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02 16:03:03

课外阅读措施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技能;阅读方法;课外阅读

如果语文是树,课外阅读就是根;如果语文是火,课外阅读是燃烧,如果语文是鹰,课外阅读就是飞翔,语文是离不开课外阅读的。

1. 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 要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投身其中,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课外阅读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以让学生自由驰骋。但放羊式的阅读收效较差,有计划讲方法的阅读会有更大收获,教师应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学生一进入广阔的名著天地,会无所适从,适当的引导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感受到名著那亲切的语言,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匹配的读物是阅读的基础,只有精心挑选学生喜欢的读物,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读书欲望,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致。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介绍贴进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故事、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是自己爱看的自然有兴趣,学生也乐于进行阅读,推荐书目如下:初中生必读名著十八部《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等十八部。

我们强调课外阅读重要,但课外要在课内抓。教师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单纯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后继性学习,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让课外阅读真正从“要我读书”向“我要读书”转变。

学了《绿色蝈蝈》向学生推荐《昆虫记》,学《荒岛余生》后,向他们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向学生推荐《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不仅让他们感受保尔的顽强品质和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还引导他们背诵保尔的名言,使之从感受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获得较大收获,在阅读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利,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

2.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阅览室,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到好书,每个周二是我班的借书日,每次借书员把借到的图书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上时,每个孩子都是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甚至抢着分发图书。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多看课外书,可是属于他们的个人支配时间少得可怜。学校图书室能最大限度解决学生必须的课外阅读的图书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买好书,设置班级图书角,达到图书资源的最大利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平台。让经典走进学生生活。建立班级内部流动机制,让学生手中的图书在班内流动。我们设计“图书流动阅读记录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撰写读书心得。通过检查学生填写阅读记录卡的质和量进行评比。班级学习园地中开辟一个“阅读推荐台”,每周周一、周三向学生推荐唐诗、宋词中的名篇,名家名作,引导学生赏析,并坚持每天中午五分钟时间背诵,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经过这样的积累后,在写作运用中,能运用自如,更有文学底蕴。建立班级图书角后,有些学生对美文阅读还是无所适从,划分阅读小组对学生更好开展课外阅读帮助较大。我们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中挑选一名阅读能力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环境,同时也够照顾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各组学生同时阅读一部作品,便于教师统一安排阅读进度。集中进行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兴趣差异较大。如果全班学生阅读作品有所不同的话,我们可以将阅读的作品作为合组的依据,不同小组可以阅读不同的作品。小组学生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共同发展。

3. 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性阅读上,更要逐渐提高阅读的能力层次,向鉴赏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思考、揣摩、品味、欣赏,接受人文熏陶,指导阅读方法就很有必要。经典著作,需精读、吃透。如:新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要求学生认真细读,不仅有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养成钻研精神,提高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兴趣、习惯等良好心理品质,优化学习方法。除了精读也要让学生学会通读和浏览。博览群书,不求强解,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余一带而过。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主题,增加对作品的感悟,提高阅读兴趣和速读、跳读能力。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可以对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延伸,对喜爱的作家作品进行延伸,可以延伸到作品的背景材料、评伦性文章。

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阅读时思想要集中,做到五到,即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边读书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轻易放过,敢于钻研弄懂。阅读中应常备工具书,遇到生字新词随时向工具书请教。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2篇

当代初中生的词汇量相对于小学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基本上可以读懂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课余时间相对于高中也是十分充足的,完全具备课外拓展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笔者就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采取的正确引导措施。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涉猎的种类少。笔者在不断地走访调查中发现,不少初中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包含的方面比较窄,女生对一些以情感发展为主线的著作感兴趣,男生则对一些灵异类、科幻类的小说感兴趣,学生对著名的经典名著、人物传记、古典和现代诗歌了解并不多,另外,很多学生表示不喜欢读名著及传记。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量比较少。初中生实际的课外阅读量相对于新课标中要求的必读名著数量相差甚远,很多在新课标中要求的必读物大多数初中生并没有阅读,比如四大名著翻拍的影视作品很多学生都看过,但是真正读过原著的学生少之又少。笔者继续调查,有一部分学生看过四大名著的一本或者是一小部分,但是超过两本的几乎没有。

(三)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以青年杂志、现代小说为多。现在的学生虽然对一些古典名著、中外经典的涉猎比较少,但是对现代杂志和现代小说的阅读量却十分大。

(四)初中生因为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很多时候将精力都放到了考试的试题上,忽视在语文考试中涉及很少的课外读物。

这些都是现在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严重偏离正常学习中的要求。对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引导措施

就现在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应该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让学生阅读和学习经典的文学著作,让初中新课标的改革得以落实。

(一)增加语文课堂中对课外读物的互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太过于注重考试的要求,把考试作为学习的中心,忽略了学生对语文课外读物的涉及。我们应该在语文的试题中将课外读物的题量和分值提升,并且在语文课堂讨论中增加对课外读物的提问和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激励方式可以让学生为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表现,而在课下主动地去阅读课堂上涉及的读物,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也可以举办好书推荐活动,在班级里让同学们依次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并且说明喜欢的理由和其中的大致内容等。通过多元化教学来增加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和互动。

(二)减少学生对现代小说的阅读和选择性地阅读杂志。现在的很多小说都充满着黄色和暴力的内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应该远离这些不健康的小说,这些小说不仅会分散学习精力,而且还会影响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为了减少学生对现代小说的阅读,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对初中生看现代言情小说进行严格控制,对于较好的杂志,比如《新青年》,还是有很多励志、抒情的散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

(三)向学生介绍课外经典的优美所在。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远离现在的生活,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将部分经典名著翻拍的影视作品播放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其实名著中的很多优秀思想、品质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此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一下阅读课外读物多的同学和阅读课外读物少的同学所写的作文在措辞用句中有什么差距,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自己可以发现差距所在。教师在对比之后适当点评和表扬,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小结

总之,之所以如此重视初中生课外读物的涉及不仅仅是因为初中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而且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方法。推荐的课外读物有很多都是作者一生的心血,做人的道理尽在其中。作为当代的青年不应该仅仅以应试为目的,更应该博学多才、知书达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文化水平是不能用试卷上的分数来衡量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初中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且要理解作者的思想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参考文献:

[1]郑毓信.语言与数学教育[J].考试周刊,2014,(03).

[2]张桂兰.中学生阅读现状解读及其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2009,(16).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3篇

要想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已经不行了。虽然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在课外阅读上往往存在两点不足。一是教师光强调要课外阅读,而没有指导。只是对学生说课外阅读很重要,必须扩大阅读面,否则语文水平很难提高上去。可到底怎样阅读,阅读什么,训练什么能力,学生根本不知道,甚至教师也心中无数。结果造成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J 二是虽有一定的指导,但很粗浅,不系统。比如说,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订阅《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报纸杂志,人手~份,互相传阅。有的地方搞语文实验室,拿出课堂时间到实验室去阅读。这些做法应该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效率不高。只是用了一种跨咸菜的方式,把学生按在阅读的盐水里去腌,没有科学的措施。

要想通过课外阅读迅速广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略。

一、除营造大的阅读环境外,每周要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系统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二、要给课外阅读指导课制定明确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个大目标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分别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开拓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抓关键句分析文章,提取文章信息,鉴赏文学作品(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化整为零,就像把西瓜切成瓜瓣,学生才能吃得着,啃得透,有兴趣,有信心,乐意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还得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选好阅读材料。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典型材料,不用太多,三两篇文章即可,印发给学生,以备课堂上作例子分析。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那就是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开,让学生在课下找出与指导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

四、阅读指导课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

按一般的认识规律,指导课上应先让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教师再点拨材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从而总结出一些阅读或写作的规律,最后出一至两个实践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就是“阅读点拨讨论总结提高”五个步骤。

五、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后,还很有必要的课下作业,以期进一步巩固提高。

课下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周记。周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导课训练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写作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这里要强调一下,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根据上述规律,笔者上过这样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目标是“打破固有的旧框子,开拓议论文说理的思路”。选印的典型材料是《中国青年报》上的《大师与大腕的比较》和《男孩女孩》。

学生阅读完之后,老师点拨。这两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举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通过比喻或类比进行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比如,作者在论证“大师有真功夫需要‘文火慢熬’所以少,大腕靠包装、炒作,所以数量就多”时有这么一段:“东北大米好吃,那是生长期长的缘故;南方稻两季、三季的收成,产量高但不好吃。甲鱼大补,盖因‘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六十天的西装鸡,就没有这等功效。”“高压锅炖排骨,省时、省力,但口感上得作些牺牲;同样的东西,在砂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出来,味道胜出几筹。”接着,让学生从这两篇文章中再找出类似的语段,反复诵读。然后讨论一下,自己平时写文章都怎样举例说理,人家作者又是怎样做的。最后总结,学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时自己写文章,老举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而且一个例子就得占半篇文章,没有新鲜感,没有说服力;而人家举身边的生活现象,既新鲜又有说服力,还简洁,况且这些现象我们也知道,只是写文章时不朝这方面想。

这时,我趁势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就机遇和幸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用人家作者的这种思维方式。沉默了一会儿,有同学发言:“幸运宛如一片雪花,它落在他经风霜的树枝上会变成一树银花,落在玻璃上却会变成水滴滑下,你要想留住雪花匆匆的脚步,就得像树枝那样历尽沧桑,满身伤痕。”又有同学说:“幸运是个挑剔的天使。有人考上名牌大学,幸运吧,可人家勤奋好学,认真刻苦;苹果砸在牛顿的脑袋上,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幸运吧,可人家牛顿对物理学早有很深的研究,碰到文盲脑袋上是无论如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就把最初的领悟运用到实践之中,写作的思路得到了开拓。临下课时,再给学生留一个作业,仿照典型材料,自找话题,写一篇阅读周记。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课外阅读;措施和方法

在新理念课程改革下,课外阅读,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它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教学关系,逐步得到了调整,以教师、学生双边活动交流的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课外阅读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前,由于国家就业率竞争的形势很严峻,不免引起家长的恐慌,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学好书本的知识,考试得到好成绩,升学能上好学校,毕业才能吃香,对课外阅读还有一定的偏见。 不少教师的教学行为过多地拒绝课本,将教学囿于斗室之内,这也制约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因而从学生本身方面看课外阅读出现了四不现象:

(1)不想读。这种学生本身对课内读本都觉得是一种负担,没有读书的习惯,根本没有尝过读书的乐趣,所以不想读。由于他们的玩心重,只知道看电视,被这些媒体占去了几乎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

(2)不会读。这种学生也想读书,但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也许书已被他翻烂了,但他还没有认真读过其中的章节。因为他们读不懂,不吸收,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收获。

(3)不能读。这种学生一般家中无书,或者没有适合的书,家长只给孩子买学习上的书,如:作文辅导,练习册,试卷等。

(4)不准读。这种学生即便有书,也在家长“不准读闲书”的观点下被没收了。家庭作业过多,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应试教学的内容充满了学生的空间,客观上造成学生要读却读不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际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有益地开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笔者作了尝试:

1.以课堂知识为触发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编排上呈现出时效性,广泛性,人文性,综合性,体裁也呈多样性:诗歌、散文、童话、记叙文、科学小品文、简单议论文等。而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丰富多彩,这类课文的选择编排,为学生在课内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者要充分利用课本这一很好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阅读的巩固与延伸,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 平时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好书,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以现有读物为立足点,引导学生粗读精读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教育者的立足点,应该是从学生出发,以孩子的兴趣来选择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2.1课外读物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目前,有些教育者凭借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往往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不可能真的有自己的兴趣,他们的兴趣是靠老师的培养,当然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推荐给学生,但大多数都是老师小时侯喜欢的书,已远离今天孩子的兴趣。例如,孩子喜欢的是:郑渊洁的童话世界,黄蓓佳〈〈今天我是升旗手〉〉的儿童小说等等。这些作品是儿童文学的经典,也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2.2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并在读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读本,以增加学生的读书量:每天中午不得少于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2.3提出读书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以求得高最大的效果。对高年级学生提倡做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并在适当的时候与同学,老师交流。长期坚持,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知识面会得到拓宽,心灵也会得到净化。

3.以学校教室为基准点,构建阅读交流平台

首先教育者必须在班上大力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二是多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名家名篇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名家名篇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学生沉浸在阅读名家名篇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就会感受到名家名篇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其实,我们并不期待名家名篇能教会学生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学生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这样学生会互相感化,好学的学生能引起别的学生好学。

4.以熏陶感染为兴奋点,营造阅读良好氛围

熏陶感染就是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首先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同样我们要动员父母养成看书看报的好习惯,我们要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作出榜样。俗话说: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笔者尝试了一些做法:

4.1探索通幽之径。学生读课外书,有时也苦于阅读无法,一是不会选书,二是不会读书。因此教育者要引领从读书内容到读书方法的指导。介绍新书:如介绍儿童版的世界名著,全套50多本,《儿童百科全书》,《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各级各类童话故事,黄蓓佳、曹文轩的著作等;交流图书:同学自己用零花钱买的认为可心的书拿出来交流。众人拾柴火焰高,你献出一本,他拿来一本,这样一来就可以读到60多本好书,这是多么划得来的事;独立阅读:学生每天至少要有30分钟阅读他们看得懂的书本。要求学生默读,需学生独立完成。对于那些不能坚持阅读的学生,鼓励他们与能够阅读此类书籍的学生一起读,则可以相应延长时间。所有学生都将从与同伴讨论书本的过程中获益。

4.2及时指导交流。在学生阅读时,教者要穿梭于其间,与他们为伍或单独交流。教者要多关心那些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在字形,释义,流利程度上的学习。教者要注意用一切方法去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4.3结合现代媒体。改革开放时代新知识突飞猛进,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教者利用各种媒体,指导学生采集信息,并能处理信息,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广播电视,电脑已普及,传播速度极快,且知识面广。国内外新闻,科技信息,环境卫生,少儿节目等等。教者要引导学生利用媒体来开展阅读。但是时刻提醒学生学会筛选,判断,去伪存真,接受对我们有益的信息,不能迷恋网络,走上邪路。信息要流通,教者平时注意多举行一些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如:开展主题班会,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情,自然动物的分布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外阅读 ;课堂阅读

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要求和新高考关于阅读能力的要求,高中阶段要大力做好阅读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大致分为: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课外的(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课堂阅读教学包括:新教材的课堂阅读教学、课堂专项阅读技能教学和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后的课堂分享阅读及指导三个部分。

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和阅读目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阅读的继续和延伸,课外阅读是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新要求需要广大英语教师更好地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如何激发和持久地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阅读活动有效地结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指导下监控和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一、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广泛存在为阅读而阅读,而不是为运用而阅读。同时,在阅读技能的教学中,只重视微观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宏观阅读技能的培养,这也导致阅读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脱节。在教学中,还广泛存在教师依据自己的兴趣、习惯、熟悉程度和便利程度等,决定阅读内容、阅读活动、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等,学生无法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阅读者,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没有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总是游离于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之外。基于这些现实问题,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通过“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课题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探索: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材料的阅读,通过符合学生不断变化的真实阅读兴趣、真实阅读目的等教育因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动力,减轻学生的阅读焦虑,并通过真实语境、真实语用功能和真实语义的阅读输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为真实语用目的而阅读真实英语篇章,提高真实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课堂专项阅读技能教学和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后的课堂分享阅读的指导。尝试解决上文提到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实现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步骤

(一)激发和持久地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从两个方面着手:(1)做好指定用书《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的推荐和推广工作。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宗旨,教师可采取“试推荐一个故事,试观看一部电影”的方法让学生走近阅读。待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回应后,集体订书,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阅读计划,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参加到阅读的活动中来。后期教师还可使用参考用书《高中英语学习评价手册(阅读)》,系统地培养学生参加高考所必备的所有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2)单一的阅读形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强的压迫感,严重地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设计形式多样化的有关阅读活动,包括:摘抄和朗诵最喜欢的名句和段落,故事情节表演,故事接龙比赛,新词汇摘抄与记忆,观看原著配套电影。这些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并且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灵活多变的阅读活动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很高,这些效率和效果不同程度地在课堂学习活动和考评活动中表现出来。

一个实验总有我们研究所期待的效果,而观察效果的一个普遍方法就是比较法。因此,在活动开展前,教师们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和前测试卷。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英语学习中的长处与缺漏,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的学习动机,以便课题实验有效展开。另一方面,教师保存学生的前测成绩,作为对学生实验前阅读水平的了解和记录,以便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跟踪与比较。

(二)课外阅读与课堂活动结合。教师对已有阅读材料――课本,《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高中英语学习评价手册(阅读)》分析及处理如下: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延伸,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热情高涨时,教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阅读活动有效地结合。教师要着手研究课本阅读材料与课外阅读材料的各自优势与缺陷并探讨: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是否可预期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效果。于课本阅读材料而言,阅读教学的优势是:阅读材料涵盖了《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词汇,它是常规教学的主体,可分配到更多的学习时间。但缺陷是:新词汇大量集中出现,致使学生学习压力加重,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再看课外阅读材料,它的长处在于词汇的相对浅显且同等篇幅的材料生词偏少。其语言生动幽默,易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无压迫感。但它潜在的危险是:学生只顾沉迷于欣赏,未思考也无法达到扩充词汇量及提高阅读水平的效果。在权衡利弊之后,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来对不同材料进行整合,以得到扬长避短的效果。首先是对高中课本阅读材料的处理:1.着重阅读前的导入,设计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和探讨的欲望。2.阅读前,熟悉一部分新词汇,扫除学生阅读障碍,减少阅读中的生词压力。3.把语法学习和阅读理解剥离开,避免阅读教学中急于词义、语法、理解一把抓的做法,尽量让学生从理解到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然后是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处理:1.布置课后阅读《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4级)》中一个故事,学生只需回答几个简单浅显的问答题,通过真实语境、真实语用功能和真实语义的阅读输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为真实语用目的而阅读真实英语篇章,尽量使学生体验阅读理解的成就感。2.阅读后利用课堂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指导从学生兴趣和技能点拨两方面下手。可以先让学生挑选美词、美句吟诵,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关注新词汇,鼓励学生猜测生词词义。鼓励学生摘抄新词汇或欣赏的美句,试图通过学生的兴趣积累词汇量或形成语感。再精心设计为数不多的几个深层理解题挑战学生,适时点拨阅读策略和技能。3.探索专项文学故事阅读和教材教学相结合。实验读物《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中能够复习和巩固大量的学生学习过的基础词汇、语法、句型等等,这些词汇、语法是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是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来复习和巩固的,是潜移默化的积累语言运用能力乃至测试所考查的语言项目。上述这些语言复习和巩固乃至大量的语言运用拓展,教师可以将故事中的很多内容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专项文学故事阅读和教材阅读教学互动。4.另设计一些课后练习,恰当复习语法,训练写作文。

(三)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着重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活动的结合时,对学生的监控和评估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可采取如下方法:1.收集、查阅或评展学生摘抄本,目的是鼓励学生扩充词汇,培养语感,学习写地道的英文句子。2.开戏剧表演课或举行讲故事大赛,目的是强化阅读理解,训练口语。3.收集并分析平时及考试阅读部分成绩,目的是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细小进步或查找阅读障碍,最终摸索出针对自己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以课外分级读物为载体并结合课堂阅读材料的方式,可自始至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教师可以进行阅读教学探索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理解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29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加大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英语课外阅读与英语课堂教学相比,灵活性更大、内容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课外阅读材料单一

初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所选取的材料大多以提高应试能力为目的,选取的材料多为与考试相关的试卷、解析等复习资料,对于故事性和寓意性较强的英语著作和文献阅读的较少。针对考试的复习资料在形式上大多一样,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

初中生由小学生入初中,学习内容变多,对于英语学习的深度也逐渐加强,但是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英语的学习变成了一个枯燥的过程,学生对于课上的英语学习尚且存在抵触心理,在课下更不会进行主动阅读。

3.课外阅读习惯不合理

大部分初中生的英语阅读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学生的阅读方式不正确、阅读习惯不健康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为:在阅读时有指读、声读、止步不前等习惯。

4.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为了锻炼学生英语能力,大部分英语教师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籍,但是由于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课后作业检查力度不够,很多学生蒙混过关;此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缺乏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对于阅读材料中的难点和重点,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使得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二)初中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学生的阅读量较少。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且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学得快也忘得快,单词记不住,语法记不牢,课外阅读中理解程度低;初中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还不够重视,学生的自觉性又很低,因此,学生的阅读量较少,学生没有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

二、提高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想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就要从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开始。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每天为自己规定需要掌握的单词量,对基础单词和句子进行理解记忆。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起到监督的作用,将基础知识的复习作为课后作业的主要内容,并做好跟踪检查的工作;在课堂上着重对学生的语法错误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多说、多练来提高基础知识水平。

(二)选择合理的课外阅读内容

阅读内容的合理性对学生的积极性和阅读的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来选择难度适中、内容生动的阅读材料。作为教师,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英语弱势,推荐相应的材料进行查漏补缺。

(三)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英语学习积极性较低的同学,可以先从阅读比较简单的英语小短文入手,要求自己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在英语教学时,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方法带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四)采用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有效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进行高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课堂上进行锻炼。例如,教师选取一篇例文,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将阅读步骤分为快读、精读、有选择地读这三大步,即先快速地读一遍,了解文章的意思,再放慢速度,找出生词、关键词和重点部分,最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选择有遗漏的地方进行深入理解;阅读记叙文的关键技巧为找出时间、地点、任务、事件;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格外注意开头和结尾,找出论据等等技巧和方法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帮助。

结语: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阶段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87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阶段,也是为学生们以后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基础做铺垫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严阵以待,努力为学生们各门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努力培养学生们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助力学生提升语文阅读修养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们的语感,让其在徜徉知识海洋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神奇和博大精深,为其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助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落实到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培养其自觉加强课外阅读的习惯呢?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主要针对这个问题与大家一同探究,希望接下来笔者所提出的几点教学措施能够于大家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启发。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书籍,肯定学生们在阅读中所取得的种种积极性的感悟和阅读心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对很多事情缺乏理性且全面的分析能力,而且他们往往会凭借主观判断对一些事情下定义和结论,因此,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想使得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加强阅读的强度和力度,提升学生们阅读的效果,就需要培养起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其能够带着兴趣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继而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那么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呢?

作为教师而言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助力语文教学工作,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们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即将让学生们阅读的书籍,让其对某本书或者某个故事情节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往往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到阅读环节中去。比如,我们想要让学生们阅读《西游记》这本书,可以仅仅口头上要求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出其中某部分的故事情节,讲出其中某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等,以这种方式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对于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加强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是比较好的策略。

此外,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作家励志的故事或者是与某位作家相关的生活小故事,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让同学们对作品或者是作家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们进行某方面的阅读其效果往往会比直接要求要好得多,这样的方式也会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对某个作家或者作品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自愿地去加强阅读的强度,其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当然,为了使得学生们能够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并且养成热爱阅读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地肯定学生们的观点,鼓励学生们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与大家分享。在教师们的鼓励和带动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将变成现实。

第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及其爱好投其所好推荐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体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热爱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地了解学生们在校内外各方面的表现及其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到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给不同爱好的学生群体布置不同的课外阅读书单,尽量考虑到学生们个人内心的阅读需求,为其量体裁衣寻找和推荐最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样对于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效果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效的。当然,作为教师而言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自身内在的心理感受,不能强加给学生他们自身不想要的东西,争取在其能够接受且能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阅读书籍,继而助力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更多有营养价值的阅读财富。

第三,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注重积累,在让学生明白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策略有方法的开展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体验,让学生们带着“任务”读书。阅读并非没有技巧可言,也并不是任何书籍都有让小学生阅读的必要,也并非任何书籍都需要精读,阅读也是有所选择的。

在教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传授给学生们一定的阅读技巧,比如说阅读的顺序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第一遍的阅读可以是泛读,也就是首先要对文本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文本传递的意思是什么;第二遍进行精读,需要了解每一段的大意,掌握文本的行文思路,积累一些优美或有哲理性的句子等。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悟及时的记录下来,在阅读沙龙和读书经验交流会上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这种带有“任务”的阅读形式比漫无目的的进行阅读活动要有效果得多。当然,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们养成自觉加强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表扬,认可并赞同学生们的阅读感悟,在受到我们肯定的基础上学生们往往也会更加自觉且有信心的加强阅读的力度和广度,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教学目的的达成,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

语文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最基础的学科,而学生通过语文课外阅读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则是学生学习其他文科类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更全面发展、培养文字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要致力于课外阅读的教学,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并激励学生“勤读书、读好书”。语文教学实质上包括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生活体会等三方面内容。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因此,老师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阅读速度。

一、课外阅读教学的意义

首先,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具有重大、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既能够充分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美好情感和精神世界,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与眼界、明辨是非黑白、陶冶情操、锻炼理解能力、提高文字处理速度、启迪学生智慧。阅读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还包括能够提供不同的阅读阶段,如实现自我素养创造的高级阶段、解决问题的中高级阶段、增长知识的中级阶段和娱乐消遣的低级阶段。

此外,在不同的创作环境下文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体现的思想不同,作者将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文字组合表达出来以展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情感,具有开放性。学生阅读是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把作品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融合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身感受,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把作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解决不同的学习问题,进入更高级的阅读阶段。

二、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多阅读

通过兴趣的激发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阅读具有一定的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因此老师要积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首先,老师应多鼓励和肯定学生的选择,对学生课外阅读表示支持并与学生讨论阅读感受、阅读书目等,坚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信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有老师的关心与支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其次,老师可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老师应巧妙利用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比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课时,老师先向学生提问:“这个选段与我国哪部名著有关?”并让学生进行课前资料搜集,包括书名、作者、有关故事情节等。在上课时老师可利用课堂结束前5~10分钟为学生讲解《西游记》中的片段《三借芭蕉扇》,但老师不把故事情节全说出,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说:“同学们想知道故事发展请自己阅读《西游记》。”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主动阅读《西游记》,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设计指导实验课,传授阅读技巧

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为高效锻炼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老师应将阅读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更高效地阅读。

首先,让学生学会略读法,这种阅读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是把学生写作或学习需求作为阅读基础,对有关文章进行有选择性地阅读,更高效和有针对性地获取有用信息。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写同学聚会上的祝词,老师可推荐学生看《唐诗三百首》,并介绍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而不是让学生把《唐诗三百首》全看。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精读。精读法是让学生仔细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通篇理解,抓住重点,对字句都认真分析,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阅读能力。老师针对一些字句较优美、情节生动、通俗易懂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精读。开始,老师让学生先略读一遍以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老师让学生逐段阅读,并把文章中心思想和每段的大致内容写出来,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逻辑顺序。接着老师就每个段落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画出重点词句。这样从整体到局部的精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掌握程度、培养阅读能力。

除此之外,传授摘抄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优美的词句、有用的段落进行摘抄和整理,形成自己的词库,并应用于写作中。

3.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老师应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文章时,老师可先提出问题“马草是什么?”“马究竟在哪里?”“那人为什么告诉我有马?”等,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学生便会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然后老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将文章思想总结出来。接着老师讲解作者善意谎言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知识的渴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接下来,老师便让学生思考类似写作者喜欢读书的故事、文章,同时老师也推荐一些故事或书籍,如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故事,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更多课外知识,扩充知识面。

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推荐不同书籍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尚未成熟,需要老师加以引导,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文字理解程度、性格、爱好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而不是盲目让学生课外阅读,随意打断学生的阅读,强迫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名著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能够为读者带来震撼,但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就难以体会和理解名著的中心思想。只有针对性地阅读适合自己的书籍才能激发阅读兴趣、锻炼阅读能力、提高文字处理和理解能力,老师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适量地为其推荐名著名篇。比如,学生性格爱冒险、勇敢,喜欢外出、旅游,则可为其推荐游记类、冒险类书籍如《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爱丽丝漫游仙境》《冒险小虎队》《小王子》等;若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可推荐《中华上下五千年》《图说天下》《少年故事》等;若学生喜欢名人故事,可推荐历史名人传记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老师,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了解世界、掌握更多知识、开拓思维、体会不同的人生,因此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专注力、理解力、分析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语文老师要注重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1]黄欣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与拓展”策略初探[J].中国教师,2013(12).

[2]张维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22).

[3]高兰.强化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科研论坛,2011(05).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9篇

孩子们应该把课内所学之法,有效地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把方法转化为能力,使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进而让孩子们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以求“以课外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特点,以知识拓宽见闻,以求“以课堂促课外”,使孩子们掌握方法;以优秀的课外作品引导孩子们创建阅读学习网络。首先,课前有效阅读。讲一篇课文,最理想的境界就是把孩子们迅速引入课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要导好。

1、巧设课前读背环节。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读背一些名言警句、优秀诗词、谚语等,每次一两句就可,重在平时积累。读背的方式不要单一,可以多种形式地进行个人读、背,也可以集体开展读、背,看谁读得好、背得快,激发兴趣。

2、改进导入手法。导入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导语,我们常常采用故事导入,抒情导入、记忆导入等。例如,我在设计《赠汪伦》导入时,要求孩子们阅读故事《汪伦请客》,这不仅激起了孩子们学诗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孩子们对古诗的理解。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就活跃了。下课后,没有找到资料的孩子纷纷向其它同学了解情况,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3、铺垫性课外阅读。这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引导孩子们在学习课文之前的课外阅读,孩子们可以围绕文本内容阅读相关书籍,查阅有关资料,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样为教学的深入打下基础。例如,我讲《一夜的工作》这一课,孩子们阅读课文时,在理解内容和感情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让孩子们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了解到伟大、无私的一生,对理解文本重点做了有效铺垫。

其次,课中扩展阅读。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效做到举一反三,我在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让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籍,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与取舍能力,这样就能够使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掌握。例如,我在讲《咏柳》这首诗时,我有效补充了两首写春天的诗,让孩子们阅读时进行有效对照,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天的。使孩子们更准确掌握了诗文的内容。再次,课后有效延伸。

在孩子们学习与理解课文后,我们语文学习活动并没有结束,除了要求孩子们加强对课文内容有效积累与运用外,还必须进行有效课外阅读。可利用课文将要讲完的时侯,及时向孩子们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例如:我们讲完《太阳》这课后,我让孩子们阅读一些与天文有关的书籍,让他们体察宇宙的奥秘,调动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讲完《平分生命》这一课后,我让他们去搜集有关亲情的小故事,并写出他们读后的心得体会。我们在讲完《赵州桥》后,我借此机会让孩子们去阅读那些有关特殊建筑的书籍。我们在讲完《妈妈的葡萄》后,我给孩子们推荐《昆虫记》作为本课的课外阅读的有效补充。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推荐课外书籍,如学了课文《海底世界》,可推荐《蔚蓝心脏》一书;学了《蝙蝠和雷达》可推荐《神奇世界》等。这些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对课内学习的理解更深刻、更准确了。我们要积极地向孩子们推荐各类好书,还要善于鼓励他们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到课堂,进一步调动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总之,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养成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孩子们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他们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把课文作为“案例”,给孩子们教授阅读方法,进而提高阅读的能力,积极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课外阅读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培养 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措施分析

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如此大量的阅读内容面前,如果不积极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是很难完成。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说,虽然新课程标准中的任务量很大,但是其作用也比较明显。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也促进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整个培养过程取得积极效果。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实际过程来看,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同时,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用优秀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外阅读充满了期待,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魅力。从目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状况来看,阅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具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保证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得积极效果。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应作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另外,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足够的兴趣,那么不管老师如何正确引导都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收获知识收获快乐,使学生能够将课外阅读作为课余时间的重要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目标。

二、老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进行有益的指导,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

在整个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有益的指导,除了要教会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从课外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写作技巧,进而达到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行为的目的。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来看,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指导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老师要加强课外阅读刊物选择的指导。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外阅读刊物的选择上没有任何经验,这时老师就要加强课外阅读刊物的选择指导,给学生推荐适合课外阅读的优秀读物,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发。

2、老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语言水平和阅读技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小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克服困难,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技巧,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外读物的内容和体现的思想。

3、在课外阅读中老师要加强写作能力的指导。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将写作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使阅读和写作能力均得到提升。所以,老师要重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做好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衔接。

三、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除了上述两种措施之外,要想取得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积极效果,我们就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对课外阅读数量要调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教师每晚布置一定的阅读量,规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阅读任务。

2、课外阅读要评价。鲁迅先生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的,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确实,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思维锻炼,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课外读物中有千千万万接触点与课堂所学知识是相通的。

3、对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评价。在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课外阅读之后,老师应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情况写一篇阅读心得,将阅读中的收获与遇到的困难都体现出来,然后老师应针对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认真的评价,使学生能够从老师的评价中解决阅读困难并树立阅读信心,从根本上提高课外阅读水平,进而达到促进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素质,还能促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进行,使小学作文教学取得积极的成绩。所以,我们应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以上措施,积极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保证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使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商德远;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教师的引导[J];小学语文教学

[2]惠兰;;有效开展小学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3]顾红霞;;给与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J];江苏教育

上一篇:心理学自我认知范文 下一篇:职业素质拓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