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范文

时间:2023-02-28 16:30:14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资源交错;企业社会责任;对策建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贡献。研究本课题有助于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使之更好地履行企业公民的义务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平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建议,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实践和落实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

(一) 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竞争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与企业个体利益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并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二)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文化

作为企业,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响应中央号召,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安全。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般企业内部主要是存在社会资源的交叉管理,资源的局限性以及市场的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公司社会责任实施的脚步,人员劳工的工作时间有时过长,出差频率较大,以及保障制度的不够健全都是公司现存的问题。

(一)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整个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与缺位是导致信息类公司责任感缺失的大环境。中国处在一个特定的转型时期,一部分人通过金钱、财富等物化指标来衡量人的价值,利己、实用、功利主义思想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二) 信息类行业本身的不成熟

很多从业人员水平素质良莠不齐,一些法规建设不够健全。自己本土的理论相对比较匮乏,企业本身也缺乏对国内市场的研究了解和对国外相关广告理论的整合消化。相关法律规定也十分欠缺或不够严谨、不便于操作,相关管理部门对问题也重视不够。这决定了我们的信息类从业者制作出的作品在创意上、文字表现上一时难以摆脱稚气与对即成信息的模仿,也决定了现在我们的信息类市场必然是有些混乱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状。另一方面,部分信息类从业人员虽然很专业。但又过于追求市场细分和与特定的目标对象的沟通,信息创作立意狭窄,缺少冷静理智全面的把握,忽视其他公众,于是才有了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信息传达类作品。

(三) 信息把关人的职责不能很好地坚守

“传媒对信息类公司收入的依赖日益加大,因此也积极推动使用信息类公司。媒体试图让企业相信,信息传达是合算的,尤其是在一个特定的媒体做更合算。”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为了媒体生存,吸引消费者注意。对于此类公司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给社会各界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周,一切信息元素都围着经济效益转,唯利润是图,再加上缺乏诚信意识,监管审查不得力,使得某些媒体成为社会道德缺失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毁坏了媒体的信誉和口碑,降低了品位和公信力。

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价值取向的体现,关乎着企业形象的长期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具备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做好商品的品牌建设的同时树立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大旗,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爱戴。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如下:

(一)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 利用社会性他律机制,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构建不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的领导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效益为重点,而是应该多多元化,多角度地把握整体企业。从战略的高度形成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要把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制定出各种有效的合理监督体系,以求保障社会责任建设的正规化、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将企业纳入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去,进一步增加投入,明确分工,完善制度,建设以诚信和共享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信用体系化,通过相关的网络平台以及现代化的工具的运用,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性,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力度。

(三)注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前,国内企业的发展缺少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企业经营者把目光更多的放在了经济增长的方面上。但在今后的发展中,管理部门将强化劳动保护立法以及制定强制性的标准措施等,迫使我国企业在追求经意效益的同时,不得不把环境保护的方面纳入社会责任中去,促使处于单一原始积累尽快走向以人文发展跟根本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未来负责的表现,它的实施要有超前的认识,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有系统向和创造性。企业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首先要从观念上加强认识,使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然后才能使企业积极主动的履行社会责任。相关部门可以树立正面的典型,做好良好的舆论导向,对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恶性事件予以曝光和严厉的惩罚。结合新闻媒体的资源,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事件报道的力度和深度,增强全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加大对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企业处罚力度,通过经济、行政、法律、道德、媒体曝光等多种手段,增加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如此一来,能够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编著.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2篇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传统公关活动的改进

目前,很多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仅仅是对传统的公关活动的一点点改进,旨在通过展示出“良好企业公民的样子”以塑造一个更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投入只能招致公众的冷嘲热讽,却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样,这些活动也不能使得公司通过对社会友好的行为获得任何利润上的回报。

其实,如果企业能够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话,企业社会责任是既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也能为你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竞争优势

政府、活动家和媒体越来越经常地要求企业需要对其经营行为的社会后果负起责任。作为回应,企业社会责任在每一个国家都已经成为企业领导者不可规避的首要问题。然而,我们却经常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些活动建立在公司和社会对立的假设前提下,而事实上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社会与公司相互依存,改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

第二,这些活动强迫公司通过十分普通、没有差异的活动去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根据每个公司的特点,考虑每个公司的战略来做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企业战略引领社会责任活动

如果公司能够用他们选择核心业务那样的方法和框架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机会,他们就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并不简单意味着成本、约束或者说是慈善活动的需要,而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WholeFoodsMarket、丰田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

Porter和Kramer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指出社会福利和企业增长并非一种零和博弈。他们也介绍了一种分析框架,企业可以此分析他们商业活动的社会影响、发现可以实现商业与社会双赢的商机、决定他们应该采取何种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并且找到最佳的途径。要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危机控制的手段或者公关手段,这对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思维革命的要求。作者警告,这样的思维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是决定成败的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3篇

联合国正式介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主要标志是前秘书长安南提出的“全球契约”计划。

为推进全球契约的实施,联合国专门成立了全球契约办公室,并与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工发组织设立了一个工作团队,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成立了40多个地区网络(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也在其中),在拉丁美洲、非洲、阿拉伯、南亚、中亚、东亚和北美每隔一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区域具体问题,交流这方面的知识,就对话、学习、项目、推广、交流等问题同其它全球契约网络及纽约全球契约办公室联络,交流知识。联合国还于2005年6月成立全球契约理事会,由企业、劳工、国际社会及联合国系统的代表组成(全球共20人,中国企联副理事长陈英是理事之一),为全球契约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此外,还成立了全球契约基金会,从私营部门集资,支持全球契约开展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球契约”计划已经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3 000多家著名大公司参与。

2005年6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根据全球契约顾问委员会建议,通过“全球契约诚信措施说明”,具体列出了监督参与成员实施“全球契约”的措施。尽管说明中重申该契约不是、也无意成为强制遵守的倡议,但其监督机制借鉴了许多国际法的履约做法。

“诚信措施”规定,参与公司如果连续两年未提交进展报告将被视为“不积极”成员,并在全球契约网站公布,暂停其使用全球契约标识和参与全球契约活动的权利,直至重新提交报告。

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

人权――原则1:企业应该支持并尊重国际公认的人权;原则2:绝不漠视践踏人权的行为。

劳工标准――原则3:企业应该支持结社自由和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 原则4:彻底消除各种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 原则5:有效消除童工;原则6: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

环境――原则7: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 原则8:主动增强环保责任;原则9:鼓励环境友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反腐败――原则10:企业应反对各种形式的腐败,包括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性质

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社会责任(Society Responsibility,SR),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名词。应该怎样理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的一些学者通常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决策者采取保护与促进社会福利行动的义务;琼斯福•马可圭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更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其他责任;一般认为,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为本身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性质:正是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浑然一体和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人类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外在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组织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来源: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企业拥抱“企业社会责任”新时代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相继针对中国供应商和分包商开展了以劳工标准检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活动。中国企业起先对这种检查并不欢迎。一些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认证标准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绿色壁垒之后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新型贸易壁垒。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逐渐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地扛起了社会责任的大旗。

之所以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是因为全球化对企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的大背景需要企业有新的操作规则,需要企业在国际对话中使用新语言,那种传统的一提企业只讲规模、产值、经济效益而不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会越来越丧失说服力。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2006年3月10日,这家拥有150多万员工的企业首次对外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阐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价值观、核心业务运作的基本理念、对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定位和具体行动以及公司重要的“六个角色定位”和“十个方面的社会责任”。

如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当然不只是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10月15日,国内首家以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为宗旨的企业民间机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以下简称同盟)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这个由招商银行、IBM、万科、Nokia、平安保险、TCL、均瑶等知名企业和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民间组织试图联合众多企业结盟,来推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并立志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民间机构”。

中国企联雇主工作部主任刘鹏认为,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强化企业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担负的责任;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造福用户,可以展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提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内涵性 研究方法

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

(一)形成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英国人欧利文・谢尔顿提出。他提出企业经理们需要采用三个社会标准来进行管理,在这三个标准中引入企业责任和社会正义,希望企业更加注重公共福利。之后至1953年霍华德・博文(Howard Bowen)发表了名为《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人们才开始了这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现代讨论。20世纪60年代,戴维斯强调“责任铁律”,即“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与他们的社会权利相称”。因此,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考虑或回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实现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

(二)争论阶段

CSR之学术论战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一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一曼恩之争使得贝利一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研究

(一)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多德等CSR早期开创者认为,CSR是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之外所负义务的概括,这一提法因其含义模糊而无法获得认同。麦克奎尔1963年明确地将CSR延伸出经济和法律范围之外,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到了20世纪70年代,CSR概念得到了扩展。1979年,卡罗尔提出了一个至今仍被广为引用的概念,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法律上、伦理上和自行裁量的期望。”卡罗尔认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经济责任是基础,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又不断衍生出公共责任、企业社会绩效、经济伦理、企业公民等一系列概念。

(二)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CSR研究较晚,最早的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2000年以后,CSR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我国对CSR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对国外相应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的阶段,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总体来说各国学者对CSR认识的共同点:1.都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是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2.都认为企业应该在法律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行;3.都认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应该考虑经济利益;4.大部分认为企业除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三、如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利益相关者管理

1984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一个利益相关者方法》中写到“经理们对利益相关者担负受托关系”,他将利益相关者理解为那些在企业中拥有利益或对企业有要求权的个体。此后,利益相关者理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按照该理论,一个负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关注所有合适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而不仅仅是企业股东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管理试图将在企业中拥有利益的团体整合为管理的决策制定者。

(二)事项管理

被沃迪克和鲁德(1986)定义为,“公司能够识别、评价那些可能对公司有显著影响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事项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通过事项管理,企业能够识别社会事项对企业的潜在影响,从而引导企业对那些有重要潜在影响的社会事项做出反应。通过事项管理的方式来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如果社会不能动议某个事项迫使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企业就会逃避它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因此,这类企业可以被认为是相当功利的。

(三)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最普遍的是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SA8000,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体系。这是由企业自愿申请认证的一套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适用于各种社会组织、团体,但目前主要在生产型企业中开展认证和监察。SA8000以一致的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涉及企业对劳工保护方面的最低要求,包括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童工、公司不得对员工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公司应尊重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等内容。有关企业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或观点,有的是原则性的框架,有的则是相对具有操作性的。由于研究较晚,理论方法还比较缺乏,需要各国学者积极的探索。

四、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职能;道德伦理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要求企业超越只对股东负责的局限,也要对其经营活动的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既保护他们的合理利益又要减少对他们的不利影响。我国在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中明确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其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商业伦理的一个方面,具体体现在:

1.企业对顾客的责任:向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尊重顾客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使顾客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产品。

2.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如倡导合理消费,避免过度推销和消费、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3.企业对环境的责任:既要维护当代人福利,又要留给后代人一个美好世界,保护生态物种。

4.企业对社区的责任:造福社区,支持社区发展,支持社区福利投资,热心于公益事业,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大做强,但代价也非常沉重。2012年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报告称,中国有六成企业处于“旁观”阶段。主要体现在一些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2013年全国出现大面积的有毒雾霾天气,亦引发了网民的严重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些企业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却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结果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岌岌可危。

第二,恶意侵害消费者事件频发,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不断升级。

其中人们最关注尤以食品安全为焦点,因为食品行业直接牵涉到消费者身体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从毒大米到增白剂面粉,从毒奶粉到假鸡蛋,从地沟油到毒馒头事件,中国最基础的食品安全环节都连环中招。这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而是已经牵涉到企业的伦理道德

第三,企业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不顾劳动者的权益,在劳工合同中制造陷阱,逃避企业的义务而增加劳动者的义务,在农民工就业领域更是大量存在企业利用部分缺乏法律法规意识的劳动者的无知性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在员工为企业工作期间,企业往往只关注员工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三、导致中国企业责任缺失的原因

中国企业为什么很难成为百年企业,很难做到基业长青,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使命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使命定位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股东是少数几个人而不是社会和广大人民,所以这里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成了为少数人挣钱的最大化。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方面。政府往往追求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忽略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从而是企业逃避社会责任有了可乘之机。再就是,我国还未成立正式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而且企业责任制度不完善,政府推动力度不足,使得企业更加缺乏责任意识。

(二)企业自身。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淡薄,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企业从单纯执行国家计划到强调企业的盈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生存纷纷降低成本,特别是减少在生产安全方面的投资,这给生产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埋下了祸根。

(三)消费者。许多消费者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对企业欺骗行为忍气吞声,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第一、牢固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都有特色鲜明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反观我国众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漠。要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健康发展,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此,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主动纳入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并通过制度的形式使之成为企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第二、加强政府的职能作用。针对我国现有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范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的现实,政府必须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将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转化为详尽的成文法律,一旦将社会责任转变为法律义务,就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对规范企业行为起到强制性的作用。有了完善的立法,还要严格执法,做到执法程序明确简化,监督工作规范严格,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企业在法律面前,在国家机关的监督控制之下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加强社会舆论宣传与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的外部推动力。要想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仅仅靠政府加强监管,而没有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恐怕会事倍功半。所以媒介舆论参与,可以引发企业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和思考,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的宣传推广,提升那些积极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的品牌形象。通过生动鲜活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为其它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供榜样。因此,加强媒体舆论的民主监督必将强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CSR既是道德要求,也是企业的理性选择,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有利于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6篇

在我国,无论是学界还是企业界,当前对企业社会责任还不够重视。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还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认识,也没有主导性的观点。在企业界,我国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还处于低级阶段,企业行为失范的现象比较普遍。[2]尤其是近年来,煤炭工业矿难频发,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劳动争议仲裁增多,环境污染时有曝光,伪劣商品屡禁不止,食品、药品安全面临挑战,这些问题无不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不仅使企业员工、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社会利益冲突,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从长远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既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立体审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其表现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社会系统角度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一)人本观的缺失

企业处理个人与企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应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适当的专业培训、与员工签订公平的劳动合同等。然而,现实中的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本观的缺失:

一是劳动合同问题。在现实中,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有合同,其劳动合同的内容也不规范。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存在没有规定雇工雇佣期限,没有涉及与工伤处理相关的工资发放、医疗、抚恤等问题。

二是劳资纠纷问题。近几年出现了雇主与雇员利益分化所带来的劳资冲突。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劳动仲裁受理的争议数量达到15.4万件,2o04年上升到26.o5万件,年均增长24。2002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47万件,2o06年上升到12.6万件,年均增长10.449。

三是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有的企业由于职工流动性大以及保险意识不强而造成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方面的保险覆盖率偏低。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投入而没有必要的安全生产防护,工作环境恶劣,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得不到保障。据2008年33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2007年全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O6376起,死亡98340人。2003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3]

(二)法律观的缺失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是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基本要求,但在企业实际运行中,法律观的缺失比较严重:

一是生产销售假冒劣质商品现象。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在实际生活中,企业生产销售假冒劣质商品现象严重,如“苏丹红”、“三鹿奶粉”事件都是企业缺少社会责任的典型。二是偷漏税现象。偷漏税成为一些企业利用转型期体制上的漏洞和法制的不健全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据2008年4月25日《浙江日报》报道,仅浙江省国税局2OO7年就立案查处涉税案件12222件,补收税收14.78亿元,涉税税金100万以上的案件就有168件。三是虚假报表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取得上市的资格和条件,在上市前的准备中存在着大量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其中突出的就是做财务假账,如“银广厦”事件、“蓝田”事件等。四是商业贿赂现象。贿赂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经济行为中,企业贿赂集中体现在贷款贿赂、工程招标贿赂、股票上市贿赂、拉拢客户贿赂等。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2007年以来,全国有260多万个企业事业单位和49个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共收缴不当所得12亿元,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l9085件、涉案总金额42.06亿元。

(三)信用观的缺失

2002年10月,商务部、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因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达到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做假账。2006年,国资委在对181家中央企业的财务审计报告突击检查后发现,有13家企业的财务审计报告结论与事实相反;120家财务审计报告不充分;80家总资产损失超一成;财务中介收钱后做假账。然而做假账的现象地方企业比中央企业更为严重,如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隐瞒缩小利润、上市公司则虚报扩大利润等。二是企业合同违约。据国家工商局及商务部统计,全国每年订立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万亿元。1990年以前的合同履约率是80%一909,6,1990年以后的10年,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有些地区的履约率甚至才30左右。三是企业相互拖欠货款。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四是广告虚假,信息失真。利用广告、信函、传单等散发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主要表现在:扩大产品性能和作用、产品名不副实、无中生有、不法分子或中介机构利用广告骗钱等。

(四)社会观的缺失

近年来,受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企业较少考虑环境保护。不少企业的利润是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导致经济、自然与环境之间产生大量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

一是能耗和物耗比较高。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对公司2005年经济活动分析中谈到: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约占全世界的1/4、氧化铝约占1/4、水泥约占1/2、煤炭约占1/3、发电量约占1/8,而GDP总值却不足全世界的1/30。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再生化率不高、循环经济比较落后。2005年,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和20%。二是缺少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少企业缺少环境保护意识,超标准地排放“三废”,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破坏、资源短缺等现象发生。全国城市地区大气质量很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北京、天津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仅为241天和305天。三是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够关心。企业从社会所得之后,应该主动地回报社会。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企业不超过10万家。可见,企业慈善公益理念尚未形成,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深层剖析: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源造成以上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各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企业本质和制度缺陷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必然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个体小生产者之所以向协作转化、组建企业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指出作为个体小生产者进行协作的根本目的是因为协作生产具有比单个生产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获取更多的规模效益的诸多优越性。因此,企业的产生本身是为了自身更好的追求最大利润,这就是企业的经济属性,即企业的存在以盈利为目的。在利润和责任问题上,马克思曾做过经典性概括: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为了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虽然弗里德曼关于“企业的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已经失去了统治地位,但是企业的逐利性本质始终和社会责任是一对矛盾。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艰难地走过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对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强烈欲望,在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二者的权衡中往往屈从于后者。同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和市场体系还不成熟和完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法律滞后等因素成为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的客观所在。

(二)劳动力供求失衡和相关法律滞后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实性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严重的劳动力供求失衡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现象。美国学者朱迪斯·巴尼斯特为美国劳工统计局提供的2002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是64美分,而在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报告中,2002年美国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大批劳动力纷纷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同时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职工需要就业,劳动力的过剩和就业岗位的有限造成了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劳动力成本低廉。这种现状使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对工人任意延长工时,压低工资。而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的工人处于弱势,加之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知识,就不得不接受剥削。相关法律的缺位与劳动力的严重过剩和劳动力成本的低廉,致使企业在关于员工社会责任缺失问题上占据主动。立法是经济行为中维护经济秩序和制定经济规则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立法又往往滞后于现实需要。在新的规范确立之前,企业的行为无准确的原则可依,市场暂时的无序和混乱是必然的。立法的滞后性和经济规则的缺乏是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先发原因。

(三)社会价值观分化和利益相关者监管不够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外部性

当前中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社会价值观的分化。在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同时,消极、负面的东西在中国社会占了一席之地,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缺少应有的规范,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使企业的行为产生盲目性而失控。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哲学的定位,并从本质上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向。我国企业不仅在行业、规模上存在着差异,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面对艰难发展中的价值选择,有些企业选择了逆时代的商业价值观,出现了为自身利益不顾社会后果的行为。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监管力度不够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外在因素,包括: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监控能力与执法力度不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不完善,利益相关者的维权意识与行动能力薄弱,社会机构、媒体与公众的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的影响不强等。其中,政府的促进和监管在利益相关者中的作用发挥尤其不够。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一是错误的政绩思想。地方政府把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作为造福一方的政绩,较少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政府在与资本的博弈中,使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任由企业违背社会责任的各种行为。2OO8年,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溃坝事故就是一起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典型的重大责任事故。二是官员认知上的贫乏。尽管国际上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传人中国已有时日,而且学界的探讨也已相当深入,但很多地方政府官员仍然不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其意义和作用理解和认识不够。同时,消费者和员工作为主要相关利益者维权意识不够。新闻媒体利用传播媒介宣传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不够。

(四)企业经营者素质差异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不均衡性

现代经营理念认为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必须要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相应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现代经营理念并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本土企业绝大多数未完整接触过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对社会责任的内涵没有统一认识,在履行社会责任时表现出不均衡性。有的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付出有损于本企业利益的代价,把社会责任与企业对立起来;有的认为企业责任是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同时赚取利润,因而企业只需要对股东及员工负责。有些经营者则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多捐助。认识的不一致和不全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因而,一个企业如何理解和对待社会责任取决于企业管理者们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境界。其实,企业既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又是一个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时,必须从道德的角度使自己的经营行为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

三、加强措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21-03

【作者简介】孙向东,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企业财务与经营管理。(河南郑州450052)

2006年5月10日,国内几大报纸都以大篇幅报道国家药监局喊停美容产品“奥美定”的经过,个中曲直,令人唏嘘。一个被外国公司视为危害自己国人健康的公司,为何在国内所向披靡?“奥美定”还未通过产品检验,就获得临床试用资格,国家药监局为何如此“宠爱”这家公司?按规定要用2年做临床试验,为何才过7个月,国家药监局就给“奥美定”放行?3年183份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为何没有及时被叫停?多年来,有不少有良知的学者强烈抵制这种产品,有的学者甚至上书中纪委……,为何迟至今天才刹车,以致30万人成为受害者!有人因此而导致并发症,痛不欲生。

闹得沸沸扬扬的SK―II化妆品被查出含有违禁成分遭到媒体和消费者的猛烈抨击。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查出SK―II系列化妆品的9种产品中含有铬和钕等物质。此事一经公布即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声讨浪潮一波高过一波,但SK―II的当事单位则一再声称产品没有问题。一方面坚称产品合格,一方面又允许消费者无条件退货,SK―II此举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忘却了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SK-II的当事单位不得不咽下自己所种下的苦果。

近期,部分煤矿、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甚至一些国有企业因为下岗补偿问题引发的劳资纠纷和上访事件,以及一些私营企业存在的为员工购买保险的漏洞、职业性中毒、职业病、拖欠工资等问题频频见诸报端。一连串频频发生的重大灾害性责任事故历历在目,一连串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让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事件的发生?我们真切地呼唤:企业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的缺位。法律制度的缺位,首先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缺失。1999年春天,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向美国地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东芝公司与原告庭外和解,50万美国东芝用户获得10.5亿美元的赔偿。然而,相同的质量问题,中国的东芝用户却得不到任何赔偿。三菱帕杰罗事件中,日本三菱公司拒绝召回在中国销售的有缺陷的汽车。两家公司的解释都是中国没有相关的法律。

其次,法律制度的缺位,表现为相关质量标准的滞后。目前,在不少领域和行业,我国的相关质量标准确实远低于欧美等国家地区的标准,不少在国外早已属于超标甚至属于淘汰的产品,由于符合我国的质量标准,而得以源源不断地生产、销售。粗劣的技术、过低的标准,不仅让本国的产品难以顺利进军国际市场,而且,也必然会给某些不良企业生产、倾销某些劣质产品以可乘之机。

2.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概念,对它的利害也没有清醒的认识。政府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即使有些地方政府了解情况,也并没有从整体上积极推进。SK―II化妆品质量风波事件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相关政府部门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能缺位,据广州宝洁公司SK―II发言人刘玲称,SK―II1998年进入中国,这8年来,没有人对SK―II的产品再进行检验。

近期,尽管SK―II在部分城市恢复上市,但从政府有关人士的解释中,我们知道产品的质量问题依然存在,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依然在市场经销,如此的无奈,何人能解?

3.缺乏有效的集体诉讼机制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奥美定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美国妇女的“幸运”,同样是隆胸失败,1991年,阿拉巴马的布伦达・图尔小姐硅胶模生产厂家,当年7月,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判决厂家向她赔偿227万美元!经过大规模的诉讼之后,生产这种硅胶的美国道科宁公司在1998年7月8日同意向17万隆胸妇女赔偿总计32亿美元,这家公司也因此破产。要是中国法院判赔偿每位受害者2万元人民币,30万受害者总额60亿元,也能让这种公司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杀鸡做猴,看谁还敢拿金钱开路,毫无顾忌地去侵害百姓的权益。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国目前在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依然缺乏较为有效的集体诉讼机制,往往需要消费者单枪匹马地应战。而面对相对较为分散、力量弱小的消费者,不少财大气粗的跨国企业也就有恃无恐;另一方面,则在于我国的现有法律制度对此类违法行为惩戒力度太小,无论是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还是民事诉讼法、产品质量法,不仅相关的规定都相对笼统,消费者很难借以胜诉,而且,即使勉强胜诉,也只能拿到微乎其微的赔偿款,对违规公司来说很难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4.企业员工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太差。据深圳市有关部门反映,到该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的外来工缺少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了解法律程序,缺乏证据,致使许多案件难以立案。这些员工大多都是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外来务工者,文化程度不高,一般也就是初中毕业。他们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只要能够赚钱,不管多么辛苦,他们都能够忍受。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大多数都愿意多加班、多赚钱,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应得的利益和权利。所以。他们总是处在任由老板摆布的地位。

5.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没有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意识,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在这方面涉及更多的是,企业失信、欺诈行为严重危害到社会,极大地增加了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败坏了商业风气和市场环境,影响到企业甚至一国的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领导者忽视了这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没有强化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没有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企业没有从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奖惩机制、管理制度等多方面人手,加强防范和化解信用危机。国家缺少各种有关诚信经营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企业诚信经营无章可循。

6.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的运营方式,公司漠视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的公司和管理层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愿意为公司长期发展和竞争力支付社会成本。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换取长远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有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才能够

很好地克服短期行为、违法行为,投资人的权益才能够得到维护,市场环境才能够得到优化,职工、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护。从社会来看,只有具备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以企业的利益为纽带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社会进步与企业社会责任

推动社会进步主要有三种力量在起主导作用,即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政治家决定了一个时期国家的政治格局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开放的程度,科学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而企业家作为第三种主导力量,决定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探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梳理一下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谈到企业社会责任,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职工合法权益、依法纳税、环境保护或者献爱心、募捐等问题。笔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三个层次:即基本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进步责任。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的收入、住房、医疗,依法纳税、合法经营等,这些都是基本社会责任范畴,这是企业作为社会一员的起码要求。其次,企业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在对企业环境、企业公共品的占用、消耗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企业应该有一个道德规范,当市场责任约束不了企业行为的时候,要有一种以人为本,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企业的社会进步责任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价值观、国际化标准和区域形象代言。在衡量企业的众多标准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核心价值观,一个好的企业如果能够产生正确而又健康的核心价值观的话,他的员工所继承的价值观就会向社会外延,并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尤其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好的企业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延,他的价值观会影响着一个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拉近的主要原因是标准的跟进,一家企业要成为国际级的企业就必须引入国际级的标准。我们需要用国际化的视野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用国际化的手段整合资源,用国际化的标准管理企业,只有如此,才能造就国际化的企业,只有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会越来越小。

企业应当成为区域的形象代言人。双汇之与漯河、新飞之与新乡、海尔之与青岛、三鹿之与石家庄,说不清楚到底是名城催生了名企,还是名企传播了名城?但是有一点我们很清楚,那就是企业已经与这个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了,企业成了城市的最好名片。试想,如果美国没有了微软、波音,没有了IBM和麦当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况?

三、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1.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要从公司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为社会作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但是,企业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和运作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完全是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靠民众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目前既缺少民众社会的基础,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就显得更为重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

2.加大处罚力度。应重在处罚个人。有权必有责,有责必要究。如果企业没有履行其相应的法律义务,则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然而,我们目前的制度设计往往是在事故发生以后。直接追究公司责任,对公司进行罚款,而造成事故的相关决策者和责任人却往往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公司受到处罚,损害的是股东的利益,而真正的肇事者却依然逍遥法外,损害公司利益、怠于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行为依然没有得到制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就难以建立。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怠于履行公司社会责任行为的法律制约,使真正损害公司和社会利益的蛀虫得到应有的惩罚。

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开展,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则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等。所以,跨国公司都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企业好公民形象的条件,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计划、有专门负责部门、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而在中国,对企业的评价仍然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这样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也不利于中国的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4.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对企业守法行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并做出定期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5.健全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国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一次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利益相关者,并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然而仔细研究后不难发现,这种规定仅仅是指导性的,并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定和保障机制,因而难免会使规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的内外部治理结构,使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使公司的经营真正能够体现社会整体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6.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和宣传。要让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要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在一个积极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中认识到推行社会责任将有利于企业发展,否则,对企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法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的社会责任自1924年被提出,学者们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概念差异并不能阻碍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理解。

美国学者多德认为:股东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的目标之一,除此之外,它还要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负有义务,以维护和提升社会公益。企业相关立法也要在企业的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1]。而事实上,多数美国学者的企业社会责任都可归结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既包括企业的法律责任,也包括企业的道德责任。

我国学者刘俊海的观点:“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中规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2]

从以上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雇员的责任

企业对雇员的责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保证雇员实现《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意义上的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获取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取得权等权利的法律义务,也包括企业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雇员担负的道德义务。[3]雇员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企业可以通过为雇员提供物质帮助和培训提高雇员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利润和价值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企业对消费者的主要责任有: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保障安全的责任;提品和服务真是信息的责任;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责任;对消费者进行产品知识宣传和教育的责任;保障消费者求偿权的责任。

3.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

企业的债权人是企业的又一类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的资金为企业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帮助,企业作为债务人负有按时、按合同还本付息的责任,否则,既会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也会损害到企业的信用。这对企业和债权人是双输的结果,更根本的还是会损害整个社会资本的高速运转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4.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受益人的责任

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时企业对环境和资源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受益人所负担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定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在资源和环境有限的基础上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承担对资源合理利用的责任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5.市公司对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的责任

上市公司由于其开放性,可以在开放的股份市场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这些闲散资金的所有者即中小股东也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这些中小股东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分散性,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小股东的弱势地位。为了保护这些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倾斜保护,对应的就加重了上市公司的相应义务,也即企业对他们的责任,这一责任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真实义务。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对策

在我国,企业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还很严重。经常会有“血汗工厂”新闻曝出,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他们身体健康没有基本的保障,比如广州某工人因职业环境恶劣而致使“黑肺”的形成,而其维权的方式只能是让医生为其“开膛验肺”这一壮烈的举动;有些企业还违法雇用童工;企业非正常压低工人工资,减少或不支付保险支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对劳动者有倾斜保护。除了这些法律制度的保障之外,更需要企业转变长期以来的用工意识,尊重和保障劳动权。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造成许多婴儿肾结石的病变,使得消费者对三鹿奶粉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甚至是排斥,同时也对我国奶制品整个行业产生了摧毁性的影响。这一事件爆出了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监管的缺位。国家迅速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结合《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以期达到加强对食品等产品质量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除了执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企业还还要承担起企业社会道德责任,它可以制定更高的产品质量标准,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发展的黄金法则。

在长三角经济发展区中小企业间存在着大量的三角债关系,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剧了这一脆弱的经济生态问题,它也是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不足的集中体现。虽然《民法通则》、《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对债权保护有比较完善的规定,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实现对债权的保护,还需要国家信贷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并且需要企业树立信用意识、主动承担企业对债权人的道德责任,这样可以达到企业和债权人的双赢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我们不能因为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如果没有干净健康的饮水和空气,那么GDP增长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此,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目前这方面的立法主要有《环境保护法》、《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法》几部有限的单行法规。要加强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仅有这几部简单的法律还不足以强制企业主动承担责任,更需要完善政府的行政监管。

企业承担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责任,表面或短期来看是加重了企业的成本,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王老吉集团率先带头捐赠了巨资,之后得到了公众的一致赞许,有网友甚至通过网络发动购买王老吉的倡议,这一捐赠行为为王老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积极承担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也是为政府分忧解难的表现,这样可以赢得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对企业和政府、社会来说是共赢的。

参考文献

[1]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页。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9篇

摘 要 频发的公共事件引发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关注。企业要想获得更好地发展,还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应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监督

近期毒奶粉事件刚告一段落,染色馒头、毒豆芽等食品安全问题又接连被曝光;贵州桐梓县由于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导致108名小学生中毒住院不到一周,又有80余名中学生被熏倒。人们不禁要问,还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放心的吃?生活的环境不断被破坏,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将如何生存?

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牟取暴利,不择手段,不惜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这种见利忘义、全然不顾社会责任的行为必须受到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应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呢?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所有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社会关系协调以及环境责任。企业应当通过生产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赚取合理的利润, 促进经济发展,还应顾及股东、员工及顾客的利益、需要,处理好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诚信经营,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在环境关系方面,企业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企业除了具有经济属性外,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社会实体。它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企业依存于社会,当社会发展了,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动荡的话,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为企业自身发展服务。

2.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或者相应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到企业的员工。当企业的员工强化了责任意识,或者认同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的话,会更有凝聚力,更努力、积极地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企业自觉肩负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群众中获得较好的口碑,从而会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在本行业甚至社会的良性影响,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1. 企业要想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需要提高企业家素质,强化自律意识,诚信经营,不唯利是图,致力于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立足于“ 以人为本” ,和谐处理企业与员工、消费者及竞争对手的关系。企业应尊重员工的个人发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发展。其次,企业应将尊重和服务消费者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做到尊重消费者的权利,合法、诚信经营,不见利忘义,不坑骗消费者,甚至伤害消费者。再者,企业应正确对待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崇尚在竞争中合作的经营理念, 遵守公平、 公正、 公开的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2.加大政府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引导、培训、评估、监督力度。一系列公共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政府对企业在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员工权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监督力度不够。政府应积极倡导企业对社会责任观念的转变,增强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的培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标准、有专门的负责部门、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遵循的社会规范,以及一旦违反这些规范将遭到怎样的惩罚;可以增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营造社会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普遍尊重的氛围,通过定期对企业经营守法行为进行评估,表彰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促使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一旦企业出现社会责任问题,除追究企业经营者的责任, 还要追究相关地方政府负责人的责任,以此强化地方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

3.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常某一企业被曝光损害消费者权益或产品不合格,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整个行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很大程度上会有阶段性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效应。所以为了本行业能很好地发展,同行业企业之间可以对企业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达成共识,企业之间互相监督,相互促进。

4.加大公众、媒体的监督力度。对于存在不法经营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众及媒体要大胆、及时的予以揭露、曝光,促使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化、常态化。

5.完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法律。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得很多企业对社会责任考虑甚少,甚至会钻一些法律的漏洞,明知故犯。所以短期内要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自发的方式不大现实。这就需要加强各项立法,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当追求不正当利益需要付出巨大的法律代价时,恐怕很多企业还是会慎重的。

企业社会责任刻不容缓,和谐社会需要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周旺东.论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与建设和谐社会.企业家天地.

[2]周春宇.政府如何有效监管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专论.2011.2.

企业社会责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法制建设滞后。我国虽然也有履行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法律法规涵盖面广,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企业经营者认识、学习社会责任造成一定的困难。(2)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政府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地方政府仅仅是看到当前利益,而没有看到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长期发展的长远利益。(3)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力度不够。目前主要是通过媒体监督的方式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监督,还必须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作用。媒体报道失实,不客观公正,自身的公信力差。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4)企业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和正确的生产经营意识。相当多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考虑员工切身利益,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没有很强的自律意识。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1)企业社会责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步骤。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一种价值观的认知与实践,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伦理原则具有高度一致性。(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竞争力既来自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来自社会影响力,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应通过履行企业责任来获得。通过履行企业责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赢得社会信誉。(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企业是经济目标的实现者,也应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人。科学的企业发展观应该是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途径

(1)完善相关法律,制定符合国情的评价体系。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应建立规范的明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法律、法规约束体系,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制定符合国情的评价体系。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倡导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常化、长效化。(2)消除就业歧视。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逐步建立完备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就业歧视是企业责任感丧失的表现,违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3)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诚信经营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和谐社会需要企业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企业诚信看作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4)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职业安全与健康。企业应该提供一个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加强职业安全与健康,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5)创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今时代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企业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过程中,为环境保护尽义务,走绿色发展道路,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应当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纳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各个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6)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现代企业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管理者应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开发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升迁机会、接受教育机会,为员工提供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为员工提供自我管理企业的机会。(7)关注社会事业。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和谐。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本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M].1999

[2]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吴黄影.公司管理层和公司社会责任初探[J].企业导报.2010(2)

[4]徐兴恩.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经济管理.2005(11)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