶贫项目精准

区畜牧兽医局组织精兵强将编制《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争取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肉羊项目资金1650万元,按照资金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民办公助的原则全部投入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的项目建设。

区畜牧兽医局在可自由安排的项目资金中安排225万元,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全部投入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和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建设,其中:2015年125万元,2016年100万元。

(三)资金使用精准

各扶贫项目实施乡镇按本规划制定的补助标准和额度将扶贫项目补助资金准确投放到扶贫对象,确保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

(四)扶贫措施精准

各乡镇在实施生态养殖业扶贫项目的产业扶贫攻坚战中,要因人困地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致富能力的提升到村到户。

(五)脱贫成效精准

生态养殖业扶贫项目以扶贫成效精准为目标,扶持一户,巩固一户,确保受扶持的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脱贫标准。

四、扶持政策

(一)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

在盘鳌、广济、万胜、秦家、多悦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年出栏肉羊150只的适度规模生态肉羊养殖场247个,每户新建标准化圈舍180平米,高床144平方米,运动场192平方米,堆肥池15立方米,补助6.564万元。项目共计新建标准化圈舍44460平方米,高床35568平方米,运动场47424平方米,堆肥池3705立方米。项目总投资370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621.308万元。

(二)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

在柳圣等适宜于林地鸡发展的贫困村扶持具有养殖场地和基本设施的150户贫困户从事林地鸡养殖。每户引进林地鸡200只,共计引进林地鸡3万只。每户补助引种资金1200元,投入品补助1800元。按民办公助的原则精准投放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其中:引种补助18万元,投入品补助27万元。

(三)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

在金花、土地、三苏、万胜等适宜于生猪发展的乡镇扶持具有养殖场地和基本设施的600户贫困户从事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每户引进二杂母猪1头,共计引进二杂母猪600头。每户补助引种资金1500元,投入品补助1500元。按民办公助的原则精准投放财政补助资金180万元,其中:引种补助90万元,投入品补助资金90万元。

(四)扶贫资金的申请和拨付

生态肉羊养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申请和拨付按照省财政厅批复的《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羊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执行。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申请和拨付程序为:由本方案下达畜牧扶贫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有林地鸡和生猪养殖基础和意愿的贫困户名单,并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确定引种数量,经贫困村第一书记签字确认,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区畜牧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对有支付能力的贫困户,补助资金实行先行后补、先购后补、凭票报账,采取“一卡通”的方式直接拨付;对无支付能力的贫困户,由贫困户自行确定供种供料企业,赊购种猪、饲料,出具委托书,由区财政局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给供种供料企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生态养殖业扶贫领导小组,由畜牧兽医局局长任组长,畜牧兽医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站、股、室、所、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负责制定生态养殖业扶贫规划,落实生态养殖业扶贫资金,下达生态养殖业扶贫目标任务,协调解决生态养殖业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站,由畜牧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生态养殖业扶贫目标任务的考核办法,对生态养殖业扶贫各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加强技术指导

成立生态肉羊扶贫项目、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3个专家组。3个专家组组长分别由三名业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四个业务站所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组成。专家组的职责:一是对所负责的扶贫项目的扶贫对象开展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疾病预防控、饲料投入品的规范使用等关键技术进行培训。二是指导乡镇扶贫联系人员和贫困村制定条理清楚、内容简洁、务实管用的产业发展计划。三是指导生态养殖业规划的乡镇申报减贫资金。

(三)逐步建立生态养殖业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本规划设计的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的扶贫对象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现状,扶贫项目启动实施后,扶贫对象通过滚动发展,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后,为确保扶贫对象长效增收,同步迈入小康,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与温氏、正大、万家好等龙头企业对接,发展生猪、林地肉鸡、肉兔等产业,签订合作协议,破解贫困群众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短板,确保实现贫困群众的长效增收。

(四)建立市场化的防灾机制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制

市林业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邦运同志为组长的市林业局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3个驻村扶贫工作队,每队安排1名班子成员负责,成员3-4名,具体开展扶贫工作。明确驻村工作队员责任,严格实行考核。建立结对联系帮扶机制,每名班子成员和工作队员联系1-2个贫困户,开展上门走访慰问,帮助制定脱贫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等。把扶贫攻坚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在资金安排、车辆使用上优先考虑。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纪律考核,不定期查阅队员工作日志,对驻村扶贫的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评定。

二、规划先行,认真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精准扶贫,规划先行。我局根据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扶贫攻坚规划。一是制定了市脱贫攻坚林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从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同全市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资金,建设林业产业基地,通过发展花卉苗木、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提升贫困村的经济实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帮助联系村制定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方案。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驻村工作队员认真调研,协助村委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廖家林村确定以花卉苗木产业为龙头,进一步扩大花卉苗木栽种面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农民加入。火山口村以发展精品柑桔为主,加大柑桔种植面积,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针对贫困家庭致贫的不同原因,帮助每个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对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采取政府兜底脱贫方案;对缺少发展资金的,多方帮其筹措资金,提供生产资料,开展技术指导;对因病因残致贫的,积极争取更大比例的报销看病费用,将其纳入民政低收入人群求助。

三、精准帮扶,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深入调研加强领导

自治区党委王君书记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巴特尔主席任第一副组长。王君书记到任第五天,首站就到部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四子王旗调研。一年多来,王君书记、巴特尔主席先后45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王君书记、巴特尔主席、李佳副书记、王玉明副主席多次就扶贫开发作出指示批示,仅王君书记的批示就有10多次。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今年上半年,王君书记、巴特尔主席先后五次主持召开常委会、书办会、常务会,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工作。其他省级领导同志也都结合领导干部联系工作,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协助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自治区本级财政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今年已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8.1亿元。各行业部门也充分发挥优势,在资金、项目、政策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各盟市、旗县都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组织8个督查组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扶贫攻坚的氛围空前浓厚。

二、健全完善扶贫政策

去年以来,王君书记、巴特尔主席、李佳副书记、王玉明副主席亲自主持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实施方案(2013-2017年)、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方案、扶贫攻坚资金整合方案、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的意见》、《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驻村干部选派管理暂行办法》,一年多时间,连续出台7个扶贫开发的指导性文件,在我区属首次。同时,出台支持贫困家庭的专门政策,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18亿元的财政资金,为农村牧区低收入家庭每户免费发送1吨取暖煤;从2014年起,为每个考上大专以上贫困家庭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集中解决贫困户取暖和子女上学难问题。

三、省级领导示范带动

去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决定38位省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38个贫困旗县,按照“出主意、解民忧、促发展、夯基础”的要求,围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和基层组织建设六项重点任务,帮助推进贫困旗县整体发展。去年3月到现在,38个省级领导共159次到所联系贫困旗县调研指导,一批制约贫困旗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得到解决。在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工作带动下,全区465名盟市级领导、2308名旗县级领导、8万多名党员干部分别联系贫困苏木乡镇、贫困嘎查村和贫困户,全区建立起了上下联动、层层联系的工作制度,扶贫开发由过去单一的部门抓扶贫转变为全党动员,全社会合力攻坚。

四、建档立卡打好基础

把建档立卡作为扶贫开发的1号工程,制定了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从本级财政中安排600万元专项经费,从3月份开始在全区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按照“1234”工作法,完成了46.3万户、157万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即找准扶贫对象;“2”就是严把两关,即贫困人口的初选关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关;“3”是坚持三项制度,即公告公示制度、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建档立卡工作公开公平;“4”就是四统一,即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工作标准、统一时间进度。

五、到村到户精准扶贫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到2017年,对全区2834个贫困嘎查村开展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工作。一是选派驻村工作队。统筹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对一”帮扶全区2834个贫困村,为每个村安排1个帮扶单位,一支驻村工作队,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帮扶责任人。目前,全区3000多个帮扶单位、1万多名驻村干部全部派驻到位并展开工作。二是制定帮扶措施。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逐村逐户调查摸底,了解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帮助制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三是落实资金项目。自治区财政4年共安排56亿元,每年(到2017年)为每个村投入5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产业发展。

六、金融扶贫壮大产业

去年开始,与农业银行合作,在全区57个贫困旗县启动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从2013年起五年内,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4.75亿元作为风险补偿金,按照1:10的比例撬动农业银行不少于50亿元的贷款,支持乳、肉、绒、薯、菜、粮油、饲草、瓜果、药材、旅游及民族用品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其中70%贷给农牧户,30%支持专业合作社和扶贫龙头企业,并分别给予5%和3%的贴息。这项工程自去年年底启动到今年7月29日,全区已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6.7亿元,预计年底贷款额可达60亿元。为解决贫困户抵押难、担保难问题,在全区普遍推行了无抵押、无担保的“3+2”、“2+1”互助联保模式,即3户信用户带2户贫困户, 2户信用户带1户贫困户,结成联保小组相互担保,形成了大户带小户、富户帮穷户,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局面,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七、移民扶贫促进就业

在连续实施8期扶贫移民工程,搬迁3.4万户、11.8万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去年开始,按照哪有产业往哪移,哪能就业往哪搬的原则,整合发改、农牧、林业等移民项目,集中用5年时间,将生态脆弱区的11.6万户、36万人集中搬迁至城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与物流园区,一方面解决移民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今年计划搬迁7万人。为使移出的贫困户真正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持续,对所有的移民户实行“四不变、两同等、一减免”政策,即原承包耕地、草地、林地经营权、受益权不变,子女进城上学“两免一补”政策不变,享受农村牧区低保政策不变;子女进城入托上学、就业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自愿转为非农户口的,减免各种行政性收费。

八、“十个全覆盖”夯实基础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责任落实情况

(一)抓实学习贯彻。一是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重点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听取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有关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的文件精神等,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二是根据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区审计局于2020年4月28日上午召开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听取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压实整改主体责任,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触动思想、触及灵魂,切实收到成效,努力推动形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区审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行政办公室,具体负责脱贫攻坚相关工作推动落实。

(三)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局审计局职能实际,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区审计局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成效考核指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对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对接沟通、履行驻村帮扶责任、抓好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等相关工作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压实工作责任。

二、扶贫审计工作情况

一是按照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5月下旬,区审计局组织人员开展了2020年度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推动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促进提高扶贫资金高效使用,并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抓好整改落实。二是6月上旬,会同区扶贫办、区财政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保障扶贫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坚决遏制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是派出审计业务骨干对2019年度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中有关扶贫资金进行审计调查,结合对镇街委及部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将扶贫内容纳入审计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加强扶贫领域审计监督。

三、驻村帮扶情况

一是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帮扶干部每月定期深入到富田村,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居住条件、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脱贫措施,切实帮助帮扶户“理清思路、算好账”,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区脱贫攻坚挂片包村帮户“夏季提升”工作,在人员少,审计任务重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沉下心、扑下身,贴近群众,走村入户,了解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人员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享受的扶贫政策和目前的实际困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与贫困户深入交谈,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没有时刻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体现和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主动担责担难担险的意识还不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班子对帮扶村如何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方面指导不够,在帮助帮扶村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方面措施不多;三是在开展扶贫专项审计过程中,审计更多的侧重财务、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对被审单位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还不够到位,扶贫资金审计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还有差距。

五、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努力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上级会议、文件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精神,不断提高政策理论素养。

二是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现收入稳定、稳步脱贫。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扎实做好扶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

四是继续发挥审计职能,扎实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54

扶贫工作一直备受国家的重视,为了提升人们生活水平,革新农村新面貌,缓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的新中国开始不断探索个性化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对建档立卡的定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坚持的原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现状分析、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

1 建档立卡的定义

建档立卡是新时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朵浪花,是为精准脱贫实施的有效策略之一。它以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贫困状况、贫困等级等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然后通过各级审核考察评定,最终确定为贫困户的家庭颁发评论卡,国家会予以贫困补助,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2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公平竞争,公开考核的评选原则。

二是坚持科学评价,精准调研的工作原则。

三是坚持大力宣传,系统分析的工作原则。

四是坚持择优聘请,致力脱贫的工作原则。

五是坚持技能培养,素质教育的工作原则。

3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x聘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大时代经济的持续发展,前沿的战略形势已经对党和国家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3.1 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方案不科学,选聘程序不严谨

长期以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得到的贫困居民数据来源不实,建档立卡的信息数据已经不能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依据准则,大量的脱贫人员浑水摸鱼,脱贫数据弄虚作假,人情扶贫、关系扶贫层出不穷,这都是扶贫工作方案的不科学、导致的。

选聘流程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在选聘之前,基层干部对党和国家颁布的政策认识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使得参聘人员的资格不够,工作能力不足,影响后期的考核管理。在考核评价阶段,林业部门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使得考核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加上林业部门与基层干部之间缺乏沟通,林业员扶贫工作难以精准实施。在聘请后,由于在职期间脱贫人员的管理政策不太完善,导致脱贫人员继续接受国家的扶贫帮助,无法展开后期的聘请工作。

3.2 护林员选聘工作的监督管理系统不完善

3.2.1对基层干部的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导致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低 在实施具体政策时,必然导致工作开展落后,不能够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导致建档立卡开展效率低等问题。

3.2.2 对护林员聘选工作的监督不到位,没有统一的评价考核制度 不完善的制度使得工作在开展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检查工作时,工作人员容易受主观评价的影响,导致评价不合理,不精准,影响实施优秀护林员的选拔工作,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2.3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政策工作宣传不到位,基层人员思想认识不足 从政策的战略提出到实施需要经过领导的宣传逐步到达基层群众,由于干部们缺乏对政策或工作的大力宣传,使得有些基层贫苦群众完全不知晓这一优惠政策。另外,基层干部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宣传不够,不能让其他人了解工作的含义,由于基层百姓的理解能力有限,党员干部又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使得百姓不了解政策的扶贫对象以及相关的细节,最终导致扶贫护林工作的问题繁杂。干部宣传工作意识不强,在护林工作聘选工作的某一阶段出现脱贫现象后,护林员不愿离开工作岗位,导致工作的分配出现问题,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给员工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导致后续的扶贫工作受到影响和阻碍。

4 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有效策略

4.1 完善护林员的考核管理制度,提高选聘工作质量

4.1.1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监督平台,采用“智能评分”的手段以有效开展实时异地管理与监督护林员工作 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关注员工的工作动态,将护林员的工作信息、工作技能、在工作时间的表现等都以数据形式载入互联网管理监督系统中,定期开展工作汇报总结会议。用计算机智能工具将信息系统中的工作表现以绩点百分比进行评估,进而在总结会议上对相关护林工作人员实施“优奖劣罚”的有效策略,最终达到提高护林员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的战略目的。

4.1.2在聘选前,采用“一训三评”的考核手段对参选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的贫困人员展开核评工作 在建档立卡的前提下,生态园区开展护林员聘选工作是较为困难的。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村落,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思想素养以及工作技能等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果只为了让贫困人员有份保障的工作而盲目聘选,会使护林工作出现更多无法预想的问题。因此在聘选工作前,应该对参选人员进行“一训三评”工作。一训:即“一个月的培训教育”,三评:即“考评工作技能、考评知识理论、考评思维应变”。通过培训让相关聘选人员能够适应护林工作,最终的应聘以三评综合结果为基准。这种方式考聘能使参聘人员有效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于护林员选聘期满经考核不合格即不予聘请,在选聘期内不积极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违反相关合同规定者不予聘请,最终通过考核的相关人员,即可签订管护工作合同。

4.1.3强化生态管理手段,采用KPI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优化在职护林员考核评价,提高护林员的工作适应能力 在职护林员的管理评价工作可以采用KPI绩效考核的制度量化管理。绩效考核包含对在职护林员的平时工作状况的记录,对已脱贫护林员的后期分配以及对贫困护林员的继续学习的培训工作。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在职护林员的考核管理工作,为现阶段新聘人员考聘管理与监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有利于健全选聘制度的制定,更有利于监理选聘考核理念的创新。采用KIP绩效考核有效促进护林员适应自己的新工作,激发工作热情,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素养。

4.2大力展开政策宣传,落实护林员聘选工作

将“脱贫致富”作为宣传工作的总目标,将“公平公开”作为宣传工作的原则,将“精准择优”作为宣传工作的总战略,围绕“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开展林业生态补偿脱贫的选聘活动。由于工作原因,使得脱贫项目的开展没能完成真正的扶贫任务。下级书记及村长在执行上级干部分配的工作时,没有将工作落实到位,使得脱贫项目年年开展,贫困农民年年贫的现象层出不穷。国家近年来实施的各种调整策略逐步提升了党内的工作作风,各种扶贫低效问题开始得到有效解决。就林业生态扶贫工作的实施,基层官员在接到项目通知时,要明确项目的核心理念和相关要求,大力宣传工作,帮助基层理解项目内容,严格按照政策流程开展工作。各层领导也要做好协助工作,必要时要下乡考察,使政策真正受益于贫困百姓,使制度真正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使方案真正走进现实生活,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扶持,政府的帮助。

4.3 制定科学的林业精准扶贫方案,促进聘选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护林员的聘选需做到“六准”,即聘选目标对象要精准、工程设计安排要精准、资金价值利用要精准、策略方案实施要精准、因村选派人员要精准、脱贫工作效率要精准。为有效开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具体行动,党和国家应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将扶贫对象落实精准,林业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系统的护林扶贫方案。按照具体的方案开展选聘工作,提升选聘质量。

一是明确林业生态的目标任务,精准指导政策实施细则。

二是大力宣传林业精准扶贫工程,精准助力脱贫致富。

三是构建生态与民生之间的桥梁,丰富脱贫产业多元化。

四是制定护林工作的选聘制度,优化护林工作考核策略。

五是加大林业生态的管理力度,完善护林精准考核流程。

4.4 优化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整合贫困人口信息资料,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程序

对于扶贫工作,完善过去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对今后的护林脱贫项目一定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重新优化建档立卡的信息系统,对基层贫困人口展开准确调查,完善系统的数据信息并促进贫困数据的有效整合,使扶贫工作精准到位,真正为贫困人口带来致富的希望。

在完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对生态护林员的选聘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对申报护林员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相关申报资料,申报条件进行实地考察,使得选聘工作按制定流程依序进行。尤其在评定阶段,一定要结合信息系统中贫困人口的具体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确保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5结语

为了改善贫苦群众的生活现状,国家应积极探索并开设各种工程项目,不断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缓解现阶段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伴随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成为时展的核心战略目标,只有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启动[J].中国绿色时报,2016,(12).

[2]李平.我省启动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J].贵州民族报,2016,(10).

[3]n郸.贵州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2,(03).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坚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点面结合创新推进1+6连片扶贫开发”的要求和县委创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区”部署要求,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六大扶贫工程”,围绕建设新居改善居住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劳动技能、科技含量促进创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增收致富,突出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对象脱贫解困,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力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连片扶贫开发,我乡7个村:。通过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强力推进片区“六大扶贫工程”,使片区人口聚居度达40%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每户有1-2人成为产业工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均达100%,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0元以上;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连片区域项目村贫困对象人以上。促进片区内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1.新居工程。建设聚居点2个,建新居265户(其中新建90户),配套完善村级阵地、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乡村道路建设工程。新建整治村组道路19.5公里、硬化13.5公里,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

3.产业扶贫工程。种植核桃3300亩、中药材700亩、鲜果500亩、蔬菜300亩、肉牛300头,建规模生猪养殖小区2个、养生猪1万头,养殖土鸡3万只,建生产便道2公里,有效促进和带动农民稳定致富增收。

4.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0人、实用技术培训2400人次,增强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5.公共服务建设工程。新建标准化卫生室3个;文化大院1个;庄稼医院农资网点2个;整治水库1座、山坪塘3口、整治灌溉渠5公里、集中供水站1处、解决安全饮水600人;建设村级阵地2个300平方米,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6.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土地整治1300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举措

1.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整合行业部门的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以专项扶贫资金为导向,充分整合县农工委、财政、发改、交通、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住建、教育、文化、卫生、电力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片区发展问题。各村要根据各自承担的扶贫职责,按照“项目打捆、资金统筹、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将项目、资金整合。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坚持“农民主体、信贷帮扶、社会参与、政府奖补”的多元投入。要加强省、市、县对口帮扶单位的衔接协调,积极争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建立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产业基金会、扶贫小额信贷社等,广泛吸收各类资金帮助群众脱贫增收。

2.优化帮扶方案,落实目标责任。依据《县扶贫开发纲要》和县委、县政府的年度脱贫解困目标,充分结合规划村的村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编制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各有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的责任主体,明确专门业务人员参与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计划,加快推进项目,强化项目监管。乡新村办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揽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主动配合党委在巩固“挂包帮”成果的基础上,细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各村是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主体,要细化贫困村建设方案和建卡困户精准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下达到村的脱贫解困目标实现(附脱贫解困目标任务表),要深入宣传发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贫困对象积极参与,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形成合力攻坚格局。

3.创新发展机制,开展精准扶贫。要通过开放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吸纳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要按照《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方案》的要求,盘活金融存款,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运用好“新居”贷、“特色产业”贷等新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发挥扶贫资金互助社效益,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引进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聚集资金、技术、人才,鼓励“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家庭农场、大户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深度研究经营主体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促进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着力促进贫困户脱贫解困、致富增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要充分调动贫困对象的积极性,按照“五个到户”(即发展规划到户、干部帮扶到户、项目覆盖到户、技能培训到户、进退监管到户)的要求开展精准扶贫。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1、积极申报20__年项目。根据各乡镇、街道、大茅山集团等单位上报材料,积极申报20__年度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上半年,已上报扶贫开发项目8个,金额8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19个,金额达1202.58万元。

2、移民直补资金及时发放。根据移民动态管理要求,对第一季度死亡、农转非、上学、入伍、移民繁衍人口中嫁出到非移民户的、服刑人员、其他按政策应核减的等七类人员进行核减,并将今年第2季度直补资金发放至移民“一卡通”上。上半年,我市享受现金直补移民__030人,直补资金42.09万元。

3、移民村组调查有序推进。上半年,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统一部署要求,我办全面深入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村组现状调查工作,为掌握大中型水库移民村组现状,科学制定移民发展规划,促进全市移民村组全面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全市20__年水库移民直补人口为__030人,主要分布全市15个乡镇街道和大茅山经济开发区,79个行政村,351个自然村组。

4、向上争资立项积极主动。上半年,我办积极主动与省、市办对接并汇报,并加大力度积极争取了移民示范村建设、发展提升、产业扶持、搬迁扶贫移民进中心村、进乡镇等项目。

5、精准识别工作精心部署。为抓好落实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办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__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二是动员部署安排。根据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相关工作要求,及时召开班子会、全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动员会,就全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三是开展调查摸底。目前,通过调查摸底,农户申请,二次公示公告,确定全市贫困户6912户10757人,贫困村识别工作已全部完成,下步将研究制定结对帮扶方案和帮扶计划,填写《扶贫手册》。

6、资金监督检查扎实做好。今年上半年,根据省办《全省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及《__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我们于20__年3月联合财政局等相关部门,20__年6月联合审计局、财政部门,分2次再深入到各乡镇、街道村组,采取资金核对、入户调查、现场查看等形式,对全市扶贫和移民资金进行了拉网式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及时摸排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问题及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的原则,全面要求整改到位,确保扶贫和移民资金运行安全,最大限度地惠及于民。

7、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开展。一是召开动员会和班子会,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群众路线活动精神,并对全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布署和安排。二是组织全办人员集中学习了《关于群众工作的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资料,并要求全办人员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三是创新“1+3”帮带工程,即1名领导干部帮带一名干部职工、帮扶一个贫困村、帮富一户贫困户,以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助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是精心组织安排,认真抓好落实,通过学习教育、查找不足、谈心谈话、查摆整改、对照检查,扎实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前期准备工作。7月18日,我办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全体党员科级以上干部深入贯彻学习了兰考等重要讲话精神,并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8、库区移民稳定切实维护。结合“三访三解三个全覆盖”和“三问三促”活动,落实移民工作领导干部包案制,变上访为下访,主动进村入户为移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彻底消除移民的心理障碍,同时,整合社会人脉资源,动员移民人员身边亲朋好友、子女教师等社会关系,深入细致做其思想工作。

今年上半年,虽然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省、__市扶贫和移民办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整村推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持、移民后期扶持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项目资金争取难度不断加大。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争取主要是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当前由于乡镇街道申报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不积极主动,加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

国土、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而配合协调当中缺乏有效的联动运行机制,造成项目实施进展相对缓慢;二是帮扶政策难以执行到位,缺乏有效的落实督导机制;三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仍然短缺。由于我市不是原中央苏区县、国定贫困县,没有产业扶贫资金,而金融信贷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经营的支持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四是扶贫和移民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做好贫困人口识别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和移民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文件及全省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帮扶工作会议、__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及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将于20__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一是结对帮扶。根据要求,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成立驻村帮扶办公室,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相关帮扶措施,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二是数据录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于8月底前指导各乡镇将相关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2、加强资金监督检查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建立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管机制,提高扶贫和移民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同时,加强部门协调主动性,不断完善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二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的形式,对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常态化。三是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3、加快推进扶贫和移民项目。根据我办工作计划安排,在完成项目招投标的基础上,全面组织实施扶贫和移民项目,同时还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资金。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紧紧盯住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无、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进全局各股室认真履行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监督、坚持抓常抓长、坚持标本兼治,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财物,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责任落实、政策落地、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持续往深里抓、往实里治,实施精准治理。实现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明显减少,干部作风问题明显好转,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老百姓满意度明显提高,确保我局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三、治理重点

(一)抓主体责任落实,解决责任虚化问题。围绕局党支部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和解决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党中央、省、市、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对专项审计、财政检查和扶贫督查等发现的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等问题。

(二)抓职能股室履职,解决监管缺失问题。围绕各股室落实责任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各股室和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责不力、监管不严、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重进度轻实效以及对大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整改等问题。

(三)抓干部工作作风,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围绕干部作风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和解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扶持对象、措施到户、脱贫成效不精准,以及贫困户虚假“摘帽”等问题。

(四)抓资金项目使用管理,解决违纪和贪腐问题。围绕扶贫资金项目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和解决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着力发现和解决扶贫项目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问题。

四、工作措施

(一)开展“帮扶走访”活动。从2018年开始,局帮扶干部要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深系的贫困户家中,广泛深入接触群众,运用群众语言宣传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特别是电商扶贫等方面,进行“精准宣传”。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面对面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开展“大约谈”活动。局党支部书记要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或监督检查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本单位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约谈提醒教育。单位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对各自分管的股室干部开展约谈工作,引导改进问题、推进工作开展,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失职失责的要严肃进行问责。

(三)开展“大宣传”活动。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利用帮扶干部携带宣传资料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宣传为抓手,大力宣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措施成效和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在全社会凝聚崇廉实干、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正能量”。

(四)开展“大查处”活动。对扶贫督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根据职责权限开展查处工作,加大对扶贫领域涉黑涉恶腐败案件重点督办力度,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委工作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和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责任分工、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等,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工作指导。局党支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落实从严治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任务,与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三)强化协调配合。要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部署推进工作,督促问题整改。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我县按照区、市要求组织力量,着手编制了43个贫困村“十二五”整村推进实施计划,全面完成年度整村推进实施规划编制。预计总投资37697.5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652.9655万元,地方财政扶贫资金1724.625万元,行业部门投入资金23809.66万元,信贷资金991.563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资金6518.7655万元,组织实施危旧房改造、村级道路硬化、村内道路修建、过水路堤、通村水利设施建设、安全饮水入户、屯内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种植业、养殖业等增收产业培育项目,沼气池等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维修、卫生室建设及卫生设施改善、实用技术培训、村屯体育设施、村委会办公设施、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示范户培育、通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项目覆盖13767户61322人。我县以大会战形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整合各部门资金,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全面推进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至2014年底,全县投入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扶贫开发资金43755.16万元,完成预计投资的116.07%。重点实施社会事业、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等项目,在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危房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饮水安全、沼气池建设、村级卫生室建设、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通广播电视、村屯体育设施等8个规划建设已提前完成规划建设内容,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维修、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规划项目完成一半以上的建设内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农民收入

1、纯收入。2011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23元,2012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19元,同比增22.59%,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14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5468元,同比增16.19%。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00元以上,同比增17%。

2、收入来源。劳动转移就业、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贫困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

1、住房(危房改造)。计划投资9340万元(其中行业部门投资3736万元,群众自筹5604万元),改造危房1868户。已投入行业部门资金6893.9万元,完成4048户的改造任务,完成任务的216.7%。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完成行业部门投资7761.74万元,危房改造4500户,完成任务的240.9%。

2、水利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020万元,修建水利基础设施。已投资1204.8万元,修建塘坝6座,堰坝10座,渠道46.38公里,完成任务的118.12%。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入1400万元,完成任务的137.25 %。

3、通村公路。一是村级道路硬化,计划投资15901万元,硬化329.23公里,已完成投资16901.66万元,硬化道路298.21公里,完成任务的90.58%。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18150万元,完成硬化道路330公里,完成任务的100.23%;二是村内道路修建,计划投资3357.6万元,修建432.4公里,已完成投资3449万元,修建道路93条349.67公里,完成任务的80.86 %。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4291万元,完成修建道路434.67公里,完成任务的100.5%;三是过水路堤,计划投资207万元,修建过河路堤1150延米,已完成投资177万元,修建过河路堤655延米,完成任务的56.9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250万元,完成修建过河路堤895延米,完成投资任务的120.77%。

4、饮水安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61.88万元,安全饮水入户4823户。至2014年底止,水利、扶贫部门实施人饮项目154处,总投资4283.96万元,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8651人,完成投资任务的293%。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4500万元,解决安全饮水5万余人,完成任务的307.8%。

(三)增收产业培育

1、种植业。计划投资4285.19万元,种植农作物面积7.06万亩,已完成投资2944万元,实施粮食作物良种补贴项目,水稻良种补贴12.3万元亩,玉米良种补贴20万亩,小麦补贴0.1万亩,超额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2、养殖业。计划投资672.625万元,养殖畜禽126.455万头(只、羽),已完成投资1014万元,养殖畜禽226万头(只、羽),完成投资任务的150.75%,完成养殖任务的178.72%。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1500万元,完成养殖畜禽300万头(只、羽),完成投资任务的223%,完成养殖任务的237.24%。

(四)环境与生态建设

计划投资184.5万元,建设沼气池410座。已完成投资201.6万元,建设沼气池448座,完成任务的109%。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建设任务。同时,投资2123.59万元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落实全县143.66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和资金兑现;投资76万元

,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发放“千万珍贵树种”6万株,完成村屯绿化8个。(五)社会事业建设

1、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计划投资135万元,进行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维修9个,已完成投资1860.6万元,其中:投入资金995万元建设初级中学项目1、2号学生宿舍楼,投入496万元建设乐里镇中心幼儿园教学综合楼2662平方米,投入257.6万元建设12个村教学点食堂(厨房)864平方米,投入112万元进行8个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维修,提前完成投资任务。

2、村级卫生室。计划投资344万元,进行43个卫生室建设及卫生设施改善,已完成投资1024.83万元,进行全县165个卫生室建设及卫生设施改善工作,并按规定免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11项,电子健康档案建档218075人,建档率95.46%,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3、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投资10.103万元,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贫困农民4894人。已完成投资22.43万元,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贫困农民5308人,完成任务的108.4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30万元,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0期,培训贫困农民6000人(次),完成任务的122.6%。

4、村屯体育设施。计划投资140万元,建设5个村、屯体育设施。已完成投资346万元,建设14个村、屯体育设施,完成任务的280%。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380万元,完成16个村、屯体育设施建设,完成任务的320%。

5、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计划投资714.735万元,举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397人。已完成投资662.3万元,举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5889人,完成任务的92.0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715万元,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500人,完成任务的101.6%。

6、示范户培育。计划投资15万元,培育示范户100户。实施以奖代补进行示范户培育,已完成投资16.85万元,培育示范户23户,完成任务的23%,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30万元,完成培育示范户100户,完成任务的100%。2012年,县人民政府投资66.3万元,对全县2011年林下养殖大户进行贷款贴息、奖励、运费补贴等,其中黄明盛等19户养殖户为贫困户,获得奖励和补助共158849.2元。2013年,县人民政府评选出19名“科技种养能手”,其中覃尚峰等4户贫困户榜上有名,每人获得奖励500元,共计2000元。2014年“科技种养能手”准备评比中。

7、通广播电视。计划投资84.64万元,发放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2116套。已完成投资318.64万元,建设潞城乡板桃南熊山、旧州镇2个村村通乡镇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发射台站工程建设,发放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8616套,完成任务407.18%,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建设任务。

(六)基层组织建设

1、村委会办公设施。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村委会办公设施5个。因上级还没有下达相关项目资金,村委会办公设施建设工作还没有开展。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投资50万元,完成建设村委会办公设施5个,完成任务的100%。

2、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计划投资234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中心24个。已完成投资234万元,建设村级组织活动中心28个,完成任务的116.67%,提前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____县有14个乡镇,16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6万人,现有贫困村43个。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68569人,贫困发生率26.38%,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大石山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仍有16950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需要搬迁。交通不畅、饮水困难等问题仍然成为影响贫困群众生活、制约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通村水泥公路没有全面建设。目前全县有165个行政村,己解通村水泥硬化四级公里119个村,占任务72%,未解决通村水泥硬化公路有46个村,占计划任务28%。

(二)通屯道路建设项目仍需倾斜。全县1472自然屯,实有砂石道路里程3999.2公里,己解决通屯级砂石道路2158.1公里,未通及未达到技术要求合格砂石道路1841.1公里。到目前为止完成20户以上128.6公里通屯水泥硬化,还有2788.4公里屯级水硬化道路未解决,任务还十分艰巨。其中:

1、“十二五”时期贫困村屯路建设情况。43个贫困村有79条357公里未达屯级道路等级,受影响人口11053人,需要投资3385万元;有35个屯222公里未通屯级道路,受影响人口5789人,需要投资2322万元。

2、“十三五”时期贫困村屯路建设情况。68个贫困村有205条868.2公里未通或未达屯级道路等级,受影响人口25933人,需要投资8810.2万元。

(三)屯内道路硬化比例亟待提高。全县1472个村屯,已解决村屯内水泥硬化386个自然屯,占任务26%,未解决屯硬化1086屯,占任务74%。群众居住环境还十分落后。

(四)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仍然突出。我县有25.67万人,未解决人畜饮水8.4万人,占任务33%。未解决卫生安全饮水18.6万人,占任务73%。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的43个贫困,自然村水、电、路的困难问题非常突出,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解决。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县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了目标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门设立1名扶贫副县长、14名扶贫副乡(镇)长、16

5名扶贫副村长(扶贫专干),负责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工作。(二)制定扶贫工作方案。为做好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储备工作,我县编制了《____县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及时做好每一年扶贫开发计划,并上报市扶贫开发办进入项目储备库。同时,制定出台《____县精准扶贫工作方案(2015—2020年)》、《____县决战贫困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5—2017年)》、《____县决胜小康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8—2020年)》及《____县扶贫工作激励办法(试行)》、《____县2015—2020年种苗补贴扶贫办法(试行)》、《____县财政贷款贴息管理办法》、《____县扶贫培训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及工作方法。

(三)探索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我县探索扶贫创新工作机身,确保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技术培训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1、产业扶贫。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打造芒果、油茶、八渡笋、珍贵树种、用材林“五大基地”目标规划,采取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开展特色产业扶贫,解决部分贫困户因没有启动资金而无法发展产业的问题,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每户贫困户有1项增收项目。具体扶持方式:一是以奖代补。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因村制策,合理安排产业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扶持,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补助项目分为种植及养殖两类:养殖类以户为单位,对养牛、养羊、养育肥猪、养能繁母猪、养鸡、网箱养鱼等项目进行补助;种植类以户为单位,重点对芒果、油茶、八渡笋、甘蔗、寿桃、核桃、松木、杉木等种植业进行补助。每户每年扶持资金在3500元以上;二是扶贫资金入股企业。鼓励在册贫困户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劳动力、土地入股企业,组建农民合作社参与公司管理,形成“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同时引导贫困村成立劳务输出组织,组织贫困户到企业就业,达到农民受益、企业得利的效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性和产业项目的成活率。解决部分贫困户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土地资源而无法脱贫问题,如“十百千”油茶种植项目、潞城俄外林业产业园区芒果基地等;三是跨省连片开发扶贫产业。围绕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目标,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扎实推进跨省连片开发。针对旧州平林十万亩芒果示范园,引进合作公司,两省分别成立合作社,将扶贫资金入股公司,将基地发展壮大到贵州片区,并修建桥梁联通黔桂两省,将开发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发展、区域造林为一体的综合扶贫开发区,创新两省联动连片扶贫新模式;四是长、中、短产业相结合。对贫困户现有林地资源进行摸底核实,引导其种植需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的经济林木(松树、杉树、桉树等);对土地资源较少的贫困户,引导其利用现有耕地或园地种植较短时间即可产生效益的经济作物(瓜类、豆类、蔬菜类),发展订单农业;在农闲季节组织贫困户外出到县城或周边县区进行劳务输出,以最短时间产生效益,增加收入。

2、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村民自建,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__县实施扶贫屯级道路村民自建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田政办发〔2013〕72号)的有关要求,我办利用单项项目投资34万元以下的财政扶贫资金基础设施项目列入村民自建,由受益群众组织人员自行建设,目前共投入财政资金285万元,实施屯级道路、硬化道路、过河路堤、小型集中供水、拉电等项目19条(处)。

(四)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借鉴贵州经验,制定出台《____县干部普访贫困村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行动方案》(田办通〔2015〕82号),印制《____县精准扶贫工作指南》,组织全县__个县直单位及14个乡镇在165个行政村开展干部普访贫困村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动,调查了解贫困户贫困原因、资源状况、发展愿望等,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十个精准”、“六弄清”、“六落实”,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依据。全县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普访贫困户17482户,返贫户3500户,留守儿童5060人,空巢老人2746人。

(五)建设扶贫融资平台。组建____县兴民经济果木林公司,由本级财政注资成立扶贫贷款担保公司,整合本级财政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协调金融部门按1:5比例发放贷款额度,每年贷款5000万元扶持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建立投融资工作平台保障,引导农民利用林权、林地、农地、宅基地进行抵押贷款。发生贷款本金和利息损失的,政府承担80%,金融部门承担20%。

针对项目建设过程凸现问题情况,在“十二五”最后一年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县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整合行业项目资金,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加大宣传工作,动员干部群众全身投入扶贫事业,继续掀起新一轮扶贫攻坚热潮。

上一篇:招标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档案移交工作方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