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范文

时间:2023-02-22 15:22:08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议题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劳动价值论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再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不能全面的解释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劳动价值的全部问题,但对于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和精髓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具有合理科学内涵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其理论核心是围绕价值这一核心来展开的,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起点―商品价值,即商品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商品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的劳动,具体体现在劳动的二重性,也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三是价值的量的问题,主要回答价值多少的问题。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四是价值的形式即交换价值,主要解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的表现形式从简单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五是货币的本质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属于特殊的商品。六是就是价值的规律,揭露商品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发展劳动价值论,扩大化理解商品范畴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研究的商品大多数是物质产品,研究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属于范围狭隘的商品和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的劳动价值论就要求对商品和价值的范畴扩大化,在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商品不仅包括第一、二产业生产的产品,也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扩大商品的范畴,将商品划分为有形商品(物质商品)和无形商品(精神商品)。 农工商建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物质意义上的商品,是有形商品,同时科学家、画家、教师、艺术家、影视工作者、旅游、医学等也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价值是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商品范畴的内涵在扩大化,不断的深入到各行各业,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商品及其价值的范畴也在不断的扩大。

三、发展劳动价值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劳动价值学说的根本命题,马克思从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逻辑的推理论证。首先交换的是两个不同商品,按照一定的比例能够交换,说明存在等量的关系;其次两个物品存在共同的特性,这个特性可能是抽象出来的共同点,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是劳动产品或者可以抽象的劳动产品。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认识,就要求我们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首先具体劳动是指劳动的具体形式,而抽象劳动则是抽掉了一切劳动的有用性,这是效果上的不同。其次从性质上看,各种具体劳动是有差别的,抽象劳动是没有差别的,有意义的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数量。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寄于具体劳动中,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的体现。可见从社会属性来反映劳动的价值,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十分重要。

四、发展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遵循价值规律,保证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常的运行。然后市场经济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条件下,自发运行就会出现最大的弊病―失灵。这就需要政府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灵活利用财政手段、货币杠杆等措施对国民经济在结构上、总量上进行调整和控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即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最重要的是能促进按劳分配、减小贫富差距,使整个社会能全面发展。发展劳动价值论,要做到按劳分配就要求能理解劳动的的分类,劳动分为体力与脑力劳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表现在:第一、科技含量提高,体力劳动减少。第二、关系复杂化,加强管理的重要性;第三、产品社会化,为产品的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提供服务的各种劳动如提供信息、咨询、审计、评估、认证、广告、经纪及交易服务等相继衍生出来。如何做到能按劳分配,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劳动的分类,劳动的价值。

五、结束语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再一次进行认识,要充分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精髓指导我们的政策和方针的制定,同时我们对面对的问题要直面解决,充分认识到科技对价值创造的作用重视科学的管理对价值创造的意义,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信息、资源等对价值创造的作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根据当前发展形式,进一步充分认识和研究劳动价值论,找到指导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经济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晏智杰.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动态;2001年03期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2篇

摘 要 劳动价值论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本论文力求对劳动价值论做一个总结性的归纳。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商品 使用价值 价值 劳动 价值量 价值规律 价值形式

劳动价值理论是理论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一、“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两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它强调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揭示和确认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游泳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说明了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商品,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因此,是劳动为现代社会打开了财富创造之门。

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一)价值和使用价值

首先是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于商品本身的属性,同人取得它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我们在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量的规定性为前提并且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

价值又是什么呢?马克思首先讲到了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马克思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得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的结论。那么决定这种比例的,就是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这二因素相互排斥,不可兼得;但作为商品所同时具备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急事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马克思在他的书中明确提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用“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组范畴独具特色地说明了他所理解的劳动价值论是如何确定商品的价值、又如何深刻地说明了商品交换中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的。在马克思看来,形成价值的劳动不是一般的劳动,也不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而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界定不但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而且说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它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它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会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三)价值形式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指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小结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根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情况的分析,充分地向人们说明社会劳动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根源.

参考文献:

[1]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3篇

在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我们必须避开的第二大理论误区是: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看作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为了给“按要素分配”的主张找理论根据,为个人获得非劳动收入辩护,而极力宣扬“资本、土地也参加生产、也创造价值”。这里说的“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产品和收入的一种分配制度,它使每个人都依据归其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得到个人收入。

其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他主张在社会主义下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把劳动价值论当成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这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误解,是把马克思当成了一个浅薄的“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强调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决定产品和收入的分配,连主张非劳动收入合理性的萨伊等人实际上也不能否认这一观点。

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本身就说明,他的劳动价值论根本就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所有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现实。相反地,整部《资本论》恰恰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个人如何能获得利润和地租这样的非劳动收入。在《资本论》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分别得到工资、利润和地租这3种收入(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0-1001页,第296页。)。这是极鲜明的一幅“按要素分配”的图景。也只有在资本所有者必须得到利润这种非劳动的个人收入的条件下,而且是在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本身就体现了“按要素分配收入,资本家得到利润”的原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主张“按要素分配”的人的最大不同只在于,它把个人的非劳动收入都定性为“剥削”。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中之所以会有“按要素分配”,个人之所以会得到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等非劳动收入,是因为有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这些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是他们会把从这种委托中得到的全部果实装进私囊”。这样就产生了利润收入。而地租收入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土地所有权”“把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资本的口袋里转移到它自己的口袋里”(注:《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0-1001页,第928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地说明了他主张的“共产主义”最初阶段的分配方式。他在那里清楚地说明,他主张的“按劳分配”只是这个时期在个人之间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社会总产品在个人之间分配之前,必须先扣除“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这当然是因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而这个时期之所以没有非劳动的个人收入,也只能是因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非劳动的生产要素都归公共所有,个人没有什么可以据以获取收入的非劳动生产要素。

从上述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是实行“按劳分配”还是“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入”,取决于是否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里的关键在于所有制。《资本论》的全部分析都是为了说明,即使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由于资本和土地由少数人私人所有,就使资本家和地主得到了利润和地租这样的非劳动收入。所谓的“按要素分配,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入”,不过是证明了马克思的著名论断:由于劳动受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制约,“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它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注:《哥达纳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尽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私有制下“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完全可以并存,近20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界的那些主张“按要素分配”的人,却一直致力于以“3种不同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之说取代(或“发展”)劳动价值论,好象这样就可以为他们“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主张提供什么坚固不拔的理论基础。他们采取这样一种奇怪的论证方式,只是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一切非劳动的收入都判定为“剥削”,这使享受非劳动收入的人感到极不舒服。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理论上的努力,想通过否定劳动价值论来说明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

这种论证其实是西方主流经济学1个半世纪中已经用惯了的理论说法。自萨伊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就在宣传:“劳动、土地、资本都是生产上必不可缺的3要素”,“3种要素都是生产的、都创造价值,因而都应当得到报酬”。现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还进一步论证了,每一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报酬,取决于该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我们可以把这一套理论观点概括为“要素创造价值论”或“要素报酬论”。

可是实际上,一切以非劳动要素的生产性来论证个人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的学说,在逻辑推论上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把它们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比一下就可以认清这一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但承认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都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而且实际上也承认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可以增加单个生产者(包括单个资本家的企业)所生产的价值:尽管它强调在不同的商品之间,决定它们的价值的只是其生产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但是它也承认,不同的生产者所生产的每一单位同种商品都有相同的价值(在《资本论》中还把这种价值具体化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有同样的生产函数,则在以同样的劳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中间,使用更多的资本和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生产者会生产更多的该种商品,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因为每单位同种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

在马克思自己的论述中,上述情况被说成是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注:《资本论》第1卷,第352-353页,第199-202页。)。尽管讨论的角度不同,实际情况却很清楚: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中,有更多人均资本和人均土地的企业每人平均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也就是价值)。近年国内有一些学者力图据此来论证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但是他们不能否认,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不过是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每单位同种商品必定有同样的价值,承认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参与决定商品产量;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每单位商品的价值仍然仅仅取决于该部门平均的劳动耗费。

我们这里所关心的是事情的另一方面:即使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会影响价值量的大小。情况越是如此,我们越有理由发问:既然如此,为什么马克思还那样固执地否认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仔细的思考会告诉我们,如果不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归私人所有的合理性,光靠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生产性,哪怕是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也无法论证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

“要素报酬论”坚持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应当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其理由是这些要素也生产财富。在这样推论的过程中,它最喜爱使用的论点就是“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用这样一个论点来论证自己的主张,这是“要素报酬论”得到很多人支持的主要原因。

可是实际上,“要素报酬论”在这里玩弄了一个逻辑上的花招。即使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创造财富或价值的也是非人的、物的生产要素本身。按照“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与此相应的产品和收入应当归物的要素本身——土地创造的财富归土地,资本品创造的财富归资本品。当然,这样一种分配方式不仅不可行,也绝不是拥护“要素报酬论”的人所主张的。他们所主张的,是由要素的私人所有者获取物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或价值)。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就将“谁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偷偷地换成了“谁的财产生产的就应当归谁所有”的原则。这是地地道道的偷换概念。恰恰是对于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来说,这两个原则是绝对无法混为一谈的。

对于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来说,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是物,而不是人。它的所有者作为人,并没有创造财富,更没有创造价值。一块肥沃的土地可能对农业的生产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它的主人——地主却可能不作任何事情,从而对财富的创造没有任何贡献。如果这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也去创造财富,他们也只是作为劳动者而对生产过程投入了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当他们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化作非劳动收入收归己有时,他们本人对生产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并没有作出贡献。他们之所以能获得这些非劳动收入,原因并不在于他们自己生产了与此相应的财富,而是在于他们所有的财产对财富的生产作出了相应的贡献,而他们自己是这些财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由此看来,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将这一类要素创造的财富收归己有,靠的是自己的所有者权利,靠的是社会的法律和财产制度,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产要素能够创造财富。亚当·斯密就是这样看待地主从其私有的土地上得到的地租:“一国土地,一旦完全成为私有财产,有土地的地主,象一切其他人一样,都想不劳而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生产物,也要求地租”(注:亚当·斯密:《国富论》第一篇第六章,第44页。)。青年时代的马克思赞赏地引用了斯密的这一类有关地租的论述,说它“证明了国民经济学把土地肥力变成土地所有者的属性的这种概念的颠倒”(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6页。)。

有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的争论,曾经长期纠缠在劳动和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究竟谁剥削了谁上。有人甚至论证说,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的问题是工人在“剥削”机器人。明白了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非劳动要素的生产性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争论是多么可笑。在收入分配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上,问题根本就不在于劳动和非劳动的生产要素谁剥削了谁,而在于由谁、由哪些人来“剥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无论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非劳动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反正是要被人类拿去享用的。用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采用机器人,其实从有人类那天起,人类就在“剥削”一切非人的生产要素:人类总是把一切物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作为社会的产品和收入收归己有。没有这种“剥削”,人类社会就一天也存在不下去。真正的分歧在于,人类所“剥削”的这些非劳动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财富,是应当由这些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独享,还是应当作为整个社会的公共财产而由全体人民共同享受。

实际上,如果非劳动的生产要素真有什么与人的行为无关的“生产力”的话,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必定是最公平合理的制度,因为那样就可以使全体人民公平地分享这些要素创造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并不是由任何人创造的,却无论如何都要归某一部分人享用。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马克思才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下,任何个人都不可能靠对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有权获得收入,也不可能有与按劳分配不一致的“按要素分配”。

其实,那些高水平的“要素报酬论”者早已认识到,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首先靠的是这一类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要论证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就必须先证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归私人所有的合理性。最早系统论述“要素报酬论”的萨伊就指出:“处理收入的专有权利乃是生产手段专有权利或生产手段所有权的结果”;之所以要有这种生产要素私有权,是因为“安稳地享有自己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果实,乃是诱使人们把这些生产要素投于生产用途的最有力动机”,因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极其有益的制度”(注: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篇,第二章,第一篇第十四章,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萨伊的论述清楚地表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才是“个人由非劳动要素得到收入(要素分配论)”的制度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要说明“按要素分配”是合理的,先必须说明非劳动要素的私人所有制是合理的。

对不劳而获者的历史判决

尽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中高度评价了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说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有制对社会和经济的积极功能。但是,即斯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了私有制的积极作用,我们仍然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当代的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意义,它的意义恰恰在于它对不劳而获者作出了历史的判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非劳动收入是剥削,因为获得这种收入的人分享了社会的总产品,自己本人却没有对社会作出与这种收入相对应的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要说明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就必须说明对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的合理性,说明它对社会有什么积极功能。

依据现代的经济理论,我们可以确定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可以起到两方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是这些要素的私人所有者本身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人们在争取成为这种所有者时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指出,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本身有最强的动力去发挥两方面的有益功能:“监督防偷懒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这就是他们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光有强烈的动力而没有足够的能力,也不足以保证他们很好地发挥这两种功能。不仅如此,这些要素的私人所有者要想履行这两种有益的功能,还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或努力),而这些“劳动”又都总是与他们凭借对要素的所有权而进行的剥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这种剥削而进行的。这样,非劳动生产要素私人所有者本身之所以能发挥积极作用,完全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努力或“劳动”,只不过这种劳动是为他们的剥削目的服务的。这些要素私人所有者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超出我们理解的劳动价值论的判断。

我们所处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一项伟大的任务:设计有效的机制来把本来由要素的私人所有者们履行的两项积极功能与他们的剥削功能分离开来。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我们达到这一目标指出了道路。要达到我们的目标,就需要有某种范围、某种程度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有着适当的激励机制。

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例证是对土地的所有权及其收益。我们的分析说明,如果能够在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归私人所有的条件下解决好监督防偷懒问题和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对这种要素的私有制就并不是必不可缺的。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土地和自然资源,因为它们相对易于管理。正因为如此,当代西方的发达国家也普遍征收高额的地产税,或者将拍卖土地的收入收归国有。这等于将地租收入公有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消了土地的私有权。我们应当在这方面走在前头,原则上不允许土地私有,防止地租收入为个别人所垄断。不过,应当在土地制度上采取措施,尽可能在全体农民之间平均分配农村土地的收益,以作为对贫困的农民的生活补贴。

人们在争取成为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时所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他们将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发生。其它成为私有者的途径,如盗窃、掠夺、欺诈,对社会多半起着破坏的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指出,私人储蓄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由此增加财富的生产,从而成为个人在其劳动之外对社会提供的另一种“贡献”。为了鼓励人们作出这种贡献,就需要储蓄者得到储蓄形成的资本的边际产品,由社会的产品中得到相当于资本利息的收入。但是这样一来就证明了利息收入的正当性,从而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冲突。

为了实事求是地承认个人储蓄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某些利息收入的合理性,我们似乎应当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出重大的修改。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把个人储蓄看作是为社会生产所“必要”的,把利息性的收入看作是“非生产的必要费用”。

但是我们要严防由承认私人储蓄合理性而滑向放弃劳动价值论。我们很难将私人的储蓄称作一种经济上的“活动”或“行为”,因为储蓄只是对个人收入的不消费,宁可说它是一种“不活动”或“不行为”。正是由于私人储蓄的这种难于描绘的性质,19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西尼耳才将储蓄所形成的资本称作“节欲”,用以表示资本所有者为储蓄所作出的“牺牲”。而这种“节欲论”遭到了马克思的辛辣批判。如果我们说,通过储蓄而形成资本需要资本所有者作出牺牲,为鼓励他们作出牺牲而应当给他们利润或利息式的报酬,那我们应当清楚,这样论证利息收入合理性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节欲论”,而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现代社会的一系列特点,使我们不应当夸大私人储蓄利息收入的合理性而贬低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这些特点包括:

——有许多私人储蓄下来的收入并不来源于劳动,这样的储蓄来源中有许多甚至是极不正当的收入;

——储蓄最多的人往往是富人,他们的消费通常远远多于储蓄很少甚至没有储蓄的穷人。就这一点来说,储蓄多的人常常并不比储蓄少的人更“节欲”,没有储蓄的人通常比有储蓄的人更“节欲”得多;

——当代的实际经济生活和宏观经济理论都证明,市场经济中有可能出现储蓄过度,由此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过高的储蓄倾向还会造成宏观总需求不足,从而减少社会生产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降低利息,刺激消费和投资,私人储蓄的利息收入则成了对社会利益的危害。

国内的经济学界目前有一种倾向,把靠非劳动收入致富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说成是现代的时髦。其实,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社会思潮恰恰表明,现代社会的人并不认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更不赞赏不劳而获的非劳动收入。崇尚勤奋劳动、崇尚靠个人自己的奋斗来生存和发展,才是现代人的时髦。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发达国家才大都实行高额的地产税,由国家拍卖土地并获取其收入,从而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私人的地租收入和土地私有权。也正是基于这种意识,美国才实行高额的遗产税。这不仅会大大减少私人的非劳动收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堵死了非劳动收入的来源,是对“神圣”的私有财产的侵犯。而当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要取消遗产税时,出来反对的正是比尔·盖茨等“美国首富”,他们反对的理由恰恰就是那个现代的时髦观念:自己不劳动而靠祖上的遗产过活不是什么好事情。

凯恩斯曾以赞赏的口吻谈到,实行他的扩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降低利息率,会使坐收利息这个阶级(rentiers)“慢慢自然死亡”。“我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中之有坐收利息阶级,乃是一种过渡时期现象,其任务完毕时即将消灭。”(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凯恩斯表述的才是现代西方人的主流思潮:要让不劳而获靠财产收入过活的社会集团消亡。

18世纪和19世纪的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大大落后于西方,原因之一就是不劳而获的地主和高利贷食利者消费了过多的社会产品,妨碍了资本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密和马克思系统表述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恰恰是现代西方社会兴起的秘密。尽管当代的西方人不接受劳动价值论,他们的社会思潮却清楚地表明,他们实际上认同劳动价值论对不劳而获者的历史判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看起来像是一句宣传口号: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它以社会性的劳动来衡量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强调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公开主张站在最下层的劳动者一边,将劳动捧上决定人类命运的宝座。但是在这个简单思想的后边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判决: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人类和人类社会,都是因为有了社会性的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译本,分别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3卷(1972年版)、24卷(1972年版)、25卷(1974年版)。

3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2卷(1979年版)。

4马健行、郭继严:《〈资本论〉创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

Abstract: After having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n Labor Valu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by Marx, combined with the polic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ecisions on Certain Issues of Perfect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put forward at the Third Plenary Meeting of the 16th CPC National Conference, this essay refutes some beliefs such as out-of-date of Labor Value Theory and Value Theory of Production Factors, positively adheres to the rightness of Labor Value Theory. And this essay emphasizes that the current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China inherits and develops Marx’s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Key words: Labor Value Theory, Income Distribution, Production Factors

问题的提出:

时代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所有制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分配制度愈来愈显出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对传统按劳分配制度的质疑,要求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这本来是正常的。然而,近年来,理论界不断有学者提出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按劳分配已经过时,否认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有人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 主张按生产要素分配。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文章第九部分第二十九条明确提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本人认为现有收入分配政策不仅体现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肯定与坚持,而且突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与时俱进”、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文献回顾:

理论的创新源于实践的需要,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一定要有新的收入分配理论对之进行解释并接受指导。自从大卫·李嘉图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专门研究以来,经济学中有关收入分配理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各个学派不断提出自己的分配理论,代表人物有李嘉图、马克思、萨伊、克拉克、帕累托和库兹涅茨等。若对这些代表人物的理论进行整体划分,各种分配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规模性收入分配理论和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帕累托和库兹涅茨等属于前者,而李嘉图、马克思、萨伊、克拉克等属于后者。规模性收入分配理论,又称个人收入分配理论,讨论的是个人或居民户或某一阶层的所得与总收入的关系。它强调的是某一阶层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动,所以规模性收入分配有助于分析社会总收入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配。功能性收入分配,又称要素收入分配理论,讨论的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尤其是劳动、土地和资本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它强调收入的来源,有助于揭示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由于现实的原因,人们对功能性分配理论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规模性收入分配,多年来前者在收入分配理论中长期占住统治地位。其中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他提出了著名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论断。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以“三位一体公式”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他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自然就都应该参与分配,分别获得工资、利润和地租。再一个代表人物是马克思,他认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各种收入的源泉是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之所以采取各种收入的形式(即分配形式或分配关系),则是由生产形式(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以后,主动选择了属于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没有权利向社会领取劳动报酬。

一、 新的收入分配政策坚持了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分配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实物分配。“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6页)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是由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条件(包括物质的生产条件和人身的生产条件)的特点决定的。物质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联合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他们在全社会范围内或在一个集体范围内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并共同占有劳动成果。而生产的人身条件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自身特点。在社会主义阶段,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还依然存在,因而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也有明显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用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一方面可以保护劳动者不同的工作能力这个“天然特权”,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它不过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反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要由分配关系来实现,改变了分配关系也就改变了生产要素所有权,也就改变了经济制度。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是同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的。我国所有制结构已经由过去单一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 所有制结构,不仅有多种公有制形式,而且存在多种非公有制形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应要求多种收入分配形式与之相适应。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如前所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关系上的实现形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应在分配上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巩固并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然而,除了作为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成分之外,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非公经济成分:个体、私营、外资、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等都占有一定比重。在这些经济成分中,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而应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如直接劳动所得、投资收益、利润分成等。

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我国现阶段提出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开始有人对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由于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他们认为既然劳动和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创造财富价值,劳动就与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有的学者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就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人的劳动与大自然、各种生产资料相结合就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创造者,也就是说商品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即要素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首先,要素价值论没有区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因而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其次,要素价值论混淆了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将不变资本的价值逐渐转移到新商品中去,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发挥使用形成新价值。价值增殖过程是除了转移旧价值c和劳动力价值v后的剩余价值。至于这个剩余价值由谁占有,表现为私人剩余价值、集体剩余价值还是国家剩余价值,则是由产权制度决定的另一个问题。最后,要素价值混淆了财富和价值的区别。事实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财富和价值是进行严格区分的。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属性,使用价值(财富)只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财富的物质内容总是使用价值构成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驳斥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强调劳动与自然界在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8页)对于劳动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予以严格批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资本论》第1卷第57页)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显然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价值的源泉是一元的—活劳动,财富的源泉是多元的—除了劳动以外,还有自然界其它生产资料。作为劳动主体的活劳动,既是价值的源泉,也是财富的源泉;作为劳动客体的有形或无形生产资料,既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创造的必要经济条件或基础。

社会每年投入产业部门的活劳动总是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商品生产总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就相应为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加剩余价值v+m。这个新价值作为收入,就是v 转化为工资,m分割为利息、企业利润和地租。新价值v+m就是工资、利息、企业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而价值的唯一源泉又是劳动。总是先有价值的创造,然后才有价值可供分配。然而这个新价值之所以采取各种收入分配形式,则是由生产形式(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即由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决定的。这种所有权并不创造新价值,只是具有对已经创造的新价值的索取权,失去这个索取权也就等于失去了所有权。例如,土地所有权是由地租来实现,如果出租土地得不到地租,就“意味着土地所有权的取消,土地所有权的废除……即使不是法律上的废除,也是事实上的废除”(《资本论》第846页)。同样,资本的所有权由利息来实现,如果贷款得不到利息,实际上也就是对资本所有权的否定。

二、 坚持并发展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按劳分配是单一层次的,全社会是统一的分配单位,每个劳动者直接把他的劳动贡献给社会,由一个社会中心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直接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个人消费品。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条件都明显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这些变化,现阶段的按劳分配理论在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虽然明确指出除了劳动之外的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实际上现在还包括知识、技术、信息和管理等要素)也是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作为这些要素的所有者应该参与分配,但他并没有明确阐述按要素分配的实际衡量标准,即使在其理论内核中包含某种标准,比如说“要素贡献”,但这种标准也一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提出的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内涵有较大差别。现阶段我国提出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产品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还涉及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方式。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着产品分配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实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条件分配的这两方面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前者指明收入分配结构取决于所有制结构,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这些在前面已经得以阐述。后者指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各种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无论归谁所有,都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在配置,这种配置再配置是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须支付与生产要素价格相等的报酬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相应要素所有者以其要素价格的形式参与收入的分配,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联系在一起。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价格参与收入的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是与按要素相结合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有所不同。首先,按劳分配不是依据劳动者提供的直接社会劳动时间量进行消费品的直接分配,而是借助商品货币关系,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实现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劳动和企业的联合劳动都不具有直接社会劳动的性质,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还要采取价值的形式,通过商品的实现过程体现劳动的社会性质。因此,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按劳动创造的价值来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其次,按劳分配要通过企业这一环节来实现,而不能由一个社会中心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通过企业进行联合劳动,生产一定的商品,企业的联合劳动的效率自然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多少就不仅与劳动者本人的劳动贡献相联系,而且与企业联合劳动的效率相联系。因此企业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按劳分配的实现机制只要是工资机制,而不是劳动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者的社会贡献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量来衡量,还需要价值插手其间,因而不能借助于劳动券进行收入分配,只能借助于价值形式—工资形式来进行收入的分配。

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既体现了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由体现了对它的巨大发展。继承的方面前面已经得以说明,而发展的方面又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将“要素贡献”作为收入分配的具体衡量标准,这是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的。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贡献”的具体实现形式,更是马克思未曾讨论的内容,所以,这一思想也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表现形式是按生产要素所有者在自身创造财富和价值过程中的具体贡献来分配的,而其经济实质是按生产要素所有者在要素创造财富和活劳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贡献或提供的要素数量及其产权关系来分配的。这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和实质。按要素贡献分配归根到底可以分解为劳动所得或按劳分配与资本所得或按资分配。当把管理、技术、信息等作为劳动来看并参与实际分配时,它们属于劳动所得或按劳分配的范畴;当把管理、技术、信息等作为资本来看并参与实际分配时,它们属于资本所得或按资分配的范畴。然而,各种要素收益的量的规定是由什么规律和机制来进行调节的呢?当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使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比重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主观性生产要素看,按要素分配首要的是按劳动者(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才能、贡献、管理水平和知识技能进行分配;而客观性生产要素因生产过程中资源结合体系的变化,其配置效率也大不相同。因此,主观性生产要素应依据其复杂与熟练程度及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参与分配,客观性生产要素应依据其稀缺程度极其在财富形成与价值形成中的贡献参与分配。

事实上,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通过要素的边际收益加以反映。因此,边际收益反映了要素的贡献,其量的大小决定了要素的报酬。对于劳动收入来说,其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性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大小,同时受劳动熟练彻底和劳动强度的影响。在不同的部门,由于劳动要素的供求由市场自发地调节与配置,当同一劳动要素投入某一生产环节,在生产力状况优于其他生产环节时,其生产的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边际收益则大于其他生产环节的边际收益,相应的劳动报酬就会大于其他生产环节,边际收益就是衡量劳动要素贡献大小的标准。对非劳动性收益来说,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取的报酬同样也取决于这些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其量的计算最终取决于非劳动性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量的大小。例如,土地要素贡献的衡量标准是土地的边际收益产品;而资本要素贡献量的衡量标准是该资本要素在生产力作用下取得的边际收益产品。

要素所有权只是决定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即取得收入,但收入的大小不能仅凭所有权来说明。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要依靠要素收益权。不同的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占有数量、要素结构、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水平等方面千差万别,会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发挥作用的质和量的比重,从而带来不同的经济收益,表现出要素贡献的差异。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结构性变革,是出资者、创业者与管理者相分离,要素所有者可以把要素所有权或经营权以委托、承包、转让、租赁或者拍卖等方式让渡给不同的法人实体或市场经营主体,但最终的分配则取决于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与贡献、各级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与贡献、各类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与贡献。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不加消化的吸收是有害的,而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更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辨证地分析,“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别政策既不是否定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按劳分配理论,也不是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照搬照抄,而是在肯定并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国情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及时制定了正确务实的收入分配政策。

参考文献:

[1]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1988。

[2] 陈享光,《当代中国经济》,当代世界出版社,北京,2002.5。

[3] 程恩富、汪桂进,“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经济经纬》,郑州,2003.5., 1-5。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2003.10。

[5] 冯文荣、赖德胜等,《中国个人收入分配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996.5。

[6] 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10。

[7] 蒋学模、史正富,《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3.7。

[8] 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经济研究》,北京,2003.2., 3~17。

[9]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6。

[10] 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北京,1998.7。

[11] 孙咏梅,“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经济学家》,成都,2003.3., 33~38。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新解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07-04

劳动价值论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到今天主要呈现为马克思所提出的理论形态。然而,正如笔者曾谈到的,在价值概念的认识上马克思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我们还需要对价值理论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1]。我们知道,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是对斯密和李嘉图思想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点,马克思曾明确说:“1871年,基辅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尼・季别尔先生在他的《李嘉图的价值和资本的理论》一书中就已经证明,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发展。”[2]而我们纵观从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后会发现,尽管他们在表述上形式有所差别,但却无不表达着“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商品价值由商品所体现出的劳动量所决定”的思想内核。尽管他们在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还是商品在交换中可交换到的劳动量,以及对决定价值的劳动的具体表述上有所差别,但认为商品价值应由商品所体现出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观点却是一致的。而对于马克思来说,则又加入了一个重要且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笔者认为,尽管劳动价值论的这几个核心观点在表述形式上还不够理想,但其思想内核却是合理的,只是还需对其表述形式再做进一步完善罢了。

一、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思想的合理性

在探讨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思想合理性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商品价值的所指或者说内涵做一个必要的说明。在斯密那里,商品价值指的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到了李嘉图则开始对此产生动摇,而到了马克思则直接把商品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离出来,解释为了商品中无差别劳动的凝结。但由于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存在着认识的缺失,而马克思的抽离过程则存在着前提的缺失和认识的失误[1]。所以,现在我们不仅要回到斯密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的认识,而且还需将其进一步理解为笔者曾谈到的产品在交换活动中的社会使用价值[1]。

当把商品价值也解释为一种使用价值时,人们便难免会对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思想产生疑问。我们使用着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资源都天然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怎么能说由它们所制造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由劳动所创造呢?显然,这还要放到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来加以说明。因为我们所探讨的商品价值是事物在经济活动中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事物在人们追求满足自身需求的活动中的使用价值,而在此时的事物的使用价值所体现出的只能是人们在获取这一事物时所付出的劳拥氖褂眉壑怠U馐且蛭,虽然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是专为我们而设的,也不会为我们而提供什么特别的便利。人类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切都还得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只有去寻找到野果才能够摘来充饥,只有去打来猎物才能够为己所用。对于自然条件的利用,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劳动,只有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劳动,大自然才能为我们所用。所以,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将那些大自然所提供的先天条件视为理所应当,而将产品的来源仅归因于我们的劳动。因为,对于人类来说,不进行劳动就不会获得相应的使用价值,获得的使用价值只能是归因于劳动。所以说,在经济活动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使用价值。而商品作为经济活动的产物,其使用价值或者说价值当然也只能是由劳动来创造。

当然,在看到由于机器等生产工具的采用而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后,有人可能会认为机器也创造使用价值。但在进一步考察机器是谁造的以及是由谁来操作等问题后,我们便不难发现,最终还得归因于人类的劳动。也就是说,在使用机器后虽然在形式上是机器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产品,但在根源上还是由于人类的劳动和创造。至于资本、土地等作为进行生产的条件,只是在商品价值形成后参与了价值的分配而已,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创造的问题。没有什么天然物是为人类而存在的,任何天然物的为人所用都离不开人类的利用和改造。而对于商品形成后仅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价值增加,其也只是可通过交换从他人那里获取更多价值而已,同样不存在价值创造的问题。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从人类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因为,对人类来说,机器、资本、土地等只是生产的条件,而市场变化并不带来实际产品及产品绝对价值①的增加。到这里,我们便不难理解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思想了。其实,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指的是商品的初始价值,也即一件商品在产生时的市场价值。

二、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思想的合理性

在从人类的角度了解了经济活动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后,我们会发现,对于个人而言,却不是只有通过自己劳动才能获得价值,而是还可以通过转让生产条件等手段从他人那里来获得或分得价值。如:土地所有者可以从租地者那里获得或分得地租、资本所有者可以通过借贷获得或分得利息等。而且,如在一些地方发生天灾人祸等不测事件,还可以使得一些商品的市场价值增加,从而使得这些商品的持有者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价值。更有甚者,则还可以通过垄断生产条件、囤积居奇和投机炒作等手段来从他人那里榨取价值。这些手段对于个人来说,虽然也能获得一定的价值,但要谈到经济活动中价值的源泉那却只有一个,或者说只有劳动才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为,源泉指的应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来源,而不应是偶尔出现的来源。而上述的那些非劳动的个人可以获得价值的手段和情况,只是一些不可持续的手段和偶然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商品价值的源泉。首先,通过转让生产条件从他人那里获得或分得价值的方式并不具有普遍性,也不能长久,最终必然枯竭。通常,只有在部分人拥有了较多的或多余的生产条件,而另一部分人没有或不具备的情况下,才可能通过向他人转让生产条件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这首先不具有普遍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以此来获取价值。另外,就是没有或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人会努力去获得相应条件,从而使原有的那部分人逐渐无法再以此来获得价值。而如果社会使这一情况发生固化,人们无法通过努力获得相应条件,则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产,并在严重时导致社会革命。其次,市场波动引起商品价值增加的情况也只是偶然出现。首先是这种情况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然后是这种状况的持续也只是在短期内。所以,这一情况所能带来的个人获得价值增加更不可靠。最后,对于那些想要利用上述情况,通过垄断生产条件、囤积居奇和投机炒作等手段来从他人那里榨取价值的想法,则更不可取。因为,这些都是对人类正常生产方式的扭曲,不仅会破坏人类正常的生产秩序,而且在其中还内含着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始因。这是因为,垄断会造成财富向少数人的集中和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商品滞销和生产的相对过剩;而囤积居奇和投机炒作则不仅会造成财富向少数人的集中和贫富分化,而且还会扭曲价格信号、制造价格泡沫,加剧市场波动,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造成全社会的资源错配。另外,这些方式都会构成对他人劳动的占有,引发人们在情感上的不满和反对。如果长期下去,不仅会造成经济危机,而且还可能引致整个社会的危机,这可以从人类发展中的一次次社会危机中得到说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便不难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思想的合理性了。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劳动当然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对于个人来说,尽管有些方式是可以为其带来一时的价值,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这些方式的枯竭,唯有劳动或者说创造才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永不枯竭的价值源泉。

三、商品价值决定于其中所体现出的劳动量思想的合理性

在从根本上了解到商品的初始价值只能是来源于劳动,在本质上是一定劳动的代表后,自然就会面临一个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认识这一问题,我们还得从商品来谈起。

首先,商品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产品,而不是一个自然品。即使是天然的宝石,那也需要经过人的发现和收集,然后才能拿来到市场上与人交换。而自然物一旦经过人的有意识活动,那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物,而是成为了一件人类劳动的产品。而对于产品的来源,我们只能是归因于人类的劳动。其次,商品是人们拿来用于与他人进行交换的产品,而非自用品。这就使得,对于商品价值的评估不能是仅限于自己,而是还需要考虑到他人的要求,从而商品价值的形成取决于交换双方或者说社会整体对商品的评价。显然,对于一个商品来说,其是否有价值以及其价值有多大,都不是由其持有者说了算的,而是还需要得到购买者的认同。否则,商品就会卖不出去,从而无法实现其价值。而得到购买者认同的销售者提出的商品的价值,则形成了一个该产品在交换中的社会价值或者说社会使用价值。再次,商品虽然代表着的是一定的劳动,其在交换中的社会使用价值代表着的也是一定劳动的相应价值,但劳动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动的价值只能通过商品的相应价值来体现。如果商品没有或失去了在交换中的社会使用价值,则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就没有或失去相应价值。生产中产生的废品和无法卖出去的产品就都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作为价值的劳动必须能在交换中得到承认或者说得到社会的认可。最后,商品的价值最终表现为交换者愿意并实际为其付出了多少产品或者说多少劳动,而由于这些产品的多少同样是得到了商品出卖者认同的,所以这些产品所代表的也是一定量的社会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认可的劳动。

既然人们在交换中所交换的是一定量的社会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劳动,而人与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能够进行交换的也只有彼此所拥有的劳动,那自然就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具有的社会使用价值所代表的社会劳动量来决定其价值量。由于这一商品价值只有在交换完成后才能算真正形成,所以商品的价值量通常表现为由交换者或者说社会愿意且必须为其付出的社会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劳动量来决定。而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交换者或者说社会对其商品所付出的这一社会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劳动正是对其在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劳动的补偿,从而也就完成了其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换。这样一来,我们便会发现,正是社所必须为商品付出的社会使用价值或者说社会劳动量决定了其价值量。也就是说,商品价值量由商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劳动量来决定。

当分析到这里时,我们便可以用社会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了。显然,它就是社会所必须为商品付出的劳动时间,表现为交换者为交换商品而付出的劳动时间,也就是交换者制造要付出的产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这样一来,便会出现交换双方在交换中分别付出不同的个人劳动时间而代表着相同的社会劳动时间,以及该以谁的劳动时间为社会劳动时间基准的问题。如:A交换B的商品时付出的产品耗费了其4小时劳动,而B生产该商品时则只用了3小时,不同的个人劳动时间却代表着相同的社会劳动。也就是A劳动4小时只等于B劳动3小时,如以A为社会劳动的基准,那么B的每小时个人劳动就等于4/3小时的社会劳动,从而大家都付出了4小时的社会劳动。显然,这是由于在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生产条件及能力的差异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由于生产者的单位劳动时间所代表的社会使用价值不同,从而造成了在交换中付出的个人劳动时间有所差异。

那么,在现实中我们该以什么劳动时间为社会劳动时间的基准呢?显然,我们可以拿交换中对应社会使用价值最少的劳动时间作为基准,并用它来与其他劳动时间进行换算,从而在交换中形成统一的社会劳动时间。当了解到这里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它就是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最低工资水平所对应的劳动时间。因为,它就是在现实交换中对应社会使用价值最少的劳动时间。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说,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所必须为商品付出的基准劳动时间。当然,这一时间只是从交换角度得出的人们在数值上必须付出的社会劳动时间,并不代表生产中所实际耗费的个人劳动时间。这是由生产者之间存在的生产条件及能力的差异所产生的个人单位劳动时间所对应的社会使用价值不同而造成的,这正是在现实中会出现贫富差距的根源。

在分析到这里时,我们就不难理解商品价值决定于其中所体现出的劳动量思想的合理性了。显然,如果我们不考虑现实中不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的生产条件及能力的差异,将生产放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来考察,那么社会劳动与个人劳动之间的差别将消失,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人们之间交换的直接就是个人劳动时间,便不再会因交换而产生贫富差别。当然,这只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个理想状态。

四、劳动价值论表达形式新探

在了解了劳动价值论核心内容的合理性后,下面便需要我们能为其找到一个更合理的表现形式。笔者曾指出马克思由于延续了斯密对价值认识的缺失,误将使用价值或者说效用从商品价值中排除了出去,从而使商品价值概念里面缺少应有的使用价值或者说效用的内容[1]。所以,首先需要我们做的便是还原使用价值在商品价值中的关键地位。

使用价值或者说效用作为人类所追求的目标,在产品生产中居于首要地位。人类从事生产的目的就在于追求效用或者说使用价值,而劳动只是人类获取效用的手段。对于商品来说也是这样,人们去交换商品同样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付出劳动产品或者说劳动也只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使用价值才是我们在交换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只有在目标确定后才会考虑到是否具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虽然实现手段在交换中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没有目标或者说使用价值的吸引,人们就不会动用自己的手段。尽管在商品交换中人们所交换的只是彼此的实现手段,但失去目标的吸引人们就不会付出自己的实现手段。所以,我们在衡量商品交换时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将实现手段内化于目标中或者将目标内化于实现手段中,才能保证对其进行有效衡量。也就是说,以一定内含实现手段的目标或内含目标的实现手段为标准才能实现对交换进行有效的衡量。这样一来,我们便只能是以交换价值或社会劳动来作为衡量商品交换的标准了。因为,对于交换价值来说,交换是实现手段,而价值或者说效用是目标,其正是内含实现手段的目标。而对于交换中的社会劳动来说,则意味着该劳动已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是对社会具有效用或者说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而也将目标内化于了实现手段之中。所以,交换价值与社会劳动就是有效衡量商品交换的两个标准。

当分析到这里时,我们便可以说,商品价值就是指商品在交换中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即交换中的社会使用价值或者说交换价值)或商品中所内含的社会劳动。在了解到这里时,我们便不难发现,当仅从实现手段角度来考察商品价值时,商品价值就是指商品中所内含的社会劳动。这样一来,我们就为传统理解中的商品价值找到了一个新的内涵或者说新的表现形式:社会劳动。显然,确立“社会劳动”作为商品价值或者说从实现手段角度来认识的商品价值,从而在原有价值的劳动内涵中明确加入代表着使用价值的社会认可这一关键因素,正是将劳动与效用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够真正反映出劳动价值论的有效价值表现形式。

如果将商品价值只是定义为劳动,将使其在形式上缺失应有的、不可或缺的效用或者说使用价值的内容。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马克思才不得不将使用价值并将之作为其物质承担者也同时出现在商品中。否则,便会使生产出的废品也具有价值。然而,对于卖不出去的过剩品的无法实现其价值就不好解释了,将其解释为失去了使用价值是说不通的。因为,没有过期的过剩品都是可以拿来正常使用的。显然,过剩品不是因为失去了使用价值而卖不出去,而是因为失去了交换中的社会使用价值,是因为人们不愿意买或者买不起而无法实现其商品价值。而且,这样定义不仅导致无法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有效解释,还容易使生产与人们的实际需要脱节,导致简单的计划经济。既然商品的价值是劳动而与使用价值不直接相关,那么我们只要进行劳动且不生产废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多地考虑人们的具体需求,直接根据大概的整体需要做计划进行生产就行了,结果便是导致出现我国改革开放前的那种情形。而如果以“社会劳动”来替代“劳动”作为从实现手段角度来认识的商品价值,就可以将使用价值内含于商品价值之中,从而既可以解决理论中所面临的逻辑问题,也没有了将二者分开所带来的无法解释的问题,还可以保留市场经济的形式。这样的话,就可以既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内核,又坚持市场经济的形式,从而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价值论基础。

五、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发现,当以新的形式来表达和解劳动价值论时,不仅可以继承劳动价值论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而且也克服了原有表述在使用中所遇到的困难。更为关键的是还可以使劳动价值论结合上西方经济学的外在形式,为西方经济学注入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灵魂,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西方经济学,从而进一步发展出新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刘保强.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问题和出路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7,(1).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6篇

1.《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分六册写作:《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页。)。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1867年9月14日,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先后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编辑出版,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1954-1961年,苏共中央编译局按马克思的手稿次序和内容重新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页。)。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

2.1949年至今,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年开始,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研读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明确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注::《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4页。同时参阅《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本,上、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1998年1月刊印。),推动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在6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于光远又提出: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包括教育、科研、文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注:参见于光远《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中国经济问题》1981年第1期。)孙冶方不同意于光远的观点,指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注:参见孙冶方《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经济学动态》1981年第8期。)由此引发了理论界的讨论和争鸣,并逐步形成了“宽派”、“中派”、“窄派”三种不同观点。

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苏星针对南开大学谷书堂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注:参见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0-112页。),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劳动价值一元论》,提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注:苏星:《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于是,由“谷、苏之争”,引发了“一元论与多元论”的讨论。

第五次是中共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后,全国上下展开的新一轮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和讨论。这次讨论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从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入手,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新特点;二是结合新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和见解。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

3.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济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关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

——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确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

——提出了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

——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发展的理论;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确立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中,还有许多新的理论建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不断加强,西方经济学理论也在变化和发展。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较少从社会基本制度层面研究经济问题,大多是在经济运行层面、发展生产力即提高效率、效益方面做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如何增加、聚积、拥有财富的理论,是“赚钱的学问”。当然,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问,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它是有实践基础的,有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的成分,我们应予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例如: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分析了价格的形成和作用;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技术、知识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像成本收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计量分析、企业管理等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我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大胆学习、积极借鉴。关于银行、保险、证券、营销及其他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理论,也应大胆学习和研究。

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对于当代西方主流派经济学理论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在借鉴、运用这些理论或方法时,也要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5.经济学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其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学问。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们过去较多地讲生产关系和所有制,而对生产力的最终决定性作用重视不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问题,在邓小平同志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后,已经解决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当时批判资本主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6.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集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后各卷、各篇、各章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整个过程的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以及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7.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例如: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如果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是基础。

8.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学说。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0页。);按照列宁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注:参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312页。)。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9.我们今天讨论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什么?是强调劳动、劳动者,还是强调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后者,当然要重视,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生产资料,任何财富、使用价值也生产不出来。但是,首先应当突出的是劳动、劳动者!“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0页。)尊重劳动、劳动者,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劳动、劳动者,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解放劳动、劳动者;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劳动积累的过程,就是劳动、劳动者解放的过程,就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10.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三大变化,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三大变化,又使劳动形态和商品形式、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与财富和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问题,均被尖锐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都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回答。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科学是不能丢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今天,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是十分必要和有重大意义的。

四、劳动和劳动力问题

11.今天研究经济问题,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劳动和商品。劳动是一个过程。劳动者是劳动过程的主体。劳动的结果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成果,是客体。这两者是经济问题研究的两个角度和两个出发点。

劳动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劳动在一定社会形式中不断展开的历史。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促使人类自身的发展;劳动创造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句话,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劳动史。

12.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中进行的,是不断发展的。对于劳动,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从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来看,人类经历了采集和渔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有人称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还需要研究)。

从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或简称经济形式)来看,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将来还会出现后商品经济(过去称之为产品经济,也需要研究)。

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此相适应,人类劳动也经历了原始共同劳动、奴隶强制劳动、封建依附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劳动。

对于不同社会基本制度、不同经济运行形式、不同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下的劳动,应做具体分析。

13.创造性是劳动的本质特性。“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6页。)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都是人类劳动运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劳动创造性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人类劳动所独有的创造性,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

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科学技术既渗透到生产资料中,也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是劳动能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注:参见《经济学手稿》(1861-18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275页。),以及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注::《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的讲话》(2001年8月7日)。)。科学技术,正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14.“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是劳动力的实现。劳动力从自然和生理方面看是属于劳动者的,是不能脱离劳动者本身而独立存在的。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却存在不同情况:在奴隶制下,奴隶的人身属于奴隶主;在封建制下,农奴的人身仍然依附于封建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废除了,劳动者可以自主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变成了一种特殊商品——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作为商品一经卖出,其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形成雇佣劳动,劳动异化了。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已经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即资本—雇佣关系,劳动力在本质上已经不是商品。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仍然要进入市场和流通,因而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形式。

五、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15.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和解放劳动者,就表现为保护和解放劳动本身。劳动所得的财产不可侵犯,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劳动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劳动和劳动结果的统一。应提出“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口号,以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对下述三条,要在法律上予以充分保障:

(1)充分保护劳动权;

(2)充分保护劳动所得权;

(3)充分保护劳动者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

劳动权、劳动所得权以及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是劳动解放的最基本的含义。

改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消除无产者的“无产”状态,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追求和历史使命,是劳动解放的标志与象征。

劳动者只有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发展。劳动和劳动结果相统一,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解放的标志。

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口号,不问财产的来源和财产占有的性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口号。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劳动,并获得劳动成果;要制约(而不是立即消灭)不劳而获和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当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但那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将来的事情。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6.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劳动的创造性和劳动者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人类的历史,是劳动解放和劳动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劳动的解放和发展,是一个有着内在的一般规律的历史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8页。)在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揭示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雇佣劳动,是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是劳动的一种异化。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克服资本对劳动的奴役,以实现劳动的解放和发展。

解放人的劳动,也就是解放人本身。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和商品。

17.当代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职能独立化、职业化,尤其是劳动分工的细化,使得劳动过程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于是管理劳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产业升级导致了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使服务劳动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促进了分工和协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因而产生了大量新的劳动形态。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成为当代突出的劳动形态。

生产力越发展,具体劳动的形式越发达,就必然不断产生新的具体的劳动形式。

六、商品生产劳动

18.讨论商品经济和劳动价值问题,必然要涉及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的理解。这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问题。由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界定,所以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

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三个层次来界定“生产劳动”范畴的。

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社会劳动,即社会化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一般。生产劳动(一般)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创造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一切有益于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一般;劳动结果是商品并进行交换的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商品生产劳动,是商品经济阶段的基本劳动形式,而且也只存在于商品经济阶段。在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体系内的多数场合下,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76页。)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生产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要注意区别,是商品生产劳动,还是非商品生产劳动。在我们的讨论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一词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代替;“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与非商品生产劳动”代替。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歧义。

商品生产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劳动形式。如前所述,凡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并进行交换的劳动,都是商品生产劳动,其他为非商品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按马克思所说,是指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有这种生产劳动,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性质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商品生产劳动,而在于是不是雇佣劳动,在于劳动成果的占有形式。

19.流通领域的劳动与价值创造问题。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六章的说法,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继续的那些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而纯粹流通领域的劳动,虽然是促使价值实现的必要劳动,但不是(商品)生产劳动,不直接创造(商品的)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点应予注意:(1)据前述第18点,马克思关于价值源泉的要点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2)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专业化;随着市场化、商品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纯粹流通领域里的某些劳动环节所提供的服务,如商业经营、金融服务等,日益商品化,成为无形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完成这种服务的劳动,或者是生产这种无形商品的劳动,成为商品生产劳动。根据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这些劳动也创造商品的价值。(3)商业服务这种商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就是实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换,即对生产者来说,通过商业买卖,价值形态实现了由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对于消费者来说,实现了由货币形态向消费品的转化。商业服务所耗费的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业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价值。这种服务商品的价值,不是附加进原商品中,而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商品中。商业领域中服务商品的价值,也正是这种商品经济关系的体现。

服务产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其中有些问题还十分复杂,还须继续深入研究。

20.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不断深化,生产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领域不断扩展,劳动的具体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商品生产劳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大大拓展了,复杂了:

从人类整体的需要看,可把劳动归纳为三种具体形态:一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二是精神生产劳动,创造精神文化产品;三是社会服务性劳动,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这类劳动在现代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地位(科学技术劳动渗透在上述三种劳动形态中,而且也存在从这三种劳动形态中独立出来的趋势)。

从产业的角度看,可将劳动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后,第三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产业升级导致了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使服务劳动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现在包括在第三产业中的以科学研究、精神文化产品、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也有从第三产业分离出来、形成第四产业的趋势。

从劳动职能的角度来看,劳动的具体形态可分为直接生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而且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的作用日益突出。

信息产业、信息化带来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更加复杂的情况和特点。它们对当代经济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什么影响,必须深入研究。这些产业的劳动是具体形态的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是一般商品生产劳动的具体形态。

一切创造商品并进行交换的劳动,都是商品生产劳动,不同的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分工和具体形态。分配给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职能,构成商品生产的总体劳动。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公益事业等,如果它们的劳动不生产商品,劳动结果不进入商品交换,就不是商品,尽管这种劳动非常重要、非常复杂,但也不是商品生产劳动,而是非商品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没有意义,没有贡献,而是不创造商品的价值。

七、商品价值

21.作为有形的商品,表面看来是一种物,但在物的背后,却蕴涵和体现着丰富的经济关系。商品是具有多种经济和社会属性、具有多种形式和作用的“魔幻物”,马克思说它具有拜物教性质。(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7页。)商品不仅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而且是劳动交换的中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载体。商品是人类劳动的创造品。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劳动,就无所谓商品、价值问题。

透过商品的物的表象,揭示其中所蕴涵的经济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之处。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多是见物不见人的。在那里,谈论的一般是物,是商品、货币、资本,基本不谈商品、货币、资本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商品具有独立于人、独立于社会的虚幻形式,因而具有拜物教性质。列宁曾经说过,“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312页。)。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既见物又见人,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的科学理论,它揭开了商品拜物教的面纱。

22.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所谓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的成果,它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财富的物质内容总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使用价值同时是交换价值和经济关系的载体,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自然形态。

使用价值,在性质上,可以是商品,也可以不是。

使用价值,一般是具体劳动的结果,既指产品、商品本身,又指产品、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具体形态,有实物形态的、有形的,还有非实物形态的、无形的。

所谓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创造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体现为财富,价值体现商品中凝结的劳动、体现着劳动交换关系。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3.商品生产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范畴是商品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是认识和把握商品经济的核心问题。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有一个完整的关于价值的概念体系。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量是指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作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无论生产方式怎样变化,它作为人的体力与脑力的耗费这一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4页。)当劳动产品进入交换成为商品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才能表现为价值,即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这里主要指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价值本身不是物,不是使用价值。价值的本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里所谈的“价值”,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它仅仅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的价值。离开商品,就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价值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版,第313页。)商品的交换,实质是劳动的交换。这个劳动交换体现为价值,其实质指的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即商品的社会属性。没有交换,商品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其价值,也就不具有社会性质。这正是交换价值作为价值形式的意义。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正确理解商品价值这个概念,是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关键。

八、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24.讨论商品生产劳动,还有一对范畴: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马克思用“活劳动”指商品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用“物化劳动”指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体现为过去劳动创造的产品中的人的劳动。物化劳动,在今天就是指一切劳动创造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如机器、厂房、原材料等实物形态的资本。马克思用活劳动、物化劳动这两个概念,解释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生产要素就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必要因素。从一般的意义上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非劳动生产要素,马克思称之为物化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称之为非劳动生产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劳动,或者说劳动力,不是一般的生产要素,而是主导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没有活劳动,即人的劳动,就没有生产劳动,没有商品生产劳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理论前提上的根本区别之一。把劳动或劳动力看作一般的生产要素,把人的作用等同于一般非劳动条件,否定其在生产中的主导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当然,没有非劳动生产要素(包括物化劳动和自然资源),绝不可能进行生产,也不可能创造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劳动生产要素在量上不断增加,在种类、形式上不断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它们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扩展,正是人的劳动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和直接结果。

25.劳动创造价值,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虽然,物化劳动在价值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但商品的新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物化劳动只是借助活劳动保存、转移原有的商品价值,即保存、转移原有的劳动量。

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即人的劳动本身,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创造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当代,无论是劳动领域的拓展、劳动形态的变化,还是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都没有改变这一实质。从本质上看,商品的价值体现社会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是在商品生产、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的。商品的价值,正是商品经济中这种关系的体现。因此,价值实体中除了活劳动的凝结以外,仍然不包含其他任何物质的因素。这种意义上的“价值”,不是商品,不能买卖。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原子。(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0页。)

物化劳动,不管它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不管它是采取资本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劳动创造物。物化劳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少了它们,任何生产劳动都无法进行。它们是劳动、劳动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创造使用价值和财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生产力的组成因素。可以说,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过去的劳动和现在的劳动,构成了整个商品生产劳动的过程,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历史链条。

物化劳动是相对于活劳动而言,是过去的劳动,是死劳动;但它不是活的主体,不是主动、能动的因素,不能创造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表现这种关系。物化劳动只把自身被消耗的价值保存、转移到新产品中,不创造商品的新价值。物化劳动是人的创造物。当它是商品时,当然也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

物化劳动是过去的活劳动的创造物,是活劳动的凝结,是活劳动的物化,是已经完成了的活劳动,是“活劳动的过去形态”。从交换价值角度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与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之和,即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凝结之和。

物化劳动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是生产资料。它只有靠活劳动的推动,借助活劳动,并与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复活”,发挥作用。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物化劳动是商品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26.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保存、转移价值,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反过来决定人与人的关系,死劳动统治活劳动,“机器统治人”,物统治人。

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意味着资本创造价值,也就意味着物质财富统治人、资本统治人是合理的(这正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蕴涵的一个内在逻辑),也就没有什么劳动解放、人的解放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创造价值,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这是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核心。

之所以会有人误认为物化劳动也是价值的源泉,是因为他们混淆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混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混淆了同一劳动过程中旧价值(原有价值)的转移与新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创造理论和分配理论。

九、生产要素论问题

27.生产要素论强调土地、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无疑是对的,是有很大意义的。但这个理论的致命之处在于,它把人等同于物。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价值论;生产要素分配论,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分配理论。这些理论,是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从萨伊(1767-1832年)的“三位一体”公式,到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这套理论,把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完全等同;混淆价值和使用价值,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说成是价值的源泉;把劳动力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把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等同于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进而推导出生产要素分配论。这样,就回避了要素所有权的问题,否定了剩余价值的存在,掩盖了剥削和雇佣劳动的本质。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而否定剩余价值论,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是由其阶级属性决定的。

28.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又决定着分配的形式和结构。

我们不能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直接等同于以萨伊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生产要素分配论,就是把劳动力等同于物,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甚至只作为一般的成本项目计算,而把它排斥于剩余价值的分配之外。我们认为,按劳分配还包括对部分剩余产品的分配。也就是说,劳动力参与的分配不仅包括成本中相当于工资部分的分配,还应包括部分利润的分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所有制决定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是各种要素共同参与的活动。有要素存在,就有要素的所有制、所有权问题。归根结底,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的。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生产要素作为生产的必要条件,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要大大发展。那时,改变的只是要素的所有制、所有权的社会属性,消亡的只是其阶级性。

生产要素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伴随一切生产过程始终的、必然的、自然的形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必然的、自然的形态。我们所主张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论,是不同于生产要素价值论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的。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为主、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三个概念、三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是不同的。

29.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理论。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和劳动结果、劳动和劳动目的相统一,是劳动解放的标志。马克思进而得出结论说:按劳分配是这一理论的分配理论,是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分配制度,是消除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状态的制度。

按劳分配制度,依照我们原来的理解,是一种单一的、纯粹的、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现在,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制度,并不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时参与分配。按劳分配可以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构成社会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原则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相结合的制度。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按劳分配为主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要保护劳动权,同样也要保护非劳动生产要素权:

(1)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有权;

(2)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有权的所得权;

(3)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得的支配权。>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是财富之母,是人类在任何历史阶段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要给予其充分保障。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这些要素为我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服务。今天,限制生产要素,破坏生产要素,就是限制生产本身,破坏生产力本身。一定要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

十、剩余价值和净增价值

30.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为生产自己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而付出的劳动,是必要劳动,除此以外的劳动是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的物化状态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构成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剩余,就没有积累,就不能发展。但是,对剩余劳动的占有状况,所体现的是不同的生产关系。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即为剥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为剩余价值。它所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72页。)。

31.剩余价值是揭示资本的剥削秘密,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钥匙。雇佣劳动、剩余价值,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范畴。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基本社会矛盾。

搞社会主义,也必须不断追求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57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应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基本理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无偿占有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宜再沿用“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来指称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产品的价值或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存在雇佣劳动和无偿占有,当然存在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是长期存在的。但这种剩余价值,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有一定差别的,要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制约和调节。只要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得到保护。

这个问题,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出现的新问题,是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应深入研究。

32.对于用什么概念来表示社会主义经济中剩余产品的价值或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我国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见解。是否可以设想用“净增价值”这个概念来表示。“净增价值”在性质上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有所不同,而且在构成上也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所得的比重增加了,社会公共必要劳动所占的比重增加了,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净增价值所代表的财富、利润,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必要扣除以后,仅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的部分。这样可以把按劳分配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我们所说的必要扣除包括:

第一,劳动者除工资以外的应得部分,比如利润中用于保险、福利、公积金、公益基金等的那一部分,这部分也是劳动所得,即劳动者应直接获得的自己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

第二,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扣除,包括国防、教育、科研、卫生和环保等等。

做出这些扣除,是符合全体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投资者、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劳动者尽快富裕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上述第二项扣除,但不同之处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上述扣除,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

在作以上扣除之后,剩下的即为净增价值(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一个商品的价值量w=c+v+m。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我们仍假设:商品的价值量为w,c和v不变;且假设上述第一项扣除为v[,1],第二项扣除为s,“净增价值”为n,则商品的价值量为:w=c+v+[(v[,1]+s)+n]。在价值量上,(v[,1]+s)+n相当于m,即n=m-(v[,1]+s)。)。净增价值不同于剩余价值,它所代表的利润或财富,是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知识产权、专利、股权等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的部分,而且国家应当进行调节。这样,就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当然,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方案,应继续研究,充分讨论。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归根结底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实践的、历史的判据。

3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除了获得生活必需品之外,还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及其家庭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将逐渐拥有财产,摆脱“无产”状态。因此,劳动者还要分得一部分企业利润,即与其他生产要素一道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这一部分也是劳动所得,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当然,其大小、多寡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尤其是他们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财富,归谁占有,如何分配,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关系。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都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谓国家和社会的扣除,是与社会主义有所不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个扣除是完全用于社会的、属于全体人民的,是和全体劳动者的利益一致的。没有这个社会扣除,即用于社会发展、公共消费、公益事业的部分,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也就没有保障。这是由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

十一、资本问题

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剩余价值问题外,“资本”这个范畴的适用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资本”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经济范畴,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和定义。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0页。)资本是商品经济的集中代表。资本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资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一个核心范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资本,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资本。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资本,而在于资本的社会属性,在于资本归谁所有,为谁服务。资本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但是,消亡的仅是其社会属性,而不是其自然属性。

从自然属性看,资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资本”是人类剩余劳动、剩余产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本身不仅无错、无过,而且是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人类劳动的直接目的。

从社会属性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从商品经济一般和价值运动一般的层次去分析,资本不是一般的货币和资金,而是在运动中带来商品价值的价值、不断增值的资金。资本是特殊形式的商品,是生产要素。资本是流动的资金。资本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它首先是商品经济的创造物。

二是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注: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72页。),资本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鲜明的社会制度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剩余价值形成的,为资本家所有,是资产阶级统治劳动的力量和工具。无偿占有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35.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没有商品、货币的经济,自然也不会涉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问题。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也必然是商品经济。如果抽象掉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个特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属性,从资本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经济一般的角度去把握和予以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这个范畴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用的。我们要发扬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同时要限制其消极的、影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

3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资本”有国家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和外来资本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各种资本的经营活动,都应予以支持和保护,以利其健康发展。同时,由资本所有权决定的剩余索取权,也应依法予以保护。为避免两极分化,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搞好,使其不断壮大。对于按生产要素所有权获得的收入,要保护,也要调节,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对于资本的运用和配置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今天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大课题。

十二、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

37.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商品经济消亡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它不是商品经济,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建立以后的事情。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是马克思的任务。

38.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在经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对于在这样一个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立怎样的经济制度,进行了很多探索。他逐步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必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不能简单地否定商品经济。1921年,列宁提出实行新经济政策,指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533页。)

我们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相比,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发展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能只靠计划这一手,还必须利用市场这一手;必须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

39.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个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长期的历史阶段;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也必然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不是被消灭,而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逐渐消亡的。当然,这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这种消亡,只是商品形式的消亡。而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劳动产品、经济活动,是不会消亡的,只是采取了新的形式,进入更高的阶段。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社会主义经济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理论命题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我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探索,以及当前在创建新体制中的大量新问题,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现代劳动的新特点、保护和解放劳动等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

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前,历史上存在的只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理论的探索与创造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产生以来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两条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商品经济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用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又是新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当然要继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就,一切有益的东西。也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理论、新模式、新道路。在商品经济理论中,一切适用于中国情况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都要大胆地学习、借鉴、利用。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化。学习、借鉴、运用,从来都是一个逐步消化和中国化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照抄照搬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济问题,即如何在更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从理论上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的更大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学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只有二十几年。实践还很不充分,还没有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因而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也还很不充分,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研究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且要研究在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发展、与时俱进是它的基本品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劳动价值论,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拓宽;生产劳动;服务;商业劳动;精神生产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08-13

在围绕劳动价值论进行的学术争论中,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划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拓宽程度的主张并不一致。有的主张扩大到全部“第三产业”或“服务业”,有的主张只是扩大到商业劳动和精神产品。那么,“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从而劳动价值论,是否应当“拓宽”呢?这应在重温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给予科学的回答。

一、经济学界需要重新认识价值范畴和劳动价值论

回答“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是否应当拓宽,不能只就事论事,而必须首先科学认识“价值”范畴本身,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一)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不能随意拓宽

劳动价值论能否拓宽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价值取向。第一,“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能不能“拓宽”取决于现实的经济关系。任何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都不过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抽象,价值和价值理论也是如此。第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能不能拓宽不取决于坚持人数的多少,关键要看坚持者的见解是否正确和科学。第三,必须考虑劳动价值论被“拓宽”以后带来何种后果——是导致“发展和创新”还是导致“否定和颠覆”。为此,应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搞清楚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价值范畴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和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区别何在。

(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仅仅是商品的价值

我们现在谈论的价值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本来意义的价值,而不是广义的或任何其他意义的价值;价值仅仅同生产的商品形式相联系。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与劳动价值论毫无关系。恩格斯说,“价值概念是商品生产的经济条件的最一般的、因而也是最广泛的表现。”对于“价值概念”,首先应当“从历史上加以界定,强调它只适用于迄今唯一能够谈得上价值的那个经济阶段,即存在商品交换,相应地也存在商品生产的那些社会形式。原始共产主义不知道什么是价值。”马克思也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总之,当我们谈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时,必须将其限定在商品和商品生产范围内,即必须限定在存在商品生产的经济条件中。既然如此,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必须看这种劳动是否参与商品生产。因此,判断商业劳动、精神生产劳动乃至全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劳动是否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完全在于是否参与商品生产。因此,我们要搞清楚,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究竟哪些劳动参与商品生产,哪些没有参与。

(三)价值的内涵和本质是一般社会劳动

价值不过是抽象一般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表现)。谈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是否应当拓宽,首先必须搞清楚“价值”是什么?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社会所需要的商品中的人类抽象一般劳动(社会必要劳动)。简而言之,价值就其内涵和实质来说就是一般社会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只能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如果不把价值看作是社会劳动的结晶,“拓宽”劳动的范围就会改变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既然如此,那么,第一,所有生产的非劳动要素(商品、货币、生产资料、资本、土地等)都不创造价值,它们至多把本身原有的价值(或者购买价格)按照消耗的程度转移到新生产出来的商品中去。第二,那些商品化了的非劳动产品的市场交易价格,并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虚幻的价格”。第三,那些不能形成社会必要劳动的个别劳动只是表现为个别价值,不能形成社会价值。

参与价值创造的“总体结合劳动”只限于现代工厂内部。在以不同劳动资料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在现代劳动资料(如自动机器体系)条件下,在存在技术分工和协作的生产体系(如工场手工业和现代工厂)中,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单个人的劳动,而是表现为“总体结合劳动”——从看守机器的“真正的工人”,到工程师、检验员、运送工、监工、清洁工等等。这与其说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的扩大,倒不如说是劳动职能分解了。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只限于作为商品生产主体的现代工厂内部,而不能任意扩大到其外部;而在工厂内部,也只限于生产商品的“总体结合劳动”,而不能扩大到非生产职能(如买卖商品的职能)。

并不是“商品经济领域”中的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在“商品经济领域”,存在不创造价值的职能和劳动;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总有一部分“社会必要的劳动”不创造价值。第一,所有不提供商品(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和劳动(如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职能)都不创造价值。第二,在商品生产和资本循环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有与生产过程无关的职能、环节和劳动不创造价值。第三,在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的交往关系也会表现为“商品关系”或“商品经济关系”,但这个范围内的“劳动”不创造任何价值。其实,按照一般规律,当社会劳动生产力(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参与商品生产从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比例将会下降,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比例则相应提高。

(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在于科学说明现实的经济关系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首先在于科学说明价值和价值决定本身。考察价值和价值形式的必要性,从而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说明现实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阐明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但首先必须科学阐明价值的本质、价值决定及其规律。一方面要说明,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是使用价值(效用)、供求关系,还是社会必要劳动的耗费。科学的经济理论告诉人们,供求关系可以调节价格波动的幅度,但不能决定不同商品价格的水平和趋势。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的实质是一般社会劳动。另一方面要说明,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是如何按比例分配到各个产业部门的。价值规律就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得出的规律性认识。科学的经济理论告诉人们,在商品生产普遍化的社会中,社会总劳动是通过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按比例地分配到各个产业部门。价值规律不过是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这个一般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劳动价值论更深刻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但首先要说明,资本家或企业主的利润(以及利息和地租)从何而来;是来自所谓的“让度利润”或是资本、土地本身,还是来自对雇佣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科学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企业主的利润不过是资本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个别经营者的利润有可能来自贱买贵卖,来自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但资本家阶级的总利润不可能来自贱买贵卖,而只能来自生产过程本身,来自雇佣劳动者付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认识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如果说劳动价值论本身主要是回答了价值的规定、本质、源泉、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对分配社会劳动的作用,那么,它更深刻的理论意义在于,为考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形式奠定理论基础。

离开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谈论“宽窄”必将适得其反。如果我们离开理论意义谈论价值,抽象争论劳动价值论范围的“宽窄”,就毫无意义了。如果认为“第三产业”的所有劳动都创造价值,那就必须搞清楚是否这些劳动都执行了生产商品的职能;如果要证明某些劳动也属于“生产劳动”,那就必须知道它们究竟“生产”了什么?如果要和GDP的统计口径相一致,那就必须弄明白GDP所包含的是否都是真正的“价值”?如果要用劳动价值论说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许多现象”,那就必须清楚理论的本质和任务,经济理论作为对现实经济关系的抽象与在竞争中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往往是不一致的。

二、物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三个虽有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一)必须把一般生产劳动和特定生产方式的生产劳动区别开来

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是具有两重性的概念。马克思指出,“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定义是最初的定义,它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由于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单个工人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生产工人的概念绝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因此,首先应当把一般生产劳动(简单劳动过程中的生产劳动)和特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劳动区别开来。政治经济学所考察的生产劳动是后者。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生产劳动的涵义(生产的手段、目的和产物)各不相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考察的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劳动。我国现阶段有几种生产方式同时并存,因而必然存在几种涵义不同的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生产劳动是相对于非物质生产劳动而言的,生产的结果是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质产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经济时代。就其内容和性质来说,物质生产劳动和一般生产劳动涵义是相同的。但是,第一,物质生产劳动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产劳动并不是物质生产劳动的简称。第二,无论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生产劳动,都不一定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因而都不等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二)生产劳动的规定性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产生的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时指出,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这种规定性,从而生产劳动的定义,不是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中得出的,不是从劳动的内容或劳动的结果中产生的,而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这个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得出来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既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在一种情况下劳动同资本交换,在另一种情况下劳动同收入交换。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规定性的观点,固然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时提出的,但却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在任何社会形式中,判断一种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完全在于它是否体现一定生产方式的本质和直接目的,是否能够把这种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再生产出来。这种认识同样适合于我国现阶段各种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劳动。但是,一方面,商品生产从而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几种不同的生产方式都存在的。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生产方式都存在商品生产(劳动表现为价值)的条件。

(三)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的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考察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他以不同方式和从不同角度表述了这种生产劳动的概念或定义。必须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和一般的生产劳动区别开来。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作了完整和系统的表述:只有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换句话说,只有使那种同劳动能力相对立的、独立化了的物化劳动的价值保存并增殖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不过是对劳动能力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整个关系和方式的简称。我们所说的生产劳动包含着劳动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十分确定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是给使用劳动的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或者说,是把客观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把客观劳动条件的所有者转化为资本家的劳动。所以,这是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生产出来的劳动。生产劳动可以说是直接与作为资本的货币交换的劳动,或者说,是直接与资本交换的劳动。生产劳动是这样的劳动,它为工人仅仅再生产出事先已经确定了他的劳动能力的价值的同时,作为创造价值的活动却增大资本的价值。换句话说,它把它所创造的价值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劳动涵义的几个基本点为: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和资本的劳动。第二,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同资本相交换并被资本吸收的劳动。第三,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近似地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第四,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劳动和非资本主义劳动的区分。第五,资本主义的生产工人是由各种必要职能构成的劳动者的总体。第六,商业工人的劳动对于个别资本来说也表现为“生产劳动”。

重温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主要在于说明:“物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三个虽有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意义的劳动混为一谈。创造价值的劳动无非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与之相对应的是“不生产商品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存在于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都不一定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基本上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因而基本上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并非任何创造价值的劳动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就单个资本来说,生产劳动完全不必是生产领域中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因而既不一定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也不一定是物质生产劳动。学者们在谈论是否“拓宽劳动价值论”时,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把上述三个概念区别开来。

三、在价值理论中不能将非物质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相提并论

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误区:一方面,把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把表现为价值的劳动和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混为一谈。

(一)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各种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比例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加。马克思指出,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虽然绝对地增加了,但却相对地减少了;相反,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比例却增加了。这些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职能各不相同——土地或者资本的所有者、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者、供职于政府的“公务员”,等等。现在他们都被包括在所谓“第三产业”或者服务业中。

虽然非物质生产劳动者各不相同,但他们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者的一些共同特点。主要有:一是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是非物质生产劳动者。二是不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而是以自己的服务性劳动和收入相交换,是服务劳动者。三是基本上不被资本雇用,因而不创造和提供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非生产劳动者。

(二)不是任何劳动都创造或者形成价值

有些非物质生产劳动可以两种形式提供商品。马克思指出,在非物质生产中,甚至当这种生产纯粹为交换而进行,因而纯粹生产商品时,也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生产的结果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它们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因而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能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可以出卖的商品而流通,如书、画和艺术作品。但它们大都不适合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还只局限于向资本主义生产过渡的形式。第二,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如演员、教师、医生等。在这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能够应用,并且就事物的本性来说,只能在某些领域中应用。可见,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非物质生产者的劳动统统不表现为价值。但是,作为交换价值来生产的非物质生产是微不足道的。

非物质生产劳动和价值创造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作为商品提供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自然都表现为一定的交换价值。但必须明确:第一,非物质生产劳动形成的交换价值,多半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意义上的价值表现,其价格更多地受到人们的偏好和供求关系的影响。第二,有些商品是以精神产品为内容的,但其出售价格体现的并不是精神劳动本身的“价值”。因此,即使是对社会有用的必要劳动,也并非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更不都是本来意义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如果把非物质生产劳动都说成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背道而驰。

四、“第三产业”(服务业)包含了性质不同的社会劳动职能

究竟“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我们必须搞清楚,价值和所谓“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增加值”是什么关系,如何认识和评价“第三产业”的性质和社会价值。

(一)“第三产业”概念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职能和活动,因此,对第三产业和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加以具体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西方经济学提出而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三次产业”如何划分,理论上和实际上都不完全一致)。按照有的专家的划分,第一产业包括农业和采掘业(其产品直接来自自然界);第二产业包括加工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产品是对来自自然界的产品的加工、再加工);第三产业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门类,又称服务业。实际上,“第三产业”这一概念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职能和活动。第三产业一般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从事商品流通和饮食服务的部门;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三是为劳动力再生产、人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部门;四是国家政治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在“第三产业”中,真正够得算得上“产业”的屈指可数,很多职能和活动既不属于“产业”,也没有体现“第三次”的涵义。即使是“服务业”这个概念,对有些职能也是不适用的。如,流通过程的职能(无论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还是纯粹的商业劳动),并不具有“服务”的涵义;许多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服务部门”和“服务企业”,本质上是为资本“服务”。因此,对第三产业(服务业)和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加以具体分析。

(二)“非工人”比例增大不能成为“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的理由

“非工人”比例不断增大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必然结果。与工人阶级相分离的社会阶层的比例逐渐增大,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越高,非工人和工人相比数量就越多,不从事必要生活资料生产或完全不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的数量就越多,或者最后,直接构成剩余产品所有者的人数的那些人,或者甚至构成既不从事体力劳动也不从事脑力劳动,而是提供‘服务’,由剩余产品所有者将剩余产品的一部分付给他们作为报酬的那些人的数量就越多。”马克思所说的“非工人”,是指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的人;而“工人”指生产过程中的雇佣劳动者,属于“劳动阶级”。因此,他将这些“非工人”称为“服务阶级”或“仆役阶级”。在政治经济学中,把“工人”和“非工人”、“劳动阶级”和“服务阶级”区别开来,是正确的和科学的。

直接劳动的大幅度减少恰恰说明了价值形式的历史局限性。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的比例相对减少,离开直接生产过程的人的比例相对增加,同时就是劳动时间的相对减少,非劳动时间或自由时间的相对增加。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变化往往以对立的形式表现出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另一部分人则专门享有自由时间。但是,这样一来,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也必然随之相对减少。这是一种重要征兆。它说明,“价值”形式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以价值形式衡量财富的多寡和贡献的大小,只属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历史时代。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这一点,他指出,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即直接加工劳动对象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不再是使用价值的尺度,群众的剩余劳动不再是发展一般财富的条件,少数人的非劳动不再是发展人类头脑的一般能力的条件,那么,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本身也就摆脱了贫困和对抗的形式。这时候,人们不再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自由发展的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就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价值形式最初只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而存在,因为没有价值形式就没有货币和资本。但是,价值形式最终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进死胡同。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内在限制必然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从而使这种生产方式最终成为生产力的桎梏的话,那么,一旦创造价值的直接劳动减少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价值形式就既不再成为财富的源泉,也不再成为财富和使用价值的尺度,以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便会成为不必要的和过时的形式了。这就是价值本身的历史局限性。

(三)“第三产业”各业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

“第三产业”包含了完全不同的职能和劳动,它们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甄别和澄清。

作为供人们消费的商品的有偿服务同样有一定的价值。用货币或者收入购买的服务,和其他商品相比并没有质的区别,具有商品的一切共性。区别仅仅在于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即这种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马克思指出,“假定资本已掌握了全部生产,……那末,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必须或者同完全由资本家生产和出卖的商品交换,或者同这样一种劳动交换,购买它和购买那些商品一样,是为了消费,换句话说,仅仅是由于这种劳动所固有的物质规定性,由于这种劳动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种劳动以自己的物质规定性给自己的买者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买者来说,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只是他借以消费自己收入的对象。这些非生产劳动者并不是不付代价地从收入(工资和利润)中取得自己的一份,从生产劳动创造的商品中取得自己的一份,他们必须购买这一份,但是,他们同这些商品的生产毫无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所有以超经济的手段提供的强加于人的“服务”,都不是真正的商品交换,不仅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是一种剥夺和榨取。另一方面,那些损害人们身心健康、毒化社会的“服务”,即使是“两厢情愿”,也不具有“服务”的性质。

“第三产业”中非商品形式的劳动不形成价值。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并不以商品形式提品和服务,或者根本不具有创造价值的职能。因此,这些行业和职能的劳动自然不会形成价值。如,所有依靠财政拨款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所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所有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立法机构、党政机关、政法系统、军队、警察等等;所有再生产过程中的非生产职能(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等都不创造或形成价值。尽管这些行业和职能的劳动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在其中执行职能(工作)的劳动者(社会成员)也付出了一定劳动,并根据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和贡献取得收入,他们的“产出”和“收入”也计入了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但既然他们不生产商品,那么他们的劳动也就不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可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一部分“增加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而是类似于“虚拟的价格”。如果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扩大到所有“第三产业”,扩大到与“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是完全不科学的。

(四)“第三产业”各业的社会价值具有很大差别

所有从事服务业的社会成员构成“服务阶级”。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概括为三大阶级——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同时,他还把所有从事服务业的社会成员归结为“服务阶级”,可以说是第四个阶级。服务阶级是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外的一大群体,其共同特点是:服务的买卖是物化劳动(价值,货币)和活劳动的交换,相互交换的是使用价值。因此,所有服务都不属于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不属于雇佣劳动。他们的收入来自已经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基本上属于资产收益和工薪收入的消费性支出;他们消费的生活资料来自剩余产品。但这个“服务阶级”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包含了不同的社会职能——个人服务(包括仆役)、自由劳动者(包括自由短工)、公务员(统治者和官吏),等等,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也各不相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服务(特别是仆役)属于卑贱的职业;自由职业者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往往被边缘化了;所有建立在阶级关系基础上的公务员,大都从属于资产阶级,其上层属于权贵阶层。马克思对西方国家服务阶级的分析,自然不能简单地照搬到现阶段的中国来。

我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包含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经济关系也发生了一定质的变化。但由于目前仍然处在人类社会第二阶段,人们的产业定位和社会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阶级关系的表现。因此,马克思关于“服务”和“服务阶级”的论述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五、从事商品买卖的纯粹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

我们必须搞清楚:商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商业雇佣工人代替商人执行职能,或者商业独立于产业,是否就会使商业劳动成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如何认识商业资本的本质和商业雇佣劳动的特殊性。

(一)流通过程本身的劳动不创造价值

买卖商品的纯粹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广义的商业劳动包括不同的职能,至少包括买卖、簿记、仓储(保管)、运输、运送、包装、分装等职能。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纯粹的商业劳动——买卖商品的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的规律是: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这仅仅是实现价值或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所需要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包括它所支配的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就像对工人来说,购买生活资料所需要的时间是损失掉的时间一样。”这就是说,在买卖过程中发生的只是价值存在形式的变化,商品的价值不会发生变化;状态的变化需要花费时间和劳动力,但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使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商品流通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因素,但不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因此是对商品生产者劳动时间的一种扣除。不仅如此,第一,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不会使那种并不创造价值的劳动转化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第二,由雇用的商业工人代替资本家专门完成买卖商品的职能,并不会改变买卖本身的性质。第三,买卖商品的职能由于分工而使它由多数人的附带工作变为少数人的专门工作,并不会改变这种职能的性质。买卖商品的雇佣工人执行的是非生产职能,这种劳动的内容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产品,他本身属于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总之,用在买卖上的时间,是一种不会增加转化了的价值的流通费用。但这种费用是价值由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所必要的。

由商品形式本身产生的费用是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在商品生产这种形式中,不仅买卖商品的时间是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而且,一切由商品形式本身产生的职能和费用,都是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里主要指由簿记、货币、保管、储备等产生的费用。这些方面的职能及其费用与买卖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属于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一般地说,“如果一种职能就其本身来说,也就是在它独立化以前,不形成产品和价值,那么,分工,这种职能的独立化,并不会使这种职能形成产品和价值。”对于商品生产来说,虽然与纯粹买卖时间的费用有一定区别,但并未改变非生产耗费的性质。就货币来说,某些商品(如金和银)执行货币的职能,并且作为货币专门留在流通过程或流通领域,这纯粹是生产过程的一定社会形式即商品生产过程的产物。对社会来说,是仅仅由生产的社会形式产生的流通费用。这是商品生产的非生产费用,它是社会财富中必须为流通过程牺牲的部分。马克思就金属货币所说的话,同样适合于执行同样职能的纸币——价值符号。

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不同于流通过程本身的职能。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费用有些是由商品的保管、储备和运输引起的,这些费用不同于用在买卖上的费用。马克思指出,“由价值的单纯形式变换,由观念地考察的流通产生的流通费用,不加入商品价值。就资本家来考察,耗费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部分,只是耗费在生产上的资本的一种扣除。我们现在考察的那些流通费用则不同。它们可以产生于这样一些生产过程,这些生产过程只是在流通过程中继续进行。因此,它的生产性质完全被流通的形式掩盖起来了。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观点看,它们又可以是单纯的费用,是活劳动或对象化劳动的非生产耗费,但是正因为这样,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它们可以起创造价值的作用,成为它的商品出售价格的一种加价。……但是,一切追加价值的劳动也会追加剩余价值,……因此,使商品变贵而不追加商品使用价值的费用,对社会来说,属于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则可以成为发财致富的源泉。”可见,被流通过程掩盖了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本身不同,由此产生的费用对于社会和单个资本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就储备费用来说,马克思指出,不管产品储备的社会形式如何,保管这种储备,总是需要费用。商品储备的费用不属于生产领域,所以算作流通费用。这种流通费用与纯粹的买卖不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商品价值,因此使商品变贵。为保存和保管这种商品消耗的资本和劳动力,必须从社会产品中得到补偿,这些资本的支出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劳动生产力降低一样。因而这是非生产费用。虽然储备形成的费用是社会财富的存在条件之一,但仍然是社会财富的扣除。不过,如果商品储备已经不是不断出售的条件,而是商品卖不出去的结果,那么,由此产生的费用不加入商品价值,从而成为价值损失。就运输费用来说,马克思指出,“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运输业一方面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的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如下的特征:它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资本,会部分地由于运输工具的价值转移,部分地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后一种价值的追加,就像在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下一样,分为工资补偿和剩余价值。”马克思甚至把运输业(确切地说是货运业)看作是与采掘工业、农业、加工工业并列的“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可见,如果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当归入第二产业。

(二)商人资本的利润只能来自产业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

商业和商人资本从产业和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并没有改变流通过程本身的性质。因此,商业劳动不可能直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利润只能来自生产过程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商人资本在流通领域的职能不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商人资本不外是在流通领域内执行职能的资本。流通过程是总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但是在流通过程中,任何价值也没有生产出来,因而任何剩余价值也没有生产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同一价值量发生了形式变化。事实上不过是发生了商品的形态变化,这种形态变化本身同价值创造或价值变化毫无关系。如果说在生产的商品出售时实现了剩余价值,那是因为剩余价值已经存在于该商品中;……”既然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和价值创造毫无关系,那么,买卖商品的劳动自然不可能创造价值。

商人资本参与社会总生产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指出,“因为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很清楚,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归商人资本所有的剩余价值,是总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既然这里发生的仅仅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那么,买卖商品的劳动就不会改变商品的出售价格。“产业资本家的利润等于商品的生产价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而和这种产业利润不同,商业利润等于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的余额,这个生产价格对商人来说就是商品的购买价格。但是,商品的实际价格=商品的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商业资本之所以能实现利润,只是因为产业资本在商品的价格中实现的并非全部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因此,商人的出售价格之所以高于购买价格,并不是因为出售价格高于总价值,而是因为购买价格低于总价值。”在这里,商人不过完成了原来由产业资本家完成的任务。因此,商业利润不是“让度利润”。

商人资本可以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马克思指出,“商人资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就是说,它不直接创造它们。但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既然它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也就提高了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既然它缩短流通时间,它也就提高剩余价值对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利润率。既然它把资本的一个较小的部分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它就增大了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可见,商人资本不仅没有侵占产业资本家的利润,反而有助于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从而相对地增加产业资本家的利润。

(三)商业资本的独立使商业职能和流通费用发生了二重化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并由雇佣工人代替商人执行职能,表现出二重化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商品交换和商业劳动的本来性质。

商业劳动者的收入只能来源于商业利润。既然商业劳动本身不创造价值,那么,商业利润只能来自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相应的,商业劳动者的收入只能来自商业利润。无论执行商业职能的是产业资本家的商业人还是独立的商人,都不会改变商业职能本身;无论商业劳动者以何种面貌出现,其劳动都不可能创造价值;无论其收入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只能来源于商业利润。既然如此,要求承认“商业工人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就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商业工人从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中为商业资本创造利润。马克思指出,商业工人和产业工人一样,也是雇佣工人。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体现的不过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的差别。不过,“就商业雇佣工人来说,困难不在于说明,它们怎样直接为他们的雇主生产利润,尽管他们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利润不过是它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只是由于它的实现价值的职能,才在再生产过程中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因而才作为执行职能的资本,从总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中取得自己的份额。对单个商人来说,他的利润量取决于他能够用在这个过程中的资本量,而他的店员的无酬劳动越大,他能够用在买卖上的资本量就越多。商业资本家会把他的货币借以成为资本的职能本身,大部分交给他的工人去担任。这些店员的无酬劳动,虽然不会创造剩余价值,但能使他占有剩余价值。这对这个资本来说,就结果而言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这种劳动对商业资本来说是利润的源泉。否则,商业就不可能大规模地经营,就不可能按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了。”这就是说,商业工人也和产业工人一样,都是雇佣劳动者,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且必须为资本家创造利润。但商业工人不是通过增加新价值而直接为商人创造剩余价值,而是通过自己的无酬劳动,从已经创造的剩余价值中为商业资本“创造”出一个份额(分一杯羹)。

难点在于如何认识购买商业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及其利润。为了“把困难准确地确定下来”,马克思假设:直接投在商品买卖上的资本、执行买卖职能时消耗的不变资本、商人投入的可变资本分别为B、K、b。于是,商品的出售价格应当等于B+K+b+(B+K的利润)+(b的利润)。其中,出售价格的一部分——B+K+(B+K的利润)——不会造成任何困难;真正的困难是(b+b的利润)。按照假定,商人用b购买的只是商业劳动,即只是对资本的流通职能(W-G和G-W)起中介作用所必要的劳动。这种劳动实现价值,但不创造价值。并且,只是由于一个资本执行了这些职能,才作为商人资本执行职能,才参加一般利润率的规定,才从总利润中取得它的份额。在价格的这一部分(b+b的利润)中,要支付的包括两项:第一,商业劳动的报酬(不管产业资本家是为商人自己的劳动支付报酬,还是为商人所雇用的店员的劳动支付报酬都一样)。第二,为购买商业劳动所支付的资本额应获得的利润。就商人资本来说,第一会得到b的补偿物,第二会得到b的利润。马克思说,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困难的核心是,(b+b的利润)从何而来。由此可见,今天经济学家提出的疑问,马克思早就想到并主动地做了说明。

解决困难的关键是理解作为流通费用的商业资本的二重化。马克思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困难只是表面上的,纯粹是由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形式产生的。因此他认为:首先,作为正确的方法,必须在商人资本独立以前的形式上研究问题。“因为商人资本决不是别的东西,而只是一部分在流通过程中执行职能的产业资本的独立化的形式,所以,一切和它有关的问题,都必须这样来解决:问题首先要在这样的形式上提出,即商人资本所特有的各种现象还没有独立地表现出来,而是还和产业资本直接联系在一起,作为产业资本的一个分支表现出来。在流通过程中,商业资本以与工场相区别的事务所形式继续执行职能。所以,现在成为问题的b,首先也要在这里。在产业资本家本人的事务所里进行研究。”其次,作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须明确产业工人和商业工人职能和作用的差别。从事商业活动的事务所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展的。在使用商业雇佣工人的真正的事务所中,“为雇用商业雇佣工人的支出,虽然表现为工资,但不同于购买生产劳动时耗费的可变资本。它增加了产业资本家的支出,增加了必须预付的资本的量,但不会直接增加剩余价值。因为这种支出所支付的劳动,只是用来实现已经创造出来的价值。像任何别的这类支出一样,这种支出也会降低利润率,因为预付资本增加了,但剩余价值却没有增加。……因此,产业资本与自己的商业雇佣工人的关系,和它与自己的生产雇佣工人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这种劳动不是像直接的生产劳动那样,作为这些价值的量的原因起作用,而是作为这些价值的量的结果起作用。”再次,作为对资本本性的认识,商业工人总是要为雇用他的资本家带来利益。商业工人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但同样必须提供无偿的剩余劳动。然而,“他给资本家带来的利益,不是因为他直接创造了剩余价值,而是因为他在完成劳动——部分是无酬劳动——的时候,帮助资本家减少了实现剩余价值的费用。……只要有更多的价值和利润需要实现,资本家就会增加这种工人的人数。这种劳动的增加,总是剩余价值增加的结果,而决不是剩余价值增加的原因。”最后,作为解决困难的关键环节,必须理解作为流通费用的商业资本的二重化。“一方面,资本作为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因而进一步就是作为商业资本)的职能,是产业资本的一般的形式规定性。另一方面,特殊的资本,因而特殊种类的资本家,专门执行这些职能;这些职能因此也就变成了资本增殖的特殊领域。”“商业职能和流通费用,只有对商业资本来说才是独立化的东西。产业资本面向流通的方面,不仅存在于它不断作为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存在中,而且也存在于与工场并列的事务所中。”“对产业资本来说,流通费用表现为并且确实是非生产费用。对商人来说,流通费用表现为他的利润的源泉,在一般利润率的前提下,他的利润和这种流通费用的大小成比例。因此,对商业资本来说,投在这种流通费用上的支出,是一种生产投资。所以,它所购买的商业劳动,对它来说,也是直接生产的。”总之,一方面,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乃至整个社会的非生产费用。另一方面,商业资本又是独立的商业资本利润的源泉。

总之:商业劳动力的价值补偿和商业资本利润的获得,既不同平均利润率相矛盾,也不同商业资本的本质相矛盾。商业工人的工资和商业利润归根到底来自生产过程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但它是借助于商业工人的无酬劳动从这个剩余价值中“创造出来”的。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全部剩余价值在执行不同职能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和所谓“让度利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漏洞”。

六、精神生产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价值

要判断这个命题,必须搞清楚如下问题:第一,何谓“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劳动”和“精神劳动”,精神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是否具有同等的性质?精神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是一回事?第二,精神生产成果的“价值”和一般物质商品的价值的涵义是否相同?第三,能否认为只要精神产品有“使用价值”,投入的社会劳动就形成价值?第四,精神生产劳动的重要性,是否可以成为扩展劳动价值论的理由?

(一)精神生产是不同于物质生产的另一种生产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领域。不过,我们是在政治经济学范围内谈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时,曾经提到“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精神劳动”、“精神产品”等概念,是相对于“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物质劳动”、“物质产品”而言的。与此相联系,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所谓“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指的是人类积累起来的“一般精神成果”、“知识和技能”、“社会智慧”。因此,所谓“精神生产”,无非是一般知识、科学、理论、学说等等的生产和积累。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既存在于自然科学领域,也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所谓“精神生产力”,就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即由“一般社会知识”或“一般智力”产生的生产力。精神生产是不同于物质生产的另一种生产,是由物质生产决定并与物质生产的要求相适应的。表现为生产劳动的是“另一种劳动”。精神生产是历史的,是同一定的社会形式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联系的;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属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另一部分则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与精神生产相比,物质生产对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的意义”。这种观点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如果我们要考察精神生产,就绝不能和物质生产混为一谈;同样,也不应当把精神产品的“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在不同的活动时间完成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不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而且是在不同的活动时间内完成的。马克思把人的活动时间区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其中,劳动时间就是物质生产时间;非劳动时间除了纯粹用于恢复劳动力的时间以外,就是“自由时间”。精神生产总是在“自由时间”完成的。显然,马克思把精神生产劳动和一般意义的“生产劳动”区别开来了。自由时间是以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产品的存在为基础的。“这种剩余产品是除劳动阶级外的一切阶级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整个上层建筑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剩余产品把时间游离出来,给不劳动阶级提供了发展其他能力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过,自由时间不可能永远是“不劳动阶级”的专利。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在未来社会,精神生产或精神劳动都是作为另一个主体(或者是另一部分人)在自由时间里完成的,精神生产或精神劳动的成果——无论作为意识形态(意识形式)的宗教、道德、神学、哲学、政治、法等等,还是作为人类一般精神成果的科学发现,以及作为艺术创作、文学作品,等等,其“价值”的涵义都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因而既不需要也不可能用劳动时间来评价和计算。它们的“价值”主要在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把精神生产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混为一谈和等量齐观是完全不科学的。

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关系依社会形式不同而不同。精神生产、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是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中是各不相同的。大体说来,在一切共同体社会,特别是在有可能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共同体社会,物质劳动普遍化了,每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会在劳动时间参加物质劳动,而在自由时间从事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但是,在存在社会分工和对立关系的社会中,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更多地处于分离状态。社会的一部分人主要从事物质劳动,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从事精神劳动。在现代社会,尽管各国发展道路不同,但经济形式是近似的。因此,马克思关于精神劳动的论述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总之,精神产品和精神劳动的“价值”——无论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革命的还是反动的,其价值都不能用劳动来衡量。

(二)商品化精神产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是精神产品本身的“价值”

物质化、商品化的精神产品不等于精神生产本身。我们已经知道,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指的是人类一般精神成果(知识)的积累和一定意识形态(意识形式)的形成。但在精神产品之外,形成了“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精神财富”,如书籍就是如此。然而书籍已经不是精神产品本身,而是精神产品的物质化和商品化形式;一定的物质形式和商品成了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如,机器等等作为固定资本是“物化的知识”,但不是知识本身。这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利用精神产品为自己服务,把精神产品用于商品生产。如果经济学家们认为音乐、教育、科技、设计、出版、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劳动都是精神劳动和精神生产,那不过表明,他们把精神产品的物质化、商品化和精神产品本身等同起来,把以精神产品为基础和内容的商品和服务同精神产品本身混为一谈了。

(三)同体力劳动并存的脑力劳动不属于精神劳动

物质生产(包括商品生产)中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产中的精神劳动并不是一回事,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脑力劳动是任何劳动中或多或少的脑力(智力)的支出,就像或多或少的体力的支出一样。精神劳动自然主要是脑力劳动,但物质生产中的脑力劳动不等于精神劳动。二者的区别来自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区别。精神劳动存在于精神生产领域,是人对客观外界的认识和自身才能的发挥,其成果表现为思想、观念、理论等等。而物质生产中的脑力劳动,在于获得使用价值(效用)或交换价值,其成果是一定形式的产品和服务。

七、交换关系的普遍化使一切活动都具有“创造价值”的假象

把一切劳动(活动)都看作是“生产劳动”,看作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就基本观点来说,和一百多年前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十分相似。究其原因,除了主观方面的原因外,总是可以从经济关系本身得到说明,这就是:交换关系的普遍化使一切活动都具有商品的外观和“创造价值”的假象。

(一)现代市场经济默认所有人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当经济理论界仍在争论“创造价值的劳动包括哪些劳动”时,现代市场经济早已经以“国际规则”的形式默认:一切职能都属于“产业”,一切劳动和活动都具有生产性,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虽然价值在这里不过是交易价格或者货币收入。国际社会用于统计社会总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统计总收入的“国民总收入”(GNI),来源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这些概念中,把所有的“产出”或“收入”都等同起来了。于是,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生产和非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业和非产业、建设和破坏、有益和有害、价值和虚幻价格、创造价值和分享财富等等之间质的区别都不见了。“国内生产总值”默认所有的职业和活动都具有生产性,从而构成一定的“产业”;所有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在这个概念中,所有人的劳动或活动都等同起来了,不仅在量的方面等同起来了,在质的方面也等同起来了——每个人都是社会劳动者、服务者,都是市场主体。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观点看问题,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不能正确说明现实的经济关系。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不仅经济统计已经主动地和国际接轨,而且经济学理论也在努力适应它。一些主张拓宽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的观点,实际上是反映和适应了这种“国际惯例”。

(二)交换价值的充分发展使一切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8篇

1.《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分六册写作:《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页。)。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1867年9月14日,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先后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编辑出版,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1954-1961年,苏共中央编译局按马克思的手稿次序和内容重新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页。)。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

2.1949年至今,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约有五次: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问题。从1958年开始,同志和党内部分高级干部、理论家研读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明确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注::《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4页。同时参阅《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本,上、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1998年1月刊印。),推动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涉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的讨论。在60年代初关于生产劳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于光远又提出: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包括教育、科研、文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注:参见于光远《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中国经济问题》1981年第1期。)孙冶方不同意于光远的观点,指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注:参见孙冶方《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经济学动态》1981年第8期。)由此引发了理论界的讨论和争鸣,并逐步形成了“宽派”、“中派”、“窄派”三种不同观点。

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苏星针对南开大学谷书堂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注:参见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0-112页。),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劳动价值一元论》,提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注:苏星:《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于是,由“谷、苏之争”,引发了“一元论与多元论”的讨论。

第五次是中共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后,全国上下展开的新一轮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和讨论。这次讨论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从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入手,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新特点;二是结合新的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和见解。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的若干重大发展

3.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济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有关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

——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确认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

——提出了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 经济管理理论;

——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发展的理论;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确立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中,还有许多新的理论建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不断加强,西方经济学理论也在变化和发展。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较少从社会基本制度层面研究经济问题,大多是在经济运行层面、发展生产力即提高效率、效益方面做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如何增加、聚积、拥有财富的理论,是“赚钱的学问”。当然,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问,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它是有实践基础的,有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的成分,我们应予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例如: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基本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分析了价格的形成和作用;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技术、知识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像成本收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计量分析、企业管理等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我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大胆学习、积极借鉴。关于银行、保险、证券、营销及其他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理论,也应大胆学习和研究。

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对于当代西方主流派经济学理论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在借鉴、运用这些理论或方法时,也要结合我们的具体实际。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5.经济学研究,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其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学问。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们过去较多地讲生产关系和所有制,而对生产力的最终决定性作用重视不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问题,在邓小平同志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后,已经解决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当时批判资本主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6.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作为其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集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后各卷、各篇、各章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整个过程的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以及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7.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例如: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如果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是基础。

8.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学说。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0页。);按照列宁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注:参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312页。)。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9.我们今天讨论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什么?是强调劳动、劳动者,还是强调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后者,当然要重视,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生产资料,任何财富、使用价值也生产不出来。但是,首先应当突出的是劳动、劳动者!“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0页。)尊重劳动、劳动者,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劳动、劳动者,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解放劳动、劳动者;发展生产力,第一位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劳动积累的过程,就是劳动、劳动者解放的过程,就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10.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三大变化,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三大变化,又使劳动形态和商品形式、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与财富和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问题,均被尖锐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都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回答。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科学是不能丢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今天,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是十分必要和有重大意义的。

四、劳动和劳动力问题

11.今天研究经济问题,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劳动和商品。劳动是一个过程。劳动者是劳动过程的主体。劳动的结果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成果,是客体。这两者是经济问题研究的两个角度和两个出发点。

劳动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劳动在一定社会形式中不断展开的历史。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促使人类自身的发展;劳动创造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句话,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劳动史。

12.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中进行的,是不断发展的。对于劳动,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从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来看,人类经历了采集和渔猎经济、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有人称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还需要研究)。

从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或简称经济形式)来看,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将来还会出现后商品经济(过去称之为产品经济,也需要研究)。

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此相适应,人类劳动也经历了原始共同劳动、奴隶强制劳动、封建依附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劳动。

对于不同社会基本制度、不同经济运行形式、不同劳动分工和社会技术形态下的劳动,应做具体分析。

13.创造性是劳动的本质特性。“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6页。)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都是人类劳动运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劳动创造性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人类劳动所独有的创造性,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

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科学技术既渗透到生产资料中,也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是劳动能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能力的提高,劳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注:参见《经济学手稿》(1861-18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275页。),以及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注::《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的讲话》(2001年8月7日)。)。科学技术,正是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14.“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是劳动力的实现。劳动力从自然和生理方面看是属于劳动者的,是不能脱离劳动者本身而独立存在的。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和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却存在不同情况:在奴隶制下,奴隶的人身属于奴隶主;在封建制下,农奴的人身仍然依附于封建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废除了,劳动者可以自主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变成了一种特殊商品——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作为商品一经卖出,其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形成雇佣劳动,劳动异化了。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已经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即资本—雇佣关系,劳动力在本质上已经不是商品。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仍然要进入市场和流通,因而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形式。

五、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

15.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保护和解放劳动者,就表现为保护和解放劳动本身。劳动所得的财产不可侵犯,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劳动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劳动和劳动结果的统一。应提出“劳动所得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口号,以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对下述三条,要在法律上予以充分保障:

(1)充分保护劳动权;

(2)充分保护劳动所得权;

(3)充分保护劳动者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

劳动权、劳动所得权以及对劳动所得的支配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是劳动解放的最基本的含义。

改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消除无产者的“无产”状态,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追求和历史使命,是劳动解放的标志与象征。

劳动者只有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发展。劳动和劳动结果相统一,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解放的标志。

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口号,不问财产的来源和财产占有的性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口号。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使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劳动,并获得劳动成果;要制约(而不是立即消灭)不劳而获和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当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但那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将来的事情。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6.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劳动的创造性和劳动者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人类的历史,是劳动解放和劳动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劳动的解放和发展,是一个有着内在的一般规律的历史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8页。)在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揭示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雇佣劳动,是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是劳动的一种异化。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克服资本对劳动的奴役,以实现劳动的解放和发展。

解放人的劳动,也就是解放人本身。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劳动和商品。

17.当代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职能独立化、职业化,尤其是劳动分工的细化,使得劳动过程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于是管理劳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产业升级导致了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使服务劳动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促进了分工和协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因而产生了大量新的劳动形态。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成为当代突出的劳动形态。

生产力越发展,具体劳动的形式越发达,就必然不断产生新的具体的劳动形式。

六、商品生产劳动

18.讨论商品经济和劳动价值问题,必然要涉及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的理解。这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问题。由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界定,所以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

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劳动一般、商品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三个层次来界定“生产劳动”范畴的。

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社会劳动,即社会化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一般。生产劳动(一般)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创造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一切有益于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一般;劳动结果是商品并进行交换的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商品生产劳动,是商品经济阶段的基本劳动形式,而且也只存在于商品经济阶段。在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体系内的多数场合下,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76页。)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生产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要注意区别,是商品生产劳动,还是非商品生产劳动。在我们的讨论中,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一词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代替;“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对范畴,可用“商品生产劳动与非商品生产劳动”代替。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歧义。

商品生产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劳动形式。如前所述,凡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并进行交换的劳动,都是商品生产劳动,其他为非商品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按马克思所说,是指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有这种生产劳动,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性质的区别,不在于是不是商品生产劳动,而在于是不是雇佣劳动,在于劳动成果的占有形式。

19.流通领域的劳动与价值创造问题。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六章的说法,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继续的那些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而纯粹流通领域的劳动,虽然是促使价值实现的必要劳动,但不是(商品)生产劳动,不直接创造(商品的)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点应予注意:(1)据前述第18点,马克思关于价值源泉的要点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2)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专业化;随着市场化、商品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纯粹流通领域里的某些劳动环节所提供的服务,如商业经营、金融服务等,日益商品化,成为无形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完成这种服务的劳动,或者是生产这种无形商品的劳动,成为商品生产劳动。根据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这些劳动也创造商品的价值。(3)商业服务这种商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就是实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换,即对生产者来说,通过商业买卖,价值形态实现了由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对于消费者来说,实现了由货币形态向消费品的转化。商业服务所耗费的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业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价值。这种服务商品的价值,不是附加进原商品中,而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商品中。商业领域中服务商品的价值,也正是这种商品经济关系的体现。

服务产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其中有些问题还十分复杂,还须继续深入研究。

20.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不断深化,生产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领域不断扩展,劳动的具体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商品生产劳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大大拓展了,复杂了:

从人类整体的需要看,可把劳动归纳为三种具体形态:一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二是精神生产劳动,创造精神文化产品;三是社会服务性劳动,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这类劳动在现代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地位(科学技术劳动渗透在上述三种劳动形态中,而且也存在从这三种劳动形态中独立出来的趋势)。

从产业的角度看,可将劳动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后,第三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产业升级导致了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从而使服务劳动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现在包括在第三产业中的以科学研究、精神文化产品、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也有从第三产业分离出来、形成第四产业的趋势。

从劳动职能的角度来看,劳动的具体形态可分为直接生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而且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的作用日益突出。

信息产业、信息化带来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更加复杂的情况和特点。它们对当代经济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产生了什么影响,必须深入研究。这些产业的劳动是具体形态的劳动,是商品生产劳动,是一般商品生产劳动的具体形态。

一切创造商品并进行交换的劳动,都是商品生产劳动,不同的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分工和具体形态。分配给不同劳动者的劳动职能,构成商品生产的总体劳动。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公益事业等,如果它们的劳动不生产商品,劳动结果不进入商品交换,就不是商品,尽管这种劳动非常重要、非常复杂,但也不是商品生产劳动,而是非商品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没有意义,没有贡献,而是不创造商品的价值。

七、商品价值

21.作为有形的商品,表面看来是一种物,但在物的背后,却蕴涵和体现着丰富的经济关系。商品是具有多种经济和社会属性、具有多种形式和作用的“魔幻物”,马克思说它具有拜物教性质。(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7页。)商品不仅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而且是劳动交换的中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载体。商品是人类劳动的创造品。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劳动,就无所谓商品、价值问题。

透过商品的物的表象,揭示其中所蕴涵的经济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之处。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多是见物不见人的。在那里,谈论的一般是物,是商品、货币、资本,基本不谈商品、货币、资本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商品具有独立于人、独立于社会的虚幻形式,因而具有拜物教性质。列宁曾经说过,“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312页。)。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既见物又见人,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的科学理论,它揭开了商品拜物教的面纱。

22.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所谓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的成果,它可以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财富的物质内容总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使用价值同时是交换价值和经济关系的载体,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自然形态。

使用价值,在性质上,可以是商品,也可以不是。

使用价值,一般是具体劳动的结果,既指产品、商品本身,又指产品、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具体形态,有实物形态的、有形的,还有非实物形态的、无形的。

所谓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创造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体现为财富,价值体现商品中凝结的劳动、体现着劳动交换关系。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3.商品生产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范畴是商品经济理论的基本范畴,是认识和把握商品经济的核心问题。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有一个完整的关于价值的概念体系。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量是指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作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无论生产方式怎样变化,它作为人的体力与脑力的耗费这一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4页。)当劳动产品进入交换成为商品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才能表现为价值,即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这里主要指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价值本身不是物,不是使用价值。价值的本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里所谈的“价值”,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它仅仅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的价值。离开商品,就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价值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版,第313页。)商品的交换,实质是劳动的交换。这个劳动交换体现为价值,其实质指的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即商品的社会属性。没有交换,商品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其价值,也就不具有社会性质。这正是交换价值作为价值形式的意义。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正确理解商品价值这个概念,是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关键。

八、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24.讨论商品生产劳动,还有一对范畴: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马克思用“活劳动”指商品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用“物化劳动”指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体现为过去劳动创造的产品中的人的劳动。物化劳动,在今天就是指一切劳动创造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如机器、厂房、原材料等实物形态的资本。马克思用活劳动、物化劳动这两个概念,解释它们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生产要素就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必要因素。从一般的意义上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非劳动生产要素,马克思称之为物化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称之为非劳动生产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劳动,或者说劳动力,不是一般的生产要素,而是主导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没有活劳动,即人的劳动,就没有生产劳动,没有商品生产劳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理论前提上的根本区别之一。把劳动或劳动力看作一般的生产要素,把人的作用等同于一般非劳动条件,否定其在生产中的主导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当然,没有非劳动生产要素(包括物化劳动和自然资源),绝不可能进行生产,也不可能创造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劳动生产要素在量上不断增加,在种类、形式上不断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它们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扩展,正是人的劳动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和直接结果。

25.劳动创造价值,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虽然,物化劳动在价值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但商品的新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物化劳动只是借助活劳动保存、转移原有的商品价值,即保 存、转移原有的劳动量。

马克思所说的活劳动——即人的劳动本身,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创造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当代,无论是劳动领域的拓展、劳动形态的变化,还是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都没有改变这一实质。从本质上看,商品的价值体现社会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是在商品生产、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的。商品的价值,正是商品经济中这种关系的体现。因此,价值实体中除了活劳动的凝结以外,仍然不包含其他任何物质的因素。这种意义上的“价值”,不是商品,不能买卖。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原子。(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0页。)

物化劳动,不管它是物质形态,还是非物质形态;不管它是采取资本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劳动创造物。物化劳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少了它们,任何生产劳动都无法进行。它们是劳动、劳动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创造使用价值和财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生产力的组成因素。可以说,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过去的劳动和现在的劳动,构成了整个商品生产劳动的过程,是商品生产劳动的历史链条。

物化劳动是相对于活劳动而言,是过去的劳动,是死劳动;但它不是活的主体,不是主动、能动的因素,不能创造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表现这种关系。物化劳动只把自身被消耗的价值保存、转移到新产品中,不创造商品的新价值。物化劳动是人的创造物。当它是商品时,当然也反映人与人的关系,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

物化劳动是过去的活劳动的创造物,是活劳动的凝结,是活劳动的物化,是已经完成了的活劳动,是“活劳动的过去形态”。从交换价值角度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与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之和,即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凝结之和。

物化劳动是非劳动生产要素,是生产资料。它只有靠活劳动的推动,借助活劳动,并与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复活”,发挥作用。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物化劳动是商品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

26.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保存、转移价值,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反过来决定人与人的关系,死劳动统治活劳动,“机器统治人”,物统治人。

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意味着资本创造价值,也就意味着物质财富统治人、资本统治人是合理的(这正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蕴涵的一个内在逻辑),也就没有什么劳动解放、人的解放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创造价值,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这是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核心。

之所以会有人误认为物化劳动也是价值的源泉,是因为他们混淆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混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混淆了同一劳动过程中旧价值(原有价值)的转移与新价值的创造;混淆了价值创造理论和分配理论。

九、生产要素论问题

27.生产要素论强调土地、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无疑是对的,是有很大意义的。但这个理论的致命之处在于,它把人等同于物。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价值论;生产要素分配论,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分配理论。这些理论,是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从萨伊(1767-1832年)的“三位一体”公式,到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这套理论,把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完全等同;混淆价值和使用价值,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说成是价值的源泉;把劳动力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把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等同于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进而推导出生产要素分配论。这样,就回避了要素所有权的问题,否定了剩余价值的存在,掩盖了剥削和雇佣劳动的本质。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而否定剩余价值论,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是由其阶级属性决定的。

28.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又决定着分配的形式和结构。

我们不能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直接等同于以萨伊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生产要素分配论,就是把劳动力等同于物,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甚至只作为一般的成本项目计算,而把它排斥于剩余价值的分配之外。我们认为,按劳分配还包括对部分剩余产品的分配。也就是说,劳动力参与的分配不仅包括成本中相当于工资部分的分配,还应包括部分利润的分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所有制决定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是各种要素共同参与的活动。有要素存在,就有要素的所有制、所有权问题。归根结底,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的。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生产要素作为生产的必要条件,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要大大发展。那时,改变的只是要素的所有制、所有权的社会属性,消亡的只是其阶级性。

生产要素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伴随一切生产过程始终的、必然的、自然的形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必然的、自然的形态。我们所主张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论,是不同于生产要素价值论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的。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为主、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三个概念、三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是不同的。

29.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解放劳动、保护劳动的理论。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和劳动结果、劳动和劳动目的相统一,是劳动解放的标志。马克思进而得出结论说:按劳分配是这一理论的分配理论,是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分配制度,是消除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状态的制度。

按劳分配制度,依照我们原来的理解,是一种单一的、纯粹的、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现在,我们应当这样来理解: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制度,并不排斥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时参与分配。按劳分配可以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构成社会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原则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相结合的制度。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按劳分配为主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要保护劳动权,同样也要保护非劳动生产要素权:

(1)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有权;

(2)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有权的所得权;

(3)依法保护非劳动要素所得的支配权。

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是财富之母,是人类在任何历史阶段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要给予其充分保障。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这些要素为我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服务。今天,限制生产要素,破坏生产要素,就是限制生产本身,破坏生产力本身。一定要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

十、剩余价值和净增价值

30.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为生产自己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而付出的劳动,是必要劳动,除此以外的劳动是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的物化状态是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构成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剩余,就没有积累,就不能发展。但是,对剩余劳动的占有状况,所体现的是不同的生产关系。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即为剥削。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为剩余价值。它所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72页。)。

31.剩余价值是揭示资本的剥削秘密,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钥匙。雇佣劳动、剩余价值,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范畴。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基本社会矛盾。

搞社会主义,也必须不断追求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57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应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基本理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被资本 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无偿占有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宜再沿用“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来指称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产品的价值或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存在雇佣劳动和无偿占有,当然存在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是长期存在的。但这种剩余价值,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有一定差别的,要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制约和调节。只要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得到保护。

这个问题,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出现的新问题,是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应深入研究。

32.对于用什么概念来表示社会主义经济中剩余产品的价值或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我国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见解。是否可以设想用“净增价值”这个概念来表示。“净增价值”在性质上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有所不同,而且在构成上也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所得的比重增加了,社会公共必要劳动所占的比重增加了,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净增价值所代表的财富、利润,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必要扣除以后,仅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的部分。这样可以把按劳分配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我们所说的必要扣除包括:

第一,劳动者除工资以外的应得部分,比如利润中用于保险、福利、公积金、公益基金等的那一部分,这部分也是劳动所得,即劳动者应直接获得的自己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

第二,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扣除,包括国防、教育、科研、卫生和环保等等。

做出这些扣除,是符合全体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投资者、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劳动者尽快富裕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上述第二项扣除,但不同之处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上述扣除,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

在作以上扣除之后,剩下的即为净增价值(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一个商品的价值量w=c+v+m。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我们仍假设:商品的价值量为w,c和v不变;且假设上述第一项扣除为v[,1],第二项扣除为s,“净增价值”为n,则商品的价值量为:w=c+v+[(v[,1]+s)+n]。在价值量上,(v[,1]+s)+n相当于m,即n=m-(v[,1]+s)。)。净增价值不同于剩余价值,它所代表的利润或财富,是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知识产权、专利、股权等非劳动生产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的部分,而且国家应当进行调节。这样,就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当然,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方案,应继续研究,充分讨论。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归根结底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实践的、历史的判据。

3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除了获得生活必需品之外,还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及其家庭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将逐渐拥有财产,摆脱“无产”状态。因此,劳动者还要分得一部分企业利润,即与其他生产要素一道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这一部分也是劳动所得,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当然,其大小、多寡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尤其是他们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财富,归谁占有,如何分配,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关系。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都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谓国家和社会的扣除,是与社会主义有所不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个扣除是完全用于社会的、属于全体人民的,是和全体劳动者的利益一致的。没有这个社会扣除,即用于社会发展、公共消费、公益事业的部分,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也就没有保障。这是由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

十一、资本问题

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剩余价值问题外,“资本”这个范畴的适用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资本”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经济范畴,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和定义。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0页。)资本是商品经济的集中代表。资本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资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一个核心范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资本,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资本。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资本,而在于资本的社会属性,在于资本归谁所有,为谁服务。资本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但是,消亡的仅是其社会属性,而不是其自然属性。

从自然属性看,资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资本”是人类剩余劳动、剩余产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本身不仅无错、无过,而且是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人类劳动的直接目的。

从社会属性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从商品经济一般和价值运动一般的层次去分析,资本不是一般的货币和资金,而是在运动中带来商品价值的价值、不断增值的资金。资本是特殊形式的商品,是生产要素。资本是流动的资金。资本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它首先是商品经济的创造物。

二是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注: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72页。),资本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鲜明的社会制度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剩余价值形成的,为资本家所有,是资产阶级统治劳动的力量和工具。无偿占有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35.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没有商品、货币的经济,自然也不会涉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问题。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也必然是商品经济。如果抽象掉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个特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属性,从资本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经济一般的角度去把握和予以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这个范畴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用的。我们要发扬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同时要限制其消极的、影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

3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资本”有国家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和外来资本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各种资本的经营活动,都应予以支持和保护,以利其健康发展。同时,由资本所有权决定的剩余索取权,也应依法予以保护。为避免两极分化,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搞好,使其不断壮大。对于按生产要素所有权获得的收入,要保护,也要调节,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我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对于资本的运用和配置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今天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大课题。

十二、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

37.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商品经济消亡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 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它不是商品经济,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建立以后的事情。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是马克思的任务。

38.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在经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对于在这样一个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立怎样的经济制度,进行了很多探索。他逐步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必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不能简单地否定商品经济。1921年,列宁提出实行新经济政策,指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533页。)

我们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相比,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低。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发展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能只靠计划这一手,还必须利用市场这一手;必须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

39.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个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长期的历史阶段;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经济可以也必然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不是被消灭,而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逐渐消亡的。当然,这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这种消亡,只是商品形式的消亡。而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劳动产品、经济活动,是不会消亡的,只是采取了新的形式,进入更高的阶段。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社会主义经济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理论命题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我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探索,以及当前在创建新体制中的大量新问题,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现代劳动的新特点、保护和解放劳动等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

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前,历史上存在的只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理论的探索与创造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产生以来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两条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商品经济与公有制的有机结合,用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又是新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当然要继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就,一切有益的东西。也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理论、新模式、新道路。在商品经济理论中,一切适用于中国情况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都要大胆地学习、借鉴、利用。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化。学习、借鉴、运用,从来都是一个逐步消化和中国化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照抄照搬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济问题,即如何在更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从理论上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的更大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学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只有二十几年。实践还很不充分,还没有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因而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也还很不充分,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研究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且要研究在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发展、与时俱进是它的基本品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劳动价值论,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人类历史始终是沿着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两条轨迹发展的,是实践和理论相伴、相依、相辅相成的历史过程。人类的创造性探索过程,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是我国理论界的神圣使命和长期任务。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C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断受到一些挑战,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一、“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直接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少,在发达国家白领工人的数目已经超过蓝领工人;科技产业、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提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加大对高科技领域和教育的投资,以便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占有一定席位……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类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不断取得新成就,人类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价值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和劳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有些学者认为,为反映知识在经济中的首要地位,经济理论中要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例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写道:“‘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在信息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我们必需创造一种知识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的实体是知识,价值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知识的使用。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它所花费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知识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985年,日本学者芥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中用“知识价值社会”来描绘未来的社会。他说:“我在这里引出了‘知识价值’这一新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知识的价值’、‘知识所创造的价值’。更严密的定义是:由于符合社会构成与社会主观而得到社会承认的创造性的知识价值。”1999年12月北大历史系教授何顺果先生发表了《劳动时间不再决定价值――千年经济回眸》一文,根据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清楚地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时间已不再是并且必然不再是判断价值的尺度”。

二、知识价值论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

但知识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劳动价值论仍具有鲜活生命力,因为: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仍然具有商品的两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知识是属于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具有客观内容(信息)的意识形式。它不是人脑天生固有的,而是人通过人脑的意识思维活动对相关对象的观念掌握,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产物。知识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量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或劳动成果,而不是人类劳动本身。当知识参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时,就形成了知识产品,于是它们就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知识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都具有有用性,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但知识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正如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不创造价值一样,所以知识产品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知识产品都具有价值。

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二重性理论仍然适用。

一些学者提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尚处于工业经济初期,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在劳动过程中也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因而马克思所指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体力劳动,在科技如此进步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虽然马克思那个时代,直接劳动者的劳动,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是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价值。

再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总公式W=C+V+M对知识产品同样适用。

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人类的活劳动,这是知识经济无法改变的事实。在知识经济时代,c无论是指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施。还是指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人类加工过的劳动对象,但他们都不能自身创造价值,他们只是同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V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劳动产品中的体现。M是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高于v的那部分价值。因此,在劳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无论是旧价值的转移还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都难以找到知识创造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三、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要发展

劳动价值论范文第10篇

价值论是指经济学家对商品价值的形成的观点。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价值论,经济学其他的理论就很难说明经济现象。

价值论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价值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什么东西你们认为是公道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在一定的生产制度写什么东西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论必然会因为经济制度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观点。

资本主义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密切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逼迫被雇用阶级为其创造剩余价值。资本阶级为了证明其占有剩余价值的合理性,把剩余价值说成是企业利润,并由资本本身带来。于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意识形态下,效用价值论自然被提出。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由商品满足消费者能力决定,而不是由劳动创造,进而否定劳动价值论。因为劳动价值论从商品交换入手,通过描述物物交换的关系揭示了其背后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即否定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

与之相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段价值论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的认识上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进行社会建设,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因此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形态下,劳动价值论成为人民进行按劳分配的依据。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区分出必要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愿承认和企图回避、否认的。因为一旦承认了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整个体系。

现实中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不断开放的,因此在思想领域,我国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惧怕任何批评和挑战,也随时准备吸纳新的科学思想以充实发展自己。一些西方经济学虽然其立场不同,但其对于商品的某些论断是正确的。

二、关于财富的源泉

劳动价值论是从亚当·斯密提出到大卫·李嘉图发展再到卡尔·马克思所继承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人类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来源,但其并不否认商品使用价值的来源不仅包括人类结晶了的活劳动还包括自然界,例如,马克思提出“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

效用价值论首先由萨伊等人提出,效用价值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商品价值由该商品效用决定的,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论着重点在于人的主观感受,但是人的主观感受不可能离开事物使用价值凭空做出结论,效用论和劳动价值论一致认为商品价值建立在商品使用价值基础上,在这一点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有其相似处。

可以看出,在对财富源泉的问题上,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都认为财富其源泉是自然界和人类劳动,虽然效用价值论没有直接阐述,但是它认为只要对人有效用的对象即便可称为财富,对人有效用的对象无非是自然界天生就有的和人类后天创造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具有相似点,承认财富源泉即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作用。劳动价值论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基础,而效用价值论也肯定使用价值的基础,因为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可以去使用它从中得到效用。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

三、关于价值货币表现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这一点上,劳动价值并未否认价格浮动的现象。马克思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也说过,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的”。又如马克思在批判韦斯顿的《工资、价格和利润》中写道:“需求的提高在某些场合完全不改变商品的市场价格,在另一些场合也只会使市场价格暂时提高,接着就会使供给的增加。这种供给的增加又必然是价格重新降到原先的水平,在某些场合还会使它低于原先的水平。”在这里,马克思明确阐述需求和供给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的价值有着精辟的概述,它一方面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其它论述中阐述了需求和供给也会决定价值。这看上去似乎矛盾,为什么价值既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又由需求与供给决定呢?其实在说明前者时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在内,即只有在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基础上,生产的商品才能全部实现其价值。如果需求和供给不等,例如需求小于供给,该商品被社会承认的价值就会少于该物品内实际凝结的劳动量,其单个商品的价值就会少于该商品的实际凝结的劳动量;反之亦然。因此,这与西方经济学价格决定理论有着相似之处.

效用价值认为价值表现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不论是商品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它的使用价值表现为物的有用性,即满足需要和欲望的能力。物品的使用价值既反映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程度,也是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的重要依据。物品的使用价值相对于消费者越大,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越高;反之,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越低。由于物品的使用价值相对于消费者具有边际递减的性质,从而需求者愿意提供的价格随物品量的增加而减少。价格与物品需求量的反向关系即需求基本规律。物品的需求价格不同于成本价格,它不由价值所决定,而受使用价值的影响。物品的使用价值同价值的矛盾,在需求与供给关系上表现为需求价格同成本价格的矛盾。物品的需求价格受使用价值及其边际递减性质的影响,不是对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规律的否定。

可以清楚地看到,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对于价值表现都有自己的论述,劳动价值论对价格的观点更着重生产商品的过程来推断其价格。而效用价值论更偏重于从商品的销售环节推断价格,虽然都是对商品价格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而已,都是对市场经济价格现象的正确理解。

四、关于价格形成的认识

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最终商品的价值有三部分组成:原有固定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即通常所指c+v+m。在商品的形成过程中,不是简单的价值转移过程,而是很复杂的价值先消化再生产的过程,在复杂的转变过程,必须要依靠一些生产要素做为生产条件,例如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拥有土地以及买种子化肥的资金做为生产条件,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拥有购买厂房的资金以及建厂房的土地、资金、技术、土地作为进行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像催化剂一样使得人类劳动物化到新的商品中去,为活劳动转化为价值并创造剩余价值创造客观的条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里,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利息、地租都是从剩余价值里占有的,是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以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为基础,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但商品的边际效用也会随着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增多出现递减。当消费者在消费他最后一单位商品,此时他愿付出的价格就是商品的价格。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就是体现边际效用的工具,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之间关于商品价格形成对比,效用价值论更偏重把价格有决定权给需求方,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与此种观点相悖的现象,例如对于一些垄断行业如石油行业,油价更多受供给方供给量的影响,而消费方在定价能力很弱因此用效用价值论中的价格形成理论很难解释此现象。

虽然从表面看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有着其对立的一面,但是在商品的价格决定问题上,二者又具有联系。劳动价值论是从供给上面研究以及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它其实是给商品的价格规定了一个下限即商品的成本。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这个下限,生产商就得亏本,除非该生产商想转行,否则他不会看着商品的价格低于这个下限。因此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成本决定了价格,成本低或高,价格就会跌或涨。效用价值论是从需求上面研究以及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商品消费者只有当消费者认为商品的效用大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才会从钱包拿出钱来购买,因此消费者的自身效用是商品价格的上限,如果商品价格大于消费者所认为的效用,消费就不会购买;而生产商就不能完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换,从而价值实现不了,生产商一样会倒闭。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商品的效用会决定商品的价格。因此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其实并不矛盾。它们对于商品的价格形成的有着统一的地方,这样的认识为当今我国市场经济的种种现象提供解释。

五、对分析两种价值论的两点启示

1、劳动价值主要研究对象是商品现象背后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规律。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而效用价值论主要通过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解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通过数学方法使得经济学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我们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提供较科学的工具,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下,同时要吸取西方效用价值中有利于发展我国生产力的成份更好的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

上一篇:劳动纠纷范文 下一篇:劳动教养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