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4:45:34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体系构建

1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5年由于安全生产事故共造成6.6182万人死亡。国内每产出一亿元生产总值就造成0.098人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其中,冶金等工矿商贸企业中,每10万人中就有1.071人因安全生产事故而死亡。根据国家安全总局统计,2015年全国安全较大事故727起,其中冶金行业发生7起,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问题严峻。2012年,国家财政部和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将冶金行业等纳入了其范围,这意味着高危行业由以前的6个增加到了如今的8个。2014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将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定提高到了法律层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积极履行和披露其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构建了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近年来也出现了几家较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与环境绩效一级指标不同,安全生产属于社会绩效指标中的一个二级指标,缺乏更为详细的评价,而对于高危行业的冶金行业来说,安全生产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冶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中安全生产信息地位,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促使冶金企业更加可靠、实际地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2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现状

CASS-CSR2.0分行业对冶金行业等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说明,其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该指南只对少数行业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内容,将其作为市场绩效一级指标下的一个二级指标,并对该二级指标共七个方面的内容仅作了泛泛的描述,这七个方面分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培训绩效、安全生产投入、员工伤亡人数、安全生产负面信息。该体系对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情况的评价还缺乏更为详细的要求和描述。然而冶金行业作为安全敏感型企业,安全生产事态严峻,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规避风险将更多关注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问题,因此,目前的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体系还略显粗糙,尚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3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体系构建

本文参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的社会责任披露体系,并结合国家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而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以及具体到冶金行业标准化的《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从冶金企业实际出发,力求冶金企业从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奖励、安全生产负面信息七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并对每一项建立了更为详细的披露规定。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该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单独作为冶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级指标进行列示,旨在突出所属高危行业的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信息,突出所属高危行业的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地位,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更为强烈和严格的需求。此外,该体系构建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奖励、安全生产负面信息7个二级指标,和其下属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20个三级指标。第一,对于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三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配备情况和合法性情况。第二,对于安全生产制度,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三个方面披露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度制定情况,以及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情况。第三,对于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从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三个方面披露冶金企业事故救援人员和装备、设施配备情况,和应急预案制定和宣贯情况,以及定期组织应急救灾演习情况。第四,对于安全教育与培训,从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和档案、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安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制订情况,其是否按规定贯彻落实并定期评估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建立企业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以及披露企业为端正全员安全态度和行为、建立安全价值观而举办的各类安全文化活动情况,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自主性的提高。第五,对于安全生产投入,从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方向四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合法性、投入力度和具体使用情况。第六,对于安全生产奖励,从安全生产补助和安全生产奖励及荣誉两个方面披露企业因为积极投入安全生产建设项目而获得的行政补助,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表现而获得的奖励及荣誉称号。第七,对于安全生产负面信息,从安全隐患与风险的提示和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两个方面披露企业有关安全隐患的排查情况,尽管整治了安全隐患,但安全生产风险依然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提示,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伤亡损失等情况。

作者:吴园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汤道路.安全生产的市场推进机制及其法律保障[J].学海,2015(6):38-43.

[2]王清刚,王灵宁.基于风险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以××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TH油田安全生产管理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6):57-62.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2篇

在财产损失方面,根据国际通行的社会保障准则,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人而非物,因此财产安全保障不会在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之内,而是通过商业渠道,按照商业准则,由投保方和承保方协议合作,无论是生产安全事故还是其它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都是商业保障覆盖的领域,这也是目前非常成熟的商业保险保障模式。对于人员伤害,与财产险的商业属性不同,对被伤害人员的扶助可以通过社会和商业两个渠道解决。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和收缴支付体系,工伤保险作为对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保障有明确指向性的险种,从一开始就成为社会保险的核心险种之一。2010年,《社会保险法》出台,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社会保障的义务。除社会保险外,用人单位还可以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对工伤保险进行补充性的保障。尽管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在人员伤害的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国社会保险体系是基于劳动关系而建立的,工伤保险保障的是与本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伤害和职业病治疗,对于在同样作业场所内的非本单位劳动关系人员,或者是企业外部受到事故波及的任何第三方人员,则不在工伤保险的范围。正是由于这样的体系设计,让不少企业在基本社会保险之外,通过购买包括人员伤害赔付在内的事故赔付险等来解决事故损失覆盖不足的问题。

2利用保险的经济手段推动安全生产

企业对事故保险的需求是明确的。一方面社会保险能保障员工受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基本生活和治疗需求,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保险未能解决的其他人员和财产损失,乃至应急处置时的资金花费,也需要有保险来解决。商业保险是最合乎需求的方式,对社会保障范围以外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综合解决则是目前商业财产险常见的。这种保险在外资企业中的投保率非常高,一是外资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很成熟,很多企业的确从中受益,是双赢的合作。2013年无锡海力士半导体公司9•4火灾事故最终保险公司赔付金额达9亿美元,让不少企业因此看到了保险投保资金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成熟的保险公司可以对企业提供丰富的安全服务,尤其是承保工业企业保险险的保险公司,都有着非常专业的技术力量,可以提供日常的安全生产法律咨询服务,查勘企业现场,协助企业辨识安全风险,搜集业内各类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和警示企业人员,规范企业甚至第三方的安全生产行为,等等,其作用有时甚至远大于企业内部的HS部门。从安全监管的角度,应该说,通过市场的、商业的途径促使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手段,保险公司的专家队伍掌握着企业年度保费的高低,如果企业安全管理差,事故多,保险公司就会提高保险费额度,用经济杠杆去保障自己的利益,逼着企业为节省保费而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这种既合作又牵制的关系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大内生动力,其对安全的保障力度会大于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力度。这样既能长效地改善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又能节省政府部门的人力、财力、精力,可以说达到“三赢”的局面。但遗憾的是,目前这种以保险促安全的手段还没有大范围的被利用。一是国内保险公司的发展还没有到达相应的层次,对于险种设计开发和推广远远不够,二是国内保险公司的专业化服务程度不够高,几乎没有哪个公司能组织起一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安全专家队伍。从企业的角度,企业事故保险是建立在高杠杆率和高附加值服务基础之上的,因此相应地,就势必需要支付高额的保费。但很多企业抱着侥幸不会出事故的心理,不愿意负担这样的高额的保险费支出。再加上保险服务市场本身开发和服务都不够,没有形成保险对企业进行专业服务的氛围,所以目前企业事故险还主要以外资企业投保外资保险机构为主,在其它企业,以经济手段撬动安全生产水平的作用尚需时日。

3对政府以保险手段推动安全生产的建议

为持续、有效地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政府部门无疑应该要推动这样的撬动进程,众所周知,市场的引导力量比政府的行政力量要更强,更能启动企业安全生产的自觉和自律。要想推动这样的进程,首先政府要做好自我定位:是设计师还是监管者?政府当然要设计,但设计的内容是保险的内容、组织方式、推广路径,还是保险覆盖的人群、对象、保障范围?既然关系到安全生产,政府必然要有监管,那么保险条款作为保障的核心,政府需不需要介入?如何介入?保险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既然影响到未来对受生产安全事故伤害的劳动者的保障,那么政府部门是否应该需要针对保障水平划个基准线。要想厘清并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还是要回到政府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定位。无疑地,社会保障是政府部门必须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政府部门要保障的是劳动者的、人的权益,保障其安全、健康地工作,保障其在发生工伤伤害和职业病的时候有基本的甚至是足够的治疗和生活水平。因此在考虑利用经济和市场的手段减少消除事故损失、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事情上,政府部门应聚焦于“人”,即对受伤害者的保障。无论是社会保险的基础保障还是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都必须首先保障那些受事故伤害的人,不管这个人与事故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对于事故单位或其它单位的财产损失,则由保险合作的双方协议解决,“市场的归市场”。所以,对事故保险的设计应立足于对任何受事故伤害或罹患职业病的人,实现对这些人群的全覆盖。基于社会保险的基础保障定位,在现阶段条件下,要重点着眼于目前尚未被工伤保险覆盖的与事故单位没有劳动关系的受事故伤害者;第二,我们再回到保险本身的定位。保险虽然都是以相对小的保费投入实现事故发生后弥补伤害、减少损失,但社会保险的原则是“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用政府的强制力、通过行政体制管理,以国家财政支持为后盾,达成社会福利的基本保障,而商业保险则是保险机构以营利为目的,与企业根据自愿原则,达成等价交换的合同关系,“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保障水平则是企业自己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由此看出,政府部门要介入的,应该是社会保险而非商业保险,这是市场经济下厘清政府职能、维护经济秩序的必然途径。对于由“看不见的手”指挥的市场,如果政府部门介入过多,包办一切,将市场拉入到行政管理体系中,其行政压力、行政效率、行政后果将是沉重而负面的。目前,利用保险手段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内生性地提高虽然还尚需时日,但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这样其重要性,一些地方强制性的“安全责任险”应运而生。这样的保险从建立初衷上应该是保障安全生产事故受伤害人员的权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手段引领,启发企业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但要推行“安全责任险”,应充分考虑到政府部门的行政边界,避免通过强制手段要求企业投保已经由《社会保险法》覆盖的保障主体,本着“预防事故、建立规则、覆盖空白、考虑专业需求”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商业保险的服务属性,要求保险机构自己建立专家队伍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在法律法规辨识、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隐患排查、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安全服务;

二是明确事故伤害保险的保障目标,划清政府部门要保障的范围:在对象方面应为目前社会保障空白的人群,如非事故单位劳动关系人员;在事故类型方面应为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在保障类型上应为提供基础保障而非伤害赔偿等,为安全责任保障划上切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框架;

三是考虑把部分应急处置需求纳入到保险覆盖范围。保障生产安全和应急能力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但对于企业事故发生后要求专业性强、高成本、超出消防等公共应急部门能力的事故处置,目前还都由政府部门买单,这不利于企业建立和提高防范风险、做好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性,政府也不应无限地为企业的大事故承担处置成本。因此,用保险的形式实现应急共济,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保险是引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预防、减少事故损失的良好途径。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若想推动这一途径发挥好作用,应当审慎研究、明确定位,以制定规则、覆盖空白、保障基础为出发点,避免盲目施政,造成后患。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3篇

(一)模型构建

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主要涉及两类主体:一类是小微企业群体,一类是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群体。每次博弈都由一家小微企业与服务机构随机配对进行,小微企业可选的策略假设为A={购买,不购买},服务机构可选的策略假设为B={提供,不提供}。小微企业的收益假设为:假定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时,前期投入的寻求成本为C1,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服务机构洽谈服务等费用,若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则还需支付服务费用C2,获得安全产出R1,此时小微企业收益为R1-C1-C2;若服务机构不提供服务,则部分小微企业投入资金I来满足安全生产服务需求,即自供安全生产服务,比重为r1,其余的由于资金不足而进行违规生产,违规生产会引发安全事故,概率为r2,罚金为F,此时小微企业收益为r1(R1-I)-(1-r1)r2F-C1;若小微企业不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则可能自供安全生产服务,也可能违规生产,此时无论服务机构是否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其收益均为r1(R1-I)-(1-r1)r2F。服务机构的收益假设为:假定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时,前期投入的提供成本为C3,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员工培训、与企业洽谈服务等费用,在小微企业购买服务的情况下,其还需投入服务成本C4,获得服务产出R2,主要包括向小微企业收取的服务费用、自身信誉、经验增长等,此时其收益为R2-C3-C4;在小微企业不购买服务的情况下,收益为-C3;若不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则无论小微企业是否购买服务,其收益均为0。根据上述假设分析,可得该模型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二)模型演化过程分析

在博弈的初始阶段,假设小微企业群体中选择购买策略的企业所占比例为p,服务机构群体中选择提供策略的企业比例为q。根据Malthusian动态方程,即策略的增长率等于它的相对适应度。

二、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一)选择某种策略的群体初始比例

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其中p0和q0分别代表小微企业群体选择A1策略和服务机构群体选择B2策略的初始群体比例,根据参数取值范围和现实条件,其余参数假定为R1=1.7,R2=1,C1=0.3,C2=1,C3=0.3,C4=0.5,I=1.5,F=5,r1=0.5,r2=0.01。从图2可以看出小微企业与服务机构群体间策略交互行为演化的路径依赖性。不同初始条件下,系统演化路径不同,且在演化到稳定状态之前均不会重叠或相交。演化速度与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的群体初始比例有关,且该比例越接近稳定状态演化速度越快。对比图2中的两个子图可以看出,小微企业购买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不仅受本群体中选择购买策略的企业初始比例的影响,还与服务机构群体中选择提供策略的机构初始比例有关。

(二)小微企业安全产出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假定服务机构选择提供服务的初始机构比例为0.35,其余参数取值保持不变,分别取R1=1.52和R1=1.9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当选择购买策略的小微企业初始比例较大时,随着安全产出的增加,系统演化速度加快,加速进化到(A1,B1)的理想状态;而当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的初始比例较小时,系统演化速度发生改变,且有从(A2,B2)加速进化到(A1,B1)的趋势。因此,从安全产出入手,提高小微企业感知到的期望安全产出,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

(三)安全生产服务费用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同理,取C2=0.82和C2=1.18进行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对比图4的两个子图可知,服务费用越高,系统越易陷入“不良锁定”模式。因为随着服务费用的增加,购买服务的总收益逐渐减小,而对资金投入的要求逐渐提高,当高于小微企业承受能力时,小微企业由于资源实力不足而选择不购买策略。而理想状态是小微企业购买服务,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引导策略,帮助小微企业减少服务支出,促进其购买安全生产服务,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三、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安全生产服务市场的培育力度,提高服务市场化程度

通过技术培训、资金奖励、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服务机构进入安全市场,积极发挥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中介桥梁作用。同时,减少服务机构与政府的挂钩,提高安全生产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为此,政府应转变意识,努力从安全生产服务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变为监管者与推进者,培育一批数量多、质量高、市场化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

(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效益高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

安全效益R1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却又往往被低估。因此,政府应针对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让企业决策者能充分认识并合理评估安全收益。此外,还可以定期检查考核,对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从而间接增加其安全产出,提高其服务购买积极性。

(三)完善安全生产服务专项补贴政策

服务费用C2是制约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主要因素,费用过低会影响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积极性,而过高小微企业又难以承受。因此,政府应努力完善安全生产服务专项补贴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进行专项补贴,形成“政府购买,服务机构提供,小微企业获得”的服务路径,让小微企业花小成本享受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强化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得到了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降低了生产中的事故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安全生产标准更新速度较慢,一般为五年时间,平均落后发达国家两到三年,并存在着部分安全标准缺失滞后的现象。目前,我国现行有效安全生产标准约400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距《我国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相关联国际标准的采标率达到85%有较大的差距,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距离我国自身提出的目标亦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情况

2.1开展方式

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企业通常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部分企业根据以上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企业在确定标准后,一般由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等方面,使企业各生产环节符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过自评,申请,受理,评审,审核公告,颁证授牌等流程后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达标。

2.2开展成果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已满足我国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企业内部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总体上,在各地方政府的监管下,预计2015年可全部完成达标任务,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效果和水平在各地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3从不同视角看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我们每个人既是安全生产的受益者,也是安全生产的实现者。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是一条条印在纸张上的制度,也不是一摞摞的合规性文件,它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们的工作质量和相互配合程度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人们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所受的教育程度和掌握的技能不尽相同,不同的人对于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不同人的眼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也是不一样的。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可分为五类:领导、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安全专业人员、一线职工和安全科研人员。那么在五类人的眼里,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又该如何进行呢?

3.1领导者视角——安全和生产

领导者,是指居于某一领导职位拥有一定领导职权,承担一定领导责任,实施一定领导职能的人,在这里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即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者。领导人需有效、协调地提出和实现企业的目标,维持企业良好的信息交流。企业既要安全守法也要通过生产创造效益,因此安全目标与生产目标对于企业都十分重要。从领导者的视角来看二者的关系为安全和生产,即二者作为名词并列,它们是工作中的两个平行部分。对于安全标准化工作,作为领导者应重在遵守相关法律标准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情况提出合适的安全标准化目标,把握工作整体情况并对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

3.2安全专业人员视角——安全的生产安全专业人员是指在单位从事安全专业工作的人员,如安全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以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对人

员进行建议、咨询、培训、教育。安全专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在企业各类人员中是最丰富的,他们从全面贯彻安全法规、标准的角度出发,以安全为目标,以生产为条件,以“第三者”监督的身份进行工作,因此,从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视角来看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是安全的生产,在这里,安全作为生产的限制词。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应重在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将标准进行分解,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承担起上述的工作职责。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企业中最了解安全专业知识的人,其自身应准确理解标准,将标准内容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分解,他们在企业中还充当着顾问的角色,监督具体实施者的落实情况,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重大。

3.3生产专业技术人员视角——安全地生产

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单位从事与生产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如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来实现设计要求的相关功能。从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视角来看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为安全地生产,以安全作为生产的副词。虽然具有丰富的生产专业知识,但是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的,追求的是产品功能的最大化,追求安全的程度较低,他们在危险值域外尽可能的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在安全工作方面往往具有侥幸的心理。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应重在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补充安全专业人员在生产领域知识的欠缺,起到配合的作用。

3.4一线职工视角——安全底生产

一线职工是指在企业中直接从事生产加工的工人。一线职工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按质按量的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加工任务。从一线职工的视角来看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是安全底生产,在这里,生产服从于安全。对于一线职工,生产加工是其获得收入的手段,安全是其根本利益,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命和健康。他们既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易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一线职工应重在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工作,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等。3.5安全科研人员视角——安全化生产安全科研人员是指具备一定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类人。安全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安全科学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等。安全科研人员的理论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但一般在研究院所工作,实践知识较为欠缺。从安全科研人员的视角来看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是安全化生产,即让生产达到安全化。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安全科研人员应重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标准,并将制定的标准对企业安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更加准确深刻的理解标准的含义。从以上的五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不一样的视角,导致人们对安全与生产有着不同的理解,基于不同的理解和每类人员的特点,其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所对应的责权利也应有不同。

4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目前我国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热情较高,进步明显。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步骤完整,合规性文件准备齐全,但是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虽然达到标准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但优秀的企业案例较少。安全工作与其他专业性工作相比更加需要全员进行参与。从上述五个视角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人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的工作重点是不同的。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有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明确每个人的工作重点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将工作开展好。例如,在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时安全专业人员应做到明确安全要求,监督指导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使其发挥专业优势对现场隐患危险源进行分析,督促检查一线职工的操作情况。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时,领导应提出适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安全专业人员应充分发挥其咨询建议作用,其他人员应重在明确自己的责任等等。分析五类人员的职责,在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安全专业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联接作用,将生产领域人员的智慧与安全领域人员的智慧相连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企业也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同时也在开展精益工作,部分企业将精益生产中的合理化建议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相结合,加强了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群策群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另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相关的标准制定了企业的内部标准并编制了标准教材,通过组织宣贯,推动了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5结语

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虽然硕果累累,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标准方面我国相关机构应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国际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对标龄时间、标准补充和采标率等问题进行改善。在实践中,企业在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各类人员的工作重点,加强人员间的沟通,将纸上的安全生产标准真正的融入到工作中去。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制定更加严格的内部标准,争取做到优秀。安全连着你我他,安全生产靠大家。只有将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人员相互匹配,才能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做好。安全标准是标杆,领导重视是关键,专业人员责任重,全员参与是基础,融入人心是根本。希望我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今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5篇

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制提高油田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保障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需要根据各个部门的性质、特点及组织结构等,建立完整且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使得各个部门不仅能够做好自身的监督工作,还需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具体来说是在石油生产企业中,构建安全生产的管理网络,将生产环节全面细化,安全责任则需要明确的划分出来,各个环节均需要设置责任人或者负责单位,并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抽查等,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出现了安全事故,需要对责任人或者责任单位追责,予以一定的处罚。另外还需要各个部门或者单位对权利进行制约,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2]。

2.提高安全生产技术

现代油田的开发范围不断扩大,开采工作逐步深化,为了适应该形势的发展,许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也带来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使得安全生产管理也面临较大的困难,需要强化各项技术的研究,包括勘测技术、开采技术等,并引进新型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等,避免由于单纯的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另外还需要强化科技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加科研人员及资金,尤其是石油生产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方面的研究,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管理的科学性,尽量减少危险生产环节中人员的配备,降低安全风险,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避免人员伤亡,也减少了企业的损失[3]。

3.打击偷盗油事件

偷盗油事件一般集中表现为油藏的非法开采,不仅会使得国家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失,资源大量流失,也对于现场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给正常的生产活动带来障碍,工作人员也会受到各种安全风险的威胁。石油监管部门需要组织专门的人员,构建反偷盗油机构,联合各个油区,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活动。该整治机构需要制定科学的巡逻检查机制,强化重点石油生产区的监控力度,并配备专门人员管理监控设施,并提高该机构的反应速度,如果发现偷盗油事件,能够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并依法严厉处置犯罪团伙,并积极安排好人员,检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恢复正常生产[4]。

4.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油田企业的领导人员需要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积极的监督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安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强化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学习的内容需要包括安全生产技能、常识、注意事项等,还需要强化思想教育工作,制定考核制度,考察其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程序来开展,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另外还需要员工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保障安全,避免受到伤害[4]。

5.总结

现代社会对于油田企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石油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石油的生产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较高。安全生产管理也属于石油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石油生产安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威胁到各个生产环节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破坏周边环境,也会给石油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管理人员予以高度的重视。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6篇

在大量需求的情况下煤炭逐步放开经营,在此环境里投入问题显露了出来,国家在投入机制调控制度和扶持政策六面彰显出不足。承包的一些煤矿在短期里拼命开采,致使矿山资源缺失,无可持续发展性,政府为其结果买单,造成了恶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因诸多的管理层多对工人阶层安全的轻视,从而没意识到高危行业应以预防为主。安全意识薄弱是比投入不足更可怕的存在。“安全责任重于山”也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对国家法律法规无视抗拒执法,只为追求高利润的煤矿矿主,证照不全不按规定组织生产,越层越界开采。根据调查,我国58起矿产特大事故中有8起是越层越界开采的原因。矿产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一线有经验的工人严重流失,矿产企业人才严重不足。没有这些专业的人员某些煤矿直接不绘制开采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而且采区不做采掘工作设计,不准备采掘作业计划和规程,一些煤矿不安规定施工工程;石门揭煤、巷道打通、过新段层和采煤工作面的最初的一些工作没有制定专业技术措施;不重视专业技术,采掘布置不合理;一些明显具有突出矿井、水害严重和煤尘具有爆炸可能性的矿井,没能采取具有实质性的防突、防治水和防尘的具体办法。

2煤矿安全生产的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要着重强调安生生产在煤矿开采施工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多种措施才能确保工人施工的安全性。煤矿岗位安全知识要求工程施工人员都充分掌握,对本岗位的安全保护技能熟悉,管理层做好约束广大职工的安全行为和把规章制度做到实位。只有大力的推动煤矿生产安全化,努力制造安全化氛围,才能做好深入煤矿安全化宣传教育。这样一来矿产企业的员工就能加深安全情愫,强化了对于煤矿开采的安全意识,使各岗位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安全化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安全化的必要性,从而使各岗位职工能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安全现状加以改正。为确保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就要在公司内部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安全化环境,从决策层、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要按照安全规范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加强矿井的抗灾能力,必须安排完善的机构制度。开采煤矿的同时要做到不以牺牲、无视人的生命、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确实的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有一定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安全投入、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准一定做到实位,落到实处,从而对才能解除煤矿安全隐患,做到对具有危险的设备、工程及时进行处理,监管监察应进行的彻底,安全管理切实到实位。要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引进新技术的投入,加强矿井的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的能力,对以前具有隐患的煤矿技术大力度改造。实行集体化的进步、改进,就要汇集经济、法律和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加强对中小型煤矿的整合改进。鼓励大型矿产企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大力推广中小型煤矿技术改进,对于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和浪费资源、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进行整顿,证照不全、违法经营的小型煤矿坚决取缔。鉴于瓦斯危害严重、防水、防尘做不到位的小型煤矿逾期整治,仍不符合标准的限期退出。

3结束语

经过对煤矿开采现场的大力度宣传安全化、安全管理确到实位和全过程监控管理,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一个持续的稳定的发展。总的来说,安全制度是对矿产工人最大的福利待遇,是煤矿工业最主要的政策,是矿产企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矿产企业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的把安全规范认真的落实到实处,完善安全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烟草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头等大事,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消防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烟草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各种费用支出成为烟草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就可以避免企业因为发生火灾而产生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是烟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三是能够建立清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将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强化具体责任人的职责,从而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消防管理制度。

2当前烟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2011年4月1日实施颁布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明确了消防管理工作的地位,但是由于在实践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2.1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虽然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安全监督部门等加强了对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力度,企业也加大了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滞后性,比如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仓库存储量不断地增加,仓库的烟叶存放量已经超过仓库防火区的面积,不仅违反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而且也会为消防安全埋下隐患。

2.2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烟草企业发展的要求。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虽然我国及时颁布与实施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制度,但是由于烟草企业的不重视等导致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改;二是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得以彻底的贯彻执行。为了前面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应的法规明确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相应岗位职责划分不科学导致很多制度在企业中没有得以执行。

2.3消防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一是消防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消防管理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在检查企业的消防工作时,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将工作重点放在表面工作,比如只是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而不看灭火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等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二是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安全保卫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实处,影响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技改部门只是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改造,而不会考虑消防设备的使用性能,而安全保卫部门在技改工作实施过程中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导致技改后的消防技术缺乏高效的实用性。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对策

3.1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保障各项消防安全预防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有效保障。烟草企业生产产品的易燃性,要求烟草企业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积极将国家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岗位中;二是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一定要本着从企业实际生产的现状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三是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以厂长为责任主体、副厂长为主抓、保卫科长具体执行的消防管理制度,并且要建立义务消防队。

3.2加强对烟草企业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工作离不开烟草企业全体职工的支持,因此烟草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一是企业积极开展各种消防安全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技能比武活动,提高职工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二是企业要积极发挥工会、党支部等组织职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要积极加强对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力度。

3.3企业要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烟草企业的管理者要高度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首先要增加资金投资,加大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消防安全设施的使用性能;其次要积极购买先进的设备,比如基于烟草企业的生产特性,烟草企业可以购买一些小型的灭火设备,保证在发生火灾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自救;最后要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尽可能满足企业义务消防人员的各种需求,以此激发员工参与到义务消防队伍中的积极性。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8篇

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上它包括产品质量安全和工作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决定企业产品是否能够广泛推广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种畅销的产品往往能够体现出产品的质量上乘,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加强生产制造质量安全管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使消费者用上放心产品,更重要的是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使产品服务能够得到大范围推广,占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相比较而言,企业人身财产安全管理工作较于产品质量安全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它会引起刑事纠纷,对企业的声誉极为不利。谁也不愿意看到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看到惨绝人寰的凄惨画面,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付出血的代价,现在实行的是责任制,发生事故相关负责人都脱离不了干系,一并受到制裁惩罚,所以说人身财产安全是一个连锁反应。加强企业人身财产安全是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的损失,避免因发生事故而使企业的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目前现状

(一)缺乏安全生产保护的基础设施

制造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应用的是机械设备代替人工,所谓的代替人工并不是完全解放人的双手,而是通过人工操作机械设备完成生产。企业没有对机械设备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没有及时维修保养,没有为工作人员配备手套、安全帽等物品,消防设备等设施配备比例不均,不注意将其放置到正确位置与储存条件,即使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也不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为员工讲解消防设备的用法。

(二)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落后

缺乏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管理监督,在今天企业当中员工的主人公意识不强,认识不到生产制造主体的地位,生产工作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敷衍了事,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相关部门对员工的行为置之不理,放任自由,消极地认为只要是人员坚持奋斗在生产一线上,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就已经足够了。殊不知员工的疏忽大意,企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落后,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三)缺少相应的责任人与责任制度

目前制造业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人,责任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经验,没有对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有效的方案。而责任人的缺少使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只是空洞化和形式化的管理。

(四)安全生产意识差

无论是生产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来说,都认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工作的范畴。员工在生产工作中不能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违规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国内制造业企业安全事故回顾与加强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的措施对策

(一)近些年来国内制造业企业安全事故回顾

1)鞍山钢铁公司的砂型型腔喷爆事件回顾。鞍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几大钢铁公司,早在“一五计划”中就为新中国的钢铁制造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12年2月,鞍钢下属的重型有限公司铸钢厂在砂型制作中出现了砂型型腔喷爆现象。事故原因分析:型腔残余水分太多,在型腔内残余水分受热,产生膨胀,从而导致在型腔内产生喷爆现象。启示与教训:完善作业操作标准要求,检测砂型型腔内的原砂含水量,在地坑式的车间内了解水位,定期对熔融罐包检测与维修保养。2)宝钢梅山钢铁煤气中毒事件。宝钢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制造企业,位于上海。2012年2月23日,宝钢集团下属的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加压站改造时,突然遇到了煤气中毒事件,在事故中造成6死7伤。事故原因分析:工人在加压站改造的过程当中,没有了解在回流管道中是否有煤气的存在,煤气在经过螺栓拆除,盲板下移的情况下,煤气流入到煤气柜中,当时工作人员正在煤气柜中施工,致使煤气中毒。启示与教训:时常对风险进行评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报警装置,检查煤气作业施工环境与作业条件。

(二)加强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的措施对策

1)完善安全生产保护的基础设施。加强安全生产的投入,为车间员工配备手套、安全帽等基础配备,在机械设备上设置隔离带,配备合理数量的消防设备,为员工讲解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张贴安全标语,在车间的醒目位置上张贴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2)改变落后的安全生产观念。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生产人员的监督,定期进行巡视,对员工展示质量合格的产品,向其讲解工作流程,对操作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讲解正确规范的操作流程,实行激励体制,鼓励员工认真工作。3)增加相应的责任人与加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抽调一部分员工组成管理部门,设有规划设计、巡视检查的组织,由专门的部门对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规划设计,由相关部门在围绕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理念,将安全生产的理念渗透到企业每个部门,具体落实到每个生产制造环节,任用一些具有高素质、责任心强的负责人,监督其他工作人员,对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及时上报,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4)提升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如知识问答等。对员工的生产操作给予定期的培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员工配备完善的安全生产急救设备,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自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事故发生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企业声誉。通过对国内两例安全事故的回顾,可以得出完善安全生产保护的基础设施,改变落后的安全生产观念,增加相应的责任人与加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升安全生产意识的措施启示。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9篇

1.1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生产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由于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还没有真实的列入到国家立法当中,所以虽然国家也通过一些文件精神表现了对标准化生产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和员工认为这一建设既然不是国家的强制性要求,就没有必要将其列入到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日程,对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终对标准化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不但致使建设效率相对较低,建设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1.2企业内部管理部署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思想认识误区,所以在真正的开展建设工作时,企业领导层一般不会对其认真部署,甚至将这一项目分散到各个部门中进行独立管理和部署,部署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强,造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于分散,管理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进行标准化建设时也会受到各部门集体建设氛围的影响,例如在企业相对重视这一项目建设时,员工就会热情高涨,建设进程也相对较快,反之,员工就会情绪低迷,建设效率低下,非常不利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3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相对较差

我国部分企业危化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中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也相对较低,再加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并不会对这一建设项目投入适当的资金,人力资源的体验如也相对较少,致使标准化建设不具备足够的基础建设资源,极大的限制了这一建设项目的发展和深化。

2强化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2.1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进行分级评审

一般情况下,危化品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可以具体的分为三个等级,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的评审标准也应该按照这按个等级来进行。首先,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国家相关文件以及经营许可条件等,按照等级评审的要求将每一个文件要素划分为三个等级,并针对每一个等级提出相应的评审方式并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构建具有标准化特征的三级评审体系。其次,在建设了较为完备的三级评审标准体系的前提下,再根据国家对危化品企业制定的安全许可条件中的相关要求,制定更为具体的一二级达标标准。这样在实际的分级评审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危化品企业的监管就可以转变为监管企业对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贯彻落实的状况上,既能够有效避免管理中走形式的现象,也方便管理人员加大监管力度与检查执法频率,进一步督促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2.2适当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评审人员的职业技能

由于现阶段,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评和考评人员之间存在员工职业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的状况,所以为了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建设的考评管理,充分发挥出考评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实际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发展概况对企业自评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为监管部门的考评人员创造实践考评空间,在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工作业务技能的同时,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其在工作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危化品安全生产在保护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意义,全面提升评审人员的评审水平。

2.3整合各体系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对于已经通过国家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在实际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寻求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企业各部门管理工作之间的整合之路,对企业内部进行全局性的管理和控制,逐步实现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从而在管理上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生产上规避事故的发生风险,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首先,在企业内部为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设置相应的中介机构,在企业外部也同样为小企业与大型成功企业之间的学习发展设置中介机构,通过中介管理,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之中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实现企业各体系之间的整合;其次,加强交流沟通平台建设,国家可以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一个危化品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为危化品安全生产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宽广的网络平台,促进各项信息资源的整合的发展;第三,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小企业创建更多的标准化建设学习机会,提升小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3结语

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标准化的建设和管理,真正将标准化的建设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中去,维护企业生产的安全,促进企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稳步健康发展。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10篇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快速发展,各种体制的建筑施工队伍急剧增加,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但由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种情况交织复杂,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针对施工企业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以便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安全程度的综合性评价,客观地反映一个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哪/T77)的颁布实施,给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提高施工生产的本质安全程度创造了条件。

2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目的

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目的是为了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科学地评价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及相应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能力,查找其存在的管理薄弱环节和有关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减少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降低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施工企业在生产运行期间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达到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3安全生产评价的依据、对象和内容

评价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评价对象:主要对发生重大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建筑业施工企业以及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列人安全生产监管一级、二级警示的施工全业。评价内容:主要依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哪/T77)中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价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四个分项、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的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安全生产奖罚、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四个评分项目进行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评价,结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哪59),抽查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状况,从而反映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的落实情况。

4开展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成效

1、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全员参与落到实处

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评价时,应该做好对企业的宣传,使企业的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岗位人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与其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安全生产评价,受评价施工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积极配合,使安全生产评价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企业也能够通过评价整合用于安全生产评价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够在企业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2、促使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必须是经过公司法人签发的受控文件,且有传阅记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安全管理规定,企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批制度、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等,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使受评价施工企业能切合企业实际建立完善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重在落实,不仅要进一步健全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制度,只有严格按制度执行,这样才能起到制度的约束作用,才能使安全生产闭合管理。

3、促使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应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安全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不落实,未能行使安全一票否决权。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促使企业独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各级按规定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使企业能够融合各级、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能,使体系能够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施工要求正常运行。

4、促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更趋规范

安全技术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忽略了某一环节都可能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企业基本能够明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批制度规定的程序组织报批、组织施工,不流于形式,明确安全技术管理内业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对作业班组、劳务作业人员切实做好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履行签字手续,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进行安全监控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5、促使企业的设备与设施管理更加完善

设备与设施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在设备与设施管理方面较为薄弱,未设置设备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机管员。通过安全生产评价,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设备的装拆、管理、使用、保养、修理等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同时,督促企业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台账,做好自有或租赁设备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按规定进行大型设备的登记、报备和验收、检测,使百全亚的设备与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总之,通过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得到全方位的整改和完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监管模式由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型变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模式,是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

上一篇:安全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管理重要性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