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推荐范文

时间:2023-10-09 16:53:10

课外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1篇

1、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好的书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能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能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不健康的图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初中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年龄特点,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帮助他们精心选择有益的读物,确保学生所读的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难易适度。

2、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

课外阅读的选文要注重“新颖”,旨在引导学生贴近时代的脉搏。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同时,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如《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

初二、三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此外,还应该让学生读一些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文学作品。

3、要跟课本相匹配

语文教材上文章篇目有限,但其中名家名篇甚多,以此为突破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点,把课外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当教到一些名家名作时,可趁机推荐所涉及到的名家名作:或由作者拓展到该作者其他作品;或由作品主人公拓展到该主人公的作品;或由作品主题拓展到类似主题作品;或由此类题材拓展到类似题材的作品。选择与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读,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起到以一篇带读几篇,带读一本的作用。

4、 要注意阅读的广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课本阅读的不足。在课外阅读内容的导读中,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既要注意选择典型性,又要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2篇

一、增加“课外阅读推荐”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要通过良好的阅读品质获得和提高。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使他们终身受用,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良好的阅读品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想让学生有阅读的积极性,就要激发阅读兴趣,首先就要有一定质与量的优秀作品。这是最基本的,不能够画饼充饥。“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这就要求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可以有练习或验证能力的更多文章。

独立性就是学生在阅读时不依赖教师,不依赖参考资料,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理解。如果都是教师手把手教课文,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锻炼,以后遇见新的文章就会缩手缩脚,不得要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章不计其数,课堂上讲的只是沧海一粟,多数文章要靠学生自己去读、去研究、去探索。但一下子把学生扔进社会的大阅读室里,又有些危险,所以需要一个缓冲阅读,就是专家推荐的有质量保证的作品。

创造性就是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主张,但是如果学生见都没见过几篇文章,怎么去推陈出新呢?所以,学生迫切需要大量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来提高阅读品质。

2.每册课本30篇左右的文章,其中包括精读和泛读,或者是必选、自选等,也有一些版本有附录,多为一些不同题材的文章。教材本身设计科学、完整、丰富,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却显得有些单薄,不够看、不够读。教材每个单元只是选取每个方面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而已,就像百花园中的一两朵,虽然美丽芬芳,但是能够提供的花蜜毕竟非常有限。因为缺少量的支持,仅靠课本上的文章不足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领会学习内容,也不足以让学生有更全面的把握、更开阔的视野。金字塔想要更高、更稳,显然需要更大、更牢的根基。同时仅靠课本也不能满足学生的积累,因为语文学习的字词句段篇章、格言警句、经典佳话、哲理妙思、观点看法等,都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储备,不可能做出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饭菜。仅靠课本的阅读量,显然是不够的。

3.因为没有基础教育学生那么大的应对高考的压力,所以没有那么多的习题集练习册,中职语文教材与课本配套供学习使用的只有《语文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强烈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要读更多的好书。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觉得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是两个极端,普通高中是书多得看不完,他们是书太少,以至于有“饥饿感”。当学生把目光投向课本之外时,因为当今社会上书太多,信息量太大,鉴别能力有限的学生就被扰乱了视听,没有一个很好的“谱”,只能跟着感觉走,跟着大环境或者小环境的潮流走。有学生向老师借书看,或者让老师推荐。而每个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兴趣各不相同,推荐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毕竟不能和专家推荐相提并论。学生们平日也就是根据教师的介绍或其他同学的引导买些书,所以教室里充斥着不少那些低档书刊杂志。在丰富多彩的网络面前,学生们更是晕了头,无所适从,或者蜻蜓点水,或者误入歧途。所以需要专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推荐好书好文。

二、增加“课外阅读推荐”的可行性

1.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都有很多课本之外的阅读书籍。比如高中语文有配套的《语文读本》,内容颇丰;不少省份也有配套的《语文阅读》,或者有一些推荐阅读的项目,比如苏教版语文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更不用说书店里林林总总的“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之类的书了。可见“课外阅读推荐”是语文教育所重视和认可的内容,也广受欢迎。

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版)在课文后面有附录“广泛阅读窗口”,每一册内容都不同,比如有“历史文化”、“多元思维”、“网络信息”、“人物春秋”、“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纪实文学”、“精神家园”等,这些篇目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精彩实用,使学习内容更具弹性,很受教师和学生欢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范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个《好书伴我成长优秀图书推介会》,从学生实践方面强调好图书的重要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课外阅读的窗口。这说明中职教育在课外阅读方面是有经验的。

3.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推荐在具体操作上,建议设计与课本配套的阅读教材,或者在课本的后面设计推荐阅读篇目。内容上选择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作品,大部头巨著只需介绍主要内容即可,让学生自己去找、去读;短的文章可全文选用;还可以介绍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甚至是好的网站网址。同时在中职教育的网站上也可以充实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增加学习渠道。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结构化;阅读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教师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化推荐让学生爱上阅读,在每一次和好书的邂逅中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1.安排秩序,遵循心理特点

教师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结构,要在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况下给学生推荐书籍,正如诗人金波所说的:“安排一个科学的健康的心理秩序。”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比较好奇。教师在推荐书目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给他们选择一些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等类型的书籍。这些故事可以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但是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感知社会,尝试了解社会,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如《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样的童话故事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更能让他们领略到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到嫦娥善良的心灵,体会到她舍己为人的美好品德。这样的故事也能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美德的光辉,能够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同时在推荐书籍的时候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注重“当下的存在”,给他们阅读一些他们的年龄段能够理解的书籍。

2.广泛博览,考虑内容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促进学生扩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推荐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考虑到内容的多维性,让学生在文学、科学、人文等各个方面都广泛涉猎。

不同主题的故事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不同的内容,如通过阅读《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难时刻所体现出的那种机智和勇敢,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故事所涉及的主题各不相同,可以很好地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并且让学生在不同的主题中感受到不同的精神和处世态度,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丁筱青提出,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推荐阅读的角度,从自信、珍惜、冒险、关爱、勇气等多种角度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这种多维度的阅读能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激发独特的阅读感受,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我,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客观均衡,兼顾体裁风格

在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书籍的题材。对小学生来说,童话自然是最好的体裁,而诗歌和一些与生活比较接近的散文其实也是很好的推荐内容;另外,一些蕴含了丰富历史人文知识的民间文学也是很好的阅读内容。

童话始终是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等特点来给他们选择不同的童话。如同样是《安徒生童话》,可以给女生推荐《小美人鱼》等哀婉作品,而给男生推荐的则可以是《坚定的锡兵》等更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在推荐诗歌这类体裁作品的时候,朗朗上口的中国古典诗词自然是不二之选,如《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等都是易于理解且耐人寻味的好诗歌。另外,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阅读一些散文作品,如孙卫卫的散文作品体现出质朴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色彩。由此可见,客观而均衡地给学生推荐各种体裁的作品,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开阔眼界,读到更多的优秀课外书籍,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食粮”。

在给小学生进行阅读推荐的时候要在让他们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促使他们继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让他们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要注重客观均衡,兼顾到各种不同的体裁风格。

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提出,人和书之间并不是天生就能够相互吸引的,这中间需要父母、教师等作为媒介,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自然是责无旁贷的。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追求,感受到正确的文化导向。

参考文献:

[1]刘庆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小学时代(教师), 2012,(5):103.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有效阅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6-02[ZW(N]

[作者简介]陈燕(1976―),女,江苏海门人,本科,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阅读除了增加了阅读量之外,还增加了阅读中的理性思考意识,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效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而且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如今,我们倡导终身学习,所谓的终身学习是以“终身阅读”为出发点的,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呼应

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单靠课堂内容的充实是不够的,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应当课内、课外两手抓,从而形成‘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良好教育模式。”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阵地,而课外有效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因此,应当以语文课堂为主轴,形成课外阅读的外延效应,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并举,以“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类目,从而降低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因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收录较多,作者介绍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外阅读引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匆匆》等文章,还可以推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此满足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将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有效阅读的捷径。

二、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作品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尚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盲目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益”这一观点是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会被其他因素诱导,例如有些学生会被书籍花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有的学生自己购买的课外读物有大量错别字,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有效课外阅读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选择能力”进行强化,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无用功”。

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而且对于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也耳熟能详。那么,在这堂课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不能单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为主,而应深化拓展阅读领域。笔者为学生推荐了《安徒生传》这本书,引导学生认识这位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心理与创作内涵。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推荐了《皇帝的新装》的多个续写,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阅读发展至练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还能从课外阅读中拓展语文思维,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三、注重推荐优秀课外阅读素材

虽然不少学生都认识到“阅读有益”,但是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文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集体推荐,例如《语文报》《读者》等刊物,这些刊物内容积极向上,具有青春正能量,是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外面的世界”的一扇窗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促进个性化阅读与人性化阅读相结合。

对于一些个性内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等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对于有冒险精神但是个性鲁莽的学生,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等书籍,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认识到智慧是勇敢的根源;现在的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忍让和合作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会以个人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森林中的伙伴》《团队的力量》这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团队的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课外读物推荐,能够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辐射效应,同时还能够使初中课外阅读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四、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由于课外阅读较为自由,不受课堂限制,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不能集中精力,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课外阅读技巧。

首先,使学生了解精读与泛读的区别:精读注重阅读质量与阅读思考,要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泛读则是以浏览形式进行了解,无需深究。例如在讲《社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鲁迅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精读内容与课文关系密切,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泛读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如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学生掌握了精读与泛读的区别,阅读效率将有所提升。

其次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疏于思考,只重视阅读量而放松对阅读“质的要求”,而读书笔记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知识构架,从中得到知识积累和人生感悟。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沉淀,同时起到促进长期记忆的效果。例如在《中秋咏月诗三首》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收集了大量的咏月诗词,并做成一个小专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密布置,落实检查,将课外有效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外有效阅读途径的发掘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引导理念,将学生阅读由封闭式课堂构架转变为开放式有效阅读模式,使学生在更为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养成更为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显著帮助,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有效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蒋小飞,杨炼.初探农村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1(12).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25-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正面临着两大竞争对手:首先是学生读书兴趣的丧失,其次是缺乏有效阅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课外阅读的丰富性,通过对学生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的引领方式,从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是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大胆尝试。

一、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

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看课外书,四年来他们逐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课间、自习课上都可以看到他们专注读书的身影,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不够合理,武侠小说、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极大。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遵循兴趣阅读与指定阅读并行的原则让学生汲取全面的营养。

1.指定阅读之一:经典诗词诵读

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为了让孩子们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和传统美德的熏陶,我给孩子们推荐《日有所诵》这本书。这本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了合理的编排。

2.指定阅读之二:经典文学类作品

(1)与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

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以课内阅读的名家作品带读

在课内阅读中有很多的名家作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推荐学生阅读名家的其他作品,起到以一篇带读几篇、带读一本书的作用。例如,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3)班级同读一本书

教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选择一本或几本书,在班里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使学生充分交流读书感受。如,二年级我每天大声给学生读《吹小号的天鹅》;三年级我推荐学生共同读《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四年级时一起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五年级共读《三国演义》。

二、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

1.成立班级书香角

每一个学生家里都有一定量的书籍,每个学生的书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成立班级读书角,实现书香的传递,通过相互的资源共享,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爱读的儿童读物。同时规定班级读书角中的每本读物每月定期更换一次,以保证书源的充足与新鲜,吸引更多渴求知识的小眼睛。

2.固定阅读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用好早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每天早晨到校8∶00-8∶25为晨读时间,放声朗读《日有所诵》。每天中午的时间学生自由支配,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周安排一节“同读一本书”交流课。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安排30分钟阅读时间。

3.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与家长配合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所以,每月老师要与家长进行一次书面上的沟通,家长要如实反馈学生阅读书目、阅读时间,进展情况等。形成班级,校园课外阅读的网络,让学生时时处于读书的氛围中。

三、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

1.师生共读一本书

一本书如果单单让学生自己去读,没有老师参与指导,可以说这样的读书只是进行到最为表面的一层。只有当学生深入到一个个章节,一个个任务,一个个词一个个句,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收获的,一个学期中如果一个班级能真正地读好一本书,这样的阅读引导才是有效的。

2.开展专题阅读

围绕专题开展课外阅读,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目标更为明确,重点更为突出。好的专题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而让阅读的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开展专题阅读,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并利用课余时间收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不断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有效地促进课外阅读的深入。

3.亲子共读

积极倡导亲子阅读,为孩子创设优良的家庭读书环境。在现有的条件下,大部分的课外阅读是要在家庭完成的,如果得到家长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收获都会大大提高。老师给家长写公开信,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明确课外阅读“兴趣第一”的原则。将“孩子最早的老师”也动员起来,与孩子一起阅读,并且在阅读方法上给予切实的指导。尽可能做到为孩子选择一些可读性强的书;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每晚为孩子讲一个名人小故事。

四、各类型阅读指导课的开展

1.绘本阅读课。绘本又叫“图画书”,是许多国家首选的儿童读物,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精炼的文字和图画可以带给儿童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间,这也赋予了绘本教学巨大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教学,儿童也可以对绘本进行创造性地阅读。儿童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绘本教学可以很容易地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并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好书导读课。一本好书先有老师阅读,在老师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因为对作品产生了一定的感悟,由此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以此,选择导读的形式,引领学生走进书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人物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也可对一些经典的,能吸引学生阅读、唤醒阅读兴趣的片段或章节进行导读。

3.好书推荐会。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不同的组阅读不同的书籍,最后进行推荐)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慢慢感受、领悟;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读说为主线,组织各项训练活动。因此,真正的阅读教学是要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地位,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自己精辟的意见,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潜能,锻造学生的人格,又能发展学生独特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如果是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比作是一只飞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它的两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然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仍有如此现状: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语文教学不仅要把目光盯在课堂教学上,也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今年神州十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有正确的读书体验。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3 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来自同龄人的帮助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7篇

我们知道如果是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比作是一只飞鸟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就是它的两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也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把目光盯在课堂教学上,更要十分重视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让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发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小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小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首先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其次是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

最后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为了更好地改变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农村教学实际情况,对农村语文课外阅读的活动开展要进行不断的探究和改革。

1.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1 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还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1.2 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1.3 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2.1 做好学生课外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今年神州十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2.2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有正确的读书体验。

2.3 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3. 师生共读,让学生体验美妙的感受 当然,让学生自由的进行课外阅读,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另外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参与者”的角色。为此,教师完全可以以一个孩子的“学习伙伴”的身份,当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时,教师也要投入到课文的课外阅读之中,或与孩子一起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读,或一起入神地默读,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品味阅读。这样,孩子会更加感觉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在随后的读书交流中,教师要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格外真切,有道是“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课文共欣赏,师生一起读”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啊,它是一种更加让人向往的阅读享受。

4. 落实检查,深化拓展学生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来自同龄人的帮助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8篇

一、形成课外阅读磁场

兴趣就像磁场,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典范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名人名家的阅读事迹,同时充分发掘身边典型来激励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书中有无穷的营养,逐渐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二是活动享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比如,在全校范围举办阅读节,开展师生同读、亲子共读等活动;在班级组织与课内外阅读有关的展览活动,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班级还可以定期举办专题竞赛,如故事擂台赛、诗词竞赛、手抄报赛等,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是赏析品趣。随着积累的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赏析能力也会逐渐提升。这时教师可以选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领学生一同赏析,让学生在品味乐趣的同时,萌发对自主阅读的浓厚兴趣。

二、开发课外阅读源泉

小学生心智不甚成熟,尚不具备完全自主选择读物的能力。教师应当担负起推荐合适读物的责任,为学生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结合实践经验,主要可以结合以下方面向小学生推荐。

一是关联课堂。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适当结合教学内容推荐。如学完《海伦・凯勒》,可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二是符合年段。教师推荐读物时,应当考虑小学生的年段特点。如低年级尽量推荐绘本读物;中年级可推荐经典童话故事或浅显的科普小品文;高年级则要有意识地推荐有一定深度的读物,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是促进习作。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而有效的阅读则可以为习作打下基础。比如,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引导学生练习写书信等,实现读写相促。

四是重视经典。文化的传承往往从阅读经典开始。与经典牵手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塑造健康人格,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较高境界。当然,阅读经典应循序渐进,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与其认知水平相近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五是融入时代。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除了名著名篇以外,也要推荐一些当代文学作品。此外,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微信自媒体中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在筛选和改编后成为课外阅读的资源。

六是放宽眼界。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因此,教师所推荐的读物也不应局限于文学门类。涉及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等方面适合学生的读物,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推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促成课外阅读习惯

方法是习惯养成的关键一环。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方法上,教师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见缝插针勤阅读。通常小学生可供阅读的时间相对零散,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时间化零为整,充分利用课后闲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持之以恒,阅读量就会不断增加。

二是手脑并用会阅读。要培养学生勤动脑。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带着问题读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生动的画面,从而加深理解、增强感悟。对于名作名篇,应鼓励学生深入感悟、重复阅读。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往往能入情入境,获得独特体验。还要培养学生勤动手。很多学生课外阅读时很少做笔记,大大影响了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整理读书笔记,鼓励学生仿写精彩片断、写读后感等,形成读写相促的良性循环。

三是自成一体巧阅读。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阅读水平也有差异,因此课外阅读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直接在阅读材料上写写画画,而有的学生则喜欢自己另做笔记。教师应认识到,无论学生采用何种方法,只要适合他们自己,就是好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并支持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风格。

四、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小学生乐读书、会读书后,就要指导他们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分享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成为学生阅读的不竭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促进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一是开辟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手中读过的好书拿出来,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学生既能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读物,又能读到更多的好书,扩大阅读面。此外,图书角还便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有效地把学生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

二是组建兴趣组。 组织一些平时在课外阅读中表现较积极、阅读成效较好的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活用知识的能力,再以点带面,提高班级整体的阅读水平。

三是建立展示园。展示园是学生自由展现阅读成果的地方,学生可以把阅读收获如好词佳句、读后感、仿写作文等张贴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四是开展制作赛。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动手制作活动,如手抄报或电子报大赛,引导学生把个人的阅读积累、读书心得等整理出来,自己动手组稿编辑、设计版面。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与更多同伴分享阅读成果,还能锻炼动手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1302

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掌握的知识,拓展扩大学生阅读领域,提高其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情操。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如何呢?为了详细地了解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探索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热情的方法,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研究以课外阅读来促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笔者主持组织成立了“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并对钦州市钦北区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研究结果:

一、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课外阅读途径单一,阅读条件差

我们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通过购买书籍进行阅读是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占42.6%,而通过学校图书室借阅的仅仅占12.7%。农村初中学生家庭因经济状况和意识问题,也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41.5%的学生读初中以来,拥有的属于个人的课外书仅在5本以内。虽然农村学校大都有阅览室、图书室等设施,但藏书很少且所藏书籍陈旧,知识、内容跟不上时代,这造成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课外阅读兴趣不大,欠阅读主动性

调查中,我们发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习惯对学习、生活有重要作用的人数不到一半,说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大;70.5%的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有29.9%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课外阅读,56.3%的学生一个学期的阅读量是在4本书以下的,课外读物多为图书、杂志,整部书的阅读基本没有。课外阅读时间短,阅读数量屈指可数,这些数据说明了我们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还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三)课外阅读目的不明确

调查的数据显示:55.2%的学生课外阅读纯粹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和追赶故事情节。这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漫无目的性的。虽然进行了课外阅读,但也只局限于漫画、魔幻书,武侠、言情小说的选择,对中外名篇和科普类图书的选择很少,而且不会做读书笔记。课外阅读的缺失和盲目性,导致了农村初中生阅读面狭窄,阅读没有深度。

(四)课外阅读缺少教师必要的指导

大部分学生虽然认识到课外阅读能促进学习,但他们的阅读缺少教师必要的指导。在调查中,问及“你的课外阅读受你喜欢的老师的影响吗”,回答“有”的,仅仅有5%;在问及“对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中,选择“老师”的只有28.9%。由此可见大多语文教师未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无人过问、自生自灭的状态。

二、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建议

面对令人担忧的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呢?学校、家庭又该承担起哪些责任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和研究总结,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转变理念,创设良好的学生读书环境

1.学校领导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读条件

课程教学改革推行以来,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检测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学校教育要适应课改要求,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少课外作业量,留给学生一定量的时间和空间,引导鼓励学生去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校要创建并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图书室的软硬件设施,每年有计划地添置适于中学生阅读的报刊、小说等读物,定期定时给学生开放阅读。还可开设相应的课外阅读课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立足课堂教学,迁移拓展阅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有兴趣、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设班级阅览室、读书角,倡导学生集体订阅一些报刊,或让学生自带课外书,或教师把自己的藏书借给学生阅读,以达到扩大阅读量、共享阅读乐趣的效果,也能起到以集体的共同阅读爱好促进引导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3.家长转变传统观念,和孩子一起感受阅读乐趣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在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为转变这种旧观念,教师可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让家长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多给自己的孩子购买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

学校、教师、家庭一起更新教育理念,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相对而言,农村初中生知识面、阅读量小,语文教师更要想方设法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引导他们热爱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精心推荐阅读作品和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是最有效的两种。

1.精心推荐阅读作品,点燃学生读书热情

学生在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只有精心挑选和推荐学生喜欢的阅读作品,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以精彩片段或文章的阅读推介为诱因,给学生介绍推荐贴近他们生活的阅读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探索发现》、《读者文摘》、《青年博览》、《散文精粹》等。

2.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处身于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中,可促使他们持续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如把学生分组组成 “读书小组”,经常开展阅读笔记互评、美文推荐、阅读交流、读后感展示、演讲朗诵、精彩故事会、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等课外阅读活动。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几种活动。

(1)阅读笔记互评活动。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阅读笔记本,让他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摘录、概括阅读作品的内容,或在阅读后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等。在每周的阅读课中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阅读笔记,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学习小组相互评比,选出组内最优秀的阅读笔记,并在班上说说评选结果和评选理由。教师要随机抽查审阅学生的笔记,并给学生的阅读笔记写一些以鼓励为主的评语。

(2)美文推荐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每周从自己的课外阅读中给其他同学推荐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自己对这篇文学作品作简要的点评。教师从学生推荐的文学作品中挑选出内容优美、点评精要的印发给学生。每次发五六篇优秀作品,并让推荐文章的学生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读着自己推荐的优秀文学作品,读着自己写的点评,阅读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与此同时,其他学生也会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会潜移默化地爱上阅读。

(3)阅读交流活动。为了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每个月最好让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学生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可以谈谈自己对某一部(篇)文学作品独到的感受,也可以是对课外读物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欣赏品评。举行读书交流会,可以让学生相互推荐新书、好书,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从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4)读后感展示活动。读后感应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后,通过自身的品味、体验、感悟,从而有所发现、领悟的精神产品。在学生读过一篇优秀文章或一本好书后,教师要鼓励他们写出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去发现、领悟,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可以是赞扬、质疑,也可以是批判。榱斯睦学生动笔,要把学生优秀的读后感作品张贴展示,或印发给全班学生。读后感展示活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以读促写的效果。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当学生喜欢上读书后,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教师可以从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出发,利用教材中的范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精读、通读和泛读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指导学生掌握“吸收式阅读”“探究式阅读”“比较式阅读”等几种阅读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阅读方法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可以愉悦心灵,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曾祥芹,韩雪屏.阅读技法系统[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10.

课外阅读推荐范文第10篇

一、营造香甜的课外阅读氛围

1.树榜样。有人说:书是有味道的,我要让孩子们感受书的“香甜”。每一个孩子都会在意老师的行为,因此,老师率先读书并让孩子们领略到老师沉浸于书海的快乐,这一定能促使孩子们也跟着捧起书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获得纽伯瑞儿童奖金奖,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我情不自禁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心里装着满满的惊叹和感动,我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介绍给学生,让大家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为了让《亲爱的汉修先生》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我采用了“诱读”的方法。课堂上我结合教学内容讲主人公雷伊和汉修先生,每次上完课,我不急着回办公室,而是找一个位置坐下来捧起《亲爱的汉修先生》,静静地读着,午饭后,我也会走进教室,捧起《亲爱的汉修先生》。每次读书时孩子们都会围在我身边,我就会给他们讲雷伊的故事,很快,孩子们都知道老师正在读《亲爱的汉修先生》,不久,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也买了这本书。看到时机成熟,我向学生推出了《亲爱的汉修先生》。实践表明,一个手不释卷的老师坐在教室里读书的倩影是学生的榜样。时间久了,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自然会爱上读书。

2.润书香。在布置教室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文化内涵”,让教室里飘逸着浓浓的香甜的书的味道。我和孩子们在教室开辟了读书专栏:好书推荐、书海拾贝、阅读成果展示、读书小擂台等。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好书在学生之间漂流起来。走进教室,就沉浸在浓浓的书香里,香甜的课外阅读氛围,为孩子们奠定了课外阅读的幸福心得。

二、创造幸福的课外阅读生活

课外阅读是一项持久工程,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让孩子们真正把课外阅读作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幸福的一部分,老师必须做好细致、耐心的引导。

1.巧推荐。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首先,结合教材,根据课文作者、内容、题材推荐。如学习了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向学生推荐《寄小读者》《小橘灯》,学习了《一本男孩必读的书》后,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其次,推荐著名儿童文学家的作品,如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金波的《带雨的花》、秦文君的《小人精丁宝》等。此外,还要根据孩子们的阅读诉求,注意推荐孩子们感兴趣的书籍,推荐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书籍。

2.导航台。健康而科学的阅读需要老师的“导航”。首先,开学初,校语文团队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目标,选择优秀读物,向学生推荐,一本为必读书本,其他为选读。在班级任课老师中建立“1+1”读书工程,要求每位任课老师阅读一本学生推荐书目,影响一个同事,带动一个班级,促进一个家庭等等。其次,每天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保证孩子每天都能走进课外书,同时鼓励孩子做时间的主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阅读。最后,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进一次图书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课外阅读的方法。当然,老师的“导航”都会伴随着和孩子们的切磋、交流,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容易学习,容易接受。

3.交流会。每周安排一节读书交流课,和孩子们一起聊聊读过的课外书,或者说说自己所读书上的故事,不会说的也可以读读书上自己喜欢的片段,或者说说自己读书后的感受。一次有位同学正在读《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在读书交流会上,她给大家读了一段描写“鱼大”的话,结果引得大家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交流课结束后,这本书竟成为大家争相目睹的对象。

4.秀精彩。为了调动孩子们积极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收获阅读的快乐,体验阅读的幸福,老师要善于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利用教室的读书专栏,呈现孩子们读书的成果:精彩语句共分享、我的读书体会谈、我是主人公的小知音、我是快乐的读书星……为了调动孩子们读更多的书,在班级中开展“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一学期达到一定的读书篇数,并能成功向同学们推荐一定数目的好书,就能获得这个称号。这一活动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孩子们,使孩子们保持饱满的阅读精神。

三、搭建轻松的课外阅读桥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实践更多是在家里完成的,所以,父母是孩子课外阅读坚强的后盾。然而大多数家长只在乎孩子的学业成绩,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必须耐心地和家长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们搭建课外阅读的桥梁,让他们在学校、家里都有自由阅读的空间。

1.家长会。利用家长会举办课外阅读作用的讲座,以生动典型的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和身边孩子的阅读故事打动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课外阅读的成果,促使家长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力量,让他们重新审视课外阅读的意义。提倡家长应在家里为孩子建立藏书柜,对于喜欢的图书,孩子能触手可及。同时,家长能够陪孩子阅读,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在其乐融融的状态下,读书成为亲子交流的最佳方式。这种愉快的交往,会激发孩子更多地去进行阅读。

2.QQ群。建立家长QQ群,把孩子优秀的作文、精致的读书手抄报、精美的读书励志书签……共享到群里,让家长分享孩子们的读书成果。利用QQ群及时反馈孩子阅读近况以及因阅读发生的变化。家长们也可以利用QQ流,共同探索更好的引导孩子读书的方法。

3.设专题。利用学校网站,设立“书香校园”专题,家长可以随时看到学校课外阅读的总体状况,自己孩子的主页以及孩子成长的足迹,发表的习作、创作的诗歌以及因阅读获得的荣誉称号……

语文老师们,大家都来从事这样一项工程:点亮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心灯,为孩子们打开课外阅读之门,让阅读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让孩子们因阅读而高尚,因阅读而美丽,因阅读而获得精彩的人生。

上一篇:法治意识范文 下一篇:古代音乐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