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05 23:19:23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支农惠农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低费率、低保费、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步伐。积极扩大险种和覆盖范围,创新特色农业保险,建立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促进全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主要内容

(一)保险补贴品种:小麦、玉米。

(二)保险责任范围: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风灾、雹灾、暴雨、洪水、内涝、冻灾等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

(三)保障水平:保障金额原则上为保险标的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等成本。具体保额:小麦每亩300元、玉米每亩260元。

(四)保险费率:小麦5%、玉米7%。

(五)保费补贴比例。

小麦、玉米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40%、省级财政补贴25%、市级财政补贴7.5%、县级财政补贴7.5%、农户自担20%。即每亩农作物具体保费标准为:小麦:中央财政补贴6元、省级财政补贴4.88元、市级财政补贴1.12元、县级财政补贴1.12元、农户承担3元;玉米:中央财政补贴7.28元、省级财政补贴4.55元、市级财政补贴1.37元、县级财政补贴1.37元、农户承担3.64元。

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足额投保,有条件的乡镇可采取乡镇财政补贴的办法,降低农民缴费部分,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

(六)参保方式。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原县财产保险公司)具体办理,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保,由乡镇负责分解落实到村、户。

(七)赔偿处理。保险小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保险公司按照以下方式计算赔偿:赔偿金额=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程度×受损面积。损失程度以农业部门测算为准,受损面积以实际丈量为准。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乡镇、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分工。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时效性强。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做实做好。县财政局负责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及资金划拨工作;县农业局负责及时提供农业生产信息和灾后理赔技术支持,做好灾害防控工作;各乡镇负责结合本地实际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险公司负责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搭建农村保险客户信息资源平台,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内容,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1 森林保险工作基本情况

1.1 森林保险面积

完成森林保险面积7.89万公顷,其中:按森林类别分,国家公益林参保面积7.5万公顷,地方公益林参保面积0.39万公顷;按权属分,国有林场参保面积1.4万公顷,集体和个人参保面积6.49万公顷。参保对象以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为主。

1.2 保险责任范围

在保险期限内,因火灾、病虫害、洪水、泥石流、雨(雪)凇、暴风(雨、雪)、台风、冰雹、霜冻、干旱等灾害造成保险林木的损失,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条款的约定负责赔偿。

1.3 财政补贴与理赔标准

商品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30%(不含大连市,下同)、市县财政补贴15%,林农负担25%。公益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30%、市县财政补贴15%,林农负担5%。理赔不分树种与林龄,以亩为投保计量单位,每亩保险金额为500元,保险费率3‰,即每亩保费1.5元。

2 主要工作措施

2.1 领导重视,明确责任,认真落实森林保险工作任务

一是要以国家公益林为重点参保对象的原则;二是要先保存量的原则,即在确定森林保险工作计划时,首先要包含已投保的森林面积,再适当增加新增保险任务;三是要采取自主自愿,量力而行,以国有林场和重点有林镇区为主的原则,即国有林场整场投保,重点集体林整村整组投保。

2.2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做好森林保险准备工作

通过《凤城时讯》等媒体宣传森林保险惠农政策,并深入到农村集市,发放宣传单、现场接受咨询等形式,加强对森林保险的宣传引导,让广大林农了解森林保险政策,提高森林保险的社会影响力。

2.3 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森林保险工作

根据保险承办机构的业务能力、资金状况、服务信誉等综合因素,选择保险公司作为承保单位。各承办公司实行一站式办公,倡导“只要你投保,手续我来办”的工作思路,主动下到林场、镇区签保单,以各国有林场和镇(区)林业站为承保主体,并附参保地块权属人明细表的方式签订保单,简化投保手续。

3 存在问题

3.1 政策宣传不到位

由于不了解森林保险相关规定和财政补贴政策,导致有的农户或林业经营大户不愿意参保。

3.2 森林保险意识不强

有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没有意识到林业灾害的风险和危害严重性,而忽视森林保险的积极补救作用。

3.3 工作经费紧张

由于基层林业站大部分为自收自支单位,是森林保险工作具体执行者,也是与保险公司签保单的承保主体,业务量较大,经费少,影响林业站工作的积极性。

4 建议与对策

4.1 强化服务制度、服务设施与服务网络建设

森林保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成立或指定专门部门,抽调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森林保险的申报、补贴、参保、理赔、宣传、档案等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建立森林资源信息库和投保林农基础信息库,实行投保、理赔档案管理,充分利用保险信息数据,提高科学服务水平。要加强业务培训,鼓励龙头企业、林业合作社统一投保,鼓励以整村整组统一投保,对灾后重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

4.2 强化监督、检查与管理等保障服务

强化监督检查是持续开展森林保险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林农利益的重要手段。林业、财政、保监部门要加强政策落实、业务管理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要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全过程监管。依法查处滞留、挤占、挪用理赔款,损害林农利益,防止发生套取补贴资金行为,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和政策严肃性。

4.3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完善理赔机制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立足县情开展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一)县情

1.县位于盆地南缘。2012年完成因向家坝大型水电建设形成的一城五镇整体搬迁。幅员面积105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6882公顷(田6150公顷),有森林62498公顷,森林覆盖率60%。

县辖8镇7个乡(含2个彝族县),261个村,13个居民委员,人口3099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946人。1997年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列为部级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

2.农业保险开展情况。

2007年国家财政拨出10亿元专项补贴资金,通过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对六省区五大类粮食作物保险予以补贴,积极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这项措施有力地改变了农险经营的外部环境,农业保险由此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国农业保险当年实现保费收入51.8亿。2008年,国家稳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加大了对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生产的各项政策扶持,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分析农业政策情况,可以发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持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长期国策,而农业保险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正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2007年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试点以来到2014年已开展8年了,作为传统农业县,县一开绐就积极响应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战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号召,从2007年开始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能繁母猪试点工作。2008年扩大试点品种,共承保了能繁母猪、育肥猪、水稻、玉米,2009年增加油菜、2011年增加了马铃薯和森林,到2012年共开展能繁母猪、育肥猪、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森林保险。结合县农业实际情况,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为重点,地方特色农业辅助发展”的农业保险工作思路。

截止2012年底,政策性农业保险历年保费年收入共计为3397.84万元,各级财政补贴资金2657.18万元(县级配套124.80万元),保险赔偿:2500.88万元、受益农户达:145132户。

二、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发展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一是县委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和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领导,从组织上确保我县政策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狠抓政策及业务培训,县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了全县农险工作培训会。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始终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服务“三农”,改善民生,促进农民抵御风险,增加收入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

(二)、宣传到位、分工明确。县上通过电视及发放宣传资料强化宣传,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农村保险工作站的同志和各村的协保员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让每一位农户明明白白了解农业保险的保额、保费以及发生灾害后如何理赔等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为了确保农险工作落到实处。县领导小组把任务目标落实到乡镇、到部门,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业绩考核。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督促检查,做好了乡镇、部门经常性的协调配合工作,使全县整个农险工作稳步发展、有条不紊地运行。

(三)机构健全、服务到家。为了确保农险查勘理赔及时高效,服务农户,人保财险支公司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考核15个乡镇农村保险工作站工作,做到了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适应。为了使工作站人员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县财产保险公司还专门集中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

(四)强化管理、依法合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注重从承保、查勘、理赔各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全年全县农险工作管理规范,无弄虚作假行为。农险赔案零诉讼,维护了稳定大局。

(五)服务到家,理赔及时。县上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和理赔工作。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村保险工作站的同志和各村的协保员积极主动配合,主动挨家挨户主动上门收取保费。对理赔工作做到了透明、公开、公平,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农业保险给自己带来实惠,农户满意,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户保险意识淡薄,自身存在侥幸心理,对自然灾害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自然或人为灾害不是每次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保险费却是每年的一笔开销,尤其是作为部级贫困县,贫困人口众多(2011年统计数据:共21060户,68575人)对保险的认识更有待加强。

农户对农业保险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农业保险政策、农业保险品种宣传力度不够,离家喻户晓距、深入人心还有很大的差距。

2.农业保险面窄,参保率偏低。农业保险覆盖面窄,保费,尤其是养殖业保费偏高,由于是农业县,养殖业(肉牛、鸡、山羊、肉兔、水产品)是农业传统项目,加上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养殖业发展,帮助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但是整体经济水品还不发达,农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展养殖活动本身就要自筹一部分资金,如果农业保险保费偏高,农户尤其是广大贫困农户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主观上不愿意出钱参加农业保险,同时保费偏高客观上造成参保面窄、参保率低下。

3.农业保险品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宣传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补政策,最低达到保费的70%(育肥猪保险),最高达到100%(农房保险),农户只需较少的投入就能在受灾后获得相应的补偿,对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有极大的遏制作用。同时,要让农户知道才加农业保险后自己农作物牲畜受灾后有要求补偿和理赔的权力。

农业保险对大多数农户来说还是一项新鲜事物,农民参保积极性还有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保险公司和县乡两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农民参保意识。一是由农业保险公司印发宣传资料,分发至乡村和农户,及时宣传农业保险的政策和意义;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农业科技下乡、扶贫等有效平台大力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深入乡村开展农业保险知识讲座,具体讲解农业保险相关知识,引导农民自愿参保投保,使农业保险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为了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三是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农业保险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民生工程无小事,农民利益无小事,增加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的知晓度,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的满意率,以宣传促农业保险规范化操作,以宣传促农业保险查勘定损精细化,以宣传促农业保险理赔时效性和准确性更上一步台阶。

2.合理调整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取,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考虑国贫县的特殊情况,协调解决保费偏高的问题。

适当提高理赔标准。农业保险的费率、费用与赔付回报矛盾已成为农业保险推广的瓶颈。建议提高农业保险的赔付标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根据特色,增加相应的保险品种如:肉兔、山羊、肉牛、水产、椪柑、枇杷、梨等,提升农户参保积极性。

加大对参加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的力度,在国家大的补贴政策范围外,根据财力提高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尤其是对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这次会议是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一次专题会议,也是今年召开的农业保险最后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对明年试点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刚才,17个试点市和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汇报了本地、本单位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做法,总结了成效收获,反映了问题不足,谋划了明年工作,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开得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农业保险试点第三个年头。与前两年相比,除省政府召开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外,省农险办没有召开全省农业保险专题会议,开展的专项督查也不多。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省里的工作力度减弱了,工作重心转移了?恰恰相反,经过三年的试点,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大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经打开了工作局面,走上了正常轨道。

第一,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42号)后,省农险办牵头制定了保费补贴管理、保费资金管理、保险理赔管理、试点工作考核、鼓励开展特色产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指导意见等8个配套制度和办法,形成了“1+8”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保障了试点工作有章可循。经过三年实践检验,我省农业保险政策设计和制度办法,总体来说方向是对的、质量是高的。

第二,农业保险推进机制基本建立。试点三年来,各级均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理赔协调机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更重要的是,经过三年的努力,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网点从上到下、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建立健全。特别是今年乡村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保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有人做,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农业保险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较窄、品种较少,只有14个市和省农垦集团参加试点,而且试点地区的试点品种也不多,有的只是一、二个。经过三年的试点,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现了大跨越,不仅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市、93个县市区,而且试点地区种养两业保险全面开展。农作物的承保面积从年的1648万亩,增加到今年近一亿亩;承保率从年的25%,提高到今年的85%。可以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局面已经打开。

第四,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试点三年来,我省保险经办机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5.3亿元,为3878万个(次)农户提供了526亿元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累计赔付15.8亿元,大大减轻了受灾农户的经济损失,1241.6万户(次)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收益,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农业保险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明显,有效地化解了近年来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皖北旱灾等农业生产风险。

第五,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也调动了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村各类组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肯定我省农业保险取得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省试点工作走上了康庄大道,完全成功了。刚才17个试点市和两家保险经办机构在交流发言中都说到,在职责界定、承保理赔、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有些还比较突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要客观看待,敢于正视,但同时我们也要勇于面对,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三年的实践表明,造成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短期内消除这些因素还很困难,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第一,农业保险是财政支农政策和社会救济政策的创新,没有可供借鉴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现在全国很多省份都在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但由于省情不同,各省农业保险模式差异很大、各具特色。此外,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开始就那么完美,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

第二,这项工作的试点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推开的。农业保险是一项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对防灾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生产基地对这项政策翘首期盼。但现阶段,我省农业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导致农业保险的工作难度大、经营成本高。

第三,经办机构服务体系和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要求。乡村是农业保险工作的重心。试点之初,经办机构乡村服务网点一片空白,农业保险业务完全依赖地方政府办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经过三年的努力,经办机构基层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但服务网点还不健全、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第四,国家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理论指导和政策规范有待加强。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现在,试点省份各级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具有约束力的农业保险法规、规章、制度,对农业保险工作进行规范。试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更高层级上加以政策指导,协调解决。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方面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试点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怎么办?我们要敢于“朝着艰难笑着走”,要看到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要继续不断规范、完善、提升。

第一,要克服消极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在调研中了解到,基层有些人没有准确理解农业保险工作原则,思想认识不到位,感到这项工作压力很大,责任很大,认为农业保险是保险经办机构的事,甚至建议农业保险退出民生工程。应该说这个思想是消极的,现在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不是农险办退出的问题,更不是退出民生工程的问题,而是“政府引导作用要强化、市场主体作用要突出、各部门协作配合要加强”。所以,各级农险办、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合力推进试点。否则,就会推诿扯皮,分散精力,影响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要克服自满意识,进一步开拓创新。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几位主要负责同志都做过重要批示。可以说,这项工作已经为各级财政及农险办赢得了一些荣誉。在荣誉面前,我们要克服自满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保险工作发扬光大,关键是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第三,要克服厌倦情绪,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试点三年了,特别是工作压力大、难度大,有一些厌倦情绪是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增强群众意识,树立群众观念,想到这项工作事关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激情就会提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不少市县分管局长都已成为农业保险专家了,如果没有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热情,对农民的感情,就不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可能有这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不光要自己做到这一点,还要发动与这项工作有关的同志进一步增强群众感情,强化群众意识。

第四,要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在去年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题会议上,我们就认识到我省农业保险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质量不高,经办机构经营比较粗放,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所以,就提出了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地推进这项工作。这既是今年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指导我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理念。农业保险发展不光要快,而且要好,要又好又快、规范发展。

二、扎实推进,全省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结一年来的全省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针对试点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省财政厅及农险办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意见;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常务副省长赵树丛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对“规范政策操作、抓好政策落实、提升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陈先森厅长也要求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试点市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推动当地规范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各市农险办负责同志认识到位,抓紧抓实。

组织周密、协调推进。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农委、安徽保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的通知》(财金[]248号),对活动范围、时间作出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农险办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推进规范管理活动。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也高度重视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编排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统筹安排推进。、、、望江等地成立了规范管理活动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审定方案,检查落实;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经常深入基层,靠前指导,促进活动有序开展。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我们紧密联系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际,把“三个规范”(即规范职责分工、规范展业承保、规范保险理赔)作为活动的主题,不仅符合建立农业保险工作长效机制的要求,保证了活动方向正确,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活动内容虽然只有三个方面,但每个方面都涉及农业保险操作多个关键环节,内容十分丰富。

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中,各级、各保险机构针对试点工作薄弱环节,梳理问题,分析成因,拟订措施,逐一整改,务求实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制度上,我们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以省政府办公厅办[]31号文件印发。《指导意见》是自[]42号文件后,我省出台的又一个农业保险纲领性文件,保障了规范管理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巢湖、阜阳等市还联系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

在各级各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期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办[]31号),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基层农业保险操作制度。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也把制度建设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试点工作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了一批适应试点工作要求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初步形成。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基本理顺了地方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的关系,明确了双方在农业保险工作的职责定位,探索形成了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基本确立了我省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模式,保险经办机构自主展业能力显著增强。首先,进一步明晰了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分工。根据农业保险工作要求,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支持以及必要的组织推动;保险经办机构主要职责是,在政府必要的组织推动和农业保险政策引导下,承担农业保险经办业务,做好展业承保、防灾减损、查勘定损、赔款支付等各项具体工作。其次,基本建立了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通过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保险经办机构县级分支机构全面建立,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省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已建成879个、在建145个,设立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12021个,签定协议、聘用乡村协保员10845人。第三,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规程和工作质量要求。通过开展规范管理活动,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简化了保险操作手续,优化了业务操作流程,细化了工作质量要求,使保险操作更加简便易行,便于各方监督,大大减少了推委扯皮现象发生,提高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效率,农业保险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三是人员素质工作作风普遍提高。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这次规范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各级各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加深了农业保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在学习中领悟,在工作中感悟,自身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这次规范管理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就把做好承保、理赔每个细节作为活动的“刚性”指标来抓,在保障这次活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使广大从业人员养成严谨、细致、勤奋、务实的良好习惯,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大家普遍反映,这次活动抓得好、抓得准,抓得及时;深深感受到这次活动真抓真管用,实抓见实效。

四是农业保险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我省保险经办机构农业保险经营,逐步实现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在承保方面,做到“见费出单”,并向投保人开具合规票据;对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直接投保;对一般农户,以行政村为单位,先公示、后出单,并附分户清单;保险单证落实到被保险人,载明规定信息。在理赔方面,接报案管理更加规范;查勘定损手续更加合规;理赔结果公示基本普及;赔款支付大多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

五是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这次规范管理活动,各方职责更加清晰,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我省农业保险工作赢得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和拥护,推动了农业保险覆盖面再创历史新高。除能繁母猪保险因技术性问题,导致承保数量略有下降外,其他险种承保数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截至月中旬,全省承保农作物9317万亩,预计全年承保规模将突破1亿亩,农作物承保率将达到85%以上。可以说,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又迈上了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各级各部门、两家保险经办机构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坚决落实。成绩来之不易,非常难能可贵。这次规范管理活动的最大成效在于,在推进理顺职责关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规范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水平上了新台阶。

三、再接再厉,推动建立农业保险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年。我们将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吸收大家好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认真谋划,形成工作要点下发。这里,先通报明年及下一阶段农业保险工作思路和初步打算。

一要继续加强政策学习,在进一步把握政策、提升工作能力上下工夫。农业保险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上,精细化是体现在制度执行力上。如果对这些制度政策不熟悉、不掌握,操作就不可能做到规范化、精细化。各级农险办主任工作钻研深入,政策理论熟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各级各相关部门和保险经办机构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认真学习保险理论、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农业保险政策规定,特别是“1+8”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准确把握政策要领,领会精神实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本领。

二要继续贯彻《指导意见》,在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工夫。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办[]31号)。《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工作原则,以理清基层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职责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四统一、一保障”(即统一职责分工、统一网点设置、统一代办业务、统一操作流程、保障工作经费)为主要内容,以合理的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建立起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机制,着力强化政策执行力和业务规范性,促进我省基层农业保险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指导意见》明确了基层农业保险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从根本上破解我省农业保险操作难题,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今年以来,我省在理顺基层政府与保险经办机构关系、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各地推进不平衡,个别地方尚未执行,已经执行的也不够到位。一些地方挂牌设立的农业保险服务站点不规范,人员配备未落实。各地、各保险经办机构要深刻领会《指导意见》精神,加强协作配合,全面贯彻落实,在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保险经办机构关系,健全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新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三要继续抓好规范管理,在改进服务、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工夫。规范管理工作是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长抓不懈。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各保险经办机构要继续按照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管理活动的通知》(财金[]248号)要求,深入推进规范管理活动,把规范管理贯穿于农业保险工作各个环节,落实到“让政府放心,使农户满意”的标准上来,从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展业承保、保险理赔等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保险规范管理工作,确保规范管理活动取得新成效。要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任务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将规范管理作为试点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评抓规范,以考评促发展;要开展农业保险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投保自愿原则、强制农民投保行为,严厉打击虚构保险标的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编造虚假赔案套取保险资金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四要加强政策调研,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升政策制定水平上下功夫。按照“两个尽可能”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在保险操作层面,要进一步规范展业承保,优化理赔流程,狠抓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险政策层面,对农业保险费率、保障水平、资金监管、理赔政策进行系统调整,从制度安排上维护好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提高应对局部乃至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养殖业保险管理,根据变化了形势,适时调整养殖业保险相关政策措施。

五要开拓创新,在进一步发挥保险功能、促进“三农”发展上下工夫。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鼓励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办秘[]113号),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特色农业保险需求,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统筹各项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政策,探索农业保险与其他农村金融政策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政策的综合效应;要探索农业保险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中发挥作用的方法途径,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各市可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工作着力点。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为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和灾害损失补偿制度,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苏政传发〔*〕84号、苏财外金〔*〕39号文件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农业保险的重大意义

开展农业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全局性、长远性战略决策,也是继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又一项支农、惠农政策,更是农业实现现代化、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对于提高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各部门务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农业保险试点的工作思路和基本原则

农业保险试点的总体思路是:通过组织推动、财政补贴的办法,采取政策性保险、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从农业基本品种生产成本保险做起,适时扩大险种范围,稳步实现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各地在试点工作中必须严格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一是政府扶持。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确保政策规定的保费补贴和大灾风险基金补贴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市场运作。由保险公司承办,提供专业保险服务。三是投保自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以行政强制手段要求农民参保。四是积极稳妥。各地要在认真研究和掌握上级财政扶持政策的同时,充分考虑农业灾害、农民意愿、政府财力和灾后理赔等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进,努力形成规模,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三、农业保险试点主要内容农业保险试点,市统一设定主要险种、保费、理赔标准,统一制定定损理赔、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等管理制度。

(一)试点险种。重点开办关系农民基本生活的小麦、水稻、玉米、能繁母猪四个品种的生产保险。*年,六县(市)和贾汪区要全面推开以上四个品种生产保险,小麦、水稻、玉米和能繁母猪投保面以县(市)区为单位,要分别达到60%、40%、40%以上和100%。同时,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作物、养殖项目和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开展试点。

(二)保险责任。保险责任设定为我市发生较为频繁和易造成较大损失的灾害风险,主要包括火灾、水灾、风灾、雹灾、旱灾、冻灾等灾害以及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和动植物疫情等。(三)参保对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的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农场、农业园区、农机户等,均可根据试点险种自愿选择投保。鼓励试点地区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组织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统一投保,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园区、农机服务组织等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和带动农民集中投保。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资金投保的方式,使广大农民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农业保险。

(四)保费及赔偿标准。根据低保额、低保障、低收费的原则,按照保障恢复生产、实行成本保险的要求,小麦、水稻、玉米每亩保费分5元、10元、15元三档,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灾害造成减产的,参保农民最高可以得到每亩100元、200元、300元的保险赔偿。能繁母猪保费为60元,因保险责任范围内灾害造成死亡的,参保农户可以得到每头1000元的保险赔偿。经济作物、养殖项目等根据市场价格、投保数量等确定保费和保险金额;内塘养殖按鱼类品种分项确定保费和保险金额。(五)保费补贴。试点阶段,各级财政通过保费补贴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减轻农民的保费负担。对全市统一开办的小麦、水稻、玉米三个险种保费,中央和省财政补贴50%,县(市)区财政补贴10%,农民个人缴纳40%。能繁母猪保险费,财政补贴80%,饲养者负担20%。凡开展经济作物、养殖项目和高效特色农业项目保险试点的省财政给予50%的补贴。对小麦、水稻、玉米投保面达40%以上的县(市)区,市级财政将按农民实缴保费的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奖励,各县(市)区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奖励参保好的镇、村,以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六)资金管理。建立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当年实收的保费、历年节余、利息纳入基金专户存储。其中:70%留县(市)区级、30%交保险公司。县(市)、区要按照本地当年保费实际发生额不低于5%的比例建立政府大灾风险基金。所有资金都要实行滚动积累、封闭管理、定向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不得使用农业保险资金参与股票买卖、期货交易和各种借贷、担保活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细致的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农业保险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管,财政、审计、保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七)定损理赔。小麦、水稻、玉米定损比例计算统一以前3个正常年景统计部门统计的单产平均数为基准。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由保险公司牵头,会同农业灾害定损调解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受灾情况进行查勘定损,并统一标准、公开程序、阳光操作。定损结果要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因灾理赔所需资金,政府与保险公司按7:3比例支出,原则上偿付次序依次为:当年保费收入、农业保险专项账户历年积累、政府大灾风险基金,由保险公司直接兑付给参保农户;因大灾,当年农业保险收不抵支,且历年积累的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和政府大灾风险基金不足以支付赔款时,政府和保险公司超赔支付总额按照7:3的比例承担。

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步骤

全市农业保险试点的实施工作,原则上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建立工作网络。为推动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成立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市制订全市农业保险的实施方案;做好推进农业保险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和促进农业保险机制的完善;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农业保险基金实施监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工办。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定期召开农业保险会办会议,分析情况,排查问题,研究对策。农业保险试点,镇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农经工作的副镇长作为具体负责人,要亲自部署,抓好落实;乡镇班子成员要分工联系到村,包干负责所联系村的农业保险工作;各镇农经服务中心要明确1—2名专职农业保险协办员,会同村会计负责农户投保核查、签单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各级要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宣传活动,通过会议、电视、报纸、广播、文艺演出以及张贴标语、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设点接受群众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向全社会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开办种类、缴费及赔偿标准、责任范围等,让广大农民了解、接受和主动参加农业保险。特别要运用本地、外地农业保险受益的典型实例,教育农民增强风险意识,自觉提高投保积极性。

(三)规范组织实施。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保险公司、相关部门完成保险实施细则、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搞好县(市)区、镇业务人员保险实务操作和相关农业知识的培训、保险所需单据印制发放。农业保险保费由镇、村统一组织收取,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负责登记、收费、开票、单证发放和汇总统计。不得强制参保,严禁变相增加农民负担,更不得组织“小分队”强行收取保险费。保险公司和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要分别建立单证领取使用登记薄。所收保费及时存入农业保险资金专户,专款专用,严格管理。财政补贴资金由财政部门根据市、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实际承保情况提出书面申请,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及时拨入农业保险资金专户。

实施期间,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承保单位要切实加强调研,及时了解掌握、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提高农业保险试点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水平。

(四)总结检查验收。8月中旬,完成水稻、玉米保险工作;11月底前,完成三麦保险工作;能繁母猪的保险,以县为单位统一进行参保,时间越快越好。11月底前,各县(市)区要全面完成年内各项投保任务,建立农业保险正常工作制度,并形成试点情况总结报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2月份,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地试点情况组织检查验收,兑现奖励政策。

五、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组织领导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66 -02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概述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文件的颁布,特别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出台了很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政策,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安全生产和保障问题,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得到了财政部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列支21.5亿元预算额度,在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6个省份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的试点。在全国启动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中国保监会确定由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安华农险三家公司参与试点。2007年5月28日,三家试点公司共同与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签订了《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建立了赔付超额分保机制,即当农险赔付率超过100%时,由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按一定比例分担赔款,在全球市场分散巨灾风险,确保政策性农险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

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22家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保险保费收入达173.8亿元,同比增长28.01%,为1.69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7.87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3%。

二、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概述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多年来居全国第 一位;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棉花占全国第二位,蔬菜、水果、花生、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农业出口创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农险业务2007年前一直由山东人保公司独家开办,险种多时达30多个。农险发展1982-1995年为国家政策扶持阶段,即政府推动、农民互助、保险服务的经营模式。农险由小到大,获得较快发展,1989年全省近6000万亩小麦承保面积曾达到70%以上;1996年-2005年为商业化运作阶段。由于风险大、赔付率高、承保难度加大,经营规模急剧下滑,年保费从1994年的4600万元,下滑到2005年630万元。

2006年11月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部分县(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由人保公司具体经办,首批试点单位是章丘、寿光、临清市。由省和试点市、县(市)三级财政安排扶持资金,对参保农户进行保费补贴。对奶牛、蔬菜大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为40%;对小麦、玉米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为50%。保费补贴资金,由省和试点市、县(市)三级财政按3:3:4比例分摊。核算办法以人保公司试点县(市)支公司为单位实行单独核算,管理费用按照试点险种保费收入20%计提,试点经营产生的利润,年底全部转入县级农业风险准备金账户。对试点业务的灾后赔付,实行全省统筹、最高赔付总额以当年全部保费收入的3倍为限。当年3个试点县(市)共实现签单保费698万元,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07年9月24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根据省政府部署,2007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25个县(市、区)。其中,省政府确定了20个试点县(市、区),青岛市确定5个县(市、区)。承保公司新增加了中华联合,承担3个县(市、区)的试点,其它试点县(市、区)由人保公司承担。保费补贴标准按照种植业险补贴50%、养殖业险补贴40%比例实施。

2008年6月2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省新增35个试点县(市、区),承保公司除人保公司、中华联合外,新增加安华农险和太平洋财险,每个试点县(市、区)确定由一家保险公司负责承保所有农业险。新增试点县(市、区)人保公司承担18个、中华联合10个、安华农险4个、太平洋保险公司3个,对小麦、玉米、棉花保险的保费按照80%的比例给予补贴,其余的20%由农户自担。补贴资金由中央、省、市、试点县(市、区)的财政部门按比例分摊。省级财政按照保险业务开展情况,对承保公司给予适当的管理费补贴。承保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正常年景,承保公司按照保险合同履行赔付责任,出现农业巨灾损失时,报经省政府同意,赔付总额实行3倍封顶。

三、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法律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缺乏立法支持,至今尚无完整的行政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运作及国家扶持政策未做出明确规定。《农业法》规定“农业保险必须自愿加入,任何人不得强制”。《保险法》只提到 “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经营费用偏高,导致部分保险公司展业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业务的深入全面发展。

(二)业务风险大、责任范围难界定

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如洪涝、干旱、风雹灾害,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空间上具有地域性,范围上具有普遍性和伴发性,而且每年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发生,其损失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农民难以自救,赔付率很高。

(三)参保意识较弱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保险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存在侥幸心理,没有认识到投保是转嫁风险、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误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

(四)农险结构不完善

与其他商业险种相比,农业保险具有“低保额、低收入、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点。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险种、规模控制严格,保险条款不尽合理,操作过于复杂,赔付金额偏低。

(五)承保、理赔督导不到位

有的公司未按政府指定的试办区域办理业务, 承保面不足,或超过规定的承保范围,或在收费上擅自作出违规承诺;有的保险公司在出险后没有按保险条款的规定来处理赔案,而是采用传统的商业思维方式去处理,惜赔和乱赔现象时有发生。

四、新形势下农业保险工作的总体思路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 23号)文件中指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农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是一项复杂的统工程。要将农业保险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建议各级政府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统筹规划农业保险的发展,明确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加强工作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农业保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业保险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统筹规划农业保险发展与金融其他行业发展,发挥保险业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统筹规划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发展,在大力发展各类商业保险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开展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政府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部署,明确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保险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围绕农业保险改革发展,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保险业改革创新。

(三)各级各部门的领导要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保险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保险意识,引导农民认识保险、了解保险、参与保险。新闻媒体要发挥正面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最新成果,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围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三农”保险。保险作为现代服务业,在谋求自身发展,追求经营效益的同时,应当承担起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农业保险可采用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商业运作、以险养险的运营方式,承保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风险以及农户的家庭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涉农保险;保险公司应主动、广泛地参与“新农合”的管理,针对农民的不同需求,开发“物美价廉”的保险产品;协调有关政策,积极试办和参与企业年金保险业务;深入到乡镇、村庄和学校,解决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保障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坚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原则。

1、明确研制、试办、开发农业新险种必须遵循的六个条件:(1)深入调查研究,多方掌握第一手资料;(2)正确选择试点的种植业、养殖业险种;(3)从实际出发,确定保险责任范围;(4)认真测算风险程度,准确设计条款,合理拟订费率;(5)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承保方式和费用;(6)借鉴国内外或其它险种开办时的经验教训,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2、遵照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推进的方式。首先应选择那些经济实力雄厚,农民保险意识强的市县区先行试点。锁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兼顾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盲目铺摊子,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深入,一步一产出,逐步推开,尽量减少和避免试点期间的失误和损失。

3、抓好信息反馈。保险公司在与农民签订信用合同后,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抱着对农民兄弟负责、对保险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为农民当好参谋和助手。从多种渠道索取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信息,促使农业保险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确保农村保险业务质量的长足发展。

(六)扶持农业保险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险体系。保险业要服务于政府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战略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和加强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的建设,发挥中心乡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严格按照省、市政府指定的试办区域、开办的险种业务、规定的保险费率、实施的优惠政策进行组织,依据保险合同不惜赔、不拖赔、不乱赔,不断提升服务技能;各种政策补贴、管理费用必须及时、全额到位,为农业保险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对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面前,减少农村经济损失做出重大贡献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给予一定奖励;结合农村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政策扶植为引导,大胆尝试开发养殖业、种植业和农村主要经济作物新险种,扩大农业保险产品的覆盖面,通过保险经济手段健全农业支持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

[2]山东省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办工作的通知》.

[3]山东省保监局相关文件.

作者简介: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特点;策略建议

政策性农业保险不属于一般商业保险的范畴,是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运用保险原理与制度所进行的一种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是对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它具有非盈利性,是贴近民生的保障,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等。

一、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特点

(一)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

2015年广西农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民保险意识、投保意愿明显增强,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6亿元,达到6.3亿元,增长26%,为全区222.16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674亿元,全年共向农户支付赔款5.3亿元,惠及全区42万多农户,亏损金额1.59亿,承保利润率-36.68%。农业保险范围覆盖全区市、县以及广西农垦集团、国有林场等单位,险种涵盖甘蔗、水稻、森林、育肥猪、能繁母猪等5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以及香蕉、芒果、养鸡等多个地方优势特色种养殖行业。

(二)逐步建立农业保险推进机制

发展农业保险成为广西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其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自治区政府领导直接部署、协调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领导层层抓落实,部分试点县由副县长亲自抓,将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动、落实作为乡镇“一把手工程”推进,财政、农业、林业、畜牧、气象、保监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大力推动,形成了集体协商、条线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不断丰富特色农业保险险种

结合广西农业实际,争取地方财政补贴,在主要种植养殖地区稳步推进芒果、葡萄、香蕉、烟叶和养鸡等保险试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显著增加。桂林兴安县葡萄种植保险承保葡萄园2000亩,提供风险保障800万元;在百色德保开展烟叶种植保险统保,为1651户农民提供风险保障1700多万元,保障面积2.1万亩;香蕉种植保险在田东试点1.1万亩,提供风险保障1440万元。

(四)农房保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广西区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出资1亿元,为全区1051万户农村住房购买保险,广西成为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实现全省农房统保的省区,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抗风险能力。2013年,农房保险共为因冰雹、台风、暴雨、火灾等原因受损的农房支付保险赔款超过1.2亿元。2014年,农房保险继续被列入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当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给广西地区带来严重损失时,农房保险为广西农房的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一)广西产业特点客观上对农业保险发展形成制约

广西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并非农业强省,同时,受地质条件限制,可用耕地面积少,地块分散,农业生产经营以散户居多,一方面导致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也导致农业保险经营成本较高。

(二)地方政府的认知程度低影响工作推动与落实

目前,中央和自治区层面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宣传推广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常常形成保险公司“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农业保险推动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阻力。

(三)农业保险理赔标准不统一容易产生理赔纠纷

由于农业保险经营时间不长,经验积累较少,导致目前部分险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成灾损失和理赔标准,灾害发生时,一般导致大面积的损失,受制于保险公司人力、物力的缺乏,短时间内开展大面积现场查勘难度较大,农户与保险公司对损失的判断常常出现分歧。

(四)农业生产管理滞后影响承保工作

一些领域的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导致部分险种承保率和承保质量不高。如森林保险,商品林地的勘界勾图工作推进缓慢,使一些林地无法承保。

三、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策略

(一)突出重点,推动农险跨越发展

本着“少负担、低保障、广覆盖”的工作思路,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选取自治区农业重点产业、主要农产品水稻、糖料蔗、森林、能繁母猪、育肥猪等中央财政补贴险种重点发展,同时鼓励探索地方特色险种试点,争取把广西部分特色优势农产品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进一步加大对广西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利用商业保险机构专业化管理技术和人才队伍,有效提升灾害救济工作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

(二)营造环境,争取政府重视支持

广西是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农民收入低,农业保险县域保费配套资金和农户交费存在较大压力,通过积极构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企共赢、农民受益”的新型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争取提高中央财政对广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比例,结合当前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神,由政府全额出资,采取民政部门具体实施、全区统一推动的方式,为全区农户统一投保,减轻县域财政和农民负担,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农民愿意自缴保费可增加保险金额,从而提高农户参保意识。

(三)健全制度,出台相关指导意见

建议由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政府根据有农业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实际情况,及时、审慎地确定经办机构,确定后不能随意变更,保持农险经营的稳定性,同时研究科学合理的经办及竞争模式,在确定农业保险承办权时要统筹种植、养殖和森林等各类险种发展,兼顾种养大户和散户保险需求,充分考虑效益好和效益差、难度大和难度小的险种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服务不好、基层体系不完善、群众反映激烈的公司建立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1]唐金成.现代农业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唐金成.论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J].广西大学学报,2006(5)

[3]中国保险资讯网http://

作者简介: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关键词:筹资融资 解读政策 拓宽渠道 拓展空间 提高成效财政金融部门要紧扣“财政支持金融、金融反哺经济”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财政金融奖补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着力引导金融资金向“三农”和小企业倾斜。积极发挥科室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牢固树立“工作围绕融资转,方法随着项目变”理念,在盘活资产资源上求突破,在提高融资总量上求实效,全力做实筹融资工作,

一、解读政策,号准脉搏,深入研剖筹资融资形势

一是筹融资政策的制约。近年来,财政部、发改委、人行、银监会四部委联合行文,明确限制了政府平台公司融资行为,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在融资渠道、融资额度上受到制约,不能发行债券,争取超亿元的项目贷款。二是筹融资平台的缺乏。筹资融资往往都是以实体经济为载体来运作贷款,当前,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通过实体经济企业来增加政府型贷款平台缺乏、空间有限。金融机构对长期融资项目采取的都是土地抵押,抵押率是5折。三是筹融资成本的加大。银行贷款本身利率相对不高,但银行放贷现有形式是银票、商票和信用证,不仅利息一次性付清,而且还要加上贴现费用。加之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加大,已成为融资的瓶颈问题。

二、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全力推进筹资融资工作

一是自加压力,抬高标杆。今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更为严峻的一年,财政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因此,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力做好筹资工作。确保完成筹融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社保、保重点“四保”目标。二是创新模式,拓宽渠道。为全面完成今年筹融资工作任务,保障全县基础设施资金的及时拨付,我们从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入手,广泛接触县内外银行,建立贷款项目库,广泛开展对接活动,主动与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进行合作,做到在手的贷款项目要紧盯不松,在谈的贷款项目要紧抓不放,在望的贷款项目紧追不懈。三是分解任务,开展竞赛。要细化分解筹融资工作任务,以新增贷款项目为主攻方向,采取重点突破,逐个落实,分银行、按项目对接落实,在“季度赛”活动,推进筹融资工作落实。笔者从事财政金融和农业保险工作,我能够认真学习农业保险、金融管理、筹资融资等相关政策法规、新型融资理念,力求学深学透,学用相长;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主动协助科长搭建融资平台、包装策划项目。

三、创新方法,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保险运行机制

一是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农业保险工作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保费补贴区域、支持提高保障水平。要会同县农险办,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力度,通过印制政策性农业保险手册,进村入户,扩社会大知晓面;组织参保受益典型进行宣讲,讲清参保好处,讲明责任利益,增强广大农户的参保意识;运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深入宣传发动,激发农户参保热情,变“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二是要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对受灾理赔情况进行公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理赔资金,将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先把50%的理赔款汇至理赔财政专户,并提供具体赔付名单,经审核无误后全部通过“一折通”打卡到户,确定农户及时足额拿到理赔资金。工作中,笔者与相关部门、单位,主动对接、沟通协调,经常与农险办、保险公司、金融企业等单位保持畅通的联系,在协调衔接的同时,提供周到的服务,打下了较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系,多个岗位的工作历练,多项工作的经验积累,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能力。三是要加大保险拓面力度。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保险需求,将本地的支柱、特色产业,如食用菌、蚕桑、渔业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适当放宽参保条件,将肉鸡肉鸭参保起点可从8000羽以上降到5000羽以上,生猪参保起点可从50头以上降到30头以上等;适当降低事故绝对免赔额,可通过分段理赔方式,细化受损绝对免赔标准;采取必要、合理的补救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而产生的相关费用,提高参保农户避险积极性。

四、创新服务,壮大实力,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

一是降低政府融资成本。搭建融资平台,包装策划项目,破解融资难题,重点包装符合政策投向的民生及水利工程项目,逐步变流动资金短期融资为项目、资金和流动资金长短融资,使贷款期限与项目进度相匹配,将原有的短期融资转变为中长期融资,节约贷款包装、发放归还过程付出的物力财力,降低政府融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二是做大做强城司。着眼长远,通过对县内融资平台的资源整合、归集,搭建水利项目、丹鹤旅游、滩涂围垦、农业公司4个筹融资大平台,搭建水利平台,通过区域供水二级管网项目,扩大民生水司;搭建旅游平台,重新整合丹鹤旅游公司;搭建滩涂平台,通过滩涂围垦项目,壮大金海洋公司,同时充分利用好海域使用权的质押工作;做大农业公司平台,计划将全县大农业项目全部纳入绿土地公司,向上级部门申报专项资金,取得上级部门支持,争取银行项目贷款,三是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梳理整合各项扶持政策,及时向各类金融机构宣传与解释,为部门、镇区获得奖补资金,提供在申报程序和材料的服务,我们将研读政策,完善项目批文、可研资料等系列手续,规划好分期的项目实施内容,为今后分年度、分批次向金融机构申请项目贷款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一、政策性“三农”保险基本情况

2007年,沙洋县共承保能繁母猪19031头,收取农户自缴保费228372元,各级财政补贴913488元,共计赔款627000元。2008年,共承保水稻735840.73亩,收取保费2575442.83元,各级财政补贴7726327.88元,共计赔款4939205.88元;全县共承保“两属两户”农房保险6448户,各级财政补贴58032元;承保能繁母猪22468头,收取保费269616元,各级财政补贴1078464元,共计赔款682000元。2009年,全县共承保水稻737767亩,收取保费2582185元,各级财政补贴7746554元,共计赔款4411841.15元;共承保“两属两户”农房保险8098户,各级财政补贴72882元,共计赔款19900元;共承保能繁母猪34278头,收取保费411336元,各级财政补贴1645344元,共计赔款1063000元。2010年,全县共完成水稻保险投保户78720户,累计承保水稻721145.2亩,承保率93.24%,为水稻生产撑起了“保护伞”;3190户投保能繁母猪22849头,承保率57%;“两属两户”农房投保达10899户,承保率90%。全年为13604户农户作出理赔,支付水稻赔款538万元,能繁母猪赔款140.1万元,两属两户赔款2.5万元。

二、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6月和7月,我们抓住省财政厅开展专项检查和中央、省级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的契机,深入到全县13个乡镇,通过走访、座谈、查看资料的形式,抽查了41个村,走访了100多名农户,对2008年和2009年两个年度的“三农”保险工作(重点是水稻保险)进行了检查。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广大农户“三农”保险意识淡薄。一方面广大农户对政策性“三农”保险试点工作缺乏认知,普遍认为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应该是向农户“给钱”,而不是交纳保费时向农户“收钱”。另一方面广大农户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生灾害的情况少之又少,意识不到保险是防范和转嫁农业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

(二)县级财政补贴及农户缴费能力低。沙洋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发展滞后,财政收入困难,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的农业保险配套资金比较困难;同时,农民在春耕生产后,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农业生产投入了,手中已经没有太多的余钱,导致缴纳保费困难和缴费不及时。

(三)政策性“三农”保险条款不尽科学。一是政策性“三农”保险条款冗长复杂,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农户较难看懂,极易产生误解。二是政策性“三农”保险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现今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高涨,单位面积投入的成本也随之增加,按实际测算,一亩地约需投入400元,而政策规定的水稻保险200元/亩/季的赔付限额过低,与此同时水稻损失又必须达到30%才能起赔,农户难以接受,参保积极性大受损害,认为参保起不到保险防范的作用。

(四)滞留水稻赔付款现象严重。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乡镇均存在水稻赔付款未赔付到户,用来抵扣下年度保费,差额部分再分配到受灾农户的现象,图简便了事。其中有3-4个乡镇预留保费资金507978余元,占赔付款的比例60%以上,严重违背了水稻保险投保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五)水稻保险资金没有全部及时赔付到位。经查,在赔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着种种违规行为,有的村将一部分赔款滞留在村集体账户上作为应付款挂账,但应付款对象不是应享受水稻保险赔款的农户,而是该村村干部;有的村相关人员反映赔款太少,不好分配,所以就没有发放;还有的村委会将保险资金挪作它用。

有的保险公司基层工作人员截留水稻保险资金,一部分资金不明去向;有的违规赔付保险资金,将赔款私用;还有的保险站工作人员通过保险赔付违规给村干部发放工作补贴。同时,也有少数居委会居民或村民利用交付保费和发放赔款之机为其他村民垫交或私自编造部分村民赔付明细以获利。

(六)保险公司未按实际受灾情况支付受损赔偿资金。由于保险公司驻各乡镇办事处人手不够,且查勘定损时效性强,实际操作又比较困难,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难以服众,各村也为了简便办事,多数乡镇均存在按全村投保面积均分赔款到农户的情况。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乡镇分管领导只重视协助征收保险费,忽视了对保险公司基层工作人员受损赔偿资金的监管,由工作人员在直接分配受损赔偿资金,导致有的工作人员挪用,不按政策赔付,造成了不良影响。二是承保公司在乡镇保险站工作人员的配备上把关不严,人员素质较低,业务不熟,个别人员根本不懂水稻保险政策。三是乡镇领导对水稻保险这项惠农政策的性质认识不够,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商业行为在做,从而偏离了实施这项政策的最终目的,造成了有的乡镇存在挪用水稻保险赔款的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不断强化对“三农”保险的宣传引导。一是抓好舆论宣传。要广泛采取利用墙体广告、宣传标语、发放农技小报、飞播电视广告、在各村召开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能繁母猪、水稻、农房等政策性“三农”保险投保方式、财政补贴政策、保费负担办法、理赔政策等保险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对“三农”保险的认识。同时,坚持政务公开,在集镇人口密集处、各镇营业网点、村组交通要道张榜公布收费标准、张榜通报理赔情况。二是开展实地宣传。采取公司、乡镇服务站点、村三级联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深入村组,走村进户,宣传“三农”保险品种、投保办法和国家对“三农”保险的补贴政策,增强农民群众参与“三农”政策性保险,避免自然灾害损失的积极性。三是开展典型宣传。认真筛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召开理赔现场会,请获得赔款的农户现身说法,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传,使农民现场感受“三农”保险的保障性和可靠性,增加对保险的理解,主动参加“三农”保险。

(二)建立政策性“三农”保险大灾预案,引进专家机制。政策性“三农”保险的承保理赔与其他商业保险相比难度较大,如种、养殖业保险的承保面积、数量难以精确测量和确定,出险后,各种农作物和养殖物的生长特点不同,损失原因及损失程度的确定都需要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政策性“三农”保险大灾预案,引进专家机制非常必要。

(三)适当提高赔付标准和工作经费,提高农民参保和基层干群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的动态反馈机制,适时调整政策规定的赔付标准,让“三农”保险真正起到减损失、保生产的作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从而增强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业保险的对象分布在农村,而且种类繁多,要做大农业保险业务,必须聘用一些熟悉农业工作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求这些专业人才能够面向农民、面向农村,所以农业保险相对于其他保险来说成本较高,适当提高农业保险经费比例势在必行,以缓解基层农业保险工作经费不足的矛盾,以此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四)进一步强化保费和补贴资金监管。一是要加强保费收取的规范化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投保农户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抵扣农户应交的保费。凡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民合作组织负责向农户个人收取并代交保费的,必须向投保农户发放保险凭证并明确实际投保种植面积和养殖数量。二是要加强理赔支出的合规性管理。保险经营机构要健全赔款公示制度,严格按照保险条款分清责任,确保理赔标准统一、程序公开、操作透明,不得采取保费返还、比例分配等形式损害农户利益。同时,保险经营机构应及时向当地财政部门报告理赔情况,并通过“一卡通”发放赔付资金,优化操作流程。三是要加强保费补贴资金的财务监管。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保费补贴资金、理赔支出和经费开支的监管,确保补贴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险经营机构应当按月向当地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为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实好,让政府和群众满意,保险经营机构要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真正把好事办好。一是要制定好承保和理赔服务标准。二是要加强对理赔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真正做到查勘、定损、理算一条龙的快捷服务。三是更新理赔服务系统,下放核赔权限。四是配备专用理赔查勘车,开辟理赔绿色通道,提供理赔全天候服务,保证在接到报案后2小时内到现场查勘,确保理赔服务顺畅。

农业保险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第一条、为规范社会医疗保险事业机构经办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行为,维护职工利益,根据国务院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社会医疗保险事业机构经办的职工医疗保险基金。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是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收缴的,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形成的用于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的专……

12. [财务管理] 保险资金最早本周可入市 [企业人][2008年9月23日][0] 节前多家保险公司向保监会提出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申请——— 保监会日前公布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相关配套文件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那么,保险资金最早何时能够进入股票市场?业内人士分析,事实上,无论是政策、技术还是审批手续上,保险公司资金入市实际上都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即使是本周入市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要看保险公……

13. [财务管理] 怎样配备使用保险柜 [企业人][2008年9月23日][0] 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安全和完整,各单位应配备专用保险柜,专门用于库存现金、各种有价证券、银行票据、印章及其他出纳票据等的保管。各单位应加强对保险柜的使用管理,制定保险柜使用办法,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执行。一般来说,保险柜的使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1)保险柜的管理。保险柜一般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授权,由出纳员负责管理使用。 ……

14. [计划规划] 就业再就业和企业养老保险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佚名][2008年9月14日][11]

为做好2008年度就业再就业和企业养老保险考核工作,促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和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突破河东”战略,紧紧抓住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两条主线,坚持市场就业方针和人本服务理念,统筹抓……

15. [企业管理三] 中国平安保险的文化管理与管理文化 [企业人][2008年9月13日][3] 1996年,深圳八卦岭平安总部大厦落成装修,在六楼的培训中心大厅竖起两尊塑像,一尊是孔子,一尊是牛顿。这一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立8年,刚经过了一轮飞速的业务增长。这一年,平安的管理陷入了一个迷茫期,它意识到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但对平安企业文化的整体架构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只是隐隐有些光亮在眼前晃动。孔子和牛顿塑像的落成,标示着平安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为核心,……

16. [企业管理一] 袁志伦:“诚信”是企业的“保险杠” [企业人][2008年9月11日][1] 袁志伦(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没有国家投资,仅用8年时间就建成发展为拥有资产近6亿元、员工2200名的南川市龙头企业。

公司在国内外建有13个生产企业,10多个办事处,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铝矾土熟料及棕刚玉两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铁合金系列产品也在全国同行业位居前茅。

去年9月,公司投资建设的南川先锋氧化铝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填补了川渝……

17. [工作总结1] 社会保险局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9月1日][103] 提高认识 齐抓共管 开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 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宁城县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已由原来的不足3000人猛增到近5000人,已占参统人员总数的27.5%。针对这一新情况,我局在努力巩固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本着“诚挚关怀,热情服务”的宗旨,积极与老干部局、老年体协、文体局天义镇政府、民政局等单位密切合作,……

18. [经验材料] 县社会保险局创建人民满意机关的做法体会 [狂风][2008年9月1日][29] 加强行风建设 创建离退休人员满意的服务机关 宁城县社会保险局成立于1987年。现有社会保险机构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及遗属达4704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206家,参统职工16860人,覆盖率为100%。按照国务院“一外三化”要求,为了搞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我们本着“诚挚关怀,热情服务”的宗旨,围绕加强学习、转变作风,树良好行风,创建人民满意机关这一主题,积极开辟离退休人……

19. [三农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 [佚名][2008年8月30日][0]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文简称“农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破解。本文结合对新疆呼图壁县的专题调研,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相关建议。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再分配与消费取向”的定位,局限了制度应有的福利效应。

依照现行制度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民代际之间或生命周期“收入的再分配”,个人账户是农民年老后的一项“补充收入”。这种单一功能的……

20. [三农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 [佚名][2008年8月30日][6]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再分配与消费取向”的定位,局限了制度应有的福利效应。

依照现行制度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民代际之间或生命周期“收入的再分配”,个人账户是农民年老后的一项“补充收入”。这种单一功能的设计,在缓解老年农民贫困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其存在问题也很明显。首先,从人的生命周期看,“农保”制度有助于解决农民年老之后的养老需要,但对其年老之前一个长时段的家……21. [三农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步履蹒跚 何为破局之道? [佚名][2008年8月30日][0]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比较缓慢,其中原因很多,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的保险意识较差以外,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建议:打造农民土地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的三方共同负担的筹资模式。

1992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

22. [三农问题] 促进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 [佚名][2008年8月30日][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8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新近召开的全保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不长时间,“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被反复提及,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希望。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 ……

23. [三农问题] 蔡永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三种可选思路 [佚名][2008年8月30日][1]

如所周知,农业属于弱势产业,现阶段农民承包土地种粮食,顶多只能保证温饱,如果要想致富奔小康,最好是尽快离开土地到农业以外寻求出路。但是,迄今为止,土地仍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的生存保障,一旦离开土地,许多农民就要发生生存危机。显而易见的是,农民尽快致富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替代土地作为生存保障的养老保险制度。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呢?现阶段,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建立农村养……

24. [党政司法] 养老保险中的“弱势群体”值得关注 [佚名][2008年8月18日][6] 《中国劳动保障报》在2008年4月22日和6月29日的头版上刊登了《胜了官司也高兴不起来》和《退休金缘何成了“生活费”》这两篇报道。前一篇报道的是某地乡镇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因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多次上访主管部门及政府无果后,向人民法院劳动保障局,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依据政策按标准发放养老金,补发被扣发的养老金,并为其实行社会化发放。这桩官……

25. [财政金融] 如何解决养老保险"空账户"、XX市解决养老保险"空账户"问题的几点做法 [佚名][2008年8月18日][19] 如何解决养老保险空账户 --XX市解决养老保险空账户问题的几点做法 所谓空账户是指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程中,改革前已退休的职工(老人)和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前较早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即将退休的职工(中人),个人账户没有积累养老基金或积累的养老基金很少,而改革后国家和企业未能对……

26. [党政司法] 关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定问题的几点思考 [佚名][2008年8月18日][17] 企业缴费是我国现行体制下养老保险基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何准确核定参保企业缴费基数,准确计算缴费额度,是基金征缴之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笔者就缴费基数的核定,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目前养老保险企业缴费基数核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7. [党政司法]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之我见 [佚名][2008年8月18日][4]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只有少数地方和单位开展了这项工作,而大多数单位仍然按兵未动,等待观望。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尚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人才流动。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化建……

28. [财政金融] 做实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佚名][2008年8月18日][81] 基金模式:一个世界性难题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制度,它涉及的人员最多、最为普遍,而且养老金的支付数额巨大,支付期最长,待遇的保障性最为稳定。因此,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养老保险的首要问题是筹资模式问题,即资金来源的……

29. [党政司法]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 [佚名][2008年8月18日][15] 一、现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 从1986年民政部开始在富裕的农村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至今已有14年了。作为“民政部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民政部门为这项工作的开展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项政策的实施有其相当积极的一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农民的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意义已……

30. [调查报告] 地下保单危及中国保险业 [书剑][2008年8月14日][46]

2月20日,友邦XX公司总经理XXX携家人在香港某酒楼就餐时遭一持枪者袭击。香港警方怀疑该案件并不是单纯的抢劫案,目前正在从公私两方面调查郑是否与人结仇。

据香港媒体猜测,此次枪击事件有可能与外资保险公司到内地抢单有关。中国内地保险市场巨大,很多在香港经营的保险公司都到内地拉客户,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地下保单”,而与港澳相临的珠三角地区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最前沿。

上一篇:薪酬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信贷管理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