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1 01:21:04

企业内控制度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意义;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企业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企业要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增强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有效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1、有效建立企业内控制度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需要

2008 年 5 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出台以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先后建立的内控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的实施是在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制度,它的出台不仅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而且也为企业建立内控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使内控的行为得到了规范。有效的内控制度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防范和应对风险等意义重大。

2、企业有效建立内控制度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增加。外部环境企业难以左右,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控制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很有必要。有效的内控制度是业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其重要性与企业的规模大小成正比,企业是否有效建立内控制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甚至经营成败。

3、有效建立企业内控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预防舞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内在要求

内控中的人力资源控制规定在企业聘用员工时不仅要考虑专业胜任能力,而且还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内控中还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以及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等,这些都能够有效的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辅以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执行,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内控制度积极倡导企业应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而维护企业整体利益。

4、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制度是企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

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有发展战略。也就是企业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制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发展战略是企业执行层行动的指南,发展战略为内部控制设定了最高目标。因此,有效建立内控制度,是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目前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支架, 没有有效的内控制度, 企业的管理就无从谈起。目前, 企业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执行的现象比较普遍, 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 执行不得力。主要表现为: 有章不循, 将制度“挂在墙上”, 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 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企业涉及财会违法违纪案件不断上升, 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关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收受贿赂、贪污、挪用或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3、企业费用收支失控, 部分费用的使用范围无明确规定, 更无约束监督机制, 使得挥霍浪费现象严重; 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 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4、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 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 资产、债务不实等等。

四、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说来,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如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中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2、考核企业干部政绩、业绩的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的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 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有些企业领导为在任期内出“成绩”, 便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 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标。

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近几年来, 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 有些培训流于形式, 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 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 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 对会计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 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 没有不敢花的钱; 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 为了个人利益, 顺从、讨好领导, 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4、内部监督乏力。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没有建立内部监察审计机构, 二是一些领导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重视和支持不够。

五、落实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议

1、加强领导对内控制度的重视与认识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推动内控制度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要有所重视。强化企业领导对内控制度的重视和认识,需要有效的实行内部监督体系,消除内控制度虚位搁置的现象。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要受内控制度的制约,千万不可凌驾于制度之上。同时,企业要发挥企业审核机构的作用,对企业的内控制度的实施和执行进行严格的监督,这也是内控制度运行的一个有效举措。

2、企业内控制度要具备灵活性

企业内控制度的灵活性要求企业在实行内控过程中,对不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进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障企业内控制度的正常运行工作。同时,对企业出现的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为适应企业的业务调整和管理要求,则内部控制制度也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修改,使其能适应发展现状。

3、加强对内控制度的评审

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 执行中有何成效, 出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 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

4、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 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要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 主要取决于两点: 一是会计信息是否决定着企业的决策; 二是企业是否通过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取信于社会。这两点目前许多企业都未做到。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像是领导对财经纪律了解不深所造成的, 实际上是许多领导明知故犯。因此, 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贯彻执行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 企业领导者才会有动力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 行为主体全是人。因此应加强对“人”的控制。企业领导除以身作则外, 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 必然有其动机, 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 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二要加强对纪检、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内控评审工作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内容复杂的全新工作, 是对管理者的再管理、对监督者的再监督, 必须要有高素质、复合型的评审人员来完成。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 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纪检、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通过以会代训, 每次评审前组织评审组人员学习有关政策、法规, 明确评价标准、政策依据, 掌握评审方法、重点以及具体要求和做法, 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要综合各方因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不断完善,才能避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桂玲.关于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2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 审计 要点

目前在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中,内控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管理效果及效率等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应当整理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要点和方法。实际上,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内控制度概述

企业内控制度实际上是一套制度措施,指的是将企业的内部活动进行分工处理,制定出科学且完善的内控制度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财会信息的完整和安全。这种制度不仅能够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还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根据工作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企业内控制度共由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种制度组成,其中会计控制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企业内部的财产和财务信息的完整和安全可靠,以及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管理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确保企业能够将制定的决策和政策等得到贯彻执行,同时督促企业能够实现其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这两方面的控制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企业内控制度

(一)树立起新的审计意识

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许多企业都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斗争中,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当不断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树立起新的审计意识。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一些人利用法律法规的缺陷,或者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为企业甚至是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出企业审计监督的力量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稳步增长;其次,审计意识还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了解开发工作,尽量做到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应当保证所树立的审计意识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现代企业的制度最关键的是要转换一下经营机制,做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由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层非常多,而且复杂,因此更应该加强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将各部门的任务独立化,并且能够直接对各单位的活动的和成果进行监控,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全过程的审计范畴

在通常情况下,审计指的是事后的审计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此类想法已经不再适用,尤其是目前内控制度审计的确立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因此相关的监督部门应当在事前、事中及事后进行全过程的审计。

对于事前审计来说,最主要的作用是未雨绸缪,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人们通常会忽视了事前审计的作用,而只是注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工作,实际上,事前审计能够为后面的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可以说事前审计的作用有时候会比事中审计或者事后审计要大得多。比如说在签订供货合同时,必须要全面了解购货企业的经济实力及概况,同时需要监督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参与,保证内控制度审计的实施,否则可能会导致企业流失一定的经济效益。

事中审计的目的则是促进经营管理,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难免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问题,而内控制度则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尽量减少损失。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多深入基层,认真监督和分析,并且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找出企业在内控制度中出现的不足并且及时修正过来,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事后审计在内容和范围方面都是比较广泛的,主要是提出企业的整改建议,通过一些常用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相关的且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保证企业的稳定进步。

(三)建立全方位的审计约束

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将原来的审计工作进行一定的完善,而且对于企业的人、财、物等都会有一定的牵扯,因此,应当建立起全方位的审计约束。首先,应当掌握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原则,因为只有遵守原则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更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进行;其次,审计的项目和种类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结合,而且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应当加强控制,严重的话要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廉政建设;最后,随着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审计内容,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工作难度就越来越大,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工作量大与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突出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促进企业的内部强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经济高效益的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企业中,内控制度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和制约作用,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实施了内部控制,而且制度比较健全的话,企业的经营就会更加顺利,因此企业应当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金祥.小规模企业审计报告对内控制度的考虑[N].嘉兴学院学报,2005,S2:158-160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控制度;分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着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怎样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怎样协调内部资源的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建立在内部协调的基础上,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也就成了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1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企业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责权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它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它涵盖了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加强内部控制也就成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关键。

2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分类

2.1授权控制

授权控制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把一些特定的权限下放到相关的人员,从而使一些经济业务只有经过这些人员的授权批准后才能进行正常的处理,未授予权限的业务,无论如何这些人都不能办理。授权控制不仅仅是规定相关人员的业务范围、职责权限,同时也要规定相应的责任,从而使他们在处理业务的同时,也要担当相应的责任。

2.2 分工控制

分工控制是指对于一个从前到后或者从上到下的整体业务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每部分由固定的人员各自完成,不能将一个整体业务交由一人来负责包办或兼任。这样的控制能够使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减少营私舞弊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2.3业务记录控制

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要根据公司的相关制度、措施、规定等做好各项业务处理的详细记录。同时,为了保证记录的真实、及时、有效,公司在制定关于记录的规章制度时要考虑周全,详尽细致。

2.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

一个企业只注重创业,而不注重守业是万万不行的,也就是说企业除了要注重生产,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有助于生产的相关财产的安全、保养、维护。这就是建立财产安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2.5书面文件控制

书面文件控制是指企业将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各项业务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以书面形式制成文件、规章制度、岗位标准、责任制等张贴、悬挂在工作场所的显著位置。

2.6人员素质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是为了保证具体业务的工作效果、质量标准,对于相应的岗位设置一定的基本要求,从而使采用的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

2.7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控制是企业建立一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控制,这样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3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3.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合法合规。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任何违法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在守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

3.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资产的安全是企业各方面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的报告质量。

完整、可靠的信息报告可以为企业各级管理层提供准确而真实的信息,从而管理层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做出适宜的决策;同时,对外披露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增强企业的声誉。

3.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规章制度,它的贯彻执行必定有自身的优越性,同时因为良好的贯彻执行必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丰硕的成果,从而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3.5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

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使企业按照符合公司战略要求的方向发展,将企业的近、远期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3.6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廉政建设的需要。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各项营运均有章可循,避免在重大决策中出现领导者独断专行或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

4强化内控制度的对策

4.1不相容职务分离,形成有效制衡机制

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该确定的是哪些业务、岗位是不能兼容的,必须分开设置的,其次通过规定岗位责任制等方法使各个岗位的职权明晰,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4.2完善授权审批流程,明晰权责

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授权审批流程,明确规定相关人员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责任、程序等,同时相关的审批人员,不能超越权限,必须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对于特殊的重大事项,应当采取多个管理者集体决策审批的方法进行审批,任何个人没有权力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的意图。

4.3参照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系统控制

企业要依据相关的专业行规和国家统一的法律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个业务岗位的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各个岗位的的监督牵制职能。

4.4坚持以人为本,作好绩效考评控制

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控制业务执行运转的环境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人无疑是这个环境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企业应注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营造,从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4.5强化内部审计,借助外部审计力量

对于一个相对完善的稍大型企业来说,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建立是相当重要的,并且这个部门的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请,他们直接对最高领导层负责,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部分企业可能出于成本考虑不能设立内部审计,也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构,切实发挥审计的功能。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内控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内控制度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轩诗成.探析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山东煤炭科技.2008(02).

[2]张英棉.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报告[Z].

[3]李一杰.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职业技术教育,2012(07).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4篇

(一)内控环境的完善

1.要对员工守则进行详细制定,要对奖惩措施、员工权限职责等进行明确,并将其进行具体落实。企业管理层要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自觉主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要保持相对稳定想,不能随意更改;在正式场合,企业管理层还要对道德和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的重要作用进行强调;要对积极向上的内部企业文化进行建立,在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承担中,使企业致力于经济利益的传统形象得以改变。内控制度的完善健全最终需要由人来执行,对于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企业职工的重要因素,企业诚实守信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员工。

2.要对严格的奖惩制度进行制定,并将其向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实施。我国有很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从本质上看都属于家族企业,公司内部很多员工属于家族成员,在特殊身份下,这些员工往往容易形成特权意识,对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难以切实遵循,对于员工管理者也无法切实服从,因而使企业管理较为混乱。3.岗位牵制制度的建立。由于深刻体会了创业的艰辛,民营企业所有者通常会形成“事必躬亲”的习惯,对于较小规模的企业,这一管理模式往往不会形成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逐渐扩大规模的企业来说,这一管理模式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管理层要在对《企业内控规范》的具体要求相结合的条件下,将有效的岗位牵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学会放权,对于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相关的重大问题,如融资、重大投资等,要对集体决策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从而使企业制定和实施的各项重大决策得以更具可行性。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化

作为确保民营企业有效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使其有效性得以提高。

1.要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将其与财务工作分离的基础上,赋予其直接报告董事会的权利。

2.在审计方式选择上,应使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相应的权限,应逐步以事中、事前监督代替事后控制;在审计职能制定方面,要以服务、参谋、预测、评价、监督等并重发展代替经济监督为主的职能方向;在确定审计权限方面,要以企业评价、经营、人事等多种管理活动代替以防弊查错为中心的单纯财务审计活动。

(三)风险意识的强化

作为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企业风险意识十分重要。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并非保持不变。在制定战略阶段,内部控制要为风险管理的需求服务;在实施战略阶段,风险管理要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体现。但是,不论二者具有何种关系,内部控制的建设都需要对风险进行积极管理。目前,我国的内控规范通常根据业务项目进行分类制定,对于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等要求在各个规范中分散贯穿。今后,在制定和修订规范的过程中,要对风险因素的重视进行进一步强化,在对企业风险意识的树立进行督促的过程中,结合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在对风险报告、分析、评估、识别、预警等措施运用的同时,实现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的全面控制与防范。

二、结语

总之,民营企业要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明确,在健全完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使企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和不断壮大!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5篇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关键词:企业内部;内部控制;控制制度Abstract:The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systemisenterpriseinteriorvariouslevels,thevariouslinksoverallsciencehighlyeffectivesupervisorycontrolsystem''''sorganicsystem,issystemwhichiscomposedofaseriesofcontrolpolicyandtheprocedure.Thegoalisguaranteedthattheproductionandoperatingactivitiesorder,thehighlyeffectivemovement,guaranteedtheenterpriseassetscompletenessandtheinsecurity,guardsagainsteachkindofoperationalrisk,preventspromptlywiththecorrectionmistakeandthemalpractice,reallyguaranteestheaccountingdatacomplete,managementoperationinformationpromptaccurate.Itisinisclearaboutthesciencehighlyeffectivemutualrestrictionbehaviorstandardswhichthroughtheenterpriseinteriorhigh-levelsuperintendentandeveneachstaffthedivisionoflaborinthefoundationcarrieson.keyword:In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Controlsystem前言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1企业应科学合理完整地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2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2.1人员素质的控制主要包括对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控制。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如果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会失效。所以企业应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招聘不同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竞聘上岗,科学合理地安排,使每个职员所担任的职务与其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相称,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所担任的工作做到最好。内部控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就高层管理者的控制而言,首先是其应德才兼备,并深知明确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是最大限度强调高级管理层的控制责任,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其次是要设计和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加强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控制检查制度,防止经营者侵犯国家利益、或非法牟取私利。内部控制是由人来设计和实施的,就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控制而言,首先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的修养,使其做到遵守国家、企业、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其次应建立岗前培训,定期不定期的业务再教育,确保会计人员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确保会计工作正确规范严谨,并能适应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科学严谨的内控制度才得以有效实施,保证企业的经营有序科学高效,企业才能在日益竞争的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壮大。2.2业务程序及信息质量的控制企业为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科学高效有序的运行,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定内部业务程序。控制的要求是,按组织控制的要求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工,授予各机构及各层次管理人员相应的审批权,强调任何机构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得行使审批权,也不得越权审批,对已经发生的业务必须按照会计控制的要求及时、正确、全面的反映和记录,并复核记录内容,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建立和和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是完善会计制度设计、信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企业必须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会计科目表,建立严格的原始记录和凭证连续编号制度,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对账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定期的会计分析制度。只有科学的经营运作,高质量的信息反馈,企业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改进控制,及时提出新的更科学的决策。2.3组织控制首先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即经营业务的授权者与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者要分离。要注重把握①在决策层内部要有明确的透明度、合理的权利分割与牵制。特别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必要的集中决策,集体领导,形成即相互支持与协助,又相应提醒与制约的优势,落实监事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应有的监督检查作用。②决策过程中应有的科学程序以及决策与管理体系中应有的结构层次。对企业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由于它们涉及的资金或资产数额很大,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影响重大,有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为了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把关。其次,对外投资、资产处理、资金调度以及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如资产重组、收购兼并、担保抵押、财务承诺、关联交易等)的决策一旦作出,其执行过程也必须由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相互监督和制约。就会计工作而言,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应分离、相互制约。实践证明,为了使内部控制行之有效,三项职务必须分离,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经营责任与会计责任相分离,授权与执行、保管、审查、记录相分离。2.4资产保护控制内部控制的各种控制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2.4.1货币资金的控制。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因此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经营活动合法而有效。货币资金应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货币资金预算审核制度,实行钱账分管,相关岗位及相关人员应相互分离和制约,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核准支付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的收入应及时上缴财务部门。2.4.2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首先要加强实物资产的数量控制,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核对,确保账实相符。对主要资产企业应通过保险来保护资产的安全。其次要加强实物价值的控制,定期对实物质量、市场价值进行检查,实事求是提取跌价和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投资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并进行风险效益的计算,确保投资的价值。在建造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完工后及时组织竣工验收,确保资产完整入账。2.4.3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预算是以数量、金额来体现预算内企业工作方针和经营决策的综合经营计划。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是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使得预算更加切实可行,应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2.4.4债权性资产的控制建立应收账款回笼和催收责任制,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同客户应付账款科目相核对,发现差错及时纠正,对账期超过信用期的应及时反映,列入重点管理,加强催收,防止应收账款失去诉讼时效,对账龄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的呆账或坏账及时处理,以免失去受偿机会。定期对债务人资信进行评估,并根据企业特点和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金。2.5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单位内部设置得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专职人员,通过经常和定期的审查活动,做到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在企业各个阶层的人员中,就内部控制而言,内部审计人员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内部审计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独立于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对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价测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中,担负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评价的职责,它是整个内部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内部控制制度一起共同实现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因此,各企业单位应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6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门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它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确保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内部控制还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由独立于被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单位内部各项既定的政策、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的目标是否达到。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体现在一个现代企业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它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正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如何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目前,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方式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重新合理定位。目前企业大部分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部门进行审计,只审计二级企业;即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按照《会计法》和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企业应在股东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监事会下设审计部,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审计部应对董事会负责,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机构设置示意图如下: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室

审计部

总经办

经营部其他职能部门财务部行政部

其次,内部审计的职能要从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一般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其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作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帐本、凭证及其相关资料,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如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等,一般都不去作深入的分析。

随着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外部约束机制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的逐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帐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也应从传统的防错向服务转变,内部审计的重点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转变。

再次,内部审计应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转变。目前,一般企业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作用将更多的体现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内部审计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最后,企业还应配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审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也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的审计人才,而且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选择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规则、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以更好地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内审,能有效防止内控失效

(一)一般企业内控失效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由于企业会计工作比较混乱,核算不实造成

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的现象时常发生,既使是已在沪深上市的众多公司中,上述现象也屡见不鲜,其它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就更加堪忧。

2、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如企业在业务活动经费的管理中往往就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对业务招待费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造成了严重的挥霍浪费现象。再如有的企业对应收帐款、库存物资的内部控制管理薄弱,有的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健全,有的虽然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行其是,制度形同虚设。如现在有的上市公司每年提取的坏帐损失或商品削价损失动则就是几千万元,有的甚至一次就报损几亿元,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已是这样触目惊心,其它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3、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如有的企业主管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务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如幸福实业的前任董事长与企业分管财务与证券业务的领导相互勾结,大肆侵吞企业资金、大量行贿的案件,就表明企业的内控制度在他们的眼里已是废纸一张,哪里还有什么约束力可言。

(二)为遏制内控失效,必须强化内部审计

针对内控失效的现状,在重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时,就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

1、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建立“防、堵、查”为主线的递进式的监控措施。即在企业“产、供、销”的生产经营一线,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重要业务最好采用双签制,所有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在会计部门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内审部门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纪律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防范和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加强内部考核的力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具体执行内部检查工作,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制度设置

《孙子兵法》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的。企业之间的激烈地竞争让我们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实施内部控制都不得不深入研究,并随时对内、外部环境进行认真审视,了解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由于外部环境存在企业不可控因素较多,并对企业的的发展起着影响和约束的作用,更需要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下功夫,制定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来特色,使经营管理合法化、资产管理安全化,让企业遵纪守法地开展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合理规避风险。

一、现阶段企业因内部控制缺失,而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决策过程没有监督机制,利益相关者无法行使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不能合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不利,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不注重企业形象的树立,没有好的企业文化,无法保证信息通畅流动等组织结构方面问题,不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第二,缺少进行风险评估,不能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无法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第三,缺少合理的控制活动,使企业不能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无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第四,没有正规的信息沟通的方法和渠道,无法让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信息,影响进行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第五,缺少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不能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就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企业能够通过建立正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正常、快速地发展到行业的前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内部控制必须在优质的内部环境下建立和实施

企业首先应该优化内部环境,具体内容包括:严格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按组织审批程序的要求,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的事项,一定要按程序进行,不得随意减少相关程序;对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分工进行调整,不相容岗位、职务进行分离,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根据本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及管理情况,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将奖优罚劣贯彻到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始终,同时也经建立工会等相关组织,对职工的就业和权益保护进行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精神力量倡导全体员工要有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特别是企业的董事及相关管理层更要在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建立中树立好榜样的作用。

(二)正确、及时的风险评估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企业要求有专业的的风险评估机构和风险评估人员,根据内部控制的相关目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内部环境和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的评估,使管理层能根据高速公路结果准确识别公司面临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样磁影响程度进行合理排序,在分析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基础上,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同时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三)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的具体方式

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实施预算管理,将日常业务的相关事项纳入预算控制;二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预算日常控制现代化,将控制与信息自动联系起来;三是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办法,对外发生的重要经济业务和涉及金额比较大的业务与对方单位签订书面合同。

(四)信息和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同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正常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能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相关机制。建立能及时收集整理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在企业内部上传下达,各层级之间,企业与外部有关方面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反舞弊机制,对相关的举报人和投诉人进行保护,将信息反馈制度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让举报、投诉成为公司有效的反馈重要信息的渠道。

(五)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改进的重要保证

企业应当强化内部监督制度,一方面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非原内部控制制度定立的相关机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进行审计,进行监督,随时发现与内外部环境不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进行修正,建立适合于本企业的并随本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页变化的内控制度。

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发现重大问题,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采时及时的应对政策,合理规避风险,同时也要制定有利的应急应对措施,对企业突发事件做好协调处理工作。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8篇

企业管理者在经营中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采取对财务、人力资源、企业资金、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内控活动。企业内控是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企业营业利润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是企业管理者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企业;内控制度;防范;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内控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新月异的管理需求。传统的内控制度工作重心主要在于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性和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却对其他管理层面尚未涉及。因此,往往会导致企业内控消耗偏高、企业营业利润被降低的局面。于是,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规律的新型企业内控制度应运而生,现代企业内控制度不仅要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性和会计资料的准确性,还要利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管理层制定的各大方针在企业内部实施到位,从而促使企业营业利润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强。目前,大部分国有药材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企业内控制度,不能有效的防范企业风险,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今天笔者就如何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做简要的阐述。

一、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以及防范企业风险的意义

企业内控融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小到人员的报销制度、大到企业内部损耗计划,企业内控会涉及企业运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范围比较广,不仅涉及到企业的财务运行、职工管理,还牵扯到董事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因此,不断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内控管理实行实时监控,对存在的隐患问题防微杜渐,逐渐提高企业内控制度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国药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它关系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问题和民系本根,因此,它要比其他企业更加注意对企业风险的防范。因此,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内部风控管理水平,是每一个国药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工作导向。从内控管理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意义来讲,企业以努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营业利润为发展目标的。企业内部控制中任何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都是威胁到企业健康发展的“挡路石”。所以,企业风控管理对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管理者对企业运行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生产环节所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都进行预先控制和处理。

二、我国企业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存在的管理漏洞

(一)我国重要企业内控制度仍需改善,贯彻执行力度较低

现代中药企业普遍比较重视规章制度方面的建设,内控制度实际的贯彻落实仍比较滞后。有些国药企业的内控管理规章制度非常完善,但往往都是“纸上谈兵”,内部控制的管理规则并未在实践中被落实,有些管理人甚至是以敷衍的态度去实行内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力度比较低。还有不少国药企业管理人普遍缺乏内控管理实践经验,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实行情况是“不知道搞”、“怎么搞”,在处理内控管理事宜时依照平常的管理方式随意交差。有些企业自身内控制度内容本身就非常的不完善,经常是照搬别的企业内控制度模板,根本就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内控制度内容,各种规章制度设计也非常不科学。还有一些国药企业的治理结构人偏向于原来的集体化经济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设计不科学,对企业的内控管理一点也不细致,使内控制度能力明显偏低。内控管理不细致、不科学,导致企业消耗成本增加,运营风险也加大。

(二)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完整,涉及面较窄,企业运营风险加大

很多中药企业都比较注重对财务制度的建设和监督,对企业内控监督管理意识不强,内控管理制度涉及层面非常的狭窄,经常出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空白区域,企业各方面的经营活动内控管理力度也有所欠缺,导致财务监管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全面的进行开展,增大企业运营风险。有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风险预防的理解存在偏颇,认为企业风险预防主要指的是企业财务资金方面的风险,实际上,企业风险还包括企业的国家政策风险、行业市场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等。中药企业是以关系人身体健康的药品作为企业产品,稍有关于产品质量的负面消息传出都能让药品的生产和销售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忽略对这些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极有可能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内控监督管理制度,风险防范意识不高

目前,很多企业管理人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内控管理和防范企业风险所起到的监督作用,也缺乏企业内控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企业风险的预防意识也不高。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只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预防的审计管理还不是很深入,所以,导致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有些中药企业建立了内控监督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的设立缺乏独立性,也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企业风险防范的管理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评估,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管理反馈机制,导致管理层无法及时有效地知悉企业运行中所存在的、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有,个别国药企业的审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普遍偏低、审计管理素质也不高,使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无法得到行之有效地贯彻落实,降低了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三、对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出的有关建议

(一)不断完善中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是提高中药企业内控管理水平、防范企业风险的有效保障。一个完善而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董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和监控制度、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制度以及内控监管制度等。并且,所有的内控管理制度都必须依照我国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实施。企业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必须要树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工作原则,所有的管理事项、财务申报事项都必须经过管理负责人的核验和批准;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非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盘点清查,及时登记在案,并录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必须通过企业内部审核制度的严格审查,并通过企业管理层的全部管理人员投票选举来决定是否执行;对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票据管理问题,必须做到日清月结,绝不拖账、坏账、烂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二)建立健全内控管理监督机制,扩大内控监管范围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是因为企业内控监督管理范围比较狭窄,企业内控监督管理事项范围没有全面覆盖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从而使企业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监督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内控监管氛围。针对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可以扩大企业内控监督管理范围,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的管理意识,注重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建设,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审计管理部门在内控管理工作中的监督作用,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建立良好内控环境,充分发挥内控制度对企业风险防范的作用。另外,扩大内控监管范围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内控制度关注度的措施来执行,通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重要性的宣导,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层乃至公司所有员工的内控管理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内控监管环境,提高企业的风险预防意识。

(三)加强内部审计和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的管理层一定要有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防范企业风险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内部审计机构是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规划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管理的监督作用。其次,在执行内控管理制度时,一定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度,利用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另外,企业管理层还应该提高对审计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水平,加强对其审计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从而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最终全面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中药企业要想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就必须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各个管理人员、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和行使权限,规范企业法人结构能更加全面、系统的监控企业内部制度的实施。科学的法人治理机构应该要明确企业经理层、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的各项职责权限和行使权限,管理层的决策程序也应该是规范而严谨的,财务、经理层、董事会的日常工作活动也应该要依照公司的管理制度来执行,分解到各个管理者手中的监督权、管理权、执行权和决策权应该是相互制衡、互不干涉的。只有如此,才能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从而控制企业投资风险,预防企业经营风险。

四、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内控制度还不尽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也有待加强。但是,为了企业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医疗市场经济中有立足之地,必须对我国中药企业内控制度加以完善。企业可以依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自身企业经营特点和企业地区政策扶持力度来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扩大审计部门对内控的监管范围,加强内部审计对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作用,慢慢提高内控监督管理水平,逐渐形成完善的内控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水平。

作者:刘艳宁 单位: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宁俊萍.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J].商,2014(07).

[2]唐尔亮.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J].经营管理者,2015(23).

[3]谭文红.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范企业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4]刘兴业.试析现代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14(05).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财务风险控制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日增大。多数企业盲目地超速累计财富,而忽略了内部控制,混乱的内部控制使得许多企业的财富高楼毁于一旦。安然公司昔日是最大的能源服务公司之一。2001年却被指出虚报利润,隐藏巨额债务,最终申请了破产保护。就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破产案。安然事件不仅给当时的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创,而且也给各地的企业敲响了警钟。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存在于广大企业中的普遍现象。企业中内控系统混乱失效,管理失力,最终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财务风险时,很难快速反应。[1]在规范内控制度,控制财务风险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框架准则,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等。

本文选题旨在讨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企业的财务风险,探究两者相关性,提出预测并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应措施,完善企业的披露制度和治理体系。

(一)财务风险

在经营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对于未来的预期,一旦未来经济状况与当前的预期发生了偏差,就产生了财务风险。在狭义层面上,财务风险就是指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财务损失。这种因素往往是由负债造成的。在广义层面上,财务风险就是经营活动带来的风险,其中包括投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等。1994年,向德伟在《论财务风险》一文中指出,[2]从经济学层面出发,财务风险属于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财务风险将企业的所有风险以货币化形式展现出来。

财务风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的组成、成本结构的改变等都能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宏观环境中政府的干预也能造成财务风险,除此之外,新技术的涌现导致产品竞争能力不断改变,这些也是构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综上所述,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很难预测。

(二) 企业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的定义在理论界有许多争议。当前最为经典的是美国准则委员会做出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经营活动效率、有效支配可用资源、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内部实行的管理、组织与调节。”2008年,我国财政部也做出趋同的内控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所实施的贯穿整个企业,上到企业董事会,下到基层员工的管理工作。”

一个有效的内控制度通常需要包含以下五个要素:

1.内部环境。若把内控制度比作大楼,那么控制环境则是地基。控制环境大体上包括企业内部结构、权责分配,文化环境等。

2.评估风险。是指企业及时分析达到目标时可能发生风险,准确辨认发生的变化和该变化的影响。

3.控制措施。是指企业根据对风险的预测与评估,做出一定的反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4.沟通信息。指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建立一定的信息系统,准确掌握信息,做到企业自身、企业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准确及时。

5.监督。内部控制的系统需要一定的监督,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空白与缺陷,调整人员部署,以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3]

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大体上有如下几个作用:

1.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做到信息资料安全可靠。

2.维护企业经营的合理合法性。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杜绝舞弊事件,监督各项操作的合法性。

3.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性。各项资源、财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监管企业各项财产的流入、保管、流出等,避免贪污、私用滥用的行为。

4.为审计工作提供资料。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给审计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两类成因:一种是由于企业管理中具有漏洞,管理者滥用私等现象,另一种是日常财务活动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前者要明确权责划分,后者要优化资金运转结构。但无论是上述哪类财务风险的防范,都属于企业的内控制度,所以企业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具有紧密的关系。下面列举了几个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1. 两者目标相同。即都是为了防范风险,利于企业健康的经营发展。

2.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是内控制度的重要依据。财务风险的管理进行一定的延伸后就会成为企业内控制度。当前企业所预测的风险越大,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就要越谨慎,对针对的特定部门、特定环节要予以重视。

3.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维护良好的企业环境、保证各项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四)内控制度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在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对内控制度设计引起重视,缺乏有效内控机制。大多企业的内控制度都存在很多缺陷:企业的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不到位,内审环节有漏洞,收付环节舞弊现象严重等。为了提高企业内控制度的效率,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提出以下改革对策:

1. 完善内控制度中的监督体系。要保证监督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独立于实施内控制度的部门。要对企业专项的资金,投资固定资产等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监督,并且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完善监督程序与制度,使财务人员、监督人员做到有章可循。

2.建立并维护健康的内控环境。完善的内控制度都要建立在健康的内控环境的基础上,在优化控制环境上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要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明确企业的权责分配,避免出现问题时来回踢足球的现象。其次,优化企业的财产制度,清晰的财产产权制度有利于企业划分责任,科学管理。最后,建立浓厚的内部控制文化,强调员工之间的沟通,只有被广大的员工认同支持,才能减少内控制度实施的阻碍,加强内控制度的效率。

3.加强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首先,要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购买、保管、销毁进行及时的登记,设立完善的资产保护机制,对企业资产的记录要交由专门的人或部门保管,防止记录的损坏被盗等等。[4]其次,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点,并且设定专人来监管资产的清点,对缺损报废的资产及时查明原因,找出责任人,扼制企业资产流失的风险。最后,对企业专项资金的审批程序要进行完善与改革,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核、批准、下发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对于大额度的资金审批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多部门一起审批,严格控制资金的流转,防止。

4.建立企业信息交换的完备体系。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电子信息沟通体系,让企业内外部信息快速整合甄选,让企业了解外部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也了解企业哪些部门出现运营状况,通过这些信息的梳理,让企业明确当前的企业定位并作出相关对策来应对当前局势。

总之,完备健全的内控制度成为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也是赢取竞争优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企业要树立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明确财务风险的影响,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营造健康的企业内控环境,才能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脱颖而出。(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钱文彪 《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打印稿,2012.12

[2] 向德伟《论财务风险》[J].会计研究,1995.5

[3] 李志斌,《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6

企业内控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管理 企业 制度 内部控制 控制论

内部控制概念是在1949被美国会计师协会首次定义,那个时候主要是针对于会计行业。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内部控制概念已经渗透到各个企业。如今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统一管理而制定的一套全面、完善的管理措施,它包括各种活动、工作流程、规章制度、人事行政及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内部控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护企业的利益、财产安全。如今内部控制已经演变成了企业管理的不可缺少的管理理念,它可以衡量一个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甚至关联到企业是否能长久发展。本文从控制论出发,对企业内部内控制度的设计进行阐述。

一、控制论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及关系

(一)控制论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在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作控制。简单的说就是控制就是对信息的发送、反馈和再发送。由此可见,控制论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控制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信息反馈;企业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为了统一管理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它包括各种活动、工作流程、规章制度、人事行政及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而内部控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护企业的利益、财产安全。一般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由五个部分组成:环境地控制、风险地评估、活动地控制、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E R P在此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个风险的管理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

(二)控制论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从控制论出发,我们可以这样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最大的控制主体是股东,董事会、经理层是同属于控制主体和受控对象,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依靠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全体员工之间的信息耦合。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设计方式

由于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期的环境和人为影响,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各种情况,设计出更加全面的内控制度。一般来说,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程序控制。它以控制程序作为控制标准进行控制,如企业的计划控制就含有程序控制的原理;第二是跟踪控制,这种方式也叫随动控制,因为这种方式是在内部控制中跟随着变化而动态的对控制制度进行调整;第三是提前控制,这种方式是最佳的方式,但是它的实施需要知道控制目标的时间变化规律;第四是自适应控制。即控制目标为系统的的前期输出,系统通过阶跌改变自身性质,提高适应能力,以适应剧烈的环境变化和系统自身参数的较大幅度变化,或者通过自学习行为和自组织行为,使系统达到最佳或满意性能的控制;第五是闭环控制,这种方式也叫做反馈控制,主要是根据控制信息为主,将控制系统作为一个封闭的环来看待,先控制信息的输出,然后再反馈输出的信息变化情况作为新的控制信息。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差异变化,如果说这种差异是正面性的则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增强输出效益,如果是负面的则会使系统对目标的掌握不准确,最终致使目标的偏差变大。

(二)设计步骤

以控制论为基础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如同对一个模型的设计,这个模型集成了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在功能模型的建立之中,我们常常运用到黑箱技术,即从系统外部观察(或做一些主动实验以观察)输入变化引起的相应输出变化,而不研究其内部结构,从而推出系统行为的许多结论。之所以采用黑箱技术是因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而又需要从整体角度研究其行为,同时又因为人们在控制活动中往往只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控制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不需要知道控制行为如何产生作用,也无法精确知道。在运用黑箱技术设计企业内控制度设计过程中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控制目标的定位,其次是控制系统框架的确定,再次是控制程序的设计,最后是对控制制度的完善和自我评估。

控制目标的定位就是确定活动的最终目标。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企业对此的定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比如美国COSO对控制目标主要定位于对财务的控制。我国对控制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控制,使企业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同时要规范财务制度及会计监督管理,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因此,企业的控制目标具有广泛性,而各项控制对象又互相联系,共同影响着控制制度以及企业的发展。

控制系统框架即是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为基础建立起的一套完善的内控系统,即完善的内控制度。最开始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于财务方面,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管理已经延伸到企业的整个管理领域。同时,控制范围也从流程监督管理扩展到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等。

控制程序的设计。控制程序就包括了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要对这每一项的进行合理高效的控制,包括流程规范、管理控制、成本预算等等各个方面综合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控制制度的自我评估。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及各层领导的参与,可以避免各部门“各扫自家门前雪”的状态。通过控制制度的自我评估,可以调动起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讨论,发现内控制度的不足。通过企业内部众多管理者参与并作出计划与决策,就有效的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减少了审计人员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这种评估将大家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可以比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更容易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那些跨部门的问题和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的问题。

三、结语

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内部控制本身的局限性容易使单位领导人尤其是最高领导人很随意或者互搞串通或者内部人控制,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人更应该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起带头作用,在内控制度实施的时候,以身作则,以此共同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长信,王宁.我国企业内控制度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由法国兴业银行弊案带来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v.2101:61-62

[2]周红辉.论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v.16;No.8306:79-82

[3]彭斌.从“萨班斯法案”的实施谈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尽快完善的必要性[J].前沿,2007,No.22104:39-40

[4]张凤林.试论企业内控制度实效的提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No.10806:56-58

[5]陈兆霞.国有控股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实施及完善探析――以中石化控股企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3,No.30403:205-206

上一篇:虚拟实验室范文 下一篇:科学实验室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