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06 22:06:02

谚语故事

谚语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Study Skills 英语谚语 运用

本单元的Study skills 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英语谚语,并学会在正确的语境中使用英语谚语。

为此,在教学Study skills时,笔者力改轻视Study Skills的做法,注重游戏法、活动法以及具体运用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谚语的兴趣,引起思想上的重视,使英语谚语在英语教学中找到立足之地,凸显其重要性。

一、Study skills教学彰显新课程理念

1.活动法,促其动起来。温故知新,产生学习的欲望。课之伊始,由引导复习本单元的Reading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问题法而导入:What useful tips does Jenny offer in the school radio show?在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总结出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引导学生说出这句谚语的意义“入乡随俗”。

一般情况,教师由此介绍什么是谚语:A saying is a short wise statement that usually gives advice or expresses some truth about life并说出或者展示出一些英语、汉语谚语,再一一解释,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于是,在学生了解了“入乡随俗”后,把课前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或者网上搜索到的谚语相互交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也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利于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在学生们交流了许多的谚语之后,体会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所表达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彰显,新课程理念得到有效践行,为学生乐学奠定了基础。

2.游戏法,激发学习兴趣。在上一环节学生们大量交流了自己熟悉的谚语,开展“Guess”、“pair work”游戏:一位学生说出英语谚语,另一位学生快速翻译成汉语

如一位学生说出A cold hand and a warm heart,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出“刀子嘴,豆腐心”;一个说It is better to trust the eye than the ear,同伴说出“不可以貌取人”等。游戏的开展,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活跃了气氛,也为学生们提供交流的平台。

3.故事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前或者课后,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谚语方面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围绕着本单元的利益习惯这个主题编故事,要求故事中运用到本单元所学过的谚语,并注意故事的完整性、趣味性,以用到的语言最多的小组获胜,并给出时间,让每个小组选个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贵在参与为主要目的。

通过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游戏法、故事法的有效运用,Study skills课堂教学也精彩无限、魅力无穷,学生们对谚语的学习乐在其中、其乐也融融。

二、英语谚语运用体现学以致用原则

1.词汇教学运用。单词教学时,偶尔运用谚语,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词汇教学的形式,更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促其运用中学习英语的习惯。

学习health 或者wealth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谚语“健康是最大的财富”:Good health is over wealth,把两个形近的单词,置于一个句子里,即起到比较而记忆之效,也从中收到“健康”方面的教育,彰显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和实用化。此外“早睡早起身体好”也可以被引用到这两个单词的教学中,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wealthy and wise.

学习money这个单词时,Time is money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应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

2.语法教学时运用。语法教学向来被认为枯燥无味,而渗透英语谚语可以使语法课堂增添无限亮色,富于情趣、散发浓浓的生活气息。

学习动词不定式时,To see is to believe的引用,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和表语的用法显而易见,也通过这个谚语的引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应“眼见为实”,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谗言和流言蜚语。

学习形容词比较等级时,Better late than never的引用,通过“亡羊补牢”的故事的简单讲述,使语法教学集故事性、文学性、教育性于一身。

3.学习reading时运用。学习Friends时,引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让学生注意交友;学习Pets时,引用A cat has nine lives.A cat may look at a king.Every dog has its day.Let sleeping dog lie等的,使课文教学增趣加味。

4.Writing中运用。在写作中,运用谚语,可以为作文平添不少靓丽的风景。如写“friends”方面的话题作文,引用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等交友的问题和见解,使文章不乏精彩绝妙之笔。

英语谚语源远流长,信息丰富,涉及到生活、学习、交友、健康等诸多领域,谚语在初中英语各种课型中的使用,使八下的unit5 Study Skills所学贯穿到教学的始终,英语谚语既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英语文化,更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于霞.巧用谚语激活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下旬).2014.7.

谚语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语;谚语;来源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86-02

跟其他国家的语言一样,德语中也存在大量的谚语。弗里德里希.赛勒尔在他所著的《德国谚语学》一书中对谚语下了一个定义,说谚语是“民间流传的、具有诲人倾向和高雅形式的独立语句”。这准确的总结出了德语谚语重要特征:流传性,教诲性和形象性。因为在德语中,谚语以其简短却形象易懂同时又颇具教诲性的表达成为流传于德语世界的表达形式。但是任何一种表达形式总有其独特的起源,德语谚语也不例外。德语谚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来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众所周知,德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在中国脍炙人口的童话书《格林童话》便是德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格林兄弟(die Gebrüder Grimm)整理收集的民间故事集,并且德国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在创作时候也借鉴了很多神话传说,比如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著名诗篇《魔王》(der Erlkoenig)。因此德语谚语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源自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a.ein Ritt über den Bodensee(盲人瞎马,字面意思:骑马过博登湖)

这个谚语源自叙事诗“Der Reiter und der Bodensee”,该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骑士想骑马渡过博登湖,他猜想湖中结冰的情况应该很安全,却不料下层的冰块其实已经逐渐融化并且裂开了。这个谚语后来用来形容鲁莽行事、毫无把握冒着风险去做某事,就如中文的成语盲人瞎马一样。

b.eine Schlange am Busen n?hren(养虎为患,字面意思:把蛇放在胸口处喂养)

德国的谚语除了受到本国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外,还有部分是来自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的,其中,对德国谚语影响最大的便是著名的《伊索寓言》。上面这个谚语的来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来自伊索寓言的《农夫与蛇》:一个老农作农活时候捡到一只冻僵的蛇,他处于好心将蛇放在衣服里并且喂它,结果蛇暖和了之后,老农却反而被咬。于是这个谚语就用来专指做事情不辨好坏,最后反而害了自己的人。

c.die Katze im Sack kaufen(胡乱买东西,字面意思:买了一只放在袋子里面的猫)

这个谚语源自中世界的民间故事:当时有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商人,经常将东西乱放在袋子里面卖给顾客,有一次他把一只猫放在袋子里面,然后当做兔子卖给了别人。因为,现在人们使用这个谚语的时候是在说某人在买东西的时候,胡乱购买,不看商品的好坏、用途,最后让自己倒霉。

2.来源于古老的民族习俗

在德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古老的德意志民族流传下来许多的风俗文化遗产,比如啤酒节的庆祝,德国的传统民族服饰。而在这些习俗中,有部分被德国人民运用到了日常生活的语言中,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谚语。

a.auf den Hund kommen(每况愈下,字面意思:沦落到用狗的地步)

在以前,德国的罪犯都是在狗的看守下被绞死的,因此那个时候狗在民间被看做是一种狰狞的动物。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坐马车,再到坐驴车,最后沦落到坐狗拉车就是表示这个人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所以这个谚语与汉语的成语“每况愈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b.Wurst wider Wurst(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字面意思:香肠对香肠)

这个谚语最能体现德国人的饮食文化,德国的烤肠可谓是全世界闻名的,德国人不光喜欢吃烤肠,围绕着烤肠也衍生出许多文化内涵,这个谚语便是德国烤肠文化的彻底体现。但是,这个谚语却与“吃”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如果在这年的屠宰节时送给邻居香肠或肉作为礼物,那么来年的同样时候就能受到别人的回礼,而这个习俗体现了“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意思。

c.jm. den Daumen drücken(好运,字面意思:压一下大拇指)

与中国人在为某人打气加油,或者祝福别人好运的时候竖起大拇指不同,德国人却是压住大拇指。这是因为,在日耳曼风俗中,拇指象征着恶魔的意识,压住大拇指便是表示将恶魔擒在手中,那么当你对朋友做出这个手势的时候就表示朋友不会发生倒霉的事情,而表达这个手势的短语变成了祝福别人好运的意思。

3.来源于宗教

许多德国人都信仰宗教,并且自古以来基督教在德国的影响最为巨大,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名人:比如16世纪早期领导宗教革命的马丁・路德就是德国人。宗教在德国人的生活中也同样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许多节日和民俗都是从宗教教义中演化而来,因此在德语的谚语中也时刻体现着宗教的影响。

a.Himmerl und H?lle in Bewegung setzen(无所不用)

由于天堂和地狱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天堂被认为是上帝的住所,上帝是掌握世间法规的最高审判官和世界的主宰者;地狱却是罪人的下场,如果在世间不遵循上帝的教义,那么在死后就要被判入地狱。因此,在德语中,“Himmel”和“H?lle”这一对反义词经常出现。

b.das A und O(始终,关键,字面意思:A和O)

这一个由字母组成的谚语一般会出现在德语谚语词典的第一条,但是它看上去却让人产生许多疑惑:为什么两个字母会有始终的意思呢?其实这个谚语是来自《圣经》(新约,启示录第一张第八节)中,上帝说:我是阿拉法字母α,我是俄梅葛Ω,我是始,我是终。”α和Ω这两个希腊字母在字母表中分别位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这就是表示了从头到尾,有始有终的意思,而演变到现代德语成为“始终”的意思。

c.wer Wind s?t, wird Sturm ernten.(恶有恶报,字面意思:播种狂风,收获风暴)

此句也是按照《圣经》原句翻译而来,《圣经・旧约》中《何西阿书》上写道:他们播种的是风,所以收获的是风暴。这句话用来表示,自己种下的恶果总有一天是让自己遭殃,所以今天德国人用这句话来表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来源于文学作品的引用和名人警句

古今中外众多文学名家都是使用和创造谚语的能工巧匠,他们把许多民间的老百姓流传的口头语收集整理,运用自己的写作技巧取其精华,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而德国是一个盛产文学家的国度,而著名的德国文豪:歌德、席勒和布莱希特等等都曾经在其作品中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谚语警句。

a.durch Schaden wird man klug.(吃一堑,长一智,字面意思:伤害能让人变聪明)。

这一句德国人非常喜欢用的谚语来自马克尔特的诗句:Durch Schaden wird man klug/Sagen die guten Leuten/Schaden litt ich genug/Doch bin ich ein Tor heute.而这句诗词的字面翻译意思正好与我国的传统谚语“吃一堑长一智”相似,它的内涵更是一目了然的清晰。

b.der Teufel ist nicht so schwarz, als man ihn malt(做事戒武断,要客观,字面意思:魔鬼并没不像人们画的那么黑)。

这句谚语是从歌德的诗句中演化而来,歌德在原文中写道:Macht mir den Teufel nur nicht klein,/ein Kerl, die alle Menschen hassen./Der muss was sein.这句谚语从来表示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以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凭空想像,武断行事。

c.Wer h?her steigt, als er sollte, f?llt tiefer als er wollte.(爬得越高,摔得越深。)

这句脍炙人口的谚语是根据席勒的诗句演变而来的,原文为:Streben wir nicht allzu hoch hinauf, dass wir zu tief fallen.字面意思是:只要不要爬的太高,就不会跌得太深,之后演变成上面的谚语,在生活中广泛流传。

5.来源于外国的谚语

除了本国谚语之外,还有许多外国谚语在语言发展中和历史融合中慢慢进入德语之中,随后逐渐变成德国人日常经常使用的谚语。德国的统一时间相对其他欧洲国家来说要晚很多,而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势必对德国产生影响,因此在这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中德语不仅从外国吸收了大量的新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新来的词汇或代替德语或者融入德语之中,因此各国谚语也源源不断进入德语中。以下的各个谚语就是来自不同国家,最后融入了德语之中的。

a.来自法国

Geduld ist die beste Arzrei im Unglück.(忍耐是不幸中最好的解药。)

Freundschaft ist Liebe ohne Flügel.(友谊之爱没有翅膀。)

b.来自英国

Gute W?rter ohne Taten sind Binsen und Rohr.(光说不做就如灯心草和芦苇。)

Ein guter Advokat ist ein übler Nachbar.(好律师,坏邻居。)

c.来自丹麦

Das Glück ist der Vormund der Dummen.(幸运是愚人的保护神)

在德语中也有一句谚语来表达相似的意思:die dümmsten Bauern haben die gr??茁ten Kartoffeln.意为:最笨的农民种出最大的土豆。

a.来自波兰

Besser ein eigenes Auge als zwei Fremde(百闻不如一见,字面意思:自己一只眼胜过别人两只眼)

Freunde in der Not sind Freunde in der Tat.(患难见真情)

b.来自其他国家

Jeder G?rtner lobt seine Rüben.(来自俄国,每个园丁都赞美自己的萝卜)

Jedes Unglück will Zugabe.(来自意大利,祸不单行)

W?lfe fressen sich nicht gegenseitig.(来自比利时,虎毒不食子,字面意思:狼群不吃同类)

总的来说,德语谚语主要是由民间传说故事、古老民族习俗、宗教、文学作品和名人警句以及外国谚语发展未来。正是由于德语谚语来源的多样化,使得它不仅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喜欢使用的句子,也丰富了德语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成为德语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亮点。

参考文献:

[1]Janet Schayan著.Tatsachen ueber Deutschland. Frankfurter Societ ts-Verlag.

[2]德语学习.第168期.

谚语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谚语 异同 历史 文化

(Sprichwort)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Ein Sprichwort ist ein allgemein bekannter,festgepr?gter Satz,der eine Lebensregel oder Weisheit in pr?gnanter,kurzer Form ausdrückt.”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根据历史、传说或者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通过对一些德国谚语和中国谚语的比较,我们发现,某些德语谚语是德国所独有的,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其表达的方式和思维深深烙上了德意志民族自己的烙印;而在另外一些谚语中,我们却发现由于人类思维的同一性,两个民族的思维往往存在惊人的一致,很多德国谚语中所使用的句式,甚至词语都和某些中国谚语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对德国谚语的翻译时,某些非常相似的我们甚至可以照搬中国谚语来解释。

一、中德表达相对应的谚语

1.表达和意义相同的谚语。

(1)Aller Anfang ist schwer.

所有的开始是困难的。(万事开头难)

(2)Einmal Sehen ist besser als hundertmal H?ren.

看见一次胜过听说一百次。(百闻不如一见)

(3)Ein Unglück kommt selten allein.

不幸的事情很少单独来。(祸不单行)

从这几个谚语的形式上来看都属于议论性质,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从翻译角度来说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在中文中和其对应的谚语,无论是意义、结构或是表达方式,都可以说是如出一辙。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社会制度和语言文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一些德国谚语却和中文谚语存在惊人的相似,人类思维的相通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论证。

2.意义相同、表达相似的谚语。

还有一些德国谚语,由于和中文相比表达和修辞的方式不同,这些德国谚语如果直接翻译出来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但是从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很容易找到和其相通的中国谚语,两个国家的谚语体现的思想异曲同工。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几个例子:

(1)Der Glaube kann Berge versetzen.

信念能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国人最熟悉不过。在《列子・汤问》(战国 列御寇)中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巧合的是德语中也有如此相似的谚语,这可以看作是对愚公移山故事的一个德语版注解了。

(2) Ein r? udiges Schaf steckt die ganze Herde an.

一只病羊害死全群。

这个谚语是用羊来比喻个体对于群体的损害,非常形象和生动。同是用动物作为比喻,如果要找一个合适的中文谚语来解释的话,无疑“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较为合适。

(3)Durch/Aus Schaden wird man klug.

字面直译为“通过吃亏使人聪明”,中文中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吃一堑,长一智”。

(4)Ein Haar in der Suppe finden.

字面意思为“在汤里面找头发”,表达的是吹毛求疵的意思,用来形容某人过于挑剔。同是使用食物作比喻,中文里的“鸡蛋里面挑骨头”作为对等的谚语也非常贴切。

Z.B.Frau Mayer war mit meiner Arbeit nicht zufrieden.Sie m? chte nur das Haar in der Suppe finden.

例如:迈耶尔女士对我的工作不太满意。她只是想鸡蛋里面挑骨头罢了。

二、中德表达不同的谚语

马国凡(1985)曾经在广义上说明成语的来源:一是新创造的,如奋发图强;二是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三是

神话传说类,如夸父追日;四是历史事件类,如草木皆兵;五是名句摘引,如星火燎原。我想这个说法对于谚语来说也是适用的。同时,谚语是具有民族性的,那么德国谚语的意义就和本民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这样的谚语并不一定就具有和其完全对应的中文谚语。有很多这样的德语谚语:

(1)nach Kanossa gehen

1075年,教皇与德皇亨利四世为争夺米兰大主教的控制权互相争斗。教皇要废黜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则要废黜教皇。由于教皇得到德国贵族、修道士的支持,所以亨利四世陷于孤立,不得不向教皇屈服。1077年初,亨利四世到罗马向教皇请罪,但教皇不在罗马,又赶到教皇驻地卡诺沙(Kanossa),时值严冬,他在城堡外赤足披毡等候了三天,请教皇宽恕。

后来,nach Kanossa gehen(到卡诺沙去)就被看作了屈服和妥协的象征,引申为被迫屈服。这个谚语就是来自于德国君权和神权斗争过程的一项重要历史事件,中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谚语。

Z.B. Niemand kann von mir verlangen,dass ich nach Canossa gehe.

例如:谁也别想让我屈服。

(2)再比如这个谚语:Oberwasser bekommen

要理解这个谚语,必须知道Oberwasser的含义。这个词和德国的磨坊业有关。Oberwasser 是指蓄积在磨坊上部的水流,它对磨盘的冲力当然比下部水流冲击的力量大。因此,哪个磨坊主拥有上水,就占了光。类似的说法还有Oberwasser kriegen 。虽然中文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但是我们经常说的“占上风”也大概表达了这个含义。

Z. B.Nachrundeinerhalbenstundebekamdiedeutsche Mannschaft langsam Oberwasser.

例如:在半个小时后德国队慢慢占据了上风。

(3)schwein haben

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谚语,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是一个和猪有关的谚语。猪(schwein)在德国被看作幸运的象征,就像沥青(Pech)被看作倒霉一样。这也和德国中世纪一项风俗有关。中世纪德国射箭比赛的习惯是把一只小猪送给比赛的最后一名作为安慰奖,后来Schweinhaben 就被引申为走运的意思。汉语中也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

Z. B. Beim B?rsenhandelhatHerrSchimdt3000 Euro gewonnen. So ein Schwein!

例如:在这次股票交易中施密特先生获得了3000欧元,他真是走运啊。

此外,还有一些德国谚语和我们的中文思维习惯甚至是相反的。如Ende gut,Alles gut.(结尾好,一切都好。)我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则与这个说法正好相反。

三、谚语之间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发展,很多谚语都具有了外来语的特点,国家之间的谚语也在互相影响和融合。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以牙还牙”,这是一个典型的来自圣经的西方谚语,出处《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英语为“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德国也有这个谚语:“Auge um Auge,Zahn um Zahn.”

此外像我们说话和文章中经常引用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是一个典型的西谚,英文原话:All roads lead to Rome.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这就是这条西谚的来源,德语谚语为Alle Wege führen nach Rom.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谚语逐渐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中西谚语正在互相渗透与融合,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苏.浅谈德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德语学习,2007年第5期.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3]Diether Raff.Deutsche Geschichte,Max Hueber Verlag,1985.

谚语故事范文第4篇

1、通过回顾整理整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通过本节开题指导课,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3、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主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丰富多彩,美丽神奇。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如画的大自然。【播放视频】

1、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3、大自然真是丰富多彩,它还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呢。

二、回顾单元内容,整体进一步感知大自然的启示。

教师过渡启发:我们已经学习了《大自然的启示》这组课文,那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生自由交流

2、师小结、板书(遵循自然之道、是人类的老师)

三、激趣拓展

遵循自然之道

过渡启发:这就是这组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遵循自然规律,的确是特别重要的。请看大屏幕,——《拔苗助长》

(一)遵循自然规律的小故事

1、师出示小故事《拔苗助长》。这则故事大家熟悉吗?像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2、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时刻警示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我期待着同学们课下能够搜集到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给大家带来警示。到时候我们可以在班内开一个“故事会展”。(相机板书:小故事)

(二)环境保护

1、过渡:刚才我们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训,这些都早已让人类意识到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黄河是怎么变化的》中,咱们了解到曾经是那么美的母亲河却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人们都为了改造黄河做了哪些事情?(生交流)

2、在治理黄河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示治理黄河的成果课件】

3、看到这些治理的成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教师小结:是啊,人们只有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为改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的成果才会更加有效。

5、激发研究的兴趣:不仅在治理黄河方面,在其他环境保护方面,人们也做了许多事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人们是怎样使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的?只要咱们同学深入周围去调查研究,去呼吁人们都来保护环境,相信,咱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板书:环境保护)

(三)农谚

1、过渡: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积累了一些谚语,大家非常感兴趣。(学生背诵)

2、出示课件(谚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从这些谚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有农业谚语,气象谚语。)

3、激趣拓展:这些谚语都揭示了农业和气象的规律,它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像这样的农业气象谚语你还知道哪些?

4、我们从中发现大自然有趣的现象,从而了解大自然地规律。这些谚语多么有趣啊。(板书)

人类的老师

(四)仿生学

1、过渡:我们不仅认识大自然,还积极地探索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所以大自然又被称为人类的老师。

2、你怎样理解人类的老师?

(生交流仿生学的知识)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仿生学的资料【出示仿生学图片资料】

4、多么神奇的仿生学啊!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新奇有趣的仿生学知识啊?咱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咱们在班内开一次仿生学的博览会。(板书:仿生学)

(五)奇思妙想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在大自然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有哪些奇思妙想?(生交流自己的发明创造)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过渡: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生物的丰富多彩与神奇。(板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六)生物档案大揭密

1、【出示太平洋海龟的名片,蝙蝠的自述】指名读。

2、小结: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创作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生物档案(实物展示),这些档案有的运用了描述性的语言,有的运用的是表格式的,形式多样,使我们更加明确地把握了动物的特点。这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3、你们想不想为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制作属于它们自己的名片、档案?

3、咱们举行一个“生物档案大揭密”(板书)

(二)动物的生存方式

过渡:深入这些有趣的生物界,你还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现象呢?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1、大龟巢里有许多的小龟,而只有这只小龟是“侦察兵”。你懂得了什么?(师引导:分工合作)

2、分工合作是他们重要的生存方式,像这样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

3、多有趣的生存方式啊!继续探索你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三)有趣的生物现象

1、生物界充满了奇趣的现象,你能说出一种或几种吗?

(动物共栖现象等)

2、生物界这些奇趣的现象太多太多了,都等待着咱们去探索呢!

3、大自然千姿百态,神奇有趣,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呢?

4、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a)小组讨论,在刚才交流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小组最感兴趣的专题来研究。

b)组内讨论,组长汇报。

c)出示活动指南,教师指导。

d)组内合作完成活动指南。

e)展示,师生评价(特别叮嘱:活动中要注意安全,调查访问要有礼貌,组内成员要团结合作)。

谚语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谚语; 动物形象; 文化对比; 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56-0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作为重要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根据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或得出的教训而创造出来的总结性与概括性的语言。[1]汉语和希腊语中都有大量包含动物形象的谚语,相同的认知使两国人民对动物有相同的理解,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又会使人们赋予它们不同的内涵。本文将分析汉语谚语与希腊语谚语中动物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并对希腊语的语言学习提出建议。

一、汉希谚语中文化内涵相近的动物形象

虽然中国和希腊相距遥远,但通过对比分析汉希谚语,我们发现两国人民赋予了某些动物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

(一)马

自从人类驯化马以来,它就是人类生活的忠实伙伴和得力帮手,它既能拉车代步,又能驰骋疆场。中希两国人民都常用马来喻指各种人类的行为,将马的特性与忠诚、速度、阳刚、高贵等结合在一起。汉语中马被用在不同教育意义的谚语里,如交友(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应对问题(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为人处世(马有失蹄,人有失言)、持之以恒(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耕)。希腊语中借马传意的谚语有Ο λ?仵γο?灼 ε'?咨ναι '?琢λογο, που μ'?着ρα ν'?自χτα τρ'?着χε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Το '?琢λογο δεν κουτσα'?咨νει ποτ'?着 απ το?仵 αυτ'?咨(耳朵上的小伤还不至于让马跛足)等等。

(二)狐狸

狐狸因其狡猾敏捷的特性,频繁出现于中希两国的传说故事中,如《伊索寓言》中就有许多以狐狸为主角的故事,给人们传授着各种人生智慧。两国谚语中狐狸大多喻指“狡猾奸诈”,如汉语中的“猪拾柴,狗烧火,野狐扫地请客坐”、“狐有伙,狗有群”和希腊语中的 (狐狸看鸡,越看越少) (狡兔在别处撒网)。

(三)其他文化内涵相近的动物形象

1.猪:代表无能

汉: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

希: (猪毛成不了丝绸)

2.母鸡:代表轻视

汉:母鸡打鸣,家宅不宁。

希: (笨母鸡自戳眼睛)。

3.羊:代表柔弱

汉: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希: (弱羊易被狼吃)。

4.蚂蚁:代表齐心协力

汉:蚁多可以抬象,蝗飞可以蔽天。

希:

(蚁多拉牛走)

二、汉希谚语中文化内涵不同的动物形象

中国和希腊两国文化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形成了一些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反映在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则表现为对同一动物有不同的看法。

(一)狗

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在汉语中贬义居多,《汉语大词典》中对“狗”的释义还包括“助人作恶之人”。汉语中有不少含有“狗”的谚语,多表达厌恶、鄙视之意,比如“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挂羊头,卖狗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等等。

在希腊狗是人们的忠诚伙伴和劳动帮手,人们对狗的看法较温和,常用狗来比喻人的普通生活和行为,一般不带有厌恶和鄙视等感彩,如 (会叫的狗不咬人)、 (被绑住的狗没法照看羊群)、 (邻居的狗也是我们的邻居)。

(二)龙和凤凰

龙是中国古老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汉语大词典》中龙身长,形如蛇,有麟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2]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虽然不是真实的动物,却对华夏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在封建社会,龙作为百兽之尊,被视为王权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穿龙袍、戴龙冠、坐龙椅、乘龙舟。此外,龙还喻指杰出不凡之士,寓意威严、成功、繁荣昌盛等。[3]在谚语中多有表达,如“宁养一条龙,不养十个熊”、“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等。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汉语大词典》中凤凰象征祥瑞,比喻地位高贵或德才高尚的人,如“神龙不贪香饵,彩凤不入雕笼”、“鸟随鸾凤飞能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等。

根据《现代希腊语词典》的释义,凤凰 是古埃及的圣兽,每五百年涅重生,代表火和永生;龙 是传说中类似爬行动物的巨大怪物,有翅有爪,口鼻喷火,代表邪恶力量。龙和凤凰在希腊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在希腊语中鲜少有与之相关的谚语。

(三)虎和狮子

老虎威武勇猛、彪悍强健,主要生活在亚洲,因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在中国被尊为百兽之王。它的雄威和力量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宗教等领域。虎被赋予了许多或褒或贬的内涵,如权势、勇猛、大胆、凶残、狂妄、暴躁等,在谚语中有诸多表现,如“虎父无犬子”、“老虎屁股摸不得”、“虎毒不食子”和“伴君如伴虎”等。中国本土没有狮子。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殊方异物”的狮子和狮子文化才正式被中国人所知。[4]此后狮子在中国多作为镇守辟邪的猛兽,在谚语中偶尔能看到,如“吃人的狮子不露齿”。

在希腊狮子被认为是百兽之王,它在希腊生活的历史悠久,其凶猛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希腊神话传说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狮子象征着尊贵的权势、勇敢大胆或凶残狂暴,如

(宁为狮后,不为狐首)等。希腊本土没有老虎,在《现代希腊语词典》中老虎被用来比喻力大勇猛的男人或野蛮粗鲁的女人,少有与虎相关的谚语。

(四)其他

1.乌龟

汉:寓意长寿或讥称其妻有外遇的人,如“千年王八万年龟”。

希:代指速度慢的人,如Στον κατ'?浊φορο κυλι'?着ται κι η χελ'?棕να(慢龟也会滚下坡)。

2.喜鹊

汉:报喜鸟,预示着喜事,如“喜鹊叫,喜事到”。

希:代指小偷小摸的人,如Κλ'?着βει σαν κ'?咨σσα。

3.乌鸦

汉:预示坏事或象征贪婪黑心,如“鹊为喜报,鸦为凶鸣”和“天下乌鸦一般黑”。

希:代指骗子或搬运尸体的人。

4.猴子

汉:寓意活泼机灵和敏捷淘气,如“一百个猴儿一百条心”。

希腊:代指狡猾奸诈的人或山寨产品,在谚语中少有涉及。

三、汉希谚语中各自独有的动物形象

中国和希腊很多谚语的产生与本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物产风貌密切相关。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真实动物与神话动物种类繁多。希腊地处地中海东北部,三面临海,岛屿众多,捕鱼传统历史悠久。[6]在希腊语谚语中出现不少海鸟和海鱼。此外,受历史典故、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两国谚语皆有一些特色动物。

(一)汉语谚语中独有的动物形象

鸿雁:中国常见的候鸟,秋天朝南飞,春天往北返。自古以来人们赋予了鸿雁很多内涵,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鸿雁喻指灾乱流离之民或兄弟,又因汉朝苏武借大雁传书的典故,也喻指书信。在汉语中有一些借用鸿雁特性的谚语,如“雁飞千里也恋亲”、“雁过有声,蛇过有路”。

鸳鸯:中国的一种野鸟,雌雄多成对生活在水边,用来比喻忠贞和睦的夫妻。在谚语中我们能看到“鸾凤自有鸾凤配,鸳鸯自有鸳鸯对”和“鸳鸯失偶,永不重交”。

麒麟:麒麟与龙凤同为中国传说中的瑞兽,它象征祥瑞,在谚语中多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如“草有灵芝木有椿,禽有鸾凤兽有麟”。

(二)希腊语谚语中独有的动物形象

猫头鹰: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雅典娜女神的代表动物,有着敏锐的双眼,象征着智慧和睿智,深受希腊人民喜爱,出现在很多钱币、故事和艺术品中。希腊语中有一些包含猫头鹰的谚语,如

(兔眼没法和猫头鹰眼比)。

螃蟹:希腊海岸线漫长,各类螃蟹是人们在海边常见的动物,希腊神话里也有关于巨蟹座的故事。在谚语中人们根据它的特性来表达各种不同的含义,如Τι ε'?咨ναι ο κ'?琢βουρα, τι ε'?咨ναι το ζουμ'?咨 του(螃蟹榨汁白费力,喻指无价值的东西)。

四、结论

通过以上比较可看出,两国民族的文化制约了动物词的意义演变,部分汉语和希腊语的动物词与本民族特定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失误。中希有不少谚语所用动物不同,但表达的含义完全相同,在学习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希两国的动物在文化象征上的差异。其次,中希很多谚语来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文学经典等,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文化概念,鼓励学生多读历史文化专著和文学著作。只有多了解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领悟谚语背后的含义。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教学科研资助项目“2015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YQ15WQ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曦颖.试论英汉谚语中动物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顾雪梁.十二生肖寓意详解[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29

[4]汪德华.中国与英美国家习俗文化比较[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14

[5]2002

谚语故事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谚语 儒家思想 中庸

一、谚语与儒家思想

谚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共同积累的语言和智慧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互相传承的文化遗产。谚语被称为“文化的大百科全书”,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谚语也具有传承性,特别是出自儒家思想的谚语对中日两国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思想文化。公元七世纪,日本掀起了第一次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这一时期,日本派遣了大量的使者、留学生和学僧来到中国,大量地汲取了中国的唐朝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儒家许多经典书籍也被传入到日本,许多经典的语句融入了日本的本土文化,成为影响日本人为人处世准则的谚语。

日语中的谚语,除了关于天象、动植物等自然生物的谚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谚语出自于中国的古典典籍。其中出自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和《荀子》的就有数百条之多,由此可见,出自儒家思想的谚语在日本谚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ぎたるはq及ばざる如し(过犹不及)”、“和して同せず(和而不同)”等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关的谚语经常运用于日本的社会生活中。

二、起源于“中庸”思想的日本谚语

《论语・庸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致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说明了“中庸”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中庸”是一种德行,是“至德”,也就是道德修养到达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常人是很难达到的;第二层意思是一种处世方法,强调在对待和处理问题时,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强调“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种处世态度也随着儒家思想一起传入了日本,并体现在日语谚语中。

例如:“^ぎたるはq及ばざる如し”(过犹不及)(日本:『ことわざ辞典p30)体现的是“中庸”思想的“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它的意思是:“^ぎたるはq及ばざるにはしかじ・^ぎたるは及ばざるに劣る。物事の程度が^ぎるものは、足りないことと同じでよくないということ。”主要是说做事超过了事物的“度”,就和“不足”是一样的,都不可取,即“过犹不及”。这个谚语出自于《论语・先进》篇,是孔子在评价两名弟子时所阐述的道理,也是在众多出自于《论语》谚语别有名的谚语。

事情做的“过度”,而很少用于表达“不足”的含义。在江户后期的《二宫翁夜话》卷一中说道:“「百事^ぎたるは及ばざるにおとれり、心得べき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百事如果做过头了,反而达不到目的,这是应当知晓的事情。这里的“过犹不及”取的就是“过度”的含义。而在『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Z(《有趣而易懂的论语》)一书中则用日语的本土谚语“彩ずるの鼻を欠く”来解释了“过犹不及”这个谚语,意思是说:在给木雕的佛像着色的时候,刚刚好就可以了。若是东添一撇西画一捺过度着色的话,反而会画蛇添足,使作品缺失了其最重要的部分,而导致一切都白费了。从前面的两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过犹不及”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与儒家思想中的“过犹不及”是有区别的,主要放在了“做事过度了也是不好的”这个层面上,体现的就是“中庸”思想的“无过无不及”。

在《中庸・天命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喜怒哀乐之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是“中”与“和”结合在一起的。不仅要有“过犹不及”,也要做到“和而不同”,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子”的程度。因为在《礼记・中庸》中记载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当然,这在日语谚语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在『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中有一个谚语是“君子は和して同せず、小人は同じて和せず(p207)”(意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词典中解释的是:“君子は人と{和するが、主体性を失うことはない。小人は付和雷同するが、人と{和することはないということ。略して「和して同せずともいう。”意思是:君子虽然与人和谐相处,但不会失去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自己的独立意识;小人虽然能附和别人,但却无法与人真正的和谐相处。这个谚语一般被简称为‘和而不同’,这里“和而不同”的意思与中国的“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日语中的“本音(真心话)”和“建前(场面话)”也正好印证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谚语。小人总是在一味地附和别人,总是在说“建前”,也就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当然也更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本音”。

从“过犹不及”和“和而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中庸”思想的认同、那么“中庸”思想又是如何成为日本的主流思想的呢?主要依靠的是儒家思想的“仁”,“仁”是实现中庸之道的现实依据,“中庸之道”也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新明解故事谚语词典》)中有“己に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勿れ(p1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分はしてほしくないと思うことは、他人にとっても同じことだから、人にしてならないとういうましめ。”(自己不想做的,e人可能也不想做,所以不要让他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在『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Z中则是列举了例句给它做了更详尽的解释:比如说“いじめ(欺负)”这种事,如果是自己被欺负的话,那是谁都不愿意的事,但是,如果只图自己开心不管他人如何的想法去对待别人的话,那么对方又会怎么想呢,许多人正是由于缺少这种换位思考,才无法融洽的融入社会生活,作者在后面还加了这么一句:“Hが孔子のこうした教えをJRしていたならば、子供に护à毪长趣できます。F代にも十分通用する、一文です。”意思是说:如果父母亲知道孔子说的这句话的含义的话,那么就可以将这句话教给孩子了。这是在现代也普遍使用的谚语。由此可以看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谚语在日本的地位。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出自儒家思想的日本谚语中有许多表现出“中庸”思想的谚语,这些谚语或是在他们的职场工作中、人际交往中以及日常生活中起着引导未来道路的作用。

三、起源于“中庸”思想的谚语在日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中庸”思想可以从日本公司里职员的表现中体现出来。正如大家所知,日本的公司一般是终身雇佣制,所以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被称为“上下关系”。一般来说,下属的升职都是由上司提拔的,很少出现由上司的上司来提拔的现象,所以,下属一般都是只做好上司吩咐的事情,也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并不会去做其他超过自己职位范围的工作,如果做了,也就是超过了“中庸”思想所说的那个“度”,在上司或是其他职员看来你表现过度了,把他们的工作也做了,那么别人就没有那么多工作做了,在公司的价值也就减少了,会让他们产生危机感,于是,无论是上司还是其他的职员对你都会有意见,你失去这份工作的可能性就会变大。所以,一般在日本的公司,每个人都是只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你去多做别的,因为那是别人的工作,用不着你去做,做多了反而会不好。这也就是“中庸”思想所强调的“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大多数日本职员的职业生涯中,这句话也是一直伴随着他们。

四、结语

起源于儒家思想的日本谚语体现“中庸”思想的谚语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刚才论述的那几个谚语,还有“仁者をnえず(仁者不忧)”、“和を以Fし(以和为贵)”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这些起源于儒家‘中庸’思想的谚语,随着儒家典籍一起传入日本,经历过日本社会文化的不断洗礼,却仍然保持着其本来意义,并融入了日本的日常生活。了解和正确认识这些谚语,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在日本谚语中的作用,更有助于加深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我国的软实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参 考 文 献

[1]张艳萍,徐璐 论日语谚语中的中国文化因素.[J]外语教学.2007年3月.第 28卷,第2期.

[2]金田一京助.『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o典[M].三省堂.1999

[3]石田琢智.面白いほどよくわかるZ[M].日本文芸社.2008

[4]加地伸行.『Z(a版)[M].v社.2009

谚语故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谚语;美国文化;个人主义;时间观;道德观

语言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诸如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精华所在,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谚语是日常经验之女。《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谚语的定义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表达人们智慧的简短箴言,其语言凝练,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且易于记忆。

1620年的冬天,“五月花号”大帆船载着一百零二名乘客抵达普利茅斯,美国历史从此刻开始。历经发展变迁,美国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谚语的力量不可小觑,成为折射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面镜子。

1.个人主义

美国主流文化指的是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其强调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是个人价值的核心,追求个人兴趣和享乐,通过自我奋斗和自我设计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是美国主流文化最深刻的本质所在,既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又是一种处世态度;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人性理论。个人主义的各个表现层面都与美国谚语有密切的联系。

1.1独立

个人独立是个人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尊重个人人格的重要体现。西方人都以个人独立为荣,以依赖他人为耻,尤其是美国人热衷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们把独立、自立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出路。美国人看重个人独立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第一批移民者到达美洲大陆时,他们无所依靠,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切从零开始。他们相信:

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helpisthebesthelp.(自助是最好的帮助)

1.2平等

西方个人平等的观念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表达过这一思想观点:西方的个人平等观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平等人的天赋权利”;其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个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心目中。早在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十三个州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中就声称“人人生而平等”。个人平等的理念也可见于美国的政治体系中,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美国人强调并追求个人平等,即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获取成功,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享受生活、自由、幸福和教育。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在家中,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成为朋友;在公司,上级和下属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以下谚语就是个人平等的最好说明:

Everymaniscreatedequal.(人人生而平等)

Humanbloodisallofa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Sixfeetofearthmakeallmenequal.(六尺黄土下不分贵贱)

2.时间观

时间观是美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人极为重视时间,认为时间是不可重复的,因此美国人的时间观是单一的。于美国人而言,时间是一种资源、一种物质,它有价值,可以被利用。时间被美国人理解成一种类似于商品的东西。在平等的机会面前,每一个美国人都清楚的知道,只有珍惜时间,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而浪费时间或是消磨时间则是美国人的一种耻辱。在美国谚语中可以找到很多与时间相关的,如: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Timeworkswonders.(时间创造奇迹)Timeisthefatheroftruth.(时间是真理之父)美国人重视时间珍惜时间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守时

美国人以讲究守时著称。在美国文化中,人们准时赴约是理所应当的,迟到尤其是无故迟到则是非常失礼的。在美国人看来,一个理想的人就是一个守时的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或做事情。不浪费他人时间的人会被认为是一个很体贴的人。能否遵守时间,关系到个人和群体的信誉与利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牵涉到法律责任。美国人的谚语中有很多表达守时的观念:

Punctualityisthepolitenessofkings.(守时乃王者之礼)

Punctualityisthesoulof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

Betterbeanhourearlythanaminutetoolate.(早到一小时也不要晚到一分钟)

2.2计划

在美国社会中,时间之间有非常明确的界限。对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之前该完成什么事情,美国人都会有一份详细的时间计划。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日程表来安排工作和日常生活。美国人不喜欢所谓的“临时通知”,他们敬佩那些“安排得体的人”,把需要做的事情列举出来并计划好做每件事情的时间。这种计划时间的观念表现在以下谚语中:

Everythinghasitstime.(万事均有定时)

Ineverybeginningthinkoftheend.(思前顾后)

3.道德观

道德是民族之魂。美国是一个习俗道德很强的社会,许多美国人仍然相信道德的价值,其是美国的主流文化之基础,乃是无价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谚语和故事来教导道德观,文化也影响了人们如何表现这些美德。在美国,大多数的儿童都有从小养成较好习惯的语言环境条件,因为蕴含道德的谚语和故事代代传承,正如:Virtuenevergrowsold.(美德青春永驻)

3.1诚实

美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观之一是诚实。众所周知的乔治・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将此道德教导的极为清楚。小乔治在试他新斧头时砍倒了爸爸最心爱的樱桃树。当爸爸问他的时候,小乔治说:“我不能说谎,我用我的斧头砍了它”。小乔治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为诚实被赞赏。有时候美国式诚实,即坦率直接,会冒犯他人。但是美国人仍然相信:

Honestyisthebestpolicy.(诚实是最上策)

Poorbuthonest.(虽贫穷,要诚实)

3.2坚忍

另外一个为美国人所尊崇的道德价值为坚忍。有许多关于坚忍的故事在美国流传,如有一则故事谈到一个必须爬过陡峭山头的小火车,山头很陡以至于小火车很难爬上去,但是它仍不断地爬,并不停地说:“我想我能做到,我想我能做到”,最后小火车终于爬过了山头。美国人的骨子里就像这个小火车,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到底。美国人对坚忍的尊崇可从以下谚语中窥视一二:

Perseveranceisfailingnineteentimesandsucceedingthetwentieth.(十九次失败,直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就是坚忍)

Perseveranceisvitaltosuccess.(坚忍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Sticktoit,andyou'llsucceed.(只要人有恒,万事都能成)

一个民族的特征、机智和精神,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谚语中发现。谚语反映了人们的智慧,蕴含了哲学思想,拥有很强的民族性。因此,学习研究谚语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且重要的途径。作为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一面镜子,谚语使得人们更好的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经验等等。通过这些言简意赅、生动隽永的谚语,我们可以探知并熟悉美国主流文化的种种表现,从而帮助我们较顺利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A.,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陈璞,周茜,王欣,唐新秀.简明英汉-汉英谚语词典[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2.

[3]陈旭宏.美国人的时间观在英语谚语中的折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4-2

[4]滑明达.文化超越与文化认知:美国社会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吴斐.美国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王书亭,王建敏,英语流行谚语[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

谚语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谚语 人性 培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07-03

谚语是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集体创造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恰当地使用谚语既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又能使语言生动风趣,增加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外交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谚语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利用广为人知的“谚语”来缓解彼此的矛盾已受到政治家、外交家们的青睐。比如,总理2007年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说时,引用了谚语“树欲静而风不止”(静かならんと欲すれどもとまず)[1](参10:208)就引起了轰动。正因为恰当地引用了谚语,首脑们的演讲才被人们牢牢记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谚语对人性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正是日本将谚语作为“教育训”和“人生训”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的重要原因。

1 谚语与人性

我国的《新华字典》[2]中是这样解释的:谚语,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在《多功能学生字典》[3]中是这样解释的: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多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例句:谚语出自胸中,花草出自山中。英语:Proverb.种类分为:农谚,谚语,古谚。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4]中这样解释: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日本的《新明解国语辞典第5版》[5]中对谚语解释:その国の民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的な言。(短くて、口のいいものが多い)「急がば回れなど。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从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教训性的语言(语句简短且顺口的居多)。例如:欲速则不达。在《大辞林(第二版》[6]中的解释:昔から人々ので言いならわされた、刺・教・知・趣などをもったな言。「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朱に交われば赤くなるなどの。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之间言传下来的,具有讽刺、教训、知识、兴趣等特点的简洁的语言。例如:出头的椽子先烂;近朱者赤等。此外,谚语还分为:俚语谚、谚语、古谚、西谚、世谚、俗谚等。

因此,即使是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研究不同语言的谚语的学者、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特征的直观感觉的表现,以及收集分类谚语的考察、研究活动仍然很活跃。

2 中国谚语对人性培养的价值体现

我国的谚语除现在流行的谚语以外,大体都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谚语,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口承文化的时期。然而流传于后世的,脍炙人口的,对人性的培养起到教育作用的“谚语”,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经典名句”。例如:中国的“温故而知新”;“问是一时之耻;不问则是一生之耻”等脍炙人口的谚语是出自收录古代大思想教育家孔子的经典名句的《论语》,经过几千年世世代代的言传,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众所周知的谚语。由此可见中国的谚语大多数都产生于古代的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的话题以及故事并逐渐演变为对人性的培养起到“启迪”和“指导”作用的谚语。像“失败是成功之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谚语是众所周知。

在我国的小学课本及读物中,常常为谚语这样短小而富有哲理的语句开设一个专栏或页脚标注,使小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并通过老师或家长的讲解逐步理解了其中的含义,逐渐地继承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并通过在语言或行动约束自己或劝告别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恰恰体现出谚语对人性培养方面的作用。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7]中有这样的谚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像这样的通俗易懂、简短且容易记忆的语句已被人们世世代代地广为流传下来,作为“教育”和“警示”后人的宝贵财富。同时,这些通俗易懂的谚语大多作为谚语收录到日本的各种谚语词典中,并附加上适合于儿童和中小学生阅读的带有漫画图案,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未成年人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日本学者对中国的谚语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尤其是谚语对人性的培养和谚语的“教育性”方面的研究已经颇有成果。

谚语故事范文第9篇

关键词:蒙古族谚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04-02

蒙古族谚语既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文学形式,是蒙古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谚语博大精深,涉及的领域极其广阔,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我们主要探讨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原则,希望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证明了,当一个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时,就会无限地激发他的求知欲望,由被动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去学习、思考。而蒙古族谚语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如果引入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哲学与智慧相连,是一门特殊的学问,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南。因此,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哲学。但因哲学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了,较抽象,不易理解。那么,怎么才能把哲学中极其抽象的原理简单化,而且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传统的哲学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反复地用枯燥的语言讲解知识点的含义,照本宣科,不善于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说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对哲学课一方面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没兴趣,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例如,教师在讲解普遍联系的这个抽象概念时,用“没有草就没有牛,没有牛就没有肉”这条蒙古族谚语来加以说明,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在讲解普遍矛盾的这个抽象概念时,用“好坏一起成一锅”和“不想进的家中进三次,不想见的人见三次”这样的蒙古族谚语来加以说明,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记下来。因此,在哲学课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蒙古族谚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可以改变哲学课只是照本宣科讲理论的乏味局面。不仅哲学课如此,在语文课中应用蒙古族谚语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因果关系的复句时,用“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这条蒙古族谚语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深化学生理解能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蒙古族谚语来源的途径很多,有一部分来源于传说、故事,有一定的情节和历史背景。因此,应用它们来讲解知识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早期蒙古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于进”。经过考察,这条蒙古族谚语来源于“千头独尾蛇”的寓言故事,在蒙古族早期文献中都有记载。它形象地说明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思想内涵和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此为例,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蒙古族马背上生,马背上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民族”,一生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在蒙古语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谚语,例如,“买马看牙齿,交友看人心”。这条看似普通的蒙古族谚语其实包含的信息量很大。马是食草类动物,牙齿的咀嚼力强,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度可以判断马的年龄;同时这条蒙古族谚语还告诫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友等等。所以,教师在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应用这条蒙古族谚语。应用蒙古族谚语,比单纯地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谚语是一种最小的韵文形式。蒙古族谚语大部分是复句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用韵上突出了蒙古族韵文的“三韵法”:即头韵、腰韵和尾韵。蒙古族谚语具有音乐性,除了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和韵律优美以外,更主要是表现在用韵上。蒙古族谚语比其它韵文形式更讲究用韵,除了押尾韵以外,还押头韵和腰韵。例如:

头韵:已经磨锐了的刀不易钝,已经练精了的功不易丢。

腰韵:蛇的花花在外头,人的花花在里头。

尾韵:把要说的话,何苦压在舌头底下;把要做的活,何苦藏在衣襟底下。

蒙古族谚语的这种合辙押韵使得它朗朗上口,既便于传颂,又利于记忆,这也是它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蒙古族谚语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蒙古族谚语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蒙古族学生从小就接触蒙古族谚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由于蒙古族谚语在形式上的特殊审美要求,也是审美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序的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简单地说,思辨能力就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辨别和分析等能力。如果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能做到条理分明,准确有力,那么他就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通过多年来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而分析能力较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生只把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奋斗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思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等。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其实这也正是他们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势在必行。

多读书、多思考是提高人的思辨能力的正确途径。一本好书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净化心灵,给人以人生启示,而且其知识性和艺术性也是一笔无价之宝。蒙古族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言简意赅,其中蕴含的哲理是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的财富,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学习和体会其中的哲理内涵,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首先,蒙古族谚语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毛驴在灰堆上相聚,女人在井台上相会”、“嫁出去的女,射出去的箭”和“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等等。这些蒙古族谚语在内容上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脉搏,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了,甚至起反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辨析是非的能力。

其次,蒙古族谚语十分简短,其中蕴含的道理也高度抽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例如,“当一次鹰,胜过当一辈子乌鸦”。这条蒙古族谚语仅有12个字,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第三,蒙古族谚语的哲理性强。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此,平时多读、多学、多记一些蒙古族谚语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而且如果把蒙古族谚语与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那更是锦上添花。

二、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如果违背了科学性原则,我们的教学将陷入伪科学的泥潭。

蒙古族谚语的产生时间以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还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产生于史前时期,伴随着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并定型。但不管怎么说,蒙古族谚语的产生时间很早。当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人们的认知能力差,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由此形成的蒙古族谚语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蒙古族谚语时,一定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慎而又慎。

(二)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也是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它要求教师应用蒙古族谚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牛是草原“五畜”之一,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蒙古族在转入半牧半农经济后,牛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蒙古语中也有很多与牛有关的谚语,例如,“牛不知自己角弯,马不知自己脸长”。这条蒙古族谚语十分经典,讽刺了盲目自大,看不见自己缺点,只看见别人缺点的人。教师在应用这条蒙古族谚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修养,一举两得。再如,“只要实实在在,牛车也能追上兔子”。这反映了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即量变引起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教师在讲解哲学中的这个知识点时,可以举这条蒙古族谚语加以说明。通过对这条蒙古族谚语的追根溯源,我们了解到,它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说明了持之以恒的道理。这样一来,学生既明白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哲学原理,同时也明白了为人处事的方法,受益匪浅。

(三)适度性原则

蒙古族谚语以其同时兼有语言和文学的双重性质及艺术魅力,成为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枝独秀。虽然蒙古族谚语有着其它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可以应用到教学中。但蒙古族谚语毕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应用时一定要准确、适度,少而精。

蒙古族谚语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比较短小,有的不常用,难理解,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不宜引用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使学生不知所措。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又耳熟能详的蒙古族谚语,这样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否则如果应用的蒙古族谚语过难,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教学效果差的不良后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如果反复应用十几条或不常用的、难理解的蒙古族谚语,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应用一两条常用的为最佳。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应用的蒙古族谚语过多、过难,都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既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又经过了集体才智的反复磨炼,因此,其中蕴含的思想不仅具有普遍意义而且深刻,耐人寻味,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人们生活、生产的作用,而且在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蒙古族谚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合理应用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族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2〕王会绍.蒙古族谚语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谚语故事范文第10篇

针对“建构式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要求,笔者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Daily Report、制作谚语板、编写单词手抄报等引导学生会用、爱用到巧用英语词典。学生遇到生词和重要的单词时,不再是习惯性地问其他同学,而是自己去查词典。学生觉得原来机械的单词查阅变得生动有趣,词典查阅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活动中的互助合作,也改善和加强了学生间的感情。

一、英语词典使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词典,但是他们一遇到生词,习惯的做法是问其他同学,而不是自己去查词典,他们觉得查词典太浪费时间。但是词典的使用并不仅仅是拿出一本词典查找某个单词的发音或者释义。一本规范的词典包含的信息量远不止于此,它相当于一位博学的老师。现代英语词典一般包括拼写、释义、惯用法、常用搭配、同义词、单词来源等,部分还附有插图,也就是语音、语义、语用三部分知识。词典提供的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法及文化知识。(胡华,2012)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词典排斥,如何巧用英语词典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呢?

二、英语教学中英语词典使用策略

1.Daily Report。从接班以来,笔者就一直要求学生每天在开始上课时,做一个三分钟的单词查阅报告,单词范围是高考考纲中的高频单词,形式不限。由于带的两个班是艺体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所以在刚开始时,笔者很担心这个环节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结果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按照我制定的名单,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艺体班的学生性格多数都比较外向,表现欲比较强。为了不让自己在同学面前出丑,绝大部分同学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有的利用网络资源,有的查阅不同版本的英语词典,找出有的单词原本出现的诗歌、故事、英文歌曲等等,形式各异。笔者要求他们在演讲之前,要把单词的词义先简练地写在黑板上,向同学解释(尽量使用英语)。不少同学在课前制作了幻灯片,效果非常好。锻炼,一名音乐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上课也不太认真。但是当轮到他做演讲时,他居然花了一个周末时间做了一个关于wonder的精美课件。他先是把wonder的词义展示出来,并且对每个词义的用法一一介绍。然后,对同学们说他最喜欢的一首英文歌《Lemon tree》中就有wonder这个单词。最后,还给大家演唱了这首歌曲。演讲结束,大家热烈鼓掌,一致认为锻炼很棒。锻炼非常兴奋,很有成就感。他的这次演讲不仅让其他同学对wonder记忆深刻,增加了知识,他本人也掌握了这个单词,还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正是这次演讲,改变了他上英语课的态度,提高了对学英语的兴趣,成绩稳步上升。所以小小的三分钟演讲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一个小小的演讲竟然使英语课成为了学生的期待。

2.制作谚语板。每年的高考都要考到谚语(idiom),英语中有数以万计的谚语。谚语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在英语教学中,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英语谚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笔者让学生每天查阅英语词典,找出里面的谚语。在教室的一角设立了谚语板,每周学生把积累的谚语贴在谚语板上,相互交流。这既激发了学生查阅词典的热情,也通过谚语的积累,了解了更多的英语文化和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3.编写单词手抄报。我还将学生分组,安排各组学生相互合作轮流编写单词手抄报,每月一份。这些单词都是学生刚刚学习过的或即将要学习的,它们不是简单的单词罗列,而是要绞尽脑汁把这些单词串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笑话。比如,有一期的手抄报在讲解完attend,experience, achieve, earn, challenging这几个单词时,学生把它们串成了这样一个故事:One day, I attended an assembly with my classmates. We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earn some money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Some students thought that it was a bit challenging, others thought it was very easy to achieve this goal. While doing part-time jobs, we can get some useful experience. In future we may run our own business.策划、选材、编辑到制作的过程不仅锻炼了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把英语与美学相互渗透,学生更是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当学生的作品因为构思新颖、版面活泼、赏心悦目而被表扬时,学生收获的喜悦和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编写单词手抄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上一篇:经典人生谚语范文 下一篇:农业谚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