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05 11:35:51

摄影心得体会

摄影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人像;心理;摄影师;修养

一个成功的形象是外表与内在相结合的,形象设计的目的不是纯粹是为了追求外在美,而是为了更好获得被摄者的信任,便于更好的沟通,辅助拍摄的顺利进行,人像摄影沟通是关键,而沟通的智慧在于从别人那里去发现,而不是自己竭力表现。另外,为了成功的建立一个优秀摄影师的形象,你可以先办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你要相信不可能是可能的,你认为你能还是不能,你都是正确的。

一、摄影师的着装

作为一名优秀摄影师,你的着装在无声地帮助你交流、沟通和传递你的信息,影响着被摄者对待你的态度与信任感。一个人的外表有无魅力, 不但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也影响这个人他对自己的态度。

作为摄影师,你可以不修边幅,但不修边幅要记得让你的胡子有型,而不是一味的就像是从来不作任何修剪的感觉,包括发型也如此,那些看似蓬乱的发型,并不是真的乱,而是通过了造型师注入了时尚美感让其视觉上有种凌乱美。但普遍来讲,摄影师还是尽量修边幅,毕竟作为社会大流来讲,接受修边幅的人更多,纵然你是知名摄影师,修边幅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会使你的精神面貌也会更好。

商业和时尚两种着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着装为一名成功的优秀摄影师,着装可以按照时尚类进行搭配,这个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总而言之,时尚元素更为强烈的选择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一般而言,着休闲装更为普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摄影师,他着装奇装异服,似乎在摄影界没有什么问题,或许很时尚,但面对被摄者的时候,可能难以给人亲和力与亲切感,对于沟通而言,奇装异服可能会给摄影师减分。那么,一个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其着装一般还是以休闲装为主,并且是给人容易接受同时又不失时尚的服饰。虽然个性化的打扮并没有错,但会给你的沟通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

因此,成功的着装,能让你在拍摄各种场景时都能得到尊重和信任,穿着成功不一定保证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着可能会帮助你失败。优质的服装有强烈的暗示作用, 在心理上提示自己表现得要如同自己的服装一样出色,给自己自信。

二、摄影师的讲话

(一)语音、语速、语调,相当于一个优秀摄影师的第二着装

语音:深厚和宽音域能够强化你的稳重形象。语音不要太硬也不要过于软绵绵给人有气无力的感觉。语音太硬,有点像部队里的演习,像在军训,这无疑给被摄者极不亲切的感受,而有气无力的说话,也会让被摄者有一种淡心无常的感受。平和、自然的语音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必须要注意的前提之一。

语速: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有的摄影师语速快,像一个小学生在背诵课文时炫耀自己的熟练程度,这是不可取的,而这样的摄影师却比比皆是,他们的语速快得来让被摄者听上去非常累,每次都要高度集中精力去听摄影师讲的是什么,这样的摄影师肯定不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而有的摄影师语速过于慢,慢条斯理的半天说几个字,让被摄者的情绪和热情很难达到好的状态。保持不快不慢的正常语速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必须要注意的前提之二。

语调: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过高和过低的语调都会让被摄者难以进入放松的拍摄状态,有的摄影师为了表现一种激情,时常把嗓门拉得很高,而这样对于被摄者而言是不舒适的。我们要知道,如何调节好被摄者的情绪,才是一个优秀摄影师的能力表现。但是过于平淡也不是可取的,摄影师在拍摄时,其激情是肯定要饱满的。太过于平淡的语调可能会催眠被摄者。因此在保持正常的语调中又不失激情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必须要注意的前提之三。

(二)注意讲话的基本技巧是摄影师要普遍引起的重视

优秀摄影师与被摄者沟通过程中,讲话要有停顿,重要的内容讲完后,要留给被摄者的反应时间,同时要观察被摄者是否予以理解。如果被摄者只是没有听清,你可以再减慢语速讲一遍,如果是被摄者没有理解你的讲话,则需换一种方式进行。因此摄影师在讲话中的停顿很重要,一个是给与被摄者的思考和理解,第二是观察被摄者是否理解,第三多几次停顿后的观察,你就会发现采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让被摄者最容易理解,这样能够让摄影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作出判断,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与被摄者沟通最快、最易、最高效。

尽可能的避免那些让人反感的口头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千万不要说脏话,这个在不少工作室甚至是大影楼的摄影师,总会犯这些问题,这些都会在被摄者的心目中对你减分。

(三)摄影师讲话的内容

鼓励被摄者,是摄影师引导被摄者拍摄中讲话的主题,而每一次鼓励的背后,别忘了进行适当的纠正,否则你的一味鼓励反而会让你拍摄事倍功半,这就不好,该指出的问题就在鼓励中一并完成。

摄影师对被摄者讲笑话,调节较闷的气氛,烘托轻松的氛围。在中途休息时间可以通过闲谈找到双方更多的相似处,从而拉近与被摄者的距离感,以获得更好的信任和沟通,闲谈时,多谈一些被摄者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文艺、体育、时尚等。

假如你获得了被摄者极大的信任感,而被摄者在拍摄中,要不停的给你倾诉他曾经的不满、不快与不安时,请你一定要打断,即便你们马上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也不要以为可以敞开胸怀,无所不谈,这样的谈话最终是影响拍摄的,同时也一种不够尊重摄影师的表现,这时候摄影师需要自重,要果断、认真的终止话题。

三、摄影师的身体语言

(一)去掉哪些不必要的恶习

很多摄影师总是不注意自身在被摄者面前的细节。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有这样的行为:抓耳、挠腮、摸眼、捂嘴等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具有说谎嫌疑的动作;或者双臂交叉在胸前,这让人难以有亲近感;有的摄影师连站立时都腿抖动不停,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还有的摄影师从拍摄开始就一直抽烟,在交流、谈话、构图、按动快门时,烟一直抽个不停;更有甚者在拍摄的时候不停的打电话和发短信。这些都在告诉被摄者你是个不优秀的摄影师,甚至是一个不合格的摄影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就不要做那些不必要的身体动作。

(二)对被摄者要有微笑的认可

微笑能够让被摄者更快的处于轻松的状态,这是个不错的开始,但一定要笑得真诚,不真诚、不自然、伪装和心怀叵测的笑容会破坏原来坦诚地形象。同时在与被摄者交谈时不要忘了点头的动作,以表示你在认真的听。

(三)给与被摄者眼神的交流

聚精会神的眼睛让被摄者感到格外的亲切,同时也能感受到你对拍摄的专注、认真、敬业。与被摄者交流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不定,这会让被摄者对你失去信任感。一名优秀摄影师的眼神,会让被摄者认真的配合你完成拍摄。

(四)不要与被摄者有肢体接触

我们见过拍摄婚纱照和艺术照的场景,总能够看到有的摄影师或者摄影助理上前去纠正被摄者的动作,而在纠正过程中,采取直接肢体接触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不妥。尤其作为一名优秀摄影师而言,是不该与被摄者发生肢体接触的,首先可以定义你不是一名合格的摄影师,这也是很不尊重被摄者的表现。如果要求被摄者作出什么动作的时候,可由摄影口述完成,或者摄影师在口述的过程中加以动作的示范,边示范边用语言对被摄者作出细微的调整。

四、赢得被摄者的尊重

(一)遵守最基本的社会公得

遵守社会秩序,不要在公共场合哗众取宠,大声说话。虽然这看似很平常的要求,但依然有摄影师在外出拍摄中,乱扔垃圾、乱吐口痰等,这些小的细节,同样的会给被摄者带来极不好的印象。

(二)尊重被摄者

一定要礼貌对待被摄者,多体谅被摄者,注意和被摄者沟通的细节。不要用尖刻的语言,这会让被摄者比较难堪,最终影响整个拍摄。除了自己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要把这样积极的态度传递给被摄者,这对于双方而言无疑是个最完美的拍摄旅程。

五、成功摄影师的品质

优秀摄影师体现在专业过硬、有亲和力、成功沟通、有自信心、自身素养、平易待人、言行得体、真诚坦率等。其中专业过硬是你立足摄影的一个基本条件,否则,你做得再好,最后专业上不过硬一样的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有亲和力、善于沟通、平易待人能够让你更好更快的获得被摄者的信任感,从而共同配合或者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过目不忘的经典人像作品。

自信心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之一。优秀摄影师的风格反映在外表,而优雅则来自内在,自信是一种认识和态度,没有被摄者会让不自信的摄影师来拍摄,不自信也难以与被摄者达到默契和极佳的配合。如果摄影师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又怎么能相信自己呢。相反的,不成功者的摄影师其自我认识低,因而易受外界影响,经常被被摄者牵着鼻子走,这样你的拍摄几乎是失败的。尤其是在被摄者的消极影响之下,失败的摄影师可能会产生高度的焦虑感,从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表现不佳,这就是自我激励不足所导致。优秀摄影师能够积极的自我认识与修正,排除不利因素,让自己的信心像接力棒式的同时也传递给每一位被摄者。

参考文献:

[1]施D.人像摄影中摄影师主体性与创作风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2]张子涵.数码技术下商业人像摄影的审美研究[D].河北大学,2011.

摄影心得体会篇2

两年前退休的张大爷喜欢上了摄影,不但与社区中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夕阳红摄影小组”,大家还定期聚会交流拍摄心得、去郊外采风。他的作品多次在社区橱窗中展示,周围人的认可增添了张大爷的信心,让他在退休后重新找到了生活乐趣。

摄影让生活更美好

养生学告诉我们:精神健康是一个人生命健康的重要体现。要想精神健康,就必须少一些物质方面的索取,多一些精神层面的积累。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欣赏,会使一个人的精神愉悦,精神状态好才能让人从心理到身体都处于健康的状态。

摄影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从广角镜头所表达的宏观到微观、照片的主题、主体、画面的构图,都要认真思考。作品完成后拿出来,大家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和水平。在创作上得到启发和提高后,也会使人产生心情上的愉悦。

对于退休后拥有大量闲暇时光的老年人来说,摄影不仅能够极大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提高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保持愉悦心情,一扫晚年的孤寂和落寞。

摄影的全方位益处

摄影是一门艺术,可它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还能陶冶情操、充实生活,甚至还可以锻炼身体……拥有众多好处的摄影,可谓是老年朋友欢度晚年的一种极佳的养生方式。

1.摄影能开辟友谊新天地。大家一起外出取景、互相观摩各自的摄影作品、切磋摄影技巧,共同的爱好让人不再感觉孤寂,同时也有助于摄影技术的快速提高。

2.摄影能锻炼身体。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取景,不仅能够拍出好的作品,清新的空气也会让人有种身心舒畅的感觉,不知不觉就锻炼了身体,生活也更加规律,“三高”也会逐渐改善。

3. 摄影能发现美,记录美。摄影需要寻找拍摄目标,无形中就会让摄影者主动去发现美!以前看似普普通通的物或景,换一个角度重新欣赏后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仑绝幻,让人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

4. 摄影能重塑信心。刚刚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下来让很多老年人无所适从,而摄影无疑是帮助他们摆脱这种落寞的一种方式。当他们秀出自己的作品,看到周围朋友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听到大家赞美的声音时,那种自豪感会激励他们继续在摄影的道路上走下去。

5. 摄影能开阔心胸,让人更关注时事。摄影经常需要选取主题,社会、人文、自然当然是首选。这就会让摄影者去关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并用相机将它们记录下来。

摄影时安全第一

为了更好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老年摄影爱好者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事项。

首先,老年摄影爱好者在外出取景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因为追求好的摄影角度或者摄影素材而将自己置入险境之中,要是因此受伤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到郊外取景时,除了配备专业的摄影器材以外,也要穿着适合的服饰,比如耐磨防滑的户外鞋,防风、防水、抵御寒冷的衣物等等。另外,不管去哪儿,最好都让家人知道自己的行程以及目的地,以备不时之需。

摄影心得体会篇3

妖术,摄影

“要之,照相似乎是妖术。……S城人却似乎不甚爱照相,因为精神要被照去的……”

―鲁迅《论照相之类》

鲁迅辛辣地描述反映出上世纪初摄影术在中国刚刚开始普及时的尴尬境遇。所谓“妖术”,是与巫术相对,为旁门左道用来欺人惑众的邪术;而所谓摄影,又是这样一种包含着双重悖论的玩意儿:它可以永久地保留下刹那间消失的事物。类似于在鲁迅笔下S城的中国人,正逢启蒙之处,依然恪信气血精元之类的玄奇蛊事,对于理解摄影术这类以图像来认知世界的新鲜方式,心目中当然存有疑虑。而这些疑虑并不是区域性的,早在摄影术产生之时,欧洲的老学究们也在顾虑重重。1843年,摄影术刚刚开始流传,饱受争议的机械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Feuerbach)在他著名的《基督教的实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前言中,对他“身处的时代”表达了这样的困惑: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紧接着,马克思在对他的批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预言,在生产过盛的商品拜物教阶段,无所不及的图像将左右着我们对现实的要求。这就是影像化的世界,将我们“精神”照去的现实。在今天的现实环境中,手机摄影的出现,无疑是最重要的僭越环节。如果S城的人或者费尔巴哈活到今天,该会作何感慨呢?

不过,启蒙之后人类已经习惯于通过某一种发明来定义某一时代的社会变化,同时接受在变化的现实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譬如对于摄影术,电视和钢铁构建起影像的20世纪。在这个过程中,某些概念得以重新定义:譬如照相机的出现,激活了在中世纪后被钟表所消灭的“永恒”观念。网络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又将状况重启,手机和照相机的结合是否意味着某种混沌来临的征兆?遥感术与摄影术的复合体,一边将远处的时空把控,一边将眼前的现实抓取,手机摄影无疑扮演的是一个超自然的“妖术师”角色。

明末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中对“妖术”有如此评断:“那学了与民间祛妖除害的,便是正法;若是去为非作歹的,只得叫邪术。”倘若如S城的人以“妖术”去理解摄影,作为一种为现代人所用的巫技法术是否也具备两面性。照相机―一种中性的技术装置―捕捉了时间,使之为人所用,从而也改造了人的时间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它也改造着人对于自身的认识。显然,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都无法像现代摄影这样迅捷而精确地将现实和自然的片段截取。当我们在影像生活中享受着空间延伸或聚拢,同时,也面临到对于时间混淆或飞逝的时代恐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摄影的“妖术”,很容易使人变得好奇心强烈而又优柔踌躇。手机的摄影更显得神通,一方面,灵巧的镜头更容易凸显出事物的存在;另一方面,技术操作的简化极大限度地引发出人的窥淫癖、猎奇心理和收藏欲望。

新器官,手机

所谓器官,是由不同细胞组成,可以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的生物体结构组织。所谓手机,是由人工制造,附加在人体之外可以延展感知交流限度的智能机器。

在照相机不断捕捉又不断加速人类时间的过程中,另一种技术装置的发明和演进,正在改造人的空间认知,这就是电话。而移动电话―手机―作为近半个世纪实用主义发展的重要产物,更是一个终端性的发明。在工具理性的衍伸下,如今的手机已然成为机器化的身体“塑造组装”中的一个核心部件。毫无疑问,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异化生成为人类身体的一个“新器官”。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最有“魅力”的人类发明物,从没有哪件人造工具像手机这样让人离不开。而在影像的基础上,手机的作用继续扩大篡改人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网络环境下的遥感技术可以任意缩小、放大、甚至折叠时间差和空间差),并且在数字化媒体所建构的“地球村”里,逐渐接管了人的感官、判断,甚至行为。

如今,手机的话题已然广泛深入到现代性的各种讨论当中,但如同它在上世纪科幻小说中的缺席,其旺盛的“生命力”大概是让许多处于时代轴心的预言者都始料未及的。赫胥黎(Aldous Huxley)1没有用过手机,所以他笔下的“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没有关于手机的研究处,否则他会欣喜而惊讶地看见,今天没有领导组织的“新勒德分子”(New Luddite)2是如何拿着手机就占领了华尔街,广场上闪闪烁烁的手机,仿佛成为了威力无穷的棍棒武器。奥威尔(George Orwell)3也没有用过手机,所以“老大哥”可以用“双重思想”(Doulbethink)操控解释一切,而现在,任意几条群发短信或者微博就能让“真理部”谣言四起,“双重思想”设计得再好,在手机文化的刺激下也不过是“无间道”的套路罢了。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4应该是用手机的,如今手机将他当年所描述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具象地凸显营造出一个真实无比的新“人造世界”,而他是否会考虑重写《神经症漫游者》(Neuromancer)呢?

手机建构着目前最主要的社交网络,这意味着手机不仅接替起了我们主要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实践着我们的意识表达和感知认识。3G技术和“微博文化”的兴起,使得简短快捷的信息碎片自由地飞出在封闭的空间,随时随地地在都市人群中聚集又消散。在今天的生活中,手机扮演着多重而复杂的角色。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手机是在手中可大可小的“金箍棒”,亦或是说谎时必不可少的道具;对于大众来说,手机是陪伴得久已麻木的情人,亦可能是居心叵测的监视密探。

手机是否已然接入我们身体的中枢,尽管它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多么地离不开它。手机,从一部卑微的机器,变成一件在体外生长的“新器官”,它还要安排我们的时间,控制我们的视域,传达我们的意义,一旦它失踪了,我们会变得烦躁不安,在不得已更换它时,我们或许还会有难受和不适应的“排异反应”。马克思曾告诫,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会包含有自己的反面。面对手机―这个复杂怪异的“新器官”,我们当然要接受它,运用它,同时也要警惕它,批判它。

驱妖术,手机摄影

“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

―鲍德里亚《消失的技法》

柏拉图谈“洞穴”,韦伯谈“祛昧”, 鲍德里亚谈“驱妖术”。从面具、镜子,到影像,折射出人类对认识、反思、并试图表征眼前的世界的实践过程。所谓“驱妖术”,在中国人的语境里,最早源于古代道教中符派的一种法术,施法者在黄纸上或帛上用丹书手绘为符,驱妖镇魔,治病除灾。显然,“驱妖术”是对“妖术”的去除,同时也是另一种法术的彰显,这种法术更为民间化,更具有现实性。而鲍德里亚把摄影比作“驱妖术”,是源自对景观社会的批判。在《消失的技法》中,他反复强调不是我们在拍摄事物,而是事物通过镜头捕捉了我们。这种打破摄影术中主客对立的吊诡思辨在手机摄影的实践中得以清晰还原,照相机不再是一件主控摄影“妖术”的垄断性技术媒介,在手机摄影的实践中,可能没有人意识到手中攥握着一只相机,但在视觉欲望的刺激下会意识到拍照。手机―作为一件新生的体外“新器官”―瓦解了照相机在摄影中的主体地位,而拍摄者与被拍事物之间围绕着影像欲望的实现,相互运转。手机摄影跨过了意识思维与技术媒介的沟壑,成为一个典型的欲望机器。上世纪50年代,电视的普及为战后的家庭带来一套影像的世俗生活,我们开始被告知,观看可以成为一种信仰;而现在,手机摄影给个人生活制造出庞大的欲望生产空间,我们继续被告知,拍摄就是一种生活,而摄影可以仅仅只是娱乐。

在景观社会的逻辑中,影像价值显然高于现实的价值,在影像的社会里,人们以手机和电脑作为现实生存的替代者,视觉逐渐取代了触觉、味觉等等,成为人们把握感知世界的一种集权性感官,换句话说,影像统治着一切。在关于手机摄影的生活中,人们会让影像来建构自己的生活。就如我每次和女朋友约会吃饭时,美食上桌后,她一定是先拿出手机一通猛拍,然后马上转发微博分享,这个过程仿佛比品尝美食更觉美味。手机“拍客”是否会认同这样一种逻辑:表现在影像中的就是好的,而好的事物一定要在影像中表现。这是手机银幕在同义反复地给我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景观既是手段,也是目标。

自拍,围观,微博……手机摄影的“驱妖术”引发出一系列新鲜的媒体现象。手机摄影作为一个显著的现代性媒介场域,有着更大维度地敞开,同时,也面临缺乏约束和整合的局限性,这是任何新生媒介都会遭遇的矛盾。在消费社会中,作为“欲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围绕自媒体的运作当中,手机摄影正产生着复杂的社会效应。手机摄影文化除了存在于当代摄影中的趣味与价值反思,在更大程度上正极大地刺激着社会民生的敏感神经。通过“郭美美”、“艳照门”等种种现实事件的反应,我们可以从以手机摄影而形成的自媒体机构中,观察到一个庞杂而扭曲的对立复合体。在这个复合体当中,每个人都应该被要求了解媒体的正当属性,了解自己的合理欲求,并且进一步涉及到诸多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相关的困惑和问题,譬如手机影像在自媒体传播中的道德判断,手机摄影在自媒体状态下的存在限度,在网络生活中作为图像的个体与他者关系的重新衡量等等。

手机摄影的“驱妖术”也使得“摄影师”彻底陷入身份危机。在手机摄影的语境中,“摄影师”的概念常常被悬置,“谁拍摄了什么”这个问题不再是衡量照片的背景要素。现在,只要你有手机(当然前提是这部手机不是支只有按键的黑砖头),你就可以随时拍摄,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局面,进一步导致以往“唯题材论”的摄影创作局面被彻底抛弃,专业边界的消融,使得“摄影的巴洛克时代”5完全终结,这也正是摄影现代性的完全展开,这将一个摄影活动繁荣而影像资料鼎盛的匿名时代。

从“妖术”到“驱妖术”,当手机摄影拆除了摄影术的媒介壁垒,剥去了摄影师的精英外衣后,也许有人会说:拍摄,可以不思考!当然,也有众多的人,在尝试用微小而平凡的镜头来度量生活,记录现实,表达自我。

技术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但技术的导向未必一定会对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如果仅仅在影像技术的层面看待手机摄影,与其他影像媒介相比较,它也许并不具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或许再过几年,它就会被其他新生的影像发明所替代。在探讨手机摄影的问题时,是否也应该注意到手机摄影文化并不等于影像文化,而只是影像文化的局部。当然,“全民摄影”是一个相当乐观的局面,中国是当今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也将会是全世界摄影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如何把握这一局面和趋势,深入影像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探索,我们期待,今天手机摄影的风潮不会是一场喧哗与骚动。

摄影心得体会篇4

映画廊推出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引发热议。

1991年春天,正准备大学毕业的那日松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到了《大众摄影》杂志社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读过这本杂志,完全是以“文学青年”的状态进入到了杂志社。整整两年的磨合之后,他才逐渐喜欢上了摄影。

1993年下半年,那日松开始担任《大众摄影》的作品编辑,并且创办了“红星茶座”,邀请了众多摄影界的“大咖”前来聊摄影。很快,“红星茶座”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7年多时间一直没有中断过,直到2000年那日松离开《大众摄影》,用那日松的话说,那是一段快乐而自由的时光。离开《大众摄影》的那日松先后成为了《北京青年报》图片编辑、《摄影之友》及《photo》中文版的主编,还出任过全景视觉传媒的副总裁。

2007年,中国当代摄影在艺术品市场上红火起来,中国的影像艺术作品在国外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映画廊也在市场红火之时应运而生。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国内外影像藏家锐减,一大半的影像市场凋零,许多从事影像展品销售的画廊因此进入低迷状态,其中大部分画廊几年之内全部关闭。“映画廊也在那个时候从高峰跌到了低谷,我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个巨大的落差。”那日松回忆说。

为了维护画廊的正常运营,那日松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画廊的“出路”,由开始时想做一个纯粹的画廊,慢慢的调整到更像一个摄影中心,创办杂志,出版图书,以及在画廊之外做一些摄影活动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我们犯了不少错误。因为经验不足,也在管理和运营上有一些失误。同时,798的房租在不断的增加,到目前来说至少已增长了近十倍。市场没有任何进步,但是所有的成本都在不断的增长,其实对我们来讲压力很大。但是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从来没想过放弃,没想过靠这个画廊来给自己谋多少福利,去赚多少钱――因为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包括在国外的考察,我知道:像类似这种机构,本身也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得让它活着,让它去发挥它应该有的一种作用就够了。”那日松这样说。

如今,映画廊在798已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798里的画廊机构换了一拨又一拨,那日松也从最初的媒体人逐步变成一位策展人。他策划的摄影展两只手数不过来,那日松的名字在中国摄影界声名显赫,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映画廊也在798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当然,与这道风景相伴的还有画廊里的“明星”猫――虎妞。虎妞到映画廊落户时正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因它独有的“模特”气质,兼之拥有众多摄影师粉丝,也成为映・画廊一个重要“形象”。

2017年,是映画廊创立十周年,它推出了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奖金20万元。“当下的中国是纪实摄影的天堂。”那日松说道,“当下国内的摄影市场在稳步前行,国内的摄影师有无限的发挥空间。随着‘映・纪实影像奖’的揭晓,人们对这种新的纪实影像有了许多的争议。可是,不管我们对摄影家的看法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保留的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可以拍出高水准的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革新,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在纪实摄影中大放异彩。而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理念来审视当下的纪实摄影,认为纪实摄影就应该是单纯的记录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或者简单的美化某种现实,这是不合适的。” 1.风景中的映画廊与“明星”猫――虎妞2.像素工作室设计出版的经典摄影画册和评论书籍3.像素书店全景4.夜幕下的映画廊

Q=《北京青年》周刊A=那日松

Q:您在摄影行业工作20余年,从资深的编辑到主编再到策展人。在您看来当下国内的摄影环境是如何的,跟十年前相比,有哪些变化?

A:这个说来话长,我觉得在90年代的r候相对比较单纯一些,因为那个时候经济没有这么发达,大家对摄影的态度比较纯粹,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太多功利性。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之间的差别开始显现出来,欲望上的差别也显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也影响到了摄影环境。到了2008年以后,摄影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而不像过去90年代的时候,把摄影单纯的作为一个爱好或者理想,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摄影的商业化突显出来。

Q:那您怎样看待现在的这种商业化?

A:这个跟现在摄影师的生存压力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经济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要没钱都没钱。现在不一样,现在年轻的摄影师,他毕业之后首先考虑到生存,如果他是学摄影的话,他就要想办法用摄影来挣钱。那老一代的摄影师呢,他们要把这些摄影作品换成一种更有价值的存在方式,有的可能是通过销售,比如通过出版,通过展览……我觉得这个商业化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每个摄影人的心态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摄影师在这种压力下可能考虑的更多就是一种商业上、或者利益上的东西。 2007年9月,摄影大师罗伯特・法兰克在映画廊 2008联展《对话・2008・影像中国》 2013陈锦《相》

Q:关于此次的映・纪实影像大奖的得奖作品,网上有很多争议,您之前也曾说过有争议是好事,也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一部作品的价值。但是恰恰网上有人质疑说,这组作品在摄影技巧、用光、构图以及色彩等方面毫无“技术含量”,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A:我觉得有争议是正常的,而且对我们来讲也是好事,说明大家对这个奖的关注度很高,第一届的纪实摄影奖就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效果,那么具体到争议的内容,我觉得如果大家争议他在艺术上的东西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有些争议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道理了。比如像你刚才说的这个“技术含量”,杨文彬是学摄影专业的,他在“技术含量”上没有问题,有些人在技术上指责他恰恰说明这些人是不专业的。

Q:就是说很多不了解这个专业但是却爱好摄影的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A:不一定,有很多所谓的专业摄影人,他不了解现在新的影像纪实的潮流与发展,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那种纪实方式、纪录方式,也不学习,所以他们不知道杨文彬所采用的新的影像语言是什么,所以他们提出了质疑,我说这种质疑恰恰体现出了他们的不专业。我觉得如果你对杨文彬拍摄的立意包括内容上提出质疑这都没问题,但论摄影技术杨文彬是专业学摄影的,这个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他可以拍的很像专业的专业,也可以拍的不像专业的专业,这取决于他自己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

Q:在目前这个人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拍照片,人人都会ps的时代,会让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想法:只要把他们的作品赋予一个思想上的意义,冠以一种观念,就可以成为一幅好的作品,就可以代表一幅作品的深度。是这样吗?

A:当然不是了,任何影像最后都要落实到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就是技术,它不光是你操作照相机是技术,ps是技术,用光是技术,你的思想、观念,你对生活的看法,通过相关器材转化成艺术作品,这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所以说,一个好的摄影师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就是技术,我没有看见过哪个摄影师,技术很差却成为一个好摄影家的――我在摄影界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人对这个理解是错的,觉得摄影很容易,好像谁都可以拍,其实越是简单它越难。我觉得摄影是这样,摄影入门很容易,但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摄影师,他的技术门槛是相当高的,而且我说的这种技术,就像我见过的、我认可的优秀摄影家全都是在技术上也是最棒的。这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好多人说摄影是可以靠蒙几张出名,这我从来都不相信。 2009吕楠《缅北监狱》 2014杨延康《心象》

Q:很多人说,是不是拍照只要有思想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您是如何看待一部作品在美学、技术上的价值与思想观念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

A: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跟匠人的区别。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摄影师、高级发烧友,他们表面上很强调技术,对他们来讲形式是最重要的。但我不认为这种技术有多么的优秀,他们只是把技术当成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真正的艺术家技术是化于无形的。他可能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他的内容、他的观念、他的意义在里面,这里面所蕴藏的技术含量其实是非常高的。

Q:映画廊从最初创办时的初衷只是想找个大家能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地方,到现在十年的经营,您说它在向着影像中心转变,那么现在是否完成了这种转变?

A:没有、远远没有。美国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巴黎的欧洲博物馆、伦敦的摄影师画廊,在我做媒体的时候就是我理想中的一种模式,就是那种“摄影英雄”,真的是热爱摄影,想为摄影历史做出贡献才会做的东西,而且这些机构也确实是世界的摄影圣地。做映画廊之后,我知道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空间,有这么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可以学习,往那方面去转变。因为毕竟我们有这个资本,因为我们这个画廊还比较年轻,中国的影像市场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有无限可能性。

Q:摄影师们不屑于提起“糖水片”,但如今在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的大多是“糖水片”。您怎么看糖水片?

A:“糖水片”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太熟悉了,因为我做媒体的时候,做大众摄影、摄影之友到photo中文版,天天面对无数的糖水片。其实糖水片可以简称风光片还有民俗片。就是指那些表面很好看,却没什么实际内容的摄影作品。也不是说这些摄影作品我们一定要批判,因为我做媒体我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z影爱好者和读者他们都喜欢糖水片,喜欢拍糖水片。如果摄影作为一个怡情养性的娱乐活动的话,那我觉得去拍糖水片,无可非议,我们没有道理去批判它。我觉得糖水片有糖水片的作用。我们所批判的,是有些专业摄影师或者纪实摄影师丧失了他们应尽的责任,去拍无聊的糖水片。 2011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学生》 2016《四月前后》

Q:在这次入围的十位获奖者中,杨文彬或许并不算是最有资历的,但是大奖最终却给了他,这是不是也包含着一份鼓励?你们是不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年轻摄影师去关心和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

A:对,这些年我们做画廊,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摄影师,特别是这种年轻的摄影师,他们的摄影更趋向于一种商业化,专门为画廊为市场而拍片,就是所谓的小清新似的影像。我觉得小清新似的影像也是糖水片的一种。就像我前面说的,中国现在是纪实摄影的天堂,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每天都发生着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很多摄影师,不光是我们年轻的,还包括中年的,他们都受所谓的风潮影响,认为纪实摄影过时了,应该去拍那种所谓当代艺术的影像,包括小清新摄影,私摄影,还有无聊摄影,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才创立这个纪实摄影奖,这个纪实摄影奖虽然没有年龄限制,但在我心中已经把它列为一个青年摄影师的奖。我希望我们的这个奖能够鼓励更多的青年摄影师从事纪实摄影,能够用相机去纪录现在的中国。当然我们所倡导的这个纪实摄影,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纪实摄影。比较欣慰的是,这次的获奖者、包括没有入围的很多青年摄影师,他们确实是跟世界摄影的潮流基本上同步。包括像杨文彬这样的青年摄影师,他们可能没有出过国,但是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他们是能够同步的跟国外摄影师一样学习最新的最先进的摄影语言。所以我觉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这种学习的价值。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来他们是用新的纪实摄影语言在拍摄,所以我们颁给他大奖。对我们来讲,是给未来的一种可能,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纪实摄影新的希望。

Q:但是这样是否会令其他的摄影师感到不公平?您怎样看待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摄影师在影像市场中的竞争?

A:我觉得这个谈不上什么竞争,因为说实在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影像市场,肯定是一个比较有资历的摄影师的作品在这里面作为主导,比如说他一定是一个资深的摄影家,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是很成熟的。被社会、被摄影的媒体、被摄影研究机构认可的一些摄影师,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主流,国外就是这样的。中国因为影像市场建立时间很短,刚起步又出现很多问题。那么老一代的摄影师,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这个影像市场,所以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是市场之外的。现在进来的基本都是年轻摄影师,这可能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年轻摄影师直接进入到影像市场是很难的,因为最直接的原因他们没有资历,也没有经历过市场的评估与认可。但是,因为中国的这种特殊性,市场中基本上是年轻摄影师的作品。我觉得这个随着中国的影像市场的健全或者是更加的规范化后,会逐步改变,市场终归会属于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资历的摄影家。 2012欧阳星凯《人民路》 2017映・纪实影像奖

Q: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一幅影像作品真正的价值,以您多年的经验能否给一些建议?

A:摄影师一般有几种类型,比如说,有摄影师专门为媒体服务的,他的照片价值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媒体的价值上面。对一个事件,对一个人物,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很多价值都体现在这。还有一种摄影师是职业艺术家、摄影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是以媒体为主的,他们的作品一出来就是为了画廊,为博物馆而作,他们的照片价值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作品的价格上,比如很多世界上著名的职业影像艺术家,像古斯基、杉本博司等。另外还有一种摄影师就是自己玩,他也不为媒体服务,也不为画廊服务,就为自己,他的价值也能体现出来,自己玩也有他独有的价值。

Q:在您写的书《从红星胡同到798》中有这样一句话:“虽然我就是策展人,但我永远不会为自己办一次作品展,因为我觉得这种行为非常不专业”。您跟摄影结缘至今,对于这一点会不会有些遗憾?

摄影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体育摄影;创作;“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在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新内容,感受对象事物的变化及不同之处。即对人们熟知的事物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创造一种新鲜感以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新认知和体验。正如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指出,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我们平时只是在机械地、自动地应付它们,而艺术就是要克服这种机械性。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事物、理解事物并享受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所带来的乐趣。“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陌生化”正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其主要的审美指标是新异或新奇,即审美心理中的新奇感和惊异感,从而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

对于体育摄影而言,常见的瞬间常常不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更不能引起观者的心理共鸣,而只有那些不同寻常的、独特的画面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正如曾晓剑在《“陌生化”瞬间与摄影构图》一文中所提到的“越是难以见到或从未见过的景观、场景或瞬间动作、表情等,越能打动观者”[1]。每个人都有寻求新奇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那些与众不同的事物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如心理学研究结果所显示的“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新颖的、不一致的图形比其他图形更经常受到选择和注意”。由此可见,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人们不断在寻求新异的、陌生的事物,“打破‘先入为主’的惯性审美模式,建立全新的、异样的审美体验流程”[2]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新的刺激,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在体育摄影中,适度运用“陌生化”有利于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体育摄影者要从体育运动过程的共性中寻找个性,拓宽思路,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颖画面。“陌生化”理论在体育摄影创作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瞬间形象的陌生化

事物是由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瞬间组成的,典型的瞬间能展示出事物的本质。体育运动速度快、动作变化快,因此,体育摄影创作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拍到能够反映体育运动特点、运动员特点及体现体育精神的瞬间,体育摄影要能捕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深刻反映体育运动本质的、与众不同的典型形象的典型瞬间,从而以生动的形象感染受众。正如黑格尔所说:“众所周知的东西,正因为它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根本不被人们所认识。”人们对于新异的陌生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渴望从中体验、美感,从中得到心理平衡并享受这个过程所带来的乐趣。好的体育摄影作品能很好地满足人们这种求新求异的好奇心理,因而越是精彩的瞬间、高难度的动作、精彩的表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采用的视角,越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由路透社提供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上“男子110栏比赛:圣火下的身影”[3]这一照片,摄影师选取燃烧的奥运圣火为前景,而两个主体人物——运动员及跑道由于受圣火燃烧产生的热气影响,在画面中呈现出相对较虚好似水印一样的效果。

摄影手法的陌生化

体育运动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主体运动速度非常快且动作多变,体育摄影就是要突出体育运动的速度和变化,从而体现体育运动的精神。在拍摄体育运动时有很多的手法,不同的手法拍摄所得的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用高速快门能很好地把一个高速运动的瞬间动态“凝固”下来,形成清晰的影像,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而用低速快门则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中形成模糊的影像,而相对静止的或者运动速度较慢的物体则比较清晰,通过清晰与模糊的对比体现动静的对比,来突出运动速度、比赛的激烈及运动员拼搏的体育运动精神。如新华社摄影部记者费茂华在2007年全国水上运动会上拍到的一张照片,摄影师使用慢速快门抓拍到湍急的河流涌起的巨浪仿佛要把运动员吞没的画面,既烘托出惊险的场面,又表现了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在拍摄过程中采用快速变焦的方法使画面除焦点之外的影像都成模糊一片,从而产生成像中影像清晰而四周影像呈现放射状扩展的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爆炸”效果,能够有力地突出主体对象、表现强烈的动感且构图十分新颖,形式感很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新浪网登载的美联社伦敦奥运会精彩图片选中名为《长跑》的照片,摄影师使用了在曝光瞬间快速改变焦距的拍摄方法,产生了强烈的由画面焦点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爆炸”效果。用追随的方法拍摄使得被摄主体是清晰的,周围静态的环境呈虚像,从而形成呈流动的线条似的虚化背景,突出主体且具有强烈动感的画面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且能唤起人们对动态的想象,别具韵味;用闪光频闪的方法能产生连续多个影像重叠的运动过程;用多重曝光的方法能产生多个影像重叠连续运动的画面效果。这些拍摄手法大多能产生独特新奇的画面效果,使读者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如新浪网精选的GETTY图片社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照片《扣杀五步曲》,画面采用多重曝光的摄影手法展现了羽毛球运动员在扣杀时的连贯动作,动感强烈,具有新意。同为GETTYLIMAGES提供的照片《六脉神剑》同样采用了多重曝光的方式,把击剑比赛现场的激烈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画面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金庸笔下的武林世界,在高手如云的比武现场,两位武林高手正在切磋武艺。这样的画面打破了我们日常的审美惯性,给我们创造了新的审美样式。

角度的陌生化

SI体育画报图片总监郑福利提出“最独特的角度,最震撼的瞬间”[4]。的确,在摄影画面造型中,拍摄角度是独特而重要的内容,同样的拍摄对象拍摄角度不同则画面中所呈现的线条关系、光影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差异。拍摄高度不同,在画面中所表现的主体含义和所呈现的画面效果也会不同。仰拍能让主体产生高大、威武的形象,并在画面中蕴含敬仰、爱戴的情绪;而俯拍则更能体现场面的宏大和队列的变化,在表现大场景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样的角度。不同的拍摄方向也能体现不同的画面效果。正面角度更能体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及眼神;侧面角度更能体现人物的轮廓;而背面的角度则能产生悬念、引人思考。当然这只是从技术角度来说。从立意的角度来说,也有不同的拍摄角度,如我们既可以去拍摄体育比赛过程中的精彩动作,又可以去拍摄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可以去表现运动员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同时还可以去拍摄比赛场上那些幽默的、让人看完开怀大笑的场景。在体育摄影中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产生不同的画面造型,给受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满足受众了解和欣赏体育运动的心理需求,从不同的立意角度来选择拍摄对象也可以满足人们了解运动员精神面貌及体育运动精神的心理需要。如由瑞典摄影师Henrik Brunnsg于2011年5月28日拍摄的获得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单幅奖三等奖的照片,其表现的是瑞典跳高运动员从150米高的风力涡轮机上跳下的场景。仰拍角度使得风力涡轮机的下部显得非常夸张的大,而顶部非常小,运动员则显得更小,仿佛只有一只小鸟在天空飞过,这一大一小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使得风力涡轮机在画面中直耸云天,形成了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也给人以巨大的震撼。通过这样的仰拍角度也凸显出运动员勇于挑战的精神。再如跳水运动,有一些摄影师就不再局限于对运动员在水面以上运动的拍摄,他们采用水下摄影的一些设备及技术,拍摄运动员在水里的运动状态。水下摄影一直以来都有着它不同寻常的魅力。在这类作品中,人们不仅仅可以感受到那些水中优美的运动躯体,更能体会到水下光影所带来的奇妙影像之美。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无法看到的场面,也是无法体验的一种观看角度。

有很多体育摄影师很擅长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比赛现场的画面。这些独特的角度所拍摄的画面或充满了幽默感,或给我们以强烈的美感,或给我们以心灵震撼。

光影构成的陌生化

摄影是用光作画,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是摄影的生命,没有光线就没有摄影。光线在摄影中起到塑造被摄物体的形体、表现物体质感等作用,如果被摄物是人,也可以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神态、表达人物情绪等作用。光影有加强主题表现、丰富画面形象、表现环境、帮助画面的影调构成等作用。光影能表现时间,同时也能表达空间。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摄影创作离不开光线。光线的方向和角度决定了画面中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同时影调和色调也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体育摄影中适当运用光线可以形成独特的画面。如Adam Pretty在北京奥运会上拍摄的一张蛙泳的照片,摄影师采用了一个大角度的俯拍,抓拍到运动员出水换气的瞬间,画面中运动员的影子落在其正前方,活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青蛙,运动员展开双臂与其落在水面上的影子相映成趣,相互呼应。摄影师这种光影的处理使得体育摄影作品不再是体育比赛现场的模仿、记录、再现,而是现场的变形,当比赛现场作为素材在体育摄影作品中出现时,摄影作品用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新奇的与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面貌,让人观后顿觉耳目一新。

广角镜头的运用

广角镜头也是体育摄影师们不可缺少的镜头,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能产生夸张的变形效果,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体育摄影师们经常使用大广角甚至鱼眼镜头来创造新奇的画面效果。如新浪网登载的美联社伦敦奥运会精彩图片精选中名为《撑杆跳分解动作》的照片,其使用广角镜头使得水平的地面在画面中呈现半圆形,多次曝光的使用记录下了运动员整个运动的过程,低角度使得运动员在画面中看起来好像是自由飞翔在蓝天上的鸟一样。这样的画面不仅能给读者以独特的视觉感受,而且表达了运动员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结 语

在体育比赛现场抓拍的照片如果不能做到推陈出新、不能拍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大家所拍的画面大都差不多,可能读者早就产生了视觉审美疲劳,那么又有谁还会再关注体育比赛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呢?正是在“陌生化”理论的运用中实现了体育摄影作品的拍摄对象从客观形象到艺术形象转换的艺术创作方法,其展现的不是简单直白的赛场描述,而是通过对人物、场景等拍摄对象的变形、夸张等独特的形式增强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感,使画面产生了新意,从而使画面更具可看性和耐看性。当然“陌生化”不仅仅是强调在形式上追求新奇,它更要求摄影者本身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在注重形式表达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内容,从而使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因而不可一味地只追求新奇,把形式上的陌生化看成审美的标准认为越怪异的图片越有价值,那就太片面了。在运用“陌生化”理论来指导体育摄影创作的时候,应该在尊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受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适当运用,而非过分强调怪诞的形式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好的体育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曾晓剑.“陌生化”瞬间与摄影构图[J].新闻界,2007(5).

[2]郭红专.陌生化图式[J].文艺研究,2005(2).

[3]#p=32.

[4]郑福利.最独特的角度,最震撼的瞬间[J].中国摄影报,2006-12-15(1).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

摄影心得体会篇6

走近名家

体育摄影界的获奖专业户

几十年来,郭延民亲身经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摄影发展的全过程,从业余体育摄影投稿到专业体育摄影记者,直至中国《体育画报》主编、中国体育报社副社长、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他对中国体育摄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三十年前,郭延民就有“获奖专业户”的美称,至今仍有很多获奖作品让人们印象深刻。

1981年,三十六岁的郭延民调到《体育博览》,走上了专业体育摄影的道路。1985年,他幸运地赶上中国申办奥运会的东风,调入梦寐以求的体育报社,开始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各大体育赛场。

三十年前,中央级纸媒只有七报一刊,《体育报》位居其中,风光无限,倍受关注。不少中央领导关心中国体育的发展,也非常喜欢竞技体育项目,喜欢《体育报》,主席还曾亲自为《体育报》题写刊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拿照相机拍照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尤其是身负“长枪大炮”的体育摄影记者,更是高高在上的摄影明星。那时候,郭延民常常出手就获奖,而且是大奖。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足球摄影比赛中,他竟然两幅作品同时获得一等奖,令人赞叹!

新闻记录和艺术表现并重

郭延民一直坚持新闻记录和艺术表现并重的摄影理念,想方设法把照片拍得耐看有趣,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这样的照片更受读者欢迎,更利于媒体广泛传播。

郭延民自幼喜爱书法、绘画,十三岁时就考入北京少年宫美术组,虽然后来没有在此领域发展,但骨子里酷爱艺术。他从事体育摄影后,一直重视画面美的表现,他认为一张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应该做到新闻性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同时,郭延民努力通过神态、形态来展现运动员复杂的心理活动,使体育摄影更具人情味,更能揭示出体育运动的内涵和本质。郭延民既重视赛场上的比赛,也留意赛场下的故事,难怪他的作品广受欢迎,体育摄影作品屡屡获奖。

翻看二三十年前的报刊杂志,球类比赛照片必须要有球的图解式照片,这使得绝大多数摄影记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常按套路拍摄照片,成为体育摄影的工匠。今天看来,当年的体育摄影指导思想的确有些落后,大大限制了当时体育摄影的丰富性。

用真功夫捕捉最佳瞬间

拍到独家新闻是每个体育摄影记者的渴望,但是中国特有的体育报道模式很难做到一家独享,只能更多地在运动瞬间、拍摄角度、拍摄场所上多下功夫,甚至要利用中场休息、退场后的机会拍到独家新闻。这方面,郭延民有太多的故事可讲,有的故事甚至惊险异常、匪夷所思。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采访中,郭延民居然混进了警卫重重的主席台上,近距离拍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陪同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入场的镜头,还拍到了卡斯特罗向本国运动员激动地挥手致意的镜头和中国运动员向主席台嘉宾致意的独家镜头。很多人以为这是偶然,可是听完郭延民的讲述,我们仿佛是在听美国大片里的故事情节。从最后一个离开记者村的坐车时间到进场后的安检人员心理分析,从偷藏起记者证的举动到西班牙语问好的提前练习,从一次次躲过警卫到给主席台身边人员分发小礼品拉拢感情,郭延民为独家拍摄一步步铺垫,最终得到了许多独家镜头,不得不说令人佩服。

抓住绝佳的体育摄影瞬间是我们最佩服体育摄影师的一点。二三十年前,体育摄影记者的胶卷少,优秀摄影记者都有一手过硬的本领,靠“点射”或少量的“连发”就能将最佳瞬间捕捉到位,既有新闻的时效性, 又有艺术的观赏性,总能让观众眼前一亮。

郭延民对此深有感触:体育摄影记者不仅要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律和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还要敢于站在独特的角度控制好快门的施放时机捕捉绝佳瞬间。他到全国各地介绍经验时,反复告诫年轻体育摄影记者:“不要像打机关枪般乱按快门,不了解运动项目、站位不对,单靠乱打乱撞是拍不出真正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的。”

为中国体育摄影鼓劲加油

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体育摄影五环金像奖等顶级摄影成就,让郭延民名扬四海。1992年后,四十六岁的郭延民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中国体育报》摄影美术部副主任、主任、报社副社长等职,2002年4月,又当选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工作任务逐渐转到培养体育摄影新人、组织大型体育摄影活动、评选优秀体育摄影作品以及指导全国体育摄影事业发展。

二十多年来,郭延民担任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摄影比赛的评委,只要有时间,郭延民都愿意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传播正确的体育摄影理念,为中国体育摄影的发展鼓劲加油,启发体育摄影新秀。

2012年,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与《文明》杂志合作,联合评选百名“中国体育杰出摄影家”,并制作《中国体育记忆》专辑,通过体育摄影家的优秀作品,表现中国体育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中国体育摄影的成果。

如今,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摄影让世界惊叹,很多新闻媒体也越来越注重图片的运用,经常把图片放在头版最显要的位置。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体育摄影记者能够进入国际赛场采访,更多的体育摄影人才脱颖而出,在国内外重大摄影比赛中获大奖。身为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主席的郭延民百感交集,说他们这代人奋斗一生,苦得值、累得值!

摄影心得体会篇7

摄影美学,是摄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摄影学和美学基础之上的、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当摄影进入人们的生活,即与人类发生现实的审美关系时,摄影美学也就应运而生了。摄影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牵引着人类的视线去观看、去思考、去解读我们所生存的空间以及正在发生着的事件。运用摄影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人的道德、价值、愿望、情感、智慧等人文特征都可以运用摄影语言体现出来。摄影美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人文”角度发散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摄影与人的情感、价值观、生存态度之间的关系,关心人类的文化现象,对各种人文学科中蕴藏着的美的因素进行发掘提炼,并以摄影学科的直观形式展示出来。

摄影课堂上教授学生们摄影知识与技能的多少固然很重要。但更应该启迪他们对摄影的感觉,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对人类悲苦感同身受的大爱。我们可以看看一些摄影大师们关于自己作品的表述。法国摄影家迦克昂利・拉帝格有句名言:“我用爱来拍照,所以我试着使爱成为艺术的对象……”出生于沙皇时代俄国的摄影师罗曼・维希尼克是推动《关心摄影》最为有力的人之一,而《关心摄影》的主旨是:“摄影为人间目击者,是一种报告性及记录性的工作,它要传达人性的课题,了解和关心是照片所要表现的重点。”

如果我们观看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我们会深深体味到只有拥有一颗挚诚挚爱能够感知宇宙之博大、生命之美丽的感恩的心,才能够创作出如此撼人心弦的画面:如果我们了解摄影作品及影像文化在西方社会中持续、广泛而深层的影响,我们更会深刻地意识到摄影美学中人文情怀教育的迫切性。

很明显,学生不可能仅凭掌握一点摄影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尤其是做人的根本。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具有欣赏摄影艺术的趣味和评价摄影艺术的洞察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摄影美学教育是包含在其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空荡荡的摄影教育,将会是怎样盲目的和不成熟的摄影教育,是与实际不相联系的空洞美学。

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注重技能培养以考虑学生的未来生存就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关注他们现在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将同样重要。摄影作品应该囊括了人生和自然的灵魂。而这一理念,正是通过摄影美学教育所要首先提及的。

今天的摄影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们充分享受着日新月异的摄影科技成果,但却忽略了摄影过程中情感和精神的内容。由于没有普遍形成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许多学生的人文情怀日趋淡薄。这是摄影美学教育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更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具有良好道德、美好感情,令他们真正意识到:获得哲学、文学、诗歌、绘画和建筑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创作出优秀摄影作品的强有力的支持。

发掘学生的审美敏感度也同样是面对摄影美学教育时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拍摄实践中,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去感受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经历。去体会自然的美丽与世事沧桑……也就是说,要鼓励他们运用摄影技术把内心创造出来的或唤出的充满情感的美感很好地表达出来。在摄影美学教育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体验到的东西进行反思或思考,他们就可以把握自己或其他人作品中的情感层次,进而,将其转变成新的刺激。激发出新一轮的创造过程,产生新的作品。

当摄影美学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得以张扬的时候。摄影文化背后蕴含的情感因素就会更好地突显出来,摄影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心灵的滋润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将人文情感融入到摄影美学的教育中,才能够涌现出一批批摄影人才。他们可以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掌握和认识自己,而并非仅仅是让无感情的技术和机器控制自己,同时应该是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采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更富有进取精神的高素质的摄影才能。

摄影心得体会篇8

体育摄影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难得的拍摄机会,熟练的操作技巧,快速、准确的瞬间捕捉能力,持续等待的耐心等等,不一而足。一个体育摄影师必须具备狙击手的品质:敏锐、精确和定力。然而除此以外,不仅表现力与美的光影,体育摄影同样展现着人在赛场内外的爱与哀愁,体育摄影师另一个重要的品质其实是“温情”。与狙击手不同,他的“致命一击”不是为了结束,而是要给某个瞬间以生命,为了留住。因此我们必须先“爱”上那个瞬间。在这个意义上,400mm长焦那一端,同样充满着人文精神。也许,恰恰只有“爱”,才能真正成就“人文”。

捕捉瞬间,抑或人生

我在拍摄中没把运动员单纯看做画面的构成要素,也不觉得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而是很真实的个人。相比那些宏大的场面和华丽的镜头,我可能更注重表达人物表情和动作所透露的内心感受。

如果把体育比赛当做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人生去拍,对于其中的戏剧性瞬间自然会比较敏感。就会发现很多戏剧化的情节。看戏的时候,大家都会抢一个好座位,对体育比赛了解多了,就会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能会发生什么情景,哪个位置可能更好地观看和表现。比如在2008年欧洲杯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中,意大利队的布冯和西班牙队的卡西利亚斯两名守门员迎面走过的那张照片拍摄于90分钟后的点球决战。这两名当今世界最好的守门员在两队互射点球期间要交替上场,于是产生这个场景。让人惊喜的是,布冯在两人擦肩时向扑出了点球的卡西利亚斯竖了一下大拇指。如果想到再拍肯定来不及。回过头来看,这个场景发生得静悄悄,没有丝毫预兆,却是那场比赛最饱满最高潮的时刻。有媒体用整版讲述两名守门员的这次相遇,标题就是《伟大的门只能留一扇》。

对瞬间的把握需要摄影师日常的积淀和努力。就自己而言,平时会有意识多看些好照片,多读些书,努力从正常普通的生活中多感悟点什么。因为那些所谓“对焦难度大、运动速度快、瞬间构图完整”的画面,连贯着看,大多正常普通,并不起眼,很难预判。当机会来时,如果没准备好,或者没觉得那是机会,稍一松懈,就浪费掉了。

连拍,但不能无脑

连拍可能是体育摄影最基本的拍摄方式。如果说连拍有所谓的“技术”的话,它也不是孤立的。就个人的感受,它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器材的了解程度,包括快门的时滞,镜头对焦的速度,甚至要考虑到镜头中选手的动作特点,对现场的形势预判等等。从学习摄影以来,我没有换过相机的品牌,对手中相机的性能还算比较了解,做记者几年,按过数万次快门,对快门的时滞和节奏,镜头对焦方式也有些潜意识的把握,可能这些都有助于对瞬间的捕捉。

拍体育时,我通常也会把相机调在高速连拍的挡位。但在实践中每次按快门基本不超过三张。习惯的养成是因为曾经有两年的时间在用尼康D2X相机,它并不是体育机,最高连拍速度只有每秒5张,有时还达不到,这样的节奏拍摄体育图片并不够用。如果第一张没有拍到很饱满的运动瞬间,后面的连拍基本都是废片。我很庆幸,因为那两年器材方面的局限,客观上自己一直在练单张拍体育的“手艺”。在德国一次拍网球公开赛期间,因为无聊做过一个实验,把相机调成单张拍摄,基本每一张照片都能拍到运动员把网球击瘪在球拍上的瞬间。

连拍技术的基础其实是单张的精准度。很难想象,军队里会让步枪打不准的士兵去操纵机枪。拍摄经验告诉自己,相机性能好坏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只要能让它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解到它的局限,触摸到它的极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拍起来就会更安静从容,结果也会不错。

创新,更是一种勇气

体育摄影主要用于商业或者媒体出版等用途,拍摄的目的性很明确,大家自然而然地要服从这个领域的一些规律和要求,这可能是不容易看到体育摄影风格化的一个原因。

然而近几年,许多摄影师在拍摄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开始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比如美国联系图片社著名摄影师大卫·博耐特,他甚至使用移轴来拍摄,拍出来的是有别于报道性的画面效果。这引出一个问题,除了报道以外,体育摄影发挥的空间有多大。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大师当然有资格实验,但更多上路之初的摄影师可能没办法做到这么潇洒,即使一些人有一些个别风格化的照片,因为名气的关系,可能也很难形成太大的影响。

说到体育摄影的创新,我觉得需要前提条件:或者真正的无知,或者真正的有知。这两种非常珍贵的状态下,通常都会很有创造力。就我奥运会负责拍摄的项目而言,柔道好像就处在无知的这一端,这是我的幸运。我对柔道项目所知甚少,根本不懂它的比赛规律,只有把场上的一切都当作在眼前发生的故事来拍。

另外,好像无论初次接触什么,理性的东西少,非理性方面的收获反而会多些,比如说幸运。奥运会柔道比赛中,很多关键性场景,我都是站在正确的位置和角度,这真的很难解释。如果说,自己的体育摄影偶有发挥,那是因为我对体育摄影的无知,以及由此带来的运气成分促成的吧。

所谓创新与否,更多时候还是一种选择。比如,世界杯足球比赛,那么重要的场合,全世界就100多位摄影师可以坐在场地里,你如果拍着“玩儿”,那得需要多大的自信、勇气和决绝呢?另外,创新也不仅仅指形式上的。同样传统的构图下,能拍出不同的意味,也算是一种创新。

体育摄影,商业纪实

体育摄影作为纪实性摄影的一种,它也要求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我们看体育摄影的时候,似乎看到的都是运动员的竞技瞬间。假设一下,如果让布列松或者罗伯特·卡帕来拍的话,体育摄影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但那肯定是属于艺术的,小众的要求。很难指望能在报纸上大规模看到这种照片,至少就目前而言是这样的。

要反映体育摄影的全貌,如果商业上没有要求,更多是个别摄影师自己的追求。比如一名摄影师拍摄了一本关于荷兰丙级足球俱乐部联赛的画册,没有看台的球场,很少的观众,没有特写,但相当精彩。马格南图片社也出过一本它的摄影师们用纪实手法拍摄的关于足球的画册。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报纸就等着头版博尔特破纪录的照片,负责拍摄的布列松老兄回来却说:“我觉得看台上一个睡着了的观众更吸引我,根本就没拍博尔特”,即使他是大师,能够获得原谅吗?

不要小看对摄影师职业化的要求,“抓住运动员的竞技瞬间”虽然显得很老土,不先锋,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事,因为无数优秀体育摄影师为建设这个标准付出了所有的才气和努力,理应获得尊重。

体育摄影是摄影领域比较专业化的一个工种。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会仰望达芬奇那样的天才,在他所处时代的局限下,简直无所不通。古代哲学家的使命也是精通一切的科学,负责解释整个宇宙。但分工,成为一个巨大机器的零件,并不必然导致个体沦落,走上某些文艺作品所描述的所谓机械化、程序化的不归路。一个人不是凭空就能拥抱整个宇宙,他必须有一个立足点。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分工,就给了他这样的一个支点。比如我所从事的新闻摄影。我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站在摄影的高度俯看新闻摄影,站在生命的高度俯看摄影。我们不怕做小的事情,只要在做小的事情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个大的情怀。世界的一切都是相通的,在这个意义上,分工没有高低贵贱。刷马桶也能从中悟出哲学,而名不符实的“艺术家”到处都是。傅聪对傅雷家书中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与其做个不上不下的艺术家,还不如做个好的木匠。

相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操作者更多把注意力放在要拍摄的内容上面,不被繁琐的操作所干扰。拍摄的内容当然拓展了,手法也新颖了。个别的照片也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创作启发。但一切技术方面的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我可能不正确,也不想说服别人或者被说服,因为这是我个人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效率的提高给我们带来的也并不都是好的东西。我也对现代社会心存疑问,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和痛苦。我们不必把过去的特别理想化。我的排解方法是:一、尽量降低自己的欲望;二、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我就告诉自己:这本可能会更糟。把这种心态放到拍摄中,可能也会少些急功近利。

拍摄的理由,因为爱

在一次采访中,曾有人说我的照片中体现出国际化的摄影语言,是不是受西方先进的摄影手法的影响。我没想好摄影的手法有没有先进与后进之分。在摄影诞生之初的那些大师是最幸福的,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无垠的宇宙。而现在,每个星座都有了名字。对于个人,给我最多营养的,还是最初的那些摄影家和他们的作品,那些技术含量更少一些的作品。至于体育摄影如何做到中西结合,我更没有能力回答。以前有老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知过时没有。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共性都是人吧。解决了如何表达“人”的问题,可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曾被问到体育摄影的发展方向以及获得“荷赛”金奖对今后的创作的影响。说实话,我拍过一些体育比赛,但远远没有达到了解各项体育比赛的形式和内涵的程度,因此没有能力和资格评论体育摄影。我只是觉得,任何体育比赛,都不光是力与美的故事,也是关于人的故事,关于爱的故事。摄影不像电影,不是工业体系,而是件极个体的事情,所以每名摄影师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我也一直在告诫自己,我们可以在战术上借鉴学习那些精彩的照片,但不应该在战略上把各种获奖作品当做自己拍摄的风向标。照片是摄影者体验与讲述的一种方式。在尽可能了解摄影的各种风格技巧后,坚持哪一种,要追随的,应该是自己的内心。

因为特写镜头是比较传统的体育拍摄方式,我更多的体育照片都是侧重于特写,使用400mm长焦镜头。说实话,第一次拍足球,自己可能拍得反而比较“马格南”,按纪实的手法去拍,因为当时无知,不知道体育摄影的常规职业要求是什么。无论什么题材的摄影,人都会是我拍摄的唯一主题。

上一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出纳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