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9:03:05

科技发明论文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1篇

1

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是高质量论文,高质量论文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这里选取的是公认的SCI(EI)核心期刊检索的论文作为统计依据。2006~2013年,该高校教师被SCI(EI)检索的期刊论文达1192篇,占论文总数的14.16%。

1.1SCI(EI)检索期刊论文分析2006~2013年,该高校教师共计8416篇,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是816(376)篇,占总数的9.70(4.47)%。2013年比2006年增加了1054篇,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增加了270(115)篇。2006~2013年SCI(EI)检索期刊论文,按第一作者年龄统计见表1。2006~2013年,青年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369(189)篇,占总数45.22(50.27)%;35岁以上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447(187)篇,占总数54.78(49.73)%。可见高校教师论文质量明显提高,青年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显示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1.2按学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分析2006~2013年博士学位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758(300)篇,占总数92.89(79.77)%。2006~2013年高级职称(教授和副教授)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397(155)篇,占总数75.76(61.51)%;讲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283(165)篇,占总数34.668(43.88)%。表明:博士学位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每年都有明显提高,并且占主置;高级职称教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较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讲师被SCI(EI)检索期刊论文数所占比例仍较低。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均相对较强。

2专利成果

2006~2013年教师申请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授权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1815、891、49.09%、980、270、27.96%。2013年教师申请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授权专利件数和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比2006年相应数据分别增加了739、284、454、106件,对应提高达186、96、454、106倍。专利成果逐年增长,来之不易,教师们付出了许多辛勤工作和智慧。2006~2013年的专利成果情况,按第一发明人年龄统计见表2。2006~2013年,青年教师申请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申请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授权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授权发明专利件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764、267、14.71%,379、44、4.49%;35岁以上教师对应的数据分别是1051、624、34.38%,601、230、23.47%。数据表明,青年教师的专利成果逐年提升,但据主导地位仍有不小距离,且发明专利仍较少。拥有发明专利,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4〕。

3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了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还存在问题。如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待提高、被引用的频次不够、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还需加强等实际问题。

3.1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待提高2009~2014年青年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为60%,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这要得益于国家对培养青年科学家的一贯重视,对科技创新的强力要求,也要归功于该校近年来“人才引进策略”所取得的实效。然而,增加高质量的有效申请、提高申请资助率,依然非常重要。

3.2论文被引用目前,高校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论文质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论文质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论文被引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大力提高高质量论文被引用的频次。

3.3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青年教师的发明专利,在申请数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质量和数量方面还有相当广阔的上升空间。专利的资助政策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因为专利申请的投机行为,垃圾专利和专利泡沫现象,会给专利转化造成障碍。

3.4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创造一项新技术,并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出适应社会的新产品,并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相对说来,高校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对较少。如何有力打通科技和产业化的通道,是落在高校青年教师肩上的重任。

4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青年教师是高校科技发展主力军,努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打造实力雄厚创新团队,加大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预研经费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实践,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公正竞争学术环境。

4.1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研究中心设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通过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搭建、整合青年教师的科技平台,加强学科交流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经费投入,更多提供项目、资金、设备仪器、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创造良好合作机制、环境条件和工作氛围〔11,12〕。青年教师要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明确的任务分工、对所承担的研究任务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更多的创新实践,青年教师能够更好的成长。

4.2引导青年教师申报交叉学科与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选题、论证及实施是一个富于创新的过程,青年教师应积极地参与。能否获得资助、资助率高低,选题是关键,在交叉学科上更容易找到创新点。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主观上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虽然高,但会受自身专业的限制,边缘交叉学科问题研究也会受到限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工作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保证项目申请书撰写的质量,以提高资助率。

4.3鼓励青年教师撰写高质量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常可产出较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被SCI(EI)核心检索。青年教师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论文质量也有所提高,其被引用的频次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重要影响检索收录论文和引用率高论文,应加大奖励力度,促使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不断产生,并作为教师课题申报、科技奖励、职称晋升等一系列评奖的重要指标。

4.4优化发明专利资助政策和奖励提高专利资助成效,价值高的发明专利应提供更多经费保障和奖励。优化发明专利科技政策,青年教师以资助发明专利为主,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热情,逐步引导专利质量的提升,不要盲目追求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加大发明专利申请人申请与授权的资助费用,给予应用价值高、有望产业化的专利实施项目专项扶持。评聘专利指导专家,让专利指导专家重点帮助青年教师,提升青年教师专利授权质量。

4.5建立多学科创新团队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并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多学科创新团队。依托重点学科,不仅要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还要有明确的技术实现路线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增强源头创新和争取承担国家各项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

4.6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科技成果适应市场,并获得经济、社会效益〔13,14〕。更好履行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5结束语

高校青年教师承载着大学的未来和希望,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大学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培育,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和谐状态,使高校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知识创新;河南省;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实现区域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创新能力的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创新能力,它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基础,因为创新就是将知识转化为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过程,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创新[1-3]。笔者在分析调查2009-2012年数据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知识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中部其他五省做了对比分析,找出了河南省创新能力的优势和限制因子,进而提出发展的对策。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分析出发,按照客观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动态性等原则,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文献[3]和文献[4],建立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1 指标体系

这里说的知识主要指直接服务于创新的科技知识。研发投入、科技知识成果产出和过程管理的水平即科技的投入产出比值决定了知识创新能力的高低。科技知识成果产出水平表现为科研论文和专利两项内容[4]。知识创新能力的指标框架如图1,分为科技研发投入、知识成果产出、科技的投入产出比三大项。

1.2 指标内容

在图1中,研究开发人员指标包括四项分指标,分别是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每万人平均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R&D全时当量、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增长率;其次是政府科技投入指标,包括政府科技投入、政府科技投入增长率、政府科技投入占GDP的比值;发明专利受理指标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发明专利受理增长率、每10万人平均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共三项分指标;发明专利授权指标包括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增长率、每百万人平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三项分指标;国内指标包括国内论文数、国内论文数量增长率、每十万人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数;国际指标包括国际论文数、国际论文数量增长率、每百万人平均发表的国际论文数。最后,科技投入产出比这个指标包括共六项:第一是每百名工程师与科学家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数;第二是每千名工程师与科学家平均发表的国际论文数,第三是每亿元科技经费内部产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第四是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第五是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产生的新产品产值数,第六是每万元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新产品产值数。

1.3 数值获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科技部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数学变换消除评价指标观测值量纲影响。测算公式如下:

dij是第i个单位第j项指标的评价分值;xij第i个单位第j项指标的实际分值; xjmin是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jmax是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

2 河南省知识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2.1 研究开发投入

2009-2012年河南省科技投入指数见图2。由2009-2012年四年的研究开发投入的平均分值,河南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五,仅高于江西。2012年河南全国排名17;在研究开发人员方面,河南省居于领先地位,拥有科技资源相对较多,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当量是14.16万人年;2012年在政府科技投入方面,湖北最多,在六省中居于领先地位,政府科技投入绝对值为378亿元,占GDP的1.7%,河南省政府科技投入分别是299亿元,占GDP的0.99%。

2.2 科技产出比较

专利方面。2011年的河南省发明专利授权为2 026件,全国排名13位;发明专利受理为8 833件。2012年的河南在发明专利方面,受权量为3 180件,增长29.2%,全国排名14位。2009-2012年河南省科技产出指数比较见图3。

科研论文。由2009-2012年四年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总量看,中部六省在科技的数量方面分为3个层次,湖北为第一层次,处于明显领先位置;河南为第二层次,这四年中各省总量在全国分别排第14位,河南实际为99 038篇;从发表国内论文指标方面,湖北最多,居于全国排名前列;湖南、河南、安徽三省相距不大,均在全国中游水平。在国际论文方面,中部六省差别较大,例如2009年,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四,篇数为4 774篇,湖北为15 286篇。

2.3 投入产出比

2009-2012年河南省科技投入产出比比较见图4。中部六省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可分为2个层次,湖北、湖南两省投入产出比比较高,位于第一层次,而按照四年的平均值湖北投入产出比最高,特别是2012年,湖北在中部六省中遥遥领先;河南位于第二层次。河南发明专利方面的产出人均值、与GDP的比值都小,影响投入产出比;2009-2012年,每百名科学家与工程师每年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篇数,河南省在中部六省排第二,平均值是38.4篇;每千名科学家与工程师平均发表的国际论文篇数,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五;2012年,每亿元科技经费内部产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四,其数值是10.6件/亿元。每万元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新产品产值,中部六省均为全国中游偏下水平,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六,其每亿元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新产品产值是0.565亿元;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四,对应数值是221件/万人;每万名科技工作人员产生的新产品产值数,中部六省均处于全国中游偏后的位置,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六,其数值是9.78亿元。

2.5 知识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综合上述3项指标,得出知识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指数,见图5、6。从该综合指标指数来看,中部六省知识创造能力在数值上相差较大,河南在中部六省排第五;2009年至2012年河南全国排名平均数是24.75,而且有下降的趋势。

3 提升河南省知识创新能力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河南省知识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和各分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知识创新能力优势和限制因子,并针对科技知识创新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河南知识创新能力处于中部六省以及全国偏下位置,从分项指标的情况看,以2011年为例,河南在政府科技投入全国排名11位、R&D人员全时当量全国排名7位、发明专利授权全国排名13位和科研论文全国排名11位,这几个指标均列全国中游偏上水平,但是知识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全国排26位,其关键原因是科技投入产出比比较落后,可见,提高河南知识创新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投入产出比;其次,科技投入的总量较高,但比值较低,例如,科技投入的总值全国排11,中部六省排第二,但科技投入占GDP的比值较低,全国排18位左右,在中部六省排第五,仅高于江西;在投入产出比的六个分项指标中,每万元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新产品产值、每亿元科技经费内部产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两个指标在中部六省中处于中游位置,其余四项均在六省后列,可以看出,每千名科学家与工程师平均发表的国际论文篇数,每百名科学家与工程师平均发表的国内论文篇数,每万名科技工作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每万名科技工作人员产生的新产品产值四个指标是导致河南科技投入产出比低的最根本原因。河南省单位资金投入的科技产出值比较高,所以,提高河南科技创新能力,应把重点目标放在努力提高科学家、工程师、科技工作人员的人均科技产出值,完善机制,提高河南省科技人员素质和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完善政策,加快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比值,也是河南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朱安红,郭如良,高燕等.中部六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及其比较研究[M].科技管理研究,2012,10.

[2]杨庆育,李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证测度[M].软科学,2011,1.

[3]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M].中国工业经济,2011,5.

[4]江蕾,李小娟.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构建与实际测度研究[M].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3篇

(R&D)经费投入与产出状况

2006-2011年我省(R&D)经费投入稳步增加,亿元(R&D)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亿元(R&D)经费投入量呈下降趋势。图1 2011年陕西省与全国(R&D)经费投入与产出对比图

(R&D)经费投入稳步增加。(R&D)经费投入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2011年,我省(R&D)经费投入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达249.4亿元,同比增长14.7%,比全国平均增速低8.3个百分点。全省(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2.9%,比2006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图2陕西省与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对比图

亿元(R&D)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专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被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晴雨表,2011年,我省专利授权量11662件,亿元(R&D)经费投入专利授权量从2006年的24.4上升至46.8件,列全国第26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39件,居全国第10位,亿元(R&D)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12.6件,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逐步图3陕西省与全国亿元(R&D)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对比图

科技论文是我省(R&D)经费投入主要产出形式。2011年,我省共发表国内外论文34003篇,居全国第6位,全省亿元(R&D)经费投入量136.3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篇,年量是同期专利授权量的3倍,亿元(R&D)经费投入国内外量是同期亿元(R&D)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的10倍,说明目前我省(R&D)经费投入产出仍以科技论文为主。图4陕西省与全国亿元(R&D)经费投入量对比图

存在的问题

专利和科技论文是(R&D)产出的两大组成部分,忽视其中任意一个都不利于我省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和创新型陕西建设。分析发现我省(R&D)经费投入与产出仍存在以下问题。图5 2006—2011年陕西省(R&D)经费投入与产出排名变化趋势图

(R&D)经费投入强度远离创新国家标准。2011年我省(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06年的2.24%下降至1.99%,逐步远离2%以上这一创新国家投入水平,排名也下降至全国第5位。近年来,大部分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都在2%以上,其中以色列基本维持在4%左右,美国一直保持在2.6%左右。

(R&D)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绩效不高。与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5位,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省(R&D)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绩效偏低,亿元(R&D)经费投^专利授权量仅列全国第26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9件。亿元(R&D)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授权量虽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也仅列全国第12位。

亿元(R&D)经费投入量呈下降趋势。利技论文作为(R&D)活动的系统总结和理论研究结晶,仍是衡量自U新活动,提别是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对象。2011年,全省每亿元(R&D)经费投入国内外量从2006年的300.2篇下降至136.3篇,居全国第10位。

结论与建议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专利授权 知识产权 负面影响

1.时机不当对专利授权带来负面影响

科技成果一般采用验收、报奖、登记制度及学术论文为评价方式,其中科技论文是由科技工作者对其创造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的智力成果,科技论文的数量及出版社等级用来评定科技人员的职称,且作为考核科研机构的标准,科学技术人员做出其研究后,都希望成果尽早发表;而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将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广大科技人员有积极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将科研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专利申请之前,该论文的发表对专利申请的审查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与专利申请同一主题的论文,在申请日前一旦发表公开就会破坏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导致因该专利技术失去了新颖性而不能取得专利权,即申请专利的公开使其成为公有技术,影响了以后的专利授权,从而丢失了本来能得到、应得到且想得到的成果。常忽略的另一个问题是:也有些科技人员不太清楚自己研究成果,只知道抢先一步,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不知道申请专利,从而因“拱手奉献”,与他人“共享”丢失了可以法律形式明确的,本来属于自己的成果。

2.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我国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其独创性不同于新颖性,同一思想内容的题材,由两个作者同时完成,只要是各自独立从事了智力劳动,两部作品都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专利法》第22条指出,授予专利权发明与实用新型应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其新颖性,是指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通过上述有关法规可看出科技论文与专利均属知识产权保护范畴,即权利人就同一项新成果即可获得著作权保护,也可申请专利权保护,但对其后的专利申请有抵触作用。然而,提请科技人员注意的是:虽然专利申请前对专利申请有负面影响,但申请专利并不影响申请后论文的在后发表,从专利新颖性的角度考虑,慎重选择时间,确保的时间要在专利申请之后,即申请专利在先,在后才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样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受影响,也避免了实用新型(不实审)专利事后被无效的可能使科研成果得到著作权和专利权双重保护。

3.案例分析

某科技人员不太清楚《专利法》有关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后,将其成果部分内容抢先发表,之后又就同一主题申请专利。结果其内容发表破坏了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险些未获得权利权。专利号为ZL03111531.4的发明专利(名称:大蒜素和大蒜油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发明专利审查阶段,审查员提出审查意见:“对比文件1(该发明人(申请人)的论文)和对比文件2将“大蒜素和大蒜油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等技术公开,认为蒜素和大蒜油环糊精是衍生物包合物中的一种,其区别仅在于本申请选择羟丙基-β-环糊精是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包合材料,这种区别是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公知常识,可在对比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公知常识获得,其效果是可预料到的,结论是不具创造性。发明人(申请人)为了不丧失专利权利,只好缩小了权利的保护范围。根据实施例中唯一没有在论文中公开的优选方案对与权项作限定性修改形成新的权利要求,申请人在答辩中说:“一般环糊精衍生物对蒜素和大蒜油的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g/mL,而羟丙基-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包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能达到75g/mL。这一点对大蒜素和大蒜油液体制剂有至关重大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衍生物能够带来峰值,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宽范围中,有目的地选出现有技术中未提到的窄范围或个体的发明,能够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符合《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4.3节有关选择发明思想,所以本发明具有创造性。”审查后申请人虽然取得了专利权,但保护范围仅一个最佳方案上,即保护范围很窄。

4.和专利申请应注意问题

4.1做好技术保密

技术秘密、科技论文作品和专利均属于人类智力活动成果,属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98)修订》》第二条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的技术信息是指秘诀、工艺流程、设计图纸、技术情报等科学方面的专有知识。

不论是还是专利申请都涉及保留技术秘密的问题。两者均要公开进入公共领域,会被公众所利用。因此,基于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秘密两方面的考虑,可在适当保留技术秘密前提下对其成果进行公开。当然要在其发表的论文具有独创性或申请的专利能授权基础上再进行战略性取舍,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另外,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来说,不是任何研究成果都要且申请专利的,比如美国“可口可乐”配方的保密,至今已有100多年,如果申请专利或是,这一技术早以公之于众了。

发明人对自己的新技术是选择技术秘密或专利保护取决于各种因素,发明人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点,做出自己选择。如果某种技术他人很难发现,作为技术秘密保护会带来更多利益。

4.2选好论文及专利申请立题角度

如果论文急需发表,来不及申报专利,为避免上述案例问题发生,要保证论文内容不要和专利保护方案重叠。论文可重点对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取得的应用效果上进行科学总结,回避专利将要保护的结构和方法内容。只要论文立题角度和专利方案不发生重叠,可先,因其内容不影响在后专利申请新颖性,专利也会因符合专利法而授权。

如果同一主题属于科学发现则不可申请专利。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例如:从自然界找到一种以前未知的以天然形态存在的物质,不适合申请专利保护,而这种物质的提取方法则可以得到专利保护,因为提取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技术方案。希广大科学技术人员注意与论文同一主题的专利申请立题问题。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5篇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人事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 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 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 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 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 论文。?

(一)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 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 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 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 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 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 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 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 的。

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 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 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 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 是进行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

(二)医学学术论文撰写的要求

1?思想性

撰写一篇医学学术论文,首先必需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其次要有自己鲜明的论点,即全篇 的概念与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以及脱离客观实际。?

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客观的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则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保障人民健康 ,造福于人类的重大举措。因而,从论文的选题、设计、观察研究、归纳分析,直到结论, 每一步都必须坚持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1964年聂荣臻提出)。具体而言: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否则将劳而无公。

(2)设计:为了真实的反映客观结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 因而选择的方法与采用的材料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随机性。?

(3)观察研究: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及过程,而无任何失真(真实性);准确的观察和记录, 而无增减偏离(准确性);全面完整的收集资料,而无重要的残缺(全面性)。对于临床研究虽 然有时是困难的,但是十分重要的。?

(4)推理和结论:推理要有逻辑性,结论要有严谨性。不可夸张或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必 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佐证,而且只有在承受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才最有说服力。?

3?先进性也称创新性。

科技论文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科学记录,它不同于一般的专著和教科 书,或工作总结。论文应有新的发现与发明,而不是一味重复过去的资料和结论。如搞基础 研究,就应选题新颖,方法先进,有新发现或新观点。临床研究应采用更多的病例,或更加 深入的观察,或有创新的治疗方法,且疗效更好。这就必需阅读足够的相关文献,了解过去 与现在的行情。许多学术论文投向期刊后不被采用,往往其内容就是缺乏新意和创见(如报 道100例阑尾手术的体会)。当然不同的期刊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全国性期刊就应该达到国 内外领先或先进,地方性期刊则要求地方性先进。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 益进步。?

4?实用性?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 的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比如进行动物实验,不单纯是为了进行研究而研究, 或为了写几篇文章而研究,而应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过渡到临床,造 福于人民。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其指导作用也就越大,越具重要性,读者也就越欢迎。?

5?可读性?

医学学术论文的文字要应用规范化的语体文、包括科技语体。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 层次发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通顺流畅、毫不 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经历,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应切忌华丽情感的修饰,脱离实 际的夸张。?

6?规模性

科技论文写作要按一定的规范格式。尽管许多科技期刊有着自己固定写作格式,但在全世 界范围内,已日趋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如:计量单位一定要标准化)。规范化的格式有 利于科技信息的国内、国外交流,也便于文献检索。?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医学 学术论文

健康网讯:

 遵义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喻田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人事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 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 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 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 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 论文。 (一)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 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 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 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 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 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 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 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 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 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 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 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 是进行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二)医学学术论文撰写的要求 1思想性 撰写一篇医学学术论文,首先必需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其次要有自己鲜明的论点,即全篇 的概念与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以及脱离客观实际。 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客观的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则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保障人民健康 ,造福于人类的重大举措。因而,从论文的选题、设计、观察研究、归纳分析,直到结论, 每一步都必须坚持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1964年聂荣臻提出)。具体而言: 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否则将劳而无公。 (2)设计:为了真实的反映客观结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 因而选择的方法与采用的材料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随机性。 (3)观察研究: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及过程,而无任何失真(真实性);准确的观察和记录, 而无增减偏离(准确性);全面完整的收集资料,而无重要的残缺(全面性)。对于临床研究虽 然有时是困难的,但是十分重要的。 (4)推理和结论:推理要有逻辑性,结论要有严谨性。不可夸张或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必 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佐证,而且只有在承受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才最有说服力。 3先进性 也称创新性。科技论文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科学记录,它不同于一般的专著和教科 书,或工作总结。论文应有新的发现与发明,而不是一味重复过去的资料和结论。如搞基础 研究,就应选题新颖,方法先进,有新发现或新观点。临床研究应采用更多的病例,或更加 深入的观察,或有创新的治疗方法,且疗效更好。这就必需阅读足够的相关文献,了解过去 与现在的行情。许多学术论文投向期刊后不被采用,往往其内容就是缺乏新意和创见(如报 道100例阑尾手术的体会)。当然不同的期刊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全国性期刊就应该达到国 内外领先或先进,地方性期刊则要求地方性先进。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 益进步。 4实用性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 的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比如进行动物实验,不单纯是为了进行研究而研究, 或为了写几篇文章而研究,而应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过渡到临床,造 福于人民。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其指导作用也就越大,越具重要性,读者也就越欢迎。 5可读性 医学学术论文的文字要应用规范化的语体文、包括科技语体。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 层次发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

,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通顺流畅、毫不 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经历,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应切忌华丽情感的修饰,脱离实 际的夸张。 6规模性 科技论文写作要按一定的规范格式。尽管许多科技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写作格式,但在全世 界范围内,已日趋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如:计量单位一定要标准化)。规范化的格式有 利于科技信息的国内、国外交流,也便于文献检索。 上述的6点,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决定了论文的学术价值,而论文的质量与水平首先是 建立在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基础之上的。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7篇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人事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

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是进行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

(二)医学学术论文撰写的要求

1思想性

撰写一篇医学学术论文,首先必需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其次要有自己鲜明的论点,即全篇的概念与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以及脱离客观实际。

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客观的真理,使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科学论文的写作,则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疾患,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于人类的重大举措。因而,从论文的选题、设计、观察研究、归纳分析,直到结论,每一步都必须坚持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1964年聂荣臻提出)。具体而言: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否则将劳而无公。

(2)设计:为了真实的反映客观结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因而选择的方法与采用的材料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随机性。

(3)观察研究: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及过程,而无任何失真(真实性);准确的观察和记录,而无增减偏离(准确性);全面完整的收集资料,而无重要的残缺(全面性)。对于临床研究虽然有时是困难的,但是十分重要的。

(4)推理和结论:推理要有逻辑性,结论要有严谨性。不可夸张或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佐证,而且只有在承受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才最有说服力。

3先进性也称创新性。

科技论文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科学记录,它不同于一般的专著和教科书,或工作总结。论文应有新的发现与发明,而不是一味重复过去的资料和结论。如搞基础研究,就应选题新颖,方法先进,有新发现或新观点。临床研究应采用更多的病例,或更加深入的观察,或有创新的治疗方法,且疗效更好。这就必需阅读足够的相关文献,了解过去与现在的行情。许多学术论文投向期刊后不被采用,往往其内容就是缺乏新意和创见(如报道100例阑尾手术的体会)。当然不同的期刊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全国性期刊就应该达到国内外领先或先进,地方性期刊则要求地方性先进。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益进步。

4实用性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的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比如进行动物实验,不单纯是为了进行研究而研究,或为了写几篇文章而研究,而应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过渡到临床,造福于人民。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其指导作用也就越大,越具重要性,读者也就越欢迎。

5可读性

医学学术论文的文字要应用规范化的语体文、包括科技语体。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层次发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通顺流畅、毫不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经历,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应切忌华丽情感的修饰,脱离实际的夸张。

6规模性

科技论文写作要按一定的规范格式。尽管许多科技期刊有着自己固定写作格式,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日趋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如:计量单位一定要标准化)。规范化的格式有利于科技信息的国内、国外交流,也便于文献检索。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医学论文 目的

健康网讯: 医学论文的撰写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人事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 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 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 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 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 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 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 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 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 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 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 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 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 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 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 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 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 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 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 是进行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尤其重要)。也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9篇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6:考核业务水平发表科技论文的多少(数)与它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大小(质),是评价科研工作者业务、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必需是实事求是,科学的反映科研结果,决不允许造假)。当然也是进行业务考核与

科技发明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 选择策略

1 的时机对专利授权的影响问题

现行高校的科技管理模式,由于管理制体缺乏强制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研究开发成果可以选择,也可以选择申请专利。时下,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作出研究和发明创造成果以后,通常是抢先以论文形式发表,往往忽略了将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如果在专利申请之前,该论文的发表对专利申请的审查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与专利申请同一主题的论文,在专利申请日之前一旦发表公开就会破坏之后的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导致因该专利技术失去了新颖性而不能取得专利权,从而失去了了本应能得到,应得到且也想得到的权利。常忽略的另一个问题是也有些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不大清楚自己的研究开发成果就是发明创造,只知道抢先一步,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不知道申请专利,从而因“拱手奉献”与他人共享―而丢失了可以法律形式明确、本来属于自己的权利。

2 与申请专利的关系问题

受著作权保护形式的限制,一项研究和发明创造完成后,如果先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获得的法律保护仅仅是论文所表达的文字,即他人不能去复制该篇论文,而论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内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按照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进行施工、生产工业品,不属于复制行为。也就是,著作权保护的是从平面到平面的复制,不保护从平面到立体的复制。因此,先以论文形式发表时,如果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则该论文所披露的技术内容便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公开技术,也由于失去了新颖性而不能再申请专利。

3 与专利申请的时机和立题角度的选择

根据现行《专利法》的要求,虽然在专利申请前对专利申请有负面影响,但按《著作权法》的要求,申请专利并不影响申请后论文的在后发表。从专利新颖性的角度考虑,正确选择论文的发表时间,只要论文的发表时间在专利申请之后,即申请专利在先,在后才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样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受影响,也避免了实用新型(不实审)专利授权后被别人提出无效请求的可能,使科研论文成果得到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双重保护。再就是,如果论文的确急需发表,而来不及申请专利的话,为避免问题的发生,可以让论文内容不要和专利保护方案重叠。其论文可重点对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取得的应用效果上进行科学的总结,回避专利将要保护的结构和方法内容。也就是说,只要论文立题的角度和专利保护方案不发生重叠,也可先,后申请专利。因为在先发表的论文内容不影响在后专利申请的新颖性,专利申请也会因符合专利法的要求而授权。

4 选择申请专利保护方式的利与弊

一项研究和发明创造成果选择申请专利的好处在于:一旦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后就享有了独占性的权利,在专利权有效的地域与时间范围内,“仅此一家,别无分号”,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从理论上讲,专利保护的力度较强。这也就是近年来各单位将研究和发明创造技术成果转向以专利为主要保护方式的原因。因为,专利毕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世界保护发明创造的主要方式,当今全世界gO%以上的新技术都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找到。但一项技术成果申请专利往往也有一些负面影响:一是要向全世界公开技术内容;二是要支付有关费用,申请专利时需要支付专利申请费等,授予专利权后每年还要支付专利权年费:三是要冒不被授予专利权的风险,假如既公开了技术内容,又交付了申请费用,结果却没有被批准授予专利权,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四是专利权保护有明确期限,我国发明专利权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保护期满后即进入公知领域,人人均可无偿使用;五是专利权保护有地域性,在哪个国家授予了专利权就在哪个国家得到保护,在未申请和不授权的国家得不到保护。

5 和专利申请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中,不管是还是专利申请都涉及保留技术秘密的问题。两者均要公开进入公共领域,会被公众所利用,因此,基于知识产权战略和商业秘密两方面的考虑,可在适当保留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对其成果进行公开。当然要在使发表的论文具有独创性或申请的专利能授权的基础上再进行战略性的取舍,这是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项研究和发明创造成果选择技术秘密保护也会带来很多的利益,其好处在于:只要有效保密,就一直拥有权利,永不过期。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一百多年来对其拥有的可口可乐主要配方从未申请过专利,而是作为技术秘密严格进行保密,使该公司一百多年来一直拥有对其配方的知识产权。另外,技术秘密不必公开,不用交费,无地域性。但一项技术成果作为技术秘密保护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一是法律保护的力度不强,不具有抵抗第三人独立研制和以正当方式取得相同或者类似的非专利技术成果的法律效力;二是技术秘密拥有者必须采取保密措施且技术内容应为能够保密的,一旦不慎被他人知晓,或者因人员流动造成技术泄密,即不成为技术秘密,三是界定较难,举证困难,发生侵权诉讼时,要由法院来判定是否为技术秘密,而不是由拥有者自己陈述:四是技术秘密内容往往不被他人所知,难于以技术贸易方式为权利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五是管理成本高,因为大部分技术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涉及许多环节,包括小试,中试。生产、外包加工、采购供应、仓储管理等等,稍有不慎难免疏漏。要全面保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会引起很高的管理成本,甚至会缺乏可操作性。

在实践中,一项研究和发明创造成果是选择专利保护的手段,还是选择保留技术秘密的保护手段,通常应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5.1 应考虑研制开发或发明此技术的难易程度

如果他人很容易研制或发明此技术,则一般应及时申请专利,求得专利法保护,反之,如果该项技术即使未申请专利而公开,其他竞争对手亦难以仿制,则可以不申请专利。

5.2 应考虑此技术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可能性

如果发明人利用其发明大量制造产品,而其他竞争对手通过产品,包括通过“反向工程”也无法掌握其发明的技术奥秘的,则可以不申请专利,仅将此发明技术作为技术秘密保护起来。在实践中,这种技术秘密是大量存在的,大到波音747

飞机制造技术,小到可口可乐的配方。尽管利用这些技术生产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但其技术内容仍难为他人知晓。

5.3 应考虑到技术被盗后能否被发现和制止

当一项技术因申请专利而公开后,如果有人非法利用这一技术,专利权人能较容易发现,则宜申请专利保护。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如果很难发现,或虽然能发现,但难以提出充分的论据,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这种侵权行为,则一般不宜申请专利,而采用技术秘密的保护形式。

5.4 应考虑到此项发明的技术状况

如果此项技术的生命周期较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在获得专利审查批准之前可能已被新的发明技术所取代,则可考虑不申请专利。

总而言之,对于那些适销对路、量大面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大却又容易被他人“破译”和仿制的非隐性技术和产品,应该考虑尽早尽快申请专利保护:而对于那些可以严格保守秘密,又不易简单仿制的隐性技术和产品以及申请专利后不易发现他人侵权的技术应该作为技术秘密保护。

6 选择申请专利和技术秘密结合的保护方式

在实践中,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时,往往把发明中最能取得经济效益的部分,或“最佳实施方案”保留下来,保留下来的这部分将来作为“Know―how”附加在专利许可证上。其目的在于更加充分地保护其发明创造。尽管按照多数国家专利法的规定,一项发明在申请专利时必须“充分公开”,并将此作为获得专利的先决条件,但“公开”到什么程度才算“充分”,法律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实践中各国专利审查机关通常以“同专业一般技术人员能据以实现”为准,而“一般技术人员”的实际判定完全取决于专利审查员自身的水平。所以,专利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时,一般仅以“充分公开”得以获得批准为原则,对不影响获权的核心内容尽可能地保留下来。这种专利与技术秘密结合的保护方式已经成为技术发明人有效保护其发明创造的最佳选择。其保护方式和选择策略大致有下述六种:

6.1 先以技术秘密保护,后采用专利保护的策略

对于有些发明,可先以技术秘密的形式暂时加以保护,待时机成熟或者认为有必要时才转而采用专利保护。如将其中容易泄露或易被泄密的那部分采用专利保护,同时保留一部分技术秘密。一旦选择了用专利保护,就不可能倒过来再选择技术秘密的保护,二者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是合法掌握同一技术秘密的其他人抢先申请了专利,没有提出专利申请,技术秘密持有者虽然不可能再以技术秘密为保护手段,但如果已经做好生产实施的准备工作,仍在特定的范围内享有一定的在先使用权。先以技术秘密保护,尔后转为专利保护,可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更新而反复更替,即每当取得技术上的新突破,都先以技术秘密保护,然后再择机申请专利。

6.2 以技术秘密为主,专利为辅的保护的策略

技术秘密通常为一整套的独成体系的技术。发明创造者可以就发明创造的大部分内容选择技术秘密保护,而就配套技术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个配件申请专利。其目的在于防止技术秘密一旦泄露,他人仍不能完全应用此发明技术生产出成套完整的产品。既有技术秘密,又含有专利技术的发明创造较之单纯的专利保护或单纯的技术秘密保护要更为有效,故受到人们的普遍采纳。

6.3 以专利为主,技术秘密为辅的保护的策略

这是指一项发明创造的大部分内容采用了专利保护,而其中一小部分作为技术秘密加以保护。被作为技术秘密的这部分技术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最关键技术,而往往是最佳的实施例,也可能是整个发明创造中。根据受让方技术水平的高低及其需求,而可供选择的具有最先进水平的那部分技术,还可能是可以用其他技术替代的技术。

6.4 以专利保护为轴心的技术秘密保护的策略

所谓以专利保护为轴心的技术秘密保护,是指在整个发明创造中,将其中最关键或最核心的部分申请专利,而将大部分技术内容作为技术秘密。这种情况常见于使用公开的这部分专利技术可以生产出某个产品的主件,该主件本身可以单独成为产品,但如果不掌握技术秘密的内容,仅依专利生产出主件,市场极为有限,甚至毫无市场。其优点是即使技术秘密被他人设法攻破,专利仍可成为第二道保护防线。

6.5 以技术秘密为轴心的专利保护的策略

这种情况正好与上一种结合相反。一项发明创造的大部分内容采用专利保护,而仅就其中最关键或最核心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点以技术秘密保存下来。

6.6 以专利保护外观,以技术秘密保护内容的策略

上一篇:阅读科技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学科技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