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4 00:56:13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化学习题是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教科书编写时要注意开发新的题型,增加思考题、讨论题、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编制的习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经分析,现行三套高中化学教材(必修)课后习题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观题比重较大。选择题的比重约占20%-26%;填空题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客观题。主观题占习题总数的70%。(2)设置体现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问答题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性习题,有实验设计、调查、讨论,上网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实物模型和绘制表格等。(3)实践性习题注重科学探究和能力培养。

那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这些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如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限制课后习题使用的因素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和应对策略的思考。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抽取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初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和文献研究。调查地点包括三个地区,福州、长乐和连江。总共发送问卷161份,其中福州60份、长乐44份、连江57份。161人老师中初三56人、高一48人、高二34人、高三2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一职称94人、中二等初级职称66人,所在学校包括市区各级达标学校和农村学校,因此调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

3.1.1 调查结果

3.1.2 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教材课后习题全部使用的情况只占49.0%,部分使用的情况占44.1%。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教材课后习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从表2可以知道课后习题在教学中具体的使用方法,有63.9%的老师是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58.9%的老师是把课后习题作为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做的占19.0%。

从表3中数据处理的结果看,对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这种情况,初三有44.6%的老师选了这一项,高一72.9%,高二76.4%,高三65.2%。对比之下,初三的老师中选择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偏小。对福州地区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这和初三年级习题的设计有一定关系。

此外,从文献查阅的情况看,一份对浙江省丽水市各高中高一、高二老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对教材习题的使用很随意,一般作为课堂教学的候补内容,视课堂教学情况而定。如果教学时间有余,就从中选几道作为课堂练习;如果时间紧张,则留作学生课后选做。

可见部分教师对教材习题缺少关注,不重视对教材习题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习题也不屑一顾,只顾埋头于良莠不齐的参考书的题海战中,致使教材习题变为教材内容体系的附属,变得可有可无,这其实是对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

3.2 限制教师使用课后习题的原因

3.2.1 调查结果

3.2.2 结果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限制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主要原因是难易不当,其次是量太少,还有是教辅练习的影响等。调查中了解到部分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课后习题很简单,没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后习题上。此外,习题呈现仍以节为单位(苏教版的“单元”相当于其它版本的“节”),由于每节教学含多个课时,习题的呈现不是以课时为顺序,而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等习题类型为顺序,加之试题的综合性增强,有些试题只能学完整节后才能做,这些试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这些原因都限制了习题的使用。

此外,我国实验本教科书的习题量比统编教科书的有所降低,较其他教科书的习题量低。但从调查中我们矛盾地看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题量不足。以课标要求的每模块18周、36个课时为标准(实际课时数远多于36课时),三套版本的教材中苏教版习题量最多,但平均每课时也只有2.9道习题,远不能满足巩固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的需要。笔者认为适当增加题量使教科书“变厚”并不一定就是“加负”,与其让学生去寻求市面上的各类习题集来补充,不如让教科书更加实用,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有利于因材施“练”;与其从数量上减轻负担,不如花更大的精力来研究提高习题的质量和匹配。

3.3 调查研究、论文、研究性学习习题的使用情况

3.3.1 调查结果

3.3.2 结果分析

实践性习题包含实验设计、调查、讨论、上网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实物模型和绘制表格等,这类习题在三种教材习题中占的比重约15%。

从表5可以看出实践性习题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少做的占了39.1%,至于完成的效果还有待考究。实践性、开放性习题是本次新教材习题改革的最大亮点,但调查显示这类习题的实际使用率是最低的一类。

从类似的研究也可以发现,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并没认真研究教材课后习题的潜在价值,还是采用老一套的办法,即需要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地方不实践,该让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的也由教师包办讲出来,或是轻描淡写,无法体现这些实践性习题的能力价值。

3.4 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原因

3.4.1 调查结果

3.4.2 结果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设施和管理,其次是太费时间,与考试关系不大。实践性习题的活动方式多是调查、参观、上网查阅资料等,提倡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但当前不少普通高中都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学校和老师要负一定的安全责任。对于网络,虽然不少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室,但为了防止学生上网聊天、玩游戏,很少有学校对学生开放。

对于太费时间这点,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需查阅资料的调查类实践题学生能独立完成,而需走访的调查类实践题难度较大,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独立完成,显然很费时间,而且工作量非常大。而老师在资料查阅、教学设计、实验研究、情景素材的准备、学生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需要花费比旧课程大得多的精力,学生也提出更多的难于回答的问题。

与考试关系不大也是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广大师生认为实践性习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帮助,得不偿失。

从表7可以看出,在调查的这三个地区的几所学校里,实验用品齐全、够用的仅占11.8%;基本齐全、够用的占52.2%;其中实验用品不齐全、不够用的占32.3%;而严重缺乏的占3.7%,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的教学条件离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尤其是农村学校、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学条件更是落后,甚至有的山区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极度缺乏,这都给研究性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实践性习题在实行的过程中步履维艰。

4 几点建议

4.1 教材习题编制

调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学化学新教材课后习题和以往相比,虽然做出了探索式的改进,但在习题的编制上仍存在不足。难易不当,其次是题量太少,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文献查阅,新教材习题编制应注意如下几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1.1 适当调整课后习题的内容和难度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52.7%的老师认为限制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原因是难易不当(见表4),所以应对教材课后习题进行准确定位,适当调整课后习题的内容和难度。

4.1.2 注重习题的层次和联系

在给习题进行准确定位时,需要将习题划分层次。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于2005年出版的新教材《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化学:概念和应用》)中的习题设计。这本教材习题设计由易到难,分成多个层次,使学生经历从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层次理解概念,是针对该章的一些基本概念、定理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个层次应用概念和批判思维,是知识的应用,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类题目约占总题数50%左右,是习题的重点所在。

第三个层次知识和能力回顾,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通过复习前面的内容,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

第四个层次写作和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解决一栏中的题目难度稍大且综合性强,能够激起学生的挑战意识并达到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类题数量较少,一般在1-3道之间。

4.1.3 适当增加习题量,改进习题编制方式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30.4%的老师认为限制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的原因是教材习题量太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见表4)。所以应适当增加每课时的习题量,保证每个课时之间习题量的基本均衡。并在保证基础题量的同时,增大选做题目的量,提高试题的选择性。此外,还应该改变现有的以试题类型为顺序的呈现方式,改成以课时为单位,按教学顺序进行呈现。为了方便使用,也许可以将习题从教材中独立出来,集中到教材的最后部分。也可以将习题部分完全从教材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成配套作业本。

4.1.4 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注重知识的迁移

提高习题的典型性,适当增加典型例题的数量和设置适量迁移练习,注重解题过程,讲究方法,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让教科书更实用。

4.1.5 进一步完善习题本身的设计

从数据处理的结果看,对把课后习题作为正式作业批改这一情况,初三有44.6%的老师选了这一项(见表3)。其原因是:教材中部分题目的设计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再现,试题简单、机械,忽视了学生对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启迪。

斯多克(Stokes,1999)认为,对于获得创造力至关重要的早期训练环境应该是具有充分创造空间的、挑战性的训练,而不是一种重复的机械性的训练。教师在布置作业和测验中应该增加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命题中尽量减少描述性、程序性知识等记忆性的题目,而增加一些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分析或综合的题目。

4.2 教材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教材课后习题都是经过编写者仔细筛选、精心设置的,既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训练,又能作为深化知识的增长点,具有许多潜在的教育功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教材课后习题全部使用的情况只占49.0%,部分使用的情况占44.1%(见表1)。教材课后习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实践性、开放性习题,它们是本次新教材习题改革的最大亮点,但却是使用率最低的一类。为了充分发挥新教材习题的功能,新教材习题编制应注意如下几点。

4.2.1 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性习题教学活动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如化学实验条件)和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是限制新课程实践性习题使用的最主要因素(见表6、表7)。所以学校方面应切实加强配套资源和实验室的建设,为新课程化学学科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此外,教师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安排下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将一些实践性习题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完成。

4.2.2 灵活使用教材课后习题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实践性习题需要大量时间的问题(见表6),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可以对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实验设计性的习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实验室进行,开展实验研究;实践性活动也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等结合起来。在布置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还可以改变以往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作业的做法,应该将课本中的章节习题分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和合作完成部分。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较复杂的实践型作业。对调查报告和写小论文类型的习题,可让组内的学生转换分工角色,轮流执笔完成书面报告。

4.2.3 转变教育评价观,实行多元评价

还有23.9%的老师认为与考试关系不大是限制实践性习题使用的又一个因素(见表6)。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评价观,改变以往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唯一标准的评价制度,实行多元评价。通过纸笔测验,强化对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运用表现性评定的方法,突出对学生实验探究、开放式活动式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考查;运用观察法、成长档案袋法强化过程性评定。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更强的指导性。

作业的批改不要像测试题批改那样只针对答案的正误进行总的评判,应像批改作文那样对学生的双基水平、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和解题策略等方面分别评判,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注重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可以设置学习园地或利用网络展示学生作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宣讲自己的论文、报告,并进行点评。给学生以交流、探讨的空间,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反思、领会,并进行新的尝试。

4.2.4 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

调查发现,实践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如何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极为生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不是仅仅考虑是否有学生活动,而应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在认识上存在什么误区、在学习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把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或前概念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设计出真正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探究活动方案,同时要研究所学习的课题中蕴涵着哪些科学方法、思维训练的教育因素,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学习方案。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意创设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找到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真实情景,注意探究学习活动和其他教学环节的整合。

4.2.5 求真务实

在使用新教材的习题时,必须一切从学校的现状、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求实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后习题潜在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将习题与知识的深化、新问题情境等联系起来。在精选的变化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达到会学、精练,跳出题海,回归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科学态度。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字:外语文化节 学习氛围 问题 建议

一、项目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日益开放的社会,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挤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把外语能力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成为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信息时代国际范围内人类交际空前扩大的需要,对现代大学生来说英语已不仅是一门获取专业信息的必要工具,而且是直接参与信息交流的手段。因此如何掌握好这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如何抓紧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当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

(二)大学生外语学习现状

根据平时对同学的接触了解及之前相关项目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不高。例如,老师随堂统计真正是因为喜爱外语而选择相关专业的人数时,情况不容乐观。

武汉各高校领导、老师及学生自身都多次尝试,希望改善目前大学生外语学习现状,激发学习热情,但均效果不佳。

二、调研流程

此次调研,项目组成员采取单人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在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举办“外语文化节”的相关领导老师和学生干部进行采访,并搜集多方资料,力图全面分析“外语文化节”的举办状况。

此次调研总共分为四步:

(一)调查问卷数据汇总分析

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4日,项目组成员进行了问卷发放与回收,其对象涉及全校众多专业的各年级学生,并于寒假期间完成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和分析,形成了详细的调查报告。

(二)实地采访

1、采访“外语文化节”的参与者

2012年2月学生返校后,项目组开始对本校学生的采访活动,近距离从学生们的口中了解到了更为真实的情况。作为学校里最为活跃的主体及校院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对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有着最切实的感受,也可以对活动的好与坏提出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外语文化节”的感受,从中获取了相对真实可靠地想法与回馈。

2、采访举办“外语文化节”相关学生干部

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是“外语文化节”的主办方,其相关学生干部则是该活动的实际执行及实施者。2012年2月,我们采访了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第九届团学联主席及十位相关部门部长,了解他们在举办过程中的体会及经验教训,为下一届“外语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

3、采访外国语学院相关领导及老师

学院相关领导及老师是活动举办的政策指导力量,对“外语文化节”的举办有着最宏观的指导及掌控。2012年2月,我们采访了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吕宗瑛老师、外国语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梁小华老师,从中获取举办“外语文化节”的政策指引信息。

(三)结果分析

2012年2月下旬,在结束了问卷分析和实地采访阶段任务后,项目组成员将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汇总,通过问卷数据与采访资料交叉细致分析“外语文化节”,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四)总结报告

2012年2月底,项目组成员将汇总整理后的资料有条理的划分开来,共同书写总结报告。

三、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多种调研途径,我们在科学分析我们的调研结果基础上,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文化节”活动总结出以下建议:

(一)关于活动设置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对外语文化节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的实地采访结果来看,外语文化节的活动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活动项目过多过杂,建议精简项目,打造品牌活动。

其次,项目的时间安排存在缺陷,建议在外语文化节正式开展前,设计更详细周密的活动安排表,并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时间做出合理的调整,以最大化的满足全校学生的参赛意愿,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然后,建议多设置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吸进同学们的关注和参与,并且增加出国留学和职场英语面试和沟通等与大学生就业、出国等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使广大学生能够得到锻炼。

再次,项目的设置有严重偏向于英语的程度,对于小语种的关注较少,没有体现语言的多元化;最后,由于目前的比赛项目设置针对性不够强,专业化不够,因此建议主办方根据学校专业多样化的原则,实现外语文化节由大众化到专业化的转变,有针对性的吸引各专业的同学参与。

(二)关于竞赛性的活动

首先,要通过监考人员或监控设备等加强比赛的监督力度,并设立舞弊惩罚机制,以保证比赛的公正性。

其次,要提高比赛的整体质量,对参赛人员提供赛前培训,提升晋级难度,设立更丰富的奖励机制,以达到竞赛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三)关于活动的组织者

首先,据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是通过展板、海报和传单了解并参与到外语文化节的活动中来,从侧面反映了,外语文化节的宣传并没有实现多种途径相结合,对网络宣传的利用成效不大。因此,在此建议活动的组织宣传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造多元化的宣传模式,提高外语文化节的知名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其次,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往届组织成员都表示人力资源不足,由于外院本身人数有限,加上外语文化节项目多,耗时久,因而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十分辛苦,压力很大。据此,首先,我们建议外语文化节的主要负责人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调配问题,使分工具体到单个部门,单个小组,甚至单个成员。并且发挥外院学生会的整体效应,达到各个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效果,提升工作效益。

再次,建议外院学生会能够积极主动与其他院学生会联合,举全校之力,增加工作人员供给,并在与其他学院学生会负责人交流沟通之中,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管理运作经验,提高外语文化节的运作效率,优化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秦晓晴,文秋芳.外语教学问卷调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瞿平.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特点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白先生其人

笔者与白先生是同事。说到“同事”二字,笔者实在有些惭愧,一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教师,学术造诣与白先生相比自然是天上地下,二是我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工作的那年,白先生恰好刚从学院办理了退休手续。因此极为戏剧性的是,作为白先生同事的我,第一次见到白先生本人倒不是在学院里,而是在外地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

如同常规的新闻传播学研讨会一般,与会者的视野不自觉地集中到了单一民族(汉族)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上,而轮到白润生先生发言时,他却开宗明义地重申了一个基本观点:“中国的新闻传播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新闻传播史,不只是汉族新闻传播史,它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继而才开始他的主题发言。

后来对白先生的了解更多了,才知道他还有一个名字白凯文,其实是汉族人,只不过做的是少数民族的学问而已。而且白先生属于大器晚成型,1962年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人日报社当记者、编辑,1983年,也就是他45岁那年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师从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和陈业劭先生,经先生指点,方才醉心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至今仍孜孜不倦。

笔者以为,白先生骨子中的学者气质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执着,勤勉,务实,求新,而正是这种人格上的气质决定了其学问的“气质”。

白先生其书

白润生教授的著作本本分量十足,绝非滥竽充数之作。笔者新近拜读的这本《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则是白先生的最新力作,此书与之前著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量化研究的实证精神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进行了工笔画似的勾勒。

《报告》与此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同为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语文的新闻事业研究”最终成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为读者勾勒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从古到今的完整面貌。

《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编为自治区编,是对全国五个自治区中的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四个自治区的调研;第二编为多民族聚居省份编,顾名思义是对多民族聚居省份如云南、青海、四川和东北朝鲜族地区的调研,调研的对象甚至深入到了县一级,如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研究等;附录部分则将七份调查问卷一一列出,方便读者将问卷与调查结果进行前后核对。

《报告》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当地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对策、受众评价等内容。而这些资料的获得除了依靠二手资料的收集之外,更多的是依靠上文中提到的调查问卷获得最新的一手资料。

本书共设计了七张调查表,分别是《我国新闻事业现状调查表》、《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调查表》、《少数民族文字时事政治性期刊调查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电视台调查表》、《民族新闻教育事业现状调查表》、《民族新闻研究事业现状调查表》和《受众调查表》,共计发放问卷千余份,涵盖了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方方面面。

鉴于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特殊贡献,在该书付梓之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启正,著名新闻史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淦林先生为该书撰写了序。该书的价值可见一斑。

白先生其学术思想

笔者认为,《报告》一书从以下方面体现出其学术思想。

1.理论基础决定“学术大厦”

白润生先生的理论基础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一句话:“中国的新闻传播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新闻传播史,不只是汉族新闻传播史,它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他所有学术著作都是以此为舞台展开的舞蹈,《报告》一书也不例外。

《报告》所研究的地域范围包括了四个民族自治区和其它的民族聚居省份,这些省份的面积占到了全国的64%,如果对全国过半领土面积上正在发生的新闻传播现状视而不见,那毫无疑问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重大缺憾。

如同很多数学公式一般,越是看似简单往往越是经过了复杂的推演过程。白润生先生基本观点的提出并不是一时顿悟之作,而是经过了长期缜密的研究和思考,而以此为基点展开的各项后续研究都是从不同角度为自己的学术观点构筑起一个完整、缜密的论据体系。《报告》一书就是论据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2.深耕细作而不遍地开花

即便是大器晚成,从白先生涉足目前的学术领域至今,至少有20多年的时间了。现在白先生在自我介绍学术研究领域时仍是只有一个:少数民族新闻史。与那些研究领域动辄横跨多个学科、纵跨上下五千年的学者相比,白先生的研究领域似乎太过简单了,而凡有学术鉴别能力的人都能知道,这简单背后所蕴藏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中国学术界的浮躁有目共睹,与郭沫若、季羡林等前辈泰斗相比,目前学术界“脚踩多条船”的学者所体现出来的并非是其天才性,而是其功利性。只有专一于某一领域,方能把学问做深做透。

3.定量与定性:还原“田野调查”精神

田野调查是费孝通先生学术思想的核心。而田野调查,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定量与定性,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报告》一书是整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整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研究提供了量化的论据,但这种量化研究又与统计年鉴有天壤之别,与定性研究互为犄角。

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自身要最大程度地融入事物发生的环境中去,以身临其境的感悟和解剖麻雀的方法去解读现象发生的原因,而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

有人说人文学科缺乏实证精神,事实上就是批评了现在很多学者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研究的现象。

之所以少有人做定量研究,一是因为实验方法的设计非常繁琐,需要进行大量调查等论证工作;二是实施过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周期漫长,远不如坐在家里发发感慨来得简单;三是定量研究比定性研究的工作更为基础,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成果一旦公开发表,往往都被其他学者借用去,而数据最初的获得者却被人所忽略,有为他人做嫁衣之感。

但白润生先生的《报告》一书,则采用了实验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在全国共计发放问卷千余份,仅调查过程就持续一年之久,后期经过数据录入、筛选、初步分析和深入分析等多个环节。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定量研究的相关知识,是很难去掌控和调度的。白先生用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年过花甲重做学生,向其他年轻学者请教社会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甘当人梯地拾起了定量研究的旗帜,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从宏观和感性的描述,转化成了一个个客观、精确的数字,让后续研究变得言之有据,不再是坐而论道。总之,《报告》一书,是田野调查精神的体现。

4.重新定位“编者”的价值

学术界人士更愿意当“作者”,而不愿意当“编者”,似乎“作者”更能说明成果归属的不可置疑性。但白先生在其著作中,大部分都是以编者的身份出现,《报告》也是其中之一。

这种署名恰恰从两个方面反映出了白先生做学问的两个闪光点:他不沽名钓誉,尊重从事项目中的每位参与者及其劳动成果,是谁写的就是谁写的,清清楚楚地列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署名反而更加体现出白先生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集大成者”的定位。署名为编者,但是从选题的策划、立项、研究范式的确定、提纲的建构、统稿的删繁就简、去芜存真,都凝聚了白先生一人之力。

在“一人掌舵,众人划桨”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才得以建立起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也使得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这个梯队中都有积极的态度,这对整个学科的发展裨益极大。

多年来,在他的号召之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已经渐成显学,但受种种因素限制,还没有能够达到它应该达到的学术地位。因此,白润生先生仍活跃在各种场合,在异彩纷呈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分支的发展继续奔走呼号。但在其它学科分支人才辈出的情形下,白先生年过古稀的身影显出几分苍凉,使我不由得想到一句话:“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秋雨中。”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民政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周密调查研究。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且社会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新疆民政工作具有基础薄弱、起点低,民政服务对象多、需求大的特点。由于民政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基层民政工作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统一规范的操作手段,民政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大多带有探索性。随着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基层民政部门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多,职责任务越来越繁重,推进基层民政工作步履艰难。夯实基层民政工作,迫切要求民政信息的传递、民政资源的分配、民政对象的管理、民政工作的方式方法等都应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特点不断进行创新。作为基层民政工作者应了解需求,掌握情况,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方面尤其是民政基础性工作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掌握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基层民政工作服务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并把坚持调查研究、亲自动手撰写调查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功,从以下六个方面强化训练。

一、选定研究的题目

选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要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精心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题目是一个必要条件。首先,选题要注重实践性。精心选题要把握服务社会,指导实践的原则。新疆辽阔的地域特色造成民政对象分布稀疏且种类繁多,民政工作的广泛性、多元性、民政对象的变动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同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多元文化交织在一起,都给基层民政对象的服务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都是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属于调查研究的范畴。有价值的调查研究关键看它能否作用于社会实践,具有可操作性,达到总结民政工作经验、指导基层民政工作实践、推动基层民政工作的效果。其次,选题要找准切入点。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深入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中央有关民政业务的政策措施,明确民政工作的重点与任务,结合本职工作,以每年民政部公布的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中选研究的题目为主线,以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与民政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关节点为切入点,以基层民政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回答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例如,推进我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如何在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一肩挑”问题;新疆有条件的地区如何进行农村社区试点问题等都是当前基层民政工作实践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

二、钻研民政理论、政策、业务知识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是反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情况和问题,必须用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学习和钻研党的理论尤其与民政业务相关的理论,把握民政政策、熟悉民政业务。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要涉及民政工作的某一项具体业务,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熟悉本部门、本行业方针政策,精通业务知识,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三、确定典型的调查对象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调查研究要以点指导面,必须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作调查,目的在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直接向全局提出要求,指明方向。选择的调查对象要有典型性,即调查研究的情况问题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只有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才能以点带面,在指导一般中发挥作用。

四、采取有效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调查研究成败的关键,开会调查、听取汇报是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和常用方法,获取的是第二手资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尤其必要。基层民政工作者应每年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到农村到社区要深入到村到户进行实地考察,置身于调查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中,全面精细地了解事物的全貌。实地考察得来的材料是第一手材料,这是最珍贵的材料,除此之外,综合运用实地考察、开会调查、听取汇报、个别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是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五、客观、全面、深入地调查

民政业务政策理论调查研究的材料来源是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取,所以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方法,尽可能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必须客观、全面、深入。客观,就是真实、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生命线,越是真实就越有价值。调查报告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尊重客观事实,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其人、其事、其时其背景都应准确无误,从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必须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依据,调查中尊重客观实事,用事实说话,不搞唯心主义,不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偏见确定调查对象、取舍调查材料,要求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精神,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民政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全面,就是防止片面性,调查中注意一是调查的对象要全面,有代表性;二是调查的内容要全面,既要有面上的概括性调查,又要有点上的典型性调查。深入,就是避免走马观花,防止表面化和简单化,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做精细的调查。

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

占有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不是我们完成调查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关节点,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对于在我区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如何实现“一肩挑”,从理论上讲应把村委会直选和党支部换届选举联系起来,实行“两选联动机制”,关键要解决村级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把村级党组织的权利和村民的民利联系起来,通过“两推一选”赋予村民参与选举村党支部书记的权利,使党组织权力的“合法性”。理论上最合理的方案在实践中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案,实现“一肩挑”采取是从“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从村党支部书记到村委会主任”的途径,因地区与地区、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情况而异,需要基层民政部门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掌握的事实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分清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抓住主要矛盾,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提炼出一条条有真知灼见的鲜明观点、结论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工作提供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一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应结论明确,有理论观点作支撑,这些理论观点是通过事实揭示的规律性的认识。

七、撰写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民政业务与政策理论的调查研究成果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撰写调查报告是民政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依据调查结果而提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三大支柱。撰写调查报告除了选好题目、钻研理论与业务知识、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等环节以及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知识外,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事实,以事论理。论理性是调查报告的特点之一,一篇调查报告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就理论理,必须以事论理,通过对大量的事实材料的分析与综合,揭示事物的规律,分析、研究、综合的过程就是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就是论理的过程。民政业务政策理论的调查调查报告应当以事实为基础,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用事实阐明事物的本质,揭示客观规律,阐明观点然后得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其次,精选材料,突出观点。调查报告要有鲜明的观点,这种观点必须来自材料,同时又必须统帅材料,材料不能游离于观点,观点必须由材料作支撑,要体现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逻辑统一关系。要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采用的事实材料有代表性、普遍性、指导性。代表性就是推广交流的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代表了一种主流或一种发展趋势;普遍性就是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就是总结出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供人们参考和效仿。

再次,精心写作,讲究词章。写调查报告是一门学问,要求符合调查报告的结构:标题、前言、正文、结尾。标题力求简明、醒目、观点鲜明;前言要求简明扼要、明快朴实、引人注目、具有“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作用;正文是主体部分,要写出调查事物的基本情况和背景,对调查研究结果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提出具体建议或措施。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另外,语言简明,朴实严谨。调查报告属于实用修辞范畴,不使用修辞手法和华丽辞藻,一般要求介绍情况要简明扼要,评价事物要恰如其分,表达思想要通畅易懂。语言准确、平实、生动有力,文字精练、简明扼要、高度概括。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教学方法 作品阅读 《百家讲坛》

研究综述

文学类课程一直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但近年来其地位岌岌可危,不少学生质疑学习文学课程的功效,不满传统的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一切都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发展分不开的。当下商品化浪潮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们,处于高度信息化的多媒体时代,学习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行为习惯、阅读兴趣、学习目标和计划等方面有着个性选择。因此,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改革教学手段,改进学习方法,建立求变创新、多元化发展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

在当今充斥着娱乐、选秀、玄幻、穿越等世俗化的电视大潮中,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始终坚持学术品位,坚定其传播精英文化的走向,却拥有良好的收视率和比较稳定的观众群体,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与知名度。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本课题研究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因素,进行了关于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问卷调查,力图探索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调查结果

笔者通过对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201、1202班4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沟通交流,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类与教学问题相关的调查结果。

1.学生喜欢的文学课堂的内容

文学课堂的内容主要由文学史、作家、作品三部分构成,问卷设计的选项如下:a.以讲文学史为主,以文学史发展线索带动作家和作品的介绍。b.以讲作家为主,围绕作家生平,了解作品。c.以讲作品为主,分析文本,理解文学的意义。d.以上三方面内容兼顾,除了2名同学选择b选项,以讲作家为主外,剩余的38名同学选c选项的有14人,选d选项的最多,有24人,占总人数的60%。

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同学渴望对文学类课程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对文学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滋养;另一方面也是应对考试和进一步求学深造的需要。

2.学生喜欢的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问卷设计为:a.以老师讲为主,穿插提问,活跃课堂。b.以学生学为主,老师给出思考题,分组讨论,辩论演讲。c.增加实践环节,学生自己阅读作品,备课讲课,教师指导。d.以上环节兼顾,大部分学生选择d选项,部分学生选择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增加实践环节,可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文学课堂可以借鉴的《百家讲坛》的优点

20名学生选择“多媒体辅助演讲,视频、画外音吸引人”,12名学生选择“内容通俗,语言诙谐”,其余8名学生选择“层次明晰,观点突出”。其中一位学生补充写的优点有:主讲人知识渊博,内容联系实际有教育意义,宣讲理工类科学知识。

4.理想中的文学课堂

关于这一项,40名学生全部选择“结合现实,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这与问卷上的问答题也是一致的。很多学生在回答文学对现实是否有作用的问题时,几乎都肯定有作用:能净化心灵,影响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提高人文素养和气质内涵等。

5.关于文学课阅读作品的重要性

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非常重要,阅读作品能更好地和老师互动,理解教学内容”,有两三位学生据实选择了“虽然重要,但没时间或没习惯提前阅读作品”。反映出来学生心里很清楚课前阅读作品对上好文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懒惰和没有作计划安排,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6.学习文学类课程的方式

40名学生以大致均衡的比例分别选择“老师引导,听课记笔记”和“自学为主,大量阅读作品,参考相关资料”,其中一些同学同时选择了这两项,其他的个别同学选择“小组学习,团队合作,讨论辩论”及其他的学习方式,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老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

7.对文学类课程的建议

这是一项问答题,学生的建议主要有使用多媒体教学,讲述内容多联系现实,讲解要避免枯燥,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等。其中多媒体教学这一点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均提到,可见其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认可。

分析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我们发现文学类课程要想改革创新,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因素,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文学课程的内容要联系现实、活泼生动

文学课程在传播经典文化时可借鉴《百家讲坛》的做法,确立受众本位的思想,通过心理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文学教学的理解和感受,了解学生的愿望、兴趣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构客观、公正的文学批评,促进他们树立和尊重多元化的价值观。同时,重视传统经典文化中与学生距离近、具有共鸣性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尽力追求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教学效果。

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可以采取文学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如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围绕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如何经营婚姻等话题。再如当今一些女大学生有着传统的依附思想,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文本分析来宣扬女性主义理论,批判男权思想,引导学生讨论两性之间的差异、女性解放的出路等, 鼓励女生追求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等现代人格。

2.加强对学生阅读作品的引导

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在阅读文献的选择上,中国现当代文学高居首位,其次是古代文学,再次是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类排在最后①。本调查报告也显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是有的,重点在于加强引导。

首先,教师编辑文学类课程的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其次,教师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并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另外,教师在作品讲解中最好以精读或讲读的方式,用精彩的细节分析和带有自身情感的主观评价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他们课下主动去阅读和思考。最后,开展系列讲座,引发学生的文学热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健康的阅读习惯。

3.开拓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工具

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如文学讨论、读书报告、演讲辩论、小组学习、话剧汇演、诗歌朗诵、文学创作等,这些都比较常见,根据授课的内容穿行,效果较好。另外,实践效果最好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学生的讲课实践。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备课讲课,这种实践让学生印象深刻,知识掌握牢靠。

当下的文学类课程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便利成果,开拓多样化的教学工具。讲课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地加入相关的图片、表格、动画等画面资料,用画面来讲故事,并重视画面背景音乐的选择以及画外音的使用等。另外,借鉴和引进目前正蓬勃发展的“微课”、“慕课”等新型学习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因素,探索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建立高效的课堂模式。

注释:

①祝亚峰、孙晓:《中文系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报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

参考文献:

[1]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美]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梁笑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4月第1版。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规模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06-02

Abstract: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large-size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y conducting a survey on 951 college students and 22 teachers.It is found that large-size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possesses the demerits of less classroom interaction,lukewarm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huge classroom management pressure and higher susceptibility to be disturbed,although it enjoys the benefits of easing the pressure of insufficien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utting budgets.

Key Words:Large-size clas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eaching effects

虽然近几年全国高考报名的人数有所下降,但是从2014年开始,全国高考人数又开始回升,根据2015年教育部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国有924万考生参加高考,比2014年增加3万(数据引自《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虽然高考报名人数近年来出现波动,但是高校录取规模却持续增加,2014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4.33%。部分省市录取率甚至一直高达90%。伴随大学录取率的高涨,大学课堂仍然保持较大规模,尤其是大学英语这样的公共课,上课人数依然较多,无法实现所有班级都小规模授课。人数在5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教学中出现什么问题,学生满意度如何一直是大学英语应该关注的问题。

该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较大规模班级课堂授课的优势和问题是什么?

(2)大学英语较大规模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对象为江苏某高校实行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17个班级951人,其中男生427人,女生524人。为了更全面地反应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情况,有大班授课任务的22名教师也参与调查,其中有14名女教师,8名男教师,平均年龄34岁,7名教师拥有学士学位,15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1.2 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形式,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师生互动情况”“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教室环境”和“教学效果满意度”等方面。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951份,回收951份。22位英语老师参与了问卷调查。回收的问卷在汇总、整理后得到的数据将输入SPSS19.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较大规模课堂教学的优势

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都认为大规模课堂教学的优势体现在集中授课,能暂时缓解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学支出。在调查问卷中表示喜欢大班上课的同学(占总调查人数的19.60%)认为人多有气氛,可以接触不同背景的人,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2.2 较大规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师生互动的机会很少

29.4%的学生表示在课上偶尔有几次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更有占调查总数62.18%同学承认他们在课上几乎没有机会和英语老师进行交流。这一问题在对外语教师的调查中得到证实。老师们说班上学生太多,而且一堂课时间有限,一周只有三节精读课,不可能给很多学生机会交流,而且教室太大,让学生回答问题,只有离这个学生比较近的人能听清,坐得离他/她远一点的,有时包括教师在内,根本听不清,所以想和学生互动也很难。

2.2.2 师生之间情感上有距离感

在上课时,教师必须使用麦克风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不能在学生中间走动,并且学生很多,无法进行全面互动,所以21.01% 的学生表示和老师之间有强烈的距离感,61.35% 的学生承认有一定程度的距离感,而只有17.64%的同学表示没有感觉到距离感。同样,85.7%老师承认和学生在情感上有距离感,以前小班上课,所有学生都能叫出名字,能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学习上的不足,而现在大班上课,只感觉底下黑压压坐了一大群人,不了解他们具体的需求,有时会产生一种陌生感。

2.2.3 课堂管理压力较大

所有老师在调查中都承认,控制课堂有一点难度,因为人太多,每次点名都要用掉很多时间,所以根本无法经常点名。而且,很多人坐在一起,有人窃窃私语,会影响到其他人,有时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制止。

2.2.4 课堂环境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

5.32%的学生表示大班上课注意力特别集中,而68.63%的学生说,上课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力,但有时会受到一些因素,如有人窃窃私语,做小动作,同学手机铃声,教室音响突然发出噪音等影响。而26.05%的人表示,上课无法参与课堂,所以上课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

2.2.5 电脑讲台、投影仪、扩音器等设备的效果影响教学

大多数同学表示投影仪和扩音器的效果不错,但有的教室扩音器效果欠佳,有噪音,有时听不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还有的投影仪不清晰,坐在后排的人看不清楚。

教师认为现代化设备有助于教学,但是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逃避思考,不参与课堂。教师也同时反应讲台话筒固定,不可以在教室自由走动,上课时必须大声才能保证效果,因此老师上完成课后感觉比较疲劳。

2.3 教学效果

73.11%的学生认为较大规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只有26.89%学生认为效果还可以。学生的意见与教师的想法一致,即有85.71%老师认为很多学生集中上英语课效果一般,而只有14.29%老师认为还可以接受。他们的理由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角度,导致较大规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一般的因素可以被归结为以下几点:(1)随着班级规模变大,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和交流的数量和强度相应减少,导致学生相互不认识,学习比较被动;(2)学生的参与水平低,感觉被社会隔绝,教室缺失足够的设施;(3)个人学习责任降低;(4)大班授课环境存在噪音和干扰。

从教师角度,导致大规模课堂教学效果一般的因素可以被归结为:(1)师生之间难以建立个人的联系,在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方面,有巨大挑战;(2)课堂讨论比较肤浅,具有选择性,受到音响效果、可见度和学生注意力等问题的干扰;(3)不得不处理纪律问题,如学生上课迟到和噪音等;(4)除了教书,老师还有和给学生提供咨询等任务压力,老师往往在大班课上感到力不从心,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传统讲授法。

3 启示

3.1 大规模课堂教学宜做权宜之计,切不可做长远的打算

大规模班级上课确实有节省资源,集中授课,能暂时缓解学校资源不足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学支出等优点。但大规模教学有其自身局限性,如人数太多,无法公平的给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由于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仅是对学生英语知识(词汇p句法等)的传授,更是对学生p说p读p写p译等技能的培训。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规定,大学阶段要培训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在调查中,8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是英语知识,而不是得到英语技能的培训。

3.2 改善大班上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大教室话筒位置固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活动范围,使他们不能在教室里自由走动,无法时时监督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这也会导致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学校应该给外语老师配备在上课时可以随身携带的小话筒。同时,学校也应该再给大教室提供几个供学生使用的话筒, 这样方便师生上课时进行互动。

3.3 完善大班上课体系,建立制度保障

大规模课堂导致教师很难对课堂上六七十人的学习情况同时进行有效监控, 需要学生所属院系辅助外语老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需加强上课纪律,在学生所在院系和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对那些旷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严肃处理。

在正常上课外,外语教研室还应该鼓励教师给他们负责的学生班级召开座谈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安排,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4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教学(team teaching)、小组活动、减少学习负担和组织整个班级讨论等方法组织课堂。学生通过参加讨论或小组合作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成绩,而且可以激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鼓舞自信心和培养领导才能。

3.5 创造条件,增加硬件和软件设施

大规模课堂无法给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无法照顾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个体的差异,客观上必然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出要求。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然会要求学校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环境,比如:购买供自主学习的英语软件、影像资料等放在网上方便更多的学生学习;多开设和英语有关的选修课以满足大规模课堂教学的不足。

4 结语

该研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较大规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况。研究发现,虽然较大规模课堂教学具有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节省教学开支等优点,但是较大规模课堂具有师生互动较少、师生之间有距离感、课堂管理压力大、容易受到干扰等不足。因此,实行较大规模课堂教学的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大规模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洁莉.大学英语大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可行性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3):91-94.

[2] 张宜,曹琳.大学英语大班型授课质置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149-151.

[3] 曾尼,尹山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106-107.

[4] 钟运生.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及其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09(4):78-80.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一)社会背景。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15年上半年,境内股票市场呈持续上涨走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证券市场中来。来自各行各业的大量投资者跑步入市,从公司白领到普通工人,从退休老人到家庭主妇……“谈股论金”成为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投资理财”也牢牢吸引了百姓的眼球。

大家拿着自己的血汗钱进入股市,更有一些人“卖房炒股”“借钱炒股”,可是很多人的股票知识少之又少,这样盲目入市,风险很大。作为中学生,现在手头还没有很多钱,但是了解一些有关股票的知识,了解股票的操作方法,了解影响股价的因素,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在大家如此痴迷股市之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股市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注意投资理财方式的多元化,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是其他的投资理财方式还有哪些?各自具有什么特点?如何操作?……这些问题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主动了解这些知识,为以后的投资理财做好准备。

(二)教材资源。

第一,关于这部分内容,课标表述如下: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析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从教材内容来看,《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六课讲《投资理财的选择》,教材分为两个框题,第一框题是“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第二框题是“股票、债券和保险”。教材中以理论的形式对上述投资理财的方式作了简要介绍。但因为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师也尝试列举实例讲解,但学生对这些内容还是很生疏,学习中,常常会提出问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仅靠课堂讲授,学生无法真正了解这些理财方式。因此,我们选择该课题让学生去模拟操作,在操作中自己去感悟各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体会不同方式的本质及特点。

第二,这个项目的可操作性。投资理财这个项目内容很多,但是对于高中生而言,把握几种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如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商业保险等即可。对于这几种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学生既可以走进相关机构进行走访调查,也可以在网上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还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与亲友交流,等等,研究方式多样,可操作性也比较强。

(三)现实意义。

模拟“投资理财”这个项目,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理财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日益活跃,投资理财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而且,投资理财并不是富人的专利,学生手头有一些零花钱,也可以将其用于投资理财,培养投资理财的意识和正确的理财观念。

由此可见,开展模拟“投资理财”项目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识,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决定将模拟“投资理财”作为这次项目学习的主题。

(一)“投资理财”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

设计关于“投资理财”的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查、整理调查问卷,了解常用的理财方式和大众化的理财观念,了解理财者的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理财观念的影响。

(二)介绍理论学习成果的小论文。

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询问家长亲友,了解不同理财方式的概念及特征,完成理财专题小论文。

(三)投资理财策略。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出实用的投资理财策略。

(四)“投资理财”展板或“投资理财”报告会。

在“模拟操作”环节,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不同投资理财的模拟操作,了解各种理财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在操作中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不同理财方式的含义、本质和特点,积累投资理财的经验,为以后生活中真实的投资理财做好准备。

在明确了完成本项目的意义及要完成的项目任务之后,组内讨论,确立项目学习的实施方案。

(一)成立项目组(5月4日~5月7日)。

首先召集前6个班的政治课代表开会,介绍项目学习的相关理论以及政治组项目学习的课题和政治组项目学习的操作方案(简介),请课代表去动员本班同学。

学生提交名单,经过教师审核,最终确定项目组的学生成员。教师在分组时,考虑到小组内交流的方便,综合大家的意见,将学生分成了7个小组。根据每个小组的自主选择及教师适当调配,将1到7组依次确定为债券1组、债券2组、股票组、保险组、基金组、储蓄组、理财组。

(二)进行社会调查(5月8日~5月19日)。

项目组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工作是:

1.初拟问卷:拟出调查问卷,交由教师修改。

2.确定问卷:全体政治组成员交流、讨论、修改,完善调查问卷。

3.发放问卷:将300份调查问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拍照等方式记录过程)。分发问卷时向学生强调:根据调查问卷中的年龄、工作年限、收入等选择不同的群体进行调查,不要集中在一个群体中。

4.形成报告:问卷完成后对本小组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众化的投资理财方式和老百姓普遍存在的一些理财观念,并了解职业、教育背景、收入等因素对理财观念的影响,为项目学习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社会资料。

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之后,了解到教材介绍的股票、债券、储蓄存款等都是老百姓最常用的投资理财方式,也理解了生活中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的理财观会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开始思考自己如何树立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这些都为后续的项目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学习(5月8日~5月19日,与社会调查同时进行)。

1.学习目的:了解不同理财方式的含义、特点及基本操作中涉及的相关理论。

2.学习内容:因各小组的任务不同而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债券组:债券的含义、类型,如何买债券。

股票组:如何开户?如何看盘?如何选股?如何买卖?交易时涉及到印花税、证券交易费等如何计算?

保险组:商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历史,保险公司有哪些,商业保险的种类(老百姓关注的商业保险种类有哪些),商业保险的特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保险。

基金组:基金的含义、种类,基金公司有哪些,如何买卖基金,如何选择基金。

储蓄组:储蓄存款的定义、分类、

利率等相关问题,研究要尽量深入一些。

理财组:什么是理财产品?不同的银行分别有哪些理财产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选择时考虑因素有哪些)?

3.学习材料:可以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和父母亲友交流,查阅相关书籍等方式来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

任务。

(四)模拟操作(5月20日~6月20日)。

有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项目学习进展到了“实战”环节。

1.布置任务:给每个组50万元人民币作为家庭理财虚拟资金。每个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理财方案,并记录理由。

对自己的理财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信息尽量详细。以股票为例,学生需要每天记录数据,如大盘点数、股价、你买卖的数量、心得等等。

一个月后,我们对不同小组的收益进行比较。

2.中期管理:我们规定每周四下午大课时间为项目组活动时间,在第一周,我们发现学生的模拟操作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小组都把资金集中在股市,其他方面投资较少(5月份,股市行情很好,所以很多学生将家庭理财资金中的绝大部分投入到股市中);有的小组想要进行股市投资,但是不清楚如何操作;有的小组没有记录或者是记录内容不够详细。

3.方法指导: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给学生强调了以下几点――

(1)投资注意多元化,不能把所有的资金全部用于风险较大的投资。明确本项目是以家庭理财为背景的,也就是给大家的50万元资金是一个家庭的财富。试想,一个家庭的财富能全部用于股票投资吗?

(2)可以在周末去证券公司进行

走访,会有专业的理财经理指导客户具体操作。如果班里有同学的父母、亲戚等在银行或证券公司,也可以请他们来给大家作一个小型讲座,具体指导如何操作。

(3)记录信息尽量详细。以股票为例,你在哪家证券公司买的股票?买的什么股票?代码是多少?多少钱一股?你买了多少股?你买这只股票的原因,你买的时候大盘是多少点?卖的时候也要记录以上信息。

(4)过程要求真实。大家一定要记录真实的数据。

(5)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注意组内分工,每个同学负责不同的内容,大家协作完成此项目。

4.“实战”成绩:经历了一个月的“实战”,学生通过报表、截图等方式汇报了自己的收益情况。其中,收益最多的一个组盈利55803.09元(虚拟)。下面是该小组的“实战”成绩摘要:

购买的股票主要有重庆啤酒、徐工机械、沃尔核材、七匹狼、晨光文具等,这些主要是在家长的指导下操作,其中有赚有赔,最终收益54132.64元。

购买的基金有000523,710001,

000311,000928,000045,最终收益

1546.85元。

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只要有闲余资金,就放入余额宝中,最终收益123.6元。

项目学习的特点是以终为始,在项目成果的驱动下,历经整理、完善、总结和反思,我们完成了项目,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

(一)形成了投资理财策略。

每个小组都制订了本小组的投资理财策略,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

以储蓄组为例,他们将50万元的虚拟资金分成了三部分,30万元用于炒股,10万元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0万元放在余额宝中。在模拟投资的过程中,因为6月份股市出现了大幅波动,所以他们及时撤出资金,并将这部分钱转入余额宝中,对自己的投资方案作出了及时的调整。

在项目组定期的交流活动中,组内同学认为,通过项目学习,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投资理财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遵守法律,不能搞非法投资;投资理财应当量入为出,保证基本生活;投资方式应当多元化;懂得规避风险;要留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流动资金,等等。

(二)形成了文本成果。

1.调查问卷。

理财结构调查问卷

(1)您的理财结构:

A.储蓄存款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B.债券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C.股票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D.商业保险10%以下10%~30%

30%~50%50%~80%80%以上

E.其他

(2)您的入职情况:

学生(未入职)入职五年以内入职五到十年入职十年以上退休以后

(3)您的年龄:

18岁以下18~30岁之间 31~40岁之间41~50岁之间51岁及以上

(4)您的月收入状况:

3000元及以下3001元~5000元5001元~8000元8000元以上

(5)您的受教育程度:

大专以下大专本科本科以上学历

(6)您主要是通过哪种方式了解

金融知识:

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亲人朋友交流购买理财书籍会议讲座其他

(7)用一句话来描述您的理财观:

2.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微信、QQ以及街头调查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现将保险组的调查报告节选如下。

理财结构调查报告(节选)

根据问卷数据分析、街头采访的结果,小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大部分人对于理财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在投资分配方面不均衡、没有计划以及理财观念模糊的情况。因此,改善此情况的主要措施是明确人们的理财观念,增强人们的理财意识。

其次,调查对象主要是41~50岁的中年人,这部分人生活压力较大,有未成年子女和年纪较高的老人,生活负担重,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理财。

再次,人们的理财主要偏向于储蓄,原因是怕担风险,缺乏对于风险的正确认识。相比于其他投资手段,储蓄是相对风险较小但也是利润较低的形式。在这方面,银行应加强对于理财产品的宣传,引导投资者增加储蓄之外的其他投资方式。同时,投资者也应增强对风险的正确认识。

最后,中国当今的经济改革正在进行,经济正在实现转型发展,在这样一种有利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应当进行合理的理财结构规划,分享经济改革的红利。

(三)报告会上展风采。

因为学校有一个金融社,所以我们把这个报告会选在金融社的社团活动时间来进行。

内容:

1.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理论学习的

成果。

2.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理财方案的

选择。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财过程为

中学生理财提出合理化建议。

要求:

语言简练,内容充实。

投资理财报告会发言稿(节选)

牛之洲、蔡翼晨:在一开始的调查问卷与数据整理活动中,小组内成员初次合作,在互相磨合和适应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其中,蔡翼晨同学对于数据的敏感程度以及数据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及原因的解读让组内成员赞叹不已,高洁怡同学在整理资料与数据时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宝贵意见,牛之洲同学在整理数据时的细心、认真,更值得组内成员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理财的魅力,让自己的钱充分地发挥出价值也是一门学问;同时,在面对数据以及一些现象时,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数据看整体,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也是要应用在生活中的技能。

高洁怡:从对理财一无所知,到形成研究报告,看着一个又一个统计数据,看着一笔又一笔的收益,看着对市场分析的一个又一个门道,历时一个月的项目学习,带给我诸多的思考。

我负责的部分主要是基金的操作和理论学习研究。起点为零的我在开始时上网查找资料,几乎一无所获。堆砌的术语,模糊的指向,这一切告诉我没有捷径可循。在关注各大网页“推荐”的股票基金几天内全盘翻绿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一认识。于是我开始转向经济新闻,像爸爸炒股一样关注各板块消息,同时,我了解到基金的不同分类,股票型的风险较大但收益可观,偏债券型基金随着消息的利好也会有优秀的表现,稳健型股票收益较小,但与之前的几种相比,适合的人群大不一样。

市场在消息中不断沉沉浮浮,世界在花花绿绿中变幻万千,经济是其中的命脉,是国家看得见也是看不见的魂魄。在牛市中,操作基金侥幸盈利的我一直记得爸爸曾说过,只有你在股市中绝望之后,才会重新认识自己的欲望。项目学习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

报告会上,学生用简明的图表、生动的语言阐释了自己在这次项目学习中的收获,我们也感受到了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投资理财的知识,而且能跟小组同学分工合作,促进了团队意识的提升,同时面对股市的沉浮,学生还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欣喜。

模拟理财的项目学习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考仍在继续。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项目学习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它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

目学习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以模拟“投资理财”这个项目为例,如果按传统方式去讲,学生会感觉深奥难懂,觉得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但是,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做,学生就会感到投资理财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大家都努力想使自己的50万元虚拟资金升值,所以了解相关知识的兴趣也就大大提升了。

(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

学习更加注重团队合作。

模拟“投资理财”这个项目,远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每个组必须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在项目组定期的活动中,组与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与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都有提升。

(三)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

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听懂即可,面临的挑战较小。而项目学习是在“做中学”,“做”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能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困难,用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困难,就很难完成项目学习的任务。

(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

学习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识。

在模拟理财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研究什么因素影响股票;主动计算和比较余额宝与储蓄存款的收益;自觉分析为什么股价的波动和

基金的波动之间有联系……在这些思考和比较中,学生对股票、基金、储蓄存款、余额宝等理财方式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在实践中感受这些理财方式的本质。模拟理财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投资经验。

(五)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学习更能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获得生存的实用技能。

“投资理财”这部分内容,如果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注重对知识的把握,觉得会做题就可以了。但经过模拟“投资理财”的项目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投资理财的魅力,有了投资理财的意识,同时获得了一些投资理财的“实战”经验。在投资理财报告会上,有学生说:“等我上大学,有了较多的零花钱,我就要拿其中一小部分来投资理财。”

当然,在这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遗憾和不足。

其一,在项目产品中提到的投资理财展板,本来我们打算让学生在展板中展示理论学习的收获,模拟理财过程中的理财方案、理财结果、理财心得等,与全校同学进行分享,遗憾的是,由于项目结束的时候,正值学生期末复习时期,学生复习时间紧张,所以展板最终没有做出来。

其二,我们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也还有一些考虑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模拟炒股,学生需要在股市开盘的时间内随时关注股价,由于这个时间与学生的上课时间相冲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项目学习进程。

其三,在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资料,比如有关投资理财的一些

有针对性的视频、书籍等,所以学生在理论学习的时候花费的时间较多。

反思这些不足,下一步设计项目学习方案的时候,我们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调整和努力。

一是在项目活动、项目产品的设计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现实条件。在学生现实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来。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问卷星;现代教育技术;问卷调查;测验

一、序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在2014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对于普通教师而言,自己开发工具完成以上的要求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运用好已有的工具或平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卷星平台作为国内最大最早的在线问卷调查服务平台,具有专业的问卷制作、问卷管理、数据统计功能,使用方便易上手,可以帮助教师完成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二、问卷星简介及使用步骤

问卷星是国内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在线问卷调查、考试和投票平台,自2006年上线至今,用户累计超过1081万份问卷,累计回收超过6.06亿份答卷,并且保持每年100%以上的增长率。问卷星的用户已覆盖国内90%以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据来自问卷星官网,截至2016年11月22日)。问卷星网站是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创建,平台的功能也是不断升级、推陈出新,分为免费版、专业版和企业版三个版本,其中专业版和企业版的功能更齐全,是收费的。对于普通的中小学及高校教师而言,其免费版的功能就基本能满足需求。问卷星的使用比较容易上手,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注册账号。在问卷星的首页注册账号和密码,注册过程只需要3步即可,简单便捷。也可以直接使用QQ账号登录。

2.在线设计问卷。问卷星提供了所见即所得的设计界面,支持多种题型以及信息栏和分页栏,并可以在线编辑问卷给选项设置分数。

3.设置相关属性并问卷。问卷设计好后可以直接并设置相关属性,例如问卷的起始和截止时间、公开级别、访问密码等。

4.发送问卷。问卷后问卷星会自动生成问卷的链接地址和二维码。问卷制作者只需将链接地址或二维码通过QQ、微信、微博、邮件等方式发送出去即可邀请他人填写问卷。

5.回收问卷查看数据。在问卷星的后台点击“统计与分析”即可查看本问卷的作答情况。问卷星还可以自动生成柱状图和饼状图,使统计情况一目了然。问卷星支持设置筛选条件,可以根据答案来做交叉分析和分类统计。6.下载调查报告。调查完成后,制作者可以将问卷及其数据、图表下载下来,保存和打印。

三、问卷星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当下,高校学生几乎每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与其控制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不如由堵变疏,转换思路,发挥智能手机的作用,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比如,有很多教师让学生使用手机拍照功能来记笔记,运用录音功能录制教师讲授的重难点,运用摄像功能制作微课等。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手中的智能手机中微信“扫一扫”功能进入问卷星平台来填写问卷以及作答试卷。问卷星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调查。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环节。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运用问卷星设置几道相关的题目试探学生的学习现状,借机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层次分布情况,进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更能促进学习的有效发生。例如: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学第一堂课上,笔者就运用问卷星制作了一份学习需求的调查问卷,询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以及对本门课程的期待。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总体偏弱,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课堂小测验以及结果统计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堂小测验是经常被运用来检验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的手段,是一种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方法。传统的随堂小测验多是通过在纸上做练习题,需要教师批改和统计分数,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而应用问卷星平台,教师可以提前将本节课的测验题目编制成一份在线试卷,然后将试卷的二维码图片复制粘贴在课件的页面上,等到小测验的环节就可以让学生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试卷进行作答,做完后点击“提交”即可。在设置试卷时,教师还可以设置试卷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教师还可以打开试卷“红包”功能,给较好完成测验的学生发放红包,一定的物质奖励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测验完成后,教师可以立即登入自己的问卷星后台,通过“统计与分析”功能看到测验的结果,包括每一道题目的答题情况、每位学生完成测验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以及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等,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节约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教师还可以下载问卷星统计出来的数据,运用Excel快速算出每道题目的通过率、整体成绩的平均分、标准差等统计指标,生成一份成绩的统计分析报告,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详细的反馈信息。可以说,问卷星是教师课堂测验的有力助手。

3.作品的投票评比。任务驱动法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本门课程中,学生会按照要求完成一些作品,例如:完成一份微课作品、完成一份思维导图作品、完成一份PPT课件等。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师应该将评判权利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参与作品的评比,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竞争性和主动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问卷星的投票功能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活动。在投票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将作品的评价标准制订好,并对学生进行解释,使学生都对作品的评价标准有统一的认识。在投票活动开始时,教师需要再次强调投票的原则,强调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尽量避免学生之间的拉票或不公平竞争,建议教师可以将评选的范围进行缩小,例如,选出前10名的作品,然后学生对这10份作品进行投票。否则学生会自己投自己的票,票数非常分散。教师也可以设置投票的起始和截止时间,可以设置同一手机不能重复投票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投票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4.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是许多高校评议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在学生查询考试成绩之前进行评教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分数,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问卷星制作矩阵量表题目,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打分,教师还可以设置填空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教师就能提前对自己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能及时获取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同时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四、小结

问卷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能帮助教师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还能帮助教师快速完成课堂测验练习,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问卷星创业团队会继续推出新的功能,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应用。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文/林晨

研究表明,说话声音分贝过高,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对老年人来说,说话声音过高,后果更严重。老年人说话声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对身体的一次刺激。这时,老人的心跳加快,一系列潜在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会因刺激而随时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因为,人的年纪越大,就越容易招致动脉硬化,再加上生气时扯着嗓子大叫,就很可能引起气血上冲,导致脑血管破裂。此外,经常生气,还会使肾气不畅,有可能导致闭尿或尿失禁。

因此,老年人应随时提醒自己说话慢一点、声音小一点,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平和的心境,以避免外界的刺激打破身心的平衡,从而导致危险。

夫妻感情好,大脑衰老慢

文/姚力杰

老化作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无法避免,但瑞典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夫妻关系和睦亲爱,有助延缓大脑老化。

瑞典于默奥大学的尼贝尔格博士表示,虽然人上年纪后记忆力会普遍衰退,但仍有很多老年人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大脑,他和研究团队通过最新研究指出,那些能保持大脑年轻的老年人,所凭借的并不是拥有高深的学问或从事高难度的工作;而在于其夫妻关系和睦,相亲相爱。尼贝尔格博士称,夫妻在精神和肉体上都保持和谐关系,对大脑是很好的保养,并有实例可证。这一新理论,对传统的大脑老化研究形成了冲击。

听力受损害 走路易跌倒

文/曹淑芬

听力受损的人走路要特别小心了,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听力受损的人走路容易跌倒,其跌倒风险要比一般人增加近3倍。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01年到2004年所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从中选出2000多人(年龄介于40岁到69岁)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听力丧失25分贝者(属轻度听力受损),跌倒发生率上升了近3倍之多;且听力受损程度每增加10分贝,跌倒风险就会增加1.4倍。

这项研究称,听力受损的人对周围环境较没有警戒心,因此较易失足、跌倒。也可能是因为听力受损,大脑所接收的信息受到限制,所以遇到状况时反应能力变差。

洗澡过频或可致皮肤癌

文/周苹

墨西哥墨旭尤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洗澡过于频繁会导致皮肤癌。

科学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效果;调查;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2

基金: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教育科学研究基金基金编号:yb201009

专业英语,是针对于普通英语而言的。顾名思义,专业英语就是针对某一学科的英语。其中包括普通英语中不常用的词汇、术语和惯用表达方式[1-5]。

现代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科学交流越来越多,想要不同国家的人在相同的领域进行交流,专业英语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今社会,只懂英语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科研交流了。社会需要的是一大批既懂英语又有很高专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6-8]。开设专业英语,其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把握国外同一专业发展脉络和趋势的方法和机会。专业英语课程不但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的能力,而且要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中的英语听、说、读、写四会的能力[9]。

因其重要性,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有较强烈的学习专业英语的愿望。但是,在教学课堂上学生却很难提起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到底专业英语教学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学生有问题?老师有问题?还是教学双方都有问题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是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10-12]。

本研究着眼于西南林业大学的专业英语教学,分别制作了针对学生和老师的问卷,对每个院系都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重点研究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各自的特点,相互了解的程度和途径,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及教学效果条方法,以期找出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1.调查方法

随机对西南林业大学的10个院系进行抽样调查。每个院系在三年级四年级的班级中随机选取2个班,每班随机选取10人。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问卷回收率92%。

2.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调查结果

2.2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目前西南林业大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整体满意度只有50%,而且不管教师采用何种语言、何种方式授课,满意度并没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分析如下。

2.2.1开课学期与专业课在同一学期,学生刚开始对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专业术语的汉语概念都很模糊,加之专业英语词汇较复杂,影响了学生对英语专业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成为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2.2在西南林业大学,专业英语的课时设置均为32学时,时长较短。学生刚刚适应学习状态,课程就结束了,也影响了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2.2.3从调查数据上看出,82.6%的专业英语教师采用以英语为主的教学语言,阅读翻译为主,辅以听说的教学方式。但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都不高,学生感觉专业英语的学习很难。经调查,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1)词汇量太小2)发音不准。这主要是基础英语的问题。

2.3改进建议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2.3.1将专业英语设置在专业课之后。这样,学生对于专业术语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对其稍加解释,学生就可以理解,如果教师能够再结合英语词汇的记忆特点进行指导记忆,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专业词汇的记忆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2增加教学时长。最好能够使专业英语的教学持续整个学期,使学生有时间适应和消化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感受到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其与基础英语的不同,摸索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学习的成果,这样,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3.3针对学生基础英语底子较差问题,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应该继续加强基础英语的教学,对学生严抓严管,并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

第二,可借助专业课的教师,将专业课与专业英语结合起来。现在,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都不差,如果在上专业课过程中,提到一些关键的专业术语的时候,能够双语教学,提前给学生灌输相关的英语词汇,这样学生在进行专业英语学习时,已经对专业词汇有了一定的印象,可减轻学习时的困难感,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第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检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布置的作业要及时的检查,不能只顾留作业从不检查,导致学生对学习不认真对待。也不能因为学生底子差而放松要求。当学生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看到了学习的成果,尝到学习的甜头,自然会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相应提高。笔者上课时就曾要求学生课下熟练朗读课文并录音,记入平时成绩。尽管学生当时反应作业较难,但在做完之后,学生英语水平进步明显。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西南林业大学的专业英语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学校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从出现的问题入手,多方面联合改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廖莉芳.秦傲松.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26-30

[2] 陈晶瑛.试论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1):62-66

[3] 刘维联,刘彩霞.专业英语在环保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信息.134-135

上一篇:业务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文字市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