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00:39:39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1篇

(一)立法保障不足

现行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数是以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的补充规定或通知的形式,散见于各个税种的单行法规或实施细则中,法律级次不高;且频繁出台,多次变动,稳定性不强。税收立法系统性不强,现行的税收政策相对独立,没有与其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彼此融合、形成合力,削减了政策的可持续性和系统性。

(二)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及融资支持不够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较高,实际能够享受优惠的小微企业数量很有限,从而减弱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法》,采用5%~35%的五级累进税率,且没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高技术、研发、就业等方面的费用扣除优惠。与法人企业相比,非法人的小微企业缺少优惠政策支持,实际税率高。另外,现行政策对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门槛较高,对个人的创造发明和成果转让收益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科技人员的税收激励作用不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税收优惠的仅限于印花税,不仅范围窄,而且力度小。

(三)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佳

现有税收制度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方式,流转税采用的主要是起征点方式,企业所得税主要采用的是税率优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规定将90%左右的小微企业排除在外。2011年11月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调整的优惠,起征点标准仍然较低,众多微型企业难以从中受益。财税〔2011〕117号虽然扩大了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但只适用于查账征收纳税人的规定使得80%左右的小微企业纳税人无法享受到现行扶持政策带来的优惠,导致相关的税收优惠规定停留于表面,难以产生相应的激励效果。

(四)缺少专业的税务征管服务机构

目前国税和地税两套机构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的程度较低。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甚健全,对国家政策法律的了解程度低,两大机构的重复征管稽查更是增加了企业纳税成本。小微企业税负不仅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还与其他大中型企业一样要负担城建税、房产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以及社会保障基金及其他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在各种税费规定中,体现量能课税原则和对小微企业的照顾支持性规定非常少。征税机关对于小微企业多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而这种税收征管的方式使得国家减税政策难以落实,多数小微企业享受不到实惠。

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政措施

(一)提高税收立法级次,构建立体税收优惠体系

建议根据工信部关于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增加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以此作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基本法。提高税收政策与其他相关法律政策的融合程度,进而形成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合力。提高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立法级次,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形成一个完整的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核心、各单行法律相配套的小微企业税法体系。涉及的具体税种,建议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应按行业、企业规模不同而分类确定。对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惠及面也应进行调整,将企业所得税中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与工信部的小微企业界定标准统一,使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能享受优惠政策。同时,建议完善小微企业从创立、发展、壮大直至转让等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构建立体优惠政策体系,调动广大小微企业的经营积极性。

(二)激励科技创新,降低融资成本

在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建议加大高科技行业小微企业的研发加计扣除力度,增加对多主体合作研发活动的支持。同时,减免相关的流转税,以减轻企业创立初期的税收负担,使其获得充分的成长空间。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对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及可以提供相关担保的小微企业,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融资支持。建议降低此类贷款机构贷款业务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税率或减计收入,鼓励银行满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对发放100万以下贷款的小额信贷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实行减半征税。

(三)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提高优惠政策利用率

建议进一步简化现行小微企业税制:一是尽快将小微企业纳入增值税扩围范畴,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并入增值税,一并申报缴纳,并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至2%;二是在所得税方面,允许小微企业自由选择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避免重复征收;三是新设低税率的小微企业税统一税以代替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费、房产税等税种;四是取消、减少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费用,对适于以税收形式征收的应尽快启动“费改税”的法律程序,尽可能规范针对小微企业的收费体制,减少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行政干预,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

(四)改进税收优惠方式,建立专门征管机构

大多数小微企业在创业期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及亏损等问题,建议采取间接的“事前激励”,更能体现政策的激励效果。在所得税方面,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提取准备金、税收抵免等间接优惠措施。在税收征管方面,由地税部门统一对小微企业进行征管,并成立专门的征管服务部门,集中处理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落实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简化小微企业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完善电子税务系统,采取简便易行的征管措施。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2篇

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改善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推动了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从2008-2012年,全国研发费投入总量迅猛增长,由2008年的461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98亿元,年均增长22.24%。其中,企业研发支出从2008年3382亿元增长到2012年7625亿元。我国研发投入强度②也从2008年的1.54%提高到2012年的1.98%,逐步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促进了税收增长和企业发展

2008-2012年,全国申请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累计91043户次,年均约占全国企业所得税纳税户数千分之二多。5年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研发费金额累计5120亿元,平均约占同期企业研发支出的19%,年均增长25.32%;按法定税率换算,5年累计减免税1280亿元。与2008年相比,2012年全国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增加了11356户,年均增长17.55%;户均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从2008年121万元增长到2013年154万元,年均增长6.4%。

(三)政策覆盖面较广,但存在地区和行业性差异

一是大、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受惠。其中,大型企业受惠户数较少,但受惠金额较大;中小微企业受惠金额较小,但受惠户数较多。二是地区性差异明显。2011年东部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金额占全国72.84%。三是政策适用相对集中于内资企业。2011年内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加计扣除占全部优惠企业的57%。四是政策适用相对集中于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土木工程建筑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行业分布不均衡。

二、我国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设计方面

1.研发费财务核算和税务归集的永久性差异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企业通常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以下简称“194号文”)进行研发费的财务核算,同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以下简称“116号文”)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通知》(财税[2013]70号,以下简称“70号文”)进行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税务归集。高新技术企业则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以下简称“362号文”)对研发费核算、归集③。这几个文件关于研发费的核算范围和归集口径不完全一致,加大了会计核算难度,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

2.政策适用范围有限、立项门槛高,制约了企业研发积极性。根据116号文,研发优惠需做两类认定:一是“一般认定”,即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技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取得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对本地区相关行业有推动作用(不包括常规升级和直接应用);二是“特殊认定”,即对《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所列项目认定。这两类认定究竟是互为条件、还是并列条件,税法没有准确表述。在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主要以企业科技投入是否属于这两个领域项目,作为给予优惠依据。

(1)一般认定。一是限制了企业的立项口径。一些企业自行设立的项目属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有效推动产品或工艺改进革新,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但其往往达不到对本地区相关行业“具有推动作用”。二是排除了“常规性升级”。常规性产品的升级是目前许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其研发费支出比重很大,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影响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三是要求“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创新性研发活动一般投入资金大、失败概率高,如果只有“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研发费才可以加计扣除,其政策效应与国家鼓励技术创新的目的相悖。

(2)特殊认定。虽然上述的“两个领域”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科研方向,但作为2007年出台和2011年更新的标准,难以适应当今科技发展的步伐。并且,该项政策只针对自然科学领域,不允许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发享受,也使得此项政策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

3.政策规定不明晰,容易造成税企争议。

(1)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的核算范围过窄、甚至不合理。现行政策以“正列举”方式规定了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但是一些容易判定且明显属于研发投入的费用并没有包括进来:如,在“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中,从事研发专职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不允许扣除,对于软件、信息等人员成本投入较多的行业影响较大;再如,“上级及主管部门拨付的科技项目资金”不得加计扣除。对科技投入资金的来源进行限制,仅对自有资金给予优惠,不符合政策本意。

(2)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的表述含糊。例如,如何理解“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直接从事”是指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包括为整个项目服务的有关人员;再如,“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是否指设备“专用”惟一性,如果普通设备一段时间用于生产活动、一段时间又用于科研活动,能否视为“专门用于”;还有“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等,其相关内容税法没有释义。此外,研发活动起止时间、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界限、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划分以及多个项目研发费等划分不明确,影响了企业研发费归集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给了企业操纵税收优惠的空间,也加大了税务监管的难度。

4.关于集团研发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集团由总部构建高层次研发机构,集中从事重大研发活动。但由于集团总部通常只是个管理型的职能机构,没有相应的营业收入和直接的税前所得,无法支撑其享受此项优惠。而且,现行税法仅对集团集中研发分摊研发费用给出了原则性指引,并没有规定具体分摊办法,可操作性不强。

5.关于合作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合作各方研发费。按照规定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分别计算加计扣除,“各自承担”是指各方实际支付的研发费用,还是按照合作开发协议应当承担的研发费?如何监控合作各方自身承担的研发费与合作开发总支出之间的关系?实践中极易出现合作各方费用支出和收益分享不配比的情况。二是税法没有对研发地域作限制规定。在高新认定方面,对中外合作开发有明确的限定,即“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占全部研发费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而116号文和70号文对研发活动地域没有限制,这就意味着企业在中国境外的研发支出,也可以在中国享受加计扣除。这不利于激励企业在中国境内开展研发活动。研发活动只有更多地在中国境内发生,其在技术外溢性、人才培养和产业推动上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6.关于委托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是自主开发与委托开发税负不公。自主开发加计扣除的计算只包括规定的费用项目,加计扣除额度有限,且需要履行繁琐的备案程序;而委托开发加计扣除的计算则是会计的完全成本,包括了受托方为项目所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甚至包括利润,且纳税申报时,只需提交委托项目费用清单即可。二是关于费用支出明细和受托方利润排除问题。按照规定,委托研发必须提供受托方费用支出明细,否则不允许加计扣除,即加计扣除时不包括受托方利润。但实际上,受托方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一般不愿意提供费用支出明细单。即使提供,其清单的格式、内容、繁简程度等五花八门,真实性无从考究。此外,委托研发是按照“委托方实际支付金额”,还是按照“受托方研发归集明细表”加计扣除,税法没有明确,各地执行不一。三是委托境外企业开发,缺乏地域性限制,不利于企业本土创新。许多国家都要求研发支出必须发生在本国境内,以吸引和激励研发资源向本国聚集。即使允许研发在境外开展,也规定极为严格的条件。四是委托方和受托方税务机关缺乏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无法核实委托研发费用的真实性。集团研发也有类似问题。

7.需要进一步明确其他税收政策问题。例如,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范围及后续管理没有明确规定。现行规定对研发费的归集做出了列举式的规定,但对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未作明确,是直接按照无形资产成本150%摊销,还是需要对该无形资产加计摊销部分进行调整;对于研发形成的未摊销完毕的无形资产对外出售、投资或提前报废还能否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以前年度已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是否需要调整等,都有待进一步明确。再如,研发形成的中间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处置收入,在计算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时,如何对待这部分处置收入也存在争议。

(二)政策执行方面

1.政策执行管理环节脱节、漏洞较多。现行税收政策虽然对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作了一些管理规定,但是对于税务机关如何介入和监控企业科研项目的推进过程,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可能直接导致日常税收管理漏洞和风险概率加大。

2.部门联动和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和管理。以“两个领域”出台和认定为例,相关政策出台涉及七八个政府部门,但参与该政策执行实际管理的仅科技和财税部门,且两个领域目录涉及的技术领域范围广、项目多、认定难度大,仅靠科技和财税部门来认定和管理,显然力不从心。

3.区域间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同、征管做法不统一。地方政府财力直接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政策落实力度较大,欠发达地区政策落实力度相对较小。并且,目前由于加计扣除政策缺少统一的操作细则,各地执行各异。

4.事后备案的管理方式,既不利于税务机关监管,也因不确定性增加而影响了企业申请的积极性。事后备案由于程序简单、时限较短,税务机关无法进行实质性审核,一般通过后续管理方式进行监管,即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再对企业进行核查,对发现问题进行调整、补税。这种事后核查方式使企业产生顾虑,即只要申请政策,被查机率就高。因顾忌税务检查,一些企业倾向于放弃享受该优惠。

(三)企业方面

1.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立项和备案。一些企业自主立项较随意、研发项目预算变更无序;还有一些企业对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较弱,导致研发项目相关资料的缺失和不足。二是财务核算。一些企业未实行专账管理,未按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研发支出”及相关明细科目,对不同的研发项目没有分别核算,或未按研发费用性质进行明细核算;还有一些企业会有意无意扩大研发费用归集范围。三是管理制度。一些企业没有规范的企业研发管理制度。还有一些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配套,研发费用难以归集。

2.一些特殊类型企业因获取税收利益有限,放弃或忽视了优惠申请。有的企业出于战略层面考虑,担心技术外泄,放弃优惠政策适用;还有的集团企业,由于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管理费有总额控制,会导致研发费不能足额核算归集;有些已经享受较低税率的企业,如高新企业,认为此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而放弃申请。另外,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很难做到按规定严格核算归集研发费,最终被迫放弃。还有一些持续亏损企业,若其研发周期较长,超过亏损弥补期限,也无法享受该优惠。

三、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一)各国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财政政策选择

鼓励企业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一致的政策取向。各国一般运用直接的财政补贴政策(如知识产权保护、补助金、贷款等)和间接的税收激励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补贴政策一般直接资助那些社会收益率较高的项目或任务,如国防、卫生或者能源领域等,而税收激励政策在产业、地区和优惠对象上则基本保持中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研究资料,运用直接的财政资助方式还是间接的税收激励方式来扶持企业研发,各国差异明显。有些国家如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卢森堡、墨西哥、新西兰、瑞典、瑞士等,根本就不提供研发税收激励政策;而美国和西班牙等更多地依赖于直接的财政资助政策来扶持企业研发活动;还有些国家,如加拿大、荷兰、葡萄牙和日本等,则主要依赖间接的税收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俄罗斯、法国和韩国给企业研发提供了包括直接和间接方式的最大力度的财政支持,等等。

(二)各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概况、主要形式及发展趋势

1.实施概况。目前,无论OECD成员国还是非成员国,研发税收激励政策都被广泛运用。1986年,OECD34个成员国中只有7国向企业研发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到2011年已增加到26个国家。在非OECD成员国中,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新加坡和南非等也都提供优惠力度各不相同的研发税收激励政策。

2.主要形式。多数OECD国家都通过税收抵免或加计扣除来具体实施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税收抵免是从应纳税额中直接减免,而加计扣除是指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按正常情况100%扣除了工资、资本项目折旧的基础上,再额外给予一定比例的扣除。这两种机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直接减少应税义务,而后者应税义务减少的额度取决于公司所得税税率。税收抵免根据其计算抵免的依据不同,又分为基于研发支出总量和增量的税收抵免。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倾向于采取基于研发支出总量的税收抵免(如法国)或加计扣除方案(如英国)。另外一些国家采取的是基于研发支出增量的税收抵免,如美国和爱尔兰;也有国家既考虑研发支出总量又考虑增量,实施混合模式税收抵免,如葡萄牙和日本;还有一些国家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优惠范围相对较窄,仅仅针对公司负担的研发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障方面税收,而不是通常的公司所得税,如比利时、荷兰;还有的国家对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其他来源于知识资本的所得给予优惠税率,如英国的专利盒子体系(APatentBoxRegime)。

3.发展趋势。后金融危机时代,OECD成员国大都在积极地调整研发税收激励政策。如法国(2008年)和澳大利亚(2010年)均以优惠力度更大、更易于操作、基于研发支出总量的税收抵免方案,取代了过去相对复杂、既考虑研发支出总量又考虑增量的税收抵免方案。一些国家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临时性研发税收激励计划。例如,日本和荷兰均暂时提高了可申请的研发税收抵免上限等。

(三)各国鼓励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

1.绝大多数国家以普惠性为基础,但对中小企业等给予特别优惠。除中国、印度、南非等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所有企业,没有行业或技术领域限制。对于一些特定目标,多数国家选择在“普惠性”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特殊优惠,如对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研发、IT、能源等行业以及企业聘用高层次人才等,给予一定特殊优惠。

2.从发展趋势上,采用税收抵免方式占多数且呈增加趋势。为避免公司所得税税率较低或波动对税收优惠力度的影响,目前在实施研发税收激励的国家中70%以上采用抵免方式。2009年,澳大利亚、奥地利将实施多年加计扣除改为税收抵免。

3.各国对从事研发活动的地域或者是否保留知识产权等规定各异。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一般强调在本国保留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往往对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附加事先审批条件。从研发活动发生地来看,有些国家通过给予本地研发更为优惠的条件进行激励。如澳大利亚,如果企业就海外研发支出申请税收减免,必须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临时证书”,并且总量不能超过研发支出总额的10%。

4.所谓“合格”研发支出范围的差异较大。企业研发支出包括两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于经常性支出,多数国家范围较宽,包括人工费、原材料费、研发外包费等直接费用,以及日常管理费、水电公共设施费等间接费用;对于资本性支出,多数国家采取与经常性支出一样的优惠政策,少数国家采用单独的税收优惠,多为“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旧”。

5.研发税收优惠的管理机制。一是研发活动和项目认定都是税务机构以外的机构承担。如澳大利亚的管理部门是澳大利亚创新理事会和税务局。企业首先要向创新理事会登记注册所从事的研发活动并提交减税申请,经审核获得特定注册号码。在年度申报纳税和申请研发费税收优惠时,企业可将此号码填写在申请表上,由税务局负责对研发经费审核并审批最终减免税额度。二是建立研发政策跟踪、评估和服务机制。如南非科技部作为研发激励计划运行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负责每年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分析,向国会提交报告。

四、对完善我国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体系的建议

(一)政策设计方面

1.统一研发费税务归集的口径和标准。国际上通行三种税务会计模式:财税分离型、财税合一型和财税混合型。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一直采用财税混合型模式,通过纳税调整进行税务会计的核算。这种模式客观上必然导致研发费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归集的不同。这种差异是客观允许的,但是目前研发费税务归集仍存在高新认定和加计扣除的两重标准。为了便于税企双方理解和操作,建议放宽加计扣除的标准口径,与高新认定标准口径简化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范围,列出具体、明确的归集项目和归集范围等;同时,将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动漫企业以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研发费归集的范围和标准,与高新认定的范围和标准相统一,便于企业核算和税务监管。

2.科学界定研发费加计扣除的范围和归集标准,统一操作性规定。一是改进加计扣除正列举费用的核算科目和范围,尽可能与会计核算原则、标准相匹配,减少税企理解分歧。二是进一步清晰划定模糊的界限标准,如明确“实质性改进”与“常规性升级”界限标准,建议由科技部门制定操作性标准,以利于企业和税务部门执行;取消现行政策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的规定,只要企业对其自身业务有实质性改进即可认定;清晰划定费用化和资本化界限,明确资本化归集加计扣除的范围;对于多项目研发费用的分摊,建议细化有关费用项目分摊方法,等等。

3.完善现行税法未明确事项。一是对研发试制品或报废品和用于中间试验的模具,其直接对外销售或作为企业用于销售产品的组成部分的,其收入与支出应该分别核算,对其研发试制品或产品成本中的材料、燃料及动力等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加计扣除,对收入部分也应按规定申报纳税。二是建议对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加计摊销部分,应按规定调整后才能加计摊销。研发形成的、未摊销完毕的无形资产对外出售、投资或提前报废,对尚未摊销的部分,在资产处置时不应再享受优惠,对以前年度已享受的加计摊销的部分,也不再调整。

4.完善集团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一是建议允许企业集团研发费延长向后结转年限。考虑到企业研发费投入产生的效益一般要向后递延很多年。为了实现收益与费用的配比,保证研发费加计扣除权利的充分实现,并考虑到向前结转需要退税,涉及复杂的税收征管程序,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允许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延长向后结转年限进行加计扣除。二是合理确定企业集团研发费的分摊方法,如按上年研发支出的比例等。

5.完善合作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一是完善合作开发收益计量和费用分担的配比控制。二是明确对境外研发的优惠限定。这样可以吸引和激励开发资源向本国聚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针对部分研发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具备开展条件的实际情况,可以对享受优惠的境外研发费用占研发费用总额的比例规定上限,如10%。

6.完善委外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一是统一委托开发费用清单的格式和内容,减少税企争议。二是鼓励境内委托研发。对于服务外包企业受境外企业委托开发,符合条件的境内受托方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三是为了公平自主研发与委托研发的税负,简化税收征管,建议委外研发费一律按研发费发生额的80%进行加计扣除。

7.拓展我国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一是适当扩大可加计扣除研发费范围,增强政策激励效果。建议明确对与企业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允许加计扣除,如能够按项目归集的在职从事研发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二是研究制定专门适合中小企业、操作便捷的研发费税前扣除办法。适当放宽限制条件,对核定征收企业,只要其研发费能独立核算,也给予优惠。三是增加鼓励研发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科技研发人员的数量与研发创新的需要之间存在明显落差。为了加强我国企业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议对于企业雇佣高学历研究人员,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四是借鉴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即以普惠制为基础,没有行业或领域限制,采用税收抵免法,允许未使用的税收优惠向前或向后结转等。

(二)政策执行方面

1.简化申请鉴定及备案流程。一是建议税务机关与科技部门开通电子平台,简化工作流程,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简化和明确税务备案和科技鉴定的资料和要求,减轻企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

2.完善财税部门和科技部门的相关管理措施。建议财税及科技等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政策的宣传和业务培训,引导企业更多地关注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帮助企业正确归集、审核研发费用;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三)企业管理方面

1.对内完善研发管理各项制度。如,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研发中心管理办法、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制度、预算和决算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科技人员考评、培训管理办法等,尤其要完善企业研发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企业规划部门、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按照税法规定、科技部门的要求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归集和核算研发成本和费用,共同做好研发费的归集申报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2.对外加强与税务机关和中介机构的沟通。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和税务师事务所说明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的目的和做法,取得理解和认可。同时,针对企业具体问题向税务机关和税务专家咨询、沟通,从而及时了解税务机关的管理要求,提高政策利用成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1.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税费政策

(1)自2011年11月1日起,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按期纳税的,月销售额(营业额)统一提高到5000~20000元;按次纳税的,每次(日)销售额(营业额)提高到300~500元。自2013年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含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中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营业额)2万元至3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2)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

(3)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或再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三年内免征营业税。享受三年营业税减免政策期限已满的担保机构,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继续申请减免。

2.企业所得税政策。

(1)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且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1月1日起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2年将年应纳税所得额标准提高到6万元,2014年再次提高到10万元,同时扩大税收优惠范围,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企业也享受该政策。

(2)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3)金融企业按照规定条件及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规定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个人所得税政策

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将计征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42000元/年(3500元/月)。

4.印花税政策

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该政策的适用范围不仅是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而且还包括与其签订借款合同的小型微型企业,其实质是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5.进口环节税

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中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的技术类服务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2015年12月31日前,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国内产品性能尚不能满足需要的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此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支持创业投资、鼓励研发创新、改善融资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小微企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下同样适用。

(二)现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小微企业概念不统一

2011年,国家出台新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但是目前在税收政策上,直接提及并使用小微企业这一概念的仅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1]105号)、《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3]52号)及其相关配套文件,而企业所得税政策使用的是小型微利企业,增值税政策使用的是小规模纳税人,这使得主管税务机关在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时需要对三个概念进行把握,从而产生一些实际操作方面的困难。

2.相关税法体系不尽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整套系统的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法体系,有关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大多数都分散在各条例、通知、办法中。这种零散的税收政策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小微企业不能快速地了解其所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而现实中,小微企业因自身财务核算能力有限、信息获得渠道不畅等原因,往往很难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

3.税制结构复杂制约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小微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多,且有些税种的计税依据计算复杂。以所得税为例,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扣除的项目繁多,且扣除比例不同,容易出现多次计算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且存在加成征收和减征的政策,计算过程繁琐。税制结构复杂造成小微企业难以准确计算其应纳的各项税额。

4.税收优惠门槛较高

我国鼓励研发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的条件比较严格,小微企业因人员、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在技术研发上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满足税收优惠条件。比如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六个标准才能被相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而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受自身发展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条件,也就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5.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有待改善

一方面,多数小微企业因为销售额未达一般纳税人标准而被视为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纳税,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而只能以3%征收率来计算缴纳增值税。另一方面,若小微企业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或者已经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则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如果小微企业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就必然承担较重的税收负担。此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照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企业再销售或者销售以免税农产品为原材料生产加工的产品时则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增加了农产品收购企业的税收负担。例如广西2013年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达32.24万吨和3.54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2%和26%,由于增值税“高征低扣”,全区每吨生丝需多负担1.15万元的增值税,全区缫丝企业每年将要多负担4亿元的税收,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广西丝绸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统一小微企业认定标准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由多部门共同制定,规范了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因此,国家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尽量采用现有的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政策目标附加相应的限制条件。

(二)提高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法律层次

通过立法形式规范我国小微企业相关的税收政策,特别注重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协调性。通过对现有税收政策的整合,按照公平竞争、税负从轻、促进发展的原则,清理、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从科技创新、促进就业、创业等多方面建立规范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三)注重对小微企业生存能力的保护

对新设立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免除其非生产经营收入需要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保障创建初期的小微企业能顺利地生存下来。对于处在发展上升期的小微企业,着力从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其再投资、促进企业安置就业等方面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四)加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

1.进一步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增值税和营业税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承担的,降低税负有利于促进消费,进而刺激企业投资和生产。建议适当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按期纳税的,可提高到月销售额(或营业额)5万元。

2.扩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待“营改增”完成后,在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基础上,可考虑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同时取消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只区分具有增值税扣税资格和不具有增值税扣税资格两类经营主体,对具有增值税扣税资格的企业实行查账征收,而对不具有增值税扣税资格的企业免税。

3.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所得税制度。一是实行小微企业所得税全额累进税率,具体可设置三档税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税率为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至20万元的,税率为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至30万元的税率为10%。二是提高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扣除标准,提升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同时批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提取一定数额的科研开发准备金;为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人才培养,适当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的扣除标准。三是允许小微企业购进新设备的投入可按照一定比例冲抵应纳税所得额;适当提高小微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比例,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放宽小微企业亏损结转期限,在企业现有的亏损弥补向后结转5年的基础上,允许小微企业同时向前结转2年。四是赋予小微企业一定的纳税选择权。我国现行税法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其他企业的投资者在企业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后进行利润分红时,还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加重企业和投资者的税负。为促进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建议给予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微企业一定的纳税方式选择权,可由企业自主决定缴纳企业所得税还是个人所得税。

(五)完善小微企业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

1.简并纳税期限。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对小微企业实行按季度申报,降低其纳税成本。

2.提供便利化纳税服务措施。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等申报方式,实行全国统一的纳税申报电话号码和网上申报地址。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企业年金起步较晚,2000年《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正式提出“企业年金”的概念,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立了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提供了政策依据。人保部统计,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共有5.75万户企业、1933.53万人参与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5113.75亿元。但相比中国现有的2000万家企业的数量来说,所占比例不足0.3%,规模非常小。而成熟市场国家60%以上的企业都设计了企业年金计划。其中美国企业年金对劳动力的覆盖率达到57%,英国达到60%,德国达到65%,法国达到80%。企业年金的覆盖面一直非常有限,税收优惠激励不足和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的计划发展滞后,是导致企业年金发展过慢的两个重要原因。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单位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相当于工资总额的8.33%);单位和职工合计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6.7%)。中国关于企业年金的最新优惠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在为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个人根据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4%标准内的部分,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在个人达到退休年龄时,将对个人实际领取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通知》规定,按月领取的年金,将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按年或按季领取的年金,将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每月领取额全额按照相应税率计征所得税。此外,在超过《通知》规定标准缴付的年金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欧美发达国家养老储蓄税收优惠政策

(一)美国养老储蓄政策美国的养老储蓄政策主要包括三种:401(K)计划,如果雇主没有提供这一计划,雇员可以参加个人退休账户(IRA)以及为自雇人士(如独资、个体户)提供的基奥账户(KeoghAccounts)。三种类型的账户针对的对象不同,但是税收优惠政策基本相同。以401(K)计划为例介绍美国的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401(K)计划中,允许雇员将一定比例的工资薪金存入账户,缴款只要不超过限额是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雇主也按照一定比例为职工缴存养老金。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是免税的。提款有一定时间限制,59.5岁之前不允许提款,但是如果发生死亡、永久伤残、大于年收入7.5%的医疗费用、55岁离职或下岗或提前推行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提款,70.5岁必须提款,否则罚款,允许以养老金账户抵押贷款或贫困提款。

(二)OECD国家储蓄养老保险的政策在OECD国家,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强制性养老保险和自愿养老保险,强制性保险类似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自愿性养老保险类似中国的企业年金。我们主要比较自愿养老保险。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可知,英国的雇主养老金覆盖率最高,为49.1%,其次分别为比利时(38.5%)、加拿大(33.9%)、美国(32.8%)、德国(32.2%)、爱尔兰(28.6%)。在另一些国家,自愿性雇主养老金的覆盖率则非常低,如希腊(0.2%)、土耳其(0.5%)、波兰(1.2%)、墨西哥(1.5%)、卢森堡(3.4%)。这些国家自愿性养老保险覆盖率低主要是因为强制养老保险过于慷慨,对自愿性养老保险的依赖性。根据中国企业年金的设计,中国企业年金的金的目标替代率为20%左右,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根据徐颖和张春雷基于随机波动模型,估算了企业年金的替代率,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制度下,女性职工的替代率仅为10%左右;男职工的替代率为15%。根据相关资料分析,OECD国家中,自愿性养老保险替代率最高的是爱尔兰:37.6%;英国:36.7%,加拿大:30.8%。德国16.9%、比利时:15.6%、新西兰:14.6%、挪威:12%、捷克:11.3%。OECD成员国的自愿性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虽各有不同,但大多数是以EET模式(在补充养老保险业务购买阶段、资金运用阶段免税,在养老金领取阶段征税的一种企业年金税收模式)为主。通过延期纳税调动雇员与雇主的积极性,吸引劳动者尽早为其退休后的生活进行储蓄。

三、企业年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尤其是在中国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的阶段,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逐渐降低,养老金的缺口越来越大,增加国家的财政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延缓退休年龄虽然在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但是我们是老龄化和就业压力大同时并存的国家,延缓退休年龄势必会是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所以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多角度出发,首先延缓退休年龄要选择适当的契机,在对就业不会造成很大压力的情况下稳步推行,循序渐进。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中国企业年金的规模还非常小,覆盖面不到3%,替代率不高,低于20%。中国2014年刚刚推行了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年金的发展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覆盖率目前中国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很窄,在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覆盖率是衡量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年金才具有一定意义。目前中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低,只是少数人的一项福利。随着中国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并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建立只有养老金计划,在事业单位建立企业年金,可以弥补并轨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降低的损失。

(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2014年中国刚刚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个人缴费部分低于工资薪金4%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虽然税收优惠力度有所加强,但是和美国、OECD国家的税收优惠力度比起来还是不够大。所以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规定免税限额,不采用免税比率的形式,这样会导致高收入免税金额大,低收入免税金额小。采用限额的形式,例如,2014年个人缴费部分限额是1000元/月。之后根据通货膨胀的水平,进行调整,对于年龄达到一定水平,例如50岁,可以追加缴款限额。规定企业年金的提款时间。在不能取款的时间内,如果出现意外情况,例如死亡、永久伤残、大于年收入7.5%的医疗费用、提前退休等可以提款,可以以企业年金抵押贷款。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有利于增加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年金的替代率。

(三)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企业年金的投资回报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居民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投资工具相对较小,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企业年金及各种养老金提供适宜的市场环境,放款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制,逐步提高企业年金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职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的主导力量。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差距的根源,主要体现在前者高新技术大大领先于后者。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催生高新技术企业、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帮助高新技术企业降低研发风险,是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国实施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推动我国经济高效增长的目的。

一、税收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税收是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财力基础和激励创新的主要政策手段,不仅能够筹集财政资金,为国家直接支持创新体系提供财力基础,而且运用税收政策还可以激励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首先,税收支持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具有高收益性,同时还具有高风险性,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经济主体的收益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果研发成功,技术创新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但如果研发失败,企业也有可能因技术创新的失败而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处于经营初创期、更新升级期的企业而言,创新的风险很大,因此需要国家的税收政策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

其次,技术创新对税收政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其中涉及研究设计.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在这整个活动中,许多环节都涉及税收政策,例如工资的扣除标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技术创新融资的税收政策,等等。因此,技术创新对国家的税收政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最后,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社会效应和有可能被侵权,需要税收优惠支持。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财政资金,并且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科学技术具有非竞争性,它的边际成本为零,即更多的人享有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并不会使他的成本增加。科学技术又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因此,要求政府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通过税收优惠促使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二、税收政策的优惠方式与作用效果分析

为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法规从多个角度给予企业税收优惠,从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研发项目的投入,到科研成果的转让,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企业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税收支持,其具体的优惠方式和作用效果可以概括如下: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

税率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上述规定突出了国家对技术创新的导向,有利于企业加大力度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视与引进,也有利于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扣除优惠。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上述规定突出了国家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即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越多,扣除也越多,企业的负担更轻,从而可促使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也可降低企业研究开发的风险,对企业培养和稳定高科技人才也有一定的鼓励作用。

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创业投资企业主要是将资金投向创业企业,即中小科技企业,待所投资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获得资本增值。由于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很低,导致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为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该规定既是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其实也是在间接地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受税收优惠的影响,更多的创业投资企业会集中资金和人力主动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从而极大地调动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与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热情,加大投资与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

减免税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优惠政策必将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成果转让,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流转税优惠

增值税优惠。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或将进口软件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按法定的税率征收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另外,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将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可见,增值税在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上给予很大的税收优惠,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营业税优惠。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企业或个人的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促进研发成果的产业化。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6篇

(一)非居民企业流转税政策分析1.非居民企业业务涉及的流转税主要包括代扣增值税和代扣营业税,相关规定可见诸增值税和营业税法律法规,非居民企业发生相关业务时应注意从应纳范围、税率税额、税收征收方式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向税务机关提交资料等方面把握整体纳税流程,以规避因对相关规定掌握不清导致的涉税风险。2.除了对增值税和营业税涉税政策一般性规定准确把握的同时,非居民企业和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居民企业还应掌握营业税和增值税免税及特殊规定,比如根据《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1号)规定,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外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完全发生在境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属于上述所称在境内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征收营业税。3.做为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营改增”囊括了国内交通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服务和电信行业,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我国在流转税税种设计上将逐步与国际接轨,营业税将成为历史。在此过程中,非居民企业应注意掌握“营改增”涉及的具体行业、业务范围及操作规则,准确把握涉税业务细节。

(二)非居民企业税收优惠和付汇证明规定分析1.经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可发现,目前非居民企业可以享受一定减免税优惠,但需非居民企业或其人按相关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和行政审批程序的规定办理,经税务主管部门审批或登记备案后方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因此非居民企业应掌握审批和备案项目的管理区别,提前主动与税务机关沟通并按其要求提供相关资料。2.除特殊情况外,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单笔支付外汇资金达到一定金额应向所在地主管国地税机关进行税务备案,外国投资者以境内直接投资合法所得在境内再投资一定金额以上的,也应税务备案,对此非居民企业需引起重视,依规办理。

二、常见非居民企业涉税实务分析

(一)常见的非居民企业涉税实务主要有向境外支付股息红利、向境外支付利息、向境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租金)、向境外支付工程承包款和劳务费等四种形式。办理此类业务时非居民企业应注意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额、外币折算和包税合同的问题。针对四类业务殊的业务模式,譬如向境外支付股息主要有三种特殊形式:向境外H股分配股息、向海外B股分配股息、向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支付股息以股息,非居民企业应重点掌握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文件中对特殊业务的规定。

(二)非居民企业在相关业务处理中除了按照常规流程进行纳税申报外还应重点关注相关业务适用的特殊条款。1.在向境外支付股息业务中应遵守受益所有人条款,注意不利于受益所有人的判定和税务协定税务优惠条件。2.在向境外支付利息业务中应遵守资本弱化条款,关注债权性和权益性投资比例及特别纳税调整。3.向境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租金)应遵守受益所有人条款和核算范围条款。4.向境外支付工程承包款和劳务费应遵守登记备案条款。

(三)跨境重组业务非居民企业税务实务分析经过归纳和分析跨境重组业务,笔者认为可将该业务分为三类:“境内-境外”模式,“境外-境内”模式,“境外-境外”模式。1.境内—境外模式。⑴所称境内—境外模式是指境内居民企业将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境外非居民企业投资转让的行为。⑵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般性税务处理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企业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征纳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是指区别于一般的税法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处理,在企业确认纳税义务环节给予企业的政策性优惠,一般有暂免纳税和分期纳税等方式,具体可按相关财税规定处理。2.境外—境内模式。⑴所称境外—境内模式是指境外非居民企业将其持有的我国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给我国境内居民企业的行为。⑵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般性税务处理根据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按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局相关规定处理。3.境外—境外模式。⑴所称境外—境外模式是指境外非居民企业将其持有的境内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给境外另一非居民企业。⑵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般性税务处理方面,境外—境外模式企业所得税处理和境外—境内模式相同,都需按非居民企业取得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境外—境外模式下,转让方应自行或委托人向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按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局的相关规定办理。㈣股权转让中税收协定的适用问题分析1.不动产企业股权转让。⑴征税权的判定:我国与65个国家的税收协定规定,转让一个企业股权取得的收益,该企业的财产又主要直接或间接由位于一方的不动产所组成,可以在不动产所在国征税。具体可参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缔结的税收协定等规定执行。⑵相关解释:公司股权价值50%以上直接或间接由位于中国境内的不动产所组成,是指公司股权被转让之前的三年内,被转让股权的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位于中国的不动产价值占公司全部财产价值的比率在50%以上。2.其他企业股权转让。⑴征税权的判定:我国与36个国家的税收协定规定,转让不动产组成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股权取得的收益,该项股权又相对于参与缔约国另一方居民企业的股权的25%的,可以在中国征税。⑵相关解释:非居民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一个中国居民企业的资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该非居民企业在该中国居民企业直接拥有资本;该非居民企业通过任何其持股的企业间接拥有该中国居民企业的资本。四、总结综上,非居民企业涉税税种主要涵盖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和印花税等小税种。非居民企业涉税业务内容较为丰富,资产和股权重组业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企业在纳税实务中应以税种为纲,对涉税业务进行分解和定性。同时国内居民企业应加强对非居民涉税业务的重视。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7篇

一、OECD国家金融企业税收政策和制度特点

OECD的大多数国家对金融企业以征收直接税为主。在所得税(即直接税)上基本采取与其他行业一致的税制政策(个别规定上略有区别),在间接税制(即我国的流转税)上,采取的是与其他行业不相同“从轻不从重”的特殊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基本上可以看作国际通行做法。

总的来讲,OECD国家对金融企业总营业收入不征收间接税(大致相当于我国的营业税),而是将金融服务项目细分为货币结算、存款业务、贷款、金融担保、票据和股票交易、期货、期权、人寿保险等27大类,针对不同的金融服务确定不同的征税制度。

OECD的多数国家实行增值税(VAT)和商品劳务税(GST)制度(美国除外),对金融企业的不同业务,征税办法分为四种情况:①征税;②免税,但是不能抵扣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增值税;③实行零税率,即在免税的同时,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全部进项增值税;④金融服务不作为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即不在增值税范围之内。各国针对不同的金融服务项目实行的税收政策是不相同的,但是各国的做法也有许多共同点。

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大多数国家对货币结算、存贷款业务等多数金融服务实行不可抵扣的免税政策,即不征收增值税,同时对金融企业购进固定资产也不能抵扣其所含的增值税款。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理由是,金融企业的服务具有特殊性,难以确定它们的增值税税基,实行不能抵扣的免税政策,其不能抵扣的购进品的进项税接近对金融服务的“正确”征税,所以可视同对金融企业的征税。如果对金融业同样实行发票抵免型增值税的话,一方面难以操作,另一方面可能会重于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征税。

另一个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对金融服务中的保管、咨询服务、基金管理等收费业务都要征税。

美国比较特殊,目前国内的间接税主要是消费税和零售税。总的来说,对金融服务是免税的。但有资料反映,美国对外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以保险费收入为税基征收消费税。

日本对金融服务业征税的项目要明显多于大多数国家,银行业务收取的手续费都要征收消费税,但对利息收入、保费收入是不征收消费税的。

韩国对商品和劳务征收增值税,但对金融服务也实行大多数国家的免税做法。有特色的是从1982年开始至今,对金融保险企业的总收入征收0.5%的教育税。

二、我国金融企业税收政策与制度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政府由原来与国有银行、保险公司的利润上缴、政府拨付信贷基金的关系,逐渐转变为金融机构缴纳税收、政府作为所有者向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投资补充资本金的关系。对金融企业,尤其是对国有金融机构的税收基本上采取与其他行业企业“区别对待”的特殊政策。这种特殊政策的主要特点是:①金融业的营业税税率比其他服务业偏高。1994年税制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实行5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比非国有金融企业和国内其他行业企业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高出22个百分点。1997年在将国有金融机构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调至33%的同时,将全部金融企业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今年5月1日起分三年将金融企业的营业税税率降到5%,仍高于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建筑安装业3%的营业税率,在服务业中处于较高水平。②国内金融企业比外资金融企业的税负重,因为外资金融机构在企业所得税上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流转税上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之所以对国内金融业采取这样的税收政策,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第一,到目前为止,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业中仍然占主体地位,金融资产的60%集中在国有金融机构中。政府与国有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使政府自觉不自觉地把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银行当作“二财政”、国家的“钱匣子”对待,而没有将其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风险产业看待。第二,金融业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几次财税体制的重大调整,事实上都是从短期财政利益考虑,为保持金融业总体税收规模不变来设计金融业税制。第三,与其他行业比较,国有金融企业改制相对滞后,这也是对金融业税收政策没有做重大调整的重要前提因素。第四,与我国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相关联,在存贷款利差较大时,政府可以利用税收杠杆对金融企业利润进行控制和调节。上述因素中前两个因素是最主要的。

三、现行税制下我国金融企业的税负偏重

我国是实行增值税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金融、交通、建筑等服务业目前还没有实行增值税制度,而另外实行营业税制度。由于征收营业税时,不允许金融企业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所以金融企业事实上承担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种税收负担。

在我国以流转税(即国际上所称的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框架下,金融企业的税负中流转税负担大大高于企业所得税负担。目前金融企业交纳的流转税500多亿元,企业所得税不过百十亿,前者是后者的5倍。交纳营业税及附加税后的金融企业利润就很少了,这是造成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客观原因之一。

按照OECD多数国家做法和美国研究中国经济的著名专家尼古拉斯。R.拉迪的计算方法,分析金融企业的纳税占其总收益的比重,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总体税负(流转税加所得税,不包括金融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增值税)在65%-75%左右。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例,1999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平均的总体税负为74.68%(详见表1),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平均的总体税负为68.37%(详见表2)。

与OECD国家比较,我国金融企业的税负明显偏重。如果按照OECD多数国家对金融业采取的税收政策和做法,对金融企业取消征收营业税及其附加的话,我国金融企业的税收负担将降低一半以上。以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为例,不征收营业税及附加,这部分税款(304.84亿元)转化为税前利润(参见表1),并对其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税款为100.60亿元,实际总体税负降为30.24%。在税负降低的同时,金融企业税后利润将由116.38亿元(154.78亿-38.40亿)增加到320.62亿元(116.38亿+204.24亿),利润增大1.5倍以上。这种计算只是建立在理论推算上,不是精确计算。按照三年后营业税降为5%测算,营业税及附加的减税幅度为37.5%,所得税增加,税收合计为266.65亿元,总体税负为58.02%。

四、几点建议

面对我国金融即将开放的形势,必须抓紧解决我国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问题。除了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企业内部问题外,我国长期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痕迹的金融业税收政策和制度,也是影响我国金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外部因素。过重的税收负担使金融企业的税后利润很低,难以持续地依靠企业自身积累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曾采取一次性拨付2700亿元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办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率。但这只是权益之计,如果长期使用此种“输血”性办法,既不利于提高国有银行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又会给国家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只有立足于解决金融企业的体制问题,同时调整对其的税收政策和制度,建立起我国金融企业良好的“造血”机能,才能既有利于金融发展,又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另外,考虑到我国加入WTO以后,将逐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即便我们采取内外资金融企业完全相同的税收政策和制度,但是由于外资金融企业的总部在国外,国外的金融业税收负担远低于我国金融企业,他们的分支机构可以得到总部资金支持,我国金融企业仍会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加上金融业本身的风险特点,随着金融业开放后的市场化进程加快,我国金融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抗拒风险的能力。所以,建议参照国际通行做法,考虑中国国情,逐步调整和改变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税收政策和制度。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金融企业的总体税负目标确定在40%左右。其中企业所得税按照国际通行及我国的改革思路,与其他行业的税制相同,总体不做特殊规定,主要调整流转税制。

从根本的制度建设上,应将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按照OECD多数国家的做法,对金融企业大部分业务实行不可抵扣的免征增值税办法,对手续费、咨询费等金融业务征收增值税。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国际上对金融业这种征收增值税的办法,也存在一些讨论和异议,认为需要寻求更好的征税制度,如已经有人提出对金融企业征收“现金流量税”的办法。

如果我国在未来3-5年不能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话,也可以在目前的税制下,为达到金融业总体税负40%左右的目标,逐步将营业税税率降到1.5%-2%。按照1999年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总税负测算,营业税降为2%,营业税及附加的减税幅度为75%,所得税增加75.45亿元,总税收减少近45%,总税负降到41.35%(如果加上不可抵扣的增值税,总税负还会更高一些)。

(二)金融企业税收政策调整必须以国有金融企业改制和改革为前提。

在没有对我国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实行改制和改革以前,“单兵独进”的税制调整存在很大的风险。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在没有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前,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虽然可以起到调动企业经营积极性的作用,但也造成利润和财务分配失控,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富了和尚穷了庙”的负面效应。因此,为了防止在目前国有独资金融企业体制下,调整税制后金融企业收益分配的“预算软约束”,应该在调整税制之前,先推进国有独资企业的改制。

(三)金融企业税收政策调整需要妥善处理好的两个相关问题。

一是金融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必然暂时减少财政收入。大体上看,政策一次性调整到位,按照现在金融企业营业税规模,财政可能一次性减少收入350-400亿元左右;如果分几年调整逐步到位,每年的数量可大大减少。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8篇

1.代办企业新设和迁移咨询费

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万元/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万元/家。该服务费不包括新公司成立时发生的如公司设立登记注册费、工本费、验资费、注册地租赁费、必备办公设施购置费等新公司应交纳的所有费用。

2.日常管理咨询服务费

项目内容为:代办日常出纳、税务、工商、审计等事务。按3万元/年的标准收取该项服务费。该项服务费不包含新公司日常运营应由公司自行承担、缴纳的所有费用。3.专项财税服务费项目内容为:负责取得并落实地方政府给予的财政返还政策及相关的各项事宜。按公司及由公司代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实际取得的财政返还、奖励金的18%收取服务费,且在公司或公司代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取得财政返还款后再行收取。

二、举例说明

1.成立投资有限公司

甲乙两个自然人股东分别投资25万元在地区成立注册资金为50万元的A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假设2013年实现投资转让收益4000万元,无其他收入来源及费用列支。(1)A公司政策利用1:A公司企业所得税为4000万元*15%=600万元政策利用2:A公司纳税总额超过50万元,可享受纳税额50%企业发展基金,即能取得600/2=300万元的税费返还,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为300万元。节税结果:A公司实际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0/4000=7.5%,低于内地25%税率17.5个百分点,优惠幅度很大。(2)A公司股东经以上计算,A公司2013年税后利润为4000-600=3400万元,假设在提取10%盈余公积后全部对两股东进行分配,则:甲乙两个人共可分得A公司税后利润3400*(1-10%)=3060万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3060*20%=612万元政策利用:个人股东可按照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享受50%的奖励金,即612/2=306万元,实际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综上,成立以个人股东组成的投资类公司,综合税负为(306+300)/4000=15.15%若设定非一般纳税人企业,加上费用后实际税负为【(306+300)+3+(306+300)*18%】/4000=17.95%

2.成立有限合伙企业

甲乙两个自然人成立A投资合伙企业,其中甲为有限责任合伙人,乙为无限责任合伙人。根据上述政策2的提示,为取得最大化的政策优惠,根据公司规划,甲乙双方可约定A企业盈余分配比例中甲方占绝大部分,乙方占绝大部分,假设甲乙分配比例为9:1,并对盈余全额分配,仍以上述投资收益4000万为例,则:甲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为:4000万*90%*20%=720万元乙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为:4000万*10%*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134.5万元A合伙企业共计缴纳所得税854.50万元政策利用:甲乙共计可获得奖励金为500*50%+354.50*55%=444.98万元节税效果:A企业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409.52万元,综合税负为409.52/4000=10.24%若加上费用后实际税负为(409.52+3+444.98*18%)/4000=12.31%综上,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成立投资类合伙企业更为有利。注:以上测算未考虑企业发展金、个人奖励金的循环纳税、循环返还影响;未考虑新设企业2万元服务费。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9篇

尽管“研究与发展”的基本定义在许多国家是相似的,但具体到各国还是存在差异的,主要体现在从如何界定符合条件研发费用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有的国家对研发费用的范围界定相对宽泛,包含了研发人员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用于研发活动资产的折旧费用及使用专利费用、合同成本、技术监测的成本,甚至还包含承包商的费用等;有的则相对严苛,只包括与研发直接相关的人员、材料等费用。在内涵方面,即便采取同样的激励形式,在加计扣除比例、抵免限额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外研发费用税收优惠的具体情况,下面以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为例,就研发费用税收政策进行较为详细地阐述。

(一)澳大利亚

1.税收政策。澳大利亚2009年12月颁布了新的研发费优惠政策,并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惠方式的转变,由加计扣除变为税收抵免。二是优惠力度加大,与之前采用125%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相比,新的税收抵免政策优惠幅度更大:以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30%计算,年营业额小于2000万澳元的小企业可以获得45%的可返还税收抵免(折算后相当于150%的加计扣除),且没有上限;年营业额大于2000万澳元的企业可以获得40%的不可返还税收抵免(折算后相当于133%的加计扣除),且不足抵免部分可以无限期向后结转。三是享受45%可返还税收抵免优惠的小企业标准放宽,由之前的年营业额小于500万澳元,年度研发费不少于2万澳元的双重标准放宽为年营业额小于2000万澳元的单一标准,同时可以享受现金返还。四是取消了税收抵免200万澳元的上限额度。

2.满足优惠条件的行业和研发费用的范围。凡是澳大利亚的居民,均可申请享受税收优惠;常设机构也可作为符合条件的实体申请。相对而言,所设定的申请研发费税收优惠的条件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行业。同样,在研发费用范围的界定方面也比较宽泛:符合条件的支出包括员工成本、直接成本、间接费用、物资、折旧及某些被定义为核心或支持性研发活动的资本支出。当然,利息支出和建筑成本除外。

3.知识产权和管辖权的限制。从2011年7月1日起,对知识产权的权属不再限定保留在澳大利亚。如果购买技术用于进一步研发,则可扣除的购买成本限于内部研发活动支出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允许研发活动在境外进行,但境外研发项目必须在开工当年取得政府批准。可享受优惠的境外研发活动必须符合严苛的条件:首先,这些境外研发活动必须对澳大利亚核心活动的完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这些活动无法在澳大利亚完成只能基于如下原因:无相关设备或技术,需要大量澳大利亚没有的生物,所需地理和地质特征在澳大利亚无法获得;最后,在总量控制方面,项目总成本的50%必须在澳大利亚发生。

4.其他事项。纳税人必须在纳税年度结束后的10个月内向工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部等其中一个部门备案,方可在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享受研发费用税收抵免。

(二)英国

1.税收政策。英国采取加计扣除为主兼有税收抵免的优惠方式激励研发创新,其特点在于简单、易操作和稳定性。英国政府规定,企业用于研发投入的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土地费用除外),可以加计扣除,并提供了两种基于公司规模的激励方案,一种针对中小型企业(SME),可享受225%的加计扣除;一种针对大型企业,可享受130%的加计扣除。税收抵免适用于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小型企业,抵免金额最高为研发费用的24.75%;未使用的税收抵免可以无限期结转用于抵消未来同一贸易下的利润,除非3年中的每一年都发生公司所有权变更或者贸易性质变更的情况。大型公司研发费用税收抵免没有上限;中小型企业抵免上限为每个研发项目750万欧元,超过该限额的不再认定为中小型企业。

2.满足优惠条件的行业和研发费用的范围。英国对适用研发税收优惠的行业类型没有任何限制,判定的唯一条件是研发活动的性质。但对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作出限定:加计扣除费用不包含资本支出,但用于研发的资本支出可以在发生年度申请全额扣除(而不是按照通常的规则进行摊销);研发费用不包含土地、专利和专利保护的支出。

3.知识产权和管辖限制。英国对知识产权的权属不作任何限定。

4.其他事项。英国对中小企业给予更多的研发优惠。中小型企业可申请65%与研发相关的分包合同费用税收抵免,而大公司只有在分包对象为特定对象如大学、卫生机构、慈善等单位情况下才可申请分包合同费用的税收抵免。此外,中小型企业不能申请享受小型企业的优惠政策(更优惠),但可以申请享受大型企业的优惠政策。2013年4月,英国针对大型公司出台了研发费用“超限额”的税收优惠。允许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公司获得现金退还,退还限额为全体员工的工资税和社保。目前“超限额”税收优惠与加计扣除并存,企业可在2016年4月前选择适用何种优惠,之后“超限额”税收优惠将强制执行。该计划不会影响目前中小型企业的利益。

(三)德国

1.研发激励政策。德国在研发创新方面主要采取现金补助形式,按项目发放。对于研发资金的投放没有严格的法律标准,补助金最高可达项目成本的50%,中小企业获得补助的比例可能更高。通常而言,对项目选择的标准包括创新水平、技术风险水平和经济风险水平。有些情况下研发贷款可替代研发补助。例如,向ERP创新计划提供的贷款高达其研发费用的100%,最高可达500万欧元。研发贷款发放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技术领域,而且没有申请截止日期。

2.满足优惠条件的行业和研发费用范围。取得现金补助或研发贷款的项目一般没有行业限定,但银行和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保险公司等通常不在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之列。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包括员工成本、材料、间接费用、分包合同、摊销和差旅费用。所提供的现金补助,一般通过报销已经发生的业务费用来实现。在德国符合条件的研发活动通常包括三类:一类是基础研究,旨在获得新知识的实验或理论基础研究工作;一类是行业研究,旨在开发新产品、工艺或服务,或提高现有水平等特定的实用目的的研发;一类是实验研究,包括设计草案、计划和原型的研发。

3.知识产权和管辖权的限制。德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地域限制,要求研发活动和研发成本必须发生在德国,不仅如此,研发项目的成果包括知识产权,必须留在德国。

4.其他问题。德国基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对凡是与增加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相关的研发项目提供资助的机率较大,不过高于750万欧元的大型项目要获取资助的话需获得欧盟认可。

二、各国鼓励研发投入税收政策的特点及评价

综上所述,各国研发投入的税收政策互不相同。一些国家对研发活动提供了相对宽泛的激励政策,不仅对研发领域不作限制或限制很少,还对研发提供资助,对从事研发活动的地域活动以及是否保留知识产权均没有限制,可以无限期结转未抵扣税款(亏损)等;而另一些国家提供的鼓励政策则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包括对合格的产业、合格的成本和合格的应用程序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更加强调在本国保留知识产权,且在政策中对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附加事先审批的条件,对本土研发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激励。从优惠方式的选择来看,主要的发达国家较多地采用税收抵免,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地选择加计扣除。总之,世界各国对研发活动的激励政策,应是与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相适应,并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实际税收征管水平,最终实现促进本国企业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根本目标。

企业税收政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重点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其经营风险较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税收支持政策。其中,有关融资和研发活动的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更直接。1.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者可获得更大税收激励,优惠力度逐渐增强,条件逐渐放宽。第一,股权投资人可以获得更大税收激励。在企业创业初期,企业急需弥补资金缺口,许多国家设立“天使税制”,分担投资风险,补贴投资收益,以鼓励更多天使投资。具体优惠方式包括:一是不论投资成功与否,在投资环节对投资额给予税收抵免或抵扣,属于前端优惠。二是对股权转让环节产生的资本利得给予税收减免,属于后端优惠,仅对投资成功者提供优惠。三是对股权转让环节产生的资本损失允许抵扣资本利得或普通利得,不足抵扣部分还可向前或后结转。多数国家的“天使税制”通过不断修订、完善,逐步增强优惠力度、放宽享受门槛,以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如,日本的“天使税制”开始仅对投资损失允许跨年度结转优惠,实施效果不理想。虽然2000~2003年每年都有所修订,但仅针对股权转让环节的收益和损失,实施效果仍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天使投资的回收期很长,对股权转让环节的这种后端优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直到2008年,日本对“天使税制”进行彻底改革,增加投资额可在税前扣除的优惠内容,实施效果才明显改善。英国的企业投资计划(EIS)自1994年实施至今共进行11次修改,主要是增加优惠内容、加大优惠力度和放宽享受门槛。如,2011年投资抵免比率由20%上升至30%;2012年,合格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的门槛大幅放宽,包括企业股权融资前的总资产由不超过700万英镑提高到1500万英镑,融资后由不超过800万英镑提高到1600万英镑,全职员工由不超过50人提高到250人;个人投资者对一个公司的投资额由最多为50万英镑提高到100万英镑。此外,2012年,英国政府实施“种子企业投资计划”,对投资种子期企业的投资人给予投资额50%的税收抵免等更大的税收激励。第二,以知识产权入股的投资人可获延期纳税优惠。创新型初创企业在设立时经常发生主要创始人以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的情况,即技术入股。许多国家对技术入股个人取得的股权所得给予直到股权转让时才需纳税的延期纳税优惠。以美国为例,一人或多人以其符合条件的财产入股某一公司,并在入股后成为公司控制人,财产转让的收益(损失)视为零,即入股时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直到下一个收益确认的事件发生时才需缴纳。其中,财产不包括服务、债权、现金、股票、其他有价证券和外汇等,但包括“知识产权”。2.中小企业享受“加强”研发税收优惠。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国对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给予“加强优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适用更高加计扣除比率或抵免比率。如,澳大利亚对年营业额小于2000万澳元的内外资企业发生的合格研发费用给予45%的税收抵免,大于2000万澳元的抵免比率为40%;法国对第一次申请研发税收抵免的企业,申请第一年抵免比率为50%,第二年为40%,第三年开始恢复到普遍的30%。二是应税收入不足抵扣或应缴所得税额不足抵免时,差额部分可在当年(或近几年内)获得现金形式的税收返还。如,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只对中小规模企业给予可返还税收。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研发税收优惠力度。此外,降低享受优惠的门槛条件也是税收优惠的重要方式。如,2009年,澳大利亚将小企业营业额小于500万澳元放宽到2000万澳元,以使更多小企业享受更加优惠的研发税收优惠。

(二)从供给端政策扩展到需求端政策

对研发、投资等环节的创新税收政策都属于供给端创新政策,即激励研发投入、科技投资等供给的增加。随着创新模式和创新需求的变化,许多国家都从战略、政策框架上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需求端创新政策,其中包括需求端的创新税收政策。需求端创新政策指通过创新增加需求、改善促进创新吸收的条件和提高对市场需求的认知等途径,刺激市场的出现或重构新的市场,加速实现创新扩散。目前,需求端创新税收政策主要集中在节能和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如,美国对进行可再生能源投资或生产的企业,允许其从以下两种税收优惠中进行选择:一是项目投资额的30%可享受投资抵免。二是2.1美分/每千瓦时的生产抵免税收优惠。又如,比利时针对个人的节能投资,允许投资额的40%税前扣除,当年不能完全扣除的部分可以向后结转3年,但最高扣除额为2000欧元,太阳能投资最高扣除600欧元。

(三)政策普恵性强,多采用税收抵免、抵扣等间接优惠方式

从优惠对象看,多数创新税收政策适用对象普遍,可降低征管成本。如,绝大多数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所有企业,只要研发行为符合条件就可享受优惠,并没有行业或技术领域限制。各国“天使税制”也都适用所有投资人,只要投资行为符合条件就可享受优惠,投资对象也基本涵盖所有初创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也都以股权激励行为为着力点,并不特别针对某类实施主体或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从优惠方式看,多数创新税收政策采用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加计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企业(个人)只有新增有关投资才能享受优惠,税收成本相对较低,且针对性强,效率更高。但税率优惠方式是通过增加企业(个人)资本存量产生的未来税后收益流现值的方式,使纳税人获得额外收益,并且通常需要对优惠对象进行界定,征管和遵从成本都较高,针对性较差。

(四)政策设计精细并进行定期的政策评估和严格的税收征管

发达国家创新税收政策多数细化程度较高,并通过不断完善,增加可操作性和政策覆盖面。以英国的研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例,政府制定《税收意义上的研发含义指南》、《企业无形资产研发操作手册》、《资本补贴法案》等法律法规,对合格研发活动判断、可加计扣除的经常性研发支出和一次性摊销的资本性研发支出做出详细说明。而部分国家由于政策设计不能精准针对预期激励对象而终止实施,如荷兰、瑞典针对天使投资人的税收抵免优惠都因无法阻止热钱享受优惠而终止实施。此外,许多国家对政策实施效果建立跟踪和评估机制,税务等相关部门对外实施情况和政策评估报告,这也成为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

(五)创新税收政策逐步覆盖创新链条主要环节

创新链主要由研发、商业化和市场化三大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需要不同创新主体参与。如,研发环节涉及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易、稳定的研发团队等子环节,商业化和市场化环节需要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其中,对研发环节的税收优惠已成为国外创新税收政策在创新链上的支持重点和争夺研发资源的主要手段。2000年以来,创新税收政策开始对研发子环节给予支持,同时扩展到商业化和市场化环节。对产学研的支持主要通过加强研发税收优惠实现。如,法国规定,从2004年起,如果企业将研发项目转包给与其没有依存关系的公立研发组织、有权授予硕士以上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科技合作基金、科研公立机构、经认证投资于研究领域的公共基金等,相关研发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200%计入抵免额基数。对技术交易给予支持的代表是欧洲从2000年后兴起的“专利盒”政策,即对技术交易所得给予所得税优惠。由于技术交易只有在研发成功时才能实现,而研发活动的结果可能面临失败。因此,“专利盒”政策在许多国家被定位为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衔接”政策。股权激励税收政策面向所有企业和雇员,对高科技企业的稳定和吸引研发团队具有重要意义。以美国为例,限制性股票获得者可根据股票价值预期选择提前在授予日纳税;多种“税收意义的股权激励计划”可享受税收优惠,其中职工持股计划获得者可到股票转让时就全部转让所得缴纳资本利得税;“法定股票期权计划”获得者可享受延期纳税,但必须满足“被授予人自行权日起持有股票时间至少1年,自授予日起持有股票时间至少2年”等多项条件。对商业化环节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天使投资等投资者的支持。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融体制改革前,对中小企业初创期资金的支持主要是政府补贴,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几乎不存在鼓励个人投资的政策措施。直到1997年,日本开始实施激励天使投资行为的“天使税制”。对市场化环节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节能和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新产品销售的支持。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加剧,比利时、德国等国家都对个人或家庭购置节能设备或环保汽车给予一定比例/数量的费用扣除或税收奖励。

(六)税收优惠强度持续增加

近年来,多数国家都开始实施研发税收优惠或大幅提高优惠力度,特别是对小企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韩国、新加坡、爱尔兰、法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一步加大研发税收优惠力度,以刺激研发投资,应对危机。如,2008年,英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中小企业允许的加计扣除率由原来的150%提高到175%,2011年提高到200%,2012年提高到225%;大企业的加计扣除率从原来的120%提高到130%。

二、我国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主要创新主体和创新链主要环节的创新税收政策体系,激励力度较大,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估算,2013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项创新税收政策的税收减免额超过12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2%、全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20%。可以说,我国创新税收政策的数量、税收补贴总规模和强度已居世界前列,但在支持结构、普适性、优惠方式、政策细节等方面的不足影响了政策效率。

(一)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税收政策缺失

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一国经济的新生力量、新兴业态、新经济增长点。税收政策的市场性和普适性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利用市场机制调动金融等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聚集。与国外中小企业是创新税收政策支持重点不同,我国对中小企业创新无特别税收支持,创新税收政策的支持对象存在结构性失衡。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率优惠对象主要是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难以认定;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盈利少甚至无盈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又无特别优惠,可获减税额有限;中小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者和技术入股者无特别税收激励,税负较高。

(二)部分政策普惠性差,激励效果有限

与国外创新税收政策多针对特定行为不同,我国许多创新税收政策存在领域、对象、时间等限制,普惠性差,未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优势,激励面收窄,激励效果有限。如,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规定研发项目必须满足一定技术领域或行业限制;风险投资70%税前扣除优惠的享受对象仅包括备案的创业投资公司,具有相同投资行为的其他投资者无法享受,且投资对象要求必须为通过认定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并非所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允许的技术许可权转让必须是“5年以上全球独占许可权”;股权激励税收优惠不以股权激励行为为着力点,更强调实施主体,目前仅有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和参加股权激励试点的高新技术企业雇员可以享受,但优惠力度有差异,且仅允许股权奖励这一种激励方式,不符合企业股权激励实际。

(三)优惠方式多为直接优惠且需政府认定,税收成本高

与国外创新税收政策多采用间接优惠方式不同,我国许多创新税收政策采用所得税率减免的直接优惠方式,且多需要政府认定。如,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动漫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等可享受15%或更低的企业所得税率优惠。但直接优惠方式税收成本较高、针对性较差,政策效率相对低,且认定条件越复杂,税收征管和遵从成本越高。

(四)部分政策细化不足

从我国现有创新税收政策看,部分政策细化程度不高,可操作性差,有的法规描述过于简单。政策执行中面临千差万别的细节问题,由于缺乏判断依据,带来相关部门的理解不一致、执行不一致,有的甚至无法落实。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部分认定指标核算与界定标准模糊,如“总收入”是否包括投资性收入等非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如何核算等都存在争议,在实践操作中留下较大模糊地带;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享受增值税(原营业税)优惠缺乏操作细则,在执行中难以证明其与技术转让或开发有关,难以享受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活动的界定过于抽象,又缺少细化的操作办法,税企认识差异较大,税务部门执行困难;虽然有些地方建立了税务与科技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但大多程序复杂,执行标准不一;科研机构和高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权形式奖励技术人员,但获奖人申请个人所得税免税需提交的《出资入股高新技术成果认定书》依据的两个文已经于2006年废止,根本无法获得。此外,我国没有建立对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定期跟踪和评估机制,有关部门对税收补贴的规模、政策激励效果、企业在申请和获得减免税中遇到的问题等都缺乏准确判断。

三、完善我国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建议

我国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正处于转变的过渡时期,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创新税收政策对创新资源的协调配置作用将越发重要。借鉴国外经验,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一)建立向中小企业倾斜的创新税收制度

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制度包括:一是提高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率,如,在现有的150%基础上提高到200%,并对不足抵扣部分给予税收返还或允许无限期向后结转。二是对一定期限内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所有投资者给予投资额70%的税前扣除,投资损失允许抵扣普通所得。三是允许技术入股个人延期到股权转让时纳税。四是允许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亏损向前结转3年或成立5年的企业亏损允许无限期向后结转等。

(二)进一步增强创新税收政策的普惠性

应增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的普惠性。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取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行业或领域限制。二是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由分类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向推进,建立促进风险投资的普惠性税收激励制度,对所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投资者给予相同的税收激励,只看激励行为是否合格,不论投资者的性质特点,基本实现“税收中性”。三是对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取消技术许可使用权转让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对技术使用权许可与技术所有权转让采用相同的税收待遇。四是对于股权激励所得税优惠,对所有创新主体实施股权奖励的个人所得税延期到转让时纳税,同时,制定“可享受税收优惠的股权激励计划”,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给予优惠。

(三)逐步减少直接优惠,增加间接优惠

当前,我国处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创新领域的市场失灵领域,需要国家财税支持。我国已经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下,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增幅必将随之下降。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原有粗放型优惠方式不宜持续,提升效率才是关键。因此,建议结合我国税制改革、税收征信体系的建设,尽快清理和规范直接优惠税收政策,可归并的归并,尽量改为以活动或行为为政策着力点并采用间接优惠方式,从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效率。

(四)进一步细化政策实施细则,建立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针对我国部分创新税收政策实施细则不清的问题,建议出台更加细化的实施细则或指南,加强政策执行力,统一执行标准。此外,我国没有建立对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定期跟踪和评估机制,有关部门对于税收补贴的规模、政策激励效果、企业在申请和获得减免税中遇到的问题等都缺乏准确判断。建议逐步建立对创新税收政策的定期评估机制,为政策完善提供依据。

上一篇:会计税收筹划论文范文 下一篇:行政处罚法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