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3-02-21 21:48:25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

一、企业制度的内容

企业制度是企业巩固成功经验和创新建设的规范性制度。企业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凝聚和固化企业已有成功经验的过程。企业制度建设说白了就是企业的法制建设,人人都遵守这些制度,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如果不进行制度建设,或对已有的企业制度不好好执行或根本不执行,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制度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改,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制度有总则和细则之分,前者为大纲性的,后者为具体操作性的。企业制度在制定时,不仅要求在主观上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在客观上也要可行,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人们对制度建设的狭隘认识。制度不仅仅是约束员工的行为,更应该是鼓舞员工奋发向上的一种动力源泉。一些企业中,关于制度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惩罚,而很少奖励。这种奖罚的不平衡,不仅削弱了员工的创造、创新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增加了他们的抵触思想,最终导致企业没有发展创新的支撑。所以,我认为在制度建设中要力求形成奖罚平衡甚至奖多于罚的模式,要把员工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而不应该把他们看作是被奴役的人们,正如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企业制度中肯定也要有惩罚的内容,这些内容犹如一条高压线,告知员工不得触摸。有人就是不听忠告,非要上去摸一摸,结果肯定被电击中。对这种人,我们除了同情外,多少觉得他有点“活该”。企业制度规定的处罚制度亦同此一样。企业制度规定并告知了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员工偏要去做不该做的事,结果被处分、罚款、甚至开除等,能不怨他自己吗?通过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经营、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化等各方面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并且高效运作。

企业制度有人事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奖惩管理制度等等。每个管理制度项都还有许多子项,比如行政管理就又包括公文管理、车辆管理、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又比如人事管理又包括招聘制度、培训制度、薪酬及职级管理制度、员工关系管理制度等。

二、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邓小平也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周亚夫,西汉时期著名将军,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以治军闻名。一次,文帝去边关慰问军队,到了周亚夫附近的几处别的将军营地时,他的随行部队都可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和他下面的官兵赶忙迎进送出。去周亚夫的军营时,营中将士个个披坚持锐、刀出鞘、箭上弦、弓拉满,处于战备状态。文帝的先行人马来到军营前,把门士兵不让进。先行人员说:“天子就要到了!”把门的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一会儿,天子到了,也不得进入。于是天子派人持符节诏告将军,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守卫的士兵对天子随从人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弛。”于是天子的车便控着缰绳,慢慢走。到了营中,周亚夫手持兵器向天子拱手说:“身著铠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天子深受感动,改换了姿态,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军队行礼。仪式结束后,出了营门,群臣都非常惊讶。文帝赞扬到:“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呢!以前过霸上和棘门的军队,好像小孩子做游戏,那里的将军遇到袭击就可能被敌人俘获,至于周亚夫,敌人能有时机冒犯他吗?”

三国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用手扶着麦杆,生怕把麦杆弄断,没有一个人敢践踏麦田的。老百姓见了,无不称赞,有的人还磕头拜谢。曹操正走着,忽然从麦田里飞出一只鸟,惊吓了他的马,马一下蹿进了麦田里,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马上叫来执法官,要求治自己的罪行。执法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率千军万马呢?”随即曹操拔出佩剑就要自刎。众人赶忙挡住。大臣郭嘉说:“古书《春秋》说,法不加于尊,丞相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一会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的重任,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我应该受到处罚。”于是,他就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现在人们剪头发是很正常的事,可古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是不孝的表现。曹操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所以说国家要有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如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人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制建设就必遭破坏,国家就要灭亡。同样,企业从董事长到员工如果不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必然存在不下去。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运行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企业制度是企业存在的体制基础,是企业及其机构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所以说,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体制框架内进行,这种体制框架就是企业制度。如果没有企业制度,就谈不上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当然,企业不仅要制定、健全制度建设,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的质量建设,而且还要加强制度建设的水平建设。良好的制度建设,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促使企业的收益最大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够鼓励创新和坚持原则的人取得进步和支持,能够使不敬业的人受到处罚。

三、我国企业制度的现状及对应措施

目前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都停留在“人治”的层面,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今天叫你在,你就能在,明天叫你走,你就得卷铺盖走人,很随便。同样做错一件事,有的人有“面子”,处罚就轻些,甚至不处罚;有的人没“面子”,处罚就重,这样一来,势必产生一些不正之风,同时给更多的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很大的伤害,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企业。许多国营企业和更多的民营企业都采用的是“任人唯亲、家长制”的做法,极大地排斥了有作为的人进入高级决策层。在国营企业中,管理层分派系;在民营企业中,员工往往被分为“自己人”和“外人”两部分。企业主在比较重要的岗位上都安排的是“自己人”,除极少数情况外,“外人”是很难得到这些岗位的。另外,许多员工不了解企业制定的制度。企业就是制定再多的制度也是无用的,它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所以,我们要制度管企,而不是人治管企。所谓“制度管企”,就是通常所说的依法治企,即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从产、供、销到人、财、物的机制运行,都必须以科学可行的制度为保证。归纳起来,目前我们的许多企业在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有些人认为企业制度可有可无,甚至有些人认为企业制度束缚了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制度体系不完备,即制定的制度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种凝聚力,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三是制度本身不完善,即制度内容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够。

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即制度只是写在文件上,而没有执行在行动上,制度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的企业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制度建设的思想,其次要建设和统一全面的制度体系,再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的修改和细化,最后就是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和执行制度。具体包括:

第一,建设并形成决策及制度建设的前期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第二,建设并形成科学决策并科学适时地制定规章制度。

第三,建设并形成制度制定后的跟踪调查制度。

第四,逐步完善制度的制定和监督。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为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一只领头羊,只有他们带头带好了,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领导干部带头不认真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影响了班子,带坏了队伍,而且败坏了企业风气,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四、企业制度的创新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要求的制度模式。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求企业随着发展的需求,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这对企业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更多地依赖知识和人力资本。企业制度中有处罚,就应有奖励。企业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摘取荣誉和财富的途径。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竞争越残酷,对企业的制度要求就越高。塑造一个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满意的服务,依赖于企业的管理。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有高质量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作保证。所以,要想企业成功或使企业永葆青春,企业必须有一个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制度。否则,企业就会陷入困境,不适应市场,甚至失败。在现在市场制度逐渐健全、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生产产品的质量竞争,其实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也是企业制度的先进性及有效性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思想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创新。总之,要事事创新、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使我们的企业稳定地、健康地发展。我们要给创新者以表彰、奖励,使创新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员工心中,使他们的创新意识时时刻刻存在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及产品质量得以时时更新、时时提高,使我们的产品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完善

一个能够服务社会,惠及百姓,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健康发展的企业,离不开企业内部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企业的不断壮大,提高社会地位,也离不开企业的高要求严标准。这些条条框框并不是想要约束哪一位员工或者是哪一项工作流程,而是,为了是全体企业员工以及技术流程能够达到一定的统一管理,按照一定的准则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企业制度体系的建立、落实执行和完善制度体系是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三项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三个部分,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进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然需要一套现代化、能使员工心悦诚服、能提高员工积极性与觉悟的管理制度。若要企业健康发展,制度建设需要考虑内、外部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夸夸其谈,虚而不实,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提高认识。是做好制度建设的前提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决策的付诸实施都是以认识为前提的,试想一个新的提案、政策、方针要出台落实,而对应的人群,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中层干部甚至基层员工,对其漠不关心、毫无了解、那么一切也都成为空谈。企业的发展大体都经历了几个大的变革时期,而且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等等诸多大环境影响下,这种变革不仅未曾减缓,反而以一种快速调整适应的姿态存在着,故而,企业对应的制度也应该是同步灵活机智的快速调整契合。然而,现今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大家对此都有意识,就是行动跟不上步子。抽丝剥茧来分析,还是从根本上的主观意识没有提高上去。甚至有的企业会生搬硬套别家的制度来添自己的砖瓦,结构不同,原理自然不通,所以往往这种“省时省力”的方法以坍塌告终。也存在因决策者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制定的制度与实际不符,没做到与企业的发展轨迹贴合,难于运作的尴尬情形。再或者存在的情况是,制定的制度是很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制定者也足够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制度很好,但上下干部员工不重视,或做不到恪守执行,那么慢慢的这个出炉的政策在开始还是大体执行,后来就变成大家游走于制度边缘,再后来大家行为做事干脆视它于无物,这个政策最终面临的还是被大家忽略的境地。以上的情形,无论哪种,结果都不尽人意,所以重视不起来,那么它终究会成为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命伤。所以,建设企业制度,关键在企业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及基层员工能在思想上重视制度的建设。

2 科学制定管理制度是制度建设的关键

不管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制度制定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全体员工对制度的认识之后,就需要建设制度,规划制度。企业制度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健全,完善的。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去分析,深入细致的去调查,大胆的创新。制度的制定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它需要制度的制定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需要具有务实的态度,需要能发挥员工们的群体智慧。做好制度的制定工作必须要与实际结合,切忌盲目的照搬,制度的来源是为了企业的目标服务,需要员工集体认可,且能通俗易懂。制度在制定、搭建的时候,要先做好实际调查,分析出企业管理问题的根本所在,同时坚持民主参与的原则,坚持自下而上地进行流程的梳理和搭建,同时公司的管理者、制度制定的决策者、组织者必须把握住整体的方向,定出制度的纲领。

3 做好宣传是制度落实的前提

了解是落实的前提,制度制订出来后,要进行广泛宣传,进行培训教育,不仅让员工要了解条文,更应理解制度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执行。制订了合理、科学的制度,下一步就需要推广制度,推广的前提是要进行制度的宣传,让员工了解制度,了解制度的真谛。每个企业的员工思想觉悟,认识程度是各不相同的,甚至是良莠不齐。为了做好制度的宣传,需要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做好实例演示工作,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进行企业新的科学制度的宣传,让员工意识到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是为了员工个人更好的发展。好的制度是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制度。

4 抓好落实是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

适时恰当的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才是关键,新制度的执行能力提高,需要提前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正直的工作环境,再好的制度落实到实处,不容许一人违反,也不隐没任何一个值得表彰的楷模,新制度才能将它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严格的执行制度,是对企业负责,对个人负责,任何一个新制度无非在为企业与员工创造共同利益,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对任何反面人物,违反现象姑息养奸,“令行禁止”“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经典都在诠释着一个不变的内容:严格执行纪律和制度至关重要。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说过:“好的企业就像一个军队,令旗所到之处三军人人争先,个个奋勇,退却时阵脚不乱。好比一个斯巴达克方阵。”为了新的纪律和制度执行效率能够加强,必要的时候企业也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更好的实行落实。

5 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任何制度的制定人或者是策划团体,都由并不完全的人组成,那么一项制度的出炉必然有其不完全性,需要在大量的理论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根据企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变动,如此才能使得新制度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在制度的前期策划阶段,我们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如何使企业员工容易接受的方向上,以及如何推广相关制度的步骤上,当制度执行到一定阶段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主要商讨一些如何维护相应的制度建设上来,这样才可能及时发现制度在企业中的服务效率,去掉冗繁不能够落实的部分,调整添加些必要的规条。

6 企业制度的建设应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当企业文化根植于人心的时候,人们就会有了统一的远景目标,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行为标准,这些正是执行制度、完善制度的充分条件。所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才能走的更远,更完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发展才能更长久、更健康。

参考文献

[1]郑守林.企业文化建设须持之以恒[J].中国石油企业,2010(10).

[2]徐亚莉.企业制度建设浅议[J].西部财会,2010(11).

[3]韩振祥.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现代企业,2010(10).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3篇

良好的企业制度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并实现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强化企业竞争力。相反,企业制度建设一旦存在问题,不仅仅会影响事件处理和企业的正常运行,还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长此以往,甚至会使企业发展步入误区,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制度未能符合国家法律及政策要求。企业制定企业制度时未考虑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这种情况也表现在国家法律法规已颁布或修订,而相应的企业制度还未得到及时的完善,就会发生企业整体发展方向与国家法律政策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二)企业制度同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悖。企业制度建设的根本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相应经营目标,而有些企业在制度起草建设过程中仅就制度而制度,仅就约束而考虑,未针对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方案,这样就彻底失去了企业制度建设的方向,也无法对企业发展产生有力推动力。

(三)制度缺乏针对性,缺乏条理。企业是一个完成复杂的系统,可分为职能、生产、协调、管理几大部分,企业制度需要考虑到各个部门的特点和部门之间的联系,有些企业制度建立之初,为满足有些部门要求,内容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虽然涵盖各个方面,但过于复杂,条款众多且重点不够突出,执行难度大,往往针对个别问题,不够系统全面,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次生问题。

(四)企业制度与现实脱节,缺乏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有些企业缺乏对本企业实际的深入调查研究,过于借鉴其他企业成功做法,却不符合本企业实际,与现实脱节,无法实施,有些即使达到了高标准严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就是缺乏实践和未从实际出发的后果。执行力和可操作性是企业制度出台的前提,缺乏可操作行的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纸空谈。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某个或某几个部门直接出台政策,而未经过与其他部门协商讨论,从而出现的考虑不周的状况;也可能出现在过于落后或前瞻过度的政策,无法与企业现今发展相适应,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脱离了企业本身实际情况的政策,制度建设就很难落实到行动上。

(五)企业制度落实过程缺乏宣传及检查修改。首先,很多企业制度出台之后,没有经过广泛的宣传通知,为落实到实处,很多员工并未了解其重要性或知之甚少,尤其有些制度与员工的办公并未息息相关,更有很多人关注欠缺,导致信息传递出现偏差,到反馈环节甚至出现有部门或员工未能完全了解政策内容的情况。其次,企业制度的执行缺乏信息的反馈及检查,更难提政策的修订,没有反馈的政策难以了解其落实状况,更无法了解其存在问题,所谓修订和提升更无从谈起。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落实、反馈、查阅、修订,在不断的修改和执行考察中才能探索出适合本企业的制度建设方向,而缺乏反馈的政策对于企业制度发展就成为一潭死水,毫无发展空间。

(六)企业政策执行过程缺乏奖惩制度。企业制度管理的核心对象是人,只有通过对员工的有奖惩的引导,才能树立企业整体积极向上的动力,很多企业对相关制度的执行缺乏奖惩规则,首先,对于员工执行缺乏动力,可操作性和执行力难以得到保障,另外,容易造成员工对制度的妨碍,对整体制度推进形成障碍。

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的对策

事实证明,企业能否实现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企业制度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先进性。因此,建设长寿企业,首先要完善制度建设。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长久不衰的基本条件和根本要求,企业要完善制度建设应注意以下要点,方能实现企业制度的长久完善。

(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及整体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相关政策适时调整。只有符合国家政策发展方向的制度要求,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应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及时调整相关规范制度,与国家法律、制度相适应。

(二)必须符合公司发展的要求,并有明确目标。制度建设首先应适应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要求,缺乏相关制度能符合公司的长远目标,并促进公司目标的顺利进行。有目标的制度建设才能在公司形成强大推动力,才能促进企业上下行动一致,在完成制度建设的同时,促进公司整体建设目标的长远发展。

(三)必须具备系统性、有条理。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有条理的复杂系统,企业制度建设,也应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有明确的条理。企业从业务上可分为人、财、物、产、供、销各个层面,企业制度建设应考虑到相关各个层面,同时与各个部门协调共同完善,形成清晰完善的系统。

(四)企业制度建设应从实际出发,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度是企业员工的标准行为规范,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不过于超前,不落后的企业制度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既有执行力,同时能推动企业的建设发展。

(五)企业制度制订完成,应及时宣传下达,并定期检查落实,按照实际执行情况适时修订。任何制度的实施都需经历从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的过程,首先应让每位员工都了解相关制度,并了解自身应如何落实。继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由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共同给予参考意见,共同讨论最优方案,不断修订完善,才能改正制度不够科学、合理之处,促进制度的长远建设。

(六)适当奖惩、以人为本。制度建设中,应体现平等关念、竞争观念。奖惩观念,平等主要表现在执行力上,每个人都应该有以身作则,推进制度建设的行动,同时通过对错误的处罚、突出的奖赏,建立平等竞争的健康氛围,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促使企业沿正确的轨道运行。

总之,企业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管理,不断修订完善,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企业工作效率,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更好地体现企业的管理决策作用,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4篇

第一,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后继乏人的难点。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些政工干部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认为前途渺茫,出现了政工干部队伍难于稳定的问题。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难以统一的难点。在当前,如何把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职工群众思想中的热点问题,使思想教育内容与经济工作融为一体,真正使职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并取得一流实绩,这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所在。

第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难以适应群体结构多元化的难点。如何既能继承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在实践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胆尝试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如何转变单一的工作方式,学习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完善和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如何利用现代科学管理和高新技术,在方式方法上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相协调;如何运用各种现代信息传媒和网络技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技含量等等,都是随着工作对象的新变化而必须解决的难点。

二、现代企业制度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虽然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严峻挑战,但是更带来新的良好机遇,而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第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树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观念。如,一是“大政工”观念,即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视野、大思路、大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二是“大管理”观念,即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调动和激励职工产生稳定、持久的积极性的精神动力,决不能将其分离出来。三是“大服务”观念,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地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四是“大文化”观念,使各行业优秀文化成果互相补充和渗透,融合成推动企业职工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现代企业文化。

第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和物质保证机制。首先,要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采取双向进入的办法,处理好党委会、工会、职代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即党委主要领导人,依据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通过企业制度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工会中的党员干部,可依照及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都要有职工代表参加。这就形成了“班长”负总责,其他领导分工负责和“一岗两责”,企业各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其次,要从长远目标出发,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创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以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需的硬件设施、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开展各项群众活动的基础。

第三,认真探索和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是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针对如覆盖不到位,观念相对滞后和方法手段落后等问题,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二是把握导向,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讲道理和办实事结合起来,把教育职工和说服职工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三是寓教于乐,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思想教育做到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增强实效性。四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进一步强化实践意识,不断总结和推广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鲜经验,并逐步推广,使思想政治工作迅速呈现生动丰富、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局面。

第四,努力提高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一是要自觉学习、认真研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关的知识、法规、政策。在学习中,要注意克服“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等思想,克服“摆样子”的倾向,还要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坚持不懈的毅力。二是要强抓机遇,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能务。三是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结合职工思想实际,充分运用理想信念激励、荣誉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赛激励、危机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物质利益激励等方式方法来激发职工的责任感、进取心和创造热情。四是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通过积极分析和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难点,积极探索和建立今后的工作对策,使新赛股份思想政治工作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才能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5篇

摘 要 企业的制度包含企业的规章制度等等,企业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的企业的制度建设经历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盐湖化工企业也不例外。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的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同时不间断地推动企业制度建设的创新是每个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企业 企业制度 现状 创新

企业制度,归根结底指的就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对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的相关章程。不难看出,企业的制度建设其实就是强化企业的管理体制、优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当中,企业的制度建设及其顺应时展的潜力均可以被称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开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彼时,我国企业正在尝试获得更多企业改革的自利。以下,本文将从企业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和企业制度创新方法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企业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

我国盐湖化工企业的制度建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自1958以来,我国盐湖化工企业的制度建设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第一个重要时期就是,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处于重建时期,各类工业的发展也处于百废待兴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企业的主要管理制度就是集中统一的管理。1978年之后,我国的盐湖化工企业制度建设又进入一个新的建设,这一时期市场的作用渐趋明显,因此各个企业的制度建设都逐渐与市场接轨。

由目前的情况可知,我国企业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优秀的企业制度能够促进企业资深的发展,那么不言而喻,企业的制度建设问题越多,企业的发展限制因素就越多。因此,要想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归纳现有的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企业制度的制定与现实脱节。企业制度的制定是企业制度建设的首要环节,因此必须兼顾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社会需求以及国家制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企业制定的制度严重与企业、员工以及国家政策脱节。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首先,企业制度与国家法律和政策相悖,如果企业制度与国家法律政策相悖的话,这样的企业制度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再次,企业制度制定的缺乏可行性,严重脱离群众。企业制度的制定目的是约束员工的行为,但如果严重脱离群众,那么企业制度的建设就将达到相反的效果,而那样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其二,企业制度的执行不力。除了企业制度制定者的理念严重脱离群众这一原因之外,造成企业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企业制度在出台之后,相关的领导并没有对其进行有力宣传,由于这个原因,企业的很多员工并不知道企业新的制度已经出台。这是造成企业执行不力的一大原因。此外,造成企业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还有,企业制度出台并且交由专人负责宣传之后,若是没有相应的反馈环节或者是奖惩制度去约束制度的实行的话,企业制度还是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的。

以上两点就是目前企业制度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想进行企业的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创新的任务。

二、企业制度创新的方法与对策

要想进行企业制度创新,首先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保证企业制度的合理性;其次要以人为本,落实好创新的企业制度。数十年一来,企业的制度创新都是每个企业的首要任务,盐湖化工企业也不例外。要想做好类似企业的创新,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第一,企业的制度创新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制度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的其中一个内容,因为社会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企业的制度创新一定要在目前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企业的制度创新就像带着镣铐跳舞,也就是说企业的制度创新不能脱离企业的生产状况。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以及奖惩制度。企业制度的有效执行仰赖于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员工。奖惩制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制度的进一步落实。至于监督体制,任何制度的落实都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因此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奖惩制度是比不可缺的。

只有通过以上的方法我国的企业制度才能有效并且还能够顺利的执行。

三、结语

企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给予十分的重视,制定有效的企业制度,管理企业制度的落实,最终使其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业安.中国制度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6篇

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精神财富。从中国茶文化中提取出来的茶道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其基本精神更是富含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的哲理,运用这些理论研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能更清晰的发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鸦片战争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6]安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首届中国茶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J].农业考古,2013(5):255-261.

[7]龚永新,黄亮,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2015(2):12-16.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 管理 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就是要求员工在职务行为中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相关的规范与规则来统一行动、工作,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企业管理制度,来规范领导集体的行为,规范个体的行为,企业就不可能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正常运行下,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度建设应着力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制度梳理入手为企业制度建设开好头

制度是由人来制定、参与和执行的。一个制度的成败取决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而一个良好的秩序,就是高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有的企业制度制订完之后,往往束之高阁,年久“失修”。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内外管理现状的变化,对大量日常工作中的过时管理制度,系统地组织梳理。

制度梳理可以从“两比对一核实”上入手。一是要与上位制度进行纵向比对,核实上位制度是否已经更新;二是要与同类业务的制度进行横向比对,核实是否存在矛盾、交叉等问题;三要是与对本制度内容中引用的各项标准、涉及的相关制度是否有效等问题进行核实,是否存在制定内容或执行标准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

通过梳理对各项制度进行规范化,对工作流程进行重塑、整合、优化,对部分制度、条款进行合并、删除、修订,去除制度中空洞、过时的条款,增加具体量化性指标条款,强化制度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加强制度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制度是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范,从制度的制定、完善到贯彻执行都要通过全体干部职工去实现。制度的修订完善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对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后,企业应该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宣贯工作,可以采取以制度汇编、网络专栏、集中学习、专业授课等形式,通过向领导干部宣贯,向全体职工宣贯,按不同专业宣贯,在单位内部宣贯,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制度的各项内容融入血液,深入人心,变“要我执行”为“我要执行”。

三、规范制度制定流程,完善制度审核机制

制度的制定要有计划,有流程。企业要通过制度立项使内部各部门在思考管理工作时,一同思考制度建设,把深化各项管理与推进制度建设统一起来,同步进行,防止因考虑不周,而使管理制度过多过滥的现象。

制度的出台要谨慎,符合企业实际。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水平就是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的体现,一项好的制度往往出自于一个好的管理者之手。管理者个人素质高,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那么其所制定的制度也精准,逻辑也周密,可操作性也强。

制度的制定不能一成不变。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制度决不能一成不变,管理者必须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制度管理创新,使企业内各要素在质和量上发生新变化和新的组合,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从而推动企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四、要把握好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对一个企业来说,愿景和目标是指企业要干什么,而制度则是明确企业和内部成员不能干什么。纪律是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如果员工“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切实贯彻执行管理者的政策,没有出现反对的杂音,整个公司蓬勃发展便是可期的。

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内在精神,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让制度化过程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应成为阻碍企业文化发展的屏障;不能仅仅局限于完善制度本身,而应同时强调制度化和制度执行的过程,从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要将制度贯彻执行到位

没有制度是可怕的,有了制度不执行也同样是可怕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坏在制度上,而是坏在不执行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那么,贯彻落实制度就是是企业管理的手段,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因为再好的制度,再规范的流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那么它只会是一纸空文,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对企业的工作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制度的执行应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制度意识。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多项工作制度,但有了好的制度,不等于就能干好工作,有了好的制度,没有好的素质,没有好的方法,同样提高不了工作水平,解决不好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要贯彻落实好制度,就必须重视提高全体员工素质。一个员工没有“制度意识”会被认为没有职业素养,一个管理者没有“制度意识”也决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企业的制度就像高压线,无论是谁,只要接触到高压线,都会无一例外的被伤害,其结果不针对某个具体人。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什么时候我们能将制度变成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信仰,那么我们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就会变得十分轻松。

六、要对制度进行监督考核

企业制订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摆设。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以贯彻落实。对于违规者的适当惩治是必需的,唯此才能保证制度的严肃性。企业要加强考核。要把制度执行情况同奖惩挂钩。对制度执行好的员工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认真执行制度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无视制度、明知故犯、违犯纪律的要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同时要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制度管理部门在贯彻执行制度中的督促指导作用,同时加强执行者对管理者的监督检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制约体系和机制,共同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研究

企业制度总体来说,就是企业经营发展和内部管理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形成良性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健全和提升的过程,也是保证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步过程。目前,企业在制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各有差异,不尽相同:大企业制度构架完备,但往往缺乏实际操作性,部分制度空洞无物,最后成了照本宣科的一纸空文。中小企业则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缺乏有效的规划。造成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显得过于随意、频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不足,难以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的制度体系不仅可以体现出这个企业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企业独特的风格,更是企业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优良的企业制度对于企业日常管理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企业制度是维系一个企业作为独立组织存在的各种社会行为的总和,是企业规范运行和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制定一整套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规章,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潜在效益,提高组织协调性,提升管理有效性。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能力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很多企业还是停留在“人治”的阶段,很多事情都是通过“情面”来谋求解决,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的效率,成为企业标准化的致命根结。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将企业运行的流程和规范明确在制度的每一个细节管理中,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度就像一把标准的尺子,它时刻衡量着领导和员工们的行为。所谓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的行,理顺别人的心。企业管理者若能始终把握好企业的制度,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充分考虑具体情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在执行的过程中又能严格按制度办事,及时纠正和约束各类不当行为或不规范的操作,那企业的成功也就理所当然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规章制度。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规范自律意识,形成人人学制度、用制度、守制度的良好风气和自觉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既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科学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二、要总体把握好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服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制度设计应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规模来确定设计制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调研,明确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需求。要避免“头小帽子大”的现象发生。二是系统化原则。基建、生产、营销、财务、行政、法律等各大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制度应可以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全面的相互支撑的管理制度体系,避免各自为政,相互冲突。三是简明化原则。制度中的文字及流程简洁明了,以规范工作流程为切入点来抓管理工作,避免穿靴戴帽,晦涩难懂。四是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原则。制度设计中既要遵循管理的共性原理,也要结合企业特殊的个性,避免脱离实际。五是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制度应对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有效的控制,提升管理效益,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三、要建立制度“立、改、废”的常态化机制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9篇

一、企业制度建设的现状

制度建设在企业管理、企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规范性、强制性和长期性、根本性的特征。当前,企业制度建设的现状总体是向好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体系比较健全,各类制度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各个层次。二是制度规定的执行和落实比较到位,企业逐步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理事,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人们制度意识、规范意识、执行力、落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各级组织对制度建设的目标要求更加重视、更加明确,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责任定性更加准确,追究更加到位。四是随着企业发展和具体管理的需要,相关制度的出台更加及时,其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企业制度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及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制度设计“牛栏关猫,大而化之”。制度在制定时,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脱离实际、闭门造车”或是“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笼统、模糊的提出要求,造成设计的“畸形”和适用的“鸡肋”。

(二)组织制度学习“流于形式,不求甚解”。热衷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对涉及个人工资待遇、职级晋升、住房医疗等利益制度文件关注得多、研究得透。对涉及岗位职责、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责任目标等有关制度学不进去、深不下来。有时在工作中需要找政策和制度作依据时,才“临时抱佛脚”。

(三)部分单位及员工落实制度“时紧时松,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对制度的落实不一,有的执行的好、有的执行的差;有时抓得紧、有时抓得松。

(四)一些干部执行制度“双重标准,失信于人”。个别干部在执行制度上还表现出要求别人是一个标准,对自己却是另一个标准。特别是在牵扯到跟本单位和小团体利益攸关的问题时,在执行和落实制度上,打球、打折扣、钻空子,有的甚至顶风而上、铤而走险、明知故犯。

(五)落实制度责任追究“下不为例,好人主义”。发生问题进行责任追究时,搞“潜规则”,当“和事佬”,最终责任追究往往以“下不为例”、“法不责众”,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具体细节的难操作性。部分制度过于笼统、过于原则、过于弹性,在实际执行中让人不好把握,特别是在涉及责任追究、人员奖惩等问题上,更是束缚了手脚,影响了效率。

(二)管理过程的复杂性。企业管理千头万绪,管理细节错综复杂。一些单位或员工在抓各类制度落实时往往出现顾此失彼、彼此矛盾,存在盲区、存有漏洞。

(三)思想认识的波动性。上级要求紧或有关制度刚出台时,思想认识就高,执行落实就好;一旦领导要求不紧或强调的少的时候,就重视不起来,落实不下去。问题严重、矛盾突出时,对一些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就迅速提升,落实执行就表现得很坚决;问题处于隐性状态、矛盾尚不突出、生产经营相对较顺利时,对制度的严格落实就不太重视。思想情绪好时,对制度认识就高、落实也有力;思想情绪差时,对制度认识就降低,落实也不得力。

(四)不正当利益的诱惑性。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受吃点儿、喝点儿、占点儿、拿点儿成不了大碍的错误思想倾向的影响,一些员工不能严格按制度履职,违反制度 “赚外快”、“捞好处”“搞内幕”的行为时有发生。

(五)违规违纪的低成本性。一是当前有不少违反制度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一些员工心存侥幸,更加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二是对违规案件处罚较轻,一些违规的员工所受到的处罚代价远远小于违规实际所得,造成部分人员权衡利弊、铤而走险。

(六)执纪觉悟的差异性。人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导致在执行制度上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有不同正确认识执纪觉悟的差异性,因势利导,对执行好的给予肯定和奖励,对执行差的要加大教育监管力度,对屡整屡犯的,在处罚上一定不能心慈手软。

(七)传统文化的负面性。中国人重亲情、讲感情、重仁慈、讲和谐,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根源之所在。但是,毋容置疑,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性。即在情与理、情与法、情与公平公正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冲突。落实一项制度、处理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关系、特别的感情在里面,往往表现的就很坚决、很顺畅、很到位。反之,往往出现当事者的摇摆、犹豫,以及难以定论和正确对待。这也是一些制度规定不能一以贯之得到落实或有些时候落实不好的成因之一。

三、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

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一项长期任务和复杂任务。需要我们把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更多功夫和更大力气放在研究思考制度制订、强化制度教育、狠抓制度落实、严格责任追究上来。

(一)“正本清源”,抓好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制度建设要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本着实用、管用、好用、可用原则,贴近实际,优化流程,把制度建设贯彻于企业管理全过程。系统梳理现有制度规定,缺失的及时建立补充,过时的尽快修订完善,前瞻的系统思考研究,努力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制度建设要求实。要坚持把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制定的各项制度符合客观实际,要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不唯书、不唯上、不折腾。

(二)“虚功实做”,抓好制度学习教育。坚持制度教育与安全教育、思想教育、业务教育等相融合,根据员工所在部门、岗位的不同,确定各自学习教育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寓制度教育与实际工作之中,以制度规范业务流程、作风养成、职业道德,不做“无用功”,不走“冤枉路”,避免“两张皮”,确保“两不误”。同时坚持制度教育长效机制,不能风风火火一阵风,而要建立长期规划,充分利用电视媒体、新闻板报、视频影院、远程课堂等载体,采取考试评比、技术比武、老师带徒、现场实践等措施,拓展载体,明确任务,严格奖惩,确保实效。使广大员工熟悉制度内容、领悟制度实质、敬畏制度规定、敬畏道德操守,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的能力。

(三)“从我开始”,强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制度能否得到执行,关键在领导干部。强化对领导干部执行制度的监督制约、激励奖惩。督促领导干部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规则心、心正不办特殊事,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在实际工作中把制度当作最高原则,“从我开始”,拒绝“变通”,抵制“例外”,堵塞“走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既律好自己、管好亲属、当好班长,也严好他人、管好下属、带好队伍,始终以人格魅力、坦荡胸怀和阳光行为修身律己、处世做人、当好表率。

(四)“雷厉风行”,对违反制度行为要严格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规定,形成事件分析、责任追究、处理通报的常态化机制,确保刚性制度、刚性考核、刚性落实、刚性问责。责任追究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平均分配,出了事也决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要坚决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分析处理,该经济处罚的经济处罚,该调离岗位的调离岗位,该降职免职的降职免职,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杀鸡吓猴、以儆效尤,切实起到警示教育和以史为鉴的作用,切实提升企业制度管理水平。同时处理的执纪到位要及时跟进、按时执行,不留后遗症,防止日后的扯皮和推诿。

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鸦片战争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6]安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首届中国茶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J].农业考古,2013(5):255-261.

[7]龚永新,黄亮,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2015(2):12-16.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范文 下一篇:信息化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