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45

农产品质量监管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为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等方面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围绕种植业产品及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环节,按照“狠抓源头、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完善“三品”生产企业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加大监测力度,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文明生活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要实现“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关键是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切实加强。

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一是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保障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其纳入目标责任制考评范畴,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三是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四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创建各类标准化基地23处。五是加强监测预警。检测数量逐年增大、检测参数逐年增多,检测合格率稳中有升。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9%。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2篇

一、《通知》的出台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决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订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规章,不断强化监管措施,连续多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逐步向好,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全国蔬菜、畜禽、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9.7%、96.9%。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农产品生产小、散、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形形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对此还不满意。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知》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通知》的印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决心,影响深远,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必将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印发《通知》是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

2013年三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业、食药两部门负责,规定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随后,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对地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划转、机构改革、能力建设、责任落实等提出了统一要求。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由于经营主体数量庞大、分散,生产环节多、链条长,监管难度很大,而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相对薄弱。此次印发《通知》,就是要在地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建立部门间无缝衔接工作机制,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化水平,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三、《通知》再次强调了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属地管理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多年实践证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能否抓好,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是否高度重视,监管责任能否真正逐级落实,只有政府重视了,责任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取得应有的成效。

为此,《通知》再次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同时,为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地方政府要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明确各环节职责分工,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依法依纪进行查处。这些具体措施的出台,对于提高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监管责任的落实,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机制

我国农产品品种多、种类丰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供应链条长,运用技术复杂,加之农产品品质和规格不易统一,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必须找准关键节点,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形成全程监管链条。《通知》从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出发,按照农产品生产经营链条,从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要认真贯彻《通知》要求,强化关键点的监管。对产地环境加强监测和普查,实施污染治理,在重污染区要逐步调整种植结构。对农业投入品严格管控,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环节,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把农产品产销各个环节中的生产档案、包装标识、产地准出、索证索票等信息全部串联衔接起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链条质量跟踪。推动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安全信用档案,积极推进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必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使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五、《通知》强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键要从生产抓起。多年来,农业部门坚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的工作予以推动。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22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基本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万多个,在591个县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活动,支持建设果菜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288个,农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从源头上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难度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知》对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的印发,有利于推动各地、有关部门树立绿色生产理念,统筹好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按照《通知》要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力度,将安全控制措施转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强化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建设,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其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给予支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农产品。这些“治本之策”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维护生态和谐,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通知》明确要求加强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过程中农业部门的新增职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此,《通知》着重强调了做好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涉及的职能等要及时划转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同时,为做好新增职能和旧有工作的统筹协调,要求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切实履行好生猪定点屠宰的行业管理、屠宰检疫、品质检验监管、卫生检验监管以及打击私屠滥宰、“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职责,强化巡查和抽检,抓紧研究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督促屠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进厂(场)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等制度。这些具体要求为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定了重点,为职能的顺利调整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七、《通知》强调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

2008年以来,农业部门在全国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高毒农药”、“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为重点,严厉查处了一批涉农违法案件。以2013年为例,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310万余人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274万家,查处问题5.1万起,可以说成效显著。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一些问题始终没有禁绝,一些问题还很容易死灰复燃,必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把专项整治坚持下去。对此,《通知》着重强调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建立监管长效机制。要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认真贯彻“两高”司法解释,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案件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切实做到惩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集中排查和治理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严密防范系统性风险。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模式。我们相信,通过不遗余力的打击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必将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也将得到切实保障。

八、《通知》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长期以来,农业的主要任务是保供给,增加产量是第一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相对薄弱,越往基层力量越弱。新的职能调整后,现有监管能力与监管任务不适应的问题更突出。《通知》对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还清欠账,补齐短板,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指明了方向。

《通知》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尽快配齐必要设施设备。特别要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通知》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各环节检测的相互衔接与工作协同,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通知》提出要落实责任,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九、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通知》各项要求

《通知》为下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细化任务分工,落实监管责任,依法履行职能,主动作为,切实加强监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农业部也将召开视频会议专题学习贯彻《通知》要求,出台配套指导意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通知》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应有效果,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3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为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农市发[]17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意义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就是在现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体系中,通过培训考核,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了农业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新职能,迫切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转变;从以行政推动为主,向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并重转变。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已成为农业部门依法履行法律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紧迫任务。

(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确保消费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最近一段时期引发的“红心鸭蛋”、多宝鱼等事件,也为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敲响了警钟。建立一支能够贴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销售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对农业生产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农业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树立各级农业部门和推广单位的崭新形象。

二、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职责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就是在省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技术推广队伍中,选择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通过培训、考核,经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担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原则上每个乡镇均有1-2名专、兼职监管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监督管理。依法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流通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督促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大户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对生产基地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测,严格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准出;监督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市场准入工作;监督“三品”企业质量管理状况,加强标识管理,规范使用农产品标识和防伪标志;对已获证产品,开展日常监督管理。

(二)宣传指导。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指导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指导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使用,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监督农业生产者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对限用的根据限用范围指导合理使用。

(三)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者进行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对增产增效增收作用显著的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养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培训,引导对上市产品主动检测。

(四)协调配合。向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传递、有关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文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向管理部门反馈生产、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协助农产品质量追溯,查找问题根源。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组织领导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督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执行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者。各地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严格培训。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业标准化、安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

(二)规范管理。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管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履行职责。

(三)加强领导。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作为当前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关键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责任追究制度,要对不履行监督职责的,依法予以追究。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一、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状况

1.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抽检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山西省从2004年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并开始实施例行监测计划。例行抽检由原来的省会城市太原,扩大到了全省11个市的生产基地,2007~2013年山西省蔬菜农残合格率处于平稳向好阶段,并一直维持在95%以上。总体来看,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产品质量有保障,消费安全可靠。

2.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监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

(1)法律法规逐步配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农药管理条例》《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和相应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即标准)跟进制定。(2)监管监测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省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成立于2010年,全省11个市农委系统从2010年开始,陆续通过编办批复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其中在行政单位设立了10个,事业单位设立了1个。全省115个涉农县,有71个县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全省1265个涉农乡镇(包括涉农街道办)共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086个,其中大部分没有开展工作。2007年以来,中央先后7批投资山西省建设县级农产品质检站96个。

3.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通过多年连续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取消了一批剧毒、高毒农药的登记,积极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六六六、甲胺磷等农药已基本禁绝,农药残留急性中毒问题得到遏制,违法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禁用农药得到了很好的控制。2007年以来国家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生产,农药残留急性中毒问题逐步得到遏制,从这些年执法检查情况看,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蔬菜农药超标问题依然存在。从超标农药看,蔬菜中克百威等农药残留还时有检出;从品种上看,问题较多的为豇豆、韭菜和芹菜等。二是产地重金属污染。大多数是由环境污染长期累积形成的。三是假劣农资。目前危害最大的是地下“黑窝点”和乱添加隐性成分,主要原因是农资生产经营小、散、乱。

4.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

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对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更多地考虑农产品是否安全、是否有益于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之一。一是分散农户的监管问题。目前全省共有700多万农户,其中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62.8万户,还不到全部的10%,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状况很难短时间得到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难度很大。二是分散农资经营体制问题。全省有农兽药生产企业139家,经营单位4709家,绝大多数为小规模个体经营,很多农民缺乏科学合理使用知识,容易出现投入品滥用、乱用的问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带来极大的困难。三是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目前2/3的县区农业部门没有建立专门监管机构;乡镇机构人手少、经费不足、执法能力弱的情况普遍存在,越往基层监管力量越弱,成为监管手段不能落到实处的难点。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宗作物油菜小麦等传统种植业面积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蔬菜、瓜果、苗木等休闲、观光农业。种植业化肥、农药大量的投入增加,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快速增长,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生活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和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当前影响生态环境三大污染的源头。

2.农产品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认识不到位。主要是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还不强,诚信经营的意识还不够,缺乏必要的责任感;部分申报企业存在着重视申报、轻视管理的现象,产品通过认证后证书常常束之高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从而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重隐患。(2)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品牌产品的带动作用,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发展上步伐缓慢。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未能培育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3)农产品监测监管体系待健全。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不配套,农业标准覆盖率还不高,农业投入品主要是农药的使用难以完全监管到位;对无公害产地环境质量监管不力,缺乏系统的、动态的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控和有效的监管手段;由于目前大多数安全农产品产地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实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农产品质量溯源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缺少快捷的信息反馈和统计平台,难以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动态,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政府监管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脱节,难以实现实时监控;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落后,检测经费严重不足;缺乏专业检测人员。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当前,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转变观念,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逐步建立管理、监督、应急、处罚、服务为一体的监管工作格局。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组织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放心消费。

1.加快体系建设,奠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保障

(1)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围绕农业生产急需,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使主要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都有相应的标准来遵循,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2)加快完善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省、市、县、乡、基地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逐步对粮食、水果、干果、畜产品等食用农产品定期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加大对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监控,加强产地管理,分类指导,落实整改,促使监管体系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力手段。(3)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途径,加强认证产品的市场监管,同时加快农产品品牌化进程,大力培育名优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

2.强化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1)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示范和推广力度,全面提高标准化种植意识和素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按标准化生产,加快建成一批高标准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快实现市场记录可储存,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的追溯目标。把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市场准入等监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从农田到市场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监管能力。(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落实组织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保障措施。围绕四个环节实施监管,一是在监管主体上重点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督促他们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带动农户依法依规进行生产;二是在监管产品上重点抓住本县、本乡镇、本村的主导产业,重点强化上市量大的“菜篮子”产品的监管;三是在生产环节上主要是抓农业标准化,推广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同时加强用药检查和生产档案记录管理;四是在日常监管上突出农业投入品,加强农资经营门店的检查,把住入口关,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本乡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模式和有效办法,提高监管效率。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作者:李 源 申爱英 单位:1.长治市郊区农业委员会;2.潞城市农业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周进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形势.

[2]黄梦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33-34.

[3]王芳,郭晓东,杨丽杰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实证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3):48-52.

[4]赵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探讨[J].食物安全,2010(1):49-54.

[5]智红涛.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18-21.

[6]章力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6):12-15.

[7]李长健,罗洁,梁菊.关于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2009,28(5):114-118.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5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为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各级农业部门履行法律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紧迫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农业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职能,迫切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实现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转变;从以行政推动为主,向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并重转变。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队伍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机制、监管制度,强化监管力量,已成为当前农业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我国现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为基本框架,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为基本目标,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数量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整体提升。

(五)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为目标,确保权责统一。既要着眼于长远,统筹规划,建立全程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也要结合各地、各行业管理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筹划,合理布局、稳妥推进。二是依法监管、严格把关。依法监管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制定和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规定、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三是整合资源、开拓创新。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客观要求,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加强分工与协调,发扬互助合作精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合力推进的监管机制。四是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以良好的作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把法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农户重在引导、教育和技术指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企业、批发市场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主体,重在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六)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明确职责,充实人员,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公正、高效和保障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尽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七)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适应依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的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一个归口管理机构,综合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依法监督和管理农业标准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包装和标识、检测机构考核认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督检查等工作,并依据职责权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依法对下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八)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快速检测方法认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等相关办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并认真加以实施。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力量,完善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执法职权,已经推行综合执法的省、市、县,要进一步充实力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执法水平。没有推行综合执法的地区,要尽快整合执法力量,明确执法机构,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九)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布局合理、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机构,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各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以行政管理部门考核的授权为限。农业部建立部级综合研究中心、部级专业性及区域性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及国家、行业标准研制等工作;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要承担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地方标准研制等工作;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主要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检验检测和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各地要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抓紧编制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重点产地等建立速测站(点),并开展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

(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能力。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社会团体等科研资源,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研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加速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和技术方法的研发,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先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将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加强生产档案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各地要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途径,充实技术力量和人员。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管理,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监管工作队伍。既要培养一批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型人才,又要培养一批通晓行政执法等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管理型人才,更要培养一批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四、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

(十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加强领导,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关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关系,依法监管和引导服务的关系,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健全、责任明确、运转高效、行动统一。

(十三)建立正常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争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调整现有农业资金使用结构,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的监督管理。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设施、监督网络、检验检测、信息手段、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能力。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6篇

为了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档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二、目标任务

参照商洛经验,根据我县实际,加快“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起精简、统一、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现监管重心下移;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县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实现无害化生产,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与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属地化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各相关部门要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

2、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全面开展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监控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实时监管,依法把好生产基地、生产环节、市场销售等关口,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3、坚持各负其责和加强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依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管,同时要加强部门协作,相互联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四、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县农林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办公设施,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工作水平。各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和种养基地要全力配合抓好此项工作。要加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达到“八有”,即:有工作机构、有工作职责、有工作人员、有工作经费、有办公场所、有检测设备、有工作制度、有工作档案,做好农产品日常抽样检测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备“四有”,即:有工作机构、有办公场所、有工作人员、有监管工作档案。村级要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由村干部兼任)。通过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2、实施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认真执行国家标准,积极制定和修订各类实用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地方标准,依托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技术培训,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要切实加强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

3、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全县涉农执法部门要按照“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源头管理和监督检查,净化源头,规范管理。对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和其它化学药品,一律不得销售和投入农业生产环节。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的监管,大力开展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经营秩序,严格控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积极推行建立农业投入品购销台帐和使用台帐制度,各农贸市场业主及农资经营户要坚持索证索票的进货制度,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可追溯管理。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农资经营者和农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4、严格产地环境监督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农林、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调查、监测和评价,对存在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产地标准的区域,要禁止农产品生产。各乡镇要积极组织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健康养殖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安全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宣传教育生产者及时清除、回收农用薄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防止污染农产品产地环境。

5、加大农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县农林、蔬菜、畜牧、果业、水利等部门要加强优质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的组织工作,使优势农产品尽快形成品牌,加快农产品品牌认证和基地认定步伐,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指导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各类农产品特点,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包装,创建名优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识,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档次。

6、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

市场准入是保证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关口。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农产品加工企业严格自律,健全进货档案,实行索证索票,加强质量检测;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入市登记、现场抽查检测和产地证明、产品质量证明报告制度;督促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进货登记、检查验收制度,健全农产品产地编码、产销档案等。要积极鼓励农产品包装上市、推行农产品加贴标识销售,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贴标直接进入超市,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在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实行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追溯制度。要及时将农产品信息反馈给产销双方,提供中介服务,达到产销对接。

五、保障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主任、农林局局长担任,成员有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发展局、科技局、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水利局、卫生局、药监局、文体广电局、畜牧中心、蔬菜中心、果业中心、商务办、供销联社、工商局、质监局、环保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负责全县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履行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报送、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推广、产地准出准入制度落实等职责。

2、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县农林局作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牵头单位,要明确职责,依法行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县蔬菜、畜牧、果业、水利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蔬菜、畜禽产品、水果、水产品生产源头、投入品及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检查,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基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主动配合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依法开展农产品监测和监督检查,确保消费安全。县工商、质监、环保、卫生、工业发展、供销、公安、文体广电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自觉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规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43-0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有毒有害食品如“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时有曝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博兴县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在农产品尤其是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由于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接面对一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其是实施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基础环节。目前,根据中央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要求,山东省已基本建成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1]。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检测机构投入不足、基层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监督对象面广量大且成分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等,亟须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提升。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农产品只有经过严格的监管才能确保“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质量安全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农业快速发展的近几十年,农业投入品急剧增加,每年投入量为200万t。在对山东省农产品检测后发现,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现象严重,20%左右的农产品被检测出有农药残留量超标。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在致癌因素中,农药有机化学污染占8%左右,由此说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2.1 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我国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平稳上升,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在数量已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品种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下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减少“毒大米”“染色茶”“硫磺姜”等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首要工作[2]。

2.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今后农业的发展一定要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实情,对农产品的质量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才能提高居民的收入,真正做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真正建成小康社会。

2.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适应国际市场的客观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为适应国际市场更加开放的需要,就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残留和检测标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的两大制约因素。必须着手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出来[3]。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

目前,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各镇工作人员为2~3名。在编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应壮大监管队伍并提高队伍执政水平,对全市农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并研究和推广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3.2 开展农产品检测,控制农产品质量

鼓励并扶持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提倡有机绿色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这些蔬菜基地农残检测为重点,全年进行监管检测。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完成对农贸市场、超市果蔬进行农残检测。按时完成例行监测工作任务,及时汇报例行检测样品合格率。尤其是一些镇街道基层单位切实负好责任,确保县、镇二级都能按月完成检测和数据上报工作。

3.3 加强种植基地日常监管,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

对种植基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每周定期、不定期对监管对象进行巡查,规范基地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园市守法和树立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节假日期间加强监管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检查农资经营网点销售产品标签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规范性,以及是否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及销售台账记录等情况[4]。同时,深入各生产基地,加强对源头农产品的采样检测,尽量确保不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3.4 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检查,整顿市场秩序

加大检查力度,加强执法责任制。对农资经营门店分区划片,实行承包责任制,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执法人员,确保责任区内的农资经营者不经营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及假冒伪劣农药、种子。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流动经营农资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做到有报必接、有报必查[5]。

4 结语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各乡镇监管站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为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为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邹强,郭健,刘芳,等.新《食品安全法》下抓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87-288.

[2] 雷扬.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7):15-17.

[3] 牟少飞.当前我国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1):1-5.

[4] 辛盛i,刘禄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3):23-26.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问题;对策

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产量及种类一直在世界上处于前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不在局限于作为食品,而是扩展到医药、健康、养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如何严格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一直是一大难题。新时期,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力度,落实相关规定,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1]。

1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问题

1.1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农产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类资源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土地资源污染都影响到了农产品种植区域中农产品的正常生长,许多农产品出现了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化学元素残留超标等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与农产品的品种无关,因此无法通过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进行控制,使得质量检测监管成为了一纸空文[2]。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就不能通过质量检测监管的方式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

1.2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我国农产品种植户较多,但大多数种植户不具备专业的种植技术,也不了解专门的种植标准,更不认识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知识,同时也不具备一定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在实际的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中,许多种植户往往会因为方式不当而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同时,由于农产品种植户繁多,且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给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1.3缺乏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农业方面的人才较少,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更是少之甚少。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许多农产品检测监管部门在开展检测监管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不突出。同时,许多质量检测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农产品质量要求。1.4缺乏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标准体系农产品种类繁多,各类质量问题都比较多,同时农产品市场较为混论。因此,我国尚未制定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标准,更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这些都给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对策

2.1健全质量监管标准,形成完整监管体系

无论是国家农业部门还是各农产品企业,都应认真分析当前农产品市场现状,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监管标准,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检测监管体系。一方面,各级部门应强化检测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应建立二级监督的体系,对质量检测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督,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国家应及时下台相应的农产品质量管理政策,切实保障广大农产品种植户及消费者的权益[3]。

2.2深入加强技术扶持,层层提高产品质量

国家应定期派遣专业的农业人员对广大农产品种植户进行培训,并开展相关的种植课程,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层层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4]。同时,有关人员应积极改善农产品种植地的环境条件,通过设立农产品种植中心等方式培养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品种。

2.3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优秀人员队伍

国家应加强对农业队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强对专业农产品种植技术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应及时对质量监管检测队伍进行考核和培训,从多方面保证农产品的质量[5]。

2.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

在对农产品进行监管过程中,不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自身能够对农业生产及其安全技术进行有效掌握,还要对农产品检测人员、生产经营者、执法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监管的重要性。

3结语

农产品是人们食物来源的根本,其质量更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必须健全完善的农产品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作者:牛景景 郑霞娟 单位: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1]赵炜丽.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卜惠斐,李巧生.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6(23):65.

[3]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4]代小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9篇

建立了以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主,县(区)农产品质检中心(站)为辅的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管和监测体系。

(一)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机构逐步完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年*月通过省计量和资质认证。中心内设办公室、绿色食品管理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科、化验检测科4个科室。现有职工23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5%以上,教授级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6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3人,主要对全市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化验室面积700平方米,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各种仪器设备47台套,可以对蔬菜、大米等农产品中有机磷、有机氯和重金属等64个参数的检测。按照省农产品质量监管局要求,于年初已开展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的蔬菜残留进行监测。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车一辆,可以机动的对全市生产基地,市场中的蔬菜进行检测。

(二)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稳定发展。**县农产品质检站有职工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1人。化验室面积200平方米,主要对**县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蔬菜进行监测。**县农产品质检站没有设立。

二、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但从目前来看,许多与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畜牧等专业人员多,而分析化学、植保、化验检测等方面的人才少,这与当前强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的新形势要求不适应。由于受经费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落实不够到位,更新知识难,存在与工作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农产品检测仪器设备更新慢,缺乏质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不能很好的对农药参数进行定性。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环保、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相比,缺乏独立专业执法机构,缺专业执法人员,缺执法装备,缺执法经费。造成农业行政执法能力低、水平低、权威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建立有效运行机制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但目前市、县财政没有落实,配合不到位,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难以有效、及时落实。检测设备陈旧、条件简陋,没有办案经费,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取证、检测设备,检测能力不强,不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每年需经费在120万元左右,而现在每年只有3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造成很多工作内容无法实施。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很多,职责的界定不清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仍然不能形成日常性、常规性执法,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造成“出台前无法可依,出台后有法难依”。

三、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重视和大力支持,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健全检测体系,切实开展好适应新形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总的思路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以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主导,县区农产品质检站为骨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增强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意识,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紧密结合法律贯彻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难、宣传教育工作,使宣教活动常搞常新,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水平和监管行政执法能力。

(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管链条长、时间跨度大,需要一个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支撑。要尽快出台已经起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细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行为有要求的,监督检查又必须实施的,行政处罚和法律罚则中有明确规定的.都应当有规范性的、操作性的规定,以便各方遵循、实施和对照检查,使法律进一步具体化,以确保各项规定具有可操作性。要通过加快立法,健全体系,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各方面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创。

(三)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控制好农产品质量,建设一支稳定的农产品监管队伍至关重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中,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途径,充实技术力量,做到编制、人员、经费等到位,并切实提高其权威性。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力量,完善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数量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整体提升。

(四)要积极争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产品质量监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智联水平方面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这就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业监管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这也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特征及现状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征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越来越重要,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保障要从监督管理层面着手实施。农业监管就成为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这对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中,生产监管第一线进行强力威慑及处罚,是农业监管的重要特征。通过严厉监管及处罚能避免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的管理能力[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农业监管是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目标的基础,兼顾监管职能及宣传教育的职能。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

从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行政监管的体系没有完善,一些乡镇农业监管并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及人员,对乡镇的农业综合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有着很大影响[2];再有就是农业监管的装配相对落后,对农业监管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很难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外,一些农产品的监管工作专业性强,在具体的监管工作实施中就存在着诸多的薄弱环节,没有严格按照监管制度执行,这就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有着很大阻碍。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2.1加强体制改革,实施联合监督

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面,就要从体制改革层面着手,构建联合监管的机制并加以落实,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从具体的措施实施层面来看,就要将监管示范县作为重点,对农业监管的力量进行整合,构建多部门合作和共管的协调机制[3]。农业监管部门对自身的优势能充分发挥,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产地准出管理,从多方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2强化农业监管队伍的完善建立

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方面,要能从多方面着手,对监管队伍的建立层面充分重视,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为实际的监管效率水平提高打下基础。对监管机构办事效率要进行提高,对农业监管监管人员整体培养及培训计划科学制定,能让农业监管人员有训练的场所和机会,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为农业监管的整体效率水平提高打下基础。

2.3加强监管网络的建设

在当前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农业监管提供技术支持,这是提高监管力度的重要举措。在构建安全监管的制度过程中,要能指导各类农产品生产者构建完整的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及生产档案等体系,构建严格的市场准入考核制度,对质检体系的建设工作实施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实际的监管工作进行结合,这就能提高监管的效率水平。

2.4注重考核制度的落实

为提高农业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在考核方面加强,对相应的责任进行落实。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是提高农业监管效率水平的重要保障。结合实际构建科学化的监督考核体系,提高农业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对考核机制制定之后,还要能进行落实,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责任进行落实,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可制定激励机制,对监管人员进行鼓励,从多方面重视制度的实施,就能为保障农业监管的效率水平提高。除此之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还要从法律层面进行加强,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管质量。

3结语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对农业监管的力度进行加强,就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率水平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的农业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贾林.加快辽宁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4).

[2]杨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5(20).

[3]李长健,罗洁,梁菊.关于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上一篇: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下一篇:自媒体的专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