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化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4:48:14

农业化的论文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去农业化;再农业化;发展趋势

一、“去农业化”及其后果

(一)农业院校去农化引发的思考。据新华网报道,2013年两会期间,一些农业院校代表委员表示,近年来因一些农业院校想改名去掉“农”字,一些农业院校合并到了综合类大学,传统农学专业已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自高考大规模扩大招生以来,农业高校虽然取得很大发展,招生分数逐年提高。但是在同类院校中,无论国家还是各省都是同层次里招生分数最低的。在招生难的压力面前,很多农业大学为了生存和迎合社会需求,纷纷增设了大量与市场经济挂钩的非农专业。主要原因是:由于工资待遇低、缺少发展潜力,目前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业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就业,导致基层农业专业人才缺乏,给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不利影响。农业教育方面,高端职业教育或本科层次的农业教育现在都面临很大的问题,首先职业教育比例明显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比例,其实农业需要有一批直接服务于农业一线,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教育学生。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农业科研、教育、创新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受到影响。农业人才高等教育培养体系面临解体的窘况,使得农业领域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势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二)地方发展中的“去农业化”倾向。地方发展中,政府强调招商引资,也同样存在“嫌农爱工”的“去农业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虽然我国在工业与其他产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产值已经跃居第一位,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工业化国家,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存的根基,尤其从从业角度看,农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去农业化”不仅是农业高校发展之忧,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忧。现在,我们对“去农业化”不加反思和行动,将来,“去农业化”可能会让我们食不果腹,社会动荡。

二、“去农业化”倾向之辩

客观来讲,“去农业化”有其合理因素,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农业面临着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挑战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农业难以为继;机遇是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传统农业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目前,摆在我国农业发展之路有两条:一条农业走上了工业化农业道路;另一条是农业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者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后者则是跨越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之路。因为从世界近代农业的路径来看,主要以工业化代替了传统农业,这是历史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乃至人类的发展都难以为继,所以对于后发发展国家而言,要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跨越发展,走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三、“再农业化”理念的提出

(一)鉴于对欧美工业化国家的再工业化理念与战略的提出。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古代农业文明让位于近代工业文明,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无机能源为支撑的近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去农业化”倾向,步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后尘,导致环境生态危机。因此,鉴于目前农业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一定问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必要对“去农业化”现象进行再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二)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必然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再农业化”的提出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清颖,王昆.“农”字头大学要消失?!代表痛陈农业院校“去农业化”之忧[EB/OL].新华网,2013-3-1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吉林工商学院“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吉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阶段成果;吉林省旅游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科研项目:“再农业化”视阈下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L201213)。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 年代初, 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 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 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 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 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 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 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 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 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 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 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 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 作物的抗逆性下降, 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 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 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 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 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 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 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 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 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 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 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 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 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 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 提高土壤的渗水性, 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 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 增加土壤的蓄水量, 提高水分利用率, 全方位培肥地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 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 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 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 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 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 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 降低生产成本, 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 革新地面灌水技术, 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 破坏土壤结构, 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 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 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 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 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 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 不仅便于浇水管理, 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 从而减少了水蚀, 保护了土壤。

2.3.2 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 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 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 2001) 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 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 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 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 适当抑制营养生长; 后期补充灌溉, 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 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 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 水, 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 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为了克服现代化学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产品的品质下降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等负面效应, 自上世纪70 年代开始, 在英、美等国出现了以拒绝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为基本特征的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与现代化学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 现代化学农业栽培管理直接目标是作物, 如使用化学肥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而有机农业栽培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土壤, 栽培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土壤生物( 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等) 的需要, 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创造健康土壤环境的目的, 如使用有机肥的直接目的是为土壤生物提供营养, 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再工业化;再农业化

一、“再工业化”理念提出背景

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因此,“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本意是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对传统工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工业化”理念再次重提,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很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回顾美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今天的美国,正实现着由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 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这个调整和“转身”令人关注。

应当看到,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方面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而不是仅仅恢复传统的制造业。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

二、“再工业化”内涵与实质

(一)“再工业化”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 Rothwell和Waiter 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

(二)“再工业化”精神实质。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三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这对于正在试图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发展障碍。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三、“再工业化”理念对我国农业发展启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业也同样存在“去农业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最近几年,虽然我们国家在工业与其他产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产值占总产是的比例很小,已经低于15%,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存的根基,尤其从从业角度看,农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去农业化”不仅是农业高校发展之忧,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忧。现在,我们对“去农业化”不加反思和行动,将来,“去农业化”可能会让我们食不果腹,社会和谐也将受到威胁。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工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工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然而,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古代农业文明让位于近代工业文明,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无机能源为支撑的近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因此,鉴于目前农业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一定问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必要对“去农业化”现象进行再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吉林工商学院“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吉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阶段成果;吉林省旅游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科研项目:“再农业化”视阈下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L201213)。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4-0031-06

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大量使用了“物质变换”这一概念。马克思对物质变换概念的使用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学批判大纲》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恩格斯对物质变换概念的使用则主要体现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其中以《资本论》最为典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同时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理论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生态自然观图景,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及根源,并从制度变迁、观念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对于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质变换”概念的溯源及内涵

“物质变换”是德语Stoffwechsel的翻译,最早出自于德国生理学家希格瓦特,其主要含义是,动植物在生命有机体内为维持其生命所进行的物质代谢和生命循环。对于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概念的来源,国内外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自于当时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摩莱肖特和毕希纳及谢林的自然哲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施密特的博士论文《马克思学说中的自然概念》,是一部研究马克思自然理论的专著。施密特认为,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了摩莱肖特,另一方面又利用了摩莱肖特的理论,即以人的生理学为模型把自然界描绘成巨大的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过程。他还论证了谢林的自然哲学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理解的影响。[1]其二,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主要来源于同时代人李比希。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日本的农学家椎名重明和美国学者福斯特。李比希是杰出的德国农业化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其标志性著作《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中,李比希从有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生理学角度提出了“归还定律”,把土壤、作物、牲畜和人类生活需要联系起来,李比希及其“归还定律”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的断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农业的大肆破坏,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物质循环。李比希奠定了物质变换概念内涵的物质性和自然基础,赋予了有机界之间、无机界之间以及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以生理学和农业化学的意义。日本学者椎名重明在《农学的思想——马克思和李比希》中也对马克思与李比希在物质变换概念上的传承关系进行了说明。日本经济学家吉田文和的研究成果则断定李比希是物质变换概念的创始人,而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是建立在李比希农业化学基础上的。美国学者福斯特在其论文《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环境社会学的古典基础》及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中也持同样的观点,论证了马克思和李比希在这个概念上的关系,并把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彰显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当代意义。[2] 对于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的来源,现在较为认可的观点是第二种,这也是笔者所赞同的观点,即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来自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李比希所揭示的自然界无机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即“归还定律”对于马克思级差地租的研究以及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判,都提供了极大的启示,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李比希的思想并指出,“李比希的不朽功绩之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阐明了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 [3] 同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德国的新农业化学,特别是李比希和申拜因,对这件事情比所有经济学家加起来还更重要。” [4]因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虽来源于李比希,但又远远超越了李比希仅仅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加以阐发,马克思将物质变换概念纳入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从而赋予了这一概念以新的内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两个层面即“新陈代谢”和“物质变换”来使用德文Stoffwechsel。新陈代谢是在自然生态层面上使用的,而物质变换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层面上使用的,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第一次赋予了物质变换以社会经济的涵义,用物质变换来描述社会经济中商品的交换过程。我国在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一般都将stoffweschel译成物质变换,这样翻译的原因是物质变换的外延更大一些,可以涵盖新陈代谢,然而从内涵上来看,却丢失了一部分生态涵义,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人们忽视物质变换的生态涵义,从而导致对马克思的误解,造成一些人认为马克思对自然缺乏关心,存在着生态自然的“理论空场”。因此,我们在弄清楚Stoffwechsel在词源学上的来源与演变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物质变换的理论内涵,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真谛,彰显其生态价值。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乳山市 农业标准化 机遇 挑战 空间

一、引言

在目前中国发展的条件下,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产品能实现规范化、商品化、集约化以及批量化等,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使得农产品产出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从而使得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势必将更加日益凸显现代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监测的重要性。因此,农业标准化成为建设现代化的一项首要任务。

农业标准化的实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乳山市通过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刻总结,对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对农业标准化建设质量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利用有利因素,降低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对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工作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乳山市在发展农业标准化的道路上建立了“五大体系”,即:

二、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体系:是通过制定或修订与农业有关的部级、地方级以及行业/企业级标准来实现的,它包含了农业生产所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要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以及实施地点的具体情况来实现对某类农产品标准体系的补充和修订。

三、建立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

推广实施体系:农业标准推广体系是人员和组织的综合体,就是借助不同的渠道,采取不同的形式,使农业标准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实现,起到指导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作用。

四、建立农业标准化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服务体系:它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政府农业部门所属的农技推广机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以及地方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等。

五、建立农业标准化农业质量检测体系

农业质量监测体系: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包括法规、政策、管理、机构、技术、人员、设施等多种要素,能够实现农产品质量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监督检验工作。

六、建立农行质量认证体系

农业质量认证体系:指的是对农业生产过程、服务和农业产品中符合相应规定标准的,由具有资格的(国内外不同级别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给予书面证明(合格证书)和认证标志。

要想实现农业内销、出口与进口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靠投入,另一方面就要靠标准化这一科学管理手段。要想实现预期效果,仅靠投入一定的劳动力、资金以及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而标准化就成为了唯一的手段。

其次,国家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连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新的形势下,国务院下定决心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并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被授权在全国的标准化工作中行驶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

目前,中国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大环境己经基本形成。面对各种挑战我们更要学会抓住机遇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利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进中国农业标准化的进行和改革,必须理清思路,选择适合本市农业化发展的路径。

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经营战略是把握市场规律,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不断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需求的变化。从区域来看要满足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从需求来看掌握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分配。因此,农业生产不能只看到当前市场的需要,而只生产目前看好的产品,而是要以战略的眼光进行超前预测和决策,制定适度超前标准化目标,甚至用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来引导市场,发展自己已具备的品牌并创造名牌,达到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优化结构,激励各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生产与消费目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吉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与农业标准化[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4.

[2]陈传新.泰安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调查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3]杨汉明,李铜山,张明勤.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新疆农产品;品牌化;swot模型;发展策略

当前,新疆正处在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面临历史性重大机遇。新疆的发展要追赶全国发展的步伐,要实现自身的跨越,首先要加速推进新疆农业化,而农业品牌化正是新型农业化的重要内容。

一、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现状

新疆具有市场开拓潜力和突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资源达几十种之多,诸如棉花、哈密瓜、香梨、葡萄、大枣、干果等在全国均有一定知名度。近几年来,新疆推出“白”“绿”“红”特色工程的建设。“白”则指特色棉花;“绿”是指以优质的香梨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红”是指以番茄为主的食品加工业。

(一)“白色”产业

新疆的“白色”产业主要指棉花产业,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新疆已经拥有了“锦牌”“银辉”“叶尔羌”“沙枣花”“凯欣”等17个全国知名棉花品牌,其中“锦牌”棉花在2000年~2005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知名品牌棉花金奖,被称为“中华第一棉”。2009年6月,“天彩”彩棉和“银力”棉花更是史无前例地入选了中国驰名商标。但是,目前新疆棉花主要用于粗加工,半成品多,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

(二)“绿色”产业

新疆目前已建成以地区命名的特色林果业产业基地,例如:阿克苏地区的葡萄、杏、苹果、核桃、红枣、香梨基地,喀什地区的杏、苹果、核桃、红枣基地,和田地区的皮亚曼甜石榴、葡萄、杏、苹果、核桃、红枣基地,伊犁州地区的苹果基地,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基地,巴州地区的红枣基地,哈密地区的红枣基地等。基于产业基地的建设,新疆已形成部分区域品牌,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鄯善县的木卡姆石榴,阿克苏的红枣、核桃、苹果,哈密大枣、库尔勒香梨等。

(三)“红色”产业

新疆的“红色产业”包括红花、番茄、枸杞、红辣椒、草莓、玫瑰、胡萝卜等。其中红花、番茄、枸杞被称为新疆“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新疆许多地方适宜种植番茄,总产量高达200万吨。新疆是我国甚至亚洲最大的枸杞生产基地,著名的品牌有“沙山牌”枸杞。而新疆的红花以吉木萨尔县红花产业基地的“庄子红花油”“精品红花醋酱”较为出名。但新疆枸杞和红花主要以卖原料和初加工为主,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比较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品牌效应仍然没有很好发挥。

二、新疆农产品品牌的swot模型分析

(一)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面临的机会

从宏观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商品粮、特色林果和畜牧业四大基地建设,东部发达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向新疆战略性转移的趋势及自治区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举措等都成为推动农产品升级的有利保障。从微观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人们更多关注农产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保健性,农产品品牌对人们购买行为的指导功能增加。

(二)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面临的威胁

当前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成为新疆农产品品牌向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壁垒。由于新疆的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环境标准,这将使新疆外贸出口市场面临萎缩的可能。另外,新疆的农产品大多是地域性的,带有明显的属地特征,而美国的农产品品牌大多是企业性的,大都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所以新疆农业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建立品牌防火墙将面临非常艰巨的挑战。

(三)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的优势

新疆地域辽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优势,造就了上千万亩的宜棉区;还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优质水果宜种区——环塔里木水果带,拥有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另外,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类型多样而独特的生物资源,诸如棉花、甜菜、啤酒花、番茄、枸杞、葡萄、瓜果、绵羊毛的质量优异,享誉世界。同时,新疆特色的地域农产品品牌的推广需要借助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而新特的地域文化最适合作为新疆农产品品牌文化资源的独特而响亮的地理标签。

(四)新疆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劣势

首先是区位劣势。远离出海口,不利于农产品出口;远离交通运输主干线,运距长,运输成本高,很难和当地产品竞争;其次是市场体系劣势。新疆的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导致新疆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三是行业协会劣势。目前新疆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很少,一些行业协会主要靠政府扶持,业务范围仅是引入新的品种,指导生产,尚没有成为独立运作的具有生产、流通、组织职能的经济组织。四是人才劣势。新疆品牌策划与营销人才缺乏。广告商只能做适于区内的广告创意,而无法满足全球市场。

三、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依托优势资源,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各地应积极构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在新疆农业生产已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的基础上,各地应因地制宜,注重开发名优产品,优先培育十余种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全疆具有一定规模的棉花、香梨、葡萄、哈密瓜、加工番茄、杏、油葵、红花、啤酒大麦和石榴等十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优势、特色产业区和产业带。

(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营销,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依托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要利用好当地的历史、文化等资源,以增强品牌的文化品位,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利用早已渗透于消费者情感中的人文地理标签所映射的文化,高效、快速地激发起形象感知主体的联想。应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本地的资源优势,研发生产出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变地区优势为地名品牌。

(三)强化原产地保护意识,尽早建立地域品牌质量认证体系

“准备经营,商标先行”,地域品牌一般由众多的企业共同使用,因而品牌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增强新疆农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就必须强化原产地保护意识。农产品地域品牌除了应注意一般性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如产品品质标准、标准证书、保证书等)外,还应特别注重产品保真认证和产地认证,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四)培育主体,构建新疆农产品地域品牌发展的载体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TFP;农业投资;现代特色农业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本情况

(一)现代特色农业概念和发展情况

现代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将区域内特有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代特色商品的农业经营方式。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区和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是部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各类农作物46种,其中23项优势农业资源占据陕西省第一位。随着榆林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带等“四区一带”产业布局的逐步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已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仅仅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而没有配套政策措施和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仅仅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中省市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专题规划等政策保障措施促进榆林特色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此外,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榆林市鼓励和协助本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榆林已扶持三家特色农业企业在上海股交所挂牌。

(二)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现状和特征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域,不仅有广袤的黄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沙地资源,非常适合现代农业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正在成为继八百里秦川之后陕西第二大粮仓,农业产能和农民人均收入稳居全省前列。2014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476.40公顷,其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2014年榆林实现农业总产值134.78亿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2014年榆林农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其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

1.现代农业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作为现代特色农业主体的主力军,榆林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70个,农业经营主体居全省第一。此外,榆林还是全国唯一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目前纳入追溯系统管理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123家,占全省总数的80%。从最初的示范带动到集中推广,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末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8个,其中省、市、县级分别为40个、56个和91个,基本实现了县区全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也于2013年成功晋升为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于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各类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35家,形成基地45万亩,实现总产值23.9亿元。

2.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凸显

依托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榆林已打造出了一批部级、省级名优农副产品,初步形成了榆林山地苹果、榆林羊肉、榆林红枣、大漠蔬菜、榆林马铃薯、榆林小杂粮等六大公共区域品牌,27个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晋档。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明显,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其中红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羊绒初加工产品占全省市场份额的4/5,羊肉占全省市场份额的3/4,“大明绿豆”占日本绿豆市场份额的1/3,现代特色农业逐步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3.农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由单一化的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社会融资转变

在“三农”投入方面,榆林政府每年将新增财力的30%用于“三农”发展,从2009年开始,省市共筹集3亿元设立了现代农业专项资金,促进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和产业集群的建设。2014年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深化金融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协议,授信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此外,随着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榆林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在非农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市场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上敢于大手笔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的注入有效助推榆林现代农产业发展。

二、支持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继续强化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本土金融机构,一直是“三农”信贷投入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末,榆林涉农贷款余额1001.72亿元,其中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达444.45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44.36%,主要投向农林牧渔、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等,有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二是加强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准金融机构支持。自2008年榆林成立首家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的民间信用中介平台-神木惠民小额贷款公司以来,全市已经陆续成立65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64.52亿元,其中支农、支小贷款约占全部贷款的2/3,有力满足了“三农”和“小微”的贷款需求。

(二)逐步完善农业投融资体系,助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随着近期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榆林积极转变原有能源经济一枝独秀的发展方式,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撤出,转向投资现代特色农业,建立了以各级财政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投入机制。例如:府谷煤炭行业巨头高乃则投资兴建了高庄则现代农业园区,靖边县石油老板投资建设了10万头生猪场,知名企业羊老大公司也开始投资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在多元化社会融资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协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融资,逐步设立园区中小企业特殊联保贷款体系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解决由于农业企业弱质性面临的资金难题。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1998年,米脂县的“孟岔模式”开启了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序幕。通过多年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特点、可供借鉴的典型模式,例如定边县西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榆阳土地细碎化整合模式”、神木县尔林兔镇农户耕地互换规模经营模式等等,使“条条地”变成“整装田”,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从最初的互换和转包逐步发展为转让、出租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92万亩,占全省流转面积的32%,占据土地流转面积全省第一,主要流向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特色农业化发展。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建设,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着力打造现代农业“500强”———重点建设“百强现代农业园区”、“百强龙头企业”、“百强家庭农场”、“百强专业合作社”和“百强一村一品示范村”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引领、推动和示范效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金融支持现代特色农业的政策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区域资金集聚力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型经济的资金积累优势,引导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品种开发等用途的投入,拓宽对农业产业投资的渠道,提高对农业产业的投资比例,为引导其他资金进入农业树立导向。二是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平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涉农信贷业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行专项监测。此外,还要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加大对信用优良农村经济主体的授信额度和支持力度,通过改善当地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解除金融机构信贷的后顾之忧,增强区域信贷资金集聚力。

(二)加强融资渠道建设,增强融资选择的多样性

首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在信贷、担保、审批、防控等环节,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其次,要引导、规范和管理工商业资本和民间借贷行为,通过正确引导工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向现代特色农业投资,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推广、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服务。最后,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建立,同时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中小金融机构,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

(三)财政金融合力设立专营机构,提升投资现代农业的信心

农村金融投资公司是立足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将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相结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新型金融组织。通过农村金融投资公司的平台,既能够引领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向现代特色农业,又可将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运作,通过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助“杠杆效应”,实现财政资金、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的良性互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健全保险体系,解除现代农业的后顾之忧

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区别于传统的商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村产业主体支付小额保费为基础,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一方面能及时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村产业主体损失;另一方面有效解决商业保险趋利性强、覆盖面窄的问题。此外,以农村关联主体间互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农业担保基金,并向上逐级建立再担保机构,通过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为区域内以乡镇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村产业主体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业融资中无担保和担保不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锐,杨鹏亮,盛瑞.榆林市农业产出增长动力来源寻找[J].榆林学院学报,2015(5):66—70.

[2]课题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5(2)):43—46.

[3]刘洪,昌先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GDP数据准确性的评估[C].2011第三届中国统计学年会论文.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

[7]孙建云等.农业院校理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 (1):84-87.

农业化的论文范文第9篇

1)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现状纵观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发展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其中,近十年是我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成果,取得了突出成绩。(1)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追溯中国农学思想研究的历史,在现有期刊网文字资料可及的范围内,最早以“农学思想”为题名研究我国农学思想,且公开的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副教授董钻,其在1984年归纳出“天时、地利、人和统一”的观点是我国古代农学思想的核心。〔4〕1986年,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郭文韬教授在《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一书中表明,历代思想家和农学家从数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传统农业思想、理论、原理和原则,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思想体系,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哲理,对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和现今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39随后,郭先生亲自指导硕士生研究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专题。1989年,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技史稿》在许多章节中列有农学文献与农学思想的条目,勾勒出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中农业科学思想发生发展的特点。(2)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学思想的研究开始零星、分散的出现,并逐渐增多,但还未达到百花齐放的状态。1992年,郭文韬教授博士生赵敏继续深入《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研究》,目的在于从哲学高度认识中国古代农学的“学理”,把先民总结出来的农业经验技术之原理、原则抽象为系统认识的思想体系,并上升为自然哲学宇宙观;试图探索中国古代农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为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的沟通提供依据。〔6〕11995年1月,由于光远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农业科学哲学”分支收录了“世界农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等条目,对农学思想史做了概述性的介绍。由此可见,农学思想已经正式收进百科全书,纳入了“农业科学哲学”的范畴。但是,因为百科全书是属于工具类书籍,对农学思想及农学思想史的阐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同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设置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传统农学思想和天地人三才说、时土物三宜说等条目,表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受到重视。〔7〕23-24(3)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期(2000年至今)21世纪开始的前十年,有关农学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2000年,董恺忱、范楚玉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问世,〔8〕在系统归纳举世无双的丰富农学典籍基础上,深入总结素以精耕细作著称的精湛科学技术内容,并致力探索通称之为“三才”理论的这一原则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展现,力求说明中国传统农学所拥有的合理因素及局限之所在。2001年,71岁高龄的郭文韬教授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坚持撰写《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著作。书中详细研究和探讨了“传统农业哲学”和“传统农学思想”的关系。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直民出版《学科思想史丛书•农学思想史》,对古代农学思想史发展脉络有清晰的勾勒,对近代,特别是现代农学思想史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说,填补了学术专著的空白。据统计,2000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发表了约51篇有关“农学思想”的论文和3篇硕士论文。2)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特色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笔者于2012年8月10日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期刊库,在篇名、关键词和中文摘要中输入“农学思想”作为检索词,搜索了1980-2012年的所有载文,检索结果有80篇。剔除无关及重复的文章后,得到有效文章共75篇。其中,真正触及、专题研究“农学思想”的论文只有25篇。这75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触及古农书、农学家、地域、朝代等多个领域,既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之分,又有通史性和断代性之别,还有地域性的农学思想论述,大体反映了近30年来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状况(见表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在研究角度方面是形成了两个特色:一是个案研究,二是群体研究。社会学认为,个案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定性研究,它是指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某个单一元素所进行的调查。农学思想的个案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探究单个人物的农学思想,其二是探究单本农书蕴含的农学思想。

在人物个案研究中有一个热点,即集中在以北魏、宋元时期的贾思勰、陈旉、王祯等农学家为代表人物。有关农书的研究分布较广,一般有《吕氏春秋》、《齐民要术》等。个案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推展或加深了对人物农学思想的横向、纵向认知。群体研究即宏观研究,就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史性研究,另一类是断代性研究。通史性研究面向于整个中国或者古代,如苏黎、陈红兵的《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传承与启示》;断代性研究只探讨某一个朝代或时代,如陈玲的《唐代农学思想考析》。经过分析,通史性的研究(整体)数量上略比断代性的研究(朝代)多一些。综上所述,从研究角度来看,在有关农学思想的研究成果中,个案研究远远多于群体研究。从年份与数量来看(见表1、图1),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发展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的数量依次递增并且翻倍。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期,有关农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而且多数相关论述杂糅于其他记述之中,独立成章者屈指可数。但前辈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对我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期,随着农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农学思想史研究逐渐摆脱了“附庸”地位,农学思想史被正式纳入“农业科学哲学”研究范畴。与此同时,专业研究队伍开始形成,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农业思想研究的学者,他们应用独特的视角对农学思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2000年至今的发展期,农学思想专题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逐渐兴起。这一时期,学术界从各个视角对农学思想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农学思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业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者们纷纷涉足此领域,并长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中国农学思想史的主要研究成果

1)“三才论”农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农业实践“究天人之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与思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永恒主题。“三才论”是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它研究世界万物,反映到农学中,主要是研究天、地、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植物与其生长环境、动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包含了整体观、联系观和运动观的“三才论”突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优于西方近代、现代传统科学孤立地研究局部运动。范楚玉〔9〕、吴天钧〔10〕、苏黎,陈红兵〔11〕等研究战国末期《吕氏春秋》著作,其《审时》篇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句至理名言明白地揭示了农业生产涉及的三大因素及其功能,把农业生产看作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体现了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之间的联系。天虽然很难加以改变,但却是可以认识的,地力是能够改变的,人们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可以改变和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取得人们所需的农产品。这一认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传统农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三才理论系统地阐述农学原理的开始。当我们进一步考察“三才”理论其含义的演进时,参考李根蟠〔12〕、盛邦跃〔13〕等发表的有关文献,查阅《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著作,发现可以梳理出如下三才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天、地、人三个因素都在起作用。相比之下,该时期“天”这个因素更为突出。秦汉以后,“三才”理论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认识和处理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时的重要依据。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三才论”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时、地利、人和,演变为天时、地利、人力,是一个不小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多、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的减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隋唐宋元时期,人在天、地、人三者关系中的地位愈来愈高,人地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达到了一个极限。明清时期,马一龙三宜原则(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提出,把农作物本身的特性(物宜或物性)纳入到“三才”理论的视野之中,强调生物有机体和环境条件的统一,是“三才”理论农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基于天、地、人三因素的三才思想,在这一时期衍化而成时宜、土宜和物宜的三宜思想,不仅结合传统农学范畴有较深刻的阐述,也被自觉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去。2)精耕细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19世纪欧洲杰出的农业化学家李比希说过,中国的农业“是以经验和观察为指导,长远地保持着土壤肥力,借以适应人口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其产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耕作方法。”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赞叹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古书中有“深耕疾耨”、“深耕熟耘”等提法,这虽是精耕细作内容之一,但并不等同于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实际上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法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是指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将精耕细作定义为“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如轮耕、轮作、轮施肥、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耨结合,加强管理等”。〔7〕169这个概念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为中华文明持续而不间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传统农业一向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探讨传统农业与现代化都离不开精耕细作这个话题。梁家勉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总结到,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包括选种、留种、育种、引种、合理耕作、灌溉施肥、旱地保墒、田间管理、植物保护等技术措施,还包括多种经营、农牧结合、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节能低耗、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等,也包括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利用多种能源、进行工具改革等以改善生产条件的努力。“精耕细作”这一词语不是指单项的技术措施,而是指综合的技术体系;而这一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以“三才”理论作为指导。苏黎、陈红兵也共同印证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这一观点。“三才”理论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三才”理论指导下,中国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以贯彻“时宜”、“地宜”、“物宜”原则的方式来体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李根蟠研究得出,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主流,而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基因”。〔14〕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总之,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要把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科学化、现代化,逐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深化与展望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纵观近些年有关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作为农史研究的一个领域,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研究成果相对于农史研究的其他分支而言,仍然比较薄弱。研究中的不足主要有:(1)研究范围较小,文章数量不足众所周知,农学思想具有很长的历史跨度,它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但有关农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得不成体系、文章数量不足。据笔者统计,目前为止涉及这一领域的文章还不足30篇,这与我们挖掘探索古代、当代农学思想宝库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关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推进。(2)研究问题集中,研究深度不够在研究内容上,一方面是重古代农学思想研究,轻近代现代农学思想研究;另一方面是重精英思想研究,轻民众观念思想研究。在作者查阅中文期刊和农学著作的过程中,有关传统农学思想的研究论文较多,专题论述近代、当代农学思想发展的论文尚不多见,在农学思想成果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研究上,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拓展。中国思想史研究与西方思想史研究一样,分为精英思想研究和民众观念研究两个层面。传统的精英思想研究以思想家、经典文本的解读和理论诠释为主,而一般思想研究侧重解读普通民众的一般的知识、意识、心理和情感。开展思想史研究,精英思想之研究十分必要,一般思想及其影响更不容忽视。葛兆光认为,在精英和经典之外,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15〕13农学思想庞大博杂,在历史的流变中更是影响到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农学思想史研究要注意挖掘那些在以往研究中不被重视的学者以及被忽略的资料中蕴藏的农学一般思想,更应注意这种一般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对民众观念的影响。(3)研究方法局限,研究队伍有待壮大在农学思想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不仅研究内容需要拓展,研究角度需要继续多样,而且研究的理论也需要加强,研究的方法需要多元,资料的征引范围需要扩大,认知和思维模式需要革新,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研究的水平有待继续完善与提高。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农学思想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2)研究展望审视目前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具体成果,笔者认为,还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研究:应该对整个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农学思想史加以关注,以宏观视野探寻这一思想资源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结合一个具体的时代,探析农学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它与其它思想之间的关联;将某一具体人物的农学思想与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相联系,剖析其农学思想建立的认识和理论基础。总之,在挖掘农学思想的研究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思索农学思想史研究拓展的途径,发掘新的研究资料,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农学思想史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我们要致力于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拓宽农业的功能和领域,全面深化现代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开发,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大功能,使之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农业销售论文范文 下一篇:智慧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