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4-03-22 17:49:41

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CBE;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525-02

The Case Method of Flash under CBE

ZHENG Yu-jun

(Guiyang Voc-Tech College,Guiyang 55000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of culturing great capabilities in practice and high talents for the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 use CBE education model by ability, through the design procedures of subject to survey the job、the job description、 the ability of Flash,advance the way of case method to achieve it’s fostering aim ,dispatching qualified and vocational technician levels with skilled performance of Flash, have learing capacity, expressing ability,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urgent need for socity.

Key words: the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vocational technician levels; CBE; FLASH; the case method

高职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实践能力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航器[1]。我们认为,综合性、开放性、技术性等特征是其主要特征。为了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本文将以CBE能力教育模式作用于FLASH案例教学。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是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使用的一种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其特点之一是以企业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目标,教师向学生提供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2]。其特点之二是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以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所学科目和内容体现“够用”为度的原则。其特点之三是将职业工作态度融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根据如图1的CBE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程序,我们依次进行了相关调查。

1 职业岗位分析

高职院培养的学生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从目前情况分析,学习FLASH可能的就业岗位很多:如FLASH动画设计师、网站动画设计师、FLASH课件动画设计师、电子杂志制作、插画及故事版创作、2D动画片制作、游戏开发等社会急需的高级动画制作职业技术岗位。

2 岗位职责和任务

依据职业岗位分析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基本的岗位职责和任务是:

1) 熟练使用Flash,参与互动项目的动画创意,协作完成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

2) 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

3)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团队精神,愿意接受挑战性的工作,能够及时高效完成任务[4]。

4) 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具有较强逻辑性。

3 岗位能力

达成岗位职责和任务应具备以下岗位能力:

1) 能快速采集动画素材;

2) 会熟练运用绘图工具绘制图形;

3) 会熟练制作逐帧动画;

4) 会熟练制作补间动画;

5) 会熟练制作引导动画;

6) 会熟练制作遮罩动画;

7) 会熟练使用Flas组件;

8) 会熟练合成动画声音和视频;

9) 能用脚本编程实现动画的交互性;

10) 能设计并制作电子贺卡、简单的广告动画、Flash网站、电子杂志等;

11) 能较好地进行团队沟通和合作;

12) 具有创新精神[5]。

4 用案例教学促成培养目标素质规格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法在施教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规定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讲授的系统性方面有其完整性,但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就暴露出它的弊端,学生无法积极参与,更不能发挥他们的自主性[6]。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我们要培养出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职业技术人才,就须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4.1 利用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大力提高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从教育心理学“需要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实现自己需要的满足而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必欲求之而后快。如在讲授FLASH中形状、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时[7]。首先展示一个鱼儿在水草中游来游去的动画,学生立即觉得非常有趣,教师及时地激发学生:“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个动画效果呢?”。学生马上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师再一步步地用椭圆、线条、移动工具、颜料桶、颜色面板等绘制鱼儿、水草图形元件;利用任意变形工具改变时间轴上不同位置图形的大小并调整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创建补间动画;最后按Ctrl+Enter组合键来观看动画的播放效果。学生通过自己绘制图形,制作元件,上色,创建补间动画,并观看效果,获得了成就感,也掌握了FLASH软件的一些具体应用方法,同时感受到动画的魅力和FLASH的魅力。大量案例的演示和模拟过程,使学生学会了 FLASH软件的使用方法,其后再布置相似的动画制作作业,不断反复的实践就能提高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

4.2 利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传统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的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的是"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静止的。比如在制作遮罩动画的案例中,作为遮罩层的图形可以是圆形的、方形的、星形的甚或是不规则的形状等,当然效果是不一样的,可以鼓励学生扩展思路,积极进行探索,形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在应用遮罩动画、补间动画、元件制作、动作等制作滚动画轴案例时,可先展示案例效果(一幅古代的画轴缓缓展开又缓缓合拢),再让学生观察时间轴;并试着想象该如何去做,教师可从旁进行引导和指点;最后分解知识点让学生独立完成,还可进行一些小修改、小创意使自己的作品区别于其他同学。在学做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为完成案例任务,会积极地运用已经掌握的FLASH应用技巧,并思考技巧组合使用的效果,为了标新立异更会主动去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力也是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4.3 利用案例教学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8]。在FLASH案例引入阶段,主要是展示案例效果或提出具体任务;案例讨论阶段可用小组讨论法,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把学生分成几人一小组,依据案例效果或具体任务提出解决方法,并进行陈述。 概括总结时,学生应展示实践结果并总结优劣,教师也可参与总结。

比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可给学生布置一个制作“圣诞动画贺卡”的任务,要求学生有一些手绘图形和文本,应用时间轴、图层、元件,体现形状动作补间动画、遮罩动画、运动引导层动画,并插入按钮、音乐、视频。同时还把学生能力搭配了一下,分为三人一组,最终完成圣诞贺卡。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在课前收集了相当多的图片、视频和音乐素材并查阅资料,小组成员也进行了交流和协作。在此过程中,如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从而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充分发挥潜能。最终完成任务后,学生们将亲手制作的FLASH动画演示后,进行了动画设计和制作的总结,老师也一一做了点评,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尝试作出更出色的动画效果。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协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另一方面,通过观摩和展示,表扬优秀作品,鼓励作品的多样性,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创新行为,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在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中应用案例教学,并根据学生以后的职业导向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很好地实践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彦文.高等职业教育原理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41.

[2] 胡连奎.运用CBE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3] 邓泽民.CBE理论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4] 王明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5).

[5] 谭移民,钱景舫.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1(31).

[6] 亚当斯 R E.DACUM职业教育中课程开发、学习及评估方法[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7] 周梁,刘利军,王国平.Flash CS3中文版网页动画设计基础与实践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36,173.

案例教学模式篇2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实例教学法和个案教学法,最早出现自美国哈佛大学教育领域教学[1]。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突破传统灌输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以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以教学课堂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教学案例中存在的和疑难情境,通过真实的发生的事情引入学生实际进入情境进行讨论。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作为一种引导,步步深入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在课题教学之初和教学之余引入案例相区别。前者是一种紧贴教学内容,针对课题研究,经过课程设计的、以特别甄选的、符合教程安排的、贯穿课程全过程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以其为课程引导展开课程教学的案例。后者只着重于课题教学之初或课程之余作为吸引学生眼球,在课程教学中一带而过的案例,这种案例在选择的时候也相对比较草率[2]。

2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面对中医内科学内容繁杂,知识点多,教授枯燥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常会造成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学习的心理疲倦,形成知识被动接收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案例教学法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有以下几点意义[3]。(1)创建情境教学模式,以具体案例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中以具体古籍典例或现代临床病例为案例,并结合案例问题,引起学生对问题求索,案例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案例问题讨论探求活动,实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高。(2)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课程内容与案例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参与病例剖析,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新的知识学习的印象更能通过病例剖析、综合分析、教师的答疑不断对学生的辨证思维分析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独立分析问题和辨证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病例与课程内容知识点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病例剖析时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具体实践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

3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3.1教学案例的选择

恰当的案例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医学经历几千年的积淀,流传下来的医学著作和医学案例也是非常丰富的。但因为时代久远、文义晦涩等问题,不可随意照搬教学。而是有选择的加以利用。案例中有很多交代不清、分析不明、诊断有争议、缺乏论证分析依据的案例不可纳入教学案例中去[4]。对于教学案例的遴选,需详细分析教材结构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课程有针对性的选择,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以国家规划教材案例版为参考蓝本,以参阅古今中医医案例典籍为引用依据,在确定以八纲辨证、病症辩证、脏腑辨证中常见案例作为案例教学重点选择辨证依据较为完整的案例为教学案例[5]。

3.2教学案例的设计

将教学案例课程设计分为精讲、引入、讨论、总结4个环节来进行课程讲述。(1)精讲。精讲是指在讲述每个疾病时,教师要抓住疾病中的临床特点,找出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2)引入。引入是指教师在课程整体设计中在恰当的位置将案例引入教学安排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安排和教学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案例,在案例中找出关键的问题作为思考题,可以采用课前案例发放组织学生自学查找资料进行案例学习探究,然后再进行课堂课程内容引入,老师精讲后进行讨论总结[6]。(3)讨论。案例的讨论应与案例中的问题讨论相联系,案例的讨论应与课程知识安排相结合。在案例引入,教师精讲后针对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和关键信息师生之间开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辩证逻辑顺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关键信息,引导学生逻辑性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对重要内容时应预先做好准备问题,并对案例中潜在问题有充分估计,并预先拟定好对策。(4)总结。在案例教学中,总结是案例讨论之后必须要有的过程。总结的形式不拘于一种方式,可以由老师对案例分析讨论做出总结,总结案例中讨论的关键点和讨论中发现的学生学习的不足与知识点的遗漏点等,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点在案例中的具体体现,分辨案例疑难问题[7]。也可由学生自己总结,老师作为辅助对学生总结的不足之处做出补充,这样也避免学生在课堂案例学习中总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培养学生总结案例的习惯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难易适中,不拘于传统古代医案和现代典型的病案的选择,可多选择临床常见的案例,创建情境模式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临床中医内科学课程知识。在每个课程系统结束之后,要及时安排一次综合性的加深难度的案例分析,案例选择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符合学生对课程认识规律的典型案例,分析可有效培养学生课程系统认识规律的思维模式,开发学生的案例分析思维活动[8]。中医内学科属于临床医学的范畴,对于中医内学科的案例教学,一定要注重对临床辨证诊治思维模式的培养。临床辨证诊治思维的方法和步骤的培养和探索也为中医临床实践新知识、新病例辨证存疑,去伪求真奠定基础。在案例教学中要侧重学生对临床思维概念的领会,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病历资料综合分析,提高自身辨证诊断治疗的知识技能。案例教学法在近几年的研究实践中得到成效,也证明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有良好的效果,但现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纰漏,例如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两个案例分析的概括认识而忽略整个事物整体的分析认识,有些不具备具体案例的知识点受到忽视,也影响了中医内科学整个知识系统的建立。所以,在重视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改进,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完善。

作者:陈小永 王自闯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雁,郑峰,林燕玉.中医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142-143.

[2]李社芳.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19-121.

[3]姜萍.PBL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4):59-61.

[4]麻春杰,康永,董秋梅,等.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5(20):207-208.

[5]苏卫红,胡文泽.PBL教学模式在中医专业西医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探讨与实践[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2):47-48.

[6]张佩琛,周开,牛晓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亚太教育,2016,3(13):138.

[7]刘彬,张竞之,刘慰华.浅析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8-89.

案例教学模式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示范作用

1引言

案例教学法最初于1870年由美国波士顿法学院开创应用,随后在全世界范围内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广泛认可[1]。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由教师根据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筛选并设计出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展开讨论,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和路径。然后由教师对这些方案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环境生态学作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引入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思考和解决过程中,为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新的学科视野和方法论。

2环境生态学教学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基本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2]。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以来“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具有重要意义[3]。环境生态学是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学科特点。目前,我校环境生态学共计54学时,通过十章内容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生态学的方法论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案例并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

3环境生态学教学案例

本课程依托Blackborad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避免了线下教学“满堂灌”学生容易产生倦怠的弊端[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以国家基金项目为依托,基于渭河流域生态调查、西部干旱区河谷型城市生态调查以及陕北采煤塌陷区生态调查本课程中积累的图片、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相关报道及研究论文等资料穿插于全部课程教学环节,并在课后设计思考题、扩展阅读材料,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进行汇报和进行小组讨论[5]。目前,本课程已积累渭河流域野外考察图片400余张;环境土壤采样图片200余张、地貌、人工生态修复区先锋植被100余张,均以JPG格式全部归类保存,便于丰富教学内容。课程案例资源包括典型生态单元关键生态环境问题图片、推荐阅读核心文献、视频及课件资源、思考题以及历届学生优秀报告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至第十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导入插入形式多样的案例,深入浅出、聚焦关键问题、凝聚课堂教学关键知识点,信息量大,既能关注热点问题、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展望

案例教学模式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管理学;阻碍;对策

本文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成果(课题编号:ZHJY08-59)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教学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室条件方面。对于大型案例讨论,如果具备一些单独、小间的案例研讨室,案例研讨的效果会更好些。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一间大的教室也足够进行分组案例研讨;不过,需要给每个小组配备必要的课桌椅,等等。另外,每个小组或者课堂的课桌椅的排列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秧田”式讲课桌椅排列适合于开办讲座,沟通方式主要是单向的,讲台上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难以充分地参与。而案例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双向交流,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这种传统的讲课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场地的常用排列类型有“圆桌形”、“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这些排列类型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参与研讨活动,并且彼此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让教师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应。

必要的设施条件包括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讲台、板书、软板、投影、麦克风、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与教学场地设施条件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案例教学班级和研讨小组的规模问题。什么样的班级规模和案例研讨小组规模较为适宜呢?不同的老师可能对“理想”的案例教学班级规模有不同的判断。根据我们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班级人数尽可能控制在40人以内。案例研讨小组的规模则定在4~8个之间比较合适。这个规模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充分地交换意见,有利于对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桃花.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

[2]马新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叶祥凤.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八种误区[J].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2007,(4).

[4]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12).

案例教学模式篇5

摘要: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是发展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教学模式包含两部分:发展经济学时事案例介绍和分组研讨。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模式在教学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促M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71-02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主要面向高校理论经济学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学科。而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热门课程,发展经济学探讨的问题包含多个方面。发展经济学主要涉及原始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人口的流动,外部资源的利用,发展的优先顺序等经济发展问题。基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学生聆听教师讲授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时候,学生能较迅速地把理论分析联系实际,同时也对现实经济发展战略产生更多兴趣。针对这一显著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来提升讲授教学效果。

一、“时政”案例教学具有较强吸引力

在案例的选取上,为了加强学生对经济政策的了解,可以将“时政”作为教学案例。这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经济政策,关注国计民生,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兴趣。目前国内部分高等院校使用的发展经济学教材案例较为陈旧,概念-理论-模型描述-举例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旧的案例致使学生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准确认识,尤其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方面,更为欠缺,案例教学真正能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具体选择方面,教师一般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案例的选择。无论选择哪种案例,案例选择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提升判断、推理等综合能力,并给他们的思维一些新的启发。比如在讲授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选择当前的经济时政热点进行案例分析,比如把“三权分置”作为典型案例。通过介绍可以使学生及时知晓“三权分置”是指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并使学生明白这种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学生通过这个案例学习,可以知晓国家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农业新举措,了解国家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在讲授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选择当前的经济时政热点进行案例分析,比如,杭州G20峰会提倡的绿色金融模式。同时,也可以加入最新的微观企业例子,比如互联网金融巨擘蚂蚁金服近日为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了“碳账户”。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其产生和发展必然蕴含大量的经济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本基础知识之后,通过最新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G20绿色金融究竟绿在哪里,并更好地理解发展经济学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学生通过聆听最新的案例介绍,从而加深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时政”新闻具有区别于其他案例的特殊性,其主是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大政方针政策,因此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们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国家的政策,从而有效地弥补学生们就事论事的缺陷,也为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分组研讨是案例研讨教学的核心内容

发展经济学时事案例介绍是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第一部分。分组研讨是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模式的第二部分内容。相较于发展经济学时事案例介绍,发展经济学分组研讨是案例研讨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研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在案例研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经济学案例研讨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时政”案例之后,就可以采取分组研讨和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讨论中,教师应结合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分组研讨中,让学生多听其他同学之言,开拓思路,可以弥补惯性思维的缺陷。分组研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能真正地体现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分组研讨案例教学主要采取以下步骤:首先,采取合理方式把参与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形式通常影响着研讨的积极性和研讨效果与质量。分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可以按照寝室为单元进行分组,也可以让同学进行自由分组。如果班级学生人数不是很多,最好采用两人一组的分组方法,可以避免组员太多,有部分成员想搭便车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两人一组的分组研讨方式是最能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方式。同时,教师要对分组情况进行记录,并明确每组的发言人或者小组长。在分组之后,要及时动员学生,说服学生尤其是平时学习不积极的学生。动员以鼓励为主,同时也可以告知学生分组研讨的表现会与期末成绩相衔接。当强调分组研讨的表现是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质量会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强调的是,分组研讨的展现形式要以PPT的形式呈现。教学实践表明,以PPT的形式呈现的研讨方式在研讨效果和学生互动性上比不用教学效果要高很多。同时,教师要合理安排要分组研讨的顺序并明确开始分组研讨的课程时间安排。分组研讨的顺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指定,还有一种是学生自主决定。这两种方式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平时的学习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知识含量来选择。如果学生平时学习较为积极,那么就可以选择学生自发的方式。在确定分组研讨的顺序之后,就可以正式进入案例研讨环节。在案例研讨环节中,教师要做好记录,明确演讲者,课件制作者和参与者。同时,教师应采用专门的研讨活动记录本对整个活动进行记录,以便在每个小组研讨结束时,全面评价小组研讨的各个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研讨进行点评时,可以从声音、气质、PPT精美程度等方面进行点评,需要注意的是,点评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在案例研讨教学中,教师是互动式案例教学中的核心人物。因此,在进行案例研讨前,教师要做好案例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三、案例研讨模式的教学效果

经过教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案例研讨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案例研讨模式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学生必须亲自查找相关资料。因此,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信息后,特别是对教师之前讲授过的时事案例进行关联后,就需要学生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有效地考察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发展经济学知识。另外,案例研讨模式要求W生要以PPT形式展示小组的劳动成果。PPT形式展示效果的差异反映了同学之间制作PPT水平的差异,同时也督促了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特别是对那些电脑办公技术掌握不太好的同学,这样的活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督促与激励。最后,案例研讨模式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有的学生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这些好的榜样对于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无论研讨模式的展现结果怎样,只要同学积极参与,就必然加强了沟通,促进了合作。

第二,案例研讨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们通过课件展示,教师发现学生课件的创意与优点,从而督促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层次化、多样化。换位思考的方式促进了教师在制作技巧方面的投入,因为当生动逼真的课件展示在教师面前时,不但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也会对教师产生推动作用。这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教师更加热情的投入。另一方面,在研讨过程中,当同学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第三,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案例研讨不但针对中国,而且常常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收集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料的过程,也是开阔学生视野的过程。比如在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时,同学们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认真地比较了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征,一些学生得出结论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比中国高,但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有明显的优势,印度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不容忽视,中国应主动借鉴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尽快壮大本国的民族软件产业。由此可见,案例研讨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谭祖谊.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05,24(5):92-96.

案例教学模式篇6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导学案”,又称“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的使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英语教学课堂的一些问题:一是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知识、问题);二是它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兵教兵,师教生,二者并举);三是它解决了怎么教好的问题。(它把难点、重点、关键点在教学和学习的情景中提出来,能很好地对难点、重点、关键点进行衔接和处理)。学案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和谐学习的平台,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Period 1 Vocabulary Learning

Emphasis:To master the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fficulty:To summarize the points of som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一、课前新知初探自主完成后,再查阅教材或资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空一分。)

(1)构词联想

1.___________(adj.)平等的___________(adv.)平等地___________(n.)平等

2.___________(n.)重要;重要性___________(adj.)重要的___________(adj.)不重要的

3.___________(vt.)发明___________(n.)发明___________ (n.)发明家

(2)核心词汇

1.The car has been well maintained and is in excellent c____________.

2.Li Ming made great c____________to China’s gymnastics.

3.Don’t be late.The meeting is of great i_____________.

4.People respect the judge for his j___________in the work.

5.I’m not sure what I would do if I were in your p___________.

6.The report____________(强调)that students need to improve math skills.

7.The government was accused of using the law to restrict individual____________(自由).

8.In the supermarket I had an____________(争论)with the saleswoman.

二、要点思悟探究

1.阅读下列句子,注意order的意思及用法。

(1)He sat at a table beside the window and ordered a glass of wine.

(2)Her doctor had ordered that she (should)rest for at least one more week.

(3)The couple ordered a new set of silver rings from this shop.

(4)Some each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keep order in class.

(5)The captain had to give the order to abandon the ship.

(6)The teacher usually calls out our names in order in class and we answer yes or no.

(7)The city is going to place an order for 100 buses.

自我归纳:order用作动词时,意为“命令(句_____);_______(句1);订购(句_____)”;用作名词时,意为“______(句4);命令(句5);顺序(句______),订购(句7)”。

当order为动词,意为“命令”时,后接从句谓语要用“(________)+动词原形”的结构,如句_____。

2.no er than和not er than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并结合例句总结condition的三个主要含义和用法

(1)Manypeoplestillliveinpoorcondi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ough in his eighties,the old man i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e can use the bike on condition that he returns it 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on no condition的含义及放在句首的用法,请举例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下列句子中bring up的含义

①Tom wasbroughtup by his grandparents._____________

②In the course of their study they brought up many questions.___________________

③He drank too much and brought up all that he had drunk at midnight.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至少4个和bring相关的短语并给出准确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教学模式篇7

关键词:行政法学;案例教学;建议

行政法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作为法学必须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考查学生对行政法学体系结构与基础理论的掌握,更多是对面临就业学生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目的基本上决定了行政法学既是通识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既照顾了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处理行政执法案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反思

首先是案例质量良莠不齐。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因此正式法的渊源中不包含判例,同时也没有权威的案例汇编。虽然目前教师们已经努力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方面仍然难像英美等国那样信手拈来。国内教学案例的来源非常繁杂,诸如报纸、杂志、各种教学参考书籍,还有很多是以自己的案件现身说法,很多案例由于时间久远,缺乏现实感、时代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学设计过于简单。笔者以为法学案例可大致分为示例型案例和研讨型案例。示例型案例是通过对案例分析的手段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选择案例时通常会对案例进行适当的简化,突出表达案例与该知识点的印证;研讨型案例主要以培养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为目的,具有存疑性。示例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案例的功能基本局限于对所授知识点的解释,研讨型案例作为了学术论坛、学生沙龙的素材。这样的教学设计实际效果是有限的,提升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功能欠佳。最后是教师和学生作用两级化。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理解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得出结论,其所涉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学生的准备时间等,基本是由教师控制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英美国家的法学案例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占据主导地位,在探讨问题时,各种观点自由交流、激烈碰撞,教师只是起辅助引导的作用。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按照概念—命题—定理—固定答案的思维方式运行了十多年,这样思维方式与法律思维不在一个步调上,用这样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高度不确定的形形的实际问题,难度系数过高。由教师选取案例并引导发问,阻却了学生们对案例设问的权利,使得学生们探究意识和批判意识受到影响。

二、一些改善建议

首要任务是做好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案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一个好的案例能把部分真实的社会生活在课堂上生动展现,另人感悟、引人深思。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必须谨慎。案例的来源真实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和,那些为了印证所授知识点而生造案例的做法应当摒弃,若学生无法置身于真实的法律环境当中,那么其教学效果也只能停留在对知识点简单理解的层面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定期更新案例题材数据库,做到与时俱进。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教师针对授课需要挑选可以充分体现所授知识点的案例展开讨论,使学生们能够及时了解专业动态与发展趋向,使学生对现实法律运行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是目前案例教学中最弱的环节,因此需要法学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的去做好这项工作。其次是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环节。无论课堂上使教师占主导地位还是学生主动自觉的探讨都不是我国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理想状态。笔者在日常的案例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仅仅满足于填鸭式教学,只是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从不去独立思考,这样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就精心安排设计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前的准备工作,案例如何抛出,围绕案例的模拟练习如何展开,练习结束之后的反馈和总结如何进行等等。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发挥其必要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和论证方法远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模拟练习的安排应当尽量多元化,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尽可能地亲身体验到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要求,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法律资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湛中乐.论行政诉讼案例指导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1).

[2]陈兴良.从规则体系视角考察中国案例指导制度[N].检察日报,2012-4-19.

案例教学模式篇8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应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与要求,符合当前大学生的思维特征,明确选取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师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使案例教学模式的开放性与教学内容的导向性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18-02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增强其实效性,就必须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案例教学模式因其生动形象、贴近现实等特点,在思政课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潜在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明确选取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实现案例教学模式开放性与教学内容导向性的有机结合。

一、思政课案例教学模式的内涵

案例教学模式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教授于1870年前后创立,最初运用于法律教育教学领域,后被拓展运用于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逐渐在我国获得运用和推广,近年来在思政课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该模式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提供、设计特定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对案例获得身临其境的感知和体验,并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其特点在于:以案论理,活化教学内容;讨论为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分析,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探究,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相关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参与式、启发式教学。

就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施而言,一般由设置教学情境、案例介绍、互动讨论、总结归纳、反馈巩固等基本环节组成,教学活动不再是仅仅由教师控制的、单向的施教过程,而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良性互动过程。通过互动与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以往“我教你学”的关系,而成为教学活动中共同的主体,都在建构或影响各自的认知结构,特别是教师通过参与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动态,有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模式具有贴近实际、与当前大学生思维特征相适应、满足思政课功能与价值目标实现的优点,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课时多,学分多,教师投入多,但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活跃,崇尚独立思考,张扬个性,“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其需求,他们希望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得出结论。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则能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通过介绍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既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知行合一奠定基础。

二、选取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围绕教学内容,选取与之相关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模式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案例选取的基本要求应当是既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应体现代表性、启发性和典型性等基本原则。

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案例选取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简单化、浅显化等倾向,案例教学被简化为举例说明,一些教师甚至将案例教学等同于“原理+事例或故事”的固定程式,类似的案例设置不能揭示出所选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有甚者,为达到吸引眼球、引起关注的效果,一些缺乏思想、理论意蕴的日常生活事件成为案例的来源,案例教学在实践中被泛化为事件、故事赏析。案例本应成为教学模式的媒介,应当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实际上故事情节喧宾夺主,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反而被忽略了。如果只考虑趣味性,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忽视教学内容和目标,肯定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启发性,通过对代表性较强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触类旁通,提高认识、分析类似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又不能过于简单,结论的得出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应体现启发性和疑难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投入,提升其思考问题的深度。

很多教师倾向于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研讨,这些案例与教学内容确实有着明显的关联性,能够服务于教学目标。但典型案例往往又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学生可能在中学阶段学习中有所涉及,这就导致他们对部分案例有一定了解,但了解又不够深入。反复使用这些案例可能使学生产生重复感,感觉过于老套,难以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典型案例进行多视角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挖掘出新的时代价值、意蕴,找到新的着力点,从而使典型案例能够“发新芽”。当然,除了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加工”外,立足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不断充实和丰富案例素材是更为重要的途径,思政课教师不能停留在一些常用的、人们熟知的典型案例上,而是要多观察生活,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及各种值得记录下来的故事,搜索网上最新的案例资源,及时记录更新案例教学资源库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2]。

三、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在运用案例教学模式时,如何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尤为关键,这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明确界定案例的功能,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辩证统一。案例教学模式归根到底是一种教学途径,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媒介,是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渠道之一,对案例的剖析不能影响或冲淡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不能替代必要的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能力的最终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开展不是越多越好,案例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脱离教学内容的、频繁地使用案例反而在实践中不能起到促进理论教学的作用。所以,案例教学必须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而不能泛化为简单的“举例教学”,“为案例而教学”。

同时,应明确,案例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以弥补该模式的局限。案例往往存在个案的特殊性和情景的局限性等问题,即使学生有相当的学习能力,也难以保证可以从中准确、系统地发现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可能诱导学生做出“过度化概括”[3]。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能够驾驭、掌控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高度关注学生的分析思路、思想动态,并能有效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的思考过程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保证不发生方向上的偏离。另一方面,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至关重要,在案例讨论的环节结束后,教师需立足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讨论中出现的思想倾向和问题,从宏观上对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使他们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系统的观点和认识,实现以案例教学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

四、实现案例教学模式开放性与教学内容导向性的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模式已经在思政课教学中获得广泛好评,但从总体上看,生搬硬套管理学、法学、医学等学科案例教学理论和模式的痕迹依然浓重,“移植”倾向、“拿来主义”依旧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彰显思政课案例教学价值存在的教学模式[4]。关键在于,案例教学模式通用的、共性的特质未必能适应思政课的要求,思政课特殊的属性和价值功能决定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学科中案例教学的经验、做法,这一问题集中反映在该模式的开放性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导向性的关系上。

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保留不同见解,是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很多情况下对案例的分析是多元的,而不去追求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和结论。但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系列课程,因此,教学内容必然带有明显的导向性,观点、结论应当符合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是多元的。

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将案例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多元性特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导向性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教师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在设置教学情境、案例选取和呈现、组织讨论、总结点评等诸环节中,讨论和总结点评是两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开放式的,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但同时又不是漫无边际的“放羊”式讨论,教师应注意避免随意引申、偏题,并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讨论、探究。在最后的总结点评中,对讨论中出现的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有所偏颇的思想倾向,教师应态度鲜明地指出来并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戴艳军等.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15.

[2]陈若松,陈艳飞.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设计元素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3]韩裕庆.构建富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案例教学模式[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6,(12).

上一篇:财务制度及采购流程范文 下一篇:班级总结与展望范文