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2 04:53:32

马克吐温的故事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1

马克・吐温是美国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辛辣嘲讽。而在现实生活中,马克・吐温却是一位非常慈爱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幽默、轻松的情趣。

马克・吐温有3个女儿,苏茜、克拉拉和琼,他非常喜欢她们,经常和她们一起做游戏,给她们讲故事。在马克・吐温看来,故事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他经常在写作的间隙,让女儿们随手翻出报纸和杂志上的图片,指定题目让父亲编一个故事。马克・吐温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十分新奇有趣,女儿们也在故事中了解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

马克・吐温的3个女儿始终在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中成长。她们的母亲奥丽维亚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对管教孩子有着自己的理论。马克・吐温夫妇从不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教训女儿,但当女儿犯错时,他们也毫不姑息,并且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她们记住教训,那就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惩罚的方式。

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决定带孩子们去农庄度假,这让她们非常兴奋。因为她们可以坐在堆满干草的马车上,一边晃晃悠悠地驶向郊区,一边欣赏沿途美丽的田园风光。准备出发的那天早上,一家人正在热闹地收拾东西。但不知什么原因,大女儿苏茜突然和妹妹克拉拉吵了起来,还伸手把妹妹打得哇哇大哭。之后苏茜很快向父母承认了错误,但按照家规,她仍然需要接受惩罚,而且还需要自己选择方式。苏茜提出几种惩罚的方式,其中甚至包括了放弃乘坐干草车旅行。

马克・吐温将苏茜说到的方法都重复了一遍后,问道:“苏茜,你觉得应该用哪种方法?”苏茜犹豫了半天,说道:“我选择不坐干草车旅行。这对我来说非常痛苦,但也能让我牢牢记住,今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很多年后,马克・吐温回忆起这件事时仍然感到很痛苦,他非常理解苏茜选择的惩罚方式有多大分量,却仍然坚定自己和妻子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惩罚的方法,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

妈妈烦恼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2

关键词:马克·吐温,结构,主题,人物刻画,语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豪威尔斯称他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这部长篇小说写在马克·吐温创作的鼎盛时期,无论在写作结构,主题还是人物刻画和语言等方面都凸显了马克·吐温的独特风格,展现了他不受拘束,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故事背景是美国19世纪50年代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故事以冒险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反抗拘束,向往自由的白人小孩哈克和试图逃脱奴隶买卖的黑奴吉姆两人结伴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历经各种磨难,寻求心中自由之地的故事。展示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的讥讽和对奴隶制度的憎恶。

一、插叙的故事结构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其他的叙事类小说不同,故事的开首并不是寻常的引入人物事件,而是主人公对另外一部小说的回顾,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故事性。而上部小说中哈克得到的金币也巧妙地成为这部小说中哈克的父亲醉酒后虐待哈克,导致哈克逃跑的引子。叙事不是以第三人称出现,而是叙事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通过叙事者的讲述有意识的让读者身临其境,更真实的体会到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和内心变化。免费论文参考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写作结构上是以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冒险为线索,松散的串联起发生在河上和岸上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看起来毫无关联,实际上是作者用插叙的手段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更为真实的展现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整个故事也由此跌宕起伏,情节随着漂流路线的变化而变化。整部小说看似形散而不杂乱,既避免了游历小说松散,流水账的弊端,又逼真的描述了整个游历过程。

二、“追求自由”的故事主题

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是贯穿小说始末的重要主题。哈克是为了逃离道格拉斯寡妇的束缚和父亲的打骂,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远离丑恶,罪恶的“文明”社会。吉姆是为了摆脱黑奴的命运,追求身体上的自由,到达没有奴隶的俄亥俄州。

“我从来没有一个家”,“我睡在街上或林子里,只要我想做,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这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在故事的开头,就充满着哈克对“家”种种的不满。与道格拉斯寡妇在一起,他不得不乖乖听话,保持干净整洁。跟爸爸在一起,他不得不忍受爸爸醉酒后对他的打骂和虐待。哈克想方设法摆脱道格拉斯寡妇好意却扼杀天性的文明教化的束缚,摆脱爸爸的野蛮,决定逃跑,寻找他心目中的自由之地。哈克顺着密西西比河漂流到杰克逊岛,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哈克反而觉得无比的惬意,使他远离所有的烦恼,享受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在岛上,他遇到了同样寻求自由的黑奴吉姆。吉姆作为一个奴隶,不仅身体上没有自由,精神上也受到歧视。在他将要被卖掉的时候,明知道奴隶逃跑会被处死,他也逃跑到了这座荒芜的小岛,寻找着他的自由之地。免费论文参考网。于是两个人结伴同行,沿着密西西比河漂流,寻找他们追寻的自由,独立的新世界。然而河外的现实世界扰乱了他们短暂的平静生活,让他们一次次的见识到现实世界的丑陋与虚伪,于是他们更加坚定信心继续在木筏上寻找自由。木筏撞到汽船之后,哈克在大房子里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无人束缚的日子,但是他感觉“在房子里小住一阵还行,但在木筏上,你感到更自由、更轻松、更舒服”。哈克对河外的现实世界已经完全失望,木筏成为他们的退隐之所,享受自由快乐的地方,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由世界的向往。在哈克设法解救吉姆的时候,哈克对着吉姆喊道:“你是一个自由之人了!”白人孩子搭救黑奴,这与当时社会相悖的举动表明这时的哈克已经完全扫除了心理上的歧视,他认为人人都应该平等,应该享有自由。这时他们心目中的“自由”已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意义,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更加强烈。沿着密西西比河,整个故事虽然起起伏伏,但是充斥着浓郁的“自由”之气。这也是作者在这个故事中要传达的主要思想所在。

三、简单鲜明的人物刻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没有浩浩荡荡的主角阵容,主要人物只有哈克和吉姆。哈克充满着冒险精神,极其的聪明,充满正义感而且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他蔑视传统的“教养”,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为了无拘无束的生活而逃跑。在逃离爸爸的时候“布置”现场,装作死掉,与河外现实世界丑恶斗争时的斡旋,还有搭救吉姆时的表现都表明这个十三四岁男孩特有的聪颖与智慧。免费论文参考网。一个生活在蓄奴制度下的十三四岁的男孩,与社会伦理道德相悖,经过强烈的内心斗争去帮助一个黑奴,使他真正具有了独立自由的精神。吉姆则是一个忠厚老实,不屈服于命运,具有人格尊严意识,顽强与命运抗争的坚强形象。吉姆本是衷心为主人干活的奴隶,主人打算把他卖掉,迫使他妻离子散,这也成了他反抗命运的导火索,激发了这个黑奴的自尊心和追求自由的决心。吉姆逃离命运的安排,去寻找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奴隶的自由地。

四、充满儿童特色且幽默的语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故事叙述者是个单纯调皮,想要摆脱束缚的小男孩,马克·吐温在写作的时候也遵循了孩子叙事说话的特色:简单、直接、情绪化、无逻辑,不用经过深层的推理。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使语言简单化,口语化,并且融入了他独特的幽默成分,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与小说内容,人物贴切,更加的真实化。特别是对“公爵”和“国王”的讲述中,作者把他们的欺骗与讹诈用幽默的语言描述的淋漓尽致,让他们丑态百出。哈克的语言也是典型出自孩童之口。他称这两个人为“笨蛋”,“坏蛋”,“老东西”。在吉姆说这国王身上有种味道的时候他说:“国王身上都有这种味道,我们什么方法也没有,历史书上也没有讲啊!”这样的语言活现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和心理,读者读起来都会觉得贴切、幽默和逼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仅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和文化中的珍品。故事中哈克和吉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吐温著(成时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 王长荣. 现代美国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 秦为民.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艺术风格.[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4] 赵宇. 浅析马克·吐温的悲欢人生与文学之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3

关键词: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托马斯・阿奎那;友谊观

一、引言

从古至今,“朋友”和“友谊”都是人们永恒称颂的话题。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朋友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正如我们中国人的一句友谊格言所说:“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美国人对待友谊的看法也有类似的格言:“Without a friend, the world is a wilderness.(没有朋友,世界成了荒野。)”。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人而言,朋友有多么重要。

2010年,即马克・吐温逝世100周年,《马克・吐温自传》正式出版。在这本自传中,马克・吐温也同时描写了他的众多好友,如容闳、格兰特将军、威廉・豪威尔斯、亨利・哈尔・罗杰斯以及海伦・凯勒等等。马克・吐温的诸多好友中,不仅有事业上成就卓越之人,更不乏品德高尚的贤人雅士。不同于现代人的注重利益的交友原则,马克・吐温的交友原则是追求精神层面上的德与爱,而这也与托马斯・阿奎那提倡“爱德”及“仁爱”的友谊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马克・吐温的交友原则之德性之交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代表了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几乎吸收了当时所知的所有思想资源,并且成功地将它们融入自己的庞大体系中。阿奎那无疑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他在短短49年的生命中撰写了百部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不过在他的时代,阿奎那的主要贡献或许在于他化解了那个时代的神学与哲学的冲突,让神学接纳亚里士多德主义。亚里士多德对友谊的阐发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友谊”范本之一,直到当代,哲学家们对友谊的讨论仍然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在亚里士多德的众多后继者中,阿奎那或许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位,不同于西塞罗①等思想家,阿奎那在亚里士多德友谊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到的友谊观。

阿奎那充分承认亚里士多德对友谊的分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谊分为三种,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爱的对象或原因。“为人所爱的事物必定具有某种善或好,或者自身是善、或者其善在于愉悦,或者其善在于有用。爱他人的情况也是如此,或者因为他人自身就是善,或者因为他人能给我们带来利益或快乐。”在这三种爱他人的活动中,我们分别以他人的德性,利益和愉悦为对象。友谊作为爱的活动,因为爱的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对应三种爱的对象,产生三种友谊:高尚的、快乐的和有用的友谊,俗称为德性之交、愉悦之交和有用之交。在此基础上,阿奎那认为只有第一种友谊才是完善的友谊,它是德性上相似的好人之间的友谊。高尚的友谊的基础不是他人具有的偶性的东西,而是持久的特征――德性。高尚的友谊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比另外两类友谊更持久。单纯基于利益或愉悦的友谊不是完善的友谊。

马克・吐温崇尚的正是阿奎那极力赞扬的德性之交。吐温在交友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或快乐,而是对方的高尚品德深深打动了自己。吐温的好友容闳、格兰特将军、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亨利・哈尔・罗杰斯以及海伦・凯勒等都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容闳为了祖国的留学事业鞠躬尽瘁,堪称爱国之典范;海伦・凯勒不仅是著名作家,而且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马克・吐温崇尚的正是阿奎那极力赞扬的德性之交。吐温在交友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或快乐,而是对方的高尚品德深深打动了自己。吐温的好友容闳、格兰特将军、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亨利・哈尔・罗杰斯以及海伦・凯勒等都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容闳为了祖国的留学事业鞠躬尽瘁,堪称爱国之典范;海伦・凯勒不仅是著名作家,而且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马克・吐温与容闳都是关心国家政治心系民族未来的爱国人士。在这一点上,两人可谓是志同道合。加之对中国人民的好感和对中国事务的关心,马克・吐温本人也成了留美事务局的常客并与负责人容闳成为了好朋友。1881年后,由于美国政府拒绝了清廷将留学幼童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的要求(而日本学员却可以),加上美国西海岸的“排华”浪潮愈演愈烈,中美关系一时蒙上阴影,留童计划由此面临夭折的危险。在感到清廷极有可能裁撤留学事务局时,容闳忧心忡忡地向密友马克・吐温寻求帮助。吐温带容闳前往纽约面见前总统格兰特先生,希望他能在容闳准备好的请愿书上签字,而格兰特将军也非常慷概,不仅签了字,还亲自写信给李鸿章,希望他能劝谏清庭收回成命。

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充血症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在她88年的生命中,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不仅如此,她还致力于建立慈善机构,造福残疾人。马克・吐温在自传中将凯勒称为“奇迹”。凯勒面临如此巨大的灾难却还能取得这样甚至常人都无法取得的成就,吐温在心中由衷地佩服。在自传中,吐温描写了与凯勒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并为凯勒的惊人记忆力所折服。不仅如此,凯勒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即使重病也不忘写信托吐温给予盲人同胞鼓励与祝福。

无论是容闳、海伦・凯勒、格兰特将军、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亨利・哈尔・罗杰斯,马克・吐温与他们可谓惺惺相惜。一方面,吐温被容闳等人的高尚品德所吸引;另一方面,吐温的品德也感染者身边的朋友。如作为吐温的知己之一,海伦・凯勒就为吐温的智慧所折服;格兰特将军以及罗杰斯先生也因吐温的人格魅力信任他、帮助他。

三、马克・吐温交友原则之仁爱之交

仁爱是阿奎那友谊观的核心,他说:“仁爱就是友谊。”仁爱是一种以被爱者为目的的完善的爱,它不考虑被爱者已有的价值,是一种力图在被爱者身上创造价值或善的爱。每个仁爱的活动都是由两类不同的“爱”构成――“友谊之爱”与“嗜欲之爱”,简称“友爱”和“欲爱”。“爱”作为一种“欲望”,以被欲望的东西为目的,不过对于人这样兼有理智和欲望的存在者,“爱”不仅仅是对目的的欲望,也因为目的的缘故,欲望达到目的的手段。阿奎那称对目的的爱为“友爱”,即“愿望一个人好”;对手段的爱为“欲爱”,这可以表达为“愿望让他(她)分享自己的善”。只有同时具备两者,才构成仁爱。譬如,子女爱父母,他们以友爱所爱的是父母自身,出于对父母的友爱,他们会欲望(爱)对父母好的事物,诸如健康的饮食、宽敞的居所,并以自己的能力让父母获得这些善,这就是“让父母分享自己的善”。

马克・吐温称罗杰斯先生为“最亲密、最珍贵的朋友”。在马克・吐温与罗杰斯先生长达11年的友谊中,罗杰斯先生以“仁爱”的方式深“爱”着马克・吐温。作为挚友,罗杰斯先生对马克・吐温的爱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罗杰斯先生“愿望马克・吐温好”,并且“愿望与他分享自己的善”。在马克・吐温人生最低谷时,罗杰斯先生以自己的智慧帮助马克・吐温脱离苦海。罗杰斯先生以他的聪明才智和果敢决断保住了马克・吐温的版权,这对马克・吐温今后的生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罗杰斯先生不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朋友在生活上能够过得好,而且还在帮助朋友的同时不伤及他的自尊。这一点在马克・吐温的自传中也有提及:“他帮我做这些事并没有伤及我的自尊,也没有让我有自卑感;事实上他在帮我这件事上做得很细致缜密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感觉就像我自己完成的一样。”(吴倩,194)在吐温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罗杰斯先生不但以“友爱”爱之,同时也愿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善”即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帮助朋友,为朋友献计献策。

在马克・吐温与罗杰斯先生的友谊关系中,吐温是被爱者,罗杰斯先生是爱者。在马克・吐温的自传中,我们只能看到罗杰斯先生对吐温的“仁爱”,而吐温对罗杰斯先生的“仁爱”却没有描写,但被动的一方接受对方的“仁爱”,就是不反对互享善的交往,而互享善正是友谊活动的本身。如果被爱者也能够以仁爱回报爱者,对爱者具有这两个愿望,那么以完善的“仁爱”互爱,就产生完善的友谊。当然,通过《马克吐温自传》中反映出的吐温的性格与品质,我相信马克・吐温肯定对罗杰斯先生具有这两个愿望。因此,他们的友谊可以说是完善的、仁爱的。

四、马克・吐温交友原则之爱人如己

亚里士多德“朋友是另一个自我”的观念在阿奎那这里转变为“他人是另一个自我”,也可以被表达为“爱人如己”。它指的是爱他人和爱自己的方式一致,而不是爱的程度一致。我们以友谊之爱爱他人不会像以友谊之爱爱自己那样强烈。阿奎那说“每个人爱自己皆超过爱他人;因为与自己是同一个本体,与别人则是在某形式上相似。”本体的同一的强度超过基于爱的结合,所以,一般而言,人爱自己的强度超过爱他人强度。那么,人如何做到爱人如己呢?

阿奎那认为,首先要在情感上和朋友结合,这样才可能把他人当作自己对待。人之间情感结合的方式主要有整体对部分和相似两种。整体一定爱其部分,因为任何部分的善都是整体的善,例如人爱他的手,因为手是人的一部分,手受伤就是人受伤,爱护手也等于爱护人自己。所以对部分的爱就是整体对自己的爱。亚里士多德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这种爱,阿奎那认为统治者对公民的爱也可能是这样的爱。另一种是基于相似产生的爱和结合,主要有自然产生的相似和选择产生的相似,前者有亚里士多德提到过的亲族血缘的相似,阿奎那还特别提到了全人类共享人性的相似;选择产生的相似包括任何在生活、职业、德性、目标上具有相似之处的情况,比如共同学习的伙伴、旅途伴H之间等等。相似能产生认同的力量,将他人认同为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从而产生对他人的友谊之爱和对他人的善的嗜欲之爱。

光有相似之处不足以让人爱他人,共有的相似点还必须是为人所爱的善,他才能基于此相似将他人认同为自己。如果我具有某个特点,比如我唱歌很好听,但是我并不喜欢唱歌,也对自己的这一天赋毫不在意,我就不会因为另一个人在这方面的天赋而爱他。所以爱与自己相似的人其本质是爱我们自己具有的被我们认同的善。我具有某个特点,如果我觉得它是好的因而是可爱的,当我在他人身上发现这个特点的时候,我才会觉得这个人也值得我去爱,如此才能产生让我欢喜的认同感,才可能在情感上把他人当作另一个自我。通过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善并且爱他人身上的善,人能和他人共享善,共享善的体验产生情感的结合,也就是爱。

格兰特将军与马克・吐温性情十分投缘,两人在性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两人都很幽默。在自传中,吐温描写了他与格兰特将军第一次相见的场景。当马克・吐温还不是一位知名作家时,有人把他介绍给格兰特将军。两人握过手后,吐温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而格兰特将军也保持缄默。最后还是马克・吐温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将军,我感到很尴尬,你呢?”等到第二次相见,不等吐温开口,格兰特将军说:“这次我不尴尬了,你呢?”看到这一场景,读者肯定会为将军与吐温的幽默忍俊不禁。除了幽默以外,两人在性情上都十分天真纯良,愿意信任别人。但这样的性格是不适合做生意的。马克・吐温与格兰特将军在生意上都遭人计算,最终破产。另外,两人都很善良,乐于助人。作为美国著名的幽默家,马克・吐温该是十分看重友人的幽默品质;此外,从自传中可以看出,尽管吐温在语言风格上辛辣讽刺,但吐温在生活中就像个孩子一般率真可爱且心地至善淳朴。因此,幽默、天真善良、乐于助人这些品德在马克・吐温眼中尤为重要。所以,基于这些吐温十分看重的品质上的相似,可以说,格兰特将军是马克・吐温的另一个自己。马克・吐温像爱“另一个自己”那样爱着格兰特将军。在格兰特将军晚年生活拮据,无所依靠之时,马克・吐温通过出版将军的回忆录并给予高额稿费帮助将军及其家人渡过难关;此外,马克・吐温还找来一位画家给格兰特将军作了一尊令其满意的雕像,同时也圆了将军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他把将军看作自己的另外一部分。在格兰特将军面临巨大困难时,马克・吐温甘愿与其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就像怕失去“另一个自己”一样。

五、结语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陷入了困境。朋友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淡,有的甚至为了利益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现如今,人们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意主动关心他人,在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才想到别人。一些人甚至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而当父母年老体弱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子女却不愿意回报。人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伯牙与子期之知音之交、管仲鲍叔牙之管鲍之交、左伯桃与羊角哀之舍命之交、廉颇蔺相如之刎颈之交等八拜之交在如今早已成为了过往云烟。

《马克・吐温自传》中反映出的马克・吐温的交友原则与阿奎那“爱德”与“仁爱”的友谊观不谋而合,也为现代人情冷淡的交往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符合德性的行为方式要求我们首先和他人建立一种爱德的友谊关系,德性之交使得朋友之间在顺境中相互爱慕,不断完善和提高双方的德性;在困难中也能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使其友谊之树常青;仁爱的友谊观则要求朋友之间做到“两个愿望”,即“愿望对方好”,“愿望与对方分享自己的善”。如此朋友之间定会患难与共,同心同德,感情只会愈加浓厚;而爱己如人的交友原则使人超越自我封闭的“小我”,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能如马克・吐温一般爱人如己,把朋友当作“另一个自己”看待,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整个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温暖。

【注释】

①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许多珍贵典籍,《论友谊》便是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1]罗素.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3]马克・吐温.吴倩译.马克・吐温自传[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4

马克吐温接到信后,给年轻人回了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办法去做,你肯定能得到一席之地。”马克吐温还问年轻人,他希望到哪家报社。

年轻人看了十分高兴,马上回信告诉了马克吐温。于是,马克吐温告诉他:“你可以先到这家报社,告诉他们我现在不需要薪水,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打发我的无聊,我会在报社好好地干。一般情况下,报社不会拒绝一个不要薪水的求职人员。

你获得工作以后,就努力去干。把采写的新闻给他们看,然后发表出来,你的名字和业绩就会慢慢被别人知道,如果你很出色,那么,社会上就有人会聘用你。然后你可以到主管那儿,对他说:‘如果报社能够给我相同的报酬,那么,我愿意留在这里。’

对于报社来说,他们不愿放弃一个有经验的熟悉单位业务的工作人员。”

年轻人听了,有些怀疑。但还是照着马克吐温的办法做了。不出几个月,他就接到了别的报社的聘任书。而这家报社知道后,愿意出高出别人很多的薪水挽留他。

故事中的年轻人听从劝告选择了一条独特的求职道路,把求职作为一种提高自己才能、积蓄力量的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在职位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办法值得一试。

这个故事还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求职中,许多人都想“一步到位”,但实际情况却很难办到。有的错过了星星,又错过了月亮。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创意对求职成功至关重要。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5

马克·吐温的作品有:《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百万英镑》、《马克·吐温自传》、《镀金时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冉·达克》、《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赤道旅行记》、《傻瓜威尔逊》等等。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的笔名,在美国文学史上,马克·吐温是一位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的人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所创作的文学成就是非常高的,无论是诗歌、小说、剧本,又或是散文等等方面均有涉猎。

马克·吐温的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十分广泛地传播,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百万英镑》这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展示小男孩汤姆的历险经历,表现出了自己对当时所处的虚伪庸俗的社会规范的一种矛盾感情。后者这部作品是一部中短篇小说,内容讲述的是一位叫做亨利的穷困小伙通过一次奇遇变成富翁的故事,这部作品还被收录入我国中学生英语教材当中。

(来源:文章屋网 )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6

一、《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

《竞选州长》虽然是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中他善用的幽默与讽刺。从开头交代自己与祖母的来往信件,到最终放弃竞选,并且“堕落”成为“和伍福特和霍夫曼先生一样的人”,整体的故事贯穿具有合理性,存在一定的悲情意味,却又让人感到哭笑不得。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颠倒黑白、栽赃嫁祸可以顺利实施,恐吓与勒索能够并行不悖。在财力雄厚,声名显赫的独立党竞选人马克?吐温遭受到种种污蔑、诋毁以及恐吓之后,终于难以守住最后一丝防线,最终退出了竞选,如果换做是普通民众,那处境便可以想象了。试想,如果作为大众思维导向的报纸都已经开始公开扯谎,带有倾向性及煽动性,那么还有什么是这群卑鄙的人所做不出来的呢。我们不但能够通过这篇小说了解美国社会,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

从小说的文本语言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单纯是想对资产阶级选举制度进行全面否定,更多的是对选举过程中的人为操纵以及卑鄙手段进行抨击。这种有违道德甚至是恶劣的行径,不但是虚伪的“民主”与“自由”,更加揭示了美国“民主政治”虚假的本质。因为在美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被法律条文所牢牢限制,普通人的竞选资格被层层剥夺,作为独立党候选人的马克?吐温本人,也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也正因为此,小说的中心更多的是围绕批判,而非否定。

在《竞选州长》当中,比较常见的幽默与讽刺手法的运用,更多的展现在具体的情节上。小说对大众眼中稀松平常的“自由选举”现象进行了夸张的叙写,将本身平淡的选举格调为之一提,勾画了一幅幅美国竞选活动的政治漫画,有些段落读来让人觉得十分好笑,但正是这种幽默烘托出了主人公的悲情,在经历了一系列荒诞的指责后,最终不堪重负地退出选举,风趣之余也令人倍感唏嘘。从初读时的可笑,到中段引起读者的共鸣,转而使人愤怒,到最终的悲情,小说从头至尾,无处不在陈铺一个极具讽刺内涵的故事。在经历了“声名狼藉的伪证犯”,“蒙大那的小偷”,“拐尸犯”,“具体化的酒疯子”,“肮脏的贿赂犯”,“令人恶心的讹诈犯”这一系列头衔后,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竞选者间互相攻击卑鄙手段的反感与厌恶,终于在最后,在“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之后,全文推向了高潮,积郁的情绪瞬间宣泄,我们都不禁会哑然失笑,对行使卑鄙手段的恶劣行径嗤之以鼻,共同唾弃那些教唆者的无耻可鄙。

作家以直白的写实手法将讽刺意味融入整篇小说当中,大段地引用报纸的报道来推进情节发展。在小说中的报道以及匿名信来看,其中的语言与措辞都尖酸泼辣,“现在马克?吐温先生既然在众人面前出来竞选州长,那么他或许可以屈尊解释一下如下事情的经过。吐温先生不管是对自己或是对要求投票选举他的伟大人民,都有责任澄清此事的真相。他愿意这样做吗?”“你干的一些事,除我之外没人知道,你最好拿出几块钱来孝敬鄙人,不然,报上有你好看的。”在面对这种无中生有的诋毁,马克?吐温觉得荒唐且无奈,虽然是莫须有的指责,但无论是匿名信还是报纸报道都写得煞有介事,将马克?吐温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恶棍,造谣中伤者却摇身一变成了正人君子,擎起了道德的大旗。这种利用情节语言的夸张,带来的讽刺意味无疑是巨大的。当无耻和下流戴上了道德的面具,诋毁与污蔑披上了真理的外衣,世界上是否还能容得下分毫的良知?至此,作者对讽刺掌控得恰到好处,不得不令人拍手称快。

二、《竞选州长》中的反讽艺术运用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进行故事陈铺,从正文第一句“几个月之前,我被提名为纽约州州长候选人”开始,便交代了文章会以回顾性的方式进行展现。在故事层层展开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报纸报道,小说后半段还引用了部分匿名信的内容,这种自我叙述的表达以及书面文章的引用构成了本篇小说的两个重要元素。下面,我们便回顾一下小说全文的大体情节。

首先,“我”作为独立党代表,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翰?特?霍夫曼先生竞选纽约州州长。“我”觉得自己的名声占据了绝对优势,在另外两位竞争者面前形势一片大好。“我”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祖母,但是祖母的回信言辞却很严峻。她认为和报纸上所述的那两个卑鄙的人相提并论,是降低了“我”的水平,但是“我”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继续“战斗下去”。接下来的竞选日子里,“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恶意诋毁及中伤。先是在吃早餐时翻阅报纸,偶然间看到了令“我”顿时“惊慌失措”的报道,指控我犯有“伪证罪” ,面对这种莫须有的栽赃嫁祸,“我”当时“惊愕不已”,并在当天什么事情也没有做,让日子白白的溜走。第二天,这家报纸又刊发了“吐温先生对交趾支那伪证案一事一直发人深省地保持缄默。”并于“这场这场竞选运动中,这家报纸以后但凡提到我时,必称‘臭名昭著的伪证犯吐温’。”随后,马克?吐温便接二连三地接受着被人控制的报纸的争相“揭露”:《新闻报》刊登了“我”在蒙大拿州野营时偷窃的行径,并且还造谣说“我”被涂满柏油,粘上羽毛,还坐了木杠。随后,另一条消息称“我”毁谤过霍夫曼的祖父抢劫后被施以绞刑,同时报纸上还刊登了极具煽动性的话语:如果公众义愤填膺,盲目胡来,对诽谤者进行人身伤害,很明显,陪审员不可能对此事件的凶手们定罪,法庭也不可能对他们加以惩罚。结果,当天“我”的家就被“义愤填膺”的公众抢劫,“我”还被这家报纸称为“拐尸犯吐温”。当报纸称我为“酒疯子吐温先生”,便随匿名信里的恐吓与污蔑,随即又报道说“我”烧掉了疯人院,毒死了叔父,安上了一连串“倒霉的称号”后,“我”开始左右摇摆了,“拿不定主意了”。“最终,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在这种情况下,“我”终于不堪忍受,退出了竞选。

有趣的是,小说的开始处“我”的祖母在信中告诉“我”,让“我”看看报纸上那两个人的恶劣行径,而且全文的情节也都是在报纸报道的引文中进行的,不幸的是在“我”参与竞选伊始,好名声便在报纸上一天天地被抹黑,并最终被冠上了“伪证罪”“偷窃罪”“放火罪”“杀人罪”等等一系列罪状,不但被大众唾弃,还被“义愤填膺”的公众们报复。本文所体现的反讽,是指反语讽刺,作者通过一种和其自我价值观截然相反的口吻描述了整个故事,全文通过对“我”所面临的一桩桩冤案的描述,夹杂着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冷嘲热讽,充满了风趣与无奈。幽默的同时,不禁引人遐思。

在他的故事中,人性的具体体现在面对利益时的表现上,通过对“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三者的巧妙置换,收到了十分良好的讽刺效果。把假恶丑摆在社会的正常生活中,而把真善美摆在人类的对立面,这种错位式的修饰手法,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自我常识自行逆转,达到了很好的反讽效果,也是马克?吐温本人对反讽艺术的妙用。它通过反语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自我还原事物的本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悟,使读者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作者所提出的真善美概念。在阅读时,读者应当在清楚地认识到作者本人的主旨思想同时,全面地体会作者所创造出的人浮于世的价值观体现,不然便难以对本篇小说中的反讽艺术的妙用咀嚼、消化。因为作者对文中的“善恶”“真假”“美丑”进行了颠倒对立式的编排,故此在品读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读者自我逆转的方法进行理解,才能深刻领悟其中作者表达的所谓“真”,其实是“假”,而所谓“善”,其实是“恶”,所谓“美”,其实是“丑”,他所宣扬的是假恶丑,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他所鄙夷、否定的。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第一人称进行故事陈述,通过反语讽刺进行主旨表达,这种方式首先面临的便是小说中的叙述手法其语言的“真实性”,因为阅读原因,第一人称会更加容易将读者引入故事,但是其中反讽艺术的应用又使作者对故事的真实性进行自我否定,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借助自我判断进行双向解读。

小说通过真实的故事构架填充进虚构的情节内容,读者所面临的一方面是故事中主人公的叙述,另一方面又是作者隐藏在故事中的“第二自我”叙述,这种隐藏在故事中的“第二自我”叙述是超脱于主人公话语的潜在语言,阅读者通过主人公的描述,自行对其潜在语言进行解读。在阅读过程中,当读者跟随主人公的视角进行故事情节延伸的同时,先入为主的会接受主人公的“真实性”描述,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读者发觉叙述者所表达的价值判断并不准确时,便恰恰起到了良好的反讽效果,也同时开启了作者自我解读的序幕。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中,来自四个方面的“声音”来源,即:马克?吐温、祖母、报纸报道、匿名信,其中来自祖母的声音可谓是作者反讽艺术施展的点睛之笔。

作者通过引用祖母回信的内容进行祖母的意愿表达,来自祖母的声音证明了“我”的不安,也为结尾处“我”的退出竞选埋下了伏笔。作者透过祖母的声音表达了普通民众对于竞选者“将各种无耻罪行视为家常便饭”的态度,这从一个侧面已经表达了作者对竞选所持的态度,即其本质为:相互攻击诋毁的卑鄙竞争。由祖母的话我们不难推敲,作为叙述者本人的马克?吐温实质上是一个拥有“好名声”的正派人,而报纸报道中所描绘的“我”的所谓恶劣行径是诋毁与诽谤,也从这个侧面反映出了报纸报道的不真实性,进而强调作者在小说中隐藏的“第二自我”的声音,增强了反讽的效果。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7

关键词:《百万英镑》 写作手法 创作背景

《百万英镑》作为美国批判主义现实作家马克・吐温的惊世之作,小说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叙事为主的写作手法向我们传递,成为了当时真实社会的一个缩影。文章中一个简单的人物神态描写,就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具有典型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代表,他的写作手法是那么的生动逼真,同时又是那么的简单有效。正是一个一个人物形象的描摹,才将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贯穿起来,连成一条主线,将小说的意境烘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一、《百万英镑》创作背景分析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是立足在美国本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基础上,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创作出来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经阶段下社会现实的见证,它所反映的文化本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共同的,是美国本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蹦出的文学火花,同时,又是一种跨国际的文化融合。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难以磨灭的里程碑,具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历史文学价值。《百万英镑》创作背景成为了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吐温这一经典的惊世之作的关键环节。

二、《百万英镑》的写作手法运用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历来以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著称,尤其是《百万英镑》作为马克・吐温的杰出代表作品,是最具时代特色的短篇小说代表。马克・吐温在《百万英镑》创作中的写作手法运用,巧妙地披露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现状,是作者对于当时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无言的反抗,在幽默诙谐的背后是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和批判。《百万英镑》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写作手法上,成为了美国批判讽刺小说的楷模。

(一)以夸张为主,层层设疑,巧妙布局。《百万英镑》讲述的是一个生活窘迫的年轻人一次奇妙的伦敦之旅,在一张百万英镑的巨额钞票所带来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怪癖的百万富翁”。在文章的开头,通过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将整个故事引入到了我们的眼帘,一对富有的兄弟以打赌的娱乐方式将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取出,但是他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这张钞票流通出去,他们的乐趣是想要验证这张钞票代表的到底是财富的象征亦或者仅仅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纸,而这个年轻人则沦为了这些富人的打赌工具,这体现了当时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漠视,不仅仅是对于拥有这张钞票的亚当,因为走投无路最终饥寒交迫而死的嘲笑,而是对于穷人阶级的肆意压迫和欺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向读者交待了故事的主人公“我”获得了一张价值百万的钞票,让我们明白了故事的由来,同时,更将读者的眼球吸引过来,价值百万的钞票本身就是一种夸张,但是这个夸张如何降临到了一个生活潦倒的“我”的身上成为了读者迫切想要知道的内容,以设疑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巧妙地进行了布局,激发读者迫切地想要看下去。小说的夸张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从夸张的钞票到夸张的富翁打赌情节,再到主人公的一系列社会经历,以及最后的结尾都是读者所不能想象到的。马克・吐温不愧是短篇讽刺小说的大师,故事虽然精短,但是寓意深刻,以故事情节的展开层层设疑,通过故事的延续性来巧妙地布局,以幽默的语言风格来烘托出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特征,小说可以说是一个赌约带来的际遇。

(二)以对比突出,双面情节,叙事铺垫。在《百万英镑》中,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描法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前后对比的反差明显,更加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彻底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从一个人人唾弃的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身价百万的富翁,受到了人们追捧,从生活吃住等琐碎事情到社会交际都与当时高层社会所接轨,社会地位堪比王室公爵。主人公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现实背景下,人们扭曲的金钱观,金钱成为了衡量和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拜金主义横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在社会上是毫无尊严可言的,他们被肆意地践踏、蹂躏、压榨,一度成为了有钱人愚弄的对象,但是一旦他们获得了金钱,以前曾经恶意相向的嘴脸马上就变了样,变得那么卑躬屈膝,那么谄媚奉承。在亚当去餐厅吃饭的时候,老板把他与穷光蛋挂钩,将他赶到角落去用餐,担心他无法付清饭钱还特意嘱咐“把肉做小点”,表情很是不屑,但是,当结账的时候他看到亨利拿着百万面值钞票的时候,表情夸张到了极点,态度也随之翻盘,变得恭敬、耐心,并且期待着他的再次光临,“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在小说中,作者利用叙事的描法将故事情节刻画得活灵活现,透过文章字里行间的对比功效,将金钱在当时社会中的意义凸现出来,以漠视和热情为双面线索,将那些为了金钱而阿谀奉承,被金钱蒙蔽了心智,抛弃了应有的社会道德和良知的小人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承前启后,讽刺与幽默并重。在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社会中,表现出了对于金钱的盲目崇拜性特征,他们主张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也就导致了在当时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背景下,金钱与财富才是人们社会地位的象征。在《百万富翁》的小说中,故事的主人公所接触到的形形的人物无一不被金钱所左右,显示出了对于穷人的那种漠视与冷淡,而对于富人则是热情与恭敬的鲜明对照,将讽刺和幽默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借以揭露社会丑陋,来抒发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不满,起着承上启下的贯穿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百万英镑》作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巧妙地揭示出当时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是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表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现实、价值观、人生观,揭露出在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下,金钱至上的理念。作者通过简单而寓意深刻的人物事件经历,对当时社会现实无情地批判,对当时资产阶级黑暗统治无言地揭露,极具幽默特色。通过还原《百万英镑》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对其写作手法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于小说的情感认知,促进欣赏能力的形成,实现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林文娟,刘炜.浅析《百万英镑》中反映的英美文化差异[J].作家,2011(24):50-51.

[2]何明烈,丁启红.马克・吐温《百万英镑》赏析[J].语文建设,2013(23):37-38.

[3]段莉.《百万英镑》揭示的金钱面前人性的丑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4):69-70.

[4]权立峰.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研究[D].南京大学,2012.

马克吐温的故事篇8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扭曲的价值观以及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向往。其中,应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达方式,让“镀金时代”这个词语成为美国社会的代名词。本文拟对《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深入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

一、《镀金时代》的创作背景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为读者展现是美国经济膨胀时期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镀金时代》完成于1873年,当时南北战争结束,为经济的发展扫平障碍,大量移民聚集到美国,希望可以趁机发笔横财,而当时美国西部的矿产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者,整个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膨胀,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南北战争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当时的工业生产效率,让美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吐温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手法创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镀金时代》。

二、《镀金时代》中蕴含着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

《镀金时代》中,作者应用大量蕴含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来讽刺与鞭笞当时美国社会的掠夺和投机行为,成功的刻画出西部投机者、政府官吏与东部企业家等人物形象,将当时社会的投机取巧、贫富差别、巧取豪夺刻画的入木三分。书中内容描写的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看起是“黄金时代”,实际上人性异化、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单纯,而演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

在《镀金时代》中,郝金斯老爹为了给子女带来巨额财富,期望他们“生活得像王子,受到追求和崇拜,名字在大洋与大洋之间传播”,于是乎大肆买地,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小说的主人翁塞勒斯上校一贫如洗,但是内心深处却有很多的发财计划,其中一个计划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销售假的眼药水。一些贪婪的投机者,骗取他人钱财来给自己投资,露丝的父亲正是因为想一夜暴富而屡屡被骗子欺诈。露丝不禁向父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难道所有戴着大钻石胸针的人,都是这样在餐桌上挥舞刀叉,讲话时语法错误百出的来欺骗么?”

这种哭笑不得的幽默表达方式给读者揭示出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心理的畸形,其中应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表达手法,也让马克?吐温氏的黑色幽默更加直逼人物内心。

三、以反语、讽刺表达手法为基础的黑色幽默艺术

《镀金时代》语言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反语与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这种表达手法,在《镀金时代》的卷首语中便得到了体现。马克?吐温在描写亨利与参议员的交往时,就应用可这样的表达手法:

“参议员热情好客,喜欢在自己的家中招待朋友,亨利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参议员听起来觉得非常有趣,连最忙碌的政治家们、最虔诚的人,都会抽空来散散心。”然而,亨利的虔诚,是对自己利益和金钱的虔诚,参议员所谓的忙碌,并不是为了人民而忙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畸形的虔诚与忙碌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屡见不鲜,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马克?吐温反语、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极为成功,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四、源自与小生活环境的黑色幽默语言

在马克?吐温生活的美国社会,相当一部分的民众都是早期建设开荒者,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只能够苦中作乐,后期移民时代中又到处充斥着文化冲突,因此,幽默也开始成为人们化解生活烦恼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幽默主义是早期美国人缓解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在艰难的环境下,美国社会中大量充斥着幽默、乐观的精神。马克?吐温《镀金时代》的最大价值就是多元化的幽默讽刺艺术,这种艺术的应用与马克?吐温的自身经历密不可分。

马克?吐温黑色幽默艺术的诞生正是来源于他对于美国太平洋沿岸、边境矿区与西南部的深刻感悟,当时的边疆生活异常艰苦,文娱活动匮乏,面对着生活的苍凉与冷瑟,马克?吐温产生了深刻的悲观主义情绪,交织着憎恨与愤怒的情绪。一个长期悲观的人,需要用乐观的情绪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马克?吐温开始用独特的幽默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黑色幽默能够将憎恨、愤怒和乐观的情绪融为一体,有的时候,他会用乐观的语言来描写血腥的流血事件,令人人俊不俊的同时却又毛骨悚然。马克?吐温由于对边疆生活的绝望和失落,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人们讲述这一个个的故事,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这种绝望的生活,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中既有讽刺,也有哀怨。

上一篇:都是外乡人范文 下一篇:读书手抄报版面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