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范文

时间:2023-03-10 09:05:44

农业谚语

农业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谚语;壮泰民族;农耕文化;农耕技术;农耕习俗

【作 者】周艳鲜,百色学院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82-007

一、前 言

谚语是运用隐喻手法,采用固定、便于记忆的结构来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被代代相传下来的短小精炼而众所周知的语句。[1 ]4它是口头传统的一种主要类型,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浩如烟海的谚语宝库中,农业谚语是最为丰富的。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古代农书中记载有大量的农谚,例如,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有“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汉代的《田家五行》中有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等等。人类先民在长年累月的农业劳作中经过反复实践验证,获取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与知识,摸索出了农业生产的种种规律,然后把这些都浓缩到形象、生动、简短的语句中去,由此创造了丰富的农业谚语。

壮、泰民族是古老的农业民族,他们的先民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主体的传统农耕文明。覃圣敏提出,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稻作文化,这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大共同点。[2 ]黄凤祥、徐杰舜认为,壮族先民创造的稻作文化对泰国泰族和东南亚其他一些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壮泰族群千百年来保持了共同的稻作文化形态,成为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同质化的根源。[3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用不同学科方法、以丰富的资料反映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的亲缘性、同源性和本质上的差异性。那么,农业谚语能否折射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明,能否反映两个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的渊源关系?

韦达论述了壮族谚语蕴含的人生经验,将农业谚语称为“壮族农业发展的教科书”[4 ],蒙元耀认为壮族熟语“取材于壮乡的生活实际,反映壮家人的生活本色” [5 ] 9,泰国学者(乌顿潘・阿曼吞)主编的(《泰国谚语精编》)(2013)阐述了农业谚语的来源及文化背景,[6 ](斯瓦潘・派林)编著的(《俗语分类》)(2008)对农业谚语进行归类解释 [7 ]。但文献阅览显示,目前,针对壮泰农谚的专题研究非常有限,关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几乎没有。作为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明研究的重要语料,壮、泰语农业谚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解读壮、泰语农业谚语中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并对其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

二、农业谚语中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特征

梁庭望认为,“水稻人工栽培法发明以后,逐渐主宰了越人先人及其后裔的整个生活,在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饮食结构、语言文学、人生礼仪、、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民族性格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稻作文化,绵延至今。”[8 ]

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壮、泰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总体面貌与基本特征,本文从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业技术与农耕习俗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生活

覃乃昌提出,在“那”文化圈生活的主要是壮侗语族群,包括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其主要文化特征是以稻作为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 [9 ]40-47。以下两组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相似的农业生活形态和共同的生产习俗。

1. 壮族的传统农业生活

(1)Bak saeh hong guh bonj,maenz aeu gwn guh mbwn.百业农为主,民以食为天。

(2)Fouz hong mbouj onj,fouz haeux mbouj an,fouz buenq mbouj fouq.无农不稳,无粮不安,无商不富。

(3)Guhhong mbouj liz gyaeuj naz,canghbuenq mbouj liz hangzdaeuz.农夫不离田头,商人不离行头。

(4)Mbouj ndaem naz,mbouj ndaem reih,youq lawz miz haeux hau gwn.不种田,不种地,哪有米饭吃。

(5)Hong naz beij mingh raez.农活比命长。

(6)Gaj mou hwnj hangz,ndaem naz nab liengz.杀猪上行,种田纳粮。

壮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壮族“据‘那’(田)而作,随‘那’(田)而居,依‘那’(田)而食”,他们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世世代代过着自耕自食、自给自足、勤劳节俭的农耕生活。壮语谚语Laeng mbanj miz dah,naj ranz miz naz(村后有河,屋前有田)生动描写了壮族农家的田园风光与人居环境,反映壮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以上谚语中,第(1)(2)(3)(4)反映了壮族以农为主、以稻作为生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态,第(5)是壮族传统农业生活的生动写照,第(6)记录了历史上封建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的“种官田”“纳官粮”的赋税政策。

2. 泰族的传统农业生活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泰族的传统产业。据兰甘亨大帝纪念碑碑文记载,泰族从公元1237年(佛历1780年)素可泰建立国家开始,农业便逐渐成为泰族主要的经济生活来源。[10 ]1261第(7)将农业比作国家的脊梁,说明其在国家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8)(9)描绘了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第(10)描写了泰人以土地为生的农业生活;第(11)(12)反映了泰人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形态,前句揭露了泰国封建王朝统治下劳动者受到剥削与压制的社会共性,后句源自一个关于勤劳的老农民用“分身术”提高种田效率的古代故事。

(二)农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指的是农业中各生产种类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作为传统的农业民族,壮、泰族大多依靠水稻种植为生,兼有旱地作物种植,并衍生了鱼类养殖、家畜养殖等多种生产活动。壮泰民族传统农产结构的这种相似性,在谚语中得到了印证。

1. 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

在壮语中,水稻种植也称为“种田”。根据《新华字典》的释义,“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种田”,广义上泛指以务农为生,谚语Caet cib ngeih hangz,ndaem naz guh vuengz(七十二行,种田为王)反映了壮族祖祖辈辈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水田为挖塘养鱼储备水源,创造了鱼类养殖的条件。稻田养鱼是古老稻作民族的农业文化遗产,据《淮南子・原道训》记载,南方越人曾“陆事寡而水事众”,他们发明了水田和水塘养鱼,这种生产方式在古越人后人(壮族)生活的地区沿用至今。泰人也有水田、水塘养鱼之俗,兰甘亨大帝纪念碑碑文曾记载:“在兰甘亨大帝的黄金时期,水里有鱼,田里有谷…”[10 ]1261这充分表明,壮泰民族先民早就认识“稻鱼共生”的好处,他们创造了很多描写“种田”和“养鱼”的谚语。

第一组:

(13)(壮)Bauh faex muengh faex ngaeuz,ndaem haeux muengh haeux henj.刨木望刨光,种田盼谷黄。

(14)(泰) 撒谷子望收成

第二组:

(15)(壮)Aeugwn haeux couh ndaem gyaj,aeu siengj gwn bya couh vat daemz.要想吃米就插秧,要想吃鱼就挖塘。

(16)(泰) 种田节省秧苗 做干鱼节省盐

第三组:

(17)(壮)Daemz miz bya,naz miz haeux.塘里有鱼,田里有米。

(18)(泰) 田里有米 水里有鱼

以上几组壮泰谚语意思相近,第一组表达了壮、泰族人播种之后期盼丰收的愿望,第二组反映了壮泰民族共同的种田插秧和养殖鱼类的生产习俗,介绍了壮族挖塘养鱼和泰族制作干鱼的生产活动,第三组描写了壮泰民族 “鱼米之乡” 的丰收时节。在壮语(南部)和泰语中,“田”发音为na21 和na33,“水”发音为nam32 和nam55,“米(谷)”发音为khau24 和 khaw41,“鱼”发音为pja33 和pla33, 这些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的相似性。

2. 旱地作物种植

除了水稻,壮泰民族也栽培旱地作物,但由于两地气候不同,播种品种与季节有所不同,而对大多数农作物的称谓,壮、泰语大多相同。[10 ]1369黄兴球通过植物命名研究提出,蕹菜、芥菜、芋头、稻、甘蔗等植物的同名佐证了壮泰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11 ]在壮泰谚语中共同出现的主要旱地作物有:薯芋、豆、瓜、甘蔗、香蕉等,例如:Biek doxlawh guh faen,maenz doxlawh guh ceh(芋的种子是芋,薯的种子是薯)和(芋按照种类 薯按照族系),Cingmingz gyaj,goekhawx duh(清明秧,谷雨豆)和(煮豆燃豆萁)等。其中,薯芋类是壮语谚语中出现最多的。研究表明,从新石器晚期开始,壮族先民一直栽培薯芋类作物,因此薯芋类作物可能是壮族先民最早驯化栽培的作物。[10 ]1161芋头的发音,在壮语(南部)为phurk55,在泰语为phiak55,薯的发音,在壮语(南部)为man21,泰语称为man22。壮泰族群对芋头称呼一致,对薯类作物也有相同的总称,说明壮泰族群对于芋头与薯类的认知是一致的,这是他们的文化共性的具体表现之一。[11 ]32-38

在粮食作物方面,玉米是壮、泰民族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作物,因而有谚语Loeg nyied haeuxyangz henj daengz ganj(六月玉米黄到蔸)和 (去掉玉米粒心剩下壳)等;在蔬菜方面,空心菜是壮泰民族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有谚语 Ceh byaekmbungj seng byaekmbungj,cungj cijboiq seng cijboiq(空心菜籽生空心菜,紫背种生紫背菜)、(空心菜汤去,莲茎汤来)等。有史料记载,泰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开始种植蔬菜、水果与其他作物,在素可泰时期(佛历1800―1892年,公元1257―1349年)甚至有“种山种园”之说,《拉鲁巴纪事》也说阿瑜陀耶时代(佛历1893―2310年,公元1350―1767年)种植了多种蔬菜、水果与花卉。[10 ]1264在水果方面,泰语谚语中出现较多的是香蕉,例如,(砍香蕉不要留嫩芽)和(到处是香蕉粉蕉),说明泰国具有香蕉种植的漫长历史。此外,壮泰民族先民种植棉、麻等纤维类植物的历史也很悠久,产生了很多关于棉、麻种植和棉麻制品的谚语,例如:Goekhawx mbaet caz,laebcou sou maz(谷雨摘茶,立夏收麻)和(肚粮仓,肚麻袋)等。

3. 动物养殖

动物养殖是壮、泰民族重要的农业生产。《管子・牧民》曰:“藏于不竭之府,养桑麻,育六畜也”,意指社会繁荣。六畜,指的是牛、马、羊、猪、鸡、狗。壮语谚语Loegcuk vuengh,fouz cainanh(六畜旺,无灾殃)反映了动物养殖对农业民族的重要意义。壮族远祖的家禽饲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猪、牛、羊、马是壮族畜牧业的主体,鸡、鸭是壮族养殖的主要家禽,而泰国养殖的牲畜主要有水牛、黄牛、猪和鸡鸭。[10 ]87-88大量的谚语反映了壮、泰民族养殖动物的种类、技术或经验,说明壮泰民族养殖业的相似之处,例如:Ciengx ma vih goeng,ciengx gaeq vih sei(养狗为公,养鸡为私)、Ndaw naz langh bit,non gip ndonqndiq(稻田放鸭,害虫全光)和(鸭鸣竟鸡)、(狗耍鸡),Cib max doengz ruq,mbouj lau rum geq(十马共槽,不怕草老)和(马踢椰壳),Ciengx yiengz roengz lwg lai,song bi rim gwnz bya(养羊繁殖多,两年满山坡)和(捉绵羊斗山羊),等等。

在壮族养殖的动物中,猪有其特殊的意义。壮族先民养猪历史悠久,考古发现,猪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较为久远的一种家禽。根据桂林甄皮岩人遗址考古发现,至今7500―9000年的甄皮岩人已经开始人工饲养猪,开创了瓯越故地家畜饲养业的先河。[12 ]69Ndaw ranz loeg seng mou guh daeuz(家庭六畜猪为首)说明猪在动物养殖中的地位,Ciengx mou baengh raemz,ndaem naz baengh gyaj(养猪靠糠,种田靠秧)介绍猪的饲养经验,Cab liengz baenz cang,mou biz rim ranz(杂粮成仓,肥猪满栏)是丰收年景的写照,“宰年猪过大年”是壮族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猪也是泰族养殖的主要家畜之一,一些泰语谚语以猪为隐喻意象,不仅生动形象地反映猪的本性,而且赋予其丰富的隐喻涵义,例如,(赶猪进圈)比喻为自己利益而摆布柔弱的人的行为, (泥土裹住猪尾巴)比喻懒惰之人,等等。

(三)农耕技术

壮族先民真正进入犁耕农业阶段大概是从汉代开始的。在岭南地区出土的陶车、陶牛和陶俑等考古材料,是壮族先民牛耕劳作的生动反映。广西出土的陶制耙田模型表明,南朝时壮族先民已经掌握了筑埂保水、漏斗排水、犁后加耙、平田播种、碎土深耕等一整套耕作技术 [10 ]1141-1143。

1.耕牛

“牛”是壮、泰语谚语中出现最频繁的一种动物,说明壮泰民族用牛拉犁耕作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也体现了耕牛在两个民族传统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牛耕技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它标志着当时生产力的进步,说明农耕社会达到了新的高度。壮语谚语Laj riengh miz vaizcae,gwnngaiz mbouj yungh you(栏下有耕牛,吃饭不用愁)反映了耕牛对稻作民族的重要意义,而泰语谚语(岳父养牛,岳母养女)说明泰人饲养耕牛的普遍性。

壮泰民族先民在谚语中总结了耕牛饲养的很多经验,例如,Cawx vaiz gaej genj daez fag geuz(买牛莫选剪刀蹄)和(选牛看尾 选媳妇看妈妈),而Max mbouj miz loengz mbouj ndaej gwih,vaiz mbouj con ndaeng nanz rag cae(马无缰绳不能骑,牛不穿鼻难拖犁)和(丢了牛头断了牛鼻绳)不约而同地反映了牛鼻拴绳的方法,说明壮、泰族有相同的训牛习惯。传统的耕作中,壮族一般使用水牛,泰人既用水牛也用黄牛,而泰国高棉人却普遍使用牛为蓄力,一些泰语谚语来源于牛的历史典故,用以记录泰国高棉人与牛为伴,共同生活和劳动的经验与情感体验。例如,(住在一个牛棚的牛打架)不仅记录高棉人建棚养牛的习惯,并以共居牛群经常互相打架来比作共事的人们因不齐心而会产生矛盾。总之,牛是壮泰民族驯养的主要动物,是农耕社会缺一不可的耕作工具。壮语(南部)和泰语中,“牛”的发音极为相近,“水牛”发音为va:i21和khwaj33,“黄牛”发音为mo21和kho33; ko33,这是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相似性的一个重要证据。

2. 传统农具

壮泰民族使用的农耕劳动工具多种多样,大致分为耕地工具、灌溉工具、田间管理工具、收割与运输工具、脱粒加工与储藏工具等。壮语谚语Diuz soh guh gaenz,saenj goz guh ek(直木做锄把,弯木做牛轭)、Raeq naz miz fagcae,doegsaw miz ci bit(耕田一把犁,读书一支笔)、Fungbeiz ci haeuxgok,dwg fag dwg beb gag faenmingz(风车吹稻谷,是胀是瘪自分明)、Miz haeux gyawz lau fouz rum daem(有米哪怕没臼捣)和泰语谚语(进林别忘刀,去田别忘犁)、(打黄牛怨恨耙)、(牛脱了轭又进去耕地)、(镰刀在肚子里)、(推石臼上山)等反映了壮泰民族农耕工具的相似性。

3.耕作过程

壮泰民族的耕作过程从犁田、耙田、灌溉、撒种、育秧、拔秧、插秧、耘田、割稻、打谷、晒谷,直到收藏、加工等程序基本相同,生产工具也基本相同,但是种植的季节和田间管理有所不同。[12 ]110-117关于稻作过程的壮、泰语基本词汇中,有不少读音相似相近,例如,犁田,南部壮语(简称南壮)为thai33na21,泰语为thaj24na55; 耘田, 南壮为da:i22 na21,泰语为daj21na33;引灌,南壮为tho:i55nam32,泰语为to:j33 na:m55;插秧,南壮为dam33na21,泰语为dam33na33;收谷,南壮为kip55 khau42,泰语为ki:p35 haw41ka24;磨米,南壮为muk11hau24,泰语为。

这至少从语言学的角度反映了壮泰民族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一些环节的相似性。记录耕作过程的壮语谚语很多,但相关的泰语谚语比较少见。

(1)施肥。土壤的质量会影响稻谷的生长与收成,Cien rap bwnh roengz reih,fanh gaen haeux haeuj cang(千担肥下地,万斤粮入仓),每一个农民都知道肥料的价值,将肥料比作“宝”“官印”,例如,Bwnh vaiz rum hoengzva,nungzgya song aen bauj(牛粪红花草,农家两个宝)、Dangguen baengh inq,guh hong baengh bwnh(当官靠印,做农靠粪)。Daeuhbeiz coq naz,haeux genq baenz gijmaz(地皮灰放田,稻谷胀又坚)介绍壮族先民越人采用的“火耕水耨”的施肥方式。

(2)犁耙。犁田耙地需要深入、细致,不可匆匆忙忙、漫不经心。Rauq naz yawj gyaeuj vaiz,cae reih yawj bak cae(耙田看牛头,耕地看犁头),Cae naz gvaq doeng,non noix namh mboeng(犁田过冬,虫少土松)、Cien gvak baenz ngaenz,fanh gvak baenz gim(千锄生银,万锄生金)、Cae ndaej laeg,rauq ndaej nuenz,it vanj namh boengz it vanj haeux(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介绍了犁耙的时间、次数与深度。犁耙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壮家娶媳妇的一个条件,例如,Genj gwiz yawj cae naz,genj yah yawj daemjrok(择婿看犁田,择妻看纺纱)。

(3)灌溉。水是生命之源。壮语谚语Luegbya miz suijgu,naz lae haeux henj gim(坡岭有水库,梯田出金谷)说明蓄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兴修水利最早的国家,早在5000年前大禹时代就有“尽力乎沟洫”“陂障九泽、丰殖九薮”等关于农田水利的内容。到了明代,广西灵渠经过多次维修、疏浚,两岸的万顷田地得到了灌溉,这是壮族先民大量兴修与利用水利的证据。Henz naz hai diuz mieng raemx lae,reih rengx hix miz bet cingz sou(田边开条流水沟,旱地也有八成收)、Coih hamq vat daemz ciengx ndei naz,mbouj aeu rengx daeuj gouz mehmbwn(修坝挖塘养好田,不要旱来求老天)等谚语介绍壮族地区挖塘筑坝蓄水、开沟挖渠漫灌的灌溉方式。

(4)种植与田间管理。壮族视谷种如同生命,他们“Hoh miuz lumj hoh mingh,louz ceh lumj louz gim(保苗如保命,留种如留金)”,积累了“Haeuxceh naednaed fag,gomiuz gogo cangq(种子粒粒圆,禾苗根根壮)”“Cin daeuj mbouj doek faen,hah daengz yienghyiengh hoengq(春来不落种,夏收样样空)”“Ndaem naz ndaem ndaej cingq,dangq ei ndingq caengz bwnh(插秧插得正,等于下层粪)”等选种、播种、插秧的经验以及诸如“Dawz baez namh cae laeg,ak gvaq sam faen fwn(深翻一遍土,胜过三分雨)” “Gyaj ndai sam baez haeux rimcang,duh gvak sam baez naednaed fag(禾耘三次谷满仓,豆锄三次粒粒黄)”等翻土、耘田等田间管理经验。

(5)收割、晒谷与加工。Caet nyied haeux henj youq ndaw naz ,gyagya hohhoh sou ma dak(七月田里一片黄,家家户户收割忙),因为水稻“Bet cingz cug,cib cingz sou,cib cingz cug,laeuq song cingz(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稻谷收割之后要及时晒干,Ban haet mok baenz benq,mbwn rengx ndei dak haeux(早上一片雾,晴天好晒谷)总结了晒谷的天气规律。壮、泰民族稻谷脱粒加工方法相同,主要用磨臼(石磨、泥磨)去掉谷皮或用木杵舂捣。“舂堂舞”便是来自于舂米的灵感,“晨暮时候,妇女们将晒干的稻禾放在长形的大木槽中,用木杵舂去谷壳,称为舂堂。木杵舂击木槽发出有节拍的声响,宛如动听的曲子,被发掘成为了现今的舂堂舞” [13 ]112。“舂堂”壮语称为“打砻”,打砻舞现已成为壮族喜闻乐见的节庆习俗舞蹈。

(四)农耕习俗

农耕习俗是传统农耕社会最具民族性的文化现象,农业谚语记录了壮、泰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些农事习俗,是人们了解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民俗活动的重要语言资料。

1.春耕习俗

壮族认为,“Dojdeih lingz mbouj lingz,bibi cungj aeu gingq(土地灵不灵,年年都得敬)”。壮人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春社节”举行土地神祭祀仪式,祈求土地神保佑全村老少、六畜兴旺与农业丰收。“春社节”也叫“开耕节”,人们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以祈福开耕顺利,饮酒作乐之后繁忙的春耕就开始了,因而有了谚语“Gwn le laeuj cinsix,cae rauq mbouj liz fwngz(吃了春社酒,犁耙不离手)”。泰族于每年佛历六月举行“春耕节”,这是泰国宫廷大典之一,由国王亲自主持祭祀天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泰语谚语(禾苗等雨,稻等雨)反映了求雨仪式上人们对降雨的渴求与祈盼,而(丝足鱼得水)描写大雨来临之时,人们欢呼雀跃,就像丝足鱼获得了久违的甘露。

2. “尝新”习俗

农历六月初六来临的时候,稻谷已经成熟,壮族会举行“尝新节”,谚语Loeg nyied loeg,gwn haeux moq(六月六,吃新谷)描写了壮人在开镰收割之际品尝新谷,行香祭天,以庆祝五谷丰收的节日习俗。在举行秋粮入仓仪式时非常讲究话语的忌讳,Haeux duh ndaej daengz cang,vahlangx gaej luenh gangj(五谷得入仓,闲话莫乱讲)告诫人们谨慎言行,以免遭到神灵惩罚致使入仓的粮食受损。泰国佛历3月举行“尝新节”,这时候稻谷开始成熟,新打的稻米新鲜而味道香甜,人们用来做成竹筒饭,在礼佛日拿去斋僧,这个节日因而得名“竹筒饭功德”,于是有了■(竹筒饭功德)这个俗语。

3. 祭牛习俗

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壮族非常敬仰“牛神”,人们“Seiq nyied raen vaiz baenz duzciengh,caet nyied raen maez baenz yahvuengz(四月见牯牛如大象,七月看老婆如皇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牛魂节”(脱轭节、敬牛节),要给牛招魂、脱轭,有些地区将这天当作牛王的生日,以美食供奉牛神、喂养耕牛,所以说,“Seiq nyied co bet dienheiq rongh,duzcwz duzvaiz ceiq cingsaenz(四月初八天气晴,水牛黄牛最精神)”。泰族每年佛历一月“庆丰节”也举行为牛求魂的仪式,但是祭祀活动并不像壮族那样隆重,因为泰人认为牛只是有功德的动物,他们对牛的辛苦耕作仅是怀有愧疚心理。一些壮族地区禁食牛肉,但在泰语谚语中有食用牛肉的记录,泰语谚语(杀牛吝惜盐)记载了古时泰人杀牛后将吃剩的肉制作干肉,却因节省盐巴导致牛肉腐坏的典故,而(杀牛不要吝惜辣椒)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利益而让大利益受损。

总之,壮、泰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农事习俗,其中,很多农事习俗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相似性。

三、结 论

壮、泰族先民在长年累月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谚语。这些谚语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也凝练了两个民族劳动人民的农业智慧,是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明研究的重要语料。壮、泰语农业谚语折射了两个古老农业民族的农耕文明,反映了两个民族在传统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和农耕习俗等四个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明壮泰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有很多共性,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共同的稻作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Mieder,Wolfgang.Proverbs: A Handbook[M]. Connecticut: Greemwood Press. 2004.

[2] 覃圣敏.壮泰文化基本特征的比较[J].广西民族研究,2000(1).

[3] 黄凤祥,徐杰舜.壮族文化及其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1).

[4] 韦达.壮族谚语与人生经验[J].广西社会科学,2003(9).

[5] 蒙元耀.壮语熟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 [M].,2013.

[7] [M].,2008.

[8] 梁庭望.水稻人工栽培的发明与稻作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4(4).

[9]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10] 覃圣敏.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11] 黄兴球.植物栽培:壮泰族群同源与分化的佐证[J].东南亚纵横,2010(12).

[12] 黄兴球,范宏贵.老挝佬族与中国壮族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13] 范宏贵,顾有识.壮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Abstract:Agricultural proverbs convey farming knowledge,wisdom and the experience of human beings. Zhuang and Thai agricultural proverbs can help to probe into the origin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ethnic groups as these proverbs introduce the agricultural life,agricultural structure,farming techniques and customs of Zhuang and Thai people respectively,and they also tel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farming culture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se proverbs to interpret features and contents of farming culture of the Zhuang and the Thai ethnic groups is a new angle and thinking to probe the original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of the two peoples.

农业谚语范文第2篇

摘要:古人所说的“究天人之际”是探索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探索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及自然界对人的影响。本文从农业谚语这一方面展开论述,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从农业谚语中读人在“天”之中的地位,谈“天”对人在农业方面的影响,以及论现代农业中违背农谚进行的生产对“天”所造成的影响,进而由此对“天人之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业谚语;天人;天人之际;反思

究天人之际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的先人们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无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棵树上各表一枝。“天人之际”,“际”就是关系,天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具体说,我们要弄清楚世界的奥秘以及与人的关系,人在天中的地位和作用,天对人的影响等。

鉴于我们的古人对于“究天人之际”的深入思考,其思想体系也令后生可畏。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此问题连过门都不及格的学生是不敢妄加评论和删改的。他们的思想自是影响甚广,对于我个人而言,若脱离具体可观可感的现象与事物,便无从发挥。而当前的人与天的矛盾的日益突出,诸如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等,这些既十分棘手却又不能回避的问题,都促进着我在谈“究天人之际”时不得不从现实出发。而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了农业谚语的文化,也感受到了在短短二十年间家乡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并没有认为单讲哲学是不妥的,只是觉得若“究天人之际”不谈身边文化,若不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分析,便是对自己的“不忠”。

谚语是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民众在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结晶,许多言简意赅的农业谚语,其内容极为丰富,流传范围极其广泛,是民众口头上的“农业百科全书”。从时间上看,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都有相应的谚语。看上去是朴素的经验,实际讲出很多科学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积累。它不仅是农业活动的指导,几乎每一条农谚都能告诉人们一条科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究天人之际”时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究天人之际”第一究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农业谚语给了我以下启迪:王夫之曾在“究天人之际”时提到“在天之天”,其“所谓的在天之天,就是指人头顶上的那片天,就是指气,资始万物者,指万物之主宰。”而笔者认为的“天人之际”的“天”不仅仅指头顶上的那片天,还指地,指一切自然界,除了人以外。“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究天人之际”无非是讨论人与自然界的问题。从“农谚”中我们可以读出“人”在“天”中的地位。正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民众才提出了“万物土中生,万事农为本”,“不求人面求地面”等农谚。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人”对“天”的依赖性,包括土地、牛、粪等自然之物,人所拥有的皆是“天”赐予的。然而,说了“人”对“天”有依赖性,并不代表“人”是听命于天的。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静等天命,“尽废人为”是不可取的,人在发挥着其主观能动性,因此有了“天大地大,农夫为大”,“天上老龙,地上老农”等说法。很显然几句谚语便形象生动地让我们看到了“人”在“天”中的地位,虽非主人,却也非奴隶,二者如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相依的。第一,人必须依赖天地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保存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第二,人不可仅仅对天听之任之,还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对自然界有所改造,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这样,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既补充了自然界资源的不足,又使自然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其次,“究天人之际”第二究是“天”对人的农业方面的影响。“天”对人在农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种子的选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什么作物,何时管理,何时收获等方面,其中农谚总结的还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种田首先想的是土壤,关于土壤的谚语有“黄泥配沙田,一年当二年”,“人要结实,土要疏松”,“水土不下坡,谷子打得多;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宁种山阳一个窝,不种山阴一片坡”等。作为“天”这个自然界一部分的土壤,其疏松度、湿度、向阳背阴、土壤成分无不让人不得不经过选择才做出判断去种农作物。而在选种子这一步,作为自然的万物之一,种子当然是上天所赐,其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收成,如“保秧如保命,留种如留金”等。关于选好种子何时播种,“天”都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强调不误农时的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过了惊蛰,种豌豆”,“姑娘怕误女婿,庄稼怕误节气”等。由这些农谚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不当种什么都是有自然规律的。包括在哪种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对于那些极贫瘠的土壤,不是什么都可以生长的,但谷子就可以种,有“只有青山竹,未见地里旱死粟”。包括上面说的“宁种山阳一个窝,不种山阴一片坡”都是作物对种植生长环境要求的体现。哪怕对于管理也是顺应“天意”的,如在强调锄地耕地的重要性有“庄稼出在锄头上”,“棉花锄4遍,桃儿像鸡蛋”,“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后多打百石谷”等。或许有人认为以上这些是有讲究的,是要遵循规律的,是受“天”所影响的,但对于收获就应该无所谓了吧。错也,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四川谚语就有“栽秧不怕雨绵绵,打谷不怕火烧天”一说;华北有“拿到场里算庄稼,收到家里算粮食”;对于何时收也有说法“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等。以上这些都是“天”在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受其影响我们也不得不去做。即便是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雨水,“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有雨吃饱饭”等。举了如此多例,涵盖了种植的几乎整个过程都不得不遵守自然规律,顺其作物的习性。由此可知“天”对我们的影响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

第三究,“究”现代农业中违背农谚进行的生产对“天”所造成的影响。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的经验,种田要看节气。可是现在的各种技术随时都可以让植物达到其生长所需的条件。于是乎,我们常年可以吃到各种蔬菜水果等,哪怕在反常的季节里。人类凭借已掌握的技术与工具,从根本上去改变地面的自然生态。一块水稻田就是一个永久性的人工池塘,靠的是人类的修筑和维持,并且,其中只种植一种作物;一块平整后的梯田,也是人类为某种作物专门打造的人工小生境,不允许其它植物插足其间。这是人类所谓的集约化大规模地生产,所谓的统一管理。现在的人们不再管它什么种植的疏密度,无视“稀谷,密麦”,“棉花要想摘得多,一颗挨一颗”,“谷宜稀,麦宜稠,玉茭地里卧下牛”等这些谚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技术掌握着一切。为了拥有永久性的平坦耕地,精耕农业的毁林开荒,甚或移山填海,围垦造田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了提高种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优化作物的品种,进行人工施肥,并以多种手段控制杂草和病害;为了消除飘忽不定的降雨和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精耕农业可以兴修水利,甚或改变河渠的流向,使其实现对耕地的充分灌溉;如此等等。

以上述这些技术与工具手段来看,精耕农业似乎已经完全控驭了自然。但是,若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大循环来看,人们在不断地改变他们周围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控驭下,地表的生态系统被人为调整,地下的能量也被调动起来,地面的水力资源更是被大量利用。由于现代农业基本上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因此人们也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以保持这种人工打造的生态平衡。由于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一旦人类的控驭手段失效,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可收拾的生态危机。

对于这种人为地给“天”带来的不堪设想的破坏之做法,笔者认真对比过我们祖先们凭借谚语耕作和我们现代农业。依据农谚可能让我们不会有大量的剩余产品,但却是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生长为前提的,耕作中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是短期的,要不了多久,耕作土地就会恢复到原有的自然形态。即使耕作期间,耕作中常见的那种多种作物纷然杂呈的种植,也带有对多样化物种并存的“原自然生态”进行模拟的性质。因而,靠农谚生产,一般不会导致不可恢复的生态危机。还记得小时候在地里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草,现在回去见到的越来越少了,甚至连小时候经常叫的草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这让我觉得是莫大的悲哀。本来我们当给予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我们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对一种资源过度利用,竭其所能,丝毫没有喘息的时间。把历史的存款全部划掉,只顾眼前,不思其后。殊不知,资源一旦破坏,便很难从中恢复。而我们在享受各种资源的同时面临的已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生态灾难。这样说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也很少有谁去静静地思考“人”与“天”的关系了。当地震、滑坡、泥石流、洪灾、雪灾来袭时,我们听得都是受灾人数是多少多少,财产损失如何如何。报道的也是全国各地的支援、捐款,即所谓的人文关怀,可有几人思考过终极人文关怀?真正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们痛恨着动物的不断灭绝很大原因是人类扼走了其食物,可还不是照样享受着松子的美味,此时没想过因为自己的零食消遣又有一只以吃松子过冬的小动物会在雪地里冻死?我们憎恨为了动物的皮毛去将其赶尽杀绝,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这样般的“奢侈品”?人在抱怨“天”的同时往往都不去反思自己。不是破坏“天”的行为难以停止,而是因为一股无形却十分强大的力量在默默支撑着,这是群众的力量:愚昧的思想,短浅的目光,无尽的欲望……

农业谚语仅仅是笔者在“究天人之际”的一个附着物,是一个载体,是在探究天人关系的一个思考的开始,在自然界中有太多方面可以作为“究天人之际”的一个切入点,而真正值得思考总结的依然是理论的“究天人之际”。从“农业谚语”与现代农业这样的一个点散开出去,从这样的的个性去探究“天人之际”的共性。于是在这样的散发、总结、再散发、再总结的过程中,“天人之际”被几千年来的人思考着。下面是我对“天人之际”的浅见。

笔者认为,发生在天空中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谁在主宰,因此,天就是客观的自然界。这是我所认为的“究天人之际”中“天”的含义。同时我认为言天不能脱离人,与人无关的天,再大,跟我们也没有关系。言“天”,就是要言与人有关的“天”。“天”通过“命”而赋予万物包括人以“性”,可以说人身上的一切都是上天赋予的。“人”对“天”而言并非是主宰,“人有赖于天”,但“人”却可以开发“天”的天然状态。像地是什么样水便流成什么样一样,我们开发“天”也必须遵守其自然规律,不能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去行事。虽然我们说人类与其思慕自然,歌颂自然,依赖自然的现成资源生存,不如改造自然,但我们该时刻铭记: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既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多取,也不能随意浪费自然界的资源。如果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去获得自然资源就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如果随意浪费自然界的资源,就会造成资源的流失。这是人类在使用自然时所要求的。第二个层面,人在改造自然时,在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自然物,创造出自然界没有而人又必需的生活资料时,必须认识事物并掌握其运动变化规律,必须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下办事,否则便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农业谚语范文第3篇

1.1汉哈谚语风俗习惯不同点风土习俗类的谚语所涉及的是某一地方的山川景物、风俗习惯、传说、特产等。充分反映了哈萨克人民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产方式等。

1.2汉哈谚语风俗习惯相同点在社会道德的谚语中,汉哈谚语有相同点。例如:汉语谚语中的“忠言逆耳”、在哈萨克族谚语中“朋友的话使你哭、敌人的话使你笑”在反映爱祖国、爱家乡这一品质方面有相同点。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哈萨克族谚语中表现为“与其在别人的国家当苏丹、不如在本国当穷汗”;崇尚团结类。例如:“家和万事兴”、“兄弟不合、到嘴的东西吃不到”、“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在重知识、重理想的方面。例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读书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命的烛焰”。

2汉哈谚语畜牧文化差异

畜牧文化是哈萨克族最典型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自然在其谚语中有所体现。首先在哈萨克谚语中有许多有关牧场的谚语,因为牧场是哈萨克族放牧的地方,是哈萨克族赖以生存的地方,选择好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所在,他们的生活和牧场息息相关,没有牧场就没有游牧生活的场所,对牧场的忠爱其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哈萨克族人民非常重视人、草场、牲畜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草场也是倍加爱惜,不破坏草场,自然在谚语中也会有不少是反映牧场的。

3汉哈谚语农耕文化差异

汉哈谚语农耕文化不同点自古以来,谚语始终活跃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无论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都被广泛地运用着。这不仅说明了谚语内容的广博,还说明谚语来自民间,与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有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谚语也异常丰富,就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农作物、节气、水利、耕作、肥料种植等方面的谚语。《中国谚语资料》编辑的四万多条谚语,其中农谚占了五分之一的分量。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稻花要雨,麦花要风”、“浅水插秧,寸水返青”、“高粱开花连天早,坐在家里吃好饭”,等等农业生产斗争的领域,是产生谚语的肥沃的土壤,农业生产的重要经验。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华北地区中部的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华北地区南部的农谚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北部的农谚是“白露节,快种麦”又如芝麻的播种季节:北方是: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中部地区是: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南部地区是:头伏芝麻二伏瓜,三伏栗子老庄稼(江西)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

4结束语

谚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谚语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谚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各种新生事物、新经验的不断涌现而不断发展的,自然而真实地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沉积与印记。汉哈谚语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各自表达形式不同,含义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去了解汉语文化的特点及深层次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理解并运用语言。

农业谚语范文第4篇

[论文内容提要]谚语作为生活经验的结晶,其产生、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过程。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古代中国和英国两个民族走向了两条不同的生产道路。中国以农业为主,而英国以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或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及以农业生产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的隐喻性谚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与畜牧业(包括奶制品)和渔业相关的谚语及用与畜牧业(包括奶制品)和渔业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的隐喻性谚语

尽管对于谚语的界说中外学者或词典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大部分把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著名的《韦氏大词典》认为谚语“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是一种生活经验智慧的累积”。曾自立在《英语谚语概说》中对英语谚语的定义是“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凝聚了人民群众生活的经验”。王德春(2003)在《汉英谚语与文化》中指出谚语的其中一个特点是“言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谚语作为生活经验的结晶,其产生、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过程。在古代,人们采用言语这种形式把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传播给社会、留传给后代。最初的谚语主要是传授生产劳动知识,与其生产劳动相关的现象事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逐渐复杂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谚语的功能也日趋丰富,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概括,使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也是该民族历史、事件、生活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本文拟从汉英谚语比较中去探讨中英两国传统产业地位及对两国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国最终走上了农业生产的道路,农业生产即粮食种植业,因而在我国的历史和社会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的地位,长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也由此对农业生产形成一些特定的认识,如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等,视农业为“本业”“主业”。从汉语谚语中也反映出这一特征。在汉语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或以农业为题材的谚语,称为“农谚”。《中国谚语资料》编辑的四万多条谚语中,其中农谚约占五分之一。这些农谚记录了农作物生长的特征和农业技术措施,细到改土、选种、耕作、播种、施肥、水利、防虫、管理、收获、贮藏、农机等各方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农事经验的结晶。

例如: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若要庄稼好,天天起个早;

治水治田,越治越甜。

英国是一个四周环海的岛国,广袤的平原及高原,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走上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道路。加之其海岸线长而曲折,英国人民西临海洋,他们的生活与海洋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捕鱼业在英国的历史和经济中也占有较重的地位。大不列颠民族在饮食习俗、传统生产等方面都与畜牧业、渔业生产有直接的联系。在英语谚语中,有很多与畜牧业(包括奶制品)和渔业相关。例如:

When the wind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风从东方来,不利于牲畜不利人)Change of pasture makes fat calves.(要换牧地,牛羊易肥)

It is by the mouth of the cow that the milk comes./ It is by the head that the cow gives milk.(要使母牛多产奶,喂好喂饱是正该)

Shear your sheep in May and shear them all away. (剪毛要趁五月天,剪完你的全部羊只莫迟延)

The master’s eye makes the horse fat. (马要养得壮,时刻多看望)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 (要想抓鱼就不要怕弄湿自己)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勿弄斧)

谚语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具有超出各种文化背景差异的共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语常常是建立在比喻意义而非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隐喻中的喻体和本体的联系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直觉经验的基础上。在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中,地域的不同社会文化、生产劳动、政治宗教以及风土人情的差异会使人们获取的直接经验不同,因而人们对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联想就会不同。汉英中的隐喻性谚语对于喻体的选择往往表现出各自强烈的民族个性。对比汉英谚语喻体选择的差异,就会发现两国传统产业的不同及其影响的差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一直以农业作为主业,它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农业生产对我们民族的素质、整体性格及心理特征、观点、意识及其传统文化,都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朱筱新、车华玲:2002)在汉语谚语中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的隐喻性谚语占有相当的比重。

涉及教育类的谚语,如:

一年种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禾苗不管难高产,孩子不管难成才。

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

涉及人生、做人的谚语,如:

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田是命根,认识真神。

涉及理想志向的谚语,如:

人勤地听话,志坚石结瓜。

田有阳光稻谷香,人有理想劲头藏。

涉及学习、思考的谚语,如:

读书种田,早起迟眠。

沃土不耕无收获,脑子不用不灵活。

涉及行为的谚语,如: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谎话讲不得,庄稼荒不得。

肥料是土地的宝贝,汗水是丰收的蜜汁。

涉及时间的谚语,如: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时间的梨在勤奋者的额头上开出无数条智慧之渠。

关于谚语的谚语,如:

茄子不开虚花,谚语都是实话。

别看都是庄稼话,撒在田里能开花

前文说过大不列颠民族在饮食习俗、传统生产等方面都与畜牧业、渔业生产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英语谚语中用与畜牧业(包括奶制品)和渔业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的隐喻性谚语占有相当的比重。

涉及教育类的谚语,如:

Feeding out of course makes mettle out of kind.(逸出常规的牧场,饲成出乎其类的牲畜)

The master’s eye makes the horse fat. (马要养得壮,时刻多看望)

Good pasture makes fat sheep.(好牧场出好羊)

涉及人生、做人的谚语,如:

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 when the shepherds quarrel.(牧人争吵,羊被狼吃)

There are black sheep in every flock.(每群羊群里都有黑羊)

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带马到河边容易,逼马饮水难)

涉及学习、思考谚语,如:

The bull must be taken by the horns.(要制服公牛,应抓住牛角)

Cut no fish till you get them.(鱼还没捉到,不要忙着开膛)

Keep your ain fish-guts to your ain sea-maws.(要把鱼肚肠用来喂自己的海鸥)

涉及理想志向的谚语,如:

Every little fish would become a whale.(每条小鱼都想长成巨鲸)

No fishing to (like) fishing in the sea.(捕鱼莫如去大海)

The sea has fish fir every man.(大海里有的是鱼)

涉及行为的谚语,如:

Every time the sheep bleaks it loses a mouthful.(羊每叫一声,就少吃一口)

Fish begins to rot from the head.(鱼要腐烂头先臭)

Better go home and make a net than long for a fish in front of a pon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涉及时间的谚语,如:

Time is like the fish in the net back to the sea.(时间就像网里的鱼跳回大海一去不回)

中华民族与大不列颠民族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分别走上了农业生产和畜牧业、渔业生产的道路,然后在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下,两个民族在以后的历史中又走上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建立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了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上的差异。而“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王德春, 2003)与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农业生产为“主业”影响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充满农业生产气息的汉语谚语,以畜牧业、渔业生产为“主业”影响下的大不列颠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充满牧业、渔业生产气息的英语谚语。因此,英汉两种谚语的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的背景差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谚语中文化内涵。

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汉语谚语主要参照由郑勋烈、郑晴编著的《中国谚语》(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英语谚语主要参照高兰英编著的《实用英汉谚语词典》(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农业谚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谚语教学 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内涵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反映并传承着民俗,二者相辅相成,有密切的关系。“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谚语从根本上来说是老百姓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从中积累和创造的语言财富,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媒介。

一、谚语的界说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谚语是词汇的熟语系统,具有固定的结构单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畴。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与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和功能的整体性。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谚语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和成语相似,但口语性强,往往是智慧和经验规律的总结。在内容上,它具有教诲的作用,哲理和道德色彩浓重;在形式上,为了方便人们世代相传和记忆,往往在句式上表现整齐、音调和谐、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讲究修辞,是老百姓所喜欢的语言。从内容上谚语一般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规诫谚语、风土谚语和生活常识谚语等。谚语还分为“明引”和“暗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讲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种语言而是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利用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跨文化交际中所包含的话语能力、决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这些与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来,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文化就必须了解该文化的符号语言,相反,如果想精通这门语言又必须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经典文化。中国以谚语闻名于世,谚语在口语交际和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是民俗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谚语概括性地描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风俗、气象等。而与人们切身相关的民俗则是这些谚语产生的基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从第三章《三级目标及内容》开始就对俗语有明确的要求。而五级目标中又进一步要求“读懂有一定长度的,带有一些成语、俗语、比喻的叙述性文章,准确理解其含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计划和步骤地实施谚语文化教学。作为留学生必须有针对和目的性地学习谚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谚语的分类及民俗文化内涵

谚语作为老百姓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从内容上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风土谚和生活常识谚语等类型。笔者根据谚语体现的内容,参照武占坤和马国凡《谚语》的语义性质和作用,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谚语分为规诫谚语、事理谚语、常识谚语和讽诵谚语四类。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研究和认识民俗文化就是对谚语这套符号体系进行描述和解释,深层挖掘语言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内涵。

(一)“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重本抑末精神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玩龙玩虎,不如玩土”,重本抑末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在一个历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农业。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中,人们积累很多农耕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经验。土地是老百姓生存的基础,“百业农为本,万物粮为先”是中华民族执著的农耕信仰、农耕观念的深刻反映。例如:“积钱不如积谷。”“作田有巧,肥多水饱。”“瑞雪兆丰年。”这些谚语是人们从事农耕经验的总结。既包含了农业生产的常识,也蕴含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精神。

(二)“心平气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贵和尚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和”是和谐,“中”是中庸。贵和谐、尚中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主张“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式之一。儒家文化把中庸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把和谐中庸作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胳膊拧不过大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井水不犯河水”等谚语反映了人们惧怕危险、不想争先、随波逐流的心态,这应是儒家“中庸”观念的负面影响。但总的说来,儒家文化思想的谚语,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稳定社会方面也有积极的主导作用。

(三)“吃一堑,长一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国人精神的塑造

讽诵谚语和规诫谚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化和塑造人格精神的文化内涵。例如:“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可怜天下父母心”等谚语蕴含了群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国人精神的塑造。群体意识告诫人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从侧面体现远古时候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生产力水平的窘迫和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途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都是在不断强调人们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伦理方面有极高的教诲作用。

三、谚语中民俗文化的教学方法

农业谚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谚;气候预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P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44-02

农谚既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尤其是气象方面的谚语,对预测气候的变化,进而指导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以农立国”的历史。直至如今,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仍在与“公历”并行。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乡贤老农,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欠的观察及历代传承的经验,编造了许多农谚,作为安排耕作的依据,它们以口语、谚语相传,成为历代农民必知应会的信条。这些农谚虽不一一应验,却也还是有一定可靠性,对从事的农活、天气灾害的预防颇有裨益。结合现代气象理论和天气预报技术,归纳和提炼有关天气预测的部分农谚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其现实的意义和易于推广的价值[1-2]。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因而在不同的地方,谚语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用气象谚语作预报时,首先要搞清楚谚语的含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分类使用,找出天气演变的规律,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3]。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长治地区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下列气象谚语对长治地区的旱涝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短期气候预测的气象谚语

相距一定时间2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做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1.1 预报降水量

1.1.1 春雷来的早,雨水来的好。即春雷的迟早与夏季及7月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春雷3月响为早,6月响为晚。早雷时,7月的雨量≥180 mm,晚雷时,7月的雨量≤150 mm。早雷时,夏季的雨量≥430 mm,晚雷时,夏季的雨量≤295 mm。

1.1.2 腊月船不通,6月水来冲。即1月雨水少,则7月雨量多。

1.1.3 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定是好收成。即正月十五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多。

1.1.4 正月初一有雪是旱年。即正月初一有降水,对应春播期(4月10日至5月10日),降水量偏少。

1.1.5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或重阳无雨一冬晴。所谓“重阳黑洞洞”,是指农历九月初九有雨或阴雨。“来年好收成”指下一年降水量偏多,庄稼丰收。若九月初九无雨,则对应下半年降水稀少。

1.1.6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所谓“八月初一洒一阵”,是指农历八月初一这一天有降水,R≥0 mm,“旱到来年五月尽”,指冬季或冬春降水量偏少。

1.1.7 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即阴历五月二十六前无雨,则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在8月),降水稀少,出现卡脖子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1.2 预报霜冻

1.2.1 秋天暖,秋霜晚。即秋季气温偏高,则初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2 冬天暖,春霜晚。即冬季气温偏高,则终霜冻将晚于历年平均值。

1.2.3 春雷来的早,下霜也来的早。用来预报终霜冻比较适用。

1.2.4 雷打180 d,霜冻在眼前。用来预报初霜冻指标,意为春雷和初霜冻相隔180 d[4-5]。

1.3 预报温度

例如:春暖的迟,秋冷的迟;冬暖防春寒;年前立春过年暖,正月立春二月寒等等。

1.4 3个月韵律测气候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如“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鱼”、“春雪百日雨”。

1.5 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1个季节[6-7]。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2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 d)左右的降水天气。针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利用西风环流指数,查近5年1月冷空气活动与6月降水的联系,发现10次冷空气活动,8次在以后的150 d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0%,降水过程平均为3 d。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 典型谚语的预报实例对比分析

2.1 “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经对当地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八月初一有降水,对应冬季降水偏少。

从表1可以看出,历年八月初一有雨的年份共19年,对应当年冬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均为13年,预报准确率为68.4%。从春季的降水特征来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春季降水普遍偏多,利用谚语预报连续6年都是失败的,没有受到谚语的印证。但此方法应用十分简单,只要查下农历八月初一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冬季干旱趋势。

2.2 “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

通过普查长治市历年日降水量的资料,发现农历九月初九有雨且日降水量≥0.0 mm时,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

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九月初九有雨的年份共9年,对应下一年年降水量偏多的年份共7年,预报准确率为77.8%,可信度偏高。此方法应用简单,只要查下农历九月初九是否有雨就可大体断定下一年降水量多少。

3 结语

气候预测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里不再累述。单用一个谚语即做预报是不科学的,但它的神秘性与魅力也在于此,预报准确率也是我们气象工作者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预报准确了,才能发挥气象预报的作用,因而能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 参考文献

[1] 王廷彩.气象谚语同农业生产的关系[J].现代农业,2012(6):76.

[2] 马晓虹,陈洁.气象谚语在海晏地区气候预测中的应用验证[J].青海气象,2007(2):26-27.

[3] 贾小龙,陈丽娟,高辉,等.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3(6):641-655.

[4] 黄秀艳.常见气象谚语中的气象知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7-38.

[5] 邓昕.浅谈气象谚语在观测工作中的运用[J].四川气象,2004(1):57-58.

[6] 丁一汇.季节气候预测的进展和前景[J].气象科技进展,2011(3):14-27.

农业谚语范文第7篇

[关键词]谚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8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谚语,可以精炼、形象地描述地理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很多地理谚语大家都听过,但并不知道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谚语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宏观、缜密的地理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一、谚语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一)谚语与气候

描写天气的谚语有很多,例如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这句农谚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要因时制宜,如果违反农时,就会造成农业减产。横断山区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别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描述,当地是喀斯特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使得地表崎岖不平,并且该地常年受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天数较多。

(二)谚语与地形

描写地形地势的如:“远看成山,近看成川。”这是对青藏高原地形的真实写照,突出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但高原内部起伏较大,冰川广布。 “山前桃花山后雪”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又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三)谚语与河流

如“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这句,“害”指的是黄河下游因为是地上河,经常决堤带来洪涝灾害;“富河套”指河套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富庶的农业区,使之与宁夏平原并称为“塞外江南”。“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一碗水,半碗泥。”前两句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后两句因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使得黄河中下游的泥沙含量剧增。

(四)谚语与地理环境

南疆过去自然条件恶劣,可以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现在因油气资源丰富变成“地上不长草,肚里净是宝”。以前描述内蒙古高原上草原一望无际,牛肥羊壮的地理景观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西北草原地区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鼠害大面积发生,可以改成“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

二、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谚语导入新课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加入谚语,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讲到“西北地区”的时候,我会先问他们我国什么地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就会好奇,急于想得到答案。于是带着求知的心开始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效果是不会差的。

(二)用谚语丰富教学语言

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传播的载体。教材一般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述一件事物,虽然文字简练,但是缺乏生动具体的形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谚语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语言,而且提高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中南半岛地形时,教材中只简略指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如果我们用一句谚语“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见要一天”来形容,一幅美妙绝伦的人景交融的地理景观立刻映入眼帘,无须多费口舌,其地形特征自然就被学生掌握了。

(三)用谚语记忆知识

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如果一味死记硬背,不但会增加学习负担,还会降低学习兴趣。如果能把枯燥的知识融入生动的谚语中,那么对知识的记忆将变得轻松有趣。如描写东部季风区气候的一句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三、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农业谚语范文第8篇

谚语是一种定型而习用的现成用语,是我国几千年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是祖国民间科学文化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是记载着民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安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大批易说、易懂、易记、易传的丰富多彩的谚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接受。

作为民间文化艺术工作者,我被深深地吸引着。现就安徽谚语的学习欣赏,谈点个人心得体会。

(1)体现实践经验的科技含量。特别表现在农业谚语方面,它不是虚构,更不是凭空幻想,而是来自生产生活实践。时至今日,许多谚语还被气象部门应用着。如农业气象谚语:①农时方面如:白露早,寒露迟,早春种麦正适时;枣芽发,种棉花;②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③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④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次日是天晴;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等等;⑤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最怕风刮;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麦怕清明霜,稻怕冷北风等。――虽然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谚语依然有用,我们不能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2)体现唯物主义的哲学理念。如:有嘴讲别人,无嘴说自身;好记性不及烂笔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头嘴要歪;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满饭吃得,满话说不得;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夏吃大蒜冬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喊。――我们的先辈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条条至理名言,闪耀着人生哲理的光辉,至今还在指导着现代人的言行修养。

(3)表现通俗的群众语言艺术。谚语是很多群众从社会实践中创作出来,又经过反复检验、修改才流传下来的。谚语是最短小的文学作品,但内容却很丰富,它的语言是高度精炼的。谚语深刻的哲理性和鲜明的形象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其中,比喻是常用的,拟人化的手法也用。谚语结构严密,矛盾对立鲜明。谚语的音乐性较强。总之,谚语是精美的哲理小诗,科学小诗;是精工磨过的耀眼的明珠,高度浓缩的“语中之盐”。首先是它的口语化:比如当面鼓对面锣;有钱难买不卖的;冬至不过年里;开饭店不怕大肚汉;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萝卜挑进城,药店关了门等等。其次是形象化:比如上粪不浇水,庄稼噘着嘴;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平路跌死马,浅水溺死人等。再者是通俗比喻,朗朗上口:比如小孩要管,小树要修;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水大湿不了船,火大烧不了锅等。

(4)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安徽可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地区,各地流传谚语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例如同是讲人贪得无厌的,淮北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淮南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江南则说:“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再如秋种:淮河流域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是在长江以南就是“寒露油菜霜降麦”了;再往皖南一带则是“霜降油菜立冬麦”了。比如江淮之间形容数九寒冬的谚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冻死狗,七九八九扬花看柳”;可是淮北的一九二九,已经冰天雪地了;江南的五九六九,已是桃红柳绿,满园春色了。又如物象看天气时,淮北谚语说:“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皖中说“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江南则说:“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在购物时淮北人喜欢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合肥人好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江南人则认为“货比三家不吃亏”。

列宁说过,“谚语以惊人的准确性,道出了事物十分复杂的本质。”政治谚语反映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劳动谚语总结了生产斗争的重要经验;道德谚语反映了人民传统的道德观念;科学谚语是口头的科技教材。各具特色。

总之,安徽谚语是我国宝贵民间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它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使它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农业谚语范文第9篇

关键词:汉英谚语 对比分析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的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具有持久性、通俗性、口语化等特点。早在17世纪,英国牧师罗伯特·索斯(Robert South)在其传道书的第一章里写到:“What a proverb, but the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of several ages, gathered and summed up in one expression.(谚语乃众多时代经验积累、观察所获而集中表达之炼语也。)”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有名言:“The 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谚语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文将从汉英谚语形式与内容上的对应、半对应及不对应现象着手,分析汉英谚语的异同之处,以期为汉英谚语的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谚语的来源对比

(一)汉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普通人民的日常言语

大部分汉语谚语都是由各行各业的人集体创作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汉语中很多谚语都同农业生活中的耕作、饲养、天气、季节以及许多在农民中广泛流传的事物相关。例如:

(1)瑞雪兆丰年。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来源于文学作品

(4)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唐寅《废弃诗》)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

(8)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曹雪芹《红楼梦》)

(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来源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

(10)名山不在高而在于景,人美不在貌而在于心。(朝鲜族)

(11)莫求金银堆成山,但原儿孙都成才。(回族)

(12)有桥的河流显秀美,有客的人家显和美。(蒙古族)

4.来源于英语

(13)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14)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15)闪光的不都是金子。(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16)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He that can not eat the grapes says they are sour.)

(二)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1.来源于民间

和汉语谚语一样,大多数英语谚语来自于民间,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17)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ne.

(18)Ale will make cat speak.

(19)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20)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21)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

许多谚语来自古典文学作品,更准确地说,它们主要来源于经文、古代神话、寓言和传说等。

(22)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圣经》)

(23)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中世纪神秘剧David and Abigail)

(24)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口渴的鸽子》)

(25)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伊索寓言》)

(26)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局好就一切都好。(《麦克白》)

3.来源于其他语言

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希伯莱语、阿拉伯语、汉语以及其他语言,为英语谚语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27)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深流。(源于法语)

(28)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源于法语)

(29)Only an elephant can carry an elephant's load.巨象才能托重物。(源于印度语)

(30)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starts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源于汉语)

(三)汉英谚语来源比较

总体来看,汉英谚语大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其他语言,它们的起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大多是由于在地理、历史、宗教、文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例如汉英谚语中对“春风”的概念就存在差异。在中国,“春风”指的是东风、南风,而在英国则指西风。另外,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生产活动或经验的谚语,而英国则有着相当数量的关于航海和捕鱼的谚语,这和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中英两国的不同,相关谚语也有着较大区别。例如英语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比译成“谋事在个人,成事在上帝。”好得多。

三、汉英谚语的形式与意义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一)汉英谚语的形式与意义对比

1.汉英谚语中的对应现象

汉英谚语中有些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意象是一样的,虽然二者出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但出现了超越国家边界和文化限制而达到完全对应的状态。例如:

(31)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32)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33)Out of blows friendship grows.(不打不相识。)

(34)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

谭载喜先生在其著作《翻译学》中曾说道:“两种语言在选择词汇时,不可能出现绝对的一致,因为人们的生活经验往往是互不相同的。然而,我们都属于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终究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同之处。”他从词汇的角度解释了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民族在某些时候会采用完全一致的修辞方式及意象这一现象,这也是汉英谚语出现完全对应现象的原因。“人类文化的共同根基大于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虽然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各异,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生活和思考的基本方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尽管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中,整个人类还是共享着许多相同的事物。比如说,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阶段,整个世界都共同享受着太阳、月亮、星星、山川和河流等自然赋予的东西,而这些反映在谚语中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对应现象。

2.汉英谚语中的半对应现象

由于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一致,因而人们对同一概念产生的联想也会不一样,因此会采用不同的意象或表达形式来反映同一事物。汉英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反映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半对应现象。

(35)Three fools make one wise man.(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汉语谚语有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出自文学作品。而英语中虽然用的是“fools”和“wise man”,但是其含义和汉语谚语是一致的,都是表示多个普通人的智慧合在一起会超过一个天才智者的智慧。

(36)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

同样,这个汉英谚语含义基本相同,只不过采用了不一样的意象进行说明。

(37)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例(37)中的半对应现象与中英两国的社会地理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许多谚语都来自农业生产活动,而英国的航海业发达,其谚语很多都与航海业息息相关。比喻不注意小事可能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时,汉语中使用的是“堤坝”和“蚂蚁”,英语中使用的是“leak”和“ship”。

以下几例都是汉英谚语的半对应现象:

(38)You 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39)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40)An evil-doer is his own grave-digger.(多行不义必自毙。)

(41)You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2)It is too late to 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3)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

3.汉英谚语中的不对应现象

由于汉英民族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意象在汉英语言中会产生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概念。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有特征,谚语中会出现意象缺省的现象,这就是汉英谚语中不对应现象出现的原因。西施是中国历史人物,代表“美人”,如果英语国家的人不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的话,就无法正确理解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含义。在汉语民族中,“狗”往往是卑贱的动物,因此汉语谚语中狗的形象多含贬义。而英语国家的人一般将狗看作是人类的朋友,对狗有着怜爱之情,因此其谚语中狗的形象多为褒义,这就造成了二者谚语中的不对应现象。

以下谚语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英语中不存在相对应的事物:

(4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5)小卒过河,意在吃帅。

(4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同样,英语中也有包含其独有特征的谚语。如:“It’s better to reign in the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此句谚语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

下面的谚语表达了汉英语言对“狗”的不同看法:

(47)Love me, love my dog.

(48)Every dog has its day.

(49)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50)救了落水狗,反被咬一口。

(二)汉英谚语的翻译策略

谚语是人类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翻译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地运用汉英两种语言的表现手段,力求再现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1.对等翻译策略

汉英语言国家的人民因为存在着相似的经验与阅历,有些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意象不谋而合,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对等翻译策略不仅可以使译文通顺,还能够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译文。比如说“笑一笑,十年少。”译成“Smiles make one younger.”。

(51)人勤地不懒。(If man is diligent,soil is not idle.)

(52)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53)人靠衣装,佛靠金装。(Cloth makes the man.)

2.变通翻译策略

当汉英谚语存在着半对应和不对应现象时,采用变通翻译策略更为适合。变通翻译策略可以采用同义谚语套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与加注的方法。

1)同义谚语套用

(54)Don't gild the lily.(不要画蛇添足。)

(55)The burnt child fear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6)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57)Murder will out.(纸包不住火。)

2)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有时在翻译汉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和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以采取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5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A dog snarls at Lu Dongbin for it mistakes him as a bad man.)

(59)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words.)

(60)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Sun Wukong cannot jump out of Ru Laifu's palm——Be unable to jump out of another's grasp, however clever and capable one may be.)

3)加注

加注的翻译方法一般适用于汉英谚语中出现意象缺省情况时使用,特别是在涉及到双方历史文化人物或事件的谚语翻译时。加注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源语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或语义来源,既可保留源语谚语中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点,也有利于谚语含义的理解。

四、结语

汉英语言中的谚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象地反映了汉英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哲理及自然环境。要翻译好汉英谚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熟知相关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和等。翻译时,可采用对等翻译和变通翻译等策略,力求在准确表达源语意义的同时,再现目的语的内涵和本质。

参考文献:

[1]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1,(1).

[2]王福祯.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3]朱峰.英汉谚语的翻译[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 [4]周玉亮.英汉谚语对比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1.

[5]季成家.中国谚语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6]时慧.汉英谚语的比较及其英译[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农业谚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河南地区;农耕文化;谚语

提到中原地区,谈到中原文化,就离不开“农耕”二字。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距今约八九千年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考古发现中我们就可以判断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农耕实践。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通过农耕创造出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从此我们摆脱了大自然的完全主宰,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如恩格斯所言:“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河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农耕文化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大粮仓。直至今日,河南省仍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依旧深深影响着这片热土,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也一直传承着这份文化,其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就体现在人们日常交流时随口拈来的民间谚语之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是最适合口头流传的通俗性语言载体。祖祖辈辈在农耕生产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给后辈,而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语言形式是最佳选择,他们短小精悍便于记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时代曾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这些谚语依旧有其现实价值,辅助现代化的农耕生活。

一、体现以农为本,珍爱土地的谚语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历代统治者也多会在春季举行“亲率耕”的仪式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农业上的丰收对维护其统治有重大意义,而对于真正在土里劳作,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其对土地的热爱则更加具体和真切。

“地是聚宝盆,有地才有人;地是黄金板,有地就有脸。”

“田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一亩地,三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穷人三件宝:老手,薄地,破棉袄。” “人勤地不懒。”

“生意钱,三两年;衙门钱,隔夜完;庄稼钱,亿万年。”

肥沃的土地是万物生发的基础,大地如母亲般孕育了庄稼,并为其萌芽、发荣、结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没有土地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收获。“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后,劳动者几乎所有的生存、生活资料都取自于田地,他们深信“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道理,因而辛勤劳作。大地对劳动者的丰厚馈赠又使得人们对土地无比敬仰,并在一种膜拜心理下创造出了土地神的形象,他们深信土地爷的存在并会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农民将丰收归功于大地的慷慨无私,土地便是他们的信仰,也正因为农耕文化中对土地的依赖,所以民俗谚语中也就自然而然的保留了许多此类谚语。正如“饮水思源”,填饱了肚皮自然也不能忘记了大地的恩惠。

二、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

春种秋收,农业生产是时令性非常强的劳作,要想获得丰收就必须严格遵守时令节气。“年”字从本是表示谷物一年一熟的意思到现在变成为专有的时间名词,可见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古人观察并记录时间的参照物即是粮食作物的生发状态,因此有关时令气象的谚语自然也是农谚中的大家族。

“开,该种麦。” “嘴哈气,麦下地。”

“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 “处暑不种田,种田也枉然。”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 “布谷声声小麦黄,五月端阳吃新粮。” “清明节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中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民眼中小麦就是“怕正月暖,二月寒、三月霜,四月雾”的娇娘子。如在春暖地热时没有及时撒种播种,或是在该浇灌时错过了灌浆时机,都会导致粮食的减产。地是命脉,粮食是庄稼人的命根,所以勤劳朴实的农民将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化作这一句句生动形象的谚语来做后辈人种粮的指明灯。“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馍锅跑了气”就形象地道出了不守农时带来的不良后果,即粮食颗粒不饱满,像跑了气的馒头一样又瘪又小。即使一年兢兢业业,闯过风风雪雪,到了收获的时节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芒种立夏,会见亲家不说话”即是描绘了收获时节忙碌的场景。“紧张庄稼,消停买卖,节令不等人”,这些丰富的时令气象农谚既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为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贡献,它们就相当于庄稼人的《论语》、《孟子》,是一部部农业生产的千年经书。

三、河南地区的饮食谚语

在饮食上河南人是随意自然,注重实惠,不过分讲究外在精美的。河南特色的郑州烩面和开封灌汤包都是比较大众化的食品,很多美食形成的历史传说也颇有种乱炖成佳品的意味。细探这种饮食习俗的形成无不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条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

“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 “起脚饺子落脚面。”

河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因而其饮食文化中离不了面食,但河南人不仅爱吃面,更具有的是一种农耕文化影响下的节约意识和未雨绸缪的精神。这种饮食习俗就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豪爽质朴且不拘小节。河南人的节约意识深入骨髓,面条已经剩了又剩,但人们却在吃剩饭中品出了美味与乐趣;河南人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的精神也极佳,“不冷捎衣裳,不饥带干粮”,总会碰到的问题不如提前想到与准备。不同于南方地区的游耕文明,中原地带的农业生产稳定性很强,农民被土地所束缚很少有休闲时光,农忙时妇女小孩也要下田干活,如“说不完的闲话,摘不完的棉花”、“焦麦炸豆,皇姑也下楼”就是讲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因而普通百姓家没有时间研究饮食和制作精美细致的食品这是其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之一。其二,中原地带较少山林,气候条件也不如南方,一进入深秋隆冬,大地就一片萧索,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肚是一磨盘,躺下就不饿”,“穷人最怕过四五月”(四五月份为青黄不接的时段)可见在传统农耕生活下人们忍饥挨饿是常有之事,因而其饮食上就更加在意实惠,没有物质条件去过度关注食物的精美,人人都有节约粮食,储备粮食的精神。“麦盖三层被,枕着蒸馍睡”能吃上白白胖胖、热热乎乎的馒头已经是庄稼人最大的欣喜了。

四、体现勤俭持家的生活谚语

“春天不下力,秋来饿肚皮”是残酷的现实,农耕生活要求劳动者必需勤劳节俭才能从田地中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因此前辈们创造了大量的此类谚语来相互勉励并以此来告诫后辈人,如: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冬不节约春上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天冷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一顿省一口,一年剩一斗。”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怕的是铺张。”

农民只有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会取得丰收,而在农业生产上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气象灾害或战争危害等。中原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旱灾也较为频繁,再加上封建时期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农民多是靠天吃饭,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减产自然不可避免;在政治格局上,长久以来中原都是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争一旦爆发逐鹿中原是必然的,这些天灾人祸都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存与生产,因而他们十分节俭不肯浪费一针一线一粒粮。这些谚语体现出的勤俭节约精神不仅是祖祖辈辈河南人身体力行的美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必须传承下去的中华美德。

综上,在封建社会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带,其生产生活都是以围绕农耕劳作为中心和主轴的,农耕文化不可避免地浸染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更是如活化石般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艰辛。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交际离不开供给其穿衣吃饭的田地和生产,所以来自于大众文化底层的民间谚语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它们短小风趣却蕴含哲理,作为民众智慧的结晶和民俗语言的精华折射出了中原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特色的风土人情,也体现出了中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广川,张巨保,贾兵强.中原地区先秦农耕文化述论[J].农业考古,2009

[2]马克思,恩格斯.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3]周扬.中国谚语集成[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上一篇:谚语故事范文 下一篇:情诗绝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