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9 16:53:58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1

[关键词]提高思想政治课 德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是学校一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的综合性教育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担负学生智育、德育教育的综合体。

所谓“实效”,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实效性是政治课的生命线。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品德,有较高思想觉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一直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性格和健康的审美观。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性因素。

一、加强时政教育,充实课堂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中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对某些问题非常关注,正是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契机。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应把握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从而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真正起到激励、导向、强化的作用。搞好时政教育,有利于弥补教材中某些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的滞后性;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政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列举近期典型的国内外大事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组织学生撰写时政评论的小论文;举办时事报告会,时政评论演说赛,时事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开展实践活动,执行学生道德教育

政治课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不是割裂开的,而是交互实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里,把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延伸至课外,才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那么,政治课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呢?

1.走进社会,投身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周边工厂车间、田头地尾等生产劳动第一线,亲手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体验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从而加深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艰苦创业”、“劳动光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等理论知识的认识,进而把爱劳动、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观念变成自觉的行动。

2.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自我实践,感受生活。

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知”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行”就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并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学生自我实践德育模式就是让学生到社会上或家庭中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自愿者利用周末等时间打扫公共卫生、扫墓、参加公益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做社会调查等。去社区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还可以通过对社区、企业、农村、商店、部队、革命纪念馆等地参观,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走进生活,以加深对书本道德知识的补充和理解。进行热爱父母的教育,布置学生在家里每天帮助爸妈做一件家务事,学会感恩父母。又如,教授七年级《思想品德》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律基本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走访附近的派出所法院等执法部门,了解犯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过程及受惩处情况。定期邀请司法机关人员给学生做法制报告,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3.心理辅导。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学业压力与就业竞争、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的特殊等,许多青少年学生不思上进,不关心社会与他人,唯我独尊,道德滑坡。政治课教师必须通过心理咨询,要引导青少年学生认清方向,避免迷失自我。

4.用德育积分,育美丽学生。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学生各项条例规定为标准,以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政治课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

政治课属于德育范畴,政治课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但是“应试教育”却把二者割裂开来。评价一个学校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不同于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不能片面的只看分数,还要看全班、全校学生是否都遵守校纪校规、是否做到爱国、守法、诚信、感恩。也不能只看一堂课学生的效果,要通过一学期、一学年、三年初中阶段或三年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积分评价,更要通过看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长时期内犯罪率低来评价。政治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其德育实效的必要措施。否则,就没有实效可言。教学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政治课教学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2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强化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训练;3把政治政治课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积极发挥其德育主渠道作用。4礼仪教育:以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社会礼仪知识为教育内容,使学生做到讲礼貌、懂礼节,在与人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言行符合礼仪,规范要求。5感恩教育:学会做人,知恩图报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传承中华美德,就要教育学生从感恩做起,做到经济上感恩父母,学业上感恩老师,事业上感恩社会和政府。争取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在校当一位学生,在社会上成为一名好公民。

总之提升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探寻教育新方法,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坚持一生。从而提高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德育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2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凉山州仍是四川省内社会经济发展稍微滞后的地区。近些年凉山州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成都、绵阳、攀枝花这样的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凉山州有自身的发展实际,其中义务教育仍处于薄弱环节。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来说,目前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一线的教学中还存在若干的问题,比如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仍然高度重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边缘化严重;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必须给予正视,否则是阻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发展。

一、民族地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凉山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来说,虽然实行了一年的时间,但是在一年中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势必对严重阻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发展。

(一)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

对于凉山州《道德与法治》课程使用的教材来说是教科版的,与老版的《思想品德》相比,七年级上册的变动不大,五个单元中只有一个单元是全新的内容。《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是《人与人之间》,《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是《谁为我们护航》。其它的四个单元在目录和内容上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当然在具体的内容上是有所调整和改动的。而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有截然不同了,只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无序与有序》和《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无序与有序》的单元题目一样,但是在每一课的内容上又基本不同。细心的老师会发现,七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其它四个单元内容多数是八年级《思想品德》选取而来的,在内容上是有所调整和改变的。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来说,变化是非常大的,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及时的研读《教学大纲》,也没有认真分析新教材和比对老教材,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很多教师拿起教材就上课,首先结合老教材勾画知识点,觉得只要把知识点落实好了,学生的笔记整理好了,就万事大吉了。那么素质教育何在?道德熏陶何在?法制教育何在?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这是凉山州《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仍然高度重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边缘化严重

凉山州每学年度都举行州、市级别的统考,各个学校相互比对,成绩被纳入目睹考试的有效基数。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层层施压,最后教师要晋级晋职也要拿成绩说话。自然而然,成?仍然成为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临近期末考试,各学校各教研组,层层施压,想尽一切办法,大搞题海战术,定做复习提纲,让学生走上“背多分”之路。在新授课上,教师首先完成的教学设计就是知识点的落实和作业设计,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提升学生成绩服务的,素质教育被严重边缘化,这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改版的初中是背道而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的不是读书记忆的机械,而是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和拥有是非观念的现代公民。

(三)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部分。起引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其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学”不学跟兴趣的浓厚性有直接关系,如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教师的“教”有关联性。为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魅力和教学技能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这个行业圈子比较窄,工作之后很多的教师没有及时的开展“继续学习”,通过自学来提升教师的素养在一般老师身上很难完成,那么在职培训就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一些学校每周都会召开教研组会议,也会有公开课交流,但是起到的效果不太明显。《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毕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一些老教师和没教授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也没有办法给出很好的建议,这也使得课程教学的质量不高。2016年开课以来,在此方面的培训较少,针对性的培训更少。一些农村学校的老师只能闭门造车。

二、新形势下优化民族地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由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调整,再加上实施的时间才一年,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总结经验,透过文献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教材教法研究,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相比,在教材名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教学理念也应跟着发生变化。所以作为教师要强化教材教法研究,转变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从个人、教研组到学校都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学教法,实现资源共享,针对存在的教学困惑,通过集体的力量给与解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我国倡导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战略的需要,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需要。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唯分数是从”的理念,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强化德育、美育和法制教育。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让渡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评价学生上也做到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品质发展,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观念,提升学生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初中》 的时候,那么以往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解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实针对这堂课来说,就是了解学校,认识新同学。那么要想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把理论课堂变成实践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从既定的学校位置出发,一路讲解,一路观察,一路讨论,这样下来,学生对学校就会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并且在活动中也会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比课堂讲授好得多。

(二)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相关知识,而是在课堂上,开展道德教化、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价值观念的塑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凉山州作为彝族地区,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上也要适当的扩充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上要做到因地制宜。《道德与法治》课程针对的是全省的学情,那么针对凉山州来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渗透和增加有关“民族团结”、“禁毒防艾”“凉山历史”、“彝族文化”等内容。在评价学生上,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强化校际合作,学科融合,加快校本研修。

(三)做好相关培训,强化资源研发和共享

针对《道德与法治》 课程来说,毕竟是“新”课程,那么做好相关的培训就必不可少了。从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观念到教学模式等,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专家培训、教师经验交流、赛课等等形式。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强化理论培训,突出实践交流。让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是教学理念新,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现身说法。就西昌市区来说,阳光学校、航天学校、俊波外国语学校、天立学校、州民中、川兴中学等,都有一批能干的教师队伍,可以酌情甄选几位,做一次全州性的实战培训。强化与省教科所的联系,发挥州、市教科所的作用,举办相关的培训活动。另外,各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各扫门前雪”,校际之间基本上很少有往来和联系,那么这是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长远发展的。强化资源研发和共享是短时间内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选择,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可以编写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和手册,给一线的教师答疑解惑,强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已建立的教师微信群和QQ群,发挥它们的作用,让这些交流的平台成为促进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加油站。

(四)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品质教育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来说,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课程就是“背多分”,只要学生下功夫死记硬背,短时间内是可以提升学习成绩的。存在这种观念的甚至还包括个别教师和学校领导。《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就是三维的,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知识目标占得比重太多,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提升学生的品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品质教育,自觉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等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把三维的关系处理好,让课堂充满着智育、德育和美育等。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课《走进父母》 的时候,教学目标就可以这样设定:【知识目标】掌握为什么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的相关知识。正确的认识代沟,掌握与父母和谐相处的策略与方法。【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孝敬父母,拥有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伟大,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做到感恩父母。那么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设计和课堂授课的时候就要以此落实,促进学生的品质发展。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3

一、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对法律基础教学的整体观起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其时效性,我们必须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从思想上坚持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方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质。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观念”占了首位。学校以育人为本,但是必先要育德。这从根本上说明了学校的教育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所有的教学中。在法律基础教学中我们也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法律基础教学。第二,所有课程中都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实践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仅仅将教学当作谋生的工具,只看中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在本课程教学中给学生思想教育的职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由专门的教师来教授。现在高校的教学已经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校的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相辅相成,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充分地提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三,老师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这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课老师、学校共青团干部和党政干部以及班主任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我们将所有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中去。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可以以课程设置的方式教授伦理知识,从而从根源上对同学们的道德认知能力进行培养。

二、法律基础知识教学整体观由法学教育的使命所决定

有学者指出,“法学是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由此可见,道德与法律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在教授同学们法律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站在道德和价值的角度去体会和学习法律精神。法学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解析正义。所以在“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需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实现道德价值包含于法治的目标中。历史上,法律与道德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康德所说,法是道德的外在化。而道德是法的精神之所在。没有道德就没有法,正因为有道德才有了法。思想道德提现了法律职业的精神和品格,在法律中包含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价值的判断,所以法律的教学是避免不了道德等内容的。法治的客观目标是公平与正义,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必须要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其中。仅仅是法律自身制度的完善,并不能诠释法律的生命意义。法律的生命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法律工作者的素养和资质。司法过程实际就是法律工作者以自己的认知能力去证明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根据已经制定的法律加以判决,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必须要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加以体现,这样法律工作这的思想道德素质便直接对法律公正产生影响。作为法律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素养便决定了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法治的基础是法律工作者的道德思想内涵。所以在法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思想道德的培养。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法学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教授“法律基础知识”这门课时,我们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所以本校在“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设计时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观念,在教材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

本文作者:刘青工作单位:江夏区卫生学校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4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58-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项重要内容是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但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重视的内容,而对法治教育却有所忽视。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在大学期间,教育倾向不合理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路径的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一 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1]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活动。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具有相通性。一般而言,刚性的道德教育与他律的道德教育接近于法治教育,柔性的法治教育与自律的法治教育类接近于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首先,法治教育的基础是道德教育。学者李交发在《法制建设论》中指出:“任何外在的刚性的法律只有诉诸于人的内心情感,获得人们自觉的道德支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2]单纯依靠外在的强制力来保障法律顺利实施是不够的。法治教育必须以道德的自觉意志为基础,让守法成为人们的主动行为。道德教育只有得到了公众的自觉支持,法律的权威地位才能稳固,法治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法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保障。通过对法律和道德关系的分析可知,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劝诫、建议和自身觉悟等主观方式,那么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依靠个人内心的自律和良心的谴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是尖锐和复杂的,此时单纯依靠道德的“自律性”就会远远不够。法治教育则大不相同,因为法律后果往往伴随着国家强制力的执行,带有一定的惩罚性,正好弥补了道德教育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最后,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其根源是由法律和道德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法律和道德既不是分离关系,又不是包容关系,而是一种各自独立、双向互动、相互交叉的互补关系。但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就是道德所禁止的行为;但凡法律所鼓励的行为,也就是道德所提倡的行为。

二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困境

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理所应当地受到重视。大学生作为未来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制教育成功与否事关国家的发展及民族的振兴。[3]反观我国高校法治和道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尚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法治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大学生传授专业的法学知识和理论,并指导大学生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只要将它放在实践中并指导实践,法律就会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但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把本来就讲解不多的“法律知识”再次减少,甚至有些院校将法律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混淆二者的关系,并按照道德教育的方法来指导法律教育。这样不但造成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的法律基础知识极为有限,难以实现法治教育的目的性,更加难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长此以往,还将使校园法治教育遭受“冷落”,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据了解,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宣传,除了最基本的课堂讲授外,也仅仅是通过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相关报告。总之,法治教育方式狭隘的局限于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这种单调的方式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更无法对营造法律文化氛围产生帮助。

(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教育方针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过单纯的文化课程学习。可是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一直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以成绩代替一切、分数高于一切的 “重智轻德”现象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这样做完全违背了我国提倡开展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陶冶大学生精神情操、培养高尚品格、提高法律素养。另一方面和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相似,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偏于程序化和模式化。高校的道德教育运作模式依旧以“一言堂”为主,教师和学生道德层次和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不够深入甚至出现欠缺,从而导致高校道德教育难以触动学生的感情和思想,难以引起思想道德上的共鸣。

造成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割裂开来,这些就会使得道德教育缺乏法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法治教育缺乏道德教育的内在支撑,不能很好地促进和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的优势互补,最终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提高滞后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总的说来,原因在于思想和行动两个层面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分离。

三 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探究

从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现存问题来看,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已然刻不容缓。针对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得以加强,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需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思想认识的提高,在注重其它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的配备、教学时间的安排等各方面,以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得以更好的推动。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也要高度重视自身法律意识培育和道德素养提升。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外因是使得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促进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要依靠高等院校和社会环境等外在条件的努力,还要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加强法律意识与道德素养有机结合的培育。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相互结合共同努力,才会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只有全社会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学生协同努力,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才能由内而外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提高任课教师素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是需要教师去实施的。教育活动是由教师来设计、引导和组织的,也就是说,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需要教师开展和推动的。因此,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任课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毋庸赘述的。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引进工作,积极引进教学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任课教师。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使得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 高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例如:进修、访问、参加会议,等等,让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更新任课教师的知识和促进任课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以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另外,高校还要注重任课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以便任课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学习得以完善,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以更好的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于社会实践之中。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养成,既要靠教育来引导,也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机运行的重要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学校重视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德育的制度建设,促进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借鉴和对照国内外的经验,促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我们需要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性教育,融入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理性和合乎社会的要求。社会实践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各大高校的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偏向于基础理论的灌输,与社会实践相脱离,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社会实践法是一种培养受教育对象实际能力的教育方法。教育者要明确认识到社会实践对理论教学的互补作用,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接触社会现实,结合社会现问题对学生进行生动、 直观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综上所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能够相互弥补,因此,教育者今后在进行法治与道德教育的教学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大高校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稳定、高效、发展,最终实现各大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雁.法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观察与思考,2013(2):86.

[2]李交发.法治建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54.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5

【关键词】艺术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课程资源 开发

德是艺之根,艺是德之华。艺术院校学生担负着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承担着反映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引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任,如果他们缺乏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难以承担使命与责任的。艺术院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人生的境界,健全理想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实现自己的价值。艺术院校具有丰富的“基础”课程资源,“基础”课教师通过筛选和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当然,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能够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才是真正的“基础”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基础”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一、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需要首先明确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握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坚持下面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德与艺“同道同修同进步”原则,明确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性。巴尔扎克认为,艺术乃德行的宝库;罗斯金认为,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柯尼利亚认为,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福楼拜认为,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这些至理名言说明,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以育人为本,以成人和成才为根本目标。在艺术教育中,有很多素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元素,例如:对爱国主义的讴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理想信念的求索、对真情友爱的描画等;反之,思想道德教育的许多素材和主题,也大量用于艺术教育当中,体现了德育与美育之间的极大互补性和契合性。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性,坚持德艺双修,可以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双赢。

二是坚持艺术院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原则,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难易。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学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大多数现代艺术院校学生追求艺术的纯洁性、开放性、愉悦性和欣赏性,在性格上比较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较强的表演欲,但他们思想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基础”课教师,应当清醒地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这些特点,努力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同时,正视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找准思想道德教育与艺术人才成长的结合点,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难易,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把理论讲得过深、过于学术化,而要多从他们身边的故事讲起,多从他们自己的专业讲起,提高他们对课程的亲切感、认同感,激发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三是坚持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原则,努力形成“基础”课程教学的合力。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人力资源、实践资源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通过“基础”课教师的积极开发和有机整合,可以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最佳的服务。在整合“基础”课程资源时,“基础”课教师要坚持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和信仰体系。只要通过不断拓展教材资源、挖掘人力资源、创新实践资源,并加以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就能够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环节中的开发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础”课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教师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不断拓展教材资源、积极开发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在课程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有机整合和创新“基础”课程资源,实现由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课规范教材体系,向符合艺术院校实际的“基础”课生动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不断拓展“基础”课程教材资源,发挥教材资源的多样性和时效性。教材是首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基础”课与其他三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情感色彩浓、社会责任感强、注重生活交往、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而且,几乎在教材的每一章中,都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这些最新理论成果,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回答和阐释。同时,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拓展教材资源,真正完成“基础”课教师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化。

在开发教材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时,既要注意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又要注重资源本身的代表性和时效性,通过积极筛选、链接与教材内容相关、与学生自身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作为典型案例,不断创新鲜活的教材资源。例如,笔者在2009年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就及时引用了当年发生在第58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的一个案例,即:为抗议电影节主办方播放介绍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世维会”主席的纪录片,甚至邀请她来墨尔本出席电影节开幕式的行为,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准备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3部影片。通过对这一案例的解读,让本校艺术类学生充分理解当今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敌对势力从没有放弃过对我国的西化和分裂,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越来越明显,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与艺术事业的辩证关系,认清思想政治对艺术事业的巨大影响和内在要求,了解艺术领域所存在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功能。

(二)积极开发“基础”课教师资源,发挥教师个人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特长和优势。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在锲而不舍地进行“基础”课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不断尝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不断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将教育科研的成果有效地转化为课程资源。首先,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要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可以结合科研中的真实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艺术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再次,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可以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展学生的人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多才多艺,自立能力强,他们往往认为艺术与思想政治关联不大,存在轻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要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和授课的语言体系进行转换。首先,在处理课程内容中,要吃透教材精神、消化教材内容,把重要文献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其次,在每一章和每一节的授课中,最好都要选择和利用艺术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案例或影视资源,用这些生动的实例和教师的特色语言来传输或体现课程教材中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努力形成“基础”课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避免过多地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再次,在讲授法律法规时,可以根据艺术院校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倾向,搜集与艺术各专业基本对应的职业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和各职业人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用以教学。

(三)充分利用“基础”课学生资源,发挥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过程,在这种对话和交流过程中,艺术院校学生带着他们的整个生命世界来参与课程学习,其生命世界中积累和沉淀的多种文化因子在教学场景中会不时显现,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新的资源,对其价值迅速地加以判断,并及时地转化为学习的内容;其次,青年学生是最敏感、最活跃的一批人,艺术院校学生更是如此,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艺术院校学生较少受陈腐观念的束缚,经常外出体验生活、采风、艺术实践,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更快,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同时也更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和其他专业大学生一样希望中华民族复兴,关心祖国富强,立志振兴中华,但也有一些人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片面地认为“一旦与政治挂上钩艺术就变味了”。“基础”课教师在课程实施环节中要通过积极提示、暗示、鼓励学生,开发学生自身的资源,帮助他们解决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艺人、做什么样的艺人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唤起艺术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社会道德、艺术道德,积极能动地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最终成长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总之,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必须确立多元开发的课程资源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艺术院校自身特点和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特点[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增),2006.

[2]尹晓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资源开发四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2).

[3]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6

一、政治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在现代教育中,每一位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都具有多样性,必须随着时间、环境、对象的变化不断调整。只有根据变化的客观因素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全面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政治教师对自己起码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认识。

1.政治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师。

过去,人们往往把政治课、政治教师与政治、政府联想起来,理想主义地认识和对待政治课和政治教师,给政治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社会出现问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轨,就把责任推到政治课和政治教师的身上。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政治教师不是包医百病的“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教育教学人员,政治教师仅仅是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教师一样都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不可能对学生的道德倾向和行为选择全面负责。从这个角度说,政治教师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手段,只能做教师应该做的事,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但是这并不是说政治教师只需要教书匠,还要承担育人的使命。《教育法》规定,教师应“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作为职业,特别是政治教师,需要具备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1)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行为品质的形成不仅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这些观念和品质不可能通过教书简单地教出来,需要政治教师以科学的理论、高尚的人格、动人的情感打动学生,启迪学生,发展学生,引导学生。

(2)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和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同时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材的通俗性、可读性使得学生的自学变得容易。因此,政治教师讲解传授课本知识的职能正在削弱,而引导学生从良莠混杂的众多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和选择、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是工作重心。

可见,政治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承担者,在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良好的道德观念、高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在科学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中,担负重要的责任,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

2.政治教师不仅是政治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政治课程的建设者。

新的政治课需要政治教师实施,这是政治教师应尽的职责。但是在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政治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结果的最终评估等无缘,只能被动地接受和传授课程内容,缺乏教育教学的主动性。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的课程理念,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要求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其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的要求只能是共性的东西。不同时期的社会实际总是发展变化的,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要做到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必须有校本课程的配合。国家、地方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政治教师的间接参与,必须充分开发各类教育资源,使国家、地方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校本课程的建设任务更直接地落到思想政治教师身上,必须在学习国家课程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研究重大的时事政治,研究当地的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校本教材、教学资料和评价体系,从而在课程实施中使国家和地方课程不断升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使教学活动更具活力。

3.政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同时自己也永远是学生。

政治教师作为先行者,在学科知识、社会阅历、思想认识、道德评价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师范,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在许多领域都可能远远领先于教师。教师必须学习,而且不断学习。

(1)社会实践的发展与变革,对自身生存与发展带来挑战,政治老师需不断学习。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中指出:虽然你不喜欢战争,但战争却喜欢你。这种战争主要是指科技上、知识上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和完善,我们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的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为政治教师提供了发挥才干的广阔空间,也对政治教师的个人品质、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社会地位的形成和巩固,发展机会的把握,都需要在学习中实现。

(2)课程改革和学科发展,需要政治教师加强学习。作为一门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从本质上说,它必须与时俱进,正是因为变化,才有了丰富的生命力。在课程改革中,政治课不是简单地“换课本”,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变革。面对改革,我们要对变革进行冷静思考和反省,但主要任务不在于对学科变革的简单批判,而是在于对变革的正确把握。我们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它的“多变”,正是不断变革与创新,才使它更具有生命力。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应该从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出发,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有许许多多的方法。我强调三点:一要虚怀若谷。尽管我们都已经是骨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牢不可摧,但必须有危机感,因为学无止境。二要留心观察。只有观察才有积累,只有积累才会智慧。只有通过日常的留心观察、积累,才可能使教学智慧得到升华。三要向学生学习。当代学生知识面广、接受新知快、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无穷的创新性,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将自己看做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教育殿堂。

二、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观念

1.了解现代道德教育观。

影响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实用主义的德育观和人本主义的德育观。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道德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道德知识被一个人所掌握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道德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都必须从社会需要着眼,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中进行;德育不仅是道德课的任务,而且是各门学科的任务;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心理规律,以儿童的本能与冲动为依据。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以自我实现理论为依据的,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和天生的趋势。它批判教师中心论,主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意见应认真倾听、耐心接受、移情理解,不能评判和压抑。

这两种道德教育观虽然各有局限性,但是根据教育现状,它们对政治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过去的德育活动中,特别是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对国家课程和教学计划的研究和贯彻,忽视教师对课程的研究和创新;往往将政治课当做一门知识课,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现成结论的灌输,忽视其实践性和实际运用。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经验、重视行动、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它对于克服过去我们在德育活动中重德育知识灌输轻行为养成、重理论教育轻实际运用的倾向是有益的。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自我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是有重要作用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强调社会和国家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统一要求,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纪律的约束与规范,往往忽视学生自我实现和满足,忽视学生道德信念形成过程和自主意识,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律。这些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认知轻情感、重服从轻自主、重约束轻自由的教育倾向,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教育观的偏差引起的。为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对于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吸取上述两种教育观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具备辩证思维,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实用”的尺度,不要把德育迫向“庸俗”,不能用教学内容取悦学生,不能将教师变为学生天性“自然主义”发展的工具,而应该有思想境界和追求。另一方面,在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同时,要防止简单地以“学生中心论”取代“教师中心论”,全面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有的地方明确规定优质课的一条标准是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或者以纯粹以课堂的热闹程度评定一堂课,这显然是教育上的形而上学。一堂优秀的政治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有时需要学生默默地深思,有时需要激烈地争论,有时需要学生踊跃参与,有时需要教师滔滔不绝地抒发。

2.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课程观。

在新的课程和教材面前,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但教学观的起点在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因此我们在课程观上起码要有这样四种基本理念。

(1)正确地认识课程,把握课程要求的实质。教学活动应该从对课程的传递转变为对课程的发展上,从利用课程控制支配学生转变为以课程为指导、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为学生发展服务上,使抽象的课程原则变成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航标。

(2)正确认识教材,把握教材的使用方法。随着课改的深化和“一纲多本”的实施,教材是教学活动重要依据的观念必须转变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参考的观念,使教材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工具。只有课程标准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应该如何教学?这实际上是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挑战,对政治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教材、学会取舍、敢于超越。

(3)正确认识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政治课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突出方法与过程,从只重视现成结论灌输变为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7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态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与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应担当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应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大众形成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纵观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其具体内容总会因时、因势而变,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会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为我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必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实践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己之私外,更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变化,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种积极回应,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引领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命运,是将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实行者。然而某些大学生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环境素质,这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习国家传达的时政文件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本着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准则和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设施,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并对其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四门基础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以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中要根据时展要求,适时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但由于各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各有侧重,互相渗透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1.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及实施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破坏自然环境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概念。

2.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恰当合理地补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资料。这门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合理补充,力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马克思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即唯物地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而且还从生产和社会制度方面提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1]。这些思想为我们如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授课中还要加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4.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突出探讨、邓小平、、思想中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另外,还要结合时政要点和十报告的最新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有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的局限,高校某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国外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环境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每个游戏都会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游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3]。另外,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常常采取问题教学法、户外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或在户外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网络上的资源。高校可以创立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按期更新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温上升、沙漠化、能源危机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及污染是怎样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4]。还可以利用网络大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资源,观看生态影片或学习借鉴国外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蔡元培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要注重实际行动,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国外的环境教育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德国的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地方独特或国外引进的环境教育项目,如“半半项目”、“零排放项目”等。英国的环境教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识[5]。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策划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研讨会、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长生态文明知识。通过观看生态题材的影片,举办生态图片展、画展,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立“环保协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亲近自然,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2.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的实践评价指标。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要对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范并提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纵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应审时度势地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如提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规范要求,用此类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某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学分,这些规定项目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学校指定的一些社团活动,而这些规定的项目中缺少某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学期内参与一项绿色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将平时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4]于海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

[5]包红梅.中外环境教育研究之概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

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篇8

关键词:法律;框架;高校;德育教育;改革

一、为什么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高校德育教育改革

为了避免出现“德育软化”的现象,必须实施道德入律。法律框架内的高校德育教育,有利于指导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工作更好的进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实施道德入律工作。举个例子,上个世纪,新加坡颁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瑞典更是将诚信原则写进了法典当中,这些都是道德规范在法律方面的良好体现。

(一)因为德育立法是严峻挑战的选择

如今,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一些高校的德育教育的进行也迫在眉睫。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诚信和道德的缺失,错误的价值观会通过网络和社会传递给高校内的学生。很多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如今的政策也不足以保障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必须要通过法律来进行限制。

(二)因为德育立法能够促进德育教育的进行

为了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需要重视德育教育,同时也要借助法律手段来进行。比如,可以制定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制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保证教育工作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三)因为德育立法可以为德育教育提供依据

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德育文件的不同,所以执行的情况也不同。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尽管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检查和监督的政策,但是却很少落到实处,因此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对其进行立法,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就能够使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学校在法律框架内实施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实体和程序存在很多问题

虽然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在建立法治化的德育课程模式,但是在法律实体和程序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举个例子,尽管相关的教育部门制定出了关于执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文件,但是很多学校并未将其落到实处,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此外,相关部门所制定出的对策也存在执行方面的问题,使得学校不能很好的完成德育教育工作。

(二)德育课程中理论知识过多

在高校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知识过多,也可能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枯燥的说教在指导学生实践方面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会产生敷衍的心态。一部分教师抱着应付的心态实施德育教育课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支离破碎,更不用说利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

(三)学生自身不重视这门课程

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认为德育课程可有可无。而且学生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对这类课程通常采取无视的态度。即便学生进行了学习,也只是出于应付考试的心态。如果学生不能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行为,那么就可能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举个例子,某大学三年级学生高某在网络上利用身份虚拟的特点,针对和自己有矛盾的老师同学,大肆散播谣言,这给受害老师学生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这样的例子可以看出,因为学生自身对法律、道德知识不了解,才会导致违法的行为发生。

三、法律在高校德育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一)提高教师的法治观念

教师是工作实施的主体,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起到好的影响作用,并且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次,学校要增加法律专业人员的数量,让这些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受过法律教育的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懂得遵纪守法。同时也要对师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二)坚持依法治校的办学原则

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制定出一定的规章制度,并且将法律法规则为立校的原则。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纪律以及学籍管理、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来实施管理细则。在制定管理细则的同时,也要遵循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主体、核心。另外,还要根据平等的原则,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就必须要接受处罚。最后,还要利用学校这个良好的环境,借助广播、报纸等一系列的工具来对道德、法律等知识进行宣传。在学校的墙报处贴满有关于道德宣传、法律宣传的文章,并且曝光学生的错误行为,表扬行为正确的学生,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三)合理的对课程进行改革

大部分高校都只重视专业课程,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却非常少。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增设一部分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举个例子,如果是经济专业的学生,那么学校可以增设“经济法律”课程,如果是会计专业的课程,那么学校可以增设“会计道德、会计法律”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增设这一系列的课程,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另外,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课程的时候,不能单纯讲理论课程。还要根据社会现实,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同时,德育教育课程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了一个话题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者开展辩论赛,这样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教育课程。比如,组织学生慰问劳动模范、带领学生参观监狱、和学生一起做社会调查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四、法律框架内实施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作用

(一)德育的规划化和制度化能够影响高校德育教育改革

对德育进行规划化、制度化,也就是对德育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如今,尽管我国的德育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真正的德育教育目标还有非常大的距离。第一,虽然在德育教育中体现了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以及心理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规定的操作性非常的弱。怎样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怎样对这些目标进行科学化的评价,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二,在对德育制度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重叠的部分,同时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非常模糊,使得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难以下手。第三,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评价也非常不合理,甚至存在很多的问题。要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就必须对德育教育进合理化、科学化的立法,制定可行的规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进行。

(二)德育教育的法制化能够促进德育教育改革更好的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更容易实现。首先,要制定法治化,高校德育教育要走向法治,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也需要包括教育大纲和实施的细则,以及评估的方式等等。具体要细化到教师的工作准则、激励措施、业绩评估、学生的考核等等。其次,制定出一定的程序,根据法定的程序,也就是提议、讨论、表决、公布等。这些程序必须要科学合理,还要能够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保障高校德育教育能够顺利进行。最后,措施的内容必须要能够达到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事实依据。尽管如今的德育教育有很多的规定,但是却参差不齐,管理部门非常混乱,很难真的落到实处。在一些地方,高校的具体实施细则与地方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有所背离,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必须达到法治化的目标。所制定的保障德育教育实施的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不能使其形同虚设。但是,很多高校都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在一些高校当中,对于“两课”的学习是这样进行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文科分数必须高于250学时,理工农医类不能少于200学时,专科文理类不能少于200学时。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文科类必须要不少于15学分,理工科类不能少于12学分。法律基础课程以及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专科不能少于70学时,本科不能少于80学时。要想避免德育课程流于形式和表面,就需要制定出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对相关的情况实施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督促改正,并且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头上。

五、在法律框架内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原则

在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了道德教育和法治的关系。如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提到了这一点,德治和法治必须相辅相成,相互结合。在对高校德育教育进行改革的时候,也要使德治和法治进行结合,并且秉持“以法为先”的基本原则。

(一)德法结合,相辅相成

必须要遵循“德法结合”的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法治论者看来,人性是恶的。在德治论者看来,人性是善的。不能片面说两者的观点正确或者错误,要综合两者的观点来进行分析。需要将人性以及历史、现实、社会等进行结合,将人看作是历史的,发展的产物。学校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法治建设以及道德教育进行结合,使德法结合,相辅相成。除了要严格的制定校规校纪,还必须要将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放在首位。

(二)德育改革,以法为先

要想使高校德育教育得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改革。而且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重点和核心。也就是说,所有的教育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并且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师,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热点事件。这样才能很好掌握学生的思想取向,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另外,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为学生着想,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德育教育工作达到一定的效果。

六、总结与体会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也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实施德育教育改革。同时,法治建设也是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法治和德治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完成德育教育改革。

作者:陶乐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莺.将“道德叙事”应用于高校德育的可行性及价值探析.科教文汇.2015(27).

[2]杨立军.浅谈大学生德育管理机制建立研究.科研.2015(24).

[3]丁洁.奥林匹克精神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品牌:理论月刊.2015(5).

[4]薛晋.浅谈英国高校德育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7).

[5]许琦.浅谈民办高校德育建设的现状及改革途径.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4).

上一篇:校本研修考核要求范文 下一篇:跟踪审计的服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