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6 17:34:22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摄影旅游;概念;意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68-03

随着产品竞争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品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增减改变。传统的旅游产品以观光游览为主,形式单一,格式化严重,吸引力逐渐减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阅历得到丰富、需求层次得到升华,传统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旅游市场细分、体验时代的到来,需要设计、开发具有参与性、综合性、差别化的新型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特种旅游产品,摄影旅游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

1 摄影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1 摄影旅游的概念

关于摄影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吴必虎(2001)认为,摄影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旅行,并拍摄自己作品的旅游方式[1]。摄影与旅游,相伴而生,相得益彰。摄影与旅游之间的密切联系来源于两者的依托对象是同一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2]。在讨论摄影旅游的概念时,必须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突出特色,同时应该区分“摄影旅游”与“旅游摄影”的区别,即“摄影”与“旅游”在旅游目的的确定和旅游过程中孰轻孰重的关系。摄影旅游是一种以摄影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没有摄影的目的即没有旅游过程的实现,摄影的地点与对象也不仅限于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而旅游摄影的目的是旅游,并且是唯一的目的,摄影是伴随旅游而产生的。旅游,可以说是因地域与文化上的距离感而引发的一种对美的诉求;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是人们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影像讨论[3]。而旅游过程中拍摄到的图片就成为旅游体验交流的最佳共通语言。

1.2 摄影旅游的特点

摄影旅游属于特色旅游产品或专项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参与性强,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每位摄影旅游者都可以在旅游过程中亲身体验采点、选择角度、调整设备、收获照片等的喜悦;第二,富有文化内涵,这也是摄影旅游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基础。通过镜头,可以观察社会变迁,体会历史沉淀,体验民俗风情;第三,专业性明显。旅游者需具备一定的摄影素养,才能充分体验摄影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人员只有了解摄影,才能科学发展摄影旅游;第四,综合性突出。摄影旅游易与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专业教学和与其他旅游方式结合。此外,摄影旅游还具备无淡旺季之分,安全性高,成本较低,辅助科学考察等特点。

1.3 摄影旅游的分类

根据旅游组织方式不同,摄影旅游可分为散客摄影旅游、团体摄影旅游和活动性摄影旅游;根据摄影主题不同,则可细分为热带风光摄影旅游、野生动植物摄影旅游、同乡会―祭祖摄影旅游、红色摄影旅游、山水摄影旅游、文化摄影旅游等等。

散客摄影旅游,或称自助摄影旅游,是由摄影旅游者自行安排行程,零星现付各项费用的旅游形式。其优点是灵活自由,选择性强,便于独立进行摄影作品的创作。但是价格相对昂贵,安全性不如团体摄影旅游高。散客摄影旅游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依靠旅行社,也不意味着只能是单个摄影旅游者,现在多是家庭或朋友结伴出游,商量决定旅游日程、线路等,然后再寻求旅行社关于机票、旅馆等的帮助。我国规定散客旅游的人数为9人以下,摄影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亦应遵从此规定。

团体摄影旅游,或称集体摄影旅游,一种形式是完全依托旅游经营部门,摄影旅游者按其相关服务项目作出出游抉择;另一种形式是由旅游类网站、摄影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团体或旅游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的摄影旅游,其行程可集体商讨,或事先规定好,然后报名参加。优点是日程、线路、住宿、参观节目均按计划进行,收费比单独出游低,安全性高,行程针对性强,便于摄影技术与经验的交流。缺点是自由度较低,灵活性较弱。

活动性摄影旅游主要是指在摄影旅游地开展摄影节、摄影赛事的旅游。由主办方在摄影旅游地安排摄影节、摄影比赛相关准备,摄影旅游者以散客、集体报名参加或摄影爱好者组织的方式参加的一种旅游。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有约400个各类摄影比赛,平均每天1.09 个,更有业内人士估计每年粉墨登场的各类影展影赛在千次以上。目前,活动性摄影旅游正在以蒸蒸日上的趋势快速发展。

2 发展摄影旅游的意义

2.1 吸引海内外摄影人的视线,为发展摄影旅游的旅游地带来丰富的客源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摄影爱好者的数量迅速增长。摄影旅游地通过设计、开发摄影旅游项目,吸引着摄影人的视线。摄影爱好者本身就是一定数量的旅游者,基数有限但其年出游次数相当可观。摄影旅游者通常结伴出游或携带家属,无形之中丰富了客源。摄影节、摄影赛事的开展,会带来一批数量可观的客源,除了众多摄影参赛者,还有主办方工作人员、媒体朋友等。此外,旅游者的亲身诉说,激发周围亲朋好友的出游欲望,产生一定的潜在客源。

2.2 摄影旅游具有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功能,有助于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塑造形象的功能。摄影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对照照片进行欣赏与回味,能够巩固摄影旅游地在心中的形象与地位;摄影旅游者向亲朋好友的介绍、摄影作品通过媒体向大众展示的过程,都是对摄影旅游地形象的初步塑造。

推广形象的功能。1996年,海外旅游者通过亲友介绍、广播电视、报刊这三种媒介了解中国旅游情况的比重是55.7%(如表1所示),“口碑+媒体报道”的传播方式与旅游者媒介的选择是一致的[4]。摄影旅游者通过向亲朋好友口头叙述旅游见闻、展示摄影作品,向周围的人群宣传了摄影旅游地形象;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刊登、转载旅游地照片,在更大范围推广了摄影旅游地形象。

照片是一种无语言、国度障碍的传播媒介,具有从抽象到具体的宣传效果,有利于扩大地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当照片塑造与宣传的某种形象符合心目中的旅游要求与期望时,潜在旅游者就会变为真正的旅游者。

通过摄影节、摄影赛事提高举办地知名度的案例很多,如法国小城蓬皮尼昂,就因举办了国际摄影节而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平遥和丽水被旅游者所熟悉更要归功于摄影节和摄影赛事的举办。

2.3 发现旅游资源,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科学规划提供基础

摄影旅游可帮助人们发现更多、更美、更珍奇的旅游资源,经典的例子就是美国最著名的黄石国家公园。在1870年和1877年,美国西部著名摄影家杰克逊曾八次随政府的地理勘探队进行勘探摄影,政府议员根据其在偏僻的黄石地区拍下的大量风光照片,于1972年决定在那里开辟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无独有偶,国内也有许多旅游地是通过摄影作品而被挖掘出来的。武陵源的“一举成名天下”,吉林雾凇岛“夜看雾,晨看挂,正午赏落花”的名声和黑龙江双峰林场“中国雪乡、雪景之源”的声誉,都是由摄影人所成就。这些地方,之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摄影人的发现与宣传促使其被开发为旅游资源,吸引了源源不断前来观光探险的游客。

摄影作品还能够为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提供直观的资料图片,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最直观的决策依据。众所周知,旅游规划的最终成果多是以图像来解说,当前的数码相机均是以JPEG格式输出,适用于AutoCAD、Photoshop和ArcGIS等图像操作软件,克服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的不足,便于旅游规划工作的开展。

2.4 促进摄影旅游地经济发展

摄影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特种旅游产品,拥有特定的接受人群。随着摄影装备行业的深开发,展览与赛事在短期内的巨大推动作用,摄影旅游将拥有更大的潜在市场,必定能促进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成长,从而有利于摄影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发展摄影旅游的成本相对较低,因为现有的各种旅游资源都可以为摄影旅游服务,这也是摄影旅游的最大特点之一。各种旅游资源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均可以通过镜头展现出来,摄影旅游的开发,等于是利用现有资源的另一种新颖方式,除了基础服务设施的投资,其他不需专门投资开发摄影旅游资源。

2.5 促进摄影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摄影旅游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上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摄影大师安塞・亚当斯,还是一位积极的环保工作者,他以建立国家公园和遗址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他所拍的美国山水、荒野景色,后来都成了美国国家公园和美国人心中的道德寓言。

其次,摄影旅游是反应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直观性媒介。全世界各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摄影活动不计其数,相关摄影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摄影爱好者发现和感知着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物濒危等现状,他们利用较高的摄影水平,将一幅幅生态环境恶化的照片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其他方式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触动,在社会范围内起到环境保护的宣传功能。

2.6 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赋予艺术气息

摄影旅游的开展,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机会,具体的、实践性强的摄影旅游项目如摄影赛事,又能提供作品创作、技术交流的平台。而摄影作品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摄影作品的传播与推广,能够供社会大众赏析,增强鉴赏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3发展摄影旅游的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摄影旅游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关于摄影旅游的理论研究较少,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没有大范围引入,发展摄影旅游缺乏理论支撑与指导。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未正式把摄影旅游引入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之中,尚未开发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宣传工作做得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摄影旅游者多以散客形式自发组织,缺乏官方指导,国外游客缺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不便于开发国际市场。

3.2 设施与服务不足

我国发展摄影旅游的设施与服务是十分欠缺的。目前,绝大多数的旅游景区都没有关于摄影采风的景点介绍,宣传资料上也毫无相关说明,更没有摄影作品的展示。摄影旅游者多是从摄影网站、摄影人之间的交流获得信息,这种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速度慢、服务效率低。同时,我国的旅游城市多数缺乏专业的摄影展览馆、摄影研究室,就连作为中国摄影之乡的丽水,在1999年举办第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展览都只能放在中山街。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至今除了提供摄影旅游线路之外,没有研究、开发出新形式的摄影旅游项目,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

3.3 未能真正融入地方经济

与摄影旅游相关的项目在设计、开发、管理、包装、宣传、投入上,缺乏长足的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例如摄影装备器材的销售、照片的处理与冲印、吸引赞助投资的摄影节与摄影基地的建设等,除了国内的平遥、丽水取得一些开拓性成绩之外,大多具有丰富摄影旅游资源的省市基本很少涉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摄影旅游若不能密切融入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去,是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的。

3.4 缺乏专业人才

旅游摄影同样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各个环节都需要配备摄影领域的专业人才。例如,旅游线路的设计需要与摄影地点、角度、光线与时间点等的选择有机结合,摄影旅游规划人员必须具备摄影相关背景知识,才能进行科学规划;管理部门也需要相关人才才能科学分析,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旅游企业的服务人员迫切需要加强摄影技术知识的学习,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摄影旅游地应该配备专门人员销售摄影耗材,提供咨询服务。

4 开发摄影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深对摄影旅游的重视程度

首先要树立发展摄影旅游的观念。政府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建立几个摄影旅游发展试点,以试点的成功经验引起各地对摄影旅游的重视;其次要科学制定摄影旅游发展规划,把摄影旅游切实作为地方旅游规划的一部分,落实到实处;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到旅游地,各司其职,打造一条完整的摄影旅游服务系统,尤其是可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发展摄影旅游的地方,需政府牵头,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摄影旅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景区方面,设计专门介绍采风景点的指路牌、摄影旅游地图等;出售、出租摄影相关耗材,方便摄影旅游者,解除其后顾之忧;摄影旅游地需修建摄影研究中心、摄影培训中心和摄影展览馆,一方面起到宣传作用,提高美誉度,另一方面,便于活动性摄影旅游项目的开展。同时规划、设计固定的场所,提供给摄影爱好者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

4.3 突出摄影旅游的特点,提高经济效益

摄影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新鲜感强,开发空间大。因此要抓住时机,适应不同时期旅游市场的需求,开发出多种主题、形式的旅游项目,“新上加新”,提高摄影旅游的附加值;同时它又是一种特种旅游产品,特色鲜明,针对性强。要专门研究其资源与市场的特点,各地方应根据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与开发,探索出独特的发展模式,提高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4.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旅游人才的竞争,应针对市场需求,加强摄影旅游人才培养。高校应补充摄影旅游相关课程,深入开展旅游知识教育,为摄影旅游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旅游管理部门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有针对性地培养摄影旅游专项负责人员,提高决策与管理水平;旅游企业应加大旅游服务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定期开展摄影旅游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03.

[2]曹扬.摄影节――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有效手段――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5,(4):125-127.

[3]刘丹萍.旅游者、摄影节(比赛)与目的地营销――某旅游地案例定性分析[J].旅游学刊,2004,(4):57-63.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影视旅游;原因;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

1 影视旅游的概念

影视旅游,是又一种新兴的主题旅游方式,是一种影视制作与单纯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旅游产品项目。在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定义是把影视旅游称为“电影引致旅游”,即是在电影或电视里出现的某一场所对观众产生了吸引力或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吸引游客到影视拍摄地的旅游活动。

当前,学术界对影视旅游的定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视旅游包含的对象可以是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以及任何与影视相关的活动;而狭义的影视旅游一般是指影视拍摄基地或影视外景地因为吸引游客而引发的旅游活动。

2 我国影视旅游的形成原因

2.1 影视剧拍摄过程对游客产生吸引

好的影视作品能使游客对影视拍摄地产生兴趣,增强游客对拍摄地的求知欲,促使游客前往旅游。影视旅游就是对镜头里拍摄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专门宣传和线路设计,从而推动电影电视观众转化为现实的游客。电影电视的制作坏境、制作过程以及影视剧体现的独特文化对观众产生吸引,观众也凭借实地的旅游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2.2 忠实观众的影视情结

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使得处在这个时代的人有着与时代相应的心理特征,这种社会心理决定着着他们视野的选择。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创造了新的文化,促使观众实现影视旅游的根本原因是观众与时代的契合或观众的怀旧情结,一些经典影片会唤起观众的怀旧情结。游客是为了印证、见证有意义的地方才进行影视旅游。这是观众特定的时代感和社会心理的表象,是影视旅游这种新的艺术产品与影视受众心理达成了一致,促使旅游活动形成。

2.3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

人类在经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时代之后,开始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游客认为现代旅游除观赏之外更在于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与体验。所以,游客进行影视旅游也是出于参与、体验的心理动机。

3 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影视旅游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7年,我国规划的第一座影视拍摄基地――无锡影视城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兴起。二十多年来,影视拍摄与旅游相结合,丰富了当今旅游活动的内涵,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总结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可以从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和旅游市场开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3.1 影视旅游资源发展情况

影视旅游资源主要是指有着巨大旅游吸引力的影视拍摄场地和设施。影视拍摄地主要有两种类型:影视拍摄基地和各种影视外景地。

1987年,无锡影视基地落成,中国影视旅游就此兴起。无锡基地的影视旅游活动,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显著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电影电视事业蒸蒸日上,更带动影视旅游进一步发展,浙江横店影视城、长春电影城、桂林影视城、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等一批影视城相继在全国各地建成运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影视城40多座,还有20余座正在规划建设中。

与影视城旅游同步,一些传统旅游地也在影视作品的带动下也成为热点旅游地区。山西乔家大院,自第一部电视剧《上党战役》到最新的《乔家大院》为止,已参与了四十多部影视剧的拍摄。电影《卧虎藏龙》中竹林斗剑的精彩场面令人赞叹,这场戏的外景地安徽黔县翡翠谷竹林也因此成为黄山的热门景点之一。广西省凭借电影《刘三姐》已获得四个多亿的无形资产。云南省因电影《阿诗玛》所得经济收益达到十几亿。

3.2 影视旅游市场开况

总体来说,我国的旅游市场近些年来一直是持续发展的,但其中的影视旅游市场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成长变化略有起伏,90年代是我国影视产业的一个低迷期,影视旅游市场也受到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电影界通过一系列改革,重燃了社会各界投资电影的热情。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制作空前繁荣,作品产量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广大观众则顺理成章地成为影视旅游的潜在消费者,不论是潜在旅游市场还是现实旅游市场,都有了明显的回暖及发展。

目前, 影视旅游线路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己经成为旅游线路中的新热点,影视旅游市场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横店影视城自建立以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游客接待人数年增长率高达500%。以百年老店同仁堂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宅门》也拥有大批香港观众。香港许多旅行社推出的北京游线路中,参观《大宅门》原型同仁堂也是一项旅游项目。根据韩国旅游局对中国进行的“去韩旅游意愿调查”显示, 74.9%的受访者愿意去韩国旅游,而其中近半数表示要去游览影视拍摄外景地。由此可见影视资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4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影视城重复建设多,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影视城项目建设的高额资金投入性和经营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它必须采取少而精的发展策略。但现在我国各地盲目建设的各种影视城旅游项目,大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科学规划。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良好效益,推动国内众多影视城的跟风建设。广东南海影视城、河北琢州影视城、浙江横店影视城等三十余座影视城纷纷建成。盲目的开发使得各影视城千人一面,毫无特色和竞争力,而且为吸引影视剧组来拍摄,都采用降低场地租金和门票的方式,使那些实力较弱的影视城最终退出市场。

4.2 产品开发模式单一,缺乏旅游吸引力

在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简单的等同于影视拍摄基地的开发,影视旅游的形式也简单的拘泥于传统的参观游览,其它形式的影视旅游活动非常少。而现代游客已不能再简单地从影视基地的观光功能中获得满足感,他们更加期待和注重的是旅游过程的参验性,即参观与体验相结合,在影视拍摄景点中通过一系列实际的互动体验活动,来感受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情愫。所以目前仍以观赏功能为主的影视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体验荧屏经典”的愿望。

4.3 前期规划不力,旅游功能薄弱

影视旅游是一项新型主题性旅游项目,旅游前期规划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此类项目的成败。但我国很多影视旅游项目只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开建却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指导,结果状况频出。如在开发中只重视影视拍摄设施的规划而忽略了突出旅游,或者只重视旅游而忽略影视,产生了诸如景区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混乱等问题。当前我国影视城大都只重视拍摄设施建设,忽视旅游功能的完善,使游客难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从而也限制了影视城旅游的发展。

4.4 拍摄活动管理松散,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影视拍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并搭建足够的人工设施,但在自然风景旅游地,过多的拍摄活动和临时设施建设却给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于相关部门管理松散、剧组人员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拍摄毁景”事件屡屡发生。电视剧《申雕侠侣》拍摄时,对九寨沟的神仙池景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电影《无极》在香格里拉拍摄后遗留下的临时设施也对景区环境造成了破坏。

5 关于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几点对策

5.1 发展影视产业,提高影视作品质量

影视剧作品的质量是影视旅游良好开展的文化基础。作为影视旅游的精品资源的影视产业是一种高科技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加强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和影视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将国际上先进的制作理念同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使影视作品得到质的提升。同时,政府、电视台及影视剧制作公司及演职人员也要积极合作,使影视作品质量有显著提升。

5.2 制定影视旅游行业准入标准,加大政府导向

影视旅游的运行需要巨大资本投资,又具有较高风险,因此必须获得规模经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避免我国影视拍摄基地同质竞争的局势继续恶化,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引导其从数量上向质量上的做精、做强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大面积。政府管理部门应引导我国影视旅游产业科学健康的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严谨的行业准入标准和科学完整的审核规范。

5.3 突出影视特色,以创新思维推动产品开发-

为了解决影视旅游项目的存在问题,需要用一种创新思维来开发产品:如可以让游客参演一些为他们编写的迷你剧,来满足游客想体验影视拍摄的愿望;让游客有机会与演员近距离接触,满足其追星欲求;创造研发高科技的旅游产品。横店影视城创立的互动体验式旅游项目就是业界借鉴的典范,如在其明清宫苑推出的 “皇宫游”项目及每周日举行的与明星接触的“明星见面会”, 推出“影视DV游”、“赛车自驾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和影视资源,用互动参与的理念,开发出独特的旅游产品。

5.4 加强理论研究,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学者对旅游业的理论研究较为集中 ,但却疏于研究正蓬勃发展的影视旅游,使得影视旅游的理论成果滞后于实践的需要,也因此导致了我国很多影视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多走弯路,所以加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就影视旅游的客体而言,要加强对产品开发条件、市场调研、可行性调查等课题的研究;就其消费群体而言,要着重研究游客参与此类活动的旅游动机、特征、消费方式等课题。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使得中国影视旅游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快速发展。

6 结语

本文简要概述了在中国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影视旅游更好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影视旅游涉及影视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因而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学生的能力和资料有限,本文的问题与纠纷在所难免,希望教师和专家可以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77-81.

[2]孟志军,李颖.论旅游的电视传播形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16-118.

[3]薛奕妹.经典影视作品与旅游行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6):81-87.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影视事件;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110-04

影视事件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事件,它通过举办电影节和拍摄影片的形式来捕捉拍摄地以及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影视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影视作品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潜在的吸引力,一旦旅游条件具备,观众就会到影视拍摄地游览,回忆和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经历,印证故事片断的发生地。所以说,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印象将会深远地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决策行为。众多影视事件的成功给影视拍摄地带来了知名度,影片在展示拍摄地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够挖掘拍摄地内在的文化魅力,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扩大拍摄地的知名度;而选择风景优美、久负盛名的旅游地来拍摄影视作品将无疑大大增加影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

借助影视事件的吸引力,充分把握影视事件机遇来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快速发展,理应成为值得中国一些旅游景区关注的重要发展思路。

一、影视旅游热的现象及原因

(一)正在兴起的影视旅游热

目前,国内外一些景区或城市作为影视剧外景基地或电影节举办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旅游者前往旅游参观。这些旅游目的地正借电影造势,旅游业搭着电影快车,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二)影视旅游热兴起的深层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浪潮后,将迎来体验经济的浪潮。1998年派恩二世(PineⅡ)和吉尔摩(Gilmore)全面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概念。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依托,以商品为载体,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

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认为现代旅游并不完全在于到过哪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他们寻求个性化的服务,追求灵活性,冒险性和体验性,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体验性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趋向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对旅游产品的情感需求增加,由“旁观”到“参与”,由“参观”到“体验”。

2.选择定制化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趋向于选择散客而非团体旅游,趋向于自行组装线路,而不是购买整体旅游产品。

3.从重视结果到重视旅游的过程,重视自身经历的获得和梦想的实现。

由于观众在观赏影片时会融入自己的感情,那么影视旅游还是一种异地的情感体验。这些旅游活动大多不是由旅行社事先安排,而是由观众自主选择的,比较符合体验经济消费者的需求模式。因此,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为影视旅游提供了比其他的旅游形式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影视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驱动作用

影视事件作为一种特殊节事活动,近年来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极大地增强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

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虽然拥有非常高品位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景观,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营销手段,致使资源“养在深闺无人知”,难以吸引大量的游客。而旅游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注意力经济,旅游地的知名度对旅游者而言极其重要,谁能吸引游客的眼球,谁就能获得市场。影视活动作为当今最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所在目的地的知名度,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从而可能扩大其客源市场。

(二)激活和促进所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1.对尚未开发旅游业的地区产生激活作用

许多拍摄地本是人迹罕至,默默无闻的。然而在影片导演的慧眼下,这些本不为人知的风景地,被赋予了鲜活的生机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导致潜在的游客剧增,从而使得拍摄地成为了旅游目的地。这样拍摄地作为目的地的主要吸引物,树立目的地的旅游形象,使得这些地方的原本休眠沉睡的旅游资源一举成名天下知,从而使当地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2.进一步推动知名景区旅游业跃上新台阶

当然,也有一些影视拍摄地以前就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那么,新的影视事件依据具体内容对目的地进行锦上添花的二度开发,又会重新定位目的地的形象,使得久负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借影视之势再次掀起旅游高潮。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乔家大院,在影片播出一年后,旅游人数即剧增到以前的4倍,而且,游客的层次也较以前大大丰富。

正如Getz的观点,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节事事件起到了以下几种作用:作为旅游吸引物提高目的地的吸引力;激活静态吸引物和设施;目的地旅游形象塑造;可持续性发展和替代性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的催化剂。

来源:Getz,1991,6

(三)建立和传播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影视事件是目的地塑造和宣传旅游形象的重要契机,一部大片的成功拍摄往往能引起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为目的地赢得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凭借“去看冬季恋歌、蓝色生死恋的拍摄地、看大长今生活的地方”的宣传口号,韩国为旅游者准备了多架包机及万吨级海上豪华游轮,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

(四)影视事件对目的地营销的整体驱动

电影电视是旅游营销宣传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旅游景区当地的文化、历史、宗教、民族、民俗以及自然资源等宣传,有着重要的作用,堪称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心剂。

影视事件对目的地营销在整体上存在驱动作用。影视节庆、精彩影视节目及各种影视活动产生的驱动力构成影视事件对目的地营销的整体驱动力量。观众因为影视事件而关注举办地,除一部分无视者外,其中有一部分因为过多地关注影视事件而发展成为旅游者;更有甚者一部分人成为影视或所涉及人员的影迷。著名音乐人约

翰・列侬曾经说过,披头士比耶稣还受欢迎。崇拜名人、明星的“影迷效应”会促使影迷们跟着他们的偶像的足迹踏遍山山水水。这也为旅游产品提供了大量的购买者,所以旅游目的地理所当然地在借助影视事件的同时赢得了广大影迷的支持,获得可观的销售收入。旅游者和“影迷”们进一步带动周围的熟人前往旅游目的地。

根据系统动力学及上述分析,结合影视事件的特殊性质,认为影视事件是对目的地旅游营销的动力机制。

三、旅游目的地对影视事件机遇的把握模式

事实上,大多数旅游目的地,无论有名与否,都

处于被选择的地位。其一是因为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心内在发现不足;其二是旅游目的地外在市场信息往往不够充分,缺乏主动推销观念。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心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自身的魅力,把握举办影视事件的机会,从而达到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旅游目的地如何把握影视事件机遇,根据拍摄地和目的地的关系,这里作如下探讨。

1.非重叠模式

多数情况下的影视拍摄地并不是旅游目的地,我们把这种情况下拍摄地和目的地的关系称为非重叠关系,此类影视拍摄地对影视事件机遇的把握模式称为非重叠模式。

这种把握模式,更多表现为旅游目的地主动地去把握影视事件机遇。所谓“家有梧桐树才会迎来金风凰”,某些地区是存在自身优势的,但各种因素所致,这些地区尚未成为旅游目的地。在影片导演的慧眼下,这些本不为人知的风景地,作为情节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生活的环境,被赋予了鲜活的生机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也产生了。此时,相关部门应主动通过情报和信息的收集来了解影视事件的特征,在影视事件所带来的宣传效应下,进一步提升目的地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满足旅游业发展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的要求,甚至还应主动为新的影视事件的到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重叠模式

如果影片的拍摄地以前就是旅游目的地,那么我们称拍摄地与目的地的关系为重叠关系,此类影视拍摄地对影视事件机遇的把握模式称为重叠模式。

这种把握模式着眼点在于抓住影视事件给目的地带来的新视角。事实上,这类地区举办影视事件几率往往都较大。目的地或景点多已具有自身的旅游形象和一定的知名度,此时把握影视事件机遇,其实就是依据影视事件具体内容对自身进行二度开发,重新定位目的地形象,就非常有可能使得久负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景点借势产生新的旅游热点,再掀旅游高潮。

四、影视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

在影视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影视旅游良性互动,旅游靠影视的魅力大赚其钱,影视通过旅游得以推广促销、提升票房。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之下,电影与旅游在中国的牵手还处在只是勾勾手指的阶段,一部电影火了,随后至多只是“电影+影视城的简单商业开发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70%的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约有1700多家企业无望收回成本,更有2500亿元巨资被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套牢。这里就影视城和影视型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问题作如下讨论。

(一)中国影视城的发展思路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陆续投入运营的影视城,成了人们游览和亲历梦想的新去处。10多年时间过去,轰轰烈烈的影视“造城运动”,已经让影视城遍地开花。1987年,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的创建,成为中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在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迅速升温的推动下,上个世纪90年代无疑成为中国影视城市场的春天。借助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优势,影视“造城运动”在空前利好的刺激下风生水起,而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则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投资建造影视城的热潮。

影视城的奥秘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场景体验,其实质是一种体验经济,是影视走向生活,梦幻与现实逐步结合的产物。因此,它更应该是一个完善的服务系统,一方面作为拍摄基地为剧组提供场地以及各种相关服务;同时又要为游客参观影视拍摄乃至适时适度参与影视表演和拍摄创造机会、提供服务。

韩国将整个釜山建为电影城,外景基地基本不收场租,租赁设备等费用也实现减半等特别优惠,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国剧组,日本、中国的剧组也纷纷前往,影视业一年带动的相关收人逾百亿韩元。在这方面,韩国模式留给我们的借鉴价值和思考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二)影视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多数情况下,旅游活动只停留在眼观耳听拍照片阶段。但是开发旅游毕竟不是作文章,不能让游客从头至尾去品一幅精深的风景画。所以,游过这些景区的人会有“精致有余,娱乐不足”的感觉,从而使得进行旅游市场开拓非常不利,有些影视城甚至走向消亡。为此,笔者认为,这些景点旅游开发应在互补性旅游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使旅游产品多样化。

1.开发“跟着影视去旅游”的特色产品

应努力实现影视剧与旅游业联姻。西安咸阳借《贞观长歌》营销唐文化旅游产品,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同步推出看《贞观长歌》,游大唐盛景2007新春唐文化主题游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和主题游览活动,打造唐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两地的旅游发展。类似的还有“看《七剑》游七剑”――七曲山、剑门关主题旅游策划,等等。

2.设计“亲临片场当演员”的主题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要想延长生命力,必须克服旅游活动只停留在眼观耳听拍照片阶段。使影视事件内涵雅之俗化,让只有演员才能体会的各项活动以各种途径方式为游客所经历,提高这些景点的旅游魅力。比如,西夏镇北堡影视城,拍了很多部电影,很多著名的导演和演员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如今,推出了游客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拍自己的电视,自己当一回明星”,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了一句口头禅“西行吧,圆你明星梦”。

3.设立影视文化展示区,开辟影视文化赏析游

电影电视文化因素与旅游消费一旦结合,便不自觉地为旅游注入了时尚、新潮的文化因子。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符合现代旅游者的旅游购物需求,跟着电影去旅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游客可以亲眼目睹自己喜欢的剧中人物生活的地方以及一些演出的技巧,大饱眼福,大长见识。原本与百姓生活很遥远的表演知识,以各种形式为百姓所接触。出售各种仿制的电影道具,演员服饰,制作精美的画册,让游人携纪念品而归以备来日“故地重游”。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4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 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平反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 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 4A 旅游景区,2006 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

[8]朱华夏:《长三角影视产业调查:主题公园后的新一轮投资热》,《华东新闻》 2004年5月12日 第七版。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电影;《指环王》;旅游业

这是一部带给无数人震撼的电影,它改编自一部让魔幻文学界叹为观止的巨著――英国的托尔金原著《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译《指环王》或《魔戒》)。电影《指环王》的成功,更是让一贯挑剔《魔戒》小说的FANS心悦诚服。3亿美元的投资,近万人参与制作,巧夺天工的道具,历时3年的拍摄历程,《魔戒三部曲》是当之无愧的好莱坞巨作。

电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和旅游的缘分,本来就是难解难分的,看电影是为了体味生活,而旅游是为了放飞生活,电影因美丽的风光而增色,风光因电影的精致而广为人知。电影文化因素与旅游资源一旦结合,便不自觉地为旅游注入了新潮的文化因子。跟着电影去旅行,电影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让电影和旅游的结合已向资本对接的深度延伸。就从《指环王》这部电影的拍摄背后,来看它的深层价值。

众所周知,电影除了为观者为观众提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之外,还吸引他们到电影的拍摄场地去旅游。旅游业界的促销人员正是看到了电影对旅游者的旅行决策的诱导作用,所以巧借电影造势,对旅游目的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以“100%纯净”为口号的新西兰,虽然风景如画,但知名度并不高,可自从《指环王》三步曲问世以来,新西兰美丽的风景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指环王3:王者归来》在第76届奥斯卡金项奖颁奖典礼上,创纪录地夺得好莱坞的11项大奖以后,更是在顷刻之间将新西兰的美好形象传播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创造了一个以电影宣传旅游的成功范例。据新西兰旅游局统计的数字,2003年新西兰接待的观光客人数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2004年1月,新西兰的游客数目比去年同期骤增11%,达到244300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指环王》系列的热映以及由此激发起人们对新西兰的浓厚兴趣。《指环王》系列影片堪称最成功的新西兰风光宣传片,它超凡的想像力和宛如仙境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片的拍摄场地遍及新西兰共150多个地方,目前这些取景地多数已成为热门旅游胜地,开始接待旅游者。曾有调查显示,每十个外国游客中就有一个声称是《指环王》把他们吸引到了新西兰。

那这部影片究竟是怎样给新西兰旅游带来了契机呢?这在影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影片中的索伦魔王所在的魔多是个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处处布满泥泞、砂石与荒漠,取景于新西兰北岛以火山地形著名的东加里罗国家公园中。在东加里罗国家公园中有两个主要的场景拍摄地,一个是“沙漠公路”,另一个则为“怀卡帕帕”’电影中弗罗多和山姆在最后一幕中所登上那座连绵不绝的山峰就是在国家公园中的滑雪圣地怀卡帕帕拍摄的。电影中的末日山脉,就是国家公园中的瑙鲁赫伊山。再有,整个威灵顿郊区也是重要的魔戒场景地,电影中如梦似幻的精灵王国──瑞文戴尔就在威灵顿以北的凯多可地区公园拍摄。虽然王国中有部分的建筑物场景是以模型制成,但是王国中和谐柔美的自然景观,依旧令人难忘。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画面,相信就是当精灵公主亚玟与神行者阿瑞刚站在绿树环绕间的小桥上,月光柔静地照着两个人的身影,亚玟对着阿瑞刚轻柔地说:“我愿意放弃精灵的身份,与你厮守一辈子,而不要孤独地长生不老。”故事情节的曲折,背景设计得美轮美奂,让观众在视觉震撼之余,更有其前往身临其境的强烈愿望。

根据相关报道,在北京上映《指环王》后不久,在给新西兰提供了宣传旅游的好时机的同时,该影片更成了北京各大旅行社开发新产品的契机。从国旅澳新部了解到,借着《指环王》三部曲最后一部《王者归来》在北京上映造成的轰动,该社马上推出了新西兰南北岛深度旅游“魔戒之旅”。这条旅游线路引入了观众感兴趣的《指环王》系列电影拍摄外景地“福斯冰河”其价格比平常的新西兰旅游高出很多。虽然这个“13天深度体验游”价格偏高,但还是吸引了很多游客,预订情况非常好。业内人士分析,电影、比赛等娱乐活动会让受众对某地点产生旅游期待,结合热门的文娱活动进行深度旅游和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将会成为旅行社开发新产品的趋势之一。

可见,电影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部电影可以让一个无名之地瞬间名震海内外,这不是传说。《刘三姐》成就“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乔家大院因《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名声大噪;《少林寺》使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蜂拥而至。电影又会对影视基地的旅游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迪斯尼的电影发展模式和电影节作为一种节事活动对于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法国戛纳电影节,戛纳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最初是靠旅游业先带动电影节的发展,现在已经打造成为一个具有60年历史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反过来很好的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每年电影节前后两个月便是戛纳的旅游高峰期。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电影本身的传播、交流和研究也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考察和交流,这些都有利于电影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对人文旅游资源及自然旅游资源也起着保护和修缮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电影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电影外景拍摄地及影视城参观游览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更成为传播电影美的要素,这些影响现代人们的生活,丰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娱乐休闲生活,这也是电影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总而言之,电影并非是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电影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与更多的行业发生交叉,如何能够发挥电影本身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它的深层价值,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电影的发展,都决定了电影行业长远的发展方向,通过一部电影,引发更多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6

影视作品凭借自身强大的宣传及娱乐功能在传播某种文化的同时把建立这种文化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加以推介,使潜在的旅游者产生强烈的旅游动机。以影视作品为依托形成了影视旅游,影视与旅游都是一种时尚,影视与旅游的结合更是一种时尚。

一、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影响

(一)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最佳宣传方式

影视作品通过自然画面的吸引和人文信息的传递对影视旅游目的地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果,从影视作品拍摄的一开始就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宣传效果,使潜在的旅游者知道并了解到曾经不熟知的地方,吸引人们到影视拍摄地一睹芳容。并且影视作品可以对影视旅游目的地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的展示,影视作品不单单是自然风光的吸引,更是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当地的人文气息,似曾相识的回忆以及画面所产生的好奇心吸引着旅游者。影视作品的大力宣传使影视产业逐渐深入到旅游业中来,影视作品在激发人们旅游动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为许多旅游地带来了商业契机,使传统的旅游目的地重新焕发活力。有的地区甚至从默默无闻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例如位于江西新余的仙女湖景区因为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仙女湖》的热播而意外走红,很多观众观看过后从网上搜索有关仙女湖的传说,大批“朝圣”的观众和游客蜂拥前往仙女湖景区,景区内湖上泛舟等游乐项目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影视作品的宣传下不但提高影视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更为影视旅游目的地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促进影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影视作品播出后招致大量旅游者到影视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给景区带来经济收入并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者们的吃、住、行、游、购、娱都要在景区及周边地区实现,在影视旅游目的地就需要兴建酒店、商场、超市等旅游设施来满足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对硬件设施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影视旅游目的地出更多的人力等来实现旅游服务,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软实力。在完善了影视旅游目的地的软、硬件设施,增加了当地居民就业的同时也繁荣了当地的旅游市场。活跃的旅游市场更能带动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引导旅游目的地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就要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出发,使资源配置符合大众的需求。当旅游者对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地产生游览的欲望,作品对拍摄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产生引导作用,为使旅游者在体验上与观感上感到愉悦,最终达到旅游者内心最佳的预期感受,对于尚未开发的要进行开发,开发的不够好的或是已经没有活力的进行再次开发。影视作品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发掘出极具吸引力的风景或是传统文化,比如贺岁片《泰》的热播使中国观众对泰国的庙宇建筑、人妖表演、大象表演、泰拳、泼水节等传统文化和主要拍摄地:曼谷、清迈、大城等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吸引旅游者的地方就可以引导影视旅游目的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已经开发过的景区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的独特展示,带给旅游者们全新的感受。根据影视作品的描绘角度,重新对景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二、影视作品对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消极影响

(一)使影视旅游目的地的环境遭到破坏

近几年,中国影视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影视作品涌向市场。影视作品对于影视旅游目的地来说,它吸引更多剧组前来拍摄也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来参观;使当地人满为患,原本要欣赏的美丽风景,变成了黑压压的人头,大大超出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这其中有些剧组或是游客没有环保意识,对拍摄地大肆进行破坏。近些年关于剧组破坏自然生态的报道时有耳闻,其中《无极》《神雕侠侣》《惊情神农架》《情癫大圣》《英雄》等都被指责过,而被破坏的地方涉及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九寨沟、神农架、西北胡杨林等许多被人们奉为圣地的自然遗产,电视剧新版《水浒》的剧组因涉嫌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湿地拍摄外景时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被当局禁拍。这样的拍摄给影视旅游目的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也有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到此一游”的中国游客屡禁不止,破坏景区建筑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造成损伤。这样的事件使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损失大于收益,更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影视作品对影视旅游目的地影响的时效性

影视作品的拍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同一拍摄地可能同时有多个剧组在拍摄很容易引致大量人员蜂拥到此,对拍摄地的环境及人文造成冲击。影视作品在拍摄及热播过程中逐渐产生影响。作品播出前后会引起一段时间旅游热潮,在这期间影视旅游目的地保持了景区的基本活力,过了影视作品的影响期后,影视旅游目的地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也未进行长远的创新规划,便逐渐失去了旅游者的关注,影视旅游目的地就会出现变得萧条,甚至荒废等问题。

(三)影视作品缺乏文化内涵

影视作品主要通过剧情下的美好场景给观众带来了“追求意义”的吸引,我国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大部分停留在观光层面上并且大同小异,游客在实地旅游中实际传达给旅游者的感受与影视作品传达的感受有落差,导致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减小,游客流失。影视作品数量多、思想空洞、缺乏共享价值观,其存在的问题一直被业内所诟病。对于国产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产电影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民族文化精髓,“电影要用民族文化来征服观众。然而如今的国产片过多考量商业元素,而忽略文化内核以及感情纯度,没有深刻的人性、震撼人心的情感来征服观众,如何能吸引观众?”。

三、发展影视旅游目的地的策略

(一)保护影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

完好无损的生态环境是影视旅游目的地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应该大力保护影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摄制组及游客的到访应该是以不伤害到当地资源为前提的。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的搭景或有临时建筑应该符合当地资源的保护开发的原则,与当地景观和谐共存,对于景区不需要的搭建景观在搭建时应该以便于拆除为目的,以便拆除时不对当地造成影响。同时应加强景区经营管理,大力控制游客接待量,以保证影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完整性。

(二)把握影视作品的时效性

在影视剧热播的同时,要抓住时机,开发与影视作品配套的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中的饰品,食品等。从媒体、图书、网站,举办影视节庆等多渠道进行立体宣传。适时进行优惠促销,邀请演员代言等方式吸引游客,投资商应该做好长远的规划建设,增加参与体验类建设让游客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并印证见证着影视情节从而获得最佳的心灵享受。追随潮流,迎合大众需求和口味,开发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旅游项目,拉长影旅游目的地的战线,使影视旅游目的地保持活力。

(三)丰富影视作品文化内涵

人们观看影视作品越来越注重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底蕴的影视作品是缺乏生命力的。通过影视作品的启示,可以恢复和营造人文、历史或有纪念意义的文化氛围,注重影视旅游目的地周围的整体设施布局,引导投资者对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影视作品中也可以挖掘每一个影视拍摄地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用适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体现其文化性和历史性。影视作品应以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主体,不断地创新,适当融入他人、他国的优势文化素材,再与自身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取长补短,创作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发展高质量的文化影视旅游,促使更多的国内外客人前来旅游,促进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

结语:影视作品是影视旅游目的地的一张名片,影视作品的质量决定了这张名片的重量。总的来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随,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需求,外出旅行的人们越来越多,加之传播媒介的强大作用,使影视作品以最快,最佳的方式传递给人们,为我们提供了诸多选择,使影视与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优秀的影视作品影响力越大影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前景越广阔。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影视旅游;产业链;影视城;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53-02

目前在我国,影视旅游还是一个崭新的名词,但影视旅游现象却已相当普遍。一部《大长今》带火了韩国游;一部《刘三姐》演绎出了独特无比的桂林山水和民俗风情;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复苏了沉睡百年的乔家大院……影视旅游作为后影视产品,是影视和旅游两者密切结合的产物,较之其他旅游类型,影视旅游涉及更多产业群体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关注相关产业之间的衔接。因此,研究影视旅游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影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

1 影视旅游的概念及分类

国内外关于影视旅游的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影视旅游是指旅游者因为某地或者某一景点的形象出现在影视上而前往该地的旅游;影视旅游是指旅游者对影视节目的拍摄地、影视基地以及与影视相关的主题公园的旅游;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影视旅游是因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而引起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融入影视艺术的一切旅游项目的统称。它包括外景拍摄地的旅游、影视基地的旅游、影视节以及渗透影视艺术的影视主题公园的旅游活动。另外,影视旅游按照旅游活动地属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景拍摄地旅游,主要指的是拍摄地由于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风情而成为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和影视旅游活动地;一类是非外景拍摄地影视旅游,包括影视基地游、影视主题公园游、影视首映式及影视节的旅游活动等。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目前的影视城大多融影视基地拍摄和影视主题公园功能于一身,以下我们统称为影视城。

2 影视旅游产业链的运行模式

按照上述分类,影视旅游产业链可分为外景拍摄地旅游的产业链运行模式和非外景拍摄地旅游的产业链运行模式。

2.1 外景拍摄地旅游的产业链运行模式

政府在此类影视旅游产业链中处于领头地位,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旅游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本地影视旅游的价值,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敏感性,吸引知名的影视剧组前往进行影视拍摄,为影视组提供方便,改变过去坐等影视剧组找上门的传统观念。旅游部门还可挖掘本地的自然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在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吸引优秀的影视剧组实地拍摄关于本地的特色影视作品。政府还需组织当地的旅游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为影视拍摄提供一切方便,保证影视剧组拍摄过程的顺利。

旅游经营者需要和影视拍摄方达成共识,确定好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利用影视的拍摄过程、放映和影视内容等来充分地开展旅游活动,为拍摄地吸引到第一批游客。旅游经营者还可以利用影片制作方宣传影片的机会,将本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与剧组的一些奇闻乐事进行组合包装,从而扩大拍摄地的知名度。影视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点或者线,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根据影视作品所体现的主题思想,结合本地或周边景点,组织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而不仅仅只是让游客看故事中发生的一个地点。旅游经营者尤其是旅行社,要与影视投资方紧密合作,一起为影视和旅游推波助澜,影视旅游必须紧跟影视潮流,迎合广大游客喜欢新奇的心理,打造时尚旅游。

外景拍摄地旅游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政府有关部门对目的地的控制。在这个方面,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还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很多影片拍摄地都位于偏远的地区,随着拍摄地为世人所知,大量游客蜂拥而入,而这些地区可能并不具备游客接待的条件,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可能造成以下后果:游客的到来并没有使本地得到实惠,影视和旅游的带动效应使得拍摄地周边接待条件较好的地方获得;游客的大量涌入使得本地居民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兴建很多粗糙的接待设施,使得景观遭到极大的破坏,游客失望而归,因影视而带来的机会白白丧失。这就需要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在有关专家和当地旅游经营者的协助下做好对本地的影视旅游控制,保持良好的原生态和旅游形象,合理规划建设旅游接待设施,控制旅游容量。在影视旅游带动下,深入挖掘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更多的影视剧组,又可开展新的旅游方式,丰富游客的旅游活动。

2.2 非外景拍摄地旅游产业链运行模式

非外景拍摄地旅游产业链中,以影视城经营者为首的当地旅游经营者起主导作用。但针对我国目前影视城建设存在盲目投资、无规划上阵的状况,迫切需要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起到指导和协助规划的作用。影视城经营者需要拿出影视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主题项目的规划方案等,国家相关部门结合申报企业的实力、拟修建地区周边的竞争状况、预期客源市场发展情况等方面,做出兴建或不兴建的批示。

影视城运作的第一环节就是要处理好影视城经营者和影视拍摄方之间的合作与利益分配关系。影视城要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和延长影视产业链,为剧组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增加影视城的收入来源。以浙江横店影视城为例,影视城为剧组提供从题材策划、剧本创作到投资、拍摄、剪辑、后期制作、发行、交易展览,甚至后续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的服务,解决了一般影视城面临的“剧组停而不留”的困惑。对于投资巨大的影视城来说,如果能够长期留得住剧组,就可以保证其运行的基本收入,也可为影视旅游的开展提供动态的影视旅游资源。影视城经营者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旅游时,可以借鉴美国好莱坞环球影视和迪斯尼乐园的经营管理理念,确立知名品牌,向品牌化和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环节是影视城和当地相关企业的合作,从而顺利实现第三个环节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影视城经营者要和其他旅游企业,比如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组织旅游路线,不断更新旅游产品。影视城既可和周边的自然或人文旅游景点进行组合,也可单独开展专题影视旅游活动项目。影视城经营者也要处理好和其他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可以确保影视城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这些企业可以为影视城提供影视旅游商品的生产与加工,有利于影视城的商品化经营,既增加影视城的收入,也可扩大影视城的知名度。比如,迪斯尼就是把其影片中的知名形象米老鼠运用到很多领域,商标权的转让使得迪斯尼乐园有了很可观的收入。

影视城经营者与目的地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影视城经营者可以运用政府力量进行宣传,举办影视节和其他大型活动,从而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影视城的兴建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也可使得当地居民生产的土产品和手工艺品有了最直接的客源市场,这本身也将成为影视旅游产品的一部分。

3 结语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作为后影视产品的影视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关于影视旅游的实践活动还处在起步阶段,理论上的研究比较少。影视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对其产业链进行研究,在产业链的运作体系中,应包括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当地旅游经营者、影视制作方、其他企业和社区等相关群体的协作。影视旅游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环节、各部门协调运作,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ue Beeton.Film-induced Tourism[J].USA:Channel View,2005.

[2]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

[3]付冰,周申立.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4]魏宝祥,欧阳正宇.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影视旅游研究[J].人文地理,2008,(6).

摄影旅游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影视旅游;营销策略;冯小刚电影公社

中图分类号:F5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4006

1 引言

影视主题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以影视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与内涵为噱头,用其特有的文化性和可游览性,使游客更加向往到影视拍摄地或影视文化地去感受一种情怀。我国的影视旅游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片场拍摄,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立起来了一大批影视基地,戏剧的拍摄加大了影视基地的建设力度,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影视旅游项目的建设。现在全国已有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影视城100多家,逐渐形成了以影视主题为中心,带动各个相关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产业,横店影视城就是一个模范例子。

在海南,影视主题旅游项目也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在2008年《非诚勿扰》上映后,极大地带动了三亚、万宁等地的旅游业,紧接着的《非常勿扰2》在海南再一次取景拍摄,海南成功将影视作品与景区打包,接下来的冯小刚电影公社的成立和开放,使海南省的影视主题旅游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光靠影视拍摄来提高景区知名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好的营销模式,快速提升影视主题旅游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和景区的文化品位,增强游客想要到目的地游览的好奇心,影视主题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也就随之被带动了。

冯小刚电影公社有别于其他影视剧拍摄地、取景地,它是以个人导演作品为核心吸引物打造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鉴于此,笔者以冯小刚电影公社为例,梳理国内影视拍摄基地营销模式,分析营销策略对影视主题旅游项目的重要性,进而结合其已经实施策划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找出优点和不足,进而提出营销发展建议,为更好发挥影视旅游的魅力提供现实依据,也为海南省影视主题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前进的方向。

2 海南影视主题旅游的项目概况

2.1 海南省影视主题旅游的项目数量与分布

电影《红色娘子军》拉开了海南省影视旅游项目建设的序幕,至今虽上映了半个多世纪,其人物、故事发生地还仍然是游客到海南旅游的重要一站。目前在海南,真正称得上是影视主题旅游的项目并不多,更多的是将影视剧中出现的拍摄地、标志性建筑、景物等作为旅游景区或景点招揽游客的噱头。不是完全因影视项目而引发大规模的旅游活动,而是已建成的旅游景区或景点将知名度较高的“影视作品元素”作为一个宣传点而已。《非诚勿扰2》成功地带动了亚龙湾森林公园的影视旅游市场,并开启了城市旅游局借力电影进行营销的开端;《私人定制》基于森林公园的良好的环境,在景区管理人员制定的营销模式下,通过游客的口碑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海南省的影视旅游资源数量可观,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影视作品拍摄地都在三亚,导致

最后形成的影视旅游圈也围绕在三亚及周边地区,南北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海口影视旅游作品较少。但这种格局也在慢慢发生改变,海口市正在不断加强影视旅游资源的建设。2010年8月31日,海口市政府对海口骑楼建筑一系列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计划启动,对现有的遗留的历史建筑进行整改修缮,2014年6月开放,并发展更具活力与创意的文化街区,尽最大努力保持海口原滋原味的历史遗迹。全球首个以导演个人命名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冯小刚电影公社,它与以上影视旅游资源有所不同,是一个完全以影视作品发起、创立并引发旅游活动的项目,影视元素是构成该项目的全部而非零星的吸引点。这两个景点都是目前海口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影视旅游地。

自从冯小刚电影公社成为琼北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良好融合的典范后,海南影视主题旅游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初尝影视旅游元素带来的强大效应后,一些投资者在海南正酝酿着更大的设想,如正在规划建设的长影海南世纪城,是集影视娱乐、影视拍摄、影视商务和影视生活于一体的世界一流超大型电影主题公园,建成之后,海口将和三亚在旅游层次上南北一体,将把海口由旅游过境地、集散地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目的地、终极地。

2.2 海南省影视主题旅游的项目类型

2.2.1 自然风光类

这类影视主题旅游项目的营销与海南得天独厚的条件密不可分,一方面优美的自然风光被摄入影视剧的画面,另一方面又因影视剧的热映使这一自然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

如《非诚勿扰2》在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进行电影拍摄,这里的风景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在碧波的亚龙湾边,有着原始的热带森林公园,空气清新自然,绿树丛林环绕,最具特色的“鸟巢”度假酒店,栖息于丛林之上半空之中,享天然绿色大氧吧,穷尽了奢华之美,四处孕育着诗情画意,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同时,开发者还将低碳环保的环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每一间客房都是依循山岭骨架、顺势根石脉络、悬架而成的鸟巢式木屋,清晨迎着森林间的鸟语花香而起,夜晚伴着蛐蛐的鸣叫、萤火虫的纷飞而睡。由于电影的拍摄,加之拍摄导演名字的耳熟能详以及拍摄手法技巧的熟练,将森林公园的园景拍摄得如诗如画,使得景区在影片一上映后,立马受到追捧。景区工作人员乘势打包爱情主题旅游,将景区不断地曝光在观众的眼中,明星效应和风光优势,满足了人们好奇和体验的心理,使景区游客往来不绝。

2.2.2 特色人文景观类

作为部级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老街,经过的历史的洗涤,现如今更是拥有着古色古香的南洋情调和特色。它由多条街道交叉而成,街道两边全部是上百年的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来到这里,便是一望无际的历史沧桑。经过市政府修缮的这些老街道,恢复了骑楼建筑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将骑楼老街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观光休闲街区。2013年冯小刚在这里取景拍摄《私人定制》,让海口骑楼老街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当年的南洋风情。《私人定制》另一处取景地毗邻海口,被称为后花园的定安县文笔峰道教文化苑景区,是一个屹立于平原的小山丘,依山而建的是海南著名的道教文化中心。这里蓝天白云、潺潺流水与钟声寺庙融为一体,香火缭绕、亭台楼阁与道教文化一脉相承,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最终得到的道教和现代影视的结合,增加了现代影视的可读性,在无形之中,慢慢地使更多的游客解读到道教文化,进而传承道教文化。

2.2.3 历史人物类

琼海市是位于海南省大型国际永久性会址“博鳌亚洲论坛”的所在地,而位于琼海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已成为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是为了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区,景区的人文情怀奠定了它是海南省爱国教育基地,更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景区的建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写真,深刻反映了红色娘子军巾帼英雄的气概,娓娓道来那段红色娘子军充满传奇色彩的战斗故事,而这部经典的影视作品――《红色娘子军》,也积极地带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红色旅游的发展。

2.2.4 参与体验类

这类项目对于游客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为它除了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外,更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冯小刚电影公社,游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震撼场景,感受到了《非诚勿扰2》里的暧昧氛围,还能在项目区的影院放映中欣赏到冯小刚为本项目度身剪辑的40分钟的“贺岁集锦”。在景区内,还有穿扮着和街区主题相符衣服的工作人员在大街小巷走动,供游客们停留拍照,其中有民国时期的警察扮相,有路边卖糖人的小商贩,还有街边卖艺的江湖艺人等;除了观看这些具有年代感的装扮者们,游客们还能在景区里找到租衣服的小商铺,自己穿上这些与主题街区时代相符的衣服,在景区的各个地方拍照留念。再加上冯氏电影里面的场景与特色建筑融为一体,各类主题精品店其交相辉映,使游客有了极高的感受度和体验度。

2.3 影视旅游营销的旅游经济文化效应

景区(点)与影视剧打包营销的方式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文化效应。据统计,在《非常勿扰2》上映后,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影片中男女主人公走过的吊桥,在旅游高峰期,经常导致工作人员采取分批限量通过的方式维护秩序;另外,公园内的鸟巢度假酒店西区蜜月房的销售额更是猛增不减。呀诺达景区在《Hold 住爱》拍摄过后,也因影视营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91.76万人次,同比增长21.52%,其中,呀诺达接待人数最多。三亚宋城千古情占地不过80亩,在2014年是开园仅一年的新景区,竟创造出令人惊讶效益:累计营业收入破亿元,接待游客数量17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开发团队的资金回收不断加快,在2015年1月30日《奔跑吧兄弟大电影》上映后,景区在2015年合计接待游客2233.83万人次,同比增长53.42%。详细见表2。

这些一连串的不断上涨的数字,实力性地说明影视主题旅游为景区带来的实质性收益,更为海南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2014年海南日报显示,据统计,在春节黄金周的4天里冯小刚电影公社共接待自驾轿车12825辆次,这意味着5万多人次的游客中,绝大多数是驱车自驾前往。而冯小刚电影公社的日益见涨的人气也带动了周边景区和农家乐的发展。

各影视主题旅游项目景点基本上都缘起于一段故事、一部影视作品、一种信仰、一种趋势……游客们来到这些影视剧拍摄地基本上都出于以下几种动机:印证、寻梦、逃避、寻找优美的环境。但是如果这些景点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会更加亮眼。而海南省琼北一带,近年来极力地开发人文历史文化,发掘历史题材,打造更深入人心的旅游目的地。另外,像TCL高尔夫精英赛、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等开发出来的后现代文化也同样挖掘了海南这片土地上的各种文化潜力。《非诚勿扰2》作为一部成功的电影,也不仅仅靠的是三亚的旖旎风光和明星效应,还靠的是它主题的时代鲜活性、文化的厚重感。这些旅游地的丰富可游览性,加上海南独有的文化,让越来越的游客来感受海南的文化,深入了解海南的文化。而中国现在的景区发展模式是以不断地增加文化底蕴来深度开发的,所以要紧跟时代脚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3 冯小刚电影公社的营销策略分析

3.1 冯小刚电影公社简介

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坐落在观澜湖海口国际高尔夫度假区,占地面积庞大,是海南省电影主题旅游项目的一个巨大突破和创新,为海口的旅游市场增添了一大亮点,并且填补了琼北影视主题旅游的空白。导演冯小刚、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携手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电影旅游商业项目,呈现出一个梦幻式的电影主题休闲旅游区。电影公社包括一条星光大道和三条主街,分别是已经建成的1942民国街、南洋街和正在建设的老北京街;三个主题区,分别是冯氏贺岁电影景观区、全球最大的摄影棚及配套服务区和教堂广场区。景区内将冯小刚的经典冯氏电影场景作为建筑规划元素,将20世纪整整百年间的中国城市街区风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3.2 冯小刚电影公社营销活动梳理

著名的旅游专家、社会学者刘思敏说:“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电影公社尽管有些‘四不像’,但的确是一种创新。它并非典型的电影城,也非时尚街区。看上去有点像是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的结合删减版,它像环球影城一样将电影的场景再现,又像迪士尼那样靠休闲度假进行营利,将电影在现实生活中复活,有些穿越,但又接地气。”作为投资人之一的冯小刚,他希望每个走进“公社”的人,都有一种超现实、恍如隔世的感觉。同时,冯小刚电影公社展现的并非是电影场景中死的街道,它还需要接地气,能够让游客们耳目一新(表3)。这样的一个理念在国内也是首创,创新的东西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从表3可以看出,冯小刚电影公社的营销模式都非常注重文化的注入,无论是景区推出的活动,还是外面进来景区进行的活动,都跟文化息息相关,并且在丰富景区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引进能够提高景区关注度的活动,集思广益,吸引游客眼球。以看出,一个想要长远发展的景区,是要不断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赶在消费者的想法前面,走在旅游市场的前沿,才能在这个不断进步、变化的大环境下得以延续。

3.3 冯小刚电影公社的营销特点

3.3.1 强大的明星效应

单凭冯小刚的名气就足以让大家纷纷赶来观瞻一下这个旅游项目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景点,而冯小刚背后的强大投资方――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娱乐圈数一数二的造星场所,这个综合性的娱乐集团在国内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它所拥有的明星资源在公社开业典礼上便众人皆知了。开业时的娱乐圈各大明星纷纷被邀请前来助阵,这样的宣传力度想不出名都难。

3.3.2 良好的选址地点

海口绝佳的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海南的环境,让游客来到这里不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放弃出行。大陆的游客到海南旅游,到达的第一站更多的是海口,然而海口的知名景点并不多,如今屈指可数的冯小刚电影公社距离市区很近,凭借着自己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人们来到海口旅游的必经之地。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除了纯粹的追星,还因为交通十分方便。

3.3.3 现代和当代元素相结合

景区以冯氏经典电影场景为建筑规划元素,呈现出了中国现代城市街区的面貌,建筑上的怀旧感能带给人穿越时空的体验。然而景区的营销者并没有满足于仅用现代的怀旧建筑来吸引大众的眼球,而是与当代的旅游吸引物相结合。浓郁的怀旧氛围,难忘而经典的电影场景与日夜转换的旅游商业街区结合,打造出的有极高综合娱乐性的商业街区。就在这样的融合间,将一个世纪中国城市街区的转变如潺潺流水般,随着游客前进的步履,缓缓呈现在游客面前。

3.3.4 独特的设计风格

1942街和南阳街已经对外开发,两条街虽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但是拥有不同的主题和文化内涵,给游客不同的感官体验。而正在建设的老北京街又是另一番北国风光。首个对外开放的1942街道,基本上全是尊重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冯小刚的电影《温故1942》重庆街道为蓝本,比如街边杂耍的中国功夫,路边售卖糖葫芦、吹糖人的小商贩。91栋建筑结合了20世纪30、40年代的长江流域重庆等城市的人文风情,其中很多建筑是按照老照片复原出来,更是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走在这些建筑中,看着每一栋独具特色的小楼,就能够深刻感受到每栋楼背后的历史故事,令人追味无穷;而在南洋街,又是另一番风格的民国气息,整个街道弥散着民国广式的精致建筑。西方的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南洋式的建筑,东南亚建筑装饰风格特点夹杂其中,款式可谓应有尽有。南洋街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南方地区的繁荣景象,冯小刚电影公社对其的建设完成,丰富了海口的南洋文化;另外,在2015年12月22日,老北京街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充分融入了冯小刚的新电影《老炮儿》里的北京胡同的元素,并以鼓楼大街为基本元素进行建设,展现原汁原味儿的老北京风貌,同时,在海口南北文化相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兼容性,随时让游客体验穿越的感觉。

3.3.5 运用体验营销

景区内这些逼真紧凑而特色的建筑整齐划一,走进来便给人深深的怀旧感,再加上电影公社内的建筑并不单独成景,它完美的将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元素结合在景区内,随街走动的军官、唱着号子拉车的红包车师父、卖艺的小丑演员以及这些扮演者和游客的自然互动,让游客们耳目一新。游客在观览的同时,由于500多家商户的入驻,让游客们在休憩的时候可以吃到海南特色的小吃,以及景区内提供的与当地特色相匹配的小吃,增加了游客的幸福感,游客自然会将景点介绍给潜在的旅游者。

3.3.6 善用合作

紧跟时代潮流,与当前娱乐圈最火的节目《奔跑吧,兄弟》合作,节目组来此拍摄过后,再一次增加了景区的知名度,不断吸引着追星一族来此追寻明星的足迹。

3.4 冯小刚电影公社旅游营销的不足

虽然冯小刚电影公社开放至今,接待量一直居高不下,营销活动一波接着一波,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其的发展建设中,营销手段还是存着一些问题,我们从以下的实例中来发现它的不足之处。

3.4.1 营销创新度不够

这是一个跨界营销的时代,旅游搭乘文化快车,各种营销披上文化的外衣,以便更好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冯小刚电影公社的营销模式还不具有不可复制性,海口除了天气优势不能复制,不管是景区内的建筑还是现有的营销活动都能被复制,所以,要让游客始终对冯小刚电影公社抱有热情,还需要增强营销活动的不可复制性。

3.4.2 政府限制

近年来,国家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要求自2011年8月5日起至国家规范发展主题公园的具体措施出台之前,各地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主题公园,即使是已办理过审批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未经允许,也不得开工建设。冯小刚电影公社扩建受到了许多客观上的阻碍。因为景区仅仅只靠现有的几个特色街区组成,在若干年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具特色的影视主题旅游项目建成,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国的景观见识度越来越广,对冯小刚电影公社这种复制性而不具生命力的东西终将会感到厌倦,那么到那个时候,可能会对仅有规模的冯小刚电影公社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打击。

3.4.3 营销策略考虑不够周全

冯小刚电影公社是借助冯小刚的名号来宣传,如果一旦冯小刚拍摄的电影出现了口碑不尽人意的现象,那么冯小刚的人气也会随之下降,那最终的结果就是景区的接待量下降。所以,景区不能只用现成的建筑和进驻景区的商品来吸引游客,还有想一些能够长期留住游客的营销策略才能保证客源。

3.4.4 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现在冯小刚电影公社的主要客源还是海口本地游客,但是海口的人口并不多,并且冯小刚电影公社所处的地址在郊区,但是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并不齐全,虽然景区内有海南代表性小吃,但是并不是最地道的,经济型酒店也还没有,最近的观澜湖度假酒店,也是五星级的酒店,并不能满足大众旅游者的需要。虽然离市区不算很远,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如果能在景区周围找到旅游时的吃住行的地方,会更加提升景区在人们心中的好感度。

4 海南影视主题旅游营销的对策

以影视主题为旅游项目开发的景点随着近年来在海南省拍摄的影视剧越来越多,加上海南省良好的热带影视基地的条件,各种客观条件使其更具有了其独特的吸引力。所有的这些资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营销策略,那如今的三亚海口在全国旅游城市的知名度也就相形见绌了。从现在海南省最火的几个景点的营销模式来看,总结起来,营销策略有如下几类。

4.1 利用游客的惯性印象

像天涯海角这样的景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漫长的时间推移,由最初的贬官之地到今天人人向往的爱情圣地。“天涯海角”集亲情、爱情、友情等多种情绪感受于一体,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人心中植下了深深的“天涯情结”,但是随着营销者们对于景区旅游产品的打包,使倾向于爱情的情结的游客更多,更有国际婚庆节的增光添彩,让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这些地方。正因为爱情文化的根深蒂固,海南省旅游市场上便充分利用这种氛围,吸引了各种以爱情为影视题材的剧组来到这里,最终再经过拍摄地的包装、宣传造势,再度吸引客户。

4.2 充分激发游客的怀旧情节和爱国热情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在《红色娘子军》拍摄了半个世纪之久以后,还依然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其一是因为大家对红色旅游的一种情怀,其二是因为大家想追溯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她们当年的巾帼英雄气概,感受海南人民的文化底蕴。

4.3 发挥名人效应

杰出的人可以影响一个时代,杰出的文化必然要由人来创造。为什么要保留名人故居,为什么人们要观瞻这些地方,为什么很多公益事业要明星代言,这就是名人效应的发挥。人们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信仰朝拜的需要,因为大部分普通人自身无法达到名人的高度,所以大家有这样的心理需要,因为这些名人住的地方、去过的地方,就成为了人们的寄托,而旅游正是在人们的一些需求下产生。近年来,海南省的旅游景区不断采取名人效应:在景区有过影视剧拍摄过后邀请明星代言、类似于天涯海角这样的景区利用景区的文化特色邀请婚纱界著名设计师等参加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邀请明星拍摄关于景区的宣传片等,都是在为景区宣传造势,用追星模式来吸引游客前来感受有过明星的地方。现在琼北最受欢迎的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全新的营销模式,留下了游客们匆匆的脚印。在这些特色建筑风格的街区中,还将有明星物品店、怀旧时光老物件商店、电影主题婚纱摄影、非诚勿扰精品酒店、天下无贼火车餐厅等融景区为一体,增加了景区的可观赏性、可游览行、景区和游客的互动性,这些场景都能使游客们体验明星们当时拍摄的场景,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去年大火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来到海口冯小刚电影公社和观澜湖拍摄,使这两个地点再次红红火火,短时间内接待了不少游客量,可见明星效应的强大动力。

4.4 冯小刚电影公社的旅游营销策略

(1)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如果新兴的旅游项目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景区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这样的景区是没办法长远发展的。

(2)时刻具有创新意识。推陈出新好的营销方案,适当改进旅游项目,让景区成为不可复制的旅游产品。并且在此基础上,抓住好的营销时机,根据影视作品对游客产生影响的抛物线,适时营造出电影公社的主题影视氛围,增加活动参与性,同时还能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3)根据影视主题旅游项目,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套餐产品,建设新的影视资源旅游专线,增加游客的体验。如果要冯小刚电影公社在游客游览中一枝独秀,不如打包产品、设计与影视主题相关的旅游路线,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开阔游客的视角。

(4)旅游配套设施要不断改进完善。深入了解游客的心理,要游客能在游览中得到放松和享受,就要保证游客旅游的吃住行与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到位,自然使景区加深在游客心中的好感度。同时,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尽最大努力将景区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保留海口当地特色。

(5)与影视组相互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剧组。加大海南现有的影视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整合影视制作公司,加强影视和旅游的结合,最终实现共赢。只有好的影视作品才能给景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去推动景区的接待量。

参考文献:

[1]王 磊,刘洪涛.旅游营销的新观念:旅游目的地营销[J].旅游科学,1998(4):28~44.

[2]周慧颖,黄远水.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60~63.

[3]刘滨谊,刘 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6).

[4]孟铁鑫,袁书琪.我国影视城的旅游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3).

[5]李 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影视产业的现状及相关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31~33.

[6]王 红,吴 鸿,商利梅.海南省影视旅游资源的开发[J].济宁学院学报,2008.

[7]冯建章.海南影视主体性构建――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发展及对策研究[J].电影评价,2013(5):11~14.

[8]姚德蓉.南海影视城以影视文化打造旅游品牌[N].中国旅游报,2003-02-19.

[9]隋春花.影视旅游对旅游景区影响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08(11):25~27.

[10]潘丽丽.影视拍摄地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6):928~93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ointed out thatHainan Province attracts tourist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come to sightseeingbecause of its superi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ers are transforming this into film and television resources to play a powerful tourismeffect. Film and television tourism in Hainan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us the marketing is the ke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Feng Xiaogang Film Corporation, analyzed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by combing a series of marketing activitiessince its inception, and studied theimplementation effectsof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combined with tourist reception. The research wouldnot onlyprovide a realistic basis for better playing the charm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ourism, but also be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arketing strategy of individual film and television tourism projects.

上一篇:校本课程研修报告范文 下一篇:公司无线网解决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