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4-17 16:46:00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1

民俗旅游文化的含义,也是如同文化一般,具有多样性。民俗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真实性和还原性,注重于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自身的传承性。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文化结合自身的旅游特色来宣传与弘扬和保持本地区文化自身的特性而言的。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四、结语

旅游是人们来放松自己的方式之一,在外出散心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世界的山川河流,民俗文化。只有当旅游结合了文化的土壤,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了解不同风俗的文化和传播各地的风俗文化,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文化的传承性和保持文化的连贯性和继承性。通过此篇论文的研究,可以从多角度和多思维来认识民俗文化的特性,也希望本篇论文可以很好的帮助到大家对民俗旅游文化更深入的衡量和研究以及发扬。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2

Abstract: The singularity and regional monopoly of Lingnan Tangka culture make it a unique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ngka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nan tangka's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ggests three mod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cultural preservation areas, through folklore festival and event activities, and through folklore museums.

关键词: 民民俗;保护与开发;模式

Key words: Tangka folklore;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modes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007-03

0 引言

岭南民是自古以来在岭南沿海及内河水上生活和生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岭南民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原始性、地域性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解放后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岭南民的民俗文化诸如居住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等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有的甚至消退、趋同或融合。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民休闲计划纲要的颁布,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俗旅游产品受到了游客广泛的喜爱。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说,岭南民民俗所具有的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使其成为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对岭南民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且还能达到保护岭南民民俗文化的目的。因此,本文拟从保护民俗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岭南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和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等。

1 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文化生态保护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它是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

为此,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部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其目的就是要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迄今全国共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5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据史料记载,古代岭南的内河和沿海港湾处处皆有民聚族而居。至明清以来,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由曾经的沧海变为桑田,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即便如此,今天民的生活、生产仍然与水、船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为保护民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全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民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下,以珠海斗门为例进行剖析。

珠海斗门是民的集聚区,有着丰富的家文化,不仅有条件、而且有可能创建家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斗门区政府辟出全区面积的半数,约300多平方公里,拟将莲洲镇建设成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莲洲镇水网交织,有沙田景观,由于是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因此岭南特色的水乡风貌得以保留。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可以与当地莲江村等名村建设相结合,成为与其他区域完全不同的个性文化。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全方位地展示民水上婚嫁、装泥鱼、装风鳝、装路香、正旦晚煮菜茶、横山鸭脚、包飘色、地色、舞龙等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通过在园区内建设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等的综合开发。如此,不仅能全力发掘家文化,丰富保护区的内涵,还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今后将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为部级保护区。

值得注意的是,民文化生态保护区需要区域里的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同和尊重,这样才更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民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是一个无形的艺术与其有形的生长环境的融合。

选择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尤其要避免保护区出现“空心化”的问题。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丽江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原本是吸引游客的亮点,每年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又由于规划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前期管理的失控,旅游房地产开发大肆泛滥,过度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古城的纳西人将住房和铺面租给外来移民经营,而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使纳西人和纳西文化“边缘化”。于是,外来移民代替了当地纳西居民,成为古城内的主体居民;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溶交融,令丽江古城失去了“原汁原味”而为广大游客所诟病。因此,民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应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设置民民俗文化核心区,控制游客的进入量,保证民们的生活成为“活文化”,防止原生态文化因受到外来冲击,出现区域内民俗文化“空心化”的危机。

2 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节庆作为民间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展示内容日益成为文化旅游的焦点。我们可以通过民俗节庆的形式,完整地展示民的民俗文化,它不仅使节庆的文化展示活动保持自身的本真与活力,而且可以对旅游中民俗文化展示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节庆活动模式是以传统的民俗节日、民俗活动或民俗文化为主题,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由节庆活动的实践来看,可将节庆活动分为民俗节日与民俗活动两种类型。

民独特的民俗即使没有旅游业的渗入,也日益受到政府与人们的关注。更何况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民集聚区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政府与民们也充分意识到要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文化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关注自己文化的本真性,注意保护和复兴自己的文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东莞沙田镇着力打造水上家集体婚礼的节庆活动和水韵文化节。

沙田镇位于东莞市西南部,地处广州至东莞、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位置,占地107平方公里。沙田镇物阜民丰,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沙田镇的居民大多数是“家人”。沙田民以捕鱼为生,一生与船、水相伴。家渔民婚俗更是有上千年历史,别有一番水上风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①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人上岸定居后,就很难再见到真正的家传统婚礼了。

2010年11月,以“情定沙田・缘牵今生”、“展家文化、建魅力沙田”为主题的大型水上家集体婚礼节庆活动,正式在美丽的南环河龙舟广场上演。沉寂了20多年的沙田家婚俗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整个婚礼活动分为“花船迎亲”、“对歌”、“哭嫁”、“婚礼庆典”等部分,通过再现家婚俗的全过程,将最具特色的家婚礼习俗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婚礼过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①花船迎亲。按主题装饰花船,拟分别展现沙田家婚俗文化、魅力港口风情、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港口物流重镇和魅力滨海新城这五大主题。同时,花船上鼓乐满船,锣鼓喧天,咸水情歌喜庆播放,船上的新郎向河岸上的市民抛礼物,演绎万人接彩礼的壮观、热烈、喜庆的气氛。现场气势恢弘,沿途张灯结彩,文化色彩浓郁,让每个来宾和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对歌。再现原生态劳作对歌情景。沙田镇若干对男女青年站在船头,彼此倾慕,原味原汁的咸水歌对歌,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情意绵绵。③哭嫁。展示传统婚俗的礼节,通过家咸水歌的演唱和新娘家人的哭嫁情景,让沉寂了20多年的沙田家婚俗重现民间,让所有的人为水上人家的婚礼习俗而惊叹。由专业选手扮演新娘家人、亲属,现场哭唱咸水歌。④《水韵沙田》舞蹈和《家新娘》情景舞蹈。通过舞台式的舞蹈表演,演绎沙田浪漫的爱情、特色婚礼习俗,反映水上居民家人喜结良缘时欢天喜地的情景。婚礼现场完美展现水上家婚礼的特色,让每一位游客和市民感到无比惊叹和震撼。

沙田镇还着力打造水韵文化节,以传承家文化。家居民以水为贵,择水而居,出门行舟,打鱼为生,独特的水上环境使他们以船代步、以船为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带有渔民特点的家文化。2012年沙田水韵文化节成功举办。水韵文化节以沙田龙舟文化、家文化、咸水歌文化、海鲜文化、滨港文化等为核心,共分“龙舟传承”、“水韵文化”、“休闲美食”、“民歌弘扬”4个板块,主要包括沙田传统龙舟竞赛,书法、摄影、绘画等文艺创作、展出活动,水上民歌比赛,沙田风光、民俗体验游等18项活动。各展区充分融入了家民俗风情,用原生态的松皮、竹条和木条搭建,工作人员穿戴家传统服饰。体验区,让市民体验织网、撒网、捕鱼、划艇,抓鳝鱼、起虾笼等沙田传统劳作风情。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中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进一步彰显了沙田家文化和咸水歌文化的魅力。

水上婚礼节庆和水韵文化节活动,在创新活动理念,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掘弘扬了“水”文化,宣传了家婚俗文化,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繁荣和家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间节庆活动中最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仪式。家婚礼仪式向群内及群外人展示了家文化的同时,也蕴含了家人如何看待世界的价值体系和由家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并在很大的程度上为节日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找到了一个活的载体。

选择民俗节庆活动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三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在尊重民节庆风俗的基础上,摈弃为迎合游客需求而将民俗节庆活动随时随地随意举行的错误做法,要尽可能地开发使游客在不同时期欣赏到异彩纷呈的民俗活动。二是,参与性。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注意提高游客的参与性,民俗旅游产品要能激发游客的兴趣,使游客得到与当地居民共同度过民传统节日的深刻体验。三是,组合性。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并不能将节庆作为单独的旅游产品来开发,而应作为海洋观光旅游的重要辅助部分,离开了海洋观光旅游主体,民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有限。所以,民民俗文化旅游只有在依附于海洋观光旅游的条件下,进行组合性开发,才能实现自然、民俗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 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与文物、历史的对话,穿越时空,俯瞰历史的风雨。

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博物馆因其“原汁原味”的特点,成为民俗旅游开发中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模式之一。

东莞市沙田镇水网密集,河涌河道纵横交错,是家渔民聚集的场所。但是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民住上了楼房,家生活生产的特色工具和家具被抛弃,家习俗成了老一辈人的记忆,家文化日渐消失。为保护日益消失的家文化,沙田镇修建了水文化展览馆。

水文化展览馆共分三个展区,民居住的茅寮屋、渔船都是按实物比例建造。在实景区,人们可以看到模拟的沙田立沙岛泥洲村南新洲的部分河涌,形象地再现了沙田镇家往昔的水上生活与家文化。在文献图片区,有沙田龙女的神话传说及文人墨客对沙田民历史的叙述。在影视区,除了有展示沙田镇家风俗,如出海捕鱼和家水上婚礼等的视频外,人们还可以聆听到家渔民特有韵味的咸水歌,从而全面地重现了民的水上生活场景,风土人情,使得家民俗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为了生动、逼真地还原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建馆之前,沙田开展了家文物普查,收集家生活劳作用品。目前,沙田水文化展览馆陈列家物品百余类,近500件。人们通过文物了解民文化遗产原始面貌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旅游的渴望与追求。

各种展览无疑也是展示和宣传民民俗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2012年7月,持续一个半月的“我们的节日水韵沙田――家文化主题特展”,作为沙田水韵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在东莞市展览馆开幕。展出内容由家来源及分布、家人名与地域观、家人生活变迁与风俗、民生产生活和沙田咸水歌等五大部分组成,运用图文和声画的结合方式对家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呈现。之后还将赴广东省展览馆和澳门等地进行巡回展出。这种主题展的形式提升了沙田家文化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对继续挖掘和传承沙田家文化精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选择民俗博物馆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由于博物馆的展品大都是静态展示,较少采用科技手段,在展示上融入声、光、电、影的较少,展示效果缺少创意性、动感性和互动性,以致单纯的博物馆旅游吸引力较弱,难以调动普通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因此,选择民俗博物馆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无论是从展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尽可能地提高游客的参与交融和娱乐性,二是,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帮助进行解释,因此,要特别重视对博物馆讲解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家民俗文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使之具备与游客互动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去引导游客在博物馆内去欣赏和接受家民俗文化。

4 结语

在旅游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们越来越青睐文化旅游的今天,岭南民民俗文化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依托民民俗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俗特色,构建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基地,以促进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全面保护和提升民的历史文化,让其保持长盛不衰的吸引力。

注释:

①【清】屈大均:《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5页。

参考文献:

[1]王德刚.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时间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民俗研究2003,1.

[2]黄欣.斗门区政协委员建议 辟半个斗门护家文化[N].南方都市报,2012-05-29.

[3]刘谨.纳西文化“空心化”旅游商业化如何保护传统文化[N].经济参考报,2006-05-30.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3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潮汕地区

中图分类号:K890;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121-04

民俗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做出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民俗体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在一些地区甚至陷入了濒临消亡的危险。文化多元化是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体育文化的多元化是体育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因此,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应该引起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民俗体育受到了我国一些学者的关注,他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进行探讨,产生了颇具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具有共性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而言,民俗体育应该具有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特征,不同地区民俗体育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因为它与特定地区的民俗、民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民俗体育研究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民俗、民情的个案,通过对各地区不同特色的民俗体育进行挖掘与整理从而形成我国的民俗体育体系。潮汕文化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潮汕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移民文化、凝聚力、记忆文化、商业精神、主动性等方面[1],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潮汕民俗体育也应该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发展轨迹、表现形式和价值。

1 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简介

对我国现有的民俗体育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是推进潮汕民俗体育研究的重要前提。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自1991年至今的20年间,“民俗体育”的相关研究文献有240余篇。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内容:(1)民俗体育的概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研究。王俊奇[2]认为:民俗体育是指那些与民间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特点。王铁新等[3]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的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使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具有类型性、继承性、传布性和非官方、非正式特征的体育活动事象与活动。”李艳茹等[4]认为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活跃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我国体育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等社会功能。(2)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刘旻航[5]认为,必须认真研究民俗体育的认知过程,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民俗体育的发展规律,才能够让更多的人认知、了解民俗体育;才能够让民俗体育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张国栋等[6]指出,目前随着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旅游商贸的结合,民俗体育发展道路越发宽广;民俗体育的传承式微、功利化倾向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挖掘整理、提高民众的认识、鼓励并引导良性变异将能够使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存活并彰显活力。郎勇春等[7-8]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民俗体育应全面发挥多元功能、内容形式保持地域特色、科学传承并且和所依附的社会形态与时俱进。(3)区域民俗体育研究。如王俊奇等[9]的研究表明,江西民俗体育中的舞龙、赛龙舟和傩舞与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中秋迎龙神求雨,秋醮演地戏、重阳登高与道教又有丝连关系。此外还有浙江、湖北、天津、、闽台、河洛等地区的民俗体育研究,各个地区的民俗体育均呈现出不同的特色。(4)民俗体育学研究。如柯玲等[10]指出,民俗体育学是民俗学和体育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尝试,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学科和现实意义。王铁新等[3]也指出关于民俗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民俗体育研究的当务之急。此外,还有关于民俗体育资源开发、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当然,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如民俗体育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科学发展模式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民俗体育的经济效益开发及发展前景研究、民俗体育发展历程研究等比较缺乏。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尚未发现有关潮汕民俗体育的系统研究。为此,进一步深入了解以上的研究内容,增强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现状的理性认识,无疑将有助于潮汕民俗体育研究的开展。

2 潮汕民俗体育研究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丰富我国民俗体育理论体系

潮汕地区主要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潮汕地区不仅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也有“省尾国角”之称,在环山面海兼具封闭与开放的地理环境中,勤劳朴实的潮汕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尤其以潮汕饮食文化(潮州菜、功夫茶等)、潮汕戏剧文化、潮汕方言、潮州工艺美术等著称。潮汕民俗体育也别具一格,包括强体健身抗暴作用的武术、防病益寿作用的气功、南方水乡娱乐功能的龙舟、娱神娱人的节庆游行体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体式情绪广场体育舞蹈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共同构成了潮汕民俗体育文化体系。潮汕民俗体育文化既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是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对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潮汕民俗体育的整理与挖掘,有利于丰富我国民俗体育理论体系。

2.2 有利于潮汕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4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容纳千万家庭的基本平台。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地,“和谐”成为现代社区建设的最强音。2009年,民发〔2009〕165号文《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为宗旨的城乡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里面特别强调了节俗文化在“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节俗文化概述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重点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若干重大问题,要求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为原则,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何谓“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及“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顾名思义,对于满足此种要求的文化形式,它的文化内涵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的文化空间要有公共性,即全民可共享;再者,它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价值宣教理念与文化传承形式易于被民间社会接受、喜爱并自觉践行传播。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节俗文化,就是这样的一类文化。节俗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哲学思想、美学理念与伦理道德教化功能于一身,是人们建立、调节并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节日的源起,大多与农事及祭祀有关,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原始的宗教仪式,如除夕夜的桃符爆竹驱“年”怪、端午节的艾蒿粽子祛五毒、中秋节的“秋祀”活动谢土地、庆丰收等。这些传统仪式能够传递给人一种“趋吉避凶”的良好心理暗示,调节、平衡并慰藉人们的心灵,达到人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传统节日是一种公共文化,无关富贵卑微,无论官宦草民,人皆共享,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公共的空间和平台,有利于调解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同时,传统节日在几千年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承载了很多文化事象、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如清明时节的踏青郊游、端午时节的龙舟竞渡、中秋时节的望月抒怀、重阳时节的登高望远等,都是提倡人们走到户外与日月星辰或草木山水“亲密接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是观之,节俗文化活动生动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及精神风貌,是民俗历史的记载、大众文化的标本与社会生态的浓缩表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节俗文化都担负着文化传承、凝聚民心、道德宣扬及伦理教化的重任,和谐社区的构建离不开节俗文化的参与与支撑。

二、社区软实力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轨加快使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我国的社区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建设和发展步伐也随之加速。如今,城市社区建设在硬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1.传统社区的减少与新型社区的骤增,给社区的服务管理增加了双重压力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城镇化运动,使城市传统社区逐渐减少,新建社区日益增加。比较传统老社区,新建社区有如下特点:(1)规模大。以百步亭社区为例,作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它占地3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12万,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城镇的常住人口。这对于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2)人员结构复杂。传统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居户都是相交几代的老街坊,亲缘与地缘关系单一,相互之间的利益关联度高、群体意识浓厚、矛盾纠纷较少。现在新建社区的入住人员来自各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职业类别等均存在较大差异,人与人之间陌生且疏离,没有认同感,和谐共处相对比较困难。(3)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现代社区规模大、人员结构复杂,再加上居民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日益深化、精化,社区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日渐加大。是建设一个个“钢铁丛林”,还是建设具备一定管理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和谐社区,这是需要各级政府和社区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2.利益格局的多元与思想观念的裂变,对社区的精神内聚力提出严峻考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主体的多元与利益关系的失衡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裂变,“经济人”越来越多,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受此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协作意识、奉献精神等具有内聚力的价值观念明显弱化。同时,非诚实劳动致富、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官员贪污腐化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反映到社区里,就是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业主与物业的矛盾越来越多,这些都给社区工作带来困扰。社区建设靠什么来凝聚人心?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文化建设来重构人们的价值理念。如前文所述,节俗文化便具有这种功能。3.信息传递的快捷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使社区人际生态缺乏亲和力随着现代社会的通讯、传媒等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手机、计算机等工具的普及,信息传递的快捷度与日俱增。积极地说,它拉近了人与世界的距离,但同时也弱化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反映到新型社区,因为居户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低、群体意识淡薄,再加上居住模式的改变及一些体制,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邻里之间“闭门锁户”、各自为政,看似相安无事,实则因为沟通渠道不畅,潜藏了矛盾且容易激化,为社区建设埋下“不和谐”的隐患。归根结底,信息传递的快捷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使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者之间、楼栋与楼栋、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机械,缺少人情味。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其核心价值理念“和”为主导来开展社区工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三、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纳入节俗文化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心,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依托。由此推论,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基,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社区。不管是从节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还是从节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社会功能出发,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纳入节俗文化活动都是可行的。1.节俗文化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广义地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内在精神的核心驱动,具体到社区,文化凝聚力的强弱、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转。究其实质,文化认同的落脚点在于一些共享的文化符号。新型社区居民没有共享的亲缘、业缘与地缘特征,但节俗文化是一种共享文化,春节的团年饭、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大众共享的节日文化符号,可以唤起社区居民共同的民俗情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百步亭社区就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以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百步亭社区分别在2008年与2011年春节举办了“千家宴”与“万家宴”活动,就是借用“团年饭”这个节俗符号团结民众,凝聚人心;还连续几年围绕“粽子”与“月饼”这样的民俗题材,在端午节与中秋节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把整个社区融合成一个大家庭,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欢乐与温暖。一个共同体到底有多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取决于他们到底有多少认同的文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众多新型社区居民而言,节俗文化的号召力是最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节俗文化就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2.节俗文化为社区公共活动提供时域与场域和谐社区构建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一种和谐的社区交际生态。普遍认同率高、居民反响热烈的各类节俗文化活动,是社区公共活动的最佳依托。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从传统的节令、节气,到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各种节庆活动,共有500多个节日。如此说来,我们俗称的“一年百节”,可谓名副其实,这为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域保证。另外,传统的节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彩,需要群体的广泛参与、身体力行,这种良好的群众基础,像纽带一样把社区居民联结在一起,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亲和力。有了充足的时域保证与场域空间,如能在此基础上再糅合进现代传媒的相关手段,为社区居民的群体活动“摇旗呐喊”,居民的参与度更会大幅提升。在百步亭社区自己的专属网页上,有10个社区热词,其中有4个都是来自群众的声音:“幸福总动员”、“社区QQ群”、“居民议事厅”和“小总理信箱”。由是观之,10余年来,百步亭社区之所以在全国数万个社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社区文明的标杆,获得100余个国际、部级奖项,与社区居民的全力支持息息相关。3.节俗文化有道德宣扬与伦理教化的驱动力在常规道德教化途径显效渐微的今天,通过弘扬传统节俗文化来促进社区的和谐,可谓是一种高效且易于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百步亭社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借助节俗文化道德教化的力量来推进社区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城乡结合部12万人的大社区里,家家祥和,社区安宁,环境优雅,10余年来无一户被盗,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交通事故,无一起火灾,使各地慕名来参观的人为之惊叹。据社区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王波说,10余年来他们以为居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化、规范化,并融入到各种社区文化活动里去,使之成为社区居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以节俗文化活动推促和谐社区构建的路径思考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5

关键词:类书;地方民俗资料;民俗考究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07-02

一、《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概说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是一部专科性民俗资料的类书,它专门汇集地方志中的民俗资料,所辑地方志绝大多数为1949年以前所纂,每种志书注明卷数及版本年代,下分“礼仪”“岁时”“信仰”“生活”“民间文艺”“民间语言”等类目。本书由丁世良、赵放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分东北卷、华北卷、西北卷、中南卷、西南卷、华东卷六卷,共十册。

这些民族资料的编选力求保持了地方志文献记载的原貌,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编选中会有不同程度地留露出编纂者个人积极或消极的意识的现象,但总体上保持了该地区民俗资料的原貌。同时,这部书为便于读者查阅原书,各地方志与现在行政区划对应关系基本上按《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排列方式进行编排,只是其中的个别处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1]。

二、同地区和不同地区民俗考究

何为“民俗”?研究民俗,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民俗的含义,对民俗这一概念有所界定。《说文解字》解作:“俗,习也。”《汉书・地理志》说:“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2]可见民俗的基本特点是地域性很强,同时也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尤其是下层民众相沿成习的行为习惯。所以可以这样理解民俗: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中广大民众所创造、沿袭的生活文化习惯,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世代相传、相沿袭的行为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生活习惯。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久而漫长的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区别他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的民俗。

如果要了解和认识某个地区的民族,最佳的途径就是先了解其民风民俗。看一看这个地区人民的吃、穿、住、行;看一看这个地区人民的工农商的经营方式;看一看这一地区人民的节日信仰等等。各地民俗正像一部电影,向不同于自己生活区域的世界各民族展示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风姿。正如《中华全国风俗志》所说:“盖风俗乃历史产物,乡间习俗,皆有渊源,一事一物,俱关文化,故能知古今风俗,即为知中国一切。”[3]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关于新乡县的记载采用了两个版本:一是《新乡县志》(清 乾隆十二年刻本 三四十卷);一是《新乡县续志》(民国十二年刻本 六卷)。

(一)同一地区不同时期风俗考究

从《新乡县志》和《新乡县续志》两个不同的版本出发,可以比较新乡县不同时期的礼仪民俗和岁时民俗,从中可以探究民风民俗的变迁,以考察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期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1.记录条目

《新乡县续志》中的内容明显较《新乡县志》繁富,而且较为详尽。同时,其记载的方式、语气较为接近现代书面语,较容易理解阅读,也更接近现代人的风俗习惯。

因为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因此可以从后一版本的记载情况去考证前一版本的记载情况。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其民风民俗必然会受到影响,民国十二年刻本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的有关民俗的记载明显较乾隆十二年刻本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民俗记载详细,其中不乏不同之处,这样就可以研究新乡县不同时期的的不同风俗了。

《新乡县志》与《新乡县续志》两个版本最大的不同是在都记录了“礼仪民俗”“岁时民俗”的同时,后者多出了“生活民俗”“信仰民俗”两大条目。

虽然仅多了两大条目,但从“生活民俗”的衣饰以及“信仰民俗”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考察新乡县地区的生活习惯、生活信仰。关于信仰的问题,民间信仰的对象纷繁复杂,有关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也有纯粹出于人们头脑想象的。民间尤其对神敬重有加,这些神有的来自宗教,如观音、佛祖等;有的来自古代神话,如“灶神”“财神”等等,当然并不排除自己的祖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种禁忌,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俗,研究这种信仰可以了解当地的环境、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崇拜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对其民族精神、原始宗教观念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分类内容

《新乡县续志》对内容的记载较为全面和详尽,如“礼仪民俗”中,不仅有《新乡县志》记载的婚礼、丧礼、祭礼,且对相关记载增加了更为详尽的叙述,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同时还增加了生育、宴会方面的记载,每一步骤的记录都很详实,读后很容易就了解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性以及处世方式。

(二)不同地区风俗考究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了全国各地区的有关民俗,因此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民俗礼仪风气,考察二者异同的同时,也可以探究两地区民俗的形成背景及其原因。

有关河南省民俗记载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里的中南卷,内容十分详实,其中包括新乡县的“礼仪”和“岁时民俗”的县志和续县志。而山东省莘县和新乡县毗邻,这样通过两地区民俗的相关比较考探两地区的民风民俗的同异。无疑,两个相毗邻的地区民间风俗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莘县和新乡县虽然隶属于不同省份,但因相距较近,其风俗彼此相互影响。

1.生育礼仪方面

如《新乡县续志》“民俗礼仪”中有关生育的记载:“初生男女,三日报喜,抬礼盒用米面、鸡酒之类,男用雄鸡,女用雌鸡;母家但受酒,余物各添少许,鸡之雄者配以雌,雌者配以雄,仍令抬回,亦有牵羊者,须舔配一羊,否则折羊钱。越五日,母家备礼叩喜,男家择吉请酒,谓之‘吃面’。母家赠小儿以首饰、衣物之类,厚薄不等,亲友亦以鸡酒致贺。弥月后,母家来接女回,谓之‘住满月’。”

这段记载与莘县现今当地的生育习俗几乎完全一样。在莘县当地,孩子刚出生的第三日也要报喜,正中午时大放鞭炮,以煮熟的五碗面条请长辈祭祖,其中两碗“送奶奶面”摆在床前,然后烧香焚纸,磕头祷告求神祖保佑大人小孩平安健康。同时也要给同族近家送喜面,近家则以鸡蛋、红糖等贺之,一般总是按照男单女双的规矩。最重要的是给产妇娘家报喜,这是生育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喜的重要内容。通常是在第三天由女婿和同族长辈亲自带着红鸡蛋等去报喜,母家相应回敬之。第五日是最热闹的日子(也有九日、十二日的),这一天叫做“送粥米”,也叫“送祝米”、“送米”、“吃面”等[4],称谓不同而已。这一天男女双方家的亲朋好友都携礼前来祝贺。尤其是产妇娘家更要讲究,姥姥要携带婴儿的衣帽、鞋袜、玩具、童车、童床以及鸡蛋、红糖、米面、挂面等前来贺喜,同时姥姥还要给婴儿一些“见面礼”,称为“看钱”。临走时男方家要回些红鸡蛋、糖等礼品以示谢意。这一日也是男方家请吃酒宴的日子,众亲友汇聚一堂,甚是热闹,女方娘家人是贵宾,婴儿的父亲、爷爷要给产妇娘家人敬酒。到了第七日,要在大门外栓一红布,以谢绝任何亲友街坊的拜访,寓意是谢绝来客以免孩子被看丑(可能有迷信的意味)。满月后,母家要接女儿和宝宝回娘家,叫“住满月”。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生育礼仪方面莘县和新乡县几乎一致,只是省却了向娘家报喜中的鸡、羊等较为繁琐不便的礼仪。

2.岁时民俗方面

除了“礼仪民俗”方面的相似性,在“岁时民俗”各方面也保留了先辈的习俗。如《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记载的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的习俗。

如“正月”的记载:“元旦”,五更起祭神、祭祖,爆竹之声远近无间,天明方止。食饺子,无贫富老女皆更新衣。亲族朋友交相拜贺,所至皆款以酒食,上元节后始渐疏。……初五日,曰“破五”,此日不准剪破衣物。

“十二月”的记载:八日,杂米菽诸国为粥,谓之“腊八粥”。二十三日,“祭灶”。二十四日,扫梁栋间尘。……“除夕”,易门神,换春联,互馈年礼,辞岁。夜食饺子,谓之“填坑”,有“守岁”者彻夜不眠。

综上所述,莘县和新乡县两地区的生育和岁时风俗习惯几乎一致。从当今的风俗可以佐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同时,文献的记载也可以使后人更全面地深入了解风俗的变迁,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意义重大。

三、民俗资料考究的当代意义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对了解各地方、各民族的民风民俗,进行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将会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编纂新的地方志和促进移风易俗,研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相关课题,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区域特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和人民智慧的体现形式。因此应大力加强民俗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特别是民间文化的发掘、研究,这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历史的长河,齐鲁大地的区域文化以纯真质朴而又充满活力的方式迅速崛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这些特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精神、辛勤劳动、卓越智慧的结晶和体现。深入挖掘,认真研究这些文化遗产,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实现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发掘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巨大。同时,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强省、强国。

――――――――――

参考文献:

〔1〕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Z].北京:书目出版社,1991.1.

〔2〕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58.

〔3〕胡朴安.插图本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1.

〔4〕朱正昌.礼仪[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38.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6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4.导人绿色环球21,建立国际管理体系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7

关键词:民俗符号;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应用

1 民俗符号与旅游形象系统设计范畴界定

1.1 民俗符号范畴界定

符号是一种以具体表达抽象,以简单表示复杂的视觉形象。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媒介,也是信息外在的物质载体和形式。它承载一定的内容和意义,常用来代表一定事物,不但是我们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基础保障,也是我们认知活动的途径与手段。

民俗符号是指用设计的思维、方法提炼出来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域的特色事物或称谓的视觉形象。例如在器物上,可以提炼民俗符号的地域产品包括景德镇的青花瓷、天津泥人张彩塑、南通的蓝印花布等。民俗符号来自特定区域、特定的民俗风情、特定的地产资源、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所代表的不是单一事物,而是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更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

1.2 旅游形象系统设计的范畴界定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把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内容归纳为:以空间景观为主的环境形象设计;以标志与传播媒介为主的视觉识别符号设计;以活动演出为主的动态化的形象宣传设计;以特色礼品、纪念品、展览为主的记忆推广设计。新形势下,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不仅是市场经济下地方发展的一种新需求,同时也是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竞争工具与战略武器。

1.3 民俗符号对旅游形象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塑造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如上海的时尚之都、三亚的休闲之都、青岛的帆船之都等,这些旅游形象的定位都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特色人文历史的概括之上,因为缺少具体化视觉传播符号而显得空洞。而民俗符号是人们审美发展的印迹与造物精神的缩影,它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宗教及历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民俗符号与人们生活距离更为接近。将民俗符号应用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既是当今文化产业视域下对地域文化开发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对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更是增强地方旅游形象鲜明性、识别力、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2 如何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民俗符号

2.1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基础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要有一定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包括物质静态层面和影像动态层面两部分。依托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及相关建筑工程媒介载体属于静态层面的。基础公共设施体系建设包括景观路段、公园广场、标志性街区建设等。民俗符号在这部分领域应用主要表现在导视系统设计,在精品文化设施项目上积极探索民俗符号在导视系统中的应用,例如“三馆两场”建设、长白山博物馆建设、长白山东北亚植物园项目建设等。在文化创意宣传层面上,积极探索美术、文学、表演、摄影等门类中民俗符号的应用。

2.2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长白山目前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体收入的比重大约在2.1%左右,旅游特色纪念品开发已成为长白山旅游发展中相对滞后的一部分。例如实地考察发现长白山西坡有一家名为中国民俗文化饰品商店,里面销售的花布缝制的小东北虎、山核桃拼的花瓶及用养殖梅花鹿毛皮制作梅花鹿模型都很有地域特色。但是这些旅游商品没有品牌设计,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品相比较,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钥匙扣,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韩国汉城的小腰鼓,我国湖笔等,长白山旅游商品存在不足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市场。

2.3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

民俗符号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应用主要可以从地域性、文化性、环保性角度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存在没有文化内涵,华而不实的浪费现象,例如长白山的土特产品人参,现有的该产品包装都是从保护功能角度出发的木盒,而且人参使用之后其包装只能作为垃圾处理掉。基于这类现有产品包装的问题,同时考虑旅游商品的独特文化性,需从新设计方案,设计出发点围绕挖掘长白山已有的天然材料,结合环保、人性的理念为长白山的旅游商品做包装。在装饰上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例如传说故事中的人参娃娃、萨满图腾、长白山满族剪纸等,这样旅游者购买回去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文化。

3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研究重要意义

3.1 具有重要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索意义

将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精炼为一种视觉符号应用到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当中去,对民俗符号挖掘、整理、应用这些实践环节,既是对以往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继承,也是对其研究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对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应用研究,将对我们重新认识发展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奠定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

3.2 完善旅游形象设计中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体系

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应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间地域特色艺术资源挖掘、整理、提炼,另一部分是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两个部分都是在旅游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是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民间文化元素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它不仅补充和完善城市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方法,同时使其研究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3 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塑造民族品牌文化

民俗符号可提炼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绘画、建筑、剪纸、皮影等,还包括传统习俗、工艺、节庆等非物质形态遗产。民俗符号在地方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有的的内容上提炼,再创造新的视觉元素,再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采用设计的语言融入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当中。通过旅游形象系统设计,成为区域间可以传播交流的视觉符号,这种符号对宣传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目前旅游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外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长白山旅游发展来说在原有自然优势基础上进行旅游形象设计是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媒介,探讨如何构建长白民俗符号并将其融入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去,对彰显长白山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长白山品牌形象,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旅游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篇8

关键词 地方文献;旅游产业;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6610(2005)03—0084—03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它是借助于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旅游产品,实施旅游服务来完成和实现的。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区域文化。不同的区域会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区域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因素,沉淀于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之中,成为一个区域强有力的粘合剂与内聚力。

所谓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实际上指的就是对于区域文化的开发,使其转化为能被旅游者接受的旅游产品或商品。地方文献恰好是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包括文字、图象和实物),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直接的信息支持。

1 地方文献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信息支持和旅游产品支持

1.1 史料支持

地方文献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自然、地理等的综合记录和反映,其最大的特点是文献内容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因而被誉为“一方文化之全史”。所谓地域性,实际指的就是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对于这种差异,文学大师林语堂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南方与北方的中国人,被文化纽带连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不亚于地中海人与北欧日尔曼人的区别。”(《吾土吾民》)

不同地域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习俗构筑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可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不同地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会从多方面影响着内部成员的生活方式,以至规定了该地域文化的特征,使文化在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多元化进一步明显。而这种多元化的区域文化,正是靠着地方文献得以保留和延续的。以天津多元化的建筑为例(史料记载),天津北靠燕山,东临渤海,海河的五大水系蜿蜒汇合于此。天然的地理位置,恰好为“通商口岸”提供了天然的保障,加之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津城成为诸列强的“涉猎”目标,顺理成章,于是被蚕食、被分割后的津城,欧化、日化等多形式的建筑(异域建筑)便凸现了出来。而华夏大地的老百姓,由于深受教育鼻祖孑L子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与同源同构的教化数千年,追求的是一种平稳、和谐、均衡、对称的意识观念,这种意识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且渗透到了他们生存思维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三合院、四合院的民居建筑。

异域建筑的拔地而起与四合院民居的代代延续,共同构成了天津多元化的建筑特色,这种独特的建筑特色,正为津城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空前的商机,更为津城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支持。

1.2 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支持

地方文献涵概了区域名人传记、饮食习惯、建筑风格、遗风习俗甚至于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品、艺术藏品、民间仪式等等诸多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名称虽然相同,但内涵却相异。以园林文化为例,北京因辽、宋、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此,皇亲国戚聚众,因而形成了以规模宏大,装饰豪华为特点的皇家园林文化;而在江南园林文化中多以私家为主,其特点是以巧美秀雅,小中见大的风格取胜,体现了浓重的书卷之气。翻开不同地域的文献史料,你会发现每一区域的历史、文学、文字、地理、宗教、科学、建筑、园林、书法、绘画、民俗、掌故. . 都是那样的丰富、厚重,差异又是那样之巨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美,才蕴含其中。价值,才得以体现,也才最具有吸引开发者的魅力。以我区为例,利用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了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如鼓楼是我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O5年),经开发后现已成为一条极富特色的旅游商贸一条街,该街集旅游、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游客,为区域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再有依据民俗文化的实物典范—— 天后宫,我区还开发出了系列旅游产品,如民俗文化博览周(包括民间花会表演、民俗陈列、民族民间文艺演出、民间体育表演、民间歌舞、传统戏曲)、广场艺术节(以南开民间艺术为主,对传统的民间花会进行改造和创新)、传统文化庙会(包括绝活表演、泥塑、剪纸、内画、刻瓷等各项民间艺术活动);另外以区域民间工艺美术为核心,围绕着民俗文化开发的“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刘海风葫芦”、“天津剪纸”和“砖刻刘”砖雕等民俗系列产品,也深受欢迎。正是由于像上述诸多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产品,才使我区的旅游业发展日趋繁荣。

1.3 文化内涵支持

地方文献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实物的,均在传承着不同区域永恒不变的文化脉络,演义着不同民族的沧桑岁月,诠释着自然景观化的过程。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规范、习惯定势、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区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大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小到民俗文化、烹饪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井文化..这些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被记录和保留了下来,成为多元化、多形式的地方文献,从而构成了丰富而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比如翻开我区方志诸文献资料,就如同打开一部区域文化史,这里保留下来了众多的历史遗址和像义和团“坎”字总坛口、聂公碑址等历史纪念地,仅文物就21件之多。在某一段时期内,我区的民俗文化占主导地位,民俗文化为主文化的同时,亚文化还有商业文化(仅百年老字号的店铺就包括了‘正兴德茶庄、祥德斋糕点店、一品香糕点店、四远香糕点店、文兰堂刻字店等)、民间工艺文化(“泥人张”塑彩、“风筝魏”风筝、“刘海风”风筝、天津剪纸—— 吊钱儿、“砖刻刘”雕砖)、教育文化(历史悠久的南开中学、中山中学、中营小学),如果考察一下从明至今的南开文化遗存、历史线索还有建筑文化、市井文化、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民间信仰文化、服饰文化、家族文化等等,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主文化、亚文化均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 地方文献在区域经济增长价值链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作为区域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其本身不仅具有“核心内涵”的能量效应(即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以我区为例,依据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出的各大景区景点,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了八十余万游客,门票收入九十余万元),“外延辐射”,周边

效应(即通过拉动旅游业影响并带动区域其它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地产业、金融邮电业、外贸轻纺业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对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如促进货币回笼、扩大就业等)也发挥了积极的隐性效应。总之,地方文献在区域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区级公共图书馆,应很好地利用这种宝贵资源,为区域经济服务。 3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中,地方文献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由于经费不足,影响了地方文献的总量入藏;由于征集渠道不通,影响了地方文献种类的入藏。入藏量少,种类不全,是当前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由于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专业人员不多,文献信息的二次加工效率低,使社会对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产生质疑和信任危机,对此建议:

3.I 加强与区政府信息沟通,获取区财政的鼎力支持

区政府是全区的领导核心,统筹全区的一切工作,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和协调性,通过与区领导的信息沟通,便于区领导对图书馆的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确保购书经费的足额到位。如此可有效地改善区域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比例,突出和扩大地方文献的入藏量。

3.2 拓宽地方文献的征集渠道,确保其入藏量的完整性,系统性

在区政府的协调下,区域图书馆与区域内的文献生产机构,如区史志办、区建委地名办、区政协组织等,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呈缴关系,确保地方文献入藏的连续性,完整性。

关于征集地方文献,各区域均有相对稳定的文献生产机构,每年均有多部地方文献产生,存在可征集的物质基础。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民俗研究正在成为热门学科倍受关注,特别是一些新老民俗专家、年青学者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涌现,使以研究某一区域的民俗文献数量激增。以民俗专家冯骥才为例,近年来就有《抢救老街》、《小洋楼风情—— 公共建筑》、《小洋楼风情—— 民居建筑》等多部专著问世。还有《天津卫掌故》、《天津皇会》、《话说故依街》、《天津老城忆旧》、《天津天后宫》等研究天津民俗风情的专著。也相继问世。这些独具天津浓厚乡土特色的文献资料,均为地方文献的征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支持。

3.3 整合区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区域地方文献保障体系

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集中了区域内的主要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既包括实物文献,如博物馆的风俗遗存,古迹遗物,又包括图书馆、档案馆的纸质载体、多媒载体,如文字图书、光盘、磁带等。在区政府的参与、协调下,三家资源如能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互通各自馆藏信息,协调各自采购计划,找准服务客体,那么就能实现区域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建立牢固的地方文献保障体系。

三家联合存在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认为文化资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内文化资源内容的选择是相互依赖的,三家联合可促进信息的正确流向。

三家联合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均为区域内的文化资源集散地,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主要分散在上述三家,只是它们收集、保管、传播文献的形式略有不同,即分别以文献和实物为主,无论是哪一种的文献载体,只有被使用者利用,其文献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三家面对共同的用户群体,都在设法为用户提供属于本部门的文化资源服务。

总之,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家是有合作基础的,三家的资源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资源中心,共同承担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责任。

3.4 增加具有综合知识结构专业人员的投入,深化地方文献开发。

人才的梯度化、多元化是保证地方文献开发质量的前提。梯度化是纵向所指专业人员整体的知识层次,包括职称和学历的高、中、低。多元化是横向所指专业人员整体的知识结构,包括单一学科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做到人才合理使用,既不会使高级人才浪费,又不会使初级人才无用武之地。

深化二次文献的开发,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使用研究型人才,因为他们的加盟才是确保二次文献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月娥西部地方文献与旅游产业的开发 图书情报工作.2003,(5).

(2)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山东:青岛出版社.2001.

(5)天津市南开区史志办公室.天津市南开区史志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i998.

(6)刘家真.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资源整合初探、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

(7)数据来源于南开文化网站:WWW.TJNK.gov.cn.2004一10

(丁清英 女,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上一篇:区域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预防校园欺凌处置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