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信息范文

时间:2023-03-10 04:54:50

农产品信息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1篇

关健词:重庆;农产品;资源平台;构建研究

1国内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现状分析

1.1我国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的应用现状最新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信息类网站超过1万个以上,这些网站涉及到养殖、树苗、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供求信息、招商引资等信息。这些网站为实现农产品增收、农产品流通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金龙网、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中国农产品信息网、中国农产品科技信息网等。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信息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当前全国上网人数接近12亿,网民规模为5.64亿,其中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6%,规模达到1.56亿,从事与农产品相关在线网络培训所占比例仅为21.29%,这说明我国的农产品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还不够成熟,农产品信息资源共享还没有真正得到广大农民和农产品厂主们的重视。重庆网民数为1195万,重庆网民网络普及率40.9%,网民普及率全国排名15,说明重庆的农产品资源共享需要进一步提高,构建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非常有必要。1.2我国农产品资源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的文化水平不高、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科学技术水平很低、农产品信息闭塞,导致我国农产品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流通环节长等现象比较严重;农户负担重、收入困难,影响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单个农民农产品信息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产品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1)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不高。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网络普及程度不够,能够使用的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不多。(2)可获取的网络资源缺乏。网络资源不多,需要上网支付的费用高,致使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营成本相对比较高。(3)农产品体制正处于转型期。重庆市是全国城乡统筹的试验区,虽然部分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进行了土地改造试验,但是大部分地区落后的小农经济仍然存在,大部分农民仍然是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生产,并且这部分种地的农民是老弱妇孺,农产品科技知识掌握较差。(4)我国的农产品资源共享平台两级分化严重,第一种是简单的新闻信息共享,缺乏实际的内容,对农民来讲就是一个没有用的网站;第二种是简单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品共享,农民不愿拿产品展示,也不敢拿产品来展示,即使有产品展示也不敢在网络购买;第三种是面向企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资源共享平台,然而当面的农产品仍然是以小农产品为主导,单个的农户比较多,农产品公司比较少。(5)农产品资源平台内容匮乏,没有实际内容,大部分农产品资源平台不是政府的文件,就是简单的新闻,对农民来讲,上了网站也看不见有价值的内容。

2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构建

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构建的总体目标是采用空间数据库和“3S”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围绕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一个集GIS、MIS、RS、ES为一体的主流技术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全面、规范、高校、快速、准确地展示重庆市农产品信息资源,实现重庆市农产品信息资源贡献,为重庆农产品信息化、高效化打下基础。2.1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逻辑结构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自上而下主要包括信息表示层、平台功能层、平台支撑层三个层次,信息表示层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信息资源使用者的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进行输出。平台功能层完成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的应用功能,是整个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的核心。平台支撑层为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提供运行环境,比如通讯设施、计算机网络、GIS系统、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数据库等各种开发工具。2.2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数据库架构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实现农产品信息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做支撑,将不同的数据从逻辑层次上划分为专家知识库、模型库、决策业务数据库、农产品管理业务数据库、基础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知识库包括概念性知识、规律性知识、规则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4类。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模型库主要有灌溉决策模型、施肥决策模型、病虫害预测模型、长势预测模型、农作物估产、土地评估模型。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决策业务数据库内容包括重庆病虫害预测数据库、重庆农产品生产评估数据库、重庆农产品资源评估数据库。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农产品管理业务数据库包括各类影像数、图表、图片、文字、等农产品事务管理文档。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基础业务数据库由重庆农产品科技数据库、重庆土地利用数据库、重庆病虫害数据库、重庆农村数据库、重庆农作物数据库、重庆土壤数据库、重庆气象数据库等组成。比如:重庆病虫害数据库主要有病虫害分布、病虫种类、名称、应对方法等。土地利用数据库主要是土地利用规划等信息,而重庆农产品科技数据库主要有农产品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政策等。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空间数据库内容分为基础电子地图和农产品专题电子地图。通过电子底图对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进行空间展示。2.3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架构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主要包括重庆农产品地理信息平台、重庆农产品办公自动化系统、重庆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站三个组成部分。(1)重庆农产品地理信息平台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GIS技术、GPS技术、遥感技术,将重庆的信息网络、网络通信、地理信息、三维地理地形、农作物地质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对农产品信息资源的多维度监测。(2)重庆农产品办公自动化系统重庆农产品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农产品管理人员的公文流转、邮件服务、网络办公等搬到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上来。(3)重庆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站重庆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站是重庆农产品综合信息对外的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该平台提供农产品科技推广、农产品信息共享、农产品政策互动、农产品新闻的信息服务。通过以上技术,最终实现“精准农产品”的示范效果,所谓的“精准农产品”就是把把决策支持的功能应用到重庆田间管理,对地块小区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掌握重庆作物生长状况,为重庆农作物生产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科学的决策。主要包括:平衡施肥专家系统、精准水分灌溉控制、植保专家系统、耕地地力调查。

3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构建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大国,而重庆是全国城乡统筹试验田,当前重庆处于农产品转型阶段,然而,重庆当前的信息资源使用相当落后,通过平台的建立是促进农产品信息化发展有有效途径。3.1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能扩大农产品的市场空间通过重庆市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能够在重庆打破农产品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界限,实现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的线上与线下互动,让每位农户既是农产品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3.2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能够降低农村农户与城市居民的信息交互难度农产品要想拿到城市销售非常困难,城市居民要想在农村购买绿色土特产也很困难,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不仅使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互动变得更加容易,也降低了农村农户与城市居民资源交换的难度。3.3重庆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构建能加快“科教兴农”的实施在城乡统筹的大环境,重庆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的试验田,构建农产品信息资源平台,能够更快地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的步伐,加快“科教兴农”在重庆市更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杰,臧贺藏,郑国清.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河南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2015(21).

[2]解蕙.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6).

[3]刘绍星.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现代农产品发展研究[J].农家科技:城乡统筹,2013(4).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 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网上展厅”、“农技推jl ‑,“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权威性。农产品信息的准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政府应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农业信息产品中多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提供。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要建立信息合作的常规机制,为政府权威信息创造便利。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3篇

一、美国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情况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是美国政府管理农业的一个重要抓手。迄今为止,美国农业部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体系:在机构设置上,专门成立了世界农业展望局,由该局牵头协调开展农业短期展望和中长期展望研究;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的跨部门整合研究的协调方式;在技术支撑上,拥有强大的数据、先进的模型分析工具和高素质的分析人才。

(一)信息分析预警在美国农业管理中的作用

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农业企业等提供较为充分的决策支持信息,稳定农业生产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研究和判别农产品总体贸易形势,指导农业生产。美国是世界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贸易量的1/3,其中玉米和大豆出口量占50%以上。因此,美国农业部的战略计划框架之一就是要为本国农产品开拓市场。国内市场供求的情况、政府农业政策的调整、气候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等信息,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的决策,也影响世界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官方的权威信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美国农业部认为,如果大量的生产和市场信息不能由政府部门来收集、分析与,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和真实性。尽管美国有很多私人公司也向社会市场信息,但农业部仍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体系,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和官方的权威信息。分布在全国50多个州的农业公司、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场的用户只需要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计算机,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二)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构

美国农业部由34个局(办公室)组成,共10.5万名员工,工作人员分布在农业部、各州办事处、试验站等,年度经费预算26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工作,主要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综合协调。

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与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直接相关,主要是世界农业展望局、经济研究局、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服务局、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联合农业气象中心、预算与项目分析办公室、风险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他们的工作职责分别是:

世界农业展望局(WAOB):协调美国农业部的商品预测项目(包括商品供需预测和中长期农业展望等),负责统一协调、分析与评估所有的资料,比如审查与评价每个月的美国农业部展望报告的客观性、准确性和适时性;通过卫星系统随时监测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等情况,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等。

经济研究局(ERS):成立于1961年,现有员工330人(每年经费预算7700万美元),具有独立分析和发表研究报告的职能,并享有美国国会赋予的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指挥的特权。主要职能是进行市场现状研究和展望分析,是美国农业部的经济研究机构。

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在各州设有农业统计办公室共46个,员工1100人,协助工作者约3500人(聘请的调查员)。国家农业统计局还拥有美国200多万个农场的基本资料数据库。主要职能是开展种植意向调查、作物生长情况评估、生产和库存估计、季节平均价格分析、库存数量、市场营销和屠宰数据等。

农业市场服务局(AMS):主要职责是为行业提供广泛的市场营销服务,负责国内现货市场的供求信息和批发市场的价格情况,确定经济和统计指数,开展市场现状研究和展望分析。目前已制定了600多种农产品的分级标准。

海外农业服务局(FAS):成立于1953年,在9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办公室,其业务范围覆盖130多个国家。主要职责是收集并提供国外各类农产品生产、市场贸易需求、贸易流向、全球供需状况、国外市场价格变化、贸易政策等信息,以引导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在市场上的营销活动。

农场服务局(FSA):成立于1995年,职责是执行和管理美国大宗农产品贷款/收购公司的各种项目,管理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支持项目、产量调整项目、库存和农业环保,监督联邦政府办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农业贷款。

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OCE):通过本部门和协调农业部其他部门,向农业部长提供关于经济的政策和方案,为农业部制定政策提供支持。

联合农业气象中心(JAWF):成立于1978年,主要负责向农业部提供每天天气信息,并评估其对世界各地农作物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早期预警等。

风险管理局(RMA):创建于1996年,共有员工约500人。主要职责是促进、支持和规范健全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维护和加强美国农业生产者的经济稳定,负责经营和管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

预算和项目分析办公室(OBPA):负责美国农业部财政预算,协调部门间的预算评估、立法报告和法规编制,包括管理预算、审查项目和预算相关事宜的方案和立法建议,分析项目和资源问题的替代方案,通过分析和评估决定关键政策执行与否,在履行部门预算职能的同时,向国会、新闻媒体和公众提供和阐述预算的相关事宜。

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成立于1935年,主要职责是帮助人们保护、维持和改善自然资源和环境,其下属部门土壤调查与资源评估办事处(SSRA)利用GIS、GPS和RS等地理空间技术获取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情况,建立了地理空间数据标准,为资源分析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NIFA):成立于2008年,主要职责是资助国家和地方开展研究、教育和推广活动,提供相关方案,并帮助国家确定研究、教育与推广活动中公众比较关注的、对农业生产者、小规模农业精英企业和青年等有重要影响的一些优先发展领域。

(三)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制

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在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和信息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原始数据采集工作由美国农业部内部的专业司局负责,数据信息均公布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可以免费查询下载;研究分析工作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共同负责,所有研究人员不必参与基础数据收集;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农业展望研究局牵头负责。具体情况如下:

1.基础数据采集由国家农业统计局和海外农业服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

原始基准数据采集方面,国内数据主要由国家农业统计局负责采集,国外数据主要由海外农业服务局负责。

国家农业统计局

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部门,数据类型分农业普查数据和经常性调查数据两大类。国家农业统计局迄今为止开展了27次农业普查,其中1840年-1920年期间每10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1925年起改为每5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农业普查数据库包括全国和52个州的人口、农业与农村经济、农场数量、资源与环境、农产品生产与实践等5个方面的数据,共计8000多万条(1840年-2007年)。经常性调查数据库包括全国和52个州的3大类101种农作物产品类数据、5大类40种动物性产品类数据、80多种经济类指标数据和农作物气象监测数据,共计2000多万条。美国农业部数据量较大,已在Internet网上公开的数据有:

农作物产品类数据:包括全国和52个州的28种大田作物(1866年-2011年)、36种水果(1997年-2010年)、23种蔬菜(1997年-2003年),数据指标包含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单产、价格、产量和产值等15个。

动物性产品类数据:包括全国和52个州的13种奶制品产品的产量(1570年至今),12种牲畜产品的产量、屠宰量、死亡量等(1895年至今),7种禽类产品的产量、屠宰量、死亡量等(1960年至今),特种动物(野牛)的产量、屠宰量、商业用量等、畜产品价格总指数(2000年至今)等。

经济指标相关数据:包括全国和52个州的成本数据(饲料费用、肥料费用、燃料费用、劳动力费用等18项指标)、农场土地与评估数据(1850年至今,5项指标)、收入数据(2000年至今,2项指标)、劳动力数据(1989年至今,8项指标)和各种价格类指数(55项指标)。

海外农业服务局

海外农业服务局通过驻外使馆农业专员、贸易商和遥感系统等方式,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评估出口前景。海外农业服务局主要有出口销售查询系统,全球农业贸易系统,生产、供应和配送数据等3个数据库。其中:

出口销售查询系统:包括195个国家44种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数据(1999年至今),数据指标有日度、周度、月度和年度等4类,共约计4000多万条数据。

全球农业贸易系统:包括195个国家4大类60多种农产品的进口、出口和净出口等月度数据(1976年至今),数据指标有贸易量和贸易金额等,共计3000多万条数据。

生产、供应和配送数据库:包括195个国家13大类90多种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配送数据(1960年至今),数据指标有面积、单产、产量、进口量、出口量、饲料消费量、国内总消费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等,共计约1300多万条数据。

2.研究分析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共同负责,实行跨部门整合研究。

美国农业部参与农业展望研究的部门包括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服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和世界农业展望局等。其中经济研究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单位,在农业展望研究工作中承担了主要的研究任务,如每月定期《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包括水稻、小麦、油料、饲料、畜产品、棉花和羊毛、糖料等品种的展望报告。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经济研究局农产品展望类报告共111篇,学术性研究报告69篇。

同时,依靠相关研究单位和大学参与预报分析,包括美国食物政策研究所、康奈尔大学等。美国食物与农业政策研究所是由依阿华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联合组成的,主要开展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基线预测(baseline projections)以及政策分析等。依阿华州立大学的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心(CARD)负责FAPRI模型的国际部分研究,密苏里大学的国家粮食与农业政策中心(CNFAP)负责FAPRI模型的国内部分研究。

总的看,各部门任务分工有所不同,分别按计划完成各自承担的研究预测任务,由农业展望局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报告。

3.信息由多部门组成的世界农业展望研究局负责。

美国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最终审核,并经农业部长签字后。2011年,美国农业部了与农产品分析预警相关的报告共809篇,其中来自NASS、ERS和FAS的研究报告分别为461篇、229篇和119篇。在的众多信息中,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的《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及年度农业展望论坛最受世界关注。

《世界农业供需预测报告》(WASDE),经美国农业部长和世界农业展望局主席授权后,每月由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负责。该报告包括美国和世界主要谷物、大豆及其制品、棉花以及美国糖料和畜产品的供需平衡情况。参与完成该报告的有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局等5个单位。

美国年度《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一般为10年)由跨部门的商品预测委员会完成,于每年2月份对外,内容包括两年的历史数据以及未来10年的预测数据。该报告从1993年开始公布,至今已了21份报告。参与完成该报告的有世界农业展望局、经济研究局、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局、农业市场服务局、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预算和计划分析办公室、风险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院等10个单位。

(四)信息分析预警的技术支撑

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的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强大的数据支撑。美国农业部为了掌握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动态,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美国农业部拥有非常详细的农业生产、加工、价格、消费和贸易等数据,是由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等专门司局通过调查分布在全国52个州、2800多个农业合作社、200多万个农场、200多万名农业从业人员以及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期货市场等获得。农产品分析预警研究人员并不参与原始数据采集,只是使用数据。

先进的模型分析工具。美国农业部非常重视研究模型建设,并保证研究模型的独特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部开发了多国商品联接模型(Baseline模型),运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分地区分产品对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进行预测,该模型包括了43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24种农产品。美国依阿华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联合开发了食物与农业政策模拟模型(Fapsim模型)。美国农业部还利用GAMS软件开发了一个农业贸易局部均衡模拟模型,运用了经济学中的完全市场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等假设,可用于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等中长期预测,还可用于政策效果模拟分析。

高素质的分析人才。美国农业部非常重视《农业展望》报告的质量,对参与研究人员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功底有严格要求,大部分人都拥有美国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并且长期从事农业问题研究,堪称农业问题专家。

(五)信息分析预警的结果应用

信息分析预警结果的推送内容全。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庞大的信息网络,信息机制比较健全,定期和不定期向信息用户提供生产信息、加工信息、市场供求与价格信息、进出口贸易信息、科技信息、防灾减灾等全方位的信息。的农业信息涉及195个国家、60多个品种,并在法定的日期公布,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邮寄等方式获取所有的农业信息。

信息分析预警结果的渠道广。美国农业部及其所属相关机构一直把用户的需求和建议作为美国农业统计服务的最终目的和最大动力。在NASS和WAOB信息的第一时间里,通讯社记者在封闭区内把有关作物生产和预测报告用电子化方式出去。同时,NASS和WAOB快速地将报告放入因特网。用户可以在农业部有关网站上找到作物和牲畜生产估计的最新报告、供应和需求估计、气候和数据库等资料信息。报告还以传真、电子邮件和书面形式提供。此外,每个机构都建立了一个读者服务联系点,以确保公众或用户快速得到有关咨询、问题和建议的答复。

信息分析预警结果的服务对象多。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农民、银行家、学术研究、市场分析、投资者、新闻媒体等。根据的信息,农场主将适时地调整生产规模;贸易商将根据未来价格趋势,调整价格和库存;政府将根据预测信息对农场收入进行评估,以估计政府对农场主的补贴金额。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4篇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通讯设施,将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农产品交易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等一些现有的信息技术成果储备整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完善的、能满足农产品流通诸环节参与者不同需求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服务体系,对于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的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供需平衡,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统模式,提高流通效率。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

一是农民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较高,信息意识较强,能较好地运用物流信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1】。

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如美国有近300家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商业性系统,政府定期农产品物流的权威信息。各种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能方便地为农民提供各种实用信息【2】。

三是批发市场发挥了信息中心的功能。如日本的批发市场实现了与全国乃至世界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联网,能发挥信息中心功能,可以实行按样品交易,做到商物分流。目前,日本现通过联网可以实时全国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564个地方批发市场的销售量,以及海关各种农产品的日通关量,每天、每月、年度的各种农产品的销售量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1】。

四是农业合作组织是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日本的农产品行情预测系统是由“日本农协”的。该系统通过统计日本国内的大约1800个“综合农业组合”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和价格对每天农产品进行行情预测及分析。日本的每家每户都可以轻松掌握到整个日本国内农业信息市场乃至世界农业市场各种产品的需求、供应以及现市价格,在此基础上,农户就可以调整、确定自己的生产品种、产量及价格,使其农业生产处于信息明确、生产有序的最佳状态。

五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高。发达国家之所以农产品物流发展快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高。如德国的企业通过信息网络将各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全欧洲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置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上,相互间的信息交流非常方便,确保了物流信息快速、可靠地传递【3】。

六是电子商务比较发达。如荷兰,配备有世界最先进的拍卖系统、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种植主、批发商、零售商,向商界和消费者提供品牌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完成客户网上订货所需要的物流活动。由于网络访问者可以共享信息,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都得到提高,供应链变得更加活跃,及时改进物流计划、管理、调配、优选等操作也更加现实。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系统现状

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是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以及提高运作效率与效益的基础和有力保证。资料显示,我国有77.7%的市、44%的县和20%的乡镇分别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体系【4】。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主管部门都开通了很多农业与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一些农业产业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产品行业协会都承担了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责任,成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要力量。很多大中型的农业生产、销售、加工、配送等企业和集体都建立了自已的网络,提品供销信息、技术咨询和其它服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方式的改变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网络和检验检测网络基本形成,基于电子信息平台管理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渐建设和发展起来。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运用水平低下。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加之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下,目前,农民对产品流通信息的意识并不强烈。近年来,虽然各地区都相应的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点,并开通了网站,但是不少农民由于不懂得如何使用网络,从而最终降低了农民对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许多农业信息网站,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信息时效性差、质量不高,农民获取信息难度大,成本高,收益低。主要表现为:第一,各地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处理、收集、传播的软硬件设备不足,信息的分析、汇总等深加工环节多采取传统方式,电子化程度偏低;第二,信息管理缺位现象严重。各地区涉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能力差,重复建设严重,缺乏信息的深层挖掘与开发,甚至对所收集、传播的农业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5】。

三是批发市场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落后。不能及时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有调查显示,几乎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本应成为农产品物流信息枢纽,然而由于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落后,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能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更不用说发挥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作用,农产品流通活动效率低且资源浪费严重。

四是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手段较落后。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进程。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6】,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对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不够,也缺乏科学的预测性和针对性,信息服务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需要。

四、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的对策

为了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就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网络进行集成、整合,改变重复建设、小而散的局面,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尤其要加强硬、软件建设。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整合农产品物流分散运作资源,对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重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经济主体中建立信息服务点,抓好农产品信息处理和,准确地向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经营者提供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库存信息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一是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国政府都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如美国的农业信息投入总额2001年为13亿1800万美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每年用于农产品市场新闻的年度预算为2200万美元。欧盟2000年用于农业统计信息的花费总计是6151.3万欧元、用于农业和农村信息通讯方面的花费是2亿欧元左右【7】。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各级政府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的投入经费,还要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以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要将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制等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鼓励和引导科研单位、企业、个人或其他民办科研机构、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投入,扶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活动。

二是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如果大量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并且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下,对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也比较差,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工作,推动农业信息网与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期货市场建立联网,直接从信息源采集信息,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处理,及时向外和传播,不断增加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使信息供给不断满足信息需求,并带动信息需求的发展。

三是建设与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协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化己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化条件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中转站、集散地,要求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在衔接产销、调节供求、沟通信息、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都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和衔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必须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结算中心和包装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有助干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通过加强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等工作,整合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提高信息沟通与和运用效率,辅助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还能通过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生产效益。市场主管部门要牵头,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全国性或者地方性、区域性的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把所有获得国债资金扶持的批发市场的信息整合起来,整合形成农产品流通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物流、市场周转效率【8】。政府要支持发展大型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批发市场、农业信息机构、产品供应者、产品需求者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计算机联网。要重点进行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搞好市场信息咨询服务,这也是成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9】。各个批发市场要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协调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从而使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过度【10】。

四是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由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民的分散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商贩抓住农民对外界收购信息的封锁的弱点,从而压缩了农产品的价格使得辛苦种出来的农产品买不到好的价格,造成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时有发生【11】。以信息化为手段,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上实行信息化管理,可大大提高合作组织的管理能力,使合作组织较大程度地延长带动半径、增强带动能力和提高带动效益,打破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怪圈,有效化解“三农”问题【12】。政府应当尽快完善对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要在村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经营服务网点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为农民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谈判能力,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五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人才培养。当前必须着力抓好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信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信息质量意识、信息商品意识、信息产业意识,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实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高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广大农民以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把当地农村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结合起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组织相关的培训与宣传教育【13】。要结合农民拥有的电脑少,手机普及率高的特点,进行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的培训,不仅符合农民流动性强的特点,还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受众广的特点。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5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

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是直接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企业服务,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的专业性工作,县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在注重抓好信息的质和量的同时,主要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为拓展信息的覆盖面,广开信息源渠道,注重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在保障原有信息员队伍不减的同时,又增加了信息员,扩大信息员队伍,增大了信息收集的覆盖面。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针对信息员队伍的变化情况,注重抓好培训工作,保障了所收信息的质量。

(三)是加大开展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的协调力度,促进信息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根据乡(镇)换届情况,及时加强沟通与协调,使工作能正常开展。

二、各乡(镇)信息员所收集报送并被市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采用的信息情况是:罗雄镇供求类信息261条;大水井乡0条;鲁布革乡0条;板桥镇供求类信息54条;钟山乡0条;旧屋基乡2条;长底乡供求类信息5条,文章类信息1条;九龙镇供求类信息90条;老厂乡供求类信息211条,综合类信息2条;阿岗镇供求类信息71条;马街镇供求类信息51条;富乐镇供求类信息7条;县信息中心文章类信息11条,供求类信息506条。

三、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成绩斐然

通过对我县农特产品的网络宣传,让全国各地的商家了解___的农特产品,并纷纷前来购买农特产品,使农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一路攀升,激活了我县农产品供销市场,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是:1、罗雄镇农产品信息服务站通过收集发送农产品供求信息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销售额达3013万元。①油菜籽供给信息后,销售了1900余吨,主要销往湖北、上海、山东、四川攀枝花、新疆及周边省市,销售额达401余万元;②发出干姜供给信息后,卖出900余吨,主要销往河北、四川、深圳、重庆、新疆等地,实现销售额507余万元;③肥猪、猪肉加工品、山羊、仔猪、菜油、树苗、水果等供求信息后,主要销售到广西、深圳、广州及省内等地,实现销售额2105万元。2、板桥镇通过发送姜产品和辣椒供求信息后,曾有河南、重庆、山西、广西、咸阳、呈贡等地的客商前来购买辣椒和姜产品300余吨,交易额达316万元。3、阿岗镇通过供求信息上网宣传后,曾有上海、广西、四川、昆明等地客商前来购买洋芋、洋芋片、玉米、油菜籽、大豆、生猪、青辣椒等农产品,实现销售额610余万元。4、老厂乡通过在珠江源农网上农产品信息后,先后有昆明、贵州、广西、曲靖、广东、湖南及周边县市的客商到老厂联系和购买各种农产品,实现销售额589万元。5、富乐镇经过信息的作用,曾有广东、山东及省内部分厂家、商家前来购买油菜籽、芫茜等农产品,实现销售额562万元。6、长底乡信息站,通过蔬菜、水果供求信息后,实现销售额10余万元。7、马街通过在珠江源农网上农产品信息,充分活跃了农产品市场,使更多农产品成了抢手货、畅销货。曾有广东、广西、湖南以及昆明、曲靖、周边各县市的商家到该镇购买油菜籽、生猪、生姜等农产品,实现销售额416万元。8、九龙镇通过信息后,曾有广西、贵州、昆明、曲靖、陆良、师宗等地的客商前来购买生猪、黄玉米、生姜、油菜籽等农特产品,实现销售额184万元。9、县农信中心、县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到各地收集信息506条,曾有玉溪、上海、香港、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贵州、新疆及省内的商家前来购买或订购姜产品,油菜籽、菜油、玉米、银鱼、树苗、花木、布依五色花饭、蜂蜜、生猪等农特产品,实现销售额1714万元。同时,县内的商家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在春节和油菜花旅游节期间纷纷从广西、湖南、湖北、福建、呈贡、开远、会泽、宣威、陆良等地购进蔬菜、水果、生猪等农产品,满足市民生活需要,激活了市场,实现销售额1362万元。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由于有的乡(镇)对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的认识不足,致使信息工作滞后:有的乡(镇)较过去工作情况有下滑趋势,甚至有的乡(镇)自XX年开展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以来,就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从而影响到全县的整体工作的发展。

二是部分经销商诚信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外销。

五、下步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大众传媒传播现状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网上展厅”、“农技推JL‑,“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权威性。农产品信息的准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政府应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农业信息产品中多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提供。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要建立信息合作的常规机制,为政府权威信息创造便利。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7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产品系指生产量、消费量、贸易量、运输量等较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

第三条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农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第四条商务部委托有关组织(以下简称受委托组织)负责*农产品进口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核对等日常工作。

第五条进口《目录》项下*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向受委托组织办理本企业基本情况备案。

备案内容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名称、企业海关代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和统计负责人姓名与签字等。

第六条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填报《*农产品进口报告统计报表》(格式见附件),报告事项主要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联系人、联系方式、商品名称、商品编码、贸易方式、贸易国(地区)、原产地国(地区)、合同号、合同数量、合同船期、装运港、预计抵港时间、实际船期、装船数量、进口报关口岸、进口数量和实际抵港日期等。

对外贸易经营者应通过相应电子报告系统向受委托组织进行报告。如无法通过电子方式报告,可下载报表传真报告。

第七条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在下述情况发生后三个工作日内履行进口报告义务:

1、签订进口合同;

2、货物在装运港出运;

3、货物抵达目的港;

4、报告事项发生变更。

第八条对外贸易经营者应严格遵守规定,及时、准确报告有关进口信息,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迟报和拒报。

第九条受委托组织应向商务部报告*农产品进口的信息情况,并提出建议。

第十条商务部定期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农产品进口信息专栏”对外《目录》项下*农产品进口信息。

内容为:预计进口数量、预计货物到港时间、实际装船时间、实际装船数量、装运港、原产地国(地区)、主要口岸进口情况等。

第十一条受委托组织根据海关、质检相关数据核对*农产品对外贸易经营者报告情况,向商务部报告结果。

第十二条对外贸易经营者违反本规定,虚报、瞒报、伪造、篡改、迟报和拒报*农产品有关进口信息的,商务部应向国家统计局通报。

统计部门依法对违法对外贸易经营者处以行政处罚后,商务部可以禁止违法对外贸易经营者自行政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期限内从事有关的对外贸易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对外贸易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商务部按照《对外贸易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公告办法》的规定公告,并通知海关、税务、质检、外汇、工商等部门以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中介组织、银行等单位。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商务部举报对外贸易经营者虚假报告进口信息的行为。

第十五条商务部及受委托组织有关人员应当为履行进口信息报告义务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向任何企业、机构和个人透露对外贸易经营者报告的信息。违反上述规定的,依照《外贸法》第六十五条及《货物进出口条例》第七十条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本办法适用于《目录》项下以各种贸易方式进行的*农产品进易,包括由境外进入保税仓库、保税区、保税港区和出口加工区等。

第十七条《目录》、受委托组织名称以及*农产品进口信息周期由商务部以公告形式。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年8月1日起实施。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平台;安卓系统终端;服务平台;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75-02

1 研究意义

原生态农产品行业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行业,且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在其中的发展有一定的地位。我国的原生态农产品产量和贸易量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然而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的发展却很缓慢、很落后,使得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短板。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的原生态农产品在经过采摘、到存储、再到运输、最后再加工等流通环节之后,其损失严重,单在物流环节的损耗巨大,与发达国家原生态农产品损失的损耗率相比差距是非常的大。 在中国原生态农产品的非常丰富,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或者是由于物流信息的不畅通,就造成了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地农产品运不出去的现象,在需要农产品的地方就出现了农产品运不进来"买难"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研究,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经验模式,结合通讯时代的发展,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服务平台,这有利于我国原生态农产品信息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 基于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2.1功能性需求分析

本论文的目的是设计安卓系统终端下农产品信息平台,前面已经对实现该功能所需要的技术进行了分析,那么通过前面谈到的技术,该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是用户在手机平台上查询农产品信息,用户对自己需求的农产品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交易。本系统还提供了卖家的详细信息,用户可以直接和卖家进行电话交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2 性能性需求分析

对于安卓系统来说,系统资源天生的匮乏与性能的提升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且安卓系统的存储容量较为有限,尤为重要的是,存储空间越大,意味着系统文件的并行发送量越大,这将远远地超过系统总线的负载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建模简化来节约存储空间,从而实现信息在系统模块间的快速传输。

2.3 数据库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的整体需求分析来看,我们要实现数据库支持信息平台,提供功能齐全的数据表:农产品信息的数据表,用户数据表,物品表等考虑到方便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的应用,以及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实用性,平台应采取基于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平台服务平台B/S模式,即Web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ver.简称B/S模式。B/S属于方便易懂客户端,又是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体系,易于平台建设,利于对后台数据库的调用、管理和维护,又起到简洁、实用、安全等功能。

3 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3.1 农产品市场模块

此模块主要的农产品来源、质量、价格、品种、类型、数量和供求双方所需的关键性信息,对市场动态做一个预测的分析,主要要能够对农产品市场起到一定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引导生产者调整生产农产品的起点结构、减少短期供给弹性损失、增加生产者收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营销变动的多重作用。

3.2 农产品物流供求信息模块

在此模块主要对农产品信息的管理和信息的交换,这里的信息来源范围广、相对分散、主体复杂、方式多,采用数据库集中方式,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数据库、日常管理日志和运行流程进程表等高效率功能,在统一管理上又要做到安全可靠,这是建立信息平台的重点也是难点。农产品的许多属性都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在系统后台数据库中要建立区分和规范信息供应的轨道,防止错乱、无序、无用的信息产生,建立信息的快捷服务、查询服务、统计服务等诸多服务机制,让农产品物流供应信息更加高效的运用,提高平台的运作速度,是在繁多信息对良好信息平台的考验和要求。

3.3 决策处理模块

通过对信息的运行管理,统计分析变动信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的惠农政策,合理分配资源,科学的决策,找到农产品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利益提到最高的科学技巧。要分析到农产品投资的最佳方式,便需要熟悉农产品流动运作的人才,人才就是农产品的新活点,从生产到销售都少不了人才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产品市场人才,所以建立一个专业人才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专业人才带领下才能更好分析出最佳的决策处理方式。

3.4 反馈评估模块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农产品物流信息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动的信息来源情况下,平台应该及时更新市场数据,对一些不易发现的薄弱环节,要阶段性的评估检查。平台是为用户服务的,要让广大用户积极参与进来,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台不足、短板、无效之处在此评估反馈,从而为平台进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实用、可行、可信的保障。

3.5 安全保障模块

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做好农产品网上的信息安全的核心功能也就是做好信息安全的保障,可采用会员机制管理,对会员用户实行“数字身份登录验证、数字签名收发信息、数字加密传递信息”的理念,实行时采用“公开密钥”技术,对如金钱、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更要加强安全的管理,在“公开密钥”技术上再加上不对称加密、数字信封和双重数字认证等安全措施。并加强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水平,能够保证交易信息、会员信息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在信息处理时提供可靠的依据。

系统功能模块图表示如下:

4 安卓系统终端下原生态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展望

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中国,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农业产品在传统农产品交易模式下,又整合了先进、快捷的网络技术,搭建了信息应用平台,逐步完善了足不出户,买到天下物的网络交易平台。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 是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灵魂。是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对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市场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共同支持与努力,也将对我国的城镇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生态型经济建设的改。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宁,黄立平.基于信息网络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26(2):126-129,144.

[2] 周欢,黄立平.构建新型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J].江苏农业经济,2005(6):28-29.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9篇

1我国农业信息供求特点

幅员辽阔,农产品市场需求差异大;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各异,农产品品种丰富;自然条件变化对农产品整体市场价格影响大,信息传播空间大、时间长;农业生产经营以农户为主体,分布面广、终端用户分散。上述农业基本生产经营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产品信息供求具有需求旺盛、需要大范围集合两大突出特点。由于受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制约,信息传播不畅通、不及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户以及农业宏观调控部门―各级政府以及农业行政部门信息供给不足,导致农户产销不对路、农产品销售难、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偏差等因素导致的伤农害农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期货市场机制优劣分析

期货市场,作为商品信息集成的一种有效机制,经过经济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社会参与度高、信息反映迅速、集成范围广、真实有效等突出特点,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信息集成的主要方式。但是受其投机机制的影响,期货市场已逐步转变为一种金融工具,各国期货市场中具有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的农产品,已逐步退出其主要交易品种,丧失了农产品信息集成的功能作用。由于我国期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问题尤其突出,全国三个期货市场,全部农产品交易品种仅有8个。其中,上海期货市场仅有天然橡胶一个品种,郑州期货市场仅有小麦、白糖、棉花3个品种,大连期货市场仅有黄大豆、豆粕、玉米、豆油4个品种,基本不具备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集成功能。

3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基本构想

创建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的基本构想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资源,借鉴期货市场信息保障机制,剔除制约其发展规模、涵盖范围以及投资巨大的会员制、实物交割和合同对冲机制,保留其信息集成和真实性保障机制,使之成为具有高度保真机制和单一信息集成功能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以此实现农产品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笔者认为,这一市场应当由以下几个功能部分组成:

3.1信息集成不采用会员制,实行信息保证金制度,信息资格向全社会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开放。即:需要农产品供求信息的任何社会成员,只要按市场管理者的规定交纳一定的信息保证金,即可委托交易市场管理者在网络上供求信息。实行这一机制的目的是:解决期货市场农产品涵盖面小的缺陷,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信息集成功能,实现农产品信息集成功能的最大化。

3.2信息保真核心是吸纳期货市场经验,实施信息保证金制度,确保交易市场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保证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成败的关键和核心机制。具体内容是:信息前,信息者必须按照市场管理当局的规定标准交纳一定数额的信息保证金;缴纳信息保证金的标准,由市场管理当局依据信息者要求的农产品交易量和当日本交易品种市场最高成交价格计算的预售预购农产品总价,与市场管理当局确定的当年该交易品种综合利润率标准的乘积确定。信息保证金交付市场管理当局保管,如交易双方实际履约或在约定期内未成交,如数退还给信息者;如一方违约,则将保证金全额支付给履约方。实行这一机制的目的是:如农产品供应方违约,将其交纳的保证金支付给采购方,使供应方产品销售无法实现销售利润;如农产品采购方违约,将其交纳的保证金支付给供应方,则其产品采购价远远高于市场价格,无法实现生产经营利润;如供求双方获取信息后不再寻求交易市场帮助,要求按未达成协议业务执行,直接退回保证金,则交易市场不负责信息失真的经济责任,交易双方都将承担较大的信息欺诈风险。利用这一市场机制,制约和消除信息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性,实现市场信息的真实性。

3.3信息办理上述手续后,由市场管理当局利用网络技术涵盖面广、传播迅速等突出特点,在市场网络上信息,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大范围、多品种、迅捷化交易传播和全社会均匀配置。

3.4交易服务这也是网络交易市场必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谈判场所服务。即,市场管理当局应设置一个良好的专用场所,供有交易意向的信息者进行谈判协商;二是不参与实物交割。信息供求双方就交易数量、价格、时间等信息达成共同意向后,再就交货地点、商品质量、结算等实物交割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市场管理当局不参与实物交割谈判,但达成协议后应对协议备案,作为纠纷处理法律依据。三是纠纷调解服务。交易纠纷的解决,涉及保证金制度的执行。市场管理当局应当参与、记录供求双方交易谈判全过程,并建立纠纷调解机构。当发生纠纷时,应首先执行纠纷调解程序,调解成功,按调解结果结算保证金;调解不成功,执行法律诉讼程序,按法院判决结果结算保证金。

3.5市场化经营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按照股份公司形式设立,其盈利机制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约定期内,信息者未实现交易,则市场管理当局按照信息保证金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二是交易实现,市场管理当局按照实际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三是服务费可从保证金中直接扣缴,以确保交易市场经营利润的实现。

3.6信息汇总分析网络交易市场应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即:定期分析汇总市场交易品种、交易量、预售预购价格以及实际成交价格等重要的农产品供求综合信息,为全社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及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4 网络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异同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网络交易市场经营机制是期货市场经营机制的一种简化,其共同点是:均具有信息集成和保真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有效配置问题。其差异是:网络交易市场剔除了期货市场会员制、投机机制和实物交割机制,从而规避了期货市场参与商品交易全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可以有效解决期货市场涵盖面低的问题。即:不实行会员制,可解决期货市场对会员资格要求过高,不适宜我国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体制,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参与的问题;不参与实物交割过程,可以规避实物交割场所对经营规模较大,创建期货市场投资过大,不适宜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信息资源配置需求等问题,使网络交易市场成为单一的农产品信息集成工具;不设置合同对冲结算机制,可以避免期货市场投机机制产生的即期价格失真和金融投机等问题,使网络交易市场准确反映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和实际成交价格。

5结语

农产品信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SSH;功能需求;MVC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11

[中图分类号] TP3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33- 04

当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而农业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过程[1]。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对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2]。为推进罗定市的农业信息化进程,本服务平台以罗定市优质稻、肉桂等具有发展潜力和增长后劲的优势农产品行业为对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构架基于WEB方式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产品流通、农资配送、生态旅游、产业规划指引、科技培训等一系列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产业链环节的综合信息服务。

1 服务平台核心业务

本项目建设的面向罗定市的特色农产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主要实现4种类型业务服务,满足优质稻、肉桂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需求,各业务具体要求内容分析如下:

1.1 科技培训服务业务

为实现科技培训业务,要求系统建立培训师资库和培训资料库,依托各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力量,可开展特色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方面的各类培训,有集中培训、专题培训、分散培训,各农户、基地或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参加培训。

1.2 特色农产品生产服务业务

农产品生产服务业务是指生产技术各方面的专家给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开通专家在线技术咨询,直接为用户提供生产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解决方案。

1.3 特色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务

特殊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务是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产销对接的一个渠道,可以实现有3种销售模式:①生产企业的直销模式。由生产企业建立企业直销点,在平台上公布产品介绍、联系方式、通过联系可实施对接销售;②专营、专卖模式。纳入特色农产品专营店、点、柜等实体店建立的销售网络,这些定点销售单位是经考核评定符合要求的“平台产品销售企业”,这些单位将实行统一标志、统一布局,便于消费者辩认,以保证安全消费;③电子商务的配送模式。主要是通过销售网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快捷的订购服务,以电话、网上购物形式进行产品的选购。

1.4 特色农产品资讯生活

这部分主要是依托高校研究专家,开展行业信息情报分析和技术信息情报等工作,并建立特色农产品行业资讯服务,为优质稻、肉桂等特色农产品提供咨询展示,以及相关的旅游生活内容等资讯。

2 平台功能需求及系统用例图

基于以上4种核心业务需求,通过对平台需求的详细分析, 按照功能的不同, 我们将本平台划分为基础设置模块、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生产服务子系统、科技培训子系统、产品流通子系统、资讯生活子系统6个模块, 有些模块的数据之间存在联系制约的关系,其中系统权限子系统模块采用了RBCA权限管理模型[3],其他满足业务的各子系统部分都提供了支撑业务开展的类别管理、数据维护、查询的功能。

本平台的角色繁多,包括负责运营的超级管理员、农户、培训机构、农业技术人员、农场等,其中超级管理员需要涉及所有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因此本文用超级管理员的用例图展示了平台的需求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3 平台架构设计

本平台采用MVC(模型一视图一控制)设计模式, 将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按照模型、视图、控制的方式进行分离, 这样系统被分成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3个层。模型层进行业务流程状态的处理以及业务规则的制订,视图层代表用户交互界面,控制层则从用户接收请求, 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 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同时要求平台管理有良好的扩展性,当需要添加或删除某些功能时,能够在不变动系统整体架构的情况下,能比较容易地引入新功能或者修正相应需要修改的功能[4]。

鉴于 J2EE 经典的 EJB 架构存在比较多的缺陷,目前许多专家和开源组织试图开发出一些轻量级的、灵活的框架来替代EJB框架[5]。因此本平台使用Struts+Spring+Hibernate三大框架技术进行系统架构的设计及系统的实现。基于 MVC 设计模式的表示层框架 Struts负责系统展示层的页面及数据处理;而基于 IoC 的业务逻辑层框架 Spring则统筹对系统进行管理。数据持久化的管理操作是繁琐且不可缺少的,本系统采用的基于 ORM 的数据持久层框架 Hibernate的ORM很好地为我们解决了90%的数据持久化问题,能使技术人员实现系统时在数据持久化方面的工作量少了很多,远离了复杂繁琐的数据库的CRUD操作的实现。

在实现过程中,本平台采用4层结构,主要分为页面显示层、展现层(也称为控制层)、逻辑层、持久化层,后3层架构关系如图2所示。

(1)页面显示层:即Jsp页面。此层负责系统数据的显示以及可以通过javascript、jQuery等前台开发技术,对用户在页面操作的数据请求进行第一次处理,主要是对不符合系统规则的数据进行处理,不符合的处理结果即刻反应给用户,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最后再将符合的处理结果发送到展现层即控制层。

(2)展现层(控制层):即Action层。此层负责接收用户从页面发送的需要访问的数据请求,然后通过调用逻辑控制层,将请求转发到此层,最后接收逻辑控制层的调用结果,再将结果显示到用户请求的目标页面。本平台采用Struts 2技术实现Web层的Action有3种选择:一种是裸类,不继承或实现任何类;另一种是实现com. opensymphony. xwork2. Action接口;再一种是继承com.opensymphony. xwork2. ActionSupport类,而这个类又实现了com. opensymphony. xwork2.Action接口。

本平台抽出了一个基本action 类(继承ActionSupport),该类持有基本model类和基本service类,并重写了execute方法。

开发人员编写的action必须继承此基本action,并重写execute方法,再将model和service传入即可。如:

(3)逻辑层:即Service层。此层负责对Action层传来的数据请求进行第二次处理,不符合的处理结果返回到上一层,符合的处理结果通过逻辑条件控制调用数据持久化层,将请求转发到此层,然后接收数据持久化的调用结果,有时需要对调用结果进行再一次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到Action层。此层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提供系统各个模块数据的管理,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运行,提供各个业务的逻辑控制及处理,负责系统运行的处理。本平台采用Spring的IOC容器来管理业务逻辑Bean,主要作用是初始化相关资源,提供事务保证。

在框架中,严格遵循面向接口编程的原则,所有的业务bean,都是接口先行,所以模块编写的时候,需要先写一个接口,然后写其实现类。如接口IAdminService,实现类AdminService。*Service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分类,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类 *Helper类。*Service通过该对应的model的actName属性来区分不同的动作和跳转逻辑。*Helper已经预定义好了最常用的6种活动,toAdd,Add,toModify,Modify,ShowList,Del。另外,这里也是与Dao层直接联系的地方。

(4)持久化层:采用Hibernate实现。框架做了对于基本CRUD的封装,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模块没有特殊的要求,只是普通的增删改查,那么无须去写DAO操作。

在框架中,原则上每个模块需要实现一个【模块名DAO】这样的一个持久层类,继承自框架的BaseDao,自动获取相应的CRUD能力。这里主要是封装了Spring对Hibernate的封装,以及实现了一些基础的CRUD逻辑,其他的DAO继承该类将自动获取这些功能,只需要关注本模块需要的一些特别的持久化操作。

基于以上的轻量级 J2EE 架构是对各个常用的服务进行轻量的封装,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松耦合,使得开发就像组装机器,轻盈简便,具有如下的优点:①开发过程简单化;②提高生产力;③可组装性强,有良好的扩展性;④有利于单元测试;⑤采用开源的SSH框架,费用低廉。

4 平台实现效果

目前平台运行稳定,其中前后台运行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

5 结 语

好的设计模式和成熟的框架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度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基于SSH框架开发的特色农产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同时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管理和维护, 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体现了SSH架构的优势。本文详细介绍了罗定市特色农产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需求与实现过程,本平台经过试运行,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熙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文献综述[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9):163-

165.

[2]高万林, 李桢, 于丽娜,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

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257-261.

[3]邵奇峰, 韩玉民,郑秋生.一种混合授权的RBAC模型及其UML建模[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39(5):419-423.

[4]郑建华,陈尔晓.基于MVCA模式的多层WEB系统架构设计[J].电脑与

电信,2012(7).

[5]孙卫琴.精通 Struts:基于 MVC 的 Java Web 设计与开发[M].北京:电子

上一篇:鲜活农产品范文 下一篇:农产品购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