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2 13:29:34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校在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前提下,通过调整教学关系,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之路。在不断探索中,我们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普适性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的习惯,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让课堂真正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一、构建模式,引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我们精心构建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流程,帮助教师明确改革的目标追求、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师在常态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入格”,并引领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基本理念和模式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提升——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2、自主学习 学生个人的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自学,考虑好自己的见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好笔记,以备交流。

3、合作探究 在每个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索之后,首先开展小组合作,通过交流,组内成员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找到差距,共同进步,形成组内共识。

4、训练提升 运用自学和合作中学会的知识做题,解决有关材料题目或教师精选的模仿性训练题和拔高题,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5、均分评价 测评分为课时测评、单元测评和综合测评。课时测评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多采用“无分数评价”的方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课时达标题后,各小组交换批改,然后公示各小组平均对题或错题个数。

6、反馈巩固 对达标检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合作研究,解决错误知识,让未射中的靶子再射一次。最后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对未能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落实补救措施,力争“堂堂清”,并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给本组成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全员过关。

小组合作学习和均分评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和合作意识的形成,也促进了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二 借鉴先进经验,制定教学常规

1、备课

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教师应认真备课,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应进行集体备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写好教案,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2)教学环节明晰,符合高效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3)导入体现铺垫性(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趣味性(情感互动)、实效性等。

(4)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探究价值。

(5)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接受学习等)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性。

(6)注重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7)如何进行反馈矫正,要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

(8)要准备当堂训练题,实现“堂堂清”。

2、上课

(1)用简短的话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实现目标导向。

(2)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三大原则:

“三讲三不讲”原则:对于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问题必须讲,而且要讲透;对于学生已经会的、通过自学能会的、讲了也不会的坚决不讲。

实效性原则:将一些表演性、虚假性、无关教学效益与质量的环节坚决删除,减少无效劳动。课堂上该砸“死”的要千方百计砸死、记牢、练熟;该搞“活”的则必须调动探究、讨论、想象等各种手段搞活。

反馈矫正原则:将诊断性反馈、过程性反馈、形成性反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堂堂清”。

(3)控制“讲”与“练”的时间关系,训练时间总和每节课至少达到20分钟。

(4)规范课堂管理,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不举手就提问或回答问题。

(5)提高自身素养,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师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3、作业

(1)“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课外研究性、实践性作业。

(2)作业量:每周作业次数至少为周课时数的70%;每天每科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作业批改:要标出学生出错的地方;要进行二次批改;备课组内批改符号要统一;提倡写鼓励性、人本性批语,使作业成为师生情感、知识交流的园地。

三 基于问题解决,深化校本教研

第一步——核心攻坚,初建规范

教改初期,学校组建了由校长挂帅,全体业务干部和10多名重点实验教师为核心的课题攻关小组,通过论坛、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初期实验探索,让老师们明确了主要改革措施的理论依据,明确了课堂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初步构建起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规范。我们先后总结并在各班教室内张贴过“学习小组管理办法”、“自主学习基本规范”、“课堂讨论基本规范”等,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尽快养成倾听、质疑、表达等新课堂所需要的学习品质。

第二步——专题研究,突破瓶颈

我们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突破课堂改革中的“瓶颈”类问题,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主课堂有效性。学校梳理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自主学习效率问题、课堂学习中的游离学生问题、课堂讨论有效性问题等,作为招标课题提供给各学科备课组,备课组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方案,组织力量集中攻关。

第三步——模块指导,提升效益

进入研究的第三阶段,我们把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研究深入到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将课程划分为:语文、英语、数学、理化、史地生政、音体美综五个模块。围绕研究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重点是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的问题,如何进行有学科特点的学法指导等,着力提高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效益。

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为宗旨,坚持立足岗位、全员参与、总结经验、整改问题、实在有效、力求特色的原则,我们扎实有序开展教师观课议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观课议课活动结束后,我们又开展了三课活动,即带头课、示范课和研究课,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关注问题,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构建特色教学模式,开展课堂细节问题“行动研究”、进行“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师能培训活动,举行教师教学竞赛。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开展学生学习竞赛活动。

通过上述系列措施,基本实现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使课堂教学发生本质的变化,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构建模式

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有一个能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从2010年就开始研究创建“支架探究教学模式”。本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奥苏伯尔(美)“先行组织者”、陕师大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等国内外教学理论精髓,结合榆中实际创新而来。

“支架探究教学”的基本内容有“支架引导——梯次探究——运用质疑”三大环节。其中“支架引导”是该模式最大的创新之一,主要功能是激发兴趣、定位目标、辅助自学,包括“锚式问题、链式问题、先行组织者”等三种成分。“锚式问题”的概念来源于“抛锚式教学”,是“问题情境”的同义词。其设计目的是使教学能在尽量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使学生能面临一种真实的学习任务,用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求知欲,激发和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链式问题”是根据教材知识点设计的一系列树杈状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树杈状的问题链,故取名为“链式问题”。“先行组织者”借鉴于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理论,顾名思义,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给学习者在已知和待知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们顺利地学习新材料。其设计目的主要是适应学校实际,为学生开展自学探究而进行的支持和铺垫。

二、行动策略

为了保证这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成功,学校在充分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制订出了以“连环跟进,分类要求”为特点的《榆林中学课堂教学行动方案》,提出详细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步骤。其核心是十六个字:“三课两评,梯次反思,课题引领,积分评价”。

“三课两评”是关于课堂改革实践的连环跟进行动。“三课”是常态课——个体日常研究行为,以个人研究琢磨为主,同伴互助为辅;研究课——课题组内部的研讨课,以课题组团体互助为主,亦可商请相关领导和专家组参与;汇报课——向学校领导及专家组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课,课题组和专家组共同评议。“两评”是指对研究课、汇报课的两次集体评议。“三课两评”的实施程序是:在坚持常态课自主琢磨改进的基础上,每隔5至6周必须讲1节研究课,每两节研究课后必须讲1节汇报课,以“三课”为一个连环跟进周期,环环相扣,螺旋式发展。

“梯次反思”是关于教学反思的连环跟进行动。第一梯次的反思是“日反思”, 鼓励提倡针对常态课教学研究改革进行课时反思;第二梯次的反思是“周反思”,要严格按照《榆林中学集体备课要求》的规定,每周必须写一篇比较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三梯次的反思是“月反思”,即每次“研究课”后必须写比较详细的一篇教学反思;第四梯次的反思是“期反思”,即学期末必须撰写一篇关于本学期课改的整体教学反思。另外考虑到教材单元结构的因素,提倡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反思。五个反思中有三个是必须的,两个是提倡的,连环跟进,梯次深入。

“课题引领”就是以“支架探究教学”为实验平台,开展全校性的课题研究活动,目前已经批准立项了1个部级课题、8个省级课题、30个市级课题、5个校级课题。每个课题都由4至5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所有课题研究小组互不隶属,平行研究,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积分评价”是根据“全员参与,区别要求”的原则,对所有参加改革实验的教师的评价方式。3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课题研究,每学期上2节研究课和1节汇报课,每学期每人参加研究课、汇报课的听课不少于20节。36周岁至45周岁之间的教师,必须参加课题研究,研究课、汇报课、听课任务按前一类标准减半。46周岁以上的教师自愿参加课题研究,重点做好“传帮带”工作。

学校课改专家组负责对所有参加改革实验的教师进行积分评价,每学期每人50分封顶,每学期积分不满40分的,视为课改工作不合格,取消本学期全部课题经费。

三、保障措施

为保证“支架探究教学”实验能够取得成效,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1.行政手段起步。对榆中这所百年老校而言,“支架探究教学”是崭新的,全面推进更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各种怀疑、各种争论不可避免。为了统一思想,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以行政手段起步,强势推进,迅速打开局面。为此,我在全校“支架探究教学”启动动员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三不原则”,要求全体教师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2.领导带头实践。学校要求,所有中层以上领导都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我身先士卒,在市教育局组织的特级教师示范教学活动中,完全运用“支架探究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讲了一节题为《感应电动势》的示范课,效果良好。为“支架探究教学”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充分发挥中层领导的作用,学校研究制订了《关于课改领导包科职责及分工的规定》,所有学科都有中层以上领导包科负责,所有包科领导对所辖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工作成效负责。

为了充分发挥部级课题和省级课题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制订了《国省级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对部级课题组和省级课题组的组员及组长分别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了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评价办法。

3.进行网络管理。我校在“支架探究教学”实验开始之初就建立了以实名制为基础的“榆林中学课改QQ群”,拥有成员200人。这个QQ群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信息平台,课改活动的所有信息、每天研究课汇报课观摩课的安排、公开表扬的、课件教案反思的交流都在这个信息平台上进行,老师们还可以十分方便地通过这个平台上找任何一位同事进行单独交流。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成长;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可谓是教育上的新文化运动,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方式和教学行为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今教育,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学的多样性、动态性、生成性在课堂中日益彰显,教师的个性与教学独特性得以彰显。

然而,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促使素质教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一些设想与做法加以赘述,供同仁商榷。

一、转变管理理念,创设成长环境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程式化的,它只注重教师机械的模仿和无条件的执行,忽视教师个体的思考与创新。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旧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注重引导教师的个体自主成长。

1.营造氛围,转变观念。

新课改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实实在在地参与的课程改革,所有的改革首先都是思想的改革,教师思想的转变应该是新课改首先必须面对的。营造浓郁的课改氛围,让教师亲近课改、熟悉课改,而后才能落实新课改。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除了传统的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还应该成立课改中心教研组,集合权威论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等内容集中编成学习材料,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研讨。此外,学校还应该利用身边的案例进行现场解剖,观摩研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激发广大教师自发地进行课改实践。

2.淡化督导,强化研讨。

在旧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的局限下,教师一直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修筑的围城里打转,只要“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传统的督导检点在于督促而非指导,更不敢奢谈检查者与被查者的互动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淡化督导,强化研讨,着力推动新课程环境下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创造。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强调教育理论的学习,促使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不断反省教育教学实践,引导教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强调教师间的合作,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3.淡化量化评价,突出自主创新。

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应该建立“重实绩更重发展、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教书更重育人、重规范更重创新、重竞争更重协作”这一多样化教师评价体系,努力令教师自觉追求新课程赋予的课程权利。转变量化考核的评价形式,引导教师从规范走向自主,从执行走向创造。当然,学校更应该修订课堂评价标准,去除对课堂程式的一些硬性规定,增加一些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思路与方法,打破传统的细节评价模式,给课堂以主动性,鼓励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

二、创新管理环境,促成个性成长

共性让所有个体有了交融的基础,个性闪耀着独特的智慧。教师的成长既要求共性能力的提高,更要求在深层上培养教学个性,这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更应该以培养教师个性为轴线,架起教师成长的桥梁。

1.营造学术氛围,陶冶教师个性。

(1)开展读书活动,滋养教师学术内涵。教师虽然每天都要投入很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揣摩教法,研究学生,力争上好每一节课,但单纯阅读教材乃至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阅读教育研究书籍、知识学问书籍、学生热衷的时尚书籍等,只有这样,才会在日益时尚化的学生面前不显得知识匮乏,才会从深层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渴求,进而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生成长做出科学合理的引导。另外,做研究型教师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它已经是一种社会对教师的深层要求,教师若要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更快适应这一教学趋势,就必须多读书,通过不断读书深厚内涵,张扬个性。

(2)与专家对话。激励教师的成长还要求我们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学术业务榜样,让教师有业务上的奋斗目标,消除因周而复始的教学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可以邀请名特优教师来校讲学,还可以组织教师去一些名校学习取经,听取专家讲座,观摩名师授课。通过这些研讨与交流活动,教师的课改热情将会大大提高。

(3)构建研究组织,发挥骨干教师的垂范作用。学校可以将学术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集中起来,成立诸如“学术委员会”“督导处”等机构,并定期实行成员选举制,让每一位学术上有影响力且受到同事拥戴的教师享有这一荣誉,并起到学术垂范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其他教师看到奋斗的目标与希望。另外,学术组织活动的不断开展,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得到骨干教师的督导与帮助。通过这些学术化的管理,激发教师的潜能与创造欲望,焕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巨大活力。

2.搭建专业舞台,张扬教师个性。

为促使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引导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学校应该有目的地搭建各种专业舞台,让教师一展身手。

(1)开办课堂教学沙龙。在教师自由申报的基础上,学校每周安排几位老师执教课改研讨课,及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鼓励教学组摸索探讨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建立颇具学校特色的课堂模式,创立学校教学品牌。在课堂教学沙龙活动中,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解放思想,以宽容的心态听取各种课堂模式的教学课,也许没有一种最科学合理的模式,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百家争鸣的形式,激励教师进行课改模式的探索,成长自我的课堂教学个性,让教学充满灵动的色彩。

(2)组织专题汇报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的专题汇报活动,如有关学科教学的学术讲座,课题研究的阶段汇报,科研兴趣小组的成果汇报,个案研究汇报,以及读书报告会,等等。还可以进行交流评比活动,优胜者择机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交流竞赛活动,为学术交流和教师个性成长提供尽量多的途径。

创办课改简报。学校还可以创办课改简报材料,把它建成教师学习交流的阵地。每一个教学中的闪光点都可以在上面展示交流,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积极探寻新思路方法,并将自我心得体会及时形成文本材料,放在一个更加清晰文字材料平台上去争鸣。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第三批课程教学改革专项(85181301)

作者简介:吴晓艳(1980- ),女,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暖通空调研究所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E-mail)。

摘要: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主干课之一。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特点,文章通过引入项目化方案设计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方式以及课程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革,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量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0204一、 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完成的。优化课堂教学,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具体的教学任务,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合理的投入(即师生时间、精力和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成果。这个成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最合理发展。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主干课之一,是从事能源动力及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的重要支撑课程。着重讲述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流量、物位、热量、气体成分、环境噪声、照度、环境中放射性等参数的基本测量方法、测试仪表的原理及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1]。

嘉兴学院2012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为32 学时,其中课程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课10学时。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只有把握该课程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有的放矢。

受教学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计划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总学时越来越少,新技术、新手段在测试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测量原理抽象,学生对其了解不深,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教师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人数和实验设备套数不匹配,测试技术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2]。在此背景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二、“项目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引入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借助于项目的实施完成一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3]。

在授课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项目进行分析,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在项目式教学中,教与学是项目的两端,通过项目这个载体相连接,围绕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随着项目的推进,教与学也随之推进。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课程的内容,此次课程改革安排了6个测试方案设计项目(表1)。每个测试项目都涉及专业相关参数。学生在设计测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测量方法和测试仪表的选择、测点布置和安装、测试数据处理、测量时间、数据处理等制定详细方案。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吴晓艳,等基于项目化设计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每个小组首先要根据测试对象,依据前面相关章节介绍的内容,正确构思测试系统,选择测试装置,用合理的测试方法对测试对象进行方案设计,并说明测试结果如何处理。之后分工协作,完成测试方案报告和PPT。最后进行课堂汇报与交流。学习和活动主要在小组中完成,通过小组活动训练协调、组织、沟通、陈述等方面的能力。每组必须明确个人分工,并由相关成员先制定初步方案,由小组讨论后修改定稿。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然要交换思想,切磋意见,争论有效方法。尤其在各小组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交替发挥各自的作用,发展他们的能力。分组学习有助于形成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在发挥主动性的过程中,可形成合作互助的习惯。

三、 “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学时结构的改革

该课程原教学大纲的学时设置是理论教学30个课时,实验教学10个课时。依据“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目的,需要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授课学时进行调整。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堂统一讲授、小组“项目化设计”教学和实验3个环节。具体的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表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理论授课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温度测量湿度测量压力测量物位测量流速测量流量测量热量测量13423324课时有限,需要课后自主学习项目测试

方案设计矩形风管风量测试项目圆形风管风量测试项目墙体材料传热系数测试项目墙体材料导热系数测试项目墙体材料蓄热系数测试项目空气加热器汽水两侧换热量测试项目111111①任选3个(项目1和2、3和4不能同时选);②课余时间做方案,课堂汇报实验环节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实验2室内外热工参数测定2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的测定2毕托管测速实验2噪声测量2合计40(二) 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

在理论教学阶段,主要采用全班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全班授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

由于此次课程改革理论课时的急剧压缩,因此课堂授课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将所有章节的内容都讲完整,只能阐述理论体系、理论要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指导而不是全部灌输。

在 “项目化设计”阶段,主要采用班内分组、小组汇报的形式。

课程确定了6个测试方案设计项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每个项目的测试方案进行设计、讨论与分析,并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分组时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分组时应按个体差异相互搭配,并考虑男女生的比例均衡。这样不仅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沟通和帮助,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包括以下4个阶段:

一是项目选择阶段。各小组进行选题,由于每组至少选择3个项目,为了避免比较难的项目无人选择,每个项目不得超过4组选择。采取提前发放项目的形式,所有小组选题汇总,由主讲教师审核并控制。

二是方案制定阶段。方案制定阶段学生在课后时间完成,制定过程中的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BB平台讨论或者课堂和课后指导。

三是汇报阶段。每个项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进行课堂汇报。每组汇报6~8分钟,教师点评2分钟,其他小组提问5分钟。课题组成员和相关部门专家,均可参与课堂教学,并予以指导。

四是修改完善。汇报小组对点评环节和提问环节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重新整理后上交项目测试方案。

为保证“项目化设计”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要求小组报告中增加“小组总结”和“小组讨论”内容。“小组总结”指小组在“项目化设计”学习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小组讨论”指针对项目,小组内部至少提出3个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讨论结果。在提问环节,其他小组的问题,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回答。非特殊情况,汇报人不回答问题。

(三) 成绩评定方式与标准的改革

项目化设计的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授之以渔”的过程,虽然学生最终得到的“鱼”的质量依然值得重视,但教师所授之渔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

该课程原来的成绩比例为: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项目化改革后,将成绩比例变成:项目化设计占5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 BB平台、作业、出勤)占30%。任一项的成绩低于平均分,总评都将列为不及格。项目化设计将分数分解到每个项目设计过程中。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一)预期目标的完成

通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施,已经初步实现了3个目标。

(1)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量技术,具有对专业相关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2)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师生互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收益

为了解课程改革的收益情况,让学生在学期末将在进行项目化设计过程中的感想写在Blackboard 电子教育平台上。有的学生写到:“虽然做圆形风管风量测量的文档只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实际上搜集信息、整理思路已经有几个星期了。”有的学生说:“为了设计方案,首先是读懂课本,并查阅资料,找到适合的仪器和方法,最后的成果总是让自己欣喜的,因为毕竟是自己的成果,这种设计没有胜败,没有得失,只有收获。”有的学生说:“学会了团结合作,当然还有向别人求助的方法。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个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再加上外部的帮助,才会更好。”有的学生说:“改变了理论知识实际用不到的想法,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需要多实践,不能去企业实习也要多去实验室,现在还缺乏基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通过项目改革的实施过程,不知不觉有了许多收获。

第一, 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只讲述理论体系、理论要点难点,对设计相关项目的测试方案远远不够,因此,学生必须课后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学习。在这个过程,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问题所在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测试方案设计。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 严谨的工作态度。测试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重视方案的可行性,而且还要对测试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和解决。工作态度是否严谨、细致,在方案制定过程和答辩时,都能得到很好的考察。

第三,团结协作意识。完成项目过程中,有意让学生分组进行即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小组中每个人的观点、见解、能力不同,通过相互配合,将不同观点有机结合,构成了小组的测试方案成果,让学生充分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第四, 面对失败的态度。项目测试方案的制定,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知识、经验不足,难免遇到问题。在汇报提问环节,总会有其他组的成员提出有趣的或是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是坏事,对问题的正确处理,是考验学生的关键。面对挫折迎难而上,以此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五、 结语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项目化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理论,并提高分析解决环境测试相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试点课程,可以带动和辐射专业的其他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改革,为其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通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修睦.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M]. 2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周育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06-107.

[3] 陈永辉,张春峰,张晖.项目式教学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91-93.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project design

WU Xiaoyan, YANG Jichun, JIANG Haibin

(Institute of HVA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P. R.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urse system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urse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problems in teaching, the project design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excellent teaching effect in a limited tim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discussed and reformed. Through a semester of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can help students grasp measuring principle, basic method and technique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parameters more systemically,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interest, cultivate students’ team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一、课堂研讨式教学及应用

讲授式教学法也称LBL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是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任务是接收信息[1]。LBL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对能力的提升、个性的发展、主动地思考形成局限,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研讨式教学法类同于西方普遍采用的PBL式教学法。

(Problem-Based-Learning),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拟定研究课题、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4]。在《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教学中,研讨式教学包括课堂研讨及课程论文撰写。将班里所有学生随机分成2~3人一组,选定一位组长,负责研讨材料准备的进度监督和组内同学问题反馈等工作。给学生布置课堂研讨主题,主题数量是学生组数的1.3倍以上,以供学生能自主选定研讨主题;并要求以研讨主题为内容,撰写一篇课程论文,公布课程论文的撰写格式、论文提纲与字数、参考文献等要求,组内学生要求撰写的课堂论文内容不相同。各研讨小组分工合作,查阅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每位学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课程论文,同一小组内同学将内容整合,并整理出PPT,随机抽查小组中同学于课堂上汇报,汇报内容需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质疑、研讨、点评,形成小组研讨的共同成果与PPT汇报成绩。研讨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点评,包括PPT制作、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能力、文献归纳总结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成绩。课程论文按综述性科研论文的要求撰写,经指导教师批改后,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类分析,于课堂讨论中指出问题,并以自己撰写的综述性论文为例,向学生展示规范学术论文撰写方法与要求。研讨式教学的成绩由学生PPT课堂汇报和课程论文撰写来综合评定。

二、案例教学研究及应用

案例教学(Case-Based-Method)在管理、财经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应用较为普遍,但是近年来,案例教学已拓宽到工科教学过程中[5,6]。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案例教学有着独有的优势,因而受到重视,在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所占比例逐渐扩大。在《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高岭土矿的深加工与应用”作为案例教学贯穿始终,讲授粉体的粒度特征性时,以超细高岭土粉为例描述其平径粒径、粒度分布、累积分布曲线等知识点;讲授超细粉碎与精细分级时,以高岭土矿深加工为例,讲述国内外当前用于高岭土超细粉碎的工艺与设备,微米或亚微米级高岭土粉体的精细分级方法与设备;讲授非金属矿化学提纯时,以不同性质的高岭土为例,讲述高岭土漂白及燃烧提纯工艺与设备;讲授粉体的表面改性时,根据高岭土作为填料、复合功能材料等应用,讲述高岭土的有机表面改性技术与设备,无机包覆改性及矿物基微米――纳米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通过案例教学的实施,以一种非金属矿的深加工为例,就可将非金属矿深加工的多个单元操作技术组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案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活跃课堂气氛。

三、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与《破碎磨矿》和《化学选矿》等矿物加工专业课的部分知识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这几门课程时,对有些概念与知识点会混淆起来,影响到知识点的精确掌握。比较教学法可以化解这些教学难点,“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辨析教学内容的异同,把握对象间的区别,分化和澄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非金属矿深加工》的教学过程中,表1中所列知识点或概念可以通过比较教学法来明晰,使学生更易掌握这些知识点,区分出相近的知识在非金属矿深加工和金属矿的选矿加工中差异。

四、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本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亮点是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加强投入。本课程将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从70%降至50%,增加研讨课PPT汇报成绩占10%,课程论文占10%。考虑到研讨式教学改革是以小组方式进行,要求每个小组提供一份共同每分钟的研讨PPT,并以依据汇报表现与内容质量为确定PPT汇报成绩,此部分成绩小组内所有学生相同。本次研究型教学改革中,根据教学进度设置了相应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确保每位学生被提问2次,课堂上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表现被记为一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表2是教学改革前后《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的考核权重比较。

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非金属矿深加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其在汇报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均取了好的教学改革预期效果。此次教学改革中,推动了课程考核方法的革新,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权,促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投入,学生对专业内容的掌握更为深入具体。当然,今后还需强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提高研究型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平,唐先玲,杜玲玲.PBL与LBL相结合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2]渠芳,连承波.讲授式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法在石油地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9).

[3]王迎,超耿凡,张成林,等.《隧道工程》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4]吴彩斌,邱廷省,石贵明,余新阳,陈江安.项目驱动下研讨式教学改革研究――以《粉体工程》课程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4).

[5]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指导思想:按照市局要求围绕“聚焦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这一主题,扎实开展教学改革。严格贯彻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转变观念,立足学生发展,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项改革工作稳步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目标任务:1、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下最大力气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学习xx中学、xx中学、xxx中的先进经验,认真执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的要求,各教研组继续完善“预习—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进一步完善“周清规程”,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形成制度。主要工作一、聚焦高效课堂,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分析,切实提高教学改革领导力。1、开学后至11月末,确定为“听课月”。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效益分析小组”,大面积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全校课堂教学情况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做出实事求是的评析。2、建立教师结对子帮扶制度。依据教师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态度,将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从课堂教学、育人能力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学校要将实施帮扶者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该教师绩效工作和校内教师格级管理的重要依据。二、关注有效教学,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为第一要务抓好落实。1、突出抓好备课环节,扎扎实实提高备课质量。(1)全体任课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下功夫,扎扎实实的备好课。“吃透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做到熟背每一课,明确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来龙去脉,梳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做到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都了然于胸。“吃透学生”是要求教师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心态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相符。(2)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表,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和教学进度表上课。今后任何教师都不能擅自更改课时顺序。(3)教案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教案书写要求书写,导学案与书写教案相结合,手写教案占60%以上。多数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堂气氛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备课。要深入班级听课,注重查看教师是否做到充分备课后开展课堂教学。开学初至11月底,发现有教师未充分备课即上课或教案与教学实际“两层皮”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扣分。第二次发现年终考核末位,取消一切评优选先的资格。(4)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任课教师要在充分的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一名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中提出合理化建议,让集体备课真正的成为教师间开展备课研讨的主阵地,摒除“备课浪费”现象。各教研组按要求备课、主题研讨活动,交流外出研讨的体会(本学年各科外出研讨,回来后必须写出体会,按照学校的上缴材料进行规定执行)。2、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浪费现象。(1)加大力度打造高效课堂。把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毫不动摇的转移到课堂上,把精力、注意力都聚集在课堂上,倾尽全力打造高效课堂。(2)以优化课堂结构为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我们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目标更简单、教学内容更简化、教学过程更简洁、教学手段更简易、作业练习更精练、学生双基更扎实、学生思维更灵活。教导处在学期初将这些目标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标准,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开展示范课、汇报课。①各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搞好教研组内的“汇报课”。每位任课教师讲一节“汇报课”。在10.11.12月份完成。各组研讨时间规定如下:(各教研组在第一周上报时间、地点)数学组、政史地组:语文组、理化生组:英语组、体音美组:②讲好校级“观摩课”。在各教研组进行汇报课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竞赛于11月的上、中旬,进行校级汇报课比赛。六、七、八年部任课教师在教研组内按/Article/" target="_blank">领导小组对以上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将检查结果运用到对教师的考核中。 3、以激发、保护并持续激发、保护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1)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最需要的是激发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减轻乃至消除学习疲劳感、兴趣压抑感。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认识学生、适应学生、包容学生、欣赏学生、热爱学生;要求教师真心实意去发现甚至放大学生的长处,去实施“适时鼓励、即时表扬”的执教策略。(2)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法,认真备课,每周至少奉献给学生一节精品课。要求教师抓住要点,精讲精练,彻底根除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的低效教学现象的反复发生。(3)要求教师坚定不移的树立“当堂任务当堂完成”的思想,坚持闭卷形式的当堂训练。课内能做的作业,不拿到课外做,坚决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的课外作业,开展分层训练,设置作业超市,力求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兴趣。作业布置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科学、选题精当、题量适当,重视方法训练、能力训练。对学生作业每做必改。今后的作业批改除了认真之外,还必须多写一些鼓励性批语。(4)各学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体现学科德育渗透,做到教书育人,这样能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为今后的德育工作展示奠定基础。计划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初中阶段课时计划,开齐、上足、上好各类规定的课程,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家乡、成功训练、绿证等科目。各任课教师要合格完成教案,学生学习笔记齐全。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遵守教育局关于作息时间的规定,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外作业,要求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Article/" target="_blank">总结、回收教研组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记录)3、全校学生家长会备注:第一次月考:10.1长假第一天(第五周)期中考试:(第十一周)第二次月考:(第十六周)期末考试:(第二十一周)如遇特殊情况,某些活动时间可能会变动,敬请谅解。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交互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近年来,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已经将教学的重心从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转变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这种改变,既符合语言的教学规律,又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学习者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有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不能仅仅依赖于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其强大的教学辅助作用,更应该将掌握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的教师和参与教学活动主体的学习者作为教学质量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交互式教学模式理论,主要基于交际法的理论基础,也从建构主义理论中有所借鉴,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模式,具备了自己的优势。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开始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于1976年出版的Notional Syllabus一书中进一步修正和扩充提出了意念―功能大纲(notional-functional syllabus),详细阐述了语义―语法范畴和语言学习者需要会表达的交际功能范畴。由此产生的意念―功能教学法(notional-functional approach)又被称为交际语言教学法,是着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法。

交互式教学模式强调的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提供真实的对语言交流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营造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进行有助于日常交流的语言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新信息的解释。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

二、交互式模式的课堂应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从而设置多样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愿望参与互动式的英语学习过程。

笔者以《新时代交互式英语》第2册第2单元“Disaster”为例。在第一阶段,在学生明确了下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后,提前设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第一种,以灾难类型区分不同的小组,进行信息搜集与汇报。如地震小组、海啸小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内容及团队成员。在课前准备阶段、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讲解。第二种,课本内容的自我理解与诠释,学生就课本的内容和情节进行讨论,自行设定角色,设计台词,在课堂上以迷你话剧的形式进行汇报演出。第三种,经典故事的再现,有些学生选择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经典故事,也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演出。例如,对于Titanic的演绎。

在课后的准备过程中,学生相互间积极讨论情节和内容,查阅大量的真实资料,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材料和表演;学习者不断把学过的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进行某种联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聚精会神地观看与聆听其他小组成员的汇报。在小组汇报之后,教师从不同侧面对小组活动做出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在评定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积极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快乐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对所教授的英语水平相等的三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两个班级依旧使用传统的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对另一个班级使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实际教学,从问卷调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期末考试成绩中采集数据,经过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使用交互式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的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模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阻碍。其一是客观环境和条件,目前多数是大班上课,人数众多制约了互动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二是主观方面,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策略的使用等,都是因人而异,差别较大。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及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Rivers,N.M.[Ed.]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陈尹晴.大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

[4]张善军.多元互动式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反思[J].外语电话教学,2011.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加强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上一篇:乡镇均衡教育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领导调研乡镇汇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