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19 17:49:03

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1

一、未成年人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

为了准确掌握当前未成年人生态价值观的现状,我们选择南宁市4所学校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阶段、分层次抽样的办法,总共抽取了586名学生作样本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26道题目,按照生态知识、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情感和生态教育情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设计。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当代的中学生大多对生态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生态热点问题表现出一定关注,但总体上来说,相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学生们生态知识的认知、生态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还不容乐观。

(一)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比较肤浅

调查问卷的第3-8小题是关于生态知识的问题,其涉及的内容都是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常识,如果对生态环境稍为关注或曾经参加过生态教育宣传活动的同学,应该很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但在调查统计中笔者发现,对这些常识性的生态知识,学生们回答的平均正确率只有53%。对于类似第3、4题这样记忆性的题目,回答的正确率还不到4成。对于第7题“什么是绿色食品?”这种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名词,居然还有68.9%的学生选对。对于第8题“国家提倡夏季空调设置温度是 ?”,这一命题的答案是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6月的通知要求,在近几年的生态教育和日常和行为规范上都应该作出宣传教育,但仍然只有54.3%的学生答对。这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平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还不够,生态知识学习了解不多,同时也反映了有关环境常识的宣传不够。

(二)生态文明行为缺乏养成

问卷中9-14题是生态文明行为方面的问题,这几道题目是我们精心设计的,选项所表述的行为,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又必须做出选择的行为。这6道题目中,选项A都是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从调查统计结果看,选择A项的平均值仅为14.7%(如表二所示),数值之低出乎笔者的意料。如第9题:“你在平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吗?”,选择“从不”的仅占4.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对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上的几乎可以说司空见惯。第10题“你平时对生活垃圾是否分类处理?”和第12题“生活中你是否对使用过的水作二次使用?”,都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行为,学生们选择“经常”的分别占3.9%和5%,比例同样非常低。这都反映出青少年日常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是非常缺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当前的社会环境也没有给孩子们创造培养他们文明行为的氛围。比如,关于“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问题,在访谈中有的学生表示,明知使用一次性筷子是不环保的,但有的餐馆只提供一次性的筷子。再比如垃圾分类、二次使用自来水的问题,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这样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孩子们缺乏言传身教,更不会有文明行为的养成。

(三)生态价值理念存在偏差

问卷中的第15-20题所涉及的是生态道德情感和理念方面的内容。在这部分中,调查统计的结果反映出来的调查对象的对不同问题的选择倾向有着较大的差别。如第20题“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多选题)的选项中,90.3%的学生选择了“共同责任”,说明大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责任这一要求有公同的认识和明确的态度。在“您接受环境教育的态度如何?”的选项中,也有63.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愿意”。但同时也看到,这两个问题在表述上也是最浅显和直接的。但在另一些涉及到生态价值理念的问题上,部分学生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如,第15题“如果有私家车,就不用挤公交了,既方便又有面子。”第18题“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不放烟花爆竹就没气氛。”这两个选题中,表示认同的分别占了36.9%和47.2%。如此高的比例,表明了当前未成年人生态价值理念还存在着不小的偏差。

(四)生态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

调查问卷中,21-26题是有关生态教育情况的内容。在“你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了解吗?”这一选项,选择“非常了解”的仅占15.4%,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11.4%,可以看出我们日常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力度是不够的。在“有关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知识,你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选项中,选择“网络”、“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的分别是65.6%、57.4%和48.3%,而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学校和家庭,但选择“学校”、“家庭”选项的仅分别占34.1%、33.7%。由此可见,我们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发挥的作用还有待加强。目前,不少学校教育还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框,很多学校都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可以了解到,生态教育目前在学校不是必修的课程。在“您所在学校是否有生态环保类社团组织?”的选项中,选择“没有”和“不知道”的分别占68.5%和19.6%,可以看出,学校对生态环保活动的组织是比较薄弱的,个别学校可能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但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在家庭中,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俨然是个“小皇帝”,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强烈,但往往只注重智力的开发培养,忽视了德育特别是生态德育的培养。

二、原因剖析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一方面是受传统思想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着潜在的指导思想――“人定胜天”。特别是经传统教育的老师、家长,潜意识里存在人类中心的观念,思想观念被锁定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自然界永远是我们认识、改造的对象,人才是自然界的主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难有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环境的尊重、爱护,对孩子们的生态教育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落实。[1]

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对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层面,对于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仅仅是把当作是国情教育、技术教育,或者仅仅看成是养成教育等等。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生态教育课程往往被其它主课挤占,生态教育往往只成为走过场。表现在重外在的行为培养、轻内在的价值观教育;重单一教育轻综合教育;重眼前教育轻长远教育等。这种教育目标定位狭隘,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2]

(二)教育内容滞后,跟不上时展

一是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生态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整体性教育,是综合性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它几乎涉及各学科领域,不是举行几次讲座就能简单解决问题的。必须在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形成一个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有机体系。二是教育的内容缺乏时代性、前瞻性。由于生态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还没有自身独立的位置,只能在一些辅助课程中体现出来,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以各自的学科为中心,造成生态教育跟不上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能体现时代的主流思想,如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这就限制了青少年的思想与时俱进。[3]

(三)教育形式单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生态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社会性和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主要以课堂传授的形式开展。但对于生态教育这样的学科涉及面广,对实践指导的要求强,单靠课堂上知识的灌输很难实现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获得生态环保知识的途径,选择“学校”的只占34.1%的。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学校生态教育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往往局限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把系统性的教育用每年一两次专家讲座或科普宣传等代替,这些单一的教学形式易使青少年产生厌倦心理及疲劳感,不利于他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4]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2

一、和谐社会及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内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有了自身的特点和内涵: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则应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中学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或个人施加影响,形成符合政党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围绕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及道德观进行教育,由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顺应时展需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生态观教育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重视生态观教育,是指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生态教育的原因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更新。我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有较为系统的课程计划和丰富内容,对学生施加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对资源的过分掠夺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纵观长远利益,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在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改善人类的行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2.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高校有效地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作为其有效的保障,教育环境作为教育构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大学生在学习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和谐的校园文化,并能够时刻感受到学校对于生态及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态环境的营造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一方面强化生态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从物质和精神层次感染和影响大学生,从而在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深对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和提高大学生的行为素养和科学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能够更早地将生态和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并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

1.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成为整个时展的需要。因此,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重新定位大自然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相处的历史,从古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到人类运用大自然进行生产和生活并创造价值的阶段,以及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考验等。在教育和案例分析中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深刻认识这种错误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的相关做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前以经济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短暂而错误的。对环境和生态的任意破坏既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影响着下一代人的生活,是自私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生态就业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先进思想的形成,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人同下代人之间的关系。

三、当代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缺乏,学生认识不足

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但还不够全面和细致。例如,很多学生对“白色污染”和“工业三废”等基本问题有所掌握,但是却不太清楚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也不能很好地说明其标志的含义。因此,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言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其教育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渗透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结合实际不断更新。尽管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但是很多现象仅仅停留在口头和表面,对于环境保护的常识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不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而且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是否渗透生态价值观教育并不明确。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不满意。很多大学生甚至提出了高校应开设生态环境的相关课程,而他们从网络等媒体上获取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思政课堂上的所学内容。同时,思想政治课上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愿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很多学生仍然坚持使用塑料袋购物。

(二)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实践缺乏

与高校教育模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长期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对着PPT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案例的评析也以教师的观念为主,因此,课堂上毫无生机。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态教育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互动所以容易遗忘,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导致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生活习惯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三)教育环境贫乏,学生文化缺失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尽管提倡生态价值观教育,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生态价值观的体现并不明显,缺少相关的内容支撑,同时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制定中没有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培训讲座形式缺乏,所以不能够在学生价值观形成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因此,单靠课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从精神层次上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探索,要努力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教育与生态观念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生态观的政治教育,并且努力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例如:生态学知识、生态法律法规(森福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同时,要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在内容方面创新,并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教育做法。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科学的观念,注重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和教育,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相关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习有关生态及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日常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与时俱进提出最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案例进行评估,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念,借助网络等媒体资源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在课堂中以分享交流的形式提高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提升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价值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点一滴渗入生态气息。在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有标语还应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通过一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园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加上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在我国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的构建同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我国高校生态价值观教育还存在教育内容缺乏、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环境贫乏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应从内容、形式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强创新的措施。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3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

社会环境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生态环境,它是社会价值观的自然生态基础和社会基础,是社会价值观生成的原发地。同时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现实生活基础。社会环境以宏观的环境支撑为基础,以社会价值观为价值中介,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生态效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作为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相互作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由此生成。

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生态主要遭遇到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建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是网络社会生成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前者是基于制度变迁引起的,后者是基于技术革命引起的。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导致了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爆炸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各类新兴媒体在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使得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和外来腐朽文化思想混杂于网络中,在刻意炒作和宣传下得以大量快速地传播。大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受心理、知识储备和阅历的局限,对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观点缺乏社会洞察力和判断力,极易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到群体极化的网络舆论生态当中,这些都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校环境生态

高校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观生态环境,它以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为核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状况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未来目标的选择以及具体价值观念的塑造。高校环境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态支撑,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感染和文化熏陶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三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思政教育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把握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尤其重要。各种网络新兴媒体传播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教师们也能从传播渠道获得各种最新的社会资讯和新闻热点追踪。同时,可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网络舆情的探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结合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及时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在特色平台的建设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开设个人微博微信等渠道,以隐性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微教育”。同时,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学生进行关注,既消除了从其他途径了解学生动态的障碍性和滞后性,又有助于教育者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机。

三、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环境生态

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观生态环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从主体的内在需求角度看,大学新生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以及建构自身独特价值观系统的需求。大学生具体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是大学生自身独特价值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向大学生生活的微观基础就是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环境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具体网络行为的认识是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生活发挥生活育人的重要方式。

在网络社会新常态下,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天然猎奇心理和对流行的追赶心理,让他们对这些新兴媒体的使用上更有优势,对信息获取的广度和速度在某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掌握了信息的平等获取权、自由选择权以及话语权,部分政治素养过硬、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影响力的骨干学生甚至成为了学生网络圈子中的领军人物。这使得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更加接受和认同。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4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高尚情操、成功与挫折、智慧与幽默、分歧与争论,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演变、物理学发展跳动的脉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奋发向上的激情,引起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例如亚理士多德,他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最先把哲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例如伽利略,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想实验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亚理士多德的错误理论。另外他还证明了摆的等时规律,他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成效,是世界上首先融会贯通数学、天文、物理三门科的科学巨人,他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所以说象这样物理学史的教学,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学生更加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研究,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学习动力。同时引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这样,我们就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并不断发展学生学习物理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2、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是指从事科学活动应具有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善于合作、独立思考追求新知、关心社会关心环境、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等。

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科学的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是经过曲折和磨练,这需要科学家顽强的意志甚至是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笛卡儿、牛顿、惠更斯、卡文迪许等为了科学研究终身不娶;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而冒险进行“费城实验”,科赫曼为同一目的而遭雷击身亡;法拉第经1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追求真理的科学思想和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是科学伟人们取得成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支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科学家的光辉言行、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高尚品格以及丰富的个性,这些介绍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3、有利于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科技的加速发展,教育从人文科学到科学化再走上科学化与人文兼容互补的历史发展轨迹。而物理学史是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体。决定了物理学史在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中的特殊作用。

人文精神是“爱”的精神,热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热爱自己的祖国。科学家在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了谦虚诚恳的态度。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以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以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和自己的祖国,并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最后均因长期接触放射物质而死于白血病,因而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献身精神。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还体现为团结、合作、民主的精神,曾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汤姆孙总是把他所知道的和所能想到的全部告诉助手和学生,甚至把他自己设计的方案无代价的给予学生,在他任期内共培养了84位物理学教授,27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诺贝尔奖获得者7人。教学中将这些物理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的科学家充满人文主义的态度和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4、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帮助。比如可以通过物理学史实例向学生反复阐明偶然与必然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看待机遇、使他们明确今天的准备正是为了明天抓住机遇;例如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和昂纳斯发现超导电性、钱三强发现重核三分裂以及某些科学家的挫折和失误,分析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机遇的得失、经验与教训,并联系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让学生们树立向科学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渗透物理学史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例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科学家们怎样看苦和乐?科学工作,虽苦犹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要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里去衡量,培育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树立责任感——要像科学家那样为国为民,奋发图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教学中以科学家的实际经历作为素材,让学生自己去吸取经验,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些科学家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懂得是什么促使他们献身科学,真正做到心悦诚服,并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努力照着做,往往会起很大的鼓舞作用。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1.序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认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有三个,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未来中国人们的整体文化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软性的教育,通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事物的学习和事件的处理,持一个积极的态度。物理是学生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海南省新竹初级中学为例展开分析。

2.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首先,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指的是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和具体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如认同、喜欢、接受、愉悦等等。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也有负面的影响,如恐惧、厌烦、抗拒等等心理。这种心理对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巨大。在学生阶段,学生学习物理时,如果所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正面的,是积极的,那么对学生学习物理就有着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学生所持的态度是负面的消极的,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阻碍作用。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性格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年轻时比较愤怒、压抑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结核病等病症。所以,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用正确的方式排解自己的情绪。

因此,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十分重要,物理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物理课程,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1物理教师不断学习 通过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来做好学生的教育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教师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调查发现,海南省新竹初级中学学生对教师都特别尊重,以教师为自己努力的楷模。海南新竹初级中学的学生很容易将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从一言一行上学习自己的教师。所以教师的自身整体素质和个人魅力十分重要。一个教师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大的个人魅力,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认同感,并且向老师学习。教师要首先要真正的爱孩子,高尔基说过:“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爱心,以爱为前提和基础,去感染孩子,感动孩子,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师德。师德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因素。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挚爱自己的学生、宽厚仁德的工作态度、教学兼济的谦虚品格等等,都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坚持求真知、探科学的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2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地和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对学生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课堂设计,是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挑战。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仔细的钻研教材,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具体的课程中去,在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时,需要对专业物理知识的目标考核与学生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都规定出来。其次在课程教学的具体环节中,还应该做充分的课堂设计。如在摩擦力教学的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课堂引言,提前准备好一个经过摩擦带电的气球,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可以说自己经过一段神奇的经历,具备了超能力,那就是拥有驾驭气球的能力,自己的手到哪,气球就会跟到哪。等等类似的神奇事件,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从而也培养学生对物理丰富的情感。

3.3家校合作 挖掘资源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父母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想做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初中物理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和学生家长合作,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全面的了解。初中物理教师要想充分挖掘相关的资源,做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就必须跟学生家长多接触,多沟通。所以物理教师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组成,对于家庭残缺、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要格外注意,尽可能的给他们关心和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集体的温暖,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对于家庭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的沟通交流。如针对一些经常实施家庭暴力的家庭,很容易导致学生脾气暴躁,对学生和教师有恐惧感和抗拒感,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勤交流,多沟通。总之,要想做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就必须从努力的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4.结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未来中国人们的整体文化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认定的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物理是初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南省新竹初级中学为对象展开研究,分别从物理教师不断学习,通过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来做好学生的教育、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家校合作,挖掘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通过物理教学做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震.苏北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朱英.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薛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4.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6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新课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五个方面的目标,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充分认识生物新课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意义;利用课程资源,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灵活地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解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是前提。

生物新课标中“情感”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态度”目标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而且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

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情感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过程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才能使素质教育和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3.有助于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学中有许多枯燥的科学知识,对于学习任务本来就重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心态中学习、认识、理解、应用科学,就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有助于塑造学生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利用生物教学资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动机及科学精神的形成,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的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及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生物教师除了要学习生物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明确其在教学中渗透的意义,还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架构教学理论通向教学实践的“桥梁”。

1.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的有机结合。

生物课堂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注重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中,我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植物3万余种,鸟类1183种,占世界总数13%,一些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银杏等只有我国才有。再介绍我国目前的生态特征和国家的生态保护政策。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生态状况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也增强了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2.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相融合。

生物科学史,科学家的事迹,科学探究的程序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确立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世界观。教材对生物学史的介绍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们艰辛的劳动,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达尔文在环球旅行前,是一个“神创论”者,然而随着考察的进行,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事实,他的思想发生了动摇,经过20多年的艰辛研究,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介绍类似事例,无疑能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良好的教育。此外,实验课、探究课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实验规则;做实验、搞研究可以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3.国情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这一战略思想,首先让学生了解国情:通过了解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科学方面的重大突破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面对其落后的一面,给学生分析当今世界生物科技的状况,我国的“863”计划、“十一五”攻关等计划;最后教育学生,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需要大批勇于探索的人才,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建设以及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腾飞奋发学习。

4.生态环境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高素质公民要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很多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如在生态系统组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让学生讨论人与其他生物、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中形成健康生活态度。

当前不少青少年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吃早餐,抽烟酗酒,沉迷于玩手机和上网,等等,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这就需要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学科的独特优势,把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结合起来。学习“生物圈中的人”,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生理知识的掌握,更应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如讲解病毒性感冒这种传染病时,我让学生联系呼吸系统的内容,讨论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日常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学生不仅获得了生理知识,而且树立起了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能够健康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课程的教学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的改变,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将生物科学中所蕴涵的丰富、博大、深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增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7

关键词 化学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课时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继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以此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但从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却不尽如人意,一是对其内涵理解不够准确,二是目标落实还存在问题,很值得研究并加以解决。

1 正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往往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

1.2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1.3 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

在新课标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1.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德育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在一些人的概念里,常把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同起来,以为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无非就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其实,早在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因此,化学课程渗透德育,主要是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认真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难看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但涵盖了化学德育目标,而且有更大的广度与深度。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但关注化学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而且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相对于化学德育目标,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2 科学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以往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对如何达成情感、态度目标,曾提供了一些方法。如“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建国以来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的占有率比较低,经济建设的难度大等国情,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愤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在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围绕初中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少专家、教师也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笔者认为,要按照“传授知识与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思路,通过科学地渗透,逐步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1 准确设计课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生态价值观教育篇8

一、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面临的困境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遭遇“评价难、对接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属于人的意识范畴,它具有内隐性、开放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因此其目标实现程度很难通过传统的纸笔测试进行定量评价,只能通过观察法、调查分析法和学生自评法等方式进行评价,这些方法操作复杂,结果也比较模糊。而我国当前教育效果的评价测定基本依赖于纸笔考试评价,其操作简单规范,结果客观且精准。这就造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结果很难与现在盛行的考试制度实现无缝对接。这种“评价难、对接难”的困境是造成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一终极目标被弱化的最主要原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素材遭遇“表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担负着教会学生如何去生活、去认识世界的重任,理应渗透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之中。它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特定情境和内容之中,需要学生去体验或者从不同的维度去深思,不能孤立地进行说教。因此长期以来,这种教育的素材(如培养兴趣、科学态度、爱国精神)很难用文字简洁且有效地表达出来,它们通常都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教科书中,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另外,在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高度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师对教科书隐性素材的挖掘处理水平决定着这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客观存在的教师个

体的水平差异必然导致其结果参差不齐。这种教育素材“表达难”的特

性导致教科书作为“学习材料”的功能在这个方面还很欠缺,这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3.急剧的社会变化致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急剧的社会变化和不完善的社会治理制度导致很多人信念和价值观模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成为德育的“孤岛”,一些传统的德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使得德育的实施难度越来越大。比如,当教师正在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德时,却发现周围人们正在讨论遇到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加上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挖苦、讥讽,这些使教师的德育变得苍白无力。

4.部分教师对德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由于部分教师对德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加上受传统教学评价方法的不良导向,一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忽略,出现“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

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对策

1.增加教科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并妥善表达出来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当在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它很难在教科书中恰当地表现出来,常规的说教会使学生反感,收效甚微。它们通常都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教科书中,这种隐性的特点严重地制约着德育目标的实现。如何把德育内容有效地表达出来是一个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美国地理教科书(指McGraw Hill教育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的6-8年级《科学》)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

下面呈现《地球内力》一节中的学习聚焦栏目以做进一步说明。

学习聚焦

你会学到什么

解释岩石中能量的不断积累如何导致地震。

评价挤压力、张力和剪切力是如何导致岩石沿着断层移动的。

区别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为什么这很重要

地震每年导致数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年平均10000人因此死亡。

说明:学习聚焦栏目包括两个小部分:“你会学到什么”和“为什么这很重要”。“为什么这很重要”以设问的方式呈现,后面用一句简洁的话做了回答。“为什么这很重要”意指:人类为什么要学习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阅读教科书后可以自己思考得出答案,不需要教师做解释。

每一节都问这个同样的问题,它除了向学生展示了这个要理解的问题以外,还有很重要的潜在功能――价值观的培养。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灾难还是幸福,这将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人类已经从过去诸多的环境问题、战争中汲取了足够多的教训,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正确高尚的社会价值观基础上。科学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我们的行为,评价它对社会的影响,只有这样科学才能真正地造福人类。不断重现的“为什么这很重要”旨在提醒学生思考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能够借鉴美国教科书中的做法,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很重要”,将能促使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时候自主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寥寥数语,既能很好地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又可以减小因评价难和教师个体差异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2.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结合,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与家庭、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正气、严惩歪风邪气,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再次,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之中。要积极探索社会、家庭、学校各方在德育方面的责任机制,充分调动家长的“育人”意识。

3.教师要提高认识,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德育方法和内容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必须认真潜心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和成长环境,把握德育规律,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4.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上一篇:安全隐患整改计划范文 下一篇:遥感技术的运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